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續藏經 摩訶止觀義例科

 宋 從義排

  

  止觀義例科

  【科】止觀義例

  【科】天台沙門 湛然 述

  第一所傳部別例  第二所依正教例  第三文義消釋例  第四大章總別例  第五心境釋疑例  第六解行相資例  第七喻疑顯正例(有題云破迷者請改)

  【科】○第一所傳部別例者

  【科】總指一部以為圓頓佛乘正行之大體也。

  【科】大意文初雖有數處三止觀結但泛爾借名結義非謂即為三種行相以大意中文略意廣故用三一收束結撮。

  【科】應知部內意唯在頓。

  【科】故序中云大意在一頓。

  【科】以略冠廣不可差殊。

  【科】又示處中云圓頓文者如玉泉寺所記。

  【科】下文雖有四教八教思議不思議相待絕待皆為顯於圓頓一實。

  【科】故大車文中以思議相待等而為僕從實相妙理以為車體無漏妙觀以為白牛自餘諸法皆莊嚴具。

  【科】故知此部更無他趣。

  【科】○第二所依正教例者

  【科】散引諸文該乎一代。

  【科】文體正意唯歸二經一依法華本迹顯實二依涅槃扶律顯常以此二經同醍醐故。

  【科】所以釋名論待論絕乃至偏圓文中具引蓮華三喻釋名。

  【科】顯體具用光宅四一即是實相為行正體也。

  【科】況諸境十乘皆以大車為喻。

  【科】故生起十乘文末總稱歎云積劫勤求道場證得身子三請法譬三說正在茲乎。

  【科】是知四種三昧皆依實相實相是安樂之法四緣是安樂之行證實相已所獲依報名為大果。

  【科】起教只是為令眾生開示悟入。

  【科】旨歸只是歸於三軌妙法祕藏。

  【科】所以始末皆依法華此即法華三昧之妙行也。

  【科】次用涅槃者雖依法華咸歸一實末代根鈍若無扶。

  【科】助則正行傾覆正助相添方能遠運。

  【科】佛化尚以涅槃為壽況末代修行非助不前。

  【科】故扶律說常以顯實相推功在彼故正用法華意顯圓常即二經齊等。

  【科】○第三文義消釋例者

  又更為二一者詳究文義二者消釋體勢初又為二一者詳究文義二者詳究文相初為十例。

  【科】一者引證通局如引法華部唯一實文敘昔教以為所開故部中之文有權有實若局證一實則唯引一實文若通證方便則兼引昔義如引法華證漸不定所引四味文之與部通局亦然。

  【科】二者泛引流類謂引教證觀等如引華嚴先照高山淨名始坐佛樹大經從牛出乳法華以異方便等以證三止觀義故知教觀漸等名同其義永異彼文判教今以類同是故借教用。

  【科】三者借名申義謂借權名申於實義如引方等斥奪之名申今開權絕待之義引餘三時類此可知於彼即是兼但對等於今即成開廢會等。

  【科】四者借喻轉譬如豬揩金山等論喻忍等今借譬止等喻是世間物類而已隨義轉用何局本文如火一物諸經或時譬瞋譬智或用照用燒以形以性若體若用地水風等為喻亦然是故不應局文為定。

  【科】五者傍引辨異如諸文用毗曇成實若證漸初及偏小等則但名義兼借如信法二行文初五陰之王數同時異時等但為辨異非借名義。

  【科】六者開總出別如四悉五味三假二空本文義含開合義徧諸門諸教莫不咸然。

  【科】七者引用宗要如引法華權實本迹般若加說共不共等方等彈斥神力不共等隨引一句兩句得彼文心若破若立不失部旨。

  【科】八者引用儒道若破若立不違本宗略辨異同不在委細不以名似將為義同是故所引粗爾存略。

  【科】九者借名略義如攝法中及識藥等但借其名以示相狀若更委釋太成繁廣略指上下准例可知。

  【科】十者准例用義如教證二道本在別教今則通用乃分兩意約證約說准望三觀立三止等。

  【科】二者詳究文相亦為十例。

  【科】一者隨相開合如三觀四教四悉五味諦緣度等一家立義文相皆然寬廣無窮隨事隨理隨法隨名隨行隨證隨自隨他無不通用然須結撮勿使浮濫若不爾者徵文靡託立行莫施若得今意存本文則淺深有則演義理則縱廣無涯示一心則卷權歸實泛從被物則開實出權立行儀則以智為道蕩相者則纖毫不遺存諸教則因果歷然顯一理則始終無二。

  【科】二者結示處所及立本文意如例餘陰入在破徧文末豎破法徧有六處示妙妙境中明說教大體發心中則約圓斥徧安心中義開三種道品中不出念處通塞中元治能執次位中勸修五悔安忍無著但在進功若搜得宗源則諸文可識大綱既整網日易存。

  【科】三者事理旁正如四三昧正為顯理旁兼治重如十法界正示理具旁識淺深如識次位正為簡濫旁為通經又諸文中一切皆以破古為旁意雖旁正文不可廢。

  【科】四者文偏意圓如以三止觀結於諸文及五略中所用三教諸境十乘縱橫偏小等三種止觀皆緣實相等。

  【科】五者廣略有無如發心中顯數則廣而文相略後十法中文相則廣而顯數略修大行中事儀則廣而十法略修正觀中十法則廣而事儀略後三大章大意中有廣解中無十種境界正觀中有四三昧無雖互略無義必通具。

  【科】六者文行不同如十境十乘生起次第十禪淺深豎破法徧文雖次第行必隨人十禪何必自淺階深豎破元為顯於不二或隨豎次入何障於理自淺階深妙觀斯在。

  【科】七者待絕前後若約教相必先待後絕若論道理待絕俱時。

  【科】八者破會不同若依化儀必先破次會如先斥小後方會圓故方等般若廣破偏小次至法華方會入實約人約行破會同時如照權了實照權名破了實名會是故今文為顯理故不同玄文專在判教凡有釋義破必居先故今偏圓借彼釋名次第則別。

  【科】九者行解不同如五略生起分別十章引證破古問答料簡等多為生解若十法總別十境互發十禪離合十境發相專在於行是故先識方可造修。

  【科】十者舉例從略如道品攝法假中空例破餘陰餘使餘品以例初品相續相待以例因成則細尋廣意以申餘文歷法先思方不昧旨若十法成觀但於陰入委識根由餘九待發方可設觀故九境中但分別境境下十觀不細委分但隨境轉照非關廣說。

  【科】次消釋體勢又更為二一文體勢二義體勢初文體勢亦為十例。

  【科】一者法喻廣略若法略喻廣則展法文與喻相稱不專守略法以擁喻文或法廣喻略則攢法對喻或開喻對法如如意珠喻不思議境等或法別喻總如以大車喻於十法則開彼總喻以對十法若以善畫勝堂為喻不須開對但略合而已若法喻俱總如以虗空喻於法界若法喻俱別則隨文對消可以意得。

  【科】二者法喻合三互有互無隨宜設用存沒適時。

  【科】三者開合自他凡列章門有對自開合如五略對十廣有對他開合如以十廣對五重玄義有相攝開合如開上合下有義立開合如攝法等開六開四等不出自他因果及文四義二意唯在一文相若盈若縮多少適時後數必使至十從義則賖促隨宜。

  【科】四者注云云者若上文已具或餘部廣存重展成繁或廣文非要若消釋者須委的處所撮略指示若傳寫者有闕須填。

  【科】五者破立存沒如破古師及邪僻其義壞已不須更存縱存其名不用其義或小有不當則有去有取若破偏破小破已必立為成一家不思議理為逗一代不思議化等。

  【科】六者長短不同若大小法相問答研覈法喻對當章門開合則隨文消釋無俟遠求如不思議境等及破法徧必觀歷初後尋求中間或結長就短或演短令長是故皆須遠騰文勢方可碎釋碎釋文顯必融碎令全使文理通暢令一家行門歸趣有在或總別二釋則以總冠別別釋義長則掣別歸總。

  【科】七者法喻隱顯若法隱喻顯則求喻意以消法若法顯喻隱則求法意以消喻喻望於合顯隱例然是則不失文旨上下相承。

  【科】八者問答迷解若迷問而不迷答則求答意以設問若迷答而不迷問則研問文以成答或問從答生或孤然釋妨或因答作並或從答設難或答順於問或答違於問或答杜於問或答開問端。

  【科】九者舉例消文如六度之文或語勢兼含應以教定之使六文一類若諦若緣諸法皆爾。

  【科】十者以教定法皆隨其教體以立義宗或名偏意圓從體以定。

  【科】二者義體勢亦為十例。

  【科】一者部體本意凡欲釋義先思部類如法華玄雖諸義之下皆立觀心然文本意明五重玄義出諸教上則教正觀旁託事興觀義立觀心教中則以權實本迹為主常以五味八教以簡於權並以世界塵數以簡於迹若本迹交雜教味疏遺無以顯於待絕二妙餘味餘部以類求之則可知矣若今止觀縱用諸教意在十法以成妙觀則觀正教旁為顯實理旁通諸教復為生信旁引諸經。

  【科】二者觀教同異既約法華應須八教教雖有八頓等四教是佛化儀藏等四教是佛化法依法起觀觀則有四漸既異別更加不定故觀則有六開權顯實會藏等三漸及不定元知圓極故佛本意唯佛乘是如今文隨教雖復若八若四本意唯為成一佛乘。

  【科】三者觀門準則隨機逗物雖立四門教法體度無生為首若消法相為成行解斥奪比決上下交映皆悉結撮歸於一乘。

  【科】四者會異考同若一切異名皆入一實名為通會如會隨入悉止觀異名等名為別會通別二會攝法罄盡則一家義勢攝法無窮乃至法門亦具通別二會之意又如破徧度入名為通會當教當門名為別會言考同者如大小經論凡所立名部袠雖殊名相不別豈為名同令法一槩必以理簡而使甄分如諸外人尚以大自在天立三身名豈此三名體同宗極故云不可尋通名而求別體故用相簡之是以考同出異會異令同若異若同同入一極。

  【科】五者以一例諸如教證二道及一心具法不同世人取著一念思議境立佛法界前明可思議後明不可思議等部內唯有一文說之以此一文而均上下使處處文義通徹昭然。

  【科】六者名義通局如置毒譬經中唯譬五道不同佛性不變五味唯喻一代五時濃淡雖殊皆從牛出今文從義處處徧入或定不定或行或人或教或位或時或部不可壅義而守其名故用置毒則有兩種醍醐殺人若用五味則有兩種乳不等。

  【科】七者開拓句法或四或六或三十六乃至百千隨其文意應多應少皆使徧在一代教門一一皆令有名有義無得輒爾無義立名。

  【科】八者束散前後凡諸寬文文中無結或障文勢若逐意便或前結而後開或前散而後束所以釋者先須撿括語意寬急所詣歸宗使觀行有在。

  【科】九者行理交映理有權實行有親疎親正疎旁廢權入實理無種種行有淺深說理則泯彼階差談行必積功方達以理融行以行綜理諸位無濫方可免失豈可尚深偏求一句況以二十五法而為前導十乘十境以為正修故知行理相融方有所至故第五云照潤導達交絡瑩飾一體二手更互揩摩。

  【科】然義解者非消文時欲出文意必須出沒開合先令妙境周圓依境立願願行相稱正助無闕不失次位是則可以斥偏邪可以進圓行可以顯異意可以立宗徒。

  【科】若消文時先鉤鎻文勢一道豎進次洮鍊前後以顯行相以一觀境冠於下九以一弘誓通及諸行以一安心徧該始末破徧只是安心加行通塞只是上二細門以一道品調停陰入正助只是助開前四次位通為上之七門以除濫過安忍離愛上八功能入初住時轉名十大良有以也。

  【科】若不得意徒勞生起說行說理未足可師何者越次則傷文專文則損理。

  【科】十者教觀折攝教折攝者若權若實適時而用或攝權折實或歎實折權理事因果四門四悉隨教隨機約人約部若密若顯若現若當為熟為種逆化順化不出一折一攝意也。

  【科】觀折攝者觀一境歷一心或折為無常或融為理性宜治樂厭止觀智斷苦樂縱奪順逆體析如是等相皆亦不出折攝二意。

  【科】故此教觀折攝二者以理觀之使元意有在此四十條略知大槩餘不盡者準此可知。

  【科】○第四大章總別例者

  【科】十章十境十乘離合同異立意等別。

  【科】初十立大章言大章者準分別中十門不同具如大意與九而辨同異。

  【科】初釋大意既云五略對下即是廣略二門。

  【科】若爾亦可釋名已去更開十章。

  【科】如法華玄釋十妙文。

  【科】今此為對旨歸非廣非略文勢便故故以大意共為十章。

  【科】禪門亦爾。

  【科】若欲開者則開顯體出眼智教相則中間八章自離為十。

  【科】如五重玄義亦是合於中八而為五章合攝法入體相中義當顯體合方便正觀果報共為一宗起教義當於用偏圓義當判教彼為釋經此為成觀故有少別爾。

  【科】今存十數故離五為八更加初後則數整足。

  【科】十境離合者。

  【科】互發正意只有九雙亦為成十數故加三障四魔一雙故此十境若非三障即是四魔又十境者亦是為成十數故具示爾故下章安問云法若塵沙境何定十。

  【科】今於十內若更合者二乘菩薩但合為一方便境則但有九若以煩惱入於六蔽習因相中則但有八若以煩惱及業并陰入境為三道境則但有七或依前八復以慢入煩惱境中亦但成七若以見慢入世禪攝則但有六又以病患入陰入攝則但有五四三者如四魔三障若但以發不發相對則但成二若但以一所觀為言則但有一。

  【科】開合雖爾今明發相氣類不同是故為十。

  【科】以陰對九陰非發得是故別立二乘菩薩雖同方便發心異故煩惱起重習因輕微展轉互通故名為道此諸發得三皆現起慢與煩惱濫別禪中未必一向發見病雖是陰陰不必病病雖有障非業相現病雖有魔已屬魔境二及三四發相頗分況但為一最為通漫是故隨相必須開十。

  【科】次明十乘立意者下文云橫豎該羅十觀具足今探文意總為五釋一者總釋二者別釋三者橫豎四句釋四者附文來意法相釋五者與他所立永異釋。

  【科】總別二釋橫豎四句具如記中。

  【科】附文者十法生起又名為豎一一法中各含多意又名為橫生起如文各有多意具如本文隨義別釋。

  【科】今搜文意覽略知廣雖有小小多少不同今於十法各例為五故立斯十。

  【科】妙境五者一為示三千在一念故二為示極理異後乘故三為欲開顯思議境故四為利根者開悟理故五為下九法作所依故。

  【科】發心五者一為解理者仍須願故二為明發心攝法徧故三為欲辨異諸徧小故四為明中根發方悟故五為下八法作行始故。

  【科】安心五者一為明有願仍須行故二為辨中根難安故三為示法同隨人異故四為示凡夫自他安故五為示開總出別安故。

  【科】破法徧五者一為辨此門徧用慧故二隨用一門橫豎徧故三為初心者依教門故四示初心者依無生故五三諦圓融破方徧故此中五意後之三意別在今文前之二意通在初後。

  【科】通塞五者一為示檢校非一節故二為示橫豎通仍塞故三為示一心仍有塞故四為示寶渚是所通故五兼消經文過五百故。

  【科】道品五者一為示須用道品調故二為示調停異偏小故三為示念處是陰境故四為示道品攝諸行故五為示品後必有門故。

  【科】正助五者一為重蔽者必須助故二為示事度能治蔽故三為示助道攝法徧故四為示正助合行相故五為示三教俱是助故。

  【科】次位五者一為示妙位使不濫故二為示妙位德難思故三為示慕果令思齊故四為增上慢知非聖故五為逗眾生宜樂者故。

  【科】安忍五者一示內外障須安忍故二為斥鄙夫擅師位故三為示行者內外術故四為示先賢安忍軌故五為令策進相似位故。

  【科】離愛五者一為令離於頂墮位故二為示大小乘頂墮別故三為示似愛非真愛故四為示功用異偏小故五為令策進入初住故。

  【科】此一一五並以初文而為正意下四並是文中兼具若預了此五則對文可識。

  【科】次明所立異於諸家及今學者讀文昧旨不知所立唯順圓融若不了之修習無分於中又二先總次別。

  【科】所言總者略列十條一須知乘體無發無到二須知乘體通因通果三須知圓乘具於十法四須知大車唯喻十法五須知諸法皆具十乘六須知諸教門門具十七須知開顯唯妙十法八須知簡體與具度別九須知觀心立十法義十須知白牛異黑牛故。

  【科】所言別者於一一法各具四意縱有一兩似前附文為欲辨異他所立故。

  【科】妙境四者。

  【科】一於無情境立佛乘故若無佛乘佛法身體為徧不徧亦不應云佛法身體同於無情及以不同是故應云法名不覺佛名為覺佛即是法法即是眾豈可條然。

  【科】二眾生性德具三因故若無三因則緣了始有無常如何無常而立常果大經破外用別教意非此所論。

  【科】三依正二報在一念故他人咸知一切唯識不知身土居乎一心故知心體即常寂光寂光諸土無二無別遮那之身與土相稱法與報應一體無差。

  【科】四佛本不斷性惡法故性惡若斷普現色身從何而立但使分得常住法身不動而動徧應身士具如觀音玄文及第五記。

  【科】發心四者。

  【科】一發心先思所託之境如十種發心各四解不同乃至當分跨節不同。

  【科】二念念具足四弘誓故以總冠別一一行願從茲而立故知無作四諦只一念心為依此境徧於多念。

  【科】三於一念心以辨能所以此能所悲己悲他他一念心生佛理等是故菩薩依斯起誓。

  【科】四圓發仍須徧立徧破離能著已方契所依。

  【科】安心四者。

  【科】一圓頓止觀據行仍開六十四番不立多番逗會不足。

  【科】二一念止觀須了能所定慧諦境諸行宛然所以離總出別別皆有總雖異而同雖同而異。

  【科】三寂照相即初心可修他以用權在於極果初後不二其教徒施。

  【科】四凡師為他仍須問彼同設一位未見益方縱轉弄好異尚新而已隨順己見何關適他受者非機語見增長所以同宗枝派乖各理觀既薄矛盾遂滋今家辨師先分凡聖六根淨位尚曰凡流五品弟子理非真應問他設教依病立方四悉便宜二行互益何須固執終朝守株。

  【科】破徧四者。

  【科】一初無生心橫豎雖徧復須後位六即豎窮若橫若豎無不即理橫門一一無不具豎及非橫豎。

  【科】二須知他門他門理等。

  【科】三度入他門諸法無差若用一門諸門融入況涅槃釋義佛藏示相棱伽釋成地持對教咸隨法相度入諸門又以一念心該冠兩門高廣大車不動而運。

  【科】四入住應徧方名假偏及以真徧爾前雖觀圓融三諦但是自行觀行相似約位仍在若俗若真是故雖圓未名破徧住後尚須節節離愛方能令淨餘位無明。

  【科】通塞四者。

  【科】一三止三觀在一心中仍了開權諸法無外節節檢校能著之心無檢無著方乃名通。

  【科】二一心止觀仍須善達通中之塞塞中苦集無明蔽等無非法界成於無作諦緣度也。

  【科】三初心寶渚六即甄分故得毫善皆成佛因。

  【科】四須了能破轉為所破謂賊為將此喻可知若不爾者不見說觀然成或過乃成菩薩旃陀羅也。

  【科】道品四者。

  【科】一為示聞觀大小俱須講者唯約小位辨之尚失小乘相生相攝況復餘耶大乘觀者大小俱棄將何以為所行之軌。

  【科】二須用諸品展轉調停諸家縱修唯云念處後品何妨而不用之。

  【科】三圓道品後明三空門他既不明能通何在如世行道至無門可入。

  【科】四與一切行名異體同具如攝法文中廣明。

  【科】正助四者。

  【科】一圓頓仍須助開三脫近代修者得語為證是故不論助治開門。

  【科】二別教教道仍名為事乃至用圓猶名理助助成理發案位勝進。

  【科】三雖用三教而為助治仍須委用對轉兼具他無一番況復諸句。

  【科】四六度乃至一十二條成道轉法輪入涅槃等俱須四教事理合行。

  【科】次位四者。

  【科】一始終不二仍須六即弘教修觀咸須委知方免初住稱為妙覺。

  【科】二他又不立五品六根法華之文便為無用。

  【科】三約陰界入而辨次位。

  【科】四六時五悔為入位方便他不明之將何以為圓行之始。

  【科】安忍四者。

  【科】一雖行六度事理相即即位未深因生違順他不辨此牽破觀心不入六根良由於此。

  【科】二事理雖即須知此位煩惱全在豈以麤心暫時小息便計此相而為果頭若歎為果頭慙不敢受若降為凡下仍復鄙之二楹中間無所名也是故當知初品檢量他己無分。

  【科】三內外違順俱安忍故須明識能忍所忍。

  【科】四以三術自安令入後位。

  【科】離愛四者一三界愛斷仍受愛名二此頂墮名不同退墮三受。

  【科】此互用得法受名四此位向後復須入位。

  【科】○第五心境釋疑例者

  【科】略為二十番。

  【科】問第一卷弘誓中云對法界起法界如何法界有起有對。

  【科】答如前分別其義已顯。

  【科】若欲更論各有所以一者約理心佛無殊雖對雖起奚甞非理二者夫念起依理體達若起若對不出法界三者稱理理既法界起對稱理無非法界。

  【科】今此文中義通三種意在前二故云起對復云法界此三即是六即意也初是理即次是名字觀行相似。

  【科】三即三是分真究竟二即問十界四運正起其相易知已起未起如何觀察。

  【科】答起已未起雖即不專的在一境然須形於正起之心則知已起為屬何界望前為已望後為未是故已未望於欲正而得修觀。

  【科】問起已望前心相可識未起望後有後可望則名欲起何名未起。

  【科】答對於後境知心未起名為未起心相欲生即是欲起是故二心心相全別。

  【科】觀此一運即具十界百界千如即空即中。

  【科】故知雖觀十界四運亡界亡運唯觀三千即空即中無三名字能所淴合。

  【科】是故不同賴緣之假無自性空空假不二名之為中。

  【科】故借喻云諸色心現時如金銀隱起金處異名生與金無前後亦如官路土私人掘為像智者知路土凡愚謂像生後時官欲行還將像填路像本不生滅路亦無新故。

  【科】四問外無情色不與心俱如何復能具足三德而云三德徧一切處。

  【科】答何但外色不與心俱內身亦如草木瓦礫。

  【科】若論具德不獨向心由心變故謂內心外色心非內外故色無內外而內而外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智慧淨色心淨故諸法淨諸法淨故色心淨何得獨云外色非心。

  【科】是故破法徧中以識例色第七卷末若心若色無非大車。

  【科】五問今現見青黃赤白如何即是真如法界。

  【科】答言青等執情所見言法界者從理而說何得將情以難於理今所觀者違情觀理不可更令違理順情。

  【科】又青等是世諦法界是真諦又青等是世諦少分法界是三諦全分。

  【科】又青等是肉天二眼所見少分法界是佛眼所見全分。

  【科】一眼具五眼青等具諸法一諦三諦亦復如是是故。

  【科】不得以青等難於法界。

  【科】故棄葢中云色非味非離凡夫自味二乘自離色體本來法界常住。

  【科】六問發菩提心求於極果果地自然能應一切何須必假大悲居先而云佛菩提心從大悲起。

  【科】答若無大悲熏於法性理藏性法無由得開藏若不開尚無初住何況極果是故不以大悲熏心後時則無能利之法。

  【科】問若爾十法成乘何不以大悲居初而但以妙境為首。

  【科】答通塗次第理境居初若發心中大悲為首。

  【科】七問安心初云本來寂滅為修為性。

  【科】答若云心性本寂本滅寂即是止滅即是觀此約理性若云體妄即是法性法性無起達妄本空空亦無滅此約修觀說亦是修性合說故。

  【科】八問總安心中止觀圓修下別安中但是偏修如何得云以總冠別。

  【科】答所云偏者非永別也止是觀家之止觀是止家之觀體同用別暫適行宜故知即總俱時而異隨用故分順理故合若其離成三諦次第之別此則止觀不可俱時具如諸教分別相狀若圓安者如總安初云不動止只是不動智不動智只是不動止以此同體而冠於別故無二也。

  【科】九問安心初云但信法性不信其諸為唯法性無復其諸若都無者現見諸法復云法性具一切法。

  【科】答以眾生久劫但著諸法不信法性破昔計故約對治說令於諸法純見法性若見法性即見法性純是諸法是諸法性本無名字約破立說名性名法。

  【科】十問諸文皆云色心不二若欲觀察如何立觀。

  【科】答心色一體無前無後皆是法界。

  【科】修觀次第必先內心。

  【科】內心若淨以此淨心歷一切法任運淴合又亦先了萬法唯心方可觀心能了諸法則見諸法唯心唯色當知一切由心分別諸法何曾自謂同異。

  【科】故占察經云觀有二種一者唯識二者實相實相觀理唯識歷事。

  【科】事理不二觀道稍開能了此者可與論道。

  【科】十一問安心中云體其實不起滅妄謂起滅為當只除妄謂猶存起滅為體妄謂令無起滅。

  【科】答此亦無別須善其意若單論理非起非性若約果德則性不妨起若約眾生唯起迷性若聖鑒凡即起只是性今從反迷歸悟以說令離起歸性見非起性仍恐迷者離起求性故令體起其實不起起既不起滅亦無滅。

  【科】十二問既云一心止觀何得更立六十四番答六十四番者約根約行迴轉相資總徧而論有六十四行者何必盡具諸數又論其體性只是約於法性寂照自在堪用故爾許爾。

  【科】十三問即此文中或云諸法即是法性或云四運四性推檢何者為要。

  【科】答夫觀心法有事有理從理唯達法性更不餘塗從事則專照起心四性叵得亦名本末本末相映事理不二。

  【科】十四問法華玄文境能照智雖引誠證理亦難明。

  【科】答順方便教理不可會。

  【科】若從極說於理易融以心為境心亦能照能所俱心心體俱徧心心相照於理甚明。

  【科】故不可思議境初云不可思議境即是觀。

  【科】以是得為四句分別。

  【科】境照於境境照於智智照於境智照於智。

  【科】照者方照非說可窮照者應說非照可了說者方說非照可窮說者應照非說可了。

  【科】是故不同世謂頑境以為所照又亦不同偏小妄心以為所照又亦不同假立真如以為所照所照既爾能照亦然不可率爾。

  【科】十五問破法徧中云須先用無生為首者門後料簡云何復云無生是智無滅是斷智則是觀斷則是止應無生門唯觀無止。

  【科】答破徧門意從事偏說故文中云有定之慧而盡淨之具如記中廣分別說。

  【科】十六問禪境初十二因緣觀不思議境初云不同世人取著一念能具三千為唯此中諸境皆然。

  【科】答一切皆爾。

  【科】十七問若爾應當取著心中不具三千。

  【科】等此準用觀觀境而說。

  【科】取著之心本是諸法照此著心緣生虗假假中三千自體性空即是心性不可思議圓妙三諦。

  【科】譬如空華華與空體無一無別此空不當華之與空對華說空空無名字。

  【科】以此細推諸法皆爾。

  【科】十八問十二因緣妙境文中束為三道以對三德苦身質閡那對法身。

  【科】答此約理說的相翻對以身對身故作此說實論三體更無前後且論無始苦輪無際與業煩惱不並不別況今文中約於一念十界百界以論因緣約此因緣以論三道約此三道以論三德是故三道及以三德並無前後性德三因無時不具豈更問質閡等耶。

  【科】十九問有人問云此土真詮稟承有緒雖教科開廣而本味仍存尋求宗源自可會本何須復立一心三觀四運推檢溷我清流。

  【科】答濬流本清撓之未濁。

  【科】真源體淨混也詎妨設使印度一聖來儀未若兜率。

  【科】二生垂降故東陽大士位居等覺尚以三觀四運而為心要。

  【科】故獨自詩云獨自精其實離聲名三觀一心融萬品荊棘叢林何處生。

  【科】獨自作問我心中何所著推撿四運併無生千端萬累何能縛。

  【科】況復三觀本宗纓絡。

  【科】補處大士金口親承。

  【科】故知一家教門遠稟佛經復與大士宛如符契。

  【科】況所用義旨以法華為宗骨以智論為指南以大經為扶疏以大品為觀法引諸經以增信引諸論以助成。

  【科】觀心為經諸法為緯織成部帙不與他同。

  【科】問大師口決純為治病為復更有餘心要耶。

  【科】答諸皆治病。

  【科】唯有一偈云師甞教誡言實心繫實境實緣次第生實實迭相注自然入實理。

  【科】釋曰心若繫境境必繫心心境相繫名為實緣復由後心心心相續心心相繫名迭相注即是心注於境境注於境境注於心心心境境念念相注如是次第剎那無間自然從於觀行相似以入分證故云入實。

  【科】第六行解相資例者

  【科】如分別中總以十義分別十章於中且約自行化他則前八自行於中去果論因則果報為果非今正意前七為因正明修相於七因中前五生解後二為行。

  【科】分別文中雖以起教取譬於自起教化他義當於解越次取文兼化他故故自行解唯前五章是也。

  【科】大意雖有行及果報等文但是示行及果報等令知始末非謂即是修行相也。

  【科】何者修行俱須二十五法以為方便十乘十境以為正修。

  【科】所以者何若無十境乘則無體若無十法名壞驢車。

  【科】故知必須五章以生妙解於生解中大意則略解始終自他因果則文略而意寬次四專在名體則文理俱廣。

  【科】故以廣解導於行始使二十五法隨教甄分會開廢麤方可得名妙行之首也。

  【科】是故五章一不可廢若用此解而修十法則但釋十法名宗次第於理自足而今文中相猶廣者為鈍根者仍恐不曉觀法次第故引前解入觀委論又恐繁文故於陰入具釋十法九境比知是故諸文不無旁正。

  【科】且如十境只一念心行之地也一一顯示境相不同行之種也。

  【科】一一起於十乘觀法行之雨也一一轉成不思議境行之牙也一一發心行之幹也一一安心行之葉也一一破徧乃至正助行之華也一一次位以至離愛行之果也。

  【科】若無六事道樹不端。

  【科】次第雖爾若從人說上根即於境種而生於果故文云直聞是言病即除愈為中下根更須後法是故文云至長者所為合眾藥。

  【科】又於十乘一一復須了其文旨一一皆依不思議寂照止觀文之髓也一一乘相生起次第文之骨也一一引事助成行相文之肉也廣破古舊問答釋疑文之膚也。

  【科】又釋名等四文兼於膚義兼於肉意即骨也意下所詣即是髓也。

  【科】若無四事法身不成。

  【科】是故讀者行者須知緩急無得謬指偏言僻意令行不周。

  【科】修行之來豈過集解而起方便行因得果果滿教他他機我應感應斯息自他同歸滅理真性。

  【科】今之一部意唯若是故此十章攝無不盡。

  【科】○第七喻疑顯正例者

  【科】此所學宗同稟一師文理相承終無異解忽遇僻者因問異答事不獲已而徵喻之。

  【科】問頓教有幾種。

  【科】答有漸頓及頓頓。

  【科】喻曰夫講貫之法先觀本文本文立名不可取異求異會釋仍須體同頓頓之名經論不出一家著述諸部所無若名體俱無修行何託若以頓頓是圓如圓圓等此義可爾既分二頓漸頓為圓更加頓頓為何所擬。

  【科】問此二位者斷惑何殊。

  【科】答二位不同若漸頓者初住已前四住先除若頓頓者初住已前圓伏五住登住已去圓破五住。

  【科】喻曰初住已前四住先除引證屬圓處處皆爾故圓教四念處云如冶鐵作器本為成器非為除垢麤垢先除非關漸次頓頓既云登住圓破即顯住前五住全在當知此義非別非圓圓則初住唯破無明不應入住五住俱斷別須住前五住全在住破四住行破塵沙登地方破一品無明故知非別離二別立無教可憑。

  【科】問二頓修成其相何別。

  【科】答漸頓觀者空觀先成頓頓觀者三觀俱證。

  【科】喻曰此甚違背一家教文既云漸圓是四教中圓應依六即判此圓位則不應云空觀先成何者五品即是觀行三觀六根即是相似三觀初住已去分證三觀如何乃云空觀先成又復不識見思先落似位之意若先成者何名似即頓頓既云三觀俱證為是何位若在初住與漸頓何別若在住前都無此理若云住前但伏初住俱斷諸教無文方成邪說。

  【科】問據何得知有二種頓。

  【科】答準玄文八教謂漸頓祕密不定漸又四謂藏通別圓此四兼前名為八教漸中既有最後一圓漸外又復更立一頓故知前圓但是漸圓別立一頓即是頓頓頻將此義以難他人他無對者唯我獨知。

  【科】喻曰依此所判則有多妨。

  【科】一者不識教名之妨別立一頓乃是華嚴最初頓部佛初成道未游諸會不從漸來直說於大大部在初故名為頓部仍兼別不得妙名豈以兼別之經翻為頓頓法華獨顯却號漸圓。

  【科】二者不識漸開之妨言漸開者準法華玄華嚴頓後別為小機不動不降施於漸教漸教之初先說三藏三藏教後彈斥洮汰方具用四故云開出故玄文中自鹿苑來至般若會皆名為漸豈此漸中有於圓教便名漸圓又玄第十漸頓判教自華嚴來至般若會皆有漸頓華嚴圓教與方等般若中圓圓既不殊亦應並名為頓頓何獨華嚴若方等般若中圓名漸圓者則華嚴圓教亦名漸頓何關餘部。

  【科】三者不識教體之妨若漸開出四如開拳為指唯指無拳合四為漸如合指為拳唯拳無指存漸則教唯有四沒漸則教唯有七俱存必一邊無體立八則體愜名寬。

  【科】四者抑挫法華之妨近代判教多以華嚴為根本法輪以法華為枝末法輪唯天台大師靈鷲親承大蘇妙悟自著章疏以十義比之迹門尚殊本門永異故玄文中凡諸解釋皆先約教判則三麤一妙次約味判則四麤一妙如何以麤稱為頓頓以妙翻作漸圓。

  【科】五者不識頓名之妨若從行為名圓只是頓是故舊題圓頓止觀若從味立稱則頓異於圓故判初味云高山頓說若將判味兼帶之頓以斥判教獨顯之圓一何誤哉一何誤哉。

  【科】六者違拒本宗之妨本師贊為獨妙學者毀為漸圓抑實揚權有何利益。

  【科】七者違文背義之妨經云已說今說當說而於其中法華第一華嚴至般若名已說無量義經名今說大般涅槃經名當說依彼所判則已說第一何關法華。

  【科】如此獨知聞者掩耳。

  【科】問從漸開四并前但七何成八教。

  【科】答開出四已仍有一漸。

  【科】喻曰如前第三妨中足知迷誤彼既不知漸從鹿苑以至般若將何別立一漸教耶若知鹿苑至般若來約時名漸終不輒判四教中圓名為漸圓豈判法華劣於乳教。

  【科】問法華經部為是何頓。

  【科】知非頓頓。

  【科】喻曰此師非但不識頓漸之名亦乃不曉結文之意玄文釋前四味教竟次以漸等結釋法華云非頓漸祕密不定初云今法華是顯露非祕密是定非不定結非祕密不定祕密不定通前四時次云是漸頓非漸漸結非前頓後漸教。

  【科】言漸頓者約前四時漸中有頓頓中有漸今法華經迹門圓說與漸頓中其義不殊但異漸中漸耳。

  【科】言漸漸者鹿苑一方等三般若二。

  【科】頓中之漸即是別教與漸中漸其義不殊故不須簡頓中之頓同漸中之頓亦同法華是故頓教不須別簡。

  【科】故玄後文今法華迹門與諸經有同有異本門與諸經一向異。

  【科】同者謂諸部中圓異者謂諸部中兼於三教。

  【科】不見此意望聲釋義便謂法華但是漸頓非頓頓也。

  【科】文中只云非是漸漸何曾復云不是頓頓。

  【科】問復何得知法華是漸頓華嚴是頓頓。

  【科】答據法華中諸聲聞人從於小來經歷諸味至法華會方始開頓故知法華是漸頓也華嚴居初不經諸味故是頓頓。

  【科】喻曰今法華經圓極頓足此從於法不從於人不應聲聞從於漸來即依聲聞判經為漸。

  【科】況復聲聞不過五百千二二千此等但名開權顯實又有菩薩開顯何獨聲聞如云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等。

  【科】又下文云無數諸佛子聞世尊分別說得法利者大喜充徧身又有顯本如分別功德品中三千微塵數乃至一四天下又八世界塵數初發菩提心況下方踊現并妙音東來嚴王諸營從文殊所教化。

  【科】如是諸眾何曾歷四味。

  【科】應當從此方判經為頓頓。

  【科】況復法師品現在若滅後若有聞一句皆與授佛記。

  【科】華嚴經眾雖不游漸有二義故不及法華一帶別二。

  【科】覆本豈闕二義便稱頓頓具二義者稱為漸耶問亦有菩薩法華聞頓而獨從聲聞判耶。

  【科】答據多分說。

  【科】喻曰如前所引應以八界及聞一句為多而反以聲聞為多者非但玄理不會亦乃讀文未熟。

  【科】應知聲聞鈍根菩薩法華經前機緣未熟不堪聞頓更以方等般若調治方堪來至法華聞頓是故應判此法華經是開漸顯頓故名漸頓。

  【科】人不見之謂非頓頓。

  【科】問據何得知漸圓之教四住先落。

  【科】答如引仁王長別苦輪既云別苦知是漸頓如引法華六根清淨云肉眼等知是頓頓。

  【科】喻曰此一家義前後皆引仁王以證法華法華云無漏意根仁王云長別三界兩經皆是四住先落且於界內得無漏名有漏業除故云長別當知二處文義本同如何分擗以證兩頓。

  【科】問三種止觀中圓頓止觀是何頓耶。

  【科】答是漸頓何以得知如第一卷以三譬喻三止觀以通者騰空喻於圓頓至第七卷識通塞中中即三觀破於神通神通被破故非頓頓文云別則略指三門大意在一頓又三止觀竟又云今依經更明圓頓又第五卷安心文末初約三止觀結數次又約一心止觀結數又第一結發心文先三止觀結次云又以一止觀結此等皆是三止觀外別一頓頓之正文也。

  【科】喻曰一往引證似有所憑子細推求都無所據何以故以違文故生多妨故。

  【科】何者如破神通及依經更明文在序中序是章安所置說止觀時未有此序如何預將正文破之。

  【科】又三觀本傳南嶽如何弟子反破師宗乃成逆路伽耶論又南嶽稟承慧文龍樹既破師法觀心論中何須更云歸命祖師。

  【科】況兩處神通其義各別序中以頓行者譬通者履空空無淺深履者階降空喻頓理履譬行儀行雖階差仍名圓漸理無深淺不當偏圓第七卷中以步馬神通喻橫別三觀神通即是別相之中故以中即三觀破橫別之中。

  【科】如何不見近文遠破未生之序。

  【科】次依經文更明者前以三喻證三文竟更依華嚴以證圓文故云更明再治定文意在於此。

  【科】如何見一更字便於三外立頓頓名若引華嚴即名頓頓者玄第十卷亦引華嚴方等般若圓證於頓華嚴既其非是漸圓方等般若寧非頓頓。

  【科】言別則略指三門大意在一頓者彼料簡文問略明三種止觀略與大意名相似同是故重問云何同異答中分於通別二意通則略指只是大意別則略與大異不同以不同故略有三種大意但在三中之一故文云漸與不定置而不論。

  【科】人不見之便於三外別立頓頓。

  【科】安心文末先以次第三觀結數次以一心結數次第義當於別一心義當於圓此圓還同初總安心為結數故義開三別次還依本以結一心。

  【科】不見此意異說便生。

  【科】言發心文末一止觀結者大意五章文相寬總是故皆以止觀結之或時唯用一止觀結如六即文六文皆一或復唯用三止觀結如隨自意文末或時俱用三一結之如前所引復闕無結文如常行等三種三昧。

  【科】又若俱用三一結者只是通別不同何者一種結云發菩提心即是觀邪僻心息即是止當知三種無不發心邪僻心息又三種結者亦是通義以通三故是故結之始從三藏終至圓頓皆悉有於漸頓不定具如第三偏圓文中及玄文第十判教中四教是別三種是通此第一文不歷四教一一三結總以四教共為三結以三對一三復為別。

  【科】人不見之便以又以之言憑茲別立深不可也。

  【科】問兩種頓位同異云何。

  【科】答住前則別登住則同。

  【科】喻曰凡列位者皆須準教及以古師一家立位唯分四別一期教迹因果顯著有始有終莫過此四三藏則四果支佛百劫僧祇通教則三乘共位及名別義通別圓並立五十二位但行有奢促斷伏不同圓依法華更加五品一家所用諸部咸然輒不曾聞兩頓之位已如前破。

  【科】問何故分別立二頓耶。

  【科】答由根利鈍立二不同。

  【科】喻曰自昔承稟一圓家教法不見二頓而分兩根處處文中但云華嚴兼於利鈍利則圓教鈍則別人或一一教中而分三根或信法二行以分利鈍是則教教部部無不皆然來至法華同入一實無容開會同一根性仍稱為鈍覆權隱迹有鈍有利而名為利深不可也。

  【科】問方等中四漸中開四兩四中圓為何同異。

  【科】答但是四教中圓皆是漸圓。

  【科】喻曰此師不識漸教之義是故不知方等只是漸中之一謂言漸教與方等殊即便答云但是四教皆名為漸若知不別云何便答但是之言借使法華會前四教中圓皆名漸圓法華開權獨顯一圓何故仍立漸圓之稱若爾但識四教從漸之言不了法華開廢等意因茲暗立漸頓之言。

  【科】問涅槃中圓復何差別。

  【科】答亦是漸圓。

  【科】喻曰若如所判始自鹿苑終至涅槃一槩漸圓玄文何故苦破光宅光宅仍以法華異昔引昔通謾尚乃破之此師稟受山門翻更不如光宅應云涅槃雖四前三知圓方等雖四三不入實漸中開四不殊方等諸文盛說何足復疑依彼所論涅槃圓伊便成無用復有一行乃是徒設。

  【科】問涅槃四教俱入圓不。

  【科】答有不入者十仙外道即是其流。

  【科】喻曰徒聞涅槃入實之言不曉捃拾得入之意若十仙不入三修豈聞初後俱無中間寧入十仙不入世尊何故為其說常破云汝外道中因雖是常而果無常我佛法中因是無常而果是常乃至陳如色常受想行識常餘諸外道大意皆爾如何謬判以為無常易見之文尚謬況復難見耶。

  【科】問止觀第一卷後多種譬文如迦陵頻伽聲擣萬種為丸在大海浴阿伽陀藥等為喻何頓。

  【科】答並是漸頓何以故猶在[穀-禾+卵]中萬種須擣須待諸水入於大海合諸藥為阿伽陀故是漸頓若不出[穀-禾+卵]諸水是海不擣萬種不合為藥任運自具方是頓頓。

  【科】喻曰此中二失一者不曉喻旨二者違於自言。

  【科】不曉喻者夫言喻者但約少分故大經云不可以喻喻真解脫如雪山類象豈可求其尾牙舉扇喻月豈可求其光挂況本文意意在一法具是諸法取現見者以之為喻未入海諸水不具未擣為丸眾氣不足自餘諸鳥[穀-禾+卵]中不鳴餘藥雖合治病不徧故用此等以為頓喻如何破喻而為漸圓養子不肖過而難他喻即其事也。

  【科】二違自言者自立大意以為頓頓此等喻文皆在大意如何自斥以為漸圓。

  【科】問第一卷中實非父子兩謂路人此喻何等。

  【科】答實非骨肉是前兩教兩謂路人是後兩教。

  【科】喻曰此深不見文中喻意文以界內界外各有一理理各兩教以為能詮並用四諦以為迷解文中自合瞋以譬集打譬苦若兩謂父子瞋打薄者以譬直教兩謂路人瞋打厚者以喻紆迴此謂道諦智解不同故使滅諦即離亦別若即解者苦集即理如路人為父子若離解者苦集異理如父子為路人當知實非骨肉兩謂路人但約拙教一離義爾亦闕分判界內外是何等拙而便跨節以為四教具如止觀記中釋。

  【科】問漸之與別為同為異。

  【科】答此二不同漸則開四別不開四。

  【科】喻曰既其不識漸教開四徒與別教辨異何益。

  【科】今言漸別皆應開四者兩文不同漸教開四已如前說別開四者具如別教四弘之中結四諦境皆歷四教但須委知開四所以然於別人自行化他未必全立四教之名但云界內界外曲直巧拙自行則次第豎入化他則隨緣橫被被機雖橫行終成豎自行雖豎徧學成橫如初入空偏用析體以破見思仍是偏用一門自行若至十行為利他故方始徧習析體八門及以無量無作八門爾時所習乃得名橫是則是他四教義足。

  【科】讀文不委義理輕疎而便謬判別不開四。

  【科】問商略之文為是何處。

  【科】答挹流尋源已下文是。

  【科】喻曰此亦二失一者不曉新舊文意二者商略謬判祖承。

  【科】初不曉文意者舊文十章前五是序後五是正故舊本初云竊念述聞共為十章商略等五名為竊念己之私竊念興序故開章等五名為述聞述已親從法會聞故再治改者良以竊念不應連接述聞為十故廢商略五章之名章名雖廢仍存其文述聞五章次第雖在亦沒章名新移商略之文以為引證之例首加止觀等字用為通序則以挹流等文用擬別序人不見之便為亂說空張舊本商略以消別序新文柰何商略之文復彰祖承之後甚不可也。

  【科】問挹流已下正當舊本祖承之文如何將為商略文耶。

  【科】答正是商略有師無師故云商略。

  【科】喻曰舊釋商略云略述佛經粗彰圓意故云商略即引華嚴了達賢首聞圓等文今乃判他祖承之文而為商略有師無師既將祖承以為商略祖承儻更指後弁差從始至終重重妄說。

  【科】問有情心法并有情之色及外依報此之三法頓及頓頓起觀何殊。

  【科】答頓頓隨觀即具諸法漸頓心具餘二則無。

  【科】喻曰據此答文却用漸圓為頓頓。

  【科】何者四教中圓奚嘗不云三處具法故四念處圓文中云非但唯識亦乃唯色唯聲唯觸。

  【科】三處具法正是四教末後之圓。

  【科】今謬判為頓頓文者驗知諸判但用胸襟。

  【科】又漸圓既知心具諸法諸法徧攝豈隔色耶。

  【科】色攝入心心即是色如何謬判唯心具耶。

  【科】若別教人初心色心並不具法何獨色耶。

  【科】漸頓迴互教門雜矣教門既雜依教修觀冥如夜遊。

  【科】問此二種觀初心何別。

  【科】答頓頓觀者初發心時三諦俱觀漸頓觀者先觀中道離於二邊二觀先成見思前破後證中道三諦方同。

  【科】喻曰雖指文中三處五處以立頓頓既無正義約觀判位亦無正文大師唯引諸經明位以證四教不見引證四教之外別立一頓況彼諸處頓頓之文盡是四教最後之圓彼以此圓判為漸圓云初發心者先觀中道一切教法都無此文別則先觀二邊方乃見思先落豈有但觀中道先破見思圓別不成都無所據。

  【科】問一心三觀與三觀一心二文何別。

  【科】答一心三觀即是假三觀一心即是空非三非一即是中為破步馬神通故云空假若論頓頓一中具三喻曰本論三觀須有所以此是佛法大體又是一家要門凡用其名須得指實既用此三格一切法應曉三意方盡其門。

  【科】一者對境成觀如觀一心為不思議境及破法徧等文是也。

  【科】二者覆疏收束如第一卷合散非合非散三一非三非一等是。

  【科】三者寄名義立如門非門非門非不門權實非權非實等是。

  【科】此三觀一心一心三觀都非此之三觀意。

  【科】只是翻對破彼縱橫觀縱觀唯約次第之三而不得一故以即一而三破彼縱義故云一心三觀破豎通塞橫觀唯得各別之一而不得三故以即三之一破彼橫文故云三觀一心破彼橫通塞。

  【科】人不見此便加雙非以對三觀。

  【科】又文自云空即三故破步涉假即三故破乘馬中即三故破通神。

  【科】彼師乃云為破步馬神通故云空假。

  【科】步馬元是單空單假何須更以空假破之。

  【科】破於橫別步馬神通正用圓教一中具三。

  【科】何故別云若論頓頓一中具三此是違文謬說令迷文者信之亦是立觀違文令誤觀者輒受。

  【科】問相待絕待有何同異。

  【科】答頓頓是絕待漸頓是相待。

  【科】喻曰誤之甚矣依此所判則應相待絕待俱非頓頓。

  【科】何者以玄文中判今法華具有二義謂相待絕待。

  【科】若爾何處別有頓頓絕耶。

  【科】又依彼所判則唯華嚴是絕法華純待若知法華具有二義復以待絕分為二頓當知此判自語相違據斯以論俱迷二待。

  【科】何者二待並須非漸唯頓判為相待又判為漸此復一重自語相背凡言相待待前諸教為漸為麤方今法華是頓是妙頓居漸後兼所破說對漸明頓故云漸頓人不見之徒分待絕以對二經。

  【科】又亦不識絕待之意絕於所待名絕待者方是妙頓彼乃離頓待別立絕名何為頓頓。

  【科】問此法華之文具足二待豈可離文判屬二塗。

  【科】答會竟無二未會則別。

  【科】喻曰此師非但迷於玄文待絕之名亦乃不達法華開會之意一代教法會在法華彼判法華唯有相待更立何部稱為會經若以法華會入華嚴實無開顯之說若爾兩俱未會應別立一經以會斯二若以觀會會則無文。

  【科】今家所判以法華之絕絕彼華嚴當知華報未絕明矣又何但未絕亦乃無待以兼別故獨顯不成尚非相待絕何所寄。

  【科】會竟無二還歸法華何故判之云非頓頓。

  【科】問法華之文豈有不會。

  【科】答對前稱待應無別理。

  【科】喻曰若據此答定判法華唯有相待雖有相待理亦不周但得待前之言失於能對之妙縱使法華但有相待終成不曉所待之名所待即前諸麤前謂華嚴若望彼所判還負己宗華嚴既麤頓頓何在法華咸妙頓頓不疑相待既然絕待可判。

  【科】問修觀之法準義用文既同法華應依會義因何對昔而分二塗又以法華為不會乃將華嚴為絕待。

  【科】答修觀不同於教是故觀二教一。

  【科】喻曰凡修觀者必依於教若觀二教一其理不成法華既融只應還依融義修觀其虗立二觀謬以絕為華嚴會義既歸法華頓頓之名徒設況教一觀二一觀無文又與立宗全成乖互本立華嚴為頓頓頓頓却歸於法華頓義既歸於法華言判為漸者謬矣。

  【科】問觀本依教無教如何立觀。

  【科】答根別。

  【科】喻曰此乃臨急之說不思前後相違觀既隨根根本順教有根無教同於本迷若以頓頓為華嚴則漸圓無教若以法華為漸教則頓頓無文。

  【科】問曰云何名為頓頓觀相。

  【科】答前即後故名空後即前故名假前後不二名中。

  【科】喻曰後即是前何異前即是後徒於不二前後謬立空假之名實未能知三觀相狀。

  【科】又自說云頓頓如法華六根清淨位但云六根清淨不云先斷見思故知是頓頓漸圓如仁王十信菩薩位既云長別苦海即是先除見思故云漸頓。

  【科】喻曰自言相違不可窮盡初以法華為漸頓今以法華為頓頓況復不知山門諸部並將仁王以證法華法華云無漏意根仁王云長別苦海無漏與別苦但有因果之殊不見義同從文分二。

  【科】又云前文既云大意在一頓當知五略正明頓頓釋名已去並是漸頓。

  【科】喻曰大意與下文但是廣略之殊如何分二故分別中將大意對八章十義分別廣略即其一焉豈有略頓而廣漸耶。

  【科】又第五初列前六重以開解今依解以立行如何以解為頓頓以行為漸圓依解起行行既違解此乃目視東而足西膏南而明北。

  【科】又若大意唯在於頓頓何故大行通引三乘若下文唯在於漸圓何故復有一心止觀及中即三觀破前神通又若大意唯在頓頓何故發心四諦四弘十種發心皆列四教下文屬漸破亦同前。

  【科】文既相違依何立行。

  【科】又云此之兩觀初心修觀太難分別須自入觀方乃得知。

  【科】喻曰如破徧初初入無生咸須依教況大章生解以導行初。

  【科】既云分別太難信是解心冥昧解既冥昧入觀無由彼解未明便推入觀何異闇證增上鼠即鳥空而宣入證之言令他生於聖想忽令領納說實墜於過人實得說尚招愆違想故當重釁。

  【科】又若實得為何位次若假名與他何異若五品位便同大師。

  【科】予實不裁證者自了願不欺聖無違自心。

  【科】又云依頂法師十二部經觀心之文修觀必得。

  【科】喻曰夫三觀者義唯三種。

  【科】一者從行唯於萬境觀一心萬境唯殊妙觀理等如觀陰等即其意也。

  【科】二約法相如約四諦五行之文入一念心以為圓觀。

  【科】三託事相如王舍耆闍名從事立借事為觀以導執情即如方等普賢其例可識。

  【科】故十二部觀寄事立名雖有三觀之名十境十乘不列一部名下唯施一句。

  【科】豈此一句能申觀門若此一句足得修行十境十乘便成煩芿。

  【科】故知偏指文中一句兩句以為頓頓義同頑境體心踏心十卷之文便成無用兼出大師虗構之愆。

  【科】問漸圓觀但中中是實相不。

  【科】答非即實相體是但中。

  【科】喻曰實相與但中體同名異實即俱實權即俱權若約教釋文但中在別修觀次第仍居後心四教中圓一切諸文並皆初心圓修三觀。

  【科】彼將此觀屬頓頓人別為圓人立但中觀徧尋諸部都無此文。

  【科】唯煩惱境中斥失玄云不住調伏不住不調伏初心修中成雙非失如何拾失以判法華苦哉苦哉不可救濟。

  【科】問初心修中既非實相是涅槃不。

  【科】答是涅槃。

  【科】喻曰涅槃實相大小名通。

  【科】初心修中既非實相若非實相亦非涅槃若是涅槃亦是實相若是實相即是從初常觀涅槃如何乃云非是實相云是涅槃。

  【科】若從初心是小涅槃此通別二種菩薩偏是一往通塗而說若別論者通教菩薩至第七地恐墮涅槃如三惡道別教初心但名真諦仍不得立涅槃之名。

  【科】故知初觀唯在於頓言非實相是涅槃者無教可憑。

  【科】問豈有但中名為初心觀涅槃也。

  【科】答有也。

  【科】喻曰不知求教但任己言須無即無須有即有一家教相不見少判但中涅槃。

  【科】問如其必有二種頓者大師何不分明顯說。

  【科】答如大意在一頓等即其文也又頂法師涅槃疏釋不次第五行中云十信斷或即是漸頓不斷或者即是頓頓。

  【科】喻曰大意一頓已如前破。

  【科】彼引涅槃疏親共對撿全無此文。

  【科】應是續後謬思便將想心證義文所不載故使再撿無文。

  【科】又大師諸文文所不載何須更引章安之文況復再撿全無何勞苦據。

  【科】況復不次第行正是四教中圓。

  【科】又數數常云有八教故故有二頓。

  【科】喻曰八教中意具如前破。

  【科】又云二頓初心非一向異雖異而同雖同而異。

  【科】喻曰無將此異質竅他人不許漸圓即是頓頓理窮無據同異混和。

  【科】問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是何觀相。

  【科】答是漸頓非頓頓。

  【科】喻曰此師已執初心修觀但聞中道便謂漸圓而不曉於言偏理圓故大意云勿守語害圓誣罔聖意故經論名數或具或偏言下之旨理必周備大師以備具釋偏言故大意中云空即不空等自語相違亦如前破。

  【科】問初心起觀若捨二邊但觀中道何異通教但有中名如何初心見此但理。

  【科】便默不答。

  【科】喻曰言若有旨言勝不言言既無歸不言勝說凡修觀者須立解心解心未成輒立此觀言究理極以至無言。

  【科】又云據文須分兩種頓異初心修觀實難分別。

  【科】喻曰前云教唯有一觀則有二此中復云文雖分兩兩觀難分據茲又成文二觀一前後違反不可復論故知學宗不得輒爾此時猶可曠累多生仍使未來不逢善友。

  【科】問別教地前為登地雙亡雙照方便其義如何。

  【科】答地前雙凶登地雙照至第二地又亡又照。

  【科】喻曰非但觀門失緒亦乃文義參差既云地前以為初地亡照方便當知正亡正照合在初地如何乃云登地雙照地前雙亡具如止觀第三卷中此是讀文未周不須別破。

  【科】問何名四三昧是通修念佛是別修。

  【科】答頂法師誤應云四三昧是別修念佛是通修。

  【科】喻曰此師自誤推失與他今言通修者以四三昧攝一切行故曰通反以為別念佛通收諸行不徧乃是通中之一故名為別反名為通深不可也。

  【科】又云三賢十聖住果報者此兼兩教圓教三賢別教十聖。

  【科】喻曰言果報者是實報土既生果報即是圓教四位之人此師但見是賢聖之名便分以為別圓兩教賢聖之稱乃借別名圓俱生實報即是正明圓位若言別教賢聖位不合生彼而判十地屬別者圓四十位俱破無明因何乃分十地屬別人又約證道地即是住何須分別縱存教道則十地以含兩教亦無分義。

  【科】問彼問人曰聲問經漸名漸圓者八界發心不從漸來從此應判以為何教。

  【科】答頓頓人也。

  【科】喻曰難已如前何不從於八界塵數為判頓頓而名漸圓。

  【科】自此已前略明觀失教失不論。

  【科】歸命諸賢聖願捨是非心為樹涅槃因非欲貶量失。

  止觀義例(終)(以唐本摸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