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碑林诗文辑校释
芙蓉楼,在黔城潕水河边。面对小江,背靠黔城。左为龙标书院,右为黔城医院。
清乾隆四十年(1775),黔阳县令叶梦麟,於东城外建芙蓉亭。旧有临江楼,早废。
清嘉庆二十年(1815),黔阳县令曾钰,择西城外香炉岩创建为楼,自有芙蓉楼记,及怀古诗即事、并留别诗四章。一时名流和韵成帙。
清道光十九年(1839),黔阳县令龙光甸重修之。楼下为龛厅,中祀龙标县尉王少伯,左祀黔阳县令曾钰,右祀黔阳县令雷铎牌位。龛左右石刻《王少伯宦楚诗》及《芙蓉楼落成》等诗,皆龙殿撰启瑞手书。又东石壁钩刻米芾书《西山书院碑记》,西石壁刻颜真卿书《麻姑仙坛记》,皆同时黔阳教谕黄本骥所设。楼后,有半月亭。又圆亭,为冰心玉壶亭,合篆“一片冰心在玉壶”七字镌石,为龙殿撰启瑞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手书。亭下为芙蓉池,中蹲古石。池旁有洞在焉。楼左建有碑亭,左刻颜真卿“浮玉”二大字,右刻岳飞“墨庄”二大字。中为黄本骥集字长律一章,其左集字长律一章,右嵌武陵女史陈梅仙篆字十六镶。祠后石刻曾钰及萧锡霖诗。楼右刻曾钰碑文、阎海林手书《夏日同人燕芙蓉楼诗》。四旁古色苍然,琳琅眩目,令人应接不暇。楼最高,背郭临江,怪石戄立,中悬《芙蓉楼全图》,为黔阳县令龙光甸妻子、龙启瑞母亲黎氏手作。对壁读画,倚槛看山,盖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云云。
民国十一年,黔阳县长田名瑜主持建修芙蓉楼边厢、偏殿等附属建筑。
民国二十七年七月,黔阳县长张其雄主持复修黔城芙蓉楼,得湖南省主席何健、国民党要员危道丰、黔阳县农会长谢祖乾等人资助。湖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专员兼黔阳县县长张其雄撰《芙蓉楼记》。
黔城芙蓉楼,历有诗文镌后纪盛。这里辑录一些有代表性质的作品,汇成一册。
新修芙蓉楼碑记
闽南 嘉庆黔阳县令曾钰 石友
今黔阳县治,梁至唐曰龙标。唐开元间,江宁王少伯由中秘谪迁斯尉,因以龙标名。县有楼,曰芙蓉。相传少伯送辛渐,赋诗饯行其中。文采风流,照耀千古。
楼在县境,本朝《一统志》载之,不言其地,或莫知其处所。乾隆间,前县令叶公梦麟于郭东筑亭,仍其名施圯。流俗相沿,遂指为楼之故迹。
余思黔阳自汉置镡成县,迄今二千年,官於斯者,不知凡几。少伯之前,未闻有为之先者;少伯之后,未闻有为之继者。而少伯独以龙标名,是龙标之地以少伯而彰,则少伯遗迹之在龙标者,乌可听其湮没而不传。
岁癸酉,余承乏兹邑,莅政之暇,与二三都人士谋复建之。寻前人植亭废址,低洼迫隘,无山水林木之美。既非唐时之旧而蕞尔之土,又不足以著名胜惬游观。爰改卜於城西香炉岩,其地背郭临江,依林踞阜。轩豁呈露,洵胜境也。佥议曰善,遂捐产为倡。邑庶士闻之,咸踊跃乐输,鸠工庀材,诹吉始事。
余亲为经理,因地势之高下,准布置之疏密。正者为楼,高者为亭,拱而翼者为廊,缀其旁者为室。缭以长垣,固以石阑。层磴穿云,飞甍插汉。
登眺则群山拱翠,倪视则万木交阴。潕水自北来环其下,澄潭委波,惊涛涌雪。帆樯出没,洲屿潆洄。为一邑之巨观,复千载之古迹。使昔日文酒清歌,流传宇内;旗亭画壁,著为美谈。焕然复见于今,虽少伯之风流余韵,足以感动千百岁后之人心。而邑之人士能酬金助力,趋事赴功,以克成盛举。又以见黔阳民俗之厚,为能不忘其初也。
楼成于嘉庆乙亥孟秋之望。县令闽南曾钰为之讌饮以落成之,并记其事于石是役也。董其事者,广文陈君学奎、王君垣;县尉郭君开望;绅士向子方诚、谢子光楚、唐子世遇、向子其昌,例得列名。
曾钰( —1831),字石友。闽南人。嘉庆十八年(1813)癸酉,任黔阳县令。择黔阳西城外香炉岩创修芙蓉楼。嘉庆二十年(1815)乙亥中元节,芙蓉楼落成。后改官江西南丰。道光十一年(1831)辛卯,曾石友刺史卒於郴州任。
芙蓉楼唱和诗序
长沙 黄本骥 虎痴
柳子厚谓“邑有观游,即为政之具,盖以祛烦涤尘,非有高明游息之所,不能理达而事成”。况前事者,后事之师。其人已远,其迹犹存。不为修葺而咏歌之,非独山川失润,抑且取法无由。虽鞅掌簿书,其视以玩,替政者奚异。
唐诗人王少伯由江宁丞谪龙标尉,小说家载其以琴书自随,“命苍头拾败叶供爨”,及“洞蛮长跪乞诗”数事,仅与“旗亭画壁”同为风雅之宗,若无意于政事者。然以琴书自随,其嗜好可知;拾叶供爨,其清操可知;洞蛮乞诗,则邑中文秀之士,其翕然向化又可知。
盖子厚所谓“清宁平夷,恒若有余;乱虑滞志,无所容人”,吾於少伯徴之矣,岂仅以诗人目之哉?
黔邑东关,旧有芙蓉楼。相传为少伯送辛渐处,其地原在唐润州(今镇江府治也)。盖少伯丞江宁时事,后人因其谪宦来此,建楼存迹。
嘉庆乙亥,曾石友刺史钰知是邑,由城东徙今地,有诗文纪其事。地据雄、潕二水之交,有石屹立,有树森陈,旷如奥如,二者咸备,诚观游之胜境也。
见田明府宰黔三载,邑中祠、廨、桥、道,焕然一新。理事之勤,近日罕有。因见斯楼之榱栋倾欹,丹漆驳陊,慨然修复。凭栏远眺,适足以祛烦涤尘,为高明游息之所。自为七律四首,以落其成。又於重阳日,招集幕僚子侄及邑人之仕隐而文秀者,为登高之会,亦自为五律四首。邑中钞稿传和者,凡数十人,得诗若干,首彚为一帙,将付诸梓以志。一时唱和之盛,而属序於余。
余谓少伯诗意“冰心、玉壶”,明府诚足以当之。其不以勤政而废观游,尤得子厚所谓“理达、事成”,为邑民之福音者,岂独青山明月寄意篇章,足与古人争能,而为时髦所宗仰已哉。
黄本骥(1781—1856)清史学家,地理学家。湖南宁乡人。字仲良,号虎痴。与父黄湘南、兄黄本骐俱有文名,县人比之“眉山三苏“。道光二年(1822),中举人。
道光五年(1822),至沅水流域寻访米寿圆墓。途经凤凰,闻生前好友徐止峰旧媵钟氏,已经出家为尼,名智参,遂造访凤凰太平庵。适智参外出,未遇,遂留诗于壁。及智参回,见壁诗,生感慨焉。嘱赵雨甸代为谢诗。赵雨甸因述诗所来及事与黄本骥,并出示止峰所遗《冷金笺》嘱其补书,藏之法林,以传久远。抵黔阳后,宿黔阳县署,曾登芙蓉楼。
道光十七年(1837),选黔阳教谕,悉心培育远道来学同郡各县生员,使多有成就。好文物,喜考古。搜集秦汉以后金石文字数百种及古琴、刀、布等甚多,名其居曰“三长物斋”。尝至沅水流域寻访米寿圆墓。卒年七十五岁。
黄本骥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对考古、文物、地理、方志、古史姓氏和职官,都有精湛的研究。著述颇多,有《古志石华》、《隋唐石刻拾遗》、《集古录辑佚》、《金石萃编补目》、《元碑补目》、《续金石萃编》、《湖南风物志》、《韵学卮言》等,后人辑有《三长物斋丛书》,共25种,159卷,其中,《历代职官表》和《郡县分韵考》二书,价值最大。
芙蓉楼记(三角亭碑刻)
尝诵习王少伯氏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句,芬芳悱恻,情溢乎词,足以想见其人之清标高致,寄托遥思,而诗意之幽邈,景物之流连,更足以仿佛之。
岁乙亥,余督政西来,兼承乏黔阳县事。采风问俗,寓于游观。城之西隅,背郭临流,有楼耸出,名曰“芙蓉”。
越明年,民庆丰穰,以恬以熙。莅政遐余,登斯楼而起怀古之思。慨其剥蚀欹倾,日就芜废,佥议重葺,以复遗址。而志籍考释,每多假借附会,传说纷呶。故于兴废举坠之时,征引故实,一为之辨识焉。
考《大清一统志》:梁置龙檦县,因山而名,檦释为林柱之属,盖状其山之势。至唐始去刀为标。今,龙标山踞黔阳东城内,建制沿革,固可溯也。
少伯于唐开元间,以汜水尉左迁龙标尉。李太白遥寄以诗,即景怀人,互见于歌咏。於是,山林晦閟之迹,因诗人之阐发而始明;摭拾遗踪,於是可据。
芙蓉楼之在县境,志承纪载,不言其处所。
清乾隆四十年,叶令梦麟,于东城外建亭,仍其名。
嘉庆廿年,曾令钰西城外香炉岩创建为楼。
道光十九年,龙令光甸重修之。历有诗文镌后纪盛,即今楼也。
或谓芙蓉楼在京口,与万岁楼相对,建于晋刺史王恭。则楼之在京口者,不始少伯,独因少伯之诗而益彰,其说近是。苟因其境地之悬绝,并断摘其诗章,殊不知风人之抒写心声,有构思幽妙不可以言语形容者,岂得牵附俗说于迹象间求之。
抑有谓金鳌山多橘柚,旧有楼曰临江,少伯日登临之,赋诗自娱,命苍头拾败叶为饮,则金鳌龙标间自有楼在,是又稗史之纪说,更不假托芙蓉之名称。
综错前言,黔阳实古之龙标,即为少伯迁谪之所,又复奚疑?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少伯以中秘声华,诗名藉甚,远谪异域,往古同悲。
乡先辈及宦游斯地者,览物兴慨,重为建楼纪胜,诵其诗而仪其人,固不必睹遗址故物而同为惓惓也。赏析奇疑,未诩稽古,俯仰宇宙,集成大观,又何必斤斤然于吴头楚尾,较量毫末哉!
斯千百年后,其流风余韵,翕然向慕,不以蛮野荒(阝+最)而为造物所啬。人心之感动,历久不变、望古遥集,创复巨规,故使斯楼之存也,不徒结想于荒躅,仍具独造之匠心。
文献考证,永为不泯。爰于丹艧(艭)驳陊,及时修葺,质疑辨始,聊至景行,至重修之事,回各别系以文同树于古。后之览者,当知所兴起矣。
民国二十七年七月
专员兼黔阳县县长张其雄撰
秘书黎泽泰书
张其雄,民国二十四年(1935),任湖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兼黔阳县县长。民国二十五年(1936)四月,湖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黔城。民国二十六年(1937)五月,县政府决定从翌年元月一日起,实行全国统一的度量衡制,并指令从速加工供应新衡器。八月三十日,开始执行国民政府的“征兵令”。十一月,废区立乡,撤销城区及仁、义、礼、智、信、常七个局,设置二十四个乡镇。民国二十七(1938), 湖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改为湖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七月,张其雄主持复修黔城芙蓉楼,得湖南省主席何健、国民党要员危道丰、黔阳县农会长谢祖乾等人资助。湖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专员兼黔阳县县长张其雄撰《芙蓉楼记》。
寻芙蓉楼遗址吊王江宁
耒阳 乾隆黔阳训导 欧阳曰枚
江上此烟水,芙蓉旧有楼。
连宵同听雨,送客独经秋。
迹古冰心在,官卑诗卷留。
西风添老泪,长是怨闾邱。
欧阳曰枚:贡生,耒阳人。清高宗乾隆十一年(1746)丙寅,与荣大顺同任黔阳训导。
芙蓉楼怀古即事即以留别
闽南 嘉庆黔阳县令曾钰 石友
中秘声华绝世才,遭谗还过五溪来。
洞蛮索句真无奈,逐客伤离亦可哀。
江上芙蓉犹笑日,昔时楼阁已成灰。
为寻古迹多惆怅,几度城南蹀躞回。
重兴胜迹治舆情,妙术凌云不日成。
潕水迴波环画槛,盘山返照动雕甍。
横蛇立兽公输斧,别鹤离鸾子晋笙。
静倚楼头感今昔,冰心还共玉壶清。
万眼连窗四面週,天高气爽桂香浮。
今宵风景权为主,终古江山又此楼。
远岫含辉蟾驾月,长空联影雁横秋。
寒泉一盏诗魂在,应喜骖鸾续旧游。
非誇土木快登临,风雅维持爱古深。
计日久淹惭素食,戴星屡出祇劳心。
萑苻四野无新警,文酒千年有嗣音。
愿与诸君长护惜,蓉花莫改旧时阴。
步曾石友刺史韵
桂林 万 庚 西园
天生仙吏不凡才,迁谪途长入楚来。
别梦应随征雁远,清吟曾动暮猿哀。
尚余寒雨催残夜,莫使层楼付劫灰。
白露青枫凭吊处,千年定有鹤飞回。
古迹重新倍有情,经营不日喜功成。
危栏倒影摇轻浪,半堞斜晖入画甍。
望远何人吹玉笛,游仙有客奏鸾笙。
应知楼外今宵月,仍照芙蓉出水清。
壓檻云山四面週,绕城烟火万家浮。
花迷杜老千间厦,人在元龙百尺楼。
自昔宰官多好古,而今佳景更宜秋。
欲乘月夜凭栏处,还起诗仙话旧游。
润州城北旧登临,此日龙标别意深。
吴楚烟花双绝景,江湖风雨一生心。
才高白雪知难和,听入焦桐莫赏音。
可惜南丰今不见,蓉花添得几层阴。
注:润州城北旧登临:道光庚辰年,桂林万庚泛舟吴下,曾经登临镇江芙蓉楼。
题王金策《芙蓉楼踏雪图》
道光沅州学使 祁隽藻
水槛花轩艤钓舟,龙标山色满城头。
一从送客平明去,万里长江日夜流。
怀古且看王宰画,登高空费仲宣愁。
腰间记取金鱼带,曾醉天津旧酒楼。
王金策,字香杜,号天台居士。山东诸城人。嘉庆庶吉士。主讲岳麓书院,门下出宁乡黄本骥(字仲良,号虎痴)、黔阳邱开来(字觉吾,号湘渔)等杰出人士。嘉庆二十四年(1819)己卯,以翰林院庶吉士任官黔阳县令。道光元年(1821)辛巳,县令王金策命初容际华任黔阳僧会司,住持黔阳县普明禅寺。道光四年(1824)甲申,王金策访株山荷叶庵,与宿儒谢光篪以诗唱和间,礼拜谢光篪先祖桑正肉身。道光六年(1826)丙戌,洞昌修复黔阳城隍庙。时县令王金策主持其事,响应者众。王金策在任官黔阳时期,著有《湘帆纪程》。
己亥仲秋重修芙蓉楼落成怀古即事
桂林 道光黔阳县令龙光甸 见田
天遣诗人谪夜郎,芷兰千载有余芳。
危楼直与名山古,寒雨曾惊别路长。
华表可能归白鹤,劫灰犹未化红羊。
灵膏賸馥知何处,赢得芙蓉两岸香。
吏隐龙标话昔年,几回山径耸吟肩。
名同楚泽三闾重,花比河阳一县妍。
蛮女乞诗书锦字,苍头拾叶佐炊烟。
风流王粲今谁见,月满芳林听杜鹃。
未许风光擅润州,临江一样耸高楼。
天涯何处无芳草,明月依然照素秋。
凝碧暮山怀远梦,流丹飞阁快添修。
南丰剩有甘棠在,好傍清阴檥宦舟。
注:道光乙亥,曾石友刺史重建此楼。
弦歌今喜际和丰,制锦深惭学未工。
百里云山浑似旧,四时花草不成空。
敢将身寄风尘外,幸免形劳案牍中。
为语从来凭眺者,此心期与玉壶同。
注:道光十七年,桂林龙光甸任黔阳知县。道光十九年己亥仲秋,重修芙蓉楼。落成时,雅集时贤汇聚芙蓉楼,作《重修芙蓉楼落成怀古》。唱和者颇众,因尔刊刻於芙蓉楼碑林。
王少伯宦楚诗跋
唐诗人王少伯以相如题桂之才,抱贾傅怀沙之恨。初由秘书而尉汜水,枳棘空有鸾栖;复自金陵而谪龙标,雪泥偶经鸿踏。从来迁客不废啸歌,自古逐臣偏工怨诽。盼雁影于衡阳烟外,人远长安;听猿声于湘浦月中,梦怀乡国。况橙黄橘绿,一年多好景之时;芷白兰香,三楚本骚人之地。宜其艳分屈宋,挥毫而珠玉随风;秀挹沅湘,落纸而云山增色者矣。
无如劫灰久冷,断碣难寻。访送客之江楼,朱阑藓没;问乞诗于蛮洞,锦字烟销。夫客到孤山,问讯逋翁之遗稿;人登岘首,摩挲叔子之穹碑。今无以传,后将何述?
爰检全唐之集,摘录尉楚之诗。川原则信而可征;情事则慨焉如见。东方朔唫哀时命,不无落拓之怀;陶渊明赋归去来,大有逍遥之致。
高楼既筑,泐石斯镌。匪存一邑之风骚,更助千秋之凭吊。庶使贞珉耀彩,山巅之明月齐辉;妙墨流香,江上之芙蓉共艳。诵刘梦得竹枝之调,雅韵犹留;登白太傅琵琶之亭,流风未坠。聊存梗概,敢云探得骊珠;用志遗踪,亦愧窥同豹管。
道光十有九年岁次己亥重阳日
知黔阳县事 桂林龙光甸撰
男启瑞编次并书
龙光甸(?—1849),字见田,广西临桂人。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大挑知县。历湖南溆浦、湘阴知县。
道光十七年(1837),任黔阳知县。精明善断,人不能欺。惩治豪强,严革恶习。兴利除害,百废具兴。所有罚款,尽以之修寺观、祠堂、庙宇、街巷、桥梁、道路,县治焕然一新,皆其力也。他如养济、育婴及远近古迹,无不悉力经营,并捐养。廉数千缗,添设书院膏火,置义学十五所,各有田租岁,由官聘请邑绅,凡穷乡僻壤,躬自劝学。一时絃诵之声,比於武城。尤重名教,彙旌节孝,多至数百人,建总坊表之。禁宰耕牛,几十年后,人民仍然恪守其法。
道光十九年(1839)与子龙启瑞、教谕黄本骥一起重修黔阳芙蓉楼,并编辑《王少伯宦楚诗》泐石芙蓉楼碑廊。
道光二十年(1840),捐俸倡修南明招抚使邱式耔故居烟溪“月瀑园”,为“重九会”。落成,有《月沛园落成集咏诗》三卷。
道光二十一年(1841)春,还未解任,其子龙启瑞(1814—1858)从黔阳赴京,考中状元。大魁天下,人以为盛德之报。手录宰黔阳事,宜存交后来。其深谋远虑如此。离任之日,虽孤贫乞丐,亦号泣挽留。为清代自康熙初黔阳县令张扶翼后一人而已。
道光二十一年(1841)秋,擢下(霞)浦同知,皆有政绩,寻调台州同知。时值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开放五口通商,海门港地处浙中,当台郡六邑咽喉,故奉批移同知衙门驻葭沚。初到之际,地无衙署,光甸前任皆留省不到任,独光甸到任,借民居听事,故为首任同知。在任朔望讲事,修市廛。
道光二十六年(1846)立官署,兴水利,曾建葭沚新闸,手书“椒江锁阴”。中夜冒寒,亲自缉盗。子龙启瑞时官湖北学政,每欲迎养,而光甸以椒民为重,不欲去。
道光二十九年(1849)进京引见,归卒于旅途中。
步见田夫子韵
零陵 汤文垣 子厚
龙标曾谪秘书郎,留得高楼万古芳。
寒雨客怀吴地远,夕阳吟兴楚天长。
捉荒人似龙城柳,遗麦碑同岘首羊。
十里芙蓉开夹岸,沅江不数正花香。
清资风味想当年,行李琴书共一肩。
贾谊怀沙无限恨,江淹梦笔有余妍。
难寻断碣埋荒草,空见危阑锁暮烟。
千载诗魂何处问,杨花风里听青鹃。
谁将胜迹补沅州,子固题名在旧楼。
纪事昔曾赓白雪,落成今又值清秋。
高吟应有仙梯接,巧构还疑月斧修。
闻道南徐好风景,壮游拟泛木兰舟。
注:子固题名在旧楼:谓曾石友刺史乙亥年重建芙蓉楼事。
漫因运蹇惜才丰,我愧登高赋未工。
霜露满天渔唱晚,关河千里雁横空。
欲将韵事追唐代,谁复冰心寄洛中。
重见棠阴留憩茭,玉壶清与古人同。
注:玉壶清与古人同:王少伯《芙蓉楼送辛渐》诗云:“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汤文垣,字子厚,零陵人。道光十七年,宦迹黔阳。道光十九年(1839),龙光甸重修黔阳芙蓉楼落成,参与聚会。
己亥仲秋重修芙蓉楼落成怀古即事
长沙 黄本骥 虎痴
天宝经今历几年,诗人已去迹犹传。
漫将胜地誇京口,重见高楼镇楚边。
寒雨有情江自远,青山无恙月长圆。
我来又在斯人后,依旧芙蓉蘸晚烟。
注:寒雨有情江自远:王少伯《芙蓉楼送辛渐》诗云:“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青山无恙月长圆:王少伯《龙标野宴》诗云:“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曾读南丰纪事诗,风流想见鸟飞时。
新抚古艳开吟社,细写骚情续楚词。
鸳瓦易随秋叶落,蜗纹旋傍短垣滋。
曼卿久作蓉城主,感旧徒添过客思。
注:曾石友刺史卒於郴州任,距离道光十九年己亥,已经有八年矣。
注:康熙八年岁次己酉,黔阳知县、安徽霍邱张扶翼与黔阳诸君子约雨水节前,宜树桃、李、梅、枫诸卉于县城对河赤宝山。张扶翼与黔阳诸先生,各登植十本;父老率其子弟与城内外居民,植各十本;里之民卒艺。曾作《赤宝山种花约序》,其中有云:“昔石曼卿判海州,山岭高峻,人路不通,卉木全无。曼卿使人以泥裹桃核为弹,抛掷岭上。一二岁间,花发满山,烂如锦绣。” 贵州湄潭县令、明末孝廉向文焕作有《陪张明府及诸同学登赤宝山种花诗》。
此日观风仰伯高,棲罗注跡育时髦。
欲成才士千秋业,更与邦人百尺豪。
杰构宜教花解语,壮怀留待客题糕。
公余文酒多萧洒,未许心缘抚字劳。
十五年前此地过,重来岁月等抛梭。
未容彩笔题金阕,仍见红渠映绿波。
官冷幸留诗卷在,兴酣不觉墨痕多。
从今日日招仙尉,共倚危栏一放歌。
注:十五年前此地过:道光五年,黄本骥信宿黔阳县署,曾登芙蓉楼。
步见田夫子韵
桂林 王 诰 鹅湖
两岸芙蓉独倚楼,伊人去后几惊秋。
名萼好花题诗句,寒雨曾经销客舟。
半亩烟岚沦宿草,一帘风月豁双眸。
至今高阁临江海,漫说龙标逊润州。
王诰,字鹅湖,桂林人。为龙光甸侄儿,随龙光甸住黔阳。道光十九年(1839),龙光甸重修黔阳芙蓉楼落成,参与聚会。
己亥仲秋重修芙蓉楼落成怀古即事
浮梁 黄 瑜 少愚
嗟哉古谪尉,乃以诗人名。
龙标亦僻壤,斯楼腾英声。
芙蓉岂异卉,千载留余清。
人生贵自立,官职无重轻。
枳棘有棲凤,可作高冈鸣。
我亦尉兹土,捕盗笞榜亲。
俗尘日坌集,敢濯沧浪缨。
偶步出西郭,怀古多深情。
境幽风日丽,焕然起雕甍。
恍惚见仙尉,握手相逢迎。
今古既异代,泾渭安可并。
尉曰职等耳,佐治期廉明。
虚名不足道,与子要以诚。
再拜荐兰芷,作诗题前楹。
凉飚肃然至,猎猎吹神旌。
黄瑜,字少愚,浮梁人。道光十九年(1839),龙光甸重修黔阳芙蓉楼落成,参与聚会。
登芙蓉楼唱《归去来》歌
江宁 路时春 华甫
少伯曾为江宁丞,至今人以江宁称。
少伯曾为龙标尉,仙尉名因少伯贵。
昔贤所至无荒辄,偶尔托足成良游。
千载龙标与润州,两地皆有芙蓉楼。
平明送客适寄兴,冰心一片长悠悠。
自负琴书爨败叶,当时未免忧跋涉。
洞蛮长跪乞新诗,岂复形神劳讼丝。
我本江宁人,未见秦淮春。
仅从画藁寓乡思,脚跟蓬转随宦轮。
登楼几度芙蓉新,笔端欲赋难祛尘。
此身非宦亦非谪,投老犹为远行客。
画壁敢侪高达夫,寄愁常慕李太白。
赖有主人贤且才,重新古迹颜为开。
指挥巧匠徴良材,顿使榛莽罗璚瑰。
良辰美景真乐哉。
我欲唤起龙标仙尉,同歌归去来。
注:我本江宁人,未见秦淮春,仅从画藁寓乡思:路时春生长湖湘,尝作《秦淮水榭图》,寓思归之意。
路时春,字华甫,江宁人。生长湖湘。尝作《秦淮水榭图》,寓思归之意。道光十九年(1839),龙光甸重修黔阳芙蓉楼落成,参与聚会。
己亥仲秋重修芙蓉楼落成怀古即事
天津 徐肇基 作之
少伯风流擅七绝,玉壶佳句古无双。
何须艳说旗亭事,赢得高楼踞清江。
曾向江头赋别离,芙蓉萼发雨如丝。
当年送客人何处?虽有青山侣旧时。
徐肇基,字作之,天津人。道光十九年,龙光甸重修黔阳芙蓉楼落成,参与聚会。
桂林 龙启稷 穀士
风流仙吏古无伦,品似芙蕖迥绝尘。
径曲尚余寒雨润,楼高直与白云亲。
诗才久著丹阳道,胜迹犹传潕水滨。
明月不知千古恨,至今还照倚栏人。
杰阁登临豁远眸,落成时节正中秋。
那堪迹为苔迹掩,犹幸诗因宦辙留。
驿路清吟嗟远谪,山城小憩快同游。
佳名应共旗亭胜,占断沅湘第一楼。
龙启稷,字穀士,桂林人。道光辛丑状元龙启瑞兄弟。随同龙光甸宦迹黔阳,与龙启瑞同在龙标书院就读。道光十九年(1839),龙光甸重修黔阳芙蓉楼落成,参与聚会。
桂林 龙启祐 助亭
凭江高阁迥,寒雨滴芙蓉。
夜月原非旧,秋花不改容。
玉壶千载洁,楚岫片云封。
仙尉今何在?风流对碧峰。
才妙偏遭忌,投荒到夜郎。
山川仍故楚,姓字记中唐。
丽句传蛮洞,冰心寄洛阳。
重修留胜迹,何必与诗狂。
龙启祐,字助亭,桂林人。道光辛丑状元龙启瑞兄弟。随同龙光甸宦迹黔阳,与龙启瑞同在龙标书院就读。道光十九年(1839),龙光甸重修黔阳芙蓉楼落成,参与聚会。
己亥仲秋重修芙蓉楼落成怀古即事
桂林 龙启瑞 翰臣
危楼傍江水,一览尽沅湘。
名好因仙吏,花开自夕阳。
滩声炑欲吼,石骨暮还苍。
万古风流尉,芙蓉共远香。
龙标风雅客,少伯古无伦。
诗似李供奉,官如梅子真。
远来夜郎国,长占五溪春。
此日登临处,清风寄白蘋。
寒雨吴江夜,曾经送客舟。
如何沅水上,复有古时楼。
胜迹因人补,诗名到处留。
那堪吟赏地,橙橘满芳洲。
忆昨趋庭至,兹楼几度过。
风前一回首,江水已澈波。
烟雨吴阊远,蘅芜楚泽多。
谁当继前哲,倚檻独高歌。
龙启瑞(1814—1858),广西桂林人,字辑五,号翰臣。清朝古文家、目录学家、诗人。
道光十七年(1837)丁酉,其父龙光甸(字见田)官黔阳知县,乃与兄弟龙启稷(字穀士)、龙启祐(字助亭)就读黔阳龙标书院。常常憩息在芙蓉楼,钻研书法诗文等。
道光十九年(1839)己亥,与其父黔阳知县龙光甸、黔阳教谕宁乡黄本骥,一起重修黔阳芙蓉楼,并编辑《王少伯宦楚诗》泐石芙蓉楼碑廊。龙启瑞为《王少伯宦楚诗》书丹。
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助其父黔阳知县龙光甸、黔阳教谕宁乡黄本骥捐俸倡修南明招抚使邱式耔故居烟溪“月瀑园”,为“重九会”。落成,有《月沛园落成集咏诗》三卷。
道光二十一年(1841)辛丑,从黔阳赴京,殿试第一甲第一名,考中状元。大魁天下,人以为盛德之报。授翰林院修撰。历任翰林院修撰、广东乡试副考官、侍讲、湖北学政等职。
道光三十年(1850)庚戌,丁父忧回籍。值金田起义,广西巡抚邹鸣鹤奏办广西团练,龙总其事。对付洪秀全组织的太平天国起义军。
咸丰二年(1852)壬子,太平军攻桂林。率团练守城顽抗,以功升侍讲学士。
咸丰六年(1856)丙辰,授通政司副使,旋简江西学政。
咸丰七年(1857)丁巳,迁江西布政使。
咸丰八年(1858)戊午,卒於江西布政使任上。
龙启瑞治古文,尤善音韵之学,为广西五大桐城派古文家之一。著有《古韵通说》、《尔雅经注集证》、《经籍举要》、《经得堂诗文集》、《浣月山房诗词抄》等。康有为评价龙启瑞的书法:“昔尝阅桂林龙殿撰启瑞大卷,专法鲁公,笔笔清劲。”
芙蓉楼怀古即事
黔阳太史 孙鼎臣
吴客传遗咏,江楼旧有名。
鸥边湘树远,雁外楚天清。
玉佩随风集,金樽趁月明。
登高劳梦想,秋水正盈盈。
游芙蓉楼
浏阳 李文耀
半幅朝衫半笠蓑,飞鸢风静五溪波。
官能种福何妨小,诗主言情不贵多。
柿叶奚奴秋入爨,芦笙苗女夜听歌。
前身合是神仙尉,那更怀湘怨薜萝。
登芙蓉楼
泸溪 芷江副榜 唐可久
苍苍云树影,渺渺楚江秋。
少伯去千载,芙蓉仍旧楼。
不因贤令尹,谁续此风流。
我欲凭栏望,飞将蝶梦游。
登芙蓉楼步见田夫子韵
溆浦 谌瑶 景星
不辩升州与润州,吹箫且复上重楼。
盛唐名宦双鬟酒,廉吏高风四壁秋。
明月青山怀旧迹,美人芳草寄灵修。
十年宦况清如许,一片冰心一叶舟。
谌瑶,字景星,溆浦诗人。生长鄜梁山下。喜游玩,凡州郡名胜古迹,皆涉猎并题咏。道光时期,主讲龙标书院。道光十九年(1839),龙光甸重修黔阳芙蓉楼落成,参与聚会。
携姬人镜波登芙蓉楼
溆浦 严秋槎
高楼斜倚潕江滨,不唱阳关已怆神。
一带楚山烟雨里,青衫红袖拜诗人。
送客亭前野水生,当年迁客触离情。
不知寒雨连江句,抵得阳关第几声。
旧事无端上眼前,客怀遥寄润州烟。
吴娘夜雨销魂曲,不到江南已十年。
西望家山泪不干,家书谁为报平安。
楼前一树垂杨柳,摇曳离愁上画栏。
严秋槎(1795—1876),字季布,号丹芬,溆浦人。陕西布政使严如煜第四子。广东通政使严正基为严秋槎仲兄。美丰仪,善谈论。早年肄业於长沙岳麓书院。与黔阳邱开来、开儒、开阳兄弟友好,常游历烟溪月沛园。与苏园谢光楚、谢光篪兄弟亦友善,时往苏园拜访。生平不仕,常喜游山、玩水、饮酒、狎妓。诗作多羁旅、乡愁及风月情怀,有柳三变之风。
登芙蓉楼
凌镜初
天南边缴古龙标,剩水残山载酒遥。
漫指飞凫寻旧地,欲招归鹤问前期。
词人四壁碑俱古,兵火千年迹易销。
只有江干昔时月,依然终夜送寒潮。
阵云西北蔽空飞,塞马哀鸣苜蓿肥。
蔀屋几因风鹤去,铙歌空献白狼归。
韬铃幕府虚筹策,荼火军容不解围。
中外残黎皆赤子,南人况复慑天威。
注:蔀屋几因风鹤去,当时苗族叛乱,占据湖南。
夏日同人燕芙蓉楼诗
道光黔阳知县阎海林 润东
送客人千古,一楼传至今。
有诗名不朽,我到问冰心。
此日尔高会,诸公况善吟。
莫令花月笑,空见酒杯斟。
忧乐昔贤意,凭轩念尔民。
我来今半载,未被泽如春。
为政尚无扰,读书期有真。
登临话属积,莫只艳骚人。
阎海林,字润东,道光二十八年(1848)戊申,任黔阳知县。续任黄本骥为黔阳教谕。
和阎明府韵
长沙 黄本骥 虎痴
时事有代谢,此楼千古今。
古人不我待,长留待我心。
保尔赴良约,悠然雀远吟。
到学明月醉,有酒且同斟。
学忝龙标长,身如怀葛民。
未酬千里志,空负十年春。
雅慕阎公望,诗多雀味真。
曲高此和寡,更待后来人。
注:空负十年春,黄本骥自道光十七年(1837),选黔阳教谕,悉心培育远道来学同郡各县生员。至道光二十八年(1848),已逾十载。卒年七十五岁。
和阎明府韵
黔阳 吴敦厚 礼堂
芙蓉楼上望,胜迹古犹今。
权对一樽酒,悠积见此心。
潕溪流槛外,四壁只遗吟。
仙尉虽以化,举杯且自斟。
湖湘长仙客,元亮是州民。
书剑随身箧,平箫负好春。
不胜今昔感,自葆性情真。
嘉会逢非易,渐予留伦人。
和阎明府韵
曾寀光 芷舫
诗人不再作,明月成古今。
往迩凭谁问,高楼伤客心。
倚栏途落日,振袂生高吟。
为仰遗薇在,树香酒共斟。
同危帅臣芙蓉楼集陆
同治黔阳知县 陈鸿作
花光柳色满墙头,把酒孤亭半日留。
得句已无前辈赏,登楼且散异乡愁。
山从树外参差出,水向陂塘散漫流。
公事无多厨酿美,倚栏搔首思悠悠。
陈鸿作,清同治十年(1871)任黔阳县知事。同治十三年编纂《黔阳县志》。
芙蓉楼感怀
同治黔阳邑人 易澍春
孤城多故独登台,感事权凭浊酒杯。
旷代诗人随雨散,隔邻烽火捲山来。
草缠白骨猿狐啸,风度朱帘鼓角哀。
廿载不胜忧乐意,未知谁是济难才。
芙蓉楼题壁
庐江 光绪黔阳知县徐方泰 又穆
山川缅邈通黔粤,鸡犬相闻接侗瑶。
但使闾阁安富庶,不妨生计老渔樵。
秋风两度到江城,江上莼鲈动客情。
黄菊茱萸天气好,一楼皓月引清樽。
徐方泰,字又穆。安徽庐江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任黔阳知县。此诗作于光绪甲辰季秋。原有十二首,此处选二。当时步韵和者甚众,如黔城黄忠浩、苏园谢祖乾、沙湾黄寅臣、安江廖环陔等贤达人士。下面选录黔阳安江廖环陔十二首、沙湾黄寅臣三首。
步邑侯徐幼穆方泰芙蓉楼原韵
安江 廖玉琅 环陔
金鳌东畔宝山西,高耸危楼翠黛迷。
门外桃花新涨水,当春不数五陵溪。
剔藓掺寻纪事词,绿荫嵌有许多诗。
亭边送客人何在?想象当年载酒题。
注:亭边送客人何在,指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平明送客楚山孤”之句。想象当年载酒题,指王昌龄《龙标野宴》:“春酒相携就竹丛” 之句。
历朝兴废感无边,明月青山仍旧年。
诗境寻诗寻不得,几回惆怅夕阳天。
注:芙蓉楼门额,有光绪二十九年(1903)黔阳知县徐方泰手书“诗境”二字。
一帘香雾月空濛,池榭亭台四面通。
瑞草奇花重润色,漫誇银杏水晶葱。
烽火惊闻说桂林,于飞鸿雁动哀吟。
贤侯费尽防边策,冰玉遥同少伯心。
注:广西桂林降匪陆亚发兵陷柳州,湘边大震。
露白葭苍水一湾,萧萧寒雨楚山间。
遥怜江夏无双客,何日敲鞭唱凯还。
注:是年,起用黔城黄忠浩率所部援桂,直捣陆亚发梅寨,用少击众,陆亚发大创,降敕褒嘉。陆亚发奔福禄村,村故瑶地,箐壑深岨,中有危涂垂线缕,容一人行。黄忠浩乃短衣芒蹻,徒步深入。会天酷暑,郁为瘴疠,兵士死相继,黄忠浩亦遘膨疾,然治军勤如故,陆亚发卒不敢近。捷上,授狼山镇总兵,请终制,改署任道员授总戎,特例也。
雅化蒸成岁有秋,得携琴鹤几登楼。
口碑载道誇新事,今日沅州胜润州。
草茅同颂万家佛,枳棘暂覊百里才。
工艺农桑齐整顿,知公措置费迟徊。
幸际熙朝雨露中,车书初见外洋通。
力兴蒙养新文教,廿四风清一道同。
三年报最邀殊赏,不尽余材驭洞瑶。
我是淡园一老叟,也叨棠荫乐耕樵。
少年挟策走江城,笛里梅花动客情。
此地未输黄鹤景,每邀明月一开樽。
弦歌声里不知愁,大胆题诗到上头。
何似我公佳句在,蓉香长发护高楼。
廖玉琅(1843—1903—?),字环陔,龙标(黔阳)安江人。明洪武十七年甲子科举人、洪武十八年乙丑科进士、铅山县知县廖时雨后裔。清嘉庆、道光时期少尉向环溪妹婿。一生婚姻多变,曾经续弦五次。公以清代积学士,性情洒落,讨论风生,善书翰、耽吟咏。月夕花晨,寻幽选胜,辄留题寄兴。既而橐笔游大江南北,与名公、鉅卿、韵士、墨客,酬唱赠答,其诗益工。暮年息影里居,亦惟以诗酒自适。著有《澹园诗集》若干卷。公在日,燧中表蒋君瑞棠,索其稿,拟为付梓。未几,蒋君以疾卒,家复多故,其稿遂失。公亦旋归道山。岁月迁流,行复卅载。公诗几同广陵绝调,无复流传于世。
子婿段淮荪,字幼燧,黔阳安江人。偶于公家旧书堆里,得公诗草一本,有诗数十首,归置案头。同里田君镇吾姻弟之太夫人,为公族妹,行见之,谓:“公诗全槁既失,得此奚啻麟角凤毛,何可任其湮没?”促燧付诸剞劂,且出赀助其成,题名《澹园余墨》。又承古闽海军旅长林公秉周敬序。
步邑侯徐幼穆方泰芙蓉楼原韵
沙湾 黄寅臣
名楼胜境俯沅西,江草江花入望迷。
百雉山城如画里,万峰叠嶂绕双溪。
风云六诏水程通,白航青帘烟雨濛。
最是晓光明赤宝,满城佳气郁葱葱。
频年作吏五溪边,驻马龙标又几年。
长笑谪仙卧黄鹤,新诗愁寄夜郎天。
芙蓉楼题壁
平江 陈倜
手植芙蓉几百株,香炉峰下乐于于。
一楼高耸供凭眺,万首豪吟启拙愚。
月夜长河拖白练,霜天远树敝红毺。
壁间锦句纱笼护,惟爱冰心在玉壶。
水绕山衔院落幽,无边佳景望中收。
名花阆苑三千界,胜地龙标第一楼。
衰草独寻人去后,倚楼不觉月当头。
边城作客同迁谪,黄叶秋风飒飒秋。
橘柚浮香人座清,同人乘闲往来频。
澄潭把钓鱼争饵,高阁衔杯鸟弄筝。
客里光阴如箭掷,胸中垒魄倩谁平。
登临机触乡思感,酒熟豚肥鲈脍羹。
代远季湮栋折摧,藤萝人户几莓苔。
重修端赖贤侯力,董甾还须技士才。
匝月乐工新壁垒,三种雅集好楼台。
题诗壁上期来者,千载芙蓉谨护培。
民国二十四年(1935),张其雄任湖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兼黔阳县县长。民国二十五年(1936)四月,张其雄将湖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黔城。平江陈倜、宁乡周国英等来附。十月,张其雄宴请诸公于芙蓉楼,在座诸公纷纷题诗。
芙蓉楼题壁
宁乡 周国英
负廓临江一古楼,星移物换几经秋。
芙蓉吐艳人何在,橘柚浮香客不留。
旷代诗怀无限感,边城吏隐亦优游。
潮州刺史龙标尉,弓影壶光易地侔。
一官迁守潕水边,吾道南来自有缘。
谁复作诗蛮女乞,尚留佳话夜郎传。
冰心韵朗惊流俗,明月歌愁续旧篇。
车马衣冠安在也,空留楼阁付荒烟。
园开三径剪青莎,霜染枫林簇锦柯。
密瓦覆来非藉竹,旧痕补去岂牵萝。
焕然景象绕人趣,赢得风流好句多。
造化独劳新令尹,灵光鲁殿复巍峨。
日影南回十月天,登临燕贺集群贤。
獞花得意相含笑,犵鸟多情也献妍。
漫向离亭谈过客,好将落叶擘吟笺。
岳阳遥与相辉映,一个诗仙一酒仙。
民国二十五年(1936)十月,张其雄宴请诸公于芙蓉楼,在座诸公纷纷题诗。
芙蓉楼题壁
苏园 谢永仲 砚香
潕水沅江汇此间,芙蓉艳色盖群妍。
四阳郡县五州治,不若龙标万古传。
前后三城一样水,古今明月两江天。
金牛金斗金鸡笑,飞舞金鳌不靠仙。
注:潕水沅江汇此间:潕水自北来环芙蓉楼下,澄潭委波,惊涛涌雪。帆樯出没,洲屿潆洄。然后在下面汇入沅江。为一邑之巨观,复千载之古迹。
芙蓉艳色盖群妍:芙蓉楼在黔城诸景中,排名第一。蟠龙山、赤宝山、金鳌山此之。
四阳郡县:即舞阳县、潕阳县、潭阳郡、黔阳县。东晋义熙年间(405—418),镡成县撤销并入舞阳县,舞阳县治迁镡成。镡成改为镡城。南朝齐建元元年(479),改舞阳县为潕阳县。南朝梁(502—557),以城东有龙檦山,故改潕阳县为龙檦县。北宋元丰三年(1080),置黔阳县,因县治在黔水之北得名。
五州治:即巫州、沅州、舞州、叙州、溆州。唐贞观八年(634),改龙檦县之“檦”为“标”,置巫州治于龙标。武周天授二年(691),巫州改为沅州,龙标隶属沅州。武周长安三年(703),沅州改为舞州。唐开元十三年(725),以“沅”、“原”声相近,复为巫州。唐天宝元年(742),置潭阳郡,郡治设龙标。唐大历五年(770),改巫州为叙州,辖龙标、朗溪、潭阳三县,叙州治仍设龙标。后梁乾化二年(912),叙州瑶族首领昌师益归顺楚王马殷,马殷以昌师益为叙州刺史。昌师益改叙州为溆州。
前后三城:即镡城、富州新城、黔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置镡成县。东晋义熙年间(405—418),镡成县撤销并入舞阳县,舞阳县治迁镡成,镡成改为镡城。北宋熙宁六年(1073),荆湖北路察访使章惇兵分三路,征懿州、鼎州、硖洲(今安江)。改富州新城(今黔城小江)为镇江寨。共和国成立以后,黔阳县城迁移安江,原黔阳县城改为黔城。
两江:即黔江、洪江。北宋熙宁六年(1073),荆湖北路察访使章惇兵分三路,征懿州、鼎州、硖洲(今安江)。改硖洲新城为安江寨,富州新城(今黔城附近)为镇江寨。翌年,置黔江县,以镇江寨人户入黔江城(今黔城)。1998年,原洪江市与原黔阳县合并,成立新洪江市,市治设黔城。
七律·咏怀兼致友
本是龙标一逸民,长随野鸟唱清音。
芙蓉楼畔留诗迹,潕水岸边寻画魂。
傲犬羞鸡添野趣,繁星皓月助雅吟。
诗闲酒罢读周易,对镜无言忆古今。
唐多令·重访芙蓉楼
潕水吻沙洲,沅江纳浅流。
别多年,又访蓉楼。
满院芙蓉香过客,叶悄落,应知秋。
举目古楼头,对花自觉羞。
最难消,憾新愁。
年少无知诚孟浪,斗花酒,爱飘游。
1995年5月25 日
法曲献仙音·遥寄融冰
雨打新荷,风拂嫩柳,怎咽露蝉箜篌?
新月眉深,芙蓉面掩,青丝香汗轻透。
泪双涩,歌重劲,伤悲何长久?
舞轻袖,为明朝、重温遗谱。
窗帘后,无那陈年美酒。
伤心有谁怜,况愁容、日渐消瘦。
三十年来,索知音、四海何有?
想寿终烛尽,独卧荒丛埋首。
1995年2月23日夜
谢永仲(1965—?),字砚香,号不敏。一九六五年正月十二日子时生。黔城苏园人。从事过多种职业,曾任过教师、商贩、水手、导游、文员、掮客、编辑等。
一九八八年夏,任职芙蓉楼文物管理所。从事王昌龄与芙蓉楼研究,兼攻黔城文献。
一九九六年春,往洪江嵩云山大兴禅寺,礼乘法老和尚出尘,法名心照。同年秋,前往安徽九华山佛学院就读。离开佛学院后,相继在各大丛林编辑报纸、杂志,宣传佛学。
两千年春,在河北赵州柏林寺依本焕老和尚受三坛大戒。更法名明夷,字宗逸,号崇照。同年秋,自武冈云山前往贵州梵净山,挂锡沅州。应众檀越请,住持芷江虎榜山景星古寺。组织成立了“芷江县佛教协会”、“湖南慈宗学会”,任二会会长。建立网站论坛,利用网络来宣传佛法。同时,撰写有关地方文献著作和文学作品,宣传五溪文化。
2002年春,在台湾出版第一部佛学著作《熏修慈悲弥勒宝忏仪规》。
2002年秋,在台湾出版第二部佛学著作《慈宗朝暮课诵仪规》。
2004年秋,在大陆出版一套《五溪文化丛书》,第一部是慈宗佛学著作《兜率鼓声》;第二部是怀化佛教历史专著《沅水法流》,将怀化历史上的禅师、禅派、禅法作了深入研究;第三部则是佛教文学作品《隔墙听雨》,内容包括行走江湖时期游历大江南北丛林的游记集《百城烟水》,古体诗词集《禅余衲唱》、《乙亥焚余》和新诗集《伞形寂寞》、《对燕呢喃》。
从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出版有散文集《懒散的阳光》,游记集《百城烟水》,新诗集《伞形寂寞》和《对燕呢喃》,古诗词集《乙亥焚余》和《禅余衲唱》等。并有作品入选多种诗选,且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