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本书来自www.abada.cn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abada.cn

第三章 商品交换的实际比例取决于

对异种劳动的估价和对商品的需求迫切程度等主观因素

第一节

商品的交换比例是在一个谈判过程中得到确定的

  前面的分析表明,如果猎人和渔夫捕杀各种猎物的劳动时间(天数)如下表所示(符号*表示各人实际需要的物品):

  捕杀一头鹿 捕杀一头海狸 (制表)

  猎人 1 5(*)

  渔夫 2(*) 2

  那么,海狸和鹿的交换比例将在下图所示的"可成交范围"内:

 需要                             需要

多的鹿  五头鹿换一头海狸       一头海狸换一头鹿  更多海狸

----------------|------------------------------|----------------

 猎人退出交换        可成交范围       渔夫退出交换

  

  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具体的交换比例是多少?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的所作所为。

  渔夫拥有海狸,但是需要鹿。他来到市场,寻找愿意用鹿交换海狸的人。猎人这时正好也在市场上,他拥有鹿,但是需要海狸。于是他们就开始讨价还价了。

  渔夫看见猎人身后堆放了六头鹿,就漫天要价说:"我用一头海狸换你六头鹿,好吗?"

  猎人在心里一盘算,"我用抓五头鹿的时间就能捕捉一头海狸,你这不是斩人吗?"(斩人:意为价格太高、卖主心太黑)于是,就地还价道:"两头海狸换一头鹿。"

  渔夫当然不会接受。因为他捕杀两头海狸需要四天,而打一头鹿只需要两天时间。

  他们抬头看看四周,既没有用鹿换海狸的人,也没有用海狸换鹿的人,因此,只能继续和对方谈下去。为了能够成交,他们都逐渐降低自己的要价,渐渐进入上图中的"可成交范围"。

  对方的要价进入"可成交范围"后,双方都开始动心了,因为比自己直接捕杀所需猎物节约劳动。但是,出于人类的本性,他们还想尽量压低对方的要价。

  尽管猎人实际上迫切需要海狸,但是他可能会说,他对海狸是无所谓的,如果要价太高,他可以考虑其它动物蛋白;渔夫可能会说"鹿肉味同嚼蜡"之类的话,尽管实际上他非常爱吃鹿肉。

  虽然他们都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但是因为市场上始终没有出现其他合适的交换对象,所以他们仍然耐心地你来我往,和对方周旋。与此同时,双方都进一步降低了自己的要价,逐渐向对方的要价靠拢。尽管如此,他们还不准备立即接受对方的价格,还想把它压得再低一点。

  猎人可能会诉说自己捕杀鹿如何困难,鹿是如何狡猾和敏捷,加上山高路险,老虎出没,等等。渔夫则会告诉猎人,海上是如何危险,风浪,鲨鱼,谁谁谁有去无回,等等。

  当他们再也找不出理由来说服对方时,就会告诉对方自己是花了多少时间才捕捉到这些猎物的(在实际生活中,小贩会告诉你"进价"是多少)。

  猎人会在情急之中说出自己捕杀一头鹿平均需要一天时间,而渔夫一听立即跳了起来,告诉猎人他捕杀一头海狸平均需要两天时间!尽管他们怀疑对方的诚实,但是仍然以此为基础开始了新一轮的讨价还价。

  猎人会说他的劳动是如何地复杂,学习这些技术花费了他好几年的工夫,他的猎枪如何昂贵,子弹则是进口的(开个小玩笑给读者解解闷)。渔夫则埋怨渔船是如何难以操纵,渔网的损耗是如何大,追踪鱼群需要多么复杂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

  最后,渔夫说动了猎人,使他觉得既要驾驭渔船,又要搏击风浪、追逐鱼群,比自己在森林里打猎要困难得多,同样劳动一天,渔夫的确比自己劳累。于是,猎人逐渐向渔夫的报价靠拢,渔夫可能也会再作一些让步,最终他们得到一个双方都认可的交换比例。例如一头海狸换三头鹿。显然,这个"实际成交点"是落在"可成交范围"内的,见下图:

 需要                             需要

多的鹿  五头鹿换一头海狸       一头海狸换一头鹿  更多海狸

----------------|------------------|---------------------|------

 猎人退出交换     一头海狸换三头鹿       渔夫退出交换

  

  这个交换比例是笔者有意避开一头海狸换两头鹿这一比例而随意确定的,但是读者可以再次看出,斯密先生的断言"海狸一头当然换鹿二头"不是必然的结果。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 作者:黄佶

感谢作者黄佶授权制作 本书来自www.abada.cn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abad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