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期货知识普及----期货ABC 随着期货市场的规范和发展,各品种的交易活跃程度大大提高,因此也吸引了许多投资者参与到期货交易中来。然而大家在交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涉及到交易、结算、交割、风险控制等各个方面。

期货ABC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做些探讨和解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欢迎大家多提意见,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期货ABC】之一:上海期交所涨跌停板制度

【期货ABC】之二:大连商品交易所涨跌停板制度

【期货ABC】之三:郑州商品交易所涨跌停板制度

【期货ABC】之四:关于开盘价与集合竞价

【期货ABC】之五:个人客户持仓能否进交割月

【期货ABC】之六:投机头寸最多能开多少?

【期货ABC】之七:期货投资者在何种情况下会遇到强行平仓?

【期货ABC】之八:期货交易中的开户流程

【期货ABC】之九:期货交易中的下单

【期货ABC】之十:期货交易后的结算

【期货ABC】之11:期货交易中的交割

【期货ABC】之12:期货交割的另一有效途经--期转现

【期货ABC】之13:影响铜价格变化的因素

【期货ABC】之14:影响铝价格变化的因素

【期货ABC】之15:影响天然橡胶价格变动的因素

【期货ABC】之16:影响大豆价格变动的因素

【期货ABC】之17:影响豆粕价格变动的因素

【期货ABC】之18:影响小麦价格变动的因素

【期货ABC】之19:影响棉花价格的因素

【期货ABC】之20:影响燃料油价格的主要因素

【期货ABC】之21:关于期货各种价格与量的解释

【期货ABC】之22:什么是美元指数

【期货ABC】之23:成交量和持仓量在期市中的作用

【期货ABC】之24:从股民转成期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货ABC】之25:上海期交所期铜合约简介

【期货ABC】之26:LME铜标准合约简介

【期货ABC】之27:COMEX高级铜合约简介

【期货ABC】之28:大商所黄大豆1号期货合约简介

【期货ABC】之29:CBOT大豆期货合约简介

【期货ABC】之30:CBOT美豆指数与黄豆连续的区别

【期货ABC】之31:期货市场风险回顾之一(“上海粳米”事件)

【期货ABC】之32:期货市场风险回顾之二(“三二七”国债期货风波)

【期货ABC】之33:期货市场风险回顾之三(海南棕榈油M506事件)

【期货ABC】之34:期货市场风险回顾之四(广联“籼米事件”)

【期货ABC】之35:期货市场风险回顾之五(苏州红小豆602事件)

【期货ABC】之36:期货市场风险回顾之六(胶板9607事件)

【期货ABC】之37:期货市场风险回顾之七(广联豆粕系列逼仓事件)

【期货ABC】之38:期货市场风险回顾之八(海南中商所F703咖啡事件)

【期货ABC】之39:期货市场风险回顾之九(大连玉米C511事件)

【期货ABC】之40:期货市场风险回顾之十(天然橡胶R708事件)

【期货ABC】之41:关于CRB指数

【期货ABC】之42:股市和期市在操作上的区别

【期货ABC】之43:里奥·梅拉梅德谈期货投资艺术

【期货ABC】之44:期权交易基本知识

【期货ABC】之45:以铜期货为例简述期权交易

 期权详细介绍

【期货ABC】之一:关于上海期交所涨跌停板制度

上海期交所规定,当某期货合约以涨跌停板价格成交时,成交撮合实行平仓优先和时间优先的原则,但平当日新开仓位不适用平仓优先的原则。

当某期货合约在某一交易日(该交易日称为D1交易日,以下几个交易日分别称为D2、D3、D4、D5、D6交易日)出现停板,则D1交易日结算时该合约交易保证金按下述方法调整:铜、铝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比例由5 %调整为6%(期货公司为8%);天然橡胶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比例为7%(期货公司为15%)。D2交易日铜、铝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为4%,天然橡胶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为6 %。

该期货合约D2交易日如果未出现停板,则D3交易日涨跌停板、交易保证金比例恢复到正常水平。若D2交易日出现反方向停板,则视作新一轮停板开始,该日即视为D 1交易日。

若D2交易日出现同方向停板(即连续二天达到涨跌停板),则当日收盘结算时该合约交易保证金按下述方法调整:铜、铝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比例为8 %(期货公司一般为8%);天然橡胶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比例为9%(期货公司一般为15%)。D3交易日铜、铝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为5%,天然橡胶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为6 %。

该期货合约D3交易日如果未出现停板,则D4交易日涨跌停板、交易保证金比例恢复到正常水平。若D3交易日出现反方向停板,则视作新一轮停板开始,该日即视为D 1交易日。

若D3交易日期货合约出现同方向停板(即连续三天达到涨跌停板),则当日收盘结算时,该铜、铝期货合约按8%收取交易保证金(期货公司一般为8 %);该天然橡胶期货合约按9%收取交易保证金(期货公司一般为15%),并且交易所可以对部分或全部会员暂停出金。

D4交易日该铜、铝、天然橡胶期货合约暂停交易一天。交易所在D4交易日根据市场情况决定对该铜、铝、天然橡胶期货合约实施下列两种措施中的任意一种:

措施一:D4交易日,交易所决定并公告在D5交易日采取单边或双边、同比例或不同比例、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提高交易保证金,暂停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开新仓,调整涨跌停板幅度,限制出金,限期平仓,强行平仓等措施中的一种或多种化解市场风险,但调整后的涨跌停板幅度不超过2 0%。在交易所宣布调整保证金水平之后,保证金不足者须在D5交易日开市前追加到位。若D5交易日该期货合约的涨跌幅度未达到当日涨跌停板,则D 6交易日该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和交易保证金比例均恢复正常水平;若D5交易日该期货合约的涨跌幅度与D3交易日同方向再达到当日涨跌停板,则交易所宣布为异常情况,并按有关规定采取风险控制措施;若D 5交易日该期货合约的涨跌幅度与D3交易日反方向达到当日涨跌停板,则视作新一轮单边市开始,该日即视为D1交易日。

措施二:在D4交易日结算时,交易所将D3交易日闭市时以涨跌停板价申报的未成交平仓报单,以D3交易日的涨跌停板价,与该合约净持仓盈利投资者(或非经纪会员,下同)按持仓比例自动撮合成交。同一投资者持有双向头寸,则首先平自己的头寸,再按上述方法平仓。该措施也被称为“协议平仓”,具体操作方法较为复杂,有兴趣的朋友可登陆上海期交所的网站,了解相关细节,这里不多赘述。

去年天然橡胶合约曾出现连续三个跌停板,D4交易日暂停交易一天,D5交易日采取的是措施一,不过停板幅度为10%。

附表:

.....................铜、铝......................天然橡胶

..............停板...保证金(期货公司).........停板...保证金(期货公司)

D1交易日......±3%..5%调至6%(8%)..........±3%....7%(15%)

D2交易日......±4%....8%(8%)............±6%....9%(15%)

D3交易日......±5%....8%(8%)............±6%....9%(15%)

【期货ABC】之二:大连商品交易所涨跌停板制度

大连商品交易所自2004年6月21日(下周一)起将执行以下涨跌停板规定:

当黄大豆1号、豆粕合约在某一交易日(该交易日记为第D1交易日,以下几个交易日分别称为D2、D3、D4、D5交易日)出现涨跌停板的情况,则当日结算时该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按合约价值的7 %收取(期货公司一般收取10%),D2交易日黄大豆1号、豆粕合约的涨跌停板幅度由5%调整为4%(交割月合约的涨跌停板幅度仍按6%执行)。

若D2交易日出现与D1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的情况,则D2交易日结算时,该黄大豆1号、豆粕合约交易保证金仍按合约价值的7%收取(期货公司一般收取1 0%),D3交易日该黄大豆1号、豆粕合约涨跌停板幅度仍为4%(交割月合约的涨跌停板幅度仍按6%执行)。

若D3交易日出现与D2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的情况,则在D3交易日收市后,交易所将根据市场情况采取以下风险控制措施中的一种或多种:暂停交易,调整涨跌停板幅度,单边或双边、同比例或不同比例、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提高交易保证金,暂停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开新仓,限制出金,限期平仓,强行平仓,强制减仓或其他风险控制措施。

其中强制减仓是指交易所将当日以涨跌停板价申报的未成交平仓报单,以当日涨跌停板价与该合约净持仓盈利客户(或非经纪会员)按持仓比例自动撮合成交。同一客户持有双向头寸, 则其净持仓部分的平仓报单参与强制减仓计算,其余平仓报单与其对锁持仓自动对冲。

今年5月份,黄大豆1号、豆粕合约就曾出现过连续3个跌停板的情况,D3交易日收市后采取的就是强制减仓措施,其中主力合约A0409持仓由3 0万张骤减至不足15万张。D4交易日恢复正常交易。

附表:

.................黄大豆1号、豆粕

...............停板...保证金(期货公司)

D1交易日.......±5%....7%(10%)

D2交易日.......±4%....7%(10%)

D3交易日.......±4%....7%(10%)

【期货ABC】之三:郑州商品交易所涨跌停板制度

郑州商品交易所执行以下涨跌停板规定:

若某一交易日(该交易日记为第D1交易日,以下几个交易日分别称为D2、D3、D4、D5交易日)出现涨跌停板,则当日结算时该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比例提高5 0%。D2交易日的价幅在原基础上自动扩大50%(只向停板方向扩大)。

若D2交易日未出现同方向停板,则D3交易日自动回复到合约规定价幅和保证金标准;若D2交易日出现同方向停板,则当日结算时和下一交易日维持提高后保证金比例不变,下一交易日价幅维持提高后的价幅。

若D3交易日未出现同方向单边市,则D4交易日执行合约规定价幅和保证金比例。若连续三个交易日出现同方向停板,交易所可以对部分或全部会员暂停出金,可以休市一天,并且根据市场情况选择实施下列措施:

措施一:强制减仓。交易所将以涨跌停板价申报的未成交平仓报单,且单位持仓亏损大于或等于交易日结算价的5%的所有持仓,以当日涨跌停板价与该合约盈利持仓按规定方式和方法自动撮合成交。强制减仓前,投资者(包括非经纪会员和经纪会员的投资者)锁仓部分自动对冲。

措施二:如果会员出现结算或交割风险,对市场正在产生和将要产生重大影响时,交易所可决定并公告采取单边或双边、同比例或不同比例、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提高交易保证金,暂停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开新仓,调整涨跌停板比例,限制出金,限期平仓,强行平仓,推迟交割日期,延长交割时间等措施中的一种或多种化解市场风险,但调整后的涨跌停板比例不超过2 0%。在交易所宣布调整保证金水平之后,保证金不足者须在交易日开市前追加到位。若当日该期货合约未出现同方向单边市,则下一个交易日该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和交易保证金比例均恢复正常水平;若当日该期货合约继续出现同方向单边市,则交易所宣布为异常情况,并按有关规定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附表:

.....................硬麦、强麦....................................棉花一号

...............停板.......保证金(期货公司)...................停板.....保证金(期货公司)

D1交易日......±3%....7%调至10.5%(8%调至10.5%).............±4%....7%调至10.5%(12%)

D2交易日......±4.5%.....10.5%(10.5%)..................±6%......10.5%(12%)

D3交易日......±4.5%.....10.5%(10.5%)..................±6%......10.5%(12%)

注意:郑商所扩板只向停板方向扩,反方向维持不变。譬如,D1交易日涨停,则D2交易日涨停板扩大50%,而跌停板维持不变。

【期货ABC】之四:关于开盘价与集合竞价

国内三大交易所对开盘价与集合竞价的规定和解释基本一致。

所谓开盘价,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开市前五分钟内经集合竞价产生的成交价格。其中前4分钟为期货合约买、卖指令申报时间,后1分钟为集合竞价撮合时间,开市时产生开盘价。亦即每个交易日的8 :55,交易者就可将买、卖指令申报到场内,参与集合竞价。

集合竞价采用最大成交量原则,即以此价格成交能够得到最大成交量。高于‘集合竞价产生之价格’的买入申报全部成交;低于‘集合竞价产生之价格’的卖出申报全部成交;等于‘集合竞价产生之价格’的买入或卖出申报,根据买入申报量和卖出申报量的多少,按少的一方的申报量成交。开盘集合竞价中的未成交申报单自动参与开市后竞价交易。

集合竞价未产生成交价格的,以集合竞价后第一笔成交价为开盘价。第一笔成交价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交易所计算机自动撮合系统将买卖申报指令以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进行排序,当买入价大于、等于卖出价则自动撮合成交。撮合成交价等于买入价、卖出价和前一成交价三者中居中的一个价格。

【期货ABC】之五:个人客户持仓能否进交割月

首先大连商品交易所明确规定:个人客户不允许交割。自交割月第一个交易日起,大商所对个人客户的交割月份持仓予以强制平仓。最后交易日结束后,个人客户交割月份合约的持仓仍未能平仓的,首先由会员代为履约,会员仍未能履约的,则按交易所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上交所与郑商所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期货公司建议个人客户应尽量避免持仓进入交割月,更不要进入交割程序。因个人实施实物交割将面临诸多履约风险,如处理不当会受到交易所的违约处罚。值得一提的是上交所明文规定:不能交付或者接收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投资者不允许交割(见上海期货交易所交割细则第四条)。

个人客户所持头寸在临近交割期时,其保证金比例将不断提高。客户若收到追加保证金通知,应做及时处理,否则将面临强行平仓的风险。以下是各合约具体情况(其中棉花不明):

铜、铝:

合约挂牌之日起...................5%

交割月份的第一个交易日起.........10%

交割月份的第六个交易日起.........15%

最后交易日前一个交易日起.........20%

天然橡胶:

合约挂牌之日起...................7%

交割月前第二月的第十个交易日起...10%

交割月前第一月的第一个交易日起...15%

交割月前第一月的第十个交易日起...20%

交割月份的第一个交易日起.........30%

最后交易日前二个交易日起.........40%

硬麦、强麦:

合约挂牌之日起...................7%

交割月前一个月上旬..............10%

交割月前一个月中旬..............20%

交割月前一个月下旬..............25%

进入交割月......................30%

【期货ABC】之六:投机头寸最多能开多少?

这里说的投机头寸是相对套期保值头寸而言的,套保头寸采用的是审批制,头寸限制没有具体规定,这里暂不讨论。

三大交易所在投机头寸的限仓规定方面,对个人户与法人户不加以区分,只有进入交割月时,大商所禁止个人户持有交割月头寸。

若同一投资者在不同经纪会员处开有多个交易编码,则各交易编码上所有持仓头寸的合计数,不得超出一个投资者的限仓数额。以下是各品种的投机头寸限仓规定( 其中单边持仓是指某一期货合约的单向持仓量,棉花仍不明):

.........................铜、铝.............................天然橡胶

一般月份.......单边持仓5%(若单边持仓>=6万手).......单边持仓5%(若单边持仓>=5万手)

交割月前第一月.............800手..............................300手

交割月份...................300手..............................100手

..................................黄大豆一号、豆粕

一般月份(若单边持仓>10万手)...........单边持仓5%

一般月份(若单边持仓<=10万手)............5000手

交割月前一个月第一个交易日起..............1500手

交割月前一个月第十个交易日起...............800手

交割月份(法人户/个人户)..................400手/0手

.................................硬麦...............强麦

一般月份(若单边持仓>15万手)....单边持仓5%..........单边持仓5%

一般月份(若单边持仓<15万手)......8000手.............8000手

交割月前一个月上旬................3000手.............2000手

交割月前一个月中旬................1500手.............1000手

交割月前一个月下旬.................900手..............600手

交割月份..........................500手..............300手

【期货ABC】之七:期货投资者在何种情况下会遇到强行平仓?

这个话题显得比较严肃,认为对于期货投资者来讲,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尽量避免这种风险的产生。

这里所说的强行平仓,主要是指当投资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交易所或经纪公司对其有关持仓实行平仓的一种强制措施。

情况一:投资者帐户内的可用资金小于零,并且未能在规定时间内补足的,投资者须自行采取平仓措施,直至可用资金大于零,否则将面临被强制平仓的风险。

可用资金=客户权益-所持头寸占用的保证金总额;

客户权益=上日资金余额±当日资金存取±当日资金调整±当日平仓盈亏±实物交割款项±当日浮动盈亏-当日交易手续费。

情况二:持仓量超出投资者限仓规定的,交易所将对该投资者的超仓头寸进行强行平仓。关于投机头寸的限仓规定,详见本系列之六。

情况三:根据交易所的紧急措施应予强行平仓的,交易所将对该投资者的持仓头寸进行强行平仓。这大多是指市场出现极大风险,如连续三日单向停板等,交易所采取的强制减平仓措施。

情况四:因违规受到交易所强行平仓处罚的。比如投资者在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时,有欺诈行为,或者其建仓头寸超出套期保值额度的,其已建仓的套期保值头寸将按投机头寸处理或予以强行平仓。

情况五:其他应予强行平仓的。因计划赶不上变化,暂且将未想到的情况归为此类。

因受价格涨跌停板限制或其他市场原因制约而无法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全部强行平仓的,其剩余持仓头寸可以顺延至下一交易日继续平仓,直至平仓完毕。

期货市场瞬息万变,机遇与风险时刻出现在投资者面前。投资者时刻将风险意识放在第一位,不要遇到上述不愉快的情况。作为投资者的委托方--经纪公司来说,更希望自己的客户能稳健而不断地获利。

【期货ABC】之八:期货交易中的开户流程

与一般的商品现货交易相比,期货交易在其业务操作流程上具有自身的特点,概括地说就是规范性、系统性、程序性和完整性。这是由于期货交易竞争性强,风险程度高,必须严密组织、严格管理。期货交易业务操作一般包括合约交易、账户清算、实物交割等几个方面。

期货交易规则要求交易参与者在决定参与交易的时候,必须首先履行开立交易账户的手续。要买进或卖出一张(或更多的)期货合约,必须经过下单、审单、报单、交易、回报这样几个环节,而完成一个基本的流程。

开立交易账户

由于期货交易必须集中在交易所内进行,而在场内操作交易的只能是交易所的会员,包括期货经纪公司和自营会员。普通投资者在进入期货市场交易之前,应首先选择一个具备合法代理资格、信誉好、资金安全、运作规范和收费比较合理的期货经纪公司会员。

投资者在经过对比、判断,选定期货经纪公司之后,即可向该期货经纪公司提出委托申请,开立账户。开立账户实质上是投资者(委托人)与期货经纪公司(代理人)之间建立的一种法律关系。

一般来说,各期货经纪公司会员为客户开设账户的程序及所需的文件不尽相同,但基本程序及方法大致相同。

(一) 风险揭示

客户委托期货经纪公司从事期货交易必须事先在期货经纪公司办理开户登记。

期货经纪公司在接受客货开户申请时,需向客户提供《期货交易风险揭示书》。个人客户应在仔细阅读并理解后,在该《期货交易风险说明书》上签字;客户应在仔细阅读并理解之后,由单位法定代表人在该《期货交易风险说明书》上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二) 签署合同

期货经纪公司在接受客户开户申请时,双方须签署《期货经纪合同》。个人客户应在该合同上签字,单位客户应由法定代表人在该合同上签字并加盖公章。

个人开户应提供本人身份证,留存印鉴或签名样卡。单位开户应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影印件,并提供法定代表人及本单位期货交易业务执行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印鉴等内容的书面材料及法定代表人授权期货交易业务执行人的书面授权书。

交易所实行客户交易编码登记备案制度,客户开户时应由期货经纪公司按交易所统一的编码规则进行编号,一户一码,专码专用,不得混码交易。期货经纪公司注销客户的交易编码,应向交易所备案。

(三) 缴纳保证金

客户在期货经纪公司签署期货经纪合同之后,应按规定缴纳开户保证金。期货经纪公司应将客户所缴纳的保证金存入期货经纪合同中指定的客户账户中,供客户进行期货交易。期货经纪公司向客户收取的保证金,属于客户所有;期货经纪公司除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规定为客户向期货交易所交存保证金进行交易结算外,严禁挪作他用。

【期货ABC】之九:期货交易中的下单

客户在按规定足额缴纳开户保证金后,即可开始交易,进行委托下单。所谓下单,是指客户通过某种方式下达交易指令,指定拟买卖合约的种类、数量、价格等的行为。通常,客户应先熟悉和掌握有关的交易指令,然后选择不同的期货合约进行具体交易。

(一) 常用交易指令

国际上常用的交易指令有:市价指令、限价指令、止损指令和取消指令等。我国期货交易所规定的交易指令有两种:限价指令和取消指令,交易指令当日有效。在指令成交前,客户可提出变更或撤销。

1、 市价指令

市价指令是期货交易中常用的指令之一。它是指按当时市场价格即刻成交的指令。客户在下达这种指令时不须指明具体的价位,而是要求期货经纪公司出市代表以当时市场上可执行的最好价格达成交易。这种指令的特点是成交速度快,一旦指令下达后不可更改和撤销。

2、 限价指令

限价指令是指执行时必须按限定价格或更好的价格成交的指令。下达限价指令时,客户必须指明具体的价位。它的特点是可以按客户的预期价格成交,成交速度相对较慢,有时无法成交。

3、 止损指令

止损指令是指当市场价格达到客户预计的价格水平时即变为市价指令予以执行的一种指令。客户利用止损指令,既可以有效地锁定利润,又可以将可能的损失降低至最低限度,还可以相对较小的风险建立新的头寸。(目前国内尚没有该指令)

4、 取消指令

取消指令是指客户要求将某一指令取消的指令。客户通过执行该指令,将以前下达的指令完全取消,并且没有新的指令取代原指令。

(二) 下单方式

客户在正式交易前,应制定详细周密的交易计划。在此之后,客户即可按计划下单交易。客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下单方式下达交易指令:

1、 书面下单

客户亲自填写交易单,填好后签字交由期货经纪公司,再由期货经纪公司通过电话报单至该公司在期货交易所场内的出市代表输入指令进入交易所主机撮合成交。此种下单方式已越来越少,多为现场交易者所采用。

2、 电话下单

客户通过电话直接将指令下达到期货经纪公司,再由期货经纪公司通知出市代表下单。期货经纪公司须将客户的指令予以录音,以备查证。事后,客户应在交易单上补签字。此种下单方式多为客户通过经纪人而采用。

3、网上下单

客户通过在期货公司网站下载的网上交易软件,将交易指令通过互连网下达到期货公司服务器,再由服务器自动下达到期货交易所场内,进入交易所主机撮合成交。此种下单方式已被期货公司客户广泛采用,因成交快且不受地域限制。

【期货ABC】之十:期货交易后的结算

(一) 结算的概念

结算是指根据交易结果和交易所有关规定对会员交易保证金、盈亏、手续费、交割货款和其他有关款项进行的计算、划拨。结算包括交易所对会员的结算和期货经纪公司会员对其客户的结算,其计算结果将被计入客户的保证金账户。

期货交易所的结算实行保证金制度、每日无负债制度和风险准备金制度等。与期货市场的层次结构相适应,期货交易的结算也是分级、分层的。交易所只对会员结算,非会员单位和个人通过期货经纪公司会员结算。这里只讨论后者。

期货经纪公司在每一交易日交易结束后对每一客户的盈亏、交易手续费、交易保证金等款项进行结算。交易保证金收取比例可详见本系列之一、二、三及相关讨论。

当每日结算后客户保证金低于期货交易所规定的交易保证金水平时,期货经纪公司按照期货经纪合同约定的方式通知客户追加保证金,客户不能按时追加保证金的,期货经纪公司应当将该客户部分或全部持仓强行平仓,直至保证金余额能够维持其剩余头寸。

当日盈亏在每日结算时进行划转,当日盈利划入客户帐户,当日亏损从客户帐户中扣划。当日结算时的交易保证金超过昨日结算时的交易保证金部分从客户帐户中扣划。当日结算时的交易保证金低于昨日结算时的交易保证金部分划入会员客户帐户。 手续费等费用从客户帐户中直接扣划。

(二) 结算公式。

未平仓期货合约均以当日结算价作为计算当日盈亏的依据。

当日结算价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当日成交价格按照成交量的加权平均价。当日无成交价格的,以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作为当日结算价。

1、 当日盈亏可以分项计算。

分项结算公式为:当日盈亏=平仓盈亏+持仓盈亏。

(1) 平仓盈亏=平历史仓盈亏+平当日仓盈亏

(2) 持仓盈亏=历史持仓盈亏+当日开仓持仓盈亏

(3) 当日盈亏可以综合成为总公式

当日盈亏=∑[(卖出成交价-当日结算价)*卖出量]+∑[(当日结算价-买入成交价)*买入量]]+(上一交易日结算价-当日结算价)*(上一交易日卖出持仓量- 上一交易日买入持仓量)

2、可用资金的计算

可用资金=客户权益-所持头寸占用的保证金总额;

客户权益=上日资金余额±当日资金存取±当日资金调整±当日平仓盈亏±实物交割款项±当日浮动盈亏-当日交易手续费。

【期货ABC】之11:期货交易中的交割

一、 实物交割的概念和作用

实物交割是指期货合约到期时,交易双方通过该期货合约所载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了结到期未平仓合约的过程。商品期货交易一般采用实物交割制度。虽然最终进行实物交割的期货合约的比例非常小,但正是这极少量的实物交割将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联系起来,为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在期货市场上,实物交割是促使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趋向一致的制度保证。当由于过分投机,发生期货价格严重偏离现货价格时,交易者就会在期货、现货两个市场间进行套利交易。当期货价格过高而现货价格过低时,交易者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期货合约,在现货市场上买进商品。这样,现货需求增多,现货价格上升,期货合约供给增多,期货价格下降,期现价差缩小;当期货价格过低而现货价格过高时,交易者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期货合约,在现货市场卖出商品。这样,期货需求增多,期货价格上升,现货供给增多,现货价格下降,使期现价差趋于正常。以上分析表明,通过实物交割,期货、现货两个市场得以实现相互联动,期货价格最终与现货价格趋于一致,使期货市场真正发挥价格晴雨表的作用。

一些熟悉现货流通渠道的套期保值者在实际操作中,根据现货市场的有关信息,直接在期货市场上抛出或购进现货,获取差价。这种期现套做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种种非价格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客观上起到了引导生产,保证利润的作用。

我国期货合约的交割结算价通常为该合约交割配对日的结算价或为该期货合约最后交易日的结算价。交割商品计价以交割结算价为基础,再加上不同等级商品质量升贴水以及异地交割仓库与基准交割仓库的升贴水。

二、 实物交割程序

实物交割要求以会员名义进行。客户的实物交割需由会员代理,并以会员名义在交易所进行。下列程序以上海期交所为例。

(1) 买方申报意向。买方在最后交易日(合约交割月份的15日)的下一个工作日的12:00前,向交易所提交所需商品的意向书。内容包括品名、牌号、数量及指定交割仓库名等。

(2) 卖方交标准仓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卖方在18日16:00以前将已付清仓储费用的标准仓单及增值税专用发票交交易所。如18日为法定假日则顺延至节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若是2 0日,则卖方必须在12:00前完成交割。

(3) 交易所分配标准仓单。交易所根据已有资源,向买方分配标准仓单。

不能用于下一期货合约交割的标准仓单,交易所按所占当月交割总量的比例向买方分摊。

(4) 买方交款、取单。买方必须在最后交割日14:00前到交易所交付货款,交款后取得标准仓单。

(5) 卖方收款。交易所在最后交割日16:00前将货款付给卖方。

三、 交割违约的处理

期货合约的买卖双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构成交割违约:

1、 在规定交割期限内卖方未交付有效标准仓单的;

2、 在规定交割期限内买方未解付货款的或解付不足的

3、 卖方交付的商品不符合规定标准的。

会员在期货合约实物交割中发生违约行为,交易所应先代为履约。交易所可采用征购和竞卖的方式处理违约事宜,违约会员应负责承担由此引起的损失和费用。交易所对违约会员还可处以支付违约金、赔偿金等处罚。

【期货ABC】之12:期货交割的另一有效途径--期转现

  在与企业的交流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们的产品不是交易所的注册品,不能交割,所以我们就直接卖给用料企业,也就不进行期货保值交易了;我们买卖双方在同一地区,一方产品是注册产品,在交易所卖出保值,另一方需要这个产品,也在交易所做了买入保值,但为了交割,卖方不得不将产品运到上海指定交割仓库,买方又得从上海指定交割仓库把它拉回去,既费时,又费钱,还不一定能拿到需要的品牌;我们在交易所买期货,就是想在合适的仓库拿到想要的品牌产品,但就是不能如愿,等等。

  的确如此。这是由于期货合约的特点,可交割品牌的多样性和指定交割仓库分散性决定了在交割过程中品牌和交割仓库的不确定性。在进入交割期之前,谁也无法预料。

   上海期货交易所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交易者的上述要求,于2000年6月推出了适用于标准仓单的“期货转现货”的交割办法,2001年4月又经过修改完善,将其适用范围扩展到非标准仓单(非标准仓单是指注册品在非指定交割仓库而开具的、非注册品在指定交割仓库而开具的、非注册品在非指定交割仓库而开具的仓单)。

  何谓“期货转现货”

   所谓“期货转现货”(以下简称期转现),是指持有方向相反的同一月份合约的会员(客户)协商一致并向交易所提出申请,获得交易所批准后,分别将各自持有的合约按交易所规定的价格由交易所代为平仓,同时按双方协议价格进行与期货合约标的物数量相当、品种相同、方向相同的仓单的交换行为。

  具体讲,买卖双方只要符合以下条件,均可通过交易所会员向交易所申请进行期转现。一是持仓,即同一合约月份的历史头寸、数量相等、方向相反。如,买方持有5 手Cu0105(最先交割单位)多头,卖方持有5手Cu0105(最先交割单位)空头。二是期限,合约到期在一个月内,即从欲进行期转现合约的交割月份的上一月份合约最后交易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至交割月份最后交易日前二个交易日(含当日)止。如,C u0105合约在4月17日至5月11日之间均可进行期转现。三是买卖双方要协商一致,即双方都要有意愿按双方同意的价格进行期转现,并共同申请。四是卖方有相应仓单,买方备有相应货款,用非标准仓单进行期转现的,还应有相应的现货买卖协议。

  如何办理“期转现”

   头寸处理。如,买方持有5手Cu0105(最小交割单位)多头,卖方持有5手Cu0105(最小交割单位)空头并有25吨铜,双方同意在4月18日以1 7000元/吨申请进行期转现。另,4月17日Cu0105的结算价为16870元/吨。那么双方的持仓将以16870元/吨平仓。

  交割。双方必须在申请日的下一个交易日在有关会员的组织下完成交割。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自营会员之间的交割。由会员自行完成仓单、货款和增值税发票的交换,完成交割。交易所据此释放交割保证金。

  二是自营会员与经纪会员客户之间的交割。

  三是经纪会员客户之间的交割。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买卖双方在同一经纪会员交易。另一种是买卖双方在不同经纪会员交易。卖方买方完成交割后,交易所释放交割保证金。履约保证。交易所向会员收取期转现交易保证金,会员向客户收取期转现交易保证金。

   纠纷处理。标准仓单交割的,按交割细则有关规定处理;非标准仓单交割的,在相关会员协调下参照处理。

  “期转现”的好处

   我们可以看到,期转现能为客户带来如下好处:

一、 期货转现货为非注册品生产和使用企业提供了利用期货交易进行保值的又一种途径,避免现货交易中常见的拖欠货款的弊病,稳定业已建立的现货交易关系。

  二、期货转现货能够满足用料企业对实物品牌的要求。不同用料企业对品牌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是用铜企业,有的须使用某一品牌的高纯阴极铜,有的则用标准阴极铜;而用胶企业,有的要用云南胶,有的则惯于用海南胶。通过期货转现货交割则能拿到指定品牌,从而稳定最终产品的质量。

  三、 期货转现货能够满足用料企业对交割仓库(提货地区)的要求。用料企业分布各地,各自都有最为方便、经济的提货地点。比如,上海的企业都希望能在上海仓库提货,广东的则希望在广东提货。通过期货转现货交割则能在双方都方便的仓库拿到货物。

  四、 期货转现货能够减轻用料企业资金压力,让生产企业提前回笼资金,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率。合约到期集中交割,用料企业必须一次性拿出几百万到几千万元的资金把原料拖回厂里,增加了库存量,一次性占用了大量资金。期货转现货能够让用料企业根据生产需要分期分批地买回原料,减轻了集中用钱的压力,减少了库存量;而生产企业则能提前或分期分批收到资金,用于再生产。

  五、 期货转货将会极大程度地降低运输成本。买卖双方不必来回运输货物,节约了费用。

  总之,通过利用期转现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开始就提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期货交易的经济功能,为国民经济服务。

【期货ABC】之13: 影响铜价格变动的因素

1、供求关系

体现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库存。铜的库存分报告库存和非报告库存。报告库存又称"显性库存"(visible stocks或apparent stocks),是指交易所库存,目前世界上比较有影响的进行铜期货交易的有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的COMEX分支和上海期货交易所( SHFE)。三个交易所均定期公布指定仓库库存。

非报告库存,又称"隐性库存"(invisible stocks),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商、贸易商和消费商手中持有的库存.由于这些库存不会定期对外公布,因此难以统计,故一般都以交易所库存来衡量。

2、经济形势

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需求量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增长时,铜需求增加从而带动铜价上升,经济萧条时,铜需求萎缩从而促使铜价下跌。例如,2 0世纪9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进入新一轮经济疲软期,铜价由1989年的2969美元回落至1993年的1995美元/吨; 1994年开始,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开始复苏,对铜的需求有所增加,铜价又开始攀升; 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爆发,整个亚洲地区(中国除外)用铜量急剧下跌,导致铜价连续下跌; 1999年下半年亚洲地区经济出现好转,铜价又逐步回升。2001年至2002年左右铜市的主要是世界经济走势,美国经济出现滑坡,主要西方国家的经济亦受到很大影响,对铜的需求大幅下降,从而使铜价创出2 0年的新低。

3、进出口政策

进出口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是通过调整商品的进出口成本从而控制某一商品的进出口量来平衡国内供求状况的重要手段。2000年之前我国在铜进出口方面一直采取" 宽进严出"的政策,2000年之后随着中国冶炼能力的增强,国家逐步取消铜的出口关税,铜基本可以自由进出口。但由于我国铜资源仍然缺乏,因此依然是铜的净进口国。2 003年5月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宣布从今年6月1日起将停止执行铜矿砂、铜精矿和铜材(包括电解铜)的边境贸易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这一政策的取消,边贸铜以量大价低冲击国内铜市场的局面将得到改变,国内铜价获得支撑。

4、用铜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

消费量是影响铜价的直接因素,而用铜行业的发展则是影响消费量的重要因素。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的精铜消费中,电气工业所占比重最大,中国也不例外。而进入9 0年代后,国外在建筑行业中管道用铜增幅巨大,成为国外铜消费最大的行业,美国的住房开工率也就成了影响铜价的因素之一。1994、1 995年铜价的上涨,原因之一来自于建筑业的发展。而在汽车行业,制造商正在倡导用铝代替铜以降低车重从而减少该行业的用铜量。此外,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铜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拓宽,铜在医学、生物、超导及环保等领域已开始发挥作用。IBM公司已采用铜代替硅芯片中的铝,这标志着铜在半导体技术应用方面的最新突破。

5、铜的生产成本

目前国际上火法炼铜平均成本为1400-1600美元/吨,湿法炼铜成本为800- 900美元/吨。湿法炼铜的产量目前约占总产量的20%。

6、基金的交易方向

基金业的历史虽然很长,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蓬勃的发展,与此同时,基金参与商品期货交易的程度也大幅度提高。从最近十年的铜市场演变来看,基金在1 994-1995年、1996年上半年-1997年上半年铜价的飙升中和1998-1999年铜价的暴跌中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尽管由于基金的参与,铜价的涨跌可能出现过度,但价格的总体趋势不会违背基本面,从COMEX的铜价与非商业性头寸(普遍被认为是基金的投机头寸) 变化来看,铜价的涨跌与基金的头寸之间有非常好的相关性。而且由于基金对宏观基本面的理解更为深刻,所以了解基金的动向也是把握行情的关键。

7、相关商品价格波动对铜价的影响

原油和铜都是国际性的重要工业原材料,它们需求的旺盛与否最能反映经济的好坏,所以从长期看,油价和铜价的高低与经济发展的快慢有较好的相关性。正因为原油和铜都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因此就出现了铜价与油价一定程度上的正相关性。但这只是趋势上的一致,短期看,原油价格与铜价的正相关性并不十分突出。

如果说油价从不到10美元上涨到20美元左右是价格的合理回归,更是经济复苏的表现的话,那么油价的回升应该是与铜价的上扬是一致的,因为都是经济见底回升所带动的。但如果油价上涨到一定的水平后,大家关心的不是经济复苏,而是担心油价的飚升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经济衰退,从而导致需求的总体下降( 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对铜的需求),这时油价的上扬反而成了铜市场的利空因素。

8、汇率

国际上铜的交易一般以美元标价,而目前国际上几种主要货币均实行浮动汇率制。随着1999年1月1日欧元的正式启动,国际外汇市场形成美元、欧元和日元三足鼎立之势。 由于这三种主要货币之间的比价经常发生较大变动,以美元标价的国际铜价也会受到汇率的影响,这一点可以从1994-1995年美元兑日元的暴跌和1 999-2000年欧元的持续疲软及2002-2003年美元的贬值中反映出来。

  根据以往的经验,日元和欧元汇率的变化会影响铜价短期内的一些波动,但不会改变铜市场的大趋势。汇率对铜价有一些的影响,但决定铜价走势的根本因素是铜的供求关系,汇率因素不能改变铜市场的基本格局,而只是在涨跌幅度上可能产生影响。

【期货ABC】之14:影响铝价变动的因素

1、 供求关系的影响

供求关系可以影响任何一种商品的市场定价,铝也不例外。在期货市场上,体现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库存。库存又分为报告库存和非报告库存,报告库存又称“显性库存”,是各期货交易所定期公布其指定交割仓库铝的库存数量。而非报告库存主要是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商、贸易商和消费者手中持有的铝的数量,由于这些库存无专门机构进行统计和对外发布,所以这些库存又称为“隐性库存”。铝的社会需求增加会导致铝的报告库存下降,反之亦然。

2、 氧化铝的影响

氧化铝成本约占铝锭生产成本的28%-34%。对于氧化铝短缺而电解铝生产规模较大的国家而言,国际氧化铝价格的波动会影响其国内铝锭的生产成本。因此,国际氧化铝的供需状况和价格都将直接影响依赖进口氧化铝的电解铝生产企业铝锭的生产成本。中国氧化铝供应相对于近几年电解铝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言,呈不断扩大趋势,2 000年缺口182 万吨,2001年缺口扩大至267万吨,2002年为386万吨。

3、 电价

电解铝产业又称“电老虎”行业。据统计,2000年初电费占铝锭成本比例的世界平均水平为22.5%,其中亚洲19.9%、欧洲21.18%、美州 23%、大洋州23.8%、非洲24.5%。西方国家铝锭生产的经验显示,当电费超过铝生产成本的30%时被认为是危险的生产。如1999年下半年美州发生的能源危机曾一度导致部分地区电价的猛涨,迫使该地区的一些铝企业相继减产和关闭。

中国属能源短缺的国家,电力资源地区间很不平衡。据测算,各铝厂吨铝平均耗电为1.6万度,平均电价为0.305元/KWh,吨铝电费占铝锭成本的比例为3 8%,高出国外平均水平约15%左右。

4、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

铝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有色金属品种,特别是铝在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包装业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后,铝的消费与经济的发展已高度相关,经济发展会带动铝的消费出现同步增长。同样,经济的衰退会影响铝在各行业的消费,进而导致铝的价格下跌。1 997年亚洲的经济危机和2000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出现的持续下滑,都直接导致了铝价格的大幅下跌。而1999年初亚洲经济的复苏,一度带动了有色金属价格的回升。此外,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各国产业政策的变化也会对铝价产生影响。

5、 进出口关税、国际汇率的影响:

  国际上铝的贸易一般以美元进行标价和结算。随着近年美元的走弱和欧元、日元的走强,汇率对铝价的影响已日益突出。

进出口关税对铝价的影响在我国显得尤其突出。我国是氧化铝的进口大国,加入WTO前为了保护国内氧化铝工业,进口关税为18%,根据世贸协议,中国从2 002年开始氧化铝关税调整为12%,2003年为10%, 2004年为8%;电解铝关税从2002年起由9%调整为5%。可见,随着关税的逐年下降,中国铝市场的价格竞争将更加剧烈。

6、 用铝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对铝价的影响

  汽车制造、建筑工程、电线电缆等主要行业在铝锭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的变化及产业调整,都将对铝的生产和价格产生影响。如有关机构预测,到2 010年全球仅小轿车及小型载重汽车对铝的需求量就将增加 80%,即由目前每年的580万吨增加到1050万吨。

7、 铝生产工艺的改进与革新对铝价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铝电解行业的迅速应用,带动了电解过程中物理场的深入研究和有关数学模型的建立,使电解槽的设计更趋合理,电槽容量大幅度增加。现在世界上电解铝工业生产的最大容量已经达到了 300KA以上,电流效率达到94-96%,吨铝直流电耗下降至13000- 13400kW·h之间。可以预见,随着今后大容量高效能的智能化铝电解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铝生产成本还会有明显下降。

【期货ABC】之15:影响天然橡胶价格变动的因素

1.国际天然橡胶市场供求情况及主要产胶国的出口行情

  国际市场上天然橡胶的供应完全控制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少数几个国家手中。而天然橡胶的使用大国美国、日本等则不生产天然橡胶,需求完全依赖进口,其对天然橡胶的价格支持也显而易见。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二大天然橡胶进口国,对国际胶价的影响也较直接。

2.国际市场交易行情

   天然橡胶已经成为国际上一种典型的热带商品期货品种,在远东和东南亚的期货交易中占有一定的份额。目前,从事天然橡胶期货交易的主要有: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 OCOM)、日本神户橡胶交易所(KOBE)、新加坡RAS商品交易所、吉隆坡商品交易所(KLCE)。其中东京和新加坡交易的影响最大,由于所占市场份额较大,因此能反映出世界胶市行情基本动态。

3.国际天然橡胶组织(INRO)成员国签定的国际天然橡胶协议,对胶市价格走势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4.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和消耗情况

  我国天然橡胶生产的数量、成本直接关系到国内胶市的价格。同时,国内天然橡胶使用量的变化和加工企业对天然橡胶价格的接受能力也作用于天然橡胶的价格水平。

5.我国对天然橡胶的进口政策及税率水平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我国在2004年将取消天然橡胶的进口配额,并在未来几年内逐步降低天然橡胶的进口关税,在2006年天然橡胶的进口关税将为零。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天然橡胶的进口配额,对东南亚三大产胶国的橡胶进口关税依然维持2 0%不变。2月初,国家公布了对原产于韩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和老挝五国902税目的进口商品实行曼谷协定税率,其中天然橡胶税率为1 7%,从2004年1月1日起执行。我国橡胶进口的政策环境将变得越来越宽松。

6.合成胶的生产及应用情况,包括合成胶的上游产品原油的市场情况

  天然橡胶与合成胶在某些产品上可以互为替代使用,因此当天然橡胶供给紧张或价格趋涨时,合成胶则会用量上升,两者的市场地位存在互补性。另外由于合成胶是石化类产品,石油价格会影响合成胶的价格水平,合成胶价格水平的变化则转化影响到对天然橡胶的需求上,这一点也不能忽视。

7.主要用胶行业的发展情况,如轮胎及相关的汽车工业

  天然橡胶的主要用户是轮胎,轮胎行业的景气度直接影响天然橡胶市场。汽车工业又是使用轮胎的大户,因此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国家对汽车工业的政策会影响到对轮胎需求,并影响对天然橡胶的需求。

8.自然因素:季节变动和气候变化

  胶液一般在树龄5-7年的橡胶树皮上倾斜切口后采得,橡胶树一般可采集25-30年。橡胶树整年都可采割,但其产量随季节性而变动。橡胶树生长需高温多雨的环境,在年平均气温2 6-32。C之间、年平均降雨量在2000mm以上的热带地区栽培,因此其产地分布于南北纬10。C以内,多集中在东南亚地区。由于天然橡胶是多年生长的树木,因此不能在短期内调整供应,市场变化周期较长。

9.政治因素:政策和政局的变动

  政策:各国政府对天然橡胶生产和进出口的政策会影响天然橡胶价格走势;

  政局的变动:天然橡胶是重要的军用物资,对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有较敏锐甚至强烈的反应,在发生战争时,各国必须最大限度确保橡胶的应有数量。

【期货ABC】之16:影响大豆价格变动的因素

1、国际大豆供需状况

目前,世界大豆四大主产国分别为美、巴西、阿根廷和中国。从近年来这些国家的生产情况看,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头号大豆生产国,其产量占世界大豆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巴西是第二大大豆生产国,我国的大豆生产居于世界第四位。其中,美国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出口量占其总产量的1 /3左右,且近几年呈不断上升之势,对国际市场依赖很大。巴西、阿根廷大豆出口量世界排名第二和第三位,由于大豆的季节性关系,南美和美国大豆交替供应着世界市场。

世界大豆的总需求量近十年来逐年增长,从91/92年度的10975.6万吨增加到97/98年度的14458万吨,增长近30%。近两年的需求总量增幅分别为3 .81%和6.18%。

  世界大豆的总进口量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欧共体是最主要的大豆进口地区,每年进口量在1500万吨上下,但近几年进口总量几乎没有新的增长;亚太地区是仅次于欧共体的世界第二大豆市场,其中日本每年进口约5 00万吨。中国的进口量近年来迅猛增长,是世界大豆进口增长的源动力之一。

2、我国大豆的供给与需求

  自80年代以来我国大豆的年产量一直保持在一千万吨左右,直到1993年,我国大豆的播种面积出现飞跃性增长,达945.4万公顷,产量达1 530.7万吨,分别比上一年度增长31%和47%,单产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94年种植面积略有减少,为922.2万公顷,而产量却创记录地达到1 600万吨。此后,大豆生产却出现了新的徘徊,近几年甚至呈现萎缩的趋势。

从大豆进出口情况看,1995年之前我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但在1993、1994年我国大豆连续两年大丰收后,由于玉米、小麦、稻谷国家定购价提价幅度远远高于大豆,而大豆生产成本又大大高于其他粮食作物,致使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减少。1 995、1996年,我国大豆连续两年减产,国内供给不足,需求却持续旺盛,大豆价格居高不下。为此,国家及时调整进出口政策,增加进口,减少出口,1 995年我国首次成为大豆净进口国,并一直持续至今。

3、大豆季节性供应

  大豆受生产周期的影响,一年内价格也呈周期性变化。

  大豆季节性供应:北方春大豆十月份收获,但由于刚收割的大豆含水份较高,运往南方销区易变质,不易储存,需要晒晾后才可外运,故大宗外运要比农民上市迟一个月左右。同时,粮食部门或其它粮食经营单位根据当年产量丰歉及价格变动趋势会有囤积或急售现象,给贸易市场价格带来难以预测的变化。但基本规律是,供应充足或产量较多的年份,1 1~1月市场大豆较多,以后月份相对较少;供应短缺或生产量相对减少时,11~1月份市场大豆相对较少,以后月份供应相对均匀,这是囤积的作用引起的。

  大豆季节性需求:大豆一年四季都有消费,而且消费量较大,近几年消费需求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需求的季节性已越来越不明显。一般在7 ~9月大豆的需求量相对较大。

  大豆价格季节性变化:11月由于新豆开始上市,价格不断下降,到1月份由于新豆继续上市,价格下降到最低,此后价格开始逐渐回升,正常年份每月以3 %左右的速度上升;若减产年份,9~11月份大豆价格上升较多。所以大豆贸易最关键的月份是当年9月至次年1月份,交易量大,价格变化也大,若不了解大豆的产需情况,风险也最大,同时,这几个月份对全年大豆价格起着主导作用,标志着价格变动趋势。

4、大豆相关产品

  大豆的价格与它的后续产品豆油、豆粕及豆粉有直接的关系,这三种产品有其完全不同的使用及需求结构。因此预估大豆产品的需求是大豆需求最主要的因素。

  大豆的其它替代品的产量、价格及消费的变化对大豆价格也有影响作用。大豆作为食品其替代品有豌豆、绿豆、芸豆等;作为油籽其替代品有菜籽、棉籽、葵花籽、花生等;作为饲料蛋白有鱼粉等。

5、主产区天气以及病虫害情况

勿庸置疑,大豆作为农作物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尤其是北美以及我国黑龙江等地时常会出现干旱等灾害性天气,从而影响到大豆的收成。这也常常是被用于抄作的题材。此外南美易发的大豆锈菌病以及北美易发的大豆疫霉病也是威胁大豆收成的一个主要因素。

6、国家政策和地方性法规

  (1)、主产国政策

  美国是世界大豆的主产国,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50%以上,美国农业政策是影响大豆供应的一项重要的政策。1996年,美国开始实施《1 996年联邦农业完善与改革法》,该法案对美国大豆生产具有长期的影响。1996年农业法案有两大突出的特点:一是改变原来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实施对农民的直接收入补贴政策,即价格补贴改为收入补贴;二是增加了农民的种植自由度和弹性种植面积。这一系列使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更为自由化和市场化的政策,也使世界农产品市场价格易变更富于弹性。美国农民开始改变生产模式,根据市场的需求,改种更加有利可图的作物。例如:由于1 996年大豆价格和需求的不断上升,1997年美国农场主们播种大豆7085万亩,比上年增加10%。

  (2)、主要进口国政策

  欧共体是世界大豆的主要进口地区,其进口量约占全球贸易的50%。这些国家的农业政策、进口政策和食品健康安全方面的政策对全球大豆贸易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九十年代以来,欧洲国家的绿色和平运动和其它各类组织非常活跃,这些组织要求美国出口欧共体的大豆分离出“基因改良型”大豆,并对“基因改良型”大豆贴上标签。这些组织的建议特别得到德国媒体和消费者的赞同。一旦这些建议得到德国政府和欧共体其它国家的同意,那末这将对美国大豆出口带来不利的影响。

  (3)、国内政策

  目前,国家即将出口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这一重要政策,这一政策将对大连大豆的期货价格产生影响。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国家继续对粮食收购实行保护制度。1 997年东北地区大豆的收购保护价是2120元/吨,根据目前的物价走势,今年的收购保护价将很难超过去年的价格水平。收购保护价的确定原则是根据农民的生产成本和一定的纯收益来确定。二是定购粮收购价格将由各省、市区政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但不得低于收购保护价。三是国家将利用囤积和抛售储备粮以及调节进出口来对粮价进行宏观调控,这样,大豆期价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一个相对确定的范围内。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将有助于完善粮食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也有利于粮食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4)、国内主产区政策

  1994年11月,大豆主产省黑龙江决定实施大豆加工增值战略,1995年严禁大豆出省,这一举措造成了大豆供应的地区性紧张,推动了销区价格上浮。随着全国性大市场的进一步建立,一些旨在地区封锁、地方保护的政策逐步消亡。

【期货ABC】之17:影响豆粕价格变动的因素

一、 豆粕供给因素

豆粕供给方面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a、前期库存量,它是构成总产量的重要部分,前期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供应短缺价格上涨,供应充裕价格下降。

b、当期生产量。豆粕当期产量是一个变量,它受制于大豆供应量、大豆压榨收益、生产成本等因素。

c、豆粕的进口量。我国即将加入WTO,豆粕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近几年我国已经成为豆粕进口国,国际市场对国内豆粕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美国是主要的豆粕出口国,每周四美国农业部发布出口销售报告(U .S. Export Sales Reports),其中有美国豆粕出口数据,包括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数据,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豆粕储存时间较短。在南方,豆粕的储存时间一般为3~4个月,而在北方可储存8个月左右,从而使豆粕在现货市场上周转很快,贸易商都希望在短期内完成交易。一旦储存时间过长,豆粕质量发生变化,厂家只能降价销售。豆粕储存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一旦出现集中供货的情况,豆粕的区域性价格就会立即下跌。例如,进口豆粕集中到货,会影响进口口岸周边地区的供求关系,导致豆粕价格下跌。豆粕储存时间短,一方面促进了豆粕的市场流动,另一方面也造成豆粕价格波动频繁。

二、 豆粕需求因素分析。

豆粕需求通常有国内消费量、出口量及期末商品结存量三部分组成。

a、国内消费量。它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影响豆粕国内消费量的主要因素有:国内饲料工业发展情况,消费者购买力的变化,人口增长及结构的变化,政府鼓励饲料工业发展的政策等。

b、出口量。在产量一定的情况下,出口量的增加会减少国内市场的供应;反之,出口减少会增加国内供应量。目前,我国豆粕产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因此没有豆粕出口的情况。

c、期末商品结存量。如果当年年底存货增加,则表示当年商品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期货价格就可能会下跌;反之,则上升。由于豆粕的存储时间较短,期末结存量数据对豆粕价格影响较小。

三、豆粕与大豆、豆油的比价关系

豆粕是大豆的副产品,每1吨大豆可以制出0.2吨的豆油和0.8吨的豆粕,豆粕的价格与大豆的价格有密切的关系,每年大豆的产量都会影响到豆粕的价格,大豆丰收则豆粕价跌,大豆欠收则豆粕就会涨价。同时,豆油与豆粕之间也存在相互关联,豆油价好,豆粕产量就将增加,豆粕就会价跌;豆油滞销,豆粕产量就将减少,豆粕价格将上涨。

大豆压榨效益是决定豆粕供应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油脂厂的压榨效益一直低迷,那么,一些厂家会停产,减少豆粕的市场供应量。

四、 豆粕价格变化的季节性因素

通常11月份大豆收获后的几个月份是豆粕的生产旺季,4~8月份是豆粕的生产淡季,而豆粕的需求一般从3月份开始到10月份逐步转旺,在此期间,豆粕的价格波动会很大。豆粕价格还随豆粕主产区的收购、库存变化而波动。

五、 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

近几年,豆粕进出口贸易非常活跃,进口豆粕占国内消费量越来越大,国际市场豆粕价格(特别是CBOT豆粕期货合约交易价格)已直接影响到国内市场。近年来,国际豆粕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很大,1 997年CBOT豆粕期货价格的最高价为300美元/短吨, 2000年1月份豆粕价格已降至160-170美元/短吨。

目前饲料用豆粕的质量标准执行国标GB10380-89。进口豆粕的品质均一性好,进口豆粕按国标定级后,一般除粗纤维指标只能符合国标三级标准外,其它指标都能达到国标二级以上要求。由于运输时间长,进口豆粕的新鲜度一般比国产豆粕的差,赖氨酸等指标比国产豆粕稍低一些,因此,在现货贸易中,进口豆粕的价格比国产豆粕要低大约1 00元/吨左右。由于进口豆粕到货量大且比较集中(一般每船3至5万吨),所以,每次货船进港都会造成短暂的供大于求的局面,当地豆粕价格也会随之下跌。

六、进出口政策的影响

1995年国家下调了豆粕的进口关税,关税率为5%,增值税为13%。国家支持豆粕的进出口贸易,对进出口权及进出口量完全放开。由于1 996至1997年间国内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所以许多有进出口权的企业都从事豆粕进口买卖,促成了豆粕国内外市场快速接轨,国内豆粕价格也迅速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

有一个时期,国家对于饲料生产发展一直实行扶持政策,进口饲料免征增殖税,进口豆粕也享受此优惠政策,仅征收5% 的关税,增殖税免征。这一政策导致1997-1998年我国的豆粕进口量猛增,豆粕价格快速下跌。1999年7月,国家恢复对进口豆粕征收增殖税,豆粕进口量大幅减少,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在低位企稳后,大幅反弹。

7. 我国加入WTO后对国内豆粕市场的影响

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按照WTO的规则要求,我国要向外国开放农产品市场,因此国际市场豆粕贸易的变动都将对国内豆粕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期货ABC】之18::影响小麦价格的因素

1、 供给方面。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a、前期库存量,它是构成总产量的重要部分,前期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供应短缺价格上涨,供应充裕价格下降。

b、生产量。对用于期货交割的小麦来说当期产量是一个变量,与小麦的播种面积、气候情况和作物生长条件、生产成本以及政府的农业政策等因素的变动情况有关。

c、商品的进口量。商品的实际进口量往往会因政治或经济的原因而发生变化。因此,应尽可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形势,价格水平,进口政策和进口量的变化。

2、需求方面。通常有国内消费量、出口量及期未商品结存量三部分组成。

  a、国内消费量。它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主要有:消费者购买力的变化,人口增长及结构的变化,政府收入与就业政策。

b、出口量。在产量一定的情况下,出口量的增加会减少国内市场的供应;反之,出口减少会增加国内供应量。

c、期末商品结存量。这是分析期货商品价格变化趋势最重要的数据之一。如果当年年底存货增加,则表示当年商品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期货价格就可能会下跌;反之,则上升。

3、季节性因素

  一般来讲,小麦季节性价格波动有一定规律。每年的2、3、11、12月份价格较高,特别是双节期间,青黄不接时间更为突出。

4、国际小麦期货价格的走势

  国际期货市场,尤其是美国期货市场,由于整个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价格的走势最终取决于供求关系。谷物市场相对于其他商品来说,需求刚性较强,所以供应量的变化对市场价格走势的影响更为明显,尤其是在供求失衡较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影响美国小麦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

  (1)美国农业部的月度报告,每月12日前后公布。报告不但详尽地公布近几年美国及全球小麦产量、消费、库存、进出口的统计资料,还预测下一年度的有关数据。

  (2)气侯变化。气侯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既要关注美国本地的气侯状况,还要关注主要出口国、进口国的气侯状况,因为其他国家的产量变化直接影响美国的小麦出口量。

  (3)其他商品价格的波动。与小麦联动性较强的品种是玉米、大豆、豆粕等。

  (4)交割量,在临近交割月时,申报交割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行情。

  (5)美国政府对外援助项目的实施状况。美国农业部有不少对外食品援助项目,但这些项目与被援助国的政治、人权状况关系密切,经常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在起作用。

  (6)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关系及其他国家的贸易政策的变化,美国是主要的小麦出口国,但不是唯一的小麦出口国,因此有些进口国出于某种需要会选择进口地。其他国家的贸易政策如出口补贴、进口限制等因素也直接影响美国的小麦出口量,进而影响到小麦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势。

【期货ABC】之19::影响棉花价格的因素

一、供给方面

1、年初存量:可细分为生产供应者存货、经营商存货和政府储备。

2、本年度产量:它是棉花供给量的主体,包括国内与国外的总产量,播种面积、天气、病虫害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各国最终的产量。

3、进口量:现阶段国内棉价和国际棉价有着一定差额,这将刺激进口,而我国进口数量的增加又会反过来影响国际市场价格。

二、需求方面

1、国内消费量:国内消费量主要受市场对棉纱需求量及其价格的影响,这主要是指纱厂对棉花的需求量。因此纺织业的景气状况与棉价密切相关,同时化纤原料石油的价格也间接产生影响。

2、国际市场需求分析:我国进出口量并不稳定,当我国出口大于进口时,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反之价格上涨。美国农业部在每月上、中旬发布《世界农产品供求预测》对主要进口国的需求情况作分析并进行预测,这也是分析市场需求的重要依据。

3、国家储备:国家储备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是商品需求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应急措施;另一方面,它又在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当市场供大于求时,适量增加储备量;当市场供不应求时,适量减小储备量供应市场。

三、经济波动周期  

  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常常与经济波动周期密切相关,当整个社会经济处于繁荣期时,投机需求和消费需求不断扩张,刺激价格处于较高水平。而在萧条阶段时,需求萎缩,价格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社会经济周期转换期间,价格趋势也将面临着转变。我们可以通过G DP、失业率、价格指数、汇率等经济指标来判断经济走向。

四、利率

  利率调整是政府紧缩或扩张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对于像棉花这样需要长时间存积的商品来说,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价格水平,尤其是远期价格,因为利息成本将是主要成本因素。利率下调,储存棉花的利息成本下降,近远期价格差价拉小,反之则差价拉大,远期价格上涨。

五、汇率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越来越开放,已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同国际市场棉花价格联系越来越紧密,汇率因素对国内价格的形成更有影响力。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那么进口美棉的成本下降,同时纺织品出口减小,则对棉花的需求下降,这将导致棉价下调。

六、政策因素

包括:农发行信贷政策,国储棉拍卖、采购,棉花收购加工政策,棉花进出口政策,国家质检制度改革,配额及关税等。

七、投资者需要关注的价格及价格指数

包括:中国棉花收购价格,中国棉花现货价格,中国棉纱现货价格,国储棉拍卖价格,COTLOOK指数A、B及纽约期货价格。

【期货ABC】之20:影响燃料油价格的主要因素

  一、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是影响任何一种商品市场定价的根本因素,燃料油也不例外。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也快速增长,到2 003年国内燃料油的产量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一半,而进口资源占到供应总量的半壁江山,进口数量的增减极大地影响着国内燃料油的供应状况,因此权威部门公布的燃料油进出口数据是判断供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新加坡普式现货价格(M OPS)是新加坡燃料油的基准价格,也是我国进口燃料油的基准价格,所以MOPS及其贴水状况反映了进口燃料油的成本,对我国的燃料油价格影响更为直接。

  二、原油价格走势

  燃料油是原油的下游产品,原油价格的走势是影响燃料油供需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燃料油的价格走势与原油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据对近几年价格走势的研究,纽约商品交易所W TI原油期货和新加坡燃料油现货市场180CST高硫燃料油之间的相关度高达90%以上,WTI指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其期货合约在纽约商品交易所上市。国际上主要的原油期货品种还有I PE,IPE是指北海布伦特原油,在英国国际石油交易所上市。WTI和IPE的价格趋势是判断燃料油价格走势的二个重要依据。

  三、产油国特别是OPEC各成员国的生产政策

  自80年代以来,非OPEC国家石油产量约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二,最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其石油剩余可采储量是有限的,并且各国的生产政策也不统一,因此其对原油价格的影响无法与O PEC组织相提并论。OPEC组织国家控制着世界上绝大部分石油资源,为了共同的利益,各成员国之间达到的关于产量和油价的协议,能够得到多数国家的支持,所以该组织在国际石油市场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其生产政策对原油价格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四、国际与国内经济状况

  燃料油是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能源,特别是在电力行业、石化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建材和轻工行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燃料油的需求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分析宏观经济时,有两个指标是很重要的,一是经济增长率,或者说是G DP增长率,另一个是工业生产增长率。在经济增长时,燃料油的需求也会增长,从而带动燃料油价格的上升,在经济滑坡时,燃料油需求的萎缩会促使价格的下跌。因此,要把握和预测好燃料油价格的未来走势,把握宏观经济的演变是相当重要的。

  五、地缘政治的影响

  在影响油价的因素中,地缘政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地缘政治中,世界主要产油国的国内发生革命或暴乱,中东地区爆发战争等,尤其是近期恐怖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扩散和加剧,都会对油价产生重要的影响。回顾近三十多年来的油价走势不难发现,世界主要产油国或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发生的重大变化,都会反映在油价的走势中。

  六、投机因素

  国际对冲基金以及其它投机资金是各石油市场最活跃的投机力量,由于基金对宏观基本面的理解更为深刻并具有"先知先觉",所以基金的头寸与油价的涨跌之间有着非常好的相关性,虽然在基金参与的影响下,价格的涨跌都可能出现过度,但了解基金的动向也是把握行情的关键。

  七、相关市场的影响

  汇率的影响。国际上燃料油的交易一般以美元标价,而目前国际上几种主要货币均实行浮动汇率制,以美元标价的国际燃料油价格势必会受到汇率的影响。利率的影响。利率是政府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利率的变化,可了解政府的经济政策,从而预测经济发展情况的演变,以及其对原油和燃料油的需求影响。所以汇率市场和利率市场都对油价有相当的影响。

【期货ABC】之21:关于期货各种价格与量的解释

1、开盘价:开盘价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开市前五分钟内经集合竞价产生的成交价格。

2、收盘价:收盘价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当日交易的最后一笔成交价格。

3、最高价:最高价是指一定时间内某一期货合约成交价中的最高成交价格。

4、最低价:最低价是指一定时间内某一期货合约成交价中的最低成交价格。

5、最新价:最新价是指某交易日某一期货合约交易期间的最新成交价格。

6、涨跌:涨跌是指某交易日某一期货合约交易期间的最新价与上一交易日结算价之差。(注意,不是与收盘价之差)

7、高买价:最高买价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当日买方申请买入的即时最高价格。

8、最低卖价:最低卖价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当日卖方申请卖出的即时最低价格。

9、申买量:申买量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当日交易所交易系统中未成交的最高价位申请买入的下单数量。

10、申卖量:申卖量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当日交易所交易系统中未成交的最低价位申请卖出的下单数量。

11、结算价。结算价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当日成交价格按成交量的加权平均价。当日无成交的,以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作为当日结算价。结算价是进行当日未平仓合约盈亏结算和制定下一交易日涨跌停板额的依据,也是下一交易日制定涨跌的标准。

12、成交量:成交量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在当日交易期间所有成交合约的双边数量。

13、持仓量:持仓量是指期货交易者所持有的未平仓合约的双边数量。

【期货ABC】之22:什么是美元指数

国内期货投资者在参与沪铜、连豆等品种的交易时,时常参考相关外盘的走势。而外盘品种多数以美元计价,因此美元也是影响商品价格走势的因素之一。这时就需要关注美元的综合指标― ―美元指数。

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它通过计算美元和对选定的一揽子货币的综合的变化率,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从而间接反映美国的出口竞争能力和进口成本的变动情况。如果美元指数下跌,说明美元对其他的主要货币贬值。

美元指数期货的计算原则是以全球各主要国家与美国之间的贸易结算量为基础,以加权的方式计算出美元的整体强弱程度,以100为强弱分界线。在1999年1月1日欧元推出后,这个期货合约的标的物进行了调整,从十个国家减少为六个国家,欧元也一跃成为了最重要的、权重最大的货币,其所占权重达到了5 7.6%,因此,欧元的波动对于美元指数的强弱影响最大。

  币别 指数权重(%)

  欧元 57.6

  日元 13.6

  英镑 11.9

  加拿大元 9.1

  瑞典克朗 4.2

  瑞士法郎 3.6

【期货ABC】之23:成交量和持仓量在期市中的作用

在期货交易中,成交量和持仓量的变化是判断市场运行规律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里,我们先来界定一下成交量和持仓量的概念。持仓量是所有期货或期权合约未平仓头寸的累计,它是期货市场活跃程度和流动性的标志,当价格达到或接近特定价位时,就会对投资者的买卖能力构成影响。持仓量在期货市场上可以作为一种警示工具,简单来说,持仓量可以如此计算:如果一个新的买家和新的卖家进行交易,持仓量就增加一个单位。如果已经持有多头部位的交易者将其转给另一个想要拥有多头部位的新的交易者,持仓量将保持不变;如果持有多头部位的交易者与试图了结原有空头部位的交易者对冲,那么持仓量将减少一个单位。

成交量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期货或期权合约换手的数量累计,通常被用于记录一个交易日的成交情况。多数情况下,投资者不会在成交量和持仓量极低的市场中进行交易,换句话说,成交量和持仓量低就表明这是一个缺乏流动性的市场。因为在这样的市场里,好的点位和及时性都会大打折扣。同样,过分活跃的市场也可能使交易者无法摸准其脉搏。

绝大多数有经验的交易者都认为,成交量和持仓量是能够辅助确认图表中其他技术信号的次级技术指标。换句话说,交易者不会单独基于成交量或者持仓量的数字而做出交易决策,可以将它们与其他技术信号结合使用来加以确认。

举例而言,如果期货市场出现了价格的向上突破,同时伴随着巨量成交,那么这是向上趋势将更强的信号。如果行情大幅飙升或者达到新高却伴随着低迷的成交,则说明趋势是令人怀疑的。如果价格以更少的成交达到新高或者新低,这就是价格已经接近或者达到顶部或底部的信号。如果成交量增加而价格却背离目前的趋势,那么这种趋势可能已经接近尾声。这就叫做分歧。

作为一个普遍规律,成交量将随着趋势的发展而增加。在上升趋势中,成交量将伴随着趋势在当日上涨行情中增加,而在当日下跌行情中缩减。下跌趋势中则正好相反。持仓量的变化也被用来帮助投资者确认其他技术信号,它可以帮助交易者判断有多少新资金流入市场,或者是正在流出市场。这两个重要的数字对于投资者判断一个趋势市场是很有帮助的。

另一条经常用到的交易规律是,如果成交量和持仓量都增加,那么趋势将按照目前的方向持续下去;如果成交量和持仓量出现下滑,就可能是目前的趋势将走向尽头的一个信号。

在持仓量方面还有一些区别于成交量的地方:持仓量在很多市场存在季节性的特点,也就是说,一年当中有些时候较高,有些时候则较低。持仓量所表现出来的季节性规律对于投资者分析市场是很重要的,如果价格正在上升趋势中,同时总持仓量又高出季节性平均水平(5 年平均),那么就意味着新资金已流入市场,买盘强劲,牛市已现。

不过,如果价格上扬而持仓量下滑至季节性平均水平以下,那么这种走高就有可能是由于空头止损平仓而造成的,资金正在流出市场,这是一种弱势情况,反弹将宣告失败。在下跌趋势中的情况也是如此。

另外,还有两条关于持仓量的额外规律也应引起投资者的关注:一是在市场顶部的持仓量处于极高位置时,极易引起价格快速下滑。二是持仓量在价格走势巩固期时出现增长,则行情一旦出现突破,将使突破行情走势更为强劲。其实,很多经验丰富的交易者都喜欢分析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交易商分类报告,从观察持仓量的变化来分析大型投机商和商业方面的动作,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操作。

【期货ABC】之24:从股民转成期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去年下半年至今年初,商品期货的普遍大涨吸引了大批股民的目光。但由于两个市场存在着质的不同,从股市转战过来的投资者往往还停留在股票的一套操作概念上,这样的做法较易招致风险。这里列举一下股民进入期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没有趋势观念

我国证券市场只有做多机制,没有做空机制,长期征战股市的股民往往只习惯做多,对于下跌行情不知如何是好。新入市的投资者也较缺乏商品期货的趋势观念,从而造成投资者买卖全凭感觉,下单之前缺少充足的理由,缺乏全局观(短线交易除外)。

2) 止损不及时

股民认为股市风险相对较小,再跌也不会亏光本金。在参与期货交易时仍存这种侥幸,而忽略了交易保证金这一杠杆机制,帐面出现亏损时不严格执行自己的指令,或者就干脆没有想过止损,实乃期货中之大忌!

3) 赢钱害怕,亏钱胆大

这是初入期市者最常见的错误,投资者在赢利时,往往害怕到手的一点利润再吐回去,便急忙获利了结,结果后面一大块肥缺失之交臂;出现亏损时总抱有幻想,认为自己套牢的头寸能熬回来。幸运者或许能熬回来,但套牢盘往往表明该头寸已方向错误,再不严格止损,恐凶多吉少。

4) 经常主观臆断顶和底

股票价格从6元涨到20元时,随便叫个投资者分析,一般都会判断不易追涨,但橡胶从6000涨到10000时,一般人仅从K线图分析得出,该到顶了。事实上,接下来橡胶却一直涨到了1 6000之上。准确判断顶和底往往不是普通投资者能够做到的。

5) 没有严格的资金管理

  在股市中,满仓进出者比比皆是,但此举在期市中应尽量避免。资金管理为期货交易之根本!对于初入期市者,研判行情的涨跌应该放在其次。资金管理反映了投资者思维与操作上的严谨,头寸大小的随意性往往导致交易心态的失衡,是期货交易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货ABC】之25:上海期交所期铜合约简介

【期货ABC】之26:LME铜标准合约简介

LME铜的期货交易始于1877年,目前进行交易的铜有两种:

阴级铜:A级电解铜

铜棒:规格标准为重量在110-125公斤之间的A级铜。

  其中阴级铜的交易最为活跃。

目前LME拥有14家会员公司。会员经纪公司可以做自营,同时也为客户代理交易。与其它交易所不同的是,LME三个月期货合约是连续的合约,所以每日都有交割,L ME为即期铜也就是现货(CASH)铜的贴水设立了底限,现货贴水不得低于三月铜30美元,相反,现货升水却可以无限大。

注:以上时间均为当地时间。北京时间GMT (标准格林威治时间)+08:00

【期货ABC】之27:COMEX高级铜合约简介

商品.............高级铜

交易所...........COMEX

合约大小.........25000磅

报价方式.........美分/磅

价格波动最低幅度.0.05美分/磅

每日停板额.......每磅20美分

交割等级.........1号电解铜

交割日期.........交割月第一个工作至交割月最后工作日

交易时间.........纽约时间8:10-13:00

合约月份.........交割月及接下来的23个连续月份

最后交易日.......交割月的倒数第三个营业日

纽约商品交易所进行期货交易的铜,一般是高级电解铜,但其他品质的铜如熔炼等也可以通过折算后进行交割,除此之外,COMEX还进行铜的期权交易。

【期货ABC】之28:大商所黄大豆1号期货合约简介

交易品种........黄大豆1号

交易单位........10吨/手

报价单位........人民币

最小变动价位....1元/吨

涨跌停板幅度....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5%

合约交割月份....1,3,5,7,9,11

交易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3:30~15:00

最后交易日......合约月份第十个交易日

最后交割日......最后交易日后七日(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交割等级........标准品:三等黄大豆替代品:一、二、四等黄大豆

交割地点........大连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

交割方式........集中交割

交易代码........A

上市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

转基因大豆不得以标准品或替代品交割

标准品交割价=交割结算价

替代品交割价=交割结算价+替代品升贴水+质量差异升扣价

【期货ABC】之29:CBOT大豆期货合约简介

合约单位........5,000蒲式耳

交割等级........2等黄大豆或交易所指定的替代品

报价单位........美分/蒲式耳

最小变动价位....1/4美分/蒲式耳($12.50/张)

日涨跌幅限制....较上日结算价高低50美分/蒲式耳,现货月无此限制

合约月份........9,11,1,3,5,7,8

最后交易日......交割月第15个交易日

最后交割日......交割月最后交易日后的第二天

交易时间........周一至周五9:30 a.m. - 1:15 p.m.(Open Action,美国中央标准时间)

................周日至周五7:31p.m. - 6:00 a.m.(Electronic美国中央标准时间)

【期货ABC】之30:CBOT美豆指数与黄豆连续的区别

有投资者反映,文华财经软件中的“美豆指数”与世华、富远等软件中的“黄豆连续”的两者K线不一样,那到底哪个准确呢?

文华软件中的美豆指数,是将CBOT有成交的所有黄豆合约的最新价与相应的持仓量,经过加权平均处理后,得到的一个价格指数。这种做法平抑了某些极端价格,再经过对各个合约的权重处理,从而综合反映了C BOT黄豆的价格走势。

世华、富远等看盘软件中的黄豆连续,反映的是当前CBOT最具代表性的某个黄豆合约之价格,一过现货月合约的最后交易日,代表黄豆连续的合约也依次顺移,从而形成连续的黄豆价格走势。这种做法没有经过任何权重处理,可以准确反映该合约当日的交易情况。在换月时,黄豆连续会出现因合约价差而产生的跳空。

两者均非CBOT报出的价格信息,而是看盘软件按照各自的方法,形成的CBOT黄豆价格连续,以便于跟踪黄豆长期的价格走势,出发点都是一致的。前者是一个带有权重的综合价格指数,后者则是逐月地将合约价格连接在一起。总体来说,两者还是极为相关的。

应该说两者都正确,只是各自编制依据不同。投资者可根据各自取向,任意选择。

【期货ABC】之31:期货市场风险回顾之一“上海粳米事件”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上海“粳米事件”回顾

  粳米期货交易因具备发达的现货基础、市场流通量大而一度表现十分活跃,在早期的粮食期货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94年上海“粳米事件”发生后,监管部门暂停了粳米期货交易。时至今日,众多业内人士在谈到恢复与开发大品种期货交易时总要提到粳米。因此,对上海“粳米事件”作一个全面回顾与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一、事件起因与经过

  粳米期货交易从1993年6月30日由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首次推出到1994年10月底被暂停交易,价格出现过三次明显上涨:第一次,199 3年第四季度,在南方大米现货价大幅上涨的带动下,粳米期货从1400元/吨上升至1660元/吨;第二次,1994年春节前后,受国家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影响,期价从1 900 元/吨涨到2200元/吨;第三次,1994年6月下旬至8月底,在南涝北旱自然灾害预期减产的心理作用下,期货价格从2050元/吨上扬到2300元/ 吨。

  到了7月初,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粳米期货交易出现多空对峙局面。空方认为:国家正在进行宏观调控,加强对粮食的管理,平抑粮价政策的出台将导致米价下跌;多方则认为:进入夏季以来,国内粮食主产区出现旱涝灾害,将会出现粮食短缺局面,而且当时上海粳米现货价已达2 000元/吨,与期货价非常接近。双方互不相让,持仓量急剧放大。随即,空方被套,上粮所粳米价格稳步上行形成了多逼空格局。

  7月5日,交易所作出技术性停市之决定,并出台限制头寸措施。

  7月13日,上海粮交所出台了《关于解决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粳米期货交易有关问题的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召开会员大会,要求多空双方在7 月14日前将现有持仓量各减少l/3;上述会员减少持仓后,不得再增加该部位持仓量;对新客户暂不允许做粳米期货交易;12月粳米贴水由1 5%降至l1%;交易所要加强内部管理等。

  随即,多空双方大幅减仓,价格明显回落,9412合约和9503合约分别从2250元/吨、2280元/吨跌至最低的2180 元/吨和2208元/吨。

  谁知,进入8月,受南北灾情较重及上海粮交所对粳米期价最高限价规定较高的影响,多方再度发动攻势,收复失地后仍强劲上涨,9 503合约从最低位上升了100元/吨之多,9月初已达到2400元/吨左右。

  9月3日,国家计委等主管部门联合在京召开会议,布置稳定粮食市场、平抑粮油价格的工作。

  9月6日,国务院领导在全国加强粮价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抑制通货膨胀是当前工作重点。受政策面的影响,上海粳米期价应声回落,价格连续四天跌至停板,成交出现最低纪录。

  9月13日上午开盘前,上海粮交所发布公告,规定粳米合约涨跌停板额缩小至10元,并取消最高限价。受此利多刺激,在随后几个交易日中粳米期价连续以1 0元涨停板之升幅上冲。这时,市场上传言政府将暂停粳米期货交易。于是,该品种持仓量逐日减少,交投日趋清淡,但价格攀升依旧。

  到10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证券委《关于暂停粳米、菜籽油期货交易和进一步加强期货市场管理的请示》。传言得到证实,粳米交易以9 412合约成交5990手、2541元/吨价格收盘后归于沉寂。

  二、上海“粳米事件”的总结与反思

  1.从此次“粳米事件”全过程看,当时期货市场运作还很不规范。从交易所方面看,对已有的规则制度不能严格执行,对那些违犯规定又不接受处罚、煽动闹事者不能及时处理;在市场出现风险时出台的系列文件和措施又难以体现公正性和科学性;上海粮交所会员数量少,且会员结构不合理。从经纪公司方面看,其不规范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存在片面追求开发客户数量和交易额现象。二是在交易过程中不能将自营和代理分开。三是一些经纪公司中的大户联手造市,操纵市场,从中牟利。部分客户由于对期货市场缺乏足够了解,进行粳米期货交易时盲目跟进,出现亏损时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在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时,迁怒于交易所。这一切都说明当时的投资者很不成熟。

  2.“粳米事件”的发生并非品种自身的问题。粳米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必然受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影响,但其价格根本上还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那种认为是粳米期货价格的上涨从而带动了现货价格大幅上升的观点有些片面。1 994年粳米现货价格上涨迅猛,原因是现货市场供求矛盾失衡,呈货紧价升态势。反过来看,在停止粳米期货交易后现货价并未下降,仍持续上涨,到1 1月下旬全国大多数粮食市场粳米价格已迅速升至2800—2900元/吨。自上海“粳米事件”后,国家加大了对整个期货市场的治理整顿力度,对一些粮油交易所的有关品种影响很大,粮食期货市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出现萎缩。

  作为大宗粮食品种,粳米期货交易一度吸引了众多生产者和经营者,使得粳米远期价格得到较充分的体现。另外,粳米流通性强,价格波动大,客观上有大规模的套保需求。由于粳米期货市场规模大,投资者众多,形成价格合理。从粳米期货价格、现货价格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二者是吻合的,这也有利于粮食生产、储备和加工企业等从事套期保值交易。当时暂停粳米期货交易,是出于稳定市场、抑制过度投机的目的,实际上完全可以通过完善交易规则、结算、交割制度等来控制风险,发挥其大品种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以利于期货市场的长远建设和发展。

  3.从上海“粳米事件”发生的全过程看,交易所的规则制度缺乏连续性、公正性和科学性,打击了投资者的参与信心,妨碍了市场的正常运作。当时上海粮交所在粳米期价大幅上升之际出台了一些具体措施,包括多空双方要限期减仓、新客户暂不允许进行粳米期货交易等,之后又规定了粳米期货价格的最高限价,以期短时间内令期价回落到一定水平。但在1 994年9月中旬,当上海粳米期价受政策面影响而出现暴跌时,上粮所又取消了最高限价的规定,并将粳米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额缩至10元,导致粳米期价再次以连续涨停的方式快速上升。交易所方面出台的不同文件,引发了粳米期价的暴涨暴跌,影响到期货市场基本功能的正常发挥,对粮食期市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4.从“粳米事件”可以总结出的又一个教训是:不论是片面否定期货市场的功能还是主观夸大商品期货市场作用的做法,都将影响到一个期货品种本身的健康发展,甚至有使之消亡的危险,同时会挫伤期货业内各方面人士的信心,不利于中国期货市场的长远建设和稳定发展。事实证明,随着粳米期货交易的活跃,市场容量越来越大,期价走势除短时受政策面影响出现回调外,大部分时间都由市场供求矛盾这一个基本因素决定了价格连续上涨,而有关方面认为是粳米期货价格带动了现货价格的强劲上扬、助长了众多消费者的“预期涨价心理”,导致暂停了粳米期货交易。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忽视了粳米期货交易的基本功能,轻易地暂停了粳米交易,使得后来许多粮食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希望通过期货市场发现价格以指导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动以及在期市上进行套期保值以回避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时,却无法实现愿望。随着期货市场上投资群体的逐渐稳定乃至壮大,期货市场的功能正在被更多的人士认识并接受,于是恢复粳米等大品种期货交易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一点尤其值得业内有识之士反思。

【期货ABC】之32:期货市场风险回顾之二(“三二七”国债期货风波)

  短暂的辉煌 昂贵的学费——“三二七”国债期货风波回顾

回顾我国国债期货从正式上市到暂停交易的近30个月的运行过程,对认识我国期货市场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不无裨益。

  “327”国债期货风波概述

  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先向证券商自营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此时,国债期货尚未对公众开放,交投清淡,并未引起投资者的兴趣。1 993年10月25日,上证所国债期货交易向社会公众开放。与此同时,北京商品交易所在期货交易所中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

  1994年至1995年春节前,国债期货飞速发展,全国开设国债期货的交易场所从两家陡然增加到14家(包括两个证券交易所、两个证券交易中心以及1 0个商品交易所)。由于股票市场的低迷和钢材、煤炭、食糖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相继被暂停,大量资金云集国债期货市场尤其是上海证券交易所。1 994年全国国债期货市场总成交量达28万亿元。

  在“327”风波爆发前的数月中,上证所“314”国债合约上已出现数家机构联手操纵市场,日价格波幅达3元的异常行情。1995年2月2 3日,财政部公布的1995年新债发行量被市场人士视为利多,加之“327”国债本身贴息消息日趋明朗,致使全国各地国债期货市场均出现向上突破行情。上证所3 27合约空方主力在14850价位封盘失败、行情飙升后蓄意违规。16点22分之后,空方主力大量透支交易,以千万手的巨量空单,将价格打压至1 4750元收盘,使327合约暴跌38元,并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造成了传媒所称的“中国的巴林事件”。

  “327”风波之后,各交易所采取了提高保证金比例、设置涨跌停板等措施以抑制国债期货的投机气氛。但因国债期货的特殊性和当时的经济形势,其交易中仍风波不断,并于5 月10日酿出“319”风波。5月17日,中国证监会鉴于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的基本条件,作出了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决定。至此,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对“327”国债期货风波的反思

  其一,缺少必要市场条件的金融期货品种本身就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这主要是指国债期货赖以存在的利率机制市场化并没有形成,金融现货市场亦不够完善。

  其二,政策风险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是期货市场的重要风险源。

  “327”国债风波中,保值贴补政策和国债贴息政策对债市气贯长虹的单边涨势起了决定作用。“327”国债可享受保值贴补,在保值贴补率连续数十月攀高的情况下,其票面收益大幅提高。在多空对峙时,其又受财政部公告( 1995年2月25日公布)的朦胧消息刺激而大幅飙升,使得“政策风险”最终成为空方失败的致命因素。于是,空方不惜蓄意违规,利用交易管理的漏洞演出了最后“疯狂的一幕”。

  在高通胀的情况下,实施保值贴补政策有一定的必要性,但由于我国国债流动性差及品种结构不合理,每月公布一次的保值贴补率成为国债期货市场上最为重要的价格变动指标,从而使我国的国债期货由利率期货演变成一种不完全的通货膨胀期货。于是,国债期货交易成了保值贴补率的“竞猜游戏”,交易者利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推算保贴率,而依据据称来自财政部的“消息”影响市场也成了多空孤注一掷的筹码。凡此种种,对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产生了直接的冲击,并最终导致国债期货成为“政策市”、“消息市”的牺牲品。

  其三,健全和完善交易所管理制度,方可防范期货市场层出不穷的风险。

  “327”国债期货风波的产生虽有其突发性“政策风险”的因素,但各证券、期货交易所资金保障系统和交易监督管理系统的不健全也是“违规操作”得逞的原因。

  资金保障系统方面:首先,国债期货过低的保证金比例放大了资金使用效应,成为国债期货投资者过度投机的诱因。“327”国债期货风波发生之时,上证所2 0000元合约面值的国债收保证金500元,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的保证金普遍为合约市值的1%。这样偏低的保证金水平与国际通行标准相距甚远,甚至不如国内当时商品期货的保证金水平,无疑使市场投机气氛更为浓重。其次,我国证券期货交易所均以计算机自动撮合为主要交易方式,此种交易方式仅按国际通行的逐日盯市方法来控制风险,尚不能杜绝透支交易。而“3 27”国债风波发生时,上证所采用的正是“逐日盯市”而非“逐笔盯市”的清算制度,交易所无法用静态的保证金和前一日的结算价格控制当日动态的价格波动,使得空方主力违规抛出千万手合约的“疯狂”行为得以实现。第三,“3 27”国债在风波发生之时,已成为临近交割的合约品种。“交割月追加保证金制度”当时尚未得到重视和有效实施,这也是国债期货反复酿成市场风波的重要原因之一。

  交易监督管理系统方面:首先,涨跌停板制度是国际期货界通行制度,而“327”国债期货风波出现之时,上证所甚至没有采取这种控制价格波动的基本手段。第二,没有持仓限量制度。当时中国国债的现券流通量很小,国债期货某一品种的可持仓量应与现货市场流通量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并在电脑撮合系统中设置。第三,从“3 27”合约在2月23日尾市出现大笔抛单的情况看,交易所显然对每笔下单缺少实时监控,导致上千万手空单在几分钟之内通过计算机撮合系统成交,扰乱了市场秩序。第四,浮动盈利禁开新仓,这项制度虽具中国特色,但行之有效,它无疑对期货市场的过度投机起到了抑制作用。

  其四,现代期货交易的风险控制要求计算机系统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327”国债期货风波出现之后,不少人对各交易所采取的计算机自动撮合交易方式提出质疑,认为这种交易方式对遏制过度投机和提高交易透明度不利。事实上,从五年来中国期货市场的实践和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期货交易是我国期货市场的最佳选择,而且通过大型计算机系统控制期货交易中的实时风险,更有人工控制和事后控制所不具备的优势。比如我国期货市场目前采用的“逐笔盯市”风险监控模式,由计算机首先控制交易者下单的数量、价格和保证金比例,再由计算机从其结算账户中扣除其保证金。一旦有效保证金不足,计算机可自动禁止其开新仓,只允许平仓操作。在这方面,计算机实时监控远比人工控制效率更高,反应更敏捷。

应该说,在“327”国债期货风波发生之前,中国期货市场的迅速发展,交易所的丰厚利润,使管理者、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大大淡化,一味追求市场规模和交易量,放松了风险控制这个期货市场的生命线,终于导致了“3 27”风波的发生,并葬送了国债期货这个大品种,其教训是惨痛的。事件发生之后,政府监管部门、各交易所均健全了交易保证金控制制度、涨跌停板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建立了诸如持仓限量制度、大户申报制度、浮动盈利禁开新仓等的交易风险控制制度。“3 27”国债期货风波以其惨痛的教训,成为中国期货市场重视风险管理的开端。

【期货ABC】33:期货市场风险回顾之三(海南棕榈油M506事件)

  风暴过后是沉寂——海南棕榈油M506事件回顾

  棕榈油作为国内期市较早推出的大品种,一度成为期货市场的热门炒作对象,吸引了大量的投机者和套期保值者参与,市场容量相当大。但由于M 506合约上的过度投机和监管不力,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棕榈油这个品种在此事件之后,参与者越来越少,直到最后退出期货市场。

  一、M506事件的起因与经过

  这是一个由于过度投机、监管不力而导致品种最后消亡的典型事件。

  1早期国内外棕榈油市场由于供求不平衡,全球植物油产量下降,而同期需求却持续旺盛,导致棕榈油的价格不断上涨。但到了199 5年,国内外棕榈油市场行情却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棕榈油价格在达到高峰后,逐渐形成回落趋势。

  2M506合约多空对峙的起因:1995年第一季度海南棕榈油期价一直于9300元/吨以上横盘,但在M506合约上,市场投机者组成的多头阵营仍想凭资金实力拉抬期价。而此时又遇到了一批来自以进口商为主的空头势力,在国内外棕榈油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以现货抛售套利,由此点燃了M 506合约上的多空战火。

  3M506合约行情的走势及最后结果:1995年3月以后,多空的激烈争夺令M506合约上的成交量和持仓量急剧放大,3月28日持仓一度达到4 7944手的历史最高位。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发出了期货监管工作必须紧密围绕抑制通货膨胀,抑制过度投机,加大监管力度,促使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不允许原料价格上涨过猛,对粮油价格的重视程度也可想而知。这就给期货市场上的投机商发出了明确的信号,而此时,M 506合约上的多空争夺硝烟正浓。多头在来自管理层监控及国内外棕榈油价格下跌双重打压下匆忙撤身,而空方则借助有利之势乘机打压,使出得势不饶人的凶悍操作手法,在1 995年4月,将期价由9500以上高位以连续跌停的方式打到7500一线。而此时的海南中商所施行全面放开棕榈油合约上的涨跌停板限制,让市场在绝对自由的运动中寻求价格。多头在此前期价暴跌之中亏损严重,此时那有还手之力。这又给空方以可乘之机,利用手中的获利筹码继续打低期价,在M 506临近现货月跌到了7200水平。至此,M506事件也告结束。此后的棕榈油合约中虽有交易,但已是江河日下,到1996年已难再有生机了。

  二、对M506事件的反思

  棕榈油经过火爆炒作、大量投机、发生风险、交易清淡,直到完全退出期货市场,其过程是发人深醒的。不论是从该品种的合约设计上,还是从市场监管的力度上,都可以吸取许多经验和教训。

  1品种设计不合理,缺乏现货生产基础。棕榈油在世界范围内不论生产和消费方面均属大宗商品,其产量和出口量皆占世界植物油的第一位。但在我国只有海南岛种植油棕,加工精炼的能力非常有限,需求基本上全部依赖进口。我国的消费主要靠从东南亚各国进口,而东南亚国家的棕榈油作为其重要的出口产品,由于近年产业政策变动较大,同时受到国际需求、自然灾害、产量、库存等原因的影响,导致价格波动较大。且我国市场汇率兑换不自由,现货贸易商很难在国内期市上实现套保及回避风险。而我国由于缺乏棕榈油生产和现货基础支持,价格波动完全跟随国际市场。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的棕榈油期货市场,终将导致最后的消亡结局。

  2不完善的交割制度是棕榈油品种淡出市场的重要因素。中商所宽松的交割制度使棕榈油期货市场类似现货市场。在国际市场上,1 995年之后棕榈油价格直线下滑,而期货市场上由于投机多头主力资金的介入,使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许多进口商甚至投机空头利用交易所宽松的交割制度,从国外以低价大量进口棕榈油,迅速入库注册,将大量仓单直接抛售在期货市场上。他们将海南中商所的棕榈油期货市场视为最便捷的现货销售渠道,从而形成沉重的现货实盘压力。进口商将期货市场看作现货市场,而期货市场又缺少真正的需求商介入,多方为单一的投机性买盘,最终导致了棕榈油的暴跌。

  3过度投机也是导致棕榈油M506事件的重要原因。1995年的国内期货市场正处于一轰而起的高峰时期,市场的不规范运行造就了一批疯狂的投机者。他们以非理性的操作手法,完全脱离期货市场的基本规律,认为资金是左右期市价格的主要因素,全然不顾棕榈油现货市场的基本行情走势,盲目追多,企图通过以拉抬价格、逼爆空头的方式来取胜和获取暴利。正是这种不顾基本面的疯狂投机心理,最终导致价格连连跌停,导致多头本身的纷纷爆仓。事实充分证明,期货市场若因过度投机而使商品价格扭曲运行,最终结果必然是失败。

  4期货交易所监管不力,对事件处理不当。在M506从9500以上的高位以连续跌停的方式走到7500左右时,交易所没有采取积极的减仓措施来协调多空双方尖锐的矛盾,反而采取全面放开棕榈油合约涨跌停板限制,让市场完全处于失控状态。从期价回归市场价值这个规律来考虑,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于一个持仓量巨大、处于暴跌过程、毫无信心支持的市场来说,这个紧急措施显得过于草率和匆忙。这直接导致了价格的继续狂跌,使市场投机多头损失惨重且无一幸免,严重打击了投机者的信心,从而彻底失去了投机者的支持,也使市场变得毫无生气、死水一潭。海南棕榈油其后的交易正是处在这样一种市场环境中,直到渐渐消亡。

  M506事件不仅对海南中商所棕榈油行情的走势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整个国内期货市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其教训应被后人引以为鉴。

【期货ABC】34: 期货市场风险回顾之四(广联“籼米事件”)

往事不堪回首——反思广联“籼米事件”

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籼米合约自1995年6月推出后,短时间内吸引了众多投机商和现货保值者的积极参与,交易一度十分活跃,但少数经纪商和投机大户企图操纵籼米期市以牟取暴利,遂演变出一幕在期市大品种上的“多逼空”闹剧。这次“籼米事件”又称“金创事件”,是中国期货市场上一次过度投机,大户联手交易,操纵市场的重大风险事件。

一、“籼米事件”的起因与经过

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自1995年6月12日正式推出籼米期货交易后,期价一路飙升,其中9511和9601两个合约,分别由开始的2640元/吨和26 10元/吨上升到7月上旬的3063元/吨和3220元/吨,交投活跃,持仓量稳步增加。多空双方的分歧在于:多方认为,其一是国内湖南、湖北、江西等出产籼米的主要省份当年夏季遭严重洪涝灾害,面临稻米减产形势;其二是籼米期货实物交割中存在着增值税问题,据此估算当时的期价偏低。空方则认为,籼米作为大宗农产品,其价格受国家宏观调控,而且当时的籼米现货价格在2 600元/吨左右,远低于期价。随着夏粮丰收、交易所出台特别保证金制度,到10月,9511合约已回落到2750元/吨附近,致使多头牢牢被套。

10月中旬,以广东金创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为主的多头联合广东省南方金融服务总公司基金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总公司、上海大陆期货经纪公司等会员大举进驻广联籼米期市,利用交易所宣布本地注册仓单仅2 00多张的利多消息,强行拉抬籼米9711合约,开始“逼空”,16、17、18日连拉三个涨停板,至18日收盘时已升至3050元/吨,持仓几天内剧增9 万余手。此时,空方开始反击,并得到了籼米现货保值商的积极响应。19日开盘,尽管多方在3080元/吨之上挂了万余手巨量买单,但新空全线出击,几分钟即扫光买盘。随后多头倾全力反扑,行情出现巨幅振荡。由于部分多头获利平仓,多方力量减弱,当日9 511合约收低于2910元/吨,共计成交248416手,持仓量仍高达22万手以上。收盘后,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对多方三家违规会员作出处罚决定。由此,行情逆转直下,9 511合约连续跌停,交易所于10月24日对籼米合约进行协议平仓,释放了部分风险。11月20日9511合约最后摘牌时已跌至2301元/吨。至此,多方已损失2 亿元左右,并宣告其逼空失败。11月3日,中国证监会吊销了广东金创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期货经纪业务许可证。

事件发生以后,中国证监会于10月24日向各地期货监管部门和期货交易所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控制期货市场风险,严厉打击操纵市场行为,并作出了几条对整个市场有较大影响的决定:一、各期货交易所必须严格控制持仓总量;二、禁止T +0结算;三、除套期保值头寸外,不得利用仓单抵押代为支付交易保证金;四、除证监会批准的经纪公司外,其它机构不得从事二级代理;五、对监管不力不能有效防范操纵行为并造成恶劣影响的交易所将责令其停业整顿,直至取消其试点资格。《通知》发出后,市场上各方反应强烈,大家达成的共识是:《通知》为期市上那些为一时利益驱动,企图联手操纵市场,铤而走险的“玩火者”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如何加强整个市场的规范,自律和管理,发挥期货交易基本功能,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问题已提到业内众多人士面前。

二、广联籼米事件的总结与反思

抑制过度投机和防范风险对于期货市场的稳定至关重要。通过广联籼米事件可以看出:当时我国期货市场中会员及经纪公司主体行为极不规范,除了存在大户垄断、操纵市场、联手交易、严重超仓、借仓、分仓等严重违规行为,还有透支交易,部分期货经纪公司重自营轻代理的问题,这些行为使广大投资者蒙受了巨大损失,严重扭曲了期市价格,限制了套保功能的发挥,加大了风险控制的难度,阻碍了期货市场的正常运行。作为期货市场核心的交易所监管不力,面对籼米期价出现异常波动和过度投机行为,未能及时出台化解风险的有效措施,导致交易失控。事件发生后,面对巨大的结算风险只能采取单一的协议平仓手段,减少持仓,从而转嫁因交易所监管不力造成的风险,违背设立交易所的初衷和市场自由竞价的原则,对市场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籼米事件引发出的种种问题来看,加强对市场风险管理对策的研究是必要的。首先,中国期货市场各层次包括监管部门、交易所、会员及广大期货投资者都需要一部《期货法》,通过法律规范市场行为,保障自己的权利,明确自己的义务。另外,完善期货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起政府监管部门、期货交易所、经纪公司和投资者的层层监控机制,对期货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其中主要有交易所动态风险监控、完善保证金制度、每日结算制度、大户申报制度、会员最大持仓限额、限仓制度和信息公开等。经纪公司应加强对客户资信审查,培养套期保值者,提高交易者素质,培养其风险意识。总之,通过不断总结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加强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已日益成为期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其次,籼米作为期市大品种,应充分发挥其基本功能。籼米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大品种,其价格波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同时受国家宏观调控的粮食政策的影响。那些认为“实物有限,资金无限”的投机大户企图在籼米期市上操纵价格以获取暴利,联手发动“逼仓”行情,最终必然失败。广联“籼米事件”后,虽然籼米的期货交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走向低迷,不仅投机者远离了市场,而且粮食企业无法参与套保操作,但不容置疑的是,籼米作为期市大品种,有较好的现货基础,产量大、流通性强,只要期货合约设计具有科学性、公正性,交易所有合理的风险监控措施,监管部门加强监督,那么在众多趋于理性的投资者和成熟的套期保值者的参与下,籼米期市就一定能走向稳定和发展。

再有,从广联“籼米事件”可以看出,交易所启动和活跃一个期货品种,不能仅靠几个投机大户的资金炒作,应致力于期货市场的长远建设。曾几何时,市场上少数大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针对一些期货品种合约设计上的疏漏,抓住某些交易所活跃市场的急迫心理,搞联手交易,为龚断市场价格进行“逼仓”,其违规行为损害了多数投资者的利益,扰乱了期货市场的正常秩序,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使期货业内人士谈大户色变。这实际上与作为市场组织核心的交易所开始时的思维与做法有关。一些交易所与期货经纪公司原来是“想大户、盼大户、大户来了又怕大户”,为启动行情,交易所往往是请一些经纪商和投机商入市,以使成交量放大,但投机大户的运作常常缺少严格的约束力,致使期价异常波动。当期价偏离现货价过大时,会吸引现货保值商的进入,造成多空双方严重对峙局面。由于交易所出台的措施往往对一方有利,不能把握住均衡之势,这样就违背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打击了市场主体参与的信心,同时给各方面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实际上,期货交易所应从某一品种期货合约的科学性入手,完善交易规则,结算和交割制度,加强交割诸环节的管理,逐步建立起成熟的市场主体,致力于期市功能的发挥,如此才有利于整个期货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还有,从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看,期货经纪业的风险管理与自律是决定自身兴衰成败的关键。“籼米事件”中,以金创期货经纪公司为首的一些会员单位,自身运作不规范,缺少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为牟取暴利,不惜采取借仓、分仓、联手交易、透支等严重违规手法,扰乱了正常的交易秩序,损害了多数投资者利益,影响到籼米这一期货大品种自身的发展。并且,这一事件殃及到经纪公司本身,导致金创期货公司被证监会吊销经纪牌照,上海大陆期货公司等被广联所处以罚款等,直接影响了期货经纪公司的信誉。期货经纪机构是中国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严格自律,规范运作,为发挥期市的正常功能和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期货ABC】35: 期货市场风险回顾之五(苏州红小豆602事件)

  梦醒时分——苏州“红小豆602事件”之反思

一、品种概述

  红小豆是一种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营养的小杂粮,在世界上种植面积比较少。中国是世界上红小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国家,年产量一般为3 0万-40万吨,相当一部分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红小豆消费国,年消费量在10万-12万吨左右,而其年产量只有6 万-9万吨,所进口的红小豆中绝大部分来自中国,进口量对国际市场红小豆的价格走势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我国优质红小豆中主要有朱砂红小豆(又叫天津红小豆,主要分布在天津、河北、山西、陕西)、唐山红(河北唐山玉田及其附近地区)、宝清红(黑龙江宝清及周边地区)、大红袍(江苏启东)等1 0种,其中朱砂红小豆以其特有的优良品质在日本享有较好的声誉,被东京谷物交易所列为红小豆期货合约标的物惟一替代的交割物。朱砂红小豆年产量约为6 万吨左右,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

  红小豆的产量受自然条件、气候变化和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的影响较大,其价格波动也较为频繁。50年代初日本就在世界上首先推出红小豆期货合约交易。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改造、补充和完善,东京谷物交易所的红小豆期货合约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红小豆期市品种。

  我国自90年代以来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利用红小豆期货交易为生产和流通服务,先后有北京、上海、大连、长春、海南等8家交易所推出红小豆期货交易,其中以天津联交所和苏交所交易最为活跃。在这一轮的期市品种调整中红小豆得以保留,并将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

  二、 红小豆期货交易的回顾

  第一时期:1994年9月-1996年1月,推出期。

  由于有东京谷物交易所红小豆期货交易的成功范例,也基于天津及其附近地区产的朱砂红小豆在红小豆出口中居于龙头地位的事实(1 993年经天津港输往日本的红小豆达5万多吨),天津联合交易所于1994年9月率先推出红小豆期货合约进行交易,交易标的物为可在东京谷物交易所替代交割的天津红小豆,宝清红和唐山红优质红小豆可贴水交割,1 994年11月又规定普通红小豆亦可贴水交割。

  天津红上市不久价格就逐级下滑,从5600元/吨下滑至503合约的3680元/吨。507合约上市后由于现货市场持续低迷,期价一路下跌。当其价格跌至3 800元/吨左右时,多头主力一方面在现货市场上大量收购现货,另一方面在低位吸足筹码,逐步拉抬期价。随着市场游资的加入,从5月中旬开始,5 07合约成交量、持仓量开始放大。6月初多头主力开始发力,连拉两个涨停板,涨至5151元/吨。为了抑制过度投机,交易所在6、7、8日连续发文要求提高交易保证金。9 日市场多头主力拉高期价至5000元和4980元,至9点30分,场内终端全部停机。第二天,交易所宣布9日交易无效,507合约停市两天。随后,交易所采取措施要求会员强制平仓。这就是“天津红5 07事件”。

  1995年6月-1996年1月苏州红期货后来居上。

  苏州商品交易所于1995年6月1日正式推出红小豆期货合约的交易,其交易标的物为二等红小豆。由于红小豆现货市场低迷,苏州红19 95系列合约一上市就面临巨大实盘压力,仓库库存一直持续增加,致使期价连创新低,9511曾创下1640元/吨的低价。期价的偏低和1995年红小豆减产等利多消息促使很多资金入市抄底,随着1 996年诸合约的陆续上市,多头主力利用交易所交割条款的缺陷和持仓头寸的限制,利用利多消息的支持,蓄意在1996年系列合约上逼空。9 602合约期价于10月中旬以3380元/吨启动后至11月9日价格涨至4155元/吨的高位,随后回落整理,进入12月再入暴涨阶段。12月15日,苏交所通知严禁陈豆、新豆掺杂交割,1 9日公布库存只有5450元/吨。多头借机疯狂炒作,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价格从3690元/吨涨至5325元/吨。空头主力损失惨重,同时拉爆了很多套期者。

  1996年1月8日,中国证监会认为苏州红小豆合约和交易规则不完善,要求各持仓合约头寸减仓和不得开出9608以后的远期合约,1月9 日、10日,苏州红开盘不入即告跌停,又使在高位建仓的多头头寸面临爆仓和巨大亏损的风险。之后,苏交所推出一系列强制平仓的措施,期价大幅回调。3 月8日证监会发布通知停止苏交所红小豆期货合约交易。

  第二时期:1996年2月-1997年10月,交易所修改交割条款,9609事件爆发,交易所加强风险监控。

  苏州红小豆事件发生后,原来囤积在苏交所交割仓库的红小豆源源不断地涌入天津市场。天联所为防范风险,规定最大交割量为6万吨。多头遂集中资金优势,统一调配,通过分仓以对敲、移仓、超量持仓等手段操纵市场,使得1 996年各合约呈连续的多逼空态势,最终酿成了9609事件,再次对交易所的风险监管敲响了警钟。当年年底,受日本红小豆进口配额有可能增加的朦胧利好的刺激,期价进一步冲高,到1 997年初9705合约高达6800元/吨。1997年春节前到10月底,期价呈辗转下跌寻求支持的态势,未能扭转颓势。

  这一阶段行情的下跌有如下基本面的原因:①是前期逼仓后果的理性回归;②日本红小豆进口配额大大低于市场预期;③中国商会针对全国出口厂商竞相杀价的局面决定停发出口许可证,数千吨对韩出口红小豆的指标作废,大量现货商在期货市场竞相抛空,实盘压力沉重,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在市场交割和监管方面,天交所推出经证监会批准的新的《章程》和《交易规则》。3月初,中国证监会公布对天津红9609事件的处理决定,给投机者以沉重打击。但在这一阶段中出现了山西、陕西产的较廉价红小豆没有与天津、河北产的红小豆分开,不经贴水而参与交割,现货商不愿接货出口的现象,表明交易所在贯彻三公原则方面有待改进。

  第三时期:1997年11月至1998年5月,逐步规范期。为谋求与东京谷物交易所接轨,1997年10月天交所大幅提高天津红及其替代品交割标准,1 1月14日举行对1997年产的红小豆地名封样,随后又推出“农产品工业化”思路,1998年初又推出注册品牌登记制度。这些措施的推出,表明天交所在积极探索如何进一步规范国内红小豆期货市场、谋求与国际红小豆期货市场接轨,天津红内在价值的提高使期价具备了一定的抗跌性。

  三、新合约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回顾几年的红小豆期货交易,本人认为新合约应认真解决好如下问题:

  第一:认真选好红小豆期货合约交易的交割标准品,并确定好交割替代品。事实证明,苏州红的交易标的物偏低,而天津红小豆期货合约的交易标的物为符合日本东京谷物交易所替代要求的优质的天津红小豆。由于天津红的品质要求太高,产量也不是很大,其价格很难反映整个市场的红小豆的供需关系,特别是普通红小豆的供求关系。相当数量的普通红小豆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由于天津红合约的局限而难于进入市场保值。综合以上分析,红小豆期货合约标的物的品质要求最好介于普通二等红小豆和优质的天津红之间,从理论上讲,应该选择国内外市场流通性最好、国内外需求量最大的那种红小豆,一等普通红小豆可以考虑,交易所可以自主提高品质要求,以免期价太低,对出口定价不利。同时,给予优质的天津红较高的升水,以保护其出口利益。

  回顾红小豆期货交易,便可发现每一次限制交割条款措施的出台,都会成为多头逼空拉抬期价的重要筹码。另一方面,一旦放开交割范围,容易造成巨大的实盘压力,使很多现货商把期货期货市场当作批发市场,迅速增加交易所交割仓库库存,加大了红小豆期价的下跌速度。在这方面,苏州红小豆1 995系列合约暴跌的教训尤其深刻。因此,很有必要对红小豆的交割范围作出限制。是否可以这样规定:优质红小豆放开交割,二等以下(不包括二等)的普通红不予交割,并确立好可交割的红小豆升贴水。在这方面,天交所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其“农产品工业化思路”可以借鉴,即:要求各种红小豆进行商标注册,交易所对已经注册的红小豆品牌申请交割进行审批认可后即可入库交割。如果红小豆交割品牌登记制度能够贯彻执行,将是解决如何确定可交割的红小豆的范围的好办法。但操作难度较大,难点是如何能够保证各种注册品牌的红小豆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并得到外国进口商的认可。

  第二:交易所应该加强对红小豆期货交易的监管,交易规则不宜朝令夕改。红小豆期货交易多次发生多逼空,与其小品种的特性固然有关,但与交易所监管不力、在合约进行中频频出台相关政策也有很大的关系。红小豆期货是个小品种是不争的事实,但东京谷物交易所的红小豆期货交易为什么运作得如此规范呢?国内,同是小品种的绿豆期货也一直运作得比较规范。因此,很有必要借鉴东京谷物交易所的监管经验。当期价出现异动变化时,交易所应及早出台措施,避免事态的严重恶化。在这方面,郑商所监管能力值得肯定。今后,红小豆期货交易将在郑商所上市交易,我们有理由相信红小豆期货交易明天会更好。

  第三:进一步发挥红小豆期市的功能,努力把红小豆期货品种办成与东京谷物交易所红小豆期货相抗衡的投资品种。此外,基于在多逼空事件中,很多企业在参与期市套期保值操作过程中经常面临爆仓的经验教训,很有必要对套期保值者采取一些保护性措施,对套期保值者适当降低交易保证金,努力提高套期保值操作技巧,提高其抗风险的能力。

【期货ABC】36: 期货市场风险回顾之六(胶板9607事件)

1996年6月13日,上海商品交易所为控制胶合板9607合约的风险,决定对该合约实施强制性协议平仓,并提前摘牌,且不实施实物交割。最终空头以4 4.20元/张,多头按45.20元/张的价格平仓。未经历过此事的人们对此不免疑惑难解,多空以不同的价格协议平仓,岂不是有违于期货“零和”的游戏规则吗? 空低多高造成的平仓差价由谁来填补?事实上,为了维护市场的平稳,交易所动用了交易所风险金弥补以不同价格协议平仓所形成的资金缺口。这就是国内商品期货史上罕见的上海胶合板9 607事件。

一、 事件的起因与经过

1994年、95年的胶合板期市成为国内期货市场最大的热点,大量的热钱逐利其中,9507合约更是达到了巅峰,期价由40元/张起步,一路上扬至6 2元/张的天价。高企的价格使胶合板现货商及进口商兴奋不已。大量的现货涌进交易所注册仓库,大量的印尼胶合板流入本已过剩的国内市场,使原本就已低迷的胶合板现货市场雪上加霜。最终9 507多头以巨额的资金接下了20万手的现货,这些实盘一直堆放在交割仓库,沉重的库存压力使原本火爆异常的上海胶合板期市在其后几个月时间里相对冷静了许多。

沪板9607合约就是在这种相对冷静的环境中推出的。1995年12月10日,上海商品交易所推出胶合板9607、9609合约。由于当时主力资金集中在苏板以及沪板9 603、9605之上,9607合约自推出之日至1996年3月7日,一直受到冷遇,期价由推出时的45元/张的价格逐步回落,3月7日因谣传国产胶合板可从9 607合约开始用于交割,9607合约顿告跌停至41.90元/张,此时成交量才初次突破5万手,持仓量亦仅12万余手。3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出通知,停止苏交所红小豆期货合约交易,撤离苏红的大量资金急于寻找投资方向,胶合板自然而然地成为首选对象。由于当时苏板几个主要合约持仓量均接近当时的持仓限制量,新主力介入困难较大,于是沪板便成为苏红撤出资金争夺的焦点,尤其是9 607合约因其时间适中,盘口较轻,成为这些游资介入的首选对象。在随后三周时间里,多空主力展开了占仓大战,迅速将9607合约持仓量扩大至6 0万手的边缘,而期价却一直维持在42.00-43.00元/张,上下均显得十分艰难,同时因持仓量已接近60万手,限制了主力施展的空间,多空唯有僵持,静待时机。

时至5月31日,市场突然谣传空头主力有大量的资金到账,空头主力亦巧借套保头寸仅收5%保证金之优势恣意打压。沪板9607合约自43.8 0元/张开盘后一路下滑,在散户多头的平仓抛压之下很快滑至跌停板,维持两月之久的平衡终于被打破,但主力多头并未出现恐慌,持仓量仍维持在6 0万手以上;次日开盘,空头主力得理不饶人,以55%的保证金继续大量放空,9607合约再封跌停,持仓量扩大至62.5万手;6月3日,960 7合约继续扩仓打跌停;6月7日开盘即破40.0元/张的心理关口,空头主力意欲逼多头割肉斩仓,但收效甚微,相反期价一破40.00元/张关口,几乎无人再敢跟空,空头主力已是骑虎难下,越陷越深,同时资金开始吃紧。

当期价运行至39元/张的低价区时,入市接现货的买方套期保值者骤然增加,多方新生力量的加入,使得空方主力的命运顿时变得坎坷起来。恰在此时,上商所于6 月6日宣布取消持仓限制,发布了《对交易保证金按持仓量实施分段管理办法的通知》。市场对此反应极为强烈,一致解释此为利多因素,于是多头主力借机发力。面对买方套保者及多头投机势力双重夹击,一时间,空头趋于崩溃,忙于斩仓,多头当仁不让,9 607合约于6月7日探低至38.40元/张后迅速被多头推上停板40.8元/张,此后连续三天,天天无量涨停,空头连砍仓的机会都没有,市场风险顿增。

空头在9607合约上的致命处在于其持仓巨大,且相当集中,据了解当时空头主力在9607合约上的持仓主要集中在6个会员手中,单边最高持仓达5 9万余手,其风险之巨可想而知。面对天天无量涨停的9607合约及命倾在即的空头,交易所为了控制风险,不得不出面干涉。6月13日,交易所果断地停止9 607合约的交易,实施协议平仓,并将9607合约提前摘牌,且不实施实物交割。最终9607合约按照空头以44.20元/张,多头按照45.00元/张的价格实施强制性协议平仓,其中的价差由交易所以交易风险金补足。

沪板9607事件的结果是:交易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多空急剧恶化的矛盾,有效地控制了风险,但是经过这一番折腾,胶合板期市犹如害了一场大病,元气大伤,交易量与持仓量日益萎缩。

可以说,9607事件是国内胶合板期市的分水岭,以此为转折,胶合板期货告别了辉煌的鼎盛时期而转入沉寂的不归路。因此,将9607事件作为造成胶合板期市走向沉寂的罪魁祸首并不为过。

二、 反思与总结

沪板9607事件虽然已成为历史,但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9607事件不仅向我们充分显示了过度投机对市场的危害,同时也揭示了国内胶合板期货所存在的缺陷:

1.采用持仓总额限制方法,根本起不到抑制过分投机的作用,相反主力机构利用持仓限制的有利条件,抢占仓位蓄意操纵市场。可以说持仓总额限制是导致9 607事件的一个主要原因;

2.市场分布不合理。沪苏两个交易所位于同一区域,相隔较近,易形成市场之间的恶性竞争。两个交易所为了各自的利益,争夺市场份额,人为地用行政手段在市场上设置障碍,加剧了行政干涉与市场自由竞争之间的矛盾。两个交易所期价相背离,却又难以实施跨市套利,两个交易所的同时存在显得毫无必要;

3.进口板理论价格与实际价格的长期背离,使得真正的套保者无法进入市场,胶合板期货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变成了一个单纯的投机品种,注定迟早会出问题的。

沪板9607事件给予交易所的教训也是相当深刻的。在9607事件中,交易所风险控制方面显得十分被动与消极。9607合约持仓量一直高居持仓限制线之上,且某些会员单位持仓十分集中,这些足以引发风险的因素并没有引起交易所的充分重视,导致风险事故的发生。

三、 对胶合板合约的几点建议

尽管胶合板这一期货品种经过如此多的波折,但仍能在期货市场结构调整后被保留下来,应该说是一种幸运。为了减少类似的风险事件发生,确保胶合板期货合约能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笔者在此提几点建议:

1.交易所在运行期货合约时,一旦某个合约出现异常价格波动时,应事先采取积极主动的对策以防范风险事故的发生;

2.调整品种结构。随着国内胶合板工业的飞速发展,进口胶合板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主导地位沦为从属地位,原先以进口板为基础设计的期货合约已不符合市场发展的需要,若不适时地改变胶合板期货合约的标的物,将国产板引入期市,胶合板期货合约就难有长远的发展;

3.重新给胶合板价格定位,彻底纠正长期以来形成的期现倒挂的局面,让真正的套保者有机会进入期货市场,只有这样胶合板期市才能真正地发挥其基本功能,胶合板合约才会有生命力;

  几年的交易历史证明,胶合板是一个很好的期货品种,期间虽有沉寂,但只要业内人士大力参与,胶合板期货终有再次辉煌之时。

【期货ABC】37: 期货市场风险回顾之七(广联豆粕系列逼仓事件)

  一波三折多磨难——反思广联豆粕系列逼仓事件

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自1995年8月21日推出豆粕标准合约交易至1998年期货交易所结构调整,整整三年。在这三年当中,广联豆粕在较短的时间内先后演绎出三次逼仓行情。

9601合约的强行逼仓

广联豆粕合约推出的时机较好,时值国家暂停国债、糖及石油等期货品种的交易,大量游资正在寻找新的投向,豆粕合约一经推出就受到这些资金的关注。1 995年11月初,“金创事件”将广联当时最活跃的品种——籼米推向了深渊,豆粕便理所当然地成了当时沉淀在广联所的巨额资金的追逐热点。

广联豆粕最初运行的是9511合约,其价格由最初的2100 元/吨到摘牌时的3100元/吨,涨幅高达50%,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主力机构的多头思维。9601合约正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中走上逼仓之路的。

1995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主力开始在2350-2450元/吨的区域内吸收筹码,随着成交的日益活跃以及持仓量的不断扩大,跟风做多者十分踊跃,价格很快爬上2 700元/吨台阶。此时,9601合约投机气氛十分浓厚,日成交量甚至突破了8万手。在多头浩大的攻势面前,主力空头开始溃退。据说广州本地一机构原本是空头主力,眼看多头攻势甚猛,期价一上2 700元/吨便止损空单,并立即反手建多,期价在很短的时间内飚上2900元/吨。该机构继续在2950-3050元/吨区域大举建多仓。该机构的疯狂举措导致市场内人心慌慌,众交易商不知所措。当时期价已高出现货价格5 00元/吨。巨大的基差让很大一部分卖方套期保值者垂涎三尺,纷纷入市抛售。此举正合该机构之下怀,用不足半个月的时间吸足了筹码,1 2月中旬便开始发力上攻,以极其凶悍的手法使期价一路破关斩将,直逼3600元/吨。此时逼仓之态昭然若揭。其后尽管再遭卖期套保的狙击,期价在3 200-3400元/吨之间略有反复。但该机构还是依仗雄厚的资金实力迫使大部分投机空头忍痛“割肉”。1996年1月12日曾经创下了3689元/吨的历史高位。随后,9 601合约逐步减仓回落,最后交易日以3028元/吨价位结束了其使命,最终以多头接下10万吨实盘而告终。

9601合约的逼仓以及10万吨的现货对广联豆粕期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随后的9603、9605合约上。10万吨现货的沉重压力,使得9 603、9605合约的主力均不敢有所动作,明显地抑制了豆粕合约的活跃。

9607合约的投机取巧

9601合约逼仓的结果是大量现货进入广联注册仓库。沉重的现货压力使得广联豆粕交易归于沉寂。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广联在促使豆粕库存从现货渠道消化的同时又着手修订有关交割规则。1 996年4月,广联公布修订过的关于交割及标准仓单管理的规定,其中关于入库申请和仓容的规定引起了某些机构的关注。这为9607合约的逼仓埋下了隐患。

1996年5月底至6月初,主力机构开始在9607合约上作文章。随着成交量及持仓量的同步放大,9607合约很快成为龙头合约浮出水面,此时价位在3 100-3200元/吨之间横盘。由于当时广联交割贴水及费用较高,以当时的价格水平,套保卖方极少有人愿意入市。因此,当时参与交易者几乎全为投机商。此时的主力机构一时难以找到实力相当的对手,只好借助双向开仓交易方式在3 100元/吨左右筑成底部,并于6月14日开始发力,短短的三天内便将期价拉至3350元/吨左右。此时套保空头观念略有改变,认为在此价格水平入市抛售应该有较可观的利润,于是纷纷入市做卖空套保。多头主力机构为引诱更多空头入市,亦顺势打压。随着顶部形态的形成,一时间投机做空气氛浓厚。多头主力机构在3 200-3250元/吨之间将空仓利润锁定之后,于进入交割月的前三天再次发动攻势,一举将期价推上3600元/吨之上。待空头恍然醒悟为时已晚,大部分空头因资金不足而被逼忍痛“断臂”,部分有实力的空头开始寻找现货,准备组织现货入库。无奈交割仓位已被多头事先占满,空头只好排队斩仓,价位飚涨至4 000元/吨以上。

此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出面协调,但多头得势不饶人,不愿意协议平仓,并在最后交易日创下4465元/吨的天价。最终空头能够交割的实盘仅3 万吨。多头利用仓容在9607合约上的投机取巧极大地挫伤了广大交易商,特别是套期保值者入市的积极性,绝大部分套保交易商开始撤离广联,导致其后续合约的交易一日不如一日。交易所不得不利用推出新合约之际重新修改部分交割规则特别是有关仓容的规定。

9708合约的无可奈何

1997年春节过后,9708合约创下新低2646元/吨。由于当时基本面有利于多头,部分主力机构见此价格明显偏低,便入市做多,没费什么劲儿就将期价推上3 200元/吨,随后利用对敲盘牢牢控制大盘走势。当期价重上3400元/吨之后,再次激起了现货商早已减退的兴趣,经过周密的计划之后,部分现货卖期保值开始试探性抛售,期价涨势顿止。经过近二个月的盘整,9 708合约技术走势形成一个典型的圆顶。此时空头加大抛售力度,多头有点力不从心,期价滑落至3050附近方才止稳,后又反弹到3200元/吨,其间又有不少空头加入,持仓量相应增加到4 万手以上。多空再度相持了一月有余,随着交割月的临近,空头平仓意愿不强,使多头无法抽身。无可奈何,多头决定铤而走险,强行逼仓。7 月28日,主力多头通过对敲手法封住涨停3322元/吨,第二天再封涨停3383元/吨。多头利用灵活多变的手法,逼使投机空头及部分准备不足的套保卖盘斩仓出逃,价格一路上扬,最高探至3 845元/吨。但那些有实力的套保空头不为所动。8月4日,持仓仍有近2万手。多头原本就没有打算接实盘,面对空头的沉着与冷静,多头主力急了,意欲强行拉爆空头,然后抽资离场。面对此风险,交易所8 月5日收市后断然采取措施,强行把9708合约在3255价位平仓90%,使9708合约度过危机。

经验与教训

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几次逼仓事件给了我们不少的经验与教训。

一、 广联豆粕合约运行了三年多,有了一定的基础。大商所在重新设计豆粕标准合约时可参考广联豆粕的成功之处,对其不足与缺陷应尽量避免或加以完善,力求制定均势的合约条款,给广大投资者提供一个真正公正的期货品种。

二、 从广联豆粕的经验来看,在期货合约运行之中修改某些条款时必须先进行科学研究,反复论证,本着公平的原则,把握好均势的“度”,以免被市场某方所趋,从而引发风险事件。

三、 广联豆粕的最大教训是,必须重视实物交割这一环节。广联豆粕的多次逼仓,甚至国内期货市场的多次风险事件均是因为交割这一环节出了纰漏。豆粕质量弹性较大,质量要求放得太松,数量巨大的现货将涌向交易所注册仓库,巨大的现货压力将使广大投机投资者驻足观望,缺乏投机这一“润滑剂”,市场就根本活跃不起来,最终市场的基本功能亦无法发挥。若质量要求太严,真正符合交割条件的实物少而又少,将会出现投机过度,套期保值者利益严重受损的情况,同样不利于市场的发展。在以后重新设计豆粕合约时,可在广联豆粕合约的基础之上,适当放宽对质量的要求。对质量的差异可以规定一个相应合理的升贴水标准。

四、 应注重建立合理的投资者结构。期货市场上不仅要有大户,更需要有广大中、小投资者。后者才是期货市场真正的基础。只有注重培养中、小投资者,才能使市场持久稳定地活跃下去。

  广联豆粕几次逼仓事件毕竟远去了,只要我们好好总结,吸取其中的经验与教训,相信豆粕合约将会成为国内商品期货市场一颗不灭的明星。

【期货ABC】38:期货市场风险回顾之八(海南中商所F703咖啡事件)

期现脱节下的悲剧——再看海南中商所F703咖啡事件

1995年12月21日,海南中商所宣布自F605合约始咖啡期货合约放大交割限量(交割总量由象征性的1吨扩大为1万吨),交割限量以外的头寸全部按进入交割月至最后交易日全部成交的加权平均价实行强制平仓。自F 605始,中商所的咖啡品种演出了既不同于纽约咖啡行情又有别于历次中国期货交易风波的多幕闹剧。

回首咖啡F703事件

F605合约主力多方于5月6日创出4221元/百公斤的天价之后,被套空头从周边国家陆续进口了1.7万吨咖啡用于交割。在实盘压力下,F607 品种从3340元暴跌至1814元,“空逼多”的“恶剧”上演了。于是,抢占仓位一时成为咖啡品种的独特“景观”。更为严重的是,中商所于1 996年7月19日宣布对F707及更远月份合约的交割执行新的替代品升贴水标准。“规则风险”使得咖啡自然贬值30%-50%,F609应声暴跌1 000余点至1349元,多头哭声未绝。随即,“多逼空”闹剧再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揭幕,竟以2680元摘牌。

1996年9月底、10月初,中国证监会、国务院证券委有关加强监管的通知下发,中商所随即宣布自F712起取消交割限量,多空双方在F612上消停不及两个月,F 703多空大战锣声又起。至1996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多方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F609、F612被迫接下的实物筹码向空头猝然发难,空头显然有备,持仓量令人咋舌地在三日之内从1 8万手跃上50万手。一周后的1月10日,多空第一次协议平仓。岂料空方在1699价位部分平仓后利用对仓封涨停1749收盘,此后的三天内F7 03下泻200余点,引起多方不满。1月15日开始,多方报复性收复失地,单边涨势至1月30日达到1882之时,空方再次与多方主力协议平仓。多方吸取第一次协议平仓的教训,部分协议平仓后封涨停。此时正值春节放假休市,双方都在筹措资金,业内人士预料一场大战在所难免。果然,1 月21日开市空头即全面反扑,持仓增至30余万手。此后三天,期价大幅振荡中持仓持续增加,1月24日开盘仅两分钟,F703合约持仓便达到最高限额7 0万手。中商所不得不暂停交易,并推出以下措施:将保证金提高至100%;恢复交易后先由会员单位自行平仓,收盘前该合约持仓必须减至2 万手,如有超出部分,由交易所对超出部分按日结算价强平。当日,多空双方主动平仓至53万手,在交易结束后,按照2115的当日结算价对余下的5 1万手实施强制平仓。至此,盘面上的F703多空大战宣告收场,而盘面下的F703自然成了期货界人士既义愤填膺而又无可奈何的话题。

反思F703咖啡风险事件

第一、关于交易所的规则。很显然,限量交割制度是咖啡品种自F605至F703多次逼仓闹剧赖以产生的“温床”,而交易所在制定这样的交割制度时是否考虑到制度本身暗含着巨大的风险呢?业内有识之士对这样的交割制度更感到不解。众所周知,期市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价格发现机制和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套期保值在期货市场上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入市保值,即为回避现货市场近期价格的升跌而采取的买卖行为,可以在市场交易过程中达到预期目的时了结;一种是交割保值,虽然有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是不必交割现货的,但期货品种的标准化合约及市场本身的中介功能,都决定了交割保值应是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组成部分,并且交易所的交割制度也应围绕交割保值者设计和运作。交割限量制度,实际上是以交易所规则的冠冕堂皇强迫市场参与者认可逼仓所形成的价格。其次,交割限量制度是对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的严重破坏。对于中国期货市场上存在的“政策风险”或“规则风险”,我们应从咖啡品种上、从咖啡品种“极具特色”的交割制度上吸取教训,不能将市场交易规则的制定作为市场交易的筹码而频繁变动。

第二、关于小品种。从根本上说,我国并不具备咖啡期货品种运行的条件。我国并非咖啡的主要产地,也非消费地和中转集散地。海南作为中国咖啡生产的大省,年产咖啡豆约5 80吨(1996年统计数字),全国的咖啡食用、药用量极其有限,并有固定的进货渠道。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咖啡期货缺乏真正的消费性和套期保值需求。期现脱节,再加上限量交割,必然会使咖啡这一期货品种沦为投机和操纵市场的工具。

  第三,关于大户投机和操纵行为。回顾F703以及此前咖啡各交割月品种的走势,我们会发现技术分析在行情研判上处于很尴尬的地位。首先,主力机构采取双向持仓、对敲锁单的方式做出异乎寻常的交易,并且不计成本地上下振仓,吸引中、散户资金入市,然后计算自己多空的持仓数量,哪一方向数量占优就用另一方向的持仓大规模平仓,以极其惨烈的方式使中、散户无法及时认赔出场,跌停板再扩停板,几次跌幅都高达1 000余点,令人触目惊心。其次,主力机构又利用手中的实盘和前1万手的持仓限量,长袖善舞:进可逼空,对方即使有现货也无前1万手的空头持仓,最后的结果无非是自己左手的实盘放在右手,而对手即使有现货也无法交割;退可逼多,用限量中的空头交出现货,用巨额实盘迫使多头认输。主力机构真可谓“用足了政策、用尽了规则”。其三,主力机构为操纵市场,获取暴利,除使用惯用的分仓、联手交易等惯用伎俩外,在咖啡品种的交易高峰期,又“摸索”出真假联盟、场外协议、打谈结合、专场仓位等“新技巧”。(

【期货ABC】39:期货市场风险回顾之九(大连玉米C511事件)

  咀嚼过去盼未来——大连玉米C511暴涨反思

玉米作为期货品种有着良好的基础。到目前为止,玉米期货已在国际期货市场成功地运作了100多年。国内曾经有大连商品交易所、长春联合期货交易所等五家交易所上市交易玉米,其中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玉米合约曾运作得较为成功,一度成为期货市场的明星品种。然而,在1 998年的期货品种调整中,玉米这一昔日的明星品种未能得以保留,实在是一大遗憾。为何一个光彩夺目的明星品种会落到如此地步?细细回首往事,这恐怕和1 995年国家抑制通胀的宏观调控政策与大连玉米C511合约的暴涨有很大的关系。

一、 玉米期货的起伏过程

1994年10月,中国证监会发文暂停大米期货交易,投资于大商所大米期货上的资金急于寻找新的投资方向,于是曾经火爆过的玉米期货再次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大量的热钱开始向玉米市场积聚。由于当时玉米现货供应十分紧张,大连各交割库存量仅占总库存量的5 0%,而在1993年同期高达80%,加之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破裂,中方取消了自美国进口大量玉米的计划,这更加重了国内玉米供不应求的紧张气氛。在此背景之下,主力多头认识到基本面对自己完全有利,于是在玉米1 995系列合约上展开攻势。期价从950元/吨的低位开始启动,先以C505合约为龙头,随着成交量与持仓量的持续扩大,期价扶摇直上。11 月中旬,C505合约期价为1150元/吨左右,此时成交量尚不成气候,每周交易量不足万手;至12月中旬,C505迅速攀上1350元/吨,此时一周成交已突破3 0万手;至1995年1月中旬,单日成交突破20万手。

1995年春节之后,由于传闻中美知识产权谈判有了新的转机,使人们再次看到恢复从美国进口玉米的希望,空头趁机打压,大连玉米出现短暂的回调。但由于市场上玉米的供需矛盾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现货玉米仍旧十分紧俏。因此,大连玉米经过短暂的回调之后,3 —5月份继续上扬,最终C505以1600元/吨的高价摘牌。

C511合约正是在C505合约强劲的牛市行情带动下活跃起来的,在C505合约进入交割月之后,C511一跃成为大连玉米的龙头合约。由于当时大连本地玉米价格居高不下,多头借此炒作,再度掀起一波强劲涨势。C 511合约于5月15日创下了玉米期货交易史上的天价2114元/吨,与当时的现货价差达600元/吨。

大连玉米期价的狂涨及南方各地现货供应的紧张,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1995年5月13日,国务院召开会议,决定从东北调运100万吨玉米入关以求平抑南方不断上涨的玉米现货价格。同时“国债期货事件”爆发,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规范期货市场,这才使大连玉米的涨势得以遏止。

为了进一步平抑玉米价格,政府大量从美国进口玉米,1995年7月份累计进口186.4万吨,同时将大量库存抛入市场,玉米现货价格大幅回落,期市价格亦同步下挫。8 月初,各月合约期价跌至1650元/吨附近,这时传闻东北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水灾以及黑龙江提高玉米收购价格,多头受此消息刺激,再度卷土重来,两日内将期价推上1 800元/吨。8月2日,C511单日成交58万余手,创下玉米期货交易史上的天量。

大连玉米C511合约的炒作,尤其是周边市场长春联合期货交易所在玉米期货交易中多次发生严重违规事件,引起了管理层的担忧。当时长春联合交易所管理混乱,导致大量空头仓单流入市场,市场秩序受到严重的干扰,大量交割违约,引发了重大的经济纠纷,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1 995年7月13日,中国证监会发出通知,要求在通知下发40个交易日内,国内各期货交易所将玉米期货交易保证金逐步提高到20%以上。但大连玉米仍未降温,C 511合约8月2日的成交量接近60万手。8月28日,中国证监会再次下文要求大商所必须严格执行7月13日所发通知中有关内容,至此,大连玉米行情急起直落,交易量急剧萎缩。C 511后续合约基本沉寂,1996年以后玉米期货交投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二、 反思与总结

玉米期货已成为过去,它给我们留下的教训是深刻的,不仅显示了过度投机对市场的危害,也揭示了当时国内期货市场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同时也有人们对期货市场认识上出现的偏差。

1.多个交易所同时上市同一个品种,而合约设计、交割标准又不统一,各自为政,分割市场,争抢客户,疏于市场管理甚至纵容操纵,使期货价格过度偏离现货价格,导致期货市场功能失灵。

2.市场投资结构不合理,投机力量完全左右了市场走势,市场缺乏套期保值的基础,使得期货市场功能得不到有效地发挥。

3.期货市场本身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期货价格的波动在所难免,期货市场的管理者在采取坚决措施防范风险的同时,还应以积极的态度重视市场的建设,“一管就死”或取消品种都不是最佳效果。

4.当时部分人士对期货市场有误解,认为期货市场扰乱了现货市场,导致现货价格的飞涨。实际上,1995年玉米价格大幅攀升的主要原因是玉米供不应求,从而带动期货价格的快速上扬。

  我国是玉米的生产与消费大国,其产量与消费量以及进出口量对国际玉米市场有着显著的影响,国内与玉米相关的众多行业和企业也都需要一个权威的期货价格来引导生产和消费,同时也需要玉米期货市场来进行套期保值,回避经营风险。事实上,我国早期的玉米期货市场已经起到了这样的作用。1 995年5月,国务院根据期货市场反馈的信息,从东北调100万玉米入关平抑狂涨的玉米价格,同时扩大从美国进口,以进一步缓解国内玉米紧张的供求关系。在这里,玉米期市的基本功能曾发挥得十分成功。尽管在这次期货品种结构调整中,玉米暂时未能保留,但众多业内人士一致看法是希望能在适当的时候恢复玉米期货交易,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服务。

【期货ABC】40:期货市场风险回顾之十(天然橡胶R708事件)

椰岛狂飙卷天胶——天然橡胶R708事件回顾与反思

海南中商所地处我国天然橡胶主产区,天然橡胶作为其上市品种之一,可谓得天独厚。如此理想的配置,本该对现货市场及地方经济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然而,R 708事件的发生,却对国内天然橡胶期货现货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得参与各方损失惨重。

一、 事件起因与经过

早在1996年的R608合约上,已演绎过一场“多逼空”行情,主要表现为投机多头利用东南亚产胶国及国内天然橡胶主产区出现的自然灾害进行逼仓。而R 708事件却是在市场供给过剩的情况下发生的。1997年初,在R703合约上,多头逆市拉抬期市胶价,使得海南中商所定点库所存的天然橡胶仓单开始增加。到R 708逼空行情出现之前,注册仓单已达4万多吨。R708事件的导火线应是东京天胶于110日元/公斤一线企稳后大幅反弹。国内一大批投机商本欲借机在R 706合约上做文章,但由于受到以当地现货商为首的空头主力凭借实盘入市打压,再加上时间不充足,不得不放弃该合约,并主动平多翻空。于是,胶价全线崩盘,连续四天跌停,创下新低9 715元/吨。但市场中的多头并不甘心失败,反调集雄厚的后备资金卷土重来。他们在R708上悄然建多,在1997年5月份的下半月将胶价由1 0000点水平拉至11300点以上。而空头也不示弱,从国内现货市场上调入了大批天然胶现货进入中商所仓库,并声称手中已掌握了10万多吨现货仓单,准备以实盘交割相见。多头主力是上海、江浙一带的投机大户,他们诈称准备接完库存胶去扩充上海市场,以此来吸引中小散户加盟。多空大战在6 月底至7月初再次升级,双方在11200—11400之间形成对抗。7月4日,多头突然发难,实行上下洗盘。在R708合约跌到10790之后,多方强行拉抬,当日封至涨停,随后将期价连续上推,并挟持近2 3万手的巨仓。R708在7月底一度摸高到12600一线。

巨大的风险已聚集在海南中商所以及部分会员身上。7月26日、27日,交易所理事会持续不断地讨论R708问题,并在多空大户之间斡旋。由于谈判无任何进展,7 月30日,中商所发文,“对R708买方持仓保证金分阶段提高,并自30日起,除已获本所批准其套期保值实物交割头寸尚未建仓者外,一律禁止在R 708合约上开新仓。”同日,中商所再次发文,暂停农垦所属金龙和金环仓库的天然胶入库。至此,R708大战基本宣告收场。从8月4日起,以每天一个跌停板( 前3日每日400点,后7日每日20点)的速度于8月18日以11160元/吨和持仓59728手摘牌。

R708事件的处理延续了几个月时间。其间,标的达数亿甚至数十亿的经济纠纷在法院审理,中国证监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地处罚了一批期货经纪机构和市场参与者。R 708事件的直接结果为:多方分仓的近20个席位宣告爆仓;多方按8月18日持仓单边29864手支付20%的违约罚款,计333亿元;多方于8月4 日至13日的协议平仓中支付赔偿金近2亿元;多方在交割中只勉强接下13000吨现货;而空方意欲交割的16万吨现货,最终在期、现货市场上以平均不高于8 000元/吨的价格卖出,共计损失14亿元。因此,R708事件是一场严重破坏期货市场规则而又两败俱伤的豪赌。

二、 R708事件留下的思考

1R708合约之所以发生逼空,除了多头资金雄厚、准备充足、操盘凶悍之外,还与交易所制订的规则存在疏漏有关。如中商所在放开交割量之后,未对保证实施的具体细则作出相应的修订,基本上延用限量交割的作法。这里显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多方必须具备多少保证金方能保证履约交割。再者,在市场出现逼空时,交易所规定对每个席位2 00手(单边)之外的投机盘在现货月到来之日强制平仓,并在交割月将每日涨跌停板缩小到±20元/吨。但在当时,多头主力控盘拉抬期价至高位,并频繁转换仓位,将头寸集中在有限的席位上等待强行平仓,而其持仓较隐蔽,这样就较容易形成逼仓。因此,交易所在修改交易规则和出台临时性规定时,应充分考虑其科学性、合理性和严密性。

2要正确认识实物交割和套期保值的关系。套期保值的重要特征就是在现货、期货两个市场进行品种、数量相同但方向相反的交易,套期保值的操作并不一定要进行实物交割。囤积居奇和倾销压价的恶性投机行为最容易披上套期保值的合法外衣,对此,交易所应通过合理的交易制度和经济手段来调节实物交割的数量。

3市场主体因错误的判断而进行搏杀,既不利己也不利人。R708合约上的空头主力自恃既有充足的现货天然胶资源作后盾,又有一系列的实物交割优惠政策为依靠,但他们却失败在资金不足上,并最终陷入被动局面。而市场中的多头自认为钱比货多,且得势不饶人,非把空方置于死地而后快,其失误在于忘记了期货市场的监管力量。

4期货交易本是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行为,但当市场中多空搏杀之时,中商所方面却采取了不合理的监管方式。虽然协议平仓或强制性平仓能解一时之难,但最终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R 708合约多方交割违约即是谈判破裂的结果。协议平仓和强制平仓起着软化交易规则的作用,是期市不规范的一种表现,其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极易诱发其他不透明的黑暗交易。

  5市场客户结构极不合理往往是导致期市行情走向极端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市场主力持仓头寸的大小是决定行情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交易所如能控制好市场资金的流向和套期保值者与投机商的比例,则市态的发展自会朝着基本面的方向运行。比如,新加坡、日本东京两个橡胶市场之所以能够良性运作,皆得益于市场投资者群体结构的合理。

【期货ABC】41:关于CRB指数

  想要了解商品市场整体趋势的全貌,首推1956年美国商品研究局所汇编的‘商品研究局期货价格指数’(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 Futures Price Index,简称CRB指数)为代表。CRB指数可以反映出一般商品的物价水准,为市场研究者不可不察的重要参考。1986年,它开始在美国纽约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易。

  CRB期货物价指数与CRB现货物价指数

  CRB期货物价指数与CRB现货物价指数的差异如下:

  1. CRB期货物价指数是以‘期货价格’所构成,而CRB现货指数是取决于‘现货价格’。

  2. 两者组合的结构商品不同。

  3. CRB现货指数较偏重工业原物料。

  首先,我们将简单地介绍两者的结构内涵。CRB期货价格指数是由美国商品研究局于1956年正式公布,它的组合成份不包含任何一种金融期货,是一种纯粹的商品指数,目前它的结构成份是由2 1种商品所组成,其中每种商品所占的权数比例均相同(4.7%,亦是1/21),按类别可区分如下:

  · 谷物:小麦、燕麦、玉米、黄豆、黄豆油、黄豆粉。(28.6%)

  · 能源:轻原油、热燃油。(9.5%)

  · 贵金属:黄金、白金、白银。

  · 基本金属 :铜。

  · 软性商品:糖、可可豆、咖啡、棉花、冻橘汁。

  · 牲畜类:活牛、活猪、猪腩。

  · 其它:木材。

  由以上的组成结构看来,最重要的三种商品类别是谷物、金属和能源。就CRB指数的驱动力量来说,CBOT(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谷物市场影响最大;石油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料,也是重要的国际商品,其价格走向常会牵动其它物价的波动,且常被视为通膨的领先指标之一,因此对它不可轻忽;黄金价格对通货膨胀的敏感度高,而铜与银的需求程度可显现出景气的荣衰,所以金属市场亦是观察的重点。总体来说,分析C RB期货物价指数时应同时观察21种成份商品,但重点尤应放在谷物、能源和金属上。

  CRB现货物价指数的成份商品是由23种现货所构成,依类别可区分如下:

  · 金属:废铜、废钢、锡、铅、锌。

  · 谷物:小麦(堪萨斯)、小麦(明尼亚伯里斯)、玉米、黄豆油。

  · 软性商品:糖、可可豆、棉花。

  · 其他:粗麻、橡胶、松脂、羊毛、印花布、皮革、小公牛、活猪、猪油、牛油、奶油。

  由以上的成份商品看来,CRB期货物价指数和CRB现货物价指数结构有很大的不同,CRB现货物价指数较着重于工业物料,约占56%左右,而C RB期货物价指数的工业物料只占约38%,其余为食用物料,由此可见CRB期货物价指数较重视食用物料。

  尽管CRB期货物价指数与CRB现货物价指数在成份上有一些差异,两者在走势上偶尔亦有些不同,但大体上都会呈现相同方向的趋势 (见图一) ,因此,当我们在研究CRB期货物价指数时,亦须参考其它价格指数,以便发觉可能的变化与讯息,确认CRB期货物价指数的走势。

  CRB期货分类指数

  先前曾提及在分析CRB期货物价指数时,尤应将重点放在谷物、金属和能源上,美国商品研究局除了汇编CRB期货物价指数外,另有公布C RB期货分类指数,共分为七大类:

  · 谷物:小麦、燕麦、玉米、黄豆粉。

  · 金属:黄金、白金、白银。

  · 能源:轻原油、热燃油、无铅汽油。

  · 工业:铜、白金、白银、原油、木材、棉花。

  · 进口:糖、咖啡、可可豆。

  · 肉类:活牛、活猪、猪腩。

  · 油籽:亚麻仁、油菜籽、黄豆。

  以上除了亚麻仁、油菜籽和无铅汽油外,其余皆包含在CRB期货物价指数中,依照个别分类价格指数的走势,我们可了解其分别对于C RB期货物价指数的影响程度,进而对它的走势作出适当的解释与确认。

  CRB指数与美国货币政策

  美国的货币政策常深远地影响国际金融局势的变动,因此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的态度便成为各国政府与市场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我们知道F ED的主要职责之一是抑制通货膨胀的发生,而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动正可反映通货的可能状况,牵动着利率水准的高低。

  过去两年以来,亚洲、俄罗斯、南美相继暴发金融危机,造成全球性的恐慌,FED为防止金融风暴危及美国本土及稳定国际情势,于去年底连续降息三次。若由另一角度来思考,全球性的景气低迷造成需求锐减,导致商品物价滑落谷底,因此,当商品价格下跌时,利率水准有可能随之降低;相反地,如果商品价格上涨,代表通货膨胀的压力转强,此时F ED有可能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抑制通膨,使得利率水准上扬。所以,物价水准CRB指数与利率水准两者间存在着正向的关系 。

  一般来说,观察通货膨胀的状况首先会想到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与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但是,这两个数据是每个月公布一次,且所反映的是前一个月的状况,就某种层面来说,其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的落后性质,这对于需要掌握先机的交易者来说不免有些延迟的遗憾;而C RB指数是每十五秒钟更新一次,且它所反映的价格是最初生产阶段的水准,因此其价格趋势应该领先趸售物价(PPI),而趸售物价又领先零售物价(C PI),由此可见,CRB指数可说是通货膨胀的早期预警指标,为观察通膨状况者不得不参考的重要依据之一。

【期货ABC】42:股市和期市在操作上的区别

  1.期市的交易品种较少,基本面资料相对也少,而且均可以在公开的媒体上查阅;股市的股票数量较多,且每只股票的资料均需要研究,还要配合综合指数( 相关,行情),常出现"赚了指数赔了钱"的情况。

2.期市操作公开、透明,每日成交、持仓情况均对外公布,内幕交易少,大户操纵较难;股票市场操作的详细资料很难获取,内幕交易多。

  3.期市是开放的市场,影响因素多,知识面需求广,股票市场则相对封闭,需要更及时了解微观经济主体的情况。

  4.期货市场的保证金交易制度使投资者可以"以小搏大",只要操作得当,就可以获取高额回报;但如果操作失误,损失也就更大,而且资金不足时还需追加保证金,所以期市更强调资金管理;股票市场是全额保证金买卖,无追加保证金之虞。

  5.期货市场的操作是"双程道",可以先买后卖,也可以先卖后买;股票市场的操作是"单程道",只能是"先买后卖"。

  6.期货市场的操作可以当天进出买卖,即T+0交易;股票市场的操作是当天买进,第二天才可以卖出,即T+1交易。

  7.期货市场的操作需要注意时间因素,现有期货合约的"寿命"均在一年半之内,到期必须平仓或者实物交割;股票市场操作的时间性不强,除非上市公司倒闭清算,否则可以长期持有。

  8.期货市场中的持仓总量是变动的,资金流入,持仓总量增加;资金流出,持仓总量减少;股票市场的单只股票的可流通股本是固定的,但总的份额不会变化。

  9.期货市场的交易费用低,一次买卖的费用为交易额的千分之二左右,且期货盈利暂不收取所得税;股票市场的交易费用高,一次买卖的费用为交易额的百分之一左右。

  10.期货市场交易手段丰富,既可以单纯买卖交易,也可以跨期套利、跨市套利、跨品种套利等;股票市场交易手段单一。

  11.期货市场的交易结果是"零和搏弈"(交易费用除外),有投资者赔钱,就有投资者挣钱;股票市场的交易结果是"共赢同赔",且股市的系统性风险无法规避。

  12.期货市场的研究重点在于期货品种的供求关系、经济波动周期、政府政策、季节性因素等;股票市场的研究重点是宏观经济环境和个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期货ABC】43:里奥·梅拉梅德谈期货投资艺术

20世纪60年代,远在金融期货诞生之前,距离金融期货走向成熟、引起学术界密切关注还很遥远的这一时期,有关期货投资艺术的论著实在寥寥无几。那时候,在普通人眼里,期货市场是一群由投机客和赌徒操纵的疯狂世界:毫无理智,充满黑幕交易,荒诞诡秘。

  然而真实的期货市场绝非如此:优秀的交易技术原则与世俗智慧差别极大,成功的期货投资离不开良好的商业方法、交易节律和资金管理。在这里,运气几乎派不上用场,机遇理论纯属无稽之谈,心理素质决定投资者的成败。

  对于一些人来说,期货是缘分。

  对于一些人来说,期货是恶梦。

  对于一些人来说,期货是谜团。

  为什么分歧如此悬殊?为什么人们对期货爱恨交织?也许因为期货交易代表着商界最后的冒险领域之一。挑战者必须完全依靠个人的智慧和常识,勇于迎接艰难困苦,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顽强毅力、坚韧个性和冒险精神,战胜各种挫折。同样,期货市场高风险高回报,很公平。

  个人期货投资是最后几个能够以小博大的行业之一。在期货市场,参与者纷纷攘攘,成功的却十分稀少,这毫不奇怪;他们失败之后,大多埋怨市场的诡异,而不愿探究自身的不足,这毫不奇怪;成功人士最终身陷困境,这毫不奇怪;了解期货市场的人如此之少,这毫不奇怪。对于那些敢于冒险的投资者来讲,未知的世界神秘莫测,极其恐怖。任何事情都一样,遇到这样的情况,举步维艰,遍布荆棘。

  因为这些原因,期货市场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参与者必须是圈内人,全靠运气,只有职业人士才能玩,投资者肯定是赌徒,期货市场没有什么理智可言。这样的说法十分荒谬,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亏钱的投资者——实则多半咎由自取——常常以此为借口。也许他们没有完全投入,也许缺乏必要的分析技巧,或者是个性有待完善,心气浮躁,商业节律残缺不全。其他人之所以失败,或许是资金不足,资金尽管很重要,但不是导致投资者失败的主要原因。

  再来谈谈运气。期货市场是少数几个运气派不上用场的领域之一。尽管运气绝没有害处(就像在其他场合,运气有时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运气不是决定因素。好运气有时也会带来负面效果,例如,投资者若在早期交易过程中运气很好,那么他在经验上要么一无所得,要么得到的经验适得其反。从长远角度看,早期太顺也许会把你引入歧途。

  投资者对交易品种的一些统计数据和信息能否细致入微地分析,对市场价格走势得出合理的结论,这很重要。一句话,投资者对市场供需的判断力很重要。

  如果你觉得很简单,绝非如此!期货投资非常艰难。这里充满各种挑战:了解影响交易品种的经济因素,紧密跟踪统计数据和其他市场消息,准确评估这些信息对供需的影响,对构成商品价格的各种变量能够时时化解,这些因素年年变化,有时每周也不一样,每种商品各有特点。要了解不同商品期货市场的不同特点,灵活应对各种变数。最后,有勇气将你的分析判断运用到市场中去。

  有勇气按照自己的分析判断参与交易,这时候多数期货投资者会遭遇滑铁卢,你的个性将会受到史无前例的考验,你会知晓你是怎样的投资者。实际上,投资者的心理素质是决定其成败的最关键因素。

  特殊的教育和职业培训有点用处,但不是关键的。小道传闻和内部消息作用不大。缜密的逻辑思维,顽强的进取精神,完善的个性品质,对市场信息学习的热忱,对市场历史走势的研习,当然,还有耐心,是最关键的。投资者总结经验,需要耐心,从错误中学习需要耐心,树立信心需要耐心,培养投资才能需要信心。做到这些并非轻而易举,但也绝不是没有可能。

  对于优秀赌徒来说,正常的工具——概率规则,在期货市场就派不上用场了,它们极可能成为明显的弱点。从传统角度来看,成功的职业期货投资者不是赌徒,这是一条规则。多数情况下,当赌徒在期货市场尝试他们的伎俩,他们会失败。原因很简单,期货价格遵循经济规律,而成功的赌博是概率规则的结果,二者天地悬殊。从长远角度来看,概率原则不适用于期货市场。生活领域频频得手的打赌式做法,在期货市场却可能意味着最糟糕的交易。基于概率的恶运在期货市场上极可能演变为一场惨败。例如,在漫长的熊市中,反弹的机会很大,不幸的是,如果供过于求的格局持续打压市场价格,那些凭侥幸建立多单的投资者就会亏钱。

  我经常听到投资者这样讲:“我得平掉多头头寸,因为市场已经连续上涨10天了。”他们是依靠概率来做期货。尽管这样的决定不错,但是毫无道理。多头头寸也许在第十一天远比第一天好,或许,在第十一天,世界最终证实了十天前投资者的预感没有错。所以说,概率不能作为交易的最终依据。

  成功的期货投资者不会像赌徒那样,根据侥幸和直觉去交易,他们是优秀的商人和资金管理者。尽管投资者也要冒市场风险,但是他们遵循严谨和有节律的交易原则。所以,资金管理同市场方向一样重要。不幸的是,公众却忽视了这条原则,经常视期货交易所为赌场。

  经常有人问,多少资金才可以入市交易。实际上他们关心的不是需要多少资金,而是怎样的资金。我很难讲清入市交易究竟需要多少钱,因为期货交易只需几千美元就可以开户——经纪公司可以接受的最低水平。起始资金数量的多少,决定了投资者学习的周期。如果起始资金少,那么投资者犯错的余地就比较有限;如果资金数量较大,投资者就有更多的学习余地。资金数量倒不是大问题,重要的是这些资金是闲钱,不要把维持日常生活的钱——如保证衣食住行、读书上学,用在投资上。期货投资是“风险资金”:即使亏损掉,也不会对投资者的生活水平产生实质性影响。这一点将大多数人排除在期货市场之外,但同时为不少人打开了大门。

  资金充足,成功的概率更大吗?无疑,这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不过,资金大可能给投资者带来虚幻的安全感,从长远角度看,会阻碍投资者成功。不管你起步时风险投资资金大小,你必须学会相应调整期货投资头寸:如果资金小,开始交易时就应该从小做起,非常小;相反,如果资金大,你很自然会以较大的头寸进行交易。两种情况下,你必须控制自己,等你掌握了投资方法之后,还有一些风险投资资金来操作。如果你毕业之后,囊袋空空,学无致用,却要面对全部风险,积累必要的经验,实在是得不偿失。

  在期货市场中,熟悉和运用投资原则、规律,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突发事件,需要漫长的学习和亲身实践过程,才能获得成功,我们再深入探讨下去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不过,这里倒是有三条非常重要的原则:

  第一条原则,投资者必须下功夫研究所要交易的品种,比如说影响该商品供需和价格波动的统计数据及其他因素。这就要求投资者不能单纯依靠别人的观点。例如,如果你通过经纪人交易,千万不要把他的话当真。如果你因为对方是一位专家就听信他的观点,那么完全依据他的信息和观点来下决断就太愚蠢了。你要听清楚经纪人的职业术语和开脱之词,当然这也需要适当的个人经验积累。

  第二条原则,就是不要过量交易,这不能根据资金数量或者每周、每月、每年的交易数量来确定,而要按照你同市场之间的关系:你能花多少时间来跟踪价格波动,研究市场,你的交易计划的目标实现程度如何等等。过量交易将使你面对更大的风险,还要搭上不必要的手续费。最终你不得不承认,把握每一波行情既不现实,也不是你的本意。那些无法每天在场内交易的优秀投资者做单时非常谨慎。商品期货价格有其趋势和季节性周期,职业投资者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上面,至于每天的价格波动,不予理会。对于一位成功的投资者来说,他只需保证3 0%-40%的交易盈利就足够了。也就是说,那些每天尝试交易的场外投资者盈利率只有保持在60%-70%才能领先。

  第三条原则,遵循你预定的交易计划——一套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原则或者是模式,它们可以帮助你做出决断。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成不变的特殊交易模式或者原则,因人而异。如果你不是职业投资者,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研究哪些原则最有效,最符合自己的性格和最初的感觉。不管选用何种交易原则,一旦确定下来,就要坚持不懈,这也是对投资者节律和心态的考验。如果不能严格遵循自己的交易原则,市场稍有起伏波动,你就坐立不安,很容易陷入紧张情绪中,采取鲁莽的行动。此外,我还要提醒你,头脑中不要因为有侥幸投机的想法而摒弃这些原则;如果你在开始就受挫或者经受一连串打击,不要气馁,继续坚持明确的交易原则。

  期货市场体现了金融的民主,投资和投机,每个人自作主张,公平合理。有些观点有理有据,究竟如何,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对于那些勇于探索的美国人来说,期货市场大有作为。如果成功了,他们靠的是智慧、意志和能力,因此不需要感怀任何人,也就心态超然。一切努力和艰辛,惊惧和折磨,最终有了交待。

【期货ABC】44: 期权交易基本知识

一、期权的定义

期权是指在未来一定时期可以买卖的权力,是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量的金额(指权利金)后拥有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指美式期权)或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指欧式期权)以事先规定好的价格(指履约价格)向卖方购买(指看涨期权)或出售(指看跌期权)一定数量的特定标的物的权力,但不负有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期权交易事实上就是这种权利的交易。买方有执行的权利也有不执行的权利,完全可以灵活选择。

二、期权合约的基本因素

所谓期权合约,是指期权买方向期权卖方支付了一定数额的权利金后,即获得该的在规定的期限内按事先约定的敲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相关商品期货合约权利的一种标准化合约,期权合约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买方、卖方、权利金、敲定价格、通知和到期日等。

三、期权的类型

按期权的权利来划分,主要具有以下三种: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以及双向期权。

(1) 看涨期权。所谓看涨期权,是指期权的买方享有在规定的有效期限内按某一具体的敲定价格买进某一特定数量的相关商品期货合约的权利,但不同时负有必须买进的义务。

(2)看跌期权。所谓看跌期权,是指期权的买方享有在规定的有效期限内按某一具体的敲定价格卖出某一特定数量的相关商品期货合约的权利,但不同时负有必须卖出的义务。

(3)双向期权。所谓双向期权,是指期权的买方既享有在规定的有效期限内按某一具体的敲定价格买进某一特定数量的相关商品期货合约的权利,又享有在商定的有效期限内按同一敲定价格卖出某一特定数量的相关商品期货合约的权利。

四、期权履约

期权的履约有以下三种情况

1、 买卖双方都可以通过对冲的方式实施履约。

2、买方也可以将期权转换为期货合约的方式履约(在期权合约规定的敲定价格水平获得一个相应的期货部位)。

3、任何期权到期不用,自动失效。如果期权是虚值,期权买方就不会行使期权,直到到期任期权失效。这样,期权买方最多损失所交的权利金。

五、期权权利金

前已述及期权权利金,就是购买或售出期权合约的价格。对于期权买方来说,为了换取期权赋予买方一定的权利,他必须支付一笔权利金给期权卖方;对于期权的卖方来说,他卖出期权而承担了必须履行期权合约的义务,为此他收取一笔权利金作为报酬。由于权利金是由买方负担的,是买方在出现最不利的变动时所需承担的最高损失金额,因此权利金也称作“保险金”。

六、期权交易原理

买进一定敲定价格的看涨期权,在支付一笔很少权利金后,便可享有买入相关期货的权利。一旦价格果真上涨,便履行看涨期权,以低价获得期货多头,然后按上涨的价格水平高价卖出相关期货合约,获得差价利润,在弥补支付的权利金后还有盈作。如果价格不但没有上涨,反而下跌,则可放弃或低价转让看涨期权,其最大损失为权利金。

看涨期权的买方之所以买入看涨期权,是因为通过对相关期货市场价格变动的分析,认定相关期货市场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他买入看涨期权,支付一定数额的权利金。一旦市场价格果真大幅度上涨,那么,他将会因低价买进期货而获取较大的利润,大于他买入期权所付的权利金数额,最终获利,他也可以在市场以更高的权利金价格卖出该期权合约,从而对冲获利。

如果看涨期权买方对相关期货市场价格变动趋势判断不准确,一方面,如果市场价格只有小幅度上涨,买方可履约或对冲,获取一点利润,弥补权利金支出的损失;另一方面,如果市场价格下跌,买方则不履约,其最大损失是支付的权利金数额。

七、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的关系

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之间既有区别又联系。其联系是:

首先,两者均是以买卖远期标准化合约为特征的交易;

其次,在价格关系上,期货市场价格对期权交易合约的敲定价格及权利金确定均有影响。一般来说,期权交易的敲定的价格是以期货合约所确定的远期买卖同类商品交割价为基础,而两者价格的差额又是权利金确定的重要依据;

第三,期货交易是期权交易的基础交易的内容一般均为是否买卖一定数量期货合约的权利。期货交易越发达,期权交易的开展就越具有基础,因此,期货市场发育成熟和规则完备为期权交易的产生和开展创造了条件。期权交易的产生和发展又为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进行期货交易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工具,从而扩大和丰富了期货市场的交易内容;

第四,期货交易可以做多做空,交易者不一定进行实物交收。期权交易同样可以做多做空,买方不一定要实际行使这个权利,只要有利,也可以把这个权利转让出去。卖方也不一定非履行不可,而可在期权买入者尚未行使权利前通过买入相同期权的方法以解除他所承担的责任;第五,由于期权的标的物为期货合约,因此期权履约时买卖双方会得到相应的期货部位。

【期货ABC】45: 以铜期货举例说明期权交易

期权(Options)是一种选择权,期权的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权利金后,就获得这种权利,即拥有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价格(执行价格)出售或购买一定数量的标的物(执行价格)出售或购买一定数量的标的物(实物商品、证券或期货合约)的权利。期权的买方行使权利时,卖方必须按期权合约规定的内容履行义务。相反,买方可以放弃行使权利,此时买方只是损失权利金,同时,卖方则赚取权利金。总之,期权的买方拥有执行期权的权利,无执行的义务;而期权的卖方只是履行期权的义务。

期权主要有如下几个构成因素:(1)执行价格(又称履约价格)。期权的买方行使权利时事先规定的标的物买卖价格。(2)权利金。期权的买方支付的期权价格,即买方为获得期权而付给期权卖方的费用。(3 )履约保证金。期权卖方必须存入交易所用于履约的财力担保。(4)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看涨期权,是指在期权合约有效期内按执行价格买进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权利;看跌期权,是指卖出标的物的权利。当期权买方预期标的物价格会超出执行价格时,他就会买进看涨期权,相反就会买进看跌期权。

按执行时间的不同,期权主要可分为两种: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欧式期权,是指只有在合约到期日才被允许执行的期权,它在大部分场外交易中被采用。美式期权,是指可以在成立后有效期内任何一天被执行的期权,多为场内交易所采用。

举例说明:

(1)看涨期权:1月1日,标的物是铜期货,它的期权执行价格为1850美元/吨。A买入这个权利,付出5美元;B卖出这个权利,收入5美元。2 月1日,铜期货价上涨至1905美元/吨,看涨期权的价格涨至55美元。A可采取两个策略:

行使权利--A有权按1850美元/吨的价格从B手中买入铜期货;B在A提出这个行使期权的要求后,必须予以满足,即便B手中没有铜,也只能以1 905美元/吨的市价在期货市场上买入而以1850美元/吨的执行价卖给A,而A可以1905美元/吨的市价在期货市场上抛出,获利50美元。B则损失5 0美元。

售出权利--A可以55美元的价格售出看涨期权,A获利50美元(55-5)。

如果铜价下跌,即铜期货市价低于敲定价格1850美元/吨,A就会放弃这个权利,只损失5美元权利金,B则净赚5美元。

(2)看跌期权:1月1日,铜期货的执行价格为1750美元/吨,A买入这个权利,付出5美元;B卖出这个权利,收入5美元。2月1日,铜价跌至1 695美元/吨,看跌期权的价格涨至55美元。此时,A可采取两个策略:行使权利--A可以按1695美元/吨的市价从市场上买入铜,而以175 0美元/吨的价格卖给B,B必须接受,A从中获利50美元,B损失50美元。

售出权利--A可以55美元的价格售出看跌期权。A获利50美元。

如果铜期货价格上涨,A就会放弃这个权利而损失5美元,B则净得5美元。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作为期权的买方(无论是看涨期权还是看跌期权)只有权利而无义务,他的风险是有限的(亏损最大值为权利金),但在理论上获利是无限的。二是作为期权的卖方(无论是看涨期权还是看跌期权)只有义务而无权利,在理论上他的风险是无限的,但收益是有限的(收益最大值为权利金)。三是期权的买方无需付出保证金,卖方则必须支付保证金以作为必须履行义务的财务担保。

期权是适应国际上金融机构和企业等控制风险、锁定成本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重要的避险衍生工具。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了期权定价公式(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的发明人,这也说明国际经济学界对于期权研究的重视。

期权知识详细介绍:期权是怎么运作的

同股票一样,在你想要将市场的向上或向下的变动转换成资本时,期权能使你在市场上得到一个交易地位。不过,同股票不一样,对某一交易地位, 无论它是在某一个别股里还是在一组反映统盘市场的股票里,投资者都能借期权而对它持有杠杆的功效。同时,期权的买方可以享有预定的,有限的风险之优点。与此相反,如果不用套期保值套住他们的头寸,期权的卖方要承担实质性的风险。

期权是在某一特定的日期前,按特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某一股票(或其他证券)的权利,但不是这样的义务。看涨期权是买该股票的权利;看跌期权是卖该股票的权利。购买期权的,无论这期权是看涨期权还是看跌期权,是期权的"买方";相反,最初出卖看涨期权或看跌期权,是期权的"卖方"。

期权是一种合约,其中合约的条件是标准化了的。它给买方以权利但不是义务,在一特定的时期内(直到合约到期),按一固定的价格(定约价),买进或卖出某一资产(例如,其底层股票)。对买方来说,一份普通股的看涨期权通常代表了买进一百股底层股票的权利,而一份普通股的看跌期权通常代表了卖出一百股底层股票的权利。如果期权的买方履约,期权的卖方就必须按照期权合约规定的条件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看涨期权的卖方来说,就是按合约规定的的价格(合约价)出售该股票;对看跌期权的卖方来说,就是按合约规定的的价格(合约价)买进该股票。所有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交易的期权,都是由期权清算公司(Options Clearing Corporation, 简称OCC)发行,担保和清算的。OCC是在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注册的清算公司,并在标普公司(Standard& Poor's Corporation)的信用评级里获有"AAA"的信誉。"AAA"的信用级相当于说,期权清算公司有能力在期权交易中承担交易对方所应承担的义务。

期权的价格称作"权利金"(premium)。不管底层股票的表现如何,期权买方的损失不会大于为该合约最初所付的权利金。这就使得投资者有可能在数量上控制所承担的风险。与此相反,期权的卖方收了买方的权利金,作为交换,就要承担一旦合约履约就得接受转让的风险。

同合约的标准化的条件相一致,所有的期权都在一个确定的日期作废,这个日期叫作"合约到期日 "(expiration date)。对传统的挂牌期权,这可以是在从该期权挂牌交易第一天起的九个月内。另外,还有合约到期日可以从该期权挂牌交易起一直到三年的长期期权合约,叫作LEAPS(长期普通股预期证券)。美国式期权(交易最多的)和欧洲式期权在合约到期日和期权履约方面有不同的法规。美式期权在购买之日和合约到期日之间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履约。与此相反,欧式期权(主要用于现金结算的期权)只能在紧挨着合约到期日以前的一个特定日期内履约。

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的关系

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之间既有区别又联系。其联系是:首先,两者均是以买卖远期标准化合约为特征的交易;其次,在价格关系上,期货市场价格对期权交易合约的敲定价格及权利金确定均有影响。一般来说,期权交易的敲定的价格是以期货合约所确定的远期买卖同类商品交割价为基础,而两者价格的差额又是权利金确定的重要依据;第三,期货交易是期权交易的基础交易的内容一般均为是否买卖一定数量期货合约的权利。期货交易越发达,期权交易的开展就越具有基础,因此,期货市场发育成熟和规则完备为期权交易的产生和开展创造了条件。期权交易的产生和发展又为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进行期货交易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工具,从而扩大和丰富了期货市场的交易内容;第四,期货交易可以做多做空,交易者不一定进行实物交收。期权交易同样可以做多做空,买方不一定要实际行使这个权利,只要有利,也可以把这个权利转让出去。卖方也不一定非履行不可,而可在期权买入者尚未行使权利前通过买入相同期权的方法以解除他所承担的责任;第五,由于期权的标的物为期货合约,因此期权履约时买卖双方会得到相应的期货部位。

期权定价和评估模式

期权权利金市场是一个双向衍生市场,权利金的水平是以事实和选择为根据的。要评估一个期权需要知道所采取的模式,它是已知事实和选择或预测的结合体。模式将用此来估算一个理论价格,然后与其他市场价格进行比较。作为一个方程式,模式同样能够反过来显示期权的有关内含波动率等。估价过程可以概括如下:

? ? 1.最初信息输入——已知事实

? ? ——潜在的期货价格

? ? ——执行价或敲定价

? ? ——期权到期前所剩时间

? ? ——潜在期货资产的历史波动率

? ? ——利率水平

? ? 2.第二评估后的输入——选择或预测

? ? 这一点是指在未来波动率增强的情况下有助于构成期权的因素,也即内含波动率,其中包括供应/需求、偏离度和市场人气。期权合约流通的重要性在于,即使今天成交一个期权合约可能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合约的成交量在理论上或交易中明显的减少,则可能会被锁定在亏损的状态,因而其实际保护的意义就变得很小。

? ? 3.估计:即通过使用一个“期权定价模式”,上述因素在被评估之后能产生一个理论期权价格或权利金。

? ? 4.比较:目前市场出价和理论价格之间的比较能够显示开出的期权权利金是否合理,估计是否公平。

? ? 5.内含波动率:这个概念可以这样描述,即假设其他所有的输入都是已知的,波动率将被输入到一个定价模式,这样就产生一个对市场上的期权价格来说可鉴定的理论价格。

怎样进行期权交易

期权交易原理。期权的买方在支付一定金额的权利金后便拥有选择权,即在期权到期日或期权有效期内,若期货价格发生有利变动,看涨期权买方可以选择按敲定价格拥有约定数量多头期货合约的权利,看跌期权买方可以选择按敲定价格拥有约定数量空头期货合约的权利,期权过期后则买方权利作废。期权的卖方在得到一定金额的权利金后便拥有配合买方执行的义务,即当看涨期权的买方选择拥有多头期货合约时,看涨期权的卖方则无条件相应被迫持有与买方价格相同(敲定价格)、数量相等的空头期货合约;或当看跌期权的买方选择拥有空头期货合约时,看跌期权的卖方则无条件相应被迫持有与买方价格相同(敲定价格)、数量相等的多头期货合约;期权过期后卖方的义务也被相应解除。由此可知,期权卖方在期权交易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是被迫履行义务时的风险,就是在敲定价格持有期货合约的风险,也可以说,期权卖方因为获得了权利金收入而较期权买方要多承担风险,期权卖方所承担的最大风险也就是进行期货交易的风险。在期权合约有效期内,期权的买方和卖方均可将手中的期权合约在期权市场对冲平仓。当预计未来期货价格上升时,可买进看涨期权,反之则买进看跌期权,只有期权买方才有权行使权利,要求卖方履行合约,即买卖双方同时在约定的敲定价格上获得数量相等、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

  在期权交易中,权利金(Premium)即买卖期权合约的价格是惟一的变量,其他要素都是标准化的。权利金是期权的买方为获取期权合约所赋予的权利而必须支付给卖方的费用,其多少取决于敲定价格、到期时间以及整个期权合约。对期权的卖方来说,权利金是卖出期权的报酬,也就是期权交易的成交价。如果期权买方能够获利时,则可以选择在期权到期日或有效期内按敲定价格行使权利,如果蒙受损失,就会选择放弃权利,其所付出的最大代价便是权利金。因此,对于期权买方来说其风险是有限的和预知的,所以进行期权交易时期权买方不需要交纳保证金。期权的卖方在期权交易中面临与进行期货交易同样大的风险,而期货价格走势又是无法确切预知的,所以期权的卖方必须交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以表明其具有应付潜在履约义务的能力。

  期权交易策略。期权市场给交易者提供了非常灵活的金融工具,交易者可以根据期货和期权市场的价格变动方向、市场波动性等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期权交易策略,以达到谋取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目标。这些策略包括如期权垂直套利(Vertical Spreads),相同合约月份、不同敲定价格期权合约间的套利;期权水平套利(Horizontal Spreads ),相同敲定价格不同到期期限期权之间的套利;期权蝶式套利(Butterfly Spreads),当预计期货价格将有一定程度的涨跌时进行,即同时买进两个敲定价格不同的期权、卖出两份敲定价格相同的期权;期权双向套利(Straddles),同一敲定价格、相同到期日的卖出期权和买入期权间的套利;期权组合套利(Combination),不同敲定价格、不同到期日卖出期权和买入期权间的套利。

看涨期权

一个买了一个普通股看涨期权的买方,买的是按标明的履约价买进一百股底层股票的权利。因此,一个买了一份XYZ六月110看涨期权(XYZ June 110 call)的买方,有权利在六月的合约到期日之前,以110美元的价格,购买100股XYZ股票。买方可以这样做,为此,他只需要在该期权合约到期日之前通过他的经济人或交易公司向期权清算公司递交一份履约通知书。所有覆盖XYZ股票的看涨期权被称为一个" 期权等类"(option class)。每一有独特的交易月份和定约价格的个别期权被称作" 期权系列"(option series)。XYZ六月110看涨期权就是一个个别的系列。

看跌期权

一个买了一个普通股看跌期权的买方,买的是按合约所定的履约价卖出一百股底层股票的权利。因此,一个买了一份ZYX六月50看跌期权(ZYX June 50 puts)的买方,有权利在六月的合约到期日之前,以50美元的价格,卖出100股ZYX股票。为了将该期权履约并按议定的履约价出售该底层股票,买方需要在该期权合约到期日之前通过他的经济人或交易公司向期权清算公司递交一份履约通知书。所有覆盖ZYX股票的看跌期权被称为一个" 期权等类"(option class)。每一有独特的交易月份和定约价格的个别期权被称作" 期权系列"(option series)。ZYX六月50看跌期权就是一个个别的系列。

期权合约的基本因素

所谓期权合约,是指期权买方向期权卖方支付了一定数额的权利金后,即获得该的在规定的期

限内按事先约定的敲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相关商品期货合约权利的一种标准化合约,期权

合约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买方、卖方、权利金、敲定价格、通知和到期日等。

期权的类型

1、看涨期权、看跌期权及双向期权:

  按期权的权利来划分,主要有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以及双向期权三种。

(1)看涨期权。所谓看涨期权,是指期权的买方享有在规定的有效期限内按

某一具体的敲定价格买进某一特定 数量的相关商品期货合约的权利,但不同

时负有必须买进的义务。

(2)看跌期权。所谓看跌期权,是指期权的买方享有在规定的有效期限内按

某一具体的敲定价格卖出某一特定 数量的相关商品期货合约的权利,但不同

时负有必须卖出的义务。

(3)双向期权。所谓双向期权,是指期权的买方既享有在规定的有效期限内

按某一具体的敲定价格买进某一特定数量的相关商品期货合约的权利,又享有

在商定的有效期限内按同一敲定价格卖出某一特定数量的相关商品 期货合约

的权利。

期权履约

期权的履约有以下三种情况

1、买卖双方都可以通过对冲的方式实施履约。

2、买方也可以将期权转换为期货合约的方式履约(在期权合约规定的敲定价格水平获得一个相应的期货部位)。

3、任何期权到期不用,自动失效。如果期权是虚值,期权买方就不会行使期权,直到到期任期权失效。这样,期权买方最多损失所交的权利金。

期权权利金

前已述及期权权利金,就是购买或售出期权合约的价格。对于期权买方来说,为了换取期权赋予买方一定的权利,他必须支付一笔权利金给期权卖方;对于期权的卖方来说,他卖出期权而承担了必须履行期权合约的义务,为此他收取一笔权利金作为报酬。由于权利金是由买方负担的,是买方在出现最不利的变动时所需承担的最高损失金额,因此权利金也称作“保险金”。

期权交易原理

期权(Options)是一种选择权,期权的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权利金后,就获得这种权利,即拥有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价格(执行价格)出售或购买一定数量的标的物(执行价格)出售或购买一定数量的标的物(实物商品、证券或期货合约)的权利。期权的买方行使权利时,卖方必须按期权合约规定的内容履行义务。相反,买方可以放弃行使权利,此时买方只是损失权利金,同时,卖方则赚取权利金。总之,期权的买方拥有执行期权的权利,无执行的义务;而期权的卖方只是履行期权的义务。

  期权主要几个构成因素:(1)执行价格(又称履约价格)。期权的买方行使权利时事先规定的标的物买卖价格。(2)权利金。期权的买方支付的期权价格,即买方为获得期权而付给期权卖方的费用。(3)履约保证金。期权卖方必须存入交易所用于履约的财力担保。(4)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看涨期权,是指在期权合约有效期内按执行价格买进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权利;看跌期权,是指卖出标的物的权利。当期权买方预期标的物价格会超出执行价格时,他就会买进看涨期权,相反就会买进看跌期权。

  按执行时间的不同,期权主要可分为两种: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欧式期权,是指只有在合约到期日才被允许执行的期权,它在大部分场外交易中被采用。美式期权,是指可以在成立后有效期内任何一天被执行的期权,多为场内交易所采用。

  举例说明:

  (1)看涨期权:1月1日,标的物是铜期货,它的期权执行价格为1850美元/吨。A买入这个权利,付出5美元;B卖出这个权利,收入5美元。2月1日,铜期货价上涨至1905美元/吨,看涨期权的价格涨至55美元。A可采取两个策略:

  行使权利--A有权按1850美元/吨的价格从B手中买入铜期货;B在A提出这个行使期权的要求后,必须予以满足,即便B手中没有铜,也只能以1905美元/吨的市价在期货市场上买入而以1850美元/吨的执行价卖给A,而A可以1905美元/吨的市价在期货市场上抛出,获利50美元。B则损失50美元。

  售出权利--A可以55美元的价格售出看涨期权,A获利50美元(55-5)。

  如果铜价下跌,即铜期货市价低于敲定价格1850美元/吨,A就会放弃这个权利,只损失5美元权利金,B则净赚5美元。

  (2)看跌期权:1月1日,铜期货的执行价格为1750美元/吨,A买入这个权利,付出5美元;B卖出这个权利,收入5美元。2月1日,铜价跌至1695美元/吨,看跌期权的价格涨至55美元。此时,A可采取两个策略:行使权利--A可以按1695美元/吨的市价从市场上买入铜,而以1750美元/吨的价格卖给B,B必须接受,A从中获利50美元,B损失50美元。

  售出权利--A可以55美元的价格售出看跌期权。A获利50美元。

  如果铜期货价格上涨,A就会放弃这个权利而损失5美元,B则净得5美元。

  通过例子,得出结论:一是作为期权的买方(无论是看涨期权还是看跌期权)只有权利而无义务,他的风险是有限的(亏损最大值为权利金),但在理论上获利是无限的。二是作为期权的卖方(无论是看涨期权还是看跌期权)只有义务而无权利,在理论上他的风险是无限的,但收益是有限的(收益最大值为权利金)。三是期权的买方无需付出保证金,卖方则必须支付保证金以作为必须履行义务的财务担保。  

  期权是适应国际上金融机构和企业等控制风险、锁定成本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重要的避险衍生工具。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了期权定价公式(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的发明人,这也说明国际经济学界对于期权研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