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莲峰志

王夫之

总序

  王子曰:岳为峰七十二,莲居其一。为岳西偏,为郡东北,为邑西为上湘东侧,又南为中湘南址。地从岳而去者,渐上三十里级嵩。从函口发者,以次上八十里。萦一宿河源上者,直登二十里。二道稍夷,顾游者从峻级者,多略二道。至其千壑万嶂,两脉坟聚,奔乎莲之一峰。自予观之,形胜表里,可谓奇绝之尤者矣。不显于宋以上,显于乾道中,又湮隔至正嘉间,者君子乃益至,增吟咏,集翰墨,讲艺兴教,以迄于今百二十年所。然而搜微洗邈,追已往之令徽,嗣来者于未洎,则兹山之明灭升降系于一日,未可不慎以当之也。

  夫峰裔于岳,其有志也,与岳存亡。乃旧长兹山者,吏率俗。又正嘉间侈尚排比,不得记叙遗法,如海南邓公修全志,属者非人,以故不驯雅。而安成、宛陵别编翰墨,亦殉时流,又简略不及林泉之胜、烈庙初,峰志毁。壬午十二月,郡谯楼火,全志又毁。议者乃归之序志之咎,不以流散漶漫为惜。则后起者之不可仍袭苟简以增陋,而不知所休戒,其亦明矣。癸未十月,予自郡西八十里,逢寇钩索,草屏莽枝,奔命于峰之下。趾泥头雾,啮菜烧叶,而心翕然喜之。甲申春,出自峰下,心不能忘,无岁弗至,碣石流濑,得尽拾其古茜幽翠之迹。自期兹山与往贤之流揽者,几有遇焉,而不我去。乃穷山址,溯名寓,省裸焫,简物类,采遗音,推衲宿,上断南宋,下止于今,且嘉山僧之不以离乱而废好事,编栉次序,作志十二卷,为言二万二千七百六十有奇,庶俾将来增美有级,区分简撰,渺意缮之,不敢有属。唯先贤残节未即过删。序记诗歌以人存者,或未娴雅。若徇同游,媚名贵,取泽一时,则余痛焉艾之,其不遑已。而昔之游者,自蔑而明,自明而益著,如山斯埤,功或寻尺,千岁悠悠,我不敢知来者之何辞也。

  神祖烝孝,寿母锡经。匪梵斯呗,春晓雷霆。我钦王言,火不敢坏。配禹九鼎,辑南荒怪。恭述敕谕第一。

  不有先者,我则畴知。安成宛陵,叹咏隆口。名山千古,大文不作。予保断编,其忍荒落。述原志序第二。

  眺奇多感,谁守幽茜。彼游斯名,此抱其静。天监以前,莫有知者。我拜惠海,是大喜舍。作沿革第三。

  山之悦目,唯人自遇,靓歆岩石,聊寄晨暮。至其蜿蜒,有归有奔。寻支测奇,游者之门。作形胜第四。

  尊者坐石,其下临池。洲雪鸿踪,师自不知。寄慨后来,谁可欣对。松皴镬紫,映此葱薆。志古迹第五。

  奇人孤坐,有万夫想。奇山僻居,百峰精往。我观此峰,雅称为莲。南北东西,茎叶田田。作附丽第六。

  在宋中叶,天步已艰。孰俾哲人,于此投闲。扪萝对歌,不改其度。后来余子,谁实能悟!作名游第七。

  灵虫修供,不爱雷雨。永新感之,涓其豆脯,彼涓者人,而况废剟。敬告司笾,勿羞豺獭。作祀典第八。

  岩花无言,岭云自横。为动为静,讵可意迎?注昔诸师,以此得度。嗣者无人,荆榛塞路。作禅宿第九。

  虎吟必暮,猿势在枝。丹鹍素鹇,飕猬力狉。冬花雪紫,春果涧落。无云晴荈,带泉香乐。作物产第十。

  一石或传,千峰不宝。自非寒河,白云腐草。前自二贤,后有湛张。大雅千古,不废嗜菖。纂序记第十一。

  或存其人,或惜其群。宁我抱罪,不俾坠闻。苦吟高唱,雅道今昔。青山劳劳,阅人无极。删诗第十二。

  与岳患难,唯岳知余。残梦不忘,我报灵墟。始以宸章,迄于韵藻。天地闭塞,文之归老。作总序第十三。

莲峰志卷一

敕谕

神宗皇帝谕敕壹道

  皇帝敕谕方广寺住持及僧众人等:朕惟佛氏之教,具在经典,用以化导善类,觉悟群迷,于护国佑民不为无助。兹者圣母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命工刊印续入藏经十一函,并旧刻藏经六百三十七函,通行颁布于本寺。尔等务须庄严持诵,尊奉珍臧。不许诸色人等故行亵玩,致有遗失损坏。特赐护持,以垂永久。钦哉!故谕

  之 宝  万历二十二年月

原志序

莲峰翰墨志序

  南山之留,余与师泉刘君、讷溪周君时对床。方广住僧真定持所藏晦庵、南轩二先生暨当时诸贤先后所遗题咏欲为山志,以传山中。曰:“无俾兹山,遭名贤多而守之者,顾落寞也,亦蕲子有续焉。且将持此为高客款也。”余曰:“可也。”岳之胜也,高则祝融,深则莲华。或曰,高不可以久居,深可探焉。高览而深探,岳之胜也。斯志也,盖具见乎深林窈壑为深栖之胜者矣。然在今距宋乾道,盖三百余年,何倏如昨日也!宇宙寥廓,俯仰今昔,不有感于游人者乎?二翁遗响,至今日诸贤可以指计焉,何踪迹希阔也?岂曰花源路迷,石梁云隔者类邪!言之可诵不一也。而固有厌尘鞅者,抒幽愤者,适恬旷者,肆遐览而寄闳谈者,深探邃论,皇皇焉,身若营乎千古者。知言者之于斯也,察性情矣,区人伦矣,其道污隆,其时升降,可以观,可以兴然者矣。然则君子之至于斯也,可以资德矣。登高而作赋,独云乎哉!兹山僧款客,奚止于茗具蔬盘,亦奚止清泉白石,烟树云萝,毕供其所有者哉!亦奚止乎其岩栖堪寄,为不落寞也哉!因书其简,且为正其次第,题咏之后,志二贤祀典祠田,并其寺业修复之迹云。嘉靖壬子冬十一月长至前七日,三峰山人前监察御史安城刘阳序。

  壬子之夏,余求师友于安城,与师泉、三峰二君子聚讲数月。秋,复同入南山。至是过莲峰下,谒晦庵、南轩两先生祠。祠在方广寺,云两先生尝宿此,故祠之。感仰兴怀,旬余不能去。寺僧真定辈裒集今昔诸吟咏,刻梓以永兹山胜事。三峰刘君为次第而序之详矣。余于兹抑有感焉,恒言曰“地灵人杰”,是以人之贤不肖责之地也。人亦有言“人杰地灵”,是亦地之暗系于人也。观兹集焉,辨矣。南岳之莲花峰,在崇岗绝洞中,深入而幽潜,八峰矫好,若青莲出水,蜕埃壗立,净明奇丽,岳之一胜也。禅修寂学者,往往择而栖焉,宜其人之高洁远俗,世缘不能染也。然惟传梁之时有高僧惠海,迹似影响。嘉靖初有洁空者,坚志苫行,复兴法门,是兴废由夫人也。名贤贵客,选胜搜奇,游观必至,然惟宋之两先生及近代诸君子数篇,其胜已晔然增辉,视和璞白珩有光焉,是章暗由夫人也。观兹集焉,辨矣。兹集诚兹山之墨宝乎!寺僧能世修其师之志行不替,兹山之兴而章也,其有既乎?两先生不远千里,会友问学,风雨冰雪,淬志弥励,笑谈咏歌,箴规斯存,其一游一息一话一字,人皆爱慕敬仰之不置也,固宜。后来君子,遐心苦志,时发泄于吟咏间,非徒寄兴于山水者。兹集也,可以尚友,可以考德,可以稽往,可以知来,览者将有取焉。余过时荒学,仰止前修,负良朋而愧山灵也。谨题末简,用记永怀云。嘉靖三十一年壬子冬腊月八日,宛陵周怡书。

  莲峰志卷一终

莲峰志卷二

沿革

  古莲花峰,其地潭也。数峰相逼,自山西北溷水于是曲流三百余里,至一宿河口入于湘潭。逼水初派,瀑为纾流。传萧梁时惠海尊者旉法于此,磬烟际举,五丈夫集焉。尊者已心亿之分别同异,不起于心。法已,五丈夫辞去,尊者讯之,具以龙告,且云:“闻师威仪,以何为供?”尊者曰:“以地大供。”良久,没去。有顷,雷电振簸,左绕潭,右林樾,籁响夜不停音,迟明视之,迤峰斥潭,平沙如夙洽洽者。居人、山衲俱诧异之。时梁武帝方隆佛教,天下翕然称之,故其说不中隐,以闻于朝,则惠海尊者鼻祖之自来也。或曰:惠海尊者为方广开山,盖海印双僧之流也。

  寺以尊者故建,今寺后拜经台乃其址,始于天监二年岁癸未,历陈、隋、唐、宋、元,或革或沿。然此山以龙立,以法沿,由梁以前未显,实为潭始基之故出梁始。既历陈、隋、唐、宋、元,明兴,寺盖未绝。年湮久渐圮。嘉靖二年癸未,僧洁空德蕴、义天德仁修之,板屋铁瓦。洁空者,即偈所谓七十三年老洁空之禅悦也。

  又历九十六年所,万历四十七年己未,火。僧少庵如峰、安然性柱再建。

  又历甫九年,崇祯元年戊辰,火。己卯,督学使迁治郧中丞昆山王公永祚、澄川属僧凝然、性翰。壬午,学使梁溪高公世泰汇旃益命之。性翰出其衣钵、资粮,以隆武元年乙酉十一月十二日再造。与其役者,楚抚义兴、堵公胤锡、仲缄。衡阳王介之石子、管嗣裘冶伸、夏汝弼叔直、王夫之而农襄之也。

  呜呼!山岂不以人哉?则朱张二夫子最矣。匪徒峰也,自唐元和韩子登南岳,望蓝岭挥涕焉,嗣宋三百年矣,非二夫子谁可与登岳者?况峰之岧峣一隅,多荒岁月者哉!又非尹子、湛子、刘子诸人之兴起于二百年后,则两夫子不传。二贤祠者,祠两夫子者也。湛子若水、尹子台、刘子阳初建,亡岁月。田与祠,尹子所捐也。

  嘉会堂,湛子所命也,以命祠。

  祠与寺废未兴,高公世泰问其址,乃立五楹,骈立,窈然幽邃。弘光元年夏,堵公胤锡隘之,作前宇,王介之、夏汝弼、王夫之实经营之。

  始火,仪部曾凤仪舜卿迁祠主于集贤,礼也。《记》曰:“庙火,三日哭。”寄主于别宫,古之道也,不旷食。

  祠成,奉主于故宫者,衡山知县董公我前受于、衡李朱公子觐永、李吴公晋锡。董以癸未殉节死。名祀煌煌,援贤益彰,非其人弗翔,董令协也。

形胜

  凡峰胜不系于峰者,弗缀;不倚于峰者,弗缀:小苗裔于峰者,弗缀。故云峰形之胜,自天台来,南迤径妙高,折入寺。寺径菁幽,泉鸣履下,洑出林间,耳不绝潺湲,日穷于苍翠,到恋响台下,乃复见妙高以北坟起蜿蜒,其一支也。

  自观音峰来,西援径数小峰,入寺,有三巘壁立,若倚傍屏护之。错落口垂,矗为万叠,而山得不俭,此又其一支也。

  自国清东来,径朝阳,上为潭,水绝潭而东,水气白,隔山不能壁立,湃腾未息。径数邱或林麓,或頳冈,峰之水又注焉。又绝,水桥争接之。入寺,则西峰援大坳以迄乎北,周匝若罗,画溪绣谷,咸在其中,此又其一支也。

  自大小坳来,通天一栝,北下鸟道危崖,乃得泉石,青葱幽咽,宜游者之乐憩乎!此峰径之胜,莫妙于两坳。然自寺望之,仅见出道,不见胜处,其一支也。

  凡入莲峰,观其簇立,叠瓣堆根,知名之自立也。凡入莲峰,四山向拱之,天台揖之,两坳奔之,观音翼之,前旷后窈,知形之自来也。凡入莲峰,亭午见日狂,飚见风,或屏或障,或控或扶,坦焉中开,知寺之自基也。凡入莲峰,山见幽,水见咽,林见未得之树,驯不畏人见猿鹿。人静道生,知两夫子之有乐于此也。山胜盖备矣。

  谭子曰:“方广宜自为记。”夫自岳来者,目淫于能仁,心醉于福昌,渡北斗岭,登亲生坡,固知岳之不穷也。得方广而后餍焉,而且得不系之岳。岳之有方广,天地之有蜀也。蚕丛道尽,是有锦城。今割蜀而委之,是昔者小宜有五丁之辟也。然奇险幽异,观于蜀者浅天下。谭子曰:方广宜自为记,大辞也。

  雨光初霁,林樾洗洁,若碧若萦,蜿其北峙者,湘乡之荆紫也。山不尽荆紫,荆紫最映。下为平田,中间数十里若一畦,此又一大支也。

  古谚曰:“湘随峰转,望衡九面。”由衡阳下者,西见白百岣嵝,南见荆紫。由衡山下者,昭潭之间,高或见祝融,或见天柱,未有见莲花者。湘为岳镜,峰匿其英,殆山之隐逸者与?

  峰雪最绝,晓云时口,弥望森白,人立其中,天与四映。春晴之夜,月檐闻响,萧瑟噌吰,困泉初细。虽非赏者,凄感肌魂,果不复信有人间世矣!

  《衡岳志》曰:“莲花峰。方广导居其下,四水萦绕,山如莲瓣。”

名迹

  嘉会堂 两夫子同三山林用中唱和迹也。(后毁,今建)

  天下名山 宋徽宗御书,降于方广,立坊。(后毁)

  古镬 寺有千僧镬。(今毁)

  娑罗泉 寺后,传有娑罗树覆其上。

  洗衲石 石平向,泉水逸其上,薄流清驶,如可洗濯,即惠海尊者洗濯处也。太守海南李焘斗野镌其上。

  补衲台 寺右,惠海尊者补衲处,一石鼎立,林樾幽集。一曰啸台。

  啸台 补衲之别。粤人张博读书其上,岳和声镌之。

  恋响台 谭友夏元春以易啸台也。

  车辙亭 寺右,相传百八阿罗议运粮于此,憩力分餐,以为灵迹。

  岳游碑记 竞陵谭友夏元春撰,朱菊水司马时分帅郧子,命衡倅陈允问镌之。树阴泉上,乃谭子所自择处。记见后卷。貌云响水,诚一时之绝构也。

  古马迹桥 平田流水,上此即岳矣。张南轩记云登马迹桥即此。

  飞来钟 相传飞来。凡寺多托之。此钟鸣异常钟,知非人间金火物,信寺宝也。

  卓锡泉 高禅飞锡地,或双僧之流卓杖于此。

  灵源阁 誉禅师所居,以馆洪觉范。宋以上名刹也。

  甘露灭斋 灵源阁之别,觉范有铭,见《禅宿志》。其去甘露灭者,万法未起,本无甘露,而何有灭?万法既起,乃知甘露,于是费灭。传谓范少罹忧患,隐衡岳,乃立此斋,则其早年未离文字而得魔,固非禅觉之夙达也。

  潭字 黑沙潭三字,大径三尺。苍藓剥白,游者或见之。

  峰字 妙高峰。寺右。镌县岸上。

  涌几 王夫之镌。诗叙曰:“大坳而下,平桥丛石间觉有异。已忽两石临水,下石承上石,旁壁顶覆,可度可登。予命人为级,穿折于肩肘之间,搀度裂处,顾其逼郁,尚以翔移为苦。造形以来,悠悠者谁望而目之?则经此者,又可知矣。举酒酹石,貌以涌几。今往后来,游览相积,风雨苔藓之所不忌,则此石其传也已。时崇祯甲申阳月望后:

  旷古登应少,问之石不知。此山初得主,于岳觉增奇。叶动鸣泉处,桥寒亭午时。有来增胜概,切莫突西施。”

附丽

  南石廪峰 在岳西南,其上方阔十丈,形如仓廪,有二户,一开一阖。《湘中记》云:“开则岁丰,阖则岁俭。”上有承天寺、玉清宫故址、风穴、雷泓、鬼栽石、诵经坛、陈真人炼丹台。传有胡浮先生者,盖得道士,尝乘白鹿游之。峰下白羊坪。寺之址也。

  西白云峰 在石水源上,有石灰庵,出五松树下,闻水田声,即衡阳矣。

  东北天堂峰 火岭头、炼泥填,皆其地也。又为潜圣峰。

  潜圣峰 在岳右。昔高僧希迁游南岳,寻方广惠海尊者,了无踪迹,一日见精舍号方广,遇尊者,诘之,留一宿去。

  妙高峰 寺后。左潜圣,右妙高,其中平坦,即五龙拥沙成地之迹。

  天台峰 寺西,天台智者拜楞严处也。有拜经台遗迹,

  西北狮子峰 下山矣,峙若蹲猊,鼻目巉刻,然柿蒂峰亦名狮子,王子游此下,易其名曰旋帽。自峰下视之,若累发,光髹宛然,小头岭、石梯子、段宿岭,皆寺地也。

  南桐油岭 有西明寺,林泉旷异,下可安步。

  明月峰 有承天、楚日二寺遗址,与寺对。逾之,即小嵩山。

  排子岭 明月峰后,莲峰之支裔,垂结于此。

  黄沙潭 黑沙潭 白沙潭 从莲花峰下注水右绕,三潭系之。旧传梁海尊者送五龙王各居其所。沙以色分,黄沙最上,黑沙最胜。林官瀑,寒风射人,森森不可久。即虎迹黄叶,四时皆有、两潭倾注,惊湍泛日,诚绝观也。至白沙稍夷下,即马迹桥。

  溪波岩 寺西朝阳寺下,山穴郛开,中容一亩,有僧结室于此。相传虎猿经,岩留啸而去,不敢久睨。出寺西北去,即望见之。

  黑山 寺西,渡两涧,过双江口,绝壁如立,山菁幽特甚。自马迹桥来者,二十里外,四望苍黄,郁蓝悬浸,如在顶际。向背数四,乃见山植枫粟桃梓,大者合抱。世庙时,郡建雍王府第曾命官采,下至一宿河口,至不继,乃辍。今两傍微径,夹三潭而下,传即本道也。近稍凋谢矣。而夏风瑟响,冬雪琼峙,犹为巨胜。中有小静室数十,或立或圮不常。

  铁牛庵 黑山下古刹也。迩年有慈严师卓锡于此,曾翻藏方广。会火,将及师处。安坐不动,曰:“吾将脱。”此火竞风回,师以无恙。乙酉,乃寂去。庵存。

  大小坳 万木千章,幽泉曲涧,下有老营,竹树菁蒙,以抵能仁。

  亲生坡 “亲生”语出佛典。下坡渡桥,两林荫山,非亭午不见日。有野庵,火毁矣。址存。

  莲峰志卷二终

莲峰志卷三

名游

朱文公

  公讳熹,字元晦。新安人。宋宁宗时,累拜焕章阁待制。乾道丁亥十一月,访张南轩于潭州。时洪觉范在峰,公有怀同异,邀张南轩及林择之,由潭抵岳,后自马迹桥登峰,迟久,有唱和集,公道步天降,至游屐遣兴,吟章调玩,不以方板为限。今寺中人犹能道之。晚归武夷,遂以终老,卒谥文。明赠先贤,从祀孔子庙廷。而嘉靖乙巳,尹洞山台合南轩立桐峰下,凌今不废。

张南轩

  公讳栻,字敬夫,别号南轩。先世绵竹人,父浚以中兴功第一。公虽将家子,尤以道学为己任,与朱文公交良善。乾道中,出知潭州,同游方广唱和,有《唱酬序》并诗十八首,见后卷。今合祀祠中。公累拜秘阁修撰、湖南提刑,明赠先贤,从祀孔子庙廷。

林择之

  林择之,讳用中,闽之三山人。同朱张二先生上峰,始终与游,偕唱和。官爵亡考。

  王夫之曰:“方广之游,唐以上阙。宋得三子,而一几绝。两公屹然。峻削其列,后之视今,谁曙谁灭?万星其荧,以敌晨月。”

顾东桥

  顾磷,字华玉,别号东桥。吴县人。官抚楚中丞;奉祀南岳。喜咏讽流览,信宿方广,作二诗去。

邹东廓 子善、孙德溥附

  东廓先生,讳守益,字谦之。安福人,试礼部第一,累官国子祭酒。与余姚、温陵诸君子同以雅志新学自任,所游从者日至。登岳,憩方广,有作见后卷。子迹泉讳善,孙四山讳德溥,俱以文章儒术著隆万间,先后游方广,有诗记,三世于岳唱叹相躅,明兴一氏而已。

尹洞山

  尹洞山,讳台。永新人。与甘泉、东廓诸子登岳雅集,问二夫子迹,怆然久之,为立祠。尽刻诗板,买山垂祀。当其时,天下无事,讲帷森立,诸君子雅有人望,修素期于清泉茂林间,询吊往迹,理弦竹笾豆,忾然如见古人。自今言之,诚綦盛已。先生累官大宗伯,祀于岳。

湛甘泉

  甘泉先生,讳若水。广南人。时新会陈徵君者,唱正学,英绝皆瓣香向之。先生闻道良久,宦游过岳,陟方广,问二夫子祠,追和其诗,与洞山、东廓诸子扳萝吟啸,旬日乃去。先生累官大司马,受知世庙,卒谥文简。

罗念庵

  余闻之长老:罗殿撰念庵者,郡给谏祝公咏之年友也。一旦,祝公门启,阍者帚治庑舍,有方袍布巾操吴音者,呼“祝咏何在?”阖室尽讶,奔以告,给谏曰:“此吾念庵也。”摄衣追之,已去。迨三十里及焉。褫舄踏芒屩,入衡山,啸咏良久乃归。衡之人士至今以为美谈。殿撰讳洪先,字达夫。江西吉水人。正德间,廷对第一。忤大珰,出官,终赞善。闲恣江湖,所至揽山川,论道而去。至岳,知二夫子憩莲峰久,欣然游之,作唱和序。方广名游,当世庙中诸先生濆集,而后阳和张太史、杨武陵、谭寒河之流,乃继以接迹,以暨于今。先武后格来者不穷。王子曰:“余俟之巳。”

刘安成周宛陵

  二公游不详,皆以嘉靖壬子有和念庵诗,盖其后也。安成讳阳,号三峰,官侍御。宛陵讳怡,号讷溪,官给谏。

赵文敏张江陵

  文敏公讳贞吉,字恒之。内江人。江陵相公居止,字叔大。两公以才略相业冠嘉、万间,诽歌间作,顾没后,人益思之。俱游方广,有诗。后二公六十年,有名臣游者,武陵杨中丞自有传。

曾文简公 曾祠部、伍学参附

  王夫之曰:“为楚人,趾名山下,望岳如衣袂,而或不得游。至岳矣,或不取径方广。径方广矣,或诗与文莫助之。又或吟且记,而人不足以将之,若严分宜之流。下迨周圣楷,又不可胜数。而趾岳之下,几为虚挟。旷古以来,登林岫者永叹隆邱,非此物邪?”衡山先代无人士,宋初有朱昂者,以诗著乾德间,今于岳无考,况方广乎!而湘潭彪居正德美侍两夫子游,亦怯寒不果,殊为叹诧。明兴,衡人游者虽不一足,以予所闻,岣嵝祝子习于岳者,而阙然此峰无可忆拾。近则伍定相学父见于诗序。盖至方广,吟咏讫寂陈。太常宗契,诗流也,而无登于旧志,俱不得采,采者三人。

  曾文简公讳朝节,字直卿。官大宗伯。以文望清节著神庙时,与阳和张太史之流游方广,有诗,见后卷。时同游者,伍让益斋,工隶楷,善诗,以大参历贵州学使;曾凤仪舜卿,世江西,侨耒修,白业,早岁弃官,归卧峰下。三君子以有托传,非他湮没比,干祀之下会有知者,揣予所记,或籍之以永世。奇尤相逼,孤骞不诮,我以答三君子也。

张太史

  阳和张太史,游以万历中,赋以四诗,韵以二夫子,和以直卿、益斋、舜卿三先生,而传其稿于旧志。太史讳元忭,浙人。善诗,敦交谊,曾出徐渭于狱。

张无名 邓观察、岳祠部附

  张无名讳博。读书啸台,扫落叶锄野橡,积石累土,袖卷而往,欣然忘日夕。岳祠部和声过之,揖无名,起置酒,酣呼达旦,大书台字,留赠诗去。邓观察,其同邑人也,时饷酒佐吟。无名后归粤,观察亦徙官去衡。啸台悬萝十余年,寒河谭子乃易之。观察讳云霄,字虚舟。东莞人。治兵衡郴间,修岳志。无名屡上公车,不第,仕次亡考。

杨中丞

  中丞讳鹤,字修龄。楚武陵人。好客下士,坐间常数百人。诗文清粲闲远,琴篆行草,下至名花觞弈,无不旁晓,造于精眇。以大中丞理晋兵。才既雅备,挥制不滞,竟以此中忌者,谪戍粤。过衡山,芒屦竹杖上方广。公修博多髯,扳崖如飞,山僧惊为神人。彻夕留寺,大书满纸,盈几十幅,欢呼数日乃去。后归武陵,卒。

谭寒河

  明兴二百五十年,有寒河谭子,以诗著。其交最深者,闽蔡清宪公复一,今少司马蜀朱公之臣,同里钟退谷惺。游情交道,冠于一时。寻吴虎邱,泛秦淮,迟回西湖。归而自念其为楚人辞菊水,一舠泳潭,以丁巳春上岳至方广焉,其题游诗也,曰:“余将以此为游首。”遂号《游首集》。而于方广则又谓其宜自为记,写云吹泉,拾之如渴,坐树阴,观流响,易啸台之名,想尊者之迹,若不忍去。出岳,盖逐步而望之。作书报朱蔡二公,夸钟伯子,归而名其堂曰“岳归”。今记碑立洗衲石上,苔藓蚀剥,予将求好石易之,未果。谭子讳元春,字友夏。郢之竟陵人。早以文章犯时忌,闻于朝,遂弃衫服。后学使周铉吉强之出,乃反服。丁卯,楚解试第一,上公车,书不报。祟祯甲戌,卒于长店。所著诸集行于世。

彭大令

  嘉靖中,有彭大令簪,长宰南岳,至峰,祀二贤,作记。今勒石寺侧,自寺火后,诸名迹毁败,存者此石,彭令以不湮其幸也已。

  王夫之曰:“自谭寒河后,近之游者有吾师高汇旃先生世泰,今楚抚堵公胤锡。”高游以崇祯壬午腊月,寻访彻暮,举野烧数十里,烛若白日,骇鹿冲笋舆,公快叫以为奇绝。堵游以弘光乙酉暮春,踏新雨,问余兄弟匿迹处,讨续梦庵,欣然将登之,下岳,举诗相示索和。二公为近代伟人,谘古迹,蹑绝峤,逸溪抚萝,山中人谓野癯寒衲不能过之。后有来者,求文字于鼎彝歌功之外,余此言其实录已。

祀典

  凡莲峰名刹一,小刹殆十,名刹山广寺中大雄殿供三世如来,铃铎之音,随林叶鸣坠。食法喜而居寺下者百有余众。有精舍灵源,分廊集侣,岁时早薯,钵衣粲备,亦南岳之一道场也。

  三潭,旧传海尊者扰龙之地。岁旱,郡邑长宰辄召巫,旌旆鼓吹,杂以傩唱,使泅者偕巫诣水次,视奔流乳穴,急入夺水,出瓶,盎之。负才数十里,油五立至,风雨相继。传者以水之重轻为验,潭次无祠,凡祷事修于龙潭寺,而后及潭寺,去方广十里,距潭隔岫,拥出如圆。壶祷诚必应,则亦修祀事者之巨典也,万历二十有二年,神宗皇帝既承颐养,乃奉慈懿,施僧田,建藏经阁,以藏法宝,僧真表实尸之。阁今废矣。想神庙孝事两之法典,若恫乎见之。阁有田以饲护藏者。呜呼!前惟慈氏,爰有楼。阁大圣绍降,以继孝则,埤之汉仪。辑瑞为越。施千万年,岳与无极,以俟我文孙之耿烈者也。

  二贤祠,岁中春秋上丁,衡山邑博肩舆而至,躬祀乎祠下,礼也。中迁之集贤,原火也。既而反之,大报始也。牲,豕一,羊二,笾豆焫火备于邑。绍自嘉靖中毛大令,中兴于董令。而过者宜祭,或不备牲,涓揖于主下,称名拜赞,自高堵二公昉也。不牲而涓,非旧也,以意起为礼也。卒然遇师,不备贽,可不见乎?古之为礼也,幽以准,义以推。过而涓揖,礼意焉耳。然则有司何隆?曰:“丁必恪,爵必躬,以延无穷。”

祭文

  维明嘉靖二十七年,岁次戊申,八月朔,越祭日,衡山知县毛绍龄等致祭于晦庵朱先生、南轩张先生。于惟二公,学本身心,功多训诂,继续往圣,启迪后人,偕游祝融,驻节方广,吟弄风云,陶适性情。仰止当年,宛然如昨。过化之地,明荐攸宜。束帛用将,微牲是肆。外匪尽物,内则告虔。以择之林先生配。尚飨

祭田

  寺有常住,不随僧迁,以寺定,方广,大林也,而田少,游衲至者,饭于僧钵,居峰下。立峰望者,可不耻诸!然而有豪者起,犹争微末于僧饭之余,良可愤悼!王子曰:“余揭其田以正告之,凡寺凡祠两祀,寸壤无不与者,以愧之无穷。”

  本寺曰童子庵,曰文家冲凡二石九斗八升今存寺。

  万历乙卯,僧性澄募田,曰下马迹桥者,曰楼房者,一百一十亩八分;曰双江口者,四斗,今存寺。

  藏经殿,奉明肃皇太后钦施,曰上马迹桥者,五百零八升七合,今存殿。

  右寺住持者,凡正节夏腊饭,集众游僧及荐绅大夫游屐过者给之,而殿之灯香尚赢取于僧,以俟后之好事者。

  二贤祠祭田,曰天柱寺者,六石四斗八升。曾迁祭集贤,奇田二石。今祭反矣,兵备海南陈公、永李姑苏吴公,归田于祠,著令不移。

  右祠祭田,凡二祭。邑博至,游费、胥役之饲取给焉;祠间毁,则理其甍檐,刈其甃所。僧之侍香火获其余,无几矣。

禅宿

方广海尊者

  南岳方广海尊者,每诵经,有五白衣长者列坐听之。尊者异焉,乃询其姓,又询其居。白衣者自称非人,乃此山龙王也,愿献寺基。尊者诺之。一夕拥沙为平地,遂建刹焉。

方广深禅师

  南岳方广深禅师者,上堂,僧问:“一法若有,毗卢堕在凡夫;万法若无,普贤失其境界。未审意旨若何?”师曰:“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

方广有达禅师

  南岳方广有达禅师,僧问:“学人上来,便请相见。”师曰:“袖里金椎,脑后看。”云:“破二作三,又作麽生。”师曰:¨惜取眉毛。”僧便喝,师曰:“放过即不可。”僧云:“瞎。”师便打。

智京和尚

  方广智京和尚嗣知道平。

怀纪和尚

  方广怀纪和尚嗣泐潭洪英。

隆禅师

  方广隆禅师嗣大易玄。

誉禅师

  方广誉禅师失嗣。

继通禅师

  方广继通禅师嗣上蓝顺。

觉范洪禅师

  觉范洪禅师,新昌彭氏子,谒宝峰克文和尚,令看玄沙,未彻语。一日忽有省,呈偈云:“灵云一见不再见,红白枝枝不著花。叵耐钓鱼船上客,却来平地摝鱼虾。”峰可之。师博敏,兼善诗文,每为世所忌,而尝罹忧患。后归自海外,隐于衡岳之方广,名其斋曰甘露灭,自制其铭,叙曰:“政和四年春,予还自海外,过衡岳,谒方广誉禅师。馆于灵源阁之下,因名其居曰甘露灭。道人法泰,请晓其说。予曰:三祖,北齐天平二年得法于少林,隐于皖公,终身不言姓氏。老安,隋文帝皇开七年,括天下私度僧尼验勘,安曰:本无名,遂遁于嵩山。二老厌名迹之累而精一其道盖如此,予实慕之,乃为之铭曰:吾闻甘露,食之长生。而寂灭法,谷神不死。唯佛老君,其意谓此。我本超放,忧患缠之。今知脱矣,须发伽梨。空遁嵩少,粲逃潜霍。是故觉范,隐于衡岳。山失孤峻,玉忘无瑕。当令舌本,吐青莲花。”师后归筠溪而终,度腊凡五十八,谥寂音尊者。

洁空和尚

  洁空和尚,弘治中自南阳隐南岳方广,七十三腊,端坐而逝。遗偈曰:“七十三年老洁空,提起西来又弄东,于今撒手归何处,一轮明月照秋空。”

物产

  香稻 九月始熟,圆长丰香,种种之佳者也。

  罗汉芋 芋根以夜半采之,磨浆飞定,熟煮如炊五斗粟,久乃可食。煮者屏言语,事若秘密,闻人声则辛沸不可尝。亦云鬼芋,取此。

  茶 沿山皆茶。冬雪初霁,吐白花,满川谷,弥望新粲,异香拂人。寒蝶冻余,迎距宛转如春日。雨前采笋芽,明焙,以峰泉试之,浮乳甘香,不在徽歙下矣。

  笋 山笋遭野烧,当春怒起,则笋甚盛。烧食尤脆美。僧曝制者,扳崖敲火,煮于林间,及干转饷山下人,以为厚遗。

  方竹 绕节皆刺,密布如乳纹,然不甚廉峭。李卫公所宝,或不仅此。

  百合 根窠大如丛木,高至盈丈,花开鲜烂可喜。下采百合食之。

  苦菜 圆芽旋抽,叶类车前草,采其心,如卷书旋帽者,曝干。山僧冰路绝粮,得勺米同煮食,以御寒月,或醋油炸之,可餐。入春始香美,冬中采者,略不可食。

  龙须草 生峻石崖下。昔有人于车辙亭下采之,坠下江岸,经危坡绝壁里许,人略无损,亦一奇也。

  落叶松 繁叶如刺柏,霜后尽脱,盖桧栝之别种。

  莺桃 树大如常桃,中春花间红紫,闻结子可餐。今黑山遍地多有之。

  香蕈 绝香者生峰下,有乳菇杂真,而香味顿殊。

  巨材 枫杉桧楠之流,千章插霄,一望苍郁。近颇伤于樵采,山中人始知爱之。二十年后可复初观矣。

  千层石 雨后或久晴坌起,满地晶耀,薄才一纸。析之,逾数十重,轻脆如白玻璃,隔石视之,可辨云树。

  虎 山中虎,传不噬人。予闻其啸,郁洞穹窿然,深林黑月,簌簌栗人。

  鹿 牡者角茸高骏,牝者无角差小,以百为群,山脊树杪所向而有,取麂者乘初生捕之,哺以羊乳,即驯鹿矣。

  山牛 一角类牛,其鸣鎗然,如扣铜器,大者数百斤,或猎得之。

  野彘 力尤伟绝,能超屋绝涧,拔木裂地。山中不常有,颇为稼害。

  豪猪 其行飕然,挟箭而游,猬之属也。

  猿 山果熟时,自毗卢各洞来者,动以千计,山中人颇厌其扰,然黠不能致。杪枝危壁,其腾益速。拂面不畏人,食果尽,乃去之。

  兔 藏茆根下,小者才如拳,可掬弄。又山鼠类兔,峰亦多有,俱深褐色,以缺唇为别。

  莲峰志卷三终

莲峰志卷四

序记

游南岳唱酬序 张栻

  栻往来湖湘逾二纪,梦寐衡岳之胜,亦尝寄迹其间,独未登绝顶为歉也。乾道丁亥秋,新安朱熹元晦来访予,于湘水之上留再阅月,将道南山以归,乃始偕为此游。而三山林用中择之亦与焉。

  粤十有一月庚午,自潭渡湘水。甲戌,过石滩,始望岳顶。忽云四合,大雪纷集、须臾深尺许。予三人者,饮道傍草舍,人酌一巨杯。上马行三十余里,投宿草衣岩。一时山川林壑之观,已觉绝胜。乙亥,抵后岳。丙子,小憩。甚雨暮未已,从者皆有倦色。湘潭彪居正德美来会,亦意予之不能登也。而夜半予独与元晦决策,明当冒风雪亟登。而夜半雨止,起视明星烂然。比晓,日升旸谷矣。德美以怯寒辞归。

  予三人联骑渡兴乐江。宿雾尽卷,诸峰玉立,心目顿快,遂饭黄心,易竹舆,由马迹桥登山。始皆荒岭弥望,已乃入大林壑。崖边时有积雪,甚快。溪流触石曲折,有声琅琅。日暮抵方广,气象深窈,八峰环立,所谓莲花峰也。登阁四望,雪月皎皎。寺皆板屋,问老宿,云:“用瓦辄为冰雪冻裂,自此如南台、上封皆然也。”

  戊寅,明发,穿小径入天台寺。门外万竹森然,间为风雪所折,清爽可爱。住山了信有诗声,云:“夜月明窗牖,间有猿啸清。”甚出寺,即行古木寒藤中,阴崖积雪,厚几数尺。望石廪如素锦屏。日下照林间,冰堕铿然有声,云阴聚起,飞霰交集,顷之乃止。出西岭,过天柱,下福岩,望南台,历马祖庵,由寺背以登,路亦不至甚狭,遇险辄有磴可步。陟逾数十里,过大明寺,有飞雪数点自东来,望见上封寺,犹萦纡数里许,乃至。山高,草木坚瘦,门外寒松皆拳曲拥肿,樛枝下垂,冰雪凝缀,如苍龙白凤然。寺宇悉以板障蔽,否则云气嘘吸其间,时不辨人物。有穹林阁侍郎胡公题榜,盖取韩子“云壁潭潭,穹林攸擢”之语。予语二友,始息肩,望祝融绝顶,褰裳径往,顶上有石,可坐数十人。时烟霭未尽澄彻,然群峰错立,远近异态。其外四望,渺然不知所极,如大瀛海环之,真奇观也。湘水环带山下,五折乃北去。寺僧指苍莽中云:“洞庭在焉。”晚居阁上,观暗霞横带千里;夜宿方丈,月照雪屋,寒光射人,泉声隔窗,冷然通夕,恍不知此身踞千峰之上也。

  己卯,武陵胡实广仲、范彦德伯崇来会,同游仙人桥。路帡石,侧足以入,前崖挺出,下临万仞之壑,凛凛不敢久驻。再上绝顶,风劲甚,望见远岫,次第呈露,比昨观殊快。寒威薄人,呼酒举数杯,犹不胜,拥毡坐乃可支。须臾,云气出岩腹,腾涌如馈馏。过南岭,为风所飘,空濛杳霭,顷刻不复见。是夜风大作。

  庚辰,未晓雪击窗有声,惊觉。将下山,寺僧亦谓石磴冰结,即不可步。遂亟由前岭以下,路已滑甚,有跌者。下视白云,滃渤弥漫,吞吐林谷,真有荡胸之势。欲访李邺侯书堂,则林深路绝,不可往矣。行二十里许,抵岳市,宿胜业寺劲节堂。

  盖自甲戌至庚辰,凡七日,经行上下数百里,景物之美,不可殚叙。间已发于吟咏,更迭唱酬,倒囊得百四十有九篇。虽一时之作,不能尽工,然亦可以见耳目所历,兴寄所托,异日或有考焉。乃裒而录之。方己卯之夕,中夜凛然,拨残火相对,念吾三人,是数日间亦荒于诗矣。大抵事无大小美恶,流而为不反,皆足以丧志,于是始定要束,翌日当止。盖是后事虽有可歌者,亦不复见于诗矣。嗟夫!览是篇者,其亦以吾三人者自儆乎哉!

南岳游山后记 朱熹

  南狱唱酬,讫于庚辰,敬夫既序其所以然者而藏之矣。癸未,发胜业,伯崇亦别其群从昆弟而来。始闻水帘之胜,将往一睹,以雨不果。而赵醇叟、胡广仲、伯逢、李邱、甘可大来,饯云峰寺。酒五行,剧论所疑而别。丙戌,至槠州,熹、伯崇择之取道东归,而敬夫自此西还长沙矣。

  自癸未至丙戌,凡四日。自岳宫至槠州,凡百有八十里,其间山川林野,风烟景物,视向所见,无非诗者,而前日既有约矣。然亦念夫别日之迫,而前日所讲,盖有既开其端而未竞者,方且相与思绎讲论以毕其说,则其诗固有所不暇者焉。丙戌之暮,熹谂于众曰:“诗之作,本非有不善也,而吾人之所以深惩而痛绝之者,惧其流而生患耳。初亦岂有咎于诗哉!然今远别之期近在朝夕,非言则无以写难喻之怀。然则前日一时矫枉过甚之约,念亦可以罢矣。”皆应曰:“诺。”

  既而敬夫以诗赠,吾三人亦各答赋以见意。熹则又进而言曰:“前日之约已过矣,然其戒惧警省之意,则不可忘也。何则?诗本言志,则宜其宣畅湮郁,优游平中,而其流乃几至于丧志。群居有辅仁之益,则宜其义精理得,动中伦虑,而犹或不免于流。况乎离群索居之后,事物之变无穷,几微之间,毫忽之际,其可以营惑耳目,感移心意者,又将何以御之哉!故前日戒惧警省之意,虽曰小过,然亦所当遏也。由是扩充之,庶几其寡过矣。”敬夫曰:“子之言善,其遂书之,以诏毋怠。”于是尽录赠处诸诗于篇,而记其说如此。自今暇日,时出而观焉,其亦足以当盘盂几杖之戒也夫!

题二贤祠壁 罗洪先

  宋乾道丁亥十有一月,晦翁先生携三山林择之,赴南轩先生南岳之游。始甲戊渡湘,丁丑宿方广,明日如南台,出西岭,以次至祝融诸峰,庚辰游绝顶,抵岳市,盖往来七日。所为诸诗,各具五十余篇,而在方广者三之一强,即其诗可以知属意所在矣。虽然,泉石之胜,竹树之奇,雪月烟霜之态,今未易也。甍宇之壮丽,藻绘之缤纷,视昔版屋,其侈俭何如也!类聚而朋从,选车而易徒,宿糗而戒夕,是足资游衍者,又宜所必同也。不知歌而来,咏而归,果皆二先生之不动情于夷险寒燠,而必期于自适矣乎!其来也,果皆恍然冥契,而不逐于外境;其归也,果皆充然各得而不牵于俗累矣乎!自舜禹之后,兹山之登者何限,何至谈二先生必敛襟肃容,愧慕之不置,此果何自邪!夫人之生,倏而来倏而归,犹夫登兹山也,其亦足令人慕而无以泯泯矣乎!

  嘉靖乙巳冬,洪先率门人尹辄、王托、刘天健,趋周君子恭之约,留方广者七日,缅仰祠下,慨然于心,于是择取二先生在方广诸诗,书之壁间,庶几来者有兴焉。固不徒以诗已也。祠始谋于尹君台,纳主则甘君公亮、邹君守益,而湛翁若水署其堂,是皆先得我心同然者。是岁十月十一日,后学吉水罗洪先顿首谨识。

游衡岳后记 顾璘

  夫登山者,贵知其情不在势也。衡岳之游,不至祝融不足以知其高,不至方广不足以知其邃。余初至岳下,道上指天柱、石廪、紫盖、芙蓉四峰,导予望之,仰面板视,排汉碍日,若云可望而不可登,危乎高哉!既历香炉道间,则四峰之椒皆与身等,方诧步履在空外。及坐半山亭,乃指诸顶,疑前旧见非是也。至登祝融之巅,俯视四极,苍然一色,山川杂陈,琐细莫辨,风自远来,其力甚劲,候与地下殊绝。比晓观日出海,体象洞见,近若疆中,东余游氛,浩漫无际,限以扶桑,其外尚远。乃叹寰宇所周,仅当天地之中耳。再寻天柱诸峰,皆蝼邱垤,颓乎其在地矣。记曰:祝融去地二万丈。岂其然乎!

  然灵岩怪石,僧寮佛宇,深者仅托涧阿林坳之间,可一睹而穷,未足言邃。明日,乃下西岭,历南台,出诸峰,至平地,回望苍郁,始若不可量。复陟其岭,入山,寻方广之道,峰回涧折,径尽复通,高下连嶂,阴晴异壑,有溪迢迢,夹崖而出,触石澎湃,声自远至,中多菖蒲水草,青被石上。两崖乔木挺生,阴若洞房,日照弗入。积雪缟地,间有山茶杂生,含萼未吐。自午达昏,上下坡陂,几二十里许,其状如一。入寺,复极幽奥,高山壁立,类城郭状。有宋徽宗金书榜曰:“天下名山”,悬正殿额。假榻闲房,夜静,泉溜益喧聒。寺僧云“自此入西南,山益深,水益清,几不可穷矣。”夫然后知衡山之邃乃若此也。

游南岳记节略 湛若水

  厥明,游方广,以路险远,鸡鸣秉炬而行。良久,旭日东升,渐入险路,崎岖万状,屈曲真如羊肠然。至方广寺,则见寺坐莲花峰如莲心,旁围八峰,如莲瓣然。入莲庵,遂谒朱张之堂而坐焉。天书其扁曰:“嘉会”是日遂下,宿于岳庙。

游南岳记节略 张居正

  西行四十坐,得方广寺。方广在莲花峰下,四山重裹如瓣,而寺居其中,是多响泉,声彻数里,大如轰雷,细如鸣弦,幽草珍卉,夹径窈窕,锦石班驳,照烂丹青。盖衡山之胜高称祝融,奇言方广。然涧道险绝,岩壑幽邃,人罕至焉。暮谒晦庵、南轩二贤祠,宿嘉会堂。夜雨。晓起,云霭窈冥,前峰咫尺莫辨,径道亦绝,了不知下方消息。自谓不复世中人矣。止三日,李子拉余冲云而下,行数里所,倏见青霄霁日,豁然中开。问山下人,乃云比日殊晴,乃悟向者吾辈正坐云间耳。

衡岳二贤祠记 尹台

  往己亥之夏,台奉使册诸藩,其秋反自荆襄,道长沙,竣事武冈,止舍衡山之馆税息焉。旦日谒岳庙,遂陟上封,遍览祝融、紫盖诸名性,乃并天往,下南台,憩休方广之寺。慨想晦庵、南轩二先生高风,低徊留之小欲去。于是循寺后麓,振衣莲华八峰之间,降观深窈,仿佛当时登游所载述,怃然若从之徜徉其后先也。旁瞩寺右空址一方,指问僧曰:“能丐我以祠二先生矣乎?”僧忻然愿相厥美。越日,还抵衡山,搜笥得资金半铤,以授邑令内江章君宣曰:“其为我计创二先生祠。”令曰:“是固吾有司事也。”爰属僧伐木陶埴,鸠工庀役,不讫岁,落成。明年,僧遣其徒入京索记。会台请告归,弗果就。比历今二十年矣。前僧之尝诣者复来白下申促,台始得追为之记。

  嗟乎!古之君子与其不可传者往矣,乃其遗迹在穹壤间,往往去之百千世之久,人犹思之不能忘,何也?夫心之精神通乎天地万物之表,不可以古今间者也。众人有之而弗存,宜其生死溘然,名声随躯形陨化,泯泯无以复诏于后矣。贤肯养而存之,以至盛大充塞,故能参天地,灵万物,烺烺垂耀古今,亘久远而莫之敝也。夫其遗迹之可考见者,皆其心之精神之所寓托。士欲尚友古之人,抑乌得不即是求之?由二先生登游兹山所载述,推其咏歌称引戒惧箴儆之所及,兢兢焉惟恐一义理之有失,伦虑之或不悉中也。此其心之勤然不懈乎道!固将通天地万物为一身,施之百千世而无朝夕,岂与世之癖耽奇隐,迷溺光景,假恢伟壮丽之观,以取快畅于一时者所可同日语哉!是故其立之屹然不撼者,山之所以常镇也;其行之沛然不竭者,川之所以常流也。动而为寒燠之迁易,出而为云霞之蒸散,则其变化与相周旋矣。感而为虫鸟之飞鸣,形而为草木之华实,则其性情与相昭察矣。盖二先生平居间辨相益,专力乎千圣相授之远业,故凡其足迹之交,耳目之营,无一非敬义精微之施用,放之出于游衍,则无人而不自得,廓之极乎位育参赞之功化,则可使上下同流而不息。其心之精神所寓托者,岂能一二为众人告说哉!读其文,诵其诗,绎其师友议论切磋之指归,不知反思默契,上求二先生之深造,以自淑勉其身心,不足与言善学矣。斯台所以祠二先生之志也。嗟乎!吾党之士有升斯堂者,亦可惕然自兴起夫。祠成之二年,安城邹翁守益、吾邑甘翁公亮,始纳二先生主释奠。明年,增城湛翁若水来,署其堂曰“嘉会”,其秋,吉水罗君洪先复至,则取二先生方广诸诗大书壁间,而自题其后以示志。祠自章令属僧肇工,首其规度者,主寺洁空,迄柑乃成,其徒圆琳、圆玉也。有助于祠,皆不可无载,故并记之。时嘉靖己未孟春谷日。

游南岳记节略 张元忭

  还至岳庙,时尚未午,遂决策为方广之游。由庙后折而右,绕山麓,路殊平坦,然澄溪叠障,渐入渐佳。十里许,复陟坡岭,又数里,为须弥废寺,一老僧方营构之。须弥而上,岭益峻,泉益驶,石益槎桠,诡怪万状,水蒲石竹,丛生涯际,青翠逼人。时天气尚寒,山桃半吐,间以白梅,恍异人境。几数十里,跻危蹑险,殊不自觉。至一木桥,多涧交泻其下,两山互抱,中为清江庵址,方广道中,此为最胜。予伫立桥上,良久乃去。逾分水澳,复就平坦,遥望诸峰,簇簇如莲华瓣,方广寺居其中,如拥莲座。屡渡溪桥,乃入寺。宋徽宗书‘天下名山”,悬大殿,其右为嘉会堂,入谒朱张二先生,次韵寓怀。已宿于东舍,夜雪扑窗棂有声。晓起辄霁,然万山皆白矣。予又自念,以山水之癖而烦仆夫赤足踏冰雪,得非罪过?则屡酤酒炊黍,遍犒之。旋出寺,观惠海尊者补衲、洗衣二石。盖方广之胜,与道中所见又倍蓰矣。

方广记略 彭簪

  余素有山水之癖,澹于进取,得宰衡山,据南岳之胜,心窃自喜,以为是遇也。既三年,遂自号七十二峰主者。又三年,七十二峰游且遍,始以祷雨,徒步过莲花峰,方广寺正在莲花心也。旋踵得雨,喜甚,留寺中半日,寺僧指寺前石壁题刻,皆唐宋时人姓名。石壁之下泉声汩汩,环绕而出,傍泉有补衣石甚奇,在寺之右。寺后有娑罗树,悬生岩上,不可攀,相传为数百年物,然大不盈把。寺中有千僧锅,已不可炊,寺僧弗毁,欲以存古迹也。寺始建自梁天监二年,中间废兴不可考。宋晦庵朱子与南轩张子游南岳,至莲花峰,甚称赏之,方广之名益著矣。寺僧某,于今坚苦数十年,能以其说普化十方,圆成因果。寺宇一新,金碧焜耀,其自谓佛氏之徒,固当如此。余方在寺中,屏去驺从,焚香独坐,因举佛书色空之说,延引僧话。余谓:“吾儒之道,非有非无,非色非空,自有方广,境界如何?盖佛氏之学,至于方广已入最上乘矣,犹吾儒之所谓高明广大也。”寺僧合掌,默然不言,似超悟方广之义者。遂记之。

游南岳记节略 谭元春

  与周子订方广游,周子许焉。于是遂以明日往。初行,平壤十余里,溪山效韵,望昨所为诸峰皆不见,无论祝融。陟岭,得疏林,云有西明寺,意不欲往,遂不往。西明而上,向背高低不一,沙边有石,石隙有泉,泉旁有壑,壑下复有奔响。响上有树,树间有花草青红光,光中又有飞流杂波,流急处有桥,桥上下皆有阴,阴内外有幽鸟啼。水可见则水响,不见水则汩汩,草树响。万松茂一山,则山暗,一山或未能丛,则两山映之使暗。崖石森沉,多如幽斋结构。至于水蒲溪毛,宛如盆秀,步步怀新。度三十余里,声影光三绝。惟至半道,缓行蔽翳间,左右条叶,随目俱深,表里洞密,有心斯肃。谭子视周子良久,卒不能发一言。此山中太阳易夕。壁无返照。小憩岭端,望之莲形若浸。暝投方广寺,林火鸿濛,泉鸟惊心。僧引至殿旁,折入禅栖廊下,忽度桥,泉声又自桥出。所宿处聒聒然,与来路莫辨。

  晓起即出寺西。由林泉夹道中,过洗衲池,粱惠海尊者洗衲处,一石卧水面,旁守以大石,乱流汇泻,声上林间。石去地数寸耳,不能帘,而亦依稀作帘光。稍进,为尊者补衲石。近人因其势上置台,题曰啸。予易以“恋响”。恋响者,恋洗衲以下水石樾薄之响也。然亦任人各领之。又西,高径山开,可入天台寺。意不欲往,遂不往,惟坐起林边水边,自西历东,低回澄疏而已。如是者三往返,俗人知好,童仆共清,乃出方广路,天乃雨,影响无一增减,但初至重经,略有异同。当此之时,虎奔迹,鹿争途,猿啼一声即止,蝶飞无算,似知春尽者。谭子怅然。明日不雨,乃出岳。善辞岳者,亦逐步回首而望之。

南岳记余四之一 谭元春

  方广之妙,在路径如海潮,篮笋如舟楫,而又皆覆于空青曲阴之下。行二十余里如一步,不独在寺也。然在寺中,亦如海潮,如舟楫。又与二十余里如一步,是则奇绝。予初欲撰一方广记,后乃乘笔墨之便,遂合为一记,诗亦刻石寺中。“以我倚松意,知师洗衲心”,是改作,与石刻异四字。

游南岳后记 茅瑞徵

  往游岳者相诩,高推祝融,邃推方广。余既登祝融,掇云日之胜,私怪衡为名岳,曾无珍木奇树,干霄拂云,而衲子室并如斗大,亦无琳宫绀宇以称庄严。因问走方广路,循岳麓,入集贤书院。穿径访静室,颇幽雅,而修竹成行,自森挺可爱。舆人谓方广路绝险,攀跻不易。乃前行十余里,旷野坦迤,时逢佳石,佐以流泉,磳硡作响。又前行数里,始披蒙茸逾岭。从者正骑引舆,经荒棘中,推挽欲疲,而泉石每迎舆竞爽。薄暮,抵西弥寺,为中道。山僧秉炬前导,或断不属,而皓月已在天,不啻光明烛,与爝火相代。舆中惟觉树影参差,高高下下,而鸣泉渐奔泻,声如震霆。前指招提,即所称方广寺也。绕寺四围皆山,群峰环。列如莲花形,而寺适枕其中,为莲之中瓣,是名莲花峰,最称奇秀。殿基弘丽,而僧寮亦棋置,缁流可二百余,甲于南岳。是夕,庭月当空,举杯引满,起步前楹,徙倚听泉,泠有会。诘朝,登阁,纵观经藏,谒朱张两先生祠,因遍诸梵宫精舍,引流艺竹,所至幽胜。而环寺多古树参空,琪花散馥。峰头晴旭映发,苍翠如点,奇石清泉,激荡成韵。僧引示补衲石、洗钵泉,皆尘外独绝。长水岳中丞和声刻有啸台字,踞石枕漱相赏,别有真想。或语余衡岳诸蜂并随地涌泉,大有灵气,而泉石两擅,茂林珍植,镇以招提,则莲花实为诸峰冠。往游者以方广匹祝融,岂不或信!余今而后可称尽岳游之变矣。

  莲峰志卷四终

莲峰志卷五

朱熹 元晦

后洞山口晚赋

  日落千林外,烟飞紫翠深。寒泉添壑底,积雪尚崖阴。景要吾人共,诗留永夜吟。从教广长舌,莫尽此时心。

自方广过南台次敬夫韵

  素石留青壁,苍霞对赤城。我来林壑晚,人说夜灯明。贝叶无心得,蒲人有旧盟。咄哉宁负汝,安敢负吾生。

方广版屋

  秀木千章倒,层甍万瓦差。悄无人似玉,空咏小戎诗。

方广道中半岭小憩次敬夫韵

  不用洪崖远拍肩,相将一笑俯寒烟。向来活计蓬蒿底,浪说江湖极目天。

道中景物甚胜吟赏不暇敬夫有诗因次其韵

  穿林踏雪觅钟声,景物逢迎步步新。随处留情随处乐,未妨聊作苦吟人。

崖边积雪取食清甚次敬夫韵

  落叶疏林射日光,谁分残雪许同尝。平生愿学程夫子,恍忆当年洗俗肠。

后洞雪压竹枝横道

  石滩联骑雪垂垂,已把南山入小诗。后洞今朝逢折竹,却思联骑石滩时。

方广奉怀定叟

  偶来石禀峰头寺,忽忆画船斋里人。城市山林虽一致,不知何处是真身。

方广圣灯次敬夫韵

  神灯照夜惟闻说,皓月当空不用寻。个里忘言真所得,便应从此正人心。

罗汉果次敬夫韵

  目劳足倦登乔岳,吻燥肠枯到上方。从遣山僧煮罗汉,未妨分我一杯汤。

壁间古画精绝未闻有赏音者

  老木樛枝入太阴,苍崖寒水断追寻。千年粉壁尘埃底,谁识良工独苦心。

泉声次林择之韵

  空岩寒水自悲吟,遥夜何人为赏音。此日团栾都听得,他年离索试追寻。

霜月次择之韵

  莲花峰顶雪晴天,虚阁霜清绝缕烟。明发定知花簌簌,如今且看竹娟娟。

枯木次择之韵

  百年蟠术老聱牙,偃蹇春风不肯花。人道心情顽似汝,不须持向我侬夸。

夜宿方广闻长老守荣化去敬夫感而赋诗因次其韵

  拈椎竖拂事非真,用力端须日日新。只磨虚空打筋斗,思君辜负百年身。

莲花峰次敬夫韵

  月晓风清堕白莲,世间无物敢争妍。何如今夜风头雪,撩得新诗续旧篇。

方广睡着次敬夫韵

  风檐雪屋澹无情,巧作寒窗静夜声。倦枕觉来听不断,相看浑欲不胜清。

感向子平事

  翩然远岳恣游行,慨想当年向子平。我亦近来知损益,只将惩窒度余生。

残雪未消次择之韵

  脚底悲风舞冻鸦,此行真是蹑苍霞,仰头若木敖琼叶,不是人间玉树花。

张栻 敬夫

宿方广寺

  俗尘元迥隔,景物自天成。山近四围碧,泉鸡永夜清。月华侵户冷,秋气与云横。晓起寻归路,题诗寄此情。

和元晦后洞山口晚赋

  石裂长藤瘦,山围野路深。寒溪千古思,乔木四时阴。更得寻幽侣,何妨拥鼻吟。笑看云出岫,谁似此无心。

自方广过南台

  两寺清闻磐,群峰石作城。风生云影乱,猿啸月华明。香火远公社,江湖鸥鸟盟。是中俱不著,俯仰见平生。

和元晦版屋

  茸盖非陶埴,年深自碧差。如何乱心曲,不忍诵秦诗。

方广道中半岭少憩

  半岭篮舆少驻肩,眼中已觉渺云烟。上头更尽无穷境,非是人间别有天。

道中景物甚胜吟赏不暇因复作此

  支筇石壁听溪声,却看云山万叠新。总是诗情吟不彻,一时分付与吾人。

崖边积雪取食清甚赋此

  阴崖积雪射寒光,入齿清甘得味尝。应是山神知客意,故将琼液沃诗肠。

和元晦雪压竹韵

  山行景物总清奇,知费山翁几许诗。雪急风号联骑日,月明霜净倚阑时。

和元晦怀定叟戏作

  路人青山小作程,每逢佳处忆吾人。山林朝市休关念,认取临深履薄身。

方广圣灯

  阴壑传闻炯夜灯,几人高阁费追寻。山间光景抵常事,堪笑尘寰万种心。

赋罗汉果

  黄实累累本自芳,西湖名字著诸方。里称胜母吾尝避,珍重山僧自煮汤。

和元晦咏画壁

  松杉夹路自清阴,溪水有源谁复寻。忽见画图开四壁,悠然端亦慰予心。

和择之赋泉声

  试问今宵涧底声,何如三叹有余音。堂中衲子还知否,月白风清底处寻?

和择之赋霜月

  月华明洁好霜天,遥指层城几暮烟。妙意此时谁与寄,美人湘水隔娟娟。

和择之赋枯木

  阴崖虎豹露须牙,元是枯槎著藓花。不向明堂支万祀,玄冬苦节未须夸。

闻方广长老化去有作

  夜入精蓝意自真。上方一笑正清新。山僧忽复随流水,可惜平生未了身。

赋莲花峰

  玉井峰头十丈莲,天寒日暮更清妍。不须重咏洛神赋,便可同赓云锦篇。

和元晦咏雪

  兀坐竹舆穿涧壑,仰看石径接烟霞。时闲故有春消息,散作千林琼玉花。

释洪觉范

海上初还至南岳寄方广首座

  天风吹笑落人间,白发新从死地还。往事暗惊如昨梦,此生重复见名山。倦禅想见崔嵬坐,知法应抛放纵间。初嚼芳鲜动诗思,一篇先寄倩君删。

顾璘 东桥

游方广

  古木阴阴一径微,寒溪十里带残晖。僧饭汲泉和雪煮,客堂明烛见云飞。田开白石分叠千,山拥青屏匝四维。行尽衡峰多佛宇,无如此地好归依。

又出方广

  一宿霞门便出山,泉声雪色送余还。金书向荷君王宠,石髓难医俗士颜。洞府逍遥尘土外,冠裳惭愧去留间。武皇亦说捐妻子,何事吾人大作悭。

邹守益 东廓

方广寺次晦庵南轩二先生韵

  石梁击壤对青莲,月映疏林色更妍。惊起洞龙五日雨,山僧解诵白驹篇。

  飞泉日夜作龙吟,梦里疑闻广乐音。欲谱观澜翻古调,宫商历乱眇难寻。

  小醉山杯同此夜,更深洞口白云还。开门月上云舒卷,阖辟乾坤一笑间。

  洞口归云隐薜萝,坐临飞瀑起高歌。莲花峰下春如许,合与莲坪寄一窝。

  四合烟云接太清,泉声更挟迅雷声。山前晴雨皆奇景,憎爱何劳更恡情。

罗洪先 念庵

住方广九日悠悠苦不能舍遗以是诗

  坐石忽忘去,买山无后期。不怜生是寄,翻以爱为悲。门忆曾题处,松看初长时。千山风与月,来者自栖迟。

访方广寺大方静室住一日

  一径远微微,深林自掩扉。结茅邻虎穴,积叶卧牛衣。苦药朝存食,寒藤夜独归,无心答问语,谁辨万缘非。

出方广作

  斋心逾一七,经义破三千。黄叶石间路,青松山下泉。客游朝复暮,禅定日如年。回首钟鸣处,深林隔四天。

次尹洞山韵追忆朱张二先生雪中宿此怆怀遂志诗末

  青莲结宇白云隈,大士何年说法台。瀑水峰头堪独往,石房松下定谁开。深潭咒雨龙能听,别院分斋鸟自来。立雪有怀人不见,山高岁广重迟回。

湛若水 甘泉

题嘉会堂

  二贤并生世,于此际嘉会。七日与朋来,唱酬固尚在。我生何不辰,独立无朋辈。忆昔阳明子,相期将有待。时势倏变更,至今有遗悔。二贤祠下树,勿翦与勿败。悠悠千古心,泉樾系感慨。

蒋信 道林

次朱张二先生韵

  题品从人谩拟莲,中天秀色谢佳妍。角巾晚对苍烟里,不记莲翁爱乐篇。

次东廓

  鞭鹤同谁出薜萝,石泉云外和予歌。太清清处堪同住,不用青钱买竹窝。

次石泉

  嘉会堂高围石林,泉分卓锡下云森。拈将圣训君同领,落尽灯花夜几深。末径可怜空语佛,多年却恐未知心。如今独喜石泉子,肯为疏狂和不禁。

陈大纶 豹谷

佛地前有古器因拟林上人种莲有作

  诸峰览下来,爱此方广好。青莲天雨花,大地云根抱。繇旬高四百,人间迹如扫。移种古佛地,堪为证果笑。永结无心盟,坐忘天地老。

高简 太鹤

二贤次韵

  明月一轮担满肩,高秋此夕尽飞烟。穿林冉冉莲花下,独立祠前别有天。

欧阳继 口口

方广

  信宿留方广,秋容别市城。高风寒叶坠,新月夜堂明。虫韵偏依石,萤飞却近楹。与僧谈梦幻,真觉愧浮名。

蔡汝南 白石

寄方广寺朱张精舍

  秋风吹梦到名山,却在千峰万壑间。缘寄薜萝思久结,身婴符竹迥难攀。并游先觉曾投迹,趺坐禅僧自闭关。偶上江楼见苍翠,分明犹许眼光闲。

骆尧知 口口

宿方广

  夙驾初登岳,从师几杖新。槲香薄日色,溪溜昕天钧。采药云迷路,攀林月在身。哲人应识我,不是浪游人。

刘阳 三峰

二贤祠同讷溪和念庵韵

  石阁云分住,嵩堂月每期。不缘闲榻恋,因忆古人悲。千载怜真绪,百年虚壮时。莫为分手计,已惜对床迟。

留紫云方丈

  雪久琴生润,云来户且扃。涧缘龙气紫,峰作藕花青。石畔收蒟蒻,松根劚茯苓。山中留客住,浑不世间营。

陈庆口 西塘

次念庵太史韵

  登山殊不厌,只恐负幽期。一入诸天寂,能忘万劫悲。涧深石涌处,松老鹤来时。窃忆高贤远,因怜蹑履迟。

王希贤 西溪

方广次韵

  到来不拟有佳山,钟磬迎云紫翠间。因记十年曾眺赏,还期八月可跻攀。崖云多事仍开霁,禅榻无拘莫闭关。寄语石梁同笑者,秋高月白一尊闲。

刘稳 仁山

方广谒二贤祠

  清晨度翠微,傍晚扣禅扉。月上莲花顶,云生薛荔衣。古祠芳草合,高树暮禽归。云泉订好梦,莫怪令威非。

罗朝岳 盘云

方广道中望青衿峰作

  行踪遍岳秀,题品皆所寄。五峰固殊特,青衿安可卑。何彼来游人,久矣无相知。蔑如等邱垤,观望靡及期。今来忽予觏,削笔青天涯。晴云映孤岫,佳色辉嶷嶷。岂非造化初,祝融同根基。惟以不当路,遂致低昂之。此情实乖异,歧路令生悲。停舆悬相对,悠然发长思。我身似尔峰,韬晦甘如痴。

潜圣峰次韵

  步援石磴手扪萝,癖爱山行行亦歌。歌入烟霞抛杖屦,万峰深处即吾窝。

石粱桥次韵

  斜日疏林晓色青,鸟惊残梦坠寒声。桥头坐看云归洞,感动经营邱壑情。

张术 秋泉

方广奉和东廓

  万里无云渺太清,凤箫何处奏天声。游人到此浑忘却,吸露餐霞物外情。

毛绍纶 鹤汀

疾风甚雨修祀南岳时乃大霁天映山青因得复往莲花峰奉礼朱张二夫子

  钟传方广莲花下,云壑行回径路长。千载高贤游赏地,萧森草树又斜阳。

张居正 叔大

方广寺谒晦庵南轩祠柬诸同志

  两贤异乡域,千里还相求。只为恋徒侣,能忘路阻修。我行蹑遗迹,仰见祠屋幽。高山近可仰,嘉会亦绸缪。俯首念畴昔,戚戚怀殷忧。虽抱遗俗心,赋质暗且柔。屭贔负乔岳,有志力不道。愿我同心侣,景行希令猷。涓流匪沧海,一篑成山邱。欲骋万里途,中道安可留。各勉日新志,毋贻白首羞。

方广燕坐次念庵韵并寄仰怀

  烟雨晓微微,山僧未启扉。花坛分石髓,苔壁挂牛农。挥麈频闻难,停辀已忘归,曹溪一宿后,真觉夙心非。

赵贞吉 大洲

出方广作

  偶来何见去何闻,耳畔清泉眼畔云。山色有情能恋客,竹门将别却怜君。瘦筇又逐孤鸿远,浪迹如还落叶纷。尘土无心留姓字,碧纱休护壁间文。

陈惟顺 南崖

再游方广

  泉流百折涧,云拥万重山。虎吼风生地,乌啼月满关。蕙兰吹岭气,杖屦失愁颜。天纵山人兴,葛巾任往还。

尹台 洞山

游方广

  衡岳峰阴万翠隈,幽林危刹倚天台。水摇树色烟中落,山作瑶莲石上开。终夜星河朱宿拱,高秋云雾黑潭来。欲辞簪绂随猿鹤,留语老僧待客回。

出方广望石廪不果登有作

  莲花峰影散参差,石廪天梯挂壁危。坐惜阴崖苍藓滑,难攀绝壑紫萝垂。风声昼吼玄冥窟,云气秋翻霹雳池。安得身轻陵绝顶,卧承清露茹仙芝。

张元忭 阳和

游方广谒晦庵南轩两先生次韵

  风月行囊总一肩,芒鞋得得破春烟。碧桃溪畔花先吐,始信山中别有天。

  禅堂独对一灯清,却讶溪声似雨声。虢虢东流无日夜,今人剩有古人情。

刘之龙

游方广次韵

  几夜禅房梦独清,又看翠岫带溪声。明朝策马出山去,回首烟云无限情。

黄廷用

莲花峰

  山似莲形开朵朵,僧家住在藕花心。银涛夜泻滋珠蕊,紫雾晴分润玉林。长向藤萝看虎伏,忽乘风雨听龙吟。青莲玉井华峰上,安得骖鸾一往寻?

曾朝节 直斋

宿方广题朱张二先生祠

  复峰危岳极攀缘,忽到灵山有洞天。一自西方开白社,遂令东土涌青莲。周罗花瓣应为供,清净天香总似禅。彻夜雨声眠不得,谁知幽响过流泉。

邹德溥 泗山

偕从兄汝禹暨伍学父欧用卿周振南同游方广

  万山盘翠隐琳宫,挈侣寻幽兴不穷。曲磴干层枯木里,飞泉百道乱岩中。香台漠漠生虚白,仙梵微微入远空。欲问真如无一字,觉来步步是玄同。

曾凤仪 金简

入方广阅藏

  独上招提静掩扉,青莲朵朵漾晴辉。斋分香积和云供,步引金绳夹日飞。涧水时清居士耳,溪霞巧映定僧衣。少林传得空王印,口口空山第一机。

和阳和张太史二贤祠韵

  揽胜名山此口肩,莲花深处足风烟。闲临定水心无事,况是阳春二月天。

李焘 斗野

洗衲池

  宝地山环碧,琳宫瀑供奇。一泓开宿海,三峡倒天池。丹鼎银为冶,龙头雪作维。从来堪洗衲,即此濯缨宜。

岳和声

次张孝廉无名方广同宿见赠之作

  行尽七千里,山中才见君。岳开莲作寺,人散咳为云。剑喜雌雄合,星占吴越分。不缘清夜坐,自性得闻闻。

张博 无名

岳仪部过山斋夜谈

  世外逃喧地,林开识使君。言寻南岳胜,更踏万山云。沦茗留趺坐,高谈入夜分。何缘调流水,得向静中闻。

尹嘉宾 淡如

游方广

  惟心净土谁能识,火里青莲恁样开。水鸟树林都护法,山僧犹自觅如来。

杨佐明

登峰作付方广

  朱明缘北极,紫盖拥南天。胜景观无尽,游情我独仙。软舆披曲径,轻扇拂危烟,怒石疑逢虎,惊泉似听蝉。断崖孤磴外,独树半山前。洞锁丹霞古,桥封玉版鲜。松篁衔落照,云日护飞船。昏黑投僧寺,清凉结梵缘。捧盂怜小衲,拂藓读新篇。未了嵩风梦,初看若木悬。坐亭凌倒影,倚塔睇洪川。万嶂沉幽壑,诸天拱法筵。关山收一望,尘雾漭无边。桑下宁三宿。源中逾百年。等闲离洞口,怅望武陵舷。

周赞春

二贤祠次韵

  下山复踵踏前肩,势便乘高破雾烟。趋至莲花峰顶坐,旋开遍地井中天。

杨鹤 修龄

方广

  千岩万壑窍玲珑,云气乘嘘能混濛。若向名山搜地脉,六根何处不灵通。

  山中归卧武陵春,倦鸟闲云自在身,静里闭门惟打睡,起时还作灌园人。

宿凝然方丈

  今夕眠何处,众山作人语。八月潮声枕上来,扁舟一夜潇湘雨。

谭元春 友夏

出岳路

  灵雨记起止,在山皆晴望。意岂不忘归,归心闻汪涨。何以迎送予,青松同微尚。爱涛步迟迟,人以为惆怅。我则实不然,方寸岳万状。

衡岑同异寄报蔡敬夫朱无易二公

  五峰木石身,沃之以方广,不踏岑山泉,空作衡山想。太霁捐山情,将无失惝恍。犹念祝融前,众云寒俯仰。中外奔一岑,百祥无他往。古岳任其天,所以荆棒长。

洗衲池

  日下寺峰静,水流桥路深。清晖向前去,奇影自相沉,以我倚松意,知师洗衲心。声光融万物,不独在长林。

方广路

  真幽难测识,古路自多惊。深绿摇灵魄,空青盖众声。山释如水泛,地暗杂天明。曲直度千劫,高低分一泓。鹿禽人共道,花草树同生。如此十余里,难言有限情。窈冥常是夜,奇奥晓而晴。梵火浓阴里,何僧不可清。

出方广

  溶溶水木澹多思,长叹声如良友离。素蝶黄花春尽日,暗泉深树雨来时。将横石上过驯鹿,欲湿桥边立子规。去住飘然吾夙昔,白云生满下山迟。

茅瑞徵 五芝

游方广寺

  穷幽觅古寺,峰绕薜萝深。奇壑烟全锁,晴峦气亦沉。僧来穿鸟道,香发出松林。坐听清泉泻,何烦丝竹音。

郭都贤 天门

游方广

  见所见而去,问予何太忙。度云闻石语,吸露带瓯香。衲洗灵泉水,灰飞古道场。莲花从火现,佛法应重光。

洗衲池

  万壑千峰翠霭遮,上方旁拥碧莲花。尘夫不解无生法,洗衲池边自吃茶。

魏士章

方广对月

  为穷胜迹肯辞疲,再过禅房致旧诗。淡淡白云劳应接,辉辉清影独犹夷。归林宿鸟喧歌笑,绕石鸣泉恣鼓吹。一榻隔窗人数起,幽怀却被老僧知。

堵胤锡 仲缄

听涧有感

  涧石磥无次,濆泉各见功。千崖悬影合,密箐曲身通。应有情能感,将无理自同。踌躇听不去,端望诵山蒙。

谒朱张二夫子祠四首

  犹见先生宇,巍然古刹前。勿深同异辨,翻借磬钟缘。栋落阴晴雨,甍飞昼夜泉。古期今在昔,迥户历星悬。

  羹墙觌小子,俎豆拜吾师。居世有无尔,高长山水诗。采泉源在近,出户道多歧。通夕口口口,惊寒衣倒披。

  四十悲闻力,仰面怅何求。从前都过眼,夫子在高头。未便登为岸,难量水作舟。蹉跎思接引,沧海一槎浮。

  众水恒沙下,通山烟雾中。难将簪绂子,再进简编功。醒醉无糟啜,追亡在跂攻。疏斯何若粺,不寐听梵宫。

冒雨游方广中道喜晴

  危磴垂萝人径少,盘蹊觅路鸟声呼。满头薄雾通天气,一背初晴负画图。万壑中开云树暗,四山层簇雨连孤。千年涧里潺潺水,流到人间听有无。

周大启 芝田

登方广

  曲曲层层侧径通,寺尖插出翠微中。山情似我擎拳拱,我意穷山劈面逢。花雨半天随涧落,衲云千缕到身空。闲行多少添忙趣,拣得悬崖印脚踪。

刘明遇 浣松

游方广

  山深春尽尚高寒,探石搜云爱路难。孤瀑忽从天上落,众峰如在掌中看。鸟争花性啼香艳,僧定禅心住世宽。一宿精蓝狂念歇,然灯选梦入更残。

自九渡路口上岳山

  四顾无行径,晓风迷宿雾。劈空一卷石,凿破寻山路。缘溪一线行,云绕石无数。桃李醉春风,争妍松杉树。风雨生木末,阴云起竹户。时闻霹雳声,四望皆瀑布。剔藓觅奇书,苔莓深固护。七十二幻峰,峰峰白云吐。幽人投僧舍,僧僚如亲故。崖月入我怀,高朗寒生怖。毒舌问山僧,杀运如何渡。云超兹劫中,须借英雄箸。甫动买山心,山鬼已知处。何如入水火,度人亦自度。假寐白云窝,定力追天步。夜半晓钟鸣,蘧然发深悟。

方广山房赋赠周芝田先生

  湘岳绝顶祝融峰,七十二峰最笼纵。溪岩洞瀑溅空翠,春山春涧百花浓。我访名山周四大,西极少华东泰岱。楚岳山灵新交游,收拾云霞满衿带。中有紫光浮嶙峋,万谷桃李放深春。步云趋雾叩金英,是乃东壁图书林,南和丹缯之真人。有人驻杖在方广。崖深烟雾生蓬幌。平章梅柳增颜色,鸟戛笙簧众山响。山僧采蕨供伊蒲,春茗压醐百宝望。气吐精灵蛇龙窟,宅喷鲛珠口口口。明眼选佛方广殿,佛子短长丝丝见。洞庭千里奔归湖,百川万壑开生面。千中抡得补天手,撑扶日月还霄汉。掀翻劫运如反掌,长夜漫漫明星烂。

  莲峰志卷五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