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篇名>伤科汇纂

书名:伤科汇纂

作者:胡廷光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08年

<目录>

<篇名>凡例

属性:余自先祖世业伤科,传至不佞,已三世矣。代以经济存心,不图蝇头微利。余稚幼时,

子以《人子须知》一书授余不肖曰∶此书实为六经之羽翼,人伦之大道,欲尽人子之道者,

从此始。是故不佞自垂髫以至弱冠,读书而外,并留心医学。讵知不才负罪良深,资禀愚钝

,不克远绍宗功,显扬祖德,少壮之年,即召陟屺之悲。尝闻家藏医书,系先君子所录。手

泽犹存。以是不揣鄙陋,节录伤科方药诸论,增附接骨入臼诸法,采珠探玉,集腋成裘,以

继先志,如下凡例云∶

一、伤科古无专门,附于疡医也。按周官云∶医师职掌四医∶疾医、疡医、食医、兽医

疡医分掌四症∶肿疡、溃疡、金疡、折疡。而金疡者,即金刃之伤也;折疡者,即跌扑骨折

之伤也。后有专其事者,或称正骨科,或称正体科。今即分列科门,总由损伤而成,故名之

一、是书目录,先经义而后叙骨论,次手法而再详证治,周身骨 自顶及踵,次序井

列如星布。惟方以类聚,丸散膏丹,名目不能细载,以方名字数多寡概之,如三字丸、五字

散、七字丹之类,挨次载录,以便翻阅。

一、《灵》、《素》经文,乃医家之祖,如读书家之五经也,其义渊源,故冠于卷首。

朝诸家论注,散见集中者,必详考姓氏书目,即片言只字,不敢妄袭,必按某书某氏曰。间

有自述一、二条,非独逞臆见,必引古而证今,然后敢畅其说,而竟其论。

一、脉乃四诊之一。损伤之症,虽有外形可观,然其五内虚实,血气盛衰,非察候脉息

,何由悉其病情。故广引《脉经》,详为解注,以便学人参悟也。

一、针灸之文无多,非阙略而仍其旧也。但其文简而详,即如论刺、论灸法中,兼及或

攻或补之义,简而且备。学人不可以非专科,少用针灸而忽之。

一、骨之图,骨之论,悉根据《部颁经书图注》论定。间有同骨异名,或异骨同名,或一

、三名,或三、四骨合一名,及乎骨之大小长短,并以男女互异不等,详参细释,同归一辙

。至骨之致命处,另为标出。

一、论筋,乃接骨上 之要事也。经曰∶诸筋皆属于节。节者骨之节 也,专是科者能

不讲乎。兹按《灵枢》经文,详为注释,列于简次,知有端绪也。

一、治跌闪折骨出臼,先用手法,按摩推拿,端提摸接,然后方可用器具夹缚,至用方

又在后也。故其次序,仍遵《金鉴》编例,稍有增补手法,悉注各骨之下。惟有用掮用牮之

法,附于注后,以广其则。

一、伤科证治,悉考薛氏《正体类要》,并《灵》、《素》经旨,以及各家方法,重为

。但以出汗附于发热之条,呕血并入作呕之下。较之《金鉴》,复加外邪、不食、头痛、筋

挛、肝火、湿痰、青肿、烂溃、不敛、伤风、发痉诸门,虽属兼症,而发明余绪,实可以备

参考。至注中议论,不过遍考经史,搜索前人着述,间或事出见闻,心怀臆断之文,敢以存

俟高明,定其可否也。

一、自颠顶骨至足跟骨,详加论注,并引手法治验,复增咽喉、肚腹二条,以补身图之

一、凡人跌闪之伤,多在手足四肢。手有肩、肘、腕三出臼之区,又有上下骨折之所;

有环跳、膝湾、踝骨三 ,大腿、小胫二折,左右共四折骨六出 ,与两手同。其接骨入

,家传秘法,无不各按诸骨图考,采录精详,公诸同业,于医学稍有裨益。

一、所集丸散膏丹方中,皆详载炮制分两,便于根据方预为修合,以备急用。至汤饮煎药

,偶有不载分两者,如古方之分两,难施于今人,因禀质有强弱,病样非一致;又如时方之

无分两者,可因人变通,增减为用也。更有古方,药味分两与今不同者,尽皆详考群书,别

其宜否而载之。

一、拙纂损伤、啮伤等门,即《金匮要略》云∶金刃虫兽所伤,非内外因也。然其条下

集附单方,不可执定此伤而用此药,总缘病无别致,方可通用也。

一、所附单方,即古之奇方也,本诸百家子书所录,皆系效验。窃恐用此者,或见笑于

,以致良璧怀疑,明珠见弃。故特为表出,使穷乡僻壤无医之处,按症选方,甚便甚捷。

一、是书凡属有关跌闪损伤之论无不搜罗,而片言只字似无遗漏,设或专门口授手法,

村妪野叟单方,若经试验,尽皆叙入。东坡曰∶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惟法近

怪异,药用胎骨之类,一概屏弃。卷尽十二,科专一门,学人珍之。

<目录>

<篇名>正文

属性:耀山曰∶身骨尺寸之图,其文载于《内经》、《灵枢》之篇,此成法长度也。然而身有

不齐,皆取本人中指中节为一寸之法,是合度耳。更有上身长而下体短,以及首大而足小者

,其何以度量哉?惟取上身者,取上之尺寸,取下体者,取下之尺寸,直者取直,横者取横

,无不合度矣。至于骨之名目,及部位等穴,似有不同之处。今校各书所载,统绘图中,详

注骨下,以便阅者参考而归于一也。(骨图略)

耀山曰∶按通木、腰柱、杉篱、竹帘、抱膝各图,乃接骨之器具,辅助其成功也,非图

不可。至裹帘、披肩、攀索、迭砖等器具,义已详释于后,故不复图。而上 之器具,并其

用法,皆绘于上 手法各图之内。智者自能融会贯通,不必斤斤冗述耳。

\r通木图\pa-a1.bmp\r

\r通木背面用法图\pa-a2.bmp\r

\r通木正面用法图\pa-a3.bmp\r

\r腰柱图\pa-a4.bmp\r

\r腰柱用法图\pa-a5.bmp\r

\r竹帘图\pa-a6.bmp\r

\r杉篱图\pa-a8.bmp\r

\r竹帘杉篱用法图\pa-a7.bmp\r

\r抱膝图\pa-a9.bmp\r

\r抱膝用法图\pa-a10.bmp\r

耀山曰∶溯医道之源,古人针灸药饵,使内邪不留,外邪不入。若损伤折跌,以法正之

接骨之法,既有器具图论矣。惟上 手法,虽专门名家,间有叙论及此,从未见有绘图以详

其义者。余维古人左图右史,并行不悖,大抵论物叙事,无以征信,须赖图以发明,图之重

也久矣。爰倩名手,绘上 手法十四图,则兼写其情而摹其神也。学人如留心细玩,自能法

外生法矣。

\r治下巴脱落用手托法图\pa-a11.bmp\r

双落难言语,单错口不齐,倩人头扶直,莫教面朝低,先从大指捺,然后往上挤,须分

错与落,托法辨东西。

\r治颈骨缩进用汗巾提法图\pa-a12.bmp\r

颈骨缩入里,左右尚可动,发辫先解散,布巾下兜笼,两肩齐踏实,双手一把总,缓缓

提拔出,安舒莫倥偬。

\r整背骨突出用手提法图\pa-a13.bmp\r

背骨突出外,伛偻似虾躬,骨缝必开错,脊筋定起陇,从高提两手,底下脚并空,筋骨

按平直,还仗绑缚功。

\r整腰骨陷入用枕 法图\pa-a14.bmp\r

腰骨陷入内,皆因筋绷裂,俯伏板凳上,脊背骨 凸,器具安妥当,手法并按捏,腰背

俱一般,莫逢致命节。

\r上肩 用手两边拉法图\pa-a15.bmp\r

肩胛骨 脱,有须不能捋,胸中拦抱住,两边齐拉拔,入臼骨归原,手动上下活,不用

夹与缚,全凭膏药抹。

\r上肩 用肩头掮法图\pa-a16.bmp\r

上肩巧捷法,独自一人掮,手先擒拿住,肩从腋下填,将身徐立起,入 已安痊,漫道

容易事,秘诀不乱传。

\r拉肘骨用手翻托法图\pa-a17.bmp\r

肘尖鹅鼻骨,俗名手拄撑,掣肘因是挫,筋纵骨不正,若逢打与跌,筋骨两倚倾,拉推

并翻托,筋舒骨亦平。

\r拉肘骨用脚牮法图\pa-a18.bmp\r

肘弯骨搓出,卧病忧采薪,脚从腋下踏,指向臂上亲,手拉同足牮,骨平筋自伸,推摩

无痛苦,较比两肘匀。

\r捏腕骨入 手法图\pa-a19.bmp\r

腕骨屈而宛,形如龙虎吞,手心贴于前,仰掌向上掀,指背翻于后,手掌往下扪,均须

带拔势,妙法出秘门。

\r上大腿 用手拽法图\pa-a20.bmp\r

人身之大 ,惟有环跳穴,上胯如碗臼,下腿似拇节,走马因坠堕,行路成跛蹩,抱住

毋使动,拽入莫再跌。

\r上大腿 用绳倒吊法图\pa-a21.bmp\r

大腿骨出 ,法莫妙于吊,将脚高悬起,用手漫按调,骨响 已入,腿平患即消,贴膏

与服药,行动休过 。

\r上大腿 用脚牮法图\pa-a22.bmp\r

牮法如何牮,两人抵足眠,足踏臀尻上,手捧胫跗边,手仗身势捷,足趁腿力便,静听

骨内响,其患即安然。

\r推膝盖骨归原手法图\pa-a23.bmp\r

膝盖活动骨,昔者孙膑刖,离窠即为患,出臼便成窟,能左能右偏,或下或上越,推拿

归于原,徐徐莫仓卒。

\r挪脚踝骨入臼手法图\pa-a24.bmp\r

下跗之上,俗称脚孤踝,内凸向外拗,外出望里把,只要无偏倚,莫使有高下,并用

拉拽捏,此法谓之挪。

<目录>正文

<篇名>经义

属性:《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篇》曰∶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

于胁下,则伤肝。

《医宗金鉴》注云∶人因堕坠,血已留内,若复因大怒伤肝,其气上而不下,则留内之

血,两相凝滞,积于胁下,而肝伤矣。

《难经》曰∶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

《类纂约》注云∶肝藏血,胁为肝经部分,故血多积于两胁。

《医学入门》云∶凡损伤,专主血论。肝主血,不问何经所伤,恶血必归于肝,流于胁

,郁于腹而作胀痛。实者下之,虚者调之。

《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篇》曰∶有所击扑,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

《医宗金鉴》注云∶有所击扑,乃伤其外体也,如醉后入房,或汗出不知忌避当风,则

邪客于肌肤,伤其内体也,是皆伤脾之因矣。

《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篇》曰∶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耀山云∶举重用力,骨有所损。经曰∶肾主骨;又曰∶肾之合骨也,故伤肾。如交接无

必损肾元,故伤损之症,最忌入房。又经曰∶持重远行,汗出于肾;又《难经》曰∶久坐湿

地,强行入水则伤肾。水湿,阴类也,阴伤其阴,肾更惫矣。

<目录>正文

<篇名>脉要

属性:《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

《医宗金鉴》注云∶肝脉有刚柔而病亦以异也。肝脉搏击于手,而且坚且长,其色又不

当病或坠或搏,因血积于胁下,令人喘逆不止也。正以厥阴之脉,布胁肋,循喉咙之后;其

支别者,复从肝贯膈,上注肺。今血在胁下,则血之积气,上熏于肺,故令人喘逆也。又按

《经脉别论》曰∶有所堕恐,喘出于肝。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

已,怯者则着而为病。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脾脉大甚为击仆。

耀山云∶脾主肌肉,凡打击跌仆,肌肉先伤,肌肉伤,则气血凝滞而不通,故脾脉大甚

《金匮要略》曰∶寸口脉浮微而涩,法当亡血若汗出;设不出汗者,其身有疮,被刀斧

所伤,亡血故也。

耀山云∶按《金鉴》注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盖二者,皆当脉浮微而涩;今诊

如此,是有枯竭之象,而无汗出之证,非亡血而何,故知有金疮,或击仆而亡血之证也。

崔紫虚《脉诀》曰∶诸病失血,脉必见芤;缓小可喜,数大可忧。瘀血内蓄,却宜牢大

;沉小涩微,反成其害。

耀山云∶芤,慈葱也,下指成窟,有边无中。戴同父云∶营行脉中,脉以血为形,芤脉

,脱血之象也。血既衰脱,脉应和缓细小;如遇数大,身必烦躁,可忧可惊。至于瘀血内积

,滞而不通,脉应牢大。牢者坚固也,大者洪大也,脉病相应,法用通瘀导滞,无妨于证;

如见沉小数微,其害立至,沉主里病,有力尚可用攻,微小与病不应,涩主血少,蓄血之证

,反现涩脉,必有精伤之故,败血在内作害也。

《脉经》曰∶从高颠仆,打仆损伤,内有瘀血,腹胀满,其脉坚强者生,小弱者死。

耀山云∶伤虽重,命脉和缓,可保无虞∶伤虽轻,命脉虚促,是可虑也。如内伤脏腑,

并外伤致命之处,脉见虚促,命即危矣。促者,数而一止也。

《史记》云∶齐中郎破石病,淳于意诊其脉,告曰,肺伤不治,当后十日溲血死,即后

日溲血而死。破石之病,得之堕马僵石上。故知破石之病者,切其脉得肺阴气,其来散、数

道至而不一也,色又乘之。所以知其堕马者,切之番阴脉,番阴脉入虚里乘肺脉,肺脉散者

,固色变也乘之。所以不中期死者,师言曰∶病者安谷则过期,不安谷则不及期。其人嗜黍

,黍主肺,故过期。所以溲血者,《诊脉法》曰∶病喜养阴处者顺死,喜阳养处者逆死,其

人喜自静不躁,又久安坐伏几而寝,故血下泄。耀山云∶凡颠仆损伤入于肺者,为不治之症

也;又脉不重实者,亦属不治之候也。此案载于《医说》,虽无治法医药,但讲论脉理精微

,可启后学之悟也,故附于此。

《脉经》曰∶金疮出血太多,其脉虚细者生,数实大者死。

耀山云∶出血甚者,最忌洪大,只宜平正安静耳。

《脉经》曰∶金疮出血,脉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耀山云∶脉与病相应与不相应,以浮沉定其吉凶,以小大决其生死也。

《脉经》曰∶砍刺出血不止,脉来大者七日死,滑细者生。

耀山云∶脉可预知,能勿讲乎,故撮其要者详之。

王叔和《脉诀》曰∶金疮血盛虚细活,急疾大数必危身。

张世贤注云∶金疮,刀刃所伤之疮也。血盛,血出多也。血既出多,脉应虚细;反得急

疾数大,势必风热乘之,其身不危者几希。

<目录>正文

<篇名>针灸

属性:《素问·缪刺论》曰∶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

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骨(谷)之前,血脉出血。刺足跗上动脉,不已,

刺三毛上各一 ,见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医宗金鉴》注云∶此言恶血为病,有缪刺之法也。人因堕坠,致恶血留内,腹中满胀

后不通,当先用利药。如上伤厥阴肝经之脉,下伤少阴肾经之络,当刺内踝之下、然谷之前

,有血脉令出血者,盖以此属少阴之别络,而交通乎厥阴也。兼刺足跗上动脉,即冲阳穴,

乃胃经之原也。如病不已,更刺三毛上大敦穴,左右各一 ,见血立已。缪刺,左刺右大敦

,右刺左大敦也。但足跗动脉,上关冲脉、少阴、阳明三经,只宜浅刺,不可出血不已也。

《灵枢经·寒热病篇》曰∶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

,名曰体惰,取其小腹脐下三结交。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医宗金鉴》注云∶此言身有所伤,血出多者,及中风寒者,破伤风之属也;或因堕坠

必血出,而四肢懈惰不收者,皆名体惰也。关元,任脉穴名,又足阳明、太阴之脉皆结于此

,故为三结交也。

《灵枢经·厥病论》曰∶头痛不可取于 者,有所击堕,恶血在于内,若肉伤痛未已,

可侧刺,不可远取之也。

《医宗金鉴》注云∶经言恶血在内,头痛不可取其 者,盖头痛取 以泄其气,则头痛

也;若有所击堕,恶血在内,而取 以泄其气,则是血病而治其气矣,故勿取其 焉。若所

击仆之 肉伤痛不已,虽用刺法,亦只于所伤附近之侧刺之,以出在内之恶血而已;若仍按

经远取诸 以疗头痛,则不可也。

耀山云∶此即推类砭去瘀血之意而详言之。

《医宗金鉴》曰∶肝脉搏坚而色不变,必有坠击之事,因 肉无破,则恶血必留胁下,

呕逆,根据经针刺然谷、足跗、或三毛等穴出血;或饮利药,使恶血开行,当自愈也。若脉浮

微而涩,当知亡血过多,根据经于三结交关元穴灸之;或饮大补气血之剂而调之,则病已矣。

耀山云∶此针灸服药之总论,即医是症之提纲也。按《刺灸心法要诀》,肩井穴,主治

,肘臂疼痛不举,针五分,灸五壮,孕妇禁针。环跳穴,主治闪挫腰痛,不能回顾,针一寸

,留十呼,灸三壮。合谷穴,主治破伤风,针三分,留六呼,灸三壮。又有隔纸灸法,专治

跌打损伤疼痛极效,方附于后,系古之熨法也。

肩井穴,足少阳经穴也,在肩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取当中指陷中者是也。

合谷穴,手阳明经第四穴也,在大指次指岐骨陷中,俗名虎口也。

关元穴,任脉奇经穴也,在脐下三寸是也。

环跳穴,足少阳经穴也,在髀枢之中,侧卧伸下足、屈上足取之。

冲阳穴,足阳明胃经穴也,在足面上动脉处,即足跗也。

然谷穴,足少阳肾经涌泉穴上,内踝前起大骨陷中也。

大敦穴,足厥阴肝经第一穴也,在大趾侧,即三毛穴处也。

《针灸大成》云∶闪挫腰脊强,腰胁痛,取人中穴,针三分,留六呼,灸三壮;又取委

中穴,针五分,留七呼,禁灸。如打仆疼痛者,取承山穴,针七分,灸五壮。

人中穴,一名水沟,在鼻柱下、沟中央,近鼻孔陷中,乃督脉手足阳明之会也。

委中穴,一名血 ,足太阳膀胱经穴也,在 中央约纹动脉陷中,令人面挺伏地,卧取

承山穴,一名鱼腹,一名肉柱,一名肠山,足太阳经也。在腿肚下分肉间,须用两手高

托按壁上,两足跟离地,用足大趾竖起,上看足锐 肠下分肉间而取之。

雷火针法,治闪挫诸骨间痛,及寒湿气,而畏刺者。用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

姜、穿山甲各三钱,麝少许,蕲艾二两,以绵纸半尺,先铺艾茵于上,次将药末掺,卷极紧

,收用。按定痛穴,笔点记,外用纸六、七层隔穴,将卷艾药,名雷火针也。取太阳真火,

用圆珠火镜,皆可燃红,按穴上良久,取起,剪去灰,再烧再按,九次即愈。

闪跌灸药∶专治跌打损伤,兼医疯痛。硫黄二两、银朱、明雄黄、辰砂各三钱、川乌、

各一钱五分、生大黄、黄柏各一钱、麝香一分。先将硫黄熔化,入诸药末搅匀,地上预铺大

纸一张,将药倾上,再用纸一张盖上,压匾成块,候冷,每纸一寸可裁十块,每用一块点着

,放粗浓草纸上,不住手以浓纸移熨,药尽又换药点熨,至热气透入肌骨,则气血立刻流通

,其患如失。

<目录>正文

<篇名>歌诀

属性:\x病原歌诀\x

损伤之症无多般,有所堕坠气不安,恶血内留兼大怒,积于胁下则伤肝。身经击仆痛难

醉饱行房复犯之,汗出当风漫不避,两般俱是病伤脾。举重用力骨多倾,交接无度必耗精,

入水远行并湿地,肾伤精骨共须惊。

\x脉证歌诀\x

肝脉坚长色不青,当知血积不流行,令人喘逆无休止,瘀带熏蒸入肺经,寸口脉浮微而

涩,血多亡失难收摄,经言夺血应无汗,必是金疮刀斧及。

\x宜忌歌诀\x

跌仆损伤脉要坚,却宜洪大数长弦,沉微涩小皆应忌,虚促逢之命不延。金疮失血见诸

芤,沉细虚微病可瘳,若遇浮洪并数大,须防七日内中忧。

\x针灸歌诀\x

恶血内留胸腹胀,先针然谷与冲阳,病如不已三毛上,左右大敦缪刺良。身有所伤血出

四肢不收曰体惰,急于脐下关元穴,艾炷灸之病即瘥。腰痛要寻环跳中,合谷主治破伤风,

臂伤不举肩井穴,针灸原来各有功。打仆伤损破伤风,先于痛处下针攻,后向承山刺与灸,

甄权留下意无穷。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酸治亦同,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症任君攻。

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有筋有骨须浅刺,灼艾临时要度量。

<目录>正文

<篇名>手法总论

属性:《医宗金鉴》总论曰∶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但伤有轻

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生理残障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

未尽其法也。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

识其部位,一但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或拽之离而复合,或推

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阙,则骨之截断、碎断、斜断,筋之弛纵卷挛,翻转离合,

虽在肉里,以手扪之,自悉其情,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况所伤之处

多有关于性命者,如七窍上通脑髓,鬲近心君,四末受伤,痛苦入心者,即或其人元气素壮

,败血易于流散,可以克期而愈,手法亦不可乱施。若元气素弱,一但被伤,势已难支,设

法再误,则万难挽回矣,此所以尤当审慎者也。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

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诚以手本血肉之体,其宛转运用之妙,可以一已之卷舒,高下疾

徐,轻重开合,能达病者之血气凝滞,皮肉肿痛,筋骨挛折,与情志之苦欲也。较之以器具

从事于拘制者,相去甚远矣。是则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

<目录>正文

<篇名>摸法

属性:《医宗金鉴》曰∶摸者,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

筋柔,筋歪筋整,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以及表里虚实,并所患之新旧也。先摸

其或为跌仆,或为错闪,或为打撞,然后根据法治之。

\x接法\x

《医宗金鉴》曰∶接者,谓使已断之骨,合拢一处,复归于旧也。凡骨之跌伤错落,或

两分,或折而陷下,或碎而散乱,或岐而傍突,相其情势,徐徐接之,使断者复续,陷者复

起,碎者复完,突者复平。或用手法,或用器具,或手法器具分先后而兼用之,是在医者之

通达也。

\x端法\x

《医宗金鉴》曰∶端者,或用两手一手,擒定应端之处,酌其轻重,或从下往上端,或

向上托,或直端、斜端也。盖骨离其位,必以手法端之,则不待旷日持久,而骨缝即合,仍

须不偏不倚,庶愈后无长短不齐之患。

\x提法\x

《医宗金鉴》曰∶提者,谓陷下之骨,提出如旧也。其法非一,有用两手提者,有用绳

高处提者,有提后用器具辅之不致仍陷者,必量所伤之轻重浅深,然后施治。倘重者轻提,

则病莫能愈;轻者重提,则旧患虽去,而又增新患矣。

\x按摩法\x

《医宗金鉴》曰∶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者,谓徐徐揉摩之也。此法盖为皮肤筋

伤,但肿硬麻木,而骨未断折者设也。或因跌仆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

,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

\x推拿法\x

《医宗金鉴》曰∶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拿者,谓两手一手,捏定患处,酌

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若肿痛已除,伤痕已愈,其中或有筋急而转摇不甚便利,或有

筋纵而运用不甚自如,又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是伤虽平,而气血之流行未畅,不

宜按整端提等法,惟宜推拿以通经络气血也。盖人身之经穴,有大经细络之分,一推一拿,

视其虚实,酌而用之,则有宣通补泻之法,所以患者无不愈也。

注云∶以上诸条乃八法之大略如此。至于临症之权衡,一时之巧妙,神而明之,存乎其

耀山云∶八法之外,又有推骨入 秘法,或用肩头掮,或用足腿牮。掮者,如挑负然,

人掮起,骨入 矣,较之用手拉手拽,更觉有力多矣。牮者,或坐其上,或卧于地,两手将

患人擒住,随用足跟牮去,比之用手推托,便捷甚矣。此秘法也,故附八法之后,以补手法

之未备也。

<目录>正文

<篇名>器具总论

属性:《医宗金鉴》总论曰∶跌扑损伤,虽用手法调治,恐未尽得其宜,以致有治如未治之苦

未可云医理之周详也。爰因身体上下正侧之象,制器以正之,用辅手法之不逮,以冀分者

复合,欹者复正,高者就其下,陷者升其位。则危症可转于安,重伤可就于轻,再施以药饵

之功,更示以调养之善,则正骨之道全矣。

\x裹帘\x

《医宗金鉴》曰∶裹帘以白布为之,因患处不宜他器,只宜布缠,始为得法,故名裹帘

,其长短阔狭,量病势用之。

\x振梃\x

释义云∶凡头被伤而骨未碎、筋未断,虽瘀聚肿痛者,皆为可治。先以手法端提颈项筋

再用布缠头二、三层令紧,再以振挺轻轻拍击足心,令五脏之气,上下宣通,瘀血开散,则

奔心,亦不呕呃,而心神安矣。若已缠头,拍击足心,竟不觉疼,昏不知人,痰响如拽据,

身体僵硬,口溢涎沫,乃气血垂绝也,不治。

\x披肩\x

释义云∶凡两肩仆坠闪伤,其骨或断碎,或傍突,或斜努,或骨缝开错筋翻,法当令病

卧凳上,安合骨缝,揉按筋结,先以棉花贴身垫好,复以披肩夹住,肩之前后缚紧,再用

布在外缠裹毕,更用扶手板,长二尺余,宽三、四寸,两头穿绳,悬空挂起,令病者俯伏于

上,不使其肩骨下垂,过七日后开视之,如俱痊,可撤板不用,如尚未愈,则仍用之。若不

根据此治法,后必遗残患芦节。

耀山云∶用水竹半边,长短阔狭,以患处为则,削去棱角,嵌入肩内,其肩下腋肢,再

团一个,实其腋内,外以布带缚定系住,此治肩骨断碎之具,虽比板物较硬,然用之得法,

缚之妥贴,则无动移之患矣。

\x攀索\x

《医宗金鉴》曰∶攀索者,用绳挂于高处,以病患两手攀之也。

\x迭砖\x

释义云∶凡胸腹腋胁,跌打蹦撞垫努,以致胸陷而不直者,先令病患以两手攀绳,足踏

,将后腰拿住,各抽去砖一块,令病患直身挺胸,少倾,又各抽去砖一块,仍令直身挺胸,

如此者三,其足着地,使气舒瘀散,则陷者能起,曲者可直也。再将其胸以竹帘围裹,用宽

带八条紧紧缚之,勿令窒碍。但宜仰卧,不可俯卧侧卧,腰下以枕垫之,勿令左右移动。

\x通木\x

释义云∶凡脊背跌打损伤,膂骨开裂高起者,其人必伛偻难仰。法当令病者俯卧,再着

以两足踏其两肩。医者相其开裂高起之处,宜轻宜重,或端或拿,或按或揉,令其缝合,然

后用木根据前法逼之。

\x腰柱\x

释义云∶凡腰间闪挫岔气者,以常法治之。若腰节骨被伤错笋,膂肉破裂,筋斜伛偻者

醋调定痛散,敷于腰柱上,视患处将柱排列于脊骨两傍,务令端正,再用蕲艾做薄褥,复于

柱上,以御风寒,用宽长布带,绕向腹前,紧紧扎裹,内服药饵,调治自愈。

耀山曰∶医者,意也。尝考古人创论立方,虽有根据,以已意参之,总不出情理之中。

骨一道,用手法外,复用器具,盖有意会之处。阅《明史》内载,有谏臣某,因事迭奏忤上

,致延讯时,上令武士,用金瓜锤责其遍体,甚至肋骨击断其二;复令下狱,身加挺棍脚

,手铐刑具,严行监固。挺棍者,较人之长短,以木为之,上锁于颈,下链于踝,中系于手

而及于腰,使囚不能弯曲转侧活动。后上悟,怜其苦谏释之,肋骨俱已接续,未始非挺棍铐

之益也。挺棍与通木相似,械系与扎缚相同,击断者复接续,是以不医医之。今之用器具,

殆即此遗意欤。

\x竹帘\x

释义云∶凡肢体有断处,先用手法安置讫,然后用布缠之,复以竹帘围于布外,紧扎之

,使骨缝无参差走作之患,盖通用之物也。

\x杉篱\x

释义云∶凡用以围裹于竹帘之外,将所穿之绳结住,再于篱上加绳以缠之,取其坚劲挺

使骨缝无离绽脱走之患也。盖骨节转动之处与骨筋甚长之所,易于摇动,若仅用竹帘,恐挺

劲之力不足,故必加此以环抱之,则骨缝吻合坚牢矣。

陈远公曰∶有跌打骨折,必用杉木或杉板,将折骨凑合端正,以绳缚定,勿偏斜曲,再

扎,不可因疼痛心软,少致轻松,反为害事。后用内服药,如皮破血出,须用外治药,但骨

折而外边之皮不破,即不用外治之药,然内外夹攻,未尝不更佳耳。内治法宜活血去瘀为先

,血不活则瘀不去,瘀不去则骨不能接也。内治用接骨神丹煎服,外治贴全体神膏,再加末

药胜金丹,掺伤处为妙。每膏一张用末药三钱,掺膏上贴之。凡接骨不须二个,至重则用二

个。此绝奇绝异之方,倘未损伤,只贴膏药,不必用胜金丹掺药。内外治法三方,有不可形

容之妙,医者患者得以旦夕奏功,故特为表出,方出《冰鉴》。

谷兰云∶损伤固痛,因痛而以板木缚之则愈痛,愈痛而手软、心软,转致轻松,是痛其

反增其痛,迨至不可医药,悔何及哉!学人务熟习手法,临症时得自然之妙,自无手软、心

软之弊矣。

耀山云∶凡臂骨及小儿颈骨、腿骨、大手膊骨,截断折断、碎断斜断者,不必用大杉篱

用杉木皮尽可。将杉木皮削去粗皮,或三片或二片,如指面大,长短以患处为则。况杉木皮

似竹样阁漏式,合于骨处极为妥贴。又杉木皮挖空,用纸粘裹,可缚手肘手腕,使其能转能

伸,能屈能曲,此夹扎中之活法也。又有竹蔑大片,再以纸包,或用三片、四片,看患处之

宽狭长短,定为法则。又有松木薄板,象今做糕匣者,用纸包裹,安于骨断之处,以棉带紧

扎甚妙。此皆常用验过之器具也。

\x抱膝\x

释义云∶膝盖骨复于楗 二骨之端,本活动物也。若有所伤,非骨体破碎,即离位而突

左右。虽用手法推入原位,但步履行止,必牵动于彼,故用抱膝以固之,庶免复离原位,而

遗跛足之患也。其法将抱膝四足插于膝盖两傍,以竹圈辖住膝盖,令其稳妥,不得移动,再

用白布宽带,紧紧缚之。

耀山云∶膝盖骨脆碎或跌碎者,常用纸竹毛篾缠绕一KT ,与膝盖大小相等,再加四绳缚

于KT 上,贴膏药后,即将篾KT 安上,四绳分前后缚之,较之竹圈,稍觉柔软矣。

又云∶以上器具,皆伤科必用之物,又增补试验各具,然未备也。有肩胛出臼,用布带

手上,系于柱间,在带上 者;有腿骨出 ,用阔带缚定腿足,将人抱住,以大 头吓者;

有用硬挺者;有用软骗者,种种器具,总不出缚缠夹扎挺托之法,复其原位,使勿游移活动

为得耳,要在人之活法变动也。

《选粹》云∶凡损伤平处,骨断骨碎,皮不破者,用接骨定痛等膏敷贴。若伤在手足曲

缩之处,要用包裹,可令时时转动。指骨碎者,只用麻片夹缚。腿上用麻绳扎缚。冬月热缚

,夏月凉缚,余月温缚。又云∶骨断皮破者,不可用酒煎药。或损在内而皮破者,可加童便

于破血药内和服。若骨断、皮不破者,可全用酒煎药。若只伤而骨不折、肉不破者,用消肿

膏或定痛膏。又云∶皮里有碎骨,只用定痛膏敷贴夹缚,如十分伤重,自然烂开其肉,碎骨

自出,然后用补肌散,外以补肉膏敷贴。又云∶夹缚处,须药水以时泡洗,春秋三日,夏二

日,冬四日,洗去旧药,须仔细勿惊动伤处,洗讫,仍用前药前膏敷缚。凡换药不可生换,

须用手巾打湿拓润,逐片取脱,随手荡洗换上,又不可停留一时刻,药膏必须预为摊就,随

手换上,此乃敷药之诀,如换膏药亦然。

<目录>正文

<篇名>接骨歌诀

属性:接骨由来法不同,编歌根据次说全功。若能洞达其中意,妙法都归掌握中。骨折大凡手足

或短或长或脱窠,或凹或凸或歪侧,务将手足慎抚摩。长者脱下短缩上,突凹歪斜宜度量。

身上骨若断而分,须用三指摩的当。内如脉动一般呵,骨折断碎无别何。整骨先服保命丹,

酒下骨软方动他。手足断须扯捻好,足断而长添一劳。先须脚底牢牮实,断伤骨下微 高。

足跟之下更高 ,病痊无患自证验。如不牮实骨尚长,以后愈长愈可厌。此为缩法之手功,

手长难疗成废躬,歪从患骨下托起,扯直无歪归于同。合奠不突还原样,凹者捻妥无别尚。

试手必以两手齐,试足须将脚并放。复臼膏药自急需,光细布摊称体肤。长短阔狭随患处,

膏宜摊浓糁多铺。将膏紧裹包贴定,夹非杉皮力不胜。浸软渐剖去粗皮,板长患处短方称。

还当排得紧重重,夹上布缠缠莫松。缠布阔宜二寸许,从上至下尽力封,布上再扎三条带,

中间上下护要害,先缚中间后两头,宽紧得宜始安泰。如缚手足斜折断,中间紧而两头宽。

骨断若如截竹样,中宽聚气紧两端。气血断处来聚着,手用带儿复掌络。脚要米袋两边挨,

挨定不动胜妙药。对症汤丸日日施,药洗换膏三日期。三七之时骨接牢,房事油腥犯不宜。

紫金丹作收功例,骨仍坚固无流弊。我今编此手法歌,传与后人须仔细。

<目录>正文

<篇名>上歌诀

属性:上 不与接骨同,全凭手法及身功。宜轻宜重为高手,兼吓兼骗是上工。法使骤然人不

觉,患如知也骨已拢。兹将手法为歌诀,一法能通万法通。

\x托下巴歌诀\x

头骨圆圆曰髑髅,下把骨脱两般求。单边为错双边落,上似弯环下似钩。两指口中齐重

捺,各腮颊外共轻揉。下巴往里徐徐托,托上还须用带兜。

\x提颈骨歌诀\x

人登高处忽逢惊,首必先坠颈骨顷。面仰难垂惟伸续,头低不起则端擎。腔中插入须提

拔,骨上歪斜要整平。再看有无他磕碰,临时斟酌度其情。

\x整背腰骨歌诀\x

脊背腰梁节节生,原无脱 亦无倾。腰因挫闪身难动,背或伛偻骨不平。大抵脊筋离出

位,至于骨缝裂开 。将筋按捺归原处,筋若宽舒病体轻。

\x上肩 歌诀\x

损伤肩膊手筋挛,骨 犹如杵臼然。若是肘尖弯在后,定当 骨耸于前。常医或使两人

拉,捷法只须独自掮。倘遇妇人难动手,骗中带吓秘家传。

\x托肘尖歌诀\x

臂膊之中曰肘尖,凸凹上下骨镶粘。直而不曲筋之病,屈若难伸骨有嫌。骨裂缝开翻托

好,筋横纵急搦安恬。仍当养息悬于项,屈曲时时疾不添。

\x挪手腕歌诀\x

腕似农车水骨联,仰翻俯复曲如旃。行车竭蹶应防复,走马驰驱或致颠。手必先迎筋反

错,掌如后贴骨开偏,轻轻搦骨归原处,骨若还原筋已痊。

\x上大腿 歌诀\x

环跳穴居跨骨前,中分杵臼似机旋。筋翻肿结脚跟HT ,骨错斜行腿足蹁。宣用手掎并脚

牮,或施布缚发绳悬。

\x推膝盖骨歌诀\x

膝骨形圆盖膝间,原系活动各筋扳。盖移腿上腰胯痛,骨走 中步履艰。若出外边筋肿

大,如离内侧 难弯。推筋捺骨归原位,抱膝相安何足患。

\x拽脚踝拐歌诀\x

足趾足跟踝相并,伤筋动骨致难行。脚尖向后应知挫,踝骨偏斜定是拧。骨突骨坳宜摸

悉,筋翻筋结要厘清。筋须揉拨又须拽,筋若调匀骨亦平。

耀山云∶骨 者,两骨相交活动之处也。如杵之臼,如户之枢,又如桔槔之有机。以筋

之,故能转运而不碍。若脱 者,筋必受伤,是以上 必先理其筋也。前接骨歌,系陈氏秘

,法赅而备,惟原稿韵脚未妥,稍为润色之,脱稿之后,复撰上 歌诀十首,未敢言工,聊

便诵记而已。接骨 之 字,音料,乃尻骨上有八孔,谓之八 。《叶氏医案》云∶接骨上

骱,骱音戛,小骨也,或有用作窍,用作 ,均未切当。薛氏《正体类要》有骨 接而复脱

之句,今仍借用之。

<目录>正文

<篇名>方法总论

属性:《选粹》云∶大法固以血之或瘀或失,分虚实而为补泻,亦当看伤之轻重。轻者顿挫,

凝滞作痛,此当导气行血而已;若重者伤筋折骨,如欲接续,非数月不瘥;若气血内停,阻

塞真气不得行者必死,急泻其血,通其气,庶可施治。又云∶出血太多,头目昏眩,先用川

当归、大川芎,水煎服,次加白芍药、熟地黄、续断、防风、荆芥、羌独活、南星,煎加童

便,不可用酒。如血出少,内有瘀血,以生料四物汤一半,加独圣散水煎服。皮肉未破者,

煎成加酒服。

<目录>正文

<篇名>内证

属性:《可法良规》云∶凡伤损之症,若误饮凉水,瘀血凝滞,气道不通,或血上逆,多致不

若入于心即死,急饮童便热酒以和之。若患重而瘀血不易散者,更和以辛温之剂。睡卧要上

身垫高,不时唤醒,勿令熟睡,则血庶不上逆。故患重之人,多为逆血填塞胸间,或闭塞气

道咽喉口鼻不得出入而死。

《选粹》云∶损伤,寒凉之药一毫俱不可用,盖血见寒则凝,若冷冻饮料致血入心而死。惟

外伤者,当内外兼治。若外无所伤,内有死血,唯用苏木等治血之药,可下者下之,鸡鸣散

是也。

《可法良规》云∶凡损伤之症,外固不宜敷贴硝黄之类,恐济寒以益其伤。若人平素虚

虽在夏令,内服亦不宜用咸寒之品。盖胃气得寒而不生,运气得寒而不健,瘀血得寒而不能

行,腐肉得寒而不溃,新肉得寒而不生。若内有瘀血停滞,服以通之,不在此例。

<目录>正文

<篇名>出血

属性:《正体类要》曰∶若患处或诸窍出血者,肝火炽盛,血热错经而妄行也,用加味逍遥散

热养血。若中气虚弱,血无所附而妄行,用加味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或元气内脱,不能摄

血,用独参汤,加炮姜以回阳;如不应,急加附子。或血蕴于内而呕血,用四物加柴胡、黄

芩。凡损伤劳碌、怒气、肚腹胀满,误服大黄等药,伤阳络,则为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伤

阴络,则为血积血块,肌肉青黯。此脏腑亏损,经隧失职,急补脾肺,亦有生者。

《急救方》云∶跌压伤重之人,口耳出血,一时昏晕,但视面色尚有生气,身体尚为绵

则皆可救。但不可多人环绕,嘈杂惊慌,致令惊魄不复。急令亲人呼而扶之,坐于地上,先

拳其两手两足,紧为抱定。少顷再轻移于相呼之人怀中,以膝抵其谷道,不令泄气。若稍有

知觉,即移于素所寝处,将室内窗棂遮闭令暗,仍拳手足紧抱,不可令卧。急取童便乘热灌

之,马溺更妙,如一时不可得,即人溺亦可,要去其头尾,但须未食葱蒜而清利者,强灌一

、二杯,下得喉便好。一面用四物汤三、四倍,加桃仁、红花、山楂、生大黄各二两,童便

一大钟,如夏月加黄连四、五分,用流水急火,在傍煎半熟,倾入碗内,承于伤者鼻下,使

药气入腹,不致恶逆,乘热用小钟灌服;如不受,少刻又灌。药尽不可使卧,服药之后,其

谷道尤须用力抵紧,不可令泄其气。如药性行动,不可即解,恐其气从下泄,以致不救也。

必须俟腹中动而有声,上下往来数遍,急不可待,方可令其大解。所下尽属淤紫,毒已解半

,方可令睡,至于所下尽为粪,即停止前药。否则再用一二剂亦不碍。然后次第调理,不可

轻用补药。

王肯堂云∶血溢血泄,诸蓄妄证,其始也,予率以桃仁大黄行血破瘀之剂,折其锐气,

区别治之,虽往往获中,然犹不得其所以然也。后来四明遇故人苏伊芳举,闲论诸家之术。伊芳

举曰∶吾乡有善医者,每治失血蓄妄,必先以快药下之。或问失血复下,虚何以当。则曰∶

血既妄行,迷失故道,不去蓄利瘀,则以妄为常,曷以御之。且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何虚

之有。予闻之,愕然曰∶名言也。昔者之疑,今释然矣。

又云∶凡九窍出血,用南天竺主之,或用血余灰,自发为佳,次则父子一气,再次男胎

又次则乱发,皂角水洗晒干,烧灰为末。每二钱,以茅草根煎汤调下。又荆叶捣取汁,酒和

服。又刺蓟一握,绞汁,酒半盏和服;如无生者捣干者为末,水调三钱,均效。

诀曰∶墙头苔藓可以塞,车前草汁可以滴,火烧莲房用水调,锅底黑煤可以吃。石榴花

片可以塞,生莱菔汁可以滴,火烧龙骨可以吹,水煎茅花可以吃。

《急救方》注∶治跌打损伤已死者,用男女尿桶人中白,炼红投好醋七次,研末酒送二

钱,吐出恶血即可救矣。慎不移动,动者不治。

\x泛注\x

《可法良规》云∶凡损伤之症,乃有形器物所伤,为筋骨受病,当从血论。盖血得热则

,其害甚速,须先伐肝火,清运火,砭患处,和经络,则瘀血不致泛注,肌肉不致遍溃。次

则壮脾胃,进饮食,生血气,降阴火,则瘀血易于腐溃,新肉易于收敛,此要法也。若用克

伐之剂,虚者益虚,滞者益滞,祸不旋踵矣。

《濒湖集简方》曰∶治打仆瘀血滚注,或作潮热者,用大黄末,姜汁调涂,一夜黑者紫

,二夜紫者白也。

\x发热\x

东垣曰∶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

陷入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如昼夜俱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也,当急泻其阳而峻补其阴。

夫热入血室之症,妇人经水适来,或因损伤,谵言如见鬼状,宜小柴胡汤加生地主之。王太

仆曰∶凡热来复去,不时而动,乃无根之虚火也,宜六君子汤加姜桂;不应,急加附子,或

八味丸最善。

《可法良规》曰∶凡损伤之症有出汗者,当审其阴阳虚实而治之。若阴虚阳往乘之,则

自汗,以甘寒之剂补其气,如补中益气汤之属是也。若阳虚阴往乘之,则发厥自汗,以甘温

之剂助其阳,如参附汤之属是也。亦有因痛甚而自汗者,宜清肝火为主。亦有因阴阳损伤而

自汗盗汗者,宜补气生血为主。若心孔一片汗出者,养其心血自止。

\x外邪\x

陈文治曰∶四季伤损,脉浮紧,发热恶寒体痛,属有外邪,宜发散以祛邪,春用五积散

苏饮;夏用香薷饮、五苓散;秋用藿香正气散;冬用双解散。若寒热者,加柴胡、前胡、黄

;头痛加川芎、白芷,香港脚加白芷、槟榔、木香;有痰加半夏、陈皮,等分,葱白煎服。

《可法良规》云∶凡伤损之症,出血太多,或溃烂之际,收敛之后,如有寒热头痛,或

盗汗,烦躁作渴,或遍身疼痛,肢体倦怠,牙关紧急,痰涎上壅等证,是血气虚而作变症也

,当峻补元气为主。大凡伤损症,有外邪乃乘虚而入,犹当补助,作外邪治之,祸不旋踵。

耀山云∶伤损之证,内瘀居多,间有外感挟邪。陈氏之论,详及四季,发明上下加减,

虽为稳当,又宜参阅发热门,择方疗治,更为稳妥,学人须细玩之。

\x昏愦\x

《正体类要》曰∶伤重昏愦者,急灌以独参汤。虽内有瘀血,切不可下,急用花蕊石散

之,盖恐下之,因泻而亡阴也。若元气虚甚者,尤不可下,亦用前散以化之。凡瘀血在内,

大小便不通,用大黄、朴硝;血凝而不下者,急用木香、肉桂末三、二钱,以热酒调灌服,

血下乃生。如怯弱之人用硝黄,须加肉桂、木香,假其热以行其寒也。

《选粹》云∶颠仆迷闷者,酒调苏合香丸灌之。颠扑损伤者,宜逐其恶血,用酒煎苏木

调苏合香丸或鸡鸣散;或活血和气饮加大黄,入醋少许煎;或童便或苏木煎酒调黑神散,乌

药顺气散亦可。

陈远公曰∶人从高坠下,昏死不苏,人以为恶血奔心,谁知乃气为血壅乎。夫跌仆之伤

是瘀血攻心,然跌仆出其不意,未必心动也。惟从高坠下,失足时心必惊悸,自知必死。是

先挟一必死之心,不比一蹶而伤者,心不及动也。故气血错乱,每每昏绝不救。治法逐其瘀

血,佐以醒脾之品,则血易散而气易开。倘徒攻瘀血,则气闭不宣,究何益乎。用苏气汤,

一剂气疏,三剂血活全愈。

谷兰云∶未跌仆之时,心原不动;当跌扑之时,体先振动,心能不动乎。况心主血者也

,心既不动,即跌扑亦无伤瘀之症矣。此说存参。

《可法良规》云∶凡伤损之症,若皮肤已破,出血过多而昏愦者,气血虚极也,大补

;如不应,急加附子。若坠仆太重,皮肤不破,血未出而昏愦者,瘀血在内也,行散为主;

如不应,速加酒炒大黄。若下后而有变症者,皆气血虚极也,用十全大补汤。若因痛甚而自

汗昏愦者,风木炽盛也,用清肝凉血之剂,则痛自定,汗自止;苟作外因风邪治之,促其危

又云∶若伤损在头脑并致命处所,昏愦良久,将至不起者,急用葱白切细、杵烂、炒熟

,罨患处,稍冷更以热者罨之,多自醒矣。

《选粹》云∶亦有血迷心窍,而致昏沉不知人事者,宜花蕊石散,童便调服。有神魂散

一时不知人事者,唯在临时斟酌。大抵跌仆之病,全在补气行血。若自然铜之类,虽有接骨

之功,而燥散之害,甚于刀剑,丹溪备言之矣。

谷兰云∶跌仆则肝必受伤,瘀血未去,而行补气补血药,恐血瘀未能散除,转致不可救

药为患;惟虚弱者受跌扑之患,于逐瘀中兼补益,似为两得。

《急救方》∶治仆打猝死去,但须心头温暖,虽经日亦可救。先将死人盘屈在地上,如

坐状,令一人将死人头发控放抵,用生半夏末,以竹筒或纸筒吹在鼻内;如活即以生姜自然

汁灌之,可解半夏毒。

耀山云∶按人尿性味咸寒无毒,又名轮回酒、还元汤,扑损瘀血在内运绝,加酒饮之,

伤推陈致新,其功甚大。又《千金方》饮人尿治金疮出血,杖疮肿毒,火烧闷绝等症。又刺

在肉中,人咬手指,金疮中风,蛇犬咬伤,蜂虿螫伤,浸洗得解,乃伤科中之仙药也。周赧

王四十五年,秦相范雎在魏时,触杵魏齐,令狱卒自辰至未扑打,遍体皆伤,齿折胁断,身

无完肤,气绝不动,尸卷苇薄之中。魏齐复令宾客便溺其上,勿容为清净之鬼。至晚,范雎

死而复苏,竟相秦国。又明季一官,贪墨诬害平人,解缓时,被受害人之子夺路报复父仇,

攒殴已毙,又恨其贪污,灌之以尿,后竟不死。观此两节,人尿实为久传效验之方,今多因

秽恶而忽之,惜哉!但人命至重,生死在于呼吸之间,有此极便极贱、极效验之药,何不乘

其昏绝不知而灌之;如灌之不入,急令人溺其头面,使其入于七窍,未有不苏者也。

《急救方》小注云∶凡跌打缢溺至死,而心头热者,急用活鸡冠血,滴入喉鼻之内,男

右,男用公鸡,女用母鸡,刻下即苏。又跌打气绝,用仙人柴(即九里香叶)捣自然汁一杯,

灌下即苏。但心口有微热,能受此药,无有不活,名曰救名丹。

\x眩晕\x

耀山云∶血虚则阴虚,阴虚则发热而渴,腹胀呕吐必兼中气太虚,故用补治如此。若仆

时晕倒在地,此气逆血晕也。按《急救方》补注∶用血管鹅毛 存性一钱,老酒调服即醒。

又有真元不足,不能摄气归元而晕者,仍用补剂可也。如失血过多而晕者,用芎归汤亦可。

\x烦躁\x

东垣云∶发热恶寒,大渴不止,其脉大而无力,非白虎汤症,此血虚发躁也,宜用当归

汤治。裴先生云∶肌热烦躁,目赤面红,其脉洪大而虚,此血虚也,若误服白虎汤,轻则危

\x发喘\x

耀山云∶发喘之因,果多在肺,然按《内经》曰∶有所堕恐,喘出于肝,度水跌仆,喘

出于肾与骨。是当分别论治。

\x作呕\x

耀山云∶按薛氏以药伤胃而呕者,脉必微细而迟,乃凉药克伐而呕也,急用六君子汤加

芍、附子。又有胃火作呕者,症必口渴唇褐,系素有积热,复饮辛热药,则火必更盛矣,以

清胃散加山栀、黄芩、甘草治之顿止。如溃后作呕,仍按出血过多方法调治。若投药稍错,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x口渴\x

东垣云∶发热恶寒,大渴不止,其脉大而无力者,非白虎汤症,此血虚发躁而渴也,宜

用当归补血汤。

\x不食\x

钟峻云∶江西一盗,肋断呻吟不食,用生精猪肉四两,糯米饭一碗,白糖四两拌食,越

愈,骨亦完好,想亦秘方也。愚按血闭嗜卧不食,虚者用巴戟汤,即四物加巴戟、大黄,补

而行之;实者承气、抵当攻之,如气滞不食,必须枳、术、香、砂以开之。

\x秘结\x

耀山云∶按《正体类要》若胸腹胀痛,大便不通,喘咳吐血者,瘀血停滞也,用当归导

通之。肚腹作痛,大便不通,按之痛甚者,瘀血在内也,用加味承气汤下之。凡腹停瘀血,

用大黄等药,其血不下,反加胸膈胀痛,喘促短气,用肉桂、木香末各二钱,热酒调服,即

下恶血。此因寒药凝滞不行,得辛温而血自行耳,专用苦寒诸剂者察之!

《可法良规》云∶凡伤损之症,小便不利,若因出血,或平素阴虚火燥,而渗泄之令不

,宜滋膀胱之阴。若因疼痛,或平素肺经气虚,不能生化肾水,而小便短小者,当补脾肺之

气,滋其化源,则小便自生。若误用分利之剂,复损其阴,祸在反掌。经云∶气化则小便出

焉。又云∶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亦有汗出不止而小便短小者,汗止便自利,

尤忌分利渗泄之剂。

\x瘀滞\x

《可法良规》云∶凡伤损之症,若棍仆重者,患处虽不破,其肉则死矣。盖内肉糜烂,

血相和,如皮囊盛糊然。其轻者,瘀血必深蓄于内,急宜砭刺,即投大补之剂。否则大热烦

躁,头目胀痛,牙关紧急,殊类破伤风症,此瘀秽内作而然也,急刺之,诸症悉退。

又云∶若不砭刺发泄,为患匪轻,是不知伤重而内有瘀秽者也,须急去之,即服补益之

以固根本,庶保无虞。古人谓瘀秽恶于野狼虎,毒于蛇虿,去之稍缓,则戕性命,非虚言也,

医者三复之!

耀山云∶按《薛氏医案》伤损肿痛不消,有瘀血在内,急宜砭之;否则瘥后数年,但遇

天阴,仍作痛也,血属阴,从其类也。

\x血虚\x

《可法良规》云∶凡伤损筋糜肉烂,脓血大泻,阳亦随阴而走,元气丧败,理势必然,

气血不虚者鲜矣。智者审之!

又云∶凡伤损之症,遍身作痒,或搔破如疮疥,此血不营于肌腠,当作血虚治之;不应

补其气。亦有愈后身起白屑,落而又起,或有如布帛一层,隔于肌肤,乃气血俱虚,不能营

于腠理,宜大补气血为主;若作风邪治之,误矣。

又云∶凡伤损之症,肢体麻木,若口眼如常,腰背如故,而肢体麻木者,气虚也。盖血

气虚,故血虚之人,肢体多麻木,此是阴虚火动而变症,实非风也,当用升阳滋阴之剂;若

作风治,凶在反掌。

又云∶凡伤损之症,贵乎大补气血,则腐肉易于溃烂,疮口易于生肌。每见治者,不知

亏损,往往多用十宣散,又以方内参、 、芎、归为补益之剂,嫌其中满,多用不过钱许;

以浓朴、防己为清毒之药,因其行散,动辄倍加。此何益于气血,而欲责其速溃、速敛、速

生肌乎。无怪其烦躁作渴,饮食益少,因之不起者众矣。

又云∶凡伤损之症,不可轻服乌附等味,盖其性味辛热,恐助火以益其患。其平素有失血

虚之人,虽在冬令,决不宜用,缘滞血得火而益伤,阴血得火而益耗,运血得火而妄行,患

肉得火而益坏。若人平素虚寒,或因病而阳气脱陷者,则用之不在此例。

\x作痛\x

《正体类要》曰∶肌肉间作痛者,营卫之气滞也,用复元通气散。筋骨作痛者,肝肾之

也,用六味地黄丸。内伤下血作痛者,脾胃之气虚也,用补中益气汤。外伤出血作痛者,

脾肺之气虚也,用八珍汤。大凡下血不止,脾胃之气脱也,吐泻不食,脾胃之气败也,苟预

为调补脾胃,则无此患矣。

又云∶伤处作痛,若痛至四、五日不减,或一、二日方痛,欲作脓也,用托里散。若以

指按不复起者,脓已成也,刺去脓,痛自止也。

《可法良规》云∶凡伤损之症,多有患处作痛。若出血过多而痛者,血虚火盛也,宜甘

降虚火,甘温以养脾气。若汗出多而痛者,肝木火盛也,宜辛凉以清肝火;甘寒以生肝血。

若筋骨伤而作痛者,正而治之。肌肉伤而作痛者,调而补之。气血逆而作痛者,顺而补之。气血虚

而作痛者,温而补之。热而痛者清之,寒而痛者温之

,用补脾之剂。作脓而痛者托之,脓 而痛者开

\x筋挛\x

《可法良规》曰∶凡伤损之症,脓血大溃,血出太多,兼之恶寒发热, 痛口干,肝血

自然

。宜圣愈汤加柴胡、木瓜、山栀、麦冬、五味子治之;如作风证治,筋愈燥而血愈涸,挛岂能伸乎。

耀山云∶人生两肘、两腋、两髀、两 ,谓之八虚。《内经》云∶凡此八虚者,皆机关

,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经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

故病挛也。倘有一处脱臼出 ,筋骨两伤,岂无恶血邪气乘虚而入耶。必须察其脏腑,利其

节,调其气血,毋谓仅治其外,而忽其内也。又云∶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考肺脉自胸

行肘之侠白等穴,心脉自腋行肘之少海等穴。又云∶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考肝脉布胁肋

,行腋下期门等穴。又云∶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髀者,髀枢也,考脾脉上循阴股,结于

髀。又云∶肾有邪,其气留于两 。 者,膝后曲处也,考肾脉上 ,出 内廉。此皆患生

于里而达于表,如外伤既成,五内皆连,知此八虚者,用药有所指归矣。陈藏器曰∶虚而劳

者,其弊万端,宜应随病增减。如肺气不足,加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心气不足,加上

党参、茯神、菖蒲;肝气不足,加天麻、川芎;脾气不足,加白术、白芍、益智;肾气不足

,加熟地黄、远志、牡丹皮。此又不可不知也。

按舒筋法,治破伤后,筋挛缩不能伸者,用大竹管长尺余,两头各钻一窍,系以绳,挂

间,一坐即举足衮挫之,勿计工程,久当有效。《医说》载∶有人坠马折胫,筋挛缩不能行

步,遇一道人,教以此法,数日便愈如常。又《经验全书》云∶有人四肢无故节脱,但有皮

连,不能举动,名曰筋解,用黄柏酒浸一宿,焙为末,酒下三钱,多服方安。

\x骨痛\x

耀山云∶按《内经》曰∶久立伤骨。又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又按薛氏云∶骨痛之证,

服和血定痛丸,日间用健脾胃生气血之药调理。若肿痛发热,切不可服流气等药,外用葱熨

法,内服六君加黄 、柴胡、桔梗、续断、骨碎补之类,或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治之,

气血和而热自退矣。《救急方》治浑身骨痛,用破草鞋烧灰,香油和,贴痛处即止。然外熨

不若贴膏为当,虽骨痛至重,亦能缓之。

\x湿痰\x

《可法良规》云∶凡伤损之症,其患已愈而腿作痛,乃受患太重,脓血过多,疮虽愈而

气血尚未充也,故湿热乘之,因虚而袭,以致作痛,非风证也,故用养血祛湿之剂以止痛。

又云∶肾水足,则肝气充溢,经脉强健,虽有伤损,气血不亏,而溃敛以时,气路不至于上

逆,痰涎何由而上壅。使肾气一虚,水不能生木,则肝气奔腾,逆而不下,痰气亦随之以升

,非风痰也,乃水泛为痰也,宜六味地黄丸,或六味地黄汤加清肝之剂。

耀山云∶此症作痛,分湿痰、湿热、痰火、痰气四症,总之痰因湿化,湿居其多,惟下

部湿先受之,故多用下部药也。

\x头痛\x

《可法良规》云∶若头目所伤作脓, 赤作痛,脓出痛亦自止。其或头痛而时作时止者

血虚而痛也,非伤也。若头痛而兼眩者,火也,痰也,气虚也,木旺也,不可作寒治也。

《医学入门》云∶血虚头痛,自鱼尾上攻而为痛,宜当归补血汤、加味四物汤。眉尖后

、近发际,曰鱼尾。若气血俱虚头痛,宜用加味调中益气汤或安神汤皆效。

李东垣云∶痰厥头痛,每发时两颊青黄,眩晕目不欲开,懒于言语,身体沉重,兀兀欲

吐,此厥阴太阴合病也,宜服局方玉壶丸及半夏白术天麻汤。

\x胸痛\x

《丹溪心法》云∶心痛脉涩者,有死血也。又云∶作时饮汤水下作痛者有死血,桃仁承

下之。又云∶如平日喜饮热物,以致死血留于胃口作痛,桃仁承气汤下之,轻者韭汁、桔梗

耀山云∶按丹溪所论,乃瘀血在胃脘而作痛也。伤损之症,偶有血留胃脘,故引此以备

参考。然手按仍痛,总以脉涩为据耳。

《医林集要》∶治血气心痛,用没药末二钱,水一盏,酒一盏煎服。

《斗门方》∶治血气攻心不可忍者。用蓼根洗锉,浸酒饮。

\x胁痛\x

《丹溪心法》云∶恶血停留于肝,居于胁下而痛,按之则痛益甚。

《可法良规》云∶盖打扑坠堕恶血,宜砭不宜留。况十二经络之血,生于心,藏于肝,

脾。小腹与胁皆肝经部位,恶血蓄而不行,必生胀满,疼痛自汗。法当破血生血,清厥阴肝

《医学入门》云∶瘀血必归肝经,胁腋痛或午后发者,小柴胡合四物汤加桃仁、红花、

乳香、没药;大便坚黑者,桃仁承气汤下之。

《选粹》云∶跌仆胁痛,血归肝也,破血消痛汤、复元活血汤、乳香神应散皆可参用。

\x腹痛\x

《丹溪心法》云∶其痛有常处而不移动者,是死血也,如打仆坠堕而腹痛,乃是瘀血,

宜桃仁承气汤加当归、苏木、红花,入童便并酒,煎服下之。

《集验良方》云∶妊娠二、三月至七、八月,顿仆失跌,胎动不安,伤损腰腹痛;若有

,乃胎奔上抢心,短气,下血不止,用干地黄、当归、艾叶各二两,阿胶、川芎各三两,水

七升,煎取二升半,作三服饮之。

丹溪云∶凡妇人因闪挫伤胎,腹疼血崩,用八珍汤去地黄,加陈皮,水煎,冲缩砂末、

炒黑五灵脂末服。

《指迷方》∶治伤损胎动下血腹痛,用阿胶、艾叶、秦艽等分为末,每服五钱,糯米百

汤送服。《短剧方》无秦艽皆效。又云∶虚人用四物汤加胶、艾、黄 、甘草亦可。又竹茹

酒亦治损胎腹痛,用青竹茹二合,好酒一升,煮三沸,三服即安。又方∶用苎麻根二两,银

五两,酒、水各半煎服,亦效。

《产书》云∶胎动胎漏皆能下血,胎动腹痛,胎漏腹不痛;胎动宜调气,胎漏宜清热;

顿扑伤动胎气,宜服胶艾安胎散。若孕妇三月前后,或经恼怒,或行走失足,跌损伤胎,腹

痛腰胀,宜用安胎万全神应散。

《胎产心法》云∶妊娠凡遇伤仆触忤,胎动不安,腹痛腰酸下坠,势若难留者,用佛手

,胎未损服之即安,已损服之可下。医者当细心详审,圆机活法以施治,庶可保全八九。

《医学入门》云∶瘀血腹痛常有处,或跌扑损伤,或妇人经来及产后,恶瘀未尽下而凝

滞,用四物去地黄,加桃仁、大黄、红花治之。又血痛宜失笑散调之。

耀山云∶按伤损瘀滞腹痛,非用下法不可;然既下之后,变生多症,此薛氏之论所以详

且确也。至于孕妇腹痛,非安胎不可,学人更宜潜心也。

\x腰痛\x

薛氏云∶腰为肾之府,虽曰闪伤,实有肾经虚弱所致,用杜仲、补骨脂、五味子、山茱

、苁蓉、山药治之。

《许氏宝鉴》云∶举重劳伤,或挫闪坠落以作痛,亦谓之肾腰痛,宜独活汤、乳香趁痛

如神散、舒筋散、立安散。愚按《紫虚脉诀》云∶腰痛之脉,多沉而弦,沉实闪肭。又《直

指》云∶血沥则腰痛,转侧如锥之所刺,瘀血者,宜破血散瘀汤;瘀在足太阳、少阴、少阳

者,川芎肉桂汤;瘀在腰脊者,地龙散;实者,桃仁承气汤;久者,四物汤加桃仁、苏木、

酒、红花,治之。

\x阴痛\x

《正传·脉法》云∶肝脉沉之而急,浮之亦然,若胁下痛,有气支满,引小腹而痛,时

小便难,若目眩头痛,腰脊痛,得之少时有所坠堕也。

\x青肿\x

经曰∶气主嘘之,血主濡之。若伤损壅肿不退,色黯不消,元气虚也。当以六君子汤加

归,培养脾胃元气,则青肿自消,瘀滞自行,脓秽自出。苟服克伐凉剂,虚其气血,益肿益

青益溃矣。

经曰∶壮者气行则愈,怯者则着而为病。若骨已接、臼已入,其肿不消者,此元气怯弱

怯弱所以不能运散瘀滞也。惟补益滋阴助阳,则运气健旺,瘀血自散,肿痛自消。若投行

气破血之剂,则元气愈怯,运气愈滞,患在骨髀及血气罕到之处,最难调治。

《启玄》方∶治打的青肿过腿面者,用鲜三七梗叶捣烂,敷在青处,瘀血即消如神。如

无三七,即白萝卜捣敷亦效。

伤损臂臼脱出肿痛,《得效方》用生地捣烂,摊油纸上,次糁木香末一层,又摊地黄于

上,贴患处,明日痛即止。

伤损愈后,肌肤青肿,用茄子种极大者,切一指浓,放瓦上焙干为末,酒调二钱,临卧

服,一夜消尽无痕,此圣惠方也。

冯鲁瞻曰∶凡跌扑损伤, 折闪挫,虽由外触,势必内伤,气血凝滞,红肿或青,痛不

。故始须用甘辛温散,行气破瘀,则痛自退,肿自消。如独活、白芷、荆芥、防风、川芎、

当归、没药、古文钱、鹿角灰、赤芍、红花之类,以水酒煎服,冲入童便尤妙。及外伤平复

,犹宜滋补气血筋骨之药调之。

耀山云∶都中闻一司员,偶因醉后跌伤头面,紫赤青肿,碍见堂官。有人传其一方,用

水浸布手巾,乘热罨伤处,不计次数,冷则易之,青肿渐渐消散,次日就可上堂。按此即延

寿方,治金疮血出不止之意也。

\x难溃\x

《可法良规》云∶大抵脾胃主肌肉,腐溃生肌,全在脾胃,气血两旺。倘治者不识病机

于补助,故有死肉不能溃而死者;有死肉已溃,新肉不能生而死者;有死肉溃,新肉生,疮

口久不能敛而死者。此三者,皆失于不预为补益耳。

\x不敛\x

《可法良规》云∶大抵伤损症候,内无瘀血,即当补脾。脾气得补,则肉伤者自愈,肉

自溃,新肉易生,疮口易合,故云脾健则肉自生。切不可偏用寒凉克伐之剂,复伤元气,致

不能生肌收敛,虽行补益,缓不济事矣。

耀山云∶若误服行气之药,而胸痞气促,食少体倦,患处色黯脓清者,用六君子汤加桔

若误服下血之药而泻,患处色黯者,用十全大补倍加肉桂、麦冬、五味子。若误服寒凉之药

,反致患处肿痛,胸腹痞闷者,内服六君加木香、当归,外敷回阳膏。若患处瘀血,误不砭

去,深蓄烦热者,急宜砭出瘀血。若骨断筋连,急不剪去,侵及好肉者,则不治。若误感风

邪,患处瘙痒者,用祛风消毒之剂。或腐而不痛,黑而不脱者,当大补元气,庶可保生。此

又治伤家肿溃之法也。

\x发痉\x

《可法良规》云∶凡伤损皮开肉绽,或瘀肿刺破之后,或有发热恶寒,口干作渴,怔忡

,寤寐不宁,牙关紧急,目赤头痛,自汗盗汗,寒战切牙,气短喘促,遗尿手撒,身热脉大

,按之如无,身热不欲近衣,或欲投水,或恶寒而脉浮大,重按细微,衣浓仍寒,此气血挟

虚使然也,皆宜参、 、归、术之类亟补之;如不应,速加附子,缓则不救。或手足逆冷,

肚腹疼痛,泻利肠鸣,饮食不入,呃逆呕吐,此寒气乘虚而然也,治法同前用药。如有汗而

不恶寒,或无汗而恶寒,口噤足冷,腰背反张,颈项劲强,乃血气虚而发痉也,治法亦同前

用药,少佐见证之剂。痉症往往误投风药,以致不起者多矣。若果是破伤风证,亦系元气耗

损,外邪乘虚而致,皆宜峻补,先固其本为善。倘妄投风药,祸如反掌,治者不可不察。

耀山云∶痉者,筋劲强直而不柔和也。 病者,口噤角弓反张是也。 与痉,通称破伤

《正传》云∶破伤风者,初因击破皮肉,视为寻常,殊不知风邪乘虚而袭,变为恶候。其症

寒热间作,甚则口噤目邪,身体强直,如角弓反张之状,死在旦夕。《回春》云∶ 病者,

是难治也。有跌磕打伤,疮口未合贯风者,亦成 ,此名破伤风也。脉浮而无力,太阳也;

长而有力,阳明也;浮而弦小,少阳也。《纲目》云∶初觉疮肿起白痂,身寒热,急用玉真

散,姜汁和酒调服,以滓敷疮口上;若口噤,用童便调服。河间云∶背后搐者,太阳也;身

前搐者,阳明也;两旁搐者,少阳也。又曰∶太阳宜汗,阳明宜下,少阳宜和,若明此三法

而不中病者,未之有也。又曰∶在表则以辛热发散之,宜防风汤、羌活防风汤;在半表半里

,以辛凉和解之,宜羌麻汤;在里则以寒药下之,宜小芎黄汤、大芎黄汤。其外敷仍用葱熨

法神效。此家传秘授经效之方也。

<目录>正文

<篇名>论攻利

属性:《儒门事亲》云∶病生之因,其有四焉。有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外者,谓坠堕斫射,剥割

,落马堕井,打仆闪肭损伤,汤沃火烧,虫蛇螫毒之类,四因之一也。有独治内而愈者,

兼治内而愈者;有独治外而愈者,有兼治外而愈者;有先治内后治外而愈者,有先治外后治

内而愈者;有须解毒而攻击者,有须无毒而调引者。方法所施,或重或轻,或缓或急,或收

或散,或润或燥,或软或坚。方士之用,见解不同,各擅己心,好丹非素,故复问之。

凡落马坠井,因而打仆,便生心恙,是痰涎散于上也,宜三圣散空心吐之;如本人虚弱

瘦瘁,可用独圣散吐之;后服安魄之药,如定志丸之类,牛黄、人参、朱砂之属。

凡跌打损伤,车碾杖疮,肿发 痛,可用禹功散、通经散、神佑丸、导水丸等药,峻泻

二十行,则痛止当痒。痛属夏,痒属秋,秋出则夏衰矣。盖此痛得之于外,非其先元虚弱。

古人云∶痛随利减,病去如归。此法得之唯阳高硕明、侯德和,使外伤者不致癃残跛 之患

凡一切刀器所伤,有刀箭药,用风化锻石一斤,龙骨四两,二味为细末,先于端四日,

刺蓟菜,于端午日五更,合杵臼内捣和为团,作饼子若酒曲,中心穿眼,悬于背阴处阴干,

捣罗为末,于疮口上掺贴大效。《内经》云∶先治外而后治内是也。

凡一切虫兽所伤,及杖疮 发,或透入里者,可服木香槟榔丸七八十丸或百余丸,生姜

,五七行,量虚实加减用之。又犬咬蛇伤,不可便贴膏药及生肌散之类,先当用导水丸、禹

功散之类,可泻毒瓦斯,或泻十余行,实时痛减肿消,然后可用膏药及生肌散之类敷之。《内

经》云∶先治内而后治外是也。

耀山云∶按张氏专门大攻大利,薛氏专用大温大补,何二公用药相反如此?有言南方宜

北方宜攻。李士材又引《内经》征四失论言富贵人宜补,贫贱人宜攻。故二公之收效若一耶

。然而读张氏之论,亦有调引之法;而薛氏之方,未尝无攻利之剂也。是以仅录张氏之法,

而原方繁多不录。

<目录>正文

<篇名>辨生死

属性:《医宗金鉴》曰∶十不治症∶一颠仆损伤入于肺者;一肩内耳后伤透于内者;一左腋下

内者;一肠伤断者;一小腹下伤内者;一伤破阴子者;一老人左股压碎者;一症候繁多者;

一血出尽者;一脉不实重者。

《可法良规》云∶若元气虚怯,邪气滋盛,溃烂延上必死;不溃而色黯者,亦死。手足

受病,色黑者多死;手足节髀损去者不死。故伤损骨断筋皮尚连者,急剪去之;若肉被伤欲

去尚连者,亦剪之;不尔,溃及好肉,怯弱之人多致不救。如手足与指损去一节,不死可治

;惟去其半节,留其半节,或骨断筋皮相连者,最为难治。

陈氏《决疑秘法》云∶顶门破而骨未入内者可治,骨陷入者不治。脑骨伤损在硬处者可

若在太阳穴及骨缝软处不可治。头骨陷入内,未甚者可治,囟门出者死。两目俱伤者可治,

鼻骨山根伤者可治,断者死。耳后受伤入内者不治。气出不收,眼开者不治,闭者可治。气

管伤者死。食管全断者不治,未全断者可治。男人两乳受伤,急救可治;女人两乳伤重者必

烂不治。胸膛红肿青色未裹心者可治,红既裹心者不治。胸腹受伤出黄水、黑水、血者,十

不治一。若正心口青色者,七日死;调医三日后,转黄色者可救,不转者必死。食饱受伤,

三日不死者可救。两胁有伤,血入五脏者难治。肠出,不臭者可治,臭者死;肠未断者可治

,断者不治。肠出,色紫黑者不治,色不变者急治可愈。夹脊断者不治,腰歪伤重而自笑者

不治,伤轻虽笑可治。小腹受伤吐屎,眼直视者不治;伤轻眼未直视,虽吐屎无害也,可治

。孕妇小腹受伤,犯胎者不治。孕妇腰伤,其胎必下,不可救。小肚受伤,不分男女皆不治

。阴囊有子可救,若肾子受伤,入小腹者不治。阴囊破开,肾子悬系者可治,若肾子伤碎者

不治。尾闾骨断者不治。两手受伤,脉骨断者不治。两足腿骨断者难治。脉大而缓,即四至

亦不治。鱼际骨有脉者可救。诸骨受铁器伤,五日外流黄水通内者不治。如跌扑及破伤风,

头目青黑,额汗不流,眼小目瞪,身汗如油,谓之四逆,均属不治。

按赵除瑛秘本,有验症五法,可取以为初学之津梁,故附于末∶

一看两眼,眼白有血筋,腹内必有瘀血,筋多瘀多,筋少瘀少,两眼活动有神易治,两

神难治;二看指甲,以我指按其指甲,放指即还原血色者易治,少顷后还原者难治,紫黑色

者不治;三看阳物不缩可治,缩者不治;四看脚趾甲红活者易治,色黄者难治,看与指甲同

;五看脚底红活者易治,色黄者难治。

《金鉴》云∶凡伤天窗穴,与眉角脑后,臂里跳脉,髀内阴股,两乳上下,心下鸠尾,

脏六腑之俞者皆死,脑后出髓而不能语,目睛直视,喉中沸声,口急唾出,两手妄举者亦死

诀曰∶金伤诸损眼晕青,定主身亡难救命,若见气喘与呃塞,且看一七内中应。

<目录>正文

<篇名>用药总论

属性:耀山曰∶伤科血病,四物(汤)为君,失亡补益,瘀滞攻行。盖闻内蓄不散,治分三部∶

犀角地黄(汤),中必桃仁承气(汤),瘀在下者,抵当(汤)通利。外感有邪,医随四季∶春用

五积(散)、香苏(饮)、夏以五苓(散)、香薷(饮),秋拟(藿香)正气(散),冬则双解(散)。且

如损伤发热,须别阴阳,阴虚者当归补血(汤),阳衰者(四)君子(汤)、(加)附(子)、(生)姜

。挟表体疼,虚实宜详,形实者疏风败毒(散),气弱者羌活乳香(汤)。初患之时,审症择方

,瘀凝昏愦者花蕊石(散),痰迷心闷者苏合香(丸),血瘀泛注者葱熨法,亡血过多者圣愈汤

,烦躁而不眠者加味归脾(汤),眩晕而呕胀者六君子汤。三、五日间,变症多端,喘咳者参

苏二味(参苏饮)、十味(参苏饮),口渴者竹叶石膏(汤)、(竹叶)黄 (汤),血热发躁仍用(

当归)补血(汤),气虚下陷(补中)益气(汤)升提,胃火作呕(加)栀芩清胃(散),寒凉克伐六

君(子汤)补脾。过此之后,更宜调理,呕吐黑汁兮百合(散加味)、芎归(汤),肝火炽盛兮(

加味)逍遥(散)加剂,血蕴内呕兮四物(汤加)柴(胡黄)芩,元气虚脱兮人参独(参汤)味。或

以筋骨作痛,肝肾之伤,六味地黄(丸);肌肉作痛,荣卫之滞,复元通气(散)。火盛而痛,

(小)柴胡(汤、加)栀(子、黄)连;湿痰为祟,二陈(汤)加味。头痛兮(当归)补血(汤)、安神

(汤)、(补中)益气(汤);胸痛兮四君(子汤)、四物(汤)、归脾(汤)。然腰痛者,瘀留血沥,

破血(散)、舒筋(散),虚者四物(汤),实者桃仁(承气汤)。而阴疼者,白津便淋,小柴胡(

汤)应;肝经郁火,加(山)、栀(黄)连、(生)军。即如胁肋胀疼,分其通塞,不通者瘀聚,

撤消活血(汤);便通者肝火,(小)柴胡(汤)、栀(子)、青(皮)。下后腹痛,察其阴阳,阳伤

者恶寒,十全(大)补(汤)济;阴伤者发热,四物(汤)、(加白)术、(人)参。若夫秘结者润肠

(丸)、导滞(汤),血虚便秘者玉烛(散)调和,作泻者清暑(益气汤)、清燥(汤),肾衰脾泄者

破故(纸)、肉果。青肿不溃皆虚弱,外熨内托;新肉不生因亏乏,峻加温补。至于破伤风分

表里,发痉又辨柔刚,柔饮白术(汤)而刚则葛根(汤),表服(羌活)防风(汤)而里用(大小)芎

黄(汤),羌麻(汤)疗表里之和剂,玉真(散)医是症之总方。始终秘诀,养血理伤。短句义难

尽悉,当于长篇究详。

伤损论曰∶去伤损必须求其源,看其病之轻重,审其损之浅深。凡人一身之间,自顶至

有斫伤、打伤、跌伤及诸刃伤者皆有之。凡此数证,各有其说,有当先表里而后服损药者,

为医者当循其理治之。然医者意也,不知意者,非良医也。或者禀性愚昧,不能观其证之轻

重,明其损之浅深,未经表里,先服损药,误人多矣。有因此痰涎上攻,有因此大小脏腑闭

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谓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信哉。

刘宗浓曰∶打扑金刃损伤,是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外,外受有形之物所伤,乃血肉筋骨受

非如六淫七情为病,有在气、在血之分也。所以损伤一证,专从血论,但须分其有瘀血停积

或为亡血过多之症。盖打扑坠堕,皮不破而内损者,必有瘀血;若金刃伤皮出血,或致亡血

过多,二者不可同法而治。有瘀血者,宜攻利之,若亡血者,兼补而行之。又察其所伤,有

上下、轻重、浅深之异,经络气血多少之殊,唯宜先逐瘀血,通经络,和血止痛,然后调气

养血,补益胃气,无不效也。

《证治准绳》用药诀云∶凡树木压或自高处颠下者,此等伤皆惊动四肢五脏,必有恶血

,专怕恶心,先用清心药、打血药及通大小肠药次第服之,临服时加童子小便入药内立效。

如专用通利大小肠,恐作隘塞,利害之甚。要先清心而后通利,自然无昏闷烦躁,无恶血污

心等患,以次用止痛药服之即止,或二十五味药加减用之。

凡跌扑伤、刀石伤、诸般伤至重者,先服清心药,次服童子小便,再服去血药。或被伤

未结,打从疮口出者;或结在内,用药打入大肠,实时泻出者;或结在外,用药打散者;或

归上膈,打从口中吐出者;则用姜汤、灯心汤调二十五味药服之,薄荷汤亦可。

凡打扑伤损,折骨出臼者,便宜用何首乌散服之。若发热体实之人,用疏风败血散。若

寒体弱之人,用五积交加散。后用黄、白、红、黑四种末子及活血丹、补损丹等药调理。

凡折骨出臼者,不宜用下瘀血之药及通利大便之药,只宜疏风顺气,和血定痛,补损而

凡打扑砍磕,从高跌坠,瘀血攻心,不能言语者,用独圣散及破血药,下去瘀血,即能

言语,次宜临证详治之。

凡打扑跌堕,伤于胁下,瘀痛不可忍者,先用破血药及独圣散,次以复元活血汤调理。

凡打扑跌堕,损破皮肉,紫黑色者,先用破血药,次用独圣散,又次用清上瘀血汤、消

下破血汤。

凡打扑损伤,呕吐恶血汁者,先用独圣散,次用百合散,又次用生料四物汤加硬骨牛乳

根,加减调理。

凡打扑刀斧斫磕等伤,破皮损肉,血出去多,头目眩晕者,先用川当归、大川芎煎水服

用白芍药、熟地黄、续断、防风、荆芥、羌独活、南星煎水,加童便和服则可,不可用酒。

如血出少,内有瘀血者,以生料四物汤一半,独圣散一半,煎水服。未破皮肉者,加酒和服。

凡打扑刀斧斫磕,成破伤风,痛不可忍,牙关紧急,角弓反张者,用生南星、防风等分

为末,米泔调涂患处。又用热酒、童便各半调,连进三服即苏,次用疏风败毒散调治之。

凡刀斧斫磕伤,破阴囊皮者,先服独圣散,次服止痛药。内有瘀血者,用破血药。

凡刀斧伤破肚皮肠出者,先用清心药加童便和服,及用独圣散,次用止痛药。如血出过

先用当归、川芎,水煎服;次加白芍药、熟地黄、羌活、独活、防风、荆芥、白芷、续断,

水煎,调乳香、没药末和服之。

凡伤损药中,不可缺乳香、没药,此药极能散血止痛。

凡跌磕闪肭脱臼者,不可使用自然铜,久后方可用之。折骨者宜使用之,若不折骨不碎

不可用,修合诸损药皆要去之。用自然铜必用火炼,然新出火者,其火毒与金毒相煽,夹香

热药毒,虽有接骨之功,其燥散之祸甚于刀剑,戒之!

凡堕伤内有瘀血者,腹胀满而痛,或胸胁满,宜用破血药、清心药以通利之,自然而愈

。痛不止者,用独圣散服之效验。如更不止者,用止痛药服之大效。

凡刀刃所伤,从高跌坠,皮肉破损,出血过多,此宜止痛兼补为先,宜当归补血汤。若

不破损者,宜作瘀血停积治之,先以独圣散,次以破血药,随证加减。续后痛不止者,用止

痛药调理。

凡损伤,妙在补气血,俗工不知,惟要速效,多用自然铜,恐成痼疾也。初伤只用苏木

,黄连降火,白术和中,童便煎服。在下者可下瘀血,但先须补托。在上者宜饮韭汁,或和

粥吃。切不可饮冷水,血见寒则凝,但一丝血入心即死。

凡老人堕马,腰痛不可转侧者,先用苏木、人参、黄 、川芎、当归、陈皮、甘草煎服

,次以前药调下红、黑、黄、白四末子及活血丹、补损丹调理。

凡杖打闪肭疼痛,皆滞血证,宜破血药下之。痛不可忍,则伤血故也,宜清心药。更不

止,用独圣散。

凡损伤,大小便不通,未可便服损药,盖损药性热,又用酒服,涩秘愈甚。看患人虚实

者用破血药加木通,尚未通,加芒硝;虚者以四物汤加枳壳、麻仁、桃仁滑肠之类;虚人不

可下者,四物汤加穿山甲。

凡服损药,不可吃冷物、鱼、牛肉,若吃牛肉,痛不可治,瘟猪肉、母猪肉尤不可吃,

凡损药内用酒者,不问红白,只忌灰酒,且重伤不可使用酒,恐反发气,或作腹胀胸满

,切记切记!

凡损药其性必热,能生气血以接骨也,更忌用火炙。如敷药不效,服药亦不效。

凡损伤不可服草药,服之所生之骨必大,不得入臼,要相兼君臣药服则可,加温补气血

药同煎更妙。

凡打伤在两胁、两胸、两肚、两肋,却用通气通血清心药。又看病患虚实不同,虚者通

药须兼补药放缓,且用贴药在前,通药在后。

凡用通药反不通者,后用顺气药,腹肚全无膨胀,服而得安,此为不干血作,乃是气闭

。如腹肚果有血作,一通便下,亦须以顺气兼之,庶胸膈肚腹不致紧闷,气顺后却用损药。

凡人醉卧跌床下,胛背疼痛,不可屈伸,用损药不效,服黑豆酒数日愈,豆能下气,所

凡小儿跌凳脚上,用萝卜子煎服愈,亦顺气也。

凡损伤,整时先用热酒磨草乌服一、二盏方整。整时气绝,用苏合香丸须苏;未苏以黑

豆、防风、甘草、黄连水煎冷服,或苡草擂水服,不可用盐解之。若吐,加生姜汁。

上皆专科用药之法,人有虚实,不可一律而施。即如末条,整时先服草乌酒,整而气绝

以苏合香丸走窜之剂,未苏,又以冷药灌之。若施之气虚之人,惨于加刃矣。惟薛氏法,量

证施治,专于内补,可以遵用,学人宜审焉。

耀山曰∶内治既明,外敷宜晰。皮开肉绽兮封口(药),血流不止兮止血(药)。脉筋断兮

香(散),骨 脱兮(跌打)膏药贴。万灵(膏)、接骨(膏),治骨节之碎折;消肿(膏)、抑阳(

散),治身体之肿凸。坚硬不消,须用回阳(膏);肌肉不生,还须太乙(膏)。若逢脑壳破损

,混元(膏)、定痛(膏);如遇眼目青肿,(生)地黄(散)可灭。颧腮损伤者含以荜茇(散),嘴

唇破碎者涂以截血(膏)。蒺藜固齿(散),疗跌磕之斗齿;鸡(子)皮含护,医咬割之断舌。鼻

伤者以塞鼻(丹),耳落者以耳缀(法)。咽喉自刎破,忙将线缝合;杂以鸡绒毛,外掸花乳石

(散)。腹破肠出者,缝以麻缕、桑皮;囊开丸脱者,贴以(喜子)壁钱、(金毛)狗脊。箭刺入

肉,鼠脑、(象)牙屑;破伤风患,葱熨(法)须热。杖疮臀黑,切忌寒凉敷 ;夹棒踵伤,法

要破瘀活血。百症千方,概难尽说;谬叙俚言数句,聊为初学子诀。

《证治准绳》云∶凡脑骨损伤,皮不破者,用退肿膏敷贴。若皮破肉损者。先用封口药

掸之,外以散血膏贴之。若皮破血流者,用止血药掸之。

凡面目伤青黑色,用一紫散敷,或紫金膏贴。伤重者,用补肉膏敷贴。

凡两鼻孔跌磕,伤开孔窍者,用封口药掸伤处,外以散血膏贴之退肿。

凡耳斫跌打落,或上脱下粘,或下脱上粘,内用封口药掸,外用退肿膏敷贴。

凡唇口,刀斧斫磕跌堕等伤,破皮伤肉者,先用桑白皮缝合,却以封口药涂敷;次以散

敷贴,牵住所封之药,不令开落。或用鸡子黄油涂,次以金毛狗脊毛,薄掸于外,仍以封口

药涂抹之,次日以茶清洗净,掸末药,一日换一次,至八日剪去线,又掸末药。

凡腮颊颧,刀斧斫磕,跌堕等伤,破皮肉者,用封口药填疮口,外以散血膏敷贴。或跌

磕损伤,未破皮肉者,用补肉膏敷贴。

凡戏耍误割断舌头,未全断者,用封口药敷,一日换二、三次,七、八日全安。

凡齿牙被人打跌砍磕落者,只用补肌散掸之。

凡牙断跌磕斫伤,牙齿未动者,用芙蓉膏末掸。如齿动者,用蒺藜根烧存性为末,常揩

搽之即牢。

凡割喉者,以丝线先缝内喉管,后缝外颈皮,用封口药涂敷,外以散血膏敷贴。

凡手指跌扑打碎者,用鸡子黄油润,次掸封口药末,外以散血膏敷贴。若咬伤者,用泽

兰散敷之。

凡胸脯骨有拳槌伤,外有肿,内有痛,外用定痛膏敷贴,内服破血利药。

凡肚皮裂开,用麻缕为线,或捶桑白皮为线,以花蕊石散敷线,须从里面缝,外面皮不

可缝,留以掸药,用封口药涂,或补肌散以鸡子清调敷。

凡阴囊被人扯脱者,用鸡子黄油涂,以金毛狗脊毛薄摊于上,次掸封口药,又用散血膏

凡阴囊处有青黑紫色肿者,用补肉膏敷贴,或用定痛膏加赤芍、草乌、良姜、肉桂各少

许打和,用韭汁捣烂,同药敷贴。如无韭汁,葱汁亦可。仍服利小便药。

凡骨碎断或未碎断但皮破肉损者,先用补肌散填满疮口,次用散血膏敷贴。如骨折者,

要接骨膏敷贴夹缚。或皮破骨断者,用补肉膏敷贴。

凡筋断者,用枫香以金沸草捣取汁调涂,次用理伤膏敷贴。

凡用夹,须摊药于纸上平,两头要带薄搭头,搭得不浓不碍肉。平坦者,无高低不均之

患。若四岸高低不均,此上便有空缺不着肉处,即生泡。切记之。

凡敷贴接骨等膏药,仍疼痛不止者,可加乳香、没药、枫香、白芷、肉桂、南星、独活

等味,各量加些于药中敷贴,其肉温暖,疼痛即住。如刀斧伤者,去肉桂、南星、独活。

凡刀斧伤者,看轻重用药。如轻者,只用补肌散掸;重者,宜用封口药掸,紧缚住;如

伤最重者,外用散血膏敷贴。

凡被杖打肿痛而未破者,先用棱针挑出黑血,若已破者不须出血,只用撒地金钱、山薄

荷、地薄荷、生地黄、猪 咛叶、泽兰叶、血见愁,捣烂敷贴。

凡治刀斧金刃打扑,从高跌堕,皮肉破损而伤重者,中间用封口药掸破处,或补肌散亦

其四边用截血膏箍住,使新血不来潮,此秘传之妙诀也。凡用敷贴等草药,皆要临时生采新

鲜者用之有效。如出远路、讨不便者,可为末用,然终不及生采者为胜。如无草药讨处,就

用君臣药接缚之。

愚按∶草药皆本草所载,故并录无遗。倘于穷乡僻壤,亦可选而用之,其效一也。

<目录>正文

<篇名>损伤总论

属性:耀山曰∶凡久视则伤血,久卧则伤气,久坐则伤肉,久立则伤骨,久行则伤筋,喜则伤

怒则伤肝,悲则伤肺,惊则伤胆,醉饱入房则伤精,竭力劳作则伤中,此皆无形之伤。而跌

打损伤,则有形之伤也。然伤虽有形,而亦有隐于无形。即如亡血瘀血之分,内因外因之别

,已难混同;且外遇跌扑诸伤之异,内有七情兼损之殊,更宜体究。若不条分缕晰,稍存疑

之见,措手殊难。如登高堕下,其人必惊,惊则气陷;争斗相打,其人必怒,怒则气逆;戏

耍跌扑,其气必散;极刑鞭扑,其气必结;拳手之伤,肌损血滞而轻;金石之伤,骨折筋断

而重;甚至汤烫皮脱,火烧肉焦,虽伤之小焉者,亦不可不立有专条。余不揣鄙陋,详考群

书,类分诸伤,先叙所受之因,后引已验之方,此集虽医家之末技,亦治伤之首务也。

\x金刃伤\x

耀山曰∶凡金刃伤,失血之症也,有轻重浅深之分。如出血太多,脉宜安静,最忌躁促

经云∶金疮出血,沉小者生,浮大者死。伤口平置,不辨可明;若伤深而重者,症必大脉已

伤,血飞筋断也。宜服八珍、十全等汤补之,甚者独参汤。素有热者,兼以凉血;因有怒者

,兼以清肝;烦渴昏愦者,定心补脾;筋骨拘挛者,滋肾补血。其伤处必将自己小便淋洗,

如伤久欲换敷药,亦以小便洗之,功能止痛不溃,即见水亦无碍。如轻浅之伤,血止即痊,

后虽溃烂,亦无大害。所集止血药方,备述以便选用。

《集证》云∶凡杀伤不透膜者,以乳香、没药各一皂子大研烂,以小便半盏,好酒半盏

煎半温服,然后用花蕊石散或乌贼鱼骨为末,敷疮口上即止。昔推官宋 ,定验两处杀伤,

气偶未绝,亟命保甲取葱白,热锅炒热,遍敷伤处,继而呻吟,再易葱白,伤者无痛矣。

《陈氏选粹》云∶凡临阵致伤,轻重不同。诸集载方皆治其外者,已试之法以涂抹固无

;但交锋之人,呼吸生死,兼之被伤,神思不免昏迷。若出血过多因至愦乱者,则大剂参、

、归、术、芎、地之药,必须多服,安得专治其外而忘其内者。若至变症,又当于恶候各

条参酌焉。

《延寿方》∶治金疮出血不止,用冷水浸之即止。或用热汤,以故布蘸汤罨之,亦止。

《梅师方》∶治血出不止,取葱炙热,挪汁涂之即止。如肿痛者,用生牛膝捣敷立止,

又用桑柴灰筛细敷之。若出血甚多而冷者则杀人,宜炒盐三钱,酒调服之。

《异苑方》∶用活鹿草,即土牛膝叶,治金疮折伤敷之效,一名地菘。

《广利方》∶用白芍药一两,熬黄为末,用酒或米饮服二钱,渐加之,仍以末敷疮口即

良验。或用麒麟竭末敷之立止。如刀斧损伤者,用新桑皮烧灰,和马粪涂之疮上,数易,亦

可煮汁服之。

《集简方》∶治刀斧伤,用独壳大栗研敷,或仓卒嚼烂亦可,或荷叶烧研搽之,或用

韭汁和风化锻石,日干为末敷之效,或用香炉灰罨之,止血生肌。

《事林广记》∶治金疮出血,用云母粉敷之,妙绝。

《积德堂方》∶用寒水石、沥青等分为末,干掺之,勿犯水。寄园云∶沥青同半夏末之

,且不痛而无瘢。

《医学集成》∶治金疮,以石炭研末浓敷之。疮深不宜速合者,加滑石掺之。石炭,即

今之煤石也。

《救急方》∶用白矾、黄丹等分为末,敷之最妙。

《永类钤方》∶治血出不止,以嫩紫苏、桑叶同捣贴之。

孟诜《食疗》∶治出血不止,用小蓟苗捣烂涂之。

《袖珍方》∶治金疮痛不可忍者,用篱上婆婆针袋儿,擂水服,仍以渣罨疮口立效。

《笔峰杂兴》∶治金疮,用何首乌末敷之即止,神效。

《儒门事亲》∶治金疮血出,用白薇为末贴之。

蔺氏《经效方》∶治金疮血出不止,用生面干敷之,五、七日即愈。

《百一方》∶治金疮出血,葱白、砂糖等分研封之,痛立可止,更无瘢痕也。

崔元亮方∶用石榴花半斤,锻石一升,捣和阴干,敷之立止。

唐瑶《经验方》∶用沥青少加生铜屑,掺之立愈。

《急救方》∶治刀伤血出不止,用紫藤香,即降香佳者,瓷瓦刮下,石碾碾细,敷之血

,又无瘢痕。若刀刃伤痛不可止,用好鸡骨炭,掷地上铿然有声者,与松香透明者,等分捶

成一块,再多用老韭菜汁拌入阴干,如此拌捶三、四遍后,为细末收贮,上巳、端午、七夕

等日制之,敷患处痛立止,完好如常。若血流不止,用千年锻石掺之,或生半夏末研敷,或

用干面和白糖撒伤处皆效。

《食物本草》∶治刀杖金疮,用天鹅绒毛贴之,立愈。

《扶寿方》∶用生姜嚼敷,次日即生肉,甚妙。

《济急方》∶用白芨、 石膏等分为末掺之,亦可收口。

《胜金方》∶用灯心嚼烂敷之,立止。

\x坠堕伤\x

耀山曰∶坠堕伤,从高而下也,或登楼上树,临岩履险,偶一踏空而堕者,或遇马逸车

坠者。若身无大伤,气必惊乱,血必淤滞,一时昏晕者,将患者扶起,或敲其背而振之,或

抱其腰而耸之,使其血和气通,人渐苏醒,然后服药调养则痊。若逢撞碰瘾痞,身有伤痕者

,按其部位穴道而治之。若内伤致命,口眼耳鼻,必然出血,死在须臾者,急灌童便救之。

如骨折筋断者,方集本条,可选择通用也。

《顾氏秘书》云∶从高坠下,瘀血攻心,用淡豆豉一合煎汤饮之,或生姜汁同麻油和匀

之,再将净土五升蒸热,以旧布裹熨之,急撬开口以热尿灌之,再用半夏末吹鼻中,以艾灸

脐,将伤人盘足坐定,提起头发,使气上升,则可活矣。

甄权云∶坠伤损瘀在腹刺痛,取久卧蒲席烧灰二钱酒服,或蒲黄、当归、大黄、赤芍

、朴硝煎送,血下愈。

《经验后方》∶治坠马拗损,用桑白皮五斤,为末一升,煎膏敷之便止,后亦无宿血,

《传信方》∶治坠马瘀血,用稻秆灰,以新熟酒连糟入盐和淋,取汁洗痛处立瘥。

《广济方》∶治坠损疼痛,用故乌毡两段,酒五升,盐一抄,煮热裹之,冷即易,三、

唐瑶《经验方》∶治坠下欲死者,取老鸦眼睛草茎叶,即龙葵,捣汁服,以渣敷患处。

杨拱《医方》∶治坠跌积血心胃,呕血不止,用干荷花为末,每酒服方寸匕,其效如神

《古今录验》∶内伤神效方,治坠跌打击,用麝香、水蛭各一两锉碎,烧令烟出,为末

,酒服一钱,当下蓄血,未止再服,其效如神。

钱青 曰∶从高坠下及落马血冲欲死,切忌饮冷水,急用韭菜汁或热小便灌之。

《东阳方》∶治坠打瘀血,用姜叶一升,当归三两为末,温酒下方寸匕,日三服。

《塞上方》∶治坠打瘀血在内烦闷者,用东引杏树皮三两细锉,好酒一升煎服。

《备急方》∶治瘀血,用虻虫二十枚,牡丹皮一两为末,酒服方寸匕,血化为水也。若

久宿血在骨节中,二味等分。

\x跌磕伤\x

耀山曰∶跌磕者,骤然跌倒,磕擦而成伤也。按《洗冤录》云∶或失足,或自绊,其力

,则所伤多在腿足及臂膊,然其或左或右,又皆止伤半边。如被人推而跌者,则其力在上,

所伤多在头面及两手腕。盖推之力大,而人之一身其最重莫如首,推而下之,势必自顾,或

两手至地,或出不知,则头面必先倒垂而下,虽亦未必全伤,而所伤与自跌不同。不但此也

,自跌者因惊,被推者兼怒,要在医者善察而施治,则无贻误。

《直指方》∶治跌破出血,用乌贼鱼骨为末敷之。

《简便方》∶治跌磕伤损,用黄牛屎封之,裹定即效。

《胜金方》∶治磕扑青肿,用老黄茄极大者,切片如一指浓,新瓦焙研为末,欲卧时温

酒调服二钱匕,一辰消尽无痕也。

蔺氏方∶治跌扑伤损,用真牛皮胶一两,冬瓜皮一两,同锉炒存性,研末,每服五钱,

热酒一盏调服,仍饮酒二、三钟,暖卧微汗痛止,一宿接元如故。

《青囊方》∶用半两钱五个,火 醋 四十九次,甜瓜子五钱,珍珠二钱制,每服一字

酒调和,仍分食前后服,亦治跌扑伤损。若骨碎及伤烂,用生地黄捣膏,裹以竹简编夹,急

缚勿令转动,一日一夕可十易之则瘥。《类说》云∶许元公过桥堕马,右臂臼脱,左右急挪

入臼中,昏迷不知痛苦,急召田录事视之,曰∶尚可救也。乃以药封肿处,中夜方苏,达旦

痛止,患处已白,日日换贴,其瘀肿移至肩背,乃以药下去黑血三升而愈,即本方也,出《

肘后方》中。其千金方内,亦治腹中瘀血,用生地黄汁三升,酒半升,煮二升,分三服效。

本事方,地黄膏内有木香末。

王仲勉《经验方》∶治跌伤疼痛,用黄麻烧灰、头发灰各一两,乳香五钱,每服三钱,

温酒下,立效。

《济生方》∶治跌伤瘀滞,心腹胀痛,大小便不通,红蛭(用锻石炒黄)半两,大黄、牵

牛头末各二两为末,每服二钱。

妇人因跌仆举重,损胎不安,子死腹中者,芎 为末,酒服方寸匕,须臾一、二服立出

。此《千金方》也。

娠妇偶因所触,或跌坠损伤,致胎不安,痛不可忍者,缩砂熨头内炒熟,用仁捣碎,每

钱,热酒调下,腹中极热,胎即安矣,神效,此孙尚书药方也。愚按∶砂仁快脾气,多用亦

耗正气,况香燥之品,性伤气血,求以安胎,适恐有伤胎元而反堕也。

\x挫闪伤\x

耀山曰∶挫闪者,非跌非打之伤,乃举重劳力所致也。或挫腰瘀痛,不能转侧,或手足

拗闪,骨窍扭出,其伤虽属寻常,若不实时医治,失于调理,非成痼疾,即为久患也。

唐瑶《经验方》∶治骨节脱离,生蟹捣烂,以热酒倾入,连饮数碗,其渣涂之,半日内

,骨内谷谷有声即好,干蟹烧灰亦好。

《集成方》∶治闪肭脱臼赤黑肿痛者,用黍米粉、铁浆粉各半斤,葱一斤,同炒存性研

醋调服三次,后仍以水调,少加醋贴之。肭音衄,缩也,月生三日谓之肭,形弯缩而不宽舒

《易简方》∶治闪肭骨节,用接骨草叶捣烂罨之,立效。若闪拗手足者,用生姜、葱白

,和面炒热罨之,或用土当归同荆芥、葱白煎汤洗之。如折伤内肭者,用土牛膝捣罨之。

邵真人方∶治扭闪出骨窍等证,用蚕砂四两炒黄,绿豆粉四两炒黄,枯矾二两四钱,为

末醋调敷之,绢包缚定,三、四次即愈。

胡绣溪方∶治闪跌,用鱼鳔切片,熔化摊新棉花上,乘热贴伤处,拔出青紫伤痕,即愈

《儒门事亲》∶治闪肭腰痛,用 猪肾一枚擗开,盐椒淹过,入甘遂末三钱,荷叶包煨

熟食,酒送下。

《摄生方》∶治挫闪腰痛,用橙子核烧研,酒服三钱,即愈。

《玉机微义》∶治闪损腰痛,用白莴苣子(炒)三两,白粟米(炒)一撮,乳香、没药、乌

梅肉各半两。为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嚼一丸,热酒下。

《众妙方》∶治闪挫腰痛,用西瓜青皮阴干为末,盐酒服三钱。《纲目》主治用 子

擂酒服,亦效。

《生生编》∶治损伤腰痛,用冬瓜皮烧研,酒服一钱。

《永类钤方》∶治挫闪腰痛,用莳萝作末,酒服二钱匕。

《直指方》∶治腰痛瘀血凝滞,用破故纸炒,茴香炒,辣桂,等分为末,每热酒服二钱

。故纸主腰痛,行血也。

\x压迮伤\x

耀山曰∶压迮伤,意外所迫致也。或屋倒墙塌,或木断石落,压着手足,骨必折断;压

躯,人必昏迷。但视面色尚有生气,身体尚为软绵,则皆可救。压在要害致命虚怯之处,及

遍身血瘀凝滞紫黯之色,或筋骨皮肉破绽断折者,或口耳出血睛突舌出者,俱为不救。又有

扛抬重物以致跌倒,或身前后左右有磕擦而成伤者,若筋伤骨折,宜按接骨续筋条下选治也

《和济方》∶治跌压瘀血在内胀满者,用大黄、当归等分炒研,每服四钱,温酒服,取

下恶物即愈。按此即导滞散也。

《三因方》∶鸡鸣散,治从高坠下,木石压伤,及一切伤损,瘀凝积痛不可忍者,并以

服之,功能推陈致新,用大黄(酒蒸)一两,杏仁(去皮)三七粒细研,酒一碗,煎六分,鸡鸣

时服,至晓取下瘀血即愈。

《救急方》∶治足被石垫伤者,或行路足肿者,以草鞋一只,浸尿缸内半日,用砖一块

烧红,置鞋于上,将足踏之,令热气入皮里,即消。

《选粹》云∶颠扑压坠等伤,专怕恶心,必有恶血在内,先用清心药服之,次以通利大

小肠,打去瘀血,每服加童便服之,方见附方三字药下。

又方∶治扁担压伤,肩头溃烂,剪猫头上毛,用唾粘之即愈。

\x骨折伤\x

耀山曰∶骨折,伤之至重也。扁鹊云∶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

在肠胃,酒醴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如之何矣。况顶心、囟门、额颅、额角、脑后

乘枕、颈骨、结喉、胸骨、心坎、血盆、脊背、脊膂、腰眼、方骨、皆属致命之骨,一有损

伤,生死反掌。若余骨折断,按前卷端接之法调治,倘穷乡僻壤,仓卒无医者,可选后集诸

方治之,庶无血凝气泄而遗残废后患也。

接骨不知痛方∶汪机用酒磨茉莉根,一寸则昏迷一日乃醒,二寸二日,三寸三日。凡跌

损骨节,入臼接骨,用此不知痛也。

藏器铜末焊骨方∶用赤铜屑细研,酒服,直入损处。

《接骨方》∶用叉鸡草捣烂取汗,热酒和服,数次即愈。

杨拱《摘要方》∶用土鳖焙存性为末,每服二三钱,接骨神效。又方∶用生土鳖擂汁,

酒服亦效。

《袖珍方》∶损伤接骨,用蚵 (即土鳖)六钱,隔纸砂锅内焙干,自然铜二两,用火 醋

淬七次,为末,二钱温酒调下,按病上下分食前后服。

《集效方》∶接骨,用土鳖(阴干)一个,临时旋研入药,乳香、没药、龙骨、自然铜(

火醋淬)各等分,麝香少许,为末,每服三分,入土鳖以酒调下。

《接骨方》∶用鹰骨烧灰,每服二钱,酒下,随病上下分食前后服。又方∶用雕骨烧灰

服二钱,酒下,并效。蔺道人方∶用鹗骨烧灰存性,配醋制古钱,等分为末,以热酒服一钱

,分食前后服。李时珍曰∶鹰、雕、鹗骨皆能接骨,盖鸷鸟之力在骨,故以骨治骨,从其类

也。《日华》云∶生蟹捣烂,炒罨之,亦能接骨。

薛氏接骨散∶用官粉、硼砂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苏木汤调下,仍频饮苏木汤大效。《

良方》神授散多当归,异神所授故名。一方有醋制半两钱。《永类钤方》用酒调白芨末服,

其功不减自然铜古铢钱也。

《乾坤秘韫》∶接骨用芸薹子一两,小黄米二合,龙骨少许为末,醋调摊贴。又方∶

灵脂、白芨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三钱,为末,热水同香油调涂。又方∶用牛蹄甲,入乳香

、没药烧研,黄米糊和敷之,并效。

杨诚《经效方》∶接骨,用市上乞儿破鞋一只烧灰,白面等分,好醋调成糊,敷患处,

以绢束之,杉片夹定,须臾痛止,骨内有声为效。

《百一方》∶治损伤骨折,用夜合树皮(即合欢皮)四两(炒)白芥子一两(炒)为末,温酒

每服二钱,卧时服,以滓敷之,接骨甚妙。

《易简方》∶治打损接骨,用狗头一个烧存性为末,热醋调涂,暖卧。

愿济堂刊施方∶治跌打骨断,用金樱子兜,即其根也,去皮煎酒热服,渣敷患处立效

《儒门事亲》∶乌金散,治骨折,用乌金石(即铁炭)三两,自然铜、当归、大黄各一两,制

为末,童便红花酒下二钱。又方∶接骨,用五灵脂散一两,茴香一钱为末,先以乳香末于极

痛处敷上,以黄小米粥涂之,乃掺末于粥上,帛裹,木牌子夹定,三、五日效。

麦斗金接骨方∶用古老钱二十个,自然铜五分,各以火 ,朱砂一钱,乳香、没药各三分

。共为末,炒甜瓜子,擂酒送服一麦斗,三服即续。麦斗即茶匙也。

《经验后方》∶接骨,用水獭一个支解,入罐内固济,待干 存性为末,以黄米煮粥摊

患处,掺獭末于粥上,布裹之,立止疼痛。

一方∶用五铢钱(醋制)一两二钱,黑鸡骨末三两,研匀,病在上服二钱,在下服四钱。

或加乳香、没药。

\x筋断伤\x

耀山曰∶筋断,筋之重伤也。按《内经》云∶肝主筋。又云∶诸筋皆属于节。《得效》

寒则筋急,热则筋缓。《纲目》云∶肝气热为筋痿,则筋急而挛。河间云∶热气燥烁于节,

则挛 而痛。丹溪云∶形志苦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灵枢经》云∶筋绝者,手足甲

青,呼骂不休,九日死。故《金鉴》有筋强、筋柔、筋歪、筋正、筋寒、筋热、筋走、筋翻

之分,必先审其或为跌堕,或为打仆,或为撞压,然后根据法而治之。若致于筋之断者,病至

极矣,如无效验秘法,何能接续哉。方附于下∶

危氏方∶治筋断,用枫香末敷之。其枫香,即白胶香也。

《拾遗》方∶治被斫筋断,用蟹去壳,同黄捣烂,微炒纳入疮中,筋即连也。

《外台秘要》方∶治被斫筋断,用旋复根捣汁,沥疮中,仍以渣敷之,日三易,半月筋

续,此方出苏景中疗奴有效。又方∶治伤筋出血,用葛根捣饮,干煮煎服,仍熬屑敷之。

《千金方》∶治筋骨破伤,以白马热屎敷之,无瘢。

陈氏《选粹》方∶治筋断,用金沸草根叶捣汁,涂筋断处,封口便续,此花亦名旋复花

《灵苑方》∶治折伤筋骨,用白矾末一匙,泡汤一碗,帕蘸乘热熨伤处,少时痛止,然

后排整筋骨点药。

《御药院方》∶治筋骨折断,用米粉四两炒黄,入乳香、没药给各半两,酒调成膏,摊

《纲目》∶治筋断骨折,用骨碎补捣筛,煮黄米粥和裹伤处有效。如瘀痛,用续断煮汁

内服,捣烂外敷。

《多能鄙事》∶治筋骨折伤,用无名异、甜瓜子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一钱为末。每服

五钱,热酒调服,小儿三钱,服毕以黄米粥涂纸上,掺左顾牡蛎粉裹之,竹蔑夹住。

《卫生易简方》∶治筋断骨折,用接骨木半两,当归、芍药、乳香、自然铜各一两为末

蜡四两,投药搅匀,众手丸如芡实大。若止损伤,酒化一丸。若碎折筋骨,先用此敷贴,乃

服。又方∶止痛活血,用当归、淀粉、硼砂,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苏木汤下,即神授散也

《青囊》∶治筋骨折伤,急取雄鸡一只刺血,量患人酒量,或一碗或半碗和饮,痛立止

《本事方》∶ 折伤筋骨痛不可忍者,用生地黄一斤,藏瓜姜糟一斤,生姜四两,都炒

裹罨伤处,冷即易之。又《类编》所载,只用藏瓜姜糟一物,入赤小豆末和匀,罨于断处,

以杉片或白桐片夹之,云不过三日即痊。《千金方》以生地黄捣烂热敷夹缚,亦痊。

《澹寮方》∶治折伤疼痛,用绿豆粉,新铫炒紫,新汲井水调敷,以杉木皮缚定,其效

邵真人秘传神效散∶治跌仆损伤,骨折骨碎,筋断筋伤,痛不可忍,此药极能理伤续断

用累效。用路上墙脚下,往来人便溺处,久碎瓦片一块,洗净火 ,米醋淬五次,黄色为度

,刀割下细末,每服三钱,好酒调下,随病上下分食前后服,不可轻易而贱之,诚神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