100%

續藏經 釋迦如來行蹟頌

 元 無寄撰集

釋迦如來行蹟頌序

    正順大夫密直司左副代言判繕工寺進賢提學知製 教李叔琪 述

  夫業於儒者。雖未窮五常之源而行之。要知先聖文宣王之垂世立教權輿壺奧。有來問者粗說之。可稱為儒。為釋氏者亦然。既捨爾姓而投釋種。本師如來出興行化一大事因。必先覼縷。然後方名為釋子。噫無二人。儻有。焉何未嘗耳目其一二。今始興山人默公字無寄。為人拙而無華。貌如其心。少遊天台山。專精空假中。手述如來行蹟。編之以五字。隨句而註。書成兩軸。規將繡梓以遐傳。其愽覽該通。則於此毛知鳳矣。且如釋迦宗派。與金口言之詳。未老夫不之學。安敢措手於其間。末如也已。但美其強記而精述云。

  時

  大元至順庚午四月日 晦巖老人書于柯亭

  

  釋迦如來行蹟頌(并序)

    天台末學浮庵 無寄 撰集

  詳夫。法性圓融無二相。寧存乎依正根塵。真如清淨祇一源。何隔於自他生佛。而眾生昧斯妙理。於多劫韜己靈光。恒安住三德藏中。而恒自昧。亦臥在一如牀上。然亦不知。故我能仁哀茲倒惑。欲委家中之寶。又示衣裏之珠。是以不來而來。布身雲於堪忍。無說而說。滋法雨於沃焦。歷四十九年。設三百餘會。不度而度。度窮有識。非滅而滅。滅入無餘。其方便也不可思量。其饒益也寧容喻說。自雙林到於今日。將二千三百年。從五印至于此方。過六萬八千里。而猶遺風遐振兮。蕩了煩雲。餘澤遠霑兮。榮乎槁物。蕩蕩慈悲之海。巍巍乎恩德之山。嗚呼我等眾生。以底業緣。遊何方所。早不親聞梵音之說。又未得遭正法之時。俄受生於季末之艱。亦賦性也頑囂之甚。然而幸承慈化。濫預釋門。貌可類於道流。行全乖於戒品。雖讀誦於經論。不解根宗。或尋討於記章。但希利養。是以未有思修之慧。安期證得之功。若是念之。可無耻也。竊聞如欲揀邪而入聖正道。應先學教而知佛化儀。是則已分得於賢聖之心肝。亦可為於人天之眼目。如是方名佛子。不然豈免魔徒。且如世流。若不知厥父之姓名生沒日時甲乙多少所作眾業高夷巧拙。則斯曰人頭之獸也。不孝莫大乎是。其為釋子。若未了本師之氏字誕滅年月壽命遠近所說諸教權實顯密。則此稱僧貌之俗歟。不順孰過于茲。當知不孝不順之愆。未免無間無斷之苦。

  夫吾佛出興行化之蹟。遺法普被。益物之緣。世界成住壞空之事。劫波大小長短之由。布在經論。可以鏡焉。然我等新學沙彌之輩。不能廣尋。昧者多矣。故今不肖依天台四教儀文。又摭諸經論中所著之言。及詳眾傳記上所彰之說。編以成頌。凡七百七十六句。而又句中義未顯者。仍以本文註于句下。使見者易曉焉。是則視近見遠。據略知廣矣。然而援引稍繁。言辭未婉。縱知眾嘖之歸己。庶資新進之初行。冀諸達士毋以為誚。時天曆元年戊辰臘月既望序述云。

  釋迦如來行蹟頌卷上

  釋迦此云能仁。是姓。牟尼此云寂默。其號也。謂仁慈愍物。三業離暄雜故。如來者。十號之首稱。謂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也。又金剛經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夫諸佛境界非土非身。隨順群機強立依正。故一代聖教中。總明四土三身。謂一染淨同居土。凡聖同居。二方便有餘土。斷見修煩惱三乘人居。應身所化。應有二。劣應化同居土。勝應化方便土。三實報無障礙土。分斷根本無明法身菩薩居。報身所化。四常寂光土。唯妙覺法身所居也。今娑婆世界則劣應所化。然三身一體。四土無別。何者。法身是體。二身是用。寂光是體。三土是用。即體之用。三四宛然。即用之體。三四是一。如展拳為指。斂指為拳。拳是體。指則用。體用似殊。祇是一手。我釋主不動寂光而遊化娑婆。不捨法身而示現報應。是知娑婆即寂光。寂光即娑婆。報應即法身。法身即報應。又有一師。明四土云。一法性土。法身所居。二自受用土。自受用報身所居。此二土即前常寂光土。三他受用土。他受用報身所居。為初地已上菩薩現一分細相者。即前實報土。四變化土。變化身所居。為地前菩薩及二乘凡夫現一分麤相者。即前方便土。及染淨同居土。或人未別三身四土之義。互相諍論。幾許誤哉。

  娑婆世界內  三千大千國  每於一一國  各有一須彌

  娑婆亦云索訶。此云堪忍。謂此土眾生能堪忍受一切苦惱故也。如天道則雖是樂處。衰相現時。苦勝地獄。下之五道則純苦無樂。然以苦為樂也。三千大千見下文。須彌亦云蘇迷盧。此云妙高。四寶所成。東面白銀。南青琉璃。西黃金。北黑玻[王*氐]。是故為妙。高於眾山故高。高八萬四千由旬。入水亦爾。俱舍頌云。妙高層有四。相去各十千。旁出十六千。八四二千量。堅首及持鬘。常嬌大王眾。次第居四級。亦住餘七山。由旬亦云由繕那。二十四指為肘。肘即一尺五寸。六尺為弓。五百弓為一俱盧舍。是六里許。即三千尺。八俱盧舍為一由旬。即二萬四千尺也。

  旁有七山遶  皆是七寶成  中各香水海  眾華滿其中

  七山者。第一持雙山。高四萬二千由旬。廣亦爾。山內水廣八萬由旬。第二持軸山。高二萬一千由旬。廣亦爾。山內水廣四萬由旬。第三擔木山。高一萬五百由旬。廣亦爾。山內水廣二萬由旬。第四善見山。高五千二百五十由旬。廣亦爾。山內水廣一萬由旬。第五馬耳山。高二千六百二十五由旬。廣亦爾。山內水廣五千由旬。第六象鼻山。高一千三百一十二由旬半。廣亦爾。山內水廣二千五百由旬。第七魚觜山。高六百五十六由旬。廣亦爾。山內水廣一千二百五十由旬。如是七山間。香水海中。各有優鉢羅華波頭摩華拘牟頭華奔茶利華。遍覆水上。

  次有鹹水海  娑竭龍為主  中有四大洲  四輪王所治

  鹹海廣三億三萬六千由旬。深八萬四千由旬。華嚴經云。南閻浮提有二千五百大河。西瞿耶尼有五千大河。東弗波提有七千五百大河。北鬱單越有一萬大河。四洲合二萬五千大河。相續不絕。流入大海。復有十光明龍王。雨大海中。水倍過前。又有百光明龍王等八十億諸大龍王。各雨大海。皆悉展轉倍過於前。又如是等八十億龍王宮中。各別出水。流入大海。皆悉展轉倍過於前。婆竭羅龍王太子閻浮幢宮中出水。復倍過前。又娑竭羅龍王宮中出水。復倍過前。其所出水。紺琉璃色。涌出有時。是故大海潮不失時。又云。大海有四熾然光明大寶。布在其底。性極猛熱。常能飲縮無量大水。若無此寶。從四天下乃至有頂。其中所有悉被漂沒〔云云〕娑竭羅此云鹹海。以所居處為名。而此海中此龍為主。餘皆臣屬也。又樓炭經云。亂風大起。吹掘大地。深三百三十萬里。天下諸水皆流歸之。正滿因成大海。其味鹹者有三。其一曰。海中有大魚。身長二萬八千里。不淨其中。是故味鹹。餘不具錄。四洲者。亦云四天下。在須彌山四方大海中。東曰毗提訶。亦云弗波提。此云勝身。周圍七千由旬。形如半月。人長十六肘。壽五百歲。於黑暗中。亦見眾色。耳識所緣。盡一箭道。南曰閻浮提。亦云贍部洲。此云勝金。周圍六千五百由旬。形如車箱。人長三肘半。壽一百歲不定。西曰瞿陀尼。亦云瞿耶尼。此云牛貨洲。周圍七千由旬。形如滿月。人長八肘。壽二百五十歲。眼識所緣。山壁無礙。眼亦聞聲。北曰鬱單越。亦云拘盧洲。此云勝洲。周圍八千由旬。形如方座。人長三十二肘。壽一千歲。無中夭者。山障外徹見無礙。耳之所聞。若近若遠。皆悉能聞。又人之初生成長。三洲相似。北洲稍異。謂此中之人。欲心起時。熟視女人。捨之而去。彼女隨後往詣園林。彼男女等。若是父母中表之親。不應行欲者。樹不曲蔭。各自散去。若是非親。應行欲者。樹曲蔭身。隨意娛樂。彼女懷姙。七八日便產。隨生男女。捨置道頭。諸有行人出指令嗽。指出脂乳。過七日已。其兒成長。與彼人等。男向男眾。女向女眾。彼人命終。置四衢道。有優慰禪伽鳥。接彼死屍。置於他方。此四洲是四輪王所治也。金輪王人壽八萬歲時出。化四天下。銀輪王人壽六萬歲時出。化三天下。銅輪王人壽四萬歲時出。化二天下。鐵輪王人壽一萬歲時出。化一閻浮提耳。此四輪王威德自在。七寶具足。受用如意。一日一夜各能周行所管世界。行化十善。金輪王則非止周四天下。或亦升天。

  外有鐵山遶  下列諸地獄  日月與星宿  迴轉迷盧半

  鐵圍山高三百二十八由旬。廣亦爾。經十二億八百七十五由旬。周圍二邊各三倍。此是小鐵圍山。如因本經云。須彌山等諸大山王。及大海外。有鐵圍山。高六百八十萬由旬。廣亦爾。此外又有鐵山。高廣亦等。此兩山間黑暗之處。有地獄。名曰阿鼻。七重鐵城。縱廣正等三十六萬里。七層鐵網彌覆其上。一切苦事集在其中。造上品惡業者感此道身。壽一增減〔中劫〕一日之中八萬四千生死。此處一日。閻浮提中六十小劫。如是過一中劫。展轉至八萬四千劫。又有八寒八熱等大獄。各有眷屬。其類無量。其中受苦者。隨其作業。各有輕重。經劫數等。地獄者。梵語泥黎。此云苦具。在地之下。故以名焉。古德引經頌云。閻浮提闊七千旬。處處皆有孤獨獄。或在山林曠野中。或在大海江河畔。或在城隍社廟間。其數八萬四千座。故知諸雜小獄無處不有。日城量五十一由旬。火精珠所成故熱。從夏至日。至冬至日。漸遠旋故漸短。光漸阻故漸冷。從冬至至夏至。漸近旋故。漸長漸熱也。月城量五十由旬。半是白水精珠所成。半是黑水精珠所成故冷。從朔至望。白面漸現。黑面漸隱。故人見圓相。從望至晦。白面漸減。黑面漸增。故人見缺形。然其大體實無增減。出釋氏會要。又因本經云。日行長短者。六月北行。於一日中。漸移北向六俱盧舍。故漸長。六月南行亦復如是。故漸短。立世論云。月之圓缺者。若月隨日後行。日光翳月。漸漸掩覆。至十五日。覆月都盡。若日在月前行。日日開淨。亦復如是。至十五日具足圓滿(云云)。或時有蝕者。如經云。羅睺阿修羅王障蔽故也。而世俗陰陽家之所論異此。然亦有據。又彼日月一時等照三洲天下。南洲中則東洲為暮。西洲是旦。北洲夜半。春秋冬夏晝夜長短悉亦等焉。是以俱舍頌云。日月迷盧半。五十一五十。夜半日沒中。日出四洲等(云云)。世典云。日行遲故。一年一周天。月行疾故。一月一周天。星量不等。大者十八俱盧舍。中者十一俱盧舍。小者四俱盧舍。其數無量。名亦多種。各掌人間禍福等事。是以若不失其常度。則天下泰平。聖賢出興。苟失其度。而現變怪。則國必有殃。或君主危殂。或臣民逆亂。歲凶穀貴。兵起病行矣。如是三光依風而住。高四萬二千由旬。法華記云。日是觀音菩薩化作。月是勢至菩薩化作。星是虗空藏菩薩化作也。凡夫親見大聖者。唯日月星。可不敬仰。

  四王處山腹  忉利居其頂  夜摩兜率陀  化樂及他化  此四天住空  壽福轉倍前  如是六箇天  俱名為欲界

  四王者。東方提頭賴吒天王(持國)。南方毗留勒叉天王(增長)。西方毗留慱叉天王(廣目)。北方毗沙門天王(多聞)。此四天王住須彌山第四層四面。權威護世。身長半里。壽五百歲。人間五十年此天一晝夜。准人間九百萬歲。去地四萬二千由旬。忉利此云三十三。在須彌山頂。四方各八天(成三十二)。帝釋居中。彼諸天等身長一里。壽一千歲。人間百年此天一晝夜。准人間三百六十億歲。去地八萬四千由旬。此二天兩兩交會成陰陽。單修上品十善者。生此二天也。夜摩亦云須燄摩。此云時分。身長一里半。壽二千歲。人間二百年此天一晝夜。兜率陀亦云覩史。此云知足。身長二里。壽四千歲。人間四百年此天一晝夜。此二天執手相把成陰陽。化樂天身長二里半。壽八千歲。人間八百年此天一晝夜。他化自在天身長三里。壽一萬六千歲。人間一千六百年此天一晝夜。此二天相顧而笑成陰陽。已上四天依雲而空居。次第去地。轉倍於前。至他化天去地十三億四萬四千由旬。修上品十善兼坐禪者生此四天。魔王波旬居此天中。從下五趣乃至此天。俱名欲界。婆娑論。問。四洲人以日月輪而辨晝夜。欲天晝夜云何得知。答。若鉢特摩華合殟鉢羅華開。多樂睡眠。爾時為夜。若殟鉢羅華合鉢特摩華開少欲睡眠。爾時為晝。智度論云。欲界諸天。以燈燭明珠等施故。身常光明。不須日月光也。

  四禪十八天  已離欲麤散  猶未出色籠  故名為色界

  四禪十八天者。初禪三天。一梵眾天。身長半由旬。壽二十增減。二梵輔天。身一由旬。壽四十增減。三大梵天。身長一由旬半。壽六十增減〔此天身壽不倍前者。以離尋伺難故〕此三天覆四天下。第二禪三天。一少光天。身長二由旬。壽二大劫。二無量光天。身長四由旬。壽四大劫。三光音天。身長八由旬。壽八大劫。此三天覆小千世界〔少光天身不倍前者。以離尋伺。及王臣難故。壽倍餘者。苦習易除故〕第三禪三天。一少淨天。身長十六由旬。壽十六大劫。二無量淨天。身長三十二由旬。壽三十二大劫。三遍淨天。身長六十四由旬。壽六十四大劫。此三天覆中千世界。第四禪九天。一無雲天。身長一百二十五由旬。壽一百二十五大劫〔此天身壽減於前天三由旬三劫者。以離雲及三灾難故〕二福生天。身長二百五十由旬。壽二百五大十劫。三廣果天。身長五百由旬。壽五百大劫。已上三天。凡夫住處。修上品十善兼坐禪者。乃生此中。又有外道別修無想天。攝在廣果。身壽亦同。四無煩天。身長一千由旬。壽一千大劫。五無熱天。身長二千由旬。壽二千大劫。六善見天。身長四千由旬。壽四千大劫。七善現天。身長八千由旬。壽八千大劫。八色究竟天。身長一萬六千由旬。壽一萬六千大劫。已上五天。第三果人居〔若樂慧人。則生此天。若樂定人。便入四空〕九大自在天。身長壽量無數。第十地菩薩所居。此九天。覆大千世界。若論其畫界縱廣所經。卒非里數之可度也。且如大論云。從色究竟天。下一大石。經一萬八千三百八十三年。方始至地(云云)。此四禪天等。雖離欲界麤色。散心。猶為色蘊所縛。如鳥囚籠。未得自在(有處云四禪中以無想為一無大自在。以此天色究竟天主故)。

  上有四空處  定樂勝四禪  離色祇四陰  故名無色界

  四空處者。一空無邊處。壽二萬大劫。此天壽不倍前者。由初離色縛故。二識無邊處。壽四萬大劫。三無所有處。壽六萬大劫。四非想非非想處。壽八萬大劫。此四空處壽不倍前。唯增二萬者。但由慧劣故也。又此四天無別處所。不離欲色。然所修之業各別故。更相不知其所修業。勝於四禪故。以義排布上耳。此四天已脫色蘊。祗有受想行識四陰。又於八識中。無前五識。唯有後三識。自初禪至非非想天。若以凡夫論。則唯造還生此地之業。及生次上地之業。業盡則隨業輪迴。永無入道之能。

  總名為三界  別則二十五  是為一國量  一釋迦所化

  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二十五有者。四洲四惡趣。六欲并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及。那含。亦名六趣。謂地獄餓鬼畜生脩羅人天也。是為一國。乃一劣應丈六佛之所化也。

  若是數至千  名一小千界  小千至一千  名一中千界  中千至一千  名曰大千界  如是三千國  各有鐵圍遶

  釋氏會要云。鐵圍海內。有四洲蘇迷盧山。已上二十八天并一日月為一國量。數至一千。鐵圍都遶。名小千界。即此小千。數至一千。鐵圍都遶。名中千界。即此中千。數至一千。鐵圍都遶。名大千界。然則有萬億之所。皆為佛之統攝。俱被聲教也。梵網經疏。問。瑜伽云。一大千有百俱胝世界。雜集等云。俱胝量當於百億。何故此中唯云百億。答。億有多種。以十萬為億。或以百萬或千萬或萬萬為億。瑜伽但依十萬為億。此經千萬為億。是以聖教處處不同。然不相違。

  此諸國土等  [其/水]布地輪上  下有金水風  三輪次第擎

  地輪厚八萬四千由旬。經量三倍。金輪厚三億二萬由旬。經量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水輪厚八億由旬。經如金輪。風輪厚十六億由旬。量廣無數。此四輪經量。但據一須彌山一國量為界論也。若據大千論。則不可以里數度之。

  世界將成時  梵王最初建  輔眾欲四空  情器次第成  下界風輪起  量等大千界  仰布及傍布  猶如槃椽形  光音天布雲  遍覆風輪上  霔大車軸雨  水深難可底  風擊上成金  餘下為水輪  空中復降雨  水滿金輪上  風吹成大地  須彌及眾山  四洲與河海  依舊皆成建  二禪福盡者  下生勝金洲  身巨壽無量  飛行光遠照  所食地味餅  林藤與粳米  此諸勝味等  貪食輙隨沒  次有香稻生  人亦爭取食  光滅又通亡  分生男女根  以其宿習故  相交行不淨  從此子孫繁  人民因富盛  漸邪行不善  死充三惡道  畏惡修眾善  生三洲六天  五趣情與器  於是備作焉  住二十增減  次起壞劫事  始從無間獄  乃至他化天  有情次第捨  器界既俱空  爾時七日現  海枯山石融  大地並炎輝  大千盡煨燼  火焰聳初禪  三天次第升  咸赴二禪中  下空如黑穴  成住壞空劫  大略已如是  於此四刧中  八十度增減  是為一火劫  七火方一水  七水更七火  然後一風灾  火灾從地起  壞至於初禪  水從二禪起  壞器若消鹽  風自三禪起  壞若乾支節  四禪無外灾  與殿俱生滅  火劫成壞數  水次風大踈  壞已復還成  循環無了期  風灾至百轉  名一僧祇劫  如是無量劫  佛出甚希有

  華嚴經云。空中霔雨水。滿三千大千世界。有風輪起。吹成色界諸天宮殿。次有風起。成欲天宮。如是次第有種種風起。成須彌等諸大山王。次成大地。乃至龍宮阿脩羅宮。又瑜伽俱舍等論云。世界將興。大梵天王最初獨建。經一增減。梵輔梵眾及欲空居四天情器次第成已。次下界有大風輪起。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有二種相。謂仰周布。傍側布。仰布為下。傍布為墻。形如槃椽。堅若金剛。上有光音天。布大金藏雲。遍覆風輪。雨大洪雨。滴如車軸。霔滿界中。水深十一億二萬由旬。後有風起。擊水成金。厚三億二萬由旬。下餘八億由旬。而為水輪。以風輪所持故。不漏不散。空中復起諸界藏雲。降種種雨。滿金輪上。次復起風皷水令堅。成其地輪。第一精妙性者。成蘇迷盧山。次性成七金山。最下性者。成諸山地。平陸成洲。深堰成海。從上至下。依舊建立。光音諸天福盡下生。皆化為人。身長千尺。或二千尺。歡喜為食。身光遠照。飛行自在。無男無女。自有地肥(亦名地味)。色白味甘。竟取食之。地肥遂沒。次生地皮(亦名地餅)。色黃味甘。次生林騰(亦名林條)。狀如林形。皆生果實。割之流汁。如無臘蜜。次生粳米。可長七十(有云四寸)。次生香稻。而有糠麧。因食此故。便利在身。為欲蠲除。便生二道。具男女根。有夫婦焉。有田宅焉。由貪染故。光滅通亡。日月始生。乃分晝夜。人民漸邪。行不善業。以造惡故。生於鬼界旁生地獄。覩惡修善。漸次生餘東西北洲四王忉利。是名成劫。住劫可知。壞劫者。住劫最後。無間有情沒而不生。爾時壞劫始起。從三途四洲及六欲天。次第先捨。下界既空。日光四倍增熱。溝池盡涸。草木焦然。二三日現。江河枯竭。四五興時海泉乾燥。六七並現山石皆融。大地炎暉。火燄上騰。初禪諸天奔赴二禪。三千世界並為煨燼。是為壞劫。空劫則世界壞了。大空黑暗。猶如黑穴。如是成住壞空四劫。各經二十度增減故。成八十度也。成劫前一增減成器界。後十九增減成有情。壞劫前十九增減壞有情。後一增減壞器界。又住劫二十增減。前一唯減。後一唯增。言增減劫者。世界初成。此閻浮提八萬國邑聚落人民富樂。無有寒熱病惱之者。王以正治。奉行十善。互相崇敬。猶如父子。人壽無量。至住劫之初。王不行正。人民稍邪。其壽遂減。至十萬歲。如是展轉。每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謂之減劫。從此十歲。子年倍父。增至八萬歲。謂之增劫。子年倍父者。阿含經云。十歲時人。互相殺害。仙人相誡。遠離殺生。彼人受生。倍二十歲。復離不與取。倍四十歲。復離邪婬。倍八十歲。復離妄語。倍一百六十歲。復離兩舌。倍三百二十歲。復離麤語。倍六百四十歲。復離綺語。倍二千五百歲〔此行難故。倍加五百〕復離貪嫉。倍五千歲。復離瞋恚。倍一萬歲。復離邪見。倍二萬歲。復離非法惡貪邪行。倍四萬歲。復由孝順父母恭敬沙門梵志脩福業等。倍八萬歲〔有經中八萬四千者。即倍中增出也〕一增減劫。計一千六百八十萬年。此劫名曰轆轤。據二十轆轤劫。三萬三千六百萬年。如是合八十度增減為一火灾劫。復經七度火灾。然後方有一度水灾。討四十九度成住壞空。方成七度水灾。共成五十六度成住壞空。更七度火灾了。然後有一風灾。每一風灾。經六十四度成住壞空。一箇成住壞空。總計一十三萬四千四百萬年。火灾極壞初禪。有尋伺故。水灾極壞二禪。有喜受故。風灾極壞三禪。有出入息故。火灾事則如上所說。水灾者。初禪已下火灾成壞。經七度已。至第八番壞劫之末。第二禪中。俱生水起。壞器世間。如水消鹽。此水與器一時俱沒。所以至第八番火灾之末。方一水灾者。以第二禪淨光天壽八大劫故。如是壞已。復成第二禪。乃至如前風灾者。八七火一七水後。於第三禪中。俱生風起。壞器世間。如風乾支節。此風與器一時俱沒。所以至六十四番壞劫有風灾者。由第三禪遍淨天壽六十四大劫故。三灾不到第四禪者。以捨念清淨故。對法論云。四靜慮外宮等。雖無外灾。與宮殿等俱生俱滅。說有成壞。又劫者。此云時分。有飢饉劫疾疫劫刀兵劫增劫減劫。此皆小劫。合一增減或二十增減為一劫。此為中劫。統八十度增減。乃名大劫。又有經云。如一大城。方四十里(大論云百由旬)。滿中芥子。有長壽天。過三年(有經云過百年)取一芥去。城雖空。劫猶未盡。此是梵天一劫之壽。又瓔珞經云。一里十里四十里方廣之石。天三銖衣。人中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盡。名為小劫。至八十里。梵天中有百寶光明珠為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盡。名為中劫。至八百里。淨居天中千寶光明鏡為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盡。名為大劫。是一僧祇也。又劫章頌云。風灾為一數。數至不可知。此極長遠時。名一僧祇劫〔華嚴經中。阿僧祇數在第一百五位。慈恩基師云。風灾劫數至百餘轉。名一阿僧祇〕。

  若佛出於世  必降閻浮洲  萬億閻浮中  各有一佛出  成道轉法輪  入滅皆同時  如是千百億  盧舍那本身  譬如淨滿月  普現一切水  影像雖無量  本月未曾二

  釋氏會要云。法王所都。則大千之內攝焉。若據成都。則此閻浮提常為所住。又大論云。閻浮提三邊等量二千由旬。南邊三由旬半。北闊而南狹。故人面像之。佛之所生迦毗羅城。乃居天地之中央。又昔漢明帝問摩滕法師云。佛之出世。不從此土。何也。對曰。迦維羅衛國者。是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之中央也。三世諸佛皆從彼生。蓋佛之威神不生邊地。地為傾斜故。又因本經云。閻浮提有五種事。勝三天下至他化天。一者勇捷。二正念。三佛出世處。四是修業地。五行梵行處。有經云。諸佛不出三天下者。以其土人難化故也。此土眾生利根捷疾。極惡勇猛。取道不難。是故古往諸佛皆生此土也。三千大千。都計則成一萬億。一國一佛。故成千百億。是皆迹化佛。本是舍那。故梵網經云。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帀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又云。千華上佛。是吾化身。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之化身(云云)。然則如月昇空。影臨眾水。影雖無量。月本是一。佛亦如是。雖迹現於萬億國土。而本身是一也〔盧舍那此云淨滿。謂三惑已淨。種智圓滿故也〕。

  於此閻浮提  有國名迦維  王名是淨飰  夫人號摩耶

  因本經云。劫初時。地味地皮地膚等味。次第生而既沒。後生粳米。朝割暮生。人貪積之。割不復生。後相侵盜。無能決者。議立一智者。名三滿多。為平等王。賞善罰惡。眾共給之。由是始生民主焉。是平等王子孫相承。至三十三世善思王。乃證轉輪聖王之位。王四天下。直至師子頰王。凡一百一萬五十六王。師子頰王生四子。一名淨飰。二名白飰。三名斛飰。四名甘露飰。淨飰王二子。一名悉達。次名難陀。白飰王二子。一名調達。次名阿難。斛飰王二子。一名摩訶男。次名阿那律。甘露飰王二子。一名婆娑。次名跋陀。一女甘露味。皆出家證道。摩耶此云大幻術。謂初生時。端正第一。國人咸曰。此非人之所生。乃善化天所化。因名為幻術。相師占曰。此女當生轉輪聖王。釋氏會要云。天臂城中善覺長者。生八女子。淨飰王皆迎入宮。以第一摩耶。第八波闍波提。自娶為妃。餘六分與三箇弟王。各以為妃。

  周昭癸丑年  七月十五夜  夫人感瑞夢  人乘象入懷  既而方有娠  自後受天供  人間諸勝味  不復霑唇舌

  周昭者。此震旦姬周王之號也。事實如下。此不煩錄。因果經普曜經等云。釋迦如來為大菩薩。名曰善慧。生兜率天。為諸天主。有六十億諸天。議言。菩薩將降。當生何國。菩薩答言。三千世界閻浮提迦毗羅國。最在地心。又其國種姓有六十種。而釋種熾盛。其淨飰王。種族第一。甘蔗苗裔。聖王之後。性行仁賢。夫人貞良。猶天玉女。前五百世常為菩薩母。應往降神。又瑞應經云。菩薩乘白象。冠日精。發兜率宮。諸天翼從。滿虗空中。作樂散華。大光普照。降神母胎。於是兜率天眾念言。我等亦當下生人間。菩薩成佛。欲聞說法。即便託於諸國王臣波羅門長者居士等家。凡九十九億。是時夫人眠夢。見人乘象入懷。夢悟自知身重。天獻飲食。自然而至。不復樂於人間之味。此乃周昭王即位二十三年癸丑七月十五日也。

  明年甲寅歲  四月初八日  從右脇誕生  端正好男子  生時靈瑞事  不可具言說  天雨華散地  龍噴水浴身  生已蓮承足  四方各七步  兩手指天地  即作師子吼  天上及天下  唯我為獨尊  父母共異之  命名為悉達  召諸相者占  占已皆奏曰  年登十九歲  必作轉輪王  若便出家者  當證一切智  又有香山仙  禮已自悲泣

  瑞應經云。菩薩住胎。十月滿足。四月八日。夫人將諸采女。遊藍毗尼園。攀無憂樹。欲牽摘華。菩薩從母右脇而生。于時樹下七莖蓮華自然而生。大如車輪。菩薩隨蓮華中。四方各行七步(涅槃經云十方)。右手指天。左手指地。目顧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利益一切人天矣。釋梵諸天雨妙香華。作諸伎樂。瓔珞天衣不可稱數。九龍吐水。一涼一溫。灌太子身。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如斯瑞應有三十四(文煩不錄)。同日八大國王皆生太子。諸釋種姓生五百男。國中居士長者悉亦生男。及八萬四千厩馬生駒。其一揵陟也。宮中五百伏藏發現。又諸大商採寶俱還。群臣內外見此瑞相。歎未曾有。因名薩婆悉達多(華言頓吉)。皆由生時有諸吉祥頓現故也。王召國中諸善相波羅門相之。皆曰。年至十九。當作輪王。若出家者。成等正覺。又香山有五通仙人。名阿私陀。見太子而禮其足。忽然泣曰。若出家則必成一切智。我今年已百二十矣。不久命終。生無想天。不聞說法。故自悲耳。又諸經論傳。佛生年月日等互說不同。或云夏末王時生。或云商王代中生。或云東周平王戊午歲生。或云桓王乙丑歲生。如此異說。不足為信。如辨正論引周書異記云。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八日。江河泉池汎溢。山川土地悉震。是夜五色光氣入貫大微。遍於西方。作青紅色。上問太史蘇由。是何祥耶。對曰。有大聖人。生西方故也。一千年後。聲教當被於此。於是鐫石誌之。埋於南郊天祠前。又漢明帝問摩滕法師曰。如來生滅可得說示乎。對曰。佛於癸丑七月十五日。託陰摩耶夫人。甲寅四月八日。從母右脇而生。阿含瑞應等經亦同斯說。是則豈可以一二處異說。疑多同說乎。是以釋氏會要云。兩方相接三藏所傳。以周照王時佛生。理為長也。若准周正。則今之江表。以建巳月為佛生者謬矣。如薩婆多論說二月八日佛生者明矣。

  產後第七日  母沒生忉利  姨母大愛道  乳育忘劬勞

  端應經云。摩耶產太子後。七日命終。以懷菩薩功德大故。生忉利天。有經云。太子自知福德威重。無有女人堪受禮者。故因將終。託之而生。又大權經云。菩薩在兜率。觀后餘壽十月。故託神也。大愛道梵云摩訶波闍波提。乳養太子。身心匪懈。太子成道後隨出家。受記作佛。號一切眾生喜見也。

  七歲智過人  眾藝無不通  十歲力無敵  擲象又能射

  出曜經云。太子七歲。王以聰明婆羅門。名曰選友。為太子師。太子問曰。以何書典而相教耶。其師答曰。梵佉留書。太子曰。其異書者有六十四。今師何言止有二種耶。師問。何等名耶。答曰。梵書佉留書龍鬼書阿脩倫書等也。分別本末。師不能達。深生慙愧。而白王言。太子乃天人之師。我安教耶。凡諸技藝算射天文地理。自然知之。因果經云。太子年至十歲。王勑太子。與難陀調達及五百童子。又復唱令國中萬姓有勇力者。定日集於戲場捔射。至期。調達領眾先出。有象當門。以手擗倒。難陀足跳路側。太子擲於空中。以手還接。不令傷損。既至園已。標皷射之。調達竪四十里皷。不能得過。難陀竪六十里皷。亦莫越爾。太子竪百里皷。弓力乏折。乃取祖王鎮庫之弓。古今無能張者。太子既挽。聲振于城。箭中皷已。透入於地。泉水涌出〔西域記云其泉至今存焉。一切病人飲則便愈〕復逶鐵圍之山。大千剎土六反震動。大眾悚然。怪未曾有。

  逮其年十七  父王欲娉妃  普集諸釋女  萬選得一人  名曰耶輸陀  端正最無匹  太子雖納之  殊無世俗心

  耶輸陀羅此云華色。端正第一。即宿世賣華女。名瞿夷也。以宿願故。今亦作妃〔宿世之事。文煩不錄〕太子雖納而無俗意。久而不接。太子夜中但修禪觀。諸妓女等咸疑。太子非男也。亦謂無根。又有經云。太子有三妃。第一名瞿夷。不孕。第二名耶輸陀羅。生羅睺羅。第三名瞿波(云云)。

  一日啟父王  遊觀四門外  行見四種相  謂生老病死

  瑞應經云。太子一日前白王言。欲出遊觀。王勑有司。整治衢道。皆令清淨。并諸官屬。噵從太子。出城東門。見一女人在於道傍初產兒者。兒墮于地。在於膿血糞穢之中。苦痛啼哭。次出南門。見一老人頭白背傴。形枯色衰。拄杖羸步。次出西門。見一病人。肉消骨露。喘息呻吟。不能自持。兩人扶腋。在於路傍。次出北門。見一死人。眷屬圍遶。哀哭送之。太子見此四種相已。問諸從者。是何相等。從者一一答陳其故。太子又問。唯此四人乎。餘亦爾耶。從者答言。世人皆爾。無一免者。太子歎曰。云何世人貪樂不畏。於是下馬息樹。有一沙門。持鉢執錫。視地而行。過太子前。因問。答云。我是比丘。能破結賊。不染六塵。便現神通。騰空而去。上之四相。及此比丘。皆淨居天子之所化作。警悟太子故也。

  見此既還宮  懷憂心不悅  父王大怪之  欲解其憂心  為作諸樂事  竟不革初心  但自思出家  欲離其四患

  太子遊四門外。見諸不祥。還宮憂惱。父王驚怪。責諸從者。卿等云何不治衢道。以諸不祥令見之乎。群臣奏對。奉王嚴命。無不撿察。不知來處。忽現於前。非臣之罪。王知天變。不罪諸臣。於是欲令太子解憂。為作百千種樂。又加端正妓女。以娛樂之。終不迴心。

  殷勤白其父  願聽我出家  王聞流淚言  應當息此懷  此患古難免  汝獨何預憂  苦能有後嗣  吾當從汝願  太子順父語  指其妃腹言  劫後第六年  必當生男子

  太子欲求出家。王泣不許。殷勤不已。王言。汝若有子。則聽出家。太子即指耶輸腹言。却後六年。汝當生男。既而太子出家。後六年耶輸果生一子。諸釋咸嗔。欲治欲殺。妃臨火坑誓曰。我若為非。子母俱滅。若其遺體。天當為證。因抱子投坑。變為蓮池。蓮華奉體。王及國人始復不疑。有經云。羅睺羅宿世作一國王。其兄捨世而為道士。預眾修道。一夜誤用他瓶之水。明向眾懺。願以法罰。道眾議言。此非實垢。而不用聽。復詣王所。切請治罪。其罪輕故。不囚囹圄。乍禁後園。因事忘之。六日不開。以是因緣。六年在胎。又耶輸陀羅往劫與母偕行。路遠身疲。妄稱要緣。所持之物。寄母先行。故落後行。經六里許。由是之故。六年懷姙。

  父不信斯語  心知不敢留  常令四兵衛  妃亦不暫離

  相師奏曰。太子今不出家。過七日已。轉輪王報自然來應。王聞歡喜。即勑群臣。日夜嚴備。四兵擎衛。城門開閉。聲聞四十里。復勑耶輸。倍加防察。

  壬申二月八  半夜人定時  太子命車匿  彼揵陟將來  四天捧馬足  釋梵執幡盖  衛持出北門  諸天忽不現  行至三由旬  憩息閑林中  冠瓔付車匿  迴上父王處  以劒刓鬚髮  即發如是願  所有諸眾生  如我除煩惱

  太子年到十九。壬申二月八夜。諸天下來太子之前。頭面禮足。白言。無量劫來。勤苦修行。今之成熟。出家是宜。太子答言。王勑內外官屬。防衛嚴密。欲出無從。諸天白言。我等方便。使無知者。太子即命車匿。彼揵陟來。四天大王捧馬四足。并接車匿。釋梵執盖。北門自開。不令有聲。出城既畢。諸天忽隱。詰旦太子與車匿行三由旬。屆閑靜林小歇。於是唱言。過去諸佛為求菩提。捨弃飾好。剃除鬚髮。我今亦爾。便脫寶冠與瓔珞等。分付車匿。廻上父王。即以利劒。自刓鬚髮。帝釋接髮。上天起塔。車匿大哭。馬亦悲鳴。緣路而歸。父王姨母及耶輸等。不見太子。哀呼悶絕。舉國悲慕。推求不得也。

  至於獵師處  寶衣易布衣  遍詣眾仙所  歷問修道法  皆非解脫道  調彼而捨去  竟到尼連側  獨坐靜其慮

  太子斷髮已。至獵師處。以七寶衣。貿得麤布僧伽梨衣著之。詣跋伽仙林。見諸仙人草樹皮葉以為衣者。或食華果草木。或日止一食。或三日一食。或事水火日月。或倒荊棘之上。或臥水火之前。苦行如此。乃問其故。答欲生天。太子告言。諸天雖樂。福盡輪迴。終為苦趣。云何修諸苦因。以求苦報。辭而別往阿羅邏迦蘭仙人所。詰其所斷生老病死之法。仙人答言。若欲斷者。修習禪定。離欲不善法。得初禪。乃至離於種種相。入非非想處。是則名為究竟解脫。是諸學者之彼岸。太子思惟。其所知見。非究竟處。但盡麤結。猶細結在。非度彼岸。太子調伏是二仙已。求勝法故。遂復前進。至尼連河側。安禪靜坐。

  王聞益憂惱  擇遣五人侍  一日食一麻  七日食一麥  三人不耐苦  弃捨便他去  二人侍左右  六年無改心

  父王聞之。倍加懊惱。即選國中豪賢多子孫者五人。各遣一子。其名曰憍陳如。摩訶男。拘利太子。十力迦葉。般剌蜜諦等。追侍太子。若或行時。踰山涉谷。行不擇路。五人不耐其艱。言此狂人。奚可隨之。設委而還。王滅吾家。不如止此。太子靜坐苦行林中守戒。日食一麻一麥。七日食一麻米。設有乞者。亦以施之。五人相從既久。難堪其苦。三人捨去。

  太子作是念  我今行苦行  形瘦如枯木  命絲幾欲絕  自餓非真道  無益於己他  我當受飲食  然後方成佛  近有牧牛女  乃為施乳麋  菩薩既受之  二人驚又去

  太子苦行六年。瘦若枯木。於是作念。我若以此羸身取道。彼諸外道當言。自餓是涅槃因。我當受食然後成道。作是念已。淨居天子下來。勸彼林外牧牛女難陀婆羅。令取亂麋供養。既受食竟。身體光悅。二人見驚。謂為退本。又捨而去。

  癸未二月八  獨詣菩提樹  降魔成正覺  具無量功德

  太子獨詣畢跋羅樹。同過去佛。以草為座。帝釋化人執獻淨軟草。受已敷座。結加趺坐。觀樹思惟。感天動地。演大光明。覆弊魔宮。波旬恐怖。令其四女往太子所。萬端妖媚。惑之不動。波旬復將八十億眾。故來惱壞。而作是言。若不起去。擲汝海中。菩薩荅言。汝先動我淨瓶。然後可能擲我。八十億眾盡力不能令瓶小動。波旬又勑閻羅大王。阿鼻苦具一切都舉。向菩薩所。菩薩徐舉白毫。地獄罪人心得清涼。稱南無佛。尋脫苦所。波旬前近。欲與相難。菩薩以智慧力。申手按地。地為震動。魔及兵眾顛倒而墮。菩薩降魔已竟。結解漏盡。生死已斷。明星出時。霍然大悟。成等正覺。具十八法十種神力四無所畏。于時大地十八相動。天作伎藥。散花燒香。天龍八部所設供養。充塞虗空。此乃周穆王即位第三年癸未二月八日夜。太子是年。年登三十矣。又上云十八法者。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相。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已捨。七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知過去世無礙。十七知未來世無礙。十八知現在世無礙也。十力者。一是處非處力。二業力。三定。四根。五欲。六性。七至道處。八宿命。九天眼。十漏盡也。四無所畏者。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三說障道。四說苦盡道也。十八相者。謂震吼覺動起涌六種。一一各三。謂震遍震等遍震。餘五亦然。故成十八焉。又菩提留支引經頌云。八年作孾孩。七年作童子。四年學五明。十年受五欲。一十九出家。六年行苦行。三十五成道。七十九入滅。又梵網經云。七歲出家。三十成道。如是三說不同者。以大小機見異故。

  爾時作是念  我所得妙法  當廣應開演  利樂於一切

  菩薩既成道已。於三七日中。思惟利生方便。如法華經云。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初七日思)。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爾時諸梵王。及諸天帝釋。護世四天王。請我轉法輪(二七日思)。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眾生不信受。破法墮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三七日思)。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云云)。思惟是已。即趣奈苑。二十年中。說四阿含經。八年說方等諸經。二十二年說諸部般若。八年說法華涅槃二經。度盡有緣之眾。能事已畢。年到七十九。入般涅槃也。大綱如是。今引祖文。略示其要。如天台四教儀云。智者大師以五時八教。判釋東流一代聖教。罄無不盡。言五時者。一華嚴時。二鹿苑時。三方等時。四般若時。五法華涅槃時。是名五時。言八教者。頓漸秘密不定。此四名化儀。如世藥方。藏通別圓。此四名化法。如辦藥味。是為八教〔第一華嚴時者。如來初成正覺。在寂滅道場。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及宿世根熟天龍八部一時圍遶。如雲籠月。爾時如來現舍那身。說圓滿脩多羅。故名頓教〕〔第二鹿苑時者。佛為三乘根性。於頓無益。故不動寂場而遊鹿苑。脫舍那珍御之服。著丈六弊垢之衣。亦從兜率降下。託胎出胎。納妃生子。出家苦行。六年已後。木菩提樹下。以草為座。成劣應丈六身佛。為三乘根人。說生滅四諦十二因緣事六度等法。諸人聞已。依教修行。證偏真理〕〔第三方等時者。彼二乘人貪著小乘。謂是究竟。不能預大。故說維摩思益楞伽楞嚴三昧全光明勝鬘等諸大乘經。憚偏斥小。歎大褒圓。彼二乘眾聞是法已。內懷慙愧。心漸淳淑。耻小慕大也〕〔第四般若時者。機根漸熟。次說摩訶般若金剛般若光讚般若大品般若等諸部般若。命空生身子。轉教菩薩。令知諸法融通淘汰。已上三時對華嚴頓故。總名為漸〕〔第五法華涅槃時者。機緣已熟。可令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次說法華。開前頓漸。會入非頓非漸。故言開權顯實。會三歸一。廢權立實。彼諸聲聞。般若時受勑轉教。皆知法藏。故至法華會上。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授記作佛而已。次說涅槃者。有二義。一為未熟者。更說四教。具談佛性。令具真常入大涅槃。故名捃拾教。二為末代鈍根。於佛法中。起斷滅見。夭傷慧命。亡失法身。設三種權。扶一圓實。故名扶律談常教。若論時味。與法華同。論其部內。純雜小異。何者。法華純說圓教。涅槃雜說四教故也〕。

  問五時與頓漸之義如是。秘密不定藏通別圓其義云何。答秘密教者。前四時中。如來三輪不思議故。或為此人說頓。或為彼人說漸。彼此互不相知。能令得益。故名秘密教。不定教者。於四時中。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此則如來不思議力。能令眾生於漸說中得頓益。於頓說中得漸益。如是得益不同。故名不定教 藏等四教。行人修行。斷惑證道之法。不可具錄。今當略示。言藏教者。小乘三藏也。一修多羅藏。即四阿含經。二阿毗曇藏。即俱舍婆沙論。三毗尼藏。即五部律等。聲聞依生滅四諦修行。斷三界見思惑盡。證偏真理。緣覺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此人斷見思盡。更侵習氣。故居聲聞上。菩薩依四諦境。發四弘願。修六度行。滿三阿僧祇劫。入世第一位。發真無漏。頓斷見思習氣。木菩提樹下。成劣應丈六身佛。為鈍根三乘人。說生滅四諦。現老比丘相。入無餘涅槃〔言通教者。通前藏教。通後別圓。又此教三人同以無言說道。體色入空。故名通教。聲聞但斷三界見思惑盡。不能侵習。如燒木成炭。辟支佛更侵習氣。如燒炭成灰。菩薩正使斷盡。與二乘同。扶習潤生。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機緣若熟。頓斷殘習。七寶菩提樹下。天衣為座。現帶劣勝應身成佛。為三乘人。說無生四諦。此藏通二教。三人所證雖同。大小巧拙永異。何者。藏則小拙。謂不通於大故小。析色入空故拙。雖當教內三人上中下異。望通三人。則一概鈍根。通則大巧。謂大乘初門故大。體色入空故巧。雖當教內三人上中下異。若望藏教。則一概為利。般若方等部內共般若等。即此教也。言共般若者。共二乘法說也〕〔言別教者。別前二教。別後圓教故也。諸大乘經廣明菩薩歷劫修行。行位次第互不相攝。並此教之相也。此教菩薩行位次第。有五十二。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也。十信伏三界見思煩惱。初住斷見。七住斷思。與藏通二佛齊。十住斷界內塵沙惑。伏界外塵沙。十行斷界外塵沙。十向伏無明。習中觀。登初地。破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謂法身般若解脫也。現身百界。八相成佛。化度群生。然不知上地菩薩舉足動步。次入二地。千界作佛。如是地地功德十倍。從此至妙覺。破十二品無明。坐蓮華藏世界大寶花王座。現圓滿報身成佛。為鈍根菩薩眾。說無量四諦〕〔言圓教者。諸大乘經說佛境界不共三乘位次。捴屬此教。如華嚴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法華云。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維摩云。入此室者。唯聞諸佛功德之香。有經云。如人浴大海已用諸河水。如是等類。並屬此教。此教位次。如別教五十二位。然別則位位互不相攝。圓則位位相攝。如帝網珠珠珠相映。於此五十二位。更加五品弟子位。謂一隨喜品。二讀誦品。三說法品。四兼行六度品。五正行六度品。此位圓伏五住煩惱。即外凡位。與別十信同。次追六根淨位。即十信也。初信斷見。現真理。七信斷思。十信斷界外塵沙。與別住行向齊。次入初住。斷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現身百界。八相化物。與別初地齊。華嚴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者。即此位成佛。是乃此教真因。謂成妙覺。謬之甚矣。從此至第二行。各斷一品無明。增一分中道。與別妙覺齊。三行已去。別教之人。尚不知名。何況伏斷。故以我家之真因。為汝家之極果。從三行去。至於妙覺。破三十品惑。究竟登涅槃山頂。諸法不生。般若不生。不生不生名大涅槃。以虛空為座。成清淨法身佛。居常寂光土。說無作四諦。是為五時八教之大綱。具如天台妙玄中說〕。

  初在寂滅場  十方賢聖會  文殊普賢等  法身諸大士  及與眾龍天  拱之為影響  佛現舍那身  頓說華嚴經  是法不思議  法界以為體  一塵含十方  剎那攝三際  一多即無二  三法無差別  清淨妙法身  湛然應一切  初發道心時  即便成正覺  又令諸大士  各談五位法  亦有善財童  歷參諸善友  各隨其所問  答示種種法  如是圓滿教  大山機所擔  小雖在其座  猶如聾瘂等  譬如喪家子  一日到其舍  見父勢尊嚴  畏懼便他走

  華嚴以法界為體。圓融無礙。一多不二。該括始終。無出無沒。不可思議。剎那此云一念。三際是過去現在未來也。謂一念之中。諧盡三世之際。三法者。佛法心法眾生法。經中有如來林菩薩云。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又有金剛幢法慧等諸大士眾。承佛神力。各說五位法門。謂住行向地等妙覺也。又善財童子。覺城東畔。初遇文殊。頓證法界。自此歷參五十三知識。因問各答所知一法。大山機者。經云。譬如日出。先照須彌等諸大山王。佛日亦爾。先照菩薩諸大山王(云云)。是以二乘雖在一席。如聾若瘂。故四教儀云。所說法門雖廣大圓滿。攝機不盡故。未暢如來出世本懷也。喪家窮子事如下注。

  佛即作是念  若但讚佛乘  眾生不信受  破法墮惡道  我寧不說法  疾入於涅槃  尋念過去佛  所行方便力  我今所得道  亦應說三乘  是時十方佛  皆現讚善哉  如諸佛所行  且設方便事  脫舍那珍服  著丈六垢衣  不動寂滅場  而遊鹿野苑  先為前五人  轉四諦法輪  聞已即成果  世有三寶名  從茲十二年  說四阿含經  諸有三乘人  依修皆證道  是名半字教  黃葉止啼耳  如父設方便  引子令除糞  止得一日價  便自以為足

  法華偈云。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梵音慰喻我。善哉釋迦文。第一之導師。得是無上法。隨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我等亦皆得最妙第一法。為諸眾生類。分別說三乘。我聞諸佛音。即趣波羅奈。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云云)。又珍服垢衣以譬為言。如法華經說。今示其略。有一長者。失子既久。其子遊行。遂至父舍。見父尊嚴。畏懼而走。父遙見之。審知是子。遣使捉來。窮子驚喚。迷悶躃地。長者方便。脫其珍服。即著垢衣。乃接其子。以喻如來現舍那身。頓說華嚴。二乘如聾。竟無所益。如設方便。現丈六身。說生滅法。乃令入道。然不離寂場而遊化鹿苑。不捨本身而示現迹形。言鹿野者。昔群鹿所居。以之名也。事如大論中說。佛趣鹿苑。作是思惟。我欲開於甘露法門。誰應先聞。因念憍陳如等五人。悉皆聰明。又夙有願。先應度之。時五人等投佛出家。世尊喚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著身。即成沙門。佛問。汝知色受想行識為是常無常。為是苦非苦。為是空非空。為有我非有我。五人聞已。漏盡意解。成阿羅漢。即便答言。是五陰法。實是無常苦空無我。諸天唱言。如來今日轉大法輪。世有三寶。謂如來是佛寶。四諦是法寶。五羅漢是僧寶。為諸天人第一福田。又三寶亦云三尊。此三尊稱寶者何。寶性論云。三寶有六義。一者希有義。如世珍寶。貧窮之人所不能得。三寶亦爾。薄福眾生萬劫難值。二者離垢義。如世珍寶。體無瘕謫。三寶亦爾。隨離諸垢。三勢力義。如世珍寶。除貧去毒。有大勢力。三寶亦爾。具不思議大神通力。四莊嚴義。如世珍寶。能嚴身首。令身殊好。三寶亦爾。能嚴行者。令身清淨。五最勝義。如世珍寶。諸物中勝。三寶亦爾。一切世中最為殊勝。六不改義。如世真金。燒打磨煉。不能改變。三寶亦爾。不為世間諸法改故。四阿含者。增一阿含。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也。此中分別三界之法。極至二乘之果。但是九部經耳。九部名目文煩不錄。半字黃葉二譬。出涅槃經。如有長者教諸癡子。先教半字。後授滿字。則能易解。佛亦如是。為鈍根人先教小法。漸令入大。又如嬰兒啼哭不已。母將黃葉弄而與之。兒謂是金。悅而不啼。二乘亦爾。證二涅槃。謂是究竟。自以為足。

  華嚴與阿含  一時無前後  小見丈六佛  但說阿含經  大覩舍那佛  恒說華嚴經  一佛一音說  機見乃不同  譬如但一水  四見各殊異  又如五天王  見一珠各色

  華嚴阿含一時者。佛身是一。法門無二。而機見各異。何者。三藏機。見佛在木菩提樹下。生草為座。現劣應身。說生滅四諦。通教機。見佛在七寶菩提樹下。天衣為座。現帶劣勝應身。說無生四諦。別教機。見佛在蓮華藏世界大寶華王座。現尊特報身。說無量四諦。圓教機。見佛在常寂光土。以虗空為座。現清淨法身。說無作四諦。是則如將一水。天見琉璃。人見水。魚見屋。鬼見火。又如佛以隨色摩尼珠。示五方天王云。此珠何色。東曰青。南曰赤。西曰白。北曰黑。中曰黃。互說異色。而珠圓明。無定色也。佛身亦爾。清淨無礙。但隨機緣。示現四身。非止四身。隨類攝化。則普現六道四生無量種身也。若局論。則華嚴攝在阿含時中。若通論。則華嚴時長。通至五時。何者。彼經云。常說恒說無時不說故也。

  佛憫鈍根人  貪著小三藏  謂是究竟法  不生樂大心  欲令入大乘  八載說方等  彈偏以褒圓  斥小而歎大  毀訾二乘人  如焦芽敗種  是斷佛種者  諸佛所難化  二乘聞此語  泣動大千界  迴心耻小法  而生慕大志  如子不畏父  雖出入其門  猶謂客賤人  止宿草庵中

  第三方等時。對半說滿。四教俱說。彈斥偏小。褒揚圓大。二乘聞已。耻小慕大。得通教益。訶嘖二乘事。如淨名等經說。如彼窮子。到其父舍。為除糞穢。經二十年。長者告言。汝如吾子。由是之故。於其門內。入出無難。猶處門外。止宿草庵。二乘亦爾。雖聞方等大乘之法。而謂是菩薩事。非己智分。不肯迴小向大。猶居羅漢。

  次經廿二年  說諸部般若  諸法皆清淨  色空無罣礙  佛說法度生  而無聞說者  菩薩行六度  亦無能所相  求佛以色聲  是人甚邪倒  觀法離人我  乃名真佛子  佛說如是義  加空生身子  轉教諸菩薩  令知法寶藏  菩薩聞是法  日夜勤精進  得受諸佛記  當成無上道  而彼二人等  雖能為他說  以為非己分  永無希取想  如子受父勑  領知諸寶藏  猶未捨劣心  無懷取一喰

  第四般若時。但說空理。破諸有相。言諸法者。謂一切世間陰界入等。及與三乘諦緣度法。乃至諸佛十力菩提。如是諸法。悉皆清淨。無二無別。是以大般若云。五蘊清淨故。一切智智清淨。乃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清淨。又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又云。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又云。菩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我應滅度無量眾生。而無有一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般若論云。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淨名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空生則須菩提也。以其生時家中庫藏皆空故以名焉。身子則舍利弗也。舍利母之姓。弗者翻云子也。以其母身好故。竺人皆稱身子。空生解空第一。身子智慧第一。而此二人易解般若之義。故佛以般若。加此二人。轉教菩薩令知法藏。心漸通泰。如彼窮子受其父勑。領知眾物。而無希取一喰之意。下劣之心亦未能捨。

  佛知機已熟  如癰將欲潰  久默之本懷  正當可暢時  次至靈鷲山  三周說法華  開權顯真實  會三歸一乘  諸法本寂滅  世間相常住  龍女頓成佛  聲聞受佛記  天人及鬼畜  乃至蜎[虫*非]類  一切有心者  無一不成佛  當知佛知見  蘊在眾生心  盡令開悟入  一大事圓成  父知子心大  命聚王與族  家珍悉以付  相對共歡娛

  佛興于世者。但為一大事因緣故也。何謂大事因緣。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機宜不同。故始自華嚴。終至般若。於其中間。先以專大。次復專小。或半滿相對。或權實相隔。橫說竪說。廣演諸法。逗機益物。無有毫差。然非本懷也。及靈山說法華經。令三乘九界咸悟一佛乘。乃暢本懷。大事因緣妙極於此。三周者。法說周譬喻周因緣周。上根於法說周。悟佛知見。得記作佛。而中根抱迷未遣。次說火宅三車譬。乃得領解。得受佛記。又有下根。猶未能解。次說過去因緣。乃能悟入。皆受記莂。開權顯實者。開前四時三教之權。顯一佛乘實相之真。又開眾生三毒妄心。即顯諸佛三德實相。會三歸一者。融會三乘。顯一佛乘。天台智者大師以本迹二門消釋。謂從序品至安樂行品十四品。名為迹門。從涌出品盡經十四品。名為本門。諸經中本迹。以寂場所成法報為本。從本所起勝劣兩應為迹。今經取塵點劫前本坐道場所成三身為本。自大通中間。乃至今日所成三身。皆名為迹。妙樂記云。他人不見今經本迹。但知從勝專求法身。如此法本與眾經共勝翻成劣。若得久本。則近迹不失。若但云法身。尚失中間。何況遠本。玄義云。迹與諸經有同有異。本與諸經一向永異。解曰。迹與諸經同者。謂諸部中圓。異者諸部中兼三教故。本則一向永異者。諸部中不明久遠之本故也。

  說迹事已周  欲顯本地壽  召致本眷屬  說所未曾說  佛從成佛來  無量僧祇劫  剎塵剎塵數  其劫過於是  一生補處尊  尚不窮其限  況餘諸薩埵  焉能知少分  雖云入涅槃  是亦非真滅  如醫去他國  為治狂子故

  如來壽量品云。我成佛已來。無量無邊阿僧祇劫。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末為微塵。過於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如是展轉。盡是微塵。是諸國土可得知其數不。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是諸世界無量無邊。我等於是事中。亦所不達。佛言。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為塵。一塵一劫。我成佛已來。復過是數。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無量國土導利眾生。乃至云。譬如良毉善治眾病。是人多諸子息。以有事緣。遠至餘國。諸子於後飲他毒藥。是時其父還來歸家。見諸子等。或失本心。或不失者。依方煉藥。與之令服。不失心者。飲藥病愈。餘失心者。而不肯服。父作是念。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藥。即作是念。我今衰老。死時已至。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已死。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憐愍救護。今者捨我。遠喪他國。自惟孤露。無復恃怙。心遂醒悟。乃服其藥。病悉除愈。佛亦如是。若久住世。薄德眾生見佛常在。便懷厭怠。不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云云)。本眷屬者。佛說迹竟。欲顯本地本時弟子。從地涌出。數不可說。皆久植德本。具諸三昧。有大神通。非是伽耶成佛所化。如父少子老。令眾不信。是故如來說壽長遠。以決眾疑。令獲大利。十信。

  佛說壽命時  得益者無數  八界微塵眾  皆發菩提心  復有諸菩薩  增道損生多  或證三賢位  或登十聖地  或入金剛心  鄰于大覺地  獲斯勝利者  大千剎塵數

  分別功德品云。佛說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復有千倍菩薩。得聞持陀羅尼。乃至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一生當得阿耨菩提。又云。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筭數譬喻所不能及。若有人有如是功德。於阿耨菩提退者。無有是處。又妙玄中云。聞本地功德。轉更深廣。不可稱量。不比前來迹中之益。何者。佛境轉深。功德亦大。是以令此諸菩薩等增道損生(道即三德生即無明)。至於極位也。白蓮結社文中云。佛世當機。尚未早聞久遠之壽。我等當此後五百歲。聞佛開顯本地壽量。以結勝緣。豈不慶快乎。

  如是圓妙法  多年默不說  今朝乃開演  如王解髻珠  是名圓中圓  亦為王中王  醍醐之上味  眾病之良藥  一念隨喜者  其福不可限  佛說是經時  人間歲八周

  經云。譬如強力轉輪之王。兵戰有功。賞賜諸物象馬車乘及諸田宅。或與衣服種種珍寶奴婢財物。歡喜賜與。如有勇健能為難事。王解髻中明珠與之。如來亦爾。為諸法王。以大慈悲。如法化世。見一切人受諸苦惱。欲求解脫。與諸魔戰。為是眾生。說種種法。以大方便。說此諸經。既知眾生得其力已。末後乃為說是法華。如王解髻明珠賜之。此經為尊。眾經中上。我當守護。不妄開示。今正是時。為汝等說。言圓中圓者。向前三時中圓義。與法華之圓。無二無別。若彼兼但對帶之麤〔華嚴兼別說圓。鹿苑但說三藏。方等對半說滿。般若帶通別二。正說圓教〕須待法華開會廢了。方始稱妙。當知麤轉成妙。功由法華。故云圓中圓妙中妙也。言王中王者。妙樂記云。在昔未會。如一國內二三小王各治蒼品。未歸大國。若會已後。同霔一化。民無二主。國無二王。今乃廢諸小王。唯立一王故。方便教主。王名不無。言醍醐者。玄義云。牛譬於佛。乳譬華嚴。酪譬三藏。生酥譬方等。熟酥譬般若。醍醐譬法華涅槃也。言病之良藥者。經云。此經則為閻浮提人病之良藥。若人有病。得聞此經。病則消滅。不老不死。文句釋云。不老是樂。不死是常。謂聞此經者。得常樂之解。坥然在懷。無所畏忌。言隨喜者。經云。若有人聞是經。隨喜已。從法會出。至於餘處。若城邑巷陌聚落田里。如其所聞。隨力演說。餘人聞已。亦隨喜轉教。如是展轉。至第五十。其第五十人隨喜功德。無量無邊。筭數譬喻。所不能及。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有人求福。隨其所欲娛樂之具。皆給與之。一一眾生與滿閻浮提七寶。及寶所成宮殿樓閣等。如是布施。滿八十年已。又宣布法化。一時皆得須陀洹道。乃至阿羅漢道。是人功德。比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天台智者聖師廣演校量云。滿閻浮提人福。不及西瞿耶尼一人福。滿瞿耶尼人福。不及東弗婆提一人福。滿三天下人福。不及北鬱單越一人福。滿四天下人福。不及一四天王福。四天不及一帝釋福。乃至六天福不及一梵福。梵福不及小聖福。小聖不及體聖福。體聖不及小薩埵福。小薩埵福不及大薩埵福。大薩埵不及此第五十人聞法華經隨喜功德。何以故。彼非佛法故。非實故。非圓故。雖住後果。而不及我初心。其義如此。且此第五十人。初但有一念理解。慶己慶他。未有事行。恩不及人。所獲功德為若此也。故云好堅(木名)處地。芽已百圍。頻伽(鳥名)在殼。聲勝眾鳥。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又經云。億億萬劫。至不可議。時乃得聞是法華經。假使劫燒。擔負乾草。入中不燒。亦未為難。我滅度後。於惡世中。暫讀此經。是則為難。此經難持。若暫持者。如是之人。諸佛所歎。是名持戒行頭陀者(云云)。

  化緣既云畢  涅槃時已至  末後壬申歲  二月十五日  即趣拘尸城  娑羅雙樹間  叮嚀誨眾云  我今常入滅  諸有所疑者  應當來問耳  承勑竟諮問  一一隨決答  一切天人眾  爭陳最後供  餘皆默不許  唯受純陀供

  涅槃經云。世尊於二月十五日晨朝。放光照大千界。乃至十方六趣眾生。遇光滅罪。又有五十四眾。一時雲集。同聲唱言。苦哉苦哉。如何一旦慧日滅沒。爾時一切天王人王爭設供養。皆不許之。唯受長者純陀之供。經律異相云。佛臨入滅。有長者。名曰純陀。泣告世尊。我等從今無主無救。貧窮孤困。欲從如來求將來食。惟願哀受我等微供。然後涅槃。佛言。我今為汝斷除貧窮。以無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令汝具足檀波羅蜜。是時人天皆來奉供。佛悉不受。大眾唱言。奇哉純陀。成就大福。我等供具則為唐捐。世尊欲滿眾望。一一毛孔化無量佛。一一諸佛各有無量諸比丘僧。悉皆受供。釋迦如來自受純陀所奉之供。

  佛慮末代眾  於法起斷見  夭傷其慧命  亦亡失法身  更設三種權  以扶一圓實  一切有佛性  一切法常任  屠兒廣額者  立地頓成佛  五逆阿闍王  罪滅而妙證  是知涅槃法  罪福本平等  若欲疾成佛  應須學此法

  涅槃經義者。已如前示。此不煩錄。言廣額屠兒者。聞一切物皆有佛性之言。放却屠刀。立地成佛。又阿闍世王。聞調達語殺父瓶沙。心即勞熱。滿身生瘡。天下諸毉無能治者。有一大醫。名曰耆婆。即白王言。欲治此病。莫如投佛。王即依言。俱詣佛所。聞罪性空。發菩提心。身瘡便愈云云。如來出世五時說法次第如是。

  夫諸佛如來隨順群機。說種種法。然不出四門。謂一者有門。二者空門。三者亦有亦空門。四者非有非空門。為化有者說空門。乃至為化著亦有亦空者。說非有非空門也。是以佛無定說。法亦無定。但逐機宜說示耳。嗚呼。今者去聖既遠。時當闘諍牢固。眾生執心膠固。竟爭人我。不本如來方便大義。於一源法。分派互諍。以至相殘。痛哉痛哉。今不肖也。依祖說出一譬。統論諸教。以息眾諍。譬如大海潛流四洲天下。無所不至。故於平地或高原上。乃至山頂。鑿之得水。或遇石縫。迸出為泉。眾泉合成一川。眾川合成一河。眾河流入大海。同為一味。是謂還源反本。彼諸水等各有其名。曰某泉。曰某川。曰某河。然其源則祇一海也。如是眾水。一歸於海。豈有大小深淺之別名乎。法門亦爾。如來始成正覺。初說華嚴。而有小機。如聾無益。於是興悲。為引此類。且設方便。示說阿含。次說方等。次說般若。次說法華涅槃。如是等法。其名雖異。義則是一。何者。最後靈山開權顯實。令一切法融為一味。平等無差。故經云。諸法實相。世間相常。是知千差萬別。無非妙法。是則據華嚴。則一切無非華嚴。據法華。則一切無非法華。據般若方等。悉亦咸然。噫。或人未了如斯之義。假華嚴者曰。是為根本。餘皆枝末。翫法華者云。此則為王。餘是臣民。執餘經論者皆云。如是是己非他。自惑惑人。惑之甚矣。若准大乘宗旨。則應離局執。融通無礙。若存此執。焉為大乘行人乎。且如古往諸大宗師。如斯之義非不知也。在弘法邊。強搆是非。抑揚彼此。此乃大權菩薩化他之方便也。況如來大聖。一大藏中。處處皆云此經第一。但為流通故爾。又有尚禪者曰。禪是教外別傳。以為勝法。非毀經教。此等不知教中專示心要。故有是惑焉。蓋早不看經之過也。何所怪哉。且夫我佛如來廣說諸教非他。但是為顯真理故也。如經云。毗盧妙體遍一切處。一切諸法無非佛法。是以非離文字別有真理。若離文求理。如雜器求金。若言理絕文字。是名三藏學者。若觀文理不二。方曰大乘行人。故我天台智者大師。於法華玄義中釋經之一字。皆用六塵為經。如一黑墨色。詮無量教無量行無量理。若知字非字非字非非字。無二邊倒名淨。淨則無業名我。我則無苦名樂。無苦則無生死名常。何以故。字是俗諦。非字是真諦。非字非非字是一實諦。一諦即三諦。三諦即一諦。如此解字。手不執卷。常讀是經。口無言音。遍誦眾典。佛不出世。恒開梵音。心不思惟。普照法界。當知黑字是諸法本。青黃赤白亦如是也。此則以色為經。聲香味觸法亦復如是。又觀心誦經法云。何者是經。為經卷是。為標軸是。誦者為當心念是。口念是。為齦齶和合而出。為有我身。為無我身。誰是念者。推尋畢竟無有我能念者。雖無所念之經。而有經卷紙墨文字。雖無能念之人。而有我身。雖非內外。不離內外。雖非經卷。不離經卷。雖非心口。不出心口。從始至終。必無差謬。是名不思議微妙三觀。三世諸佛。莫不皆從此觀而生。苟能了達文文句句皆三德祕藏。讀誦熏心。則心性所具圓融三諦中熏而發。豈得離文而悟理哉(已上祖說)。以此觀之。則心之與教。應無有二。教外別傳那箇心乎。若以世尊拈華示之。為別傳者。此亦不出於教。至如達摩謂可師曰將心來與爾安。又以血脉觀心等論示之。此非教耶。況第六祖能禪師聞金剛經而悟道。大振宗風。那云教外別傳乎。且依教而證理者。具載傳記。其書山積。於中或有看一偈而復性者。或讀誦而妙悟者。或書寫而發慧者。或尋行數字而通透者。或但頂戴而達真者。如是獲益者。罔知其數。若非心純是教。教純是心。惡能如是哉。夫耆婆執毒。皆成妙藥。摩男所執。無非珍寶。有目之人雖為麤行狂言。皆不違理。是以先德雖有非教之言。祇是遣著之方。非究竟義。不得如我生盲。妄信先哲方便之辭。反毀本師真實之教。冀諸有此惑者。改之可也。如或不改者。吾末如之何。

  佛說是經已  一期能事畢  法付妙吉祥  背東右脇臥  安詳入涅槃  如薪盡火滅  住世七十九  設會三百餘  應身雖示滅  真身本常住  如月墮清晝  孤光留古躔  爾時大地震  諸天雨香華  一切四部眾  失心皆躃地

  涅槃經云。諸善男子自脩其心。慎莫放逸。我今背痛。如常患者。汝等文殊為眾說法。今以大法付囑於汝。乃至迦葉阿難。說法既畢。背東面西。右脇而臥。入般涅槃。于時大地震動。川流盡涸。草木摧折。幽冥大明。天雨香華。散大眾上。於其眾中。或有隨佛入滅者。或有失心者。或有悶絕躃地者。於是依輪王法。即以佛身用安棺槨。周書異記曰。穆王五十二年壬申二月十五日。暴風忽起。撥屋折木。山川覆震。天陰雲黑。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過。至夜不滅。王問大史扈多曰。是何徵耶。對曰。西方有大聖人。滅衰相現耳。

  摩耶下天來  唯見金棺泣  佛自棺中起  說偈以慰之

  佛滅之時。摩耶夫人五衰相現。阿那律升天告之。下見佛棺及衣鉢杖。執之悲泣。佛從棺起。告言勿哭。說偈慰之。

  拘尸城中人  移棺欲入城  力士十六人  [掜-儿+丌]而無少動  棺自舉昇空  出入城四門  遶城七帀下  大眾交悲喜

  拘尸城人僉議。力士十六人請舉佛棺入城供養。盡其神力。[掜-儿+丌]無少動。阿尼樓豆告言。縱傾城人亦莫能舉。世尊平等福利人天。棺乃自舉。昇虗空中。高七多羅樹。從拘尸城西門而入。東門而出。復南門入。從北門出。遶城七帀。還下本處。經于七日。渡熈連河。天冠寺中。大眾即扶佛身出棺。置於牀上。香水灌洗。內以兜羅綿裹。外以妙氎如法纏之。仍舊入棺。滿注香油。置栴檀樓上。將欲茶毗。火悉殄滅。大眾疑云。如來何緣未畢乃爾乎帝釋云。待迦葉故。

  迦葉在他國  晚知急急來  欲見懇三請  乍現雙趺示

  是時迦葉在波波國。見尼乾執天華。知佛入滅。急詣天冠寺。欲見佛身。三請不許。乃為撥棺。現其雙足。須臾即隱。

  將欲闍維時  三加火輒滅  如來三昧火  從胸出自焚  所有設利羅  其數不可計  天龍及人王  爭分各起塔

  於是力士持炬闍維火即殄滅。如是再三。終不能燒。迦葉告言。大聖寶棺。三界之火所不能燒。何況汝力而能燒耶。於是如來胸中三昧之火。隨聲而發。迸出棺外。漸漸茶毗。經于七日。言設利羅者。亦云舍利。此云身骨。茶毗既了。靈骨分碎。大小如粒。具有五色。其數無量。帝釋得右邊一牙及舍利。天上起塔。八大國王均分得之。各還本國。立塔供養。尚餘灰炭。亦謂灰塔炭塔。以永供養。

  後有阿育王  分布成金塔  數八萬四千  遍安一天下

  八大國王。共分舍利。阿闍世王得八萬四千。以金函盛。作百歲燈。藏恒河中。阿育王經云。世尊入城乞食。見二童子弄土為戲。見佛歡喜。以土名麨。奉佛發願。使我將來蓋於天地廣設供養。以是因緣。至佛滅後一百年後。作轉輪王。名曰阿育。統閻浮提。因於嫉妬。殺八萬四千宮人。後於城外。造立地獄。治諸罪人。於是消散。比丘化王。王即信悟。問比丘言。殺八萬四千宮人。罪可得贖不。道人言。各為人起一塔。下著舍利。當得脫罪耳。王即尋覓舍利。見燈尚明。舍利既出。燈亦盡滅。王怪而問。蓮華比丘答云。阿闍世王裁量燈油。至取舍利乃滅。又問道人何處起塔。道人即以神力。左手掩日光。作八萬四千道。散照閻浮提。所照之處。皆可起塔。王即依言。作八萬四千金銀琉璃頗黎篋。盛佛舍利。又作八萬四千寶瓶。復盛此篋。又備無量百千供養之具。勑諸鬼神。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滿一億家者。起塔一座。今此東土洛陽彭城扶風蜀郡臨淄。及高麗地定安金剛山。皆有塔焉。並有神異。又阿育王敬重三寶。以閻浮提地並屬三寶。是以閻浮提地如芥子許。無非三寶地分也。

  尊者大飲光  受佛僧伽棃  今入雞足山  以待彌勒尊

  飲光梵云迦葉也。傳燈錄云。佛告迦葉。吾有正法眼藏。分付於汝。汝可流布。無令斷絕。仍授金縷僧伽棃衣。入雞足山。其山乃合藏身。候彌勒佛下生傳付也。彌勒正云梅怛麗。此云慈氏。以世世修慈故。

  侍者慶喜尊  受佛法寶藏  與一千羅漢  結集流於世

  慶喜梵云阿難也。佛既入滅。欲色諸天共詣大迦葉所。作禮白言。佛日既沒。法燈欲滅。當以大慈建立佛法。福利眾生。時大迦葉受諸天請。欲集法藏。掄選無學千人。就七葉巖。而阿難結未盡故。不聽預會。又迦葉以六罪責之。一聽女人出家。使佛正法減五百歲。二佛示脊痛。須水不給。三佛告以修其神足。默然不應。四踐佛僧伽棃。五示諸女人佛陰藏相。六前結未盡。爾時阿難聞是語已。入金剛定。破一切煩惱。三明六通。具八解脫。乃於是夜。由門鑰孔入。迦葉手摩其頂曰。我故為汝令速得道。汝無恨耳。阿難昇座。眾有三疑。一疑佛還起坐。二疑他方佛至。三疑阿難成佛。爾時阿難唱言。如是我聞。三疑頓息。於是從初至末。四十餘年所說法藏。皆悉結集。無孑遺者。

  繼有三七聖  及餘諸應真  造論釋其義  轉次廣宣揚

  飲光慶喜。結藏流世。既入滅已。商那和修等二十一聖。相繼弘通。利樂群品。諸聖事實。文煩不錄。略標其名及傳燈年數耳。一迦葉傳燈四十五年。二阿難傳燈三十七年。三商那和修傳燈六十二年。四優波鞠多傳燈六十五年。五提多迦傳燈四十九年。六彌遮迦傳燈五十五年。七佛馱難提傳燈五十五年。八佛馱蜜多傳燈四十八年。九脇尊者傳燈四十五年。作大毗婆娑論。摧破邪計。扶樹正宗。更振玄風。十富那夜奢傳燈六十年。十一馬鳴大士傳燈五十六年。造起信論。重興正法。十二迦毗摩羅傳燈五十八年。十三龍樹大士傳燈五十七年。初為梵志。後信佛教。得鼻根淨。入大海中。齅華嚴經。出來流布。又說大智度論。以釋般若經。十四迦那提婆傳燈五十一年。十五羅睺羅多傳燈四十八年。十六僧伽難提傳燈三十九年。十七僧伽耶舍傳燈六十一年。十八鳩摩羅馱傳燈三十四年。十九闍夜多傳燈五十二年。二十婆須槃頭傳燈四十三年。二十一摩那羅傳燈四十八年。二十二鶴勒那傳燈四十四年。二十三師子尊者傳燈五十年。已上諸聖。皆受佛勑。相繼為祖。弘法利生。逮乎勒那。謂師子預讖曰。吾滅五十年後。當有難起。嬰在汝身。至時罽賓國王果滅佛法。至尊者前曰。師得蘊空不。答已得蘊空。曰離生死不。曰已離生死。曰既離生死。可施我頭。曰身非我有。何吝於頭。王即揮劒斷尊者首。白乳涌高數尺。王臂亦墮。七日而終。此乃佛滅後一千二百八年也。此後繼有四聖。一名婆舍斯多。二名不如蜜多。三名般若多羅。四名菩提達摩。如是四聖雖非佛之所記。而相承傳明。續佛慧命。福利無窮。俱是非常人也。何以知然。昔達摩始至此方。梁武帝問志公法師云。是何人耶。對曰。斯乃觀音大士傳佛心印故。自西而來。又有處云。般若多羅尊者。大勢至菩薩幻有也(云云)。餘之二聖例可知爾。噫達摩九年面壁。神光一謁而傳心。自此承而續燄者。不可勝數。若非極聖之示迹。焉能至於此也。如欲委詳歷代諸聖本末。及正脉傍傳諸師宗派者。請尋傳燈錄。

  釋氏會要云。至如來滅後四百年時。健馱羅國迦尼色迦王。機務餘暇。每習佛經。日請一僧。入宮說法。諸師部執不同。王用深疑。問脇尊者曰。何故爾耶。應曰。如來去世。歲月逾邈。師資異論。各據聞見。王聞斯語。甚自感傷。乃謂尊者曰。願師具釋三藏。以決群疑。尊者曰然。王即宣令廣集聖賢。白諸僧曰。具三明。備六通。內窮三藏。外達五明者住。不在此位者退。自餘各還住者五百。於是諸聖先造鄔波弟鑰論。釋素怛覽藏。次造毗奈耶毗婆娑論。釋毗奈耶藏。後造阿毗達摩毗婆娑論。釋阿毗達摩藏。凡三百萬頌。九百六十萬言。備釋三藏。莫不窮其枝葉。究其淺深。大義重明。微言再顯。廣演流布。後進賴焉。

  釋迦如來行迹頌卷上

  釋迦如來行蹟頌卷下

    浮庵山人 無寄 撰集

  此法行彼土  一千餘許載  東流至震旦  後漢明帝時  賷來者是誰  摩藤竺法蘭  君臣及士庶  皆信受奉行  因建白馬寺  安舍利經像  此土諸塔寺  由茲始興起

  破邪論云。後漢明帝永平三年歲在庚申。上夢金人。巨身丈六。項有日光。飛行殿前。忻而悅之。詰朝遍問群臣。此何神耶。通事舍人傅毅曰。臣聞。天竺有得道者。號曰佛也。殆將其神乎。國子愽士王遵曰。周書異起云。昭王時有聖人。出在西方。太史蘇由曰。一千年後。聲教當被於此。陛下所夢。必當是耶。帝信為然。即遣中郎蔡諳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同往西域。求迎佛法。往月支國。遇迦葉摩藤竺法蘭二梵僧。帶白氎畫釋迦像及舍利。并四十二章經。白馬馱之。邀至洛陽。乃永平十年也。帝大悅。翻四十二章經。遂立精舍。號曰白馬寺。以安邀之。此土有三寶名。自此為始也。

  是時於此方  道法廣興布  五岳諸道士  六百九十人  僉議上疏云  莫信胡神說  聖上若信此  華俗盡歸邪  彼我法真偽  願須火試之  帝即頷其言  命集白馬寺  爾時道士眾  各賷道經來  分置於兩壇  威儀甚嚴潔  舍利與經像  別安於道西  道眾爇名香  遶壇而泣曰  我道之興替  但在於今日  向天陳願志  便縱火焚之  道經盡為灰  梵經完不燒  舍利直上空  放五色光明  映蔽白日光  旋環如蓋覆  摩藤涌在空  廣現諸神變  出大梵音聲  歎佛功德海  又說出家德  諸善中第一  帝聞大忻悅  群疑亦皆息  爾時諸大臣  尊卑士女等  一千三百人  一時俱出家  彼諸道士眾  亦順伏出家

  永平十四年辛未正月一日。五岳諸山道士朝正之次。相命曰。天子弃我道法。遠求胡教。今因朝集。可以抗之。表曰。五岳十八山觀太山三洞弟子褚善信等。死罪上言。臣聞。大上無形無名。無極無上。虗無自然。大道出於造化之前。上古同遵。百王不易。今陛下道邁羲皇。德過堯舜。而棄本逐末。求教西域。所事乃是胡神。所說不參華夏。願恕臣等罪。聽與試驗。臣等諸山道士。多有徹視遠聽。博通經典。從元皇已來。大上群錄。大虗符呪。無不綜煉。達其涯極。或策使鬼神。或入火不燒。或履水不溺。或白日升天。或隱形不測。至於方術藥餌。無所不能。願得與其比校。一則聖上意安。二則得辨真偽。三則大道有歸。四則不亂華俗。臣等若有所負。任聽元責。如其可勝。乞除虗妄。勑書遣尚書令宋庠。引入長樂宮。以今月十五日。可集白馬寺。道士等置三壇。開二十四門。南岳道士褚善信。華岳劉正念。北岳桓文度。東岳焦得心。中岳呂慧通。霍山天目五臺白鹿等。十八山道士祁文信等。都合六百九十人。各賷靈寶真文。大上玉訣。三元符等五百九卷。置於西壇。茅成子許成子老子等二十七子書。三百一十五卷。置於中壇。饌食奠祀百神。置於東壇。以佛舍利經像。置於道西。道士等以沉香為炬。遶于經而泣曰。臣等上啟大極大道元始天尊眾仙百靈。今胡亂中夏。人主信邪。正教失蹤。玄風墜緒。臣等敢置經壇上。以火取驗。欲使開示群心。得辨真偽。縱火焚經。經從火化。佛經儼存。舍利上空。放五色光。旋環如蓋。遍覆大眾。摩藤法師涌在空中。廣現神變。于時天雨寶華。又聞天樂。感動人情。大眾咸悅。皆遶法蘭。請說法要。法師出大梵音。歎佛功德。亦令大眾稱揚三寶。說諸法要。止說出家其福最高。初立佛寺。同梵福量。時有司公楊城候劉峻。與諸宮人士庶等千餘人出家。及五岳諸山道士呂慧通等。六百二十八人出家。諸宮嬪御等二百三十人出家。道士褚善信氣咽而死。其中不順而嚼舌自死者。五十餘人。於是帝大悅。建寺十所。七所城外安僧。三所城內安尼。

  自漢至於唐  貝牒多出來  譯之成部袠  六千有餘軸

  西晉時。譯經二百六十部。造寺一百八十所。僧尼三千七百人。

  東晉時。譯經二百六十部。造寺一千七百六十八所。僧尼二萬四千人。

  宋時。譯經一百一十部。造寺一千九百一十三所。僧尼三萬六千人。

  齊時。譯經七十二部。造寺二千一十所。僧尼三萬二千五百人。

  梁時。譯經二百三十部。造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僧尼八萬二千七百餘人。

  後梁時。造寺一百八十所。僧尼三千二百人。

  陳時。譯經十一部。造寺一千二百三十二所。僧尼三萬二千人。

  元魏時。譯經四十九部。造寺三萬八百五十所。僧尼二百萬人。

  高齊時。譯經一十四部。造寺四十三所。僧尼闕數周時。譯經十六部。造寺九百三十一所。

  隋時。譯經八十二部。造寺三千九百八十五所。僧尼二十三萬六千二百人。

  自漢永平。至晉永嘉。止有四十二寺。及後魏都洛。造寺一千餘所。後趙都鄴。造寺八百餘區。此等千六國。不無譯經建寺僧尼之數。而僭偽故不錄。又唐及五代。至大宋金闕錄。然盛弘佛教。莫如唐宋金三朝。雖闕其錄。例上可知矣。大藏音義序云。釋佛一代經藏。始唱轉法輪經。洎終談大涅槃經。原始要終。總一百億部。部中卷袟。倍蓰難筭。自金棺匿曜。一千年後。適有羅漢闓士三藏除饉。並世角立。二門徒眾互興謗讟。相殺其師。自是厥後。魔外寔繁。侵損正教。於是沙竭大龍。尋佛遺囑。悉賷經律。入安宮中。是為海藏也。爾後摩滕法蘭等諸德。各將西竺龍藏之餘。來翻東震。歷代弘傳。纔四千四百餘卷。并雜錄傳記。都計六百三十九函。噫。斯乃佛日餘輝。覺海一滴也。如認纖塵為大地。指一草作須彌矣。又釋氏會要云。肇自漢明丁卯之歲。終至于唐開元庚午之年。現流行世大乘三藏。總六百八十六部。合二千七百六十二卷。小乘三藏。總三百三十部。合一千七百六十二卷。已上都計四千五百七卷。

  歷代諸帝王  及與臣僚眾  同心大弘闡  國泰亦身安  其有毀謗者  現世便招殃  後苦亦應大  悔之何所及

  噫。如上所列歷代諸國王公大臣。譯經造寺。光揚聖化。普利群生。為若此也。若非受佛教勑弘法大士。惡能如是哉。其有毀而致殃者。哀哉。爭不止其小惑。而嬰大苦於長劫。如是等類。多載傳記。不暇具錄。今當略引一二示之。

  魏武初敬重佛教。每引高僧。與共談論。廣設佛像。種種供養。有司徒崔浩。不信佛教。每與帝言。數加誹謗。帝以其辯博。故頗信之。向佛稍薄。帝後西征。至長安。入寺中觀焉。沙門聚會飲酒。入其空。見有財產弓裘。及牧守富人所寄藏物。帝乃憎之。便下詔。誅長安沙門。焚破佛像。勑四方。一依長安行事。如有容隱沙門。皆門誅之。又下詔曰。昔漢後荒信惑邪偽。以亂天常。由是政教不行。禮義大壞。鬼道熾盛。視王者之法蔑如也。自此已來。繼代禍亂。天罰極行。民死略盡。五服之內。鞠為丘墟。千里蕭條。不見人迹。皆由於此。朕承天緒。屬當窮運之弊。欲除偽定真。復羲農之政。蕩滌胡神。滅其蹤迹。自今已後。若有事胡神者。及造其形像泥人銅人者門誅。皆由漢代劉元真呂伯強之徒。接乞胡之誕言。用莊老之虗假。附而益之。皆非真實。至使王法廢而不行。世有非常之人。能行非常之事。非朕孰能去此歷代之偽物。諸有佛像及胡經者。皆擊破焚爇。沙門無長幼悉坑之。是歲真君七年三月也。至十三年二月。發癩而殂。

  周武欲毀佛教。有沙門名靜藹者。年德榮盛。道俗所歸。聞之曰。既為佛之弟子。豈可見此湮沒。坐此形骸。晏然自靜。即上表抗之。帝雖納其言。情決已定。故不用聽。藹遂入南山。石上書偈云。願捨此身已。速令身自在。隨有利益處。護法救眾生(云云)。自割身肉。布於石上。引腸掛樹。捧心而卒。又宜州沙門道積者。次出諫之。不用其言。遂與同志七人。於彌勒像前不食。禮懺終七日。一時同逝。齊承光二年春分。帝集沙門詔曰。朕受天命。寧一區宇。世弘三教。今並廢之。然其儒教文弘政術禮義忠孝。於世有宜。故須存立。且真佛無相。遙敬表心。而佛經廣歎。崇建圖塔。壯麗修造。致福極多。此實無情。何能恩惠。愚人嚮信。傾竭珍財。徒有引費。故須除蕩。凡是經像皆壞滅之。父母恩重。沙門不敬。悖逆之甚。並退還家。用崇孝治。朕意如此。諸德如何。于時沙門上統等五百餘人。並相顧無色。俛首流淚而已。有慧遠法師。遂出對曰。真佛無相。誠如天旨。但耳目生靈。賴經聞佛。藉像表真。今若廢之。無以興敬。帝曰。虗空真佛。咸自知之。未假經像。遠云。漢明已前。經像未至。此土含生。何故不知虗空真佛。若不借經教自知有法者。三皇已前。未有文字。人應自知五常等法。當時之人。何為但識其母。不知其父。同於禽獸。帝無所答。遠又云。若以形像無情辜之無福者。國家七廟之像。豈是有情而妄相尊事乎。帝不答此難。乃云。佛經外國之法。此土不須。故廢之耳。七廟上代所立。朕亦不以為是。將同廢之。遠云。若以外國之法非此土所用者。仲尼所說。出自魯國。秦晉之地。亦應不行。又以七廟為非。將欲廢之。則是不尊祖考。祖考不尊。則昭穆失序。然則五經無用。前存儒教。斯言安在。若爾三教同廢。將何治國。帝曰。魯與秦晉。封疆乃殊。莫非王者一化。故不類佛經之難。遠云。若以秦晉同遵一化經教通行者。震旦之與天竺。國界雖異。莫不同在閻浮四海之內。輪王一化。何不同遵佛經。而今獨廢。帝又無答。遠云。退僧還家崇孝養者。孔經亦云。立身行道。以顯父母。即是孝行。何必還家。帝曰。父母恩重。交資色養。棄親向疎。未成至孝。遠曰。若如來旨。陛下左右皆有二親。何不放之。乃使長役五年不見父母。帝曰。朕亦依番上下。得歸侍養。遠曰。佛亦聽僧冬夏隨緣修道。春秋歸家侍養。故目連乞食餉母。如來擔棺臨葬。此理大通。不可獨廢。帝乃無答。遠因抗聲曰。陛下今恃勢力自在。破滅三寶。是邪見人。阿鼻地獄。不揀貴賤。陛下何得不怖。帝悖然作色。直視遠曰。但令百姓得樂。朕亦不辭地獄諸苦。遠曰。陛下以邪法化人。現種苦業。當共陛下同趣阿鼻。何樂之有。帝亦無答。但云僧等且還。於是毀諸寺廟。並賜王公。充為第宅。退僧三百萬人。皆復軍民。還歸編戶。融刮佛像。焚燒經教。三寶福財。簿錄入宮。帝未盈一月。癘氣內蒸。隱雲陽宮。尋崩 唐冥報記云。死天元皇帝即位。詔集天下為俗僧尼。勑令剪髮。留其須。前賜王公諸寺宇等。皆還取為寺。賜諸沙門住持。又出入宮。三寶財物。命造形像。各安邀之。一皆如舊。由是大教復行于世 唐冥報記云。隋開皇八年。京兆杜祈死。三日而還云。我見閻王。王曰。汝父作何官。答曰。臣父在周朝為司命上士。王曰。若然錯追汝也。可速放還。又問。汝識周帝不。曰。我甚識之。王曰。可往看之。有吏引至一處。門窓椽瓦。並用鐵作。於鐵窓中。見有一人極瘦。身作鐵色。著鐵枷鎻。祈見已泣曰。大家何苦如是。答曰。我信衛元崇言。毀於佛教。故受斯苦。禮曰。大家何不注引衛元崇來。答曰。我尋注之。然曹司搜求。乃遍三界。而云不見。若其朝來。我暮得脫。仍云。大隋天子。昔與我共食。倉庫玉帛亦我儲之。卿今若還。請以此事聞于天子。可為我作大功德救之。亦為元崇作福。早來相救。如其不至。解脫無期。祈還生具說。文帝聞之。出勑天下。人出一錢。用追福焉。

  唐武宗。名炎。會昌五年。用趙歸真劉元正等言。大毀佛教。詔天下。廢寺院。其上州各留寺一所。上都下都每街留寺兩所。各留僧三十人。天下所廢寺院錮像。委[(臣*占)/皿]鐵使鑄錢。其莫鐵像等。鑄為農器。金銀像等。燒付度支。衣冠士庶所有金銀等像。勑出後限一月日。如違依禁錮法處分。其天下所毀大寺四千六百餘所。蘭若四萬。退僧尼為民二十六萬五百餘人。至六年三月。帝遇一疾。喜怒失常。疾既篤甚。旬日之間。口不能言。宰臣請見不許。中外莫知安不。其月二十三日崩。時年三十三。宣宗即位。改無大中。詔所毀寺宇。如有宿德名僧。復能修剏住持。遂誅道士劉玄正等十二人。於是邪風忽息。佛日重光。群盲有賴。帝德彌高。

  後周世宗榮。現德元年乙卯。下詔。天下寺院。非勅額者皆毀之。計三萬三百三十六所。毀像鑄錢。廢僧四萬二千四百四十。尼八千七百五十六人。帝不久非常而崩。且彼魏武唐武及周世宗。滅大教已。尋得非常之疾。不待天年而殂。蹟顯傳記。而無後世受罪之文。然例周武可知。又如經云。若人犯五罪者。於此命終。如矛離手。墮阿鼻獄。受無量苦。千萬億劫無有出期。何謂五。一出佛身血。二毀謗正法。三破塔壞寺。四殺阿闍黎。五破和合僧。於此五中。但犯一者亦墮。信斯言也。彼諸暗主。以熾然惡心。壞破塔寺。融刮佛像。焚燒經典。坑諸沙門。退僧為民。如是具造五逆。命終之後。不墮阿鼻受大苦惱。無有是處。嗚呼哀哉。

  又有臣僚謗毀。現招殃者非一。天台止觀論補註引云。周相衛元崇。欲滅佛教。天和二年。上表云。唐虞之世。無佛圖而國安。齊梁有寺舍而祚滅。但利民益國。即稱佛心。夫佛者。以大慈為本。終不苦役黎民。虔恭泥木。請造平迎大寺。容著四海萬姓。不勸立曲。見伽藍偏安二乘五典。平迎寺者。無間道俗。罔擇冤親。以城隍為塔寺。即周帝是如來。用郭邑作僧坊。私夫妻為聖眾。推令德作三綱。遵耆年為上座。選仁智充執事。求勇略作法師。是則六合無怨紂之聲。八方有歌周之詠。飛沉安其巢穴。水陸任其長生。都上一十五事。上表後。身生惡瘡遂亡。冥報記云。傅奕自武德初。至貞觀十四年。常排毀佛僧。其年秋暴卒。配入越州地獄中。司徒崔浩佐魏武。毀滅大教。竟具五刑而死。墮拔舌地獄。珠琳傳云。東晉大元十九年。道安法師。於襄陽西都。鑄成丈八無量壽佛像一軀。頗有靈感。周武滅法時。襄州鎮將孫哲志不信法。先欲毀此金像。邑中士女哀呼盈路。哲見道俗歎惜。瞋怒彌盛。逼嘖侍從速令摧碎。先令一百人以繩繫頭。挽牽不動。謂不用心。杖監事者。更加一百人。牽之不動。又加三百人。不動如故。復加五百。牽引方倒。聲振地動。人皆悚慄。哲獨喜踊。即令融毀。揚聲唱言快。事畢還歸。纔可百步。忽然落馬失音。直視四支不舉。至夜便卒。眾咸悅。吏部侍郎韓愈諫佛骨疏云。佛如有靈。能成禍福者。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以此奏聞。上怒甚。將抵以死。給事中崔植洎諸諫官皆上疏論救。自亦悔責乞罪。乃賜寬容免死。而遠逐潮州。如是等類。罔知其數。

  法住於世間  一萬二千年  正像各千歲  末法一萬年  中分五牢固  各歷五百年  機根漸變移  法亦隨減滅  第一解脫牢  此時人根利  會正取道易  與佛世無異  二名禪定牢  人根稍微劣  久久習禪那  乃得三達智  三曰多聞牢  情識漸愚鈍  雖得多聞法  慧擇未能明  四稱塔寺牢  人爭起佛廟  處處設道場  修證者萬一  五為闘諍牢  但諍論諸法  未了深密義  憍己愌愌他宗

  宣律師曰。佛之滅度。初千年為正法者。謂會正成聖。機悟不殊故。第二千年為像法者。依教修學。情識漸鈍。會理□階。攝淨住持。微通聖旨。然於慧擇。未甚修明。相似道□。故名像法。第三千年後為末法者。初基至萬年。定慧道離。但弘世戒。威儀攝護。相等禪蹤。而心用浮動。全乖正受。故並因之為末法也。善見婆娑論云。正法千年。像法亦爾。以度女人故。正法減五百年。若女人能遵八敬。如法行道。則正法住世。還得千年。又云。佛法住世一萬年。初五千年出家修道。得三達靈智。後五千年出家修道。不得三達靈智(云云)。言尼行八敬者。一者比丘持大戒。比丘尼當從受正法。不得輕慢調戲。二者比丘持大戒半月已上。比丘尼當禮事之。無亂新學之意。三者比丘比丘尼不得並居同止。四者自相檢校。若有邪語。受而不報。聞若不聞。見若不見。五者自省過惡。不得高聲大語。現其欲態。六者與比丘但問經律之事。不得共說世間不急之事。七者若犯法律。當於半月詣眾懺悔。八者比丘尼雖百年持大戒。當處新受大戒比丘下坐。謙敬作禮。若比丘尼盡壽能持此八敬法。則正法住世。還得千年矣。

  最後五百年  亦有修證者  自後至萬年  多修無一得

  法華經中。普賢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濁惡世中。若有四眾。欲修習是法華經。於三七日中。應一心精進。滿三七日已。我當乘六牙白象。與無量菩薩。現其人前。而為說法。是人以見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羅尼。名為旋陀羅尼。百千萬億旋陀羅尼(云云)。是知末後五百年中。亦有修證者。此五百年。即末法之初。妙勝定經云。佛去世後。一百年時。十萬人出家。九萬人得道。二百年時。十萬人出家。一萬人得道。乃至五百年時。十萬人出家。一人得道(云云)。又月藏經云。我末法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得者(云云)。由此觀之。末法之中。假使多修。而少有現證者。但是種未來之因而已。

  此時所生人  福薄障濃厚  多行不善事  死當墮惡道  雖是依教人  其心貪利養  曾無一念信  法豈染其神  譬如師子蟲  乃自食其肉  法中人亦爾  依之還自破

  七夢經云。師子死經多日。眾獸猶生怖畏。皆不敢近。多日之後。身中自生其虫。食盡師子肉也。如來出世。外道歸伏。猶如師子遊行無畏。眾獸潛伏。如來滅後。所遺教法猶如師子死後之身。多日眾獸怖畏。不敢復近。喻佛正法。一千七百年內。外道天魔無能毀壞。多日之後。師子身中生虫。自食師子肉盡者。喻佛滅後一千七百年後。佛之弟子破戒惡行。自破佛教也。

  又有天魔王  作佛弟子形  現怪而惑眾  毀佛讚魔法  佛法迸其心  棄之如脫屣  魔法順於情  從之如渴飲

  楞嚴經云。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自言已成正遍知覺。讚歎婬欲。破佛律儀。又涅槃經云。末世魔屬。現比丘羅漢等像。混壞正法。非毀戒律。

  佛滅七千年  人壽止三十  從茲到十歲  三灾次第起  飢劫諸穀滅  何處得精味  人唯煎骨飲  飢羸多滅亡  病劫非人盛  吐毒如猛燄  遇者即殞命  屍通一天下  刀劫人多恚  隨執皆成刃  父子互相殘  人氏皆略盡

  瑜伽論云。人壽三十歲時。有飢儉灾。此時人多行惡。天龍忿責。不降甘雨。精妙飲食不可復得。唯煎朽骨。共為醼會。若得一粒稻麥粟稗。重若末尼。堅藏守護。彼諸有情。多無氣力。蹎僵不起。亡沒欲盡。如是儉灾。經七年七月七日七夜方息。人壽二十歲時。有疾疫灾。是時人民多行不善。具諸過故。非人吐毒。疾疫流行。遇輙命終。難可救療。都不聞有醫藥之名。死立略盡。如是病灾。經七月七日七夜方息。人壽十歲時。有刀兵灾。爾時有情以業力故。父子兄弟互相不知。各起猛利殺害之心。隨執草木瓦石皆成鋒刃。更相殘害。如是刀灾。經七日七夜方息。無灾過後。此閻浮中。存萬餘人(云云)。婆娑論云。有能一日一夜持不殺戒。不逢刀兵劫。若以一阿棃勒果。奉施僧眾。不逢疾疫劫。若以一摶食。施諸有情。不逢飢饉劫(云云)。今釋尊出世。當人壽百歲時。自入滅已來。至今大元天曆戊辰之年。二千二百七十七年矣。更歷四千七百二十三年。人壽止三十也。所以然者。過百年減一歲。過千年滅十歲故。

  經像雖存世  無一崇奉者  比丘行俗行  聖賢亦不興  爾時像自頺  經盡歸龍宮  唯有彌陀法  百年留世間  導諸有緣眾  盡生極樂國  是知彌陀佛  悲願最深切

  正像法時。人心純質故。多有聖賢。化作凡形。和光同塵。彌法利生。至於末法之末。人多謟諛。背正向邪。無受化者。是以聖賢隱而不現。婆娑論云。佛滅一萬年後。像自頺落。經歸龍宮。諸比丘眾同於俗流。但袈裟剃髮而已。又無量壽經云末世。法滅流入龍宮。特留此經百年在世。接引眾生往生彼國。已上略示一代起盡大綱。此下粗述勸誡之意。

  咄我等眾生  無始業障濃  晚生濁惡世  聞法不生信  雖然亦可快  幸及未墜時  人身固難得  作男子亦難  出家最甚難  聞法難復難  如今獲四難  此誠非小緣

  言人身難得者。如經云。如人乘舟入於大海失針。於中覔之不得。後復行舟。忽得其針。得人身難復甚於此。言丈夫難得者。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男子身。故我釋尊行菩薩道時。值七萬五十佛。常修梵行。乃離女身。又如此方善妙尼。欲離女形。二十七生每捨其身布施眾生。乃至供養三寶。逮最後生。猶未捨女身。而證初果。由是觀之。丈夫難得。何所疑哉。言出家難得者。眾生多劫輪迴六趣。備受諸苦。良由無始貪愛所縛。貪愛之本。乃是妻子。若無妻子。煩惱則除。可易出世矣。昔齊高氏見負炭兵。形容憔悴。憫其辛苦。勸令出家。唯有一人樂去。齊王歎曰。人皆有恩愛眷屬。故未能脫去也。且如早出家者。尚退還為俗業者多矣。出家為難。理可知也。言聞法難者。經云。如一眼龜潛於海底。過一百年。涌出水面。意值浮木。欲轉其報。而木西浮。龜或東出。南浮北出。如是相差未適遇。則復沉海底。又過百年。出海亦爾。如是展轉至無數劫。聞佛法難。倍過於彼。噫。如上所引四難。則難中之難。而今我等既獲免之。踵乎釋門。實為萬幸。宜各發勇猛心。護浮囊。越大海。登彼岸。莫作寶山空手之悔爾。

  勸諸新學輩  應生忻慶心  又念無常身  猶如石火光  井枯魚少水  象逼鼠侵藤  念念命隨減  嚊吸安容保  時時慎三業  莫與惡相交  歸依三寶戒  五戒與八戒  十重六八輕  乃至八萬戒  雖未具堅持  但可日誦念

  出曜經云。是日已過。命則減少。如小水魚。斯有何樂(云云)。井譬人身。水譬日。魚猶人命。枯與小譬無常也。又賓度盧為優陀迎王說法經云。昔日有人。行在曠野。逢大惡象。狂懼無依。見一丘井。即尋樹根。入藏井上。有上白黑二鼠。牙齧樹根。此井四邊有四毒蛇。欲螫其人。而此井下有三毒龍。旁畏四蛇。下畏三龍。所攀之樹。其根搖動。其上有蜜。三兩之滴。墮其口中。于時樹動。敲壞蜂窠。眾蜂飛散。[口*(一/巾)]螫其人。野火復起。來燒其樹。大王當知。彼人苦惱不可稱計。得味甚少。苦患甚多。野喻生死。人喻凡夫。象喻無常。井喻人身。根喻人命。白黑二鼠喻於晝夜。齧樹根者喻念念減。四蛇喻四大。蜜喻五欲。蜂喻惡覺。火喻老邁。三龍喻三惡道。言三業者。身口意也。一切罪善無非三業所造。謂身殺盜淫。口妄綺兩惡。意貪瞋癡也。縱三業則十惡。慎三業則十善。惡則三塗苦報。善則人天樂報。亦是出世成佛之因。言三歸者。歸依十方三世一切常住佛法僧三寶也。三寶有三種。謂同體別體住持等也。同體者。謂於一真如上。說為三也。一者真如是覺性名佛寶。二者真如有軌持義名法寶。三者真如有和合義名僧寶。別體者。小乘則說丈六金身是佛寶。四諦十二因緣生空是法寶。四果緣覺是僧寶。大乘則說三身如來是佛寶。二空教是法寶。三賢十聖是僧寶。住持者。金木塑畫是佛寶。三藏文句是法寶。剃髮染衣是僧寶。然其本是一。若凡夫發心歸依者。無如別體三寶。何謂。若歸佛時。應念法報應三身。一體無別。是大慈父。能拔眾見一切苦惱。與無量樂。歸法時。應念經律論三藏。大小無差。是好良藥。能療眾生三惑之病。證涅槃樂。歸僧時。應念聖賢凡三類。高下無間。是大福田。能去眾生貧窮困苦。與諸福樂。言聖賢凡者。若大乘。則自等覺降初地名聖。向行住名賢。十信及五品名凡。若小乘。則支佛及四果為聖。七方便為賢。亦名為凡也。大方便經云。三寶為所歸者。以救護為義。譬如有人有罪於王。投向異國。以求救護。異國王言。汝來無畏。莫出我境。莫違我教。必相救護。若誠心三寶。更無異向。不違佛教。魔王邪惡無如之何。又折伏羅漢經云。昔忉利天子壽命垂盡。五衰相現。觀壽終後。墮猪胎中。愁悶不樂。有天告之。佛能脫卿之罪。即到佛所。作禮未問。佛告天子。一切萬物皆歸無常。汝素所知。何得憂愁。天具白佛。佛言。欲離豚身。當誦三歸。即從佛教。晨夜自歸。七日壽盡。下生維耶離國。作長者子。在母胞胎。日三自歸。始生墮地。亦跪自歸。舉家深怪。謂之熒惑。意欲殺之。唯父有識曰。此兒者非凡流也。世人百歲。尚未曉自歸三尊。況初墮地而能稱南無佛耶。好視養之。兒年七歲。告父母曰。我欲供養佛僧。父母異而諾之。營辦供具。佛及眾僧來應兒供。而為說法。兒及父母皆得阿惟越致(云云)。

  言五戒者。一不殺。二不盜。三不邪婬。四不妄語。五不飲酒也。言八戒者。前五如上。更加三。謂一過中不食。二不著華鬘瓔珞。不坐高廣大牀。三不自作歌舞伎樂。故往觀聽也。言十重者。一殺。二盜。三不淨。四妄語。五酤酒。六說他過。七自讚。八貪。九恚。十謗三寶也。言四十八輕者。一見和尚阿闍棃乃至同行。應起迎禮如法供養。二不得故飲酒。亦教人飲。三不得食一切肉。四不食五辛。五見犯戒者教令懺悔。六見大乘法師自遠方來。迎請供養。三時說法。七有講法處。悉往聽受。八見諸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九不得心背大乘受持二乘。十不得畜刀杖弓箭等闘戰殺生之具。如是十戒應當學。復次一不得為利故入軍陣中往來。二不得販賣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盛屍之器。三不得謗他善人乃至國王大臣言犯逆重。四不得放火焚燒山澤。五佛弟子乃至一切怨親。應教受持大乘經律。令發菩提心。六先學大乘。見新學菩薩來求經律。應如法說。七不得親近國王大臣。恃作威勢。橫取錢物。八日夜六時受菩薩戒。若不能解戒律因緣。不得為人作師授戒。九見持戒比丘。不得欺謗。十常行放生。見殺生人。方便救護。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福資亡者。如是十戒應當學。復次一若人殺我父母兄弟。不得加報。二不得自恃聰明豪富。而不諮受先學法師經律。三自解經律。有新學菩薩來問。不得以輕慢惡心而不好答。四不得置佛經律。反學邪見外道俗典障道因緣。五為說法主乃至僧坊主。善守三寶物。莫無度用。六先在僧坊中住。乃至大眾中住。有客菩薩比丘來。應起迎來送去種種供養。又若檀越來諸眾僧。僧坊主應先差送客僧。七不得受別請利養入己。八若請僧求願之時。當次第請。不得別請。九不得為利故販賣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吉凶。一切呪術工巧等。十不得為白衣通致男女交會之事。如是十戒應當學。復次一若見外道一切惡人。賣佛菩薩形像。及賣經律。當教化取物贖之。二不得以輕秤小斗誑人取物。又不得長養猫狸猪狗。三不得觀男女等闘及軍陣兵將等闘。亦不得聽琴瑟箜篌技樂之聲。又不得樗捕圍[其/水]六博等戲。乃至爪鏡楊枝而作卜筮。諸惡技術。四護持禁戒。日夜六時。讀誦是戒。猶如金剛。如護浮囊。自知我是未成之佛。五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又願得好師善友。教我大乘。使我開解。如法修行。念念不去心。六持佛禁戒。作是願言。寧以此身。投熾然猛火大坑刀山。終不毀犯諸佛經律。與諸女人。作不淨行。寧以鐵綱。千重周帀纏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一切衣服。寧吞熱鐵。經百千劫。終不以破戒之口。受信心檀越百味飲食。乃至願一切眾生悉得成佛。七常應春秋頭陀。冬夏坐禪。楊枝。澡豆。三衣。瓶鉢。坐具。錫杖。香爐。漉水囊。手巾。刀子。火鐆。鑷子。繩牀。經。律。佛像。菩薩像。此十八物。常隨其身。若頭陀坐禪時。莫入難處。謂惡王土地。草木深邃。師子虎狼。水火風難。劫賊毒蛇等。八應如法次第坐。不問老少貴賤。先受戒者前坐。後受戒者後坐。九常應教化一切眾生。建立僧坊佛塔。一切行道之處。又若疾病。國難賊難。父母兄弟死亡之日。一切齋會。乃至水火難。羅剎難。杻械枷鎻繫縛其身。多婬多瞋多癡。皆應讀誦說此經律。如是九戒應當學。復次一與人授戒時。不得揀擇一切國王大臣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婬男淫女無根二根。乃至一切鬼畜。但解法師語者。盡得受戒。唯除七遮七逆者。又出家者。不得禮拜國王父母六親。二不得為名聞利養故。詐現解一切經律。故與人授戒。三不得於未受菩薩戒者前。外道邪見人前。說此大戒。唯除國王。四若受正戒。故毀犯者。不得受檀越供養。亦不得行國王土地飲國王水。何者。此人法中大賊。畜生無異。木頭無異故。五受持大乘經律。剝皮刺血折骨書寫。乃至木皮紙絹竹帛亦得。常以七寶香華。如法供養。六見一切眾生唱言。汝等盡應受三歸十戒。乃至見牛馬猪羊一切畜生。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菩提心。七常行教化。入檀越家。不得立為白衣說法。應置高座上坐說法。諸人下坐聽受。八不得故作破法者。不聽我四部弟子出家行道。亦不聽造建形像佛塔經律。九不得為名聞故。於國王百官前說佛法戒。橫與犯戒者作繫縛事。若聞外道惡人誹謗佛戒。如以三百矛刾心。寧自入地獄百劫。不聞一惡言破佛戒之聲。如是九戒應當學(云云)。已上十重及四十八輕。出梵網經。又有菩薩四百戒。苾蒭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三千威儀戒。八萬細行戒。如是眾戒。三聚為總。所謂一者攝律儀戒。謂惡無不離。二者攝善法戒。謂善無不積。三者攝眾生戒。謂生無不度也。此等諸戒。初心凡夫難可具持。況今持戒堅固已過七百八十有餘年矣。以故時濁根劣。障濃信薄。持戒勢難。雖未具持。但誦亦可。抑又唯持三歸五戒。盡壽不破則大佳。不然七日乃至一日亦得。何者。如觀無量壽經云。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命終即往極樂世界中品中生。又如上所引忉利天子。七日誦三自歸。轉劣獲勝故也。所言戒者。禁也勒也。謂禁情欲。如猴帶鎖。勒身口。如馬著轡。智度論云。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怖畏中。戒為守護。死暗冥中。戒為明燈。三惡道中。戒為橋梁。五怖海中。戒為大船。又華嚴經云。如人欲成家宅。先整其基。菩薩亦爾。欲修萬行。先淨尸羅。薩波多論云。初受戒人。與佛齊等。有經云。受戒之人。於六道中。隨所生處。皆輒為王。又云。坐受立破。猶勝不受。是以戒之功德不可具陳。廣如梵網楞嚴等經。及諸毗奈耶中說。若欲委知。請尋詳之。

  布施及安忍  精進修禪智  讀誦書經論  禮念佛菩薩  或修營佛廟  或造建僧坊  或塑畫聖形  或修古經像  或歌詠三寶  或掃塔獻華  或燒香然燈  或作樂供養  或奉養師親  或行世仁義  或敬老慈幼  或悲諸有情  或隨喜他善  或謙心軟語  隨宜但行一  亦當成佛道

  言布施者。梵云檀。有三種。謂身命財法也。所言身命施者。頭目手足。除得忍菩薩。餘所不能。故身子至第六心而退也。言財施者。奴婢象馬及諸珍寶等。此則不在多少。但隨分盡情耳。故貪女施兩錢。現作王妃。老母施臭米汁。即生天上。有云。捨身猶屬財施。言法施者。若從諸佛及善知識。聞說世間出世間善法。若從經論中聞。以清淨心。為人演說。皆名法施。若以財施比法施。則千萬億分不及其一。故金剛經云。若人一日三捨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經無量劫。以身布施。若人持此經。乃至一句為人演說。其福勝彼。言安忍者。梵云羼提。謂內心能安忍外所辱境也。忍有二種。謂生與法。生謂外人瞋罵打害等。法是寒熱風雨飢渴老病等。於此二境。心安不動。如富樓那修思。若有來罵者。喜不加拳。若遇拳之者。喜不加杖未。若遇杖之者。喜不加刀刃。若遇刀害者。自念我欲早離五陰毒身。賴有善友。斷我苦本。可不珍重。如是操心。則非但斷怨。福智彌高矣。故永嘉云。觀惡言是功德。此則成吾善知識(云云)。

  言精進者。梵云毗離耶。謂勤行善法。不自放逸也。精進有二種。一身。二心。謂塑畫聖容。書寫經典。禮誦講說。修諸善法。無有休息。是為身精進。勤行善道禪定智慧。心心相續。無有間斷。是為心精進也。由此毗離一度力故。五度方圓矣。如釋尊行因之時。七日翅足。功超彌勒。良由於此。故經云。未有一法從懈怠中生(云云)。

  言禪者梵語。具云禪那。此云思惟脩。禪有二種。謂世與出世。言世間禪者。謂根本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即是凡夫所行禪也。出世間禪者。謂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乃至三明六通。此則二乘共禪。如首楞嚴等百八三昧。諸佛不動等百二十三昧。是則諸佛菩薩所修禪也。不與凡夫二乘共也。夫禪之所以為功用者。靜諸雜慮。制心一處。見性成佛爾。三世諸佛一切菩薩。莫不皆從此門而入。故先德云。縱經萬歲修諸散善。不如一食頃安心靜慮(云云)。抑若論其邪正及修觀方便者。似乎文煩。故不錄示。若要詳之。請覽天台摩訶止觀論。於中廣說禪門脩行之相。揀邪正。曉偏圓。坥然明白。如指諸掌。

  言智慧者。梵云般若。謂照了一切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達一切無礙。智慧有三。一者求聲聞智。謂從初四念處。因觀四諦。乃至證無生智。二者求緣覺智。謂觀十二因緣。覺悟無生。三者求佛道智。謂菩薩從初發心已來。勤行六度。破魔斷結。終成正覺。乃至入於無餘涅槃。若菩薩以清淨心。修此三種智慧故。名為般若。金剛經云。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故云般若為諸佛之母。又此般若生佛共有。但由迷悟。且分高下。苟知斯理而研心。則即顯本有平等大慧。是則寧有生佛之異乎。故淨名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有云。若菩薩不聞般若。則去佛道遠。雖在凡夫。學般若者。則得名為來成之佛。夫菩薩萬行。不出六度。於此六度。般若為總。苟修般若。已具行於六度萬行。佛言。若說六度功德因緣。窮劫不盡(云云)。

  言讀誦經論者。一代教中。有經律論三藏。於中亦有大乘小乘顯教密教也。佛境本無二三大小差別。隨順群機。故茲爾耳。且如來出世大意。欲令眾生皆入大乘。而有小機。不能預大。為此自說三乘。使得小益。漸引入大。故法華經云。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惟諸行者當知此義。在經若論。莫揀大小。隨其所堪。皆應受持。嗚呼。今之學大乘者。但見般若方等部內融通之語。及與歎大斥小之文。未深如來逗機設教微密之旨。竪大慢幢。非訶小乘。稍似不通。何者。方等部內歎大斥小者。諸二乘人取小為足。不能迴轉。如來將欲令其耻小。故斥之。令其慕大。故次之。令其入大。故次說般若。融通淘汰。如是節節點檢警策。引入一乘。當知彈斥但被當機。非關後世初心凡夫。若此小法無益於物。佛滅度後。迦葉阿難經集之次。何不遺捨。而收集之。合置一藏耶。抑如佛世當機。尚有利鈍。利者頓入於大。鈍則由小入大。由是之故。教存大小。況今末代稟教行人。寧無優劣。是以優其樂大。劣則從小。各有所宜。理無防礙。何用非之。且小乘之所以為過者。但著小忘大而已。苟迴心而向大。則何過之有。如長者誨兒以半字。必有由也。果如彼之所訶。行不由往。直行大道。莫幸如也。然若普天之民。純是君子。誠可爾也。若雜野人。豈其然乎。何者。若使野人行於大道。猶驅麋鹿遊於城市故也。由是機教相差。益安在乎。或復有人引經云。唯誦不解。則為謗法。如役虗碓。竟無所益。如此局說。何足為信。夫人有愚智。智人取義。愚者守文。雖是智人。苟不用心推求。未能達於深理。謂但誦文亦勝故懶尋其玄義。是以如來別誡此人。故曰云云。非是通誡癡冥之者。如此癡人尚不能知丁一之字。況云曉了玄微之趣。是人難教迴心向道。雖迴向道。讀誦亦難。是以但誦亦自為善。大聖必喜。寧加歎美。奚敢責之令其失意。若通誡者。是人於法永無緣分。長流惡趣。無有出期。然則孰謂如來是正遍知。興平等慈。以大方便。普導群盲者也。此等癡人亦有可責之時。謂雖未了其義。若讀誦熏心。月積年深。則功熟意通。妄謂發真。即生取著。滯而不轉。應當此節方可警之勸令進趣。不可非時責之誡之令生退屈。是人現世功雖未成。善萌已作。必漸滋長。後世應為聰慧之人。今之智者。亦應夙世唯誦愚人。此語非從臆說。布在經論可見。若以不解為罪者。如陀羅尼。義不可識。何但誦而罪滅福生耶。又傳記中。有尋行數字而發慧者。至於雉子。粗聞而轉為法師。蚖蛇蚌蛤蒙熏而脫報。如是之類。亦能曉其旨趣乎。凡修道者。當知此意。莫論教之大小。人之貴賤。若男若女。在家出家。若老若幼。若智若愚。若解不解。若精未精。若多若少。若長若短。但隨分讀誦。則功不唐捐矣。功成早晚。由人勤怠耳。又復為人師者。若不隨懷樂而噵之。則奚以異於將其方本逗圓孔耶。是謂盲跛師徒。二俱墮落也。讀誦自利也。解說書寫利他也。二利兼修。乃名菩薩。又五種行中。解說書寫功德無勝。學者知之。

  言念佛菩薩者。十方三世諸佛菩薩。其數無量。名亦不同。若總念者。境寬心散。三昧難成。應隨有緣一佛一菩薩。專心禮念。則感應易成。即見真身。聞法悟道。普見十方無量諸佛一切菩薩海會圍遶。若於現世。未得親覩。後世隨意必生其處。親承供養矣。故淨土論云。一佛功德與一切佛功德無異。以同一法性故。是以念一佛時。即是念一切佛也。(云云)云何得知有緣者。謂若從善友聞。若從經中見。隨所見聞。即附信心者。是大抵眾生多障故。修諸道業。而中廢頗多。唯念佛者。萬不漏一。譬如世間薄德之人。借王力。則在在所往。無陵犯者。所須無乏。身心無畏。念佛者亦爾。由佛攝故。天魔外道不能惱亂。障滅智增。世世所生。常在佛前。故五停心法云。多障眾生修念佛觀。又經云。靜心念佛。五體投地。則成天業。散心稱念。低頭舉手。則成人業。自是不復墮三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最後遇佛。證得妙果。言修營佛廟造建僧坊者。安佛舍利及聖形像之所。謂之佛廟。眾僧經行坐臥之處。謂之僧坊。若人敬重三寶。若新造立若修故。所獲功德不可限量。毗波沙論云。比丘經營精舍有五事。一為報佛恩故。二長養佛法故。三為滅凡劣眾自貴高故。四為將來弟子折伏憍豪故。五為發起將來福業故。賢愚經云。須達長者最少女子。端正無比。為國王婦。後乃懷姙。生卵一枚。尋即開敷。生十男子。形貌端正。勇壯非凡。長者異之。將詣佛所。佛為說法。母及十子證阿羅漢。阿難問彼宿因。佛告阿難。過去毗波尸佛滅後。分而舍利起無量塔。中有一塔。將欲崩壞。有一老母。而修治之。有十年少。因行遇見。即共修治。從是已來。不隨惡道。天上人中。恒與俱生。受福快樂。今遭我故。出家得道。又百緣經云。過去維衛佛滅後。末法之中。有一人。行見佛塔小有破落。和泥補之。并買金薄而以塗之。從是已後。不墮惡道。天上人中。身常金色。最後生於迦羅衛城一長者家。身亦金色。世所希有。身光所照。皆作金色。年漸長大。求佛出家。得阿羅漢。又法句喻經云。佛在世時。有一羅漢。持佛髮爪。至罽賓國南山中起塔。常有五百羅漢。晨夕遶禮。于時山中有五百彌猴。見僧遶塔。即共負石學僧作塔。遶之禮拜。時因天雨。山川暴張。眾猿一時沒水而死。生忉利天。尋詣佛所。聞佛說法。五百天子一時皆得須陀洹道(云云)。且此所引一二之緣。乃是少分結緣之者。如此微緣。感報尚爾。奚況始發善心。全辦經營者乎。又彼眾猿學僧戲作。轉報證道。尤可悚然。況復為人誠心施作。所獲功德曷勝言哉。

  言塑畫聖形者。夫真佛無形。而假立形像。歸依求願。似如顛倒。然取相凡夫不可向空興敬。故須借像表真。如祈雨者作草龍而禱之。則真龍降霔。建假像而敬之。則真佛垂應。安用以真假為分別乎。如優陀迎王經說。世尊升忉利天。優陀迎。王心懷渴仰。雕栴檀造其像而供養之。世尊降來。像起出門。祇迎真身。讓云。我當不久入滅。像自久住於世。福利一切。吾敢及仁像。即果其言而先入門。佛因為說造像功德。乃云。若人造佛形像。功德無量。世世所生。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福快樂。身恒金色。眼目清淨。面貌端正。諸相具足。若生人中。常生帝王大臣長者賢善之家豪尊富貴。若作帝王。王中特尊。若作輪王。王四天下。若生天上。天中最勝。乃至得作六欲天王。於六天中。最為第一。若生梵天。常為諸梵之所尊敬。最後得生無量壽國。於諸菩薩亦為第一。又云。若人臨終語人造像。乃至大如[麩-夫+廣]麥。是人能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又有經云。修故勝於新成(云云)。是以昔有貧女。補小缺面。世世面為金色。富樂自在。於末後生。遇佛證果。又有長者。治一破指。生生指放燈光。屍寶常隨。無所乏短。終值於佛。出家得道。噫。如是所作甚小。而獲益之大者。盖投種於無上良田之然也。古所云。春種一粒穀。秋收萬顆子。斯之謂歟。

  言歌詠三寶者。經云。娑婆眾生耳根利故。以音聲為佛事。是以歌詠之時。非但自心益生虔敬。亦令幽顯一切視聽生歡喜心。增發道意。自他兼利。功莫大也。

  言掃塔功德者。菩薩本行經云。過去定光佛滅後。正法末時。有一貧人。賣薪自濟。向澤採薪。遙見澤中有一塔寺。即至其所。瞻覩作禮。唯見鳥獸止宿之處。草木荊棘不淨滿中。絕無人迹。無供養者。貧人見之。心用愴然。而不曉知如來神德。但以歡喜。誅伐草木。掃除不淨。作禮而去。以是因緣。命終之後。生光音天。受樂無量。盡其天壽。而復百反作轉輪王。王四天下。輪王福盡。常為國王大姓長者。財富無量。容貌端正。見者愛敬。若欲行時。道路自淨。虗空之中。雨散眾華。如是受報。經九十劫。最後身值釋迦如來。出家得道。今婆多竭利尊者是。又阿含經云。若人掃滿閻浮提地。不如掃佛塔一牛臥地。有云。命終直往安樂世界(云云)。

  言獻華功德者。百緣經云。過去維衛佛遺法之中。有一人。行到塔上。見有萎華塵土污坌。即取拂塵。還用供養。以是因緣。九十一劫不墮惡道。常生人天。身體柔軟。顏色鮮澤。財富無量。有大威德。終值釋尊。出家得道。今威德比丘是。拂塵古華而供養者。所感若斯。何況特造而供者。其福莫論。

  言燒香功德者。百緣經云。過去毗婆尸佛滅後。遺法之中。有一人。入佛塔中。以栴檀香燒之。供佛舍利。以是因緣。九十一劫生人天中。容貌端正。身諸毛孔。出栴檀香。終乃值佛。得阿羅漢果。今栴檀香比丘是。

  言然燈功德者。賢愚經云。舍衛國中。有一女人。名曰難陀。貧窮孤獨。乞丐自活。見諸國王大臣爭供養佛。心自念言。我宿何罪。生處貧賤。雖遭福田。無有種子。後報可知。感傷自愽。尋欲設供。竟日乞求。唯得二錢。持詣油家。將用買油。足成一燈。持向祇桓。佛前然之。因發誓願。今我來世得智慧燈。滅一切暗。作是願已。禮佛而去。以重心故。於眾燈中。明好獨朗。至曉天明。目連當欲滅之。盡力不能。佛見語言。此是發大心人所施之燈。非汝聲聞所能傾動。正使汝注四大海水。及以毗嵐猛風。亦不能滅。至曉。難陀來詣佛所。佛與授記。汝於來世。過二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號燈光王。十號具足。難陀歡喜。出家為尼。為眾所仰。又譬喻經云。阿那律尊者。過去身為劫賊。入佛塔中。欲盜物時。塔中像前然燈欲滅。以箭正明。見像嚴麗毛竪。自念。他人尚能捨物求福。我云何盜。便捨而去。以此九十一劫恒生善處。漸捨諸惡。福祐日增。終得值佛。出家證果。天眼第一。能見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勒果。大論云。但施燈燭。生六天中。身常光明。

  言作樂供養者。百緣經云。迦毗衛城中。有一長者。其家巨富。財寶無量。其婦懷妊。十月滿足。生一肉端。謂為非祥。便往問佛。佛語長者。但好養育。長者聞已。歡喜而退。到七日頭。肉端開敷。有百童子。端正殊妙。年漸長大。兄弟百人。投佛出家。一時俱得阿羅漢果。大眾見已。問佛宿因。佛言。過去毗婆尸佛滅後。有王起塔。安佛舍利而供養之。時有同邑一百餘人。作諸伎樂。供養彼塔。以此因緣。九十一劫得生人天。受福快樂。今值於我。出家證果。

  言奉養師親者。世間深恩。無過父母。出世大恩。莫先師長。故佛言。無佛世時孝父母。則等供佛福。又墮藍本經略要云。若人為求福。常行於布施。金鉢盛銀粟。銀鉢盛金粟。金鼎具百味。寶牀敷臥具。象馬及車乘。眾寶以莊嚴。如是等物數。各八萬四千。以用布施人。所獲福無量。不如以一食。施一求道人。飰百求道人。不如一初果。飰百初果人。不如一二果。飰百二果人。不如一三果飰。百三果人。不如一四果。飰百四果人。不如孝父母。又彌勒菩薩勸孝偈云。堂上有佛二尊。懊惱世人未識。不用金彩粧成。非是檀香雕刻。祇看現世爺娘。便是釋迦彌勒。若能供養得他。何用別作功德。乃至云。在生甘旨無虧。死後不須追憶。君能如是用心。天地龍神佑翼。又報恩經云。父母者三界最勝福田。又毗奈耶云。佛聽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不然則得重罪。又云。佛聽縱極破戒。應供養父母及親教師軌範師病人等。又云。出家人若供養父母者於三衣外自餘物。或從施主乞。或從僧得利或僧所常食之分。減半供給。若常乞食。亦與己所滿腹食肉。聽取其半濟其父母。又不思議光經云。若以種種飲食及諸珍寶。種種供養。非報父母恩。若能引噵。令向正法。乃名報恩。又慈悲懺經云。師長之恩。過於父母。何者。父母雖愛其子。不能令出三界樊籠。師長教之以善。令離三有趣向菩提故爾。傳曰。昔有三州之人早失其父者。以一無子老人共為父。至誠奉孝。現感天神之祐。五郡之人喪其母者。以一無子老婆共為母。盡心終孝。現蒙國君之賞職。噫。以他人假為父母而事之。其驗也若此。奚況於己受生父母。承順孝養。其福可勝言哉。又有抱竹而泣。雪裏笋生。敲氷而哭。水上魚踊。此亦孝誠之至也。由此觀之。師與親不可遺也。

  言行世仁義者。夫仁義乃諸善之本。三王五帝之道。不踰於此。孔孟之得聖賢名。亦由此而已矣。世道稱五常。出世法名五戒。名異義同。故知人王法王之道。俱不越仁義也。

  言敬老慈幼者。亦仁義而已。可以意得。謂敬則義。慈是仁也。故仲尼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則天下可運於掌。至於內教亦然。敬事先德而受教。慈育後生而誨進。如是相傳不已。則普天之民。可以為道矣。大論云。昔有鳥名迦頻闍羅。有二親友。一者大象。二者彌猴。共在畢跋羅樹住。自相問言。我等不知誰應為大。象言。我昔見此樹。在我腹下。以此推之。我應為大。彌猴言。我曾蹲地。手捉樹頭。我應為長。鳥言。我於畢跋羅林中。食此樹果。子隨糞出。此樹得生。我應最大。鳥復說言。先生宿舊。禮應供養。即時大象背負彌猴。鳥在猴上。周遊而行。一切禽獸見而問之。何以如此。答云。恭敬長老故也。禽獸受化。皆行禮敬。不侵民田。不害物命。國人亦效。皆行禮敬。自古及今。化流萬世。國土大平(云云)。於戲。其在鳥獸。敬長遵禮。況居人數。可得心行縱逸乎。外書曰。正己而天下正。斯之謂歟。

  言悲諸有情者。菩薩萬行。悲心為始。故華嚴經云。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又墮藍本經云。若人飰百辟支佛。不如飰一佛。飰百佛不如有人作佛塔。若復有人。但能發心歸命三寶。勝上眾善。又上所列布施等善。不如有人受持五戒。持戒不如慈心憫傷眾生蠕動之類。諸經雜要云。若人捨阿僧祇身。供養十方諸佛菩薩聲聞。不如有人施畜生一口飲食。乃至施與螘等悲田。其福最勝。如舍利弗。以一飰上佛。佛迴施狗。而問舍利弗。汝以飰施我。我以施狗。誰得福多。舍利弗言。佛施狗得福多。又寶積經云。妙莊嚴忍世界眾生。悉皆具足一切安樂。若有眾生。於彼國土。億百千歲。修諸梵行。不如此娑婆世界一彈指頃。於諸眾生起慈悲心。所獲功德。倍過於彼。又優婆塞戒經云。若或田倉多有鼠雀。犯暴穀米。但作是念。如是鼠雀。因我得活。念已歡喜。無觸惱想。當知是人得無量福(云云)。凡求佛道者。應當如是學。

  言隨喜他善者。一切眾生。無始劫來。繫於六趣輪中。受無量苦。未得解脫者。但由嫉妬心強。破障他善故也。雖或作善。欲勝他故。人我執心熾然不息。遠解脫期。若能隨喜他善。則滅嫉妬障。成柔順忍。易免苦輪矣。大品經云。一毛破為百分。滴取大千海水。可知其數。隨喜之福不可知數。又諸經要集云。若有貧窮薄福人。絕無塵許可施物。見他行施心生喜。其福與施等無異(云云)。智者應急改往脩來耳。

  言謙心者。除慢病之妙藥也。而此慢心。法中大障。譬如世間之輪。不能到於高山之上。法輪亦爾。不得轉於我慢高山。是故學佛者。應先折慢。上敬三寶。中恭尊長。下順凡庸。是則可為善人歟。是以不輕菩薩。常禮一切。云不輕汝。普賢大士亦云。我於一切眾生。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乃至如來等無有異。又近世法華法師。道行清灑。為眾所敬。若行之時。但視地而行。見有微蟲當路。即自念言。焉知此佛子先我而得道。便避而行。學者可不思齊。

  言軟語者。悅可眾心之先務者也。夫世間之人。三業造罪。口過為重。口四惡中。惡言最甚。何者。非獨自心起嗔。亦令對者懷恨。因作怨根。漸漸增長。從劫至劫。互相殘害。永無了期。爭似與人語時。當出軟音。或教以善令其歡喜。乃至於一切畜生。不得加其惡言。彼雖未了人之所言。而怒相現前。令彼畜生見而驚怖。是以不無罪業。業若成則報必不虗。而自當之。如護口經說。昔三藏比丘以一惡言故。報為百頭魚。殃及其母。亦作廁虫(云云)。又大方便經云。人生世間。禍從口出。甚於猛火。猛火止燒世間之財。惡口熾然。燒七聖財。口中之舌。鑿身之斧。滅身之火。可不慎哉。

  如上所示。自布施安忍。至謙心軟語。一一無非成佛之因。若具行之。則莫善如也。不然。隨其宜樂。但修一事亦得。何以故爾。法華經偈云。若有眾生類。值諸過去佛。若聞法布施。或持戒忍辱。精進禪智等。若人善軟心。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諸佛滅度已。供養舍利者。起萬億種塔。金銀及玻瓈。玫瑰琉璃珠。清淨廣嚴飾。木樒并餘材。甎瓦泥土等。若於曠野中。積土成佛廟。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若人為佛故。建立諸形像。或以七寶成。鍮鉐赤白銅。鐵木及與泥。或以膠漆布。或彩畫佛像。自作若使人。乃童子戲。若草木及茟。或以指爪甲。而畫作佛像。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若人於塔廟。寶像及畫像。以華香幡蓋。敬心而供養。若使人作樂。擊皷吹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量佛。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眾。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若人散亂心。一稱南無佛。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云云)。噫。若非一切法無非佛事。焉能以兒戲作事。散心一稱。爾許微功。至於極位哉。由是之故。我釋尊出世。興悲憫物。以巧智方便。隨其根樂。或示坐禪。或讀誦經。或教念佛。乃至施戒等一切諸善。令其修習。入於佛道。靡有孑遺。除一闡提類。如世間毉王隨病與藥。除命盡者。無不痊平。或人未了如來方便教義。又未能達眾生宜樂。各執一端。謂之為勝。亦教他人。以己所觀之法。曰坐禪為最。或曰誦經第一。有曰念佛為勝。乃至施戒等法。皆云為是。非諸他善。此則知一不知其二者歟。且如欲入王城。八門無防。應隨方所。引之直入。何必以東道之人。引入西門。西道之人。引入東門。枉使勞苦。門雖是八。入則唯一。諸法門殊。咸歸一處。何偏執諍。是謂不察病根。純教乳藥之類也。勸諸行者。應知此義。隨力所堪。從其一事。進功無退耳。

  若願生安養  隨功生九蓮  得見彌陀佛  聞法悟無生

  安養者。亦云極樂。其國莊嚴及諸樂事。不可譬說。小彌陀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此世界。無量壽經云。彌陀佛國。去此不遠。如是二說。但隨機說耳。遠近不可定也。祇在眾生一念心中。是心無礙。豈有東西遠近乎。阿彌陀此云無量光。亦云無量壽。故經云。彼佛光明無量。照十萬國。彼佛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云云)。

  言九蓮者。彼佛以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設九品蓮。接引十方有緣眾生。何以故。由眾生根性多有差別故爾。如世國王與敵共戰。其有功者。多不等故。隨功賞職。或一品二品三四五品。乃至八九品。無一遺者。佛亦如是。隨諸眾生功業多少。故以九蓮。攝盡無餘。彼諸九品眾生。配生九蓮之事。今當略引經文示之。

  觀無量壽經云。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發三種心。即生彼國。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又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佛法僧戒施天)。具此功德。一日一夜。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是人終時。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等無量菩薩。現在其前。授手迎接。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到已。即見佛身相好。及見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是人終時。大聖來迎。事如上說。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即生彼國七寶池中。其蓮經宿即開。見佛菩薩放光照身。目即開明。經一小劫。得無生忍。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是人終時。眾聖來迎。行者自見坐金蓮華。往生寶池。經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三七日後。乃了了見。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惡。是人終時。眾聖來迎。行者自見己身坐蓮華臺。往生彼國。蓮華尋開。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持具足戒。威儀無缺。是人終時。眾聖來迎。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隨從佛後。生寶池中。經於七日。其華乃敷。開目合掌。讚佛聞法。經半劫已。成阿羅漢。

  中品下生者。若有眾生。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行世仁義。是人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聞此事已。尋即命終。即生彼國。經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

  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多造惡法。無有慙愧。是人終時。遇善知識。為讚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却千劫極重惡業。善友復教稱於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經七七日。蓮華乃敷。時觀世音菩薩放光說法。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得入初地。

  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慙愧。是人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即為讚說阿彌陀佛光明威德。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生寶池蓮華之內。經於大劫。蓮華乃敷。觀音勢至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即發無上道心。

  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具造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此人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後。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往彼國。生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音勢至以大悲音。為說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即發無上道心(云云)。是為九品眾生。生九蓮之相也。又有宮殿受生者。無量壽經云。若有眾生。修諸功德。願生彼剎。後有悔心。亦復疑惑。不信有彼佛剎。不信有往生者。亦不信布施作福後世得福。其人雖爾。續有念心。暫信暫不信。志意猶豫。無所專據。臨命終時。佛乃化現其身。令彼目見。其人雖不能言。其心即喜。乃悔不作諸善。以悔過故。亦生彼剎。唯不能前至佛所。方入邊地。見七寶城。即入其中。於蓮華中生。受其快樂。如忉利天人。經五百歲。不聞三寶之名(云云)。若唯諸經論說。凡有眾生。聞彼國名及彼佛號。發願求生者。無一不往。如月藏經云。我末法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得者。唯淨土一門。可通人路(云云)。然則當此末法之時。不求淨土而何也。或人於此法門。多生疑謗。若見求生者。笑而止之。自誤誤人。與佛為怨。悲夫悲夫。

  不爾當來世  必逢慈氏尊  龍華三會上  自然皆證道

  彌勒下生經云。此閻浮提有大城。名翅頭末。城中有大婆羅門。名妙梵。彌勒託生其家。出家日即成正覺。坐龍華樹下。國王婆羅門長者。一切人民。俱詣佛所。皆共出家。時彌勒佛見諸大眾。作如是念。是諸人等。釋迦文佛遣來付我。是故今者皆至我所。是諸人等。在於釋迦遺法之中。或讀誦經律論三藏。或以衣食施人。或持戒脩慧。或以幡蓋華香。供養於佛。或為苦惱眾生。令其得樂。或忍辱禪定。或起塔寺供養舍利。以此功德。來至我所。作是念已。為說四諦。諸人聞已。同時得涅槃道。又大論云。龍華初會度九十九億聲聞。第二會度九十六億聲聞。第三會度九十三億聲聞。又報恩經云。華林園第三會九十三億人。釋迦遺法中。一稱南無佛人等。又彌勒經云。釋迦末法中。坐禪誦經。持戒修福等者。生第一會。唯持三歸者生第二會。唯聞佛名者生第三會(云云)。由是觀之。我等雖未得專精禪誦及持戒修福。既聞佛名。又一生來。隨分一稱。豈敢不為。然則縱未早參於初二會中。而晚預於第三會上。聞法悟道。決無疑矣。諸有智者。應當發願。要值此佛。若差過則值佛懸遠故。何者。此賢劫中。有成住壞空四劫。苦佛出世。須當住劫。住劫亦有二十增減。佛與須待。減劫前八增減。空過無佛。至第九減劫。四佛出焉。謂人壽六萬歲時。留孫佛出。四萬歲時。拘那含佛出。二萬歲時。迦葉佛出。一百歲時。釋迦文佛出。釋迦法滅。人壽增至八萬四千歲。還減四千歲時。彌勒佛出。從釋尊入滅已後。至於此時。計六十億歲。是乃第十減也。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如是四劫。無佛出世。故須進功不差彌勒爾。至第十五減劫。有九百九十五佛。次第出化。末後樓至佛出化。後五劫矣。

  向說諸善因  俱通大小乘  凡夫根性異  迴向亦不一  或望人天樂  或求四聖果  雖是善果報  成佛大遲緩  中間無量劫  徒勞虗受苦  若欲速離苦  應迴向大乘  所作大小善  當迴向三處  先四恩三有  及法界有情  次佛果菩提  後真如實際  若如是迴向  毫善等虗空  譬如一滴水  投之於大海  與海成一體  深廣無涯底

  上示眾善。通於大小行人。但眾生根樂不同。修因各異。故所獲果報。成於萬品。謂或有眾生。求世間樂。修諸善業。劣者生於人中。勝者生於天上。隨分受樂。或有眾生。厭三界苦。求涅槃樂。樂獨善寂。修諸禪智。鈍作聲聞。利成支佛。是名孤調解脫。諸佛所訶。或有眾生。自雖未度。欲先度他。勤修精進。求一切智。是名大乘。已成聖胎。又人天則且對三塗論為樂處。非實樂也。何者。人中現為八苦焦煎。後受三途難耐之苦。天上亦有五衰之苦。報畢還墮三惡道中。苦事可知。如是輪迴六趣之中。無有出期。誰云樂也。二乘之人。雖離分段生死之苦。而猶未免變易之苦。流落他鄉。求索衣食。資生艱難。得少為足。未得自在。況復由於迃曲之徑。歸家日曠。苦行於塵劫。焉為樂也。如菩薩大人。從初發心。哀憫一切。雙運悲智。登大直道。行行無滯。不日到家遇見慈父。獲珍寶藏。受用自在。無所乏短。如是方名為真樂也。是以永明壽禪師引經云。若以十善化人。如將毒藥□人。雖一期人天之飽。而不免生死毒發。終不出輪迴。翻增業垢。若以小乘開化。即是大乘冤。□解脫深坑可畏之處。經云。寧起狐狼野干心。不起聲聞辟支佛意。若觀此說。其有智者。胡不棄小而從大乎。

  言所作諸善者。謂禪誦禮念施戒等也。雖作如是等善。若不迴向。則如坏未火。徒勞無益。凡欲迴向者。不得迴向人天及二乘果。要當誠心迴向三處。何等為三。一者眾生迴向。謂願此所修善。施一切眾生。二者佛果迴向。謂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皆共成佛道。三者實際迴向。謂願此所修善。廣大如法性(無邊)。空竟若虗空(無盡)。是為三處迴向。又一處云。迴自向他。迴因向果。迴事向理。此則與前同一義也。言四恩者。一國王恩。謂民之一飲一食無非王恩。而我等既為王民。宜役王事。歲納皇租。奉報王恩。而逃漏剃頭。不戰而安。無憂眠食。王恩莫大。二師長恩。謂開我童蒙。誡惡勸善。令出世網。引入佛家。師恩實重。三父母恩。謂始自懷胎。十月之中。心不放捨。乃至產時。苦痛無極。然而產已忘苦。即生憐愍。抱持乳養。洗灌不淨。及其長大。亡其侍養。割愛放之。投師出家。修出世業。親恩最深。四施主恩。謂我等比丘。縱臥山林。不耕而食。不蠶而衣。皆是十方檀越之恩。如是四恩。若將比校。施主之恩。最為急也。何者。人之恒食。一日兩時。若闕一時。心鋒已折。凡所作事。皆不如意。何況全闕。況復二日三日乃至七日。然則身之與命。尚難可保。況修道業乎。故知施主之恩為急。王及師親次次也。是以諸有苾蒭。應知此意。若一禮一念。燒片香。然一燈。獻一華。掃塔塗地等。一毫之善。應先迴向四恩奉福。然後普被一切耳。

  雖未完戒品  亦未修諸善  但結大乘緣  功倍餘眾善  大乘義云何  諸法實相是  聞此實相理  其心不驚動  暫生一念信  福德已無量  因發菩提心  已具悲智願  即為世間眼  當作天人師  雖在凡夫地  功超二果聖  是名真佛子  能報諸佛恩  欲入如來室  斯門其舍諸

  言諸法實相者。法華經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又云。一切世間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祖師釋云。一一生滅。一一殺盜。四倒八邪五逆十惡。皆是實相。此事彰灼。當處真常。誰人不具。何法不然。故經云世間相常住。悟此妙理。名之為佛。迷之曰生。由其迷悟。且分高下。本則不殊。猶氷與水。喻之可知。故淨名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云云)。若有眾生。聞此法已。乃至生於一念信解。功蓋無學。不可為比。故法華經云。此經難持。若暫持者。我則歡喜。諸佛亦然。是名持戒行頭陀者。是諸天人世間之眼(云云)。又諸大乘經所說。大乘之言多種。或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或云。諸佛眾生平等無差。或云。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如是等言。雖則不同。義則是一。俱不出於諸法實相也。

  夫大乘之為功力者。信則剎那成佛。謗則即墮泥黎。然受罪畢已。還聞此法。即便悟道矣。如文殊經云。有人聞說般若。起謗不信。即墮地獄。勝於供養恒沙佛者。何以故。供養恒沙佛。祇得人天生滅之福。若聞般若。毀謗墮地獄。受謗法罪畢。以聞般若為種。纔聞說般若。便得心開。剎那成佛。又無行經云。昔者有一淨威儀法師。憐愍眾生。教化令發阿耨菩提心。又有威儀比丘。雖能護戒。不能善於菩薩所行之道。於後淨威儀法師。過威儀比丘。知不信大乘戒。誹謗入地獄。地獄罪畢。因聞此法。為悟道之因。強說一偈頌曰。貪欲即是道。瞋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威儀比丘聞已誹謗。命終墮阿鼻獄。九十百千億劫。受諸苦惱。從地獄出。六十三萬世。常被罪誹謗。其罪漸薄。後作比丘。三十二萬世。出家之後。是業因緣。反道入俗。乃至無量千萬世。諸根暗鈍。爾時威儀比丘。豈異人乎。則我身是。我聞此大乘法。雖不信受。起謗墮獄。受其罪畢。因聞大乘故。乃得成佛(云云)。按諸經論說。持戒堅固。在於像法之始。彼時也。去聖不遠。人性稍純。持戒不難。然而當時人。亦持少犯多。況今末法。去聖逾邈。人根下劣。無有堅實。於戒浮囊。寧無缺漏。囊如未完。可能渡於生死海耶。是以雖不護戒。但結大乘之種。功必倍之。故天台師云。如來出世。說法之時。乘戒俱急者。以人天身。聞法悟道。乘急戒緩者。以三途身。聞法得道。乘緩戒急者。著樂人天。不預法會。乘戒或俱緩。既沉惡趣。復遠大道(云云)。以此觀之。寧可戒緩。不可乘緩矣。

  言菩提心者。上求佛道。下化群生之心也。是心乃三世諸佛之所讚歎。故涅槃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又華經云。若以華雲鬘雲天音樂雲。乃至天種種香。然種種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所得功德。不及菩提心。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云云)。

  言報佛恩者。慈悲懺經云。諸佛念眾生。過於父母。父母念兒。慈止一世。佛念眾生。慈心無盡。又父母見兒背恩違義。心生恚恨。慈心薄少。諸佛不爾。見諸眾生不信經教。悲心益重。乃至入於無間地獄。代受眾苦。如是大恩。云何能報。若使起立塔廟精舍。燈燭幡蓋。華香茵蓐。種種供養。將來之世。自受其福。非報佛恩。若發菩提心。修淨土行。是名智者。知報佛恩(云云)。是以二乘雖住果地。而未及於初發心凡夫菩薩所有功德。萬分之一。大論問曰。羅漢辟支是離欲人。或有凡夫。但發菩提心者。云何得勝。答曰。菩薩有其二種。一者行諸波羅蜜。二者但密發心。行菩薩道。雖事未成。能勝二乘。何以故。譬如太子雖未即位。勝諸大臣有位富貴者。優婆塞戒經云。出家人發菩提心。此不為難。在家之人固難可發。何以故。多惡因緣所纏遶故。發菩提心者。諸天皆大歡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天人之師。毗尼經云。若初修大乘。行菩薩戒。晨朝有犯。應當結罪。至午。菩提心無間斷。戒聚成就。則非所犯。乃至中夜有犯。至後夜菩提心無間斷。戒聚成就。寶積經云。若人打截大千眾生。若有惡心。惱發菩提心人。其罪過是。

  常樂住蘭若  不然隨眾居  群居須慎口  獨處要防心  遠離惡知識  當從善友教  身不離袈裟  食當須應器  手不釋黃卷  不樂看外書  目不視女人  見之猶毒蛇  非病晝不臥  臥則須右脇  非飢不餘食  食則須節量  寢不敷茵蓐  眠亦不放恣  坐必不背西  行時但視地  語常離戲笑  取要不應多  受嚫作三分  不宜全受破  勿得畜物多  以作障道緣  亦勿繁眷屬  增長憍瞋慢  如是若干事  沙門急先務  苟不能如是  豈得名浮圖  雖受四事供  猶如吞餌魚  當來必償債  得無慙且懼

  言阿蘭若者。此云無憒閙處。夫住蘭若。則三業自然清淨。即具無量功德。取道不難矣。故華嚴經云。住蘭若者。成就清淨威儀。成就諸根不亂。成就正法現前(云云)。凡欲疾得一切種智者。胡不樂住阿蘭若哉。若不爾。則應當預於伽藍眾會中居。是則本自懶墯。雖未得自專修道。見他精進。耻而效之。不敢放逸。凡所動作施為。乃至朝中粥飰。一皆從眾。未甞違規。由是道行任運離染。入釋子數。如常所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者歟。是故懈怠之者。不如隨眾。慎勿閑遊山野之間。恣情為惡。虗送光陰。以為後日悔歎之緣。又不得為求安求飽。故部落溪湄。漁村岸上。結草為庵。止宿資生。與白衣庸俗。結交同志。稱為兄弟。或稱父母。無惡不造。非獨自身失行。亦浼清淨佛圖。罪應不少。

  言善友者。毗奈耶中云。阿難白佛言。善知識者。是半梵行。諸修行者。由善友力故。方能成辦故。佛言是全梵行。若得善伴。與其同住。乃至涅槃。無事不辦故。名全梵行。又孛經云。友有四。一如華友。謂好時插頭。萎時棄地。見富貴則附。貧困則捨。二如秤友。謂物重低頭。物輕則昂。有與則敬。無與則謾。三如山友。謂金山鳥獸集之。毛羽蒙光。貴能榮人。富樂同歡。四如地友。謂百穀財物。一切仰之。施給養護。恩厚不德。因果經云。波羅門優陀夷。聰明多智。淨飰王勑為太子友。白太子言。朋友有三要法。一者見有失。輙相曉諫。二見好事。深生隨喜。二在苦厄。不相棄捨。四分律云。具七法。萬成親友。一難作能作。二難與能與。三難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互相覆藏。六遭苦不捨。七貧窮不輕。迦越經云。朋友五事。一見作惡。往屏處曉諫訶止。二所有急事。當奔赴救護。三所有私語。不得說向他人。四常相敬歎。好事當多少分與之。若常懷嫉慢。心不節慎。口無法言。惡人為友。此名庸人。佛本行經云。佛與難陀。至魚肆。佛令難陀取小藉魚草。握少時棄之。令嗅手。問之。難陀曰。唯有腥臭之氣。又至香店。令取裹香紙。掬少時棄之。復問難陀。答曰。唯聞香氣。佛語難陀。善友惡友相染習亦復如是。若近善友。必定當得廣大名聞(云云)。惡知識者。非是向我毀辱打罵者也。見我為惡而不諫之。隨喜讚之。令長不善之業。乃至為我尊敬供養者。皆是惡友。故南岳師云。世間道俗。欽仰供養。殷勤請講。皆是惡魔所使。非善知識。是惡知識。如冤詐親。苦哉苦哉。諸王剎利亦復如是。擇擇擇擇。

  言袈裟者。從色為名。此云壞色。梵網經云。青黃赤黑紫作。皆名壞色。註云。壞本白色。違愛心故。亦三衣之都稱。三衣者。一安陀會。五條也。二鬱多羅僧。七條也。三僧伽棃。九條也。又有十一條。乃至二十五條。於中長短廣狹裁縫之法。具如章服儀及六物圖中說。悲華經云。釋迦如來於寶藏佛所發願。願我成佛時。我袈裟有五種功德。一者入我法中。犯重邪見等四眾。於一念中。敬心尊重。必於三乘受記。二者天龍人鬼。若能恭敬此袈裟小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者若有鬼神諸人。得袈裟段乃至四寸。飲食充足。四者若有眾生。共相違反。念袈裟力。則尋生悲心。五者若在兵陣。袈裟小分恭敬尊重。常得勝他。若我袈裟無此五力。則欺誑十萬諸佛。有云。龍得袈裟一絲。掛其門上。則免金翅鳥難。大悲經云。披著袈裟者。於彌勒佛。乃至樓至佛所。得入涅槃。無有遺餘。永明壽禪師云。夫袈裟者。名解脫幢。十方諸佛依之而得道果。四眾非人持之而獲安隱。顯示清閑。破除熱惱。若匪離塵之上服。安能拯濟於迷途。功不唐捐。歎不可盡(云云)。

  言應器者。梵云鉢多羅也。佛制瓦鐵為勝。其體量大小及其功德優劣。如六物圖中引示。比丘十八物中。袈裟與鉢為急。如鳥兩翼。如車二輪。闕一不可。四分律云。若比丘闕袈裟與鉢。受他供養者。准於千劫斷牛頭罪。是故比丘袈裟與鉢。常隨其身。不可暫離。

  言黃卷者。佛經也。如向所示。漢明時。佛經道經同焚試驗。道經為灰。佛經不燒。但烟熏為黃色而已。爾後造經者。表之皆染紙。為黃色焉。夫閑中師友。莫若佛書。於中所說。皆是諸佛菩薩行因得果。無量功德及教眾生。禁惡行善。捨邪歸正。種種因緣真實之語。若能讀文尋義。慕仰聖賢。感己傷他。如是操心。過日則眾緣稍息。身心自淨。玄境可攀。勿得悠悠虗消白日。其有不能自專覽經者。宜當求問於知之者。隨分學之。一日一句亦得。然則二日二句。乃至十日十句。百日百句。如是不闕日課。則識非不愽。如其遲滯一聞而不通者。若再聞三聞。乃至十聞。則何所不通。雖未究達幽深之義。豈不異昔全蒙之日。由是漸漸修學。通達妙理。入甘露門。可不快乎。然則猶勝無知鳥空盲禪。寧不賢於終日虗談戲笑之徒。但懶惰無心而已。苟能用力勤學。而不達者。未之有也。

  言外書者。韋陀典籍及諸家文書篇集等。誤人之虗談也。故法華經云。及造世俗文筆讚詠外書。如是之人。皆勿親近。又大論云。習外典者。如以刀割泥。泥無所成。而刀日損。又云。讀外典者。如視日光。令人眼暗。止觀輔行記云。讀春秋。誦左傳。終朝心遊戰陣。口演詐謀。助佛法者遠矣(云云)。如莊老孔孟之道。雖非究竟之辭。而文弘仁義。故為新學入道之門。亦可時覽。何以故。毗奈耶中云。佛聽比丘學外論。於一日分三。初中二分。讀誦佛經。晚讀外書。故祇洹中有書院。置大千界內文書。佛聽比丘遍讀。為降外道故。不許依其見解。又不得為好而廢道業。

  言目不視女人者。女人是世出世間障生之本。世間障者。在天子位。由之而亂其國。公卿大夫。由之而不能治其家。士庶人民。由之而失其身。況欲出世者。可不畏慎。又眾生煩惱貪欲為本。若見女色。婬心忽生。熾不可禁。由茲作諸方便。遂得犯觸。一觸然後。心不厭足。無有退捨。如蛾赴火。不可禁制。亦如鐵鎚。投於淤泥。永無出期。一切患難由之而生。於無量劫。輪迴生死。未有入道之門。是以我佛如來。諸經教中。苦切訶之。歷代諸祖論傳記章亦復如是。華嚴經中。威德主太子。訶論最切。是故欲渡愛河。應須遠離一切女人。若有因緣。不得已而見之。則如見毒蛇。猶避火坑。昔清涼祖師隔帳看母。況諸女人而直見之乎。

  晝臥者。諸放逸中。甚不可也。如來誡諸比丘。夜亦不臥。何況晝臥。世間之道亦不宜也。故仲尼訶宰予曰。朽木不可雕也(云云)。若有疾病須臥。則當右脇著地。不得屍臥。餘食者。如來初制比丘。一日一食。後羅睺羅幼少出家。飢而啼之。佛為止啼。且許朝粥。後世比丘見此開門。朝粥中食。以為恒式。是以此兩時外。皆為餘食。若失朝中。非時得食。不食則佳。食亦無妨。何者。飢羸無力。則道業難成故。止觀論云。食不節。易成病。又愽物志云。雜食者。百疾妖邪之所鍾。食逾少。心逾明。食逾多。身逾損。故食不過度。

  寢不茵蓐者。凡脩道人。不能成功者。專由眠魔之所逼惱。雖氷牀雪被。不覺中來。令人無力。何況厚敷茵蓐。申脚大臥。則安得却之。所以眠熟惛沉。猶如死人。不知夜之旦日之暮。奚暇攝心做功乎。是故比丘臥眠之時。但橫衣枕拳。勿得放恣。少時歇已。即起灌漱。隨其所為。禪誦禮念而不失時。終身不已。然則雖未辦道。名善士也。坐不背西者。昔新羅義湘祖師。專求安養。平生坐不背西。其門徒中。有一犯罪比丘。依法擯之。離群出去。遊行他界。仰慕其師。造像負行。師聞之。召來告曰。汝若實憶我者。我一生來。坐不背西。像亦應爾。於是令像背西。而坐像自迴身。向西而坐。師乃善之。赦罪還攝。是故求西應仰效之。

  又若行時。但視地一心念佛而行。不得左右遊目。令心散亂。如戲人行。況春夏秋三時。踏殺微虫。無端造罪可乎。又復與人語時。無得戲笑高聲妄發。唯取其要。不須煩雜。故外典亦云。君子寡辭。如有所言。三思而後發。言無枝葉。

  受嚫分三者。毗奈耶中云。若比丘受檀施。則須作三分。一上三寶。一與同行者及貧病人。一自受用。是則已具悲敬二心。能報檀恩。為真釋子。

  又比丘不得多畜長物。若多有財物。則日夜計筭。或謀與利。或恐人盜。或恐王奪。或水火失。以此經懷少時不忘。奚暇念佛誦經乎。雖或誦念。異緣交雜。心不專一。功業不成可知。是以如來誡諸比丘。三衣之外。不畜餘長。又不得多有眷屬。未得道前。所有眷屬。多損於己。都無小益。何者。憍瞋慢心。由茲而長。如是三心法中大障。是故經云。修心之士常樂遠離。獨處閑靜。若要多畜。則成魔業。

  言四事者。飲食衣服臥具毉藥也。其有施主。為求福故。減己養妻子之分。用施於僧。而僧若闕戒行威儀。又闕禪誦禮念。則所有信施。尚不能消。況云與福。是則當來必償其債。可不懼哉。又償債報恩事有多途。難可定說。今依經說。略示三等。謂輕重中。何謂為輕。若僧雖知因果而缺威儀。未能如法操心修行。與施主意乖。事不稱理者。後作檀家奴婢僕從。為營家業。心無厭怠。何謂為中。若僧但口說因果。心不相符。於施者受者及所施物。橫計自他。論說是非。不生一念報恩之心者。後作駝驢牛馬。牽車耕田。負載輸運。飢渴鞭箠。不憚勞苦。何謂為重。若僧不知因果。恒起貪心。其有施主。雖給千財。具陳百味種種供養。不以為足。如海納流者。後作猪羊鵝鴨。以身供喰。是為三等報施主恩。如是償債。非止一生。隨其受恩多少次近。歷二生三生乃至十生百千萬生。不可定論。如斯因果。若形影相從。必不毫差。如雲光法師未免牛報。新羅比丘化為樹茸。如是現驗不可殫記。具如珠琳傳及李詭祖傳。是以涅槃梵網等經中。佛誡諸菩薩云。寧以百千刀槍。斬刺其身。終不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所施衣服。寧百千劫吞熱鐵丸。終不以破戒之口受信心檀越所施飲食。於戲。若覩是誡。則如我等無戒禿人。可得放慮恣情。任受信施乎。是以須當食時。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復作是念。我口如竈。栴檀糞穢。隨得而燒。不得欣厭精麤。故長蘆和尚云。飲食之侈不除。解脫之期安在。又於衣服。作是念言。但要掩其醜形。非是嚴身為美。何必取其細輕。而自捨於麤重。是以上根志道之士。忘其身口之資。唯煑藜以充飢。又細草而蔽質。中者常行乞食。衣唯百衲三衣。下流不得如然。必借檀緣而活。然彼檀恩莫重。應須節量受之。蔬糲之食難消。不得全供玉粒。大布之衣亦好。何須絹帛綾羅。何者。旨味珍羞促其壽。價高華服損其福。壽福若未完。則道業焉能就乎。故我能仁大覺。捨金輪而入山。食止一麥一麻。衣是鹿皮麤布。如是難行苦行。乃成無上菩提。普告新學諸生。仰慕本師高節。勿著身口之養。勤修定慧之功。早登解脫之門。先濟受恩之者。是曰知恩而報。何憂償債之勞。

  如上許多事  散在諸經論  今集成略頌  一代義鍾茲  如海一滴水  具含百川味  一嘗知眾味  諸生莫輕忽

  今無寄也。雖霑僧品。推其所行。則戒品也盖闕。禪定也蓋闕。誦念也蓋闕。禮懺也蓋闕。布施也蓋闕。乃至小善。無一修之。凡有諸惡。無一不造。何不愧於佛天乎。淨名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人。若觀斯語。則匿己過。而欲改他過者。亦可愧人歟。然今但取自未得度先度他之義耳。愚遊諸山野。及至都城。而遍閱祝髮被緇者。多於竹葦。除中上者。其餘下愚之輩。所行之業。良可耻之。或有比丘。世俗文書尚不能知。況云解佛經義乎。無宿福故。今則乏短。資生艱難。慮其養身口之費。假憑佛事。雙雙伍伍。遶村隨戶。區區乞丐。但懷多取。豈念福他。既聚集已。互用無度。謂營勝事(成餓鬼業)。或有比丘。粗記文字。但得一經二經。隨文讀誦。昧其義趣。又不聞見釋尊一代起盡之事。自謂法師。不淨說法。誑惑眾人。濫受信施。無有慙愧(成旁生業)。或有假名禪和子。袈裟衲衣藜杖瓢鉢。外似忘機。內無實德。未遂禪功。但執古人公案。非訶大乘經典(成阿鼻業)。或有依禪附教出家學道者。纔預門庭。未窮禪教深奧之旨。各生妄執。更相破毀(成諍論地獄業)。或有比丘。違佛禁法。經紀息利。多有財產。或附王公大臣之勢。自恃富強。陵他貧弱。貪婬嗜酒。或讚詠外書。朋伴俗人。更相唱和。或樂雜戲圍[其/水]愽奕琴瑟簫笛諸不善法。如是恣情。無惡不造(成三途業)。嗚呼。是等豈曰不知善惡業報。利養心強。故任為之。外書亦曰刑故無少。胡不懼之。是以處山野。而未免農樵之誚。遊城隍而多為卿士之譏。由是之故。令法危之。不可忍睨也。夫法不自弘。弘之在人。人若不能。法寧久住。昔者魏帝破滅大法者。盖以其時沙門違佛戒律。多行放逸故也。此則自召其殃。然後王乃加之耳。可不鑑焉。觀今之勢。幾乎彼世。危哉危哉。小僧雖不敏也。將恐將懼。發此狂言。請諸仁者。勿謂狂人之語。不足為信。覩彼明鑒。各秉其志。袽窒法般度生死海。度己度他。展轉相承。令法不墜。則其利愽哉。且古之人。重法而不取人。如天帝拜畜為師。雪山從鬼請偈。若一言一句有益於己。師之過惡。何有於我哉。如臭囊中金。不以囊臭而弃其金。況今之所錄。非從臆說。皆佛祖言。來者詳之。外傳云。知鳳一毛足矣。知錦一文備焉。又云。合抱之木。起於毫末。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學佛者亦然。若覽此頌。則已染指於一代之教。亦始足於五位之行。智者在茲念茲。毋輕毋忽。

  釋迦如來行蹟頌卷下(終)

  天台始祖龍樹大士云。有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暗中。有目無所見。有慧無多聞。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無所照。有聞有智慧。是所說應受。無聞無智慧。是名人身牛。今有浮庵長老無寄。早投於白蓮社第四世真淨國師之嫡嗣釋教都僧統覺海圓明佛印靜照大禪師。而安堂下。落髮披緇。法名雲默。學通一家文義。赴於選席。中上上科。得窟嵓住持之名。高步名途。一旦唾弃。猶弊屣也。乃遊歷金剛五臺等。名山勝地。竟到始興山卓一庵而樓遲。以誦蓮經。念彌陀畫佛書經。為日用者。垂二十年矣。餘力搜尋佛典祖文。撰述本師行迹頌并註。乃成兩軸。以啟童蒙。利莫廣焉。噫娑婆世界成住壞空劫數長短。三界五趣壽福優劣苦樂差別。如來方便隨類示現四土三身。五時說法年月次第。諸經部內半滿偏圓本迹權實。乃至滅後遺法流行隆夷處近。及後進學者修行入道方便之規。如明鏡當臺。無一毫差。真可謂吾祖所云是所說應受者明矣。善哉未曾有也。其文辭之格。吾欽袵無間然矣。時天歷三年庚午二月八日萬德山白蓮社沙門豈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