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博
99年大学毕业,2000年留学澳洲,2002年获得新闻学硕士回国发展,现漂在北京,从事电视编导。EMAIL:kathycn@163.com
可不可以不勇敢
其实大家都不勇敢,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恐惧,只是那个时候,我们不能不勇敢,所以就都勇敢下来了。
天空不可思议地蓝,空气也似乎分外清新,阳光灿烂地有些刺眼。这里是2000年6月28日早上9点40的悉尼国际机场。我拖着两只硕大无比的箱子,忐忑不安地四处张望。如果ANNA没有来接机怎么办?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我身上没有带澳元,学校的地址也不知道打在哪只箱子….我的脑袋顿时一片乱码。终于看到ANNA向我挥手,当时觉得她就像天使在五颜六色的人群中熠熠发光。ANNA是与我一同做托福题一路走过来的同学加战友,半年前先我来到澳洲,也是我在澳洲惟一可以投靠的人。
ANNA的学校与我的学校之间相距60公里。对一个刚到悉尼半年人来说,60公里以外的地方,她也与我一样感到陌生。于是她辗转通过朋友将我安排在一个叫小秦的河南老乡家里暂住两个星期。这是一个三室一厅的木房子,小秦和另外两个男生个一间,客厅放下一张餐桌后,只剩一条过道,我实在看不出哪里会是我今晚要睡下的地方。
我们卸下行李,ANNA就带我出去购物,枕头、被子、肥皂、方便面…ANNA像对待8岁小孩似的将我安排停当。直到下午4点,天有一点暗了,ANNA终于忍不住说,我要走了,你自己在这里,有事就给我打电话吧。
晚上,小秦和他的室友老刘一起回来了。老刘说:“今天刚碰到荣哥,咱们学校的博士,他家正好空了一间房子。你一个小姑娘跟我们三个男生挤在一起多不方便呀,你先到他家住几天吧。”听了这话,我连忙说是。
不到8点,外面就漆黑一片,又静得要命。即使是白天,出了小秦家的门我也会立即迷路。答应完我就立即后悔。这个情节突然让我觉得有点像遇到了人口贩子。我把刚打开的行李一件一件又放回箱子里,等着被转移到又一个陌生的地方。荣哥来了,小秦帮着把我的大包小包防到荣哥的车上,最后递给我一个纸条,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有事找我。
荣哥住的是一个两室一厅的木房子,后面带一个小院子。他把我领到了一个地上放着一张床垫的8、9平米的小房间,说,“你就住在这儿吧,每周75块(370块人民币)。”
夜已经深了,小木屋外是茫茫无边的黑夜,和黑夜笼罩下的草地,房子、和路。父母应该还在北京某个旅馆的房间里。而我已经飞了10个小时,跨过半个地球,躺在了这间小木屋子里。没有人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任何人。我与这片大陆的联系不过是两个并不确定的电话号码。如果有什么意外,我不知道怎么离开,也没有人知道我曾经来过。我就好象被撒上了韦小宝的化骨粉,随时都会消失得不留任何痕迹。
从那一刻开始,我后悔出国。天生是个胆小鬼,一直在父母跟前长大,天黑九点就睡觉,不敢陌生人说话,从没出过远门。为什么给自己弄这么个差事?一闭上眼睛,我就感到害怕。于是我就睁着眼睛,看着黑夜一点点退去。
在澳洲的两年里,我先后搬过8次家,每次都是买份报纸,看到有人招租就打个电话,问到地址,然后带上地图就过去看房子。每次都是新的地方,和不同的陌生人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但再也没有失眠过。
后来听说我的另一个考托福的战友去了德国,下了飞机当天晚上就给爸妈打电话哭着说:我想回来。还有后来遇到的同学,有不敢自己坐火车的;有看房子大白天也要人陪的…
其实大家都不勇敢,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恐惧,只是那个时候,我们不能不勇敢,所以就都勇敢下来了。在你最无法忍受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忍受过来了。
上帝的巧克力
Lifewaslikeaboxofchocolate,youneverknowwhatwasinit.
——《ForestGump》
阿甘的妈妈说:“生活就像一盒包装精美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在这部情节离奇,充满暴笑场面的电影中,惟有这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备受鼓舞。
我是一个喜欢设计未来的人,总是每走一步恨不得看三步那么远,贪心地想把盒子里的巧克力早早都尝遍。上高中的时候,就设计着大学生活;上了大学没两年,就开始为出国留学刻苦备考。出了国呢?
在那个全国人民一起迈入新世纪的2001年的春节,我会干什么?如果用我以前极其贫乏的想象力来预想的话,无非是全家一起吃吃饺子,看看春节晚会,即使稍具创意一点,也不过是和几个死党找个热闹的地方扎个堆儿,无论如何也逃不出歌舞升平,尽享良辰美景的范畴。
但是,这回打死我,我也想不出来了。在你们刚刚进入新世纪元年的第一个甜美的梦乡的时候,确切地说在悉尼时间凌晨三点半的时候,我一身短衣襟小打扮(这里是夏天,澳洲的圣诞老人这时候都是穿泳装手举冰激凌的),行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去跟我那帮受苦受难的亚非拉兄弟汇合,学校里数不清的教室和办公室都在等着我们用劳动去改造。
尽管咱从小就受教育说:劳动最光荣,但是当我身背20多斤重的吸尘器,手提垃圾筒,一脸睡意,头发都没来得及梳好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光辉高大的劳动者的感觉。上课的时候跑到阶梯教室的最后一排还怕被老师看见,然而当我背着吸尘器一阶一阶吸地的时候,才发现眼前永远都是台阶,最后一排竟然比登泰山时的南天门还遥不可及。不过令我兴奋的是,那些平时看起来像是三尺禁地的教授们的办公室,这会儿对我来说畅通无阻了,每个角落都要让我的吸尘器过一遍,就像《古墓丽影》中的安吉利娜在古堡探密。
这个清洁热身运动,一直持续到清晨7点半,我和我的亚非拉兄弟们领完了今天的工钱后终于获得了解放。我终于可以卸下那个20多斤重的吸尘器,伸伸懒腰,和21世纪升起的第一轮朝阳打个招呼。然后,我还要飞快地回家洗澡换衣服,去赶八点半开始的第二个场,在那里我是服装店的销售员,一直到晚上六点,我在新年第一天的节目才算结束。
生活总是在不经意间以另一个面目出现,让你有条不紊或是平淡乏味的日子荡起一圈不深不浅的涟漪。我从来没曾设想过,在我的人生进程中,也会去尝试清洁工、售货员这样的角色,更没有想到过自己会以这种方式过了一个如此另类而又难忘的新年。
我的一个英国同学Ean,年过30以后,突然转行来学电视制作,每年的假期都要飞到拉斯维加斯的雪山,在那里干两个月的打理雪橇之类的活儿。现在毕业一年了,据说他一直在印度尼西亚一带活动,在为自己的第一部DV纪录片忙碌。其实之前,他曾是英国电信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按部就班地过着平静的生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生活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贷款买房买车,生儿育女,赚钱还贷。但是,每当他看到自己对面办公桌的那位年过50的经理,他就仿佛看到了自己20年后的影子。在他觉得自己要被这种平静生活淹没下去的时候,突然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于是三年后,他扛起了摄像机在印尼群岛上转来转去。
结束了两年的留学生活,我回到了北京,也过起了上班下班的平静生活,带上一副严肃的面具去认真工作生活。我再也没有机会玩票似地去客串客串服务员、清洁工,似乎生活又定格在我的那片方寸之间的小电脑桌前,每天写稿,拍片,我依稀从年长的同事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的盒子里好像只剩两块巧克力了,结婚、买房,吃一块少一块。
但是每当我觉得人生没有多少悬念,激情也一点点耗尽的时候,我总相信,上帝没有这么笨,他总会在我觉得最沮丧无望的时候,突然给我打开另一扇门。
每当他看到对面办公桌的那位年过50的经理,就仿佛看到了自己20年后的影子。
河东·河西
海水在落日的余辉中泛着金光,游人三三两两地躺在码头上,白色的海鸥飞来飞去。这是悉尼最著名的达令港落日。我捧着一大杯可乐坐在岸边,身边是一大堆报纸,上面的招工广告都被我翻烂了。这是我第七天坐在这里了。每天早上我都会跑到达令港买上几份报纸,坐在这里打电话找工作。因为这里是市中心,离CHINATOWN咫尺之遥,我可以在打电话后快速地赶到打工地点。
又一天过去了,我还没有找到工作,离交房租的日子又近了一天,银行账户上的钱除去交学费已经所剩不多了。我必须在开学前找到工作赚些钱,这样开学后就可以专心读书了。从来没觉得钱这么重要过,但现在甚至到了要为三餐担忧的份上了。我的午饭从麦当劳套餐一度变成了薯条加可乐。
终于在第十三天的时候,我同时接到了两个电话,一个是一家中文报社,一个是一家越南餐馆。看在钱的份上,我同时答应了两家。白天的时候在报社做记者,晚上就到餐馆端盘子。
每天早上,我都搞得像个白领似的,衣着光鲜、洒着香水、出席各种记者会,跟那些参赞、议员以及活跃在CHINATOWN的头头脑脑们握手举杯;到了晚上,脱下水晶鞋,换上服务员油渍渍的工作服,收拾杯盘狼藉的餐桌,在后厨房里忙上忙下。白天的时候,要不卑不亢,端着优雅的架子;晚上的时候,要吃苦耐劳,随时听候厨房的传唤。
常言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若以此计算,咱们的有生之年不过是在河东河西两岸跌宕起伏几个来回而已。而报社与餐馆不过两街之隔,我一天就把河东河西走了个遍。
看在钱的份上,我同时答应了两家。白天在报社做记者,晚上就到餐馆端盘子。报社与餐馆不过两街之隔,我一天就把河东河西同时走过。
精品意味着多次回炉重造
18岁以前,我们统一的身份是学生,只是根据年龄的不同,论资排辈,六年一升三年一长,最终向“大”字头衔迈进,其中的历程着实乏善可陈,惟有迈进了大学这个门槛,才稍有喘息之力。那个时候我们最爱以哲学的名义讨论讨论我是谁我的价值这样的无聊话题,其实心里都自命不凡自鸣得意。
1995年的时候,我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那个时候,咱恰逢少年,又深受各种名人传记的毒害,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从一等奖学金到团总支副书记,一切都被咱轻取囊中。大学毕业,咱一边忙活着留洋,一边在报社上班,尽管年纪不大,但也常被当作记者老师供着,一句话概括,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找不着北。
2000年6月28日上午11点,我被卸在了悉尼国际机场。这个日子是很长时间以来都被当作梦想成真的时刻,而实际呢,则是我一步一步被彻底打回原形的开始。
咱没别的功夫,但是自信读书考试这本事十几年磨练下来,对付那些头脑简单自由懒散的洋鬼子按道理应该毫不含糊。谁知道,这正是我受重创的第一步。我学的是新闻,一上课就傻眼了,除了一个香港女生外,其他同学无论黑白,清一色都是母语说英文的鬼子。新闻这行就是靠听说读写吃饭的,尽管咱的英文苦学多年也不赖,但是,跟这些生下来就说英文的鬼子比写文章,虽然咱也得过几次高分,打过几回胜仗,但比起来确实有点不靠谱儿。
一直以来,支撑我的信条就是“别人行的我也能行。”尽管据考证这是条来自鬼子们的警句,但是,在他们的地盘上却灵光。你以往曾经引以为豪的东西在这里统统都玩不转了,而且横在你面前的似乎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让你觉得怀疑甚至绝望。
后来遇到很多在国内事业有成的人,心境也基本相同。无论曾经在国内怎样,从下飞机的那一刻开始,就只是一个自然人。国内的很多影视明星说起自己的留洋经历的时候,说自己是个普通的留学生,请相信他们绝对不是谦虚,在咱们的游戏规则中,你是老一,可是到了人家的一亩三分地,就得按人家的规矩办事,你必须洗牌重来,再赢了才算数。对有些人来说,这意味着破坏和否定;对有些人来说,这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
那个时候,我只是个初出茅庐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大学刚毕业,彻头彻尾的无产者,就算输都没什么好输的。但是那拨三十多岁到异国打拼的留学生现在想来确实让人佩服,这边的路不管顺利也好,艰辛也罢,已经走了十年八年,现在却突然全部清零,一笔抹去,一身疲惫却要重新上路。
2002年的春天,我拖着那只与我一起闯荡过澳洲的红色行李箱来到了北京,很快混进了一个听起来挺吓人的地方工作,从最初级的活儿干起。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同事曾经很感激地对我说,以前老觉得自己很惨,很失败,但是自从你来了之后,我就平静了很多,你折腾了那么久,拿着洋文凭,不也在跟我干一样的活儿吗?确实如此,到了终点又回到了起点。两年的留学生活,其间艰难险阻不足与外人道也,终修得正果,蓦然回首却发现又要从头来过。
一位过来人曾经告诫,海龟必须要经历两轮磨练,在国外时忘掉自己,彻底国际化;回国以后再忘掉自己,彻底本土化,如此说来,我不过刚刚走完了第一回合,又被打回原形,回炉重造。上帝他老人家造人的时候,也一手捏不出个人型出来,其中必然也要三番五次打碎重来,次数越多,你就越可能是精品。
这边的路不管顺利也好,艰辛也罢,已经走了十年八年,现在却突然全部清零,一笔抹去,一身疲惫却要重新上路。
不舍不得,大舍大得
最怕别人叫我“海龟”,就算在我刚回北京的时候,那时候海龟还没有像现在一样臭大街。在刚回来的时候,确实有些日子,中文说得还不是那么利索,但也咬着牙把溜在嘴边的英文单词给吞回去,生怕露出马脚别人认出来,“嘿,这儿还有只海龟呢。”
让我如此恐惧的原因有三;一是,跟那些泡过哈佛耶鲁,和从硅谷爬回来的海龟相比,咱大不了是个呛过几口盐水的小鱼小虾,腆列其中,怕有点对不起同类;二是,说远点,如果将海龟的来历追溯到三四十年代,把胡适之、林语堂之类的大方之家算做近代海龟的鼻祖的话,我就更不敢往海龟这顶帽子下钻,实在怕辱没先贤,尽管最早咱也是奔着学贯中西这条道儿去的。
当然我并不是要把自己打扮成一副谦谦君子的形象,其实让我最痛的是第三点,最怕别人顺藤摸瓜问我为什么回来,我总是禁不住以小人之心来猜测,潜台词就是:在国外混不下去,回来了吧?!如果我回答说:“曾经有一个绿卡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不想要它,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去选择,我还是不要它!”估计听到这话的人不少会扼腕兴叹:这孩子脑袋准有病!
在学校的二三百号中国留学生里,像我这样铁了心回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张绿卡的人,绝对是个另类。这个圈子里,没几个不是看见绿卡眼睛就发绿的。在澳洲的两年里,对我发出过这样感叹的人不下百十号,企图通过批评、教育来拯救我的热心人士也不在少数。临回国前,在火车上遇到一个东北大姐,看见我拎了一大堆绵羊油、袋鼠罐头就知道是要回国的同胞姐妹,上来跟我搭话说,拿到身份要回国了吧,我说没有,这个大姐立即关切地说:“妹子,要弄个身份办法可多了。”我立即打断她:“照着《移民法》咱哪儿条都不缺。”“那怎么不拿个绿卡再回去呢?”我说“不想”。她老人家差点把舌头吞下去,我知道她心里一定在想:这孩子脑袋准有病!
这话如果从大了说,那是因为咱有一颗爱国心,其实不出国不知道自己爱国。你一定是在远离了自己的土地、文化和同类的时候,才能很时时刻刻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以至于在读书期间回国探亲的时候,朋友都觉得我不是出去被资本主义洗脑,而是到咱们的革命圣地去净化灵魂了。所以,如果你现在再看到海龟们说出点报效祖国之类的豪言壮语,请相信这是真的,绝不是在唱高调。
再说说咱个人的小算盘,不怕笑话,实在是离不开爹和娘。当然如果留在那里,假以时日,我也一定能让爹娘跟我一起呼吸上澳洲的新鲜空气,但是,我知道,即便如此,他们也一定不爽,吃惯了汤面条的肚子怎么也不会习惯意大利空心面。很多在那边的移民家庭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那么我能做的是什么,一周一次电话,一年飞回去一次看看?想想自己已经实在不孝,父母在不远游,别人家的孩子大学毕业就安安生生地挣钱养家,我不但没有,反而跑那么远,让他们为我担惊受怕。我的父母都是极端克制自己的那种家长,他们不愿意因为他们的因素影响我的决定。但是,有一次爸爸终于克制不住了,临送我上飞机前的半个小时内,在宾馆里哭得像孩子一样对我说;“孩子,如果你不在我身边,我这后半辈子什么都没有了。”头一次发现自己这么被需要,也头一次发现爸爸真的老了。
如果没有他们,我能有什么呢?好东西,要有人分享才有意义,你的成功、幸福,都是因为有更多的人一起分享,才会随之放大好几倍。这个世界上,与我关系最亲近的不过是父母两人,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分守在南北半球忍受忧虑、思念和寂寞?绿卡、优美的自然环境、优厚的社会保险?我的答案是:以上皆不是。
从来没遇上过什么大是大非或难以决断的事,绿卡可算是头一遭。当然那个时候,绝对不是没有思想斗争过,特别是在所有人对这个问题的态度都趋同的时候,想特例独行是那么的不容易。甚至在回国的几个月内,看着街头拥挤喧闹的人群、灰蒙蒙的天空,回忆着澳洲一望无际的大海和芳香松软的草地,我也隐隐有过悔意。但是,每当我回到自己几十平米的家里,和父母围坐在桌前一起吃晚饭的时候,我想我得到的已足够了。
从出国到回国,差不多三年的时间里,我想明白了一件事,什么叫舍得。佛家里说:“舍得,舍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任何事情都是有舍必有得,有得也必有舍,只是看你想要舍什么,想要得什么。
成功与幸福,都是因为有更多的人一起分享,才会随之放大好几倍。
谁不是从头做起,谁没有几年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日子。你现在做的所有事情都不会白费。
张子轩
自动化控制本科毕业,前三年闷头做程序,不知窗外几世几年也现做IT业销售,体会入世滋味
细节即品质
1999年夏,同学们相继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大潮。为了尽快找到工作,参加了不知多少次“人才见面会”。这种会在北京多如牛毛,能在会上约面试的不容易,而能在面试上过关的就如鲤鱼跃龙门了。在那个炎热而焦躁的夏季,我清楚地认识到学士学位、四级证书只是一张有资格面试的站台票。
很幸运,在招聘会上一家专门为银行做软件的公司约我面试。当收到面试通知书的时候,我心里已经失去了初次的兴奋,因为这已经是第五家公司了。但我仍然做了充足的准备,带好材料,整理衣着,按照职业培训时老师讲的每一个细节准备应试。
第二天,来到那家公司,前台的秘书将我领进了一间会议室。1999年程序员的从业大军约有几百万之众,即使这样还是无法弥补社会信息化带来的巨大人才缺口,这些人也算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产物吧,他们的壮大就如同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笔试通过后,我成了第一个被面试的候选人。在与人事部和未来上司的对话中,没有任何感觉,只有提问与回答。当我走出这家公司的时候,心想:怎么技术主管总喜欢出一些技术上的难题来成心作对?难道非要新技术人员为他们排忧解难才行吗?我不住地安慰自己不要太在意,没关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带着阿Q精神的我,没想到在此后的三天,竟意外地接到了该公司人事部的电话,告诉我在某某日带好学校的推荐信和个人材料到公司报到。
当我再次来到公司的时候,人事部经理与我详谈了工资待遇等公司录用手续。在言谈中,我知道我并不是技术中最优秀的人选,但一件小事让他们决定了雇佣我——我是惟一一个面试后将喝完水的纸杯拿走,并扔到纸篓中的候选人。此后,我有机会看到了主考官对我的面试评语,其中有一段话是:“……技术水平有限,但经过努力可以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一定的素养,做事有始有终,可以胜任研发部门工作的需要……人事部经理某某。”
一件小事让他们决定了雇佣我——我是惟一一个面试后将喝完水的纸杯拿走,并扔到纸篓中的候选人。
择良木而栖
一个辉煌的成功是由一个个小成功组成的,当你不知道你的付出是为什么的时候,就把它看成你成功金字塔的基石。
毕业,带着16年的学识和十几年换来的一纸文凭走上了第一个工作岗位。由于得来不易,因此格外珍惜。在中关村我曾经认识一个跟我一样的人,我们同是当年的本科毕业生,学的同是计算机专业,惟一不同的是我是北京人,他是陕西人,我习惯叫他老杜。
当时的他在中关村帮别人扛机箱,那时我记得他总爱说一句话:“我要找到我在北京的位置。”
刚毕业的我们,如同两条路上的朋友,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做程序的初期,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文盲”,不知道服务器如何配置,更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开发文件,文档格式的要求都要麻烦别人来教。我告诫自己:要学习,要学习一切自己不会的东西!从此我没有了休息日。周六周日钻进图书馆,在浩如烟海的计算机书籍中,吸取我需要的营养,用两天的时间完成SQLSERVER的学习,用一个星期完成示例操作……而后每周如此,通过几个月的积累,我逐渐适应了工作的要求,不再像刚进公司时那样一无所知。
一天,去中关村配电脑,无意中又遇见了老杜,他还在扛机箱。我问他,现在怎么还没换工作。他说,他每周末晚上工作后都去网吧发简历,一直在找工作。我说可以的话,去我们公司做软件或销售怎么样?他摇摇了头说,“不,那不是我的位置。”“嘿,你在这,帮人把机箱扛到楼下。”老板吆喝着他去干活。“好,没问题!”在临走时,他回头对我说:“谢谢你,但我要找到我在北京的位置。”
我继续着我的职业生涯,继续着每日的工作,继续着休息日去学习。
在入冬的一个夜晚,我正在加班赶完最后一段程序代码,手机响了。“哥们,是我,老杜!”“哦,你呀!好久不见,怎么样,现在好吗?”“还可以,我明天去IBM上班!今天有空吗?庆祝一下。”“好,老地方见。”“好,我等你!”在餐馆中我们要了两瓶啤酒和两个小菜,好半天,他才说:“我终于可以去IBM了!”“祝贺你,怎么现在转运了,有人介绍吗?”“没有,我发了很多封简历,基本每星期一次,一个是IBM,一个是HP,一个是微软。我只想到这三家公司任职。今天终于找到了我在北京的位置,来干一个。”……那晚,我们喝了很多酒,他高兴,我也为他高兴。
而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在环境艰苦的时候始终坚持理想?
他总爱说一句话:“我要找到我在北京的位置。”
杜杜(笔名)
原名杜莹,自小驽笨,爱幻想,对朋友真诚。有时会钻牛角尖,所幸少时有母亲宠爱,大时有朋友相助,一路走来,甚觉幸运。总觉命运对我有些偏袒,虽然也在不断努力。无数的人从我身边走过,我会珍惜每一个真心的朋友。目前正在为人生又一个目标而努力,我相信付出总会有收获。最大的人生感悟是想鼓励那些不自信的人,我以自己的经历作证,我能做到的,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取决于你愿不愿意。E-mail:dd0993@sina.com
打开自闭的牢
谦虚点吧!我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我要用谦虚和好学来弥补这个缺陷。
我的故事就是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时光要追溯到十八年前,灯光下,母亲正在为我这个愚钝不开化的孩子辅导作文。所谓作文,不过是个看图说话,一年级学生入门的那种图画,几个小孩帮大爷大妈扫雪,最后高兴地在门前堆了一个可爱的大雪人。小小的我愣是看不明白,不知道那些人在做什么。也许你听来感觉有些夸张,我敢“对灯发誓”,确实如此。于是母亲只好一边为我讲解,一边“口述作文”。于是乎,我的作业完成了。不只语文如此,其他课程也都马马虎虎。
我一直怀疑当时的我有些自闭,总是迷迷糊糊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仅上课走神,而且胆小得厉害,记得一次上学迟到了,老师照例问,“为什么迟到啦?”淡淡的一句话却让我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后来比我来得晚的同学都应对了各种各样的理由而回到了座位上,只有我——一个内向自卑的小女孩,干脆打定主意不说话,结果被老师罚站了两节课。
其实,这本身倒也无可厚非,小时候笨点的孩子并不罕见。我只是一直不能理解面对这样一个傻傻笨笨,一点看不到前途的孩子,母亲何以能那么执拗地把我送到离家很远、教育质量最好的学校读书,并且风雨无阻地接送我上下学达六年之久。每每想起记忆深处那单薄瘦小的身影,都让我这个早已成年的人泪湿衣襟。母亲总是在我特别沮丧的时候,不厌其烦地为我讲丑小鸭的故事,教育我通过努力,将来就能成为有用、有价值的人;告诉我水滴石穿的道理……我就这样懵懵懂懂、只有感激、没有成绩地上到小学四年级。
今天想起来,可能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的质变,也可能是老天为母亲所感动,为我的生命安排了一个契机。暑假到农村玩耍,我记下了二十几篇日记:农民伯伯的装束和劳动的场景、坐牛车的经历、黑狗妈妈和花狗妮妮的故事、农村雨后的景色……妈妈看到我随手写的纸片,很高兴,就给我买了一个当时很漂亮的塑料封皮的笔记本,让我工工整整地抄写在本上。当时,我读到了一则震撼我幼小心灵的格言——“谦虚点吧!我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我要用谦虚和好学来弥补这个缺陷。”我把它用心地写在了日记本的扉页上。
开学后,我成了年级里的“日记明星”,我的日记本在全年级传阅、诵读。新来的老师为我批上了热情洋溢的评语,鼓励我继续努力……从此以后,支持我的,不仅有无私爱我的母亲,更重要的是,我混沌的内心有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鞭策着我快马加鞭地前进。
小学毕业时,我以全城区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初中,后来顺利考上大学。人生如戏,谁又能想到,我这个迟到都说不出理由的孩子大学时参加校辩论赛,而被评为“逻辑思维优秀辩手”?生活真是妙不可言,大学毕业后,我还从事了需要大量与人接触的报社记者工作。
回忆起来,孩子的思维世界是一个很单纯的世界,他渴望得到爱和承认。比之成人,他们仍是一个处于弱势的群体。对于我这样的笨孩子,母亲从来没有因为成绩不好而责难我,她告诉我,只要努力了,虽败犹荣。母亲也从不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她不仅因为自己的兢兢业业成为了学生眼中的好老师,而且一点不肯降低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近五十岁的人了,还在学电脑、学上网,前些日子还说要学开车……如今,她成了我眼中童心未泯的老天真。
有个人,一生不能忘记,母亲;有一种爱,一世难以回报,母爱;有几个字,一辈子受用,谦虚好学!
我混沌的内心有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鞭策着我快马加鞭地前进。
我要和这块石头一起慢慢变老
有人形容谈恋爱,就好像在海边捡石头,大家都会捡喜欢的那一颗。一旦捡到一颗你最喜欢的石头,便把它带回家去,好好对待它,因为那是你惟一的石头。而且要记住,从此后不要再到海边去。永远相信,你已经找到最大、最美、最适合你的那一颗。也有人总结感情“三不”政策:不急结婚;不怕付出;不轻易放弃。
以上两句话的结合,我奉为经典。当然补充一下,这些石头都是会说话的,他们都是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愿意和你回家的生命。
其实,结婚前就是在捡石头,你可以信步寻找,瞅瞅这块,掂量掂量那块,可以不慌不忙地做做“爱情的游戏”。一旦你决定了捡哪块石头回家,此后不要轻言放弃。在这个过程中,即不管是在捡石头还是找到了最后的石头,都不要吝惜你的付出。
寻找石头时,最可怕的事情是沟通不畅:表达的羞涩以及爱情进行时中的瓶颈状态。于前者,遇到真正的感情,要清楚:表达的恐惧和付出一生的幸福的代价,孰重孰轻?成熟一点吧,也许将来说不的人恰恰是你。于后者,挽回我一个朋友即将终结的爱情的竟是沟通的畅达,这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并增强了对这种关系的信心。
千万不要轻易选择婚姻,更不要为了爱情之外的任何一个理由结婚。在你没有很好的心理准备作一个好丈夫或者好妻子之前。因为如果你没决心做个好丈夫(或者好妻子),那你就得不到好妻子(或好丈夫)。婚姻和恋爱不同的是:婚姻无法随时维持高亢的状态,或者设计一个个浪漫的场景;婚姻是一场大赌注,需有万全的准备、周详的计划、十足的信心,然后再去押它一把,即使是这样都还有可能输掉。所以,必须作好足够的心理准备,足够的勇气,足够的耐心去面对一切可能面对的问题。如果在赌博之前不是足够的爱他,不是心甘情愿地愿意跟他风雨无阻地走完一生,那还没开始就已经输了。
我们是凡夫俗子,有理由也会本能地寻找快乐的感情生活,简单快乐的感情是美好的,更是需要滋养的。感情如花般娇嫩,需要心培血灌。既然选择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就要用一切智慧和心力去完善感情,克服各种人为以及非人为的困扰。大学时和一个男孩很有默契,属于爱情前奏的那种,最终由于他的家庭背景我却步了,冷冷地疏远了他。毕业后,就在我选择了别人开始谈婚论嫁,即将走向婚姻时,竟得知他的背景已经一夜之间化为乌有。遗憾还是感叹,我已经想不清楚了。
其实爱情是人生惟一的、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当你有了一个心爱的人,你就有了原动力,从此,你们两个人既要共同面对这个世界中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最为苦涩悲凉的境遇、最为无奈的奋斗后的失意,也要共同走过无数的朝阳和黄昏,无数油盐酱醋、锅碗瓢盆的和谐与不和谐的音符,经历虽然单调但却真实的人生。
谈恋爱就好像在海边捡石头,大家都会捡喜欢的那一颗。一旦捡到一颗你最喜欢的石头,便把它带回家去,好好对待它,因为那是你惟一的石头。
田传彬
硕士毕业,早年在联想集团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后赴新加坡飞利普公司,做软件开发,97年以来潜心钻研牢记英语单词方法,其著述刚刚面世
每个人都会有时来运转的一天
“EveryDogHasHisDay.”
——西方谚语
中国的说法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所处的环境不同,等待运气到来的时间的长短都会有所不同;还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与耐力不同,所以获得运气的方式和结果也都会不同;更因为每个人的付出和贪心程度不同,所以对运气的期望值也不会相同。自助者天助,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成功才是值得夸耀的;皇天不负苦心人,有付出终会有收获。
七年前的某一天,我决定写一本背GRE单词的书。那时我正在准备GRE考试,背单词背得很辛苦,而且看到其他同学也都背得异常辛苦。在有效破解了几个难记的GRE单词之后,我便雄心勃勃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这条荆棘丛生的不归之路,当时我给自己定的要求是,每个单词特别是难词只要看一遍就能够记住,而且是牢记。随着被破解的单词数目的增加,我的信心也在一天天增加。虽然越往后难度越大,但是我破解单词的方法和技巧也在不断提高。到2002年中的时候,终于按照自己的标准破解了全部GRE难词的记忆问题。
其实到2000年春天的时候,我已经完成了80%的工作,那时我就开始有意识地接触一些GRE考生和英语专业的朋友,他们对我的背词方法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先后在北京邮电大学和人民大学等高校举办的背词讲座也在同学中产生了轰动效应。但当我拿着书稿找出版社出版的时候,却屡屡碰壁,其中一家出版社给我的回话很委婉,说我的东西太个性化,听到这句话,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有的出版社虽然同意出版,但要我包销,这我做不到,第一我没有渠道,第二我没有钱。后来又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无果而终。不过我始终坚信,我有这么好的东西,肯定能够遇到识货的人,到那时也就离我出头之日不远了。2002年11月8号,苍天终于开了眼,在我身心俱疲忍耐力已达极限快要放弃的时候,世图北京公司王黎君小姐的一个电话使这一天成为我时来运转的一天。
从大的方面来说,世人的结局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以喜剧收场,一种是以悲剧谢幕。但人生的遗憾往往发生在最后一步,有时候只要再坚持一天甚至一个小时,就会时来运转,进入到柳暗花明的另一个境界。我在新加坡工作时,曾经听房东讲过这样一件不幸的事情。他的一位亲戚喜欢买彩票,几十年如一日期期不拉,而且总买同一个号码,但从未中过奖。后来由于年事已高生活拮据且又卧病在床,就漏买了一期,而那期的头奖开奖号码就是他一生钟情的号码,老人在听到这个结果的当天晚上眼睛还没来得及闭上就离开了人世。这件事让人在感叹世事无常的同时更加确信坚持的重要。
人生的遗憾往往发生在最后一步,有时候只要再坚持一天甚至一个小时,就会时来运转,进入到柳暗花明的另一个境界。
李钧
某地方大学本科毕业,先后在广告公司和公关公司任职,现出版社编辑
合理的是训练,不合理的是磨练
这是袁咏仪饰演的《花木兰》中所说的一句话,一身男军装的木兰倔强地对劝她离开的好朋友说,“军营中合理的是训练,不合理的是磨练!”不经意地触动了我的灵魂深处。
这句话在职场中同样适合,在人生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顺心的事或艰难险阻,这需要我们有一颗坚韧而豁达的心和强烈的信念,否则就容易被烦恼和失望淹没,留下的只是埋怨和忧伤。
正如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一样,同样也没有完美的公司,只有相对适合自己的单位。四年来走了四家公司,都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然而渐渐成熟的我如今会懂得哪些对我是最重要的,不会因小失大,也不会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
刚毕业进入当地一家颇为知名的广告公司。我被分到一个最年轻的小团队做广告业务。初出校门的我只以本性待人,以为亲切随和听话就可以落个好人缘,谁知结结实实地碰了职场上第一个大钉子。到现在我也没太明白为什么部门经理会那么抵触甚至厌恶我。也许在大学里被一帮自认为绅士的男生们惯了一身的“毛病”:跟经理出差不会想着为他拎包,因为我将这一现象归结为男女而非上下级;坐在长途车上习惯休息一下眼睛而不是搜索街边的广告客户。第一次出差就落得了工作不主动、不会讨好领导的印象。对于我不幸的是,他并不体谅我初入社会的背景,更不当面责备我,而是时不时的冷嘲热讽,让本不聪明的我只感到不舒服却不知为什么。另外,当时公司新进了两个大学生,她分在另一个部门,他就总是跑到那个小女孩座位上谈天说地,不时地当着我的面夸上几句。我又怎会感觉不到他的用心?!
于是,虽然从不加班,我却觉得很是劳累。并渐渐地不想去上班,每天早上醒来都觉得压抑。现在看来只是小事一桩,然而当时的我一直在顺境中成长,从未遇到过人事方面的挫折,也没有尝试过跳槽,不知该如何面对。日子一天天地捱过,终于给自己找了种种公司不适合自己发展的理由,不理睬老总的挽留,不体会同事的规劝,没有找好下一家去处,就逃似的离开了。当时觉得窗外的天格外蓝,终于可以自由爽快地呼吸新鲜空气了,不必再在压抑的环境中生活了。
现在看来近乎于可笑,然而当时就是这样过来的。后来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台湾人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一系列出国留学考试,并顺利获得了签证。更幸运的是,他还获得了助学金——为一个实验室老师做助理。然而,两个月后传出一个消息:他自杀了。他在遗书中说明只有一个原因:他实在受不了那个老师总是骂他“IDIOT”(白痴)。或许因为他的英语并不是那么熟练,或许因为他的动作不够快,不管因为什么,他已带着遗憾和不满离开了人世。听到的人都说,其实要摆脱这种困境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找中华联合会的组织为自己出头,可以辞掉这份工,再说歪一点,还可以写点恐吓信什么的,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走绝路呢。这是典型的“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呀。
正如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一样,同样也没有完美的公司,只有相对适合自己的环境。
成熟与幼稚,两念之差
面对IQ只有75、学校纷纷拒收、路边人以异样目光看待的儿子,要强的母亲坚定地给小阿甘灌输信念:“Never,ever,letanybodysaythey’rebetterthanyou!(孩子,不要让任何人觉得他们比你强!)”
只有心智成熟的人才能正确而坚定地看待自己,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我也是在渐渐地摔打与领悟中慢慢甩掉自卑,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价值在哪里、有几分,而少受外在的影响和别人的评价。
刚来北京时,进了一家服务于IT业知名企业的小型公关公司。进去后才发现我居然是公司里学位最高的一个——本科生。老板也蛮器重,同时负责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于是,本来就习惯加班的公司对于我而言,更是不分白天和黑夜。那时我误以为这是京城工作节奏快的现象之一,也当作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然而不只如此。体力和脑力透支的我有时会处于混沌的状态,却没有人能够理解。公司里到处是埋怨的语调,不是埋怨电脑就是责怪同事,聚在一起数落一个人更是家常便饭。我的搭档是一个比我还小两岁的女孩,经常指责我动作太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她给我一些电话要打,两分钟后看我仍然未打就开始数落,“想什么呢,怎么还不打呀?真受不了你,这么慢!”我听后条件反射似的立刻拨电话,事后我想,并非我那么一无是处,只是我们两个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不同而已。比如我拿到这个任务之后,首先想的是打电话的次序,然后是怎么说合适,盲目地打电话并不一定最终效果好。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渐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也不愿总在别人的埋怨中生存。两个月后就离开了公司。我相信处于这种状态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涉世不深的年轻人。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一般人的确不能长期处于忍耐或另类的状态,而应找到适合自己并能被对方接纳的地方。如今的我仍然算不上优秀,然而我很少再因为别人而影响对自己的判断,甚至影响自己的心情。我知道我的价值在哪里,在哪些方面是我能做而他们做不到的,我有我独特的价值,我也相信自己有成功的一天。就像一句话说的——初生时由内到外是哭,历炼后由外到内是笑。第一次真正大笑你自己的那天,你就成熟了。
相信大家都听过佛经里释伽牟尼说的“木炭与沉香”的故事。他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就是许多人手里有“沉香”,却不知道它的珍贵,反而羡慕别人手中的木炭,最后竟丢弃了自己的珍宝,做了个守着木炭的人。就像安排一个不会电脑的博士生去做打字员一样,他一定比不过一个学识能力都很低的打字员,如果把他长期放在这样一个位置并被打字员嘲笑的环境中,他的结果会怎样?也许拿破仑过于狂妄,然而在我们遭遇挫折时,不妨一笑:“我的个子是比你们矮,但如果你们因此而蔑视我的话,我将马上砍下你们的头,消除这个差别!”
只有心智成熟的人才能正确而坚定地看待自己,而少受外在的影响和别人的评价,不轻易地否定自己,也不盲目地夸大自己。
当你害怕时一定要面对
“做还是不做?”思想在激烈地交锋。
“李钧!万一做砸了,公司就毁在你手里啦。”一贯一惊一乍的女经理竟把这句没深没浅的话撂在面前。
“FACEITWHENYOUFEELSCARE!”浑厚激情的男中音不停地撞击耳膜。
“你在害怕什么?经理说的话可以不予考虑,这只是民间论坛。虽然请的是业界名流,但只谈学术不涉及任何敏感话题,她想的后果没有可能出现。”
“为什么还不行动呢?为客户做公关宣传需要这次活动增添亮点,也必会有许多媒体争相做长篇报道。何乐而不为呢?”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领导对你现在的工作挺满意的,干吗再另生枝节呢。你要不做就没人能挑出错儿,做了说不定就挑出一堆不是啦。”年长的同事谆谆劝导。
“我对这一行根本不了解。万一和这些高层打交道时,因为外行或说错话被一口否决呢?万一……”如果决定不做这件事,一定可以找到一万个理由。
“Whenyou’reafraidofsomething,yougotstandupandfaceit!”我不禁有点热血沸腾,毅然拿起话筒开始行动。定主题,选论点,送请贴,交谈,邀记者……一周的时间忙得滴溜溜的转,心里却满是意外的新鲜和充实感。回忆那两年的职业生涯,从对行业一无所知,到慢慢与各路中层成为朋友,至自此接触高层,感觉自己也渐渐起了许多变化。
“FACEITWHENYOUFEELSCARE!”它带给我的不仅有那次小小活动的成功,还有这本书灵感的由来。有时感觉上天蛮眷顾我,一个小种子可以有多次收获。
那时我刚看完《勇敢人的游戏》,充满感情色彩的父亲的规劝——“当你害怕时一定要面对!”——在心里强烈的激荡。
放弃无休止的较量
虽然较量使人进步,然而,不再较量,专心走自己的路,所表现出来的庄重、尊严、雍容、华贵,也令自己欣赏不已。
——松下幸之助
人往往在比较中失衡。大多数人在同学、朋友、同事之间一定不是最优秀的,看着身边的人突然过上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的生活,许多人的心理容易失去平衡。我曾经亲眼目睹一个朋友,有一段时期处于一种非常焦燥的状态,只是因为有一天看见一个上学时远不如他的同学上了电视,身份是某某执行总监。“他居然能混到这份儿上!”依他的话说。本来以为刚买了新房可以在同学中稍稍得意一番,岂料还有比他更如意的呢。于是开始整天盘算着开公司,买车,提早得到别人羡慕的一切。但是我们都明白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他都没有积累到那一步,开公司无异于拔苗助长,加速夭折。
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有一个女朋友在聊天时这样问我,“难道你看着你的同学都考上了研究生甚至博士而无动于衷吗?难道你看着同学们都有房有车过着富足的生活你却在租房,不难过吗?”她是一个心很强的女孩,工作每天加班,业余时间逼着自己考注会、考研、挣外块,像上紧的发条一样,心里却没有充实的祥和,满是焦虑不安。其实我明白她的工作能力很强,如果一段时间只专注于工作和事业,一定会做得非常出色。她本不必因为身边的人都是研究生而去考研,龙生九种,种种不同,我们每个人只需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奋斗无止境,欲望同样无止境,那么幸福是什么呢,难道是别人眼中羡慕的神色吗?俗话说“鞋大鞋小脚知道”,天涯冷暖,甘苦自知,为什么我们总要因为别人而影响自己的心情呢?只要我们的心安宁、祥和、满足、奋斗不息,不也是很完美的生活吗。面对朋友的富足和安逸,我们最好的作法是衷心的夸奖和祝福,因朋友的幸福而感到欣慰和高兴。这样,幸福就从他那里流到你心里,因为幸福和快乐在分享时是享用不尽的,不是吗?
其实是否幸福在多数情况下只是个人的心态和感觉问题。有人在遇到挫折时总会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并不以为然。我们遇到的并不总是不如意事,只是常人容易犯的小失误。我们不能渴求每个人都豁达开朗,每个人都优雅温顺,每个人都顺着我们的思维讲同一个“理”,就像不能渴求这世界没有犯罪、没有战争、没有背叛、没有蚊蝇一样。爱人的背叛令自己心痛,就不能再折磨自己痛上加痛;准备郊游的周末下起了雨,不能说自己运气背、老天不公;丢了钱包,不能因为小偷的可恶而让自己心如刀绞。天知道,这都是极自然的事情。我们的修养当然不可能达到面对这些事情时平静如水,但至少可以减轻我们的痛苦,尽早走出雾区,吮吸新鲜空气,我们可以做到,嗬,也应该做到:笑看人生。
刘墉说过:“人的肉体是尘,归于大地;人的灵魂是灰,归于天空。”想到这儿,还有什么不能释怀呢?
我们不能渴求每个人都豁达开朗,每个人都优雅温顺,每个人都顺着我们的思维讲同一个“理”,就像不能渴求这世界没有犯罪、没有战争、没有背叛、没有蚊蝇一样。
林之
某出版社小编
滚石不生苔,转业不聚财
Arollingstonegathersnomass.
——谚语
现在有一句话经常挂在一些人嘴上:“工作不开心,不开心就换呗”。于是,我们急匆匆地从这个写字楼窜到那个大厦,看起来洒脱至极,可并非每一个人炒过老板后就能够海阔天空,真正可心了。反倒是不少人在转战职场之后,觉得自己“伤痕累累”,颇不得志。于是,他们的结论就出来了:“天下老板一般黑”。
其实,天底下没有几个小喽罗是心情绝对舒畅。而我恰好也是不开心的之一。从我半年前到这个公司以来,我旁边的座位上已经换了三个人,这还不算我所坐的座位和我斜对面的座位上的“前赴后继“者。
我所在的部门很有特色吧,四个人的编制,除了我上司那个位子是稳定的,其余都变化太快了。原因很简单,我们不幸遇到了一个“非常上司”,说他非常,是因为这个家伙某些时候伪善,绝大多数时候都面目可憎到让人不忍再看他一眼的地步。他性情乖戾,反复无常,官僚主义习气严重(他还不是政客呢);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算计着理所当然属于我们的各项补助和工资,加班是义务劳动;极度漠视下属的感受,三十大几的人了还没学会尊重别人;极其挑剔,而这种挑剔在正常人看来就是为工作的顺畅进行设置障碍。
我对他也怀恨已久了。
曾下过一万次决心要辞掉这份工作,可每次的第二天我又准时出现在办公桌前。为什么呢?有人会说是不是太没能耐了,都这样了还做什么劲呢?
为什么呢?我也在问自己。一句古老的格言一直潜伏在意识里,随时跳出来清醒容易发热的头脑。“转业不聚财”,这个“财”就不一定是money了,它同样可以指“才”,你的经验、你的能力、你对这一行业环境的熟悉、你对本职工作的专业程度以及你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等等,都可以在一个专业的公司里获得,需要的,只是你付出一段不能太短的时间。于是,如果你已选定了一个方向,并且又是在一个能给你提供平台的公司,那么,请别太着急跳槽。
毕业时间不太长的人经常会有茫然的感觉,不知道方向在哪里,只是不甘心现在的位置。工作这么长时间以来,我尽量的学会调适心态,不再急于求成,而是积蓄实力,武装自己。尽量忽略上司那张臭臭的脸,更加专注于手中的事情。也许这也是卧薪尝胆的一种表现吧,不要让一些次要的事情影响对你的生命有重大影响的决定。
尽量忽略上司那张臭臭的脸,更加专注于手中的事情,不要让一些次要的事情影响对你的生命有重大影响的决定。
别让老板问住你
别让我问住你!”上班刚几天,我的上司这样对我说。当时我并不以为然。
没想到厄运很快降临了,编前会上,我把自己觉得编得很不错的书稿拿出来时,上司开始发问了,一个接一个,问得我张口结舌,无力招架。心理防线一崩溃,根本就不会组织语言了,只能支支唔唔企图尽快蒙混过关。可恰恰碰上了一个不依不饶的领导,真的是上天无门入地无缝呀。当时感觉糟透了,充分明白了什么叫做无地自容。
很不幸,这样的场景我经历了三次,最糟糕的那次,是我觉得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满心以为绝没问题了,可在坚持了几个回合后,我又陷入了僵局。感觉很委屈,于是乎憋足了劲儿决定坚持到底一言不发了。最后,领导看小女子实在可怜,沉默片刻之后说,给你时间,但是下次别让我再问住你。还是那句话!天哪,我都要疯了!
心里也曾对上司的这种苛刻强烈地犯嘀咕:想让我比经济学家还专业,那我还在这儿做什么?可是没办法,工作还得继续。
由于在上司跟前已经成了惊弓之鸟,所以每次在面对他之前我都会小心谨慎、细致无比,把自己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发挥得淋漓尽致,不放过任何一个能被他挑出刺来的点。
不久之后,我明显地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在精心准备之后,底气特别足,上司问什么我非但能对答如流,还能提出一些他都没有想到的观点,让他很是意外,慢慢地开始对我赞赏有加了。我呢,一开始还仅仅因为在精神上战胜了领导而沾沾自喜,后来就发现好处远大于此,由于对自己负责的这一领域了然于心,处理起事情来就游刃有余,俨然也是一“专家”形象了。
后来,我有点感激起严厉的上司来,虽然当时很痛苦,但是训练了自己的严谨性和责任心,这些对于事情的成功极其重要,许多貌似可以忽略的细节其实可以决定一件事情的成败。有人能够有耐心有能力把你问住是好事,那是在对你进行严格的训练。从此你就会有意识地注意那些大多数人都不会理会的地方,而具备这项素质可能会是将来成功的关键所在。
偶然的一个场合,与上司聊天时得知,这句话是一位在业界享有盛誉的老人对下属的一贯要求。而今,他当年的部下都已名震一方,但他们谈起成功经验时莫不说到,自己的成长就是从“别让我问住你”开始的。
试试看吧,虽然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但对于做好事情来真的很好用,一定别让老板问住你。
开始还仅仅因为在精神上战胜了领导而沾沾自喜,后来就发现好处远大于此,不知不觉中我已俨然一副“专家”形象了。
李耀军
生于1976年,1999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广告传播学专业,同年进入河南日报广告处,2000年辞职,2001年进入中国青年报青年时讯,现在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任职,同时担任报纸专栏作者和撰稿人。小时候曾沿街叫卖冰棍和棉花糖,大学时期做过小贩、食堂服务员和建筑队小工。毕业四年来,曾从事广告管理人员、IT企业媒介部经理、报纸广告业务员、报纸校对、经济记者、时政记者、媒介经营研究等众多职业。不相信人生有成功与失败之分的谎言,坚信生命是一次短暂而难忘的旅行,我们所能追求的就是旅途愉快,同时尽可能多到达几个景点。E-MAIL:liyaojun007@163.net
生命是一次难忘的旅行
少年时候,我常常对母亲说长大后要流浪天下,这种梦想决定了我的人生道路,自大学毕业,四年之间我已经从事了六种工作。我并不想告诉别人频繁地跳槽好不好,我只想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告诉朋友们,我把生命看成了一次难忘的旅行。
在我的心中,到大自然中畅游是旅行,尝试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作,体验各种职业的乐趣,同样是旅行,只不过是职业的旅行,是人生的旅行。生命只有一次,具有不可逆转性,不会再重来,所以尽可能丰富人生的体验会使我们的生命变得美好充实。
为了做一回老师,大一暑假我参加了农村三下乡活动,到小学里给学生们上音乐课;大三到啤酒厂做市场调查员,坐着货车游览遍了河南所有的地市;我还利用实习期间到北京一个建筑工地打了一个月小工,与农民兄弟同吃同住。毕业以后,我分入河南日报,工作稳定富足,一生的工作状态已经一览无余,我对这样在一个大院里消磨到老的生活很厌烦,就辞职到了北京,看生活还能让我经历什么。我先到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做媒介部经理,成了白领IT人士,工资待遇很高,也很流行。但我的理想是作一名记者和专栏作家,于是一年后到了一家报社,从做广告业务员开始,忍受着每个月200元的工资,又接着从事了校对、记者、媒介研究人员、新闻策划等数种工作,对一张报纸各个环节都熟悉了。然后去了一家顶级杂志作时政记者,直到落脚在一家传媒集团。这段旅程充满了奋斗与艰辛,却也美景不断,令人流连忘返。
我忘记了“生命是一次难忘的旅行”这句话来自哪里,也许书上,也许是我创造的,每想起它心中就满怀美好的感觉,我用我的经历诠释了它。有篇小说叫做《跳来跳去的女人》,大家都认为跳来跳去不好,但我从来不是为了单纯体验而换工作,每一次跳槽都有更高的追求,都是为了一个理想和目标,而且我从事的工作都有连贯性,前面的工作为后来的积累了经验。如果生命是一条河,我们在河上旅游的时候,绝不能只顺流而下,更不能随波逐流,逆流而上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对于年轻人来说,只要勤奋敬业,工作调整并不是坏事,被辞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多一份工作就多一份经历,等于多看了一个风景区,而最美的一定是下一个。生命的旅行与自然旅行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生命的旅行路线是自己设计的,而旅行的精彩景点要通过自己努力创造才能到达。
当你经过努力奋斗,却不得不打起行囊继续走路的时候,请一定牢记,生命是一次难忘的旅行,旅途的美是需要边走边看的,你不要只顾低头赶路,也最好不要因贪恋美景而徘徊不行。
你不要只顾低头赶路,也最好不要因贪恋美景而徘徊不行。
诚实是被低估的武器
古语说:最强大的力量是诚实,在这个信誉为稀缺品的社会,诚实是一个人最大的美德。与诚实相关联的是忠诚、正直、真实,而与诚实相对立的是虚伪、欺骗、欺诈等字眼。一个初入社会的青年,诚实也许是他可以拥有的最有效的武器。
诚实是一种被低估了的美德,尽管有关因诚实而受益的故事不胜枚举,但往往很多人认为诚实将会暴露自己的缺点,从而伤害自己的形象。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面对用人单位的面试时,由于担心对方会因自己有缺点而拒绝自己,有意识地将自己的能力与成绩夸大,同时掩盖自己的缺点,以期博得对方的好感,殊不知这正走进了误区,因为相对你的缺点,用人单位更重视你的诚实,他们甚至会为了考察你的诚实而设置“问题陷阱”。
史瑞林毕业于北京商学院,在学校里不是高材生,也没有入党,但是在国务院某部的公务员面试中,她却高居第一名。当我问她面试的心得体会时,史瑞林告诉了我一个意外的答案,她说:“如果说考官对我回答还满意的话,原因应该是我将他们当成了自己的长辈,诚实对待,不夸大自己,也不拼命掩饰自己,显得比较坦诚吧。”
我问史瑞林考官问了些什么?她说印象比较深的是问为什么在大学没有入党,她的回答是这样的:“上大学的时候,我一直在积极争取入党,交入党申请书,也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但是后来人家上课的时侯就没有通知我。我想是自己的表现还够不上党员的要求吧。我会在工作中继续努力,争取实现自己入党的愿望。”史瑞林告诉我,当她回答完毕这个问题,她发现几个考官都在微笑,那种微笑是一种会心与理解的表示,她的坦诚打动了考官。“所以,一定要诚实,说假话肯定会表现得不真诚,为了弥补谎言而承担的心理压力会让你在面试中付出惨重的代价。”
诚实的品质相当于一个人的内力,你的武功招数再高明,一定要有内力做基础,才能发挥克敌的威力。诚实能够带来对自己人格品质的信心,而这种自信可以影响考官的对你的判断。
我的哥哥大学毕业以后,曾接受国家行政学院的面试,考官对哥哥说他脸上有一块黑色的胎记,恐怕会影响公务员形象,哥哥的回答十分精彩:“我脸上确实有一块天生的胎记,那是父母的恩赐,我无权选择。我报考的是国家公务员,我想各位老师今天在这里肯定是为国家选材而不是选美的,如果各位是来选美,我想我不合适,但如果是选材,我相信自己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哥哥既坦率承认事实,又自信地将考官的注意力纳入选材与选美的判断中,一举改变了考官的印象,以致几年后考官还对他的诚实与自信念念不忘。
“我脸上的确有一块天生的胎记,但我报考的是国家公务员,如果各位是来选美的,我想我不合适,但如果是选材,我相信自己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早晨从正午开始
路遥是我最敬重的一位中国作家,他一生与贫穷搏斗,呕心沥血地创作,最终英年早逝,被誉为用鲜血和生命写作的人。路遥是来自农村的青年真正的知己,他用书中高加林、孙少平、田晓霞的形象激励着从农村奋斗到城市的青年,并满怀感情地抚慰着他们因搏斗而受伤的灵魂。
我自小出生在农村,后来到小城市上学,然后去省城上大学,直到现在到首都闯荡,人生的跨度和心理的落差都常常令我难以承受,寻找朋友的速度赶不上环境变化的节奏,压力、自卑、浮躁、孤独的情绪,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轮番袭击我的大脑,使我痛苦不堪。
这时我总能想起路遥,想起那个看上去古朴、迂腐却有着最强忍耐力的中年人,好像我的痛苦只有他能够理解,也只有他能告诉我生活需要忍耐和奋斗。路遥有一句话成了我与他息息相通的纽带,成了我与路遥具有相似生活的重要证据。这句话来自路遥完成《平凡的世界》之后,发表在《女友》杂志上的创作札记,叫做“早晨从正午开始”。
大学毕业以后,我进了一家报社的广告处,工作稳定,收入丰厚,分房在即,前程和人生一片明媚却也一览无余,我心里无由地多了许多恐慌,人生刚刚开始,怎么就像要结束?这是不是我喜欢的职业?兴趣和工作哪个更重要?对于家境贫寒、负担沉重的我来说,成为省报正式干部的诱惑是巨大的,也是我父母日思夜盼的好结果。但是在这里没有我的梦想,我的兴趣是做一名记者和专栏作家。在长达一年的思考过程中,我认定这种稳定的工作只能保障我平平安安地走向死亡,却不能给我的生命增加意义。
一年之后,我辞职了,并下决心努力成为一名记者和作家。辞职后的半年,我没有找工作,而是租了一间小房,开始看书和写作。黎明入睡,中午起床,常常一个星期不见一个人,白天窗外的麻雀,夜晚汽车的马达声成了我最亲近的朋友。深夜是学习的好时节,但也是最容易被悲伤击中的时候。我在享受读书乐趣的同时,也总是被生存和未知的恐惧包围着。这个时候,我就开始怀念路遥这个神交已久却再也无缘见面的朋友,想象他“早晨从正午开始”的生活,想象他那如老黄牛一样,疲惫不堪却奋蹄不止的样子,顺带默想一下孙少平在学校里饿得头昏眼花的困难日子。这个时候我就有一种被朋友围拢的温暖感觉,有这些人与我一样有着理想,和我过着同样的生活(出于崇高感,我当时将自己的苦难夸大了),这使我悄悄地将自己升华了一下,隐隐有与他们比肩的感觉,因为路遥与我还是有共同点的,我们的早晨都从正午开始。这种默念的习惯成了我坚持苦读的加油站,在我的平凡的世界里,我把自己想象成了孙少平,与路遥并肩向艰辛与苦难的生活进军,这种信念支撑我熬过了无数不眠之夜,甚至当我由于过着不见天日的生活,加上房间潮湿,起了一身牛皮癣时,仍有勇气幽自己一默,“我终于有点像路遥了。”
坐在电脑前敲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已经是一名记者,兼一个专栏作者。每一次想起起一身牛皮癣的日子,我都很奇怪地感到幸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翻了翻一个青年的读书笔记,他这样写路遥和他的书,“虽然那段艰苦的日子已经不再,但孙少平的朴实,对苦难的承受,以及年少气盛的闯劲,都值得我学习,高三的时候不管冬夏,都是5点钟就起床,有时候也觉得很苦,但是一想到孙少平,我就想自己受的苦太微不足道了。一直到现在,我还有一种想去尝试苦难的情结,这也是和当初读这本书有关。”路遥已经成为青年最伟大的励志导师,也是我的导师和朋友。
路遥是与苦难相伴的,他好像很少得到快乐,这是他和我们比他幸福的地方,我们有条件进行快乐的奋斗。犹太人说的一句话与“早晨从正午开始”有异曲同工之妙,叫做“一天开始于日落”,犹太人这样解释:为什么一天要始自日落呢?因为与其明亮地开始,黑暗地结束,倒不如黑暗地开始、明亮地结束。
我认定这种稳定的工作只能保障我平平安安地走向死亡,却不能给我的生命增加意义。
年轻的对策
我毕业后第一个单位是省级机关,由于我是个不安份的人,一年以后我辞职到了北京。面对眼花缭乱的高楼和数不清的机会,我告诉自己,要开始学着推销自己了,就像推销一件商品。
我大学专业是广告传播学,有推销自己的意识,当时我考虑如果要在北京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卖点,也就是自己独特的长处,然后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我开始计算自己的资源,毕业于新闻系,学广告学,第一个工作是在报纸广告部,我的专长应该还是在报纸的经营管理方面。理清了自己的专长,就要寻找理想的目标了,由于用人体制的原因,中央级大报不是合适的去处,其他一些早已成熟的报纸也不需要我这样有激情没经验的年轻人,于是我将目标集中与北京市场上新兴的报纸和中央级报纸的子报。最后锁定了中国青年报的子报——青年时讯。
青年时讯是北京市场上新兴的报纸,隶属于中国青年报,报业大腕云集,会要我这样的毛头小伙吗?因为没有北京工作经验,我寻思按正常的渠道寄送简历肯定没戏,只能独辟蹊径,主动上门推销自己了。为了对报纸有所了解,我先买了几期青年时讯研究了一下,做到知己知彼。
我怕被一口回绝,所以连电话都没打,就带着简历直接去了青年时讯,找经济信息部主任。主任不在,我就打通他的手机,对主任说我想找他谋一份差使。二十分钟后与主任开始谈青年时讯的广告经营,然后主任告诉我对我主动上门的方式很感兴趣,同时认为我对青年时讯很了解,欢迎我到报社工作。我在北京的工作就这样搞定了。分析原因,我想是在主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显示了强烈的信心,加上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像我这样工作经验不足的年轻人来说,一定要充分了解想要去的地方,才可以和对方进行正常的沟通,才可以弥补年龄与经验的不足。
到青年时讯工作后,我依然遵守了这一原则,先没有着急开展工作,而是花时间对报纸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对自己的工作心中有数。这样,当两个月试用期满,我向报社总编辑寄出了一份《报纸问题整体分析与解决方案》。一个星期后,我被调入了编辑部,负责报纸的经营研究。
这是一次成功的求职经历,其中不乏运气成分,但我想既然能成功申请到职位,应该有可借鉴之处。首先是对自己有信心,是在对对方了解的基础上的信心,其次是主动推销自己,并且掌握推销自己的艺术,让对方了解你的实力和你的要求。
对于像我这样工作经验不足的年轻人来说,一定要充分了解想要去的地方,才可以和对方进行正常的沟通,以弥补年龄与经验的不足。
你离炮火够近吗?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
这是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的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也是世界各国战地记者信奉的圣经。卡帕在西班牙内战中拍摄了不朽的作品《一个士兵的死》,他离被打死的士兵只有几米远。卡帕被地雷炸死于越南战争中,传说临死前他还按动了一下快门。卡帕身体力行,以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为战地新闻事业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这句话也是令我最激情澎湃的格言,在我决心以笔为旗,从事匡扶正义的新闻事业之始,我就将卡帕这句话当作了战斗的口号,并在实践中力求做到离采访对方距离最近。
2003年4月,大学生孙志刚惨死广州收容遣送站事件被媒体报道后,迅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各界群情激愤,纷纷揭露收容遣送站对农民工实施的罪恶。我当时正在中国《新闻周刊》供职,极力要求实地采访收容遣送站,经过争取与谋划,杂志社同意我采访天津市收容遣送站。
由于收容遣送站实行封闭式管理,不对外开放,缺少外界的监督与制约,所以在公众眼中这是一个神秘的堡垒,从这个堡垒中散发着监狱一样的气息,发生着殴打、敲诈、奴役以及其他种种不为人知的罪恶行为。这种采访,从正常的渠道是得不到真实信息的,对方会给你提供虚假的事实或干脆拒绝采访,为了了解到事实,采访到真正的新闻,我需要和被采访者近距离接触。经过考虑,我决定冒一次风险,化装成民工,主动将自己投进收容遣送站。
白天我先在太阳下暴晒大半天,晒得一脸油汗,然后到海河边,将衣服沾满泥土,然后再将上衣撕出一个窟窿,最后将头发弄乱,化装成了一个衣衫褴褛、神情萎顿的农民。为了使自己的神情更像农民工,我一天没有吃饭。晚上十点,我来到收容遣送站门外,蹲在值班室门口,紧张地等待着被收容,并设想着进去以后将要对的可怕遭遇。十分钟后,一个值班人员出来,看见我,呵斥了一声,“闹鬼呢你!吓我一跳!”又进去看电视,半个小时后,另一个人出来开始与我交谈,他告诉我由于非典,收容遣送站怕传染,已经不收容人了。我想出种种理由要进去,他显然是奉了上级指示,无论如何不让我进去,并且最后给我出了一个主意,要我到火车站去,睡在候车室,并且可以在站里讨饭要钱,等讨够车票钱,就上火车回家。
最后的结果是我采访到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由从马路上不由分说往里面抓人,到现在由于非典一个不要,抓与不抓转变神速,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不负责任,对农民的人身安危全不放在心上。
就这样,虽然我并没有真正地进去,却由于近距离接触了“炮火”,采访到了视角独特的新闻,所以仍然是一次成功的采访,同事也对我深挖亲历的采访作风表示钦佩,我告诉他们,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还不够近。
卡帕在西班牙内战中拍摄了不朽的作品《一个士兵的死》,他离被打死的士兵只有几米远。卡帕被地雷炸死于越南战争中,传说临死前他还按动了一下快门。
让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从童年起,微笑对我来说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奢侈品。小学五年级,我参加了学校合唱队,开始被安排在第一排正中间。我注意到音乐老师总是看我,对我做出微笑的表情,第二天老师突然中断了训练,严肃地对我说:“你长得那么漂亮,为什么总皱着眉头呢?你到最后一排去。”显然眉头紧锁的我影响了老师的情绪,从那时我开始明白我并不讨人喜欢,而原因是我不喜欢微笑。
那件小事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以至十几年过去我还念念不忘。我开始对着镜子研究自己,观察我的家庭,我现在才知道,母亲患有抑郁症,而父亲正承受着生活的重压,看上去严肃而忧郁,于是难怪老师说我看上去像一个忧愁的小老头。我处于班级主流之外的边缘位置,我认定是由于我不善于微笑,而且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悲观主义者,我一直在寻找机会证明自己。
大学里我开朗了一些,与同学打招呼谈话时偶尔会有笑容,但人们总是问我是不是有心事,因为他们看到了我隐藏在笑容之后的忧郁,我极力想表白他们误解了,皱眉只是我的习惯,一个从家庭继承的坏习惯,实际的我是友善而且渴望交流的。但这个习惯使我实际上并不受欢迎,它影响了我的交往,甚至影响了我的爱情。我努力改变着自己,辛苦地尝试使自己绽开些微笑。直到有个机会彻底地改变了我。
那是在1999年的新年,一个晴朗的冬天,我买了一份《南方周末》,读到编辑部新年献词,有这样一句话,“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诗一样的语言像小溪流进我的心里,然后从眼睛里涌出来,温暖溢满了我的心房,我对微笑的迷惑豁然开朗。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我突然读懂了微笑,微笑不是交往的技巧,微笑其实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是自信与开心的自然展现。微笑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表情,它证明你内心不带虚饰自然的喜悦,而这种喜悦的情绪会深深影响你周围的人,会像冬天的暖日给周围带来温馨和宁静。如果我们希望别人喜欢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保持微笑。
另外一个机会使我最终学会了如何微笑。2002年,我有了一个女儿,我迎来了女儿生命中第一个微笑,纯净圣洁、充满喜悦,那一时刻,我如看到天使降落人间。婴儿的微笑具有令人心醉的神秘力量,当女儿对我灿烂地一笑,我就决心满足她的一切愿望,同时情不自禁地露出我最温柔的笑容。
女儿是世界上最棒的微笑教练,朋友们发觉了我的改变,因为我在改变自己的同时也改变了他们。我的微笑被形容为夏天的雪碧——晶晶亮、透心凉,和冬天的烤红薯。
最强大的力量是真诚的微笑。无论顺境逆境,请微笑并保持微笑,因为你的微笑可以改变世界。
让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当你微笑的时候,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悄悄放出。
我迎来了女儿生命中第一个微笑,纯净圣洁、充满喜悦,那一时刻,我如看到天使降落人间。
王晓澜
研究生毕业,某知名网站项目策划人,现已飞赴美国深造
天鹅断翅之痛
海伦凯勒:“当你感受到生活中有一股力量驱使你飞翔时,你是绝不应该爬行的!”
一个朋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去上海出差,晨炼时看到宾馆花园里有一只白天鹅。他很高兴地走过去和天鹅玩耍。天鹅应该是会飞的,只有会飞的天鹅才是真正美丽的天鹅。可是,他却发现这个天鹅无论怎样拍打翅膀都不能飞起来。一问宾馆的服务人员,说是因为怕它飞走故意把天鹅的翅膀筋给掐断了!
我经常想起这个故事,经常觉得生活中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像那只白天鹅。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被人剪断了翅膀上的一条筋,当开始想飞翔的时候,却怎么也无法振翅。我们左看看,右看看,就是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怎样才能自由地高飞。
记得我小时候,父母都很严厉。每当我在外面跟别的孩子争吵或打架,回来必定是一顿痛打或痛骂。长大后当我跟别人发生争执或冲突时,往往就是话都没说明白就有一种想逃的心理。直到今天,我连一般电影中的凶杀场面都不敢看。而父母在跟别人说起我们兄弟姊妹的时候,不是摇头就是叹气,总之是我们没有一个是好孩子,没有一个能成大器。尽管现在我已经研究生毕业了,也能应付一些场面了,但我心底里仍是害怕竞争,害怕一切比赛,哪怕是同事举行的友谊赛。每当我面临压力和挑战的时候,就觉得紧张,总认为自己不行。
我们也能够想起在工作中的很多经历。当你兴致冲冲地给领导提出自己对工作的一些新的想法的时候,领导让你先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的工作;当你热诚地对单位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的时候,却发现领导从此对你比较冷淡。相反,一些在各种场合都在赞扬领导的人成了单位的红人;还有,当你辛辛苦苦、克服了很多阻碍取得了一些成绩的时候,你发现同事们时不时地冷嘲热讽,也总是有人紧紧抓住你在此过程中的一些小失误不放。
于是,我们就渐渐地不能飞了。
但是,还有一件更可怕的事情:我们也开始逐渐成为父母、熬到领导,我们也开始用各种的方式来掐断我们的孩子、我们的部下以及我们的同事翅膀上的那根“筋”。尽管呵斥可能变成了纵容,打骂可能变成了溺爱,但结果却好像和我们经历的没有太大的不同。
希望我们的生活中少一些断翅的白天鹅!希望更多的人能快快乐乐、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这个广袤的世界!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被人剪断了翅膀上的一条筋,当开始想飞翔的时候,却怎么也无法振翅。
成长以放弃自我始
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卧虎藏龙》我几年前就看过。前两天又重新看了一遍,李慕白最后的一句话突然撞击在我的心头——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为什么这段话现在让我砰然心动?因为它述说了一个现代社会最需要的意识和心态:开放。我也是在最近两年的工作中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我其实没有多少外在的收获,工资没长、职位没加。但我却能感受到自己的内心因为开放而竹子拔节般的“飕飕”的成长声。
人们经常谈到“开放”,却没有多少人去细想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我认为开放是一个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打开自己的头脑和心扉,收集各方面的相关信息,并朝着一个积极的目标前进。任何信息或方式都可以考虑,都可以借鉴,但又不能限制或固定于任何事物。头脑中有分析,有猜测,有试探,但始终没有定论,始终以静待变,不墨守陈规、也不墨守己规。开放首先要求放弃自我,能够诚恳听取别人的意见;开放更要求不简单听从和模仿,在客观的基础上主动地分析各种相关信息而自主得出积极的结论和决定,而这种决定又同样是开放的、随时会根据新的情况再做调整的。
开放很难,因为我们总是害怕失去一些东西;开放很难,因为我们对别人充满了不信任;开放很难,因为最爱我们的人是我们自己,最经常欺骗我们的人,也是我们自己,就是这个“自我”挡住了我们想要打开的心门。
但是开放几乎能够涵盖我们所需要的一切良好品质:独立、积极、勇敢、认真、负责、虚心、创新、勤奋等等。只有具备了开放的意识,我们才会不沾沾自喜于自己的优点、长处和功劳,不囿于自我的圈子(坦率地说,我认为我的圈子并不窄,而是很宽阔,宽阔到我怎么也转不出去,一直都在里面转圈圈还浑然不知);只有具备了开放的意识,才能够发现或接近事情的本质和规律而不会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和陶醉,不会被别人和自己欺骗;只有具备了开放的意识,才会根据对事物或形势的客观了解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也只有具备了开放的意识,我们才会一步步、一年年地成长而不是原地踏步或拔苗助长。
是的,当我痛苦地撕开自己给自己戴上的面具,正视自己的所思所想、优点缺点的时候,我知道我的心门打开了;当我勇敢地向上级陈述详实的不同意见的时候,我看见有光照了进来;当我开始真切、清晰地感受到别人的快乐、痛苦和需求的时候,我打开了别人的心门。
所以,开放是必需的!
坦率地说,我认为我的圈子并不窄,而是很宽阔,宽阔到我怎么也转不出去,一直都在里面转圈圈却浑然不知
被自己摘下面具是一种胜利
“被别人摘下面具是失败,被自己摘下面具则是胜利”。
——雨果
你了解自己吗?你认识自己吗?
大家肯定会说:当然。我们在很多时候都会谈到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应聘的时候、培训的时候、工作总结的时候。相信很多人一说到自己的优缺点和目标打算,都会肯定的说:我了解,我知道。
什么是了解?我认为了解不是知道,而是“清楚地”知道,“确切地”知道。能够很确切地知道你想要的东西,该努力的方向,遇到问题会怎样地处理。能够很确切地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并知道如何扬长补短。而在实际生活中,优点似乎每个人都了解一些,而对于自己的缺点,经常是不知道或是不愿意知道。我们会用“懒惰”、“急躁”、“不上进”等等比较中性的词语来描述自己的缺点,却从来不会说自己“狭隘”、“自私”、“嫉妒”、“市侩”、“爱戴高帽子”……这类词只会被我们用来形容别人。但静下心来,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时候,你敢否认自己真的没有上述缺点吗?
最爱我们的人是谁?不是我们的父母、朋友,而是我们自己!照片里我们最先看到的人是自己,试用钢笔时最先写的名字是自己,遇到矛盾、纠纷时首先考虑到的是自己的利益,取得成绩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功劳……是谁让我们懒惰,希望进取却总也不付出行动?是谁让我们心胸狭隘,对别人的成绩充满嫉妒?是谁让我们画地为牢,固步自封?
我们经常觉得环境不好,领导不公,同事无能。我们经常埋怨别人无法沟通、不可理喻,但是这样一个现象却始终存在着:当你一个手指头伸出去指责别人的时候,有三个指头必然指向的是自己!
我想,上帝肯定是想用这种方式提醒世人: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身的懦弱、懒惰、嫉妒阻碍了我们前进,阻碍了我们的自我发展!
我曾经看到几句名言,很有感触。歌德说:我们从未受过别人的骗,我们只是自己骗自己;富兰克林说:最经常欺骗我们的,除了自己,还有谁呢?是的,在很多时候,我们眼中的自己都只是虚构出来的或想象出来的而已,尽管很美,却不真实。就是这种不真实使得我们失去了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前提。
我清楚地记得当我正视自己的缺点时,感觉很是羞愧,甚至觉得自己很丑陋。我讨厌嫉妒,但我发现自己经常嫉妒别人;我憎恨虚伪,但我自己经常当着别人的面说着连自己也不相信的话。但是当撕开面具的阵痛过去后,发现心中的自己变得很清晰,周围的世界也格外明朗。我这才明白这种直接面对并不会导致不自信,相反,它会由于“直面”的勇敢而使你对自己非常清楚,由于清楚而对自己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非常确切。这种确切源于坚定的内心,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改变或旁人的各种态度——赞扬、嘲笑、讽刺而受到干扰和变化。这才是真正地了解自己!
其实生命的钥匙就在我们每个人手中!如果自己不去开启,我们的生命之船就无法发动引擎,而只能是外力推一步,走一步。而开启的方式就在于发现自己,然后否定自己,最后超越自己。
我们会用“懒惰”、“急躁”、“不上进”等等比较中性的词语来描述自己的缺点,却从来不会说自己“狭隘”、“自私”、“嫉妒”、“市侩”、“爱戴高帽子”……这类词只会被我们用来形容别人。
休止符,不意味着终止
在乐谱中有一种符号叫休止符。乐曲奏到休止符的时候就会完全停止,留下一段停顿和寂静。直到下一个音符重新开始。
喜爱音乐的人都知道,这往往是乐曲中最精彩、最令人回味之处。
我们的生命也如同一首乐曲,常常会出现休止符。
生命的休止符有很多种表现。
有的时候,是生活给予我们休止符。我们正兴致勃勃地奋斗在为自己设计好的道路上,突然前面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被迫停了下来。我们经常会以为这些休止符是我们的末路和尽头,一生就完毕于此。但是停了一段时间,我们或是发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或是发现原来似乎不可逾越的障碍已经不再那么可怕。于是,在休止符之后,生命的乐章便重新响起,一若中间并无什么间隔。
有的时候,是我们自己给予自己一些休止符。从前有一位战士,从敌手逃生。半途发现马蹄铁坏了。敌情的紧迫告诉他要朝前飞奔,但智慧却要他停在路边一家铁匠的门口,花几分钟换好马蹄铁。尽管战士已经听见了敌人追赶的脚步,但他仍耐心等着马蹄铁换好。当仇敌和他只有一百码距离的时候,他一下子跃到马上,疾风般驰去,转眼间就脱离了危险。这位战士给予自己的休止符为他带来了更快的速度,脱离了追捕。
休止符带给我们的是静止,是安宁。在宁静中我们可以思考,可以憧憬,可以养精蓄锐。夜深人静的时候,花草叶子的气孔都张开了。这正是它们接受、吸收大自然的露珠的时候,也是我们在安静中搞明白生命的真谛、弄清楚存在的意义、确定自己努力的目标和方向的时候。
前不久我的一个同事突然告诉我她要辞职去上学了。我以为她会和很多人一样,去读个英语、财会这类很热门、很实用的专业。她却告诉我要去四川读烹饪。我当时有点吃惊。在北京呆惯了的人跑到四川去读书,还是这么一个冷门专业,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她告诉我她在二十岁的时候就特别想学烹饪,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没学。这段时间一直感觉很烦躁,也不明白将来的方向,就想通过学习,一来圆了自己以前的梦想,二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同时也思考一下以后的发展。
我真的很佩服这位同事。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常常让我们总是在奔跑,很少有机会停留,最多也就是停下来喝口水。我们跟着一群人努力地跑了半天,气喘吁吁,却经常发现前面好像并不是自己要追求的目标。在迷失中,我们忘记了休止符,忘记了安静,也忘记了奔跑的方向。
让我们看音乐家是如何对付这些休止符的——过了一拍之后,音乐就要重新响起。
编后记
一个辉煌的成功是由一个个小成功组成的,当你不知道你的付出是为什么的时候,就把它看成你成功金字塔的基石。
编后记
七月份公司组织了一个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几个高中生聚集首都听课、游览。很久没有接触比自己小这么多的学生,也仿佛已将那个年代匆匆遗弃。好奇地发现他们竟是那么一致的具有叛逆精神——也许在那个年龄我也曾经因为自以为是而惹妈妈生气,并坚守一套“造反有理”的理论依据。
每个年龄都有每个年龄要做的事情。如今的我竟也开始策划出书,仿佛儿时的护神在远方回应。还在不知天高地厚的时候就梦想着将来要“办”一份杂志或是书什么的,因为文字通过这些载体竟能给人带来那么多快乐、鼓励和慰藉。长大后知道这种朴素的愿望来自于前人总结的“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便是计算一下身边需要你的人是多是少”之语。
也喜欢开个小店的感觉,并不在乎“有聚终有散”的宿命结局,只是喜欢时常人流不息,各色的人聚在一起,然后满足的离去。也许骨子里是非常传统的人,渴望成就感、喜欢热闹,注重亲情、友情和义气。固执着地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将志同道合的人凝结在一起,痛快地交友、投入地聊天、共话灿烂的明天。
也许某一天,因了某个主意或活动,你我他聚集在一起,从此互相扶持着走向目的地。我们这个年龄是需要勤奋奠基的年龄。早在开始做编辑时,就一本正经地向男友表态,“这几年我一定会非常的辛苦,加班会是家常便饭,更会三朋四友常聚,为了我们的将来,你一定要理解!”如今终于体会到创作的快乐,也仿佛憧憬的生活触手可及。仅希望这份快乐和自信能够传递出去,给这个纷繁的世界一点清凉之气。
得甘甜无比。
一个辉煌的成功是由一个个小成功组成的,当你不知道你的付出是为什么的时候,就把它看成你成功金字塔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