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航天精神

作 者梁小虹类 别企业管理制 作东方不败

书籍简介

  本书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点滴出发,阐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立足企业员工培训,号召员工学习中国航天人的团队精神与职业道德,打造卓越团队,成就优秀员工,是企业与员工一起走向辉煌的完美典范。 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

1第一部分:

航天精神,是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随着“神舟”六号的顺利升空,一种豪迈向上的民族精神在神州大地升腾激荡,一股爱国主义激情在亿万华夏儿女心中涌流,激励人们昂然踏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这是一种凝聚力与使命感的象征,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延伸和扩展。它体现到企业中,就是一种企业文化,一种企业品牌,一种企业愿景;体现到员工身上,则是一种凝聚力,一种责任意识,一种使命感!

第1节: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

第2节:热爱祖国

第3节: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

第4节:大步走向成功

第5节: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第6节:企业的凝聚力

第7节:工作就意味着责任

第8节:坚韧的图腾

2第二部分:

航天精神,是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航天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卓越的创新能力。一名优秀的员工,必须不断加强自己的创新精神,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学习充电,为企业、更为自己打造核心竞争力。

第9节: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第10节:加强自主创新

第11节:一个严峻的挑战

第12节:争当学习型员工

第13节:边学边创新

第14节:丰富自我,提升自我

第15节:规范化科学管理

第16节:航天员的潜在素质

3第三部分:

严谨求实是航天人一贯倡导的科研作风和工作作风。严细认真,客观唯实,追求真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以辛勤的耕耘,换取丰硕的成果。航天人的严谨作风,来自于对祖国的热爱,来自于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来自于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诚。航天人创造出的辉煌业绩,让我们欣喜,让我们激动,让我们自豪。但我们绝不能一阵欣喜、一阵激动、一阵口号就了事。我们要把航天人的优良品质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

第17节:技术大跨越

第18节:培养良好的行为

第19节:狠抓落实规章制度

第20节:凶猛的拦路虎

第21节:工作质量的滑坡

第22节:严格的标准

第23节: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第24节:合理分工

4第四部分:

2005年8月5日上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举行神箭发射工作队出征仪式。总装备部科技委副主任胡世祥、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许达哲、一院院长吴燕生、一院党委书记梁小虹等领导参加出征仪式。一岗人员按图纸标注安装好偏航速率陀螺后,请二岗人员确认安装方向是否正确。作为姿控系统主任设计师的肖利红,仔细观察了速率陀螺敏感轴的指向。

第25节:同舟共济

第26节:经营管理

第27节:从量变到质变

第28节:集体感的人

第29节:团队的运作规律

第30节:忠诚度与敬业精神

第31节:淡泊名利

第32节: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5第五部分: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起步比较晚,在追赶的道路上,难免遇到种种挫折,但千千万万的中国航天人硬是凭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战胜了艰难险阻,走出了辉煌。在人生路上,当遇到一个小小的挫折时,有些人会把这种挫折放大,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与成功无缘。其实,只要自信,不要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低头,尽情发掘你的工作潜能,就可以向成功靠近。

第33节:远离故土远离家

第34节:胜利凯旋

第35节:优秀员工

第36节:希望

第37节:对工作的热爱和忠诚

第38节: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

第1节: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

作者: 梁小虹

  航天精神,是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随着“神舟”六号的顺利升空,一种豪迈向上的民族精神在神州大地升腾激荡,一股爱国主义激情在亿万华夏儿女心中涌流,激励人们昂然踏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这是一种凝聚力与使命感的象征,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延伸和扩展。它体现到企业中,就是一种企业文化,一种企业品牌,一种企业愿景;体现到员工身上,则是一种凝聚力,一种责任意识,一种使命感!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

  ——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

  .1.

  

  ︱

  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

  白手起家何畏惧,面对困难不放弃

  古老的中华大地很早就有“嫦娥奔月”和“万户飞天”等神话和传说。在明朝,有一位叫万户的人,坐在捆有十几支火箭的椅子上,手拿两个大风筝,叫人把火箭点燃,使自己飞上天去。万户的试验虽然失败了,但他表现了惊人的胆略和非凡的预见。为纪念这位文明史上的飞天献身第一人,人们将月球上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山。2003年10月15日,炎黄子孙盼望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这一天,“长征”二号F型火箭将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发射升空,并于次日安全返回,杨利伟代3

  .2.

  表中国人第一次遨游了太空,中华民族实现了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继“神舟”五号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后,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举世瞩目的“神舟”六号顺利升上太空,谱写了中国航天历史的新篇章。载人航天的成功不是空中楼阁,在这一次次光芒四射的成功背后,包含着国家对航天事业的高度重视,也包含着千千万万个航天人报效国家、为国争光而付出的艰辛。我国的航天事业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1956年,刚从国外回来不久的火箭专家钱学森提出了我国要发展导弹技术的建议。中央做出决策,在钱学森的主持下,集中30多名专家,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开始了中国航天技术研究。1956年10月8日,在聂荣臻元帅的领导下,我国建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的最初几年,通过与苏联政府的接触,中国得到了苏联大量的技术支持。但在1958年后期,中苏两国政府间的关系开始恶化,影响到了两国之间的技术援助。1960年8月,苏联撤走了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援助的所有技术专家,并带走了所有图纸资料。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在党中央“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方针的指引下,顽强的中国航天人,用自己的智慧,独立完成了一次次技术攻关,很快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发展航天事业的道路。4

  .3.

  

  ︱

  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带着进入大气层时的余热,“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准确地降落在黎明前的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牧场。这一刻,距1955年10月4日——中国航天事业的领跑人钱学森归国仅50年零13天。就是在这短短的50年里,中国的航天事业经历了诸多风风雨雨,凝聚了一大批杰出专家、技术人员的心血,他们抵制住了各种诱惑,没有在磨难面前低头,历尽千难万阻,终于成就了中国航天的豪壮事业。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平安返回。(图片提供:南勇)

  中国导弹事业的创业历程很好地说明了成就伟业必须付出艰辛的道理。导弹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基础工业成就的高度结合,是一项国家规模的系统工程。它几乎涉及国民经济所有生产5

  .4.

  部门和各个技术领域。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推行封锁、禁运政策,尤其是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直接威胁着中国的安全。三年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头3年的建设,虽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面貌,高新技术领域无从涉足,与导弹技术相关的领域更是一片空白。中国的导弹事业就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起步的。1957年5月11日,苏联经济联络总局驻北京代表主动提出苏联将帮助中国建立喷气技术。10月15日,中苏签订了《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的原子工业协定》(简称《10月15日新技术协定》)。根据这个协定,苏方在1957年至1961年底将提供给我国包括“P-2”导弹在内的几种导弹样品和有关技术资料,派遣技术专家帮助我国进行仿制,并提供导弹仿制和发射基地的工程设计,增加接收我国火箭专业留学生的名额等。为了向1959年国庆献礼,仿制导弹的工程代号为“1059”。当苏联运来第一批图纸资料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立即组织有关人员投入图纸资料的翻译、复制工作,技术人员和描图员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开展工作。各级干部深入一线,与大家同甘共苦,尽管工作辛苦劳累,但气氛和谐融洽,很快完成了急需的522册资料的翻译和复制工作。然而,正当6

目录页 下一页

第2节:热爱祖国

作者: 梁小虹

  .5.

  

  ︱

  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仿制工作即将全面展开的时候,受“高指标”、“浮夸风”的影响,有人认为“与其仿制,不如自行设计”,而且还提出了“三年打到太平洋,五年放个小月亮”等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聂荣臻元帅听到这种反映后,谆谆告诫大家,要先学会走路,然后再学跑步,像爬楼梯一样,爬完了第一层,再爬第二层。仿制的目的是为了独创,但必须在仿制中把技术吃透,才能够独创。实践证明,在我国导弹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在有外援的条件下,坚持走仿制到自行设计的道路,对于缩短我国导弹事业的起步阶段是十分有益的。在仿制的同时,进行新型号的探索也是必要的。这不仅可以加深对仿制型号的理解与掌握,而且也为转入自行设计创造必要条件。仿制工作困难重重,设计单位与承制厂遇到了4个难题:一是图纸资料不全。苏联提供的图纸资料不成套,尤其是地面设备和整机所属的二次协作件的资料短缺很多;导弹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缺少哪一部分都不行。为此,科技人员通过测试样机,绘制成结构图和原理图,并进行设计计算,在工人师傅的密切配合下,研制出了各项合格产品。二是原材料品种规格不全,缺料很多。由于我国的工业基础较差,导弹所需的各种原材料有相当一部分在品种、规格方面国内不能够配套生产,如冷连轧薄钢板等。除从苏联进口少量特殊牌号、特殊规格的原材料外,大部分原材料要7

  .6.

  立足国内解决。这样,一方面由中央各工业部门安排有关工厂积极试制生产;另一方面由设计、研究部门安排有关工厂积极寻找代用材料,以解燃眉之急。三是设备落后。211厂原来是一个飞机修理试制厂,以铆接装配工艺为主,而“1059”仿制生产以焊接为主,工厂既缺少各种焊接设备,也缺少生产大型钣金零件、大型模具、装配夹具、型架所需的大吨位水压机、大型车床、精密机床等。虽然从苏联进口了一些设备,但大部分仍需要自己设计与生产。面对这些困难,211厂发动群众,自制了一些简易设备,部分地满足了生产打夯的需要。同时,有计划地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各工业部门也都热情支援,北京、上海、天津、沈阳、抚顺、哈尔滨、包头、武汉等地一些工厂,都尽最大的能力提供了各类与各种生产有关的设施,承担了某些复杂的和大型的零件生产任务,确保仿制工作顺利进行。四是一些工厂技术力量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取边仿制、边培训的办法充实技术力量,提高技术水平。就在我们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的时候,1959年6月20日,苏共中央致函中共中央,借口苏美正在日内瓦进行禁止核武器试验的谈判,提出中断若干对华援建项目,从而撕毁了中苏新技术协定。8月12日,在一分院工作的最后3名苏联专家奉命撤走,中断一切资料、器材的供应,给我国的8

  .7.

  

  ︱

  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1059”仿制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8月14日,聂荣臻在北戴河听取了王秉璋、王诤关于苏联专家撤走后的情况及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今后工作意见的汇报。聂荣臻说:“中国人民是聪明的,并不比别的民族笨,要依靠我国自己的专家和工人搞出自己的导弹。‘1059’不要忙着在国庆节试射,应该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再试射。‘1059’的练兵过程是不可缺的,无论如何要搞出来。”随后,聂荣臻在中南海怀仁堂召见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高级知识分子和中年科技人员的代表,勉励他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突破从仿制到独立设计这一关,建立我国自己的导弹体系。即使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中国人没有气馁,而是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卧薪尝胆,硬是依靠自己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群众,克服了重重困难,解决了一些重大关键技术,先后完成了发动机地面试车与全弹总装任务。9月10日,经过拆装练兵的“P-2”导弹在二十基地进行飞行试验获得成功。这次飞行成功,检验了靶场设施,训练了发射人员,为仿制和发射“1059”提供了经验。不久,由国防科委牵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炮兵和三机部等有关单位参加的验收小组,组成全弹和控制两个工作小组对“1059”导弹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同意交付靶场进行试射。10月23日,装载“1059”导弹的专列由北京出发,运往酒泉发射基地。9

  .8.

  11月5日凌晨,气温达到摄氏零下二十几度。我国仿制的第一枚凝聚着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精神和顽强意志的“1059”导弹,竖立在酒泉试验基地的发射台上。导弹起飞几秒钟后,按飞行程序转弯,逐渐加速,最后变成了一个小亮点,向正西方向飞去。7分钟后,弹头落在距发射台550公里的目标区。刹那间,发射现场一片欢腾,掌声、欢呼声、祝贺声连同喜悦的泪水连成一片。导弹事业不再是国人的梦想,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经过45年的自主发展,我国的导弹事业创造了令国人骄傲、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导弹武器系统从仿制到独立研制、从液体到固体、从固定发射到机动发射,构筑了国家战略安全的根基,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祖国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如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一样,每一份事业的发展壮大,都会经历种种波折,企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员工只有敬业报国、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永创一流,才能使企业经得住考验,走向辉煌。不管你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不能放弃,因为自古以来,大凡成就大事的人,都经历过或多或少的磨炼,伟业是历经千辛万苦方能实现的。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曲折的,起起落落,当事业落入低谷,面前困难重重时,请不要气馁,也不要怨天尤人、埋怨客观,而是要冷静下来,鼓起百分之百的10

第3节: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

作者: 梁小虹

  .9.

  

  ︱

  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勇气,朝着既定目标去努力、去奋斗。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逆境有时能令人奋起,同样,艰苦的创业环境也往往能造就一个成功的企业。如果你有机会和企业家接触,你会听到他们“初创事业难”的感慨。毕竟,万事开头难,而要开个好头则更难,它需要勇气,需要毅力,需要智慧。“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你有成就事业的决心和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战胜。而且,历尽千难万阻之后,你迎来的将是事业的巅峰。为国争光舍小家,科技成果铸丰碑

  1958年5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的第二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一个月后,他又强调:“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以的。”就这样,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艰难时期,在那个把火柴称为“洋火”,把香烟称为“洋烟”的时代,党中央做出了研制“两弹”的决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想描绘了一张宏伟壮丽的蓝图。中国的高科技之路就在这样11

  .10.

  的基础上起步了。在那段艰难的事业起步阶段,千千万万中国军民奔赴大西北,奔赴这项当时高度机密的事业中,热火朝天地干起了伟大的航天事业。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也流传着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在通往罗布泊的路上,有一棵树。当年,到罗布泊是一项“上不能告父母,下不能告妻儿”的神秘事业。有一对夫妻接到命令后,互相隐瞒着出发了。当来到这棵树下等车时,才发现彼此的目标是一致的,意外和惊喜不言而喻。张爱萍将军听说这个动人的故事后说:“就把这棵树叫夫妻树吧。”1959年的秋天,大漠深处的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核试验基地——马兰,一声嘹亮的啼哭带给大漠的人们无限惊喜。核试验基地的第一个婴儿在一间地窖里诞生了,全基地都在庆祝“我们后继有人了”。然而,大家搜遍基地,只找到了10个鸡蛋。基地首长小心翼翼地捧着它,送给在地窖里坐月子的母亲。为给原子弹轰爆实验提供炸药部件,著名金属物理学家陈能宽率领30多人的攻关小组,利用一台普通锅炉浇铸部件,把马粪纸当作药模,一把双层结构的铝壶当作容器。为了使炸药部件密度均匀,他们还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手工搅拌,有毒的粉尘和蒸汽充满整个帐篷……“两弹”不仅是在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研制的,甚至可以说是饿着肚子搞出来的。从事基础建设的人民靠着12

  .11.

  

  ︱

  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热情与大西北的严寒搏斗,圆满地完成了设施的建设。“两弹”研究的科研人员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们硬是靠手工一点点打磨出许多精密要求很高的元器件。当1964年我国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后,立即震惊了世界,那些拥有核技术的大国都不相信,凭着如此落后的技术条件,中国会造出原子弹。“两弹一星”的成功,提升了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创业异常艰难。然而,再大的困难也没有压倒会战大军。在与困难搏斗的过程中,中国航天人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他们一步步实现光荣的梦想,迎来中华民族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当世界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高科技与高技术产业成为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美国的“星球大战”、欧洲的“尤里卡”计划、苏联的“加速发展”战略相继出台,日本也制定了“今后10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在这些计划和战略中,航天技术被各国列为重中之重。1986年,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4位老科学家坐不住了。他们联名致信党中央,建议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高技术。同年3月,经数百名科学家广泛、全面、严格科学论证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13

  .12.

  要》出台了。它提出了我国发展高科技的总体思路,并第一次从战略高度对我国高科技事业进行谋篇布局。载人航天工程,列入了这个计划。“863计划”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开发水平,增强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开发的实力,使我国在当今国际竞争十分激烈的主要高技术领域有了自己的阵地。同时,通过及时推动阶段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技术辐射,“863计划”为我国生物工程、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农业发展、企业技术改造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2005年10月26日,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后不久,王大珩、师昌绪、朱光亚等44位资深院士一起来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继续关注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图片提供:蒋峰)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江泽民同志明确指14

第4节:大步走向成功

作者: 梁小虹

  .13.

  

  ︱

  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都有重要意义。1998年,在美丽的弱水河畔、当年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卫星升起的地方,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从1999年起,这座放飞“神舟”的港湾,见证了“神舟”飞向太空的每一次辉煌。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可靠性、安全性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国飞船研制起步虽晚,却出手不凡:飞船“三段一舱”的设计模式占据了高起点,并可用于未来的空间站对接。我国的航天发射场和航天测控技术正日趋现代化。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卫星发射场经过更新与改造后,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载人航天发射场和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都综合了世界先进科学技术;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掌握和运用了世界先进的“中心遥控”模式;“远望”号航天测量船队,可同时在世界三大洋布阵测控……从“两弹一星”到载人飞船,中国科技工作者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两弹一星”与载人航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增强了我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与勇气,推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步伐。伟大的精神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只要我们每个人立志成才,报效企业,就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阻挡我们勇往直前的步伐。在你事业遭到挫折的时候,可以回顾我们的航天风雨路,想想我们伟大的航天精神,你就能重振精神,大步走向成功的彼15

  .14.

  岸。请记住,成功,需要你的坚持,需要你在精神上的坚韧。以国为重求发展,人与事业共成长

  航天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国家至上的爱国精神。航天人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把个人的价值实现和国家利益的实现统一起来。以国家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他们说:发展航天,“人生能有几回搏!”全力以赴确保飞行成功。他们将热爱祖国、为国奉献作为行为准则,并把它落实在岗位上,体现在行动中。热爱自己的祖国、建设和保卫自己的国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航天事业从来都是与国家的根本利益、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与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安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民的

  航天员工的核心价值观。(图片提供:赵军)16

  .15.

  

  ︱

  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科学家钱学森博士自愿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优越的生活条件、优美的工作环境,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甘愿在艰苦的条件下投身中国航天事业。这正是航天人“以国为重”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航天人始终把个人的发展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事业联系在一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忘我工作,贡献自己的聪明与智慧,成就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中国航天发祥地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48年来,依靠全国大协作,在中国导弹、运载火箭研制发展史上创造了12个“第一”,显示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1960年11月5日,我国仿制的地地近程导弹“东风”一号第一次飞行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导弹设计生产队伍开始形成,初步掌握了导弹火箭设计生产的关键技术,导弹火箭设计生产配套体系初步建立。1966年10月27日,在我国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导弹和原子弹结合试验。标志着我国具备了战略核威慑能力和核打击能力。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我国自行研制的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进入太空的能力,宣告了我国开始进入太空时代。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我国返回式卫星。标志着较大直径箭体的火箭开始17

  .16.

  使用。1980年5月18日,我国远程运载火箭第一次全程试验向太平洋海域发射圆满成功。表明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和加强。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我国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低温氢氧发动机和发动机二次启动技术,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87年8月5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第一次为法国马特拉公司成功搭载微重力装置。中国航天开始了国际间合作。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第一次为亚太公司进行商业发射。长征火箭开始进入世界航天卫星发射市场。1990年7月16日,“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第一次发射成功。它由串联式结构改为串联式加捆绑式结构,将中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提高至9200千克,适应了卫星发射市场的需要。1997年8月2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第一次发射成功。到目前为止,是我国运载火箭系列中高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首次超过了50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居世界商业发射第二,有效载荷系数居世界第三。1999年11月20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无人试验飞船。它具备了先进的运载火箭技术,为18

第5节: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作者: 梁小虹

  .17.

  

  ︱

  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后续的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年10月15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事业的大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

  ,先后有20位院士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

  ,现有7名院士在此工作

  。1978年至今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

  ,国家发明奖16项

  ,全国科技大会奖50项

  ,国防科技奖152项

  ,国防科委重大成果奖1380项

  ,航天部级进步奖1709项

  。2001年研究院党委被授予

  “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

  称号

  ;2005年研究院被授予

  “

  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

  称号

  ,全国企业文化建设金奖第一名

  。在企业中,员工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做到一切以企业利益为重,坚决维护企业利益。一个优秀的员工首先应该是视公司利益为第一的人。任何时候,他绝不会以公司的名义去牟取私利;任何时候,他都会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绝不出卖公司的利益。他不会因为工资的高低而对工作敷衍了事,也不会因为工作任务的沉重而有任何怨言。每个员工都应该意识到自己与公司的利益是一致的,并且全力以赴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领导的信任,在实现公司利益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作为一名员工,不要忘了自己的角色,你需要首先为公19

  .18.

  司争利益,而不是单纯为你自己争利益。只有公司“发达”了,你才会跟着“发达”,千万不可越位。有时,公司与你个人在利益上也会发生冲突,这时你千万不能置公司利益于不顾。这个社会充满了诱惑,我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掉进了陷阱。诱惑随时可以让一个人背叛自己信守的情感、道德和工作原则。在很多公司都有这样的员工,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公司的利益,将公司的商业机密出卖给别人。然而,这么做一定会获得成功吗?员工有责任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形象。员工就是企业的代言人,员工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员工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做有损企业利益和形象的事情,这也是一个员工最起码的责任。就像你不愿意让别人伤害你的利益和形象一样,你愿意让别人伤害你企业的利益和形象吗?员工的心态非常重要,如果总觉得是给别人工作,那你始终不可能真正承担起你所应该担负的责任。并非简单地要求你把公司看成是自己开的一样,这很难。但是必须要做到,不管经理在不在,不管主管在不在,不管公司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愿意全力以赴,积极主动去做该完成的事情。这样你才能进步,才会被赋予更重的担子,在为公司工作的同时实现你的价值。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具有把自己当作主人的心态,这不是20

  .19.

  

  ︱

  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要求你站到领导的高度上决策什么,而是要你在自己的岗位上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同时要真心实意地爱护、关心自己的企业。你并不是在为别人工作,而是在为你自己工作。当你具备做主人的心态时,你就会把企业的工作当成真正的事业来认真完成,这样的员工终究都会有所成就。职业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仅仅做一名合格的员工,已经没有竞争力了。重要的职位、优厚的回报以及崇高的荣誉,只会给予那些超越“合格”达到“优秀”的员工。永远都不要觉得自己做得够好了,追求工作业绩的步伐,在我们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都不能有片刻停留。自从“神舟”六号发射成功以来,一种豪迈向上的民族精神在神州大地升腾激荡,一股爱国主义激情在亿万华夏儿女心中涌流。一个好的企业,也能给员工创造一种企业凝聚力与自豪感。而作为优秀的员工,更会以自己的企业为荣,在心中时常有一种豪迈的激情在激荡。融入企业顾大局,增强企业凝聚力

  当费俊龙、聂海胜两位宇航员在太空遨游的时候,在北京航天指控中心的大厅里也有一批人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21

  .20.

  着,他们就是费、聂二人所在的航天员大队的战友们。虽然被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所关注的,仅仅是坐在“神舟”六号飞船中的两名宇航员,但是在地面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们,仍然恪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轮流值班,为太空上的战友们提供技术和心理支持。正像宇航员杨利伟说的:“不管是谁上天——不管是第一次的我还是这次的俊龙、海胜,都是我们大家一起上天。”

  “神舟”六号航天员出征。(图片提供:王宁)

  这些地面上的千千万万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和“神舟”六号飞船的宇航员一样,都是载人航天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所有的工作人员一条心,一股劲,为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这种精神体现在企业中,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凝聚力。22

第6节:企业的凝聚力

作者: 梁小虹

  .21.

  

  ︱

  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企业的凝聚力是衡量企业成员为实现企业目标而相互影响的程度。企业凝聚力的大小,反映了企业成员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凝聚力越强,企业成员之间的关系越融洽,企业的整体目标和成员的个体目标越容易实现。具体地说,企业的凝聚力,是能产生使企业内部员工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的磁石般的吸引力,使员工自觉地、主动地为企业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航天事业正是一种凝聚人心的事业,为了实现一个伟大的目标,很多人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工作。从事导弹武器研制的人,他们的事迹从来不能在媒体上宣扬,他们的英姿从来没有在电视上出现。由于保密缘故,没有人了解和知道他们。但正是他们的默默奉献,我们国家的安全才有了保证,他们是共和国的英雄。又比如,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大家更多地看到的是航天员的身影,但在他们背后,有七大系统十余万人工作的支撑。从事这项任务的每一个同志都要求自己,以最严、最细、最慎、最实的工作作风,以高标准、高质量的工作,实现任务指挥部提出的“成功发射、正常运行、安全返回、健康出舱”的要求和目标。一切为了成功,一切服从成功是航天人最高的行为准则。虽然很多人的工作无人知晓,但他们的心很充实。载人航天任务完成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费俊龙、聂海胜“英雄航天员”称号,全国总工会、23

  .22.

  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国务院国资委等单位也对有关人员给以表彰奖励。但获奖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还是默默无闻。航天人能够理解这一切,荣誉属于集体,荣誉属于国家,这是一种共同的理念。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事业,而是一个团队的事业,一个国家的事业。企业凝聚力是一个复杂的变量,影响它的因素很多,既包括企业成员本身的心理、行为,又包括外界对企业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政治思想工作状况,劳动条件,分配制度、福利、待遇,职工队伍心理、职业素质等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使企业凝聚力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飞速发展的外部环境,给各个企业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否则就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淘汰。面对时代的压力,要求企业的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团结起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样,自然而然地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凝聚力。外界环境变化了,企业凝聚力也会随之变化。企业领导只有善于利用外部环境,才能使企业凝聚力长久不衰,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员工的凝聚力。作为构成企业的因子,员工是否“顾大局”,是企业凝聚力形成的前提条件。所谓“顾大局”,是指员工抛弃个人私心,将自己融入企业,把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时刻牢24

  .23.

  

  ︱

  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记企业的利益。这种“顾大局”不仅要求企业员工在顺境中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不违章违纪、不以权谋私;而且在企业面临重重困难的逆境时,作为企业的员工也要能够一如既往地坚守岗位,作为干部要有能力团结一切力量,打好攻坚战。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员工是企业蒸蒸日上的发展动力,企业的干部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源泉。因此,无论顺境、逆境,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应该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在大战中显现身手,在大势中建功立业。如果说“顾大局”是对一名员工素质与觉悟的验证,那么团结就是企业的力量,“讲团结”就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企业中,领导干部讲团结,才能使企业形成稳定的局面,实现发展的目标,才能使企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得以正确传达并贯彻始终;基层员工讲团结,才能使整个团队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凝聚力,从而为企业创造出优良的业绩。激情工作有动力,责任意识心中记

  两声惊天的霹雳划破西北大地的沉寂,一条巨龙从巴丹吉林沙漠深处冲天而起,又以一个完美的姿势降落在内蒙古25

  .24.

  茫茫草原上,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英雄平安出舱……这幅无数次出现在国人梦中的画面,在这个金黄色的深秋得以出现,而人类的航天史册上也从此被加入这样的文字——2005年10月12~17日,中国,“神六”完成宇宙往返。“神六”的顺利发射,确实让无数中华儿女想到自豪与骄傲。不仅祖国大陆处处激荡着高涨的爱国情绪,在香港、澳门,在世界上所有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同样引起了轰动。其中香港太空馆为让民众可亲眼目睹“神六”升空的历史性时刻,早就计划着就“神六”升空举办一连串活动,并首次安排在大堂直播“神六”升空的整个过程。悉尼华侨华裔诗人创作了许多诗作,以庆贺这一中华民族的盛事。悉尼华文作家协会在新南威尔士州艺术馆举办诗会,为悉尼华侨华人庆贺“神六”圆满成功系列活动又添亮色。作为一名员工,要懂得主动点燃工作热情。有了热情,才能将热情转化为强大的工作动力。那么,如何才能点燃自己的工作热情呢?关键是看你是否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员工要以本职工作为荣,确立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第一次把事情做好的理念。也许你对你所在的企业不是特别满意,它提供的薪水不够多、福利不够好、升迁的机会也不够大,可是每一个企业都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没有一蹴而就的事。企业的发展需要每一个人的26

第7节:工作就意味着责任

作者: 梁小虹

  .25.

  

  ︱

  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付出,就好比“神六”的升空,我们更多的是把视线聚集在两位宇航员身上,可是没有地面的指挥,没有研究所里的反复试验,没有每一位参与者的兢兢业业,极小的失误就可能导致深重的灾难。所以不要抱怨,发挥你的“螺丝钉精神”吧,如果你真的是一颗明珠,迟早会闪现出耀眼的光芒。与其消极等待,自怨自艾,不如沉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总有一天你的努力会得到认可。一位女大学生应聘到一个公司,做的是很简单的、没有技术含量的秘书工作,即使是高中毕业生都能做好,但是初来乍到的她却显得笨手笨脚,做什么也做不好,所有的人都猜测,心高气傲的女大学生肯定会辞职的。然而她没有,只是更谦虚好学了,她每天来得最早,下班最晚,即使是被交代去买办公用品之类的小事都会认真去完成,货比三家,为公司争取最优的利益。半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她坐到了销售经理的位子上,成了公司最年轻的高层管理人员。当被问及以前的经历时,她淡然一笑:“如果我那时辞职了,那么我在雇主和同事的心里永远是一个连最简单的事都做不好的人,然而我相信其实我可以做得很好。”她确实做到了!俗话说,没有责任感的军官不是合格的军官,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是优秀的员工。责任感是简单而无价的。工作就意味着责任,责任意识会让我们表现得更加卓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长期从事运载火箭的研制27

  .26.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在会议上指导工作。中,总结了一整套有效的方法。研究院第十任院长吴燕生同志称其为“四不到四到”,具体内容是“设计不到试验到,试验不到工程分析到,工程分析不到工艺保证到,工艺保证不到人员保证到。”人员保证就是强调责任心。在技术尚有差距的时候,在设备尚不十分先进的时候,人的因素将是保证组织各项工作的底线,这时候员工的责任感将是企业实现目标的重要砝码。只要你还是企业的一员,就应当抛开任何借口,将自己的忠诚、责任心和饱满的热情彻底融入公司,尽职尽责,以企业为荣,处处为公司着想。《论语》中说:“治国先齐家。”你会为自己的小家承担起责任,让它成为最甜蜜的生活港湾,那么企业这个大家呢,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工作在,责任就在。责任在,生活就会充满阳光。28

  .27.

  

  ︱

  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中国工业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全国十大工业协会共同授予神舟神箭为“中国第一世界名牌”。(图片提供:文清)

  树立企业品牌力,运营人性化管理

  “神舟”六号在太空完美地演绎了“中国制造”。“神六”的整个研发过程是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独立自主完成的,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托举“神舟”飞天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仅是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系统,就采用了三十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这表明,我国29

  .28.

  在高科技领域,从基础技术的研究到精密配件的制造,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品牌。“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后,国外各大通讯社纷纷抢发消息,称“神舟”六号成功升空掀开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篇章。共同社在报道中称,继“神舟”五号之后,中国再次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向世界展示了其航天大国的地位,发扬了国威,强化了凝聚力。中国正稳步推进载人航天工程第二阶段目标的完成,并向第三阶段即建立太空站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英雄费俊龙和聂海胜凯旋归来,笑逐颜开地向大家挥手致意,给“神舟”六号这次为时五天的行程写下了完美的句号,也标志着中国的航天技术又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只有在不断完善品牌的过程中,企业才能持续发展,进而员工的利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一个享有盛誉的品牌,将是企业一笔巨大的财富。在市场已进入买方市场的今天,树立企业的品牌意识,创造和提升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秀品牌,进行品牌运营,是当前经济大趋势下企业必经阶段,是企业文化得以传播并获得认可的手段。品牌运营是企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品牌的建立过程30

  .29.

  

  ︱

  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就是不断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克服不良企业文化的过程。品牌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关系到企业凝聚力、竞争力和实施运营转型等关键问题。企业品牌是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的有机载体和体现,是沟通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桥梁。这种无形的力量远非规章制度的作用可比。建设品牌文化的人性化内涵第一是必须不断培育并持续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市场经济的竞争使企业每时每刻都面临巨大的压力,不断强化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一种休戚相关的关系,这种信念被具体化为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目标,会对所有的员工产生重要的作用。第二是必须建立一种能够激励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制度体系,通过科学化和系统化的管理,使员工拥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和创新欲望。要建设一支强大的管理队伍,就要有效利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企业要有清醒而正确的人性假设,即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建立一个上下同欲、上下同心的共同体,善于尊重人、使用人、培养人,为人才成长创造一个有利的空间。这次执行“神舟”六号飞船发射任务的运载火箭,也做了完善设计,主要是突出了可靠性、可视性和舒适性的内容。根据费俊龙、聂海胜两人多天太空飞行的任务需求,飞船系统对航天员工作、生活的返回舱与轨道舱进行了多项人性化“装修”,为航天员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太空环境。“神舟”六号飞船舱内人性化“装修”主要表现有:根31

第8节:坚韧的图腾

作者: 梁小虹

  .30.

  据颜色疲劳度,考虑到暖色让人烦躁、冷色让人孤独,舱内采用中性色彩设计;对舱内设备棱角进行处理,以免对航天员造成伤害;舱内仪器、设备按钮有防误操作设计;舱内计算机屏幕、字体大小的设计,均考虑到航天员的视觉效果;航天员食品与饮用水的安放位置、睡袋摆放位置以及大、小便收集装置摆放位置等,均根据专家及航天员的意见与建议进行多次改进、完善,尤其是大、小便收集装置在除异味方面效果非常显著。企业的人性化管理,除了对内部员工讲人性化之外,还包括对客户即服务对象的人性化。或者说,要通过实现管理人性化提高产品的人性化。将为顾客服务的人性化观念放在企业经营的重要位置上,企业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才能形成企业正确的利润观。个人实现新梦想,企业达成大愿景

  从盘古开天到“神六”飞天,中华民族征服自然、征服宇宙的步伐便从未停止过。敦煌石窟的仙女壁画可以作证,因为在这些遥不可及的神话传说里,寄托的正是古老的飞天之梦;胡杨和沙柴可以作证,因为“暴风霜雪不能欺,酷暑32

  .31.

  

  ︱

  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严寒不能侵”的它们本身就是大漠里象征坚韧的图腾;东风航天城里那深蓝色的航天发射架可以作证,因为它能最近距离感受箭刺苍穹时的撼天之力;天空中的明月也可以作证,因为她必然已经察觉,下一个要被炎黄儿女征服的,也许就是她自己。如果说“神五”飞天是一幅饱蘸浓墨的山水画,圆了中华民族延续了千年的飞天之梦,那“神六”升空便是一张淡彩轻绘的素描,更生动地诠释了一种举重若轻式的厚积薄发。航天员由一人变成两人,在轨运行一天变为多天——这几字之差,已足以使中国航天纪元另开新篇。伟大的企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们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将洞察力与策略相结合,描绘出独一无二的企业愿景。《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明确提出,全面提高中国运载火箭的整体水平和能力,提高现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开发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和低成本的运载火箭,建成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化系列,增强参与国际商业发射服务的能力。针对国内外应用卫星技术的发展与卫星应用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未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中将实现航天员出舱、交汇对接、空间实验室、月球探测工程等实际需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无毒、无污染、低成本、高可靠、适应性强,安全性好”为发展目标,33

  .32.

  开展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研制。同时,面对国民经济主战场,研究院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在特种车辆及汽车零配件、新材料、新能源、航天特种制造五大领域,推进民用产业化发展。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形成了“军品固院、民品强院、创新引院、人才兴院、文化育院”的发展方针和“归核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略,为研究院的长远发展确定了方向。在战略指导下,研究院综合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建设方案相继形成,院属各单位、各业务、专业等子规划为综合发展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未来发展描绘出宏伟的蓝图。从2005年到2010年,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住难得机遇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院将进一步推进改革工作,以努力构建国际一流宇航公司、提高员工生活水平,作为制定和实施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每一个企业都要有共同的愿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你希望所在的企业呈现什么样的面貌,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共同的愿景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开发创造力。对于前途黯淡的企业,谁愿意白白付出心血呢?而前途光明的企业却能留住人才,留住智慧,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要使员工获得成功的感受,首先领导者要提供34

  .33.

  

  ︱

  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一个好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员工能感觉到他们干得不错,他们的收入也比较好,而且他们在工作时有乐趣。人类因梦想而伟大,回溯几百年前的中国古人,飞翔在天是一种看似不可实现的梦想。但当杨利伟坐着“神五”环游地球的时候,你却不得不感叹,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梦想,今日世界将会怎样。愿景就是一个企业的梦想。当亨利·福特在一百年前说他的愿景是“使每一个人都拥有一辆汽车”时,你会认为他是一个神经病,但现在的美国社会,他的梦想已经完全实现,那我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是否会想到一百年前有一个“疯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呢?这种梦想通常会使人感到不可思议,但又会不由自主地被它的力量所感染。因此,一个立即就能被人把握实现的想法充其量只能说是一个战略目标,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愿景。愿景的力量在于它是处于可实现而又不可实现的模糊状态,它既是宏伟的又是激动人心的。当员工分享和相信企业的愿景时,他们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兴奋,充满激情;他们会认为自己变得与以往不同;他们会创造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他们知道自己做什么以及为什么那样做,彼此之间也会有一种强烈的相互信任和尊敬的感觉。愿景呼唤企业走向真实的伟大,不仅仅是打败竞争者和扩大规模。一个高尚的愿景清晰地表明了员工的希望和梦35

第9节: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作者: 梁小虹

  .34.

  想,触及他们的心灵和精神,让他们做出贡献。愿景指引员工正确地从事每项任务,如果加上有效的执行和绩效考评,就会促使企业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愿景是普通公司与世界一流公司间的差别所在。企业辉煌,离我们并不遥远,任何一家企业只要努力都可以如愿以偿,实现辉煌。并且,辉煌相对于任何一家企业都距离相等,就像阳光普照,不会厚此薄彼。企业获得辉煌,一点也不神秘,绝不是划破海滩漫步者之足的一块价值连城的钻石,可遇不可求。但是,辉煌的光亮又只能洒落到少数企业身上。要实现辉煌,关键是要找到通向辉煌的路,并在通向辉煌的路上,不断前行。这样的企业,每一位员工都有深深的自豪感和敬业心,他们对共同的家有深深的归宿感,因为他们的心里始终牢记着:做最好的产品,树立最佳的企业形象。36

  .35.

  航天精神,是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航天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卓越的创新能力。一名优秀的员工,必须不断加强自己的创新精神,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学习充电,为企业、更为自己打造核心竞争力。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加强自主创新,争当学习型员工

  .1.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

  加强自主创新,争当学习型员工

  缩小差距迎头赶,永创一流自向前

  1985年5月,在日内瓦,这里正举行一次国际空间商业会议。一个由4名中国航天专家组成的代表团出现在会场上。当代表团团长陈寿椿面带微笑,走上讲台作了题为《中国为世界提供发射服务可能性》的报告后,外国的同行用惊讶的目光看着中国航天专家。西方媒体报道这次中国参与世界航天竞争的行为时,在标题后加了问号后,又加上一个感叹号。无独有偶,在加拿大举行的一个大型国际贸易会上,代表中国高科技水平的航天产品被举办方放在展厅最不起眼的一角。在外国同行的眼中,中国的航天技术还没有资格进入这个领域竞争。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面对洋人不识君的窘况,自信的航天人没有退却开拓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步伐。1985年10月,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承揽国际卫星发射业务。自信的承诺,国家的信誉,要用实力来证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用“长征”二号捆绑火箭的研制工作证明了中国人的智慧和能力。39

  .2.

  “长征”二号捆绑火箭的诞生充满神奇,中国的航天专家拿着自己的设计图纸,挤入了竞争激烈的国际卫星发射市场。1987年9月,澳大利亚澳赛特公司在悉尼就建立第二代通信系统进行招标,美国休斯公司在运载方案中将只有图纸没有实物的“长征”二号捆绑火箭列入第二次招标之中。1988年6月,结果出来了,凭着金牌火箭“长征”二号丙火箭的高可靠性,凭着“长征”二号捆绑火箭技术设想的成熟,“长征”二号捆绑火箭中标了。但是,事情并没有圆满结束。火箭何时生产、何时首飞验证,还要等与美国休斯公司签订正式合同之后才能确定。而此时双方的签约,由于美国休斯公司决策层的犹豫,一再推迟。毕竟与一个还没有火箭实物的合作者签订正式合同,承担的风险太大了。直至1988年10月31日,双方还没有签订正式合同。过了这一天,6个月前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将无效。31日一早,中国专家就来到休斯公司总部,谈判进行得很艰苦,从早上9点一直谈到晚上7点,仍没有结果。时间一点一点流失,直到晚上9点30分,休斯公司才同意草签合同,第二天签订了正式合同。而此时离约定的首次发射时间1990年7月,仅有21个月的时间。如果再减去在发射场2个月的发射准备时间,剩下的时间只有18个月了。通过一个庞大系统,制造一枚复杂的新型火箭,即使在40

  .3.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

  加强自主创新,争当学习型员工美国这个航天技术比较成熟的国家,也需要2~3年的时间。然而中国的航天专家创造了这个奇迹。1990年6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主持研制的“长征”二号捆绑火箭,巍峨地矗立在西昌卫星发射场上。当休斯公司技术顾问史密斯先生来到西昌卫星发射场,看到“长征”二号捆绑火箭时,不得不主动与“长征”二号捆绑火箭的总设计师王德臣说:“王先生,我要专门向你道歉,一年多前在此考察时,我说你们吃了鸦片,产生幻觉,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研制出一个新型火箭,这么大的工程即使在美国也要用2~3年的时间,而这次来西昌,我看到奇迹了,我的看法错了。”王德臣笑了笑说:“还没有发射,还要看结果。”1990年7月16日,“长征”二号捆绑火箭首飞获得圆满成功。今天,我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神五”、“神六”顺利地完成了载人航天壮举。但我们也应坦率地承认:“我国的航天实力离航天强国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我们还要时刻保持进取之心,积极追赶美、俄,绝不能自满。自满只能让自己迷失方向,丧失前进的动力。假如我们的航天人满足于眼前的成就,我们的航天事业必将难于赶上先行者,更有可能被后来者赶超。同理,如果一个人满足于41

第10节:加强自主创新

作者: 梁小虹

  .4.

  现状,他将会原地踏步,最终会被遗忘,被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一系列的奋斗,需要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拒绝自满可以创造奇迹,我们要时刻准备着超越一秒钟前的自己。每一个成功者都有着勇往直前,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心。当一个人具有不断进取的决心时,这种决心就会化作一股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任何困难和挫折都阻挡不了的,凭着这股力量,他会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当他们面对重重困难时,这种进取心就会让他们充满巨大的力量,敢于挑战最大的危险,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攀登者不仅敢于向可能性挑战,而且还要敢于向不可能性挑战。而这种挑战就是成功的进取心所驱动的。当今的社会,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一天都在进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鞭策自己,永远往前看,要直面自己的差距,想方设法弥补自己的不足。要向先进者看齐,而不能满足于与后进者的一小步距离。一个人要提高自己,绝不能恣意虚夸,这需要有真才实学作为基础。只有拥有知识,尊重知识,才能把自己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不管是在高科技的航天研究行业,还是在注重交流的商业圈,唯有注重提高自身修养,才能不断发展,赶上他人。有时候,追赶前者需要些许冒险,需要锐意创新。因为42

  .5.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

  加强自主创新,争当学习型员工在通往成功的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1964年夏天,一枚中国火箭在大漠中准备发射升空。但关键时刻,火箭莫名其妙地出现了故障无法启动,于是推迟了点火。一位年轻的中尉军官王永志找到总设计师,他提出一个建议:泄出部分推进剂,也许就行了。总设计师断然拒绝了王永志的建议,他认为这想法太幼稚了,哪有动力越少,火箭飞得越高的道理?简直是无稽之谈。但王永志经过思考,认为自己的想法值得一试。不久,他抓住一次机会,直接向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建议说:“箭体的重量直接影响到射程,泄出一些推进剂,不就等于减轻了箭体的自重么?如果只留下最合适数量的推进剂,而不是尽可能多的推进剂,这样不是反而可以让火箭飞得更高吗?”钱学森认真地听取了他的建议,当即拍板:“我看这个2005年5月24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转入第三阶段。在转段动员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等人代表老领导、老专家、老党员向在下半年执行任务的党员代表授旗,并嘱托他们努力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完成任务。图为王永志(左)与某型号总指挥亲切交谈。43

  .6.

  办法可以试验!虽然有风险,但值得冒这个险。”不久,大漠一声巨响,中国火箭又一次成功发射。多年以后,王永志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的确,创新也是一种冒险,因为它没有成功可鉴。创新,在使事业获得质的飞跃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事业的先行者们,在经营理念和方法手段上,在许多方面都打破了常规,引领变革。不安于现状,适当施压,勇于创新甚至冒险,这是祖国航天事业发展所必需的可贵素质,同时也是促成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必备条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这样的素质。打造高素质人才,创建学习型团队

  “让学习成为习惯,把学习作为终身需求。”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张庆伟同志要求集团10万员工树立的学习观。学习是21世纪市场竞争的焦点。倡导全员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努力构建学习型团队,营造激励员工参与知识共享的学习氛围,不断提升员工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44

  .7.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

  加强自主创新,争当学习型员工能力,在持续、快速的学习中超越自我、成就事业。载人航天工程极大地激发了航天人的学习热情,面对攻克世界最尖端的高新技术难题,他们敢于面对挑战、勇攀高峰、努力学习并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最终成为优秀的航天人。纵观国内外一些著名企业的发展,都没有离开“学习”两字。在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中,有80%的企业是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进行改造的。国内一些企业也通过创办“学习型企业”而给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汪中求先生在他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写道:在创业过程中,“第一代老板靠胆子,第二代老板靠路子,第三代老板靠票子,第四代老板靠脑子。”毫无疑问,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不论是作为创业者,还是作为守业者,一定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而作为员工,更要不断学习,使自己成为“知识型员工”,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一个非常注重学习的企业,董事长郭广昌先生经常说这样一句话:“企业之间最核心的竞争,就是看谁能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世界各大著名企业都很注重对员工素质的培养,不断加强学习。IBM公司总部的大楼上写着“学无止境”,公司每45

第11节:一个严峻的挑战

作者: 梁小虹

  .8.

  年花费十多亿美元进行130万人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IBM对每个员工进行“苦行僧”式的培训——“心力交瘁”课程。在培训过程中,紧张的学习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而附加的课外作业常常要使学员们熬到半夜。这样,学员们在艰苦的培训过程中,在长时间的激烈竞争中迅速成长。然而,却很少有人抱怨,几乎每个人都能完成学业。他们知道,在这个时代,不学习、不会学习、不终身学习,其结果肯定是被淘汰。惠普公司以“不仅用你,而且培养你”著称,并且还有一个著名的“向日葵计划”。这是一个超常规发展的计划,帮助中层的经理人员从全局把握职位要求,改善工作方式。员工进入惠普,一般要经历四个自我成长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我约束阶段,不做不该做的事,强化职业道德;第二阶段是自我管理阶段,做好应该做的事——本职工作,加强专业技能;第三阶段是自我激励阶段,不仅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且要思考如何为团队做出更大的贡献,思考的立足点要从自己转移到整个团队;最后是自我学习阶段,学海无涯,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学习的机会。其实,人的心中都有两个自我,一个叫积极,一个叫消极,团队内部相互激励,是互相克服消极自我的最好办法。团队需要有自己的共有知识圈,在这个知识圈中,团队成员养成了共享知识的习惯,每个人都可以从团队中获得知识、46

  .9.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

  加强自主创新,争当学习型员工力量和勇气。只有这样,团队才能形成一股合力,才能使每个人得到更快的成长。如果你有这种感觉:有了新的发现或新的方法,总有与团队成员分享的冲动;有了难解的问题,总能得到团队热情的帮助,那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还有什么无法完成的任务?这样的团队,才是最有创新力的团队,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团队。机遇垂青有备者,借势而上事功倍

  21世纪前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据初步估计,“十一五”期间,国家各部门对航天器的需求量是“十五”期间的3倍,月球探测工程、载人航天后续工程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项目相继启动,任务十分繁重。在这样一个紧要关头,航天人紧紧抓住这一重要发展机遇,使中国航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求以及推进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领域全面统筹协调发展上。怎样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呢?对于中国航天的发展,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47

  .10.

  把握好机遇,加强科研技术的创新,推进航天事业的应用与推广,就能跻身科技强国,更加独立自主;失去机遇,中国航天乃至中国将会与世界强国距离更远!机会不等人。有时候,困难和机遇是一对矛盾。机遇,稍纵即逝,而一旦抓住,往往大有用武之地。古人云,“时者,难得而易失也。”这句话说的就是能否把握住机遇的辩证关系。抓住机遇,攻克难关,就会乘势而上,事半功倍;而克服困难,则会赢得新的发展、新的机遇。机遇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团体如此,对于个人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呢?成功的人,都是善于创造机遇的人。他们在有机遇时抓住机遇,没有机遇时就去创造机遇。机遇是成功的跳板,聪明的人不等待“好心人”送来机遇,而是主动迎向机遇,从机遇中打捞自己想要的“黄金”。时代不仅给了我们许多磨难,也给了我们很多机遇。改革开放以来,做生意、买股票、做房地产,一个一个的机遇来到我们身边,又一阵风似的走掉。有的人转瞬之间挖到了第一桶金,并顺势而上,成为富翁,有的人却一无所得。机遇是善良的,它离你而去之后,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回来;但机遇又是调皮的,它回来的时候会换上新的衣服,让你认不出它原来的面目。如果你肯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机遇就会让你抓住它的手,带你走向成功。如果相反,它就会48

  .11.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

  加强自主创新,争当学习型员工离你而去。虽然最终它还会回来,但你恐怕已经没有抓住它的力气了,因为时光会带走你的精力。每当面临一个新的机遇,在斟酌得失之间,恐惧便会在你的内心里悄然出现,阻挠你制胜的决心。有时候,机遇来得太突然,反而使人心生犹豫,不知该不该接受,机遇的得失往往在反复考虑之间。所以,机遇来时,你应该打开大门迎接,以免稍有迟疑而使你丧失即将到手的机遇。有机遇而不去把握,你便永远不知道在前面等着你的是什么样的好运。能够及时发现机遇,把握时机,发挥优势,进退自如,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机遇对于渴望成功的人才来说,是闪电般稍纵即逝而又难以捉摸的东西。现实生活里我们也经常看到,许多人深感怀才不遇,于是在消极的等待中苦叹功成名就的终南捷径与自己无缘。我们应该领悟和感觉到,究竟什么是通往成功之门的终南捷径?机遇并不难得,关键是有心去争取和创造。土地最终的主人不是信步其上的人,而是耕耘其下的人。掌握知识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

  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相比,“神舟”六号载人飞船49

第12节:争当学习型员工

作者: 梁小虹

  .12.

  搭乘的两名航天员,要执行多天飞行任务之后才返回地球,而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在太空的时长只有21个小时。除了这个最显著的变化以外,“神六”和“神五”相比,在细节上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神舟”五号宇航员活动范围:仅限返回舱;“神舟”六号宇航员活动范围:打开返回舱舱门,进入轨道舱进行科学实验活动;“神舟”五号宇航员的宇航服:宇航服始终未离身;“神舟”六号宇航员的宇航服:有机会脱下重达10公斤的太空服,新的宇航服主要由服装、头盔、手套和航天靴等组成;“神舟”五号在太空时长:21小时;“神舟”六号在太空时长:119小时;“神舟”五号航天员人数:1人;“神舟”六号航天员人数:2人;“神舟”五号宇航员食品:即时食品,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加水;“神舟”六号宇航员食品:50种左右,包括4种主食,还有“鲍鱼”、“咸水大虾”等菜肴以及水果;“神舟”五号宇航员如厕问题:尿不湿;“神舟”六号宇航员如厕问题:专用马桶。通过以上这些细节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短短两年的时50

  .13.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

  加强自主创新,争当学习型员工间,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船在很多细节设计上更加的科学和先进,可以说,在自主知识产权上迈出了一大步。其实,自主产权不仅体现在我们的载人航天飞船上,还体现在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飞机火箭,小到一个个生活小发明,自主产权无时无刻不在改变和创造着我们的生活。根植于民族沃土的海尔,二十多年来坚持以自主品牌打天下,以自主知识产权闯世界,如今已经成长为国际知名品牌、初具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海尔的“品牌梦”是如何开始的呢?那是一个被记者们讲述过无数遍的老故事了:1985年的一个夜晚,到德国引进冰箱技术的张瑞敏被邀请参加了当地的一个节日庆典。仰望着庆祝节日的烟花,德国人不经意地对张瑞敏说:“在德国市场上,最畅销的中国货是烟花、爆竹。”张瑞敏心里顿时有一种流血的感觉。从那一刻起,在张瑞敏的内心深处升腾起一个梦想,他和海尔人要学习和打造的不再是单纯的制冷技术、冰箱产品,而是一个民族的自主品牌,一个支撑中国家电工业走向世界的品牌。20年过去了。当年萌动于张瑞敏内心深处的梦想,逐渐凝聚成全体海尔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当年出于朴素民族感情的热血冲动,已经演变为顺乎经济发展潮流的理性抉择。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总结说:“这些年来,海尔的发展速度51

  .14.

  很快,总是有很多人问:‘海尔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其实,一直以来,海尔就有一个创世界名牌的梦想,还有一批勇于实践,用行动来实现梦想的人!”对于中国要不要发展自主品牌的争论,在海尔看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海尔用自己的发展历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中国需要世界级自主品牌;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创造出世界级自主品牌。中国企业很难做成世界品牌,这是现实,因为大多数企业靠的还是劳动成本低廉的优势。但张瑞敏认为:“尽管如此,无论对哪个企业,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中国企业必须有创世界名牌的精神!”中国航天人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搞载人航天飞行落后于美国、俄罗斯几十年,在正视差距的同时,唯有自主创新,才能尽快迎头赶上。在工程论证、立项时,他们大胆提出技术大跨越的思路,跨过美、俄从单舱到多舱的40年历程,直接研制国际上第三代飞船,拿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三舱方案——带有轨道舱的三舱飞船,既可大大改善舱内的舒适性,在增加对接机构后,又可使之成为空间站与地面之间的天地往返运输工具,为载人航天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基础。飞船完成在轨运行任务后,轨道舱继续留在轨道上运行,这样,在无人飞行试验阶段,就可以利用轨道舱开展大量的空间科学实验,其作用相当于一颗应用卫星,为科学实验获得了额外的空间应用52

  .15.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

  加强自主创新,争当学习型员工效益。这样的设计,使中国的神舟飞船具有了起点高、容量大、重量大、技术难度大等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和现代技术的优势。正是中国航天人自主创新的艰辛探索,一步步把飞天梦想变为现实。中国航天人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作为企业,一定要勇于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列,敢于在一些重要领域和科技前沿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才会有长足的发展。而员工作为企业的一分子,更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发散思维,为企业创造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核心竞争力,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断充电靠自己,学习知识有方法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在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时,将技术向相关产业辐射,并以自身需求刺激高端产品的研发,从而带动了我国新材料、53

第13节:边学边创新

作者: 梁小虹

  .16.

  生物品种、通讯等产业快速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神舟”六号飞天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启示是,当前世界正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综合国力的较量日益集中地体现在科技竞争方面,航天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航天工程进程不可停滞,在现代科技发展中,与俄、美航天强国相比,35年的距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缩短的。中国独立自主、刻苦攻坚的航天路依然很漫长。在这条路上,必然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不可间断的过程。怎么学习,怎么实践?从中国航天人不懈的奋斗中,我们也许会体会到许多,精神上也会升华许多。我们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那么在一个企业中应该学习什么呢?个人的学习必须与企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与企业的发展同步。在学习的问题上,我们应该首先看自己缺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每一个人所缺的都有不同,那么我们就应当在欠缺的方面加强学习和吸收。真正的学习要靠自己,只有在自己想学、自己有兴趣的时候,学习才会有效果。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的航天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科研底子薄,基础差,研究经费也少得可怜,什么都得从零开始。要学什么,又该怎么学,在零点的起点上,这也是个54

  .17.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

  加强自主创新,争当学习型员工问题。航天人不怕条件艰苦,边学边创新,学进去了才会知道,自己需要学的太多,因为欠缺的太多。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过来,边研究,边学习,才发展到了能够让中国人为之扬眉吐气的今天。一提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领军人物,也许很多人耳熟能详。他叫张庆伟,是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党组书记,也是中共中央十六届委员会最年轻的中央委员之一。但是,有多少人知道,一个参加工作只有20年的人,靠什么取得这样的成功和成就?那就是勤于学习、勤于实践以及勇于创造的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1988年夏天,张庆伟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全新的事业等着他。勤奋的他不管是分内的还是分外的事,只要是工作,总是不遗余力地去做。“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时,遇到一个难题,休斯公司提出:卫星起旋后再脱离火箭,中方必须在火箭上附加一个起旋分离系统。张庆伟接到了这个任务。为了完成任务,他经常一个人在实验室通宵加班,进行推算、演示。经过无数次的运算,1989年4月,星箭起旋方案终于完成。但休斯公司不接受这个方案。他又投入新的学习实践中。1989年11月,张庆伟随代表团来到休斯公司,参加最后的发射谈判。面对对方不问情况就提出许多难题,并以撤55

  .18.

  回合同相要挟的傲慢态度,张庆伟从容应对,终于使星箭起旋方案得到通过。航天事业是智者和勇敢者的事业,更是面对困难勇于创新、勤于实践者的事业。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用18个月的时间,拼搏研制“长征”二号捆绑火箭时,张庆伟又承担起助推器分离的研制分析工作。当时他刚刚献完血,顾不上休息,在没有翔实资料、国内没有先例的情况下,边学习,边创新,边实践,用3个多月的时间建立了火箭分离动力数学模型,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研究。这一技术在1990年2月进行的地面试验中一次成功,为“长征”二号捆绑火箭的研制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1990年7月16日,“长征”二号捆绑火箭首飞成功,中国航天业创造了用18个月的时间研制一枚新型火箭的奇迹,张庆伟主管参加的3个项目也经受了考验,受到各方专家的赞扬和肯定。1992年,张庆伟参加了国际空间大学的学习。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废寝忘食地去学习。正如他在学习报告中写的:“通过两个月的学习,感到收获不小,特别是增添了为我国航天技术赶超先进国家做贡献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中国人是最早梦想走向太空,并为此而献身的民族,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应当为做出新的贡献而努力。”一个在福特公司工作了27年的高级管理人员,领导林肯轿车的一个新车型——大陆汽车的开发项目,这个项目价56

  .19.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

  加强自主创新,争当学习型员工值40亿美元,有1200个工程师为其工作。他的经费比预算少了30%,但是项目开始的时间比计划晚了4个月,团队也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刚开始他不知道怎样开展工作,怎样把一个很大的官僚性机构分割成许多个很小的、很有效率的团队,再把它们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于是,他去了丰田公司,学习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与他分享了全面质量管理、工序的控制、最先进的制造工艺、准时生产等知识。他问丰田公司的总经理:“为什么你要和福特公司来分享这些知识呢?与你的竞争对手分享这些知识,你不害怕会有风险吗?”丰田总经理说:“我不怕。我们不怕与福特公司分享知识,因为当你们把这些知识实施到你们的企业中去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新的知识,我们学得比你们快。”丰田总经理居然对福特公司的人说“我们学得比你们快”。是啊,学习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与他人分享经验,在分享中提高。学习,不仅要有方法,还要有速度。中国航天事业一路走来,经历过艰辛、失败、挫折,也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回顾这一路,其实是一个持之以恒的学习和总结的过程。而这种航天精神,不正是当今员工最为匮乏的吗?只有当我们自己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的时候,才能够一切尽在掌握中。因为只有掌握了自己,才知道自己所缺少的,也才会尽力地去学习,取得好的成绩!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仅应该知道怎样去学习,更应该知道怎样通过学习来57

第14节:丰富自我,提升自我

作者: 梁小虹

  .20.

  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紧跟时代搞创新,实现人才年轻化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世界航天大国已经发展几十年后起步的。为了缩小差距、迎头赶上,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实施就明确提出,要坚持做到起步晚、起点高,投入少、效益高,项目少、水平高,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实践证明,真正的高科技是花钱买不来的,只有立足自力更生,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吸收、消化、再创新。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设计方案论证,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地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话:“创新,它犹如原子裂变,只58

  .21.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

  加强自主创新,争当学习型员工需一盎司就会带来无以数计的商业效益。”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仅靠雄厚的资金及规模已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了,只有不断创新(思想上创新、管理上创新、技术和产品开发上创新),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只有创新才能把企业建设成为有活力、有后劲、市场占有率高的现代化企业集团。那些缺乏创新,一种产品卖到底、一个工艺干到底的企业,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中或迟或早必将被淘汰。要创新,员工素质是关键。而素质的提高要以知识的学习为基础。为此,加强职工培训,提高干部素质,造就知识型员工才是创新的根本。由员工综合素质产生的团队经营、知识管理、文化特质,特别是自主创新等能力,不仅是别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能力,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现在很多企业面临着陈旧的思想观念与现代化的经营机制不相适应、人员总量冗余与结构性缺员不相适应、迟缓的思维反应与快速变化的市场形势不相适应等三大矛盾。其实,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提高全员素质,尤其是提高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驾驭全局的能力及其经营水平、创新能力和管理艺术,提高全体员工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紧跟时代搞创新、保优势,不应该是一句空话。可以让59

  .22.

  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充电,并以岗位培训落实员工终身教育制度,大力推广讲座、研讨会、网上教育、拓展训练等形式。员工的能力没有优劣,只有强弱,而且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弥补。通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不断弥补企业管理这个“木桶”中的“短板”,才能形成一种团队合力。从成功发射“神舟”一号飞船到成功发射“神舟”六号飞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之所以能够接连取得六战六捷的辉煌成就,关键在于不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年轻骨干人才。人才年轻化,是航天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立项时,研究院“长征”二号F型火箭研究队伍基本上是以中老年专家为主。13年来,火箭研究院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按照“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培养启用青年、关心依靠中年、尊重照顾老年”的人才培养方针,采取了“加强干部队伍、技术队伍、工人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实施了“三高人才接力计划”和以“培养管理带头人队伍、学术带头人队伍、工种技术带头人队伍”为目标的“三二○○”人才工程。同时,结合载人航天工程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在依靠老专家的同时,不断完善人才的选拔、评价和激励机制,着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通过以老带新、加强培训、关键岗位锻炼等多种办法,使得一大批青年技术骨干脱颖而出,60

  .23.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

  加强自主创新,争当学习型员工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阶段任务的完成奠定了人才基础。特别是“长征”二号F型遥五火箭圆满完成首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后,研究院进一步加大了对青年科技干部和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培养力度,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对管理层、分系统负责人等进行了调整,使一大批年轻人成为科技管理和关键技术岗位上的中坚力量,一批青年技术人才逐步走上领导岗位。从2003年开始,核心人才工程和通道工程建设拉开序幕。核心人才工程以“造就领军人物、塑造知名专家、培养能工巧匠、推出市场精英”为内容开展工作。通道工程围绕“晋升通道、培训通道、激励通道、比武通道、命名通道”开展工作。随着工程实施,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已经初见成效。例如,“长征”二号F型火箭设计管理队伍的平均年龄为46岁,45岁以下占66.7%。与两年前相比,领导干部的年龄年轻了10岁。新鲜血液的不断补充,使队伍人员结构更加年轻化,更加朝气蓬勃,顺利地完成了新老交替工作。正是这支队伍,圆满完成了各项攻坚任务,确保了“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高质量、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确保了万无一失,使航天员得以从容踏上通向太空的坦途。世纪之交的世界,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球性后工业社会,一个以经济为主导的以争夺信息、技术、市场为标志的多元世界。在这场激烈的国际较量中,企业创新越来越被摆到突出的地位。“不创新,就死亡”的警世之言,绝61

第15节:规范化科学管理

作者: 梁小虹

  .24.

  非危言耸听。面对当今不断变革的社会,如何生存与发展对所有企业来说都意味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企业创新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应该主动成为创新的主体,主动了解企业文化,跟上时代,不断攀登高峰,让自己在企业中不被淘汰,也让自己的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永远保持优势。62

  .25.

  航天精神,是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航天人“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他们把质量作为航天工程的生命,把确保航天员绝对安全作为工程建设、研制、试验的最高原则。通过狠抓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努力培育和锻造良好的科研作风,使每次发射试验都能真正做到设施设备零故障、技术操作零差错、组织指挥零失误。一名优秀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也应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遵守规章制度,培养严谨的作风。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

  高标准严要求

  ,规范化科学管理

  .1.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

  千锤百炼成精兵,功底扎实显技能

  人是载人航天飞行的核心,人能否在空间进行多天工作和生活,是整个载人航天工程中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神舟”六号担负着检验我国“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能力的使命。如果此次“多人多天”飞行顺利的话,无疑能为下一步的航天员出舱活动、航天器交会对接以及建立空间站打下坚实的基础。用于此次航天飞行的火箭与飞船型号与上次相同,但舒适性、安全性更高了。与“神舟”五号飞船相比,“神舟”六号飞船做了多达110项的技术改进,“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也有75项技术改进。这些改进,大多数是依据杨利伟首次太空飞行中获得的感受做出来的。就像托举神舟升空的火箭需要一级级地接力助推一样,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推动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向更广阔的太空进军。从“神五”到“神六”,随着尚志、张柏楠、刘宇、陈善广等年轻一代走上各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岗位,戚发轫、黄春平、施金苗等“神舟”五号时的领军人物已退居二线,成为幕后顾问。两年前,独自一人在太空中飞行了21小时的杨利伟,65

  .2.

  没有从事科学实验操作,也没有走出返回舱。而这一次,由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组成的乘员组按预定计划飞行多天,而且还脱下航天服,从返回舱首次进入轨道舱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和日常生活活动。这是中国人真正尝试太空生活的开端,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承上启下的重要一步。从“神五”到“神六”,从飞船、火箭到人员设备,几乎每一个关节点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始终不变的,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用不懈奋斗和无私奉献所凝成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老五院”建院初期谁也没有见过导弹、火箭,更不懂怎么设计和生产导弹。不懂就学,边干边学。中国的航天史告诉我们,每攀登一级更高的新技术台阶时都需要攻克大量的技术难关,每次飞行试验的故障分析和排除不知要付出多少个不眠之夜。20世纪60年代,“老五院”各分院的科研办公大楼每晚都灯火通明,绝大多数的同志都自动来加班或学习,直到深夜。那时候是没有加班费和夜餐的。当时领导来到办公室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说服动员大家早些回家休息,但是往往赶也赶不回去。20世纪60年代初搞航天是平地起家,房屋一时盖不起来,航天人就住帐篷、睡通铺。没有地方办公,就在飞机库中工作,用手摇计算机进行计算分析和设计。那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人吃不饱,都浮肿了。创业难,66

  .3.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但难不倒航天战士。这是多么强烈的敬业精神!对于企业也一样,每一个员工都要苦练内功,增强服务意识,全方位地服务于客户,才能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企业才能发展壮大。同时,每一位员工要有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志存高远,激情进取,全心投入。对工作要兢兢业业、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要专心致志,沉下心来,用心去做,一次做好。敬业必敬学,天天学习,天天进步,不“敬”则退。始终任劳任怨、自励自勉、自强不息。困难面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永远向上。作为中国的第一代航天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经历了我国航天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过程,亲身感受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感人的航天精神。他曾经讲过这样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左)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梁小虹(右)在一起,交流中国火箭技术发展未来。67

第16节:航天员的潜在素质

作者: 梁小虹

  .4.

  件事:“我在美国有一个好朋友,他已去世了。我回国后,他仍留在美国。他是波音宇航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也就是总工程师),我曾是航天工业部的总工程师。他的年薪是30万美元(20世纪80年代),在西雅图一个小岛上拥有高级别墅。我的工资只有他的百分之一。可能有人会问我对此有何想法,我的回答是,我们干的导弹是保卫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我能够和第一代航天战士一块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白手起家,在相对国外差得多的条件下,用仅有西方国家几十分之一的投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立起一整套中国航天基业,使我国航天事业在国际上排到前几名,感到无上光荣和自豪。”聂荣臻元帅曾在某试验成功后说过“四个现代化靠买是买不来的”。在高技术领域中,日本的方针是,在技术上使中国落后10年以上。美国、欧洲动不动就制裁,不发许可证。这就是科技领域斗争的现实。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以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要自立自强。航天飞船的制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成型后的载人飞船,怎样安全地送入太空,并且能够在航天器的舱内外完成飞行监视、操作、控制、通信、维修以及科学研究等特殊的工作任务,达到在预定探测目标的基础上有更新的发现,需要的是能承受特殊的太空环境条件、具备优良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对航天特殊环境因素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68

  .5.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熟练掌握航天器和完成飞行任务所应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航天员。因此,航天员的培养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一个优秀的航天员必须经过层层考核,反复进行专业、体能以及模拟太空环境的训练,对于航天员绝对是个毅力的考验。航天员的培训内容包括:体质锻炼、理论知识教育、心理训练、特殊环境因素耐力和适应性训练、生存训练和航天器技术训练、航天医学工程技术训练、空间科学及应用知识和技术训练、生存训练以及综合训练等。针对航天员的类别和职业不同,其培训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也不同。职业航天员,如驾驶员和任务专家,其训练内容较多,要求也严,训练时间也较长,一般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非职业性航天员,如载荷专家或科学家航天员,其训练内容较少,时间也较短。除了上面说的,在发射前,航天员还要参与真实航天器的大型试验和全程序模拟飞行以及航天技术各大系统的综合试验和演练等,以使他们进一步从总体的高度上加深对飞行任务、计划、程序的理解和掌握。这不仅是航天员训练的重要内容,同时,航天员的参与以及他们对航天系统的意见,对于载人航天系统的研制是非常有益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第一次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飞船构造的提高,对航天员的素质要求更高。69

  .6.

  怎样才能达到要求?唯一的途径只有加强训练,不断地挑战航天员的潜在素质,提高太空工作的业务水平。而今,我们可以欣慰,中国的航天员是最棒的,他们驾驶着“神舟”六号,安全地返回了!“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并不是人人都要成为天才,但是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没有勤奋的汗水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作为一名员工,如果对自己的业务只是一知半解,或是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等待他的只会是被淘汰出局的命运。不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于自身,员工只有加强训练,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可能得到领导及其他员工的认同,进而甚至被委以独当一面的重任,走上成功之路。航天精神告诉我们,市场竞争迫切要求每一位员工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具备专业素质;企业要有专业的队伍、专业的设备、专业的流程。要有专长、有技能、有诀窍。进而做到专业化、知识化、科学化。勤思考、善总结、苦训练。学习新知识,练习新技能,掌握新动态。创造专业术语,培养专业员工,提供专业服务。语言要专业,动作要专业,形象要专业。专业出效率,专业才能领先;专业出水平,专业方有品牌。每一位员工都要努力学习与专业积累,企业则把员工专业的进步当作公司的进步。70

  .7.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

  遵从规律有章法,严细慎实好作风

  1961年4月,“东方”一号飞船载着27岁的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进行了108分钟的太空旅行,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23天后,美国也把宇航员送上了太空;2003年10月15~16日,中国第一次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圆满地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说,我们的载人飞船在美、俄载人航天飞行40多年后才发射,时间上已经晚了这么多年。我们不能再做一个他们当年的飞船,而要做成达到甚至优于他们现在水平的飞船。实践已经证明,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世界科技在不断进步,而信息技术更是比40多年前大大提高了。如同运动员在起跑线上晚了一步,唯一能做的,就是以比别人更大的步伐、更快的速度来追赶。时间上的落后固然无法弥补,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论证、立项开始,就采取了跨越式发展的思路,而不是按照美、俄当年载人航天飞行的步骤亦步亦趋。这充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的71

第17节:技术大跨越

作者: 梁小虹

  .8.

  思想。比如飞船。美、俄的飞船都经历了从单舱到多舱的发展阶段,而中国航天人来了个技术大跨越,直接瞄准国际上第三代飞船,研制中国的三舱飞船。技术水平就与美、俄目前的近地轨道飞船相当,并且,中国的神舟飞船还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国外的轨道舱一般作废弃处理,而神舟飞船完成在轨运行任务后,轨道舱仍可作为一颗科学应用卫星继续留轨运行。轨道舱增加交会对接机构后,还可以作为目标飞行器使用,这样就为载人航天的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在迎头赶上的中国航天人看来,人类航天活动记录中国人迟到的时间,是催人奋进的警钟,也成为我们的后发优势。中国的载人航天史也曾有过并不现实的超前阶段。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上天后,举国振奋。次年,“曙光”一号载人航天工程就全面启动。后来,还是周恩来总理一句“要先把地球上的事搞好”,叫停了这股高涨的热情。其实那时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工业设计、制造水平,中国还远不具备开展载人航天的条件。“现在看来这个决策真英明,那个时候如果搞,可能花很多钱也搞不成。”亲身经历那段历史的戚发轫,后来又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过程,并在“神一”至“神五”期间担任飞船系统总设计师。这位资深的航天专家认72

  .9.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为,当20世纪90年代党和国家启动载人航天工程时,时机确实已经成熟了。航天技术与空间探索,是衡量一个民族智慧、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均具有战略性影响。所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这是一个必须“有所为”的领域。一波三折的决策历程表明,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遵从科学发展规律,脚踏实地,正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与生俱来的风格,它注定了中国的载人航天要走一条与世界上任何航天大国都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抛开过于超前的航天飞机方案,选择从国家经济和科技实力能够支撑的飞船起步,同时,在研制飞船时一步到位,直接盯住世界第三代载人飞船;独有的“三舱一段”设计以及在返回舱返回地球后,轨道舱留轨工作半年的创造性设想,使中国的载人航天走上了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道路——留轨的轨道舱可继续作为试验卫星使用。航天精神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讲科学,不能单凭经验。在做事情之前首先要想想用什么方法才最专业,用什么方法才能取得最好的结果,要有国际视野、行业视野,把握行业规律。有一次,航天某型号的研制工作遇到了挫折。在型号任务发射前,大家工作得很有信心。没有想到,结果给大家开了一个很大的难以接受的玩笑,飞行试验失败了。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兼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的李继耐同志来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并在工作方法、研究思路等方面多角度地指导工作。他在讲话中要求航天科技工作者做到三个“要吃透”:技术要吃透、状态要吃透、规律要吃透;提出三个“再认识”:对各项工作从源头抓起的再认识,对采用成熟产品和成熟技术的再认识,对产品测试和质量控制方法的再认识。2003年7月,中央军委委员,时任总装备部部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视察工作。科学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在2004年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开展的质量作风大整顿中,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74

  .11.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到按照规律办事的重要性,认识到做好航天各项任务必须要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还要有一个纠错的机制。按照规律办事,体现在工作上就是要做到“严细慎实”。为了保证落实到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又细化制定了很多质量措施:例如几乎每一位航天员工都知道质量管理的“72条”、“28条”,还有“双五条归零标准”等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语很好地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就非常容易产生混乱,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意愿行事造成无序浪费,更是非常糟糕的事。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应该分析造成无序的原因,努力抓住主要矛盾,思考在这种无序状态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使无序变为相对有序,从而整合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率。如果给你一张报纸,然后重复这样的动作:对折,不停地对折。当你把这张报纸对折了51万次的时候,你猜所达到的厚度有多少?一个冰箱那么厚或者两层房楼那么厚,这大概是你所能想到的最大值了吧?但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这个厚度接近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没错,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动作,让你感觉好似一个奇迹?为什么看似毫无区别的重复,会有这样惊人的结果呢?换句话说,这种貌似“突然”的成功,根基何在?75

第18节:培养良好的行为

作者: 梁小虹

  .12.

  “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一丝不苟,分秒不差”是航天员工的座右铭,严格的工作标准保证了航天产品的高质量。(图片提供:赵军)

  其实,这样的动作和事情我们每个人都会做,但又不屑于做,它们贯穿于整个日常生活中,甚至你完成了这样的一个动作,自己都不记得。比如你每天都会把垃圾袋带出去扔掉,你会记得你用怎样的动作扔掉的吗?正像某些人在谈论“变化”、“创新”等时髦概念时,却把“踏实”给忘记了。“踏实”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可是你真正做到了新含义的“踏实”了吗?没有,所以你不是优秀的员工。76

  .13.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当今,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都要求所招的员工必须具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品质。只有员工成长,公司才能成长。公司的持续发展得益于员工的成长。鼓励员工拓展职业,招聘看重成长潜质。很多知名的公司要求员工有吃苦精神以及脚踏实地的作风,凡是应聘者公司都会先给你一个拖把叫你去扫厕所,不接受此项工作或只把表面打扫干净者均不予录用。他们认为一切利润都是从艰苦劳动中得来的,不敬业的员工,就是隐藏在公司内部的“敌人”。一名优秀的员工,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脚踏实地的品格。企业不会提倡华而不实,企业要求他们的员工脚踏实地、一丝不苟、认真严谨,任何工作都要追求切实的意义和实际的效果。所以每一位员工必须用你充足的精力和全心的奉献去争取最佳的表现。每一位员工应该热衷于你们所从事的事业,最大限度地发挥你们的能力,当然你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和成绩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狠抓科学的规章,培养良好的行为

  在一次导弹总装中,有一个插头里脱落的小钢球不见了,为了不让导弹带着多余物上天,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77

  .14.

  和全体总装测试人员在大总装厂房里到处寻找,最后终于在铁轨缝里找到了,这件事才算了结。发达国家在进行载人飞行之前,发射了近10次,甚至10多次无人试验飞船。我国只进行了4次无人飞行试验就实现了载人飞行,并在第六次飞行中实现了在太空工作和生活,这又是一个中国式的创造。低投入、高效益,是任何工程都追求的目标,但如果没有科学、求实、严谨的工作作为基础,就不会产生令世界惊叹的效益。神舟飞船的一次航天飞行成功,凝聚了十多万航天人的心血。他们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既明确分工,又精诚合作,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无论你担任的是什么角色,绝对没有主要和次要之分,从飞船的制造到飞行员的日常生活,从设计到制造再到装配,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都必须经过缜密的设计和反复的实验,绝对不能有丝毫的纰漏。从返回舱到轨道舱之间的那道门,如果不能严密关闭,就可能导致整个飞船航天飞行的失败。为此,航天人经过了近百次的实验,就是卡进去一根头发都不行。只要某个人有一点疏忽,就可能给火箭乃至七大系统带来灭顶之灾。速度与效益,需要极高标准的工作质量。“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分秒不差”……这些看似极端的口号,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天人严谨求实的作风。78

  .15.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载人航天工程的标准必须全面、严谨、可操作、可检查,绝不能出现厨师做菜时常说的“盐少许”之类的含糊其辞。对发现的所有问题,都要从技术上、管理上分析其产生的原理、机理,明确责任人,并采取纠正措施,以避免问题重复发生。这就是航天人的严谨作风——对任何问题,都要完全、彻底、不留遗患和举一反三地解决。正是通过严谨细致、周密充分的工作,依靠成千上万航天科技人员的智慧和努力,才弥补了我们国家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确保了神舟飞船、运载火箭质量过硬,数千台套地面设施设备无一故障,全系统数万个口令无一差错,操作无一失误;确保了北京、酒泉、西安3个指控中心和分布在国内外的10个测控站以及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都精确、及时、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才确保了“神舟”六号飞船的凯旋。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要求人们做事认真、精细,否则会影响整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如一辆小汽车有上万个零件,需上百家企业生产协作;一架飞机有几百万个零部件,涉及的企业单位更多;如我国前些年澳星发射失败也是因为细节问题:在配电器上多了一块0.15毫米的铝物质,正是这一点点铝物质导致此次发射失败。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抱有一种严79

第19节:狠抓落实规章制度

作者: 梁小虹

  .16.

  谨的态度。完成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狠抓落实规章制度,依靠科学的管理。在“神箭”研制过程中,航天人按照“一切为载人,全力保成功”的工作标准,制定大量工作制度。其中,火箭发射队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举一反三复查和“双想”(注:对原来认为不会出问题的产品、部位进行回想;对正常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预想)活动。队员们更加注重“小题大做”,积极查隐患、找短板,质量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尽管“长征”二号F型遥六火箭出厂前经过多次复查和试验,但为做到警钟长鸣,发射队进场后认真对问题进行了

  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右一)、总设计师刘竹生(右三)与工作队员一起进行工作“双想”。(图片提供:王宁)80

  .17.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反思,对分系统地面测试项目进行了全面复查,对无法覆盖飞行试验项目的检查情况再次进行确认,并将测试数据与遥五火箭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航天人还开展了多层次的质量预防和质量控制活动。在火箭状态检查、火工品安装、全箭捆绑、伺服机构安装等总装程序之前,进行技术状态交底,并在此基础上对照图纸、工艺文件认真组织岗前学习,重温总装质量控制程序,使上述总装质量均实现一次交验合格。同时,还组织队员填写“双想”表,提高大家的载人意识、质量意识,严格落实各项流程要求。在四次技术交底的基础上,在逃逸塔总装、船罩组合体总装等后续工作中继续深化“双想”活动,组织电连接器插接技术培训,确保每名队员吃透技术,把好总装质量关。事实表明,越是复杂的行业,其法规就越是要狠抓落实。而此类法规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决策过程中工作没有做细,缺乏准确的数据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制度在管理中是第一位的,对严谨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但对严谨作风的追求是可以衡量的。衡量的尺度,就是制定出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一个没有规则、没有标准的工作肯定是管理不到位的。企业管理中,涉及的事广,面对的人多,没有一个标准明确、执行严格的规则,员工的精力将陷81

  .18.

  于大量的重复劳动中,整个工作也就如同打游击一样,无法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因此,要想搞好企业管理,前提就是制定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方法。成功的企业来源于卓越的管理,卓越的管理,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成功,就必须强化管理。完善各项基础规章制度。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除了依赖领导素质,还取决于企业内部各种行之有效的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的支持与保障,尤其是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员工。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是实现企业高效管理的基础,是企业有效动作的依据,更有利于实现员工个人价值!正是由于严谨求实的作风、科学规范的管理,才保证了“长征”二号F型遥六火箭的高质量和可靠性。严谨求实是航天人一贯倡导的科研作风和工作作风。严细认真,客观唯实,追求真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以辛勤的耕耘,换取丰硕的成果。航天人的严谨作风,来自于对祖国的热爱,来自于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来自于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诚。航天人创造出的辉煌业绩,让我们欣喜,让我们激动,让我们自豪。但我们绝不能一阵欣喜、一阵激动、一阵口号就了事。我们要把航天人的优良品质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每一个企业管理者,每一位员工,同航天人一样,也都82

  .19.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是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有道德的人,是社会中的先进分子。毫无疑问,每位员工都应该像航天人那样珍惜手中的这份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严谨缜密,精益求精,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奋力拼搏,开拓创新,让自己的事业像“神舟”一样,早日冲上太空!攸关成败系毫发,细节上面下工夫

  在“神六”火箭两年多的研制过程中,航天人通过自主

  中共中央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党组书记张庆伟(右)与火箭系统总体副总设计师荆木春在发射基地现场一起研究工作。(图片提供:王宁)83

  .20.

  创新,在可靠性、安全性设计等多项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其中,主要的、比较大的改进有三个方面:针对箭体结构振动进行的动力系统调整,逃逸发动机安全点火机构的更新,以及箭体上摄像装置的增加。回首两年多的研制历程

  ,为了打败其中两只

  “

  凶猛的拦路虎

  ”

  着实让研制人员们费尽了心血

  。一只

  “

第20节:凶猛的拦路虎

作者: 梁小虹

  拦路虎

  ”

  出自火箭上升期间产生的短暂异常振动

  。这个问题是在

  “

  神舟

  ”

  五号发射成功之后

  ,由航天英雄杨利伟在与研制人员座谈时透露出来的

  。杨利伟告诉研制人员

  ,在火箭上升时

  ,其间有十几秒左右的时间感觉振动幅度较大

  ,身体感觉有些不适

  。什么原因会导致这样的现象发生呢

  ?“

  神舟

  ”

  五号的发射

  ,是我国

  “

  长征

  ”

  系列运载火箭第一次送载人航天器上天

  ,所以这样的情况也是首次遇到

  。要准确分析并判断出原因

  ,是一个十分复杂而艰难的过程

  。为此

  ,火箭研制队伍开始收集从发射

  “

  神舟

  ”

  一号到发射

  “

  神舟

  ”

  五号时的所有数据

  ,成立了联合分析小组

  ,一步步进行分析并加以验证

  。经过7个多月的分析

  ,才对问题的原因形成一些共识

  ,但仍有意见分歧

  。为此

  ,他们进行了历时一年的分析及各种试验

  ,有些试验甚至是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

  。在繁复的分析

  、

  试验中

  ,时间一天天过去

  ,研制进度时间表却不能拖延

  。心急如焚的设计人员们将主要的精力用在了解决问题的措施84

  .21.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上。初步有了“诊断”结果后,火箭总指挥、总设计师决定研制一个新的大蓄压器装在火箭上,以彻底解决短暂异常振动的问题。为赶进度,“两总”亲自督战,两个多月内光跑成都的协作厂、所就五次。令他们欣慰的是,一般情况下,研制蓄压器从出图纸到拿出成品,至少要8个月时间,而他们仅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项任务,也算是创造了一个奇迹。经过一年半全身心地投入,短暂异常振动这只“拦路虎”终于被打败了。改进后的火箭,舒适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航天员能安全并且舒适地进入太空。另一只“拦路虎”来自火箭的一个关键产品的异常现象。“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通过遥测数据发现,火箭上的这台产品有异常现象产生,如不加以重视,有可能给火箭发射带来安

  慎之又慎是航天人的又一基本工作要求。(图片提供:刘林宗)85

  .22.

  全隐患。为了准确定位故障原因,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根据初步分析结果,进行了故障树分析,之后反复进行验证。数据分析工作不仅枯燥,而且复杂。即使为此没有了周末,没有了节假日,“深藏不露”的故障原因还是难以锁定。各路云集的专家们在讨论此问题时也出现了意见分歧,有时甚至发生了相当激烈的争论。为尽快找到问题症结所在,研制人员做了50多次试验,并经常往返于单位与协作厂之间,几个月内行程万里,北上哈尔滨,南下四川自贡,在寻求专业技术支持中希望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然而,几经努力,问题仍然反反复复,总是不能彻底根除。尽管困难重重,但这是一支经历过无数次大风大浪洗礼的优秀团队,“长征”二号F型火箭从无到有,从四次无人飞行到首次载人飞行,其间他们啃下了多少“硬骨头”恐怕连自己也数不清了。这一次,他们也绝不会在困难面前却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3月,在火箭进入总装准备阶段时,这个困扰火箭研制队伍一年多的问题得到了最终定位。研制人员采取了有效措施,经过充分试验验证,最终通过了专家评审。第二只“拦路虎”又被神箭发射队打败了。其实,不论什么事,实际上都是由一些细节组成的。我们纵观中外许多企业家的成功之道,其之所以能有杰出的成就,往往主要是管理层始终把细节的竞争贯穿于整个产品开86

  .23.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发的始终。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也是只说了5个字:“魔鬼在细节”。他反复地强调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无论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都不能称之为成功的作品。可见对细节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古已有之,中外共见。也就是所谓“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层面。在今天,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一个要求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要想比别人更优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功夫。然而我们常常看到的只是别人成功的辉煌,却很少去关注他们对管理细节的用心。对于敬业者来说,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因此,要积极倡导: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情,把小事做细;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每天就会尽自己所能力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也会从你这里感染这种热情。工作要想做好,必须做到位才行。任何一个环节太薄87

第21节:工作质量的滑坡

作者: 梁小虹

  .24.

  弱,都有可能导致工作质量的滑坡。因此,接了手的事必须按时、按标准完成,不能完成,没有任何解释的理由;已做完的事情,自己检查认定完全没有错误再上报,不要等检查出了破绽或漏洞再辩解。把小事做细了,工作效率自然就提高了。细节能够表现整体的完美,同样也会影响和破坏整体的完美。细节在创造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究竟有多大差别?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差异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很多小事,一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上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热情。他们只能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在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中,一次大胆的尝试,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88

  .25.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种积极的态度和真诚的服务,都可以产生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辉煌或成功,它能带来的远远不止于一点点喜悦和表面上的报酬。具体来说,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只有花大力气,把小事做细,才能把事情做好。就像武术中没有绝招一样,生活和工作中解决问题、处理事务、策划市场、管理企业,也都不会有什么绝招。所谓的绝招,是用细节的功夫堆砌出来的。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事务的重复。所以,我们只能从基层做起,不能眼高手低,心浮气躁。西方有句名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万里长城也不是一天垒成的。”浮躁被扎实所代替,冲动被理智所折服,这才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在这一个细节制胜的时代,任何一件事件都是做出来而不是喊出来的,特别是在工作岗位上的员工更要把小事做细,一件没有预料的事件可能引起故障,一个长久被忽视的问题可能导致一次危机,每一个大问题里都有一系列的小问题露面。如果你热爱工作,你每天就会尽自己所能追求完美,而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也会逐渐从你这里感染这种热情,因此,尽情地展示完美的自己吧!89

  .26.

  质量控制高一切,技术操作零缺陷

  “乘天潢之泛泛兮,浮云汉之汤汤。”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浪漫想象,变成遨游太空的现实画卷——“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和平安着陆,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的又一伟大壮举,也标志着我们伟大祖国在升腾,中华民族在飞跃。“神六”升空5天安全返回,再一次彰显了我国航天业的“零缺陷”精神。航天工程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不管哪一个环节或者哪一台设备出了问题,也不管问题是多么的小,都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其后果甚至是毁灭性的。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视察工作时,对科技人员这样说:要瞄着目标做工作,盯着问题抓落实,对着标准找不足。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是能力,记录问题是党性,认识问题是素质,解决问题是政绩。”要把一切问题充分暴露在上天之前,早暴露比晚暴露好,上天之前暴露比上天之后暴露好,主动暴露比被动暴露好,充分彻底地暴露比没有完全暴露好。90

  .27.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如果说我国的飞船是从零起步的话,已步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火箭,则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送卫星上天和送人上天,完全是两个概念。过去发射卫星时,火箭的可靠性是0.91,就是说10次发射当中允许有一次失败,但发射载人飞船,要保证航天员生命的安全性,这个标准就要提高到0.06,这是载人火箭与非载人火箭的一个分水岭。2005年6月14日,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左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左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兴瑞(左三),在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右一)的陪同下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视察工作。一个元器件的可靠性从90%提高到97%,要进行200多次反复试验,其中不能出现任何一次故障。而火箭上有20多万个元器件,这是一个在严格标准之上又增加了一重91

第22节:严格的标准

作者: 梁小虹

  .28.

  严格的标准。严格到什么地步?比如,火箭从发射到入轨,只有短短的589秒,但火箭的设计寿命却达到了546小时。此外,“长征”二号F型火箭,大量采用了先进的冗余设计技术。假如一套系统出现问题,可以立即切换到另一套系统,使火箭运行不受影响。载人航天的高超技术,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只在报纸上见过火箭逃逸塔发动机模样的设计者们,用了整整3年时间研制出的初样发动机,在点火试车时,发动机喷管不到1秒钟就被烧穿了;历经3年半研制出来的飞船整流罩,结果超重900公斤,于是一切又重新开始……困难重重的登天路上,中国航天人以特有的战斗精神,攻克了一道又一道技术难题,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技术。企业质量决定员工质量,而员工质量又决定了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最终决定企业获得的市场效益。每个企业都要以此为根据,塑造和提升着员工的“质量”。“零缺陷”意味着我们每一次都要满足工作过程的最高要求。“零缺陷”的思想是一种新的科学思维方式,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唯一途径,也是提高一个人的能力和公司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司整体力量,弘扬企业文化的契机。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只有追求92

  .29.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的“零缺陷”的思想,才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电视机、电冰箱等商品时所用的挑剔眼光,就是“零缺陷”的眼光和“零缺陷”的标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用“零缺陷”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检查我们的工作呢?只有将“零缺陷”的思想与我们所倡导的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有机地融合起来,才能走出“差不多就行”、“马马虎虎”的思想和工作误区。实际上,“零缺陷”表达的是一种绝不向任何不符合最高要求的做法妥协的决心。它要求人们努力工作,达到“零缺陷”的境界。推行“零缺陷”管理思想是欧美企业界当前的一项日常工作,他们追求的产品质量标准都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零缺陷”不是检验出来的。检验只能反映事情的结果,是事后把关,不能产生质量。而预防则可防止某些缺陷发生,只有预防,才能产生零缺陷的质量。通过细致周到的预防措施,发动员工对照顾客需求,找出存在的差距,使员工建立一种“不害怕任何错误、不接受任何错误、不放过任何错误”的零缺陷心态,自动自发地挖隐患、挑毛病、揭问题、查原因、找根源,层层把关、步步提高,把问题一次性地解决在企业内部,不给客户制造任何麻烦、不留任何隐患。高起点才会有高成果、高效率和高效益。93

  .30.

  企业要建立预防性的管理模式,就必须按照企业制定的标准,规范管理行为,使企业的质量体系得到有效的运行。被称为“世界质量先生”的菲利浦·克劳士比有这样的名言:“通过预防缺陷可以使你致富。”在企业的生产环节中,采取预防性措施,对质量进行管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控制,二是操作。所谓的控制主要是指管理、计划、经营、设计等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所谓操作是指一种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各个工序或流程。应当讲,控制是管理层和设计的工作,操作是员工工作的各个环节。在一个企业里,必须将控制和操作两个方面的

  航天事业既有辉煌,也有过重大挫折。为提高航天员工的质量意识,2005年9月21日,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办公大楼的东侧,建立了这座警示园,诠释着中国航天的质量观——

  —

  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图片提供:蒋峰)94

  .31.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工作做好,才能够制造出“零缺陷”的产品。任何需要做的事情,都应该做好,任何需要做好的事情,都应该做得尽善尽美。标准是做任何事情的最低要求,在工作中,优秀的员工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期望和做事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标准做事是做好工作的最起码要求,如果员工始终都不能坚持标准,就会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去做事,做得一般就自认为可以了。放松标准后,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接踵而来,客户就会从感觉不好,到有怨言,最后离我们而去。失去了衣食父母,我们也就失去了事业的土壤。标准可以激发每个人的智慧和提升个人的工作能力。标准是做任何事情的最低要求,优秀的员工总是坚持按标准做事,他们时刻要求自己遵循工业的信条和做事准则,始终不渝。95

  .32.

  航天精神,是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载人航天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相互之间的默契配合、通力合作,就不可能造就今天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费俊龙、聂海胜二人在茫茫太空中共度5天,其间还完成了艰巨的宇宙航行任务,两人的能力、性格、互相关系都会成为影响飞天任务成败的因素,可见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一名优秀的员工,应该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知道如何与人合作,使企业的凝聚力不断增强,而非把自己孤立起来,单打独斗。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第23节: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作者: 梁小虹

  ——

  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

  .1.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

  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

  紧密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做贡献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离不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离不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继续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积极开发太空资源造福人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努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做出了无数杰出的贡献,这是被若干事实证明的。历代王朝的更迭、99

  .2.

  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艺术的传承……无一不与普通的百姓相关。在人们的眼光聚焦英雄身上时,殊不知他们的背后凝聚了多少人的汗水与心血。把航天事业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也许我们多少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每一个团队都应该有一个核心人物负责协调,能对各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一个企业,毫无疑问也必须有一位核心人物,那就是领导者,其他的人应该紧密地团结在他的周围,努力做好各自的工作。企业领导者应以德服人,以自己的魅力牢牢抓住员工的心,让员工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工作,这样的企业未来当然阳光明媚。如果素质领导不高,在其位不谋其政,只会让员工渐渐失去信心,离他而去。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企业家,其创业、创新的决策能否成功,大体取决于两类因素:个人性格特征和外部环境条件。外部环境条件当然也包括他的合作伙伴。所谓“麻生篷中,不扶而直;白圭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了!服从领导并不意味着不折不扣地顺从。人无完人,领导也可能犯错,明知道不对还“尽职尽责”去执行命令,那叫吃力不讨好,说不定领导是在考验你呢?唯唯诺诺,没有一点主见的人,你还指望着会有升迁的机会吗?你的100

  .3.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

  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职场生涯基本上可以划个休止符了。员工需要适时地发挥一下主观能动性,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曾经就有一家企业要招聘一位市场部经理,考题就是面对一个“闲人免进”的字条,你会怎么做?只要你勇敢地推门进去,幸运女神就会垂青于你,但是遗憾的是太少的人有这样的勇气。作为员工,要从价值观、人生观、文化素质、技术素质、思想素质、创新素质、道德水准、沟通能力、行为规范、团队精神以及从事行业特有的艺术素养等方面进行全面而卓有成效的培训。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营造积极的企业文化,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强大和持久的竞争力。众人拾柴火焰高。作为一个员工,要有强烈的集体感。不能否认: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在于,在人们之间分出你我、彼此,这个是我们的,那个是他们的,通过这种区分,人们可以找到自己所属的群体或集团,并从中得到归宿感和自豪感。然而,这种我们和他们的区分,在一个团队内部却往往是矛盾和分歧的开始,是误解和偏见的绿灯。设身处地为别人想想,试着把自己的脚放在别人的鞋子里,你就可能理解别人的想法和行为了。这样才能放下成见,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101

  .4.

  统一领导有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

  在万众瞩目中,“神六”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当大家都把目光的焦点集中在升空的飞船以及飞船内的费俊龙和聂海胜二人时,有没有想过——载人航天这样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是如何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下来,并最终取得令人欣喜的成功呢?如此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伟大工程,是不可能仅仅靠着几个人、几家企业的简单协作就能够完成的。“神舟”六号飞船升空的成功,是在全国一百多个行业、三千多家单位、十余万名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从飞船的研制、建造、试验直到最后的发射成功,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这些工作人员所贡献出的力量。能够保证与维持整个载人航天计划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协调并解决整个载人航天计划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离不开统一领导整个载人航天计划的党中央和各级机关——是他们的集中领导和关注,是他们从整体上规划以及在飞船升空过程中的决策指挥。在载人航天的事业中,国家的统一规划、调配、领导是102

第24节:合理分工

作者: 梁小虹

  .5.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

  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这一项工程的核心环节。如果没有国家机构从宏观上的控制和调整,载人航天这样一项结构复杂、规模庞大的工程是不可能最终完成的。统一领导,要求领导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行为规范。统一领导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组织体制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二是人员序列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实现统一领导要正确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是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二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一个统一、稳定的领导班子,应在一个项目的整套体系中处于一个绝对的核心地位。领导班子有了绝对的权威性,才能够更好地带领下面的各级机构向着既定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工作人员必须听从领导、服从指挥,才能在领导班子的正确指引下,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在内部结构、组织管理乃至人际关系方面,都是相当复杂的。不论哪种类型的企业集团,要想使结构复杂、规模庞大的组织管理系统能够协调运转,必须在上下级之间、左右部门之间保持某种一致性或统一性,即领导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统一。这就需要有一个充满统帅力、支配力的领导集体,从宏观上控制,从整体上把握,对整项工程进行统一的管理与领导;从企业整体的发展角度统一规划,合理分工,切实发挥103

  .6.

  中央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张庆伟,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看望大家。图为张庆伟与神箭发射工作队队员孙凝生、宋征宇副总师在发射基地现场一起研究工作。(图片提供:王宁)

  “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在它顺利升空的过程中,调动、汇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为之出谋划策。正是这无数的科技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正是这无数的科技工作者日以继夜的奋斗,才使得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不断创造着奇迹与辉煌。在这点上,企业也一样。企业的领导在进行企业管理、员工调配的时候,也应该认识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作企业特色,确保体系发挥整体效益。在企业集体领导的统一规划下,使企业发展符合自身的战略规划,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生存、发展壮大。104

  .7.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

  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用。企业要在不断的摸索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通过积极整合资本、科技、人才等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进行资本运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大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向规模化、集团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企业方向拓展,最终沿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不断向前。亿万双手,托举神舟;亿万颗心,牵挂神舟。这是“神舟”六号航天飞行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作为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包括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七大系统。在这七大系统中,又包含着近百个分系统和更多的子系统。基于对中国科技水平的判断,对于中国能够独立完成如此复杂的工程,并且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的航天飞行均进展顺利,一些外国人士在表示意外之余,也有些迷惑不解。一个经济科技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能在如此尖端的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短短十余年走过别人几十年的路,究竟依靠什么创造了航天奇迹?正是在党中央领导下,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行动,形成严格、缜密、庞大的组织网络,实施重点突破,才保证了“神舟”六号研制、建设、飞行各个环节的高效运转,最终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在载人航天这样现代大型科技项目中,没有团结,没105

  .8.

  有协作,是很难实现突破的。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还不够强大的条件下,只有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大协作,才能有效整合科学技术的资源,才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作为员工,要时刻服从企业的统一领导,上下齐心,拧成一条绳,凝成一股力,把团结起来的力量集中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有问题共同研究,有风险共同承担

  “神六”的成功发射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费俊龙、聂海胜两位宇航员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小到黄发垂髫的孩童,大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大家都在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2005年8月18日上午,当神箭发射工作队按照工作计划安装遥六火箭二级箱间段速率陀螺时,控制系统设计人员肖利红等人提前来到了工作现场,观察速率陀螺的安装过程。因为速率陀螺的安装方向直接关系到遥六火箭的姿态控制系统,影响到发射的成败,而且在接下来的所有测试中,无法检查速率陀螺的安装方向是否正确,所以在每次安装速106

第25节:同舟共济

作者: 梁小虹

  .9.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

  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率陀螺的过程中,姿控系统设计人员都要检查确认速率陀螺的安装方向以及电缆插头的连接是否正确。2005年8月5日上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举行神箭发射工作队出征仪式。总装备部科技委副主任胡世祥、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许达哲、一院院长吴燕生、一院党委书记梁小虹等领导参加出征仪式。一岗人员按图纸标注安装好偏航速率陀螺后,请二岗人员确认安装方向是否正确。作为姿控系统主任设计师的肖利红,仔细观察了速率陀螺敏感轴的指向。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的姿控系统设计经验,他发现本应指向Ⅲ象限的偏航通道速率陀螺的敏感轴却指向了Ⅳ象限。为了慎重起见,肖利红与211厂有关人员、基地一岗人员共同查看了遥六火箭产品仪器安装图和二级箱间段内各通道速率陀螺支架的标识,结果发现遥六安装图上偏航通道和俯仰通道的速率陀螺安装位置同遥五状态互换,导致了安装的错误。107

  .10.

  一向以严谨著称的肖利红为了进一步摸清速率陀螺安装错误对飞行试验造成的影响,了解系统的适应能力,他马上组织进行数学仿真,分析二级箱间段俯仰和偏航通道的速率陀螺信息互换后对飞行稳定性的影响。为了确保靶场数学仿真结果准确无误,他让在北京的同事对数学仿真结果进行了复核,确认分析结果正确。同时又对已经安装好的二级仪器舱和一级速率陀螺的安装方向重新进行了确认,及时发现隐患,防止了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正当大家庆幸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时,8月27日上午9时21分,在一次试验中,随着控制系统指挥“转电”的口令,眼看进入“起飞”的试验阶段,突然又听到指挥下达口令“断电”,程序终止。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又紧张起来。怎么回事?哪里出现了问题?原来是在转电时,控制系统发控台“准备好”灯灭,8个耗尽关机指示灯异常亮了起来,同时计算机检测到这个非正常信号,自动终止了程序。经过现场分析,对所有怀疑的线路依次进行排查,故障最终定位在配电器I的转电控制点和耗尽关机传感器供电控制点异常短接上。现场对配电器I进行开盖检查,未见异常。配电器I是箭上控制系统的关键设备,是控制系统仪器的供电控制中枢,至关重要。此故障直接关系到火箭的测试发射进度和飞行试验的安全,牵动着各级领导和指挥员的心。因此果断决定,送回北京进行彻底检查,确108

  .11.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

  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认故障原因。8月28日下午5时,200厂检验员携带产品乘飞机返回北京,由于担心故障现象消失,影响分析,他一路上小心翼翼地抱着产品。晚上8时许,发射队收到北京的消息,产品安全返回工厂,故障现象没有消失,人们悬着的一颗心暂时落了地。与此同时,在基地,12所副总师宋征宇连夜主持召开故障分析会,讨论产生故障的可能因素以及影响,直到深夜,他们才完成了现场初步的分析报告,电传到北京,为分析和排查故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与此同时,在北京12所,孙凝生、黄济仁等老专家们也进行了分析,确定排除故障方案,并与发射队实时沟通,交换意见。921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总设计师王永志也赶到了12所,一起研究方案,指导排除故障工作。产品返厂后,12所、200厂、703所的有关人员连夜展开故障查找工作。他们按照排除故障方案,先进行外观检查,然后将配电器I开盖,拆下继电器安装板,用放大镜观察密集的焊点,发现继电器K2Z的第7点与第8点间距较小,用绝缘起子撑开两点,故障消失;用连线接通,故障又复现。经多方分析,初步判断上述两点有短路现象。此时,表针已指向午夜12点。200厂厂长王东强、书记王建国及相关处室、车间领导,12所副所长陈政、行政指挥李小龙、老专家孙凝生、四室主任彭明海和院质技部副部长樊灵芳等一直奋战109

  .12.

  在现场。通过实体显微镜观察,发现在继电器底座上,有一多余物存在,其形状呈“牛角状”。从多余物形状及成分分析结果判断,应为焊接时形成的毛刺,后来被工具切下。取下多余物测量尺寸,长约为0.7毫米、宽约为0.3毫米、厚度约为0.1毫米。该多余物足以将间隙约为0.3毫米的7、8点之间搭接。正是这微细的多余物,牵动了无数人的心。8月29日凌晨4时30分左右,继电器失效分析结果传回基地。而此时在北京,排故人员已经连续奋战了20多个小时,却没有一个人喊累,这充分体现了大力协同、忘我奉献的精神。他们撰写技术归零报告,直到下午4点完成后进行专家评审。工作并没有结束。无论是前方的设计人员,还是远在北京的后方人员,为了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大家都顾不上休息,又投入到紧张的测试复查、产品返修等工作中去。人们已经忘记了疲劳,心中抱着那份责任,牵挂着他们的产品,他们的火箭。29日下午7时,宋征宇副总师亲自携带备份配电器返回北京。李洪副院长、黄春平顾问及时赶到200厂指导工作,并对备份配电器进行全面检测,未见异常。29日下午1时30分开始,配电器I进行返修,在装配焊接新继电器工艺文件中,对引线焊点的高度、焊接的温110

第26节:经营管理

作者: 梁小虹

  .13.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

  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度、烙铁头的角度以及检验的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装配高级工任兴国凭着高超的技艺和精心的操作,保证了每个继电器20多个焊点的质量,经立体显微镜检验一次合格。随后对产品进行绝缘检查、常温测试,按照全样验收条件进行高温、低温、振动试验及结构检查……全部工作完成以后,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8月30日下午1时15分,宋征宇一行乘飞机返回靶场。这期间,总装备部和空军给予了大力支持,原定飞机早上9时起飞推迟到下午1时,随后又通知什么时间到机场什么时间起飞。下午3点多飞机到达,随即将产品直接送到技术区,经检验后,配电器I当天装上箭,并完成补充试验的状态准备工作。连续四个昼夜的奋战,配电器的故障终于彻底排除并完成了举一反三的工作,经过分系统、大匹配和四次火箭总检查,证明配电器功能正常。按照这次任务的质量目标,航天人不愿出现产品问题,但问题一旦出现,航天人敢于积极直面,前方后方紧密配合,方方面面鼎力支持,所有参与排故的同志全身心投入,没有埋怨,没有牢骚,只有拼搏,只有奉献。由此可见,飞船的发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在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问题还是被解决了。111

  .14.

  对于企业来说,无论规模大小,无论员工多少,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问题、遇到很多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员工应该如何应对呢?是积极主动地努力帮助企业走出困境,还是消极被动地跳出这个困扰的圈子?作为员工,应该明确这一点:每一个企业都是一条船。当你进入了一个企业,你就成为了这条船上的一名成员。虽然在这条船上会有船长和船员的区别,但实际上船长也只是特殊的船员,只不过他起着指挥和协调的作用,肩负的责任更大些。这条船是满载而归还是触礁搁浅,与船上每一名船员的态度和行为都息息相关。船上的成员能否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决定着这条船未来的前景。当船只行驶在惊涛骇浪中,一点点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一点点的事故都有可能酿成巨大的灾难。一旦我们赖以生存的船只发生危险,不仅船长,船及船上的每个人都难逃灭顶之灾。不要在企业的发展碰到瓶颈、进入困境、遇到风险时,就想着如何离开企业,就想着如何到一个崭新的地方使自己的事业得到发展。有这样思想的员工,是不会得到企业重用的。只有员工都对企业忠诚,才能发挥团队精神,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企业才能走向成功。也只有忠诚,才能使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发进取,和112

  .15.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

  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自己的企业一起成功。作为员工,在进入一家企业之前,一定要认真谨慎地考虑、选择。因为一旦选择了一家企业,成为它的员工,你就登上了这条船,从此这条船的命运就和你的命运牢牢地联系在一起。不管你的职位如何,你必须和所有的企业员工一起风雨同舟,团结协作,一直驶向目标港。企业是船,要让船乘风破浪,安全前行,那么,作为水手的你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是遇到了风暴、暗礁、巨浪等任何风险,你都不能选择逃避,而应该努力使这艘船安全稳定地行驶下去,一直到达光明的彼岸。不要认为自己只是企业这条船上的一个乘客,请记住,只要你是公司的员工,你就是这条船的主人。当这条船遇到危险时,请不要首先去想自己如何逃生,而要去考虑如何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帮助企业度过危机。你必须以主人的心态来管理照料这条船,而不是以一种“乘客”的心态来渡过人生的浩瀚大海。因为如果你把自己当成“公司船”的乘客,那么,对待公司的态度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要想与企业同舟共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作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企业员工,是不是应该有这样的觉悟:无论你在哪里工作,你都应该把公司看作是自己的一样去关心。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成为一个受企业重用的得力助手。113

  .16.

  任何时候都不要仅仅把“与企业共命运”、“和公司共成长”当作一句简单的口号,我们要把责任感时刻放在心中,把集体荣誉感时刻放在心中。与公司共同成长,不要在公司困难时做一名逃兵。这样,在历经艰辛之后分享胜利果实的盛宴上,才会有你的身影。强强联合显威力,优势互补1+1

  很多人以为,“神舟”六号宇航员的选拔比“神舟”五号容易一些,因为毕竟“神舟”五号是由“无”到“有”的先行者,其实这是我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因为“神舟”六号的任务是进行2人多天飞行,是在“神舟”五号解决“有无”问题之后,对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器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神舟”五号的宇航员选拔注重个人综合实力的高低,“神舟”六号更注重的是一个乘组的选拔,宇航员之间的配合默契程度,将直接影响他们的飞行任务是否能顺利完成,甚至于两位宇航员的生命安全。“神舟”六号发射的总指挥将这种多人选拔称为捆绑式选拔,他认为乘组里的两个人,如果一个人身体、训练出了什么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另外一个人。所114

第27节:从量变到质变

作者: 梁小虹

  .17.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

  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进入飞船,进行人、船、箭合练。(图片提供:王宁)

  以,“神舟”六号的人员选拔比“神舟”五号要难。“神舟”六号的宇航员搭配是强强联合,所谓强,表明多人选拔并非只考虑两个人的搭配问题,在个人素质上也是不打折扣的。“神舟”六号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两人完全是通过艰苦的训练和层层的选拔才成为重任的肩负者。两个人素质俱佳,配合十分默契的宇航员所组成的乘组最终产生了“1+1>2”的效果,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全世界面前,为中国长了志气。115

  .18.

  当前,全球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在发生急剧和深刻的变化,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前提下,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现代企业的竞争是团队间的竞争,是团队协作能力的竞争。在一个团队中,如果不能发挥出每个人的最大潜力,这个团队无疑是难以取胜的。只有每个人都在共同的目标下协调一致,各尽所能,将小我置于大我之中,才能发挥出团队的整体威力,达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效果。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团队间的竞争,就是团队协作能力的竞争。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是企业成功的保证。例如,在诺贝尔获奖项目中,因协作获奖的占2/3以上。在诺贝尔奖设立后的前25年,合作奖占41%,而现在则跃居80%。我们常说,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同样,企业也是需要精神的。团队共同的价值观就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离开这个精神支柱,企业就是一潭死水,就毫无活力可言、毫无竞争力可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团队精神乃是企业的精神支柱。现在每家企业都在提出自己的团队建设理念,例如联想集团的“项链理论”。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对人才的竞争。对企业而言,一个个人才就像一颗颗晶莹圆润的珍珠,企业不但要在人才市场这个大海洋中将最大、最好的珍珠淘出来,而且要有自己的“一根线”,能够把一颗颗美丽的珍珠串起来,做成一条精美的项链。如果没有这根线,116

  .19.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

  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再美、再多的珍珠放在那里也只能是一盘散沙,它们起的作用不过只是一颗珍珠本身的作用,与其他差一些的珍珠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拿一根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团队精神,才能把众多珍珠凝聚在一起,变成一条熠熠生辉的项链。当然,在团队精神这个大旗下,还要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如果在强强联合时不能达到“1+1

  >

  2”的效果,那就是与团队精神的本来目的相悖。当然,员工如何根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项目的具体要求,根据自己的年龄、性格和能力结构,做到与其他员工的优势互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都证明:员工之间是否做到优势互补是企业人才战略的关键,也是一个企业能否对外发挥最大潜能的关键。只有每个员工都能在团队的引导和激励中释放出最大的能量,才能产生良好的组织效应。一个组织的效能,固然有赖于人才队伍整体结构的合理,但更依赖于员工自身是否能积极地加以适应并融合其中。结构的残缺,会影响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转;员工的互不协调,只会增加摩擦和内耗。合理的人才结构,可以为能力的集中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给企业内部的员工和广大用户以足够的信心和力量,但是否能最终达成众志成城,则需要员工能够各扬其长,互补其短,从量变到质变,产生质的飞跃,产生一种117

  .20.

  “核力”,一种超过每个人能力总和的新的合力,迅速赶上和超过竞争对手的实力。这是一项需要每个员工付出努力才能获得的巨大财富,而这个巨大财富不仅属于企业,更属于员工自身!集体塑造真英雄,团队胜利才胜利

  “神舟”六号已经成功着陆,人们对飞船升空的每一个环节都津津乐道,赞不绝口。整个载人航天工程有七大系统、近百个分系统和更多的子系统,这么多的系统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其实如果把每个环节分开来看,你会发现,在整个的载人航天工程中,没有哪一个部分是完全独立的,没有哪一个部分是可以脱离整体而单独存在的。对于我们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同样存在着数量或多或少的生产、销售、推广、决策等部门。这些部门之间的关系就如同航天工程中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一样,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必须互助配合,团结协作,才有可能实现部门的价值。倘若部门之间彼此我行我素,相互间产生分歧、互不协作,整个企业就无法扩展,作为企业一分子的员工也无法得到发展。118

  .21.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第28节:集体感的人

作者: 梁小虹

  ︱

  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作为企业的员工,不想援助其他部门的原因很多。普遍的原因是:自己部门的工作很多,而且担心如果帮助其他部门,上级会不会认为“这个部门人太多了”。于是,员工们都不约而同地奉行“安分守己”的策略,“各扫门前雪”。而实际上,在整个年度里,每个部门都一定会有较忙及较闲的时候。在这样的时候,作为员工,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每名员工都是企业的一分子,都是经营者和管理者。只有企业兴旺,个人才有可能发达。而进行部门之间的互助协作,是令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从火箭点火的那一刹那开始,东到濒海的青岛,西到边陲的喀什,从漂泊在三大洋上的

  4

  艘远望号测量船,到孤处异国的地面测量站,成百上千的雷达和各种跟踪测量装备同时启动,把一组组数据由四面八方汇集到了北京、酒泉、西安三个飞行控制中心……无论青岛、喀什,还是海上的测量船,乃至国外的测量站,任何一个环节的协作奉献都是整个载人航天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对于企业也一样,只有建立起充分互助、积极合作的氛围,企业的各项工作才有可能顺利地进行下去。想要建立起企业中各部门互助合作的良好氛围,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对于企业的员工而言,首先必须摒弃原有各部门的“小团队”观念,加强对企业整个大团队的精神建设,逐步培养119

  .22.

  起集体主义思想,把整个企业的利益与得失当作自己的事情看待,逐渐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其次,不要把帮助其他部门的行为当成负担,其实进行团队协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我们可以在与其他部门成员进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学到很多自己部门没有的东西,甚至是一些我们原本不知道的东西。有这样一句名言:“没有一只鸟会飞得太高,如果它只用自己的翅膀飞升。”大雁是运用集体力量的典范:每年大雁都要集体飞到南方过冬,沿途它们总是以“V”字形队列飞行。当一只大雁展翅拍打时,其他大雁则立刻跟进,由于向上气流的浮力,把整个雁群一起抬升。借着“V”字队形,整个雁群比每只雁单飞时,飞升能力至少增加了71

  %

  。这就好比分享共同目标与集体感的人可以更快、更轻易地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因为他们凭借着彼此的冲劲和助力而向前行。“一个人只是单翼天使,两个人抱在一起才能展翅高飞。”和鸟儿一样,作为员工,要想飞得高,要想有所成就,单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我们必须学会借助他人的力量,并给予别人帮助,企业每个成员都互信团结,都具有分享与协作的意识,并有为集体奉献的精神,大家的前进步伐才会整体加快,成功指数也会比单打独斗、孤军奋战时高得多。那样,企业的竞争力则会大大提高,获胜也就成为一件120

  .23.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

  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必然的事了。团队协作具有强大的威力,能使本来分散的个人和具有不同能力、不同个性的人结合起来,携手作战,组织成一个有共同目标、相互协调的整体。这一整体的能力并不是它所属员工能力的简单算术和,而是一种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超出原有员工能力的新的力量。培养起团队精神,铸就出企业文化

  2005年11月26日上午10时,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授予费俊龙、聂海胜“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向载人航天工程所有科技人员表示热烈祝贺。2005年10月,“神舟”六号在万众瞩目下近乎完美的太空之旅,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辉煌篇章。多少人呕心沥血,霜染白发;多少人不懈追求,无怨无悔。从航天英雄杨利伟到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从来到庆功现场的航天功臣到仍坚守岗位的广大科技人员,他们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骄傲和自豪。121

  .24.

  航天员工的企业精神。(图片提供:赵军)

  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国际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掌握了一项又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走出了一条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的航天发展道路。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一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工作者。这其实是很多企业应该具备的文化内容之一。关于企业文化,众说纷纭,比较深入人心的解释是: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有人形象地说,企业文化是“灵魂立法”。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当然应122

第29节:团队的运作规律

作者: 梁小虹

  .25.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

  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该不遗余力,但企业的文化更应该是被广泛接受,深深植根于每一位员工心中,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且能够很好地贯彻执行,才不会虚有其名。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牵引机制,能使企业上下沟通,达成共识,使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有机统一。没有文化滋养的企业永远长不成参天大树,没有文化基础的企业大厦结构难以契合稳固,终会经不住震动而一夜崩塌。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是“团队精神”(Teamwork),“神舟”六号的顺利升空是成千上万航天人以自己的智慧、心血和无私奉献共同铸就的,而不是一个或几个人的努力使然。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会有这样的要求和考核过程,但是真正融入到一个集体中能够精诚合作的,坦白地讲,不是很多。没有演戏之前,角色之间争风吃醋是难免的,但是一旦导演选定角色,一场大戏正式开始,角色之间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还是要遵守的,不能串角,更不能将后台恩怨带至台前。否则戏怎么演,企业的目标怎样实现?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团队则是企业精神的精华和最具价值的核心要素。精神变财富,团队是最好的载体和实现工具。团队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很多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好的企业常常有意识地运用团队组织,增强员工的工作能力,利用团队精神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建立一123

  .26.

  系列目标,确定员工的位置,设立规章制度,掌握团队的运作规律,从而使团队成员的潜能得到较高程度的发挥,为企业增加利益。任何东西,甚至最先进的科技也无法与满怀热情、齐心协力朝着共同目标奋进的团队相比。一支军队、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同样如此。人们在共同理想的推动力下,一旦拥有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力量和手段,就不可阻挡,无往而不胜。互相忠诚、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都达到积极健康、活泼和谐。这就是实施企业文化所期待的状态,能做到这样,企业的发展就有了可靠的保证。员工忠诚、主动,能同富贵也能共患难,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企业就好做了;在员工的功利要求之外,需要更多愉快、尊重、自豪和温暖的感受,那就离成功不远了。124

  .27.

  航天精神,是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中国航天人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献出了青春年华,献出了聪明才智,献出了热血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写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一名优秀的员工,对自己的公司会非常忠诚,对自己的工作会高度负责,他们懂得约束自己,懂得服从需要,一步步沿着既定目标,稳妥前进,开拓成功之路。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

  忠诚度与敬业精神

  .1.

  

  ︱

  忠诚度与敬业精神

  万里挑一苦训练,优秀员工最负责

  载人航天工程包括航天员、飞船、发射、测控等七大系统,其核心因素之一就是航天员。我国从3000多名飞行员中,经过层层严格的考核,最后确定了首批12名航天员。为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尽管最终仅可选出1人率先升空,可是每个人都为升空进行着刻苦训练。5年来,航天员平均每人只休过一次假。被选入首飞梯队的聂海胜在飞船标准调整后,体重超过1.5公斤。他抓紧进行大运动量的减重锻炼,最终成功地将体重保持在标准之内。由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需要两名航天员进行多天飞行,并在轨道舱里开展空间技术试验。这无疑是非常复杂的空间技术,对航天员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重耐力训练、首次进行的大强度微重力生理适应性环境训练,是对航天员自我极限的最大挑战;连续5天5夜以负6度头低位平卧方式进行太空模拟训练,是对航天员顽强意志和惊人毅力的最大考验。在常人眼中,航天员应该与众不同,即使没有三头六127

  .2.

  臂,也应该健壮高大。然而,他们却与常人并无多大区别,甚至有些貌不惊人。他们全部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大部分出生于农村,从小就经受生活的磨炼,大多显得憨厚沉稳。加之全都是一米七左右的“矮个儿瘦子”,实在难以看出与常人的不同,但他们又的确与众不同。为了达到航天员的要求,他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以坚强的毅力去苦练,练就了一身硬本领。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每一次辉煌都需要艰辛与汗水作支撑,离开了长年累月的准备与积累,成功从何而来?优秀的员工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能在不断的学习中锻炼自我,磨砺自我,练就一身无所不能的本领,进而才能鹤立鸡群,风光无限。优秀的员工永远都是最愿意学习、最能苦练的员工,也永远是最能奉献、最忠于企业的员工。要想获得成功,功成名就,就需要平时埋头苦练,不断超越自我。只要你肯吃苦,能为了实现目标而奋发图强,不断上进,是金子总会发出光亮,总有一天,你的才能会显露出来,被同事、上级发现、认可。收获成就的多少,通常与所付出的努力的程度成正比例关系。如果你敷衍了事,你的工作则只能平平淡淡甚或一塌糊涂;如果你兢兢业业,顽强拼搏,则会硕果累累。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发展需要所有员工为之奉献,而每一个员工的奉献都能促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每一个员工128

第30节:忠诚度与敬业精神

作者: 梁小虹

  .3.

  

  ︱

  忠诚度与敬业精神的每一点成就,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是企业的荣耀,都是每一个企业领导者所热切期盼的。作为一个员工,你需要做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把你每天的工作做好,做得完美。企业的长足发展,需要员工对所处的岗位负起责任。本着敬业、乐业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为自己的前程负责,重视企业的利益,刻苦学习技术,增强自己胜任工作的能力,把手头的每一项工作做好。每一个企业都会欢迎优秀的、勇于负责的、不断上进的员工,也会为拥有这样的员工、这样的团体而骄傲,为他们追求理想所付出的努力而自豪。升空的英雄们是光荣的,他们为了升空而作的一系列努力也同样值得我们尊重。他们的苦练精神值得我们效仿,因为没有事前的准备,就不会出现成功那一刻的辉煌。每一个领导者都会看中勤于苦练本领、不断上进的员工,每一个企业都只能在全体员工齐心协力的奋斗中实现飞跃。随时听从被召唤,服从指挥显忠诚

  20世纪50年代,数以十万计的工程兵、铁道兵部队和建筑工人从四面八方秘密向大西北开进,形成继解放大西北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集结,开始了导弹、原子弹研制试验基129

  .4.

  地和工业企业建设的巨大工程。一群群骆驼向戈壁荒滩深处走去,这些背着炒面、住着帐篷、用冰化水、口嚼干菜的军人,按照苏联专家的要求,在荒漠上挖了十几万个地质坑,以确定核试验场的布局。后来,选定的地方被认为不妥,上级要求部队移师罗布泊。说实话,这些握惯了枪杆的军人们并不习惯挥舞铁锹、地质锤,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到什么地方去,去干什么,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在地上挖坑,而且一挖就是好长时间。就这样,在“不该问的就别问”的保密纪律的要求下,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些军人们出色地完成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初期建设工作。这是解放军熠熠闪亮的英气神魄,这是解放军战士最优秀、最高贵的精神品格。在解放军战士眼中,命令就是一切,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即使牺牲自己,他们也会绝对地服从,不折不扣地去完成任务。绝对服从命令,这是我国航天人对航天事业的忠诚,也正是这份忠诚促成了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其实,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服从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服从第一”的理念如果不能渗透到每个员工的思想当中,企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在市场竞争中也一定会失败。所有团队运作的前提条件就是服从,在一个企业中,若下级不能服从上级的命令,在达成共同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障碍。130

  .5.

  

  ︱

  忠诚度与敬业精神有时甚至可以说,没有服从就没有一切,所谓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等都要在服从的基础上才成立。否则,再好的创意也推广不开,也没有价值。员工应该服从于上级和组织,一心一意地去执行所属企业的价值理念和指令。如果你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应该在上级发出指令前提出,如果你的意见没有得到上级的采纳,你就必须立刻去执行上级的指令。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服从与执行才是最重要的。优秀的人才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众志成城才能成就大事业。这就需要有统一的战略规划,而要执行事关企业整体发展规划的前提是,团队所有成员绝对的服从与执行,才能把一切资源、力量整合起来,才能把战略变成现实。其实,每个上级都会喜欢严格执行命令的员工,而不会喜欢依托各种借口拒绝执行的员工。如果你在一个企业工作,你应该对自己发誓,你必须服从于这个企业。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应该主动、积极地去努力完成上级交给你的任务。面对你的上级,应该借口少一点,行动多一点。当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你可以提出来,然后共同探讨,努力克服。简单地说,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地把已经制定的计划变成现实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执行,是行动,而服从是行动的第一步。你必须暂时放弃个人的独立自主,全心全意去遵循所属机构的价值观念。一个人只有在学131

  .6.

  习服从的过程中,才会对其机构的价值观念、运作方式有更透彻的了解。毫无疑问,一个高效的企业必须有良好的服从观念,一个优秀的员工也必须有服从意识。因为上级的地位、责任使他有权发号施令;同时上级的权威、整体的利益,也不允许下属抗令而行。服从,就要求每位员工无条件地服从上级的安排,服从也是执行任务的第一步。只有走好了执行目标的第一步,才有可能走好以后的每一步。一个员工,只有服从,才会在完成工作任务时,不发生偏离,才能发挥出超强的执行能力,勇拓成功之路。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上级的器重,渴望得到同事们的认可;每一个人的内心也都渴望战胜困难、战胜挫折,那么就从服从开始,付出行动,把你的渴望变成现实吧!当然,在企业中,服从并不只是每一个基层员工所需要的基本素养,每一个管理者也都要服从。不具备服从品质的员工,得不到领导者的欣赏,是不能向更高级的管理职位前进的。但作为管理者,不会服从,就不会领导;没有服从的激情,就没有命令的威严。如果你连服从都做不到,将来是不可能去管理他人的,也不可能正确地处理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的冲突。学会服从和培养服从的品质是每一个人取得更高地位、成就卓越事业的第一步。132

第31节:淡泊名利

作者: 梁小虹

  .7.

  

  ︱

  忠诚度与敬业精神现代的企业中也普遍存在着有令不行、拒不服从或者阳奉阴违的现象。一般来说,企业高层的主要责任是决策——做正确的事;企业中层的职责是执行——正确地做事;而基层人员的主要责任就是操作——迅速地完成任务。如果企业缺乏服从的习惯,就会造成执行力下降、效率低下,最终被竞争者淘汰出局。条件恶劣不抱怨,精神顽强攻难关

  “生,三千年不死;死,三千年不倒;倒,三千年不朽”,何等的顽强,何等的刚烈,何等的悲壮,这就是胡杨

  顽强、刚烈、悲壮的胡杨树。133

  .8.

  树!它真实地理解了生命的艰辛、苦难、珍贵、顽强。在祖国的大西北,在无垠的大漠戈壁深处弱水河畔,高大参天的胡杨树坚强地生长着,巨大的根茎暴露在地表,深深地扎入大地。就在这顽强的树种旁,居住着一群同样顽强的人——中国航天人。几十年来,一代代航天人为了富国强民的梦想、为了奔向宇宙的梦想,在这大漠深处,在这个“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地方,披星戴月、披荆斩棘、风餐露宿、奋斗不息,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航天城里顽强的胡杨林,见证了中国航天的每一次辉煌,也见证了中国航天人的“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精神。怀着一份朴实无华的航天赤子情,许多人放弃了舒适的生活、克服了许多困难,来到遥远的戈壁滩,投入艰辛的航天事业。酒泉航天城周围是一望无垠的沙漠,离最近的城市也有几百公里。在这里工作,科研人员需要一次次向艰难险阻发起进攻,航天员一次次向生理和心理极限发起冲击,表现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2002年末,“神箭”要四送“神舟”。11月16日上午,最让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火箭上的一个器件“发了脾气”,外安系统的连续波应答机备份产品发射部分无功率数输出。而在日程表上,18日连续波应答机要参加在发射场的对接测试。如果不能及时更换和分析出结果,将直接影响整134

  .9.

  

  ︱

  忠诚度与敬业精神个发射进度

  。年近60岁的

  “

  长征

  ”

  二号F型火箭总指挥黄春平顾不得午休

  ,召集有关人员筹划救急方案

  。最后

  ,他决定走从发射场到银川的新路

  。尽管他知道这条路来回有2000公里

  ,而且大漠昼夜二十七八摄氏度的温差

  、

  盘山路

  、

  戈壁

  ……这些对他们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但他毅然决定亲自随车奔赴银川接产品

  ,同时

  ,把故障应答机交给成都厂方的来人

  。全国政协委员、火箭研究院型号顾问、921火箭系统前总指挥黄春平(左)与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在一起研究工作。(图片提供:王宁)下午4时

  ,他们踏上了艰辛的漫漫征途

  。第二天上午

  ,他们赶到机场时

  ,离飞机降落仅有18分钟

  。在中午饭的饭桌上匆匆交接完仪器后

  ,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踏上归途

  。干粮和结冰的矿泉水就是晚饭

  。戈壁起风了

  ,135

  .10.

  大漠下雪了

  。在天地混沌中

  ,17日20时40分

  ,黄春平一行平安地赶回了发射场

  。就这样,一代一代有志青年,以铁人般的意志,踏着前辈的足迹,在通往罗布泊的道路上,从20世纪一直走到今天。“两弹一星”乃至后来的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是以血肉之躯树起钢铁意志向极限挑战的楷模,他们拥有胡杨树般的顽强精神。有时候,顽强精神就是胜利的代名词。如果说有一种素质几乎为所有的成功企业领导者所拥有的话,那就是顽强精神。所谓顽强,并不是达到愚蠢地步的顽固,它是一种下决心要取得成功的精神。在管理实践中,作为一名领导者,你的员工都希望你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人,而只有你的竞争对手才希望你放弃这种精神。高深的航天科技,需要每一个航天人一次次攻破技术难关;荆棘满地的商场,同样也需要每一个员工去披荆斩棘。当困难来临的时候,有的人选择逃避,有的人选择后退,有的人选择迎难而上,有的人选择三思而后行。不管有多少种方式,实际上只有两种性质:是屈服还是抗争?对员工们来讲:是执行还是放弃?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吗?你有信念吗?你有非凡的胆识吗?如果你对这些表示认同,那么,你应该选择不屈服,选择执行,选择不放弃。这就需要你拥有顽强拼搏、奋斗到底的精神。136

  .11.

  

  ︱

  忠诚度与敬业精神通常,当人们突然见到石头缝里长出一棵小草或岩石上长出一棵大树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惊叹其顽强的斗志,忍不住为生命的力量欢呼。但实际上这种力量之所以在许多人身上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伟大力量,或者没有用心去发掘。有时我们容易满足当前的一点点成就,有时我们又找出种种借口回避责任……所有这些,都让我们与顽强擦肩而过。当我们鼓起勇气承担责任,当我们意识到胜利就在我们拼搏的另一端时,我们就要发愤图强,锐意创新,用实际行动去成就事业,以顽强的精神状态战胜一切障碍。顽强拼搏需要一种锲而不舍的心态,需要每个员工热爱自己的工作。尤其在一个企业中,员工的心态非常重要,如果你总是觉得自己是在为别人工作,那你始终不可能真正承担起你所应该担负的责任。当然,作为员工,要求你把企业看成是自己的一样,这也许很难。但是你应该做到,不管领导在与不在,不管企业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要全力以赴,积极主动地去做任何事情。其实,除了家庭,我们每天在企业工作的时间是最多的,我们应该像热爱家庭一样热爱企业。我们不应当仅仅把企业当成自己谋生的场所,因为这样很容易产生满足感,而一旦产生满足感,人就会越发懒惰,不思进取。顽强精神是每个企业都在追求的企业文化,没有一个领导者愿意雇用一个没有信心、萎靡不振的员工。就职于某一137

第32节: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作者: 梁小虹

  .12.

  个岗位,你就必须对这个岗位负责,热爱自己的岗位,以强烈的进取心战胜困难,求真务实,大胆创新,完成一切工作任务。每一个航天人靠着对事业的执著,像胡杨树一样顽强地战斗在沙漠深处,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甘愿献出毕生精力,甚至生命。作为企业的员工,不管条件多么恶劣,也都要学习航天人,顽强工作,完成任务。工作是我们的事业,你必须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以使命作为行为准则,无论工作和任务多么的艰难,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和任务,始终将职业上的进步和事业上的拓展当作一种神圣的使命来对待。只有树立了这样一种使命感,才能够在工作与职业中永葆创业精神。身处边疆洒青春,年轻永远不认输

  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辉煌无限。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航天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经遭受挫折,遭受失败。但一代代的航天人本着不服输的精神,在大漠深处尽情挥洒着青春热血,攻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载人航天的早日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38

  .13.

  

  ︱

  忠诚度与敬业精神杨利伟的首次巡天遨游,费俊龙、聂海胜的再次翱翔太空,使中华民族的千年期盼变成现实。十几度春秋卧薪尝胆,无数航天人用默默的奉献铺就了这条长长的飞天路。在潮水般的掌声与嘹亮的赞歌背后,凝聚着航天人太多的付出与舍弃:舍弃现代生活方式的多元而选择单一,放弃功成名就的机会而选择成为航天工程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抛在了大沙漠中,将自己的青春年华洒在了戈壁滩上,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写在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中。目睹了这一次次飞天壮举,我们无法忘记那些为中国航天事业挥洒青春、默默耕耘的航天人。我们更无法忘记那些为中国航天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优秀员工。这是地处西北戈壁的东风烈士陵园,聂荣臻元帅和为中国航天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600多名战士的英灵长眠于此。(图片提供:刘建安)139

  .14.

  1992年,当用“长征”二号捆绑火箭发射澳星时,火箭点火后,由于故障原因,导致火箭紧急关机,矗立在发射塔架上的火箭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为了抢险排故,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所属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的工人魏文举,来不及戴防毒面具,就冲进危险的发射现场。在他的努力下,火箭安全了,但他由于吸入过多的有毒气体,抢救无效,为中国的航天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96年2月15日凌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首次执行飞行任务,承担发射美国国际卫星708卫星,因控制系统出现故障,火箭飞行22秒后,坠地爆炸,总体设计部的钱志民、杨明振两名同志又因公殉职,多名同志受伤。我们同样不能忘记,那些为建设和保卫卫星发射中心而长眠于酒泉烈士陵园的600多名年轻的生命。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茫茫宇宙,神秘莫测。与人类走出森林、走向大海的每一次探索一样,迈向太空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巨大的险阻和牺牲。从夸父逐日的艰辛跋涉到万户飞天的悲壮实践,直至独上九霄的太空之旅,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着这样的艰险和牺牲。但正是这种风险和牺牲,带动着人类前进的步伐,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诗篇,造就了一个个无畏的中国航天勇士。景海鹏,一个充满智慧、充满勇气、体现着无限力量的航天员。在他小的时候,就拥有了一股倔强的不服输的140

  .15.

  

  ︱

  忠诚度与敬业精神精神。景海鹏出生在运城市的东杨家卓村,从小就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孩子,学习成绩也很好。运城市盐湖区解州中学刘庆元副校长说,景海鹏个性强、上进心强,是个永不言败的人。给他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景海鹏当年考飞行员的事。当初,景海鹏考飞行员并不顺利,连考两次都失败了。第二次考试失败后,景海鹏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哭了两天两夜。他知道父母根本无力供三个孩子上学。在他连续两次失败后,父母决定不再让他上学了。看见儿子无精打采的样子,父母是又心疼又无奈,思前想后决定让海鹏回学校。景海鹏回到学校后,继续努力学习,每天最早进教室的是他,最晚离开教室的还是他。现在,景海鹏依然带着打小就有的不言败、不服输的精神,和同样拥有此种精神的人一起,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不懈拼搏,锐意进取。他成功了,是因为拥有不服输的精神,并能为自己的目标勇敢地洒青春、抛热血。而社会上有很多人,没有收获成功,没有功成名就,究其原因,并不是他们没有追求事业成功的能力,而是他们缺乏攀登事业巅峰的勇气。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就必须有百折不挠,甘愿把激情挥洒于事业的决心和勇气,踏踏实实地完成你的工作,为提升你的事业而努力。141

第33节:远离故土远离家

作者: 梁小虹

  .16.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起步比较晚,在追赶的道路上,难免遇到种种挫折,但千千万万的中国航天人硬是凭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战胜了艰难险阻,走出了辉煌。在人生路上,当遇到一个小小的挫折时,有些人会把这种挫折放大,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与成功无缘。其实,只要自信,不要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低头,尽情发掘你的工作潜能,就可以向成功靠近。只要自己不怕苦、不怕累,有积极上进的心,不管你是天资聪慧还是智力平平,也不管你身世显赫还是出身贫苦,任何事情都难不住你。在专心、耐心与恒心、拼搏心面前,人生辞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失业了,可以从头再来,重新开始;近期的销售任务没完成,下个月可以再努力一把,争取增长150%;失恋了,可以寻求另一份爱情……没有什么不可能,所谓的不可能,都只是你心中的设限。记住,永远不要输掉志气,输掉了志气,你就输掉了自己。或许在过去的日子里,困难、挫折磨平了你的棱角,你的激情难以持续,但是真正的激情是磨不光的,它就在你的心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有成功的欲望,你的激情就能被点燃,你就能像航天人那样,数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大漠深处,与坚强的胡杨林一起,呵护着中国年轻的载人航天事业。142

  .17.

  

  ︱

  忠诚度与敬业精神

  远离故土远离家,走南闯北打天下

  载人航天工程的辉煌历程,离不开航天精神。面对着当时我国所处的困难和危险,面对国外优越条件的诱惑,一大批优秀科学家听从党和祖国的召唤,挑起历史赋予的重担,义无反顾,毅然抛家舍业,隐名埋姓,进入戈壁荒漠,风餐露宿,艰苦创业,为“两弹一星”的伟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涌现在波涛滚滚的航天事业长河中。邓稼先——“两弹”元勋,一个像宝石一样在矿脉里埋藏多年的名字发出了巨大的光芒。1950年,邓稼先从美国回国,与钱三强、彭桓武、王淦昌一起,参加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创建工作。他当时才27岁,被专家们称为“娃娃博士”。1958年初春,一位负责人把邓稼先叫到核工业部部长办公室说:“小邓,我们要放个‘大炮仗’,这是国家绝密的事情,想请你参加,你看怎么样?”邓稼先立刻明白这是要他参加原子弹的研制。这天晚上,他一夜未眠。他告诉妻子:“以后家里的事我就不能管143

  .18.

  了,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就这样,邓稼先的名字和身影都消失了,他走进了筹建中的核武器研究设计院。“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双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巍巍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这首在五四时期广泛流传的歌曲,也是中国航天人的真实写照,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牺牲,毅然决然地离开“小家”投入“大家”的怀抱,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大家”的航天伟业。成就大事业者,需要在困难面前毅然决然的刚强信念,可以为了事业,甘愿放弃安逸的生活,处处为家,锐意进取。很多事业有成的人,都是走南闯北打天下的人,为事业他们舍弃亲情,无怨无悔。天上不会掉馅饼,财富只会光顾艰苦拼搏的人。企业只会青睐格外努力、格外忠诚、格外热心、花更多的时间做事、能将工作做好的员工。他们常常会将升职、加薪这些好事给予做好工作、勤恳而努力的员工。而这些员工通常都会为工作拼搏,甚至可以放弃家庭的安逸,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苦心经营,同企业共患难,创造出新的价值。远离故土艰苦创业的人们,他们不是不想和亲人长相144

  .19.

  

  ︱

  忠诚度与敬业精神聚,而是工作在他们的心中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为了事业,他们可以容忍亲人别离的苦楚。航天母亲们,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也选择了离开亲爱的儿女,她们内心的感慨,可以通过家信看得出来。34岁的毕雨雯是上海航天局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试验队的总调度。由于工作忙,毕雨雯无暇照顾孩子,女儿还在襁褓中时就交给了远在安徽的年迈双亲抚养,直到3岁才接回上海。和许多航天人一样,她对工作没有遗憾,最大的愧歉就是自己的家人。下面是毕雨雯从酒泉基地给女儿肖雪珊写的一封信。“妈妈已离开你很久了,现在在很远的地方工作。这个地方的四周是由沙石组成的茫茫戈壁滩,一眼望不到边,人烟稀少。妈妈现在呆在那片戈壁滩上,和许多人一起在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这件事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想做的事,就是让中国的航天员能到星星居住的太空中遨游。在遥远的太空中,可以做很多地球上做不到的事,上过太空的种子可以结出又大又好吃的水果和蔬菜;太空中的风景非常好看,到那儿去旅游一定景色很美,说不定还会遇到外星人。怎么样,太空很有趣吧!我们马上要用我们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神箭”把第一位中国航天员送上太空了,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大事吧。全世界的人都在关注妈妈做的事,你是不是为妈妈而骄傲?145

第34节:胜利凯旋

作者: 梁小虹

  .20.

  站台泪别追赶妈妈胜利凯旋

  我的宝贝,妈妈天天想着你,你也想着妈妈吗?妈妈答应你,等到飞船成功地遨游太空,中国的航天员从太空返回的时候,妈妈一定会回到你身边,和你一起做游戏,再对你讲太空美丽而神奇的故事,好吗?”无独有偶,在执行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发射任务时,又出现了同样感人泪下的一幕。2005年8月6日中午

  ,执行

  “

  神舟

  ”

  六号飞船发射任务的神箭发射工作队的队员

  ,正陆续来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内的火车站台

  ,准备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所属711医院的护士长禹冬梅

  ,作为神箭发射工作队的医护人员

  ,也即将随队前往

  ,执行这次发射任务

  。儿子唐寅帆

  ,今年刚满6岁

  。爱人唐永欣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所属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产品研究开发部的工装设计员

  。这一天

  ,她将乘专列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执行

  “

  神146

  .21.

  

  ︱

  忠诚度与敬业精神舟

  ”

  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唐寅帆一定要到火车站台给妈妈送行

  。院内不允许小朋友出入

  ,他只好

  “

  藏

  ”

  在车里才得以进站

  。不过

  ,他和爸爸进站时已经晚了

  ,专列即将驶出站台

  ,只是稍作逗留

  ,待挂上拖车后就要启程

  。进站台后

  ,一心要给妈妈送行的孩子撒开两腿飞似的向着火车猛跑

  。禹冬梅看到了儿子

  ,连忙抬起车窗

  。母亲的手臂探出车窗握住了儿子的小手

  。儿子大声地喊着

  “

  妈妈

  ……”,禹冬梅看着可爱的儿子

  ,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想到神圣伟大的目标

  ,手还是情不自禁地向儿子挥出了象征胜利的V字

  。在半个多世纪里,一代代航天人一直在完成这样的故事,远离家乡,远离故土,处处为家。在他们的顽强努力下,中国航天事业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路,展现了自己的雄姿。要在荆棘丛生的职场上顺利前行,需要有坚毅忍耐的特性。要居安思危,为了事业的长足发展,你需要放弃荣华与安逸,去奋斗、去拼搏,这是每一个成功者都要拥有的精神。负荷工作无怨悔,以苦为荣最乐观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得到跨越式发展,不仅是载人航天技术的跨越,更是载人航天精神的升华。在这些成就的背后,147

  .22.

  是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以及常年的超负荷工作,他们默默地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枯燥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中国航天事业能有今天,应归功于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科研人员和为此而付出生命的科技工作者、无名战士。由于工程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参加工程研制、建设和试验的同志们十几年如一日,顽强奋战在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线,许多同志夜以继日,夙夜不寐,他们放弃了多少节假日、休息日已无法统计。负责装配工作的马利就是他们中的一个。马利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所属首都航天机械公司总装车间的二组组长

  ,他曾经全程参与了从

  “

  神舟

  ”

  一号到

  “

  神舟

  ”

  六号的火箭装配工作

  。在组装

  “

  神舟

  ”

  六号的火箭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马利。(图片提供:赵军)148

  .23.

  

  ︱

  忠诚度与敬业精神时,马利他们又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提出,“神舟”五号在上升过程中火箭的振动过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部门急需将一枚空置了6年的实验用火箭清洗改装。由于任务紧迫,清理一枚长度近60米的火箭,给马利和他的工友们的时间只有两天。马利说:“当时打开舱门以后,比想象的还要脏得多的多,火箭里面3.35米的直径,能着灰的地方都是灰,而且最厚的地方有一个手指头那么厚。由于是冬天,比较冷,而且操作是在车间外面进行,我们都穿着棉衣,用水擦的时候,衣服都湿透了,鞋也湿透了。”很多人没有想到,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马利他们按期完成了所有工作。后来设计人员正是在这枚火箭上完成了所有试验,使“神舟”六号飞船完全解决了杨利伟提出的振动问题。“在这岗位上干了快30年了,有苦也有累,但亲眼看见亲手装配的火箭一发发地升入太空,心里感到非常高兴,也很有成就感,受的这些苦和累,也值了。”这就是马利这么多年来的感慨,他的话也代表了所有中国航天人的心声。为了伟大的航天事业,他们任劳任怨,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们。长期超负荷工作,航天人最大的精神支柱来自爱国的责任心,为了给国家争光,为了完成一项项关键技术的攻关,许多同志连续几十个小时在实验室研究实验,全系统有7位149

第35节:优秀员工

作者: 梁小虹

  .24.

  航天队伍中有很多像马利一样的优秀员工,将个人的价值融入航天事业,事业的发展成就了个人的价值。图为马利(右)和同事在组装火箭。(图片提供:赵军)

  重要的科技和管理人员由于积劳成疾在岗位上献出了生命。献身航天事业,无怨无悔、任劳任怨,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是航天人的职业要求,航天人始终坚守自己的天职与使命。其实,无论做什么工作,坚守自己的职位,尽一切努力把工作做好,这是每个职业人必备的素养之一。每一个成功的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并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管多苦多累,他们都承受,并以极大的热情去努力。每一分收获都需要付出代价,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需要全体员工扎扎实实地埋头苦干。一味地空想只能意味着失150

  .25.

  

  ︱

  忠诚度与敬业精神败,只有确立目标,朝着既定的方向积极行动,才能成就未来。坐享其成只会让你坐吃山空,游手好闲常会伴随着不思进取,意志消沉。现代职场中,懂得为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的员工,才是好员工。要想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走出一条完美的职业轨迹,唯有依靠勤奋,任劳任怨,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便会在职场上如鱼得水。现在有些人办公室里没有空调怕热,没有班车怕走,加个班嫌累。其实,和航天人相比,这根本不算什么。中国航天人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一定要勇于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列,为了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为了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圣使命,他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遇到了困难、生活清苦,都以乐观的心态对待。我们要始终相信,只要肯吃苦,满地都是金子。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不应当一味地责怪他人,怨天尤人,要站起来,满怀豪情,铿锵有力地向既定目标前行。淡泊名利当人梯,长江后浪推前浪

  长江后浪推前浪,每一份蓄势待发的事业,都需要所有151

  .26.

  全国劳模陈钟盛。(图片提供:赵军)

  人为此作出默默地努力。中国航天事业发出璀璨的光芒,离不开无数老一辈航天人的努力,他们不求名利,远居荒漠搞科研,对于本职工作,他们做到无怨无悔。同时,他们还发掘、培养新人,使航天事业后继有人,迸发勃勃生机。全国劳模

  、

  冷焊专家陈钟盛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所属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的退休职工

  ,已经70多岁了

  。虽然退休多年

  ,但一直为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知识技能

  ,帮助单位解决问题

  ,培养新人

  。陈钟盛是白族人

  ,是地地道道的少数民族

  。陈钟盛的故乡非常远

  ,远在云南的大理市

  。陈家几代人没有读过书

  ,到了父亲这一代仍然斗大的字识不了几个

  。但是深明事理的阿爷常说

  “

  成龙的上天

  ,成蛇的下地

  ”,而人要想成

  “

  龙

  ”

  必须先有文化

  。因此尽管家境贫寒

  ,陈家仍然省吃俭用

  ,供陈钟盛读完了小学和初中

  。152

  .27.

  

  ︱

  忠诚度与敬业精神1951年

  ,陈钟盛到昆明工学院学习机械制造专业

  。那一年

  ,陈钟盛刚好23岁

  。1955年

  ,陈钟盛被分配到公司当了一名机修技术员

  。可是等他进了工厂

  ,趴到绘图板上拿起画规和三角板时

  ,却惊讶地发现技术员这碗饭并不那么好吃

  。在工厂呆过的人都知道

  ,机床上的很多部件是用铸铁制成的

  。有人统计过

  ,铸铁件的重量约占机床总重量的80%以上

  。可是多年来

  ,铸铁件损坏后却无法修复

  ,工人们要么更换备件

  ,要么自制一个新的

  。而制造一个新的铸铁件又实在太麻烦

  ,得经过测量

  、

  绘图

  、

  做木模

  、

  翻砂

  、

  浇注和机械加工等一系列繁杂的工序

  。不仅周期长

  、

  成本高

  、

  浪费大

  ,而且还影响了型号的生产进度

  。为了赶制新的铸铁件

  ,陈钟盛和同事们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地对破损部件进行测绘

  ,有时候为了绘制一张图纸

  ,得忙活几天

  、

  十几天

  ,甚至更长时间

  。看着那些被判处

  “

  死刑

  ”

  的铸铁件

  ,陈钟盛心里很不是滋味

  。因此

  ,在忙活了7年测绘之后

  ,他开始不那么

  “

  安分

  ”

  了

  。陈钟盛去请教老同事

  。老同事告诉他铸铁件并非不可以修复

第36节:希望

作者: 梁小虹

  ,理论上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

  “

  热焊法

  ”,一种是

  “

  冷焊法

  ”。其中

  “

  热焊法

  ”

  因条件苛刻

  ,极少有人采用

  。而

  “

  冷焊法

  ”

  却具有操作简便

  、

  零件变形较小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不过这种焊接技术比较复杂

  ,长期以来很少有人153

  .28.

  去深入研究

  。这个信息使陈钟盛看到了希望

  。1962年

  ,陈钟盛决心攻下铸铁冷焊这个难关

  ,结束铸铁件不能修复的痛苦历史

  。攻克铸铁冷焊技术的关键首先是试制一种性能良好的焊条

  。到1966年

  ,经过无数次试验

  ,陈钟盛在其他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的大力协助下

  ,终于成功试制出了一种奥氏体铁铜焊条

  ,并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工艺方法

  ,突破了铸铁冷焊的技术难关

  ,填补了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空白

  。到1972年

  ,他先后试制成功了9种不同规格

  、

  不同性能的铸铁焊条

  ,扩大了铸铁冷焊的应用范围

  ,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为此

  ,1978年陈钟盛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

  。他的铸铁冷焊技术荣获了重大科研成果奖

  。后来

  ,陈钟盛的研究成果又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肯定

  。1985年

  ,陈钟盛又研制成功了用低氢型普通低碳钢焊条替代镍基铸铁焊条和其他有色金属焊条的铸铁冷焊新工艺

  ,使焊条成本下降25

  ~

  30倍

  ,并被确认为

  “

  中国首创

  ,各项技术指标均居国际领先地位

  ”。后来

  ,这种焊条被国务院确认为

  “

  七五

  ”

  期间国家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

  。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

  ,陈钟盛的铸铁冷焊技术在全国声名鹊起

  。几十年来

  ,陈钟盛每到一地

  ,都要见缝插针地开展技术讲座

  。据统计

  ,截止到1999年4月

  ,他共举办学习班29期

  ,培训焊接人员1900多人

  。陈钟盛说过

  :“

  我154

  .29.

  

  ︱

  忠诚度与敬业精神愿更多的人掌握铸铁冷焊技术,在实践中解决更多的铸铁冷焊难题,在理论上攀登新的高峰。”在中国航天团队中,像陈钟盛这样提携新人的例子特别多。中国在决定设立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时候,就明确提出,要通过载人飞船工程的研制造就新一代航天科技人才。无数的老院士、老专家发挥把关、顾问作用,既保证了产品研发的成功,又加强了年轻干部的培养。在老同志的扶持下,一批年轻的总指挥、总设计师在老同志的传帮带和岗位职责压力下增长了知识和才干,迅速成长起来。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从事载人航天工程研制的科技人员约有10000人,其中三分之二是年轻人,许多年轻同志已走上了关键领导岗位。他们为保证我国载人航天后续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必将成为中国进军世界航天高尖端领域的人才基石。中国航天员中心是一个“矢志航天,团结攻坚,科学求实,创业奉献”的光荣群体。在这个集体中,无论是航天员还是教练员、医生;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管理人员、保障人员,他们视祖国的航天事业高于一切,不求名也不求利,用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与牺牲,默默无闻地搭建着中国航天员的飞天之梯。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一项不断飞跃的事业,它需要无数同样朝气蓬勃的航天人为它导航。目前,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155

  .30.

  统总指挥、总设计师平均年龄为48.7岁,比发射“神五”飞船时平均年轻了5岁;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之时,被任命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的戚发轫59岁,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54岁,而2004年接任戚发轫的神舟新总设计师的张柏楠年仅42岁;火箭系统接任黄春平的新总指挥刘宇也年仅42岁。从1992年到2003年,仅火箭系统的设计师,就平均年轻了18岁……这些,都是无数老一辈航天人精心培育的结果,是我国航天事业长足发展的动力所在。名利皆为身外之物,每一个员工在完成每一份工作时,都不应该在名利上斤斤计较,否则,你将失去很多机会。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拥有这样的心态:我的工作,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事业,事业成功了,就是我成功了。身为企业员工,企业的发展就是你的成就。你完美地完成每一份工作,就是给你的企业发展添砖加瓦。你的努力,也在无意之间有力地帮助了同事,共同走向成功。平凡岗位大事业,本职工作要做好

  和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这些光芒四射的航天英雄相156

第37节:对工作的热爱和忠诚

作者: 梁小虹

  .31.

  

  ︱

  忠诚度与敬业精神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忠诚,使高凤林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十大能工巧匠”、“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称号,成为技术工人的楷模,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图片提供:赵军)

  比,数不胜数的幕后工作者身上的光芒则黯淡了许多,有的甚至鲜为人知。比如默默工作的航天技术员们,在荧屏上,我们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在报道中,我们也很少看到有关他们的文章,但他们对祖国航天事业的贡献之大,却是任何人都不可忽视的,他们同样是中国航天事业中当之无愧的功臣。为了航天事业的发展,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着辛勤的汗水。高凤林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所属首都航天机械公司14车间焊接组的一名班组长。就在高凤林坚持4年的“职大”学习即将毕业的时候,航天部为纪念航天事业创建35周年,举办了一次大型青工技术比赛。在厂里的支持下,高凤林报了名。既要干好车间的工作,又要迎接“职大”的毕业考试,还要备战这次大型青工技术比赛,可把高凤林忙坏了,急得他直恨自己不能像孙悟空一样有“分身术”。为了干好齐头并进的三件事,高凤林干脆吃住在厂里。白天穿梭于训练和课堂之间,晚157

  .32.

  上又苦读到半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航天一院的两次理论选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后,又在航天部举行的正式比赛中取得了实际第一、理论第二的好成绩。时隔不久,他又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职大”4年的学习。中国要想确立航天大国的地位,必须成功制造螺旋管束式喷管发动机。于是,就有了长征三号甲火箭三级氢氧发动机大喷管的研制。它是由壁厚0.33毫米、大头4毫米

  ×

  4毫米、小头2.5毫米

  ×

  3毫米变截面、单根3100多毫米、排列248根的方管组成。仅焊缝长度就有900多米,技术上不允许有任何烧穿和焊漏,否则损失就是上百万。高凤林大胆改进工艺,经过30多天艰辛的努力,焊接完成了。谁知,X光检验结果证明,30%以上的方管内部出现“裂纹”。高凤林认真琢磨事情的真正原因,并最终找出了正确答案,他认为这种看似裂纹的现象是焊漏与方管夹角处在X光片上形成的一种假象,是一种“假裂缝”。为了验证他的判断,厂里对大喷管试件进行剖切分析,结果证明他的分析是对的。凭着丰富的实践经验,高凤林使第一台大喷管的“死刑”得以改判,从而挽救了这个造价昂贵的产品,减少了国家的经济损失。有一年,某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燃烧室身部,在强度试验时发生意外事故:三种材料交汇处出现一道径向裂纹,同时还出现13处轴向裂纹。这台燃烧室身部是个“独生158

  .33.

  

  ︱

  忠诚度与敬业精神光荣的集体——

  —

  国防邮电工会以高凤林名字命名的高凤林班组。(图片提供:赵军)子”,如果重新试制需要将近一年时间。几所著名的大学和研究所的教授和专家得出的结论是,这些裂纹是焊接引起的一种氢制裂纹,没办法补焊,只能报废。高凤林再次提出了独到见解,他说,这些裂纹并非大家认为的那种由焊接引起的氢制裂纹,因此完全可以补焊。高凤林采用整体加热、一次成型超高堆积的补焊法,使这台燃烧室身部起死回生。高凤林先后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十大能工巧匠”、“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称号,成为技术工人的楷模,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所在的集体被命名为高凤林班组。高凤林是航天队伍中的一名技术工人,但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却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神州大地上,像他这样在平凡岗位上,为航天飞船的顺利发射而默默奉献着的航天人,159

  .34.

  数不胜数。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着青春与热血,铸就了中国载人航天不平凡的伟大事业。离开了这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工作,我们的“神舟”六号就不可能升空,中国的航天事业就不可能如惊雷般带给世界一个又一个惊喜。“别想一下就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不屑于做小事只想做大事的人,不仅缺乏根基,而且信心屡屡受挫。每一个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是从最基础、最平凡的职业开始的,只有经历过最基础岗位的锻炼,才能积累胜任高职位的考验。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最好,你才有可能提升,才有可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对于一名普通的员工而言,做好本职工作是企业对我们的最基本要求。而且实践也说明,每一位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员工,无一不是全心全意、尽职尽责、精通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地把一切做得最完美。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尽心尽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这不仅是职责的需要,也是人生的需要。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事业和理想,生命就会失去意义。无论你身居何处(即使在贫困的环境中),如果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尽职尽责,忘我工作,最后就会获得成功。那些在人生旅程中取得成就的人,一定在某一特定领域里进行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平凡中孕育着伟大,世界就是由无数平凡人依靠平凡的160

第38节: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

作者: 梁小虹

  .35.

  

  ︱

  忠诚度与敬业精神劳动创造的。应该重视平凡,在平凡无奇的生活中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不断创造,在平凡中成就伟大。平凡者以一颗平凡的心,默默地为不平凡的事业,不断地作出贡献。我们应该安于平凡,不管身处哪个岗位,每一个企业员工都应爱岗敬业、尽心尽责、无私奉献,从平凡小事做起,从具体工作做起。不平凡的事业是经由无数个平凡的工作叠加而成的,有了无数的不平凡作基础,辉煌的事业才能成就。想当初,第一颗卫星发射时,曾动用了全国60 %

  的通信线路,为了保护这些通信线路,有多达60万的群众投入了线路的守护工作。在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中心,遍及全国的卫星测控网上,每一根电线杆下都站着一个值勤的民兵。而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群众的工作,保证了这项浩大的工程的顺利进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我总是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身为几大卫星工程的总设计师的任新民总是这样说,虽然他的名字与迄今中国研制发射的战略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几乎都有直接联系,人们都称他为航天“总总师”,但他自己却戏称自己是一个筑造天路的普通人。他在组织研制工作中,总是深入实际,勤奋尽力,精益求精,多谋善断,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心血,在筑造天路的攀登中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161

  .36.

  在航天英雄的背后,有无数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在辛勤耕耘、创造着。据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不完全统计,直接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工作的研究所、基地、研究院一级的单位就有110多个,配合参与这项工程的单位则多达3000多个,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他们的心血,凝结在了运载火箭20多万个零部件上,凝结在了火箭和飞船等上天产品12万多个元器件上,凝结在了飞船系统那70多万条软件语句上,凝结在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140万条重要软件语句以及更多的常人所不知的地方……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所创造的奇迹般的辉煌中,凝聚着亿万人的汗水和心血。托起神舟飞向太空的,有带着泥土味的粗糙的手,有工厂车间里那带着厚茧的手,有讲台上那沾着粉笔末的手,有实验室里那日夜与键盘、纸笔相伴的手……发展事业需要我们特别能奉献。“神舟”六号的成功背后包含着数万乃至十几万科技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默默奉献,他们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成就却是伟大的。作为一个普通的员工,在短暂的人生历程中,一味计较职业的形式没有任何用处。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你做到一丝不苟,把每一件事都做完美,你就会觉得你的工作是完美的,你的生活也是快乐的。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