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篇名>脾胃论

书名:脾胃论

作者:李东垣

朝代:金元

年份:公元1249年[公元年起] 11249

<目录>

<篇名>序

属性: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八风之中,人之高者也;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谓

水谷入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饮食不节而病者也;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肤筋

脉,必从足始者也。《内经》说百病皆由上中下三者,及论形气两虚,即不及天地之邪,乃

知脾胃不足,为百病之始,有余不足,世医不能辨之者,盖已久矣。往者,遭壬辰之变,五

六十日之间,为饮食劳倦所伤而殁者,将百万人,皆谓由伤寒而殁,后见明之辨内外伤及饮

食劳倦伤一论,而后知世医之误。学术不明,误人乃如此,可不大哀耶!明之既着论矣,且

惧俗蔽不可以猝悟也,故又着《脾胃论》叮咛之。上发二书之微,下祛千载之惑,此书果行

,壬辰药祸,当无从而作。仁人之言,其意博哉!

\x己酉七月望日遗山元好问序\x

<目录>卷上

<篇名>脾胃虚实传变论

属性:《五脏别论》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

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所谓五脏者,藏精气

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

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阴阳应象大论》云∶

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

乃能通利。《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胃气一虚,耳目口鼻

,俱为之病。《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

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

,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

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

,揆度以为常也。又云∶阴之所和,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至于五味,口嗜而欲

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焉,过则伤其正也。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平人气象论》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

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非肝不弦,肾不石也。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

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

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内经》之旨,皎如日星,犹恐后人有所未达,故《灵枢经》中复申其说。经云∶水谷

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

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

,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

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又云∶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

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

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者,出其悍气之 疾,而行于四末分肉、皮肤

之间,而不休者也。又云∶中焦之所出,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

津液,化为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圣人谆复其辞而不惮其

烦者,仁天下后世之心亦倦倦矣。

故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

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调经篇》云∶病生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

怒。又云∶阴虚则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

热气熏胸中,故为内热。脾胃一伤,五乱互作,其始病遍身壮热,头痛目眩,肢体沉重,四

肢不收,怠惰嗜卧,为热所伤,元气不能运用,故四肢困怠如此。圣人着之于经,谓人以胃

土为本,成文演义,互相发明,不一而止,粗工不解读,妄意使用,本以活人,反以害人。

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

,而通神明。失之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阳气者,烦劳则

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耳闭,溃溃乎若坏都。故苍天之气贵清净,阳气恶烦

劳,病从脾胃生者一也。《五常政大论》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阴精所奉

,谓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寿。阳精所降,谓脾胃不和,谷气下流,收藏

令行,故其人夭,病从脾胃生者二也。《六节脏象论》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

之本,荣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

,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

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飧泄肠 ,不一而起矣。病从脾

胃生者三也。经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

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此谓之气者,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气或乖错,人何以生,病

从脾胃生者四也。岂特四者,至于经论天地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六腑,及形气俱虚,乃受

外邪,不因虚邪,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明矣。圣人旨意,重见叠出,详尽如此

,且垂戒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

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由是言之,饮食起居之际,可不慎哉。

<目录>卷上

<篇名>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图说

属性:\r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图说\ps123a1.bmp\r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循环无端,惟脾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

以生四脏。四季者,辰、戌、丑、未是也。人身形以应九野,左足主立春,丑位是也;左手

主立夏,辰位是也;右手主立秋,未位是也;右足主立冬,戌位是也。戌湿,其本气平,其

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

应之。脾胃兼化,其病治之,各从其宜,不可定体;肝肺之病,在水火之间,顺逆传变不同

,温凉不定,当求责耳。

<目录>卷上

<篇名>脾胃胜衰论

属性: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

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

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亦也。叔和云∶多食亦肌虚,此之谓也。

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黄帝

针经》云∶面热者,足阳明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脾为死阴,不主时也,故亦从而病

焉。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

液,故亦从而病焉。

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脾病则下流乘肾,土

克水,则骨乏无力,是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是阴气重叠,此阴盛阳虚之证

。大法云,汗之则愈,下之则死。若用辛甘之药滋胃,当升当浮,使生长之气旺。言其汗者

,非正发汗也,为助阳也。

夫胃病其脉缓,脾病其脉迟,且其人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若火乘土位,其脉洪缓

,更有身热心中不便之证。此阳气衰弱,不能生发,不当于五脏中用药法治之,当从《脏气法

时论》中升降浮沉补泻法用药耳。

如脉缓,病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或大便泄泻,此湿胜,从平胃散。若脉弦,气弱自汗

,四肢发热,或大便泄泻,或皮毛枯槁,发脱落,从黄 建中汤。脉虚而血弱,于四物汤中

摘一味或二味,以本显证中加之。或真气虚弱,及气短脉弱,从四君子汤。或渴,或小便闭

涩,赤黄多少,从五苓散去桂,摘一二味加正药中。

以上五药,当于本证中随所兼见证加减。假令表虚自汗,春夏,加黄 ;秋冬,加桂。

不转者,勿加。虽气不转,而脾胃中气不和者,勿去,但加浓朴以破滞气,然亦不可多用,

于甘草五分中加一分可也。腹中夯闷,此非腹胀,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药收之。

如肺气短促,或不足者,加人参、白芍药。中焦用白芍药,则脾中升阳,使肝胆之邪不

敢犯也。腹中窄狭及缩急者,去之,及诸酸涩药亦不可用。

腹中痛者,加甘草、白芍药,稼穑作甘,甘者己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

此仲景妙法也。腹痛兼发热,加黄芩;恶寒或腹中觉寒,加桂。

怠惰嗜卧,有湿,胃虚不能食,或沉困,或泄泻,加苍术;自汗,加白术。

小便不利,加茯苓,渴亦加之。

气弱者,加白茯苓、人参;气盛者,加赤茯苓、缩砂仁;气复不能转运,有热者,微加

黄连;心烦乱亦加之。

小便少者,加猪苓、泽泻;汗多津液竭于上,勿加之。是津液还入胃中,欲自行也。不

渴而小便闭塞不通,加炒黄柏、知母。

小便涩者,加炒滑石;小便淋涩者,加泽泻。且五苓散治渴而小便不利,无恶寒者,不

得用桂。

不渴而小便自利,妄见妄闻,乃瘀血证,用炒黄柏、知母,以除肾中燥热。

窍不利而淋,加泽泻、炒滑石。只治窍不利者,六一散中加木通亦可。心脏热者,用钱

氏方中导赤散。

中满或但腹胀者,加浓朴;气不顺,加橘皮;气滞,加青皮一、橘皮三。

气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汤中去茯苓,加黄 以补之;如腹中气不转者,更加甘草一半。

也,血虚则里急;或血气虚弱而目睛痛者,皆加当归身。

头痛者,加川芎;苦头痛,加细辛,此少阴头痛也。

发脱落及脐下痛,加熟地黄。

予平昔调理脾胃虚弱,于此五药中加减,如五脏证中互显一二证,各对证加药,无不验

,然终不能使人完复,后或有因而再至者,亦由督、任、冲三脉为邪,皆胃气虚弱之所致也

。法虽根据证加减,执方料病,不根据《素问》法度耳,是以检讨《素问》《难经》及《黄帝针

经》中说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从六气不足,升降浮沉法,随证用药治

之。盖脾胃不足,不同余脏,无定体故也。其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

益脾胃之药为切。

经云∶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也。至而不至者,谓从

后来者为虚邪,心与小肠来乘脾胃也。脾胃脉中见浮大而弦,其病或烦躁闷乱,或四肢发热

,或口干舌干咽干。盖心主火,小肠主热,火热来乘土位,乃湿热相合,故烦躁闷乱也。四

肢者,脾胃也,火乘之,故四肢发热也。饮食不节,劳役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

,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干也。病患自以为渴,医者治以五苓散,谓止渴燥,而反加

渴燥,乃重竭津液,以至危亡。经云∶虚则补其母。当于心与小肠中以补脾胃之根蒂者。甘

温之药为之主,以苦寒之药为之使,以酸味为之臣佐。以其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火旺

则肺金受邪,金虚则以酸补之,次以甘温及甘寒之剂,于脾胃中泻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

也。

所胜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实,母者,肝木也,肝木旺则挟火势,无所畏惧而妄行也

,故脾胃先受之。或身体沉重,走疰疼痛,盖湿热相搏,而风热郁而不得伸,附着于有形也

。或多怒者,风热下陷于地中也。或目病而生内障者,脾裹血,胃主血,心主脉,脉者,血

之腑也,或云心主血,又云肝主血,肝之窍开于目也。或妄见妄闻,起妄心,夜梦亡人,四

肢满闭,转筋,皆肝木火盛而为邪也。或生痿,或生痹,或生厥,或中风,或生恶疮,或作

肾痿,或为上热下寒,为邪不一,皆风热不得升长,而木火遏于有形中也。

所生受病者,言肺受土火木之邪,而清肃之气伤。或胸满少气短气者,肺主诸气,五脏

之气皆不足,而阳道不行也。或咳嗽寒热者,湿热乘其内也。

所不胜乘之者,水乘木之妄行而反来侮土,故肾入心为汗,入肝为泣,入脾为涎,入肺

为痰。为嗽、为涕、为嚏,为水出鼻也。一说,下元土盛克水,致督、任、冲三脉盛,火旺

煎熬,令水沸腾,而乘脾肺,故痰涎唾出于口也。下行为阴汗,为外肾冷,为足不任身,为

脚下隐痛。或水附木势而上为眼涩,为眵,为冷泪,此皆由肺金之虚而寡于畏也。

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诸阳气根于阴血中,阴

血受火邪则阴盛,阴盛则上乘阳分,而阳道不行,无生发升腾之气也。夫阳气走空窍者也,

阴气附形质者也,如阴气附于土,阳气升于天,则各安其分也。

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温药者,非独用也;复有甘苦大寒之剂,亦非独用也。以火、酒二

制为之使,引苦甘寒药至顶,而复入于肾肝之下,此所谓升降浮沉之道,自耦而奇,奇而至

耦者也。(阳分奇,阴分偶。)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

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

经云∶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

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且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

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则九窍通利也。若饮食不节,损其胃

气,不能克化,散于肝,归于心,溢于肺,食入则昏冒欲睡,得卧则食在一边,气暂得舒,

是知升发之气不行者此也。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病患饮入胃,遽觉至脐下,便欲小便,由精气不输于脾,不归于肺,则心火上攻,使口燥咽

干,是阴气大盛,其理甚易知也。况脾胃病则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乃脾胃虚,

无是则非也,亦可作明辨矣。

脾胃不足,是火不能生土,而反抗拒,此至而不至,是为不及也。

白术(君),人参(臣),甘草(佐),芍药(佐),黄连(使),黄 (臣),桑白皮(佐)。

诸风药皆是风能胜湿也,及诸甘温药亦可。

心火亢盛,乘于脾胃之位,亦至而不至,是为不及也。黄连(君),黄柏(臣),生地黄(臣),芍

药(佐),石膏(佐),知母(佐),黄芩(佐),甘草(佐)。

肝木妄行,胸胁痛,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多怒,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腹

中急痛,此所不胜乘之也。

羌活(佐),防风(臣),升麻(使),柴胡(君),独活(佐),芍药(臣),甘草(臣),

白术(佐),茯苓(佐),猪苓、泽泻(佐),肉桂(臣), 本、川芎、细辛、蔓荆子、白芷、石膏、黄柏

(佐),知母、滑石。

肺金受邪,由脾胃虚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也。故咳嗽气短、气上,皮毛不能御寒

,精神少而渴,情惨惨而不乐,皆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是体有余而用不足也。

人参(君),白

术(佐),白芍药(佐),橘皮(臣),青皮(以破滞气),黄 (臣),桂枝(佐),桔梗(引用),桑白皮(佐),甘草

(诸酸之药皆可),木香(佐),槟榔、五味子(佐,此三味除客气)。

肾水反来侮土,所胜者妄行也。作涎及清涕,唾多,溺多,而恶寒者是也。土火复之,

及三脉为邪,则足不任身,足下痛,不能践地,骨之无力,喜睡,两丸冷,腹阴阴而痛,妄

闻妄见,腰脊背胛皆痛。

干姜(君),白术(臣),苍术(佐),附子(佐炮,少许),肉桂(佐去皮,少

许),川乌头(臣),茯苓(佐),泽泻(使),猪苓(佐)。

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

于胃,而灌溉四旁,营养气血者也。今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

,当先于心分补脾之源,盖土生于火,兼于脾胃中泻火之亢甚,主生化之源;足阳明为十二经之海,主经营之气,

诸经皆禀之。言阳明,厥阴与何经相并而为病,酌中以用药,如权之在衡,在两则有在两之中,在斤则有在斤之中

也。所以言此者,发明脾胃之病,不可一例而推之,不可一途而取之,欲人知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毫厘之失,

则灾害立生。假如时在长夏,于长夏之令中立方,谓正当主气衰而客气旺之时也,后之处方者,当从此法加时令药,

名曰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目录>卷上

<篇名>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属性:柴胡(一两五钱) 甘草(炙) 黄 (臣) 苍术(泔浸,去黑皮,切作片子,日曝干,锉碎炒) 羌活(以

上各一两) 升麻(八钱) 人参(臣) 黄芩(以上各七钱) 黄连(去须,酒制,五钱炒,为臣为佐) 石膏(少

许,长夏微用,过时去之,从权)

上件 咀,每且三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早饭后、午饭前,间日服。服药之时,宜减食,宜美

食。服药讫,忌语话一二时辰许,及酒、湿面、大料物之类,恐大湿热之物,复助火邪而愈损元气也。亦忌冷水及

寒凉淡渗之物及诸果,恐阳气不能生旺也。宜温食及薄滋味,以助阳气。大抵此法此药,欲令阳气升浮耳,若渗泄

淡味,皆为滋阴之味,为大禁也。虽然,亦有从权而用之者。如见肾火旺及督、任、冲三脉盛,则用黄柏、知母,

酒洗讫,火炒制加之,若分两则临病斟酌,不可久服,恐助阴气而为害也。小便亦或涩,当利之,大便涩,当行之,

此亦从权也,得利,则勿再服。此虽立食禁法,若可食之物,一切禁之,则胃气失所养也,亦当从权而食之,以滋

胃也。

附∶

……夫饮食人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灌溉四旁,营养

气血者也。今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当先于心分补脾之源,盖土生于火,兼于脾胃

中泻火之亢甚是先治其标,后治其本也。

且湿热相合,阳气日以虚,阳气虚则不能上升,而脾胃之气下流,并于肾肝,是有秋冬而无

春夏。春主升,夏主浮,在人则肝心应之。弱则阴气盛,故阳气不得经营。经云∶阳本根

于阴,惟泻阴中之火,味薄风药,升发以伸阳气,则阴气不病,阳气生矣。传云∶履端于始

,序则不愆,正谓此也。

《四气调神大论》云∶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

精,则上应白露不下,在人则缘胃虚,以火乘之。脾为劳倦所伤,劳则气耗,而心火炽动,

血脉沸腾,则血病,而阳气不治,阴火乃独炎上,而走于空窍,以至燎于周身,反用热药以

燥脾胃,则谬之谬也。

胃乃脾之刚,脾乃胃之柔,表里之谓也。饮食不节,则胃先病,脾无所禀而后病;劳倦

则脾先病,不能为胃行气而后病。其所生病之先后虽异,所受邪则一也。胃为十二经之海,

十二经皆禀血气,滋养于身,脾受胃之禀,行其气血也。脾胃既虚,十二经之邪,不一而出

。假令不能食而肌肉削,乃本病也。其右关脉缓而弱,本脉也。而本部本证脉中兼见弦脉

,或见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一二证,此肝之脾胃病也。当于本经药中,加风药以泻之

。本部本证脉中兼见洪大,或见肌热,烦热,面赤而不能食,肌内消一二证,此心之脾胃病

也。当于本经药中,加泻心火之药。本部本证脉中兼见浮涩,或见气短、气上,喘咳、痰盛

,皮涩一二证,此肺之脾胃病也。当于本经药中,兼泻肺之体,及补气之药。本部本证脉中

兼见沉细,或见善恐欠之证,此肾之脾胃病也,当于本经药中,加泻肾水之浮,及泻阴火伏

炽之药。

经云∶病有逆从,治有反正,除四反治法,不须论之。其下云∶惟有阳明、厥阴,不从

标本,从乎中也。其注者,以阳明在上,中见太阴,厥阴在上,中见少阳为说,予独谓不然

,此中,非中外之中也,亦非上中之中也,乃不定之辞,盖欲人临病消息,酌中用药耳,以

手足阳明、厥阴者,中气也,在卯酉之分,天地之门户也。春分、秋分,以分阴阳也,中有

水火之异者也,况手厥阴为十二经之领袖,主生化之源;足阳明为十二经之海,主经营之气

,诸经皆禀之。言阳明、厥阴与何经相并而为病,酌中以用药,如权之在衡,在两,则有在

两之中;在斤,则有在斤之中也。所以言此者,发明脾胃之病,不可一例而推之,不可一途

而取之,欲人知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毫厘之失,则灾害立生。假如时在长夏,于长夏之

令中立方,谓正当主气衰而客气旺之时也,后之处方者,当从此法,加时令药,名曰补脾胃

泻阴火升阳汤。

<目录>卷上

<篇名>肺之脾胃虚论

属性: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

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沥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

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当升阳益胃,名之曰升阳益胃汤。

<目录>卷上

<篇名>升阳益胃汤

属性:黄 (二两) 半夏(汤洗,此一味脉涩者宜用) 人参(去芦) 甘草(炙,以上各一两) 防风

(以其秋旺,故以辛温泻之) 白芍药 羌活 独活(以上各五钱) 橘皮(连瓤,四钱) 茯苓(小

便利、不渴者勿用) 泽泻(不淋勿用) 柴胡 白术(以上各三钱) 黄连(二钱)

何故秋旺用人参、白术、芍药之类反补肺,为脾胃虚则肺最受病,故因时而补,易为力

上 咀。每服三钱,生姜五片,枣二枚,去核,水一盏,同煎至二盏,去渣,温

服,早饭、午饭之间服之。禁忌如前。其药渐加至五钱止。服药后,如小便罢而病加增剧,

是不宜利小便,当少去茯苓、泽泻。

若喜食,初一二日不可饱食,恐胃再伤,以药力尚少,胃气不得转运升发也。须薄滋味

之食,或美食,助其药力,益升浮之气,而滋其胃气也,慎不可淡食,以损药力,而助邪气

之降沉也。可以小役形体,使胃与药得转运升发,慎勿大劳役,使复伤。若脾胃得安静尤

佳。若胃气少觉强壮,少食果,以助谷药之力。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者也。

<目录>卷上

<篇名>君臣佐使法

属性:《至真要大论》云∶有毒无毒,所治为主。主病者为君,佐君者为臣,应臣者为使。一

法,力大者为君。凡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补泻在味,随时换气。气薄者,为阳中之阴

,气浓者,为阳中之阳;味薄者,为阴中之阳,味浓者,为阴中之阴。辛、甘、淡中热者

,为阳中之阳,辛、甘、淡中寒者,为阳中之阴;酸、苦咸之寒者,为阴中之阴,酸、苦、

咸之热者,为阴中之阳。夫辛、甘、淡、酸、苦、咸,乃味之阴阳,又为地之阴阳也;温、

凉、寒、热,乃气之阴阳,又为天之阴阳也。气味生成,而阴阳造化之机存焉。一物之内,

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焉,主对治疗,由是而出。假令治表实,麻黄、葛根;表虚,

桂枝、黄 。里实,枳实、大黄;里虚,人参、芍药。热者,黄芩、黄连;寒者,干姜、附

君药,分两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

可以御邪除病矣。如《伤寒论》云∶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以芍药之酸,于土中

泻木为君;饴糖、炙甘草甘温补脾养胃为臣。水挟木势亦来侮土,故脉弦而腹痛,肉桂大

辛热,佐芍药以退寒水。姜、枣甘辛温,发散阳气,行于经脉皮毛为使。建中之名,于此见

焉。有缓、急、收、散、升、降、浮、沉、涩、滑之类非一,从权立法于后。

如皮毛肌肉之不伸,无大热,不能食而渴者,加葛根五钱;燥热及胃气上冲,为冲脉

所逆,或作逆气而里急者,加炒黄柏、知母;觉胸中热而不渴,加炒黄芩;如胸中结滞气涩

,或有热病者,亦各加之。如食少而小便少者,津液不足也,勿利之,益气补胃自行矣。

如气弱气短者,加人参,只升阳之剂助阳,尤胜加人参;恶热发热而燥渴,脉洪大,白

虎汤主之;或喘者,加人参;如渴不止,寒水石、石膏各等分,少少与之,即钱氏方中甘露

散,主身大热而小便数,或上饮下溲,此燥热也;气燥,加白葵花;血燥,加赤葵花。

如脉弦,只加风药,不可用五苓散;如小便行病增者,此内燥津液不能停,当致津液,

加炒黄柏、赤葵花。

如心下痞闷者,加黄连一、黄芩三,减诸甘药;不能食,心下软而痞者,甘草泻心汤则

愈(痞有九种,治有仲景汤五方泻心汤)。

如喘满者,加炙浓朴。

如胃虚弱而痞者,加甘草。

如喘而小便不利者,加苦葶苈(小便不利者加之,小便利为禁药也)。

如气短气弱而腹微满者,不去人参,去甘草,加浓朴,然不若苦味泄之,而不令大便行

如腹微满而气不转加之。

中满者,去甘草,倍黄连,加黄柏,更加三味,五苓散少许。

此病虽宜升宜汗,如汗多亡阳,加黄 。

四肢烦热肌热,与羌活、柴胡、升麻、葛根、甘草

如鼻流清涕恶风,或项、背、脊背强痛,羌活、防风、甘草等分,黄 加倍,临卧服之。

如有大热,脉洪大,加苦寒剂而热不退者,加石膏;如脾胃中热,加炒黄连、甘草。

凡治此病脉数者,当用黄柏,或少加黄连,以柴胡、苍术、黄 、甘草,更加升麻,得

汗出则脉必下,乃火郁则发之也。

如证退而脉数不退,不洪大而疾有力者,多减苦药,加石膏。如大便软或泄者,加桔梗

,食后服之。此药若误用,则其害非细,用者当斟酌,旋旋加之。如食少者,不可用石膏。

石膏善能去脉数疾,病退脉数不退者,不可治也。如不大渴,亦不可用。如脉弦而数者,此

阴气也,风药升阳以发火郁,则脉数峻退矣。以上五法,加减未尽,特以明大概耳。

<目录>卷上

<篇名>分经随病制方

属性:《脉经》云∶风寒汗出,肩背痛,中风,小便数而欠者,风热乘其肺,使肺气郁甚也,

当泻风热,以通气防风汤主之。

<目录>卷上

<篇名>通气防风汤

属性:柴胡 升麻 黄 (以上各一钱) 羌活 防风 橘皮 人参 甘草(以上各五分) 本(三分

青皮 白豆蔻仁 黄柏(以上各二分)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气盛者,宜服;

面白脱色,气短者,勿服。

如小便遗失者,肺气虚也,宜安卧养气,禁劳役,以黄 、人参之类补之;不愈,当责

有热,加黄柏、生地黄。

如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气郁而不行,以风药散之。

如脊痛

<目录>卷上

<篇名>羌活胜湿汤

属性:羌活 独活(以上各一钱) 甘草(炙) 本 防风(以上各五分) 蔓荆子(三分) 川芎(二分)

上件 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

如身重,腰沉沉然,乃经中有湿热也,更加黄柏一钱,附子半钱,苍术二钱。

如腿脚沉重无力者,加酒洗汉

如卧而多惊,小便淋溲者,邪

合病也

如大便后有白脓,或只便白脓

者,因劳役气虚,伤大肠也,以黄 人参汤补之;如里急频见者,血虚也,更加当归。

如肺

少许。

如甚则交两手而瞀者,真气大虚也,若气短,加黄 、五味子、人参;气盛,加五味

子、人参、黄芩、荆芥穗;冬月,去荆芥穗,加草豆蔻仁。

如嗌痛颔肿,脉洪大,面赤者,

如耳鸣目黄,颊颔肿,颈、肩、 、肘、臂外后廉痛,面

赤,脉洪大者,以羌活、防风、甘草、 本,通其经血,加黄芩、黄连消其肿,以人参、黄

益其元气而泻其火邪;如脉紧者,寒也,或面白善嚏,或面色恶,皆寒也,亦加羌活等四

味,当泻足太阳,不用连、芩,少加附子以通其脉;面色恶,多悲恐者,更加桂、附。

如便白脓,少有滑,频见汗衣者,气脱,加附子皮,甚则加米壳;如气涩者,只以甘药补气,当

安卧不语,以养其气。

<目录>卷上

<篇名>用药宜禁论

属性:凡治病服药,必知时禁、经禁、病禁、药禁。夫时禁者,必本四时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大法春宜吐,

象万物之发生,耕

耨科斫,使阳气之郁者易达也。夏宜汗,象万物之浮而有余也。秋宜下,象万物之收成,推

陈致新,而使阳气易收也。冬周密,象万物之闭藏,使阳气不动也。经云∶夫四时阴阳者,

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伐其本,坏其真矣。又云∶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

凉,用寒远寒,无翼其胜也。故冬不用白虎,夏不用青龙,春夏不服桂枝,秋冬不服麻黄,

不失气宜。如春夏而下,秋冬而汗,是失天信,伐天和也。有病则从权,过则更之。

经禁者,足太阳膀胱经为诸阳之首,行于背,表之表,风寒所伤则宜汗,传入本则宜利

小便;若下之太早,必变证百出,此一禁也。足阳明胃经,行身之前,主腹满胀,大便难,

宜下之,盖阳明化燥火,津液不能停,禁发汗、利小便,为重损津液,此二禁也。足少阳胆

经,行身之侧,在太阳、阳明之间,病则往来寒热,口苦胸胁痛,只宜和解;且胆者、无

出无入,又主发生之气,下则犯太阳,汗则犯阳明,利小便则使生发之气反陷入阴中,此三

禁也。三阴非胃实不当下,为三阴无传,本须胃实得下也。分经用药,有所据焉。

病禁者,如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之病,则凡饮食及药,忌助阴泻阳。诸淡食及淡味之药

,泻升发以助收敛也;诸苦药皆沉,泻阳气之散浮;诸姜、附、官桂辛热之药,及湿面、酒

、大料物之类,助火而泻元气;生冷、硬物损阳气,皆所当禁也。如阴火欲衰而退,以三焦

元气未盛,必口淡淡,如咸物亦所当禁。

药禁者,如胃气不行,内亡津液而干涸,求汤饮以自救,非渴也,乃口干也,非温胜也

,乃血病也。当以辛酸益之,而淡渗五苓之类,则所当禁也。汗多禁利小便,小便多禁发汗

。咽痛禁发汗利小便,若大便快利,不得更利。大便秘涩,以当归、桃仁、麻子仁、郁李仁

、皂角仁,和血润肠,如燥药则所当禁者。吐多不得复吐;如吐而大便虚辄者,此土气壅滞

,以姜、橘之属宣之;吐而大便不通,则利大便,上药则所当禁也。诸病恶疮,及小儿 后

,大便实者,亦当下之,而姜、橘之类,则所当禁也。又如脉弦而服平胃散,脉缓而服黄

建中汤,乃实实虚虚,皆所当禁也。人禀天之湿化而生胃也,胃之与湿,其名虽二,其实一

也。湿能滋养于胃,胃湿有余,亦当泻湿之太过也。胃之不足,惟湿物能滋养。仲景云∶胃

胜思汤饼,而胃虚食汤饼者,往往增剧,湿能助火,火旺郁而不通主大热。初病火旺不可食

,以助火也。察其时,辨其经,审其病,而后用药,四者不失其宜,则善矣。

<目录>卷上

<篇名>《内经》、仲景所说脾胃

属性:着议处方已详矣,然恐或者不知其源,而无所考据,复以《黄帝内经》、仲景所说脾胃

者列于下。

《太阴阳明论》云∶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曰∶阴阳异位

,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

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

,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

则身热不得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腹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故喉主天气

,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

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

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

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

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

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

主时也。

《阴阳应象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

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玉机真脏论

》曰∶脾大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又《通评虚实论》

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调经论》曰∶形有余,则腹胀,经溲不利,不

足,则四肢不用。

又《气交变论》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

冤;甚则肌肉萎,足萎不收,行善 ,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肢不举。又云∶岁土不

及,风乃大行。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润酸,善怒。又云∶咸病寒中,复则

收政严峻,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虫食甘黄,气客于脾,民食少失味。又云∶土不

及,四维有埃云,润泽之化不行,则春有鸣条鼓拆之政;四维发振拉飘胜之变,则秋有肃杀

霖淫之复。其眚四维,其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

《五常政大论》∶土平曰备化,不及曰卑监。又云∶其动疡涌分溃痈肿,其发濡滞,其

病留满痞塞,从木化也。其病飧泄。又云∶土太过曰敦阜,其味甘咸酸,其象长夏,其经足

太阴阳明。又曰∶其病腹满,四肢不举,邪伤脾也。

《经脉别论》云∶太阴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

,补阳泻阴。《脏气法时论》云∶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

以燥之。又云∶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

食,湿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

。脾病者,日 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又

云∶脾病者,身重,善饥,足痿,足不能行,行善 ,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血者。《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

淫精于脉。脉

。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

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

常也。

《五常政大论》∶有太过不及,太过者,薄所不胜,乘所胜也。不及者,至而不至,是

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者乘之也。

仲景云∶人受气于水谷以养神,水谷尽而神去,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营散

,谷消则卫亡,营散卫亡,神无所根据。又云∶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

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营卫乃行,得尽天年。

<目录>卷中

<篇名>气运衰旺图说

属性:天地互为体用四说 察病神机

湿、胃、化;热、小肠、长;风、胆、生,皆陷下不足,先补则∶黄 、人参、甘草、当

归身、柴胡、升麻,乃辛甘发散,以助春夏生长之用也。

土、脾、形;火、心、神;木、肝、血;皆大盛,上乘生长之气,后泻则∶甘草梢子之甘

寒,泻火形于肺,逆于胸中,伤气者也。黄芩之苦寒,以泄胸中之热,喘气上奔者也。红花

以破恶血,已用黄芩大补肾水,益肺之气,泻血中火燥者也。

寒,膀胱,藏气,燥,大肠,收气 皆大旺,后泻则∶黄 之甘温,止自汗,实表虚

,使不受寒邪。当归之辛温,能润燥,更加桃仁以通幽门闭塞,利其阴路,除大便之难燥者

也。

水、肾、精;金、肺、气;皆虚衰不足,先补则∶黄柏之苦寒,降湿热为痿,乘于肾,

救足膝无力,亦除阴汗、阴痿,而益精。其草梢子、黄芩补肺气,泄阴火之下行,肺苦气上

逆,急食苦以泄之也。

此初受热中常治之法也,非权也。权者,临病制宜之谓也。常道,病则反常矣。春夏,

乃天之用也,是地之体也。秋冬,乃天之体也,是地之用也。此天地之常道,既病反常也。

,自不闻其音,语声清响如钟。

春夏地之体,人亦应之,食罢,皮肉筋骨血脉皆滑利,屈伸柔和,而骨刚力盛,用力不

乏。

<目录>卷中

<篇名>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属性:古之至人,穷于阴阳之化,究乎生死之际,所着《内外经》,悉言人以胃气为本。盖

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营气、运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夫胃为水

谷之海,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

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

,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

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

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盖阴火上冲,则气高喘而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脾胃之气

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营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此

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

然而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证,颇同而实异,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

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

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实实虚虚,如此死者,医杀之耳!然则奈何?惟当以辛甘温

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又云∶温能除大热

,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脾胃之证,始得则热中,今立治始得之证。

<目录>卷中

<篇名>补中益气汤

属性:黄 (病甚,劳役热者一钱) 甘草(以上各五分,炙) 人参(去节,三分,有嗽去之。)

以上

当归身(三分,酒焙干,或日干,以和血脉) 橘皮(不去白,

二分或三分,以导气,又能益元气,得诸甘药乃可,若独用泻脾胃) 升麻(二分或三分,引胃

气上腾而复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 柴胡(二分或三分,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 白术

(三分,降胃中热,利腰脐间血) 上件药 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量气弱气盛,临病斟酌水盏大小,去

渣,食远,稍热服。如伤之重者,不过二服而愈;若病日久者,以权立加减法治之。

如恶寒冷痛者,加去皮中桂一分或三分(桂心是也)。

如恶热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药二味中更加生黄芩三分或二分;如夏月腹痛,

而不恶热者亦然,治时热也。

如天凉时恶热而痛,于已加白芍药、甘草、黄芩中,更少加桂。

如天寒时腹痛,去芍药,味酸而寒故也,加益智三分或二分,或加半夏五分、生姜三片。

如头痛,加蔓荆子二分或三分。

如痛甚者,加川芎二分;如顶痛脑痛,加 本三分或五分。

如苦痛者,加细辛二分,华阴者。诸头痛者,并用此四味足矣;如头上有热,则此不能治,

别以清空膏主之。

如脐下痛者,加真熟地黄五分,其痛立止;如不已者,乃大寒也,更加肉

桂(去皮)二分或三分。《内经》所说少腹痛,皆寒证,从复法相报中来也。经云∶大胜必大

复,从热病中变而作也,非伤寒厥阴之证也(仲景以抵当汤并丸主之,乃血结下焦膀胱也)。

如胸中气壅滞,加青皮二分;如气促,少气者,去之。

如身有疼痛者,湿,若身重者,亦湿,加去桂五苓散一钱。

如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活、防风、 本根,以上各五分,升麻、

苍术以上各一钱,勿用五苓,所以然者,为风药已能胜湿,故别作一服与之;如病去,勿再

服,以诸风之药,损人元气,而益其病故也。

如大便秘涩,加当归梢一钱;闭涩不行者,煎

成正药,先用一口,调玄明粉五分或一钱,得行则止,此病不宜下,下之恐变凶证也;

如久病痰嗽者,去人参;初病者,勿去之;冬月或春寒,或秋凉时,各宜加去根节麻黄五

分;如春令大温,只加佛耳草三分,款冬花一分;如夏月病嗽,加五味子三十二枚,麦门冬

(去心)二分或三分;如舌上白滑苔者,是胸中有寒,勿用之;如夏月不嗽,亦加人参三分或

二分,并五味子、麦门冬各等分,救肺受火邪也;如病患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一分或三分

;如不能食,心下痞,勿加黄连;如胁下痛,或胁下急缩,俱加柴胡三分,甚则五分。

上一方加减,是饮食劳倦,喜怒不节,始病热中,则可用之;若末传为寒中,则不可用

也,盖甘酸适足益其病尔,如黄 、人参、甘草、芍药、五味子之类也。

今详《内经》、《针经》热中寒中之证列于下。

《调经论》云∶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

又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又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

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曰内热。阴盛生内寒,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

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寒独留则血凝泣;血凝泣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

曰寒中。

先病热中证者,冲脉之火附二阴之里,传之督脉;督脉者,第二十一椎下长强穴是

也。与足太阳膀胱寒气为附经督脉,其盛也,如巨川之水,疾如奔马,其势不可遏。太阳

寒气,细细如线,逆太阳寒气上行,冲顶入额,下鼻尖,入手太阳于胸中,手太阳者,丙,

热气也;足膀胱者,壬,寒气也。壬能克丙,寒热逆于胸中,故脉盛大。其手太阳小肠热气

不能交入膀胱经者,故十一经之盛气积于胸中,故其脉盛大。其膀胱逆行,盛之极,子能

令母实,手阳明大肠经,金,即其母也,故燥旺,其燥气挟子之势,故脉涩而大便不通。以

此言脉盛大以涩者,手阳明大肠脉也。

《黄帝针经》∶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三

里以补之。

若见此病中一证,皆大寒,禁用诸甘酸药,上已明之矣。

<目录>卷中

<篇名>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

属性:夫脾胃虚弱,必上焦之气不足,遇夏天气热盛,损伤元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精神

不足,两脚痿软,遇早晚寒厥,日高之后,阳气将旺,复热如火,乃阴阳气血俱不足,故或

热厥而阴虚,或寒厥而气虚。口不知味,目中溜火,而视物KT KT 无所见。小便频数

,大便难而结秘。胃脘当心而痛,两胁痛或急缩。脐下周遭,如绳束之急,甚则如刀刺,腹

难舒伸。胸中闭塞,时显呕哕,或有痰嗽,口沃白沫,舌强。腰、背、胛眼皆痛,头痛时作

。食不下,或食入即饱,全不思食。自汗尤甚,若阴气覆在皮毛之上。皆天气之热助本病

也,乃庚大肠,辛肺金为热所乘而作。当先助元气,理治庚辛之不足,黄 人参汤主之。

<目录>卷中

<篇名>黄人参汤

属性:黄 (一钱,如自汗过多,更加一钱) 升麻(六分) 人参(去芦) 橘皮(不去白) 麦门冬(

去心) 苍术(无汗更加五分) 白术(以上各五分) 黄柏(酒洗,以救水之源) 炒曲(以上三

分) 当归身(酒洗) 炙甘草(以上各二分) 五味子(九个)

上件同 咀。都和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远或空心服之。忌

酒、湿面、大料物之类,及过食冷物。

如心下痞闷,加黄连二分或三分;如胃脘当心痛,减大寒药,加草豆蔻仁五分;如胁下

痛或缩急,加柴胡二分或三分;如头痛,目中溜火,加黄连二分或三分、川芎三分;如头痛

,目不清利,上壅上热,加蔓荆子、川芎以上各三分, 本、生地黄以上各二分,细辛一分

;如气短,精神如梦寐之间,困乏无力,加五味子九个;如大便涩滞,隔一二日不见者,致

食少,食不下,血少,血中伏火而不得润也,加当归身、生地黄、麻子仁泥以上各五分,桃

仁三枚(汤泡去皮尖,另研);如大便通行,所加之药勿再服。

如大便又不快利,勿用别药,

如不利者,非血结血秘而不通也,是热则生风,其病患必显风证,单血

药不可复加之,止常服黄 人参汤药,只用羌活、防风以上各五钱,二味, 咀,

以水四盏,煎至二盏,去渣,空心服之,其大便必大走也,一服便止。

如胸中气滞,加

青皮皮用清香可爱者一分或二分,并去白橘皮倍之,去其邪气。此病本元气不足,惟当补

元气,不当泻之;如气滞大甚,或补药大过,或病患心下有忧滞郁结之事,更加木香、缩砂仁

以上各二分或三分,白豆蔻仁二分,与正药同煎;如腹痛不恶寒者,加白芍药五分,黄芩二

分,却减五味子。

夫脾胃虚弱,过六七月间,河涨霖雨,诸物皆润,人汗沾衣,身重短气,甚则四肢痿软

,行步不正,脚欹,眼黑欲倒,此肾水与膀胱俱竭之状也,当急救之。滋肺气以补水之

上源,又使庚大肠不受邪热,不令汗大泄也。汗泄甚则亡津液,亡津液则七神无所根据。经云

∶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津者,庚大肠所主,三伏之义,为庚金受囚也。

若亡津液,汗大泄,湿令亢甚,则清肃之气亡,燥金受囚,风木无可以制,故风湿相搏

,骨节烦疼,一身尽痛,亢则害,承乃制是也。孙思邈云∶五月常服五味子,是泻丙火,补

庚大肠,益五脏之元气。

壬膀胱之寒已绝于巳,癸肾水已绝于午,今更逢湿旺,助热为邪,西方北方之寒清绝矣

。圣人立法,夏月宜补者,补天元之真气,非补热火也,令人夏食寒是也。为热伤元气,以

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生脉。脉者,元气也。人参之甘,补元气,泻热火也;麦门冬之苦寒

,补水之源,而清肃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泻火,补庚大肠与肺金也。

当此之时,无病之人,亦或有二证,或避暑热,纳凉于深堂大厦得之者,名曰中暑。其

病必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而烦心,肌肤大热无汗,为房屋之阴寒所遏,使周身阳

气不得伸越,世多以大顺散主之是也。若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名曰中热,其病

必苦头痛,发躁热,恶热,扪之肌肤大热,必大渴引饮,汗大泄,无气以动,乃为天热外伤

肺气,苍术白虎汤主之。洁古云∶动而得之为中热,静而得之为中暑。中暑者,阴证,当发

散也。中热者,阳证,为热伤元气,非形体受病也。

若虚损脾胃,有宿疾之人,遇此天暑,将理失所,违时伐化,必困乏无力,懒语气短,

气弱气促,似喘非喘,骨乏无力,其形如梦寐,朦朦如烟雾中,不知身所有也,必大汗泄。

若风犯汗眼,皮肤必搐,项筋皮枯毛焦,身体皆重,肢节时有烦疼,或一身尽痛,或渴

或不渴,或小便黄涩,此风湿相搏也。

头痛或头重,上热壅盛,口鼻气短气促,身心烦乱,有不乐生之意,情思惨凄,此阴胜

阳之极也。病甚,则传肾肝为痿厥。厥者,四肢如在火中,为热厥;四肢寒冷者,为寒厥。

寒厥则腹中有寒,热厥则腹中有热,为脾主四肢故也。若肌肉濡溃,痹而不仁,传力肉痿诬

。证中皆有肺疾,用药之人,当以此调之。气上冲胸,皆厥证也。痿者,四肢痿软而无力也

,其心烦冤不止。厥者,气逆也,甚则大逆,故曰厥逆。其厥痿多相须也,于前已立黄 人

参五味子麦门冬汤中,每服加白茯苓二分、泽泻四分,猪苓、白术以上各一分。如小便快

利,不黄涩者,只加泽泻二分,与二术上下分消其湿。

如行步不正,脚膝痿弱,两足欹侧者,已中痿邪,加酒洗黄柏、知母三分或五分,

令二足涌出气力矣。

如汗大泄者,津脱也,急止之,加五味子六枚,炒黄柏五分,炒知母三分。不令妨其食

,当以意斟酌;若防食则止,候食进,则再服。三里、气街,以三棱针出血;若汗不减不止

者,于三里穴下三寸上廉穴出血。禁酒、湿面。

夫痿者,湿热乘肾肝也,当急去之。不然,则下焦元气竭尽而成软瘫,必腰下不能动,

心烦冤而不止也。若身重减,气不短,小便如常,及湿热之令退时,或所增之病气退者,不

用五味子、泽泻、茯苓、猪苓、黄柏、知母、苍术、白术之药,只根据本病中证候加减。常服

药亦须用酒黄柏二分或三分,如更时令,清燥之气大行,却加辛温泻之。若湿气胜,风证不

退,眩运麻木不已,除风湿羌活汤主之。

<目录>卷中

<篇名>除风湿羌活汤

属性:羌活(一两) 防风(去芦) 苍术(酒浸,去皮) 黄 (以上各一钱) 升麻(七分) 炙甘草 独

活柴胡(以上各五分) 川芎(去头痛) 黄柏 橘皮 本(以上各三分) 泽泻(去须,一分) 猪

苓(去黑皮) 茯苓(以上各二分) 黄连(去须,一分)

上 咀。每服秤三钱或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量虚实施用。

如有不尽证候,根据加减法用之。

夫脉弦洪缓,而沉按之中之下得时一涩,其证∶四肢满闷,肢节烦疼,难以屈伸,身体

沉重,烦心不安,忽肥忽瘦,四肢懒倦,口失滋味,腹难舒伸,大小便清利而数,或上饮下

便,或大便涩滞不行,一二日一见,夏月飧泄,米谷不化,或便后见血,见白脓,胸满短气

,膈咽不通,或痰嗽稠粘,口中沃沫,食入反出,耳鸣耳聋,目中流火,视物昏花, 肉红

丝,热壅头目,不得安卧,嗜卧无力,不思饮食,调中益气汤主之。

<目录>卷中

<篇名>调中益气汤

属性:黄 (一钱) 人参(去芦头,有嗽者去之) 甘草 苍术(以上各五分) 柴胡(一味为上气不

足,胃气与脾气下溜,乃补上气,从阴引阳也)

橘皮(如腹中气不得运转,更加一分) 升

麻(以上各二分) 木香(一分或二分)

上件锉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带热,宿食消尽服之。宁

心绝思,药必神效,盖病在四肢血脉,空腹在旦是也。

如时头热躁,是下元阴火蒸蒸发也,加真生地黄二分、黄柏三分,无此证则去之。

如大

便虚坐不得,或大便了而不了,腹中常逼迫,血虚血涩也,加当归身三分;如身体沉重,虽

小便数多,亦加茯苓二分,苍术一钱,泽泻五分,黄柏三分,时暂从权而祛湿也,不可常用

,兼足太阴已病,其脉亦络于心中,故显湿热相合而烦乱;如胃气不和,加汤洗半夏五分,

生姜三片;有嗽,加生姜,生地黄二分,以制半夏之毒;如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除,此足

太阴脾所作也;如兼躁热,加黄柏、生地黄以上各二分;如无以上证,只服前药;如夏月,

须加白芍药三分;如春月腹中痛,尤宜加。

如恶热而渴,或腹痛者,更加芍药五分,生黄芩

二分。

如恶寒腹中痛,加中桂三分,去黄芩,谓之桂枝芍药汤,亦于芍药汤中加之同煎;如冬

月腹痛,不可用芍药,盖大寒之药也。只加干姜二分,或加半夏五七分,以生姜少许制之。

如秋冬之月,胃脉四道为冲脉所逆,并胁下少阳脉二道而反上行,病名曰厥逆,《内经》曰

∶逆气上行,满脉去形,明七神昏绝,离去其形而死矣,其证∶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急有

音,不得卧,加吴茱萸五分或一钱五分,汤洗去苦,观厥气多少而用之。

如夏月有此证,为

大热也,盖此病随四时为寒热温凉也,宜以酒黄连、酒黄柏、酒知母各等分,为细末,热

汤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百丸,白汤送下,空心服。仍多饮热汤,服毕少时,便以美饮食

压之,使不令胃中留停,直至下元,以泻冲脉之邪也。大抵治饮食劳倦所得之病,乃虚劳七

损证也,当用温平,甘多辛少之药治之,是其本法也。

如时上见寒热,病四时也,又或将理

不如法,或酒食过多,或辛热之食作病,或寒冷之食作病,或居大热大寒之处益其病,当临

时制宜,暂用大寒大热治法而取效,此从权也,不可以得效之故而久用之,必致难治矣。

《黄帝针经》云∶从下上者,引而去之。上气不足,推而扬之。盖上气者,心肺上焦之

气,阳病在阴,从阴引阳,宜以入肾肝下焦之药,引甘多辛少之药,使升发脾胃之气,又从

而去其邪气于腠理皮毛也。又云∶视前痛者,常先取之,是先以缪刺泻其经络之壅者,为血

凝而不流,故先去之,而后治他病。

<目录>卷中

<篇名>长夏湿热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气汤论

属性:《刺志论》云∶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热伤气故也。《痿论》云∶有所远行劳倦,逢大

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能胜火,则骨枯而髓虚,

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此湿热成痿,令人骨乏无力,

故治痿独取于阳明。

时当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

,肢节沉疼;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膨痞,小便黄而数,大便溏而频,或痢出黄如糜

,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饮食,自汗体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气不病也。其脉中得

洪缓,若湿气相搏,必加之以迟,迟、病虽互换少瘥,其天暑湿令则一也。宜以清燥之剂

治之。

《内经》曰∶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炅则气泄。今暑邪干卫,故身热自汗,以黄 甘

温补之为君;人参、橘皮、当归、甘草,甘微温,补中益气为臣;苍术、白术、泽泻,渗

利而除湿,升麻、葛根,甘苦平,善解肌热,又以风胜湿也。湿胜则食不消而作痞满,故炒

曲甘辛,青皮辛温,消食快气,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故以黄柏苦辛寒,借甘味泻热补水

虚者滋其化源;以人参、五味子、麦门冬,酸甘微寒,救天暑之伤于庚金为佐。名曰清暑益

气汤。

<目录>卷中

<篇名>清暑益气汤

属性:黄 (汗少减五分) 苍术(泔浸,去皮) 升麻(以上各一钱) 人参(去芦) 泽泻 神曲(

炒黄) 橘皮 白术(以上各五分) 麦门冬(去心) 当归身 炙甘草(以上各三分) 青皮(去白,

二分半) 黄柏(酒洗,去皮,二分或三分) 葛根(二分) 五味子(九枚)

上件同 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食远。剂之多少

,临病斟酌。

此病皆由饮食劳倦,损其脾胃,乘天暑而病作也,但药中犯泽泻、猪苓、茯苓、灯心、

通草、木通,淡渗利小便之类,皆从时令之旺气,以泻脾胃之客邪,而补金水之不及也。此

正方已是从权而立之,若于无时病湿热脾旺之证,或小便已数,肾肝不受邪者误用之,必大

泻真阴,竟绝肾水,先损其两目也,复立变证加减法于后。

心火乘脾,乃血受火邪,而不能升发,阳气伏于地中;地者,人之脾也。必用当归和血

,少用黄柏以益真阴。

脾胃不足之证,须少用升麻,乃足阳明、太阴引经之药也。使行阳道,自脾胃中右迁,

少阳行春令,生万化之根蒂也。更少加柴胡,使诸经右迁,生发阴阳之气,以滋春之和气也

脾虚,缘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也;其次肺气受邪,为热所伤,必须用黄 最多,甘草次之

,人参又次之,三者皆甘温之阳药也。脾始虚,肺气先绝,故用黄 之甘温,以益皮毛之气

,而闭腠理,不令自汗而损其元气也。上喘气短懒语,须用人参以补之。心火乘脾,须用炙

甘草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甘草最少,恐资满也。若脾胃之急痛,并脾胃大虚,腹中

急缩,腹皮急缩者,却宜多用之。经云∶急者缓之。若从权,必加升麻以引之,恐左迁之邪

坚盛,卒不肯退,反致项上及肾尻肉消而反行阴道,故使引之以行阳道,使清气之出地,上

迁而上行,以和阴阳之气也。若中满者,去甘草;咳甚者,去人参。如口干嗌干者,加干

葛。

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营血大亏,营气伏于地中,阴火炽盛,日

渐煎熬,血气亏少;且心包与心主血,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心乱而烦,病名曰 ;

者,心惑而烦闷不安也。是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乱于胸中,使周身血逆

行而乱。《内经》云∶从下上者,引而去之。故当加辛温、甘温之剂生阳,阳生则阴长。已

有甘温三味之论。或曰∶甘温何能生血,又非血药也?仲景之法,血虚以人参补之,阳旺则

能生阴血也。更加当归和血。又宜少加黄柏,以救肾水。盖甘寒泻热火,火减则心气得平而

安也。如烦乱犹不能止,少加黄连以去之,盖将补肾水,使肾水旺而心火自降,扶持地中

阳气矣。

如气浮心乱,则以朱砂安神丸镇固之。得烦减,勿再服,以防泻阳气之反陷也。如心下

痞,亦少加黄连。气乱于胸,为清浊相干,故以橘皮理之,又能助阳气之升而散滞气,又助

诸甘辛为用也。

长夏湿土客邪大旺,可从权加苍术、白术、泽泻,上下分消其湿热之气也。湿气大胜,

主食不消化,故食减,不知谷味,加炒曲以消之。复加五味子、麦门冬、人参,泻火益肺气

,助秋损也,此三伏中长夏正旺之时药也。

<目录>卷中

<篇名>随时加减用药法

属性:浊气在阳,乱于胸中,则 满闭塞,大便不通。夏月宜少加酒洗黄柏大苦寒之味,

冬月宜加吴茱萸大辛苦热之药以从权,乃随时用药,以泄浊气之不降也。借用大寒之气于甘

味中,故曰甘寒泻热火也。亦须用发散寒气,辛温之剂多,黄柏少也。

清气在阴者,乃人之脾胃气衰,不能升发阳气,故用升麻、柴胡助辛甘之味,以引元气

之升,不令飧泄也。

堵塞咽喉,阳气不得出者曰塞;阴气不得下降者曰噎。夫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

令诸经不行,则口开、目瞪、气欲绝。当先用辛甘气味俱阳之药,引胃气以治其本,加堵塞

之药以泻其标也。寒月阴气大助阴邪于外,于正药内加吴茱萸,大热大辛苦之味,以泻阴

寒之气。暑月阳盛,则于正药中加青皮、陈皮、益智、黄柏,散寒气,泻阴火之上逆;或以

消痞丸合滋肾丸。滋肾丸者,黄柏、知母,微加肉桂,三味是也。或更以黄连别作丸,二药

七八十丸,空心约宿食消尽服之,待少时,以美食压之,不令胃中停留也。

如食少不饥,加炒曲;如食已心下痞,别服橘皮枳术丸;如脉弦,四肢满闭,便难而心

下痞,加甘草、黄连、柴胡;如腹中气上逆者,是冲脉逆也,加黄柏三分,黄连一分半以泄

之;如大便秘燥,心下痞,加黄连、桃仁,少加大黄、当归身;如心下痞,夯闷者,加白芍

药、黄连;如心下痞,腹胀,加五味子、白芍药、缩砂仁;如天寒,少加干姜或中桂;如心

下痞,中寒者,加附子、黄连;如心下痞,呕逆者,加黄连、生姜、橘皮;如冬月,不加黄

连,少入丁香、藿香叶;如口干嗌干,加五味子、葛根;如胁下急或痛甚,俱加柴胡、甘

草;如胸中满闷郁郁然,加橘红、青皮,木香少许;如头痛有痰,沉重懒倦者,乃太阴痰厥

头痛,加半夏五分,生姜二分或三分;如腹中或周身间有刺痛,皆血涩不足,加当归身;如

哕,加五味子多,益智少;如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气涩滞,加青皮、陈皮、木香,

此三味为定法;如冬天,加益智仁、草豆蔻仁;如夏月,少用,更加黄连;如秋月,气涩滞

,食不下,更加槟榔、草豆蔻仁、缩砂仁,或少加白豆蔻仁;如三春之月,食不下,亦用青

皮少,陈皮多,更加风药,以退其寒覆其上;如初春犹寒,更少加辛热,以补春气之不足,

以为风药之佐,益智、草豆蔻皆可也;如脉弦者,见风动之证,以风药通之;如脉涩,觉

气涩滞者,加当归身、天门冬、木香、青皮、陈皮。有寒者,加桂枝、黄 ;如胸中窒

塞,或气闭闷乱者,肺气涩滞而不行,宜破滞气,青皮、陈皮,少加木香、槟榔;如冬月,

加吴茱萸、人参,或胸中窒塞,闭闷不通者,为外寒所遏,使呼出之气不得伸故也,必

寸口脉弦,或微紧,乃胸中大寒也,若加之以舌上有白苔滑者,乃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明矣

。丹田有热者,必尻臀冷,前阴间冷汗,两丸冷,是邪气乘其本,而正气走于经脉中也。遇

寒,则必作阴阴而痛,以此辨丹田中伏火也。加黄柏、生地黄,勿误作寒证治之。如秋冬天

气寒凉而腹痛者,加半夏,或益智,或草豆蔻之类;如发热,或扪之而肌表热者,此表证也

,只服补中益气汤一二服,亦能得微汗则凉矣;如脚膝痿软,行步乏力,或疼痛,乃肾肝中

伏湿热,少加黄柏,空心服之,不愈,更增黄柏,加汉防己五分,则脚膝中气力如故也;

如多唾,或唾白沫者,胃口上停寒也,加益智仁;如少气不足以息者,服正药二三服;气犹

短促者,为膈上及表间有寒所遏,当引阳气上伸,加羌活、独活, 本最少,升麻多,柴胡

次之,黄 加倍。

<目录>卷中

<篇名>肠下血论

属性:《太阴阳明论》云∶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

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夫肠 者,为水谷与血另作一派,如HT 桶

涌出也。今时值长夏,湿热大盛,正当客气胜而主气弱也,故肠 之病甚,以凉血地黄

汤主之。

<目录>卷中

<篇名>凉血地黄汤

属性:黄柏(去皮,锉,炒) 知母(锉,炒,以上各一钱) 青皮(不去皮穣) 槐子(炒) 熟地黄

当归(以上各五分)

上件 咀。都作一服,用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温服。

如小便涩,脐下闷,

当下之;如有传变,随证加减∶如腹中动摇有水声,而小便不调者,停饮也,诊显何脏之脉

,以去水饮药泻之;假令脉洪大,用泻火利小便药之类是也;如胃虚不能食,而大渴不止者

,不可用淡渗之药止之,乃胃中元气少故也,与七味白术散补之;如发热恶热,烦躁,大渴

不止,肌热不欲近衣,其脉洪大,按之无力者,或兼目痛鼻干者,非白虎汤证也,此血虚发

躁,当以黄 一两、当归身二钱, 咀,水煎服;如大便闭塞,或里急后重,数至圊而

不能便,或少有白脓,或少有血,慎勿利之,利之则必致病重,反郁结而不通也,以升阳除

湿防风汤举其阳,则阴气自降矣。

<目录>卷中

<篇名>升阳除湿防风汤

属性:苍术(泔浸,去皮净,四两) 防风(二钱) 白术 白茯苓 白芍药(以上各一钱)

上件 咀。除苍术另作片子,水一碗半,煮至二大盏,纳诸药,同煎至一大盏,去

渣,稍热服,空心食前。

如此证飧泄不禁,以此药导其湿;如飧泄及泄不止,以风药升阳,苍术益胃去湿;脉实

,胀,闭塞不通,从权以苦多甘少药泄之;如得通,复以升阳汤助其阳,或便以升阳

汤中加下泄药。

<目录>卷中

<篇名>脾胃虚不可妄用吐药论

属性:《六元政纪论》云∶木郁则达之者,盖木性当动荡轩举,是其本体,今乃郁于地中,无

所施为,即是风失其性。人身有木郁之证者,当开通之,乃可用吐法,以助风木,是木郁则

达之之义也。又说,木郁达之者,盖谓木初失其性,郁于地中,今既开发,行于天上,是发

而不郁也,是木复其性也,有余也;有余则兼其所胜,脾土受邪,见之于木郁达之条下,不

止此一验也。又厥阴司天,亦风木旺也,厥阴之胜,亦风木旺也,俱是脾胃受邪,见于上条

,其说一同。或者不悟“木郁达之”四字之义,反作“木郁治之”,重实其实,脾胃又受木

制,又复其木,正谓补有余而损不足也。既脾胃之气先已不足,岂不因此而重绝乎!

再明胸中窒塞当吐,气口三倍大于人迎,是食伤太阴。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

,不吐则死。以其下部无脉,知其木郁在下也,塞道不行,而肝气下绝矣。兼肺金主塞而不

降,为物所隔,金能克木,肝木受邪,食塞胸咽,故曰在上者因而越之。仲景云∶实烦以瓜

蒂散吐之;如经汗下,谓之虚烦,又名懊 ,烦躁不得眠,知其木郁也,以栀子豉汤吐

之。昧者将膈咽不通,上支两胁,腹胀,胃虚不足,乃浊气在上则生 胀之病吐之。况

胃虚必怒,风木已来乘陵胃中,《内经》以铁落镇坠之,岂可反吐,助其风木之邪?不主吐

而吐,其差舛如天地之悬隔。大抵胸中窒塞,烦闷不止者,宜吐之耳。

<目录>卷中

<篇名>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

属性:《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宫,神明出焉。凡怒、忿、悲、思、恐、惧,皆损

元气。夫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也。心脉者,神之舍,心君不宁,化而为火

,火者,七神之贼也。故曰阴火太盛,经营之气,不能颐养于神,乃脉病也。神无所养,津

液不行,不能生血脉也。心之神,真气之别名也,得血则生,血生则脉旺,脉者神之舍。若

心生凝滞,七神离形,而脉中唯有火矣。善治斯疾者,惟在调和脾胃,使心无凝滞,或生欢

忻,或逢喜事,或天气暄和,居温和之处,或食滋味,或眼前见欲受事,则慧然如无病矣,

盖胃中元气得舒伸故也。

<目录>卷中

<篇名>凡治病当问其所便

属性:《黄帝针经》云∶中热消瘴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

胀;肠中热,胃中寒,则胀而且泄。非独肠中热则泄,胃中寒传化亦泄。

胃欲热饮,肠欲寒饮,虽好恶不同,春夏先治标,秋冬先治本。衣服,寒无凄怆,暑无

出汗;热无灼灼,寒无怆怆,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

此规矩法度,乃常道也,正理也,揆度也,当临事制宜。以反常合变耳。

<目录>卷中

<篇名>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其为病互相出见论

属性:黄帝曰∶何谓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

,乱于胸中,是为大 。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 首静伏。乱于肺,则 仰喘喝,

按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大法》云∶从下上者,引而去之。又法云∶在经者,宜发之。

黄帝曰∶五乱者,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

黄帝曰∶愿闻其道。岐伯曰∶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神门、大陵)。

滋以化源,补以甘温,泻以甘寒,以酸收之,以小苦通之,以微苦辛甘轻剂,同精导气

,使复其本位。

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荣,足少阴输(鱼际并太渊输)。

太阴以苦甘寒。乃乱于胸中之气,以分化之味去之;若成痿者,以导湿热;若善多涕,

从权治以辛热。仍引胃气前出阳道,不令湿土克肾,其穴在太溪。

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章门、中脘、三里)。

因足太阴虚者,于募穴中导引之于血中。有一说,腑输、去腑病也,胃虚而致太阴无所

禀者,于足阳明胃之募穴中引导之。如气逆上而霍乱者,取三里,气下乃止,不下复始。

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荣、输(通谷深,束骨深)。

先取天柱、大杼,不补不泻,以导气而已。取足太阳膀胱经中,不补不泻,深取通谷、

束骨。丁心火,己脾土穴中以引导去之。如用药,于太阳引经药中,少加苦寒、甘寒

以导去之,清凉为之辅佐及使。

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荣输(二间、三间深取之,内庭、陷

谷深取之)。

视其足、臂之血络尽取之,后治其痿、厥,皆不补不泻,从阴深取,引而上之。上之者

,出也,去也。皆阴火有余,阳气不足,伏匿于地中者。血,营也,当从阴引阳,先于地中

升举阳气,次泻阴火,乃导气同精之法。

黄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

足也,乱气之相逆也。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论,请着之玉版,命曰治乱也。

<目录>卷中

<篇名>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属性:《阴阳应象论》云∶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夫阴病在阳者,是天外风寒之邪乘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 、脏 ,是人之受天外客

邪。亦有二说∶中于阳则流于经。此病始于外寒,络归外热,故以治风寒之邪,治其各脏之

;非止风寒而已,六淫湿、暑、燥、火,皆五脏所受,乃筋骨血脉受邪,各有背上五脏

以除之。伤寒一说从仲景,中八风者,有风论;中暑者,治在背上小肠 ;中湿者,治在胃

;中燥者,治在大肠 。此皆六淫客邪有余之病,皆泻在背之腑 。若病久传变,有虚有

实,各随病之传变,补泻不定,只治在背腑 。

另有上热下寒。经曰∶阴病在阳,当从阳引阴,必须先去络脉经隧之血。若阴中火旺,

上腾于天,致六阳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脏之血络,引而下行,天气降下,则下寒之病自

去矣,慎勿独泻其六阳。此病阳亢,乃阴火之邪滋之,只去阴火,只损血络经隧之邪,勿误

也。

阳病在阴者,病从阴引阳,是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又曰∶饮食失节,及劳役形

质,阴火乘于坤土之中,致谷气、营气、清气、胃气、元气不得上升,滋于六腑之阳气,是

五阳之气先绝于外,外者,天也。下流伏于坤土阴火之中。皆先由喜、怒、悲、忧、恐,

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当从胃合三里穴中推而扬之

,以伸元气,故曰从阴引阳。若元气愈不足,治在腹上诸腑之募穴;若传在五脏,为九窍不

通,随各窍之病,治其各脏之募穴于腹。故曰,五脏不平,乃六腑元气闭塞之所生也。又曰

∶五脏不和,九窍不通,皆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曰阳不胜其阴。凡治腹之募,皆为元气

不足,从阴引阳勿误也。若错补四末之 ,错泻四末之余,错泻者,差尤甚矣。按岐伯所

说,况取穴于天上,天上者,人之背上五脏六腑之 ,岂有生者乎?兴言及此,寒心彻骨!

若六淫客邪及上热下寒,筋骨皮肉血脉之病,错取穴于胃之合,及诸腹之募者必危,亦岐伯

之言下工,岂可不慎哉。

<目录>卷中

<篇名>三焦元气衰旺

属性:《黄帝针经》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瞑。中气不

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为痿厥心 ,补足外踝下留之。

此三元真气衰惫,皆由脾胃先虚,而气不上行之所致也。加之以喜、怒、悲、忧、恐

,危亡速矣。

<目录>卷下

<篇名>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

属性:《黄帝针经》云∶手阳明大肠,手太阳小肠,皆属足阳明胃。小肠之穴,在巨虚下廉,

大肠之穴,在巨虚上廉,此二穴,皆在足阳明胃三里穴下也。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

小肠受胃之荣气,乃能行津液于上焦,溉灌皮毛,充实腠理。若饮食不节,胃气不及,大肠

、小肠无所禀受,故津液涸竭焉。《内经》云∶耳鸣、耳聋,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此

胃弱不以滋养手太阳小肠、手阳明大肠。故有此证。然亦止从胃弱而得之,故圣人混言肠

胃之所生也。或曰∶子谓混言肠胃所生,亦有据乎?予应之曰∶《玉机真脏论》云∶脾不及

,令人九窍不通,谓脾为死阴,受胃之阳气,能上升水谷之气于肺,上充皮毛,散入四脏;

今脾无所禀,不能行气于脏腑,故有此证,此则脾虚九窍不通之谓也。虽言脾虚,亦胃之不

足所致耳。此不言脾,不言肠胃,而言五脏者又何也?予谓∶此说与上二说无以异也,盖谓

脾不受胃之禀命,致五脏所主九窍,不能上通天气,皆闭塞不利也,故以五脏言之。此三者

,止是胃虚所致耳。然亦何止于此,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

运之气,而百病生焉,岂一端能尽之乎。

<目录>卷下

<篇名>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属性: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运气

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又天气、人气、地气,乃三焦之气。分而言之则异

,其实一也,不当作异名异论而观之。

饮食劳役所伤,自汗小便数,阴火乘土位,清气不生,阳道不行,乃阴血伏火。况阳明

胃土,右燥左热,故化燥火而津液不能停;且小便与汗,皆亡津液。津液至中宫变化为血也

。脉者,血之府也,血亡则七神何根据,百脉皆从此中变来也。众之百病,莫大于中风,有汗

则风邪客之,无汗则阳气固密,腠理闭拒,诸邪不能伤也。

或曰∶经言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又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又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又头痛耳鸣,九窍不通利,肠胃之所生也。请析而解之?答曰

∶夫脾者,阴土也,至阴之气,主静而不动;胃者,阳土也,主动而不息。阳气在于地下,

乃能生化万物。故五运在上,六气在下。其脾长一尺,掩太仓,太仓者,胃之上口也。脾受

胃禀,乃能熏蒸腐熟五谷者也。胃者,十二经之源,水谷之海也,平则万化安,病则万化

危。五脏之气,上通九窍。五脏禀受气于六腑,六腑受气于胃。六腑者,在天为风、寒、暑

、湿、燥、火,此无形之气也。胃气和平,荣气上升,始生温热。湿热者,春夏也,行阳

二十五度。六阳升散之极,下而生阴,阴降则下行为秋冬,行阴道,为寒凉也。胃既受病,

不能滋养,故六腑之气已绝,致阳道不行,阴火上行。五脏之气,各受一腑之化,乃能滋养

皮肤血脉筋骨,故言五脏之气已绝于外,是六腑生气先绝,五脏无所禀受,而气后绝矣。肺

本收下,又主五气,气绝则下流,与脾土叠于下焦,故曰重强。胃气既病则下溜。经云∶湿

从下受之,脾为至阴,本乎地也,有形之土,下填九窍之源,使不能上通于天,故曰五脏不

和,则九窍不通。胃者,行清气而上,即地之阳气也,积阳成天,曰清阳出上窍,曰清阳实

四肢,曰清阳发腠理者也。脾胃既为阴火所乘,谷气闭塞而下流,即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

利。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故筋骨皮肉

血脉皆弱,是气血俱羸弱矣。劳役动作,饮食饥饱,可不慎乎。凡有此病者,虽不变易他疾

,已损其天年,更加之针灸用药差误,欲不夭枉得乎?

<目录>卷下

<篇名>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

属性:夫脾胃虚,则湿土之气溜于脐下,肾与膀胱受邪。膀胱主寒,肾为阴火,二者俱弱,润

泽之气不行。大肠者,庚也,燥气也,主津;小肠者,丙也,热气也,主液。此皆属胃,胃

虚则无所受气而亦虚,津液不濡,睡觉口燥咽干,而皮毛不泽也。甲胆,风也,温也,主生

化周身之血气;丙小肠,热也,主长养周身之阳气。亦皆禀气于胃,则能浮散也,升发也;

胃虚则胆及小肠温热生长之气俱不足,伏留于有形血脉之中,为热病,为中风,其为病不可

胜纪,青、赤、黄、白、黑五腑皆滞。三焦者,乃下焦元气生发之根蒂,为火乘之,是六腑

之气俱衰也。腑者,腑库之腑,包含五脏及形质之物而藏焉。且六腑之气,外无所主,内有

所受。感天之风气而生甲胆,感暑气而生丙小肠,感湿化而生戊胃,感燥气而生庚大肠,感

寒气而生壬膀胱,感天一之气而生三焦,此实父气,无形也。风、寒、暑、湿、燥、火,乃

温、热、寒、凉之别称也,行阳二十五度,右迁而升浮降沉之化也,其虚也,皆由脾胃之弱

以五脏论之,心火亢甚,乘其脾土曰热中,脉洪大而烦闷。《难经》云∶脾病,当脐有

动气,按之牢若痛。动气,筑筑然坚牢,如有积而硬,若似痛也,甚则亦大痛,有是则脾虚

病也,无则非也。更有一辨,食入则困倦,精神昏冒而欲睡者,脾亏弱也。且心火大盛,左

迁入于肝木之分,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其脉洪大而弦,时缓,或为眩运战摇,或为麻木不

仁,此皆风也。脾病,体重即痛,为痛痹,为寒痹,为诸湿痹,为痿软失力,为大疽大痈。

若以辛热助邪,则为热病,为中风,其变不可胜纪。木旺营运,北越左迁,入地助其肾水,

水得子助,入脾为痰涎,自入为唾,入肝为泪,入肺为涕,乘肝木而反克脾土明矣。当先于

阴分补其阳气升腾,行其阳道而走空窍,次加寒水之药降其阴火,黄柏、黄连之类是也。先

补其阳,后泻其阴,脾胃俱旺而复于中焦之本位,则阴阳气平矣。火曰炎上,水曰润下,今

言肾主五液,上至头,出于空窍,俱作泣、涕、汗、涎、唾者何也?曰∶病痫者,涎沫出于

口,冷汗出于身,清涕出于鼻,皆阳跷、阴跷、督、冲四脉之邪上行,肾水不任煎熬,沸腾

上行为之也。此奇邪为病,不系五行阴阳十二经所拘,当从督、冲、二跷、四穴中奇邪之法

治之。

五脏外有所主,内无所受。谓无所受盛,而外主皮毛、血脉、肌肉、筋骨及各空窍是也

;若胃气一虚,脾无所禀受,则四脏经络皆病。况脾全藉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

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目录>卷下

<篇名>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论

属性:夫饮食劳役皆自汗,乃足阳明化燥火,津液不能停,故汗出小便数也。邪之大者,莫若

中风。风者,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虽然,无虚邪,则风雨寒不能独伤人,必先中虚邪,

然后贼邪得入矣。至于痿、厥逆,皆由汗出而得之也。且冬阳气伏藏于水土之下,如非常泄

精,阳气已竭,则春令从何而得,万化俱失所矣。在人则饮食劳役,汗下时出,诸病遂生。

予所以谆谆如此者,盖亦欲人知所慎也。

<目录>卷下

<篇名>忽肥忽瘦论

属性:《黄帝针经》云∶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夫气虚不能寒,血虚不能热,血气俱虚,不能

寒热。而胃虚不能上行,则肺气无所养,故少气;卫气既虚,不能寒也。下行乘肾肝助火为

毒,则阴分气衰血亏,故寒热少气。血上下行者,足阳明胃之脉衰,则冲脉并阳明之脉,上

行于阳分,逆行七十二度,脉之火大旺,逆阳明脉中,血上行,其血冲满于上;若火时退伏

于下,则血下行,故言血上下行,俗谓之忽肥忽瘦者是也。经曰∶热伤气。又曰∶壮火食气

。故脾胃虚而火胜,则必少气,不能卫护皮毛,通贯上焦之气而短少也。阴分血亏,阳分气

削,阴阳之分,周身血气俱少,不能寒热,故言寒热也。《灵枢经》云∶上焦开发,宣五谷

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此则胃气平而上行也。

<目录>卷下

<篇名>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

属性:《阴阳应象论》云∶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然岁以春为首,正,正也;寅,引

也。少阳之气始于泉下,引阴升而在天地人之上,即天之分,百谷草木皆甲坼于此时也。至

立夏少阴之火炽于太虚,则草木盛茂,垂枝布菜。乃阳之用,阴之体,此所谓天以阳生阴长

。经言岁半以前,天气主之,在乎升浮也。至秋而太阴之运,初自天而下逐,阴降而彻地,

则金振燥令,风厉霜飞,品物咸殒,其枝独存,若乎毫毛。至冬则少阴之气复伏于泉下,水

冰地坼,万类周密。阴之用,阳之体也,此所谓地以阳杀阴藏。经言岁半以后,地气主之,

在乎降沉也。至于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洌,此则正气之序也。故曰∶履

端于始,序则不愆。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环无端,运化万物,其实一气也。

设或阴阳错综,胜复之变,自此而起。万物之中,人一也,呼吸升降,效象天地,

准绳阴阳。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

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

也。若夫顺四时之气,起居有时,以避寒暑,饮食有节,及不暴喜怒,以颐神志,常欲四时

均平,而无偏胜则安。不然,损伤脾胃,真气下溜,或下泄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无春夏,

乃生长之用,陷于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或久升而不降亦病焉。于此求之,则知履端之义

矣。

<目录>卷下

<篇名>阴阳寿夭论

属性:《五常政大论》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夫阴精所奉者,上奉于阳,谓春

夏生长之气也;阳精所降者,下降于阴,谓秋冬收藏之气也。且如地之伏阴,其精遇春而

变动,升腾于上,即曰生发之气;升极而浮,即曰蕃秀之气,此六气右迁于天,乃天之清阳

也。阳主生,故寿。天之元阳,其精遇秋而退,降坠于下,乃为收敛殒杀之气;降极而沉,

是为闭藏之气,此五运左迁入地,乃地之浊阴也。阴主杀,故夭。根于外者,名曰气立,气

止则化绝。根于内者,名曰神机,神去则机息。皆不升而降也。地气者,人之脾胃也,脾主

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

中出也。故动止饮食,各得其所,必清必净,不令损胃之元气,下乘肾肝,及行秋冬殒杀之

令,则亦合于天数耳。

<目录>卷下

<篇名>五脏之气交变论

属性:《五脏别论》云∶五气入鼻,藏于心肺。《难经》云∶肺主鼻,鼻和则知香臭。洁古云

∶视听明而清凉,香臭辨而温暖。此内受天之气,而外利于九窍也。夫三焦之窍开于喉,出

于鼻。鼻乃肺之窍,此体也;其闻香臭者,用也。心主五臭,舍于鼻。盖九窍之用,皆禀长

生为近。心,长生于酉,酉者肺,故知臭为心之所用,而闻香臭也。耳者,上通天气,肾之

窍也,乃肾之体,而为肺之用,盖肺长生于子,子乃肾之舍而肺居其中,而能听音声也。一

说,声者天之阳,音者天之阴。在地为五律,在人为喉之窍,在口乃三焦之用。肺与心合而

为言出于口也,此口心之窍开于舌为体,三焦于肺为用,又不可不知也。肝之窍通于目,离

为火,能耀光而见物,故分别五色也,肝为之舍。肾主五精,鼻藏气于心肺,故曰主百脉而

行阳道。经云∶脱气者目盲,脱精者耳聋,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此明耳、目、口、鼻

为清气所奉于天,而心劳胃损则受邪也。

<目录>卷下

<篇名>阴阳升降论

属性:《易》曰∶两仪生四象,乃天地气交,八卦是也。在人则清浊之气皆从脾胃出,荣气荣

养周身,乃水谷之气味化之也。

清阳为天(积阳成天。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水谷之精气也,气海也,七神也,元

气也,父也),清中清者,清肺以助天真。清阳出上窍(耳、目、鼻、口之七窍是也),清中

浊者,荣华腠理。清阳发腠理(毛窍也),清阳实四肢(真气充实四肢)。浊阴为地(积阴成地

。云出天气,雨出地气。五谷五味之精,是五味之化也。血荣也,维持神明也,血之将会

也,母也),浊中清者,荣养于神(降至中脘而为血,故曰心主血,心藏神)。浊阴出下窍(前

阴膀胱之窍也),浊中浊者,坚强骨髓。浊阴走五脏(散于五脏之血也,养血脉,润皮肤、

肌肉、筋者是也,血生肉者此也),浊阴归六腑(谓毛脉合精,经气归于腑者是也)。

天气清静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

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

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 不荣;贼风数至,豪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

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苛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此说人之不避大寒伤形,大热伤气,四时节候更改之异气,及饮食失节,妄作劳役,心

生好恶,皆令元气不行,气化为火,乃失生夭折之由耳。

<目录>卷下

<篇名>调理脾胃治验治法用药若不明升降浮沉差互反损论

属性:予病脾胃久衰,视听半失,此阴盛乘阳,加之气短,精神不足,此由弦脉令虚,多言

之过,皆阳气衰弱,不得舒伸,伏匿于阴中耳。癸卯岁六七月间,淫雨阴寒,逾月不止,时

人多病泄利,湿多成五泄故也。一日,予体重、肢节疼痛,大便泄并下者三,而小便闭塞。

思其治法,按∶《内经·标本论》∶大小便不利,无问标本,先利大小便。又云∶在下者

,引而竭之,亦是先利小便也。又云∶诸泄利,小便不利,先分别之。又云∶治湿不利小便

,非其治也。皆当利其小便,必用淡味渗泄之剂以利之,是其法也。噫!圣人之法,虽布在

方册,其不尽者,可以求责耳。今客邪寒湿之淫,从外而入里,以暴加之,若从以上法度,

用淡渗之剂以除之,病虽即已,是降之又降,是复益其阴,而重竭其阳气矣,是阳气愈削,

而精神愈短矣,是阴重强而阳重衰矣,反助其邪之谓也。故必用升阳风药即瘥,以羌活、独

活、柴胡、升麻各一钱,防风根截半钱,炙甘草根截半钱,同 咀,水四中盏,煎至一

盏,去渣,稍热服。大法云∶湿寒之胜,助风以平之。又曰∶下者举之,得阳气升腾而

去矣。又法云∶客者除之,是因曲而为之直也。夫圣人之法,可以类推,举一而知百病者

,若不达升降浮沉之理,而一概施治,其愈者幸也。

戊申六月初,枢判白文举年六十二,素有脾胃虚损病,目疾时作,身面目睛俱黄,小

便或黄或白,大便不调,饮食减少,气短上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至六月中,目疾复作

,医以泻肝散下数行,而前疾增剧。予谓大黄、牵牛,虽除湿热,而不能走经络。下咽,不

入肝经,先入胃中。大黄苦寒,重虚其胃;牵牛其味至辛,能泻气,重虚肺本,嗽大作,盖

标实不去,本虚愈甚。加之适当暑雨之际,素有黄证之人,所以增剧也。此当于脾胃肺之本

脏,泻外经中之湿热,制清神益气汤主之而愈。

<目录>卷下

<篇名>清神益气汤

属性:茯苓 升麻(以上各二分) 泽泻 苍术 防风(以上各三分) 生姜(五分)

此药能走经,除湿热而不守,故不泻本脏,补肺与脾胃本中气之虚弱。

青皮(一分) 橘皮 生甘草 白芍药

此药皆能守本而不走经。不走经者,不滋经络中邪;守者,能补脏之元气。

黄柏(一分) 麦门冬 人参(以上各二分) 五味子(三分)

此药去时令浮热湿蒸

上件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空心服。

火炽之极,金伏之际,而寒水绝体,于此时也。故急救之以生脉散,除其湿热,以恶其

太甚。肺欲收,心苦缓,皆酸以收之。心火盛则甘以泻之,故人参之甘,佐以五味子之酸。

孙思邈云∶夏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是也。麦门冬之微苦寒,能滋水之源于金之位,而

清肃肺气,又能除火刑金之嗽,而敛其痰邪。复微加黄柏之苦寒,以为守位,滋水之流,以

镇坠其浮气,而除两足之痿弱也。

范天 之内,素有脾胃之证,时显烦躁,胸中不利,大便不通。初冬出外而晚归,

为寒气怫郁,闷乱大作,火不得升故也。医疑有热,治以疏风丸,大便行而病不减。又疑药

力小,复加七八十丸,下两行,前证仍不减,复添吐逆,食不能停,痰唾稠粘,涌出不止

,眼黑头旋,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不欲言。心神颠倒,兀兀不止,目不敢开,如在

风云中。头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余谓前证乃胃气已损,复下两次,

则重虚其胃,而痰厥头痛作矣。制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而愈。

<目录>卷下

<篇名>半夏白术天麻汤

属性:黄柏(二分) 干姜(三分) 天麻 苍术 白茯苓 黄 泽泻 人参(以上各五分) 白术 炒

曲(以上各一钱) 半夏(汤洗七次) 大麦 面 橘皮(以上各一钱五分)

上件 咀。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带热服,食前。此头痛苦甚,

谓之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其苗为定风草

,独不为风所动也。黄 甘温,泻火补元气;人参甘温,泻火补中益气;二术俱苦甘温,

除湿补中益气;泽、苓利小便导湿;橘皮苦温,益气调中升阳;曲消食,荡胃中滞气;大麦

面宽中助胃气;干姜辛热,以涤中寒;黄柏苦大寒,酒洗以主冬天少火在泉发躁也。

<目录>卷下

<篇名>人参芍药汤

属性:麦门冬(二分) 当归身 人参(以上各三分) 炙甘草 白芍药 黄 (以上各一钱) 五味子(五

上件 咀。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既愈。继而冬

居旷室,卧热炕,而吐血数次。予谓此人久虚弱,附脐有形,而有大热在内,上气不足,阳气

外虚,当补表之阳气,泻里之虚热。

冬居旷室,衣服复单薄,是重虚其阳。表有大寒,壅遏里热,火邪不得舒伸,故血出于

口。因思仲景太阳伤寒一证,当以麻黄汤发汗,而不与之,遂成衄血,却与之立愈,与此

甚同,因与麻黄人参芍药汤。

<目录>卷下

<篇名>麻黄人参芍药汤

属性:人参(益三焦元气不足而实其表也) 麦门冬(以上各三分) 桂枝(以补表虚) 当归身(和

血养血,各五分) 麻黄(去其外寒) 炙甘草(补其脾)

白芍药 黄 (以上各一钱) 五味子(二

上件 咀。都作一服,水三盏,煮麻黄一味,令沸,去沫,至二盏,入余药,同煎

至一盏,去渣,热服,临卧。

<目录>卷下

<篇名>升阳散火汤

属性:治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燎,扪之烙手,此病多因

血虚而得之。或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之。

生甘草(二钱) 防风(二钱五分) 炙甘草(三钱) 升麻 葛根 独活 白芍药 羌活 人参(以

上各五钱) 柴胡(八钱)

上件 咀。每服秤半两,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忌寒凉之物,及

<目录>卷下

<篇名>安胃汤

属性:治因饮食汗出,日久心中虚,风虚邪令人半身不遂,见偏风痿痹之证,当先除其汗, 悍之气,按而收之。

黄连(拣净,去须) 五味子(去子) 乌梅(去核) 生甘草(以上各五分) 熟甘草(三分) 升

麻梢(二分)

上 咀。分作二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远。忌湿面、酒、

五辛、大料物之类。

<目录>卷下

<篇名>清胃散

属性:治因服补胃热药,而致上下牙痛不可忍,牵引头脑满热,发大痛,此足阳明别络入脑

也。喜寒恶热,此阳明经中热盛而作也。

真生地黄 当归身(以上各三分) 牡丹皮(半钱) 黄连(拣净,六分,如黄连不好,更加二分

;如夏月倍之。大抵黄连临时,增减无定) 升麻(一钱)

上为细末。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渣,放冷服之。

<目录>卷下

<篇名>清阳汤

属性:治口 ,颊腮急紧,胃中火盛,必汗不止而小便数也。

红花 酒黄柏 桂枝(以上各一分) 生甘草 苏木(以上各五分) 炙甘草(一钱) 葛根(一钱五

分) 当归身 升麻 黄 (以上各二钱)

上件 咀。都作一服,酒三大盏,煎至一盏二分,去渣,稍热服,食前。服讫,

以火熨摩紧结处而愈。夫口 筋急者,是筋脉血络中大寒,此药以代燔针劫刺破血以去

其凝结,内则泄冲脉之火炽。

<目录>卷下

<篇名>胃风汤

属性:治虚风证,能食,麻木,牙关急搐,目内蠕 ,胃中有风,独面肿。

蔓荆子(一分) 干生姜(二分) 草豆蔻 黄柏 羌活 柴胡 本(以上各三分) 麻黄(五分,

不去节) 当归身 苍术 葛根(以上各一钱) 香白芷(一钱二分) 炙甘草(一钱五分) 升麻(二钱

枣(四枚)

上件锉如麻豆大。分二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热服,食后。

<目录>卷下

<篇名>阳明病湿胜自汗论

属性:或曰∶湿之与汗,阴乎阳乎?曰∶西南坤土也。脾胃也,人之汗,犹天地之雨也。阴滋

其湿,则为雾露为雨也。阴湿寒,下行之地气也。汗多则亡阳,阳去则阴胜也,甚为寒中。

湿胜则音声如从瓮中出,湿若中水也。相家有说,土音如居深瓮中,言其壅也,远也,不出

也,其为湿审矣。又知此二者,一为阴寒也。《内经》曰∶气虚则外寒,虽见热中,蒸蒸为

汗,终传大寒。知始为热中,表虚亡阳,不任外寒,终传寒中,多成痹寒矣。色以候天,脉

以候地。形者,乃候地之阴阳也,故以脉气候之,皆有形无形可见者也。

<目录>卷下

<篇名>调卫汤

属性:治湿胜自汗,补卫气虚弱,表虚不任外寒。

苏木 红花(以上各一分) 猪苓(二分) 麦门冬(三分) 生地黄(三分) 半夏(汤洗七次) 生黄

芩生甘草 当归梢(以上各五分)

羌活(七分) 麻黄根 黄 (以上各一钱) 五味子(七枚)

上 咀,如麻豆大。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中风证必自汗

,汗多不得重发汗,故禁麻黄而用根节也。

<目录>卷下

<篇名>湿热成痿肺金受邪论

属性:六七月之间,湿令大行,子能令母实而热旺,湿热相合,而刑庚大肠,故寒凉以救之。

燥金受湿热之邪,绝寒水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软瘫,不能动

,行走不正,两足欹侧。以清燥汤主之。

<目录>卷下

<篇名>清燥汤

属性:黄连(去须) 酒黄柏 柴胡(以上各一分) 麦门冬 当归身 生地黄 炙甘草 猪苓 曲

(以上各二分) 人参 白茯苓

上 咀,如麻豆大。每服半两,水二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稍热,空心服。

<目录>卷下

<篇名>助阳和血补气汤

属性:治眼发后,上热壅,白睛红,多眵泪,无疼痛而瘾涩难开。此服苦寒药太过,而真气不

能通九窍也,故眼昏花不明,宜助阳和血补气。

香白芷(二分) 蔓荆子(三分) 炙甘草 当归身(酒洗) 柴胡(以上各五分) 升麻 防风(以

上各七分) 黄 (一钱)

上 咀。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热服,临卧。避风处睡,忌风

寒及食冷物。

<目录>卷下

<篇名>升阳汤

属性:治大便一日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时泄泻,腹中鸣,小便黄。

柴胡 益智仁 当归身 橘皮(以上各三分) 升麻(六分) 甘草(二钱) 黄 (三钱) 红花(少许

上 咀。分作二服,每服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

<目录>卷下

<篇名>升阳除湿汤

属性: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肠鸣腹痛,泄泻无度,小便黄,四肢困弱。

甘草 大麦 面(如胃寒腹鸣者加) 陈皮 猪苓(以上各三分) 泽泻 益智仁 半夏

防风 神曲 升麻 柴胡 羌活(以上各五分) 苍术(一钱)

上 咀。作一服,水三大盏,生姜三片,枣二枚,同煎至一盏,去渣,空心服。

<目录>卷下

<篇名>益胃汤

属性:治头闷,劳动则微痛,不喜饮食,四肢怠惰,躁热短气,口不知味,肠鸣,大便微溏黄

色,身体昏闷,口干不喜食冷。

黄 甘草 半夏(以上各二分) 黄芩 柴胡 人参 益智仁 白术(以上各三分) 当归梢

陈皮 升麻(以上各五分) 苍术(一钱五分)

上 咀。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前。忌饮食失节、生

冷、硬物、酒、湿面。

<目录>卷下

<篇名>生姜和中汤

属性:治食不下,口干虚渴,四肢困倦。

生甘草 炙甘草(以上各一分) 酒黄芩 柴胡 橘皮(以上各二分) 升麻(三分) 人参 葛根

本 白术(以上各五分) 羌活(七分) 苍术(一钱) 生黄芩(二钱)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盏,生姜五片,枣二枚,劈开,同煎至一盏,去渣,稍热

服之,食前。

<目录>卷下

<篇名>强胃汤

属性:治因饮食劳役所伤,腹胁满闷短气,遇春口淡无味,遇夏虽热而恶寒,常如饱,不喜食

冷物。

黄柏 甘草(以上各五分) 升麻 柴胡 当归身 陈皮(以上各一钱) 生姜 曲(以上各一钱

五分) 草豆蔻(二钱) 半夏 人参(以上各三钱) 黄 (一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前。

<目录>卷下

<篇名>温胃汤

属性:专治服寒药多,致脾胃虚弱,胃脘痛。

人参 甘草 益智仁 缩砂仁 浓朴(以上各二分) 白豆蔻 干生姜 泽泻 姜黄(以上各

三分) 黄 陈皮(以上各七分)

上件为极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半盏,温服,食前。

<目录>卷下

<篇名>和中丸

属性:人参 干生姜 橘红(以上各一钱) 干木瓜(二钱) 炙甘草(三钱)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不进饮食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水送下,食前服。

<目录>卷下

<篇名>藿香安胃散

属性:治脾胃虚弱,不进饮食,呕吐不待腐熟。

藿香 丁香 人参(以上各二钱五分) 橘红(五钱)

上件四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一片,同煎至七分,和渣冷服,食前

<目录>卷下

<篇名>异功散

属性:治脾胃虚冷,腹鸣,腹痛,自利,不思饮食。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橘皮(以上各五分)

上为粗散。每服五钱,水二大盏,生姜三片,枣二枚,同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食前。先用数服,以正其气。

<目录>卷下

<篇名>饮食伤脾论

属性:《四十九难》曰∶饮食劳倦则伤脾。又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肠 为痔。夫脾

者,行胃津液,磨胃中之谷,主五味也。胃既伤,则饮食不化,口不知味,四肢倦困,心腹

痞满,兀兀欲吐而恶食,或为飧泄,或为肠 ,此胃伤脾亦伤明矣。大抵伤饮伤食,其

治不同。伤饮者,无形之气也。宜发汗,利小便,以导其湿。伤食者,有形之物也。轻则消

化,或损其谷,此最为妙也,重则方可吐下。今立数方,区分类析,以列于后。

<目录>卷下

<篇名>五苓散

属性:治烦渴饮水过多,或水入即吐,心中淡淡,停湿在内,小便不利。

桂(一两) 茯苓 猪苓 白术(以上各一两五钱) 泽泻(二两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汤调服,不拘时候,服讫,多饮热汤,有汗出即愈。如瘀热在里

,身发黄胆,浓煎茵陈汤调下,食前服之。如疸发渴,及中暑引饮,亦可用水调服。

<目录>卷下

<篇名>论饮酒过伤

属性: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若伤之,止当发散,汗出则愈矣;其次

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湿。今之酒病者,往往服酒症丸,大热之药下之,又有

用牵牛、大黄下之者,是无形元气受病,反下有形阴血,乖误甚矣!酒性大热,以伤元气,

而复重泻之,况亦损肾水,真阴及有形阴血俱为不足,如此则阴血愈虚,真水愈弱,阳毒之

热大旺,反增其阴火,是以元气消耗折人长命;不然,则虚损之病成矣。酒疸

下之,久久为黑疸。慎不可犯。以葛花解酲汤主之。

<目录>卷下

<篇名>葛花解酲汤

属性: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战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

莲花青皮(去穣,三分) 木香(五分) 橘皮(去白) 人参(去芦) 猪苓(去黑皮) 白茯苓(以

上各一钱五分) 神曲(炒黄色) 泽泻 干生姜 白术(以上各二钱) 白豆蔻仁 葛花 砂仁(以

上为极细末,秤,和匀。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此盖不得已而

用之,岂可恃赖日日饮酒,此方气味辛辣,偶因酒病服之,则不损元气,何者?敌酒病也。

<目录>卷下

<篇名>枳术丸

属性:治痞,消食,强胃。

枳实(麸炒黄色,去穣,一两) 白术(二两)

上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用白汤下,无时。

白术者,本意不取其食速化,但令人胃气强,不复伤也。

<目录>卷下

<篇名>橘皮枳术丸

属性:治老幼元气虚弱,饮食不消,脏腑不调,心下痞闷。

枳实(麸炒,去穣) 橘皮(以上各一两) 白术(二两)

上件为细末,荷叶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食远。

夫内伤用药之大法,所贵服之强人胃气,令胃气益浓,虽猛食、多食、重食而不伤,此

能用食药者也。此药久久益胃气,令不复致伤也。

<目录>卷下

<篇名>半夏枳术丸

属性:治因冷食内伤。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 枳实(麸炒黄色) 白术(以上各二两)

上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添服不妨,无定法。如热

汤浸蒸饼为丸亦可。

如食伤,寒热不调,每服加上二黄丸十丸,白汤下。

更作一方,加泽泻一两为丸,有小便淋者用。

<目录>卷下

<篇名>木香干姜枳术丸

属性:破除寒滞气,消寒饮食。

木香(三钱) 干姜(五钱,炮) 枳实(一两,炒) 白术(一两五钱)

上为极细末,荷叶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水送下,食前。

<目录>卷下

<篇名>木香人参生姜枳术丸

属性:开胃进食。

干生姜(二钱五分) 木香(三钱) 人参(三钱五分) 陈皮(四钱) 枳实(一两,炒黄) 白术(一两五

上为细末,荷叶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水送下,食前。忌饱食。

<目录>卷下

<篇名>和中丸

属性:治病久虚弱,厌厌不能食,而脏腑或秘或溏,此胃气虚弱也。常服则和中理气,消痰去

湿,浓肠胃,进饮食。

木香(二钱五分) 枳实(麸炒) 炙甘草(以上各三钱五分) 槟榔(四钱五分) 陈皮(去白,八钱

半夏(汤洗七次) 浓朴(姜制,以上各一两) 白术(一两二钱)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水送下,食前或食

<目录>卷下

<篇名>交泰丸

属性:升阳气,泻阴火,调营气,进饮食,助精神,宽腹中,除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沉困懒

干姜(炮制,三分) 巴豆霜(五分) 人参(去芦) 肉桂(去皮,以上各一钱) 柴胡(去苗) 小

椒(炒去汗并闭目,去子) 白术(以上各一钱五分) 浓朴(去皮,锉,炒,秋冬加七钱) 酒煮

苦楝 白茯苓 砂仁(以上各三钱) 川乌头(炮,去皮脐,四钱五分) 知母(四钱,一半炒,一半

酒炒。此一味,春夏所宜,秋冬去之) 吴茱萸(汤洗七次,五钱) 黄连(去须,秋冬减一钱五

分) 皂角(水洗,煨,去皮弦) 紫菀(去苗,以上各六钱)

上除巴豆霜另入外,同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温水送下,量虚

<目录>卷下

<篇名>三棱消积丸

属性:治伤生冷硬物,不能消化,心腹满闷。

丁皮 益智(以上各三钱) 巴豆(炒,和粳,米炒焦黑去米) 茴香(炒) 陈皮 青橘皮(以

上各五钱) 京三棱(炮) 广术(炮) 炒曲(以上各七钱)

上件为细末,醋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温生姜汤送下,食前。

量虚实加减。得更衣,止后服。

<目录>卷下

<篇名>备急丸

属性:治心腹百病,卒痛如锥刺,及胀满不快,气急并治之。

锦纹川大黄(为末) 干姜(炮,为末) 巴豆(先去皮膜心,研如泥霜,出油用霜)

上件三味等分,同一处研匀,炼蜜成剂,臼内杵千百下,丸如大豌豆大。夜卧温水下一

丸;如气实者,加一丸。如卒病,不计时候服。妇人有孕不可服。如所伤饮食在胸膈间,兀

兀欲吐,反复闷乱,以物探吐去之。

<目录>卷下

<篇名>神保丸

属性:治心膈痛,腹痛,血痛,肾气痛,胁下痛,大便不通,气噎,宿食不消。

木香 胡椒(以上各二钱五分) 巴豆(十枚,去皮油心膜,研) 干蝎(七枚)

上件四味为末,汤浸蒸饼为丸,麻子大,朱砂三钱为衣。每服五丸。如心膈痛,柿蒂、

灯心汤下;如腹痛,柿蒂、煨姜煎汤下;如血痛,炒姜醋汤下;如肾气痛、胁下痛,茴香酒

下;如大便不通,蜜调槟榔末一钱下;如气噎,木香汤下;如宿食不消,茶酒浆饮任下。

<目录>卷下

<篇名>雄黄圣饼子

属性:治一切酒食所伤,心腹满不快。

雄黄(五钱) 巴豆(一百个,去油心膜) 白面(十两,重罗过)

上件三味,内除白面八、九两,余药同为细末,共面和匀,用新水和作饼子,如手大,

以浆水煮,煮至浮于水上,漉出,控旋看硬软,捣作剂,丸如梧桐子大,捻作饼子。每服五

、七饼子。加至十饼、十五饼,嚼破一饼,利一行,二饼利二行,茶酒任下,食前。

<目录>卷下

<篇名>蠲饮枳实丸

属性:逐饮消痰,导滞清膈。

枳实(麦炒,去穣) 半夏(汤洗) 陈皮(去白,以上各二两) 黑牵牛(八两,内取头末,三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生姜汤下。

<目录>卷下

<篇名>感应丸

属性:治虚中积冷,气弱有伤,停积胃脘,不能传化;或因气伤冷,因饥饱食,饮酒过多,心

下坚满,两胁胀痛,心腹大疼,霍乱吐泻,大便频,后重迟涩,久痢赤白,脓血相杂,米谷

不消,愈而复发。又治中酒,呕吐痰逆,恶心喜唾,头旋,胸膈痞闷,四肢倦怠,不欲饮食

。又治妊娠伤冷,新产有伤。若久有积寒,吃热药不效者,并悉治之。又治久病形羸,荏苒

岁月,渐致虚弱,面黄肌瘦,饮食或进或退,大便或秘或泄,不拘久新积冷,并皆治之。

干姜(炮制,一两) 南木香(去芦) 丁香(以上各一两五钱) 百草霜(二两) 肉豆蔻(去皮,三

十个) 巴豆(去皮心膜油,研,七十个) 杏仁(一百四十个,汤浸去皮尖,研膏)

上七味,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三味,余四味捣为细末,却与三味同拌,研令细,用

好蜡匮和,先将蜡六两溶化作汁,以重绵滤去渣,更以好酒一升,于银、石器内煮蜡溶

,滚数沸,倾出,候酒冷,其蜡自浮于上,取蜡秤用丸。春夏修合,用清油一两,于铫内熬

令沫散香熟,次下酒煮蜡四两,同化作汁,就锅内乘热拌和前项药末,秋冬修合,用清油一

两五钱,同煎煮熟,作汁,和匮药末成剂,分作小键子,以油单纸裹之,旋丸服耳。

<目录>卷下

<篇名>神应丸

属性:治因一切冷物、冷水及潼乳酪水所伤,腹痛肠鸣,米谷不化。

丁香 木香(以上各二钱) 巴豆 杏仁 百草霜 干姜(以上各五钱) 黄蜡(二钱)

上先将黄蜡用好醋煮去渣秽,将巴豆、杏仁同炒黑烟尽,研如泥;余四味为细末将黄蜡再上火,

春夏入小油五钱,秋冬入小油八钱,溶开,入在杏仁、巴豆泥子内同搅,旋下丁香、木香

等药末,研匀,搓作铤子,油纸裹了旋丸用。如芥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米饮送下,食前,日三服

<目录>卷下

<篇名>白术安胃散

属性:治一切泻痢,无问脓血相杂,里急窘痛,日夜无度。又治男子小肠气痛,及妇人脐下虚

冷,并产后儿枕块痛;亦治产后虚弱,寒热不止者。

五味子 乌梅(取肉炒干,以上各五钱) 车前子 茯苓 白术(以上各一两) 米谷(三两,去

顶蒂穣,醋煮一宿,炒干)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空心温服。

<目录>卷下

<篇名>圣饼子

属性:治泻痢赤白,脐腹撮痛,久不愈者。

黄丹(二钱) 定粉 舶上硫黄 陀僧(以上各三钱) 轻粉(少许)

上细锉为末,入白面四钱匕,滴水和如指尖大,捻作饼子,阴干。食前温浆水磨服之,

大便黑色为效。

<目录>卷下

<篇名>当归和血散

属性:治肠 下血,湿毒下血。

川芎(四分) 青皮 槐花 荆芥穗 熟地黄 白术(以上各六分) 当归身 升麻(以上各一钱

上件为细末。每服二、三钱,清米饮汤调下,食前。

<目录>卷下

<篇名>诃梨勒丸

属性:治休息痢,昼夜无度,腥臭不可近,脐腹撮痛,诸药不效。

诃子(五钱,去核称) 椿根白皮(一两) 母丁香(三十个)

上为细末,醋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陈米饭汤入醋少许送下,五更,三

<目录>卷下

<篇名>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

属性:《十四难》曰∶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又云∶夫脾、胃、大肠、小肠、三焦

、膀胱,仓廪之本,营之所居,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若饮食,热无灼灼,

寒无怆怆,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或饮食失节,寒温不适,所生之病,或溏泄

无度,或心下痞闷,腹胁 胀,口失滋味,四肢困倦,皆伤于脾胃所致而然也。肠胃为

市,无物不受,无物不入,若风、寒、暑、湿、燥,一气偏胜,亦能伤脾损胃,观证用药者,宜详审焉。

脾胃(右关所主,其脉缓。)如得弦脉,风邪所伤。甘草芍药汤、黄 建中汤之类。或甘酸

之剂,皆可用之;洪脉,热邪所伤。三黄丸、泻黄散、调胃承气汤。或甘寒之剂,皆可用之

;缓脉,本经太过,湿邪所伤。平胃散加白术、茯苓,五苓散。或除湿渗淡之剂,皆可用之

。涩脉,燥热所伤。异功散加当归,四君子汤加熟地黄。或甘温甘润之剂,皆可用之;沉细

脉,寒邪所伤。益黄散,养胃丸,理中丸,理中汤,如寒甚加附子。甘热之剂,皆可用之。

<目录>卷下

<篇名>胃风汤

属性:治大人小儿,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胁虚满,肠鸣 痛;

血,日夜无度,并宜服之。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皮) 芎蔻 桂(去粗皮) 当归(去苗) 白芍药 白术(以上各等

上为粗散。每服二钱,以水一大盏,入粟米数百余粒,同煎至七分,去渣,稍热服

,空心,食前。小儿量力减之。

<目录>卷下

<篇名>三黄丸

属性: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

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即生痈、疮、痍。

及治五般痔疾,肛门肿痛,或下鲜血。

黄连(去芦) 黄芩(去芦) 大黄(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熟水吞下;如脏腑壅实,加服丸数

。小儿积热,亦宜服之。

<目录>卷下

<篇名>白术散

属性:治虚热而渴。

人参(去芦) 白术 木香 白茯苓(去皮) 藿香叶(去土) 甘草(炒,以上各一两) 干葛(二两)

上件为粗末。每服三钱至五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如饮水者,多煎与之,无时

如不能食而渴,洁古先师倍加葛根;如能食而渴,白虎汤加人参服之。

<目录>卷下

<篇名>加减平胃散

属性: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气短,呕哕恶心,噫气

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

膈气、反胃。

甘草(锉,炒,二两) 浓朴(去粗皮,姜制炒香) 陈皮(去白,以上各三两二钱) 苍术(去

粗皮,米泔浸,五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干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

;或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常服调气暖胃,化宿食,

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节之气。

如小便赤涩,加白茯苓、泽泻;如米谷不化,食饮多伤,加枳实;如胸中气不快,心下

痞气,加枳壳、木香;如脾胃困弱,不思饮食,加黄 、人参;如心下痞闷,腹胀者,加浓

朴,甘草减半;如遇夏,则加炒黄芩;如遇雨水湿润时,加茯苓、泽泻;如遇有痰涎,加

半夏、陈皮;凡加时,除苍术、浓朴外,根据例加之,如一服五钱,有痰加半夏五分;如嗽,

饮食减少,脉弦细,加当归、黄 。如脉洪大缓,加黄芩、黄连;如大便硬,加大黄

三钱,芒硝二钱,先嚼麸炒桃仁烂,以药送下。

<目录>卷下

<篇名>散滞气汤

属性:治因忧气结,中脘腹皮底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虽食不散,常常有痞气。

当归身(二分) 陈皮(三分) 柴胡(四分) 炙甘草(一钱) 半夏(一钱五分) 生姜(五

片) 红花(少许

上件锉如麻豆大。都和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前。忌湿面、

<目录>卷下

<篇名>通幽汤

属性:治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不开,噎塞,气不得上下,治在幽门闭,大便难,此脾胃初受

热中,多有此证,名之曰下脘不通。

桃仁泥 红花(以上各一分) 生地黄 熟地黄(以上各五分) 当归身 炙甘草 升麻(以上各一钱)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之,食前。

<目录>卷下

<篇名>润肠丸

属性:治饮食劳倦,大便秘涩,或干燥,闭塞不通,全不思食,及风结、血秘,皆能闭塞也。

润燥和血疏风,自然通利也。

大黄(去皮) 当归梢 羌活(以上各五钱) 桃仁(汤浸,去皮尖,一两) 麻子仁(去皮取仁,

一两二钱五分)

上除桃仁、麻仁另研如泥外,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

用白汤送下。

<目录>卷下

<篇名>导气除燥汤

属性:治饮食劳倦,而小便闭塞不通,乃血涩致气不通而窍涩也。

滑石(炒黄) 茯苓(去皮,以上各二钱) 知母(细锉,酒洗) 泽泻(以上各三钱) 黄柏(去

皮,四钱,酒洗)

上 咀。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空心。如急,不拘时候

<目录>卷下

<篇名>丁香茱萸汤

属性:治胃虚呕哕吐逆,膈咽不通。

干生姜 黄柏(以

上各二分) 丁香 炙甘草 柴胡 橘皮 半夏(以上各五分) 升麻(七分) 吴茱萸 草豆蔻 黄

人参(以上各一钱) 当归身(一钱五分) 苍术(二钱)

上件锉如麻豆大。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前。忌冷物。

<目录>卷下

<篇名>草豆蔻丸

属性:治脾胃虚而心火乘之,不能滋荣上焦元气,遇冬肾与膀胱之寒水旺时,子能令母实,致

肺金大肠相辅而来克心乘脾胃,此大复其仇也。经云∶大胜必大复。故皮毛血脉分肉之间,

元气已绝于外,又大寒大燥二气并乘之,则苦恶风寒,耳鸣,及腰背相引胸中而痛,鼻息不

通,不闻香臭,额寒脑痛,目时眩,目不欲开。腹中为寒水反乘,痰唾沃沫,食入反出,腹

中常痛,及心胃痛,胁下急缩,有时而痛,腹不能努,大便多泻而少秘,下气不绝,或肠鸣

,此脾胃虚之极也。胸中气乱,心烦不安,而为霍乱之渐。膈咽不通,噎塞,极则有声,喘

喝闭塞。或日阳中,或暖房内稍缓,口吸风寒则复作。四肢厥逆,身体沉重,不能转侧,头

不可以回顾,小便溲而时躁。此药主秋冬寒凉大复气之药也。

泽泻(一分,小便数减半) 柴胡(二分或四分,须详胁痛多少用) 神曲 姜黄(以上各四分)

当归身 生甘草 熟甘草 青皮(以上各六分) 桃仁(汤洗,去皮尖,七分) 白僵蚕 吴茱萸(

汤洗去苦烈味,焙干) 益智仁 黄 陈皮 人参(以上各八分) 半夏(一钱,汤洗七次) 草

豆蔻仁(一钱四分,面裹烧,面熟为度,去皮用仁) 麦 面(炒黄,一钱五分)

上件一十八味,同为细末,桃仁另研如泥,再同细末一处研匀,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

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熟白汤送下,旋斟酌多少。

<目录>卷下

<篇名>神圣复气汤

属性:治复气乘冬,足太阳寒气,足少阴肾水之旺。子能令母实,手太阴肺实,反来侮土,火

木受邪。腰背胸膈闭塞,疼痛,善嚏,口中涎,目中泣,鼻中流浊涕不止,或如 肉,不闻

香臭,咳嗽痰沫,上热如火,下寒如冰。头作阵痛,目中流火,视物KT KT ,耳鸣耳

聋,头并口鼻,或恶风寒,喜日阳,夜卧不安,常觉痰塞,膈咽不通,口失味,两胁缩急而

痛,牙齿动摇,不能嚼物,阴汗出,前阴冷,行步欹侧,起居艰难,掌中寒,风痹麻木,

小便数而昼多夜频,而欠,气短喘喝,少气不足以息,卒遗失无度。妇人白带,阴户中大痛

,牵心而痛,黧黑失色;男子控睾牵心腹,阴阴而痛,面如赭色,食少,大小便不调,烦心

霍乱,逆气里急而腹,皮色白,后出余气,腹不能努,或肠鸣,膝下筋急,肩胛大痛,此

皆寒水来复,火土之杂也。

黑附子(炮裹,去皮脐) 干姜(炮,为末,以上各三分) 防风(锉如豆大) 郁李仁(汤浸

去皮尖,另研如泥) 人参(以上各五分) 当归身(酒洗,六分) 半夏(汤泡七次) 升麻(锉,以

上各七分) 甘草(锉) 本(以上各八分) 柴胡(锉如豆大) 羌活(锉如豆大,以上各一钱) 白

葵花(五朵,去心细剪入)

上件药都一服,水五盏,煎至二盏,入∶

橘皮(五分) 草豆蔻仁(面裹烧熟,去皮) 黄 (以上各一钱)

上件入在内,再煎至一盏,再入下项药∶

生地黄(二分酒洗) 黄柏(酒浸) 黄连(酒浸) 枳壳(以上各三分)

以上四味,预一日另用新水浸,又以∶

细辛(二分) 川芎(细末) 蔓荆子(以上各三分)

预一日用新水半大盏,分作二处浸。此三味并黄柏等煎正药作一大盏,不去渣,入

此浸者药,再上火煎至一大盏,去渣,稍热服,空心。又能治啮颊、啮唇、啮舌,舌根

强硬等证,如神。忌肉汤,宜食肉,不助经络中火邪也。大抵肾并膀胱经中有寒,元气不足

者,皆宜服之。

<目录>卷下

<篇名>脾胃将理法

属性:白粥、粳米、绿豆、小豆、盐豉之类,皆淡渗利小便,且小便数不可更利,况大泻阳气

,反行阴道。切禁湿面,如食之觉快,勿禁。

药中不可服泽泻、猪苓、茯苓、灯心、琥珀、通草、木通、滑石之类,皆行阴道,而泻

阳道也;如渴,如小便不利,或闭塞不通则服,得利勿再服。

忌大咸,助火邪而泻肾水真阴;及大辛味,蒜、韭、五辣、醋、大料物、官桂、干姜之类,皆伤元气。

若服升沉之药,先一日将理,次日腹空服,服毕更宜将理十日;先三日尤甚,不然则反害也。

夫诸病四时用药之法,不问所病,或温或凉,或热或寒,如春时有疾,于所用药内加清

凉风药;夏月有疾,加大寒之药;秋月有疾,加温气药;冬月有疾,加大热之药,是不绝生

化之源也。钱仲阳医小儿,深得此理。《内经》∶必先哕气,毋伐天和,是为至治。又曰∶

无违时,无伐化。又曰∶无伐生生之气。皆此常道也。用药之法,若反其常道,而变生异证

,则当从权施治。假令病患饮酒,或过食寒,或过食热,皆可以增病。如此,则以权衡应

变治之。权变之药,岂可常用乎。

<目录>卷下

<篇名>摄养

属性:忌浴当风,汗当风。须以手摩汗孔合,方许见风,必无中风中寒之疾。

遇卒风暴寒,衣服不能御者,则宜争努周身之气以当之,气弱不能御者病。

如衣薄而气短,则添衣,于无风处居止;气尚短,则以沸汤一碗熏其口鼻,即不短也。

如久居高屋,或天寒阴湿所遏,令气短者,亦如前法熏之。

如居周密小室,或大热而处寒凉气短,则出就风日。凡气短,皆宜食滋味汤饮,令胃调和。

或大热能食而渴,喜寒饮,当从权以饮之,然不可耽嗜。如冬寒喜热物,亦根据时暂食。

睡不安,则宜少食;饱而睡不安,则少行坐。

遇天气更改,风寒阴晦,宜预避之。大抵宜温暖,避风寒,省语,少劳役为上。

<目录>卷下

<篇名>远欲

属性: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何取之轻而弃之重耶!

残躯六十有五,耳目半失于视听,百脉沸腾而烦心,身如众派漂流,瞑目则魂如浪去,神气

衰于前日,饮食减于囊时,但应人事,病皆弥甚,以己之所有,岂止隋候之珠哉!安于淡薄

,少思寡欲,省语以养气,不妄作劳以养形,虚心以维神,寿夭得失,安之于数,得丧既轻

,血气自然谐和,邪无所容,病安增剧?苟能持此,亦庶几于道,可谓得其真趣矣。

<目录>卷下

<篇名>省言箴

属性: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

必清必静,御之以道,可以为天人矣。有道者能之,予何人哉,切宜省言而已。

<目录>

<篇名>后序

属性:黄帝着《内经》,其忧天下后世,可谓浓且至矣,秦越人述《难经》以证之。伤寒为病

最大,仲景广而论之,为万世法。至于内伤脾胃之病,诸书虽有其说,略而未详,我东垣先

生,作《内外伤辨》《脾胃论》以补之。先生尝阅《内经》所论,四时皆以养胃气为本,宗

气之道,纳谷为宝。盖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冲和百脉,

颐养神明,利关节,通九窍,滋志意者也。或因饮食失节,起居不时,妄作劳役,及喜怒悲

愉,伤胃之元气,使营运之气减削,不能输精皮毛经络,故诸邪乘虚而入,则痰动于体、

而成痼疾,致真气弥然而内消也。病之所起,初受热中,心火乘脾,末传寒中,肾水反

来侮土,乃立国中末三治,及君臣佐使之制,经禁病禁时禁之则,使学人知此病,用此药,

因心会通,溯流得源,远溯轩岐,吻合无间。善乎!鲁齐先生之言曰∶东垣先生之学,医之

王道也!观此书则可见矣。

\x至元丙子三月上巳日门生罗天益谨序\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