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卫济宝书 宋 东轩居士

  原序

  予仲父干道庚寅岁六月,苦背疮,其发甚微,欲以蒜饼炷艾,犹未下也。一日,医者令饮大黄朴硝,则隐然矣。先以滓覆其上,越夕视之已寸余,遂急去药,令外科调治。旬日盈尺,势犹未已也。梅根编户文居礼工此,医活人不以数计。召而医之,服药熏贴十日而疮敛,二十日而生肉。琏一日至汪氏妻家,得所传背方一帙,默契居礼所用药,其服者乃卷尾逼毒散,敷者乃黄真君妙贴散,熏药用雌雄黄等,皆是卷中一二方。如卷首十一论入门式试法,川药法、针灸法、药仙芝翁指授散、老翁神杖散、玉女飞花散、赵侯须散、六化丹等,皆居礼未尝耳聆而目见者。后以此集示居礼,会互用之,其病不两月平复。呜呼。疾之势大矣,药之功亦大矣,特患人不能得此而善用之。今居礼以卷之一二方而愈人疾若是,况得集大全者,则活人岂有极。即名曰“卫家济世宝书”,不亦宜乎?予不敢私于家,谨以此授居礼,仍传好事者,姑序其始末云。

  董 序。

  自序

  予家藏痈疽方论二十二篇,共为一帙,其方论精微,图证悉具。随病施效,可以传之无穷。而为卫家济世之宝,故记之曰“家传卫济宝书”。凡采百家之说,会十经之旨,以自得之妙,条陈篇目,使传者易明而易行。其中答问指授之文,传之不老山高先生;玉女飞花散得之洞灵辛隐士;老翁神杖散乃深溪吴道士之散;赵侯须一宗实清河衲僧所传;而犀角丸虽万全本载,实因文宫先生之所得。食膏蹄汤来自《千金方》,疮溃之后,非此不可散,称十奇黄山奇效之药;乳痈软疖,三溪老人所珍;针法师于石龙法师灸诀,休宁道人见教。凭文注解,片言只字皆不妄发,行之十有二年,救人莫知其数,方知微奥。息心澄意颖悟之后,可以奉行,庶几不误后人,其为阴德亦不浅矣。

  东轩居士序

  卷上

  论治

  先生问师曰:痈疽之异,何重何轻。视外得内,据形知死生,以何别之。师曰:皮肤之深,肌肉之浅,浮虚以广,或蔓延三四,游走旁注,此则痈也。曰:治之何先。曰:成者之,盛者疾之,攻内后外,三日成功。(此言痈成而有脓者,当针以泄之。热毒盛者,针以出之。)曰:痈之治即闻矣,疽可得闻乎。师曰:甚哉。五脏锐毒而为疽,热蕴乎五脏而聚,逆乎诸阳而欲越,会丹府燥,荣卫大盛而作结乎。此根于里,十之已七,毒诸外,三见其一。小形坚本,锐若纤足,欲触摇,畏痛心脑骨。寒热以乘阳之证悉具,来者速泄阳会,败者急救其里(泄会言灸,救里言药。)巧工如经,先时具全,未越未透,妙在揭指。(针也,出皮肤曰越。)

  问曰:病有至甚而生,至微而死,病证唯辨,死生何从决乎。

  答曰:发背透膜者死不治(此言肝 以上。)未溃内陷,面青唇黑,便污者死。(此言脏见瘀血。)溃喉者不治。阴入腹者不治。入囊者死。鬓深及寸者不治(谓如及寸针者。)左颐后一寸三分毒锐者不治,无此者生,流注虽多,疗之必愈。

  问曰:针灸之法不一,何者为工。

  答曰:针固妙法,不得其旨,祸若反掌。灸亦要道,热病必亡(谓如九毒心火俱盛,而劫之以火,于疮上而灸之则立死)。

  问曰:痈疽之病,有取乎脉否。

  答曰:圣人周知治病若合符节,非脉而何。脉之,周身安则至常衰盛迟数于此,以决生死。病甚反迟,逆也。病痿犹数,未瘥也。迟冷数热,了然不匿。洪数紧盛,乃病之脉。病今隆结,虽盛不畏;及濡而沉,死在七月;绵微不治。病在上焦,寸不能应,浮于皮肤者,为痈为顺;入于肌肉者,为疽为逆。病在下焦,寸反攻盛,尺不能应,迟数顺逆尤存乎消息。浮滑而透寸,沉实而滑坚,此金石脉也。厥阴阳明数而实,食毒也。坚牢,痈结太阴,遇厥阴弦荣,少专经所主,以九部称之。

  问曰:五善七恶可得闻乎。

  答曰:饮食如常,一善也;实热而大小便涩,二善也;内外病相应,三善也;肌肉好恶分明,四善也;用药如所料,五善也。发渴而喘,精明眼角向鼻,大小便反滑,一恶也;气绵绵而脉濡,与病相反,二恶也;目中不了了,精明内陷,三恶也;未溃肉黑以陷,四恶也;已溃青黑,腐筋骨黑,五恶也;发痰,六恶也;呕吐,七恶也。

  夫人禀五行之气而生者,金木水火土是也。故分发四季有阴阳寒暑之位,顺之则风调而气和,逆之则风乱而气悖,百病所以生也。虽人能知其理,奈缘四时之气或有乘失,故表窍不匀,三焦壅塞,血涩肌表,致有五发痈疽之患也。发者,五脏六腑不和之所生。盖五脏主里气,生经络而沉;六腑主表气,生经络而浮。若喜怒不常,饮食不节,阴阳不调,冷热相干,于是脏气虚,则腠理开疏。腠理开疏,则寒邪客热于经络之间。寒气既折,则荣卫稽留于脉。且荣者血也,卫者气也,血荣得寒则涩不行,卫气从之,与寒邪相搏,故壅遏不通;气者阳也,阳气蕴积则生热,热则血涩,寒热不散,故积聚为痈疽。疽之状,气内攻,皮浓强实,痹而生寒,寒久发热,寒热蓄积,故伤肉而不坏肌,肌坏则化为脓血。夫痈患属表,骨髓不枯,易为医治。疽患属里,伤骨坏筋,则难调理。

  经曰:一寸二寸为痈,以上至一尺来许者为疽。其五发各有五色,起因瘭癌疽痼之四发,各有颜色,惟小者为痈,所治颇为易耳。凡人才觉发作结聚,发作寒热或不寒只热之状,疼痛肿赤,瘢痕阔硬;若过五寸以来者,或在头背,或在肢节,或不见形状者,便宜下大车螯散;如只三寸二寸瘢痕者,只下小车螯散。如痈已破既不可用大小车螯散。今画出五发形象颜色,图之于后。

  正发论。正发者,脉洪盛,头痛发寒热,大便结,小便赤,痛彻骨筋,眼睛疼痛,如阳证伤寒。但苦痛有形,肿赤不可近手,肿赤 长,上有如烟浆沸泼者,如粟米之白者,皆毒心火三者所并而然也。当下大黄、犀角、生地黄汁、丝瓜汁之药与正药并行之,仍相度用针灸,乘其未脓而攻之,得宣以不溃而愈,此上工也。渴者,无畏;大小便结赤,渴而喘,无畏;大小便滑者,逆。善恶前论。

  卷上 论治

  痈疽五发

  一曰癌

  癌图 癌疾初发,却无头绪,只是肉热痛。过一七或二七,忽然紫赤微肿,渐不疼痛,迤逦软熟紫赤色,只是不破。宜下大车螯散取之,然后服排脓败毒托里内补等散。破后用麝香膏贴之。五积丸散疏风和气,次服余药(方见后)。

  二曰瘭

  (布昭切)

  瘭图 瘭者,始初聚结,尖肿,根脚赤白色,高处带红赤,肿实疼痛,憎寒壮热,口干渴,百节疼痛,困倦沉重。饮食者,未破者,即下大车螯散。如先破,下小车螯散。然后服轻肌活脓内托等药,次洗点破等药,加服小车螯散。脓毒不决即服二三,取活脓血。

  三曰疽

  疽图 疽初起如麻豆子大,痒痛,抓破如小疮。后渐结瘢痕作 。以次皮破窍穴渐如蜂房,多有脓毒不出,结痛,憎寒多热,满闷无力,头目昏眩,百节拘急,睡卧不得,或有吐逆,日加烦痛,疮如火烧,更不可服大车螯散,只服小车螯散与解关轻肌活体等散,止疼痛,退寒热,解昏眩,仍勤用洗贴,去烂肉与脓毒(方见后)。

  四曰痼

  痼图 痼发者,形状三两个,或手背不日消退自破,苦无脓血毒汁意以为安愈。忽因消渴,肾所攻,及至春冬,再在背膊或肾 上生一个二个。疼痛赤肿、腰疼筋紧拘急,吃多物常饥燥,小便赤,大便涩,三五日一通,或破,下小车螯散。未破,下大车螯散。逐日下内消内解散(方见后)。

  五曰痈

  痈图 痈初起,突如蒸饼,又如鱼形,一头大或多头小,或横在背膊,或在胁肋间,及二三寸许,坚实赤肿,时发热疼痛。如未破,服大车螯散。已破,服小车螯散。次用内解内消等药与治痼法治之。

  问曰:古今之用药制度与夫金石之变,草木之反,虚实之蒸,食毒之发,愿尽言之。

  答曰:古之治病,随证施设,如箭中的,故应手而愈。妙体存乎心,模体行以意。今人之体,古方书无有加减,祸福相半。古称单方疗病为效最切,择以佐使斯为治病。痈疽之疾如山源之水,一夕暴涨,非决其要会支之大渠,使杀其势,则横潦为灾。猛烈之疾以猛烈之药,此所谓以毒攻毒也。金丹之性,真水不胜,客火上炎。草木之反,热毒蕴结。五金八石,各从其类。朱砂下砒,硝石化伏(伏谓伏火丹也。)犀角、大黄,攻治无畏。仙芝无虚实证此外则针灸佐之(谓如仙芝方,它方非针灸佐之不可)。《千金方》惟五香连翘散、猪蹄汤、金犀角丸有准。《鬼遗方》世称奇妙,究其所以,除木占斯散未闻可以施手,而败酱占斯,世皆莫识,遂为文具苏梗、忍冬不能救急,绿豆、乳香可治金石,举此显显数者,以别是非,尔后不可概举。然仓卒之间,医者纷纷莫知适从,上下毕备,乃可成事,应入门看候,便须以醋调药。未溃者当心点之如棋子大,良久视其痛与不痛。不知痛者加一点,不痛良久又加一点,至满上而不痛及痛如昔者,为入肉,为不应药(以上论仙芝,无他法,只以本方用之)。已溃者 子试之,及数与未及数者,决轻重,应点随手而痛者妙。食顷者四分,又食七分(此言寻常痛,今点愈痛,昔日痛今不痛,皆应上法)。消息在临时之妙,须定意商量,于此时决死生也。即应病服药,初进二钱,如五里进三钱,如五里进四钱,如早至晚六钱。

  止如此两者,亦言以毒攻毒也(此言仙芝,余药根据本法)。当日进药三服后,即用药敷之围疮面所阔肿处,以防其它,注视其东西四向。除以上法涂围外,于其头上用药一点,此妙不传试法论疮已溃,须用好浓纸作一合索 子捻入,看分数,如背上自肝 以上,试直入无偏斜,及一寸三分者为将通,十全三四,过此不治。虽过数而精神强者,须以竹膜一片可敷疮口。密者,先择一净明室中,以水湿疮口四旁。然后敷竹膜,在静看其动,似气之拽拽则已通矣。非风非扇而与呼吸相应,十死不治。无此者可疗,余法载前论。一应背溃皆以此法试至妙,如无大竹膜可糊合为之。

  腐肉色青黑缺牙不附骨者,用炼刀竹刀割之,或已腐而肌肉薄者,不可割,当下食,恶肉膏。先熏后用,应溃后无死证,可下手,不然不治(证见前论)。

  长肉之法,须恶肉尽乃可下,下而看淫,淫生而有红黄者,红黄者吉;淫生而无肉意青黑者凶。未下前先用药汤洗,洗后复用葱少盐多汤洗之,微干乃可用。忌一切厌秽妇人孝子见之,下后仍不许他人揭看。大凡无淫肉不生,淫上有一层淫,淫如黄绵在肉之上也。

  有脓者,脉洪数而紧,痛如刀锥鸡啄,按之似欲随手,当先以取脓针溃之。溃之而脉愈证退,不加针灸,唯平补而愈。当用十奇散之类。溃而证不退加针灸法。又有肉里痈一证,在好肉之里有脓当决之,否则成附骨。决而以油捻子塞之,良久乃出,可以尽毒。应行肉里,针须量其人平日饮量,以酒调药,乘其服药酒后而决之。然背无此证,浓肉有之。肠痈在肤准此。

  打针法用马衔铁于甲子日,一日炼打阳针一枚如韭叶,长三寸六分;丁酉日打阴针一枚,长二寸四分;惊蛰日打雷锋针一枚,长二寸四分;又打取脓针一枚,如韭叶,长三寸六分;打炼刀一枚,小钓一个。上用桑白皮,紫藤香煮一周时,以紫藤香末藏之。阳针,针独疽。阴针,针痈。雷锋针,针怪形。非怪形者,必须辨认仔细,乃可针。或以尾为头,误人不浅;中脊膊贴,大痛不止。先后失序,疗之难愈。假如只一个疮而四面无头,其头在中,仍不许于中点之,大逆,只于四旁浓涂,根据常法。假如一个至数个,须察其至甚、先甚后轻、先轻后甚。法当先其轻者,后其甚者。反此者即与本方,服药不能应,虽不害其命,而留之日久。病形虽多,针敷则一,收外攻内,侯其聚合。内毒盛者,急攻其内;外毒盛者,速泻其热。日夜收攻,庶几无失。

  骑竹马量灸法:发背脑疽、肠痈、下部痈、乳痈、喉痈、牙痈、手足一切痈疽、或胸腹不测丹痈、紧硬之属。先令病患以肘凭几竖臂腕,要直,用篾一条,自臂腕中曲处横纹,男左女右,贴肉量起,直至中指尖尽处截断为准,不量指爪。却用竹杠一条,使病患脱衣骑定,令身直。前后用两人杠起,令脚不着地。又令一人左右扶定,勿令僵仆。却将前所量臂腕篾,从竹杠坐处尾闾穴直贴脊骨,量至篾尽处为准,用墨点定。此穴是取中,非灸穴也。却用稻杆子量病患中指中节,相去两横纹为准,男左女右剪断,将稻杆准子从篾点定处,两边各横量一寸,准子尽处取两穴各五壮或七壮,不可多灸。不问痈生何处,并用此法灸之,无不愈也。此二穴心脉所起,凡痈皆心火留滞而生,灸此二穴则心火实时流通,不三日而愈,可以起死救危,有非常之功也。屡试而屡验矣。《素问》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又云:荣气不和,逆于肉理,则生痈肿。荣气者,血也。心能行血,血即滞则脉不行,故逆于肉理,则生痈肿。灸此二穴,心火调畅,血脉自流通,愈于服药多矣。

  卷上 论治

  第一法

  先从男左女右臂腕中曲处横纹起,用薄篾一条量至中指齐肉尽处,不量指爪为准,剪断

  卷上 论治

  第二法

  男以左手,女以右手,先将中指用薄篾量取中间一节两横纹,断为同身一寸,为准子。

  卷上 论治

  第三法

  先令病患脱去上下衣服,以大竹杠一条跨定,令两人徐徐杠起,足要离地五寸许,两旁以两人扶定,勿令动摇不稳,却以第一图准子贴定竹杠,从尾闾起贴脊,量至准子尽处,以墨点定记之,非灸穴也。此是取中穴止处。却以第二图取同身寸准,取两寸平折,自中穴量之,以中分取傍各一寸,方是灸穴。

  治痈疽发背疖毒一切恶疮,并妇人乳痈。灸法以麻皮一条,从手臂大曲横纹中度起,牵至中指第二节横纹处为定,引而倍之截断,遂将此准从结喉处按定,双引两头,垂于背脊直下,取准头尽处点定,此是定高下也。又以小竹篾一条比大拇指上节一寸为准,却将此准就于背中点定处,旁去一寸,点一穴灸五壮或七壮。若已破,灸后三二日间疮口合,再就前穴又引一寸,点一穴五壮或七壮十壮。凡此点穴亦皆男左女右灸,不可丝毫失也。此灸法活人甚多,立有神效,故锓本附于宝书之中,以救疾苦,不可忽之。

  图 凡点穴用灸,须端坐以两手垂于膝上,头不可俯仰动摇,庶不失穴道,切宜记之。

  灸法曰:诸阳热而为痈疽,故灸手左右曲池,手七里肩峰骨后缝,足风市,足腿骨上缝骨,足三里炷如麦粒,各三壮,立此止痛也。

  又灸一切恶疮并喉闭发背等,每用细索或带子,以病者右手大指第二指,拈直臂量,当心看索之多少,平折作两半,自病者喉以索只搭过,至背上,看至近处,两头各更加一寸,夹脊骨为穴灸,各灸三壮立效(赵唐卿传)。

  卷下 方法

  正药指授散

  此药本无名,因先生遇老人于山,自云姓徐,指而授之,乃号徐仙芝方散,皆以为名。

  按仙芝圆者为阳,方者为阴,阴阳对生,面青,背紫黑色,根盘如蜈蚣,四叶对芳,五月而花,有花无实,凌冬不凋,丛秀异于它草,生深山大泽于水石之间。采以五月五日,采讫择根令齐,便于急水中摆去沙土,挂于微带风日处,不可大把叠束,恐烂不佳,而气味无力,方圆各收一处,不可相杂,即干,临时用方圆两根,各作一包,无令差误。每用磨子磨之,不得近铁,取极细为度。忌僧尼妇人孝子鸡犬一切厌秽见之。拣天德月德天医,或七月七日吉日合之,根据此法则其验如神。寻常疏纵不根据此法,则功效便迟矣。即尊奉此药,不可不虔。为制造杀毒定疮,即以为散,用酽醋调之。根敷其头,圆者敷其右,方者敷其左,一个时辰当住。大痛若不住,加一服,又不住可加后药:仙芝根叶(共一两半) 梓寄生(半两) 夜明砂(一两)

  上根据前法浓调敷之,风毒盛极加赵侯须(一两,本草名败酱) 丝瓜(半两,生者佳,冬,可预霜前收,临时末之以敷。生者则细切,石臼中杵,绞汁,以一盏当一两,不用醋调,只用汁调。更佳。此物亦有阴阳,长瘦为阳,短肥为阴,可偶用之)如烟浆沸泼风毒火丹,者可加夜明砂(通前半两)、真牛黄(一字)、犀角(水磨半钱,不然细末之)根据前法,不用醋调,以丝瓜汁,犀角磨水调敷。

  卷下 方法

  服食仙翁指授散

  仙芝(四两,方圆根茎枝叶对用,制如前法) 丝瓜(一两) 夜明砂(一分)

  上每用三大钱,温酒调下。病在上者,先食后服。凡毒盛者,加赵候须(一两),犀角末钱),每用三钱酒调下。饮酒闷者木通汤下,如烟浆者加牛黄(一钱),赤茯苓(半钱),用酒

  卷下 方法

  老翁神杖散

  梓寄生(一两) 夜明砂(一两)

  上为细末,每用二钱,温酒调下。催服根据仙芝式。敷药如前,以醋调之,丝瓜汁尤佳。

  梓寄生,即梓树上老寄生藤。自地下量起,与人额齐,以下者不用,以上者取七尺。如无,只取三尺六寸,每条皆如此。若一藤一枝者,不取。一藤二枝者,可取。择二吉日采,无令人多见。采归,以利瓷片轻手刮去外黄皮,再刮去中间白肉,内心不用。瓦上微火焙干,磨子磨之,五月五日尤佳。

  卷下 方法

  玉女飞花散

  蜀桑根(取大者)

  上即芫花根,不用木,五月五日采。水中轻轻洗去土,烧淡醋令沸,以花根于醋中一走过,觉色变白如寄生法。当日采,当日刮,令极细。每服一字,温酒一大盏。放药于盏。

  良久,面上花飞,服下。催服如入门式,敷以丝瓜汁,醋调亦可。

  卷下 方法

  赵侯须散

  赵侯须(即败酱草,干者四两) 苦辣回根(七寸) 甘草节(三寸) 乳香(一钱) 穿山荷根(即蒲桃藤根,七寸)

  上生捣为粗末,干者为细末,共为一剂,分三服。每服用好酒三升,半煎至七分去滓服,敷用酒,调根据上法。

  卷下 方法

  六化丹

  即犀角丸易名,以神贵其药而为俗子所珍,因其能化风、化热、化毒、化结、化积、化脓为水,故曰六也。

  犀角(生者,一两) 黄芩(一两) 大黄(一两) 巴豆(半两,去心除油) 升麻(一两)

  当归(一两) 栀子(一两) 白蔹(一两) 甘草(一两,炙) 天南星(一两) 黄 (一两半)

  防风(去芦,一两)

  上为细末,以早潮顺流新汲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不拘时候,随证量人大小用之

  卷下 方法

  十奇散

  本法称此药无情,全不类治痈疽者。然古圣神工所制,殆不可测,不拘老幼,已溃未溃服一二服,立效。据考证,今收入平补药中,庶几中的。

  人参(一两,去芦) 当归(一两,去芦) 黄 (一两) 川芎(半两) 白芷(半两) 桔梗(半两,用苦者,不可用甜者) 甘草(半两,炙) 桂(半两,薄者去皮取心) 浓朴(半两去皮,姜汁炙) 防风(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催服如前法,本法加至六钱止。

  卷下 方法

  逼毒散

  当归(一两) 枳壳(一两,去瓤炒) 甘草(一两,炙) 白芷(一两) 贝母(三两,去心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酒水各半盏,煎至六分,日四五服。

  卷下 方法

  黄真君妙贴散

  硫黄(好者,不计多少)

  上用荞麦面为窝子,包黄在内,于热火中两边 ,令黄黑取去,入乳香半两细研,用井花水调,以熟绢剪如所肿样贴之,留窍,日两易。

  卷下 方法

  托里地脉散

  当归 地蜈蚣 赤芍药 甘草(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卷下 方法

  黄芩散

  洗疮肿烂处,化恶血脓汁,活血调荣卫。

  黄芩(二两) 秦皮(真者) 莽草 细辛 白芷 川芎 黄连(各半两) 羌活(一两半)

  上为粗末,每用一两半,以猪蹄煮熟,去蹄入前药,煎数沸,通手以绵惹洗癌疮,直至药冷为度。洗后使麝香膏贴。春冬一日一洗,夏秋一日两洗。

  卷下 方法

  秦皮散

  破与未破宜先洗,以此药消逐恶肉脓水。

  秦皮(三两) 莽草(二两) 细辛 苦参(各一两半) 黄芩 当归(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洗时用猪蹄汤和药一两同煎二十沸,去滓。通手以绵惹洗,以五枝煎贴之

  卷下 方法

  芎黄散

  洗疽疮化毒,散脓汁,生肌肉,止疼痛。

  川芎 大黄 黄芩 何首乌(各五钱) 当归 黄连 香白芷(各三钱半)

  上为细末捣烂,每用猪蹄汤煎药数沸,去滓。以绵惹洗之,药冷止。

  卷下 方法

  猪蹄汤

  猪蹄(一只,治如食法) 黄 (三两) 黄连(三钱) 芍药(三两) 黄芩(二两) 野狼牙根(二两) 蔷薇根(二两)

  上以水三斗煮猪蹄令熟,澄取二斗六升,或一斗六升下诸药,煎取一斗去滓,分三服洗

  卷下 方法

  槐白皮汤

  槐白皮(一两) 桑白皮 紫藤香(即降真香) 防风(各半两)

  上 咀,水三升,煎至升半,代猪蹄汤洗。

  卷下 方法

  熏药

  雄黄(好者一两) 雌黄(一两) 蚌粉(三两)

  上为细末,用阔口瓶入米醋一升,不蛀皂角一挺,药末五钱,同煎至沸,以气熏疮,冷欲尽,再烧半挺炭投醋中,取气熏之,直至炭淬醋尽为度,日一用。

  卷下 方法

  活血散

  治脓出不快,肢体闷痛,寒热无时,口苦舌干,不思饮食。

  金星草(五叶) 川芎 羌活(各一分) 人参(半两) 甘草(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下,日三服。如大肿赤疼痛,用麦门冬五钱捣烂热调令清,以鹅毛刷在瘭肿瘢上。

  卷下 方法

  轻肌丸

  止疼化毒除脓,寒热烦躁,脚手无力,四肢倦,虚渴,气乏不匀。

  慈姑(一两) 何首乌 甘草(炙,各三分) 独行(一两,去皮) 地黄(半两) 虾啾唧(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薄荷七叶煎至八分温酒下。

  卷下 方法

  大车螯散

  车螯(一个,黄泥田济通红 ,去泥置地上,去火气) 大戟(净洗) 芫花(醋炒) 漏芦甘草(炙) 槟榔(各半两) 甘菊(去梗叶,其梗一名傅延年) 大黄(三分) 腻粉(一分)

  上各为末,每服二钱。车螯末二钱,腻粉一钱拌和,于更初用栝蒌酒下。如人行五里即下恶毒脓血二三行,不用止自住。凡后生,只一服,老少加减。

  卷下 方法

  小车螯散

  车螯(二分) 轻粉(二钱) 甘草(一分) 栝蒌(一个)

  上各为末和匀,每服二大钱,五更初煎,栝蒌酒调下。

  卷下 方法

  内托散

  大止疼痛,如未破,即点破有脓。

  川乌(一两,炮) 茯苓(三分) 苦杖(半两) 独活 白芷 甘草(炙,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日三服。

  卷下 方法

  解关散

  治疽毒头痛,寒热心烦闷躁,肌困无力,去恶毒脓血。

  麻黄(三分,去节) 大黄(三分) 肉桂(半分) 甘草(半两,炙) 诃子(五个,去核)

  枳壳 木通(各一两) 木瓜(一个)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葱白三寸连须,煎至八分,通日服,片时自然汗出,再进数服,痛热即减。

  卷下 方法

  金花散

  顺气补内去邪毒,治疽皮燥痛,快脓止疼。

  蒲黄(一两) 赤芍药(二分) 地骨皮 蔓荆子(各半两) 石菖蒲(一分) 甘草(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下,薄荷汤亦可。

  卷下 方法

  排脓散

  去疼脓,逐恶血,化肿毒,退寒热。

  防风(一两,洗) 仙灵脾(即淫羊藿) 甘草(炙,各半两) 川芎(半两) 白芷(三分)

  人参(一两半) 细辛(一两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如不饮,糯米汤下,不拘时候。

  卷下 方法

  五积匀气丸

  治五发风毒,逐余毒恶气,行血脉。

  杏仁(八十一粒,去皮尖) 巴豆(八十一粒,去皮,研) 木香(一分) 黑附子(一分)

  当归(一分) 小坯(半两,即苏木)

  上为末和匀,用糯米煮饭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临卧薄荷汤或姜汤吞下,量虚实

  卷下 方法

  败毒散

  已破宜服,逐恶毒流清,去毒浊。

  麻黄(一两一分,去节) 白术 苍术 荆芥(各一两) 甘草(三分,炙) 大黄(半两)

  薄荷(生花者一分) 黄芩(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葱白三寸,煎至八分,不拘时候。

  卷下 方法

  托里散

  止疼托里固济脏腑。

  山蜈蚣(二两) 当归(二分) 地黄(去土) 甘草(炙) 浓朴(炙) 白术 白芷 川芎(各半两) 川乌(三分,炒) 黑豆(一合) 麻黄(三分,去节)

  上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如不饮酒,水一盏,姜三片,薄荷五叶,同煎至八分,日连进三五服。

  卷下 方法

  内补散

  已破而脓汁出,多疮坏烂,肌肉未生,宜服此方。

  附子(一两,炮) 粉草(三分,炙) 茯苓(半两) 陈皮(半两,去白) 白姜(一分)

  人参(三分) 麻黄(半两) 官桂(一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葱白三寸,枣一个,煎七分服。

  卷下 方法

  内消散

  已破去脓积瘀血,止痛退寒热,进饮食,活百脉。

  红内消(二两) 何首乌 玄参 苦参 蔓荆子 威灵仙(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热水亦可,不拘时。

  卷下 方法

  活脓散

  治疮毒热痛燥,肢节疼痛,食减少无味。

  天麻(一两,酒浸) 穿山甲(三分,醋炙) 萆 (半两) 羌活(一分) 甘草(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不拘时。

  卷下 方法

  五参丸

  治疽疮经延日月,传成冷疽毒,宜服此药。

  丹参 人参 苦参 玄参 沙参 蔓荆子 何首乌 紫菀 威灵仙 木香(各三分) 乳香(一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用麝香酒下三十丸或四十丸。

  卷下 方法

  内消丸

  解利风毒,气痈,痼发之,毒作痛烦。

  黑附子(半两,炮) 川乌(炮,去皮尖) 草乌(水煮去皮) 干蝎 僵蚕(各一分) 雄黄(半两,研)

  上为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丸,薄荷酒嚼下。大段发急者,只作散子,每服一钱,薄荷酒调下。

  卷下 方法

  内消活关轻窍散

  可同内解散同服,更将疽发中金花散同煎服。如欲洗,以用芎黄散洗,后用百花膏贴。

  如渐觉消退,未十分好,更服瘭中内托散,固济丸,再用瘭内秦皮散洗之,碧油五枝煎膏药贴之,不然使癌发内作。槟榔散亦得。

  附子(半两,炮) 川乌(半两,炮,去皮尖) 草乌(一两半,如前法) 麻黄(去节) 沉香(一分) 苍术(三分) 防风(半两,炙) 萆 (一分) 杜仲(半两,炙)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个,煎七分,通口服。

  卷下 方法

  生肉膏

  凡疮即愈,肉渐满,可将收口,且用收口药微掺一层,乃用生肉膏盖五日后,去膏,用正收药仍盖以油单,忌伤风也。

  槟榔(半两) 生地黄(二两) 辛夷(二两) 薤白(五两) 独活 当归 大黄 白芷 川芎黄芩 芍药 续断(各一两)

  上以腊月猪脂为煎。

  卷下 方法

  麝香膏

  长肉,逐败血,合疮口。

  黑附子(半两,生) 肉豆蔻(五个,去皮) 陈皮(半两,去白) 皂角(三荚肥者) 槟榔(四个) 羌活(一分) 黄连 白芷 当归(各半两) 白姜 大黄 缩砂(各一两)

  上细捣微烂,麻油一斤于铛内同煎。又慢火煎至一半,药焦黑为度,去滓,再入净铛煎,滚,入黄丹,筛过者五两,又入油煎干一半许,以净瓷钵盛之,放地下出火一日。

  卷下 方法

  桃红散

  治疮口未合,烂臭瘀肉未去,时水出,以此掺之。

  黄丹(一两,隔纸炒) 硫黄(三分) 茱萸(三分) 轻粉(四钱)

  上为细末,用麻油调和再干之,洗疮拭掺之。

  卷下 方法

  白槟榔散

  收疮口长肉。

  槟榔(炒) 白芨 黄柏(去粗皮) 木香(各半两)

  上为末,轻粉二钱和匀,如疮干,即以腊月猪脂调药敷之,湿则干糁。

  卷下 方法

  红雪散

  敛疮口长肉。

  黄柏 黄连(各一两半) 黄丹(三分,隔纸炒) 轻粉(二钱)

  上为末,凡经十余次洗后,其烂肉瘀脓不尽,方用止。

  卷下 方法

  生肌药

  凡痈疽已溃,多有瘀肉坏在四旁,遂令疮深寝至断筋蚀骨。法须去瘀肉,用速急生肉煎,庶几不令伤风,日久不愈。去瘀肉法:淡醋一碗入盐一字,以鸡羽轻轻拂瘀肉处,少顷,用竹片夹缚作一摘,镊子摘去瘀肉,以药掺之。

  川乌(一分,炮) 诃子(三个,去核) 紫藤香(一分) 生硫黄 食茱萸(各半两) 龙骨白蔹(各一钱)

  上为细末干掺,却用生肉膏浮虚盖之,勿令相着,其肉立生。如疮干,恐痛,或干已痛,则用茱萸四十至五十粒,清油一灯盏,煎取茱萸焦调敷佳。

  卷下 方法

  捍骨散

  安愈后宜用之。

  牡丹皮(一两) 柴胡(三分) 赤芍药 茯苓 白芍药 当归(各半两) 甘草上为末,每服一钱半,水一盏,姜三片,枣一个,同煎至八分,通口服,一日三服,不

  卷下

  乳痈

  凡乳痈易萌,皆由气逆,寒热相乘,荣卫缝结,乳汁不行而生痈。四十以下,治之多愈;四十以上十愈四五。未成者吸其乳,非乳者下。其已成者,如痈法治之。在乳房而不善治,腐漏者三年而死。中乳房者不救(此句言针)。

  针乳痈图 

  卷下 乳痈

  乳痈方

  萱草根上捣烂酒浸服,滓敷。

  又方

  苣霜叶上不计多少,取阴干为末,如急用则焙干之,以井花水调涂,不若取丝瓜汁调最妙。此药贴涂发背、一切痈疖,与玉女飞花散为表里。

  卷下 乳痈

  乳痈方

  牛角(切成片) 蚌粉(三钱匕) 糯米(安角上同于炭火上 成灰,取七钱匕)

  上作五服,嚼乳香酒下,乳香入在内尤佳。

  卷下 乳痈

  导经散子

  皂角灰 蛤粉上为细末,半钱或一字,温酒调下。急以手揉乳,敷以天南星末,用水调上,未效加木别子以醋调涂,次服栝蒌散。

  卷下 乳痈

  栝蒌散

  栝蒌(一两) 乳香(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如有乳者急以纸五寸阔一片,用火烧于三寸许置瓶中,火欲过未过,便以瓶口掩乳,以手扶定。其乳吸在瓶中,觉飕飕乳在瓶,则便取去,急洗以药。若本无乳,根据痈法治,危亦林《得效方》云热者加石膏末少许。

  卷下

  软疖

  问曰:软疖之称何由有此。

  答曰:大人毒存而为漏,小儿毒存而为软疖,逼其毒而已矣。

  卷下 软疖

  止痛水银膏

  寻常小可疮疖,无脓而痛,不可忍,诸药所不能止者,用此立效。

  水银(一分,要好者) 寒水石(一两) 巴豆(二十七粒,火炮过) 朱砂(半两,要好)

  硫黄 犀角 白蔹(各半两) 海螵蛸 黄丹( ,各二两)

  上先以津液调和水银如泥后,和诸药末,用米饮丸如两梧桐大,取新汲井水研药一丸,当疮心点之。如水透内则住,不然加之,以知为度。服金石人,用砂糖为丸,去海螵硝加朴硝半两井花水顿进五粒便下,然须识证者可使,否则虚实失宜矣。

  卷下 软疖

  软疖方

  宜用淡豉饼。

  薤白 淡豉(各等分)

  上二味共舂作饼掩之,留疮口泄气。

  又方

  槐树木上自起皮 青皮灰 伏出儿鸡子壳(瓦上烧) 轻粉上为细末调涂之。

  又方

  银锅子为细末调涂之极妙,鸡子白调亦可。

  卷下 软疖

  治清疔

  谷精草(要净者) 蝉壳(各一两) 苍术(五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调服,食前仍以针刺疔出水,用桑柴灰汁洗之立效。

  后序

  文礼不才,蒙贤太守招致求医,会新安王太监论及背证,文礼历举诸家治法,因投其机。遂令编类校正,集成一书,名曰“卫济宝书”。后之览者勿诮愚为僭可也。徐文礼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