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續藏經 名僧傳抄

 梁 寶唱撰

  名僧傳抄目次

名僧傳目錄

  祇洹寺求那跋陀  偽秦長安官寺釋道安  晉江陵長沙寺釋曇翼  晉始寧保山竺法義  齊上虞城山寺釋僧行  晉江陵長沙寺釋法遇  偽秦長安釋道恒  三乘漸解實相事  無神我事  宋長樂寺釋覺世  宋莊嚴寺釋曇斌  宋莊嚴寺釋曇濟  禮法事  宋道場寺佛駄跋陀  宋定林寺曇摩蜜多  宋宗照寺僧伽羅多哆  偽魏燉煌釋道韶  偽魏長安大寺釋僧印  宋中興寺釋慧攬  晉永興龍山大寺納衣  宋尋陽釋慧通  宋欣平龍華寺釋道汪  晉尋陽廬山陵雲寺釋慧永  晉長安太后寺釋慧精  晉山陰顯義寺竺法純  宋尋陽廬山竺慧慶  宋瓦官寺釋慧果  宋江陵釋慧海  宋城都香積寺釋道法  宋欣平慈氏寺釋僧業  齊山陰天柱等釋法慧  晉吳通玄寺釋僧表  宋枳園寺釋智嚴  宋道場寺釋寶雲  宋齊昌寺釋法盛  宋瓦官寺釋僧供  宋龍華寺釋道矯  齊安樂寺釋曇副  釋法祥  (附)名僧傳說處

  名僧傳抄目次(終)

  名僧傳目錄

    莊嚴寺釋寶唱撰

名僧傳第一(外國法師一)

  漢雒陽蘭臺寺竺迦攝摩騰一  漢雒陽蘭臺寺竺法蘭二  漢雒陽支樓柯讖三  漢雒陽安世高四  吳建初寺康僧會五  晉長安青門外寺竺法護六  晉建初寺白尸梨蜜七  晉豫章山康僧淵八

名僧傳第二(外國法師二)

  偽秦逍遙園佛陀邪舍一  偽秦逍遙園鳩摩羅耆婆二  偽秦西河曇無懺三

名僧傳第三(外國法師三)

  王衛軍寺僧伽提婆一  偽秦曇摩難提二  偽秦僧伽跋澄三  祇洹寺求那跋摩四  許岡寺僧伽跋摩五  中興寺求那跋陀六

名僧傳第四(神通弘教外國法師四)

  竺佛圖澄

名僧傳第五(高行上中國法師一)

  晉倉垣水南寺朱仕行一  偽秦長安官寺釋道安二

名僧傳第六(高行中中國法師第二)

  偽秦飛龍山釋僧光一  偽秦飛龍山竺道護二  偽趙長安竺道進三  偽趙燉煌竺法乘四  晉江陵上東寺竺僧輔五  偽秦勞陽釋法和六  偽秦中山康法朗七  晉江陵長沙寺釋曇翼八  宋江陵竹林寺釋曇從九  偽魏釋玄高十

名僧傳第七(高行下中國法師第三)

  宋餘杭方顯寺僧詅一  宋江陵辛寺曇鑒二  偽魏曇弘三  宋道場寺僧馥四  宋祇洹寺僧苞五  宋南林寺法業六  宋新安寺法瑤七  宋彭城晉山寺僧籥八  齊靈根寺玄暢九  齊定林上寺僧遠十  齊定林上寺僧柔十一  齊山陰城傍寺惠基十二

名僧傳第八(隱道上中國法師四)

  晉長安山寺于法蘭一  晉長安城西寺帛法祖二  晉剡東仰山寺竺法深三  晉剡白山靈鷲寺于法開四  晉剡石城山寺支道林五  晉於替青山寺竺道曠六  晉酒泉山寺帛法作七  晉吳虎東山竺道一八  晉會稽山寺竺法仰九  晉剡東仰山寺竺法友十  晉長沙麓山寺釋法崇十一  晉剡東仰山寺竺法薀十二  晉剡東仰山寺康法式十三  晉奉高琨瑞山寺竺僧朗十四  晉剡山于道邃十五  晉始寧保山竺法義十六

名僧傳第九(隱道中中國法師五)

  晉尋陽廬山釋惠遠傳

名僧傳第十(隱道下中國法師六)

  晉故章崐山支曇諦一  晉吳虎丘東竺道寶二  晉蜀郡龍淵寺惠持三  偽秦京兆啇洛山道整四  偽秦覆舟山道立五  晉江夏五層寺法愍六  晉奉高太山寺僧敦七  晉尋陽廬山東寺曇邕八  晉尋陽廬山東寺曇恒九  宋尋陽廬山西寺道生十  宋會稽若邪山懸雷寺道敬十一  宋始興靈化山寺僧宗十二  宋鍾山定林下寺僧鏡十三  宋鍾山草堂寺僧拔十四  齊鍾山藥王寺法整十五  齊上虞城山寺僧行十六

名僧傳第十一(中國法師七)

  晉高邑竺法雅一  晉淮陽支孝龍二  晉瓦官寺竺僧敷三  晉瓦官寺竺法汰四  晉江陵上明寺釋曇微五  晉江陵長沙寺釋法遇六  晉河內釋惠超七  晉彭城郡竺道融八  晉吳郡臺寺釋道祖九  晉蜀郡龍淵寺釋惠嚴十  晉江陵長沙寺釋僧衛十一

名僧傳第十二(中國法師八)

  偽秦長安大寺釋僧[((素-糸)*力)/石]一  偽秦長安釋僧叡二  偽秦長安大寺釋景影三  偽秦長安釋僧肇四  偽秦長安釋道恒五

名僧傳第十三(中國法師九)

  宋城都廣平寺釋僧恭一  宋瓦官寺釋法和二  宋彭城寺釋僧弼三  宋東阿釋惠靜四  宋烏衣寺釋惠叡五  宋東安寺釋惠嚴六  宋道場寺釋惠觀七  宋祇洹寺釋惠義八  宋廣平長樂寺釋道誾九  宋尋陽廬山釋曇詵十

名僧傳第十四(中國法師十)

  宋江陵瑟杷寺惠徹一  宋祇洹寺僧睿二  宋龍光寺寶林三  宋淮南中寺釋曇無成四  宋棲玄寺釋惠耀五  宋吳虎丘山釋道施六  宋中興寺釋惠定七  宋天竺寺釋弘穪八  宋謝寺釋曇無達九  宋淮南中寺釋曇因十  宋比多寶寺釋靜林十一  宋長干寺釋道景十二  宋靈味寺釋僧合十三  宋莊嚴寺釋僧璩十四  宋舟楊釋梵敏十五  宋中興寺釋道溫十六  宋中興寺釋僧嵩十七  宋多寶寺釋道亮十八  宋天保寺釋惠整十九  宋壽陽東山寺釋僧導二十  宋江陵上明寺釋惠莊二十一

名僧傳第十五(中國法師十一)

  宋廣陵永福寺惠因一  宋東莞竺僧度二  宋宗熈寺曇瑤三  宋會稽天柱山惠靜四  宋山陰若邪山道猷五  宋治城寺惠琳六  宋新安寺道猷七  宋東安寺道猛八  宋長樂寺覺世九

名僧傳第十六(中國法師十二)

  宋中興寺智斌一  宋靈基寺僧瑾二  宋莊嚴寺曇斌三  宋何園寺惠高四  宋莊嚴寺曇濟五  宋治城寺惠通六  宋東安寺法智七  宋龍光寺法寶八  宋謝寺僧度九  宋中興寺僧慶十  宋靈基寺道愛十一  宋天竺寺曇淵十二

名僧傳第十七(中國法師十三)

  齊新安寺曇度一  偽魏僧淵二  齊莊嚴寺道惠三  齊高座寺僧成四  齊瓦官寺惠智五  齊天保寺道盛六  齊湘宮寺法鮮七  齊中興寺僧念八  齊中興寺道文九  齊草堂寺惠熈十  齊多寶寺弘苑十一  齊長樂寺僧周十二  齊靈基寺智林十三  偽魏法度十四  齊靈基寺曇識十五  齊建元寺惠原十六  齊中興寺僧鍾十七  齊藥王寺曇遷十八  齊中興寺僧表十九  齊靈基寺法湲二十  齊北多寶寺惠隆二十一  齊謝寺惠次二十二  齊何薗寺惠隆二十三  偽魏智誕二十四  齊靈基寺僧修二十五  齊謝寺僧最二十六  齊南海三藏寺曇通二十七  齊莊嚴寺玄趣二十八  齊大昌寺僧宗二十九  偽魏惠記三十  齊中寺法安三十一  齊莊嚴寺僧達三十二  偽魏道登三十三  齊彌陀寺僧顯三十四  齊靈根寺法常三十五  齊中興寺僧印三十六  齊福寺敏達三十七  齊莊嚴寺僧寶三十八

名僧傳第十八(律師)

  宋壽陽石澗寺卑摩羅叉一  宋長安大寺曇摩流支二  宋江陵辛寺惠猷三  宋吳閑居寺僧業四  宋廣陵長樂寺惠詢五  宋汴泗道儼六  宋吳閑居寺惠光七  宋江陵枇杷寺僧隱八  宋北法輪寺道遠九  宋江陵上明寺成具十  宋閑心寺道榮十一  宋涼洲公府寺法香十二  宋涼洲法力十三  齊瓦官禪房超度十四  齊長干寺法頴十五  宋蜀郡靈建寺法琳十六  齊定林下寺道嵩十七  齊天保寺惠文十八  齊閑心寺僧祐十九  齊安樂寺智稱二十

名僧傳第十九(外國禪師上)

  晉長安大寺弗若多羅一  晉西海跋摩瞿沙二  宋西梁洲智山三  宋高昌摩騰掘帝四  宋道場寺佛駄跋陀五  宋江陵辛寺曇摩耶舍六  宋定林寺曇摩蜜多七  宋建康僧伽達多八  宋道林寺畺良耶舍九  宋宗熈寺僧伽羅多哆十

名僧傳第二十(中國禪師下)

  晉中山郡柳泉山釋令詔一  晉剡石城山帛僧光二  晉始豐赤城山竺曇猷三  晉涼洲惠紹四  晉彭城鍾寺法相五  晉始豐赤城山支曇蘭六  晉長安大后寺智通七  宋會稽石室靜度八  偽魏燉煌道韶九  宋南林寺惠始十  宋涼洲法成十一  宋枳園寺道恭十二  宋枳園寺僧諮十三  宋酒泉惠全十四  宋建康曇泓十五  偽魏長安大寺僧印十六  宋中興寺惠欖十七  宋欣平龍華寺智寅十八  宋莊嚴寺僧謙十九  宋靈根寺道忠二十  宋江陵長沙寺法期二十一  宋欣平龍華寺曇智二十二  宋靈根寺惠印二十三  宋城都安樂寺普恒二十四  齊栖靜寺僧審二十五  齊招提寺法隱二十六  齊武昌頭陀寺法悟二十七  齊靈根寺惠暉二十八  齊龍華寺曇超二十九  齊安固新興寺道果三十

名僧傳第二十一(神力)

  晉雒陽滿水寺耆域一  晉雒陽般鵄山楗陀勒二  晉南海羅浮山單道開三  晉雒陽常山竺佛調四  晉[林/必]陽樓至山訶羅竭五  晉襄陽羊舛于寺竺法惠六  晉永興龍山大寺納衣七  晉南海羅浮山沙門八  宋雒陽釋曇始九  宋延賢寺杯渡十  宋梁洲釋智整十一  宋高昌釋法朗十二  齊江陵長沙寺釋惠遠十三  宋尋陽釋惠通十四  齊江陵陟[山*巴]寺釋僧惠十五

名僧傳第二十二(兼學苦節第一)

  晉尋陽廬山西寺惠永一  宋寧蜀江陽寺普明二  宋欣平龍華寺道汪三  宋道場寺法莊四  宋謝寺僧開五  宋彭城寺惠琳六  宋天保寺僧蘭七  齊普弘寺惠溫八  齊道林寺僧隆九  齊興皇寺惠堅十  齊西安寺僧侯十一  齊草堂寺法紹十二  齊靈曜寺僧全十三  齊靈根寺惠豫十四  齊奉城寺僧護十五  齊長干寺玄暢十六  齊新安寺玄運十七  齊彭城靜林法遷十八  齊建元寺僧嵩十九  齊臨沂攝山法度二十  齊江陵四層寺惠敞二十一

名僧傳第二十三(感通苦節第二)

  晉洛陽康法持一  晉江左釋僧顯二  晉河北帛法橋三  晉剡支曇嶷四  晉尋陽廬山陵雲寺釋惠永五  晉信安釋曇彼六  晉長安太后寺釋惠精七  晉長安釋惠蒐八  晉鍾山竺曇盖九  晉尋陽釋僧濟十  晉河陰白馬寺釋曇邃十一  晉尋陽廬山釋僧融十二  晉瓦官寺支法乾十三  晉山陰顯義寺竺法純十四  宋鹽官若常山石室釋僧秀十五  宋建康釋惠簡十六  宋南磵寺釋道固十七  宋謝寺釋僧弘十八  宋尋陽廬山竺惠慶十九  宋瓦官寺釋慧果二十

名僧傳第二十四(遺身苦節三)

  晉羅江霍山僧群一  晉河北曇穪二  宋長安寒山僧周三  宋高昌法迎四  宋鄴廷尉寺僧富五  偽秦法羽六  宋臨川招提寺惠紹七  宋尋陽廬山僧瑜八  宋北竹林寺惠盖九  宋江陵道海十  宋城都義興寺僧慶十一  宋城都三寶寺僧生十二  宋城都武擔寺弘濟十三  宋城都香積寺道法十四  宋欣平慈氏寺僧業十五  齊壟西記城寺法光十六  齊交洲仙山寺曇弘十七  齊金剛寺法紵十八  宋晉壽建元寺弘願十九

名僧傳第二十五(〔宋〕索苦節第四)

  晉上虞徐山曇隆一  晉治城寺僧法二  晉武當山普施三  晉於替法恒四  宋東安寺法恭五  宋始豐曝布山僧從六  宋尋陽廬山陵雲寺惠安七  宋剡法華臺法宗八  宋天保寺玄敦九  宋西涼洲法進傳十  宋招提寺惠標十一  宋靈曜寺智玄十二  宋彭城寺僧[雨/復]十三  宋莊嚴寺僧懿十四  宋招提寺惠宏十五  宋靈基寺道毗十六  宋新安寺惠辨十七  宋莊嚴寺惠忠十八  齊吳閑心寺法訓十九  齊興福寺僧高二十  齊中僧盛二十一  齊高座寺惠進二十二  齊靈曜寺志道二十三  齊龍華寺僧念二十四  齊瓦官寺法纖二十五  齊定林上寺超弁二十六  齊高昌僧遵二十七  齊靈基寺法明二十八  齊祇洹寺僧志二十九  齊祗洹寺惠志三十  齊莊嚴寺惠演三十一  齊高昌仙窟寺法惠三十二  齊正勝寺法願三十三  齊山陰天柱寺法惠三十四  齊欣平等法定三十五  齊欣平龍華寺法衛三十六

名僧傳第二十六(尋法出經苦節六)

  晉長安竺佛念一  晉道場寺法顯二  晉東安寺竺法維三  晉吳通玄寺僧表四  宋枳園寺智嚴五  宋道場寺寶雲六  宋定林上寺智猛七  宋黃龍法勇八  宋高昌道普九  宋齊昌寺法盛十  齊定林上寺法獻十一

名僧傳第二十七(造經像苦節六)

  晉吳紹靈寺惠護一  晉山陰嘉祥寺惠虔二  宋瓦官寺僧供三  宋吳虎丘山僧詮四  宋彭城寺僧鍾五  宋瓦官寺僧楊六  宋江陵鹿山寺僧亮七  宋安樂寺道靜八  宋謝寺僧昌九  宋龍華寺道矯十  齊安樂寺曇副十一

名僧傳第二十八(造塔寺苦節七)

  晉安樂寺僧受一  晉瓦官寺惠力二  晉武陵平山惠原三  晉建初寺曇爽四  晉長干寺惠達五  宋白馬寺惠光六  宋武陵顯宋寺慈欽七  宋始興虎丘山僧律八  宋城都費寺法智九  宋廣陵靈鷲寺淨開十  宋宜昌閑居寺曇蘭十一  宋延賢寺法意十二  宋江陵多寶寺僧運十三  宋定林下寺僧鑒十四  宋吳縣南寺僧智十五  宋江陵長沙寺法翼十六  宋長干寺智愛十七  宋靈曜寺法意十八  宋謝寺僧瞿十九  宋番禺祇洹寺法獻二十  宋祇洹寺惠敬二十一

名僧傳第二十九(導師)

  宋祇洹寺道照一  宋長干寺曇頴二  宋瓦官寺惠璩三  宋靈味寺僧意四  宋靈味寺曇宋五  宋中寺曇光六  宋興福寺惠芬七  宋祇洹寺惠明八  齊齊福寺道儒九  齊瓦官寺惠重十  齊閑心寺僧憙十一  齊瓦官寺法覺十二  齊齊隆寺法鏡十三

名僧傳第三十(經師)

  晉建初寺曇藥一  晉祇洹寺法平二  晉祇洹寺法等三  宋白馬寺超明四  宋白馬寺明惠五  宋白馬寺僧饒六  宋安樂寺道惠七  宋謝寺智宋八  宋新安寺道綜九  宋烏衣寺曇遷十  宋道場寺法暢十一  宋瓦官寺道琰十二  齊東安寺曇智十三  齊安樂寺僧弁十四  齊寧蜀龍淵寺曇馮十五  齊中寺僧琮十六  齊北多寶寺惠忍十七

  

  名僧傳抄

    梁 寶亮 撰

  名僧傳第三

  求那跋陀(梁言功德賢也)

  中天竺人也。少傳五明。天文書筭。醫方呪術。風甬盈虗。世間術業。多所究竟。而志力堅明。偏習方等。以外典雜事弊釋氏。乃遁遊師子國。依師入道。專情學務。辭小習大。世號之為摩訶乘焉。師欲試之。命就闇室。操取經匣。即得華嚴大品。師曰。大乘於汝乃有重緣。奉書父母。勸歸正法。曰若專外道。雖還無益。若歸依三寶。則長得奉見。父感至言。遂乖邪崇正。頃之功德賢乃奉送資供。求向東方。因隨舶汎海。元嘉十二年春。始至廣洲。憩雲峯山。立寺以山為名。時刺史車朗表聞。宋文帝遣使迎接。其年冬至京師。勅住祇洹寺。遙入宮臺傳譯。意好欣然若故舊。帝甚敬異之。琅邪顏延之。宕才碩學。束帶詣門。於是京邑道俗。車盖相望。彭城譙王義宣置師事焉。眾僧共請出經。於祇洹寺。集義學諸僧。初出雜阿含經五十卷。又於東安寺。出法鼓經二卷。出相續解脫經二卷。第一義五相略一卷。後於舟楊郡。譯出勝鬘經一卷。又於道場寺。出央掘四卷。楞伽經四卷。眾七百餘人。寶雲傳譯。惠觀執筆。辨章文義妙會。先自元嘉二十三年。譙王鎮荊洲。請與俱行。安憩辛寺。更立殿房。即於寺內。出無憂王經一卷。八吉祥經一卷。過去現在因果四卷。無量壽一卷。泥洹一卷。凡十三部。合七十三卷。譙王欲請講華嚴等經。而跋陀自忖未善漢語。愧難積旬。即旦夕禮懺。請乞冥應。遂夢有人。白服持劒。擎一人首來。至其前曰。何故憂邪。跋陀具以事對答。曰。不痛。壑然便覺。心神喜悅。旦起言義皆備領漢語。於是就講。弟子法勇傳譯。僧念為都講。雖因譯人。而玄解往復。元嘉將末。譙王屢有恠夢。跋陀答以京都將有禍亂。未及一年。而二凶構逆。及孝建之初。譙王陰謀逆節。跋陀顏容憂慘。而未及發言。譙王問其故。跋陀陳爭墾切。乃流涕而出。曰必無所翼。貧道不容扈從。義宣問曰。法師何故謂弟子舉事不成。答曰。大王名義宣。當以義濟。今興兵犯從非義也。何以能剋。義宣以其物情所信。乃逼與俱下。過江洲。見咸質質。問曰。法師觀弟子軍容何如。答曰。猶如聚墨耳。梁山之敗。火欖轉迫。去岸懸遠。[利-禾+夷]無濟理。唯一心稱觀世音。手捉卭竹杖。投身江中。水裁至滕。以杖刾水。水深流駛。見一童子。尋後而至。以手牽之。顧謂童子。汝小兒何能度我。怳忽之間。覺行十餘步。仍得上岸。即脫納衣。欲賓童子。顧覽不見。舉身毛竪。方知神力焉。時王玄謨督軍梁山。孝武勑軍中得摩訶乘。善加料理。驛信送臺。俄而尋得。令舸送還都。孝武即時引見。顧問委典。曰企望日久。今始相遇。跋陀對曰。既染覺戾。分為灰粉。今得接見。重荷生造。勑問置誰為賊。答曰。出家之人不豫戎事。然張暢宗靈秀等。並是駈逼貧道所明。但不圖宿緣乃逢此事。孝武曰無所懼也。是日敕住後堂。供施衣物。給以人乘。初跋陀在荊洲十載。每與誰王書疏。無不記錄。及軍敗簡檢。無片言及軍事者。孝武明其託謹。益加禮遇。後因閑談。聊戲問曰。念丞相不。答曰。受供十年。何可忘德。今從陛下。乞願為丞相三年燒香。帝悽然動容。義而許焉。及中興寺成。勅令移住。令開三間房。後於東府讌會。王公畢集。勑見跋陀。時未及淨髮。白首皓然。孝武遙望。顧語尚書謝莊曰。摩訶乘聰明機解。但老期已至。朕試問之。必悟人意。跋陀上階。因迎謂之。摩訶乘不負遠來之意。但有一在。即應聲答曰。貧道遠歸帝京。垂四十年。天恩隆遇。銜塊罔極。但七十老病。唯一死在。帝嘉其機辨。勑近御座。舉朝屢目焉。後於秣陵界鳳凰樓西起寺。每至夜半。輙有推戶而喚。視不見人。眾屢厭夢。跋陀燒香呪曰。汝宿緣居此。我今起寺。行道禮懺。常為汝等居住者。為護寺善神。若不能居。隨所安。既而道俗十餘人。同夕夢見。鬼神千數。皆荷擔移去。寺眾遂安。大明七年天下亢旱。祈禱山川。累日無驗。孝武請令祈雨。必使有感。如其無効。不須相見。跋陀答曰。仰憑三寶。陛下天威翼必降澤。如其不獲。不復重見。即往北湖釣臺。燒香祈請。不復飲食。默而誦經。密加秘呪。明日晡時。西北雲起如車蓋。日在桑榆。風震雲合。即日降雨。明旦公卿入賀。勑見慰勞。嚫施相續。跋陀自幼以來。蔬食終身。常執持香爐。未甞輟手。每食竟輙分食。飛鳥集手取食。至明帝之世。禮供彌盛。到泰始四年正月。覺體不平。便豫與明帝公卿告辭。臨終之日。延佇而望雲。見天華聖像。禺中遂卒。春秋七十五。明帝深加痛惜。慰賻甚厚。公卿會葬。榮眾備焉。又續有求那毗地。中天竺人。聰瞻有記。誦經十餘萬言。兼解陰陽道術。以齊建元中來至。住毗舍離寺。永明十年。譯出十二因緣。及頎湏達長者經。造正觀寺(云云)。

  名僧傳第五

  道安

  本姓衛。諸偽秦書並云。常山扶柳人也。□□孩稚而家嬰世禍。外兄孔氏鞠養之。年七歲。便解者音讀書。五經文義稍已通達。迄于志學。邪好佛道。年十八乃出家。性甚聰敏。□□又別立禪房以栖。靜勝果竹成列。華藥布滿。名曰檀溪寺。符堅遣使。送外國金薄倚像。高七尺一軀。金坐像一軀。結珠彌勒像。金縷繡像。織成像各一張。每講席一建振發。風采綱領。玄宗開張。慧目理思。懷道之士皆負書而至。時年五十二矣。□□甞與弟子法遇等以人。於彌勒像前立誓願。同生兜率。□□偽建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忽有異僧來求寄憩。形色蕭猥。服章垢悴。以房舍迮狹。安置講堂中。中宵有起者。見講堂不開。而於窓間躍出。維那白安。安呼共語。問。何事來此。希告以實。答曰。不敢相欺。為法師來耳。安曰。我罪根深淺。詎可遇度耶。答曰。法師罪甚不多。易為功德。安曰。何方自勵。可得免度。曰。故應浴僧。浴僧未若浴羅漢功德至重也。安曰。浴僧力所能辦。羅漢何由可致。曰。但榮其具。能相為致之。安曰。既已降屈相。能微見神力。開悟眾心。此僧即舉手仰撥天西北端。重霄既褰。見天宮伎樂。闔寺道俗無不必覩。久乃撝之。泯然還合。復還講堂。因入澡灌中。儵爾在外。於是辭別而去。安乃大勞浴僧。浴僧事訖。更多煑香陽。淨諸浴室。果致羅漢數十人。化作寺中小兒。室前共戲。俄而失去。聞有浴聲。陽物盡用。安先與隱士王嘉。同在城內。以其年二月八日中食畢。嘉往候安。安曰。世事如此。行將及人。相與去乎。嘉曰。知所言並前去。吾有小責未了。不得俱。嘉別安。初無疾欲然而化。春秋七十二。葬五級寺中。□□安甞與嘉及弟子法遇等。於彌勒佛前。共立誓願。願生兜率。及姚萇之得長安也。嘉故在城。門階戶席皆璩舊物。巖見愴然而悲。縱恨其獨與璩狎。并愱其風望。恐為人所輔。惡而害之。泰元十六年造彌勒像。今在玄集寺中。桓玄為之頌。

  名僧傳第六

  曇翼

  本姓姚。生羌土中。年十六。師事道安。善辭大乘。彌精三藏。才識明儁。雖不逮安。而節行清苦。門人莫競。晉長沙大守荊洲勝舍。欽安風德。欲遠相迎請。捨宅為寺。告安求一僧為寺主。安顧謂翼曰。荊楚士庶始欲歸宗。成其美者。非爾誰歟。爾其行也。翼貞錫南佂。至即締構。一年功畢。名長沙寺。後遊蓋部。刺史毛璩一遇相重。便餉米千斛。為設中食。飯內得一粒糓。即擇取先噉。璩歎曰。此沙門豈棄人供養者邪。遂厚加贈遺。尋歸荊洲。及丘賊入境。抄掠漢南。江陵闔境。避難上明。翼又於上明造東寺。後還長沙寺。復加開祐造大塔。并丈六金像。未有舍利。祈請累年。忽爾而得。即集僧尼五百人。燒香讚唱。請一鉢水。以汎舍利。舍利右旋。五色光耀。清徹滿室。因往巳陵君山伐木。山海經謂濶廷山者也。上有幽穴。潛通吳之苞山。山既神異。行者憚之。上人說。桓玄聞山有白雉兔。乃往求之。迷路累日。望船甚近。而不得至。翼至見白虵數十斷道。翼為說法。虵乃避路。夜得夢云。林木是所惜。既營佛塔輙給。但莫命部曲非法取也。人力皆是借倩。遂有所竊。至江陵。翼杖巳。上秗秗木未取。為軍人御奪。改先小塔。更立大塔。又鑄丈六金像。先契二匠。便設大會。願無鯁妨。四輩聞知。皆樂隨憙。所獲銅[月*鳥]過足周用。因以所餘更造靈儀。舉香七尺。翼德被[阿-可+夷]服。學徒歸湊。每歎寺足眾僧。形像尚少。甞聞阿育王多造佛像。隨緣流布。而獨不至此。豈非精誠未詣邪。於是彌致懇惻。永和十九年二月八日夜。忽有像現城北。身光照夜。明若晨曦。闔洲驚騷。遠近雲集。時白馬寺遣迎百人。展力折不能動。翼曰。此必阿育王像當往長沙寺。非強力所能移。僉曰請効甚驗。翼乃稽首致敬。命弟子擎捧。裁有五人。飃然輕舉。四眾推伏。請問其故。翼笑曰。昔有誠願。推理謂爾後耳。罽賓禪師僧伽難陁。從蜀下入寺禮拜。云是外國像。尋覔銘題佛光。果有胡書。讀曰阿育王造也。年八十二。義照中卒(云云)。

  名僧傳第八

  竺法義

  沙門曇宗寺記云。惠義不知何許人。年九歲。遇竺法深。法義問曰。仁利是君子所行。孔丘何故罕言。深答曰。緣物尠能行。故希言之耳。年十三。伏膺道門。修治戒行。標秀之稱。與日而升。好大乘學。尤精法華。住瓦官寺。王導孔敷並通風契。後居始寧之保山。徒眾四十餘人。皆是高勝道士。領會玄微。四時不替。咸安二年。遇篤病。針石不差。唯專念觀世音。久忽夢。一沙門出其膓胃。去其垢疾。清水洗濯。還內腸中。既窹豁然頓愈。晉孝武即位。以其名德延出京華。常所師諮。供給甚厚。春秋七十四。太元五年卒。帝以錢十萬。買新亭崗為墓。起塔三層。時有釋普隨釋惠鑒升卒中居于臨海。並有德素(云云)。

  名僧傳第十

  和上諱僧行

  本姓支。會稽山陰人。年十三出家。為基法師弟子。住城傍寺。每曰。神仙之道終有遷墜。玄儒之教不能出俗。陶瑩心神。開發慧悟。莫先乎釋氏。乃披經問道。威儀弘備。常惜寸陰。和上同學僧悝。擅名東夏。與和上影響惠基。共弘至教。悝山陰人。體度弘泰。風味宕遠。基每曰。能光益風化。唯行悝而已。和上以人間諠動。乃移住法華寺。自非法事。足不下山。永明中。上虞縣城山寺。是蔡興宗所立。年歲稍久。風範彫喪。既闕總領。請和上鎮正。乃拂衣就之。於是闡揚法教。開示誘施。齊齊烏眾。等化之常悅。念西方。要期安養。春秋五十九。永明十一年卒。又有同學惠通。弟子僧誕(云云)。

  名僧傳第十一

  法遇

  (別傳云曇遇。又別記云道遇也)。不知何處人也。少而慷慨。養索自居。隣豪妻之以女。郡守徵以為吏。皆不從。專慕大法。投釋道安為師。既得沐浴玄化。諮諏昧理。執橾精懇。禁行無[虛*予]。鍾摩頂之愛。留起予之賞。於是下帷就業。博究深經。義陽太守陳笛阮保。聞風欽悅。修書通好。信使往還。果有嚫遺。晉太元二年。寺荷本圍襄陽。與曇微曇翼遠惠等。下集江陵長沙等。法輪移軔。學徒雲湊。聽受之眾。常四百人。有一僧。於寺飲酒。癡夕燒香。遇罸而不遣。安聞之。以竹筒封一荊子。手題寄遇。遇開封見杖。即曰。此由飲酒僧也。我訓眾不勤。遠貽憂賜。令維那繫磬聚眾。以杖筒量香橙上。行香畢。出眾前。向筒致化。化竟伏地。命維那行杖三下。內杖筒中起。又作垂淚嗚咽。時境內道俗莫不歎息。既而與惠遠書曰。吾不能率眾。和上隔在異域。猶遠垂憂。吾罪深矣。年六十一。卒於江陵(云云)。

  名僧傳第十二

  道恒者

  藍田人。年八九歲。與群小兒。聚沙為佛塔。隱士張忠見之曰。此兒有日龍二理。仕官則位至公輔。為道則振隆大法。恨吾老矣。不得見之。恒少而偏孤。事後母以孝聞。家道清貧。固窮守慎。手學書讀賣。以供養母。終服。與同學道標。俱有名譽。及什公入境。並參詳譯。姚興甚相賞遇。謂有經國之才。有勅。奪恒標法服。詔曰。卿等體閑樂道。服膺法門。曒然之橾。誠在可嘉。但朕君臨四海。治急須才。方欲招肥遁於山林。撫陸涗於屠肆。況卿等周旋諳舊。朕所言盡。各抱幹時之能。而潛獨善之地。此豈朕求賢之至情。卿等篤化之深趣。昔人云。國有驥而不乘。方遑遑而更索。此之謂也(云云)。

  名僧傳第十三

  論曰。問三乘漸解實相曰。經云。三乘同悟實相。而得道為實相。理有三耶。以悟三而果三耶。實相唯空而已。何應有三。若實相理一。以悟一而果三者。悟一則不應成三。答曰。實相乃無一可得。而有三。緣行者悟空有淺深。因行者而有三。問曰。若實相無一可得。悟之則理盡。不悟則面墻。何應有淺深之異。因行者而有三。答曰。若行人悟實相無相者。要先識其相。然後悟其無相。以何為識相。如彼生死之相。因十二緣。唯如來洞見因緣之始終。悟生死決定相畢竟不可得如是識相非相。故謂之悟實相之上者。菩薩觀生死十二因緣。唯見其終。而不識其始。雖悟相非相。而不識因緣之始。故謂之悟實相之中者。二乘之徒。唯總觀生死之法是因緣而有。雖悟相非相。不著於生死。而識因緣之始終。故謂之悟實相理實無二。因於行者。照有明闇。觀彼諸因緣。有盡與不盡。故於實相而有三乘之別。問曰。菩薩之與二乘。既不窮因緣之始終。何得稱悟實相而得道。答曰。菩薩之與二乘。雖不洞見因緣之始終。而解生死是因緣而有。知生死定相不可得。故能不染著於生死。超三界而得道(云云)。

  又問無神我曰。經云。外道妄見我。名之為邪倒。今明佛性即我。名之為正見。外道所以為邪。佛性以何為正。答曰。外道妄見神我。無常以為常。非耶而何。佛法以第一義空為佛性。以佛為真我。常住而不變。非正而何。問曰。何故謂佛性為我。答曰。所以謂佛性為我者。一切眾生。皆有成佛之真性。常存之性。唯自己之所寶。故謂之為我。問曰。若外道妄見神我。以為邪倒者。未知眾生為有神耶。為無神耶。無神者恐空修梵行。修善造惡誰受報應。答曰。眾生雖無常住之神。而有善惡之心。善惡之心。為萬行之主。天堂地獄以心為本。因果相續由斯以生。故常而不存。滅而不絕。所謂中道者也。問曰。無常之神。雖有善惡之心。善惡之心。念念不住。造善惡之心。既當境自滅。未來之心非造善惡之主。云何使未來之心橫受過去之報。有似甲為乙受禍冥司幽罸何其熈哉。答曰。難云。未來之心。不造過去善惡之業。何得橫受過去善惡之報。三後來難。可謂發明奇唱。夫報應之道。不可思議。十住菩薩如能彷彿。豈凡夫末學所可厝壞。且依文句忌言之也。經云。五道受生。以心為本。無常心者。念念常遷。我有古今之異。前心不待後心。而後心因前而有。生死以之無窮。果報以之不絕。經云。劫初穀種。能生未來無窮之穀。神無不滅。心無不因。推穀足以知人。知人足悟無神。是以經云。一切諸法本因緣。空無主。無主之義。豈非無神之明證哉。

  名僧傳第十五

  覺世

  京兆人也。年十二出家。篤信行。無嗜慾。觀世榮利若浮雲。烏學善泥洹大品。立二諦義。以不空假名為宗。論議清辨。與惠[(束*力)/心]齊名。其高談玄勝。以理會心。商略過之。少遊彭城。後來京甸。憩長樂寺。太始中。多通方等經。世手不執卷。而思徹微眇。磐疑石難莫不氷釋。精進勇猛。三業俱勤。弟子僧瑤遇酒小過。戒之曰。縱情殆惰。醉酒飽食。此皆罸性之斧也。婆寒不為。況復息心。若能依律懇懺。特恕一反。若其不爾。便宜遠去。於是門徒肅然。莫不戰慓。四輩崇仰。遠人慕義。春秋五十九(云云)。

  名僧傳第十六

  曇斌

  本姓蘇。南陽人也(王巾云京兆人也)。年十餘出家。事沙門道禕為弟子。患脚疾。不敢下都。元嘉二年乃往江陵。憩於辛寺。飡聽經論。兼修禪律。每苦潭思。情未能達。後於四層寺。中食竟。登般若臺。讀經倦臥。夢見一人。白銀色相好分明。似是彌勒。舉手摩其頂曰。善男子。汝所疑義。數論經書備已解釋。遊方自見。及窹懽憙。因下京都。值僧業律師。在吳講十誦。即往就聽。事竟還都。從靜林法師。於多寶寺誦決所疑。琅耶[免*頁]延之。於講座相遇。謂多寶寺主寶譽曰。此傖道人當為往器。後就吳興小山法瑤。聽泥洹勝[鬘-又+万]。又從南林法業。受花嚴雜心。食不求飽。勤不告勞。乘月讀經。不赴齋會。法業問曰。齋會嚫施足以市油。何故不赴。答曰。形動神疲。則慮不得專。不得專則雖學無功。

  曇濟

  河東人也。十三出家。為導法師弟子。住壽陽八公山東寺。少有器度。汪汪然。儀望端肅。機悟通舉。讀成實論涅槃。以夜繼日。未常安寢。高談遠論。以此自娛。善言謔巧應對。及自當師匠。虗心待物。動止云為莫非體度。綱維正法。開示未聞。年始登立。譽流四海。天子聞風。請出都邑。以宋大明二年。過江住中興寺。法輪移甘露灑澤。四方義學異軌同到。理愜物心。道俗嗟仰。着七宗論。第一本無立宗。曰如來興世。以本無佛教。故方等深經。皆備明五陰本無。本無之論由來尚矣。何者。夫冥造之前。廓然而已。至於元氣陶化。則群像稟形。形雖資化。權化之本。則出於自然。自然自爾。豈有造之者哉。由此而言。無在元化之先。空為眾形之始。故稱本無。非謂虗豁之中能生萬有也。夫人之所滯。滯在未有。苟宅心本無。則斯累豁矣。夫崇本可以息末者。盖此之謂也(云云)。

  名僧傳第十八

  夫禮法者

  外典之篤教。戒律者。內聖之至範。杜利慾之萠。絕邪狂之路。使三障五盖。同歸道場。流遁輕薄。咸濟仁壽。豈非慈悲博大神化無方者乎。自正覺善逝。迦葉撰律為八十誦。誦者謂常應誦持也。而微言稍遠。大義相乖。遂波握掌藏。乃抄為十誦。婆麤富羅抄為僧祇。又彌沙塞抄為五分。曇摩毱多抄為四分。與迦葉維所抄。合為五部。是以長者夢疊。已表當分之相。亦猶春秋分為五。詩分為四之類也。沙門法顯。以義熈二年。從外國還。得僧祇彌沙塞律二部。止獲胡文。未得宣譯。義熈九年。有弗若多羅。至長安。與童壽。共出十誦律。到十二年。佛陀邪舍。與佛共出四分律。其年佛駄跋陀。又出僧祇律。宋景平元年。沙門佛駄什。與智勝。共出五分律。餘迦葉維一部未傳中國。自茲迄今。法流稍廣。四部律律學處處成群諒足導揚前縱。嗣徽後代。其聲業尤著者。並為之傳(云云)。

  名僧傳第十九

  佛駄跋陀

  (或云浮頭婆駄。梁言覺賢)。北天竺人也。九歲失父母。為外家所養。年十七出家。師令誦經。五人同業。四人一月。敵其一日。愽覽經律。精力過人。篤好禪思。遇境斯得。雅遊九次。妙入八解。同學僧伽達多。心相賞遇。同遊罽賓。達多閇室安禪。先自念言曰。無得覺我者也。有頃忽見覺賢對倚彈指。達多問曰。何從得入。答曰。向往兜率。見子意云無得覺我。故相觀耳。達多方悟。非凡夫人焉。苦從謂問。乃云得阿那含也。

  曇摩密多

  (梁言法友)。少稟道化。喰味玄秘。為三寶之勇卒。法城之巨塹。諷誦經藏。堅持律部。偏好禪那。兼修定品。心安虗靜。思達玄微。志願遊方。弘通禪悅。於是汎泊來東。以宋永初三年。始至江陵。住長沙寺。旬日之中。得一舍利。形質雖小。光色異常。以鉢水汎之。遙淥右轉。乍浮乍沈。光[卄/(澄-豆+示)]炳煥。眾皆驚此神奇。嗟歎盈路。元嘉初來集京師。住祇洹寺。譯普賢觀經一分。虗空藏觀一分。至十年移憩定林。業遠囂動。專務清寂。更華。寺後別禪堂。師友十餘。並雅精業。晝夜不休。供施雲集。以十八年。更譯禪秘要三分。五門禪經一分。春秋八十。元嘉十九年六月。卒于寺(云云)。

  僧伽羅多哆

  (梁言僧濟)。西域人也。少失二親。又無兄弟。師心伉節。捨俗襲道。夷放小欲。虗心慕遠。不尚榮華。唯以得意為貴。僧伽達多。見而奇之。語經律。通禪教。人息不息。篤學無倦。安思三空。寂觀五淨。延促由心。遊戲適我。宋永平二年。自外國達于帝京。棲宅丘林。養索川岳。以元嘉十年。卜居鍾山之陽。剪開榛蕪。造立精舍。聳剎陵雲。高堂架日。鑿澗延流。傍巖列樹。當時之威德。故號曰宋熈。禪學之眾。三十餘人。四輩供施。相繼不絕。濟不畜私財。有必入眾。禪席常溫。法言不輟。春秋五十有九。元嘉二十七年卒(云云)。

  名僧傳第二十

  道韶

  本姓凡。燉煌人也。少出家。勤道業。讀誦大乘。披覽戒律。備學諸禪。頭陀為事業。披服弊衣。或冢間而坐。年過知命。操節愈明。每至獨處山林。單行獸窟。遍入諸門。歷觀生死。甞夜坐樹下。忽雷電霹礰。折樹甫枝。猛虎群號。轉石奔落。韶端然不動。禪嘿無異。明村人獻供。問路泥深淺。村人云不雨久。方悟鬼神所為焉。其日中晡。又見索甲彌山。舟旗竟野。俄而有人。來問韶曰。沙門何故。奪僕所住。韶答曰。本來相就。欲以道變俗。謂君是善神。共求勝果。不虞見恠。神有恧焉。韶剛正質直。少長一槩。獨處山間。三十餘載。時遇惡魔。多類此也。後於房中坐禪。舉身皆冷。唯心下微溫。眷屬皆悲。謂已遷滅。經四日乃起。問其故。自說見閻羅王投其手。覺身便冷。謂韶曰。君今來此。當案行地獄。指示罪人。此皆不信正法。造三惡業。君命尚延。可教化人間。韶曰。世間有佛經。善教猶不遵修。況我常人言豈生信。閻羅王曰。當為君現證。令人信也。因投右臂。牽使長八寸。而左手如故。及起右臂果長。於是精勤有倍恒日。勸導道俗。講說經戒。每中食。輙得舍利。諸有起塔者。皆給與之。自爾以後。氣力康勝。復得十年。年至六十餘。卒竹林寺。釋智紹昔至抱罕。親見臂有短長(云云)。

  僧印

  姓樊氏。金城榆中人。釋玄高弟子。性腹清純。意懷篤至。與之久處者。未當見慢忤之色。下接庸隷。必出矝愛之言。振卹貧餧。有求無逆。心道聰利。修大乘觀。所得境界。為禪學之宗。省削身口。具持淨律。甞在江陵。教一比丘受禪。頗有所得。印語之曰。上坐所學。應得異境。若得便能隨願往生。修之不已。果值異應。即以告印。印戒之曰。此法乃將來美事。然脫不幸大命應終。此僧欣然曰。由來願生西方。得應之後。或有勸往兜率者。此僧嗟疑良久。至三更方決云。定向兜率。言意就臥。同學起看。命已逝矣。印晝夜誦經禮懺無癈。後還長安大寺。年六十餘卒。

  惠欖

  本姓成。酒泉人也。道行峻梁。德聲遠振。與玄高俱以寂觀見崇於西土。遂遠遊外國。供養羅漢。禮敬佛鉢。習禪於罽賓達摩達。以元嘉四年。於樹上。得菩薩戒本。人定見彌勒。云是我與汝。漢地道士。多發大心。欲使大德宣流。達摩問言。何處受之。答曰當於尼揵訶羅國。影邊受之。此國去罽賓。五千餘里。詣彼受之。還授惠欖。謂欖曰。汝宜還東國。多有利益。來至于寘沙洲。皆集大眾。從欖師受。舉國禪思。思法忘飡。蜀聞禪學。莫不師焉(云云)。

  名僧傳第二十一

  納衣

  本姓史。名宋。不如何許人也。多服納衣。或時麻衣。而寒暑不易。故世以服為之號。故曰納衣。或曰麻衣。身首瘡痒。不甚洗浴。晉義凞中。常在廣陵白土[仁-二+彔]。謳唱引葃。以自欣暢。得直隨以布施。晝遊夜伏。莫知其棲息之處。運力終日。食不加口。靡有知其之所將餌。八方殊聲。莫不必能。時高檀祗為江都令。聞而恠之。使史攝來應對。機[槤-車+康]稽古。博達辨說。玄儒賦詩一首。曰。有欲苦不足。無欲亦無憂。未若清虗童。帶索披玄喪。浮遊一世間。汎苦不繫舟。檀遺布二十。返而遣之。出城便以乞路人。海行里外蕭然都盡。不以姓名鄉居語人。時世莫有知者。後人海行。於孤洲上。遇一沙門。求寄書與史宗。云其在白椂。披著納衣道人是也。仍量書船中。同侶欲取看之。而書著船不肯脫。及至白土。歘然風起。飛書就宗。宗接而將去。人益異之。競來敬事。拂衣南遊。憩于永興縣龍山大寺。常過魚梁。魚人將獲。行有屠膾。納衣意甚憫然。乃入上流浴群魚散走。其潛樣物類皆如此。為人清達。不悅榮華。性用深點。雅懷利益。善談玄儒。洞真實相。會稽謝劭魏邁之等。皆篤論淵博。並從其師受。後同止沙門。夜聞有與宗共語者。頗說蓬來山事。曉便不見。莫知所適。尋陽陶淵明記。白土[土*彔]遇三異。法師此其一也(云云)。

  惠通

  不知所從來。多見在尋陽。常自稱鄭散騎。江陵人邊僧歸。商行至壽陽。將還江陵。通欲寄物於其擔上。僧歸不肯受。通強之。僧歸為受。亦不覺重。行數里別去。謂僧歸曰。我有婦。在荊州三層寺作尼。名惠緒。汝至彼可為相聞道我尋往也。言畢忽然不見。僧歸至荊州。具為惠緒言之。結尼禪行道德人也。既無此兄。不解所以。後至壽陽。尋之不知處。通後來荊州。到惠緒房。緒已死矣。訊問委悉。寺中知必通也。由留荊洲。與人行見丘墓。皆識名字氏族。四月八日。於上明東寺齊。隨眾僧行道。於眾指示人云。某人經作刧。如是者數人。群盜一時走去。於江津路值一人。以馬杖鞭通。通曰。汝忿歸看汝家何如。此人至家。火已燒其宅矣。齊永元初。就任漾求酒曰。宜應遠行。永不復相見。為謝諸知識。並宜精進。慎幼退轉。飲酒畢。至市東墻臥地。既視死矣。數十日忽復於市見之。市人遂視。久久乃沒也(云云)。

  名僧傳第二十二

  道汪

  本姓潘。長樂人也。世規家訓。以廉約為風。姿禪高秀。長七尺七寸。幼有不恒之識。宗族固已異之。少孤隨叔在京師。年十三。投廬山遠公出家。研味禪律。停山十餘載。新出諸經。靡不精綜。大涅槃經。後傳江左。復還京師。計論大義。□□費游文子雅相知愛。命子姪咸師之。茹蔬飡素五十餘年。愽綜經律。窮覽數論。兼涉外典。識瞻開誘。才強計辨。自龍花祇洹天竺武擔相思長磧諸寺。繕基啟剎。莫不仰止高軌。修禪習誦。日夜無綴。[崏-氏+民]蜀佛法由茲大盛。益土有流寓之民。數千餘家。淫祀倒見。不識正道。自汪至後。敬挹清塵。宗崇釋氏者。殆將本半寧。蜀郡常元祖。少事父母以孝。門。深信大法。元嘉二十四年卒。與其友人夢云。我從任法師。受菩薩戒。今得生兜率天。為善利天子。因卿語兒輩。勿復祭奠。刺史吳郡陸簡子。天相禮遇(云云)。

  名僧傳第二十三

  惠永

  河內人也。出家為竺曇現弟子。現篤志直方。少有清節。長慕肥遁。山棲養志。以晉太和中。於尋陽廬山北嶺下。創立寺廟。永以北嶺下尚多喧動。移於南嶺之上。築葺房宇。搆起堂殿。與烟霞交接。名曰淩雲精舍。於是棄絕人事。隱居幽岳。弊衣菜食。禪誦為務。時有往者。轉聞香氣芬馨。流於各內。永室中堂有一虎。若有畏者。駈令上山。客去便還。甚能馴伏。由是道俗景仰焉。永甞獨下山。薄脫而歸。至烏橋。烏橋營主飲酒大醉。乘馬當道。終不相過。日轉逼暮。求請不從。振錫向馬。馬驚反擲。營主落地頓仆。不能即起。馬僻易入草。明旦營主入山懺謝。謂永使神力。永曰。貧道體君飲酒。初不相恠。以常扣錫。遂至於斯。苦審有此改。當是戒神見護耳。永性謙恭精苦。雖遇疾病。而長齊不癈。春秋八十三。晉泰元五年卒(云云)。

  惠精

  又名曇戒。本姓卓。南陽人。晉外兵郎[來*來]陽令潛之弟也。幼而家貧。無衣著。不得從師友。負薪炙火。披翫六籍。後聞于法道講放光經。借衣聽焉。告其兄曰。始悟儒淺近。道教虗曠。不能復馳騁方內。政欲自放人外耳。潛曰。誠復人各有心。何能獨善其志。年十九投釋道安。安津為同學。甚相知敬。遊方請業數四年中。忽請安曰。世間之苦難可大堪。百年俄頃復不待人。雖苦之速。德行為先。精學足以導心。今就行道去。安曰。兼之為勝。如不能兼。各從其志。吾助爾憙。誦經五十萬言。禮佛為業。時禪法未傳。依經獨坐。晉臨川王雅相禮待。資給四事。後與安同憩長安太后寺。安平後隆安中疾病。口誦彌勒。未甞懈息。弟子智生侍疾。問曰。何不願生西方。而專呼彌勒。答曰。吾等道安八人先發誓願。願生兜率。面見彌勒。道願悉以先見。唯吾尚存。欲遂本願。語畢。即有光照于身。容顏更悅。俄而遷化。春秋七十。葬于道安墓右(云云)。

  竺法純者

  未詳何處人也。住會稽山陰顯義寺。精進苦行。遊心虗寂。眾甚敬焉。請為寺主。晉元興中。為寺治墻。至蘭上買故屋材。向暮與榜船人并屋主嫗人入湖。須臾風起。雲氣四塞。自念與女子同殞。實寄恥辱。飄霰驟疾。驚浪飛奔。船小水入。歸告觀世音。并經誦。俄而湖中有空船。橫來迅疾如飛。直至船側。誦念彌篤。有頃至純別加尋訪。船遂主無。其舟誠所感如此(云云)。

  竺惠慶

  廣陵人也。清心高邈。識慮虗遠。不修世儀。專篤戒行。溫仁貞素。雅有風德。柔蔬時食。少長一槩。涉學經律。汎研禪誦。誦法華十地維摩思益。雖不南面稱法師。而理懷簡表。晉義熈中。遊步長安。備浪道藝。宋元喜時。復入廬山。求諸德勝。時荊楊大水。襄淩浩汗。慶始達。小雷景風總至。同侶強力先皆入浦。慶船遲重。後來未及。楊侯皷怒。聳浪浮天。慶生平計盡。願望唯佛。於是誦念觀世音。心無異向。岸上之人望見其船。迊風截浪。狀若人牽。俄頃之間。安全到岸。於是散落嚻磨。澄心淨域。遊處之地。莫不弘道。三歸五戒弟子。貴賤數萬人。舉言發響。如風靡草。盛造經書。頻營法集。春秋六十有二。元喜二十九年卒(云云)。

  惠果者

  豫洲人。清規索履。爰自童[歹*專]。奉親孝。事師敬。家貧衣食不給。元喜四年。負笈南遊至京師。住瓦官禪房。簟食屢空。不噉魚肉。燒香禮懺尤懃諷誦。十地法華三乘方等靡不通覽。清聲秀譽。與僧據齊名。果甞於清前。忽見一人。身著衣帢。[僉*殳]板致敬。果問曰。汝是何人。答曰。昔為此寺沙門。今報為噉糞之鬼。果曰。昔何所名。今那著帢。答曰。名不足道。臨出寺遇事還俗。果曰。為何罪過。而作此鬼。答曰。昔作直月。多請飯食。以醬酢乞人。法師道德。幽顯同敬。請作功德。令離此身。果曰。當為禮誦。都有物不。答曰。昔有三千錢。埋東房前大柿樹下。去時不得取。願取為功德也。言訖不見。果告眾掘得三千。為造法華經一部。餘物設會。會後一月餘日。夢見此鬼。自云。當得更生。故未能稱大差於此也。果仁愛遠被。為世津梁。皆類此也。春秋七十六。泰始六年卒(云云)。

  名僧傳第二十四

  道海

  江陵人也。厲行懃修。少長一節。安貧守約。不改其操。甞於長沙寺。冬齊將訖。時諸僧共作無量壽齊。海素空磬。無以從眾。乃發憤增厲。然二指以供養。因遂頓問。殆將仆絕。時諸師僧云。但歸命觀世音菩薩。可得痛愈。於是鍛心正念。俄爾便愈。後日暮出塔下經行。因便危篤。至明日將夕曰。今有勝人在空中。遙來迎之。從公室宅。猶尚卑陋。將是福業未積。因明稱報應。誨誘其功。言訖安臥。[怡-台+雇]然而盡(云云)。

  道法

  本姓遭氏。燉煌人。禪思出於人表。苦行照見三塗。聞[庸-用+巾]蜀粗懷信向。胃岑而遊焉王休真費鏗之請為興樂香積二寺主。乞食供齋。常減其分。以施虫鳥。坐禪習誦。晝夜無癈。每至夕。輙脫衣。於彌勤像前。養飴蚊虻。如是多年。後見彌勒。放種種光。齊中白光。直入地獄。見諸先緣及一切眾生受苦之。又善神呪。元徽二年因於禪思。卒於繩床(云云)。

  僧業

  本姓馮。蜀郡城都人。索行貞。奉持律業。蔬食勇猛。心形不綴。宕渠太守江陽錢。生世事外道。忽夢入寺禮拜。見一白玉珠。長四寸。懸在空中。復有散衣。高覆其上。又一重珠。隨其手中。既旦遇見僧業。共述所夢。業便獎發。遂能精進。共市地。以元徽五年。立寺焉。謂為慈氏寺。以所悟為名。業乃移住之。厭惡穢形。期彼常樂(云云)。

  名僧傳第二十五

  法惠

  本姓李氏。高昌人。少好射獵。酣酒弦歌。其婦美艶。一國無雙。高富子弟。爭與私通。惠他日出遊。為豪富所打。友人報語。惠自思惟。己有大力。必當見殺。避往龜茲。乃願出家。貧無法服。外國人死。衣以好衣。送尸陀林。辭訣而反。惠隨他葬家人去彼。剝死人衣。遇起尸鬼起。相菆臾更為上下。凡經七反。惠率獲勝。剝取衣裳。貨得三千。以為法服。仍得出家。修學禪律。苦行絕群。蔬食善誘。心無是非。後還高昌。住仙窟寺。德索既高。尼眾依止。稟其誠訓。唯都郎中寺馮尼每謂惠曰。阿闍梨未好。可往龜茲國。金華寺帳下直月間。當得勝法。惠信尼語。往至龜茲。到見直月。直月歡喜。呼進房內。以蒲陶酒。一斗五升。服令其飲。惠大驚愕。我清淨久。本來覓法。翻飲非法之藥。苦執不肯。直月急推令去。惠即退思。遂不敢違。違便頓飲盡。醉問而臥。直月鏁房。乃更餘行。及惠酒醒。追自拔惱。我忽犯戒。悔過自責。槌打身體。欲自害命。於此少時。得第三果。直月還問曰。得和後。還高昌。大弘經律。道俗歸敬。頎動鄉邑。齊永元年。無疾坐亡。手屈四指云(弟子惠化所述云云)。

  名僧傳第二十六

  僧表

  本姓高。涼洲人也。志力勇猛。聞弗樓沙國有佛鉢。鉢今在罽賓臺寺。恒有五百羅漢供養鉢。鉢經騰空至涼洲。有十二羅漢。隨鉢停。六年後還罽賓。僧表恨不及見。乃至西踰蔥嶺。欲致誠禮。并至于賓國。值罽賓路梗。于賓。王寄表有張志模寫佛鉢與之。又問寧復有所願不。對曰。讚摩伽羅有寶勝像。外國相傳云。最似真相。願得供養。王即命工巧。營造金薄像。金光陜高一丈。以真舍利置于頂上。僧表接還涼州。知涼土將亡。欲反淮海。經蜀欣平縣。沙門道汪。求停鉢像供養。今在彼龍華寺。僧表入矣。禮敬石像。住二載。卒于寺(云云)。

  智嚴

  西凉洲人也。才幹清秀。業行精懇。菜蔬布衣。愽施慈愛。□□又疑兒童時曾受五戒。有所犯。後受具足。恐不得戒。積年禪觀。不能自決。大為憂苦。遂更與弟子智羽智達。汎海重至天竺。以事問羅漢。羅漢復不能決。乃為入定。往兜率問彌勒。彌勒答云得戒。嚴大歡喜。於是步還至罽賓。無疾而卒。時年七十八。弟子智羽智達。還傳此語(云云)。

  寶雲

  河北人也。志局簡正。師友稱之。太元十四年。入廬山。時年十八矣。值造波若臺。通債少僧貞石築土。雲投一石。石相擊。誤中一犢子死。慙恨惆悵。彌歷年所。隆安元年。乃辭入西域。誓欲眼都神跡。躬行懺悔。遂遊于闐。及天竺諸國。與智嚴法顯發軫。是同遊造各異。於陀歷國。見金薄彌勒成佛像。整高八丈。雲於像下。箅誠啟懺。五十日。夜見神光照燭晈然如曙。觀者盈路。彼諸宿德沙門。並云靈輝數見(云云)。

  法盛

  本姓李。壟西人。寓于高昌。九歲出家。勤精讀誦。每曰。吾三堅未樹。五眾生滅。合會有離。皆由癡愛。若不斷三毒。何求勉脫。年造十九。遇沙門智猛。從外國還。述諸神迹。因有志焉。辭二親。率師友。與二十九人。遠詣天竺。經歷諸國。尋覓遺靈。及諸應瑞。禮拜供養。以申三業。□憂長國東北。見牛頭栴檀彌勒像。身高八尋。一尋是此國一丈也。佛滅度後四百八十年中。有羅漢名可利難陀。為濟人故。舛兜率天。寫佛真形。印此像也。常放光明。四眾伎樂四時咲樂。遠人皆卒從像悔過。願無不剋。得初道果。歲有十數。盛與諸方道俗五百人。願求捨身。必見彌勒。此願可諧。香烟右旋。須臾眾烟合成一盖。右轉三迊。漸漸消盡(云云)。

  名僧傳第二十七

  僧供

  豫洲人也。少持高節。以戒德知名。住瓦官寺。後招率同志。造丈六金像。鑄始畢未出模。未知美惡。值義熈十二年銅禁甚嚴。有犯入死。供為官所錄。在湘府判姧。鏁械堅重。無復生冀。一心念觀世音。兼晝夜誦經一月許日。夢見其所鑄像。來至獄中。以手摩供頭。問曰。汝怖不。供啟言。恐必死。像曰。無所憂。供觀像相貌。見[离-禸+月]前方一尺許銅色燋沸。羅辟既定。至形日。參軍應來監殺。當駕車而牛不肯入。既入便奔。車即壞敗。遂更剋日。乃有勑至彭城。若未殺僧供者可原。遂獲勉濟。還見所鑄像。[离-禸+月]前果有燋沸。供既瑞驗。清答日勤。以至捨命(云云)。

  道矯

  高陸人也。性清約。蔬食禪誦。住龍花寺。專當寺任。恪居客眾。元嘉十六年。磬率衣資。開誘聞業。與建康民朱舛孫。共起佛殿三間。并諸花幡。造夾苧彌勒佛倚像一軀。高一丈六尺。神儀端儼。開發信悟。春秋九十三。二十六年卒(云云)。

  曇副

  本姓鄒。鄴陽人也。清貞有風望。十餘入道。憩安樂寺。宿植其因。產業豐積。雖蘊金盈遺。不以累心。行慈悲。知止足。常內懷矝傷。以濟物為務。為沙門寶誌所敬。常言此人五法城之侶也。每記之云。君當生兜率懃慈氏。符其本願。會其夙心。乃捨貲財。造法花無量壽彌勒四天王遺教。乃賢劫千佛名。僧尼戒本。各一千部。作布薩籌十萬枚。傳布遐方。流化殊域。開暢微遠。竭財弘教。盡思幽深。應門到广。戒行精峻。唯至唯勤。乃通夢想。有人語之曰。若兜率之業已辨。無所復慮也。又夢彌勒佛手摩其頂。天香幡氣神龍現體。一二年中靈應想襲。春秋六十餘。齊建四年卒。武陵都尉舟揚仁益弟之立碑(云云)。

  名僧傳第二十八

  釋法祥

  精進有志節。以元嘉九年。立彌勒精舍(云云)。

  文曆二年五月晦日(午時)於笠置寺福城院南堂。書寫之畢。柳宗性自去十三日參籠當山。名僧傳三十卷中令抄出。彌勒感應之要文之次。其外至要之釋。聊所記置之也。此書世間流布。惟希之間。發慇懃大願。抄彌勒要文之今。雖似交餘事。只為備後覽也。門跡之輩可哀其志矣。仰願以此處處要文抄出書寫之功。必結生生常隨彌勒值遇之緣矣。

  右筆笠置寺住侶沙門 宗性

(附)名僧傳說處

第一

  僧祐撰三藏記薩婆多部事  摩騰事  法蘭事  僧會三七日祈請得舍利感應事  舍利威神豈直光明而已劫燒之火不能燔金剛之杵不能壞事

第二

  羅什見中百二論始悟大乘事  夢釋迦如來以手摩羅什頂曰汝起欲想即土悔心事  羅什三藏譯法華等諸經論三十八部二百九十四卷事  漢土三千徒眾從羅什法事  羅什臨終眾僧告別曰事  羅什燒身之後舌猶存事  涅槃後分宋地無緣事

第三

  靈鷲山本名虎市山事  滿二十受戒西土此土異說事  求那跋陀唯一心稱觀世音投身江中童子度之事  求那跋陀祈雨必有感事

第四

  [惹-右+壬]中有虫食必害人事

第五

  道安造彌勒像事  道安與弟子法遇等於彌勒像前立徨願同士兜率事  道安令弟子銅佛像頂上有一舍利晃然放光照於室內事  道安遇客僧問罪根淺深及西北空晴見兜率宮殿事  惠戒生兜率事  道安等八人生兜率事  法遇生兜率事  道安即印手菩薩事

第六

  一鉢水上舍利右旋五色光耀清徹滿室事  廬山西林惠永惠遠已後正教陵遲事

第七

  曇鑒誓生安養事  觀世音菩薩能救苦厄事  虗壞善誘彌老彌勒事

第八

  帛法師誦經日八九千言事  于法蘭白山造靈鷲寺事  支道琳石城山立栖光精舍事  帛法祖著顯宗論見稱當時事  竺法義遇篤病唯專念觀世音夢一沙門出其膓洗濯還內腹中頓癒事

第九

  廬山惠遠以道安敬為真吾師事  惠遠以錫杖扣地清流涌出搆立堂房遂號龍眾精舍事  阿育王所造文殊師利像乘波而至事  廬山惠遠於無量壽像前建齊立誓事  清信之士一百二十三人集廬山之陰般若臺精舍無量壽像前率事  建立精舍唯置一釋迦像事  遠常謂大智論文句繁積初學難尋事

第十

  曇諦講法華大品維摩各十五遍事  惠持九歲隨兌同為書生俱依釋道安抽簪落髮事  惠持辭惠遠之處入蜀之時契以西方為期事  廬山西寺竺道生事  廬山惠遠習有宗事  道生曰稟氣二儀者皆是涅槃正因闡提是舍生何無佛性事  二乘智惠總相觀空菩薩智慧別相觀空事  因善伏惡得名人天業其實非善是受報也事  畜生等有富樂人中果報有貧苦事  一闡提者不具信根雖斷善猶有佛性事  僧行常惜寸陰和上同學事  僧行常悅念西方要期安養事

第十一

  道俗男女向西致敬事  龍樹再現馬鳴重出事飲酒僧事  惠嚴造彌勒像事

第十二

  僧叡誓生安養行立坐臥常向西面事  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毗耶須菩唱無說以顯道釋梵以絕聽而雨花事  維摩詰言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眾生亦當滅度事

第十三

  是以釋迦玄音始發讚佛智甚深多寶稱善嘆平等大會事  唯如來洞見因緣之始終菩薩雖悟其終不識彼始事

第十四

  千載一遇事

第十五

  惠目造釋迦倚像高一丈六尺事  惠目願主淨國事  醉酒飽食此皆罸性之斧事

第十六

  曇斌夢見彌勒事  曇濟以夜繼日未常安寢事釋迦興陶神之化慈氏唱方外之教事

第十七

  曇度無求名譽事  僧淵從僧嵩法師受成實論事  智林着毗曇雜心義記注十二門論及中論並傳於世事  曇度着成實義記八卷傳北土事  應以聲聞得度者故現聲聞事  法瑗夏於靈根講花嚴經事  惠沼永明八年講百論至破魔品忽然從化春秋五十有七事  齊彌勒寺惠隆事  曇通即從諮稟毗曇雜心事  法安着十地義疏沙門傳五卷並傳於世事  僧達從瑗公受毗曇華嚴事  彌陀寺僧顯事  法常從僧義讀阿毗曇事  僧印稱法華經二百五十二遍事  僧寶祈心安養臨彌陀佛因索香火快起合掌奄忽而卒事

第十八

  青眼律師事  惠猷着十誦義記八卷事  成具遂臻淵奧毗曇雜心事  法琳誦無量壽經及無量壽觀西方諸聖皆集令同學禮懺事  僧祐辭妻子出家為道事

第十九

  海跋摩瞿沙事  華嚴有東方菩薩住所仙人起山事  佛駄跋陀往兜率見慈氏事  支法領昔遊于奠得華嚴等經三萬六千偈事  曇摩蜜多旬日之中得一舍利形質雖小光色異常事  曇摩蜜多譯禪秘要三分五門禪經一分事  畺良耶舍晝夜懃習諷誦毗曇事  僧伽羅多哆少失二親又無兄弟事

第二十

  僧光光不下山五十三載事  邃澗方丈以石為橋橋上有石如壁斷人行路事  晉涼洲釋惠紹事  智通結誠安養事  道韶得舍利起塔事  法成吾死相已見故悅事  僧諮供給四事誦經彌勒事  僧印決云定向兜率事  惠欖入定見彌勒事  道忠誦大品法華金光明經事  惠印洞鑒法華深明十誦事  法悟誦法華大小品經事  齊靈根寺惠暉事

第二十一

  晉雒陽釋曇始稱為白足和上事  文殊與沙門問答事  牛頭象頭馬頭師子頭四河事  雲山即蔥苓事  齊江陵長沙寺釋惠遠二月二十三日諸天相迎事  飲酒臥地死事

第二十二

  普明誦法華見普賢乘象事  自龍華祇洹天竺事  從汪法師受菩薩戒今得生兜率天事  惠豫死時三人着朱衣武冠故來相迎事

第二十三

  僧顯無量壽佛為萬劫大師事  觀世音能令群生現世得願事  飲酒初不相恠事  曇戒願生兜率事  僧齊稽首無量壽佛事  法珍願生安養合掌端坐終事  法純念觀世音空船來迎事  道固喚觀世音願見出道事  僧弘願當生淨土事  僧暢誦經為業願生西方事  惠慶誦念觀世音望見其船事  昔有三千錢埋東房前大柿樹下去時不得取願取為功德也事

第二十四

  宋臨川招提寺釋惠紹事  惠紹燒身處三日後生梧桐事  通海歸命觀世音菩薩可得痛[口*愈]事  通法見彌勒放種種光齊中白光直人地獄事慈氏寺事  感得舍利事  法光年三十頓絕五糓但餌杉葉事

第二十五

  法恒於像前得舍利事  法進睡見釋迦文佛與諸菩薩任栴檀林中為其授戒事  惠標造金像五軀及高座帳事  僧高與永昌王共修復古塔事  惠進願捨此身令生淨國事  出家人不得妄語非畏威也事  超辨加勤禮懺法華彌陀事  法明誦法華無量壽事  惠寅辛酒不甞無所嗜好事  法惠飲酒悔過濁第三果事  法定誦法華藥王觀普賢觀事

第二十六

  法顯南天王寺得僧祇律薩婆多律抄雜阿毗曇心事  法顯念觀世音事  造金薄像以真舍利置于頂上事  智嚴入定往兜率問答彌勒事  寶雲見金薄彌勒成佛像事  寶雲遊外國出觀世音授記經事  波斯匿王造栴檀像事  涅槃後分宋地無緣事  牛頭栴檀彌勒像昇兜率天寫佛真形事  通俗五百人願求捨身必見彌勒事

第二十七

  僧護造釋迦丈六金像事  僧供造丈六金像事  僧供一心念觀世音事  僧詮寫彌陀經數千部事  僧詮祈誠西方願生安養事  僧供造金無量壽像事  僧亮造丈六金像事  道靜造無量壽金像高五尺事  僧昌造佛像十五軀皆高一丈八尺事  道矯造夾苧彌勒佛像事  曇副當生兜率事  曇副夢彌勒佛手摩其頂天香播氣事

第二十八

  僧受立彌勒精舍事  阿育所起塔定有舍利事  法意向西方作禮事  法意見觀世音事  僧智禪房有丈六金像事  惠敬造丈六無量壽像事

第二十九

  惠璩飲酒一鉢事  曇光閇眠便見形像事  通儒唯以讀誦法華首楞嚴勝[鬘-又+万]淨名為業事  僧憙願我此生弘菩薩道事

第三十

  曇遷注十地經事  僧弁千變萬化音聲妙異事  曇憑我未來常有八弁為眾說法事  法意能誦腅經事

  自文曆二年五月十五日(午時)。至同十八日(午時)於笠置寺福城院南堂。名僧傳一部三十卷之中。至要說處。隨引見令記錄畢。其本東大寺東南院經藏之本也。是則為拾彌勒結緣之先蹤。為記兜率往生之舊跡。借請彼本。所致此勤也。仰願依此微功。答其深志。兜率天之秋暮。必遂往生於內院之雲。龍華樹之春朝。早浩芳緣於三會之風矣。

  有筆笠置寺住侶沙門 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