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律诗七十一首
【郊祀庆成〈并进状〉】
右,臣伏以皇帝陛下嗣位之初,郊见上帝,圣意重慎,斋洁谨严。始就帷宫,则独先群臣,宵兴待事。及至坛场,则陟降陛级,撤去裀藉。至于荐献之际,则又端立以须,不肯即安,退就便次。所以至诚兢兢如此,故得天地祖宗眷顾临飨,华夷蛮貊观听欣喜。惟初积阴,久而未解。及辂车既驾,则天宇湛然,日光明润,可谓能得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福合于天且不违之圣,宜有歌颂,被于声律。臣与在馆阁,以文字为职,不敢以菲薄自止,谨作五言郊祀庆成诗一首,凡一百二十字。干冒宸严,臣无任惶恐激切屏营之至。谨随状上进以闻。
即祚讴歌后,钦柴礼数新。盛容超旷代,乐贡尽殊邻。宿戒临行殿,宵兴绝众臣。立须空便次,步进却柔裀。外物虽多品,天心在一纯。高灵终享德,群望亦依仁。暗蔼如无间,迟延若可亲。欲知精意答,预睹太和臻。积曀沉遥甸,浮阳上绮闉。{矞}云生斐亹,爱景驻逡巡。厚庆归清庙,余厘及兆人。还宫动前跸,喜气入韶钧。
【仁宗皇帝挽词三首】
纳谏终无牾,知人久更明。恩波通四海,寿域载群生。异俗衣裳会,诸儒雅颂声。威灵空想象,盛德讵能名。
日转归人外,天移入画中。冕旒余泽在,惊跸旧仪空。卜宅三川绕,方丧万里通。初寒石门路,松桧飒悲风。
沧海难回日,青云如送春。服丧三月遍,遏乐四夷均。感格英灵在,褒扬大号新。依然社稷计,王业付真人。
【英宗皇帝挽词二首】
已应南阳气,犹迟代邸来。范熔归独化,纲理付群材。禹会方无外,虞巡遂不回。空惊柏城仗,箫鼓送余哀。
继文犹旦暮,归启已讴吟。画手传英气,书筠见德音。铸铜余故鼎,啄草付春禽。试望桥山路,萧萧翠柏深。
【慈圣光献皇太后挽词二首〈并进状〉】
右,臣伏以大行皇太后在位四十有七年,身处宫闱,聪明慈恕恭俭之德见于天下,洽于众论。在仁宗时,有辅佐相成之道,在先帝及陛下之日,非特始终孝爱两义俱隆,实有援立镇抚之大功。在先帝之世,从权当国,既而还政以时,明识独见,出处应理。自二帝三代秦汉以来,母后功德未有巍巍如此。奄尽大期,群情痛怛。陛下执丧哀慕,外虽易月,内尽至性,报复大恩,诚礼备极,盖从古所未闻。今山陵有日,臣愚浅薄,无以自效,谨撰成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缮写上进。臣无任悲哀感咽之至,谨具状奏闻,谨状。
祖烈鹰扬终食冀,家声泉涌旧兴谯。人伦风化归三世,王室功劳属两朝。长信深严余羽卫,閟宫崇大列宗祧。衣冠藉藉谈遗事,不尽鸿名对永昭。
山河德履孚潜显,江汉仁风被迩遐。已辅乾坤成化育,终符日月继光华。和熹未寤还威柄,明德犹疏抑外家。欲次徽音难仿佛,空余流恨入哀笳。
【送英州苏秘丞】
远民歌舞戴升平,碧阁朱楼照眼明。乡馔雨余收白蕈,客樽秋后对红英。泷鸣浈水遥通海,路入南山不隔城。材术如君有余暇,出游应数拥双旌。
【送陈郎中还京兼过九江新宅】
鹢舟金碧照溪沙,帆上风吹五两斜。罢郡紫泥催向阙,过江红旆引还家。因将旧社人携酒,应喜新林树见花。莫作山斋久留意,中台虚位有清华。
【遣兴〈安州十首〉】
青灯斗鼠窥寒砚,落月啼乌送迥笳。江汉置身贫作客,溪山合眼梦还家。百忧忽忽丹心破,万事悠悠两鬓华。谁与健帆先度鸟,更无留滞向天涯。
【楚泽】
楚泽荒凉白露根,盈虚无处问乾坤。虫虫旱气连年有,寂寂遗人几户存。盗贼恐多从此始,经纶空健与谁论。诸公日议云台上,忍使忧民独至尊。
【西亭】
团扇频挥到此亭,他乡愁坐思冥冥。空羞避俗无高节,转觉逢人恶独醒。岁月淹留随日老,乾坤狼狈几时宁。欲知事事今何似,万里波涛一点萍。
【盆池】
环环清泚旱犹深,炳炳芙蓉近可寻。苍壁巧藏天影入,翠奁微带藓痕侵。能供水石三秋兴,不负江湖万里心。照影独怜身老去,日添华发已盈簪。
【羁游】
粗饭寒齑且自如,欲将吾道付樵渔。羁游事事情怀恶,贫病年年故旧疏。自古幸容元亮醉,凡今谁喜子云书。何由得洗尘埃尽,恣买沧洲结草庐。
【南轩竹】
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
【浮云楼和赵嘏】
万里聊供远眼开,檐前不尽水声哀。朝云尚拂阳台去,羽猎曾围梦泽来。解带欲留长日坐,倾壶难饮故人杯。邅穷万里飘萍内,到此登临更几回。
【照影亭】
河流萦槛色辉辉,无数幽禽入镜飞。已映渚花红四出,更涵沙柳翠相围。不欺毫发公虽有,太尽妍媸道恐非。自笑病容随步见,未衰华发满缁衣。
【晚望】
蛮荆人事几推移,旧国兴亡欲问谁。郑袖风流今已尽,屈原辞赋世空悲。深山大泽成千古,暮雨朝云又一时。落日西楼凭槛久,闲愁唯有此心知。
【书阁】
自怜野性生来拙,谁许交情晚最亲。世路因仍忧槛阱,他乡衰暮傍风尘。惟将菽藿还求志,未有丝毫可为人。一亩萧然须暂得,欲偷闲日长精神。
【赠弹琴者】
至音淡薄谁曾赏,古意飘零自可怜。不似秦筝能合意,满堂倾耳十三弦。
【寄孙正之】
貌癯心苦气飘飘,长饿空林不可招。能举丘山惟笔力,可摩云日是风标。诗篇缀缉应千首,学术窥寻岂一朝。耳冷高谈经岁远,江南春动雪还消。
【秋日感事示介甫】
秋日气已盛,阴虫朝暮声。烟云断溪树,风雨入山城。沙碛有遗虏,旌旗多远行。生民苦未息,吾党耻论兵。
【简翁都官】
倦游公府曳长裾,笑上扁舟指旧庐。自有文章真杞梓,不须雕琢是璠玙。浮蛆满瓮尝春酒,垂露临窗理素书。况得君宾同壮节,一乡清问更谁知。
【陈祁秀才园亭】
眼无尘土境殊清,一绕芳蹊病体轻。烟树疑从古画见,水轩真在碧天行。君能极巧安山势,我欲忘归听竹声。只恐主人难住此,弟兄嘉行满乡评。
【上杜相公】
水为舟楫旱为霖,社稷生民注意深。岂谓便辞黄阁议,翻然求就紫芝吟。始终好古儒林士,进退忧时国老心。只有声名随日远,不令功被管弦音。
【胡太傅挽词二首】
谠言留简册,恭德载闺门。福履三朝盛,官仪一品尊。九原无复起,万事付谁论。不必诸儒记,清名久自存。
远略参基命,雄文入典章。輤车俄就路,瑞节始还乡。象物陈虚寝,哀歌寄奠觞。惟应九原上,松桧日苍苍。
【酬材叔江西道中作】
枉渚荒源百里间,草根经烧旧痕干。入陂野水冬来浅,对树诸峰雪后寒。坞笛最宜风外听,岭梅初得醉中看。行寻故友心无事,不觉西游道路难。
【送双渐之汉阳】
楚国封疆最上流,夹江分命两诸侯。何年南狩牙樯出,六月西来雪浪浮。夏口楼台供夕望,秦川风物待春游。可能频度渔阳曲,不负当年鹦鹉洲。
【孔明】
称吴称魏已纷纷,渭水西边独汉臣。平日将军不三顾,寻常田里带经人。
【闲行】
草软沙匀野路晴,竹枝乌帽称闲行。鸟啼绿树穿花影,风出青山送水声。转觉所忧非己事,尽从多难见人情。闲中我乐人应笑,忙处人争我不争。
【赠安禅{勤心}上人】
讵知萧洒吾庐旧,却有高明此寺邻。水竹迸生刚节老,秋山过抱翠岚新。惟怜季子归来困,自笑原思久更贫。深识幽人风义厚,扫轩开榻最相亲。
【赠护仁监院】
人贫举世今为甚,僧事新年始更多。食粝衣穿虽扰扰,构虚基险自峨峨。诛茅改筑君初有,系马长吟我暂过。但觉满山金碧涧,不知谁到为烟萝。
【送觉祖院明上人】
冠石新墙日月回,丰堂瑰殿起崔嵬。钟随秋势金声壮,佛隐寒云玉座开。流水远奔双涧去,平林高拥四山来。麒麟细草南东路,一望松门意自哀。
【谒李白墓】
世间遗草三千首,林下荒坟二百年。信矣辉光争日月,依然精爽动山川。曾无近属持门户,空有乡人拂几筵。顾我自惭才力薄,欲将何物吊前贤。
【送抚州钱郎中】
名郎元是足风流,得郡东南地更优。翠幕管弦三市晚,画堂烟雨五峰秋。黄柑巧缀星垂槛,香稻匀翻雪满瓯。应与谢公资健笔,邦人才薄讵能酬。
【送玉汝使两浙】
使传东驰下九天,此邦曾屈试鸣弦。仁声又向新年入,惠泽犹为故老传。翠巘烟云生席上,沧溟风雨到樽前。经营智略多余暇,赏燕谁酬白雪篇。
【丁元珍挽词二首】
翰墨金声远,神情玉气温。节廉贫愈见,风义老弥惇。旧学资详正,新仪属讨论。谁怜一麾出,终不反修门。从军王粲笔,记礼后苍篇。谩有残书在,能令好事传。鹏来悲四月,鹤去遂千年。试想长桥路,昏昏陇隧烟。
【简景山侍御】
长年心事最相亲,一笑相疏忽数旬。柏府地严方许国,芸台官冷但容身。饥肠漫窃公厨膳,病发难堪客舍尘。还有鹿门栖宿兴,想君他日肯为邻。
【送李莘太博】
郪道鸣弦去,容台抱蕝初。尘沙开祖帐,冰雪缺征车。久待连城价,谁腾一鹗书。君王览豪俊,应复召严徐。
【游天章寺】
篮舆朝出踏轻尘,拂面毵毵柳色新。曲水岂能留往事,南湖空解照行人。最宜灵运登山屐,不负渊明漉酒巾,老去飘零心未折,暂须同醉海边春。
【送关彦远】
莫辞为我百分饮,从此送君千里行。物情簪屦尚须念,人道交亲那可轻。渚梅江柳弄佳色,林鸟野蜂吟好声。对之但醉余可置,明日此杯谁共倾。
【送彦远赴江西】
食蘖饮冰廉士操,敝衣穿履古人风。溪堂兴足登临后,滕阁今归啸傲中。一榻高悬宾阁峻,二龙俱化县池空。因过胜境须行乐,驿召方当急诏东。
【西园席上】
省阁名郎国羽仪,瀛洲仙客众蓍龟。山蹊向日花开早,海聚经寒酒熟迟。下榻笑谈红旆偃,引觞醉醒玉钗随。唯惭别乘疏顽甚,满面尘埃更有诗。
【送孙颖贤〈在秦州〉】
穰穰秦州铁马群,青衫吾子仕犹屯。高谈消长才惊世,藐视公侯行出人。古气欲遵奔日月,畏途曾触滞荆榛。明夷夬决应斟酌,自向穷通有屈伸。
【送郑州邵资政】
江夏无双誉,菑川第一才。笑谈成黼藻,咳唾落琼瑰。紫气锋铓露,青冥羽翼开。隽游追幕府,高步集蓬莱。探讨篇章洽,研磨术业该。九霄新汉邸,万目注梁台。选择真儒用,招延急诏催。衣冠惊角绮,宾友重邹枚。每右横经席,宁虚置醴杯。八荒披日月,万里散云雷。始去东山榜,俄参北斗魁。庙堂奇计得,羌虏鸷心摧。帝念人求旧,朝须汝作梅。避荣言屡切,请外志难回。际海归封略,连吴入剸裁。夕冰承命出,昼锦过乡来。许国风猷壮,容民宇量恢。节旄恩换镇,京室地称陪。赐觐亲中扆,通班接上台,壶浆空度洧,公位在三槐。
【看花】
春来日日探花开,紫陌看花始此回。欲赋妍华无健笔,拟酬芳景怕深杯。但知抖擞红尘去,莫问鬅鬙白发催。更老风情转应少,且邀佳客试徘徊。
【会稽绝句三首】
花开日日去看花,迟日犹嫌影易斜。莫问会稽山外事,但将歌管醉流霞。
花开日日插花归,酒盏歌喉处处随。不是心闲无此乐,莫教门外俗人知。
年年谷雨愁春晚,况是江湖两鬓华。欲载一樽乘兴去,不知何处有残花。
【送任逵度支监嵩山崇福宫】
汉阳门下士,车骑幕中宾。志节初皆壮,风流久更新。枢庭承远派,郎位袭清尘。雅淡琴声古,温纯玉性真。诗书来射策,慈惠起临人。淮海褰帷久,褒斜叱驭频。政平无横吏,刑省绝冤民。汴路扬旌出,吴门拥节巡。持权心似水,待物气如春。懋德垂承诏,遗荣遽乞身。行高宁系俗,道胜不忧贫。北绝分琳馆,西归近紫宸。鸿飞开羽翼,骥逸露精神。却理烟霞宅,重寻水石邻。青嵩销鹤怨,碧洛见鸥驯。故友欣联璧,诸儒慕垫巾。学兼鸿宝异,兴与赤松亲。激劝留方册,惊传动缙绅。浮云虽抗意,仄席正逢辰。只恐尊廉退,丁宁致软轮。
【送赵资政】
好问逢真主,能言迈古风。犯颜天意沃,造膝众情通。弹治心忘势,澄清谊匪躬。朝廷推指佞,都邑避乘骢。白简威方厉,青规遇更隆。析符霄汉上,开幕斗牛中。里聚追胥息,阶庭讼<缶后>空。纪纲官特峻,帷幄地弥崇。吏治连城肃,仓储绝塞充。锦官清镇俗,玉垒静临戎。膏泽涵荒阻,春阳煦滞穷。钧衡求隽望,龟筮协渊衷,间出千龄合,平居一德同。股肱康事力,舟楫济川功。远大经纶略,精微献替忠。夕冰分外阃,昼锦过江东。比户仁声入,提封喜气融。信深销众伪,明盛破群蒙。正洽讴歌美,俄更节制雄。保民追吕尚,分土继逢公。淄水移幢碧,牛山驻旆红。鱼盐方舸集,绮绣万箱丛。少憩驱千骑,行归冠百工。衮衣天下咏,岂独是倥侗。
【过高士坊】
一亩萧然绝世喧,抗怀那肯就笼樊。功名晚更为余事,灾异初尝出至言。郡阁已空徐孺榻,里人犹识郑公门。斯文未丧如由我,后代当知李仲元。
【余杭久旱赵悦道入境之夕四郊雨足二首】
连章天上乞身闲,笑入吴船拥节还。一夜风雷驱旱魃,如知霖雨出人间。旌旗东下路尘开,六月风云席上回。正恐一方人暍死,直将霖雨过江来。
【钱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
月明如画露叶浓,锦帐名郎笑语同。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红云灯火浮沧海,碧水楼台浸远空。白发蹉跎欢意少,强颜犹入少年丛。
【送沈谏议】
东南经济得时英,方底除书下汉庭。将幕鼓旗惊白昼,谏垣冠剑动青冥。指瓯越归谈笑,镇压江吴出醉醒。金鼎盐梅须大用,九霄应已梦仪刑。
【酬王微之汴中见赠】
黄流浑浑来沙际,佳气葱葱近日边。河汉槎虽通远客,蓬莱风未纵归船。山城剧饮销红烛,水驿高吟襞彩笺。老去相逢情自密,不关清赏合留连。
【寄郓州邵资政】
〈蒙问敝邑山水之景,见索新诗,重意之辱,谨吟二百字上寄。〉
铅笔雠书客,朱幡守土臣。素餐方侧席,黄发已侵巾。喜有山围郭,仍怜水满津。清华闲耳目,潇洒长精神。秀色秋来重,寒声雨后新。宿云当户牖,流月过松筠。北圃分殊境,西湖断俗尘。渚花红四出,沙鸟翠相亲。芡老舍珠实,鱼惊跃锦鳞。飞梁凌渺,虚榭压ち沦。岭对横修竹,洲分抱白。静宜人事拙,闲觉道腴真。器小难周物,官微幸庇身。簿书偷暇日,杖屦想幽人。溯险飞游艇,探奇漾钓缗。形縻甘鹤怨,心泰得鸥驯。督府恩容久,芳笺讯问频。门庭严卫戟,尊俎从华绅。却起烟霞兴,还思水石邻。自嗤田父乐,那可荐鸿钧。
【和邵资政】
拂衣久欲求三径,窃食聊须把一麾。世路贱贫从所好,老年胸臆固无奇。樊笼偶得沧洲趣,芜类难酬白雪辞。督府由来恩礼厚,每容商也与言诗。
【和孔教授】
治烦方喜众材同,坐啸南阳郡阁中。几案有尘书檄简,里闾无事稻粱丰。衣冠济济归儒学,俎豆诜诜得古风。幸屈异能来助我,敢将颜色在蜚鸿。
【喜雪二首】
欲休还舞任风吹,断续繁云作阵随。已塞茅蹊人起晚,更迷沙渚鸟飞迟。混同天地归无迹,润色山川入有为。太守不辞留客醉,丰年佳兆可前知。
杂雨零初急,因风洒更狂。英华倾月窟,光气泻天潢。宛转花飞密,纡余舞态长。化材随大小,成器任圆方。秀已滋山国,清尤助水乡。色严齐上下,明盛析毫芒。润屋情夸诞,埋轮兴激昂。收功归泽物,全德在包荒。预喜仓箱富,潜知海岳康。萧晨迎贺客,歌吹趣传觞。
【雪后同徐秘丞皇甫节推孔教授北园晚步】
沙草正黄濒海意,江梅还白故园情。循除远水春前急,绕郭空山雪后明。林影易斜寒日短,角声吹去暮云平。最惭佳客忘形契,肯伴衰翁着屐行。
【郡斋即事二首】
画戟森门宠误蒙,从来田舍一衰翁。仓穰穰逢康岁,闾里恂恂有古风。
间氏宿奸投海外,伏生新学始山东。〈时大奸周高投海岛,而学校讲说《尚书》。〉
依然自昔兴王地,长在南阳佳气中。满轩山色长浮黛,绕舍泉声不受尘。四境带牛无事日,两衙封印自由身。白羊酒熟初看雪,黄杏花开欲探春。总是济南为郡乐,更将诗兴属何人。
【忆越中梅】
浣沙亭北小山梅,兰渚移来手自栽。今日旧林冰雪地,冷香幽艳向谁开。
【再赋喜雪】
六花飞舞势蹁跹,点缀寒林态更妍。山险龙蛇盘鸟道,野平江海变畲田。人狂奔月非关夜,马健乘云别有天。况值白羊新酒熟,可能相就庆丰年。
【寄致仕欧阳少师】
四海文章伯,三朝社稷臣。功名垂竹帛,风义动簪绅。此道推先觉,诸儒出后尘。忘机心皎皎,乐善意循循。大略才超古,昌言勇绝人。抗怀轻绂冕,沥恳谢陶钧。耕稼归莘野,畋渔返渭滨。五年清兴属,一日壮图伸。北阙恩知旧,东宫命数新。鸾凰开羽翼,骥放精神。旷达林中趣,高闲物外身。挥金延故老,置驿候嘉宾。主当西湖月,勾留颍水春。露寒消鹤怨,沙静见鸥驯。酒熟夸浮蚁,书成感获麟。激昂疏受晚,冲淡赤松亲。龙卧倾时望,鸿冥耸士伦。少休均逸豫,独往异沉沦。策画咨询急,仪刑瞩想频。应须协龟筮,更起为生民。
●卷七·律诗六十八首
【冬夜即事】
印奁封罢阁铃闲,喜有秋毫免素餐。市粟易求仓廪实,邑犭ζ无警里闾安。香清一榻氍毹暖,月淡千门凇寒。闻说丰年从此始,更回笼烛卷帘看。〈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木上,旦起视之如雪,日出飘满阶庭,尤为可爱,齐人谓之凇。谚曰:“凇重凇,穷汉置饭瓮。”以为丰年之兆。〉
【酬介甫还自舅家书所感】
旱气满原野,子行归旧庐。吁天高未动,望岁了何如。荒土欲生火,涸溪容过车。民期得霖雨,吾岂灌园蔬。
【西湖二首】
左符千里走东方,喜有西湖六月凉。塞上马归终反复,泰山鸱饱正飞扬。懒宜鱼鸟心常静,老觉诗书味更长。行到平桥初见日,满川风露紫荷香。
湖面平随苇岸长,碧天垂影入清光。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坐凉。沧海桴浮成旷荡,明河槎上更微茫。何须辛苦求天外,自有仙乡在水乡。
【早起赴行香】
枕前听尽小梅花,起见中庭月未斜。微破宿云犹度雁,欲深烟柳已藏鸦。井轳声急推寒玉,笼烛光繁秉绛纱。行到市桥人语密,马头依约对朝霞。
【席上】
市井萧条烟火微,两衙散后雪深时。若无一曲传金盏,争奈衰翁两鬓丝。
【和陈郎中】
材薄安时甘寂寞,身闲乘兴喜登临。每寻香草牵狂思,曾向幽兰费苦吟。明月几人非按剑,高山从古少知音。数篇清绝赓歌意,默见冯唐异俗心。
【雪后】
雪景鲜妍犹弄色,柳条葱茜已抽萌。风光苒苒流双毂,人事悠悠寄一枰。射羿未应今独有,嘲雄何必史能评。且将画诺供谈笑,更选名园载酒行。
【舜泉】
山麓旧耕迷故垄,井干余汲见飞泉。清涵广陌能成雨,冷浸平湖别有天。南狩一时成往事,重华千古似当年。更应此水无休歇,余泽人间世世传。
【阅武堂】
五朝坏冶归皇极,万里车书共太平。胡马不窥光禄塞,汉家常肄羽林兵。柳间自诧投壶乐,桑下方安佩犊行。高枕四封无一事,腐儒何幸偶专城。
【环波亭】
水心还有拂云堆,日日应须把酒杯。杨柳巧含烟景合,芙蓉争带露华开。城头山色相围出,檐底波声四面来。谁信瀛洲未归去,两州俱得小蓬莱。
【鹊山亭】
大亭孤起压城巅,屋角峨峨插紫烟。泺水飞绡来野岸,鹊山浮黛入晴天。少陵骚雅今谁和,东海风流世谩传。太守自吟还自笑,归来乘月尚留连。
【芍药厅】
小碧阑干四月天,露红烟紫不胜妍。肯为云住阳台女,恐逐风飞饰室仙。洧外送归情放荡,省中番直势拘挛。何如萧洒山城守,浅酌清吟济水边。
【水香亭】
临池飞构郁,棂槛无风影自摇。群玉过林抽翠竹,双虹垂岸跨平桥。烦依美藻鱼争饵,清见寒沙水满桡。莫问荷花开几曲,但知行处异香飘。
【静化堂】
修檐献々背成阴,行尽松篁一径深。好鸟自飞还自下,白云无事亦无心。客来但饮平阳酒,衙退常携靖节琴。世路人情方扰扰,一游须抵万黄金。
【仁风厅】
凛凛风生寄此堂,尘埃消尽兴何长。朱丝鼓舞逢千载,白羽吹扬慰一方。已散浮云沧海上,更飞霖雨泰山傍。谁知万物心焦日,独对松筠四座凉。
【阅武堂下新渠】
方渠新凿北林开,流水遥经画阁来。洗耳厌闻夸势利,濯缨羞去傍尘埃。不忧待月干诗笔,已欲看华泛酒怀。却忆虎溪桥上过,夜凉临砌尚徘徊。
【凝香斋】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沉烟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
【北渚亭】
四楹虚彻地无邻,断送孤高与使君。午夜坐临沧海日,半天吟看泰山云。青徐气接川原秀,常碣风连草木薰。莫笑一樽留恋久,下阶尘土便纷纷。
【芙蓉桥】
雁翅横连杜若洲,碧阑干影在中流。蓬莱日日游人到,谁道仙风解引舟。
【百花台】
烟波与客同樽酒,风月全家上采舟。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似武陵游。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
窃食东州岁未期,蓬莱人问几时归。凭阑到处临清泚,开阁终朝对翠微。两印每闲军市静,双旌多偃送迎稀。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凇】
园林初日静无风,凇开花处处同。记得集英深殿里,舞人齐插玉笼┽。
【正月六日雪霁】
雪消山水见精神,满眼东风送早春。明日杏园应烂熳,便须期约看花人。
【寄顾子敦】
清旷亭边雁欲回,南湖分浪入城来。空山过腊犹藏雪,野岸先春已放梅。三径未归聊自适,一尊寻胜每同开。如今试想长松下,玉麈高谈岂易陪。
【二月八日北城闲步】
土膏初动麦苗青,饱食城头信意行。便起高亭临北渚,欲乘长日劝春耕。
【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北园会客不饮】
画桥南北水西东,高下花枝绿间红。得春风人尽醉,独醒谁似白头翁。
【西湖纳凉】
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鱼戏一篙新浪满,鸟啼千步绿阴成。虹腰隐隐松桥出,鹢首峨峨画舫行。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
【喜雨】
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忧。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窭果满篝。
【雨后环波亭次韵四首·次李秀才得鱼字韵】
候月已知星好雨,卜年方喜梦维鱼。从今拨置庭中事,最喜西轩睡枕书。
【雨后环波亭次韵四首·次绾得风字韵】
荷芰东西鱼映叶,樵舟朝暮客乘风。清泉雨后分毛发,何必南湖是镜中。
【雨后环波亭次韵四首·次维得禽字韵】
黄蜀葵开收宿雨,紫桑椹熟啭新禽。看花弄水非无事,犹胜纷纷别用心。
【雨后环波亭次韵四首·次综得花字韵】
丹杏一番收美实,绿荷无数放新花。西湖雨后清心目,坐到城头泊暝鸦。
【去年久旱六月十三日入境得雨今年复旱得雨亦六月十三日也】
去年六月焦原雨,入得东州第一朝。今日看云旧时节,又来农畔听萧萧。
【到郡一年】
薄材何幸拥朱轩,窃食东州已一年。陇上雨余看麦秀,桑间日永问蚕眠。官名虽冗身无累,心事长闲地自偏。只恐再期官满去,每来湖岸合留连。
【孔教授张法曹以曾论荐特示长笺】
绿发朱颜两少年,出伦清誉每相先。壁中字为时人考,圯上书从老父传。泮水笑谈邀法饮,高斋闲燕属佳篇。衰翁厚幸怀双璧,更起狂心慕荐贤。
【酬强几圣】
俯仰林泉绕舍清,经年闲卧济南城。山田雨足心无事,水榭华开眼更明。新霁烟云飞观出,晚凉歌吹画桥横。寄声裴令樽前客,只欠高谈一座倾。
【人情】
人情当面蔽山丘,谁可论心向白头。天禄阁非真学士,玉麟符是假诸侯。诗书落落成孤论,耕钓依依忆旧游。早晚抽簪江海去,笑将风月上扁舟。
【寄王乐道】
荆州南走困尘埃,应喜文章意自开。明世正逢多事日,要途须用出伦材。不回霜雪天应惜,未得风云众忍摧。若向沙头吊杜甫,近诗悬望自书来。
【戏书】
集贤自笑文章少,为郡谁言乐事多。报答书题亲笔砚,逢迎使客听笙歌。一心了了无人语,两鬓萧萧奈老何。还有不随流俗处,秋毫无累损天和。
【赠张济】
忆初兰渚访沉沦,一亩萧然里舍贫。节行久穷弥好古,文章垂老更惊人。诗书就我论新意,冠剑投谁拂旧尘。山驿荒凉烦枉道,一觞相属莫嫌频。
【北渚亭雨中】
振衣已出尘土外,卷箔更当风雨间。泉声渐落石沟涧,云气迥压金舆山。寒沙漠漠鸟飞去,野路悠悠人自还。耕桑千里正无事,况有樽酒聊开颜。
【送赵资政】
镇抚西南众望倾,玉书天上辍持衡。春风不觉岷山远,和气还从锦水生。学舍却寻余教在,棠郊应喜旧阴成。归来促召调炉冶,莫为儿童竹马迎。
【趵突泉】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温常早,润泽春茶味更真。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曾成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金线泉】
玉常浮灏气鲜,金丝不定路南泉。云依美藻争成缕,月照寒漪巧上弦。已绕渚花红灼灼,更萦沙竹翠娟娟。无风到底尘埃尽,界破冰绡一片天。
【北池小会】
笑语从容酒慢巡,笙歌随赏北池春。波间镂槛花迷眼,沙际朱桥柳拂人。金缕暗移泉溜急,银簧相合鸟声新。幸时无事须行乐,物外乾坤一点尘。
【送韩廷评】
谢庭冠盖旧追寻,僻郡相从喜更深。进道由来轻拱璧,传经知不羡ぷ金。骐骝要试风沙远,竹柏须忘霰雪侵。别后壮怀应努力,白头倾耳听徽音。
【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
隆名盛位知难久,壮字丰碑亦易亡。枣木已非真篆刻,色丝空喜好文章。岘山汉水成虚掷,大厦深檐且秘藏。好事今推溪守,故开新馆集琳琅。
【鹊山】
一峰孤起势崔嵬,秀色ソ蓝入酒杯。灵药已从清露得,平湖长泛宿云回。翰林明月舟中过,司马虚亭竹外开。我亦退公思蜡屐,会看归路送人来。
【华不注山】
〈《水经》:华不注山虎牙桀立,孤峰特起,青崖翠岭,望如点黛。《舆地志》又云:亦名金舆山。〉
虎牙千仞立,峻拔遥临济水南。翠岭嫩岚晴可掇,金舆陈迹久谁探。高标特起青云近,壮士三周战气酣。丑父遗忠无处问,空余一掬野泉甘。
【灵岩寺兼简重元长老二刘居士】
法定禅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轩窗势耸云林合,钟磬声高鸟道盘。白鹤已飞泉自涌,青龙无迹洞常寒。更闻雷远相从乐,世道嚣尘岂可干。
【和孔平仲】
园池方喜共追寻,正是槐榆夹路阴。双烛纵谈樽酒绿,一枰销日纸窗深。波涛万字惊人笔,尘土千钟异俗心。佳句从来知寡和,愧将沙砾报黄金。
【郡楼】
满眼青山更上楼,偶携闲客此闲游。飞花不尽随风起,野水无边带雨流。怀旧有情惟社燕,忘机相得更沙鸥。黄金驷马皆尘土,莫诉当欢酒百瓯。
【鲍山】
云中一点鲍山青,东望能令两眼明。若道人心是矛戟,山前那得叔牙城。
【郓州新堂】
百尺丰堂汶水滨,鲁侯清燕此逡巡。溪寒素砾偏宜月,壁莹黄金不受尘。引客笙歌行处是,赏心花木四时新。未应久作林泉主,天子今思旧学臣。
【垓下】
三杰同归汉道兴,拔山余力尔徒矜。泫然垓下真儿女,不悟当从一范增。
【离齐州后五首】
云帆十幅顺风行,卧听随船白浪声。好在西湖波上月,酒醒还到纸窗明。
画船终日扒沙行,已去齐州一月程。千里相随是明月,水西亭上一般明。
文犀剡剡穿林笋,翠靥田田出水荷。正是西亭销暑日,却将离恨寄烟波。
将家须向习池游,难放西湖十顷秋。从此七桥风与月,梦魂长到木兰舟。
荷气夜凉生枕席,水声秋醉入帘帏。一帆千里空回首,寂寞船窗只自知。
【寄齐州同官】
西湖一曲舞霓裳,劝客花前白玉觞。谁对七桥今夜月,有情千里不相忘。
【庭桧呈蒋颖叔】
つ枝高下秀森森,曾寄名卿异俗心。草舍一时成往事,松身千尺见新阴。声清不受笙竽杂,气劲能遗霰雪侵。汉节从来纵真赏,谢庭兰玉载芳音。
【甘露寺多景楼】
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孙少述示近诗兼仰高致】
大句闳篇久擅场,一函初得胜琳琅。少陵雅健材孤出,彭泽清闲兴最长。世外麒麟谁可系,云中鸿雁本高翔。白头多病襄阳守,展卷临风欲自强。
【金山寺】
尘外苕荛鹫岭宫,架虚排险出青红。林光巧转沧波上,海色遥涵白日东。夜静神龙听咒食,秋深苍鹘起抟风。连荆控蜀长江水,尽在回廊顾盼中。
【水西亭书事】
一番雨熟林间杏,四面风开水上花。岸尽龙鳞盘翠筱,溪深鳌背露晴沙。陇头刈麦催行饣盍,桑下缲丝急转车。总是白头官长事,莫嫌粗俗向人夸。
●卷八·律诗八十首
【高邮逢人约襄阳之游】
一川风月高邮夜,玉麈清谈画鹢舟。未把迂疏笑山简,更须同上习池游。
【彭城道中】
百步洪声潦退初,白沙新岸凑舟车。一时屠钓英雄尽,千载河山战伐余。楚汉旧歌流俚耳,韩彭遗壁冠荒墟。可怜马上纵横略,只在邳桥一卷书。
【送程殿丞还朝】
如云青发拥朝簪,佳誉喧喧动士林。自重肯悲三献玉,不欺常慎四知金。芝兰秀出清门盛,鸿鹭翻飞紫殿深。别后斋中挂尘榻,更将梁甫向谁吟。
【送高秘丞】
簿书壅处精神健,风俗浇时质性淳。公退种花常满县,政成驯雉不惊人。指麾细柳通河外,歌咏《甘棠》付汉滨。惆怅不能留自助,谩将樽酒驻车轮。
【康定军使高秘丞自襄阳司农寺勾业寺丞自光化相继迁拜签判程殿丞受代还朝预有惜别之意辄书长句奉呈】
千里分符汉上城,为僚方喜得时英。已无楚泽行吟意,便有南阳坐啸名。骥力用来精爽紧,行归去羽翰轻。须知别后狂山简,梦寐清谈鄙吝生。
【雨中王驾部席上】
鸠呼连日始成阴,薄雨聊宽望岁心。浴雁野塘新浪细,藏鸦宫柳嫩条深。春寒巧放花迟发,人老嗟辞酒满斟。英隽并游知最幸,名园偷暇更追寻。
【赠张伯常之郢见过因话荆楚故事仍贶佳什】
一见心亲十载前,相望南北久茫然。喜倾白论文酒,重访清江下濑船。志大肯同悲抱璞,识高宁许笑求田。已窥品藻传荆楚,更味阳春白雪篇。
【伯常少留别业寄诗索酒因以奉报】
未拥双驺谒汉庭,暂留车马憩林。多情置驿邀佳客,好事磨铅勘旧经。芒草连门三径远,朝云临幌数峰青。春醪有禁无由寄,谁为江潭访独醒。
【赠黄降自宜城赴官许昌】
所学从谁得最完,豫章新出已难攀。不摇声利心能定,欲正哇淫手自删。颍水珠玑来席上,鄢城桃李在人间。高斋卦榻骊歌后,坐守尘编少往还。
【招泽甫竹亭闲话】
偶归塞马应何定,粒食鹪鹩颇自安。云压楚山春后雪,风吹襄水坐来寒。诗豪已分材难强,酒圣还谙量未宽。赖有佳宾堪下榻,且将清话对檀栾。
【和郑微之】
故人容下榻,清宴得传杯。地秀偏宜竹,天寒未见梅。云林千嶂出,烟艇一帆开。且醉休言别,归期信召催。
【送陈世】
沙渚鸿飞入楚云,远林樵爨宿烟昏。娟娟野菊经秋淡,漠漠沧江带雨浑。归路赏心应驻节,客亭离思暂开樽。莫嗟问俗淹翔久,从此频繁不次恩。
【和张伯常自郢中将及敝境先寄长句】
拔薤威名高外服,握兰风力冠中台。好音忽有双鱼至,喜气遥知五马来。梨颗玉叟含雨重,菊房金粉傍寒开。池边且欲留同醉,思拙难酬白雪才。
【和张伯常岘山亭晚起元韵】
挥手红尘意浩然,夙兴招客与扳联。烟云秀发春前地,草木清含雪后天。已卜耕桑临富水,暂抛鱼鸟去伊川。更追羊杜经行乐,况有风骚是谪仙。
【岘山亭置酒】
石磴萦回入杳冥,筠松高下簇虚亭。春归野路梅争白,雪尽沙田麦正青。马窟飞云临画栋,凤林斜日照疏棂。长年酒量殊山简,却上篮舆恨独醒。
【韩魏公挽歌词二首】
堂堂风骨气如春,衮服貂冠社稷臣。天上立谈迎白日,握中随物转洪钧。忽骑箕尾精灵远,长誓山河宠数新。万里耕桑无一事,三朝功德在生民。
锱铢赤舄无骄志,咳唾黄金有古风。覆冒荒遐知大度,委蛇艰急见孤忠。谋谟邴魏丹青力,拥立昭宣柱石功。御笔新诗在新陇,哀荣谁得似初终。
【酬吴仲庶龙图暮春感怀】
琐闱延阁腹心臣,籍甚声华动缙绅。药石言行天下雨,裤襦恩达国中春。召南去后余思在,纶氏归来壮志新。莫为流年嗟白发,济时须仗老成人。
【陈君式恭轩】
不要墙头俗眼看,故开苍藓种檀栾。虚心得处从天性,劲节知来在岁寒。叶养风烟夸酒美,枝留冰雪送歌残。名郎感慕同桑梓,手植依然一亩宽。
【僧正倚大师庵居】
兰衤戒方袍振锡回,结茅萧寺远尘埃。五峰日破朝云出,三谷花浮涧水来。风散异香禅榻静,鸟窥清呗法筵开。因过旧国榆地,松麈高谈喜暂陪。
【以白山茶寄吴仲庶见贶佳篇依韵和酬】
山茶纯白是天真,筠笼封题摘尚新。秀色未饶三谷雪,清香先得五峰春。琼花散漫情终荡,玉蕊萧条迹更尘。远寄一枝随驿使,欲分芒种恨无因。〈初,惟此花与扬州后土庙琼花天下一株,近年琼花可接,遂散漫,而此花为独出也。〉
【酬江西运使蒋颖叔】
收科同日曳华裾,砉划惊闻刃有余。骢马已腾双阙路,木牛还实太仓储。多歧易感千名别,置袖空荣一纸书。欲佩左符瓯越去,更从南斗望单车。
【刁景纯挽歌词二章】
史观郎闱得谢归,桓桓筋力未全衰。园林笑傲笙歌拥,山水追寻几杖随。尺牍百封虚有意,文章十帙更传谁。余花自出藏春坞,一点青灯照む帷。〈陈遵善书,与人尺牍,莫不藏以为荣。又云:“遵日作书数百封,亲疏各有意义。”白乐天无子,其诗云:“文章十帙官三品,身后传谁与荫谁?”景纯善作书,亦无子,故云。藏春坞,景纯自名其所居也。〉八十登高步更轻,殷勤爱客是平生。能临缓急敦风谊,不向炎凉逐世情。北岳云烟思抗志,东门冠盖羡遗荣。可怜昨日壶觞地,呜咽唯闻薤露声。
【寄留交代元子发】
青云宝构虽同直,白发鱼符各未归。倚玉讵应公论许,续貂还恐邑人非。莫辞海畔留连久,须惜天涯故旧稀。预想明年双节召,九霄鹏翼看横飞。
【游东山示客】
虞寄庵余藓径通,满山台殿出青红。难逢堆案文书少,偶见凭栏笑说同。梅粉巧含溪上雪,柳黄微破日边风。从今准拟频行乐,日伴樽前白发翁。
【大乘寺】
行春门外是东山,篮宁辞数往还。溪上鹿随人去远,洞中花照水长闲。楼台势出尘埃外,钟磬声来缥缈间。自笑粗官偷暇日,暂携妻子一开颜。
【圣泉寺】
笑问并儿一举鞭,亦逢佳景暂留连。青冥日抱山腰阁,碧野云含石眼泉。蹑屐路通林北寺,落帆门系海东船。闽王旧事今何在,惟有村村供佛田。
【升山灵岩寺】
修竹长松十里阴,任敦烧药洞门深。独窥金版惊人语,能到青霞出世心。鸡犬亦随云外去,蓬瀛何必海中寻。丹楼碧阁唐朝寺,钟呗香花满旧林。
【凤池寺】
经年闻说凤池山,蜡屐方偷半日闲。笑语客随朱阁上,醉醒身在白云间。溪桥野水清犹急,海岸轻寒去却还。为郡天涯亦潇洒,莫嗟流落鬓毛斑。
【上元】
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捻霜毛。
【元沙院】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尽层轩未厌劳。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经台日永销香篆,谈席风生落麈毛。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酬柳国博】
行止恂恂众所褒,东南佳誉映时髦。洞无畦畛心常坦,凉若冰霜节最高。朱绂少留居客左,白头难敌是诗豪。须知别后山城守,怅望归サ送目劳。
【闰正月十一日吕殿丞寄新茶〈新茶最早者,生处地向阳也。〉】
偏得朝阳借力催,千金一胯过溪来。曾坑贡后春犹早,海上先尝第一杯。
【旬休日过仁王寺】
杂花飞尽绿阴成,处处黄鹂百啭声。随分笙歌与樽酒,且偷闲日试闲行。
【乱山】
乱山深处转山多,此地栖身奈远何。莫问吾亲在何处,举头东岸是新罗。〈福州际海,东岸即新罗诸国,《图经》亦云:长溪与外国接界。〉
【亲旧书报京师盛闻治声】
自知孤宦无材术,谁道京师有政声。默坐海边何计是,白头亲在凤凰城。
【寄献新茶】
种处地灵偏得日,摘时春早未闻雷。京师万里争先到,应得慈亲手自开。
【方推官寄新茶】
采摘东溪最上春,壑源诸叶品尤新。龙团贡罢争先得,肯寄天涯主诺人。
【尝新茶〈丁晋公《北苑新茶诗序》云:茶芽采时如麦之大者。〉】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厚卿子中使高丽】
并使时推出众材,异方迎拜六城开。宣风直到东西部,仗节遥临大小梅。沧海路从三岛去,玉山人到二星回。黄金白毡饶君用,铜器应余寄我来。
【出郊】
葛叶催耕二月时,斜桥曲岸马行迟。家家卖酒清明近,红白花开一两枝。
【蹇翁寄新茶二首】
龙焙尝茶第一人,最怜溪岸两旗新。肯分方胯醒衰思,应恐慵眠过一春。
贡时天上双龙去,斗处人间一水争。分得余甘慰憔悴,碾尝终夜骨毛清。
【城南二首】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水满横塘雨过时,一番红景杂花飞。送春无限情惆怅,身在天涯未得归。
【寒食】
一麾飘泊在天涯,寒食园林不见花。唯有市亭酤酒客,俚歌声到日西斜。
【夜出过利涉门】
红纱笼烛照斜桥,复观飞入斗杓。人在画船犹未睡,满堤明月一溪潮。
【夜出城南祷雨】
海天重叠四山云,半出星辰亦半昏。上得篮是中夜,两街灯照九重门。
【西楼】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荔枝四首】
剖见隋珠醉眼开,丹砂缘手落尘埃。谁能有力如黄犊,摘尽繁星始下来。
玉润冰清不受尘,仙衣裁剪绛纱新。千门万户谁曾得,只有昭阳第一人。
绛囊收白露团,未曾封值向长安。昭阳殿里才闻得,已道佳人不奈寒。
金钗双捧玉纤纤,星宿光芒动宝奁。解笑诗人夸博物,只知红颜味酸甜。〈白乐天咏荔枝诗云:“津液甘酸如醴酪。”杜工部诗云:“红颗酸甜只自知。”此皆知巴蜀荔枝而已,不知闽越荔枝不酸也。〉
【王虞部惠佳篇叙述昔与湘潭亡弟游从仍以亡弟旧诗见示】
薄宦红尘常拂面,早衰黄发已盈颠。棣华零落曾谁语,鸿羽萧条只自怜。已矣空闻怀旧赋,泫然犹获济江篇。殷勤慰我如君少,更悟之他友最贤。
【北归三首〈召判太常〉】
终日思归今日归,著鞭鞭马尚嫌迟。曲台殿里官虽冷,须胜天涯海角时。
拜捧恩书喜满颜,马蹄遥望斗杓还。从今步步行平地,出得千山与万山。
江海多年似转蓬,白头归拜未央宫。堵墙学士惊相问,何处尘埃瘦老翁。
【和酬孙少述】
自信箪瓢乐,宁羞猿鹤惊。论高知峻节,交淡见纯诚。自昔心无间,相逢眼更明。何当荐有道,坐想软轮迎。
【和孙少述侯职方同燕席】
两翁头白喜追踪,好事铃斋燕席开。腊在未消盈尺雪,春归先放一枝梅。况无庭下书投<缶后>,更尽筵中酒满杯。周召二南皆绝唱,抑扬赓和愧非材。
【寄赵宫保】
铜扉得谢从今日,玉铉辞荣已十年,素节谠言留简册,高情诗兴入林泉。海边爱日疲人恋,剑外仁风故老传。门外最应潇洒客,喜公平地作神仙。
【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二首】
谠论危言望素隆,独于声利性偏慵。龙楼调护官虽宠,鸠杖跻攀兴已浓。不变松篁心转劲,无边江海量兼容。溪纵老宁闲得,会为苍生起更重。
爱国忧民有古风,米盐亲省尚嫌慵。衮衣天上归何晚,霖雨人间望正浓。三少官仪虽赫赫,五湖心事肯容容。角巾藜杖经行处,知在云山第几重。
【和赵宫保别杭州】
ヨ鼓留公岂是催,〈公诗云:“潮过鱼船叠鼓催。”〉湖山得意且徘徊。更应准拟须乘兴,范蠡扁舟去却来。
【过零壁张氏园三首】
梨枣累累正熟时,粟田鹑兔亦争肥。园亭尽日追寻遍,只欠厌厌醉始归。
汴水溶溶带雨流,黄花艳艳亦迎秋。看花引水园林主,应笑行人易白头。
秫地成来多酿酒,杏林熟后亦留钱。不须置驿迎宾客,直到门前系画船。
【雪亳州】
欲下苍凉日,全低黯Щ天。飘投夜急,琐碎得风儇。秽壤弥缝遍,枯ぼ点缀妍。繁英飞面旋,艳舞起翩跹。已压穿林竹,还冰落涧泉。抵轻自肆,乘隙巧争先。壅隔书邮断,侵凌客屐穿。恐倾贫巷屋,觉重溯溪船。唶有颜空姣,洵无质可镌。包藏兼海岳,蒙蔽匝坤乾。杖叟招何晚,袁安卧正坚。会须逢见见,万里豁睛川。
【送元厚之资政致仕归苏州】
笑指家园是五湖,画船东下载图书。收功玉铉丹青后,得老铜楼羽翼初。醒醉放怀从野服,登临乘兴属安车。〈一作“舆”。公既谢事,即日野服安舆,优游从适。〉都门饮饯光华盛,不独当年有二疏。
【寿圣院昌山主静轩】
一峰潇洒背成阴,碧瓦新堂地布金。花落禅衣松砌冷,日临经帙纸窗深。幽栖鸟得林中乐,燕坐人存世外心。应似白莲香火社,不妨篮客追寻。
【鹤林寺〈李涉所谓“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亲”即此寺也〉】
昔人春尽强登山,只肯逢僧半日闲。何似一尊乘兴去,醉中骑马月中还。
【送关彦远赴河北】
子明高谊众人知,苗裔清材世所推。诗作士林夸刻烛,赋成天路喜同时。岂当白首淹风力,自合青云纵羽仪。北部经营应不久,玉阶朝夕是归朝。
【正月十一日迎驾呈诸同舍】
锦袍周卫一番新,警跸朝严下紫宸。俗眼望来犹眩日,天颜回处自生春。行齐鹭常随仗,步稳骅骝不起尘。归路青云喧鼓吹,乐游从此属都人。〈是时上服慈圣光献皇后三年丧毕,始听乐及许燃灯。
【和御制上元观灯】
翠霓旌夹露台,夜凉宫扇月中开。龙衔烛抱金门出,鳌负山趋玉座来。砀极戏添夷客喜,〈汉飨四夷之客作海中之戏。〉柏梁篇较从臣材。共知天意同民乐,愿奏君王万寿杯。
【和史馆相公上元观灯】
九衢仙仗豫游归,宝烛星繁换夕晖。传盏未斜清禁月,散花还拂侍臣衣。天香暗度金虬暖,宫扇双开彩凤飞。法曲世人听未足,却迎朱辇下端闱。
【集贤殿春燕呈诸同舍】
御炉风细麝烟浮,法乐声和酒味柔。冠剑九重霄汉路,莺花三月帝王州。垂廊四合盘龙幕,当殿双高彩凤楼。归去人人夸雨露,总含欢意跃骅骝。
【上巳日瑞圣园锡燕呈诸同舍】
北上郊原一据鞭,华林清集缀儒冠。方塘氵春先渌,密竹娟娟午更寒。流渚酒浮金凿落,照庭花并玉阑干。君恩倍觉丘山重,长日从容笑语欢。
【池上即席送况之赴宣城】
池上红深绿浅时,春风荡漾水逶迤。南州鼓舞归慈惠,东观壶觞惜别离。远岫烟云供醉眼,双溪鱼鸟付新诗。陵阳岂是迟留地,趣驾追锋自有期。
【寄题饶君茂才葆光庵】
适意藜羹与布裘,结庐人境地还幽。清谈汝水孤猿夜,爽气麻源一叶秋。应有风骚归健笔,可无尊酒付扁舟。因君更起家园兴,梦寐思从几杖游。
【朝退即事呈大尹正仲龙图】
六街尘断早凉生,细葛含风体更清。官府吏闲时乐易,市廛人喜政和平。挥金蔌蔌宫槐蕊,鸣玉淙淙御水声。观阙渐迎初日上,马头还榜绿阴行。
●卷九·论议五首
【唐论】
成康殁而民生不见先王之治,日入于乱,以至于秦,尽除前圣数千载之法。天下既攻秦而亡之,以归于汉。汉之为汉,更二十四君,东西再有天下,垂四百年。然大抵多用秦法,其改更秦事,亦多附己意,非放先王之法而有天下之志也。有天下之志者,文帝而已。然而天下之材不足,故仁闻虽美矣,而当世之法度,亦不能放于三代。汉之亡,而强者遂分天下之地。晋与隋虽能合天下于一,然而合之未久而已亡,其为不足议也。代隋者唐,更十八君,垂三百年,而其治莫盛于太宗之为君也。诎己从谏,仁心爱人,可谓有天下之志。以租庸任民,以府卫任兵,以职事任官,以材能任职,以兴义任俗,以尊本任众,赋役有定制,兵农有定业,官无虚名,职无废事,人习于善行,离于末作,使之操于上者,要而不烦,取于下者,寡而易供,民有农之实,而兵之备存,有兵之名,而农之利在,事之分有归,而禄之出不浮,材之品不遗,而治之体相承,其廉耻日以笃,其田野日以辟,以其法修则安且治,废则危且乱,可谓有天下之材。行之数岁,粟米之贱,斗至数钱,居者有余蓄,行者有余资,人人自厚,几致刑措,可谓有治天下之效。夫有天下之志,有天下之材,又有治天下之效,然而不得与先王并者,法度之行,拟之先王未备也;礼乐之具,田畴之制,庠序之教,拟之先王未备也;躬亲行阵之间,战必胜,攻必克,天下莫不以为武,而非先王之所尚也;四夷万里,古所未及以政者,莫不服从,天下莫不以为盛,而非先王之所务也。太宗之为政于天下者,得失如此。
由唐虞之治五百余年而有汤之治,由汤之治五百余年而有文武之治,由文武之治千有余年而始有太宗之为君。有天下之志,有天下之材,又有治天下之效,然而又以其未备也,不得与先王并而称极治之时。是则人生于文武之前者,率五百余年而一遇治世,生于文武之后者,千有余年而未遇极治之世也。非独民之生于是时者之不幸也,士之生于文武之前者,如舜禹之于唐,八元八凯之于舜,伊尹之于汤,太公之于文武,率五百余年而一遇。生于文武之后千有余年,虽孔子之圣、孟轲之贤而不遇,虽太宗之为君而未可以必得志于其时也,是亦士民之生于是时者之不幸也。故述其是非得失之迹,非独为人君者可以考焉,士之有志于道而欲仕于上者可以鉴矣。
【为人后议】
《礼》,大宗无子,则族人以支子为之后。为之后者,为所后服斩衰三年,而降其父母期。《礼》之所以如此者,何也?以谓人之所知者近,则知亲爱其父母而已;所知者远,则知有严父之义。知有严父之义,则知尊祖;知尊祖,则知大宗者上以继祖,下以收族,不可以绝,故有以支子为之后者。为之后者,以受重于斯人,故不得不以尊服服之。以尊服服之而不为之降己亲之服,则犹恐未足以明所后者之重也。以尊服服之,又为之降己亲之服,然后以谓可以明所后者之重,而继祖之道尽,此圣人制礼之意也。
夫所谓收族者,《记》称与族人合食,序以昭穆,别以礼义之类。是特诸侯别子之大宗,而严之如此。况如《礼》所称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者,此天子之大宗,是为天地、宗庙、百神祭祀之主,族人万世之所依归,而可以不明其至尊至重哉!故前世人主有以支子继立而崇其本亲,加以号位,立庙奉祀者,皆见非于古今。诚由所知者近,不能割弃私爱,节之以礼,故失所以奉承正统、尊无二上之意也。若于所后者尊服服之,又为之降己亲之服,而退于己亲,号位不敢以非礼有加也,庙祀不敢以非礼有奉也,则为至恩大义,固已备矣。而或谓又当易其父母之名,从所后者为属,是未知考于《礼》也。《礼》,“为人后者,为所后者之祖父母、父母、妻、妻之父母、昆弟、昆弟之子若子”者,此其服为所后者而非为己也。为其父母期,为其昆弟大功,为其姊妹适人者小功,皆降本服一等者,此其服为己而非为所后者也。使于其父母,服则为己,名则为所后者,则是名与实相违,服与恩相戾矣。圣人制礼,不如是之舛也。且自古为人后者,不必皆亲昆弟之子,族人之同宗者皆可为之,则有以大功、小功昆弟之子而为之者矣,有以缌麻、袒免、无服昆弟之子而为之者矣。若当从所后者为属,则亦当从所后者为服。从所后者为服,则于其父母,有宜为大功、为小功、为缌麻、为袒免、为无服者矣。而圣人制礼,皆为其父母期,使足以明所后者重而已,非遂以谓当变其亲也。亲非变则名固不得而易矣。戴德、王肃《丧记》曰:为人后者,为其父母降一等,服齐衰期,其服之节、居倚庐、言语、饮食,与父在为母同,其异者不祥、不礻覃。虽除服,心丧三年。故至于今,著于服令,未之有改也。岂有制服之重如此,而其名遂可以绝乎!又崔凯《丧服驳》曰:本亲有自然之恩,降一等,则足以明所后者为重,无缘乃绝之矣。夫未尝以谓可以绝其亲,而辄谓可以绝其名,是亦惑矣。且支子所以后大宗者,为推其严父之心以尊祖也。顾以尊祖之故,而不父其父,岂本其恩之所由生,而先王教天下之意哉!又《礼》“适子不可为人后”者,以其传重也,“支子可以为人后”者,以非传重也。使传重者后己宗,非传重者后大宗,其意可谓即乎人心而使之两义俱安也。今若使为人后者以降其父母之服一等,而遂变革其名,不以为父母,则非使之两义俱安,而不即乎人心莫大乎如是也。夫人道之于大宗,至尊至重,不可以绝,尊尊也。人子之于父母,亦至尊至重,不可以绝,亲亲也。尊尊、亲亲,其义一也,未有可废其一者。故为人后者,为之降其父母之服,《礼》则有之矣;为之绝其父母之名,则《礼》未之有也。
或以谓欲绝其名者,盖恶其为二,而使之为一,所以使为人后者之道尽也。夫迹其实,则有谓之所后,有谓之所生;制其服,则有为己而非为所后者,有为所后而非为己者。皆知不可以恶其为二,而强使之为一也。至于名者,盖生于实也,乃不知其不可以恶其为二而欲强使之为一,是亦过矣。藉使其名可以强使之为一,而迹其实之非一,制其服之非一者,终不可以易,则恶在乎欲绝其名也。故古之圣人知不可以恶其为二而强使之为一,而能使其属之疏者相与为重,亲之厚者相与为轻,则以礼义而已矣。何则?使为人后者,于其所后,非己亲也,而为之服斩衰三年,为其祭主,是以义引之也。于其所生,实己亲也,而降服齐衰期,不得与其祭,是以礼厌之也。以义引之,则属之疏者相与为重;以礼厌之,则亲之厚者相与为轻,而为人后之道尽矣。然则欲为人后之道尽者,在以礼义明其内,而不在于恶其为二而强易其名于外也。故《礼·丧服·齐衰不杖期》章曰:“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服。”此见于经“为人后者于其本亲称父母”之明文也。汉蔡义以谓宣帝亲谥宜曰悼,魏相以谓宜称尊号曰皇考,立庙。后世议者皆以其称皇立庙为非,至于称亲、称考,则未尝有以为非者也。其后魏明帝尤恶为人后者厚其本亲,故非汉宣加悼考以皇号,又谓后嗣有由诸侯入继正统者,皆不得谓考为皇,称妣为后。盖亦但禁其猥加非正之号,而未尝废其考妣之称。此见于前世议论为人后者于其本亲称考妣之明文也。
又晋王坦之《丧服议》曰:罔极之重,非制教之所裁,昔日之名,非一朝之所去。此出后之身所以有服本亲也。又曰:情不可夺,名不可废,崇本叙恩,所以为降。则知为人后者未有去其所出父母之名,此古今之常理,故坦之引以为制服之证。此又见于前世议论“为人后者于其本亲称父母”之明文也。是则为人后者之亲,见于经,见于前世议论,谓之父母,谓之考妣者,其大义如此,明文如此。至见于他书及史官之记,亦谓之父母,谓之考妣,谓之私考妣,谓之本亲。谓之亲者,则不可一二数,而以为世父、叔父者,则不特《礼》未之有,载籍已来固未之有也。今欲使从所后者为属,而变革其父母之名,此非常异义也。不从轻文与前世数千载之议论,亦非常异义也。而无所考据以持其说,将何以示天下乎?且中国之所以为贵者,以有父子之道,又有《六经》与前世数千载之议论以治之故也。今忽欲弃之而伸其无所考据之说,岂非误哉!或谓为人后者,于其本亲称父母,则为两统二父,其可乎?夫两统二父者,谓加考以皇号,立庙奉祀,是不一于正统,怀贰于所后,所以著其非,而非谓不变革其父母之名也。
然则加考以皇号与《礼》及世之称皇考者有异乎?曰:皇考一名而为说有三。《礼》曰: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是则以皇考为曾祖之庙号也。魏相谓汉宣帝父宜称尊号曰皇考,既非《礼》之曾祖之称,又有尊号之文,故魏明帝非其加悼考以皇号。至于光武亦于南顿君称皇考庙,义出于此,是以加皇号为事考之尊称也。屈原称:“朕皇考曰伯庸。”又晋司马机为燕王告祢庙文,称:“敢昭告于皇考清惠亭侯。”是又达于群下,以皇考为父殁之通称也。以为曾祖之庙号者,于古用之;以为事考之尊称者,于汉用之;以为父殁之通称者,至今用之。然则称之亦有可有不可者乎?曰:以加皇号为事考之尊称者,施于为人后之义,是干正统,此求之于《礼》而不可者也;达于群下以皇考为父殁之通称者,施于为人后之义,非干正统,此求之于《礼》而可者也。然则以为父殁之通称者,其不可如何?曰:若汉哀帝之亲,称尊号曰恭皇,安帝之亲,称尊号曰孝德皇,是又求之于《礼》而不可者也。且《礼》,父为士,子为天子,祭以天子,其尸服以士服。子无爵父之义,尊父母也。前世失礼之君崇本亲以位号者,岂独失为人后奉祀正统、尊无二上之意哉!是以子爵父,以卑命尊,亦非所以尊厚其亲也。前世崇饰非正之号者,其失如此,而后世又谓宜如期亲故事增官广国者,亦可谓皆不合于《礼》矣。
夫考者,父殁之称,然施于礼者,有朝廷典册之文,有宗庙祝祭之辞而已。若不加位号,则无典册之文;不立庙奉祀,则无祝祭之辞,则虽正其名,岂有施于事者?顾言之不可不顺而已。此前世未尝以为可疑者,以《礼》甚明也。今世议者纷纷,至于旷日累时,不知所决者,盖由不考于《礼》,而率其私见也。故采于经,列其旨意,庶得以商榷焉。
【公族议】
天子之适子继世以为天子,其别子皆为诸侯。诸侯之适子继世以为诸侯,其别子各为其国之卿大夫,皆有采地。别子之适子继世以食其采地,其族人百世宗之,此之谓大宗。其别子亦各仕于其国为卿大夫,其适子兄弟宗之,五世而止,此之谓小宗。盖天子之适子继世以为天子,其别子世为诸侯。诸侯之适子继世以为诸侯,其别子各为其国之卿大夫,世食采地,皆传于无穷。夫岂有服尽而绝其禄位,衣食嫁娶使之自谋者乎?非特如此也。昔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居五十三人,盖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其可见者,则管、蔡、成阝、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邗、晋、应、韩、凡、蒋、邢、茅、胙、祭之属是也。其称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则周之近属。其称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则周之同姓而已。其爵命之,使传国至于无穷,夫岂以服为断乎?至于宗庙之数,天子七,诸侯五。而祭法,虞、夏、商、周郊祖宗,远或至于数十世之上,亦皆未尝以服为断也。其推而上之,报本于祖宗,至不可为数,推而下之,广骨肉之恩,至于无穷。盖其积厚者其流泽远,有天下之功者受天下之报,其理势次序固然也。是岂可以拘于常见,议于锱铢之内乎?故服尽而戚单者,所以节人之常情,而为大宗小宗之数,安可以论帝者之功德,而为广亲亲之法乎?昔武王克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唐虞之后,下车而封夏、商之后,其在异代,尚特显之,其急如此。况受重于祖宗,推原功德之所自出,其可以天下之大,而俭于骨肉之恩,以不满足海内之望乎?孟子曰:仁人之于兄弟也,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受之欲其富也。先王推是心以及于同姓之间,故有土分之,有民分之,有宝玉分之,有宝器分之。成王、康王之言曰:“吾无专享文、武之功,是皆无所不尽其厚,未有从夫略者也。”盖《诗》“裳裳者华”,刺时弃贤者之类,绝功臣之世,而传栾、、胥、原、狐、续、庆、伯,陪臣之族耳,其降在皂隶,叔向亦以为晋国之忧,况于帝者之功德与天地等,而可使七八世之子孙夷于闾巷之凡民乎?后世公族无封国采地之制,而有列于朝,有赐于府,是亦亲而贵之、爱而富之之意也。其名书于宗籍者,繁衍盛大,实国家庆。有司虽费,非多于天下之国七十有一,而姬姓独居者五十三人也。其亦求中以节之而已矣。顾令袒免以外毋与官,衣食嫁娶使之自谋,是亦不考于古矣,何其野于礼也。以世莫能辨,故作《公族议》,使好学者得详焉。
【讲官议】
孔子之语教人曰:不愤悱不启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告也。孟子之语教人曰:有答问者。荀子之语教人曰:“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Γ。傲,非也。Γ,非也。君子如响。”故礼无往教而有待问,则师之道,有问而告之者尔。世之挟书而讲者,终日言,而非有问之者也,乃不自知其强聒而欲以师自任,何其妄也!古之教世子之法,太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太傅之德行而审喻之。则示之以道者,以审喻之为浅,故不为也。况于师者,何为也哉?正己而使观之者化尔。故得其行者,或不得其所以行;得其言者,或不得其所以言也。仰之而弥高,钻之而弥坚,德如是,然后师之道尽。故天子不得而召也,诸侯不得而友也,又况得而臣之乎?此伊尹、太公、子思、孟子之徒所以忘人之势,而唐虞三代大有为之君所以自忘其势也。
世之挟书而讲于禁中者,官以侍为名,则其任故可知矣。乃自以谓吾师道也,宜坐而讲,以为请于上,其为说曰:“必如是,然后合于古之所谓坐而论道者也。”夫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卿大夫,语其任之无为与有为,非以是为尊师之道也。且礼于朝,王及群臣皆立,无独坐者;于燕皆坐,无独立者,故坐未尝以为尊师之礼也。昔晋平公之于亥唐,坐云则坐。曾子之侍仲尼,子曰参复坐。则坐云者,盖师之所以命学者,未果有师道也。顾仆仆然以坐自请者也,则世之为此者非妄欤?故为此议以解其惑。
【救灾议】
河北地震、水灾,隳城郭,坏庐舍,百姓暴露乏食。主上忧悯,下缓刑之令,遣拊循之使,恩甚厚也。然百姓患于暴露,非钱不可以立屋庐;患于乏食,非粟不可以饱,二者不易之理也。非得此二者,虽主上忧劳于上,使者旁午于下,无以救其患、塞其求也。有司建言,请发仓廪与之粟,壮者人日二升,幼者人日一升,主上不旋日而许之,赐之可谓大矣。然有司之所言,特常行之法,非审计终始,见于众人之所未见也。今河北地震、水灾所毁败者甚众,可谓非常之变也。遭非常之变者,亦必有非常之恩,然后可以振之。今百姓暴露乏食,已废其业矣,使之相率日待二升之廪于上,则其势必不暇乎他为,是农不复得修其畎亩,商不复得治其货贿,工不复得利其器用,闲民不复得转移执事,一切弃百事,而专意于待升合之食以偷为性命之计,是直以饿殍之养养之而已,非深思远虑为百姓长计也。以中户计之,户为十人,壮者六人,月当受粟三石六斗,幼者四人,月当受粟一石二斗,率一户月当受粟五石,难可以久行也。不久行,则百姓何以赡其后?久行之,则被水之地,既无秋成之望,非至来岁麦熟,赈之未可以罢。自今至于来岁麦熟,凡十月,一户当受粟五十石。今被灾者十余州,州以二万户计之,中户以上及非灾害所被、不仰食县官者去其半,则仰食县官者为十万户。食之不遍,则为施不均,而民犹有无告者也;食之遍,则当用粟五百万石而足,何以办此?又非深思远虑为公家长计也。至于给授之际,有淹速,有均否,有真伪,有会集之扰,有辨察之烦,厝置一差,皆足致弊。又群而处之,气久蒸薄,必生疾疠,此皆必至之害也。且此不过能使之得旦暮之食耳,其于屋庐构筑之费将安取哉?屋庐构筑之费既无所取,而就食于州县,必相率而去其故居,虽有颓墙坏屋之尚可完者,故材旧瓦之尚可因者,什器众物之尚可赖者,必弃之而不暇顾。甚则杀牛马而去者有之,伐桑枣而去者有之,其害又可谓甚也。今秋气已半,霜露方始,而民露处,不知所蔽,盖流亡者亦已众矣。如是不可止,则将空近塞之地。空近塞之地,失战斗之民,此众士大夫之所虑而不可谓无患者也。空近塞之地,失耕桑之民,此众士大夫所未虑而患之尤甚者也。何则?失战斗之民,异时有警,边戍不可以不增尔;失耕桑之民,异时无事,边籴不可以不贵矣。二者皆可不深念欤?万一或出于无俚之计,有窥仓库,盗一囊之粟、一束之帛者,彼知已负有司之禁,则必鸟骇鼠窜,窃弄锄梃于草茅之中,以游徼之吏,强者既嚣而动,则弱者必随而聚矣。不幸或连一二城之地,有χ鼓之警,国家胡能晏然而已乎?况夫外有夷狄之可虑,内有郊祀之将行,安得不防之于未然,销之于未萌也!
然则为今之策,下方纸之诏,赐之以钱五十万贯,贷之以粟一百万石,而事足矣。何则?令被灾之州为十万户。如一户得粟十石,得钱五千,下户常产之赀,平日未有及此者也。彼得钱以完其居,得粟以给其食,则农得修其畎亩,商得治其货贿,工得利其器用,闲民得转移执事,一切得复其业,而不失其常生之计,与专意以待二升之廪于上,而势不暇乎他为,岂不远哉?此可谓深思远虑,为百姓长计者也。由有司之说,则用十月之费,为粟五百万石;由今之说,则用两月之费,为粟一百万石。况贷之于今而收之于后,足以赈其艰乏,而终无损于储亻待之实,所实费者,钱五钜万贯而已。此可谓深思远虑,为公家长计者也。又无给授之弊、疾疠之忧,民不必去其故居,苟有颓墙坏屋之尚可完者,故材旧瓦之尚可因者,什器众物之尚可赖者,皆得而不失。况于全牛马,保桑枣,其利又可谓甚也。虽寒气方始,而无暴露之患;民安居足食,则有乐生自重之心;各复其业,则势不暇乎他为,虽驱之不去,诱之不为盗矣。夫饥岁聚饿殍之民,而与之升合之食,无益于救灾补败之数,此常行之弊法也。
今破去常行之弊法,以钱与粟一举而赈之,足以救其患,复其业。河北之民,闻诏令之出,必皆喜上之足赖,而自安于畎亩之中,负钱与粟而归,与其父母妻子脱于流转死亡之祸,则戴上之施,而怀欲报之心,岂有已哉?天下之民,闻国家厝置如此恩泽之厚,其孰不震动感激,悦主上之义于无穷乎?如是而人和不可致、天意不可悦者,未之有也。人和洽于下,天意悦于上,然后玉辂徐动,就阳而郊;荒夷殊陬,奉币来享;疆内安辑,里无嚣声,岂不适变于可为之时,消患于无形之内乎?此所谓审计终始,见于众人之所未见也。不早出此,或至于一有桴鼓之警,则虽欲为之,将不及矣。
或谓方今钱粟恐不足以办此。夫王者之富,藏之于民,有余则取,不足则与,此理之不易者也。故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盖百姓富实而国独贫,与百姓饿殍而上独能保其富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故又曰“不患贫而患不安”,此古今之至戒也。是故古者二十七年耕,有九年之畜,足以备水旱之灾,然后谓之王政之成。唐水汤旱而民无捐瘠者,以是故也。今国家仓库之积,固不独为公家之费而已,凡以为民也,虽仓无余粟,库无余财,至于救灾补败,尚不可以已,况今仓库之积,尚可以用,独安可以过忧将来之不足,而立视夫民之死乎?古人有曰:“剪爪宜及肤,割发宜及体。”先王之于救灾,发肤尚无所爱,况外物乎?且今河北州军凡三十七,灾害所被十余州军而已。他州之田,秋稼足望,今有司于籴粟常价斗增一二十钱,非独足以利农,其于增籴一百万石易矣。斗增一二十钱,吾权一时之事,有以为之耳。以实钱给其常价,以茶Η香药之类佐其虚估,不过捐茶Η香药之类,为钱数钜万贯,而其费已足。茶Η香药之类,与百姓之命孰为可惜,不待议而可知者也。夫费钱五钜万贯,又捐茶Η香药之类,为钱数钜万贯,而足以救一时之患,为天下之计,利害轻重,又非难明者也。顾吾之有司能越拘挛之见,破常行之法与否而已。此时事之急也,故述斯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