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三十三

湿门

    黄帝素问

     生气通天论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注 阳气者,若天与日,因而上者也。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阴湿之邪,上干阳气而冒明,故首如裹。湿伤阳气,则化热矣。阳气者,柔则养筋。阳气伤而不能荣养于筋,大筋连于骨节之内,故郁热而软短;小筋络于骨肉之外,故因湿而弛长。短则缩急而拘挛,长则放纵而为痿弃。】

  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注 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秋伤于湿,上逆而咳。】

     阴阳应象大论

  湿胜则濡泻。

   【注 湿淫所胜,则脾土受伤,而为濡泻之病矣。】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注 秋,时之阴也。湿,气之阴也。秋伤湿,谓之重阴。冬咳嗽者,重阴而变阳也。】

  中央生湿。

   【注 中央主土而灌溉四旁,故生湿。】

  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注 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感则害皮肉筋脉。】

     五脏生成篇

  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

   【注 脉长而弹,弦而急也。此得之寒湿而阳气受伤,故弦急也。邪在心下支胠间,故脉左右弹。清湿地气之中人,必从足始。足厥阴之脉,从足上腘,入手中,过阴器,抵小腹,布胁肋,故病证与疝病相同而腰痛足冷。厥阴与督脉会于巅,故头痛也。】

     脉要精微论

  中盛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

   【注 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如肾不受藏,则中盛脏满。不藏而反胜于中,则伤动其肾志矣。气胜伤恐,则精亦外溢,故曰此中气之湿也。声如从室中言者,音不响亮而声不外出也。】

     脏气法时论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禁湿地濡衣。

   【注 脾属阴土,喜燥恶湿。苦乃火味,故宜食苦以燥之。】

     宣明五气论

  脾恶湿。

  【注 恶即苦之之意。】

     通评虚实论

  跖跛,寒风湿之病也。

   【注 跖,足也。跛,行不正而偏废也。风寒湿邪,皆能为之。】

     太阴阳明篇

  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注 手太阴主气而主皮毛,故风气乘之。身半以下,足太阴阳明皆主之,故感地之湿气。】

  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注 上先受之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下先受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清气在下也。】

     痹论

  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注 痹者,闭也。湿流关节,故为留着之痹。】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痿论

  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得之湿地也。

  【注 有渐于湿者,清湿地气之中于下也。以水为事者,好饮水浆,湿浊之留于中也。若有湿浊之所留,而居处又兼卑下,内外相湿,以致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也。】

     调经论

  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注 表阳之气,主于皮肤。寒湿之阴邪,伤人阳气,是以皮肤不收,阳气不能外御,故邪入于肌肉而坚紧也。荣血泣而不行,卫气去于肤表,故为虚也。言此虚者,虚于外而辟积于内也。此表气不足,故按摩之则里气出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气交变大论

  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

   【注 太阴所至为云雨,盖湿土之气,上升而为云为雨。腹痛,肾脏之病,土胜而水伤也。肾为生气之原,肾气受邪,故手足厥冷。肾藏志,志不舒,故意不乐。肾乃血气之生原,水不能济火,故体重烦寃。土运太过,诸甲岁也。】

  岁水不及,湿乃大行。民病腹满,身重濡泻,寒疡流水,腰股痛发,腘腨股膝不便,烦冤,足痿,清厥,足下痛,甚则跗肿。

   【注 水运不及,土乃胜之,故湿气大行。湿土太过,伤及肾阴,故为腹满身重诸病。寒毒而无热化,故发为寒疡而无脓也。寒气上凌,故烦冤也。水运不及,六癸岁也。】

     五常政大论

  备化之纪,其令湿。

  【注 土气平和,是谓备化。在天为湿,土之令也。】

  敦阜之纪,大雨时行,湿气乃用,燥政乃辟。其动濡积并稸。其病腹满,四肢不举,大风迅至,邪伤脾也。

   【注 土运太过,是谓敦阜。大雨时行,乃湿气上蒸。夏秋之交,湿土主令,湿气盛,故秋之燥气乃辟。湿则濡滞而成积聚。腹满,四肢不举,水湿之为病也。土气太过,风乃复之,脾反受伤。】

  太阳司天,土乃润,水丰衍,湿气变物,水饮内稸,中满不食,皮(疒帬)肉苛,筋脉不利,甚则胕肿,身后痈。

   【注 太阳司天,则太阴湿土在泉,故土乃润水丰衍者,土能制水也。长夏之交,水湿相合,无火土之长化,是以湿气变物。水饮中满,皮(疒帬)肉苛,皆水湿之为病。身后痈者,痈发于背也】

     六元正纪大论

  太阳司天之政,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萎,足痿不收,濡泻血溢。

   【注 寒湿之气,持于气交者,上下交互也。民病肉萎濡泻诸证,皆寒湿之气,发而为病也。】

  四之气,风湿交争,民病大热少气,肌肉萎,足萎,注下赤白。

   【注 加临之气乃厥阴风木,四之主气乃太阴湿土,是以风湿交争,民病大热少气者,风湿之病也。肉萎足痿者,湿土之气也。注下赤白者,湿热之交感也。】

  终之气,地气正,湿令行,阴凝太虚,埃昏郊野,民乃惨凄,寒风以至,反者孕乃死。

   【注 在泉之气,临于终气,故地气正而湿令行。阴凝太虚者,太阴之气运于上也。埃昏郊野者,湿土之化布于下也。民乃惨凄者,阴湿之气行于中也。】

  少阳司天之政,二之气,风不胜湿,雨乃零,民乃康。其病热郁于上,咳逆呕吐,疮发于中,胸嗌不利,头痛身热,昏愦脓疮。

   【注 二之客气,乃太阴湿土。厥阴风气,虽上从少阳,而亦不能胜其雨湿,风火气盛,得阴湿以和之,故民乃康。其有灾眚,则病热郁呕吐,昏愦脓疮诸证,皆阴湿凝于外,火热郁于内也。】

  太阴司天之政,民病寒湿,腹满,身(月真)愤,胕肿痞逆,寒厥拘急。湿寒合德,黄黑埃昏,流行气交。

   【注 民病腹满诸证,皆感寒湿之气而成。寒湿合德,是以黄黑埃昏,流行气交。】

  初之气,民气条舒。风湿相薄,雨乃后。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

   【注 初之主客,皆风气所司,是以岁前之地气迁,冬令之寒乃去,而春气正,风乃来,生荣万物,民气条舒。主客之气,与司天之气相薄,故雨乃后至也。民病血溢筋痿诸证,皆感风湿之气所致。】

  三之气,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满。

   【注 司天之气,临于三气,寒湿之气,行于气交也。】

  四之气,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胕肿。

   【注 湿化不流于下,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寒风,太阳寒水之气也。民病满胀等证,乃寒湿热三气杂至,合而为病也。】

  终之气,寒大举,湿大化。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

   【注 终之主客,乃在泉寒水之气,故寒大举。寒湿之气上下相交,故湿大化。肾为冬藏而主骨,关节禁固,骨节不利也。寒湿推于气交,谓天地之气,上下相推,人在气交之中而为病也。】

  厥阴司天之政,四之气,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胕肿。

   【注 四之客气,乃少阴君火,主气乃太阴湿土,是以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者,谓少阴在司天厥阴之左也。民病黄瘅胕肿,皆湿热之为病。】

  五之气,燥湿更胜,沉阴乃布,寒气及体,风雨乃行。

   【注 五之客气,乃太阴湿土,主气乃阳明燥金,是以燥湿更胜。沉阴布而寒及体者,二气并主清寒也。太阴所至,终为雨,阳明所至为凄鸣,故风雨乃行。】

  太阴所至为湿生。

  【注 德化之常也。】

  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

   【注 湿气在于至真要大论,四季各主七十二日有奇。】

  太阴司天,其化以湿,以所临脏位命其病者也。

   【注 临脏位者,天气上临而下合人之脏位,随六气之所伤而命其病也。】

  岁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饮积心痛,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阴病见血,少腹痛肿,不得小便,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回,腘如结,腨如别。

   【注 太阴在泉,辰戌岁也。饮积心痛,寒湿上乘也。耳聋至喉痹,乃三焦经病。自阴病至不得小便,以邪湿下流为肾脏受病。自冲头痛至腨如别,乃膀胱经病。盖三焦为决渎之官,膀胱乃水津之腑,土气淫胜,而水脏水腑皆为病也。】

  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注 湿乃阴土之气,故宜治以苦热。苦能胜湿,热以和阴也。酸从木化,故佐以酸淡。以苦燥之者,苦从火化也。以淡泄之者,淡味渗泄为阳也。】

  太阴司天,湿淫所胜,胕肿骨痛,阴痹。除痹者,按之不得,腰脊头项痛,时眩,大便难,阴气不用,饥不欲食,咳唾则有血,心如悬。病本于肾。太溪绝,死不治。

   【注 太阴司天,丑未岁也。胕肿阴痹,感寒湿之气。病在阴者名曰痹,故按之不得也。肾主骨而膀胱为之腑,故腰脊头项骨痛。肾开窍于二阴,故大便难。阴气不用者,不能上交于心也。上下不交,则上焦之火热留于胃;胃热则消谷,故善饥。胃气上逆,故不欲食也。咳唾有血者,心火在上,而不得上下之相济也。此土淫胜水,故病本于肾。太溪,肾之动脉,在足内踝外,踝骨上。太溪脉不至,则气已绝,故死不治。】

  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

   【注 湿乃土之湿气,故上甚而热者,亦宜用辛温发散,以汗为故而止。】

  湿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苦寒,佐以苦酸。

   【注 言六气司天,邪气反胜,宜以所胜之气味平之。】

  太阴之复,湿变乃举,体重中满,饮食不化,阴气上厥,胸中不便,饮发于中,咳喘有声,头项痛重,而掉瘈尤甚,呕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则入肾,窍泻无度。太溪绝,死不治。

   【注 气极则变,阴湿之气盛,是以体重中满,饮食不化。阴气上逆,是以胸中不便。咳喘有声者,饮乘于肺也。头项痛重而掉瘈尤甚者,所谓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也。湿乘阳明则呕。密默者,欲闭户牖而独居也。太阴者,三阴也。阴变而乘于阳,则阳欲尽而阴盛,是以唾吐清液。甚则入肾,下乘冬令之寒水也。肾开窍于二阴,故曰窍泻。】

  太阴在泉,湿客下焦,发而濡泻,及为肿隐曲之疾。

   【注 湿客下焦,发而濡泻及为肿者,因客淫于下,而太阴之主气自病也。隐曲者,前阴也。】

  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所谓感邪而生病也。

   【注 水运不及,则湿气胜之,此岁运不及,而四时之胜气又乘而侮之也。】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注 五脏内合五行,五行内生六气,是以五脏之气病于内,而六气之证见于外也。】

    灵枢经

     邪气脏腑病形篇

  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

   【注 风雨寒景,天之邪也,故中人也高。湿乃水土之气,故中于身半以下。】

     五色篇

  雷公曰:小子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湿之起也,别之奈何?黄帝曰: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注 地者,地阁也。风乃天气,故常候于阙庭。寒湿者地气,故候在地部。风乃阳邪,故其色薄泽。寒湿者阴邪,故其色冲浊。】

     百病始生篇

  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

   【注 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清气在下也。】

     九宫八风篇

  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犯其雨湿之地则为痿。

   【注 淋露寒热者,汗出而为寒为热也。犯其雨湿之地,则风湿相搏而为痿。】

    扁鹊难经

     中湿

  何以知中湿得之?然。当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肾主湿,入肝为泣,入心为汗,入脾为涎,入肺为涕,自入为唾,故知肾邪入心,为汗出不可止也。其病身热而小腹痛,足胫寒而逆,其脉沉濡而大。此五邪之法法 原作「发」,按《难经》四十九难改。也。

  【注 肾主湿,湿化五液,肾为心邪,故汗出不可止。身热,脉大,心也。小腹痛,足胫寒,脉沉濡,肾也。】

  中湿得之为贼邪。

    金匮要略 【汉 张机】

     湿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 【一作缓。】 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 【一作疼烦,】 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 【一作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朮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濇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汤主之。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活人书 【宋 朱肱】

     中湿

  问:一身尽痛,发热身黄,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何?曰:此名中湿也。风雨袭虚,山泽蒸气,人多中湿,湿流关节,须身体烦痛,其脉沉缓,为中湿。主一身尽痛,发热身黄,小便自利者,朮附汤。若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当利其小便,宜甘草附子汤、五苓散主之。

     风湿

  问:肢体痛重,不可转侧,额上微汗,不欲去被,或身微肿者,何?曰:此名风湿也。脉浮为风湿,是风气与湿气相薄,肢体痛重,不可转侧,额上微汗,不欲去被,或身微肿,宜发汗。但漐漐身润,则风湿俱去;若大发其汗,则风气去,湿气在矣。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防己黄耆汤、桂枝附子汤、桂枝加白尤汤、甘草附子汤、朮附汤、杏仁汤、败毒散,可选而用之。身肿者,甘草附子汤加防风。

     湿温

  问:两胫逆冷,胸腹满,多汗,头目痛苦妄言者,何?曰:此名湿温也。其人常伤于湿,因而中暑,湿热相薄,则发湿温。病苦两胫逆冷,腹满,又胸多汗,头目痛苦,妄言。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治在太阴,不可发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聋,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变,名曰重暍。如此死者,医杀之耳。白虎加苍朮汤主之。

    河间六书 【金 刘完素】

     湿病

  诸湿肿满,皆属脾土。地之体也土,热极盛则痞塞肿满,物湿亦然。故长夏属土,则庶物隆盛也。

  诸痉强直,积饮痞隔中满,霍乱吐下,体重,胕肿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属于湿。

  诸痉强直,筋劲强直而不柔和也,土主安静故也。阴痉曰柔痓,阳痉曰刚痓。亢则害,承乃制。故湿过极,则反兼风化制之,然兼化者虚象,而实非风也。

  积饮,留饮积蓄而不散也。水得燥则消散,得湿则不消以为积饮也。土湿主否故也。

  湿为积饮痞隔,而土主形体,位在中央,故中满也。

  湿为留饮痞隔,而传化失常,故甚则霍乱吐泻也。

  体重,轻清为天,重浊为地,故土湿为病,体重宜也。

  胕肿肉如泥,按之不起,泥之象也。土过湿则为泥,湿为病也。积饮痞隔中满,霍乱吐下体重,故甚则胕肿矣。

  湿本土气,火热能生土湿,故夏热则万物湿润,秋凉则湿复燥干也。湿病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怫郁,水液不能宣行,即停滞而生水湿。故凡病湿者多自热生,而热气尚多,以为兼证,当云湿热,亦犹风热义同。虽病水寒不得宣行亦能为湿,虽有此异,亦已鲜矣。或胕肿体寒而有水者,以为蓄热入里极深,本非病寒也。及夫寒热吐泻,因得湿而成也。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寒湿同性,水火同居,故足太阳膀胱经属水而位下,所以湿可伤也。其脉起目内眦,上额,交于巅上,其直者,从巅入络于脑,还出别下项,故主项强。太阳表中风,加之以湿客于经中,内挟寒湿则筋脉抽急,故痉项强而不柔和也。此太阳寒湿,当详有汗无汗,治以流湿祛风,微微发散而愈也。

  风胜湿,湿自土生,风为水化。土余制之以风,脾盛治之以燥,故湿伤肉,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王注曰:湿为水,水盛则肿,水下形肉已消。又曰:湿气为淫,皆为肿满,但除其湿,肿满自衰。若湿气在上,以苦吐之;湿气在下,以苦泻之,以淡渗之。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若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又曰:土气之下,木气承之。《本草》曰: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王注曰:身半已上,湿气有余,火气复郁,所以明其热能生湿。经云: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是以热之用矣。故土主湿,霒云雨而宏静雨,热极甚则飘骤散落,是反兼风木制其土也。若脾甚土自燥,去其湿,以寒除热,脾土气衰,以甘缓之。所以燥泄积饮,痞隔肿满,湿热干涸消渴,慎不可以温药补之。故积温成热,性之温乃胜气之药也。故此脏喜新而恶陈,常令滋泽,无使干涸。土平则备化,太过则敦阜,不及则卑监。

    儒门事亲 【元 张从政】

     湿

  夫湿者,为太阴湿土之主也。诸湿肿满,霍乱泄注,胕肿骨痛,及腰膝头项痛,风痹痿厥,唾有血,心悬如饥,热痛始作,三阳受之。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可汗而已。如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可下而已。或七日不愈,再传至十三日,火邪皆去,六经悉和,则愈矣。

  凡男子妇人,病水湿泻注不止,因服豆蔻、乌梅、姜、附峻热之剂。经曰:阳气耗减于内,阴精损削于外,遂令三焦闭濇,水道不行,水满皮肤,身体痞肿,面黄腹大,小便赤濇,两足按之,陷而不起。《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可用独圣散吐之。如时月凉寒,宜于燠室不透风处,用火一盆,借火力出汗;次以导水禹功散,量病人虚实,泻十余行,湿去肿减则愈矣。是汗下吐三法俱行,三法行毕,脏腑空虚,先宜以淡浆粥养肠胃三两日,次服五苓、益元同煎,或灯心汤调下亦可。如大势未尽,更服神功散,可以流湿润燥,分阴阳,利水道。既平之后,宜大将息,慎忌油盐酒果房室等事三年,则不复作矣。

    东垣十书 【元 李杲】

     阳明病湿胜自汗论

  或曰:湿之与汗,阴乎阳乎?曰:西南坤土也,脾胃也。人之汗,犹天地之雨也。阴滋其湿,则为雾露为雨也。阴湿寒,下行之地气也。汗多则亡阳,阳去则阴胜也,甚为寒中。湿胜则音声如从瓮中出,湿若中水也。相家有说土音如居深瓮中,言其壅也,远也,不出也,其为湿审矣。又知此二者,一为阴寒也。《内经》曰:气虚则外寒。虽见热中蒸蒸为汗,终传大寒。知始为热中,表虚亡阳,不任外寒,终传寒中,多成痹寒矣。色以候天,脉以候地。形者,乃候地之阴阳也,故以脉气候之,皆有形无形可见者也。

     湿热成痿肺金受邪论

  六七月之间,湿令大行,子能令母实而热旺,湿热相合而刑庚大肠,故寒凉以救之。燥金受湿热之邪,绝寒水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行走不正,两足欹侧,以清燥汤主之。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秋者,清肃之气,收敛下行之体也。为湿所伤,是长夏之气不与秋令也。秋令不及,所胜妄行,故火得以炎上而克金。心火既刑于肺,故肺气逆而为咳,所不胜者侮之,故木气上行,与火同德,动而不息也,所生者受病,而肾水亏也。长夏已亢,三焦之气盛也。命门者,三焦之舍也。故迫肾水上行,与脾土湿热相合为痰,因咳而动于脾之湿也,是以咳嗽有声有痰。咳嗽不发于秋而发于冬者,以其六阴之极,肃杀始得其气,故肺不咳嗽于秋而咳嗽于冬也。咳嗽者,气逆行上也。气上行而逆,故面目发微肿,极则身体皆肿,变为水气。故曰: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又曰:诸气膹郁,皆属肺金。此之谓也。春伤于风,夏伤于暑,冬伤于寒,辞理皆顺,时字伤令字也。独秋伤于湿,作令字伤时字,读者不疑也。此四者皆无所亢,而害其所乘之子也。邪从后至,言岁之主气各差其分而为病,一定之法也。若说秋字伤湿字,其文与上三句相通,其理与法不相通。大抵理与法通,不必拘于文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为得之矣。故曰:春伤于风,说作人为风所伤,非也。若是则止当头痛恶风自汗,何以言夏为飧泄哉?今言春伤于风,即是时伤令也明矣。经云:东方来为婴儿风,其伤人也,外在于筋,内舍于肝。又曰:春甲乙所伤,谓之肝风。用此二句,以较前文,则辞理自通矣。

    丹溪心法 【元 朱震亨】

     中湿

  《本草》云:苍朮治湿,上下部皆可用。

  二陈汤中加酒芩、羌活、苍朮,散风行湿。

  脾气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好卧。

  去痰须用白朮。

  上部湿,苍朮功烈;下部湿,宜升麻提之。外湿宜表散,内湿宜淡渗。

  若燥湿,以羌活胜湿汤、平胃散之类。

  若风湿相搏,一身尽痛,以黄芪防己汤。

  若湿胜气实者,以神佑丸、舟车丸服之。气虚者,桑皮、茯苓、人参、葶苈、木香之类。

  凡肥人沉困怠惰,是湿热,宜苍朮、茯苓、滑石。

  凡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是气虚,宜二朮、人参、半夏、草果、厚朴、芍药。

  凡黑瘦而沉困怠惰者,是热,宜白朮、黄芩。

  凡饮食不节,脾胃受伤,不能递送,宜枳朮丸。

  去上焦湿及热,须用黄芩,泻肺火故也。又如肺有湿,亦宜黄芩。如肺有虚热,宜天门冬、麦门冬、知母。用黄芩多则损脾。

  去中焦湿与痛热,用黄连,泻心火故也。如中焦有实热,亦宜黄连。若脾胃虚弱,不能运转而郁闷,宜黄芩、白朮、干葛。若中焦湿热积久而痛,乃热势甚盛,宜黄连用姜汁炒。

  去下焦湿肿及痛,并膀胱有火邪者,必须酒洗防己、黄蘗、知母、草龙胆。又云:凡下焦有湿,草龙胆、防己为君,甘草、黄蘗为佐。如下焦肿及痛者,是湿热,宜酒防己、草龙胆、黄芩、苍朮。

  若肥人气虚之人肿痛,宜二朮、南星、滑石、茯苓。

  黑瘦之人,下焦肿痛,宜当归、桃仁、红花、牛膝、槟榔、黄蘗。

  戴思恭曰:湿有自外入者,有自内出者,必审其方土之致病源。东南地下,多阴雨地湿,凡受必从外入,多自下起,以腿肿脚气者多,治当汗散,久者宜疏通渗泄。西北地高,人多食生冷湿面湩酪,或饮酒后寒气怫郁,湿不能越,以致腹皮胀痛,甚则水鼓胀满,或通身浮肿,按之如泥不起,此皆自内而出也。辨其元气多少,而通利其二便,责其根在内也。此方土内外亦互相有之,但多少不同,须对证施治,不可执一。

    证治要诀 【明 戴思恭】

     湿辨中伤

  风寒暑湿,皆能中人,惟湿气积久,留滞关节,故能中,非如风寒暑之有暴中也。中湿之证,关节痛重,浮肿喘满,腹胀烦闷,昏不知人,宜白朮酒。有破伤处,因澡浴,湿气从疮口中入,其人昏迷沉重,状类中湿,名曰破伤,宜白朮酒。

  伤湿为病,发热恶寒,身重自汗,骨节疼痛,小便秘濇,大便多泄,腰脚痹冷,皆坐卧卑湿,或冒雨露,或着湿衣所致,宜渗湿参附汤,并除湿汤。

  具前诸证,而腰痛特甚,不可转侧,如缠五六贯重,皆由湿气入肾经,肾属水,从其类也。宜肾着汤,或渗湿汤,煎服。

  小便秘大便溏者,《左传》雨淫腹疾者是也。五苓散吞戊己丸。戊己属土,土能克水,因以得名。五苓乃湿家之要药。经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义盖取此。

  伤湿而兼感风者,既有前项证,而又恶风不欲去衣被,或额上微汗,或身体微肿,汗渍衣湿,当风坐卧,多有此证。宜除湿汤、桂枝汤各半贴和服,合微发汗。若大发其汗,则风去湿在。已得汗而发热不去者,败毒散加苍朮一钱、防风半钱。

  伤湿又兼感寒,有前诸证,但无汗,惨惨烦痛,宜五积散和除湿汤各半贴。微发汗已,仍复热而渴者,除湿汤半贴,和五苓散半贴。

  伤湿而兼感风寒者,汗出身重,恶风喘满,骨节烦疼,状如历节风,脐下连脚冷痹,不能屈伸,所谓风寒湿合成痹,宜防己黄芪汤、五痹汤,详五痹用药,于风湿最宜。若因浴水,未解裙衫,身上未干,忽尔熟睡,致及肾经,外肾肿痛,腰背挛曲,只以五苓散一贴,入真坯少许,下青木香丸,如此三服,脏腑才通,肿消腰直,其痛自止。

    医学入门 【明 李梴】

     湿分内外上下

  风寒暑暴伤,人便觉;湿气熏袭,人多不觉。有自外入者,长夏郁热,山泽熏气,冒雨行湿,汗透沾衣,多腰脚肿痛。有自内得者,生冷酒面滞脾,生湿郁热,多肚腹肿胀。西北人多内湿,东南人多外湿。

  湿在上宜微汗,在中下宜利二便或升提。

  初入身沉重,多困倦,或肢节痛,或一身尽痛;甚则湿聚为痰,昏不知人,为直视,为郑声。

  首位高气清,湿熏则如有物以蒙之也。单苍朮膏,妙。上熏喘咳,茯苓汤。

  着脾面浮黄肿,胀满,或脐下硬,退黄丸。大便泄,朮附汤、三白汤、渗湿汤。

  湿,下先受之,着肾故腰脚挛痛,独活寄生汤、当归拈痛汤、肾着汤、青娥丸。

  微汗,防己黄芪汤,或羌活胜湿汤。无汗者,五苓散加苍朮。通经络,神仙飞步丹、乳香黑虎丹。

  治宜渗小便,利大便为妙工。渗剂,五苓散,面黄加茵陈一倍,身痛加羌活一倍。湿盛膨胀者,又当以车前、木通、葶苈,利水行气为君,以参、朮、茯苓为佐;或以二朮为君,而以利水药为佐。湿郁肢胀,或遍身浮肿者,皆自内而出也,量虚实利之。不敢利者,退黄丸,妙。

  更有四气相兼,须分兼中兼感。若湿热甚,除湿汤。兼风合桂枝汤,或古防风汤、败毒散;兼寒,合五积散,或古姜附汤;兼暑,合五苓散。大抵百病兼风,则必恶风,有汗,眩运;兼寒则必恶寒,无汗,或挛痛;兼暑则必面垢烦渴;兼湿则必肿满沉倦。四气互相兼并,惟寒湿、湿热为病,而湿热尤多。以尿赤有渴为湿热,多黑瘦膏粱之人;以便清不渴为寒湿,多肥白淡食之人。昔有专用五积治寒湿,防风通圣散治湿热,宜哉!

  清热燥湿兼补中,此治湿热法也。凡内伤劳役,七情饮食,以致脾亏火动,肺金受伤,则木旺侵脾,令饮食不化,郁为痰积,甚则腹胀浮肿。实者下之,虚者补脾,利湿消导,兼以清热,清燥汤是也。湿胜筋痿,热胜筋缩者,尤宜。

  通用内外湿热,燥脾并升散。燥脾,枳朮丸、大安丸、单苍朮丸、升阳除湿汤、通用二陈汤,或平胃散加桑白皮为主。湿在上焦,如羌活、苍朮;微汗有热加黄芩。中焦湿加猪苓、泽泻渗利;热加黄连。下焦湿加升麻、防风升提;热加防己、黄蘗、龙胆草。肥人多湿,加苍朮、滑石;瘦人多热,加芩、芍。沉困加参朮。又四制苍蘗丸、三精丸。

  元气实而湿热甚者,导水丸,或除湿丹、舟车丸。

    医贯 【明 赵献可】

     湿论

  有在天之湿,雨露雾是也。在天者本乎气,故先中表之荣卫。有在地之湿,泥水是也。在地者本乎形,故先伤肌肉筋骨血脉。有饮食之湿,酒水乳酪是也。肾为水谷之海,故伤于脾胃。有汗液之湿,谓汗出沾衣,未经解换者是也。乃太阴脾土所化之湿,不从外入者也。阳盛则火胜,化为湿热;阴盛则水胜,化为寒湿。其证发热恶寒,身重自汗,筋骨疼痛,小便秘濇,大便溏泄,腰痛不能转侧,跗肿肉如泥,按之不起。

  经曰:因于湿,首如裹。湿气蒸于上,故头重。又曰:湿伤筋,故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又曰:湿胜则濡泄,故大便溏泄,大便泄故小便濇。又曰:湿从下受之,故跗肿。又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故腹胀,肉如泥。湿气入肾,肾主水,水流湿,各从其类,故腰肾痛。

  治法:在上者,当微汗,羌活胜湿汤。在下者,当利小便,五苓散。夫脾者,五脏之至阴,其性恶湿。今湿气内容于脾,故不能腐熟水谷,致清浊不分,水入肠间,虚莫能制,故濡泄,法当除湿利小便也。

  东垣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曰:在下者引而竭之。圣人之言,虽布在方策,其不尽者,可以意求耳。夫湿淫从外而入里,若用渗淡之剂以除之,是降之又降,乃复益其阴,重竭其阳,则阳气愈消而精神愈短矣。是阴重强,阳重衰,反助其邪之谓也。故用升阳风药即瘥。以羌活、独活、柴胡、升麻各一钱,防风根半钱,炙甘草半钱,水煎热服。大法云:湿淫所胜,助风以平之。又曰:下者举之,得阳气升腾而愈矣。又曰:客者除之,是因曲而为之直也。夫圣人之法,可以类推,举一而知百也。

  有脚气类伤寒者,发热恶寒,必脚胫间肿痛,俱从湿治。《千金方》有阴阳之分:阴脚气胫处肿而不红,阳脚气肿而红者是也。

  有湿热发黄者,当从郁治。凡湿热之物,不郁则不黄,禁用茵陈五苓散。凡见用五苓茵陈者,十不一生,当用逍遥散。

  凡伤寒必恶寒,伤风必恶风,伤湿必恶雨。如伤湿而兼恶寒无汗骨节疼痛者,仲景有甘草附子汤。

    医门法律 【清 喻昌】

     湿论

  经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言地湿之中人,先中其履地之足,然后渐及于上者也。曰:湿流关节。言地湿之中人,流入四肢百节,犹未入于脏腑者也。曰:阴受湿气。言地湿之中人,已入于太阴脾土,未入于阳明胃土者也。曰:湿上甚为热。此则下受之湿,袭入三阳胸背头面之间,从上焦之阳而变为湿热者也。湿至上焦而变热,其证夏月为最多。盖夏月地之湿气,上合于天之热气,日之暑气,结为炎蒸,人身应之,头面赤肿,疮疖丛生,疫邪窃据,其由来自非一日矣。

  诸家论湿,但云湿流关节止耳。至湿上甚为热之旨,从未言及,今悉论之。湿上甚为热,《内经》申一义云,汗出如故而止,妙不容言。盖湿上甚为热,即所谓地气上为云也。汗出如故,即所谓天气下为雨也。天气下为雨,而地气之上升者,已解散不存矣。治病之机,岂不深可会哉!

  湿上甚为热,其人小便必不利。盖膀胱之气化,先为湿热所壅而不行,是以既上之湿,难于下趋。经又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可见治上甚之湿热,利其小便,即为第二义矣。然有阳实阳虚二候:阳实者,小便色赤而痛,利其小便,则上焦遏郁之阳气通,其湿热自从膀胱下注而出矣。阳虚者,小便色白,不时淋漓而多汗,一切利小水之药即不得施。若误施之,即犯虚虚之戒,不可不辨也。

  《金匮》治上焦之湿,本《内经》湿上甚为热之义,而分轻重二证。轻者,但发热面赤而喘,头痛鼻塞而烦,邪在上焦,里无别病者,但内药鼻中,(口畜)去湿热所酿黄水而已。以鼻窍为脑之门户,故即从鼻中行其宣利之法,乃最神最捷之法也。重者,身热足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皆湿上甚为热之明征。湿热上甚,故头热面赤目赤;湿热上甚,故阳气上壅,不下通于阴而足寒。自成无己谓是湿伤于下,风伤于上。仲景发明《内经》奥旨,成土苴矣。岂其不读《内经》耶?岂风始生热,湿不生热耶?在冬月伤寒,已为热病,岂夏月伤湿反不为热病耶?详仲景以上甚为热之重证发,入痉病最重之条,而不言其治。昌欲于此微露一缄。然而竿头之步,观者得无望之却走乎?《内经》原有上者下之之法,邪从下而上,必驱之使从下出,一定之理也。其证轻者,里无别病,但(口畜)其黄水,从清阳之鼻窍而下出,则其重而里多危证者,必驱其黄水从前后二阴之窍而出,所可会意也。《金匮》于本文之下,增若发其汗者二十四字垂戒,初不以下为戒,又可意会也。但下法之难,不推其所以不可汗之故,即不得其所以用下之权。仲景以其头摇口噤背张,几几阳之欲亡,若更发其汗,重虚卫外之阳,恶寒必转甚;若发汗已,其脉如蛇,真阳脱离,顷刻死矣。由是推之,湿上甚为热之重者,非用下法,难以更生。而下法必以温药下之,庶几湿去而阳不遂与之俱去耳。此非无征之言也。仲景即于本篇申一义云: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岂非因下而并夺其阳之大戒乎?噫嘻!此殆与性与天道同义矣。

     论治湿诸方

  《金匮》云: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此治湿热两停,表里兼治之方也。身烦者热也,身疼者湿也,用麻黄取微汗以散表热,用白朮健脾以行里湿,而麻黄得朮则虽发汗不至多汗,朮得麻黄并可行表里之湿下趋水道,又两相维持也。伤寒失汗而发黄,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分解湿热,亦是此意。但《伤寒》无用朮之法,《金匮》复出此法,又可见杂证脾湿内淫,必以朮为主治矣。

  凡夏月之湿皆为热湿,非如冬月之湿为寒湿也。而《金匮》取用附子之方,不一而足者,何耶?宜乎据方推证者,莫不指热湿为寒湿矣。不思阳气素虚之人,至夏月必且益虚,虚故阳气不充于身,而阴湿得以据之。此而以治湿之常药施之,其虚阳必随湿而俱去,有死而已。故阳虚湿盛,舍助阳别无驱湿之法,亦不得不用之法耳。

  《金匮》云: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濇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汤主之。用桂枝、附子,温经助阳,固护表里,以驱其湿,以其不呕不渴,津液未损,故用之也。若其人大便坚则津液不充矣,小便自利则津液下走矣,故去桂枝之走津液,而加白朮以滋大便之干也。此连下条甘草附子汤,俱《伤寒论》太阳篇中之文也。《伤寒》痉湿暍篇中不载,而《金匮》痉湿暍篇中载之,可见治风湿与治热湿,其阳虚者之用本方,不当彼此异同矣。而《伤寒论》但云,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汤主之,《金匮》重立其方,且于方下云,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猬状,勿怪,即是朮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成无己注《伤寒》于此条云,以桂枝散表之风,附子逐经中之湿,总不言及阳虚,而昌谆复言之,得此一段,始为有据。其一服觉身痹者,药力虽动其湿,而阳气尚未充,不便运旋也。三服都尽,阳气若可行矣,遍身如攒针之刺,其涣而难萃之状,尚若此,《金匮》可谓善于形容矣。不但此也,人身藉有阳气,手持足行,轻矫无前,何至不能自转侧乎?此岂可诿咎于湿乎?即谓湿胜,阳气果安往乎?况其证不呕不渴,其脉浮虚而濇,阳虚确然无疑。无己辄以治风湿之外邪为训,宁不贻误后人耶?

  《金匮》云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此亦阳虚之证,与前条大约相同。风伤其卫而阳不固于外,湿流关节,而阳不充于经,用此固卫温经散湿也。

  《金匮》云: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己黄芪汤主之。此治卫外之阳大虚,而在里之真阳无患者,附子即不可用,但用黄芪实卫,白朮健脾,取甘温从阳之义,以缓图而平治之。方下云: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以下如水。暖坐被上,又以一被围腰以下,温令微汗,瘥。可见汗出乃是阳虚自汗,而腰以下属阴之分则无汗也。服此虽动其湿,而卫外之阳,尚不足以胜之,故皮中如虫行,较前遍身如猬之状为少杀矣。姑以暖被围腰以下,接令微汗,以渐取瘥,亦从下受者从下出之之法也。

  阅清热渗湿汤一方,差合鄙意。以夏月所受之湿,为热湿暑湿,而群方所主之药,多在寒湿风湿,殊不慊耳。方后云:如单渗湿,去黄连、黄蘗,加橘皮、干姜,仍是去寒增热,依样壶卢矣。

  二朮四苓汤方,通治表里湿邪,从水道出,兼清暑热之气,所宜遵也。

  湿上甚而热,汗之则易,下之则难,故当变其常法而为表散,羌活胜湿汤得之。

  攻下之方,多过于峻,续随子丸治肺经病,以人参为君,海金沙散以白朮为君,瘥可耳。

  脾恶湿,湿从下入而伤其脾,是以身重足软,小便濇,大便反利。不温其脾,湿无由去,当以除湿汤加清热利水药。

  白朮酒方,专一理脾,不分功于利小便,盖以脾能健运,湿自不留而从水道出耳。然则胃中津液不充,不敢利其小便者,得此非圣药乎。

     风湿论

  风也,湿也,二气之无定体而随时变易者也。湿在冬为寒湿,在春为风湿,在夏为热湿,在秋为燥湿,以湿土寄王于四季之末,其气每随四时之气而变迁,昌言之矣。惟风亦然。风在冬为觱发之寒风,在春为调畅之温风,在夏为南熏之热风,在秋为凄其之凉风。《内经》谓:风者百病之长,其变无常者是也。其中人也,风则上先受之,湿则下先受之,俱从太阳膀胱经而入。风伤其卫,湿流关节。风邪从阳而亲上,湿邪从阴而亲下。风邪无形而居外,湿邪有形而居内。上下内外之间,邪相搏击,故湿汗出恶风,短气发热,头痛骨节烦疼,身重微肿等证。此固宜从汗解,第汗法不与常法相同,用麻黄汤必加白朮或加薏苡仁以去其湿,用桂枝汤必去芍药加白朮,甚者加附子以温其经。其取汗又贵徐不贵骤,骤则风去湿存,徐则风湿俱去也。其有不可发汗者,缘风湿相搏,多夹阳虚,阳虚即不可汗,但可用辛热气壮之药,扶阳以逐湿而已。凡见短气,虽为邪阻其正,当虑胸中阳虚。凡见汗出微喘,虽为肺气感邪,当虑真阳欲脱。明眼辨之必早也。《伤寒论》中风湿相搏,以冬寒而例三时。《金匮》痉湿暍篇中风湿相搏,以夏热而例三时。其曰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岂非夏月当风,取凉过久,而闭其汗乎。日晡所剧,其病在阳明,然与痉病之齘齿热甚入深,阳明可下之证不同,此但可汗而不可下也。何以言之?《内经》谓太阴阳明为表里,外合肌肉,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所以风湿客于太阴阳明即为半表半里,而一身之肌肉尽痛,即为在表之邪未除,故可汗而不可下也。况人身之气,昼日行阳二十五度,平旦属少阳,日中属太阳,日西属阳明,日晡所剧,邪在阳明,而太阳少阳之气犹未尽退,故亦可汗不可下也。观《金匮》一则曰,可与麻黄加朮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再则曰,可与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虽未言及不可下,而其可汗不可下之意,比例具见矣。若下之则虚其卫气,而风邪下陷,湿邪上涌,其变不可胜言矣。其湿流关节之痛,脉见沉细者,则非有外风与之相搏,只名湿痹。湿痹者,湿邪痹其身中之阳气也。利其小便,则阳气通行无碍,而关节之痹并解矣。但小便利已,而关节之痹不解,必其人阳气为湿所持,而不得外泄,或但头间有汗,而身中无汗,反欲得被盖向火者,又当微汗以通其阳也。因风湿相搏之文,错见不一,难于会通,故并及之。

     暑湿论

  体中多湿之人,最易中暑,两相感召故也。外暑蒸动内湿,二气相交,因而中暑。所以肥人湿多,夏月百计避暑,反为暑所中者,不能避身之湿,即不能避天之暑也。益元散驱湿从小便出,夏月服之解暑,有自来矣。然体盛湿多则宜之,清癯无湿之人,津液为时令所耗,当用生脉散充其津液。若用益元,妄利小水,竭其下泉,枯槁立至。况暑湿蒸动之湿,即肥人多有内夹虚寒,因致霍乱吐泻,冷汗四逆,动关性命者,徒恃益元解暑驱湿,反促其脏腑气绝者比比,可不辨而轻用之欤!不特此也,凡见汗多之体,即不可利其小便。盖胃中只此津液,夫既外泄,又复下行,所谓立匮之术也。仲景名曰无阳,其脉见短促结代,则去生远矣。

  脾恶湿,夏月湿热相蒸,多有发黄之候。然与伤寒阳明瘀热发黄,微有不同。彼属热多,其色明亮;此属湿多,其色黯晦。

  《内经》云:湿胜为着痹。《金匮》独以属之肾,名曰肾着。云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朮汤主之。此证乃湿阴中肾之外廓,与肾之中脏无预者也。地湿之邪,着肾脏外廓,则阴气凝聚,故腰中冷如坐水中,实非肾脏之精气冷也。若精气冷则膀胱引之,从夹脊逆于中上二焦,荣卫上下之病不可胜言。今邪只着下焦,饮食如故,不渴,小便自利,且与肠胃之腑无预,况肾脏乎?此不过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但用甘草、干姜、茯苓、白朮,甘温从阳,淡渗行湿足矣,又何取暖胃壮阳为哉?

  律三条

  凡治湿病,禁发其汗,而阳郁者,不微汗之,转致伤人,医之过也。

  湿家不可发汗,以身本多汗,易致亡阳。故湿温之证,误发其汗,名曰重暍。此为医之所杀,古律垂戒深矣。其久冒风凉,恣食生冷,乃至以水灌汗,遏抑其阳者,不微汗之,病无从解。《内经》谓当暑汗不出者,秋风成疟,亦其一也。不当汗者反发其汗,当微汗者全不取汗,因噎废食,此之谓也。

  凡治湿病,当利小便。而阳虚者,一概利之,转致杀人,医之罪也。

  湿家当利小便,此大法也。而真阳素虚之人,汗出,小便滴沥,正泉竭而阳欲出亡之象。若以为湿热,恣胆利之,真阳无水维持,顷刻脱离而死矣。此法所不禁中之大禁也。

  凡治中湿危笃之候,即当固护其阳。若以风药胜湿,是为操刃,即以温药理脾,亦为待毙,医之罪也。

  人身阳盛则轻矫,湿盛则重着,乃至身重如山,百脉痛禁,不能转侧,此而不用附子回阳胜湿,更欲何待?在表之湿,其有可汗者,用附子合桂枝汤以驱之外出;在里之湿,其有可下者,用附子合细辛、大黄以驱之下出;在中之湿,则用附子合白朮以温中而燥其脾。今之用白朮而杂入羌、防、枳、朴、栀、橘等药,且无济于事,况用槟榔、滑石、舟车、导水、浚川等法乎!

    景岳全书 【明 张介宾】

     论证

  湿之为病,有出于天气者,雨雾之属是也,多伤人脏气;有出于地气者,泥水之属是也,多伤人皮肉筋脉;有由于饮食者,酒酪之属是也,多伤人六腑;有由于汗液者,以大汗沾衣,不遑解换之属是也,多伤人肤腠;有湿从内生者,以水不化气,阴不从阳而然也,悉由脾肾之亏败。其为证也,在肌表则为发热恶寒自汗;在经络则为痹重筋骨疼痛,腰痛不能转侧,或四肢痿弱酸痛;在肌肉则为麻木,胕肿,黄疸,按肉如泥不起;在脏腑则为呕恶胀满,小水秘濇或黄赤,大便泄泻,腹痛后重,脱肛(疒颓)疝等证。凡肌表经络之病,湿由外入;饮食血气之病,湿由内生。此其在外者为轻,在内者为甚,是固然矣。及其甚也,则未有表湿而不连脏者,里湿而不连经者,此其湿病之变,不为不多。故凡治此者,必当辨表里,察虚实,而必求其本。然湿证虽多,而辨治之法,其要惟二,则一曰湿热、一曰寒湿而尽之矣。盖湿从土化而分王四季,故土近东南,则火土合气,而湿以化热;土在西北,则水土合德,而湿以化寒。此土性之可以热,可以寒。故病热者谓之湿热,病寒者谓之寒湿。湿热之病,宜清利,热去湿亦去也。寒湿之病,宜燥温,非温不能燥也。知斯二者,则湿无余义矣。何今人动辄便言湿多成热,而未闻知有寒多生湿者,其果何也?岂寒热之偏胜,原当如是耶?抑阴阳之显晦,察有易难耶?且阴阳之理,本无轩轾,犹权衡也。此而不知,乌云明慧,剏一偏之说,以遗患后人,则金元诸公有不得辞其责者。

     论治

  湿热证,必其证多烦渴,小水赤濇,大便秘结,脉洪滑实数者,方是热证,治宜清利。热甚者,宜以清火为主,而佐以分利。热微者,宜以分利为主,而佐以清火。如四苓散、小分清饮,或大分清饮、茵陈饮之类,择而用之。如果湿热之甚,或元气无损,而兼秘结不通者,方可或行推荡。若无实结等证,则不宜妄行攻击。

  寒湿证,凡诸病湿而全无热脉热证者,便多寒湿之属。盖水之流湿,本缘同气,惟湿中有火,则湿热熏蒸,而停郁为热;湿中无火,则湿气不化,而流聚为寒。故凡病内湿等证者,多属气虚之人。气属阳而虚,则寒从中生,寒生则湿气留之。然阴阳之性,理出自然,有不必外中于湿而后为之湿也。此之变病,惟肿胀泄泻痰饮呕吐等证多有之。病之微者,宜温宜利宜燥,如五苓散、平胃散、渗湿汤、六味地黄丸之类是也。病之甚者,必用温补,俟阳气渐复,则阴邪始退。如八味丸、理中汤、圣朮煎,或佐关煎、薛氏加减金匮肾气汤之类,皆当随证加减用。若寒湿之气中于外者,此与内生之湿自有不同,宜温而兼散,如五积散、平胃散、加味五苓散、不换金正气散之类主之。寒湿之证,凡气令阴寒及阳气不足之人,多有其证。而丹溪谓六气之中,湿热为病者,十居八九,亦言之过矣。

  治湿之病,凡湿从外入者汗散之,湿在上者亦宜微汗之,湿在中下二焦,宜疏利二便,或单用淡渗以利小便。

  治湿之法,古人云宜理脾清热利小便为上,故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此固然矣。然湿热之证,多宜清利;寒湿之证,多不宜利也。何也?盖凡湿而兼寒者,未有不由阳气之虚,而利多伤气,则阳必更虚,能无害乎?但微寒微虚者,即温而利之,自无不可。若大寒大虚者,则必不宜利,此寒湿之证有所当忌者也。再若湿热之证,亦有忌利者,以湿热伤阴,阴气既伤而复利之,则邪湿未清,而精血已耗。如汗多而渴,热躁而烦,小火干赤,中气不足,溲便如膏之类,利之则重损津液,害必甚矣。故凡治阳虚者,只宜补阳,阳盛则燥,而阴湿自退。阴虚者,只宜壮水,真水既行,则邪湿无所容矣。此阴阳二证,俱有不宜利者,不可不察。

  湿证之见,凡黄疸、肿胀、泄泻、痰饮、呕吐、痹痛、淋秘之类,皆有湿证,当于各门详察治之。

  陈无择曰:脾虚多病湿。内因:酒面积多,过饮汤液,停滞腻物,烧炙膏粱过度,气热熏蒸,浊液不行,涌溢于中,此湿从内作。

  外因:坐卧湿地,雾露阴雨所客,澡浴为风所闭,涉水为湿所郁,郁于表腠则发黄。故经云,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此湿从外生。可见内外所感,皆由脾气虚弱而湿邪乘而袭之。故曰: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为病。

  湿气虽外邪之类,但湿有阴阳。湿从阴者为寒湿,湿从阳者为湿热。热则伤阴,必连于脏;寒则伤阳,必连于经。此所以热有表里,必须辨明而治之。

  湿证之辨,当辨表里。经曰:因于湿,首如裹。又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若道路冲风冒雨,或动作辛苦之人,汗湿沾衣,此皆湿从外入者也。若嗜好酒浆生冷,以致泄泻黄疸肿胀之类,此湿从内出者也。在上在外者,宜微从汗解;在下在里者,宜分利之。湿热者宜清宜利,寒湿者宜补脾温肾。

  酒湿伤阴,热而烦满者,湿热为病也,清之泄之。酒湿伤阳,腹痛泻利呕恶者,寒湿之病也,温之补之。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三十四

湿门

    方

  神助散 【《儒门事亲》,下同】  泻水湿。

  苦葶苈 泽泻 猪苓去皮,各二两 椒目半两 黑牵牛三两半,微炒,取头末用

  右为细末,每服葱白三茎,浆水一盏,煎至半盏,入酒半盏,调药三钱,绝早,面东服之。

  桂苓白朮丸 治湿淫于内者。

  黄蘗二两 官桂 茯苓 半夏各一两 白朮 干姜各一分 橘红去白 泽泻 黄连各半两

  右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食后服之。

  桂苓白朮散 治前证。

  滑石二两 官桂 茯苓 白朮各半两 甘草 泽泻 石膏 寒水石各一两

  右为细末,热汤调三钱,新水生姜汤亦可,食后服。

  白朮调中汤 治前证。

  白朮 茯苓 橘皮 泽泻各半两 甘草一两 干姜炒 官桂 缩砂仁 藿香各一分

  右为末,白汤化下;蜜少许,调下二钱,无时。炼蜜每两作十丸,名曰白朮调中丸。

  导水丸

  大黄 黄芩各二两 滑石 牵牛头末各四两

  右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一百丸,白汤送下,临卧时服。

  舟车丸 泻湿利水。

  大黄二两 木香半两 甘遂 大戟 芫花 青皮 陈皮各一两 牵牛头末四两

  右为末,水丸如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白汤下,随证加减。

  升阳除湿汤 【东垣】  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肠鸣腹痛,泄泻无度,小便黄,四肢困弱。

  苍朮一钱 甘草 陈皮 猪苓各三分 泽泻 益智仁 半夏 防风 神曲 升麻 柴胡 羌活各五分

  右(口父)咀,作一服,水三大盏,生姜三片,枣二枚,同煎至一盏,去柤,空心服。胃寒腹鸣者,加大麦糵三分。

  海金砂散 【《宝鉴》,下同】  治脾湿太过,遍身肿满不得卧,及腹胀如鼓。

  牵牛半生半熟 白朮各一两 甘遂半两 海金沙三钱

  右为末,每服二钱,煎倒流水一盏调下,食前。待宣利止后服。

  续随子丸 治湿气,通身肿满,喘闷不快。

  人参 木香 汉防己 赤茯苓面蒸 大槟榔 海金沙各五钱,另研 续随子一两 葶苈四两炒

  右为末,枣肉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煎桑白皮汤,送下,食前。

  圣灵丹 治脾肺有湿,喘满肿盛,小便赤濇。

  人参去芦 木香 汉防己 茯苓寒食面煨 槟榔 木通各二钱,炒 苦葶苈四两,炒

  右七味为末,枣肉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桑白皮汤送下。食前。

  赤茯苓丸 治脾湿太过,四肢肿满,腹胀喘逆,气不宣通,小便赤濇。

  赤茯苓 汉防己各二两 苦葶苈四两,炒 木香半两

  右为末,枣肉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桑白皮汤送下,食前。一方赤茯苓一两。

  除湿丹 治诸湿肿客搏,腰膝重痛,足胫浮肿。

  乳香研 没药研,各一两 槟榔 威灵仙 赤芍 泽泻 葶苈 甘遂各二两 大戟三两 陈皮去白,四两 牵牛头末半两

  右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八十丸,温水送下,食前。得更衣,止后服。如服药前后,忌酒二日,湿面二三日。食后,温淡粥补胃,尤佳。

  无碍丸 治脾湿横流,四肢肿满。

  木香半两 蓬莪朮炮 京三棱炮 槟榔 (木郁)李仁汤炮去皮,各一两 大腹皮二两

  右六味为末,炒麦糵杵为粉,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送下,无时。

  除湿汤 【《百一选方》】  治寒湿所伤,身体重着,腰脚酸疼,大便溏泄,小便或濇或利。

  半夏曲炒 厚朴姜制 苍朮米泔制,各二两 藿香叶 陈皮去白 白茯苓去皮,各一两 甘草炙七钱 白朮生用,一两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七片,枣一枚,煎七分,食前温服。《得效》无茯苓、白朮,治同。

  白朮酒 【《三因方》】  治中湿,骨节疼痛。

  白朮一两

  右,酒三盏,煎一盏,频服。不能饮酒,以水代之。

  肾着汤 【仲景】  治肾虚伤湿,身重腰冷,如坐水中,不渴,小便自利。

  干姜炮 茯苓各四两 甘草炙 白朮各二两

  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空心温服。

  渗湿汤 【《和剂局方》】  治寒湿所伤,身体重着,如坐水中,小便赤濇,大便溏泄。

  苍朮 白朮 甘草炙,各一两 茯苓去皮 干姜炮,各二两 橘红 丁香各二钱半

  每服四钱,水一盏,枣一枚,姜三片,煎七分,食后去滓温服。丹溪用苍朮、半夏曲各二钱,厚朴、藿香、陈皮、白朮、白茯苓各一钱,甘草五分。

  胜湿汤 【《济生方》】  治坐卧湿地,或雨露所袭,身重脚弱,大便泄泻。

  白朮三钱 人参 干姜 白芍药 附子炮 桂枝 白茯苓 甘草各七分半

  右銼,作一贴,入姜五片,枣二枚,水煎服。

  桂枝汤 【仲景】  治风湿。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清热渗湿汤 【《东垣十书》】  治湿热。

  黄蘗盐水炒,二钱 黄连 茯苓 泽泻各一钱 苍朮 白朮各一钱半 甘草五分

  水二锺,煎八分服。如单渗湿,去黄连、黄蘗,加橘皮、干姜。

  朮附汤 【《仲景》,下同】  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转侧,不呕不渴,大便坚硬,小便自利,及风虚头目眩重,甚者不知食味,此药暖肌补中,助阳气,止自汗。

  附子炮去皮脐,一两 白朮四两 甘草炙,一两

  右为粗末,每三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

  加味朮附汤 治中湿诸证。

  附子炮,二钱 白朮 赤茯苓 甘草炒,各一钱半

  右銼,作一贴,入姜七片,枣二枚,水煎服,日再。才见身痹,三服后,则当如猬状,勿怪。盖朮附并行皮中,逐水气故尔。

  金匮肾气丸 治脾肾阳虚不能行水,小便不利,肿胀,将成臌证。

  熟地四两,酒拌蒸 山药 山萸 牛膝 丹皮 泽泻 车前 肉桂各一两 白茯苓三两 附子制五钱

  右为末,炼蜜同地黄膏,捣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米饮下。

  甘草附子汤 治风湿。

  桂枝四钱 甘草 附子炮 白朮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水煎服,微汗即解。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治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

  麻黄 薏苡仁各五钱 杏仁十枚,去皮尖,炒 甘草一两,炙

  右銼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按《入门》用麻黄、薏苡各二钱,杏仁、甘草各一钱,作一贴服,治证同而甚宜于今也。

  防己黄芪汤 【《医学正传》】  治风湿,身重痛,自汗。

  防己 黄芪各三钱 白朮二钱 甘草一钱半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羌附汤 【《丹溪心法》】  治风湿相搏,肢体掣痛浮肿。

  羌活 附子炮 白朮 甘草各一钱半

  右銼,入姜五片,水煎服。

  除风湿羌活汤 【《东垣十书》】  治风湿相搏,一身尽痛。

  苍朮 槁本各一钱 羌活七分 防风 升麻 柴胡各五分

  右銼,作一贴,水煎服。

  和剂除湿汤 【《直指方》,下同】  治伤湿,身重腰痛,四肢微冷,呕逆溏泄。

  赤茯苓 干姜各二钱 苍朮 白朮土炒 甘草各一钱 橘红 桂皮 厚朴各五分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生附除湿汤 治寒湿。

  苍朮二钱 附子生 白朮 厚朴 木瓜 甘草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入姜十片,水煎服。

  治湿中和汤 【《集要》】  治寒湿。

  苍朮炒,二钱 白朮 陈皮 赤茯苓 厚朴 干姜炮 甘草炙,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灯心一撮,水煎服。

  苍朮复煎散 【《东垣十书》】  治寒湿相合,肢体皆痛,行步无力。

  苍朮四两 羌活一钱 柴胡 槁本 白朮 泽泻 升麻各五分 黄蘗三分 红花一分

  右銼,先以水三盏,煎苍朮至二盏,入诸药,复煎至十盏,去滓,空心热服。

  单苍朮丸 【《医学入门》】  常服除湿,壮筋骨,健步,明目。

  苍朮一斤米泔浸銼晒干,半斤以童便浸一宿,半斤以酒浸一宿,并焙干

  右为末,神曲糊和丸菉豆大,白汤下七十丸。或加白茯苓六两,尤好。或为末,每二钱空心服,盐汤或酒调下,亦得名苍朮散。

  二妙丸 【《丹溪心法》】  治湿热。

  苍朮 黄蘗等分

  右为末,滴水为丸服之。

  苓朮汤 【《得效方》,下同】  治冒暑遭雨,暑湿郁发四肢不仁,半身不遂,或入浴运倒,口眼喎斜,手足不仁,皆湿温类也。

  赤茯苓 白朮 干姜 泽泻 桂心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水煎服。

  茯苓白朮汤 治湿温。

  赤茯苓 苍朮 白朮土炒 干姜 桂心 甘草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水煎服。

  苍橘汤 【《医学入门》】  治酒湿。

  陈皮一钱半 赤芍药 赤茯苓各一钱 黄蘗 威灵仙 羌活 甘草各五分 苍朮二钱

  右銼一贴,水煎服。

  生附汤 【《丹溪心法》】  治伤湿诸证,又治寒湿。

  苍朮 杜仲各一钱半 附子生 牛膝 厚朴 干姜 白朮 赤茯苓 甘草各七分

  右銼,作一贴,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渗湿汤 【《万病回春》】  治一切湿证。

  苍朮 白朮 赤茯苓一钱半 陈皮 泽泻 猪苓各一钱 甘草三分 香附 川芎 缩砂 厚朴各七分

  右銼,作一站,入姜三片,灯心一撮,水煎服。

  五苓散 【仲景,下同】  治暑湿烦躁,霍乱泄泻,小便不利而渴,淋濇作痛,下部湿热。

  白朮土炒 猪苓 茯苓各七钱 肉桂五钱 泽泻一两二钱半

  古法: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日三服。今法:以水煎服。去肉桂,名四苓散。

  麻黄加朮汤 治湿家身烦疼。

  麻黄 桂枝各三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个 白朮四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柤温服八合,覆取微汗。

  平胃散 【《局方》】  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呕哕恶心,吞酸噫气,体重节痛,自利霍乱,噎膈反胃等证。

  厚朴姜制炒 陈皮去白,各五两 炙甘草三两 苍朮去皮米泔浸炒,八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锺,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去滓温服。

  桂枝附子汤 【仲景】  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转侧,不呕不泻,脉浮虚而濇者。

  桂枝四两,去皮 生姜切 甘草炙,各三两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五积散 【《局方》】  治寒湿客于经络,腰脚骨髓酸痛等证。

  当归 麻黄 苍朮 陈皮各一钱 厚朴姜制 干姜炮 芍药 枳壳麸炒,各八分 半夏泡 白芷各七分 桔梗 炙甘草 茯苓 肉桂 人参各五分 川芎四分

  水二锺,姜三片,葱白三茎,煎八分,不拘时服。一方无人参。

  理中汤 【仲景】  治太阴虚寒,水泛湿证。

  人参 白朮炒 干姜炒 炙甘草各三两

  右四味捣筛为末,蜜丸鸡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寻痛丸 治走注流湿已后,宜用。袭经络,除疼痛。

  棕榈烧存性,一两半 穿山甲酥炙 当归去芦 乳香别研 没药别研,各一两 木香半两 麝香别研,二钱 皂荚子仁二两,炒

  右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时温酒下,或木瓜汤下。

  加味五苓散 治湿胜身痛,小便不利,体痛发渴等证。

  白朮 猪苓 茯苓各七钱半 肉桂五钱 泽泻一两二钱半 羌活三钱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日三服。

  不换金正气散 治脾气虚弱,寒湿相搏。

  厚朴姜制 藿香叶 半夏制 苍朮米泔浸 陈皮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姜枣水煎服。

  调中益气汤 【东垣,下同】  治湿热所伤,体重烦闷,口失滋味,或痰嗽稠粘,寒热不调,体倦少食等证。

  黄芪一钱 人参 炙甘草 苍朮各五分 橘红 木香 柴胡 升麻各二分

  水煎,空心服。

  湿郁汤 治雨露所袭,或岚气所侵,或坐卧湿地,或汗出衣衫湿郁,其状身重而痛,倦怠嗜卧,遇阴寒则发,脉沉而细缓者,是也。

  苍朮三钱 白朮 香附 橘红 厚朴姜汁炒 半夏制 白茯苓 抚芎 羌活 独活各一钱 甘草五分 生姜五片

  水煎服。

  败毒散 治处卑湿脚气痿弱等证,此药不可缺,日三服,以效为度。

  人参 茯苓 枳壳 甘草 川芎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桔梗各等分

  水一锺半,姜三片,煎服。或为细末,沸汤点服。

  参附渗湿汤 【《局方》】  治坐卧湿地,雨露所袭,身重脚弱,关节疼痛,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大便溏泄。

  人参 白朮 茯苓 甘草 附子炮 干姜炮 桂枝 芍药等分

  水二锺,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胃苓汤 治脾湿太过,泄泻不止。

  陈皮 厚朴 甘草 苍朮 白朮 茯苓 泽泻 猪苓 肉桂等分

  每服五六钱,姜五片,枣二枚,水煎服。

  羌活胜湿汤 【《东垣十书》】  治外伤湿气,一身尽痛者。此方通治湿证。

  羌活 独活各二钱 槁本 防风各钱半 蔓荆子 川芎 炙甘草各五分

  水二锺,煎八分,食后温服。

  白朮汤海藏 治风湿,恶寒脉缓。

  白朮 防风 甘草

  右(口父)咀,加生姜煎服。

  圣散子 治一切山岚瘴气,时行瘟疫,伤寒风湿等证。

  苍朮制 防风 厚朴姜炒 猪苓 泽泻煨各二两 白芷 川芎 赤芍 藿香 柴胡各半两 麻黄 升麻 羌活 独活 枳壳 吴茱萸泡 细辛 藳本 茯苓各七钱 石菖蒲 草豆蔻 良姜各八钱 甘草二两 大附子一枚

  右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二锺,枣一枚,煎八分,稍热服。

  清燥汤 【《东垣十书》】  六七月之间,湿令大行,子能令母实而热旺,湿热相合而刑庚大肠,故寒凉以救之。燥金受湿热之邪,绝寒水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痿软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行走不正,两足欹侧,以此药主之。

  苍朮米泔浸,三钱半 五味子十一粒 黄芪 黄连 白朮 橘皮 白茯苓 当归各一钱 人参 生地黄各七分 麦门冬去心 神曲炒 猪苓 黄蘗酒炒 甘草 泽泻各半钱 柴胡 升麻各三分

  作一服,水二锺,煎至一锺,食前服。

  木瓜虎骨丸 【《奇效良方》,下同】  治寒湿合而成痹,脚痛不仁,疼痛少力,足下隐痛,不能踏地,腰腿筋挛,不能屈伸,及项背拘急,手臂无力,耳内蝉鸣,头眩目旋,脚气,行步艰难。

  木瓜 血竭另研 没药另研 虎胫骨酒炙 木香 自然铜酢淬七次 枫香 骨碎补去毛 当归 甜瓜仁 败龟板炙 安息香酒熬 肉桂各一两 乳香另研,五钱 地龙去土,二两

  右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食前温酒下。

  四物附子汤 治风湿相搏,骨节烦痛,四肢拘急,不能屈伸。

  附子炮,一钱半 肉桂二钱 白朮土炒,三钱 甘草一钱

  作一服,水二锺,生姜五片,煎至一锺,不拘时服。

  大橘皮汤 治湿热内甚,心腹胀满,水肿,小便不利,大便滑泄。

  橘皮三钱 滑石四钱 茯苓一钱半 木香 槟榔 猪苓 泽泻 白朮各一钱 官桂半钱 甘草三分

  作一服,水二锺,生姜五片,煎至一锺,食前服。

  补骨脂丸 治湿伤内外,众疾俱作,阳气衰绝,乳石补益之药,百端皆不应。唐郑相公为海南节度,七十有五,越地卑湿,服诸药不应。元和七年,有诃陵国船主李摩献此方,经七八日而觉应验,自尔常服,其功神效。十年二月,罢郡归京,录方传之。

  破故纸十两,洗净为末 胡桃肉去皮,二十两,研泥

  右,胡桃肉泥入破故纸末,更以好炼蜜和匀如饴,盛磁器中。旦日,以温酒化药一匙,服之。不饮酒者以温热水化下。弥久则延年益气,悦容明目,补添筋骨。但禁食芸薹辛血。

  七圣散 治风湿流注经络间,肢节缓纵不随,或脚膝疼痛不能步履。

  续断 独活 防风 草薢 牛膝酒浸一宿 甘草 杜仲

  右各焙干半两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乳香没药丸 治远年近日,风湿脚气攻注,脚膝或肿或疼,筋挛不便屈伸,脚不能踏地,及一切疼痛,往来不已。

  乳香 没药俱别研 骨碎补去毛 缩砂仁 五灵脂去土 白附子 甜瓜子 当归酒炒 牛膝酒浸 木瓜 地龙去土 木鳖子各一两 白牵牛微炒,三两

  右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木瓜汤下,或温酒亦可,不拘时服。

  上马丸 治寒湿,臂痛腿疼,筋骨诸疾。

  川乌炮 木香不见火,各半两 虎骨酥炙 牛膝 杜仲 木瓜 当归酒浸 败龟板酥炙 自然铜酢淬 黄芪蜜炙 白朮各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酒下。

  天麻散 治风湿疼痛黄肿。

  天麻 全蝎去毒,各四钱 熟地黄 木瓜 乌头 当归各三钱 牛膝酒洗,二钱 乳香 没药 穿山甲炮 川芎各一钱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用温酒调下服。

  三花神佑丸 【《河间六书》,下同】  治中满腹胀,喘嗽淋闭,一切水湿肿满。

  甘遂 大戟 芫花酢拌炒,各半两 牵牛二两 大黄一两 轻粉一钱

  右为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初服五丸,每服加五丸,温水下每日三服,加至快利。利后,却常服,病去为度。

  葶苈木香散 治湿热内外甚,水肿腹胀,小便赤濇,大便滑泻。

  葶苈 茯苓 猪苓 白朮 桂各一分 泽泻 木通 甘草各半两 滑石三两 木香半钱

  右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食前。此药下水湿,消肿胀,止泄泻,利小便。若小便不得通利而反转泄者,此乃湿热,否闷极热而攻之不开,是以反为注泄,此正气已衰而多难救也,慎不可攻之!

  白朮木香散 治湿盛,喘嗽肿满,欲变成水病者,不能卧,不敢食,小便闭者。

  白朮 猪苓 赤茯苓 甘草 泽泻各半两 木香 槟榔各三钱 橘红二两 官桂二钱 滑石三两

  右为末,每服五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六分,食后,去滓温服。

  牵牛丸 治一切湿热肿满等疾。

  黑牵牛 黄芩 大黄 大椒 滑石各等分

  右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生姜汤下,食后。虚实加减。

  栀子蘗皮汤 治头微汗,小便利而微发黄者,湿热相搏微者。

  大栀子十五个 黄蘗半两 甘草一分

  右銼如麻豆大,水三盏,煎至一盏,缓缓分三次,作一日服,温吃,不计时候。

  苦葶苈丸 治一切水湿气,通身肿满不可当者。

  人参一两 苦葶苈四两,隔纸炒黄色为度

  右二味,同为细末,用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煎桑白皮汤下。日进三服,空心食前。

  肉豆蔻丸 治水湿胀如鼓不食者,病可下。

  肉豆蔻 槟榔 轻粉各一分 黑丑头末一两半

  右为末,面糊为丸如菉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煎连翘汤下,食后,日三服。

  二朮四苓汤 治诸湿肿满,一身尽痛,发热烦闷,二便不利。

  白朮 苍朮 茯苓 猪苓 泽泻 黄芩 羌活 芍药 栀子仁 甘草各等分

  水三盏,姜三片,灯心一撮,煎服。

  茵陈饮 【《景岳全书》,下同】  治湿热闭濇等证。

  茵陈 焦栀子 泽泻 青皮各三钱 甘草一钱 甘菊花二钱

  右,水三四锺,煎两锺,不时陆续饮之。

  胃关煎 治脾胃虚寒湿泻,或甚至久泻,腹痛不止,冷痢等证。

  熟地三五钱或一两 山药炒 扁豆炒,各二钱 炙甘草一二钱 焦干姜 白朮炒,各一二三钱 吴茱萸制,五七分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佐关煎 治生冷伤脾,泻痢未久,肾气未损者,宜用此汤以去寒湿。

  厚朴炒 陈皮炒各一钱 山药炒 扁豆炒 猪苓 泽泻各二钱 炙甘草七分 干姜炒 肉桂各一二钱

  水一锺半,煎服。

  圣朮煎 治饮食偶伤,胁肋疼痛,寒湿泻痢呕吐等证。

  冬朮味甘者,五六七八钱炒,或一二两 干姜炒 肉桂各一二钱 陈皮酌用或不用

  水一锺半,煎七分,温服。

  大分清饮 治湿热下利,黄疸溺血,腹痛淋闭等证。

  茯苓 泽泻 木通各二钱 猪苓 栀子或倍之 枳壳 车前子各一钱

  水一锺半,煎八分,食远温服。

  小分清饮 治小水不利,湿滞肿胀,不能受补等证。

  茯苓 泽泻 猪苓各二三钱 薏仁二钱 枳壳 厚朴各一钱

  水一锺半,煎七八分,食前服。

    单方

  防己:能治湿,与木通同功,銼煎服之,佳。 【《本草》,下同】

  藳本:治雾露之气,上部风湿最佳,煎服之。

  龟肉:除湿及瘴气,作臛常食之,佳。

  湿痹:鳖肉煮熟,取肉和五味作羹食之。

  湿痹,腰脚湿气:木瓜煎服,丸服或生食,并佳。

  猪肝:胜湿,可煮食之。昔闵叔留寓,常食猪肝,盖为湿疾也。

  薏苡:去湿轻身胜瘴气,作米煮粥常服之。

  冷湿痹:豺皮热之,以缠病上,或裹软脚,良。

  湿病:取土猪肉煮食,又用皮坐卧其上,最去湿痹。

  湿气常服桑根茶最好;又与赤小豆同煮作粥,常食尤佳。

  湿气作痛:白朮切片煎汁熬膏,白汤点服。 【《集简方》】

  中湿骨痛:朮一两,酒三盏,煎一盏,乘热顿服。不饮酒者,以水煎之。 【《三因良方》】

  湿气身痛:苍朮泔浸切水煎,取浓汁熬膏,白汤点服。 【《简便方》】

  湿热水病:黄连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丸至四五丸,米饮下,日三四服。 【《范汪方》】

  湿热头痛:黑牵牛七粒,砂仁一粒,研末,井华水调汁,仰灌鼻中,待涎出即愈。 【《圣济录》】

  水湿肿胀:白朮、泽泻各一两为末,或为丸,每服三钱,茯苓汤下。 【《保命集》】

  薏苡仁酒:去风湿,强筋骨,壮腰膝,健脾胃。用绝好薏苡仁粉,同曲米酿酒,或袋盛煮酒饮。【《千金方》】

  湿家头痛:瓜蒂末一字,(口畜)入鼻中,口含冷水,取出黄水愈。【《活人书》】

  脾虚湿肿:大附子五枚,去皮四破,以赤小豆半升,藏附子于中,慢火煮熟,去豆焙研末,以薏苡仁粉,打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萝卜汤下。【《朱氏集验方》】

  湿热虚泄:山药、苍朮等分,饭丸,米饮服,大人小儿皆宜。 【《经验方》】

    针灸

  《素问》曰: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刺大分小分,多发针而深之,以热为故。无伤筋骨,伤筋骨,痈发若变。诸分尽热,病已止。

  《千金方》曰:曲池、列缺,主身湿摇,时时寒。

  悬锺主湿痹,流肿,髀筋急瘈,胫痛。

  丰隆主身湿。

  漏谷主久湿痹不能行。

  中封主痿厥,身体不仁,少气,身湿重。

    导引

  《保生秘要》曰:中湿病,色有黄黑,用火烧丹田,数圈几遍;次行通关法,其汗自出而湿自消。

  湿气,筋骨疼痛,行发汗法,次行通关法。伤水法同。

  发汗法:握两手指如拳,脚指亦要握,固闭齿,调息而卧,自然汗出周身,湿从汗散矣。

  通关法:从北极定枢斗柄,大旋三遍,天地包罗,行于脐下,分开两路,旋下两腿之前,联络不绝,双行转脚底,向后繞元海,上至命门会合,从右转左,大旋三遍,从椎骨下分行两肩,经时从外关达掌心,循内关过肩井,由项后透泥丸,行明堂,渐落双瞳,自面部下胸膈,会心窝,从左转下降,大旋三遍,如前脐下分开,循环遍体,周流运用,卯酉二辰行之,或九度或二十一度而出,慎勿执着,若有若无,此所谓炼其形和其气也。

     医案

  《儒门事亲》曰:常仲明病湿痹,五七年矣。戴人令上涌之后,可泻五七次。其药则舟车、浚川、通经、神佑、益肾,自春及秋,必十余次方能愈。公之病不必针灸,与令嗣皆宜涌,但腊月非其时也。欲候春时,恐予东适,今姑屏病之大势。至春和时,人气在上,可再涌之,以去其根,卒如所论矣。

  又一纳子因阴雨卧湿地,一半手足皆不随,若遇阴雨,其病转加。诸医皆作中风偏枯治之,用当归、芍药、乳香、没药、自然铜之类。久反大便濇,风燥生,经岁不已。戴人以舟车丸下三十余行,去青黄沫水五升;次以淡剂渗泄之,数日手足皆举。戴人曰:夫风湿寒之气合而成痹,水湿得寒而蓄于皮腠之间,久而不去,内舍六腑,宜用去水之药可也。水湿者,人身中之寒物也,寒去则血行,血行则气和,气和则愈矣。

  又息帅病腰股沉痛,行步坐马皆不便。或作脚气寒湿治之,或作虚损治之,乌、附、乳、没活血壮筋骨之药,无不用之。至六十余日,目赤上热,大小便濇,腰股之病如故。戴人诊其两手脉皆沉迟,沉者为在里也,在里者泄之。以舟车丸、浚川散各一服,去积水二十余行,至早晨,服虀白粥一二顿,与之马,已能瞿铄矣。

  又棠溪李十八郎病腰脚大不伸,伛偻蹩躄而行,已数年矣。服药无效,止药却愈。因秋暮涉水,病复作。医氏使服四斤丸,其父李仲安乃乞药于戴人。戴人曰:近日服何药?仲安曰:四斤丸。公郎目昏赤未?其父惊曰:目正暴发。戴人曰:宜速来!不来则丧明。既来则策杖而行,目肿无所见。戴人先令涌之,药忽下走,去二十行,两目顿明,策已弃矣。比再涌泄,能读官历日。调至一月,令服当归丸,健步而归家。

  又息城边校白公,以隆暑时饮酒,觉极热,于凉水池中渍足,使其冷也,为湿所中,股膝沉痛,又因醉卧湿地,其痛转加。意欲以酒解痛,遂连朝而饮,反成赤痛。发间止,且六七年。往往断其寒湿脚气,以辛热治之,不效。或使服神芎丸数服,痛微减。他日复饮,疾作如前,睪囊痒湿,且肿硬,脐下似有物,难于行。以此免军役,令人代之,来访戴人。戴人曰:余亦断为寒湿。但寒则阳火不行,故为痛;湿则经隧有滞,故肿。先以苦剂涌之,次以舟车丸百余粒,浚川散四五钱,微行一两次。戴人曰:如激剂尚不能攻,何况于热药补之乎。异日,又用神佑丸百二十丸,通经散三四钱,是用仅得四行。又来日,以神佑丸八十丸投之,续见一二行。又次日,服益肾散四钱,舟车丸百余粒,约下七八行。白公已觉膝睪寒者暖,硬者软,重者轻也;肿赤渐退,饮食加进。又涌之,其病全瘳。临别又赠以疏风丸,并以其方与之。此公不肯妄服辛热药,故可治也。

  《东垣十书》曰:予病脾胃久衰,视听半失,此阴盛乘阳,加之气短精神不足,此由弦脉令虚多言之过,皆阳气衰弱,不得舒伸,伏匿于阴中耳。癸卯岁六七月间,淫雨阴寒,逾月不止,时人多病泄利,湿多成五泄故也。一日,予体重肢节疼痛,大便泄者三,而小便闭塞。思其治法,按《内经》标本论大小便不利,无问标本,先利大小便。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亦是先利小便。又云:诸泄利,小便不利,先分利之。又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皆当利其小便,必用淡味渗泄之剂以利之,是其法也,噫!圣人之法,虽布在方册,其不尽者,可以求责耳。今客邪寒湿之淫,从外而入里,以暴加之。若从已上法度,用淡渗之剂以除之,病虽即已,是降之又降,是复益其阴而重竭其阳气矣,是阳气愈削而精神愈短矣,是阴重强而阳重衰矣,反助其邪之谓也。故必用升阳风药即差。以羌活、独活、柴胡、升麻各一钱,防风根截半钱,炙甘草根截半钱,同(口父)咀,水四中盏,煎至一盏,去柤稍热服。大法云:湿寒之胜,助风以平之。又曰:下者举之,得阳气升腾而去矣。又法云:客者除之,是因曲而为之直也。夫圣人之法,可以类推,举一而知百病者也。若不达升降浮沉之理,而一概施治,其愈者幸也。

  《卫生宝鉴》曰:至元戊寅五月间,霖淫积雨不止。鲁斋许平仲先生,时年五十有八,面目肢体浮肿,大便溏多,腹胀肠鸣,时痛,饮食减少。命予治之,脉得弦细而缓。先生曰:年壮时多曾服牵牛、大黄药,面目四肢,时有浮肿。今因阴雨,故大发。予曰:营运之气,出自中焦。中焦者,胃也。胃气弱不能布散水谷之气,荣养脏腑经络皮毛,气行而濇,故为浮肿。大便溏多而腹胀肠鸣,皆湿气胜也。四时五脏,皆以胃气为本。五脏有胃气,则和平而身安。若胃气虚弱,不能运动滋养五脏,则五脏脉不平和。本脏之气盛者,其脉独见,轻则病甚,过则必死。故经曰:真脏之脉弦,无胃气则死。先生之疾,幸而未至于甚,尚可调补。人知服牵牛、大黄为一时之快,不知其为终身之害也。遂用平胃散加白朮、茯苓、草豆蔻仁,数服而腹胀溏泻肠鸣时痛皆愈,饮食进,止有肢体浮肿,以导滞通经汤主之,良愈。

  薛氏医案曰:一男子善饮,舌本强硬,语言不清。余曰:此脾虚湿热,当用补中益气加神曲、麦芽、干葛、泽泻治之。

  大尹刘天锡内有湿热,大便滑利,小便濇滞。服淡渗之剂,愈加滴沥,小腹腿膝皆肿,两眼胀痛。此肾虚热在下焦,淡渗导损阳气,阴无以化。遂用地黄、滋肾二丸,小便如故。更以补中益气加麦冬、五味兼服而愈。

  赵献可《医贯》曰:余一日患阴丸一个肿如鸭卵,发热。以湿热证治之,不效。细思之,数日前,定海小船回,有湿布风帆在座下,比登舟始觉。以意逆之,此感寒湿在肾丸也。乃用六味地黄加柴胡、吴茱萸、肉桂各一钱,独活五分,一服而热退,再服而肿消。后有患偏坠者,此方多效。

  《寓意草》曰:庚辰冬,识江冲寰先生半面,窃见身体重着,行步艰难,而色滞晦,语言迟缓,以为有虚风卒中之候也,因为过虑。辛巳秋召诊间,细察脾脉缓急不调,肺脉劲大,然肝木尚平,阳气尚旺,是八风之邪未可易中,而筋脉掣痛不能安寝者,大率风而加之以湿,交煽其虐所致,以斯知尚可引年而施治也。何也?风者肝之病,天之气也。湿者脾之病,地之气也。天气迅疾,故发之暴,益以地气之迂缓,反有所牵掣而不能暴矣。然气别则病殊,而气交则病合,有不可不明辨者。病殊者,在天气则风为百病之长。其来微,则随相克为传次,必遍五脏而始烈;其来甚,则不由传次而直中,唯体虚之人,患始不测焉。在地气则湿为下体之患,其来微,则足跗肿大,然得所胜亦旋消;其来甚,则害及皮肉筋脉,以渐而上攻,亦唯阳虚之人,势始腾越焉。两者一本之天,一本之地,病各悬殊,治亦异法者也。病合者,天之气入于筋脉,地之气亦入于筋脉,时乎天气胜,则筋脉张而劲焉;时乎地气胜,则筋脉亸而缓焉。两者其源虽异,其流则同,交相酝结,蔓而难图者也。先生房中之风,始虽不可知,然而所感则微也。至若湿之一字,既以醇酒厚味而酿之于内,又为炎蒸岚瘴而袭之于外,是以足患日炽。虽周身筋脉舒展,亦不自如,究竟不若足间昼夜掣痛,疮疡肿溃,浸淫无已也。夫春时之风也,夏时之湿与热也,秋时之燥也,三时之气,皆为先生一身之患者也。而一身之患,又惟一隅独当之,亦良苦矣。设内之风湿热燥不攘,足患其有宁宇乎?所可嘉者,惟冬月寒水司令,势稍末减。而医者不识此意,每投壮筋骨之药酒,以驱其湿。不知此治寒湿之法,惟冬月病增者方宜。岂以风湿热湿而倒行逆施,宁不重其困耶?况乎先生肺脉劲大,三四日始一大便,虽冬月亦喜形寒饮冷,而不尝近火,何所见其为寒湿也哉?所以孙真人大小竹沥等方,风湿热燥寒五治之药具备,笼统庞杂,后人全不知用。若识此义为去取,则神而明之之事矣。然则不辨证而用方者,几何而不误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