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篇名>经验麻科

书名:经验麻科

作者:

朝代:

年份:

<目录>

<篇名>子总论(第一)

属性:夫 之初发,咳嗽喷嚏,鼻流清涕,眼胞微肿微赤,泪欲汪汪,腮赤面肿,皆是出 之兆,一冒风寒食

积,论其大概,不必一一如是。重则遍身膨胀,眼赤封闭,或壮热无汗,气粗气喘,呕吐,惊搐,鼻煤,咳

嗽声哑,至五六七日不见点者,急用表散以升发之,用麻黄汤主之。若 出稠密如云,片疙紫红干

燥,其毒甚重,表时宜表,回时速当清火解毒为要,此时宜用清龙汤或双解汤使之。大便燥实者加生军五

六钱,回时尤宜重用。胃火盛于回后,用生石膏两余。若不出足而回者,须用麻黄、石膏解之。肺火盛于回

后,片芩宜之。回后小便不利,山栀泻之。心火刑克肺金,黄连清之。表若未透,宜慎之戒之。疹出

黑暗者,不起不透也。焦枯惨暗者,血滞也。糊涂者,凶也。手指先见者,犯本位也。头面身上全无者,闭

症也。或感风寒而不出者,须用麻黄重表也。头面不出而体多者,疹后生死难料也,急宜荷鼻、笋尖、升、

羌、芎也。手足尖头不到者, 后变症无穷也,药宜桂枝鞭芽而起之。一热即出,一出即没者重,只要出

足,回速何妨。不进饮食者重,胃火所致也。鼻掀口张,目无神气者,死。鼻乃肺窍,掀则肺绝,口乃

脾窍,张则脾绝,皆难治也。气喘胸前吸者死,天君不宁者,安得不死?发不出者,闭症

也。及腹胀、气喘、烦躁者,毒火不出,反攻于内也。昏睡者,死。脾困者,面黑色滞者,血死也。目无

光彩者,热则冷之,寒

则温之,莫良于眸子也。痰喘音哑者,肺窍塞也。指甲黑色者,血死也。鼻煤项软者,肺火盛也。四支冰冷

者,脾土倾也。睡卧不宁者,内毒伏也。眼红眼障者,肝火甚也。鼻燥者,肺火甚也。唇硬舌红者,胃火攻

心也。口焦者,脾火甚也。或痰或喘者,火壅危也。 若桃红色者,轻正色也。白色而烦者重,血不

足也。紫色而成堆者重,血滞也。点粒者轻,毒散也。一片者重,从上出下者轻,从下出上者重。四肢先见

者不治,此乃脾经阴不转阳也。鼻青粪黑,咳嗽连声,面青声哑者不治,回时虽云可治,然亦难也。白色有

二症∶饮食如常者,不犯胃气也;精神如旧者,不困肺经也。色润体安不大热者,汗透也。无舌胎者,

心火轻也。大小便如常者,此谓顺症也,不必强治,反是则重,为其气弱也,表降宜慎之。未出之时,鼻红出

者,佳兆也,汗流如淋则美,呕吐亦佳。喜三者何也?《经》云∶衄能散毒,汗能松火,吐能解热毒。从

衄消热,以汗透火,以吐松肺。火盛者,则衄血流而不必止,误止者则毒奔于内也。如此者非恶症也。故

汗吐下三者美也,可不药而自愈矣。凡治 之法,三日宜升,四日宜降,倘误降者则不治也。此治顺症之

常规,未言乎变症。然看手足指尖有红点者方为出完,倘不透明而不见者,仍用表方中加桂枝鞭芽以发

之,切不宜降,慎之慎之。若表而不齐,必须 后停药,以待变之来。《经》云∶变症难逆于将来,何能

预料?所谓不药为中医之说也。妇人胎前出 三日之前,用升麻以提之,恐其堕胎也。回后则用黄芩以安胎,

速降以消火,又能解毒。如产后加凌霄花、丹参可也,而人参切不可用,用则杀人。用补亦然,富贵之家常

犯此病,不可不慎。书云∶不可用人参,叮咛如此其切。参歌有云∶肺热还伤肺,为人参能助气与火也,

为肺热者言之,肺火既清,何忌之!有又热补之药断不可用,如疹后日久虚喘坐立不安,可用生甘熟地,若

一月之外,便宜重用。太阴主肺,阳明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毒从大肠出者为

贵。《经》云∶毒因利减,此之谓也。回后不可久泻,久则肺经移热于大肠,宜凉肠。 出形云片如锦纹者为

斑,其色红赤者胃火热甚而失下也,此冲入足少阳胆经,助相火而成斑矣,必须重

用石膏,以清胃与肝胆可以成功而消斑。隐隐红点为疹,胃火冲入手足少阴心肾经,则助君火而成疹,黄连

能奏效如神。若斑重而疹轻者,初起时最忌寒凉热辣酸冷之味,并忌冒感风寒,急宜麻黄、苍耳二味以托

肌肤之闭密。毒瓦斯阻遏而内攻不出者,初起之药斟酌用之,但麦冬、生地为其补肺敛皮恐不能发越,又参、

、姜、附子、丁、术、桂燥悍酸热之味为其助火伤肺,补气发喘。但痘与疹用药不同,疹出之时泻利不

止者,吉也,盖泻毒不泻元气也。回时自利不止者,又吉也,毒以利减。若利久而至八九日者方谓过多,恐

肺火移热于大肠,必须先下顺利之水,则自止矣。利水者何也?《经》云∶小水愈长而大便愈结也。骤用

补涩如桂、附、术、木、诃、蔻、参、 等药补涩之剂,必须胸腹胀满,重滞而死矣。《经》云利不可止,

疟不可截,其斯之谓欤!疹子未出与正出之时,不进饮食者,谓此毒瓦斯内蕴,实未解也。

出则宜表回,后重用石膏以开其胃,又加竹茹最妙。

<目录>

<篇名>药性(第二)

属性:麻疹未出,升发为先。防风、荆芥散腠理之留邪;升麻、干葛开营卫之蕴热。麻黄发斑毒之出现,淹

延热盛,发不出而无汗者,不拘冬夏可用桂枝,令血气之横流。四肢不出者,便宜加入

薄荷、竹叶,解肤热之汪洋。苏叶、葱头疏肌表之拂郁。既知君臣还有佐使,青皮拔毒止痛,陈皮理气

化痰。咳嗽咽痛,肺燥贵乎滋润,桔梗、大力最宜。呕吐不食,痰气滞于胸隔,散涎毒

出,前胡、复花为良。色不红润,川芎、红花行血而开滞。色若

紫黑,急宜火烧人粪路朝东,必然黑色而转红。大便秘结,用大

黄、枳壳。小便不利须用木通。出不快者,宜大力、蝉衣,能透肌解表,此乃未出与见点之前,用之一法也。

若既出足之后,解毒清火为良。里热毒重,药宜降之,柴胡、黄芩入肺加苏子以定喘;玄参、石膏治邪火之浮

游;生栀、连翘开恶毒之郁结。栝蒌润肺止渴,滑肠化痰而解毒,合用麦冬解烦渴而清肺金;生知母

降火生津;黄柏解毒蒸用;犀角解心胃之热;羚羊泄肝肺之炎;牛膝去下部之邪;力子解阳明之毒;柴胡去厥

阴之邪;黄连泻心火;大黄号名将军;生甘和中得国老之称;蒸山楂通气血而去腹中之宿垢;止咳嗽,解涎

痰,石膏、贝母争先;利咽喉者桔梗、大力、射干、豆根、玄参最宜;荆芥去皮肤之热;薄荷、钩藤解

惊悸之宗。痰药尤要,苏子、杏仁、天麻、竹沥、消痰而下气,陈皮、枳壳,利气以开痰;钩藤、桑皮、定喘;

花粉、干葛止渴。若风热痰壅,胆星九制;痰毒便闭,栝蒌仁莫去壳油,消肿定喘解毒最妙,化痰定嗽,顺气为良。

<目录>

<篇名>升药加减(第三)

属性:石菖蒲、木通能制谵语,小草、莲心清心而定惊,食积以神曲、麦芽、枳实而消,河柳加于回后面

赤之时,荷鼻加于太阳不起之候,四肢不到桂枝鞭芽何疑,额上不起川芎、羌活、升麻、桔梗、笋尖宜早加,

目直视者天麻、胆星、石菖蒲。若是伤暑,青蒿、香薷进;大力、蝉衣、钩藤、薄荷加干不起,郁火相扇

用连翘,痰结在于皮里膜外,昏迷发热不出者,竹沥佐以葱白,一发而出矣。

<目录>

<篇名>降药加减(第四)

属性:胃火盛者,则用石膏三两,不嫌其过。多汗不出,发不透

者,用麻黄一二钱,不谓其太热。四肢不到,或桂枝五六钱,不愁其已甚。肺火毒重,则用黄芩八九钱,不

见其多。大肠闭结栝蒌仁三两,尤谓其少,不泻,又加大黄五六钱。喘嗽仍用钩丁,汗多须用知母,喉痛射

干、山豆根、大力、枯草、玄参、荆芥、桔梗与甘草,八味之中最宜深。痰症天麻共胆星,更加竹沥贝母

吞。吐脓吐血,芩连山栀用,腹痛枳实效如神,骨蒸地骨又柴胡,骨节酸痛石菖蒲。钩丁、知母、贝母、

石蒲、榧子、通草与栝蒌,能开声之哑。槐花、黄芩、枳壳、川连、山栀,能治脓血之泻。又加石膏而重用,

回后发不透,而喘者仍用大力、蝉衣、钩丁、葶苈、桑皮、兜铃数味,甚则青龙汤,百发百中。尤宜慎之。

<目录>

<篇名>升药良方(第五)

属性:如额角两太阳多见者,本方去升麻,而头面多者为佳,荷鼻、笋尖要多加,身上起而四肢不到者,桂枝鞭芽无差。

壮热腮红升葛用,前桔陈皮复花红,

川芎枳壳并木通,荷鼻笋尖额上同。

面青神慢,葱苏饮发之∶

面青神慢葱苏红,复花陈桔前川芎,

发疹最妙莱菔子,和解散用去防风。

和解散∶

和解升葛桔荆防,覆刀蝉衣薄荷郎,

气闷烦躁难二便,枳壳木通功效彰。

淹滞不出,毛孔闭密,皮肤干燥,身热喷嚏,毒瓦斯郁内,急用升麻散发之。

升麻散∶

升麻干葛复花芎,大力薄荷红木通,

蝉衣桔梗煨天麻,前陈钩藤疹有踪。

<目录>

<篇名>降药良方(第六)

属性:小儿出疹,见风罩没,未得清爽者,和解发之,即消毒饮。疹出已足,宜清金散风热,泻心火,使金不

受火克,否则肺之母受寒邪所闭,必至痰喘声嗽,身热喉痛,不进饮食,后生疮疥,渐成疳瘵。下流传入

大肠为泄泻自痢等症,良以心火未散,或咳血、吐血、衄血,或伤眼目。下流传入小肠,小便赤涩为血痢等

症,以上诸症俱用降之。

润肺消毒饮∶

润肺消毒用紫芩,枳壳花粉栝蒌仁,

桑杏陈苏并山栀,石膏莱菔下气清,

喘加麻黄淡竹沥,便闭大黄真河柳。

此汤即清金降火汤。若疹出已到指尖及天庭可用此方不必更换。若不到者,不作出齐论,但人多安

静如常,且缓服之。统论看症用药加减∶以石膏、莱菔下气定喘;麻黄重用以开肺窍;生熟大黄以通闭结;

竹茹开胃郁;枇杷叶蜜炙以止嗽;绿豆、芝麻解毒润肠;加竹沥消痰润燥以降火;西河柳使疹毒出于外,

兼治疹后痢;地栗能治噎膈,开胃消食,除胸中之实热;白芥子豁痰、理气、发汗;水芦根降火除呕哕;

白茅根治血妄行,止呃逆,兼治肺热喘急,止淋沥;木通能利小便,引火下降,加刀豆

止呃下气,葱白发汗而解肌。

<目录>

<篇名>自拟表降备用方(第七)

属性:备用表药升羌防,复花蝉衣大力当,

川芎桔梗荆芥穗,前胡葛根钩藤方。

<目录>

<篇名>半表半降良方(第八)

属性:半表半降紫力芩,苏子钩藤山栀仁,

石膏甘草与木通,桑杏便闭大黄均。

消痰化毒汤∶

消痰化毒覆蝉衣,薄荷钩藤白桑皮,

紫杏甘桔大力子,石蒲全梢僵蚕宜。

此汤回后,人倦气粗,痰嗽声哑,感冒风寒,以此服之能解毒化痰,开音发散。

<目录>

<篇名>误降再表方(第九)

属性:误降之说,谓其麻未出透,降之太早,见他气急便实,无汗

昏睡,目赤眼开便可服之。如误服酸涩热补之剂,不可救药矣。

误降重表有钩藤,大力蝉衣复花同,

薄荷苏子甜桔梗,大青龙汤合剂攻。

解毒汤∶

自古黄连名解毒,黄柏黄芩共合成。

<目录>

<篇名>后(第十)

属性:鼻红弄舌,牙有鲜血者,须用石膏、栀子、笋根,能清脾胃之热,再加茅根煎汁。如便血、吐血不止

者,解毒汤中加犀角、鲜地黄。烦渴作泻者,猪苓汤加黄连、花粉、石膏。干呕者,解

毒汤。呕不止者,陈皮、竹茹、石膏。下痢不止者,黄连、猪苓、泽泻、滑石、甘草。或滞后重,黄芩、

枳壳、木通、桔梗、升麻、叭杏、六一散与栝蒌仁。疹后气急咳嗽,连声不绝者,加

栝蒌仁、苏子、桑皮、枳壳、桔梗、麦冬,最用葶苈、冬花极妙,如若喘重者,麦冬清肺饮为宜。

清肺饮∶

清肺饮中又二冬,甘桔石膏杏仁同,

二母要求大力子,兜铃加上肺气通。

后壮热不退,发为搐搦,烦躁不宁,此心脾不宁也,宜四物汤加山栀、麦冬、甘草、木通,或下安神丸。

疹后虚烦不得眠,竹叶石膏汤加陈皮、麦冬。

疹后毒瓦斯攻内,循衣摸床,谵语神昏,丧珠者死。

疹后泻久不止,而变惊风者死。

疹后咳嗽连声不绝,而口哑者死。

疹见发不透而颈项肿硬者死。

疹见牙疳肿烂,唇齿肉落者死。

疹没后下痢不食,兼赤白口噤者死。

疹回后壮热,昼夜不退,身瘦弱者死。此因初起失表,毒火不能尽出,急宜表药与解毒治之。

疹出四五日不收者,内有热毒,清利治之,则热自解,疹已消回后,禁忌风寒湿水,否则必致咳嗽不休。

四十九日内余毒未除,肺虚咳嗽,下汗如雨,头汗如蒸,全身浮肿,宜用此方∶麦冬、冬花、知母、

橘红、百合、百部、阿胶(面粉炒)、沙参、贝母、钩藤、枇杷叶、榧子、兜铃、栝蒌仁。

疹若回后,如见发热,每渴用绿豆、芝麻炒米和煎茶饮,切

不可饮寒水,更宜生津解热而止渴,或用白虎汤代之亦可。

疹后二十日之后,其毒不解,邪火拂郁,浑身发热,昼夜不

退,发枯肌燥,渐成疳瘵,宜清热除疳丸主之。

清热除疳丸∶

清热除疳又黄连,归芎胆草陈干蟾,

发枯肤痒成疳瘵,加上君子治五疳,

再加笋荟共为末,神曲糊丸米汤下。

如浑身壮热未至瘦弱,但每烦躁搐搦不宁,此热在于心肝二经,以当归养血汤、黄连安神,间而服之。

当归养血汤∶

后壮热每烦躁,定知心脾有火熬,

四物汤中除芍药,安神养血须医早,

枇杷麦冬栀子入,灯竹木通甘草高,

假如气结连声嗽,桔梗蒌仁不可少,

天门麦冬入口消,知母枳壳天花炒,

若似气急耸肩嗽,血退场门鼻面色焦,

若非泻肺终难治,二冬二母与甘草,

桔梗杏仁与葶苈,兜铃糯米带甘草。

疹后咳嗽气喘,连声不住,此乃毒瓦斯流于肺,肺叶焦而动也。如胸前凸起,龟背直从而喘急,血出鼻

掀,握手摆头,面青色或白枯者,皆不治之症,如胸前不动用麦冬清肺饮治之。

疹后牙疳红肿者,宜服清胃饮。

升麻(二钱) 川连(一钱) 丹皮(二钱) 生地(二钱) 胃烂加生知母(二钱) 生石膏(三两) 清胃

饮合加荆芥(一钱) 大力(二钱) 玄参(二钱) 生甘草(一钱) 桔梗(二钱),疹回后杂症,或前或后,稍为

加减酌用。

<目录>

<篇名>小便赤涩(十一)

属性:心火移热于小肠,小肠入于膀胱,膀胱热炽于小便,则小便赤涩,血随之。又肺受火邪之克,以致毒瓦斯

无从而泄,盖因失降下之故也。或生烦躁不宁者有之,不必专于利水,宜清金降火气

为要,用导赤散加生山栀、川连、升麻等药治之,火气既出,小便自然清利矣。

导赤散方∶

木通 麦冬 车前 生地 生甘草(一钱) 赤苓 生栀 生黄

苓滑石 泽泻 川柏 知母 加灯芯煎(以上各二钱)

盖溺血总系烈毒内攻也,况出自小肠乎,故五淋病惟浊血尤重,非下极清凉之药,难以缓其流,澄其源也。

淋症从溺窍来,浊症从精孔来,贝母六一散能分水道。

尿血即血淋也,溺血者,心与小肠实热也,可加贝母、前胡、石苇、牛膝各二钱。

<目录>

<篇名>大便秘结(十二)

属性:血气下行,大便自无阻滞,苟热气燥结于下,毒火流住于大肠,以致津液干枯不得润滑,故大便有秘结

之症。苟不攻其胃则胃实,胃实则生谵语,腹胀目赤者有之。《经》云∶毒瓦斯归胃,胃气闭塞,喘急烦躁不免

矣。急用大黄、栝蒌仁、枳壳润下以去毒,外导亦可,加升麻提之更好,盖清气提上,而浊气自下也。

<目录>

<篇名>泄泻(十三)

属性:发热与见点并回后五六日之间作泻者,是泻火毒不泻元气也,切勿止之,《经》云∶毒以泻松,痛以利

减,回后泻至八九日外当用四苓散加升麻、槐花、桔梗、柴胡、栀子、黄连、车前、六一散、杏仁、条芩、

豆根、栝蒌仁,切勿用白术、木香健脾等药。泻出之物如鸡卵臭者,伤食也。宜用山楂、麦芽、槟榔、

川朴等味以消食积。

《经》云∶泄泻者,邪入于大肠,原进原出者,邪热不化谷也。盖因火性沸腾,不暇分消,故其出也。

泄泻大作,一切寒凉清解之药在所禁忌,然非所以概治热毒下痢之 症也。热毒太

甚,其毒不能尽行肌表;势必至于壅滑凝滞,所幸内实不受邪,侵注于大肠,大肠为传送之官,不至毒害迫

于其中,频频下痢,虽与泄泻相似,而实不同。此之泻者滑而不禁,彼则坚而闭塞,此之泻者溏而不实,

彼则凝结如胶漆。有纯下清水,或秽气不甚,或便塞难出,或腹痛烦躁不宁,重用芩连以清其火,稍加大

黄以攻毒而痢自止矣。若以泄泻治之,则左矣。《经》云∶热毒冲肠便自频,喜肠传送毒难侵。频频欲解仍难

塞,误认脾虚终内攻,久泻者饮食内停中气阻,转运失职脾困苦,纵然顺症亦淹迟,

内伤消积止泻吐,热退便塞须加升麻,一提而大小便自顺矣。

<目录>

<篇名>呕吐咳逆(十四)

属性:呕吐者,胃火也。胃火上冲,呕吐而食不下咽。咳逆者,肺火也。肺火上冲而咳逆不止也。《经》云∶

呕吐者,邪甚于上。顺其气,清其火,则自止矣,切勿用姜汁,有痰在膈,在经络非

吐不可,吐中亦有发散之义,《经》所谓∶因其高者因而越之也。

呕吐不止者,用葛根煎汁服之,不能下气消痰。呕哕不止者,用枇杷叶煎服之,能止痰嗽咳逆。

<目录>

<篇名>三消症(十五)

属性:渴而每饮为上消,肺热也,心火移热于肺。多食善饥为中消,胃热也。渴而小便数,且有膏为下消,肾热而水亏也。

<目录>

<篇名>不食(十六)

属性:人以胃气为主,不食则胃气必伤,此为实热壅塞而然也。回

后重用石膏以清胃火,大便秘结须加大黄,不忧寒凉太过,不忧荡涤伤胃,《经》云∶百凡欲食最为先。《

经》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不食应知各有缘,有热邪犯胃而不食也,亦有胃虚火闭不食者,此则火闭无疑

非胃虚也。胃虚不食身安静,胃热人烦体自炎外。又有饮食过多,或痰凝气滞,与夫寒邪闭塞胃热者,

皆令不食,须知其食过多,致脾不消谷而成痞胀者有之。

<目录>

<篇名>惊搐(十七)

属性:热毒犯心,心为君主,忽被风邪束缚,不得汗泄,大小肠郁结不得内行,是以心火亢极,金受火克,不

得平木,木动风生以侵脾土,故吐食更兼搭眼,面青又见头摇,气乱神昏,遂生惊搐之症。《经》云∶木邪盛

而伤土,宜发散兼利小便,使其内外之毒,分消而惊搐自定,发散用消毒饮加防风、川羌、煨天麻、木

通、小草、甘草、钩丁、陈皮、青皮。回后加大黄、麦冬、柴胡、山栀,或用清解散。防风、荆芥、蝉衣、桔

梗、前胡、川芎、升麻、黄芩、木通、大力、连翘。治法当平肝木,利小便为要。泻肝则风去,利小便则心热

清。此因心火火炽盛,肺金受克不能制肝木,以致火风相搏,神不得安,邪火退,正火旺,则心

肝宁而惊搐定矣。发搐惟利关节,毋为惊治,须清烦热安神治,宜疏风消食透毒为良。

<目录>

<篇名>失血(十八)

属性:今夫血阴物也,有质而凝,寒则凝,热则行,热毒之气内外不得分消,内闭结,外无汗,营家失所,奔

窜妄行,传注督脉,必从鼻软关而出。《经》云∶毒从衄散不必止之。若从口来犯胃,

难治,急用犀角地黄汤。或溺血者,加山栀、车前、石苇、木通、

升麻、槐花(各二钱),或大便下血者,加黄芩(四钱)、槐角(三钱)、黄柏(二钱)、升麻(二钱)。血属阴本静,因

相火所逼,故越出上窍,耳鼻衄出者加山栀(二钱)、防风(二钱)、荆芥(八分)。若九窍出血者不治。若吐蛔,泻蛔。

蛔者,嘈食虫也。不食而出者,胃火实也。见食而出者,胃中虚寒也。气虚不食而吐蛔者死,泻蛔亦然。不食,虫

无存养之所,故出。虫畏胃火,不安其身,亦出,宜重用石膏。

<目录>

<篇名>误降(十九)

属性:疹虽出齐,天庭不明,手足尖不至,而时师误降者,或自回者,于降药中加发散开提之药,如大黄、钩

丁、薄荷、蝉衣之类。或用青龙汤不可迟延,生甘草、知母、薄荷、黄芩、栝蒌仁、胆草、大青、红花、忍

冬花、通草、谷精草、西瓜汁、升麻、砂仁、竹沥、僵蚕、槐花。

<目录>

<篇名>咽喉(二十)

属性:咽者,胃脘水谷之道路,主纳而不出;喉者,肺经呼吸之往来,主出而不入。咽喉系一身之橐 ,使毒

火上炎,不得发越,锁于咽喉,或燥或破,或呛或噎,或痛或肿,甚至水入则吐,食入则呕,音哑,言语

不明,无论火毒重轻,即以甘桔汤加大力、荆芥、玄参、复花、前胡、芍药,消火毒,清咽喉为要。回后加

豆根、麝干、麦冬、防风、石膏、苦参。《经》云∶切要解炎并

清喉痹。咽痛甚,毒火灼,只恐一朝封管, 锁杀声,哑却徒劳。

<目录>

<篇名>舌刺咽干(二十一)

属性:舌胎生刺,咽干如炙,伤寒难症见之,阳盛阴消之象,然扶

阴益阳其危可解,痘疹若见,总以烈毒肆虐,非仅爆炙已也。甚则干焦日黑,总以咽喉壅毒,所以咽哑水呛

无言。若 ,舌刺如煤者,不治欲解其危,非寒凉荡涤不可,即使攻解须在回时早图可也,用大黄、栝蒌仁、

石膏、枳壳为主。音哑是肺热,有肺痿,有风毒入肺,哑有火郁,舌有痰迷。

<目录>

<篇名>音哑(二十二)

属性:心者,声音之主;丹田者,声音之府;喉者,声音之门也。被热毒煎熬,热甚生痰,津液胶锢,痰毒

填实,肺窍有碍气道,其毒不能尽行于肌表,故音哑。然热毒既已不行,以致肺窍填实,虽有根有主,声音

亦不能发越也。且肺金以空而鸣,不空则不鸣,宜用力子(二钱)、桔梗(一钱)、花粉(二钱)、甘草(一钱)、菖蒲(八

分)、黄芩(八钱)、麦冬(二钱)、知母(二钱)、钩丁(二钱)、川贝(一钱)、天麻(二钱)、前胡(二钱)、芍药(二

钱),以清其火,顺其痰,则肺开而声音出矣。如久泻后音哑汗出者,元气脱也,不治痰,疹始中声哑者,以人

事安静,饮食如常者佳。若起发之时,即音哑失声音,切牙者,寒战者,烦躁昏迷者,干呕水呛锁喉者,痰

壅喘急者,泄泻不止者,腹胀闷乱者,皆凶。未出声变者,表郁病也。已出声变者,膈热病也。出后而声不出

者,表膈兼病也。又咳嗽出声者,不在此例,此时亦用北沙参清肺,肺敛则声开,惟疹回一月外,方可

用诃子、阿胶、糯米。

<目录>

<篇名>弄舌咂唇(二十三)

属性:(唇未肿则肺热,燥则唇干,利湿热唇烂,肺热则唇生核,狐惑则唇浓上疮或

则唇下疮,风则唇动 ,虚则唇白无色,寒则唇青或噤。)

舌乃心之苗,心宁则舌安,心扰则舌乱。且肺之络又连舌本,心肺有热,其苗自不能宁,故搐弄不息,

长出不收。脾乃仓廪之官,其华在唇,且胃脉环于唇口,咂唇者、硬肿者,乃是脾火也。若破荷叶浸软贴之,

或辰砂和蜜敷之,倘若唇肉已伤,不治。疹回后倘有此症,重用黄连、石膏、莲心、栀、柏,以清心苗。

盖舌乃心苗,口为脾窍,火降则热自疏矣。

<目录>

<篇名>发狂(二十四)

属性:发狂一症,虽不得见,然总因风寒外束,腠理闭密,大肠干燥,身热无汗,毒火郁结而不得发越故也。

初起用麻黄散加大黄,回后用石膏(四两)、知母、黄连(各一钱)等味,治之可愈。

<目录>

<篇名>烦躁不宁(又二十四)

属性:《经》云∶烦躁者,毒瓦斯壅塞并表里不宁也。如抓搔者,疹痒也。不安者,内热也。呻吟者,疼也。

又烦者,气血燥也。《经》云∶内烦外躁,小便不通,小肠热积也。 疹每有此症,或至昼夜不安。

<目录>

<篇名>谵语不眠(二十五)

属性:谵语发狂,啼叫多时,治宜发汗兼通大小便,《经》云∶心烦乱用凉膈散,快胸又疏表,透毒凉解清火以

去其根。又云∶肾燥故心躁,火屈于水而出也。《经》云∶肾枯燥急食辛以润之。又肺主烦,肾主燥,有痰,

有火,有毒,有虫,有痒,用黄芩、黄连、麦冬、知母、贝母、连翘、车前、羚羊、犀角、防风、胆

草、干葛、冬花、茯苓、柴胡、山栀、槐花、石膏、栝蒌仁等味,

又加玄参、生甘草、茯苓、山栀解清肺火,宜重或用大黄、六一散之类。

<目录>

<篇名>咳嗽痰壅(二十六)

属性:咳嗽者痰涎壅盛,外感风寒,热毒壅遏而不得发越,以致肺窍不通,始用和解散,回后痰多加川贝、胆

星,或麦冬、清肺饮。咳嗽者乃邪气上冲,痰滞不活之故,治嗽宜以治痰为先治,痰要以治气为本,用枳壳、

橘红以利其气而痰气自除,痰饮自消。清肺金,解热毒,而邪火自退矣。夫人身之津液所以资生精

血也,火毒煎熬,而津液不得流通,变为痰涎,胶固于中,致使正气被塞于胸膈,或喘或嗽或舌强不能言语,

或喉中作声乳汁难下,入口即嗽而吐出者,此毒瓦斯停滞于肺胃也,宜升发解毒,当以前胡、桔梗、复花、枳

壳、橘红,大力等药,以运动其痰。如先有痰在颈项者,不必妄治,即用生大力移之亦可。

<目录>

<篇名>呃逆(二十七)

属性:呃逆者,气噎也。乃是胃枯槁而成,此下焦毒火郁于胃中,不得发越之故,非是阴火上升,根据胃而发也,

治宜用石膏、茯苓、麦冬、橘红、鲜斛、山栀、竹茹、九头兰、茉莉花、树上干桃等药。

<目录>

<篇名>腰胁痛(二十八)

属性:毒伏于肾,肾传于腰,腰乃一身之关节也。毒火煎熬,肾水枯槁,水火失济,故腰疼也。初起用败毒散

(川羌、独活、前胡、柴胡、川芎、桔梗、升麻、干葛、甘草、青皮),若外感风

寒必兼头痛,亦用此药。两胁疼痛尚有余毒在中,阴阳之气不能升降,故作胁疼治,宜柴胡、枳壳、桔梗、

赤茯苓之类,使二便气流通而疼自止矣。

<目录>

<篇名>腹痛恶心(二十九)

属性:疹出不透,脾胃有毒,邪正交攻,脏气相击,火毒郁结,凝滞而作腹痛。腹痛者毒郁于阴,脐以上属

太阴,当脐属少阴,小腹属厥阴,治直升发解利。《经》云∶痛以利减,毒以泻松,加枳壳、枳实、大黄、栝

蒌仁之味,胃口有热有痰而作干呕者,是为恶心,大便秘结忽作腹痛者,燥粪欲出也,用外导法,如平日原有

蛔痛之症,此为内热蛔不安而作痛也,宜用大黄、枳壳、栝蒌仁等味微微利之,泻出即安,切勿妄用使君子等酸药也。

<目录>

<篇名>腹胀(三十)

属性:毒瓦斯凝于胃,不能外越,而毒留于内,甚则气喘发厥,治宜升发解利散邪,使毒瓦斯分消,则胀自愈。

《经》云∶疼以利减,胀以自消。肺热生胀而大便秘结,仍用枳壳、大黄、栝蒌仁。胃热

生胀,小便赤涩,可用木通、川连、黄芩、石膏。乳食停积,可用升发加消导,又加枳壳、杏仁、桑皮、陈皮

之类,喘者加葶苈子。又方用田螺一个,将麝香、五味子、入于田螺内,覆脐中,布包,昼夜小水即利矣。

<目录>

<篇名>喘息(三十一)

属性:毒火流于肺金,气为火毒所郁也,治宜清金解毒,退火消

痰,顺气为主,如鼻塞咳嗽,乃风入皮毛,可加麻黄、杏仁。泄

泻久而喘者,虚喘也。不泄泻而喘者实喘也。实喘非伤食即便闭,宜陈皮、枳壳、苏子、前胡。疹后发喘者,

毒火绕肺也,宜用条芩、知母、大力子、石膏、桔梗、地骨、兜铃、杏仁、桑皮、葶苈、川贝。喘后腹胀者,

利小便而喘自止矣。气喘痰盛者,当服三子养亲汤,苏子、芥子、莱菔子,微炒黄。注云气有

余便是火,火升而痰亦升,气高而喘亦高,故用苏子降气以解之,芥子开气以理之,菔子利气以下之,气下

则火清而痰喘自止矣。再加竹沥、枇杷叶、绿豆更妙。

<目录>

<篇名>预料疹后(三十二)

属性:起发时先看头上,旋视手足透发如何。若手足尖出到,额上皆明,此毒瓦斯得泄,脾胃素强,不必虑也,

勿药有喜。若遍身虽起,而手足尖不到者,此毒郁于脾胃。盖人之一身,脾胃为君主,然后灌溉于四肢。今

脾胃津液不能行,其毒不泄,所以起发不到,此根本已拨,枝叶必萎之兆。天庭亦要紧之处,定要透

发,若太阳太阴两颧并鼻左右不起,不比金木不分之症可挽救也。

<目录>

<篇名>手足疼痛(三十三)

属性:疹出之后,被风寒邪气侵袭肩窝手臂,以致毒火凝滞不散,

疼痛无时,不能摇动,回后必须发壅,降药之中加羚羊角、青皮、桔梗、独活、川芎,以治之可愈。

<目录>

<篇名>口渴(三十四)

属性:渴者,胃中有热,津液为热所耗,故发渴而欲饮也。宜炒

米、绿豆、芝麻煎茶与饮,切勿饮水,回后加石膏、知母、麦冬、冬花、花粉、干葛,以生津液而止渴。

津液流通于三焦,以制火也。火气上炎,熏灼心脾,是以津液为之下陷,华池为之干涸,故发渴也,治宜

清金。《经》云∶烈火刑金,咽燥发渴,火清则华池自润矣。咽喉干燥则渴,虽有虚实,均属肺病,金生水而

畏火不能输降下之,令华池干涸而渴,从之喜热恶冷,稍饮即止,宜生津液而渴自止。喜寒恶热,

百杯未足,宜制烈火而渴自解,是金被火烁,火焰如炉,五脏皆竭,而肺更何言哉!《经》又云∶降火则渴止。

<目录>

<篇名>寒热(三十五)

属性:火动则热,火郁则寒。盖毒欲发泄而不得散耳,将出而有气血与火毒相攻也。出之而有者,毒盛则邪

胜也,宜用柴胡、知母、石膏、地骨,便闭加大黄可也。

热如炮烙者有之,头温足冷者有之,唇焦颊赤者有之,青惨黯滞者有之,周身发热参半者有之,阴阳殊绝

者有之。其所以然,毒火有隐现之分,非真有寒热之界也。热者有微热,有半热,有极热之不同者,宜知之。

<目录>

<篇名>厥冷(三十六)

属性:厥者,手足逆冷人事不知也。阳气独上,火随痰涌气塞不行而厥也。热毒之气郁遏于内,元气不得流通,

以致外表无阳而厥冷也。宜发散之中加麻、桂、葱头,阴虚火旺则内热生风,火气焚灼,故身热肢冷,痰随火

涌,故不知人事。又有血厥者,汗出过多,血少则阳气独上,气塞不通之故耳。

<目录>

<篇名>头温足冷(三十七)

属性:头乃诸阳之会,毒瓦斯上蒸故温,足之六经属水土木,水寒则冰,土寒则拆,木寒则枯,足冷者,阳气绝

也。《经》云∶足冷过膝者不治。但疹出郁于上而足冷者,宜清之于上,则火降而足温。四肢脾胃主之,

是以四肢先见者不治,疹后四肢冰冷亦不治也。

疹后头汗如淋,毒惨阳位者则不治。若治,宜前开录四十九日后之方治之,此因火性炎上,兼之渗泄

无门,不容滂达,焰光上窜,汗之所以上涌若蒸也。四肢属脾宜和暖之故,不宜热,尤

不宜冷,通身火热而手足独冷者,皆烈毒涌遏于脾阳,邪莫透,

火郁则寒之象,冷之极,正热之极也。未出之时,则用麻桂以散之,而火自收矣。

<目录>

<篇名>发痒(三十八)

属性:有血热发者,有毒盛发者,有感风发者,此三者宜消毒散加防风、连翘、玄参、蝉衣、地骨、生地、黄

芩、荆芥等药。又曰痒者急疏风以开其牖,攻毒以达其滞则止矣。

又云∶热毒壅于皮肤,气为郁遏,血被煎熬,气非不足也,锢之则焰,血非自热也,灼之则迫,

游行皮肉,痒之所以作也,重加石膏、生地凉解,以杀其热毒之势,庶气血不受邪虐,何患乎痒之有哉!若内

症猖狂,大便秘结,用大黄、麻黄、枳壳,速宜荡涤,不可临渴而浚井也。又有俗法,升麻、苍术、桑皮、荆

芥、防风、柳枝、槐枝,共水煎以布拭之,即止。

<目录>

<篇名>便下脓血(三十九)

属性:疹后泄泻而便脓血,此邪热内陷,大忌止涩,最宜升发开提,虽云清气不复,脾胃虚弱,不得轻用生 ,

但解其热,凉其血,而诸症自愈。治疹之法与他症大不相同,宜清热发散,凉肠为主。便下纯血者风伤肝也,

宜散风凉血。如豆汁者湿伤脾也,宜清热渗湿为主,倘若鲜血者为肠风,随感而见也,瘀血者为脏

毒积久而发也,粪前为近血,出于肠胃。粪后为远血,出于肺肝,用药切忌酸涩之味,如疹后见之者,此移

热于大肠,药宜降之,随进槐角、川连、石膏、木通、六一散、山栀、黄芩、杏仁,久则地榆亦同功。《经》

云∶肾者胃之关也。肾主二便,久泻肾虚,不可专责脾胃也。疹毒传大肠,或泻痢脓浆,此是脏传

腑,能知其因必得安康矣。

<目录>

<篇名>症(四十)

属性:乃太过之症,比疹更重,夹毒上浮,从毛窍中出,形如蚊咬之状而色紫赤,宜用石膏、生地、丹参、荷

鼻、大力、黄连、川芎、羌活、山栀、防风、荆芥、连翘、甘草、大黄等味,便有神功。

<目录>

<篇名>痘疹相连(四十一)

属性:痘若现形之后,有碎密如芥子者,疹也。皮肉鲜红成块者,斑也。此火毒薰灼于中,急宜解毒,使斑疹

消散,痘得成功。《经》云∶痘疹连呈甚是奇,夹斑夹疹总为非,斑消疹散先解毒,芩母石膏玄参宜。

又云∶疹先痘后小儿哭,退疹方能痘自来,莫道寒凉忧冰伏,时师一见便痴呆。

又云∶治疹不治痘,惟要开其腠,腠开毒自出,毒出为宁候。

又云∶先退其麻疹,痘疮自然发越,宜服生甘草、防风、黄芩、荆芥、黄柏、玄参、大力、石膏,再加升麻。

<目录>

<篇名>表里实热(四十二)

属性:红紫干滞、黑色焦枯者,表热而实也。大便秘结,小便赤

涩,身热鼻干而燥,气热唇焦烦渴者,里热而实也。表热宜清凉发散分利之,里热宜重解毒兼清凉发散为主。

<目录>

<篇名>疹后症(四十三)

属性:后现点或疔多者,热毒抑遏皮肤也。《经》云∶急宜清毒始为美,连翘饮下莫磋砣。

又有疹后牙根出血,咽喉肿痛者,《经》云∶甘桔汤中用荆芥、防风、玄参、大力,可扶伤牙根舌上。

若生疮,连翘解毒桔玄当。

<目录>

<篇名>发搐(即悸症四十四)

属性:发热惊悸,心肝受病,心主火,肝主风木,风火相搏激而发搐,升解主之。又有咳嗽喘怯,肺肝受病。

肺主气,肝主血,是为金木相并,气血两搏,亦要发搐,宜清肺饮主之。《经》云∶治惊之法要平肝,利水

之时势自安。诸风掉眩皆属肝木,心火热盛,肺金受克,不能制水,肝木热则生风,风火相搏,神气不

宁,故发惊搐,治法平肝木、利小便为要。筋抽脉惕动者状似惊也,筋属肝,毒在于肝不得寻窍而出,筋脉受

冲激,以致抽动如惊,而实非惊也,或用苏解散即清解散去芩、连,加羌、苏。

<目录>

<篇名>掏口(四十五)

属性:口为脾之外窍,脾热盛故掏之。又火邪客于心肺,心火炽盛,金受火克亦掏口,宜双解散主之,回后重用生石膏。

<目录>

<篇名>烦哭(四十六)

属性:肝主怒,肺主声,毒结于肺肝之中,故烦哭而不绝声,泻火即愈。

<目录>

<篇名>干呕(四十七)

属性:肝肺有毒,而毒冲于胃,肺胃受毒在内,故发干呕也。

冲任之火,上犯清道,干呕无物者,此脏腑内伤。若饮食而呕,此热呕也,宜用陈皮、黄芩、石膏、竹

茹。饮食而硬塞呕者,此咽中作痛闭塞而呕也,加味大力子汤。甘草、射干、豆根、

荆芥、防风、陈皮、连翘、苦参、大力、桔梗。

<目录>

<篇名>切牙(四十八)

属性:心肝火旺,相戈而鸣,又有胃热则切牙,肝热则寒战。肺热而切牙者治宜清解散。切牙者,乃足阳明胃经

主之,阳明主肌肉,其经走于上下齿龈,邪并阳明,故切牙且胃热,非石膏不为

功,黄芩次之。《经》云∶毒火深藏肾与肝,升沉二脏扰何安,

齿牙相戈声何惨,透解潜藏自贴然。此痘疹兼论。

火毒在肝,肝则藏血而养筋。毒在肾,肾则主骨而生肝还以养血。犹唇齿之邦,两受其虐而失其和,齿其

妄剧而自斗矣,但虚者则声松,实者声紧,痘疹皆同。

<目录>

<篇名>谵语(四十九)

属性:心经之症,邪毒蕴结于心,心主声言,心神安则声言自清。邪热在内,心神不安,故谵语,宜升解散少加

小草、石蒲、木通治之。狂言宜退火,痫声宜安神。

<目录>

<篇名>自汗(五十)

属性:自汗者腠理流通,蕴毒发越,《经》云∶液汗通。皮润。又云∶毒从汗泄,不必止之。若汗出如淋者,

火炽极也。火扰于内,而汗涌于外,是汗为火逼可知。宜用桂枝合清火主之。

回后有此汗者,是余毒无所容,以汗而解也。验其人因汗而适快者是也,不宜再服收敛等药。

论汗者,血之液也。肾液从毛窍出者为汗,是汗亦血也。原其本,在肺之通调四布而得润乎一身,以滋

养四体,犹曰白露下降,草木敷荣可知。藏则存而为液,疏则泄而为汗,涸则皮毛枯涩,郁则肢体浮肿,

寒则凝,热则沸,血一枯则汗亦因而枯也,必矣。

<目录>

<篇名>切牙惊搐热渴(五十一)

属性:疹属阳明胃经,又移于各脏,移于心者则惊悸发热,移于肝者则切牙发搐,治宜小柴胡汤、导赤散,加麦冬服之。

<目录>

<篇名>手揉眉目鼻面(五十二)

属性:(鼻毛生鼻中,昼夜伸长一二寸,渐系如绳,痛不可忍,速用 砂乳香为散敷之,如神。)

疹出于脾,脾传于肺,肺中火炽,以致眉目鼻面状如虫行而不能禁者,故手揉之,治宜甘桔汤、清肺饮,

重用石膏、条芩、柴胡,此太阳阳明之脉形于面,非石膏、条芩不能成功。否则咳嗽喘急,气促至危,鼻为肺

窍,贵乎滋润,鼻干黑燥,如煤之状,肺火炽也,即火克金也。面者,阳明经之所聚也。贵乎鲜明透发,若面色

焦黑,精华散矣。皮者,肺之合也。欲其色淡红,苟如涂朱,并紫色,火之象也。火之所郁结也,或如橘色者,火

极土燥也。

<目录>

<篇名>咳嗽气促喘急(五十三)

属性:疹属脾胃,脾乃肺之母邪,传于肺,主气而气喘促急,咳嗽,皆主于肺,以清肺饮主之。

<目录>

<篇名>抠咬指甲(五十四)

属性:疹发于肝,指甲乃肝经外窍,肝经有毒,外窍形焉。此木克

土,故小儿抠咬指甲,治宜小柴胡汤主之,或伐肝或扶肝俱可。

<目录>

<篇名>瘾症(五十五)

属性:疹出未收,复感风寒邪气,风邪外袭皮毛而入肺,肺中毒瓦斯

合而伏于两胁背脑腰腿之间,形如鬼崇疙瘩,名为疯瘾,痒不可

忍,宜荆芥防风败毒散洗之可也。

<目录>

<篇名>作吐(五十六)

属性:疹子既出,毒瓦斯不透,兼热痰积于胸膈之间,痰在膈上,喘促气逆,水乳饮下为酷为所膈,略嗽即吐,

治宜利气消痰,加竹茹、竹沥、黄荆沥,更好再加枇杷叶,若被胃火所冲,重加生石膏,

火毒上冲,水火相激,两不相下,任其吐逆往上,而我之药进一步则吐,退一步频频与之,自然消受矣。

<目录>

<篇名>疔(五十七)

属性:疹出余毒未尽,兼食辛辣毒物,致令藏于脾胃,脾胃主肌肉,其毒发于肌肉之间,变生疹疔矣。其症壮

热不除,烦渴欲饮,躁乱不宁,盖热毒使然也,治宜柴胡合化毒汤。

<目录>

<篇名>疹后痢(五十八)

属性:出之后,食物不谨,风寒不避,致伤脾胃,遂传于肺,肺与大肠为表里,故成痢疾矣。又有余毒未尽,

余火未清,则毒移热于大肠,而成痢矣,必须清金凉肠主之。行血则使脓愈,调气

则后重除。膀胱之气不通则癃秘,大肠之气凝滞则后重,其理一也。须加杏仁、升麻,兼消积治之。

<目录>

<篇名>触肺扬涕(五十九)

属性:诸香闻鼻触了肺,难免头疼鼻涕扬,急服苓、杏、薄荷、荆芥、桔梗,若无霜打茄同进,苦楚难当就灾殃。

<目录>

<篇名>发热腹痛(六十)

属性:发热腹中急痛时,毒扰于里不须疑,大便不通宜攻下,莫待临时懊悔迟。《经》云∶毒留于腹中,腹痛肠

如触,徐徐入大肠,下血污秽浊,急服生军、枳壳可愈。

<目录>

<篇名>舌肿无声(六十一)

属性:君火炎上热若蒸,咽喉疼痛亦非轻,舌根肿胀难言语,甘桔玄参连倍增,再加犀栀并连心,立时煎服岂

无声。《经》云∶肿消声响可无惊,随进二冬知玄参,薄荷连翘荆芥穗,条芩射干与豆根。

<目录>

<篇名>狂躁(六十二)

属性:毒瓦斯壅盛于内为风邪所闭,不能骤发而惊搐狂躁,治宜苏芥散加大黄、枳壳,大小便闭者最宜清利之。

<目录>

<篇名>身热不收点(六十三)

属性:发热蒸蒸, 自虚收,如不收者,毒瓦斯未尽解也,退其热,邪疹自消,宜用清表散毒汤去当归、泽泻、

猪苓,宜加骨皮、黄芩、麦冬、花粉、大力、天冬、甘草、柴胡、车前、木通。

<目录>

<篇名>夹斑丹(六十四)

属性:夹丹者,此皆毒火浮游散漫于皮肤之间也。宜投甘桔荆防黑玄参,牛蒡知柏与黄芩,木通苦参连翘入,

连进数剂斑丹青。

《经》曰∶皮肉鲜红如云片者,丹也;点粒如蚊咬者,斑也。皆由毒火熏灼于中,故斑丹与疹齐出于外

也,宜用荆芥散毒汤或消斑汤主之。

<目录>

<篇名>口舌生疮(六十五)

属性:口为脾窍,舌乃心苗,引火下降,则热自除,宜用清上饮。

薄荷、桔梗、甘草、黄芩、防风、大力、干葛、连翘、玄参、麦冬、花粉、川连、石膏。

口舌生疮用有功,敷药方中薄荷柏,

黄连青黛月石同,冰片少许研为末。

<目录>

<篇名>眼赤肿痛(六十六)

属性:眼者,五脏血气之精华也。毒瓦斯郁滞于肌肤者为痈为疖,而其留滞于精华者则发为眼患矣。其毒火发

露在表,又在至高之地,宜用麦冬清肺饮或蝉化散治之。蝉衣、荆芥、防风、甘菊、

川芎、黄芩、柴胡、车前、桔梗、山栀、升麻、木通、胆草,再加蒺藜、蕤仁、蒙花。

<目录>

<篇名>两目红肿(六十七)

属性:两目红肿,羚羊、荆芥为先,次以菊花、连翘。《经》曰∶毒内流于肺,精珠不得看,搜去肝风毒,眼

目自安然。凡目病在表宜疏风兼清热,或向外下泪难开名羞明,宜清热兼疏风,加升麻、黄芩。论疹毒为害,

咽喉先,眼次之,但观两眼红脉虬缠,或闭或肿,多生眵泪,或上星障,急泻肝火,以免伤目之患,蝉化散主之。

<目录>

<篇名>月事(六十八)

属性:发热之时,忽经水适来如期,此积污随出,毒从此解,勿药而愈。倘若不止,热邪乘血海之虚,逼血妄

行,回时宜服小柴胡汤合生地黄汤以清其热。又有非其期而忽行,此毒火内蕴,扰乱血海妄行,亦宜凉血为

主;或发热之时,经水适断,宜柴胡四物汤治之,以防毒邪乘虚而入。使已憎寒壮热,神气不清,言语错

乱,此为热入血海。血海者,冲任是也。肝主之肝藏血,肝为血海,天癸至后,血已空虚,热乘而入,四物合

导赤散加麦冬,与安神散间而服之,加丹参、凌霄花可也。

<目录>

<篇名>五脏受毒辨(六十九)

属性:毒归于心者为斑疹、惊悸、痒痛、壮热、咽喉干渴、盗汗、丹瘤,皆其候也。毒归于肝者,则为闷乱、水

泡、腰痛、目疾、卵肿、干呕、手足拘挛、吐蛔、寒战、切牙者,皆其候也。毒归

于肺者,为咳嗽喘急、衄血、皮肤燥竭、肩臂痛,皆其候也。毒

归于脾者,则为吐泻、腹痛、肿胀、唇烈口燥、手足病、不欲食,此之谓也。毒归于肾者,为失音、手足逆

冷、咽中干痛、耳 、饥不欲食而多 。毒归于大肠、胃者,为泻痢脓血、肠鸣失

音、大便不通。毒归于膀胱者,为小腹满、溺血、遗尿、头额肿痛而目视。此论五脏六腑受毒之症也。

<目录>

<篇名>寒热往来(七十)

属性:疹所最忌者寒战也,如发热之时,憎寒壮热,身体振振战动,其毒欲出不出,留于腠理之间,邪正交争,

故发振振战动也,宜服柴葛桂枝汤。

<目录>

<篇名>口中臭气(七十一)

属性:口中之臭气,勃勃冲人,是肺胃中火所致,此症多有失声,喘呕,兼吐脓血,皆其候也。药宜清金汤、泻火汤主之。

<目录>

<篇名>疹痒(七十二)

属性:疹出遍身作痒,爬搔不宁者,此毒瓦斯火邪传于肌肤之间,不能发出,与伤寒汗不出而作痒者,同也。况

诸疮痛痒皆属心火,《经》云∶痒者,火之变也。又肝木主风,爬搔不宁者,风使然也。肝主筋而运乎爪,皆心

肝二脏之症,药宜清风化毒汤主之。荆芥、防风、升麻、羌活、大力、干葛、麻黄、桂枝。

<目录>

<篇名>头目肿(七十三)

属性:毒瓦斯发越,聚于三阳,故掀肿也,宜解毒汤(羌活、防风、

荆芥、大力、条芩、连翘、柴胡、桔梗、石膏各二钱),如 未透时去石膏。

<目录>

<篇名>鼻掀口张,气喘气粗,胸胁吸动(七十四)

属性:鼻掀者,肺气绝也。口张者,脾气绝也。气喘胸闷者,肺火盛极而难下也,不治。服清肺饮重加石膏、黄

芩一两余,或冀挽回于万一,然必要胸中、鼻尖不动,乃可用药耳。

<目录>

<篇名>余毒不清(七十五)

属性:气高而喘息作声,掀胸抬肚者,余毒在于肺脏也。痰涎稠粘,切牙戈齿,泄不止,口臭者,余毒在于脾

胃也。盗汗身热不退,渴盛者余毒在于心经也。梦中多惊,摄手振动,目赤者,余毒在于肝胆也。耳 手足

尖热者,余毒在于肾脏也。身肿不消,壮热不退,郁闷不舒,诸经皆有未尽之余毒也。

<目录>

<篇名>寒战(七十六)

属性:心火亢极,上灼肺金而孔窍闭塞,故寒战不止,宜发汗以去表热。如大便闭,宜下之,小便不通,宜利

之。论火性甚烈,喜散而不喜郁,则拂其性矣。欲达而不达,气血与火毒,五内搏激,其能免身之不战乎?火

郁固战,每过郁而反似寒者,是热极反见水化,如嗜强酒,若不胜其所寒矣。惟用麻黄为先,毒火松

透,自必炽热火性得顺而寒战自止矣。

<目录>

<篇名>气短倦怠口干出汗(七十七)

属性:火气熏赫,肺金受制而寒水生化之源已绝,故气短、倦怠、

出汗,皆本经症,宜麦冬清肺饮以濡肺金之枯燥。

<目录>

<篇名>紫红白三泡(七十八)

属性:紫红泡起于化肌传肝,表里不解,致血鼎沸,以黄连解毒汤加犀角、紫草、生地、丹皮、山栀、木通治

之。白泡者,乃气有余而血不足也。化肌传肺,热毒注于皮肤之间,其津液亦随气而泡也。白而空者,其气虚

也;白而有清水者,其气实也,用川连、石膏、丹皮、黄芩、生地、僵蚕、连翘、玄参。又云∶白泡亦热之

故,《经》云∶血热则斑,气热则泡。又云∶皮湿之故,肾水盛耳,总有热毒未出而热邪先为所害也。论气

盛则泡,气盛者毒瓦斯盛也。冲突处毒锋如射膺,锋者囊随毒瓦斯而发也,则泡之有自来矣。气血关锁之极者,色

白而囊空也。气得浮动者,内含清水;血得浮动者,水若腌鱼。总为毒瓦斯所致。又云∶血热则枯,血凉则生洵然。

<目录>

<篇名>遍身紫黑纹(七十九)

属性:热邪内外熏蒸,遇风寒辄与内热相拒而不得入内,热为风寒所闭而不得出,毒瓦斯壅于肌表,故形如痕点,

其色青紫者有之,宜用生地、紫草、凌霄花、丹皮、玄参、连翘、黄芩、红花、全

蝎、石膏、川连,如大便秘结加生军。

<目录>

<篇名>连出不收(八十)

属性:连出不收者,热毒太甚也。不能一时发透,宜重表之。如回后用化斑解毒汤治之(玄参、知母、升麻、

力子、人中黄、连翘、石膏),大便闭结加生军、生地、红花、紫草。

<目录>

<篇名>疹后牙根血出肿烂(八十一)

属性:牙根血出胃火并,宜投天麻枳花粉,麦冬生地黄连入,重用石膏生条芩。此因积热毒火入胃,宜用清胃

饮、凉膈散(薄荷、山栀、连翘、桔梗、黄芩、生地、甘草、川连、升麻、丹皮、石膏)。

<目录>

<篇名>齿腮肿痛口角流涎(八十二)

属性:齿颊肿痛口流涎(宜用川芎、防风、石膏、黄连、玄参、黄芩、甘草、牛蒡子),不投阳剂痛连绵。

疹后红斑作痒,疹后发热一二日,红斑作痒遍身散出,愈爬愈痒,状如细粟,或成云片,一涌而出,此因

回后不禁辛辣、油腻之味,放心纵食,以致风热寒湿之气外感而成也。急宜三花斑汤加防风、黄连,以除

风热,免生泻利。倘泻痢日久不已,此余毒移入于大肠也,切勿妄投止涩,以致内毒上攻,转成呕吐,噤

口不食,而莫可疗生也。如滑泄不止,或下鲜血,或如屋漏尘水者,急服三黄汤加槟榔、枳壳、六一散,治之可望愈矣。

<目录>

<篇名>五经热症(八十三)

属性:五经热症病原分,热气熏蒸上冲心,谵语妄言神志乱,犀角黄连可定神。热蒸于肝,则搐搦如惊,治

宜天麻、羌活、胆星。热蒸于脾,则腹胀,渴饮,目肿,大便闭,宜投枳壳、山栀、大

黄。热蒸于肺,喘嗽鼻涕,兜铃、贝母、桑皮。热蒸于肾,玄参、知母。

<目录>

<篇名>瘟毒发疹(八十四)

属性:瘟毒发疹者,由小儿感冒风邪,藏蓄于肌肉之间,阳气发动,潜形于皮肤之外,一年之中,屡受不正之

气,而出于两腋之下者,气之道路也。瘟邪随气道而出者,肺之瘟毒发疹也,治宜清肺饮主之。

<目录>

<篇名>疹后癖积(八十五)

属性:疹后癖积,麻既回,饮食不谨,惊唬不忌,以致积久成病而痰气包裹,遂成癖疾,故令小儿面黄肌瘦,

项细脚软,腹如胀鼓,身热口疮,治宜痞气丸、褐子丸,二药消之。

<目录>

<篇名>疹后遍身糜烂(八十六)

属性:疹后遍身糜烂者,发在 子已收,饮水过多,嗜食不节,致使食伤脾胃,至于肌肉、背心、两胁间发出

小水泡,其形光明,此水晶 也。一日之间变成浆泡,如汤沸然,而溃烂成糜,法当胃苓丸治之,外用白云散敷之。

<目录>

<篇名>疹后痧疳(八十七)

属性:后痧疳者,乃脾胃虚热上炎,熏蒸于口,涎流清水,是为口疮,口疮日久,遂流血水,

血聚成脓,黑烂臭秽,是为痧疳,治宜丙金散、HT 散敷之。

<目录>

<篇名>疹后阴囊肿痛(八十八)

属性:回后阴囊无故赤肿,明亮如灯笼,痛不可忍,此乃余毒邪热流注于膀胱,宜用导赤散治之。

<目录>

<篇名>疹后疟疾(八十九)

属性:疹后疟疾,乃肺腑娇嫩,洗之太早,湿热水气客于皮肤,卫气不守,邪气潜乘,阴阳交争,虚实更作。

阴胜阳则内外皆寒,阳胜阴则内外皆热,以截疟丹治之。(方见《金镜录》。)

<目录>

<篇名>疹后生风(九十)

属性:疹后生风,疹没而荣卫俱虚,虚极则生热,热极则生风,其症手足螈 ,目直项急,角弓反张,

口吐白沫,是脾虚为肝木所制,治宜平肝散风。

<目录>

<篇名>胃烂发斑(九十一)

属性:胃烂发斑者,热甚血复,里极表虚则发斑,轻如疥子,重如锦纹。紫黑者,热极而胃烂也,十有九死。

如赤斑烦痛宜犀角大青汤化之。若后有因伤寒者,或当下不下,宜汗不汗,以致热毒

蒸于内,胃受热毒而发于皮肤之间。赤者为斑,以化斑汤解之;黑者为胃烂发斑,十无一生也。

<目录>

<篇名>余毒论(九十二)

属性:论余毒是血热毒重之症,或凉解不早,或寒冷太过,二者均失于调剂。或误投温补,辛酸燥辣之味,

带火收结,故余毒仍留,且血热毒重,其症非虚,凉泻则气复矣。所谓凉泻而成其补者,此也。

<目录>

<篇名>摘要(九十三)

属性:鼻气通于天,天者头也。肺窍开于鼻,而阳明胃脉环鼻而上行,脑为之元神之府,而鼻为命门之窍,

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疹子未发将发之时,宜用升麻。发表如不透者,急用麻黄、桂枝

二味。如过用酸药,势必至于发不透明,所以荆、薄、紫、陈、苏、葱等药,表时定不可缺也。但用亦不可

太重,更有复花,亦表药方内而冷利大肠之药,亦不可过用,或有用松毛尖,其性极寒,尤为不可,

切嘱切嘱。夫表时忌用最寒之药,间有用大黄者为救急也,大便一去寒不停留,故不敢废耳。疹出足,另有

土药备用,当降之时,不论贫富可服而愈。枇杷叶与荆竹黄,绿豆芝麻糯米汤。以上五味常服,小儿定然安

昌。痰甚又加荆竹沥,气喘还须萝卜子,胃火盛加水芦根,溺赤便血白茅根,肺热气喘一同吃,呃逆不止刀

豆入,遍体风痒桑枝用,气喘荞麦合苏子,骨蒸青蒿效如神,灯芯竹叶解烦渴,能利小便在其中。无汗加上

葱白透,利气消痰芥子逢,目赤山栀夏枯草,发灰吹鼻止衄红。又云∶疹出不到而回者,有未足而误降

者,惟此方能生人也,石膏黄芩天门冬,知母蝉衣栝蒌仁,钩藤

黄枳壳冲,不泻气实大黄顺,气喘兜铃葶苈子,肚痛要加枳壳充,火泻车前不可缺,咳嗽苏子冬花同,喉

痛射干山豆根,起死回生此方神。

小柴胡汤∶

柴胡芩连归桔翘,知胆葛防粉甘草,

大力陈皮芎贝母,薄荷丹皮夏枯草。

宁肺桔梗汤∶

桔梗枳贝归蒌仁,甘草百合桑皮用,

加减葶苈地骨皮,还加知母与杏仁。

清咽利膈汤∶

连翘黄连与黄芩,甘桔栀子荆芥穗,

防风银花薄荷叶,大力玄参大黄添。

柴胡清肝汤∶

柴胡清肝地归芎,黄芩栀子又防风,

连翘花粉大力子,再加甘草一味冲。

三黄解毒汤∶

三黄解毒又黄芩,黄柏黄连一同行,

山栀木通甘大力,解毒还加连翘升。

加味四苓汤∶

加味四苓猪泻并,车前木通赤茯苓,

黄芩川连大力子,疹后过泻服之灵。

清肺饮∶

清肺饮中有二冬,甘桔石膏杏仁同,

二母要求大力子,兜铃加上肺气通。

清金泻火汤∶

清金泻火天麦冬,知母片芩甘木通,

兜铃石膏花粉栀,肺火煎熬用其中。

荆芥解毒汤∶

荆芥解毒亦玄参,防风力子与黄芩,

知母石膏甘草入,还进川柏木通升。

蝉化散∶

蝉衣蒙花当归梢,羌防芎柴龙胆草,

川连木连白蒺藜,栀子车前作引好。

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柏连芩,山栀石膏薄荷荆,

连翘甘草生大力,口舌生疮桔梗真,

疹后如见喉痛症,急投甘桔汤有灵。

化斑汤∶(里热发斑表虚者,须用浮萍煎药。)

化斑汤中黑玄参,人中白与石膏升,

知母连翘牛蒡子,急进川连与大青。

胃苓汤∶

胃苓泽泻赤茯苓,陈皮浓朴合猪苓,

木通山栀甘草炙,茅山苍术软防风。

四顺汤∶

四顺汤中又杏仁,紫菀贝母冬花共,

桔梗甘草淡条芩,肺嗽不眠此方顺。

清上饮∶

清上饮内薄荷风,干葛力子麦门冬,

桔梗连翘甘草壳,川连黄芩天花同。

凉膈散∶

凉膈薄荷山栀翘,黄芩桔梗同甘草,

手足指尖如不到,大力蝉钩麻黄表。

<目录>

<篇名>昏睡不醒(口燥唇干不食。九十四)

属性:生石膏每剂用二三两,黄芩每剂用五六钱,此二味终不可

少,不怕寒凉过度。手足指尖不到,勿论回者误降者,须更用笋鞭芽十个,荷鼻五个,可同煎服。脾病困倦,

昏沉多卧,口乃脾窍,故口燥唇干不食,是亦胃火不清之故,肺病则嗽,一切鼻

煤、鼻煽、鼻干、鼻疮、呕吐,皆胃火也。至若眼红涩是肝病,须伐木清金,兼去风胆病,多烦而不眠,重

用石膏,即四五两一帖亦不妨。若喘息,生芩作主,石膏次之。力子桑皮葶兜铃,知

桔苏麻与条芩,天冬杏贝生石膏,引加芦根与茅根。

<目录>

<篇名>小便赤血(凉膀胱为主。九十五)

属性:猪泻车前栀木通,滑石芩柏石地冬,

石苇一金麦葶苈,通草顺引膀胱中。

<目录>

<篇名>大便血痢(凉肠作主九十六)

属性:大黄复花翘桔梗,枳荷力子连条芩,

银花槐栀栝蒌杏,荆芥升麻与苦参。

凉大肠利小便,盖小便愈长则大便愈结,然亦不可强止。《经》云∶毒以利泄,若利止则不能出而腹痛也。

干桔升荷枳木通,石蒲芩连胡天冬,

知母豆根苓槐骨,滑石人中柏杏仁。

<目录>

<篇名>呕吐咳逆(九十七)

属性:《经》曰∶胃火抑郁,肺火上冲而为逆重,用生石膏、生黄芩。次之又方∶

柴前蝉桔曲二冬,茯苓石膏芩蒌仁。

<目录>

<篇名>咽喉痛(先治风火并治喉咙。九十八)

属性:甘桔复花前玄参,射干荆防枳豆根,

冬花芩薄生大黄,蒌仁木通与苦参。

<目录>

<篇名>音哑(先清肺火,重用生黄芩。九十九)

属性:石蒲桔梗力子冬,黄芩花粉甘木通,

通草薄荷玄参入,前麻贝槐知母同。

<目录>

<篇名>咳嗽(肺火清则咳止矣。一百)

属性:大力兜铃与三冬,双骨葶苈二母同,

蒌仁黄芩枳石膏,苏子百部与橘红。

<目录>

<篇名>目赤上星肉浮睛(一百零一)

属性:《经》曰∶总要截去风火兼治眼目,非升麻提之不愈。入方∶

桔菊胆草羌活升,栀子车前与条芩,

荆芥蝉衣川柏服,又加姜荆去目翳。

<目录>

<篇名>呃逆(肺气上冲,胃火呃逆。一百零二)

属性:石膏条芩与橘红,石斛蝉衣麦门冬,

竹茹茅根引加入,清肺降火呃逆通。

<目录>

<篇名>口唇齿龈燥裂血出(一百零三)

属性:此乃脾家本病,全以生石膏、条芩为主。若上下齿龈臭烂,舌胎浓白,宜石膏为主。入方∶

栀子桔梗共升麻,木通花粉川柏加,

荆芥薄荷淡条芩,重用石膏胃火瘥。

<目录>

<篇名>发痒(清脾火而去风。一百零四)

属性:荆防薄荷葛玄参,地骨桑皮桂连芩。

蝉衣大力芎银花,百部升麻有苦参,

<目录>

<篇名>昏睡不食,舌胎浓,唇燥齿龈烂(一百零五)

属性:(口臭若是喘,加葶苈子,黄芩重用不可留。)

黄芩知母生石膏,天门冬合花粉好,

薄荷玄参栝蒌仁,枳壳更加川相炒。

<目录>

<篇名>肠毒发斑(一百零六)

属性:《经》曰∶按此症心胃两经热毒熏蒸于内,庸师皆谓重疹也,而用药不对,则火愈炽而发斑也,须用靛花

水飞过,加锻石淘净晒干,研末取人乳调敷,斑即消矣。又云∶宜泻肝火而郁火亦散,热毒伤血而里实,虚

则发斑,轻则如疹,重若锦纹,紫黑者热极而胃烂也,则多死。重用石膏、大青草、犀角三味,缺一

不可,此泻心胃热毒,必用之矣。诗曰∶

毒火流入在脾脏,眼目起发翳膜障,

上星掀肿在两嘴,脓血淋漓眵泪汪。

拨云散加减∶

拨云胆草荆苓羚,地木甘连木贼羌,

大黄硼砂条芩石,银花升麻菊花良。

毒流于脾在上者,唇裂而掀肿,堆结如煤,动即血出,血出

即燥结。在下者,毒注于大肠,下垢如胶漆,或下鲜血痛不可忍,以涤除救苦汤治之。

涤除救苦汤∶

涤除救苦用生军,芩连石膏枳木通,

生地力子红滑石,蝉衣荆芥叭杏仁。

<目录>

<篇名>走马牙疳(一百零七)

属性:倘有血紫坚凝毒流于肾胃,则口内生疳,牙龈腐烂,甚生穿

腮落牙,渐入喉咙,名为走马疳,最恶症也。宜用忍冬解毒散加减服之,外敷消疳散。

忍冬解毒散加减∶

忍冬石膏芩木通,力子桑皮玄二冬,

甘桔豆根银花贝,荆菊连翘地丁同。

外敷消疳散∶

消疳散用连儿茶,人中花粉甘硼砂,

青黛石膏冰片入,共为研细牙龈搽。

<目录>

<篇名>头疮(一百零八)

属性:《经》曰∶毒流于头项,头乃诸阳之首,倘毒入阳会而溃烂生蛆时,值炎天臭不可闻,急以清凉攻毒汤

治之外,以金银花洗之。又用金盖散即牛粪晒干为末,少加冰片、青黛合研掺之,则

愈矣。

清凉攻毒饮∶(即泻黄散。)

清凉攻毒用大黄,川连石膏犀角镑,

荆力木通鲜生地,丹皮地丁合成方。

<目录>

<篇名>咽干音哑发呛(一百零九)

属性:若毒流于肺,津液遂不能上行,则咽喉干燥,音哑发呛,以清金饮主之。若毒锁喉咙者,则不治之症也。

清金饮加减∶

清金甘桔与玄参,大力麦冬花粉荆,

前胡枳翘姜虫炒,豆根石膏天冬芩。

<目录>

<篇名>身发沸子(一百十○)

属性:《经》曰∶时值隆冬,表邪未尽,风邪与热毒抑郁于皮毛,发一身沸子,宜清肌散毒饮主之。

清肌散毒饮加减∶

清肌散毒薄荆风,前葛蝉衣力子芎,

桔梗姜虫生甘草,无汗还加麻黄通。

<目录>

<篇名>消肿(一百十一)

属性:《经》曰∶肺主皮毛,脾胃主肌肉,故用石膏清胃火,黄芩泻肺火,则皮毛开而肌肉平矣。宜服∶

知柏石膏麦门冬,生栀六一芩木通,

百部枳实白百合,车泽赤苓贝杏仁,

昆布海藻桑白皮,金银葶苈与天冬,

麻黄香薷荷鼻立,瓜蒂牙根紫菀茸,

榆白皮煎蔓荆子,萝卜子与灯草逢。

<目录>

<篇名>疹后气喘发热(一百十二)

属性:大便秘结,庸医以为宜投大黄,二次仍不能通,但此症非泻不能回生矣,速进济川煎,内加肉苁蓉、枳

壳、牛膝,以泄大便秘结。又加升麻五六分之数,随用大黄七八钱之,则顷刻黑粪先

出,而后大便通泄即安矣。故用升麻一提则清气上升,用大黄一泻则浊气下降也。

<目录>

<篇名>疹后身瘦潮热(一百十三)

属性:疹后,身瘦潮热而胃口欲食,甫食则饱,饱过即饥,而肚大痛,大小便利,口臭而身发疥,此乃误服热

药大八味故耳。如一月间,先宜石膏、条芩一大剂,次服熟地、百部、枳壳、沙参、

知母、山栀、天冬、黄芩、谷芽二大剂,则愈矣。又服六味,方

内去萸肉,加当归、防风、麦门冬、沙参等分,可以收功。

<目录>

<篇名>疹后遍身流水(一百十四)

属性:疹后遍身流水,日夜发厥,此以疮疥溃烂之故。如四十日外,可服六味,重熟地,去萸肉加蒺藜、

荆芥、丹参、沙参、二冬、漏芦、苦参等分,煎服可以收功。

<目录>附补疹子诸方

<篇名>忌用药物

属性:疹子初发热时,忌用麦冬、生地,恐其清肺而敛邪也。发散不出,忌用人参、黄 、白术、恐其补

气而发喘也。忌用诸热药,恐其助火而伤肺也。切忌鸡、鱼、虾、鸭,四十九日内,食

之必然重出,食鸡子多令儿眼白,食糖多令儿牙疳,食酸碱物均害肺。如泄泻太过,以加味四苓散与之,

切忌诃子、豆蔻、参、 补涩之药,即生甘亦不宜多用。

<目录>附补疹子诸方

<篇名>治例

属性:疹有出没,治分升降,且如壮热腮红便服升麻,面毒神慢宜用紫苏、葱头,气粗热壅,心烦便涩,

即须和解。喘呼咳嗽,眼封肌燥,急宜疏散。未出之前,遵斯而用,再思回后,别有奇

方,发不透而毒邪内蕴,当识内外分消之妙,回速而黑赤枯焦须用清凉解毒,气喘而肚膨胀,声哑喉痛,

不食二便不通,身热燎人,解毒降痰并用。立此二方乃治疹之良规,后之学人慎勿妄图。

<目录>附补疹子诸方

<篇名>升药主方

属性:发热时壮热腮红,以此方主之∶

升麻 干葛 前胡 川芎 枳壳 桔梗 复花 陈皮 木通

发热时面青神慢,以此方主之∶

苏叶 桔梗 前胡 陈皮 复花 红花 葱头

发热时气喘烦躁,二便不和以此方主之∶

防风 荆芥 前胡 葛根 升麻 大力 蝉蜕 薄荷 枳壳 复花 木通 竹叶

发热时迟延不出,皮肤干燥,身热喷嚏,毒瓦斯抑郁,以此方主之∶

麻黄 干葛 柴胡 蝉蜕 天麻 大力 复花 薄荷 木通 川芎 陈皮 红花 加笋尖

<目录>附补疹子诸方

<篇名>用药调治

属性:喘加钩藤,感寒加升麻、葛根,惊石菖蒲、小草,无汗加麻黄、桂枝,疹出不快加薄荷、力子,痰多

加大麻、胆星,额不出加荷鼻、笋尖,谵语加石菖蒲,四肢不出加桂枝,食积加枳实、莲心,头面不出加升

麻或用老酒煎热洗,即起。

面赤加柳芽,通身不起加大力,发斑加荷鼻,目直视加天麻、胆星,吐甚加姜汁,色不红润加丹参,

伤暑加青蒿,六经火加连翘,时遇暑热加连翘、木通,郁火相煽加连翘,时遇寒冷加麻

黄、桂枝,时遇温加薄荷、竹叶,痰结在皮里膜外发不出者,加竹沥、姜汁。凡疹发热昏迷,不知人事者单

用竹沥、姜汁少许,汗之则疹自现矣。疹后下痢不止者,用猪苓、泽泻、茯苓、滑

石、甘草、黄连,或滞下后重加黄芩、归尾、赤芍、枳壳、木通、六一散。

疹后气喘,连声咳嗽不绝者,用栝蒌仁、桔梗、桑皮、苏子。渴加麦冬、枳壳,或用清肺饮。知母、

贝母、桔梗、大力、杏仁、天冬、麦冬、甘草、石膏、兜铃。

疹后壮热不退者,发为惊搐烦躁,精神不宁,此脾有热也,宜用四物汤,山栀、竹叶、灯草、生地、

白芍、赤芍;或用安神丸,黄连、当归、胆草、蝉蜕、茯苓、菖蒲,上为末,蒸饼汁加

猪血、朱砂为衣,灯芯汤送下。

疹后虚烦不得眠者,用竹叶石膏汤去人参,麦冬、甘草、石膏、法夏、竹叶、糯米百粒。

疹出三日不收者,宜加清里药,则退而疹自消。

疹后浑身壮热未至瘦弱,但每烦躁不宁,此毒在心肝二经,以当归养血汤主之。

当归、川芎、生地、甘草、麦冬、山栀、竹叶。大便秘加大黄。

疹后牙疳臭烂,时时出血,呼吸气息,名为走马疳,以文蛤散主之。

文蛤五分,雄黄五分,五倍子二钱,枯矾五分,蚕蜕包纸

灰一钱。上共为末,米泔水洗过,一日搽三次,以平为度。

疹后四十九日内,或热除而毒未除,肺虚咳嗽,以沙合散主之。

麦冬、冬花、知母、橘红、百部、百合、阿胶、钩藤、北沙参,加榧子肉、枇杷叶。

<目录>附补疹子诸方

<篇名>降药方

属性:凡疹宜清金降火,不致金受火克,否则肺之母受病,必致变症多般,俱用后药降之可也。

柴胡 橘红 黄芩 枳壳 花粉 栝蒌仁 山栀 杏仁 陈皮 苏子 竹叶

汗加知母,舌胎重加黄芩,骨蒸加地骨皮,骨节疼痛加石菖蒲,吐血加黄栀(炒焦)、黄芩。

凡疹是脾肺之毒,倘用山栀不足,须用石膏。按石膏不必拘多少,只看病如何。

凡疹发不透而喘者,加葶苈、百部、白果、茯苓。

凡疹见风罩没,未得清爽者,又宜和解再入升散之药,虽不复出亦可痊愈。(和解散清毒饮。)

凡疹三朝出不甚者,毒瓦斯内攻,声音不出,咳嗽痰涎,大便秘结,服此方神效;蒌仁二两,炒黄芩四钱。

如热甚,加一两枳壳、知母、桑皮、花粉、玄参、山栀、杏仁、柴胡、钩藤、石菖

蒲、天麻、竹叶、灯草,水煎服。如此之症,二日必愈。

<目录>附补疹子诸方

<篇名>疹后杂症

属性:疹后作泻,烦渴者白虎汤加苍术、知母、石膏、甘草。

疹后干呕者宜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山栀,俱用酒炒。

疹后呕吐不止者,用陈皮、竹茹、石膏。

<目录>附补疹子诸方

<篇名>前后治疹总论

属性:总之,疹与痘不同色,痘怕太红,防破。疹喜统红,不可紫黑。但所虑者疹不出尽,若出尽而毒便

散。故治疹者于发时,当察天时寒暄以药发之。

发散方,表出而愈。复花、前胡、桔梗、菖蒲、川芎、天麻、麻黄、桂枝、枳壳。

凡疹便血、吐血、衄血不止者,另用犀角地黄汤(生地、犀角、丹皮、赤芍)合解毒散。

凡孕妇出疹,宜四物汤加白术、黄芩、苏叶、砂仁。

凡疹不进饮食者,但得麻色淡红润泽亦无害也,此乃毒瓦斯未解,内蕴实热,故不食耳。

凡风寒感冒重者,毛孔如粟状,额青足冷,身热无汗,至六七日或十余日尚不见点,有外症咳嗽,

鼻流清涕,眼胞微肿,决定是疹,不可妄治,宜先用麻黄汤发散,则疹自出矣。

大无比散∶

粉草(一两) 飞滑石(六两) 飞辰砂(三钱) 飞雄黄(一钱)

小无比散∶

粉草(五钱) 飞滑石(六钱) 寒水石(五钱) 飞石膏(一两) 广郁金(七分)

上二散研末服,凡疹喘嗽气急面赤者,用二散,每服大一钱,小六分,毒从小便出,热退为度。

稀 疹经验方∶

用丝瓜一个,风干,岁除日放在新瓦面上 灰,摊地上,去火气,研末,以百沸汤冲服,每岁如此,

服至三四次,小儿永不患麻疹矣。(按∶既有牛痘种法,小儿可免痘患,又有此善方以稀 疹,育子者

洵堪奉为希世之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