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南
《财富非常道》作者简介
《财富非常道》目录
《财富非常道》编辑推荐
《财富非常道》书讯
序言:不走寻常路
股指期货渐行渐近
股指影响有几分?
散户怎么玩?(1)
散户怎么玩?(2)
游戏规则
股市里的“蝴蝶效应”
“钱多人傻”
当保安变成财务顾问
格林斯潘的预测
林园说“市”
以股东的身份调研
寻找“赚钱机器”
龙头、小盘加现金
投资“高速增长期”公司
买点和卖点
做基民,还是做股民?
防范利益输送
你的“基”肥了吗?
该不该信传闻
股市大跌,杀基还是换基?
应对下跌
别被基金误导
中国流动性大考(1)
中国流动性大考(2)
汇率口水战的背后
把钱花到国外去
流动性考验央行
红酒:最浪漫的投资
不可再生的投资品
风险:红酒变红醋
门槛不低,方式多样
降不下的房价
有钱就能买?
转账和“价差”
租房,还是买二手房?
财务自由,终极梦想
理性和感性的战争
鸡蛋要放在几个篮子里
婚姻:两个人的风险投资
公证:以爱的名义(1)
公证:以爱的名义(2)
你的,我的,我们的?
婚姻的风险就像股票
后记:做好眼前就有未来(1)
后记:做好眼前就有未来(2)
《财富非常道》作者简介
中国财经脱口秀第一人----李南,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财富非常道》主持人。她的采访对象包括了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最成功的企业家以及索罗斯等国际金融界和企业界的风云人物。从现场记者到众多财经节目的主持人,李南以睿智、犀利的风格树立起其专业形象,但其中又不乏机智风趣,在中国的经济界和传媒界成就了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
2006年11月13日,李南以脱口秀的全新方式挑战财经电视的节目样态。倾夜之间,作为中国财经脱口秀第一人,李南和《财富非常道》一起,站在了财经电视节目的顶峰。
凭借足够的勇气和智慧,美女主持人李南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今中国最资深、最具影响力的财经电视主持人之一。
《财富非常道》目录
序言
第一篇:战胜市场
飞涨的CPI指数
透视“当代庄家”
股指期货渐行渐近
股市里的“蝴蝶效应”
炒汇:剪不断,理还乱
第二篇:对话“中国巴菲特”
林园说“市”
花荣:玩转“盲点套利”
“杨百万”跌后论股
第三篇:基金,“井喷”之后
做基民,还是做股民?
国内基金PK国外基金
看“基报”,做明白基民
掀起“私募”的盖头来
股市大跌,杀基还是换基?
第四篇:如何应对政府“出牌”
加息的步伐,股市的舞蹈
印花税风暴突然袭来
是组合拳,还是棉花拳?
中国流动性大考
QDII:走向外面的世界
第五篇:黄金.美酒.名画
黄金:闪烁财富的光芒
红酒:最浪漫的投资
画中也有黄金屋
第六篇:谁逼疯了房价?
降不下的房价
中国楼市的“鸡尾酒疗法”
解读政协“一号提案”
政策下的2007楼市
房产商眼中的“房市”
第七篇:理财,比挣钱更重要
后记
网友留言
《财富非常道》编辑推荐
说不上是横空出世,但《财富非常道》面对观众时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在普通人看来通常是严肃得无以复加、刻板得缺乏想象的财经节目居然还可以这样呈现:
一位财经专业出身而观点和理念更加专业的女主持人,与两位嘉宾一起,用他们全新的投资理念、用他们对财经世界的深刻理解,用他们启迪性的思维和睿智的语言为观众烹调了一道别具风味的财经大餐。
解析飞涨的CPI指数、对话“中国的巴菲特”、探究股市的“蝴蝶效应”、分析股市大跌时的基金投资、共话越来越近的股指期货,《财富非常道》帮助投资者寻找立足于市场的新技巧;
分析印花税突袭风暴影响、辨析“三管齐下”政策出台原委、预测政策市下的2007年楼市、解析政协“一号”提案,《财富非常道》帮助投资者把握政策对投资及生活的影响;
投资黄金与红酒、做好婚姻理财、注重信用资产,《财富非常道》甚至关注一些尚未进入主流视野、还未被充分发掘的投资品种与投资机会。
一样的财富,不一样的观点。
本书作为《财富非常道》节目精华集萃,旨在给予投资者“非常”的指导,帮助投资者领悟“非常”的投资理念。在你通向个人财务自由的道路上,《财富非常道》会让你开卷有益,开卷有“道”。
《财富非常道》书讯
本书作者李南,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财富非常道》节目主持人,被誉为“中国财经脱口秀第一人”。
关注幕后,激情碰撞。用语言的狂欢,为您提供思想的盛宴。本书聚集了众多知名投资理财专家,妙语连珠中让你感受到睿智,字里行间渗透出投资启迪。比如:夏斌(深交所第一任总经理)、水皮(《华夏时报》总编辑)、金岩石(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钮文新(中国金融网副总裁)。当然,还有中国股市的三位“股神”级人物:林园、杨百万、花荣。
财经,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财经类图书难免说教,给读者以枯燥的感觉。本书独具一格,采用对话的表现形式,在风趣幽默的交谈中告诉了读者最前沿的投资理念和观点。同时,本书加入了大量精美的图片,加上千锤百炼的精辟语言,给读者以绝对的震撼!
每篇文章选择一个热点话题,从“小切口”的新闻由头引出,关注大事件背景下的非主流信息。在“语言的狂欢”中,彰显《财富非常道》此书的理性与睿智,并寻找可能带给投资者的“非常”启示。以最轻松的对话方式,为读者提供最新鲜和最有味道的观点碰撞。
颠覆思维,让财富随心所欲!
当你对股市感到迷茫,对基金感到困惑时,此书与你解析飞涨的CPI指数、对话“中国巴菲特”、探究股市的“蝴蝶效应”、共话渐行渐进的股指期货……帮助投资者寻找立足于市场的新技巧。
当你对加息感到不解,对房价感到无奈时,此书与你分析印花税风暴的影响,辨析政府“三管齐下”的原委,预测2007年的楼市,解析政“一号提案”……帮助投资者把握政策的动向,使投资做到顺势而为。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话都懂,却又都不懂。你买了基金,买了银行理财产品,买了股票,又怎么样?把钱给了基金,基金去买股票。把钱给了银行,银行去打新股。最终,所有的鸡蛋还是放在了股票这一个篮子里。投资,需要创新,需要开辟“非常”之道。所以,你也要关注黄金、美酒、名画……
其实,“管钱”比挣钱更需要智慧。股市火了,炒股就是理财吗?基金火了,“买基”就是理财吗?房价涨了,囤房就是理财吗?理财,不但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艺术。做好婚姻理财,注重信用资产,实现财务自由,《财富非常道》将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样的财富,不一样的观点。
本书作为《财富非常道》节目的精华集萃,旨在给予投资者“非常”的指导,帮助投资者领悟“非常”的投资理念。
序言:不走寻常路
文/金岩石
在中国的电视媒体中,财经节目的时间占比是很低的,所以《财富非常道》节目是一个相对稀缺的产品。商品的稀缺通常会带来“粗制”,而这一档节目不是,她体现了新老传媒的动态融合。
在我看来,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是由静到动,再由动到互动。新媒体的基本特征是互动,所以《财富非常道》的真实互动,是在传统媒体的形体之中注入了新媒体的灵魂。也许有人会说这档节目的“三人行”对话访谈并无新意,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财富非常道》的形式没有很大的创新,她的互动在屏幕之外,是和节目受众的互动。因为她并没有广播或者“推销”什么财富人生的“常道”,而是在追踪当前经济和市场的热点话题,把自身定位于一个多维的互动交流平台。所谓多维互动,一是屏幕与社会的互动;二是嘉宾之间的互动;三是主持与嘉宾的互动。
新媒体是互动传媒,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是对于互动性的理解,很多人依然停留在双边互动的水平上,其实现代传媒借助于网络的帮助,已经从双边互动走向多维互动,又从多维互动走向了多元互动。如果说门户网站主要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载体,那么近年来的技术进步则是沿着多边、多维和多元的方向在前进。人们开始接受《世界是平的》,这是继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后人类世界观的又一大转变。人们开始接受“博客”,而BLOG的中文翻译误导了国人,如果直接音译成“部落格”,就更容易使人联想到原始部落的生存形态。其实,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又把我们带回到了最原始的生存空间,把群体分为部落,部落形成单元,于是进入了彼此间的多元互动时代。就像风靡当代的“波波族”复活了布尔乔亚-波西米亚人的漂流精神一样,新媒体中的多元互动则是部落文明的现代版。“波波族”和“部落格”都是以茫茫草原的流动群体为心灵目标的返璞归真,她们使新老媒体之间的差异或对立在复活的部落文明中转变为交融与和谐。《财富非常道》是财经群这个“部落”的亮点,同时又吸引着其他“部落”的眼球,所以才能够在新老媒体的融合之中特立独行。
不久前,一个网络界的朋友对我说,传媒的“媒”是“某”和“女”的组合,所以是女性产业。这也可以解释《财富非常道》的另一个特色,即女性视角。虽然这个节目的“粉丝”未必以女性居多,但是讨论的问题一定以女性理财者关心的话题居多。笼统地说,股市、房市基本上是女性主导的财经话题,而宏观经济和创业经商则是男性关心的题目。《财富非常道》的话题偏向股市、房市,注重理财生活,所以更贴近家庭、贴近女性。商业社会的本性是“男不如女”,“眼球经济”更离不开漂亮的美女。因为商业是流动的,宏观、微观都是循环,而女性视角永远是流动的,漂亮的本意是:漂过来,一亮,随即又飘然而去,留下无限遐想。所以,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个漂流的“亮点”,构成了《财富非常道》的魅力,而充满流动性的女性视角,吸引着各阶层的俊男美女,地灵人杰。
道可道,非常道。何为非常?何为常道?永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在变幻无穷的财富人生之中,让我们随心所欲,畅所欲言吧。传媒不是广播,既然人生无常,何须广播?谈笑间自有非常之道,互动中领悟财富人生。
2007年7月13日于北京
股指期货渐行渐近
朱琰国信证券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
金岩石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自从说股指期货要推出的那一刻始,它离公众仿佛总是有那么一段距离,众人翘首等了半天,也只听得雷声,未见着雨滴。
如今,新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众人感觉股指期货似乎又离自己近了一步。
然而究竟,这股指期货,什么时候推出交易,什么样的合约设计,在大盘涨到多少点的时候推出?推出来股市是涨还是跌?谁都不知道。
于是,众人内心惶恐,在久等股指期货未来的时候,这种惶恐转而变成一种焦虑,焦虑之余,众人难免发问,股指期货,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李南:《财富非常道》,不说不知道。上个周末,《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推出了,并于2007年4月15日开始实施。有人说,应该把它看成是利空。也有人说,那是不是意味着4月15号就会有股指期货推出来。这两天你们发现没有,有参股期货的上市公司,都开始涨起来了。
金岩石:预计好像是五一节以后吧,当然这是管理层的决策。但是有一个问题,股指期货不能把它看成利好或者利空。就是说我们习惯于一个政策出来,就把它连到价值上去。从各国的历史上看,也很难得出一个结论说,衍生产品或者某一个衍生产品推出之后,立刻会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见仁见智,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因为影响股市的因素毕竟太多。但是有一点,任何一个新的东西进到了这个市场,就像一个孩子进到了家庭一样,它一定会对这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和组织架构有所影响,我想这点是明确的。
股指影响有几分?
李南:我们看到一些资料,说像美国、英国、香港、德国,都是在新一轮的经济起飞阶段推出股指期货的,日本是在经济泡沫最高峰推出来的,台湾和韩国是在经济调整时期推出来的。所以有人就说,如果大家都认为股市需要涨的话,股指期货就没法儿推,而一定是多空分歧很大的时候才推出来。那么再有一个就是说,股指调整的时候推出来,所以是不是只要一推就意味着目前多空分歧大了,股市要调整了?
朱琰:我觉得,不管是从期货运行机理来讲,还是从以前其他国家的市场上推出股指期货的经验上来看,期货对股市的最后作用,就是助涨或者助跌。也就是说股指期货推出,它不会改变股市本身内在的运行趋势和运行方向,但是有了一个这样可以放大和投机的因素。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期货交易,不是保值交易,而是投机性交易。我看了一下全球的统计,60%以上是投机交易,像在香港,投机的交易占到80%以上。这就决定了,最终股指期货对大盘的影响是助涨助跌,而不会改变大盘本身内在运行的规律。
李南:但是我们觉得,股指期货它应该有套期保值的功能。比如说,有的股票上市之后估价特别高,要有个对冲工具,使得它不会估值这么高。
金岩石:其实任何对冲工具,或者说避险工具,换到一个人的手里,它就是投机工具。我们讲长期投资,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但是必须是有风吹有浪打,也就是说既然是有风吹有浪打,就要有人做风浪。
李南:兴风作浪是吧?
金岩石:贬义词是兴风作浪,褒义词就是呼风唤雨,所以股指期货既给了市场一个稳定期的作用,稳定期的作用来源于你要想套期,你就必须持有股票,在这个期货没有完成之前,你的股票是不能卖的,所以这叫套期。对于多种工具之间的对冲,当你动了这个东西,你那个就不能动了,这是稳定期效应。但是既然有稳定期的效应,前提是因为有波动性效应才有稳定期效应,那么有人就把这稳定期拿掉,我只做波动。于是这个波动就起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尽管还是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但在股指期货出来之后,股市上的风和浪必然会更大。
散户怎么玩?(1)
李南:如果股指期货推出之后,散户还想玩,想让自己来享受一下那种飙股乐趣的人,他们应该怎么来操作,有没有好的建议呢?
朱琰:我个人觉得,就像我刚刚说的,它是一个助涨助跌的作用,它不会改变股市内在发展因素对股市的驱动方向,那你就要抓住股市内在的发展因素,所以我觉得你还是要坚持原来的投资理念,让它去波动,因为它的波动对你来说是不会有影响的。
金岩石: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由于衍生品进来了,交易量增加了,这个我们已经经历过了。股改的时期,叫做六张废纸半边天,什么意思呢?六张权证在市场上的交易量,等于所有股票的交易量,当时已经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很明显,衍生产品对于证券业来讲绝对是一个大利好。但是对于市场本身来讲,它增加了交易量,增加了波动幅度,增加了更多的选择,其他的结论我觉得都很难说。
李南:有了股指期货,就会对那些大盘蓝筹有一个溢价?
朱琰:按我的意思,股指期货会推动大家对资产的配置性需求,因为你参与股指期货,是一定要有筹码的。如果没有筹码,就去做股指期货会相当的危险。大盘蓝筹股基本面非常好,你短期内稍微买了一点溢价,它会用时间换空间的方式,使溢价平滑下来。所以我感觉股指期货推出来以后,对大盘蓝筹股来讲,会多一个配置性需求。但这并不证明刚刚你说的,是不是大盘蓝筹股就一定会涨,我觉得不一定的。因为玩股指期货的人是很有手法的,一定是逆大众心理操作的人,才会成为最终赢家。
金岩石:朱小姐讲的这个很重要,就是当衍生产品出现的时候,市场上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不动也赚。由于套利的情况下,他赚的是时间差,所以涨也赚,跌也赚,不动也赚,但是不动也赚的这个人一定是机构或成熟的投资人。
李南:具体阐述一下。
金岩石:具体阐述,就说当你持有了工行,假如工行占整个沪深总市值的比重很高,占有沪深市值的20%。那你就按你持有的工行乘以5的这么一个概念卖出股指期货,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工行即使不动,你也能够获得股指期货当中的时间溢价。因为衍生产品它有两个价格,一个是它的内在价格,一个叫做它的时间价值,时间价值是按天算的。特别是在波动幅度大的时候,由于市场的波动系数上升,时间的溢价会很高。所以,机构能够持有筹码,然后卖出期权。在时间上一定记住买方卖方,买的永远不如卖的精,所以当你自己通过这样一种操作,从原来的买方变成了卖方的时候,你获得了市场上的优势,这就是机构在市场上改变市场地位的一种操作。
李南:什么叫时间溢价?
金岩石:时间溢价就是说,比如5块钱这么一个期货,它可以卖到上面加出4块钱,5加4就是9块钱,那么这4块钱都是时间溢价。随着时间的缩短,这4块钱就会逐渐缩到零,但是如果你卖出了这4块钱,你就等于赚了这4块钱,股票价格一动不动。
李南:那就是说,如果是波幅越大,是不是就等于说时间价值可能就越大?
金岩石:这个是定价,就是说期货定价三原则,一个内在价格,一个时间长短,一个是波动系数,波动系数越高的股票,它的时间价值的溢价函数就越高。
朱琰:你把未来的趋势性的价格放到现在的股价来看,你波动越大,时间越长,你折现过来不就越贵吗?时间价值也就越大。
李南:这股指期货,刚才两位都不同意散户朋友去参与,那凭什么我们都不能参与呢,你觉得最好就别玩是吗?
金岩石:从我的经验上来看,因为我在衍生品市场上做过12年了,客观地说,就是它赚钱的效应太快了,诱惑力太强了。
100万的账户做到一个亿这是完全可能的,但是一个亿掉到零,也可能在一瞬间发生,人们是抗不住这种诱惑的。我并不是认为散户的水平不够高,我也并不是认为散户就穷,都不是。就是散户他抑制不了自己的贪婪,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投资三忌,一忌贪、二忌赌、三忌怕,但是散户最难忌的就是贪、赌,因而忘记风险,这是最大的弱点。
散户怎么玩?(2)
朱琰:因为你的对手是比你更精明、更有钱的人。对你来说,你是一个弱势群体。
游戏规则
李南:我觉得有一个方法可以参与,就是如果开始有这个产品出现的话,会使市场更加活跃,那么也就是说券商的收益会增加。那我去买券商股是不是就可以参与了呢?也算是间接参与吧?
金岩石:我这么比较吧,有三个选择。你有一笔钱,是坐到台子前跟玩牌的去赌,还是去做那个发牌的,还是去买这个赌场的股票?在这三个选择当中,我倒建议你去买那个赌场的股票。因为赌场的股票从两边都赚钱,所以买券商的股票现在是热门。
券商股在这个市场上,它就跟刚才我讲的一样,如果“场子”大了,当然你是买拥有这个“场子”的人。所以券商股实际上是经营这个“场子”的人。另外,券商股由于在市场上目前只有两家,他经营的是一个稀缺性资源。稀缺性资源加上这个“场子”的特殊利润,再加上这个“场子”超常的成长性。我们现在从1000点到3000点,大家觉得涨得很快吧,到了5000点的时候才20万亿人民币,20万亿市值也就是相当于2500亿美金而已,2500亿美金是什么概念呢?一个东京市场。所以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在全球总市值的份额应该占多少?大家算一个账,全球总市值是50万亿美金,美国占了23万亿。
李南:中国现在是11万亿人民币,那您觉得中国大概占多少,会是一个合理的比例呢?
金岩石:我这么算,A股加H股,至少要占到全球总市值的10%到15%,什么意思呢?如果按10%到15%,全球50万亿美金的话,我们应该在5万亿到7.5万亿美金。
李南:等于说区域市场是此消彼涨的了?
金岩石: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在过去10年当中最低13万亿,最高17万亿,甚至在大崩盘的时候也没有多大变化,因为国外的股市进出有序。从历史上看,上世纪30年代中国的市场是全球第三大,远东第一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只是我们大国崛起的一个复兴,回到我们30年代全球市场中的地位而已。
李南:刚才你那么看好券商股,金博士帮你把这个论据找了一下,还有补充吗?
朱琰:买券商股是买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增速,中国资本市场流通市值的规模增速,这些总市值还要不断地在这些年中加速流通,其实券商经纪业务中间,最大的一块是手续费收入,这块是二级市场交易量带来的,2006年的交易量是头一年的3倍。
李南:说到股指期货,很多的投资者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现在会出现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往后推的情况?
金岩石:我觉得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对于股指期货,或者说衍生产品市场,大家应该有一个清醒的概念。全球衍生品市场上主要的投资人是谁?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大多数理财产品,其实都是通过衍生产品把不同的交易工具连接在一起。而我们现在呢,由于对银行分业经营的限制,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把这个市场开放给银行,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对市场本身而言,如果跟国外比较,我可以用三句话来形容:第一品种少,第二风险高,第三就是交易所收费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水平。品种少,风险高,门槛高,使得并不是很多人都能参与。但是门槛高,并不是对机构门槛高,而是对散户。
李南:我觉得这其实是保护散户的方式吧。
金岩石:我并不去评价它好坏。只是说中国的市场,假定它开放了,和美国的同类市场去比较时,这三个特征是非常明显的。美国的衍生品交易市场的收费是很低、很低的,手续费很低,门槛也很低,谁都可以来。
美国是通过这样一套制度告诉你风险的:高风险投资不得高于你净值的5%,这是第一条规则;第二条规则,整个的衍生品交易分四个级别,在不同的等级里边,你能够参与的交易工具和交易方式是受限制的,所以你必须得证明你的业绩已经够了某个级别,然后才能逐个升级。这时候就会出现一种情况,他为了拉你这个客户时,可能故意把你提高到某一个等级,而实际上你没有。那么在签字时我会直接跟你谈,然后我来判断。如果我觉得你根本不懂,那么不懂的人绝对不能进入衍生品市场。这就是这个市场的游戏规则。
股市里的“蝴蝶效应”
水皮
《华夏时报》总编辑
金岩石
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2007年2月27日,中国春节之后的第二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双双暴跌,最终以近乎跌停的方式收盘。这一突如其来的结果导致全球股市开始一场戏剧性的变化。
随着地球的自转,在全球24小时不间断交易的股票市场上,中国市场的大跌,影响了也正在同时交易中的东京市场,随后美国市场的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均开始狂泻,创下近年来的单日最大跌幅。同样的,欧洲市场也没有幸免。
全球股市大跌之后,经济学家、证券分析师和交易员们纷纷猜测:中国是不是那只在大洋彼岸扇动翅膀的蝴蝶,无意间的舞动,导致了这场全球飓风……
李南:《财富非常道》,不说不知道。2月27日跌200多点,今天涨100多点,说明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要进一步去努力,对不对?
金岩石:这个市场波动没有政策干预和政府的直接介入,出现这样的波动,是市场成熟和进步的表现。实际上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金融已经成为大众的消费品,说明我们整个中国的消费水平提高了。
水皮:这是当然,因为现在资本市场的涉及面已经不是几年前可比的了,包括市值也是这样的。昨天一跌,一万亿的市值没了,我估计会涉及到很多家庭。
李南:其实在咱们大跌之后,人家美国27号也是暴跌,而且人家也挺着急。看到新闻里反复有人说中国A股大跌,引起美国的股市连锁反应。
美国闭市之后,财政部长鲍尔森就通过电话向布什总统汇报了美国股市当天暴跌的情况,而且白宫发言人说了,总统的经济顾问们正严格监控市场动向,我们相信美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是好的。
金岩石:我接到国外的一些短信、电邮、电话,问我一个问题,就是中国股市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这说明一个问题:中国股市的量级已经够了。
实际上全球股市45万亿美金的总市值可分成三个级别。第一个级别就是纽交所2753家公司,15万亿美金的市值;第二级别是纳斯达克、伦敦加上东京,2万亿到6万亿的有6家交易所;第三级别就是2万亿以下的。中国股市现在已经排在第三级市场的头上,在第二级市场的边上,所以中国股市逐渐影响世界,这是非常正常的。
李南:咱们正是那只亚马逊流域的蝴蝶,挥挥翅膀,密西西比那边就开始下暴雨了是吗?
金岩石:一定是亚马逊河里边的一个怪兽,西方人觉得,突然间哪儿冒出这么一个东西,仔细一看,体量挺大还不得不重视它。这实际上说明中国股市已经开始融入了全球金融体系,全球金融体系也毫不客气地接受了它。
李南:所以我们看到有些海外媒体报道说,因为中国股市暴跌,海外市场就很担心,中国经济会不会放缓呢?由此就引来了对外需求减弱的猜测。需求一减弱,这么大的市场,会影响到全球的经济增长速度。所以它引发了欧洲、美国股市的下跌。以前说美国打个喷嚏咱们就感冒,现在咱们打喷嚏,人家也快感冒了。
金岩石:有一本书叫《世界是平的》,这个例子就证明了世界确实是平的,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会传到其他的各个角落。
水皮:你刚才的判断我还是同意的。美国经济跟中国经济究竟谁影响谁?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很有意思的。我们一起跟谢国忠做节目的时候,谢国忠就提出一个观点,他说这个金融的牛市可能会到2009年,他的理由是美国经济到那个时候可能会进入一个衰退周期。那么美国经济如果衰退的话,中国的经济就会受到影响,贸易顺差就会大打折扣。贸易顺差减少,人民币升值压力就会减少,流入中国的外币就会大大减少,甚至外币会退出中国。中国股市这一轮的支撑性的资金就不再存在,股市自然就会回落。
“钱多人傻”
李南:股市像过山车一样。大跌当天,我们有很多利好的传闻,但一个都没有兑现,第二天本来也没有指望市场能够好到哪里去,但市场却反弹起来,利好来了。
温总理的这篇《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的文章,我们是第一时间从网上打印下来的,时间是15点09分。
水皮:我特地认真地看了一下跟市场有关的内容,至少有两句话是有关的。一句是继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另一句就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我觉得这还是很有针对性的。最关键的是什么呢?其实这个标题中间含了几个关键词,一个是持续,一个是健康、安全,最后一个是发展。
金岩石:对,其实你想一个市场1300多只股票,突然间900多个都跌在跌停板,意味着如果没有跌停板的话,这900只股票里边至少有一半还可以再跌10%,这是非常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就给想入市的人,或者说还有投资能力的人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一次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跌停板制度并不是说降低了市场的风险,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增加了市场的风险。
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当时我刚到美国,就赶上这么一下子暴跌。当时我觉得不可能赔钱,结果就赔了。赔钱的时候就想,到底什么原因?整个华尔街讨论了多年,到最后发现没有原因,就是四个字“钱多人傻”。
什么意思呢?就是当时钱太多了,美国开始引进了计算机管理钱,到市场跌到某个点的时候,引发了所有的计算机抛售,结果最后一个小时的90%的交易量是计算机抛售的。所以市场一旦到了恐慌性抛售的时候,只有一个原因,就是钱多人傻,中国已经到了这个阶段。
水皮:我们反反复复地讲2007年是大震荡、大机会,那么肯定会出现这样几百点的震荡。那么这个震荡真的来了,你为什么会惊慌失措呢?
李南:昨天下午我打电话给我一个银行的朋友,我说你怎么看?他说没关系,他们说了,今年就是这行情,经常会这样的。
当保安变成财务顾问
金岩石:有一天我突然就觉得市场要跌,因为在银行我等着存钱的时候,有几个老太太在那讨论是星期一买基金,还是星期三买基金好,到最后三个人的结论是星期二最好。
水皮:为什么是星期二?
金岩石:由于大家不统一,一个保安出来了,说星期三更好。然后她们觉得星期三也不好,星期二好。于是大家就把钱拿出去了,等星期二再来买。大家的金融知识、风险的意识已经到了几乎没有的程度,连保安都变成了财务顾问。2006年的市场是单边上扬,把整个市场变成了两个篮子,一个篮子装银行,一个篮子装杂货。
大象登台,猴子唱戏,但是猴戏拉不动指数,这就是2007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让猴子长大了,让大象爬下来。在任何一个市场下,如果一个单一行业占到一个市场市值的50%以上,这就是不稳定因素。这就是一个市场的内在的结构性失调,它就必然调整。
水皮:涨是不稳定因素。跌当然也是不稳定因素,跌会容易造成恐慌。春节之后,第一个交易日,金融股就一直在领跌,无非到昨天把这种领跌的量放大了。
金岩石:我插你一句,进二退一是涨的横向。你说火箭为什么能够升空?是因为它中间换了加速器。换加速器的过程当中必然引发震荡,也就是说会丢掉一节才能飞上去。
李南:你的意思是说,去年金融股就是被丢下去的那一节?
金岩石:当去年金融股充当这个助推器的时候,大家都知道,金融股不可能直线飞到火箭上去,如果金融股按过去一年的涨法再涨一倍的话,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整个股市80%的市值是金融股,那我们就不是股市了,而是行业市。
所以任何一个行业,当它占到股市的总市值在30%以内的情况下,就意味着这个市场有几个助推器,就是你领一段,我领一段,他领一段。当一个市场中,一个行业占了50%,甚至是超过了50%的市值,意味着什么?这个市场没有后续,没有加速器了,为什么呢?当我来接棒了,但是我的市值只有5%,我翻三个跟头,我才能把指数拉上5%,但是你跌5%就能把市场拉下来10%,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就会出现一种结构性失调。
前两天的调整,我非常高兴。为什么呢?中国A股市场内在的结构性失调,呼吁着一个行业性的调整。行业性调整的目标,就是在2007年让金融股的市值占到总市值的30%以内,同时把能够成为第二、第三、第四个助推器的板块从目前的3%到5%,提高到10%以上。于是这个市场才可以持续。我们希望金融市场安全、持续、稳定,不是不要波动,而是在波动的过程当中有一个相当于我们接力棒比赛过程当中换手的过程。
李南:就是说在市场的行为上来看的话,板块轮动、各领风骚是一种平衡,其实市场内部所需要的一种均衡状态。
格林斯潘的预测
水皮:格林斯潘的预测不是政策的预测,他是表示一种担忧。当然,他相对明确地说,2007年的最后几个月美国经济可能会出现一个衰退。他的判断是基于美国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趋于稳定,这可能是进入一个增长周期中末期的征兆。但是美国商业经济学家联合会做了调查,跟他的判断正好相反,他们调查了47个主要金融学家的联合会或者金融机构,他们对整个美国经济的走势还是非常乐观的。
金岩石:对。就布坎南和格林斯潘而言,他们的思维模式是非常接近的。现在媒体把两个人的差异放大,布坎南刚刚讲完,美国经济非常健康,结果突然冒出一个格林斯潘的预期,可能发生衰退。我觉得格林斯潘是表示了一种可能性的担忧,两个人对美国经济本质性的判断,我不认为有实质性的差别。
因为不久前,格林斯潘还讲过美国的房市已经完成了它的调整,这是格林斯潘的原话。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媒体有可能是把这个消息放大了来解释,来找这两个人的差异,来解释市场目前的一种震动。
水皮:我觉得也是这样,美国股市对于美国经济来讲,就像一个晴雨表,这个晴雨表也不可能提前到一年左右,就做出反应,提前半年还可以接受。所以说格老的这个讲话,导致美国股市暴跌,可能性确实不大。
李南:还不如中国股市影响他们靠谱。
金岩石:这个我插一句,1996年当时在国会听证的时候,一位议员问格林斯潘老人家,你怎么看当前炙手可热的纳斯达克市场。他说非理性繁荣。非理性繁荣后来就成了一本书的名字,成为一种阶段性的描述。当时在格老说这句话的时候,第二天市场暴跌,但是两个星期之后指数上涨,收复失地,还继续上扬了1700点。
林园说“市”
林园
深圳市林园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深圳钱迷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水皮
《华夏时报》总编辑
一个全身行头不过百元,没有名表、名车,没有随从,甚至用一块三毛钱解决自己晚餐的人,会是“中国的巴菲特”吗?
他叫林园。根据他自己的阐述,他的炒股路线图如下:
■1989年底,林园以88.45元买入深发展股票,之后反复买卖这只股票,几个月后赢利12万元。
■1990年—1992年,林园称自己收集大量原野、锦兴、琼民源、深华新等原始股,上市后均翻了十几倍,到1992年其股票市值已超过1000万元。
■1993年—1994年,上证指数在跌到300多点的谷底后开始反复攀升,林园称自己此时以1000万入市。
■1995年—1998年,林园称自己在此期间的主力品种为深发展和四川长虹,几年下来,盈利水平一直在9倍左右。
■1999年—2001年,林园称自己在股市边打边撤,当2001年初上证指数跌到2100点的时候,他已经全线撤离A股市场。
■2003年,股市还在熊市的怀抱挣扎时,林园又杀了回来,将全部资金换成了贵州茅台、五粮液等股票。据称,截至2005年底,其市值已超过4亿。
李南:《财富非常道》,不说不知道。今天的两位嘉宾,一位是水皮,另外一位是大家耳熟能详、通常只能闻其声却很难见其人的股神林园。你每天看盘吗?
林园:基本上我不看,不买卖我就不看。
李南:你觉得牛市会到什么样点位,时间会是多长?
林园:老实说,我是判断不准的。在牛市里说大跌,犯错误的概率是很大的。
李南:你觉得什么时候会到牛市的中段?
林园:牛市中期的特征,就是很多股票都会涨。它不像牛市初期,只有龙头股、指标股会涨。
李南:我觉得去年什么都涨了啊。
林园:在牛熊交替时,有些东西实际上是恢复性的。跌多了,可能涨一点,那不叫牛市初期。真正的牛市初期是以龙头股为代表的股票涨。很多股票可能就是存量资金在那搞一搞,那是恢复性上涨,和牛市初期的龙头股上涨是不一样的。
李南:到了中期就是板块轮动的阶段了。
林园:不是板块。就是很多股票都能涨。
李南:是鸡犬升天吗?
林园:现在没有鸡犬升天,鸡犬升天可能是牛市中期,或偏晚期。
李南:晚期就鸡犬升天?
水皮:到最后实在是没有什么股票可以彻彻底底、放放心心地涨的时候,可能鸡犬升天的局面就会出现。反正这个股票没涨,那就涨一涨吧。
林园:牛市里面有两个板块能赚钱,一个是绩优的龙头股。它一定是大势的龙头,这个股票在初期、中期、末期会持续上涨,只是时间不一样。还有一个板块就是优质的小盘股。为什么小盘股能赚钱?因为它股本小,通过股本的扩张来赚钱,如果它实际的盈利也在高速增长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享受它的双重收益。这种股票就是牛市里面最能发挥的股票。
水皮:他跟你说的有一个前提,是绩优的小盘股,但是大家千万别听成小盘股就能涨。
一般来讲,在大牛市中,小盘股很难为大资金所青睐。因为大资金没法儿进出,所以如果是业绩不好的小盘股,不但不会出现他所说的双重效应,反而还会成为死亡板块。
以股东的身份调研
水皮:你是买了股票之后再去做调研,还是调研之后再去买股票的,顺序是怎样的?
林园:实际上是长期跟踪了以后我才会买。跟踪了以后,我会少量买入去调研。如果确实不错,就大量买入,然后再跟踪。
水皮:也就是说你还是小量买入之后,然后才会真正地去做调研,把时间花进去?
李南:在你少量买入之前,是凭着你的感觉?
林园:就是一种感觉,就像为什么你吃饭要拿筷子,它是一种条件反射。好公司都在我脑子里放着。
水皮:所以林园的投资方式,至少刚开始跟一般投资者是一样的。他凭着直觉觉得公司好,他就会买入。但是他可能跟很多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买入之后,他会正儿八经地把自己当成股东去搞调研。他会把自己融入进去,对自己的投资负责任。
李南:而且是一个人去做调研。所以有人就质疑说,这么大的资金量,可能是林园单枪匹马一个人做调研吗?
林园:人多没用的,人多反而会坏事。
李南:通常你去做调研,你会去哪些地方,去跟人聊天吗?你好像找过一帮学生到商店里,看一个公司产品的出厂日期?
林园:如果我看到在商店里有些产品还是几年前生产,虽然它没有有效期,但是一看就知道它的销售能力是有问题的。比如说我们要节约调研成本并判断一个公司的好坏,关键是看它是不是零库存、是不是在加班生产这个产品,那我就在当地请个人,让他到工厂里每天去转一圈,花一点小钱去看看。
水皮:当年杨百万在上海买股票,他当时也跟你一样。比如说他买新亚酒店的股票,他会自己时不时地溜达到南京路去,看看饭店所在地,看看今天上客率是多少,这个实际上都是可以看出来的。入住率高,他心里就比较踏实一点,至少说明他的经营状况不错。如果没什么人住,那报表做得再漂亮,他也不会相信的。但这种调研注定了是外部调研,他不可能深入到企业内部。人家不会真的一笔一笔给你来讲清楚,那是不可能的。
林园:高管也不会说。但是如果这个公司出现大的问题的话,我心里是清楚的。
寻找“赚钱机器”
水皮:你现在手上持续时间最长的股票,大概有多长时间?
林园:最长的就是五粮液,一上市我就买。2003年进行大幅度加仓。很多人觉得这价位高,实际上这不是最终的风险,企业经营是最终的风险。这种优质赚钱机器的公司,我们能拥有就不错了。
李南:赚钱机器的标准是什么?
林园:每年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它不断地盈利,不断地像印钞机一样把钱给你。
水皮:能够取得明确回报。有没有一些指标,你比如说市盈率也好,或者说净资产收益率也好,来衡量它就是一个赚钱机器?
林园:当然我们有自己的标准。我们投资股市,首先最重要的要点是什么?就是它的确定性。我首先一定要能算到它未来三年的账,比如说我今天买一只股票,那么它2007年、2008年、2009年每股盈利是多少,我要能算得到。
水皮:你这个话的境界,跟索罗斯差不多是一样的。索罗斯最害怕的就是不确定性。
李南:不确定性越大,不是收益越大吗?
林园:那不一定,确定性和收益没有直接的关系。确定性大,就能把股市上的风险化解掉。我所谓的确定性,也就是它盈利的确定性。如果你算不到,那你实际上在做赌博了。我认为按我的标准来说,95%以上的公司是算不到盈利的确定性的。
水皮:你是说95%的公司是充满着不确定性因素的?
林园:我不会去冒任何风险,我自己能掌握住任何我做的事。算账是通过我的调研、跟踪来进行的。
龙头、小盘加现金
林园:我给我自己的要求,是必须长期做有钱人,我不可能再倒退。那么对我的资产,我就要有一个长期的打算。我今天要做的事,我预想到未来三年是一个什么结果?这里边就有个资产配置的问题。我会配置17%~20%的等同于现金的资产。
水皮:就是说你不指望它涨的。
林园:每年的分红也足够我吃喝了。
李南:现金流就是这么来的。
水皮:所以只有这样,你才能扛得住。你的股票配置里,等同于现金的配置是17%,那么其他的配置呢?比如说在股价上能比较快地反映出预期的,这一部分能够配置多少?或者不管现在估值高低,相对长期来讲肯定会涨的股票,又会配置多少?
林园:这个问题要分情况看,你不同的时期配置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熊市里边,我就要配确定性非常高的,比如说,一定要能算到18个月的,18个月后一定要涨的公司,我就满仓加透支。
李南:你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满仓?
林园:全部都是满仓。
水皮:过去大熊市的两年中有一只股票涨10倍,叫苏宁电器,你有没有配置这个?
林园:我没有配置,熊市里面我就三只股票,五粮液、茅台和云南白药。这三只股票,它的毛利率不会变化,不会降价。这是熊市里的办法,到牛市里边方法就不一样了。牛市的特征就是持续上涨,根据牛市的不同时期,我的配置不一样。牛市里面什么股票最能涨?就是龙头股和优质的小盘股。那么我可能会把龙头和小盘股各占30%~40%,然后再加上一点现金配置。
李南:靠投资组合,去控制整个盘子的系统性风险。
林园:对。
水皮:这么说越来越像一个普通的股民了,越来越像长期被套牢的老股民了。但是他们的区别可能就在于套的品种不一样,结果肯定也不一样。
投资“高速增长期”公司
林园:对未来36个月内,我所投资的公司将要发生什么事,我是清楚的。我认为,三年后我的资产必上大台阶。为什么?我给企业算的账都是三年。那么怎么才能上大台阶,一定是你重仓的股票能够涨10倍,甚至20倍的。
李南:就是说三年之内涨10倍到20倍的股票,才能让你的资产上大台阶,要找这样的股票?
林园:对。
水皮:这是理想,一般人做不到的,我相信对林园来说也是一个目标。
林园:不是目标,我每三年一定都是上大台阶。三年什么股票最能涨?能涨10、20倍的股票,我已经给它画了像圈起来了。
水皮:哪些领域的公司?从基本面上来讲,或者从宏观面上来讲。
林园:基本面最能涨的,一定就是小投入大产出的,它一定是零库存,它目前又是全世界做得领先的企业,甚至是行业老大。它是“婴儿的股本,巨人的品牌”。品牌能保证盈利的确定性。
水皮:小型巨人企业,又带有垄断行业地位,是吧?
林园:对,它现在的盈利还很小,或者销售额还很小,但是它的这个势头已经出来了,我们指望着它的高速增长期。
水皮:我特别想知道,未来三年宏观面上,你觉得确定要发生的,我们一般人还不知道的事情有哪些?
林园:这个猜谜语的事我说不准,但是总的趋势是看好的。所以我说牛市里你看空,风险也很大。
水皮:这次牛市的时间,你是看三年呢,还是看一年半呢?
林园:至少现在我认为还不会结束,最起码未来三年里面还是维持牛市这种局面。
水皮:很乐观,这就果然是看到2010年以后了。
李南:那你对市场最终涨到5000点还是6000点,有判断吗?
林园:判断不了,那都是猜谜语。但是未来三年的牛股,就是从我给你说的这些股票圈圈里产生的。
李南:你现在圈了多少只?
林园:20多只,但是20多只可能有一半以上,它是不可能上涨10倍、20倍的,因为它不具备涨10倍、20倍的基本素质。我讲的基本素质,它体现在财富指标上,就是每股盈利应该是很高的,最好是50%以上的毛利率,并且毛利率变化一定是趋升的,或者至少稳定的。
水皮:还得越来越高,50%、60%、70%。
买点和卖点
李南:你怎么确认买点呢?你不管对这个公司的估值是怎样的,只要你觉得它合适,你就买,不管价位高还是低?
林园:对,因为我在乎的不是你价位的高低。我买的量的多少,是我最在乎的。很多股民一定关心的是这个价他能不能买。我认为一家好公司,如果说它已经透支两、三年,这个不叫风险,最多睡两年觉,等着。
水皮:你的意思最多套两年,在大牛市里让人家套两年。
林园:熊市也一样,因为我们算的是三年的账。三年股价必然到,这和大市没关系的。我的经验就是,不是说你股价高低就是买点。企业经营一定是进入高增长期了,盈利的增长比如30%以上,才是买点。这就是我们对一个行业,或者对一个企业的判断。买入的时候,首先是想它的风险,把三年的账算死。股票的特征是90%甚至以上的时间它都是在休眠。我试过一只股票,三年没涨,到第四年才开始涨,一年不到涨了32点。
李南:那你会怎么样,你会持有三年等它涨,还是说等它快涨的时候,你预测到了,然后你买进去?
林园:我就持有。
水皮:李南你说的是绝大部分股民的心态。他们做股票就是希望告诉他买哪个股票,明天就能启动,然后连续有10个涨停板。他们恨不得就是这样。
林园:如果有那个判断的话,我也不是林园了,那真是成神了。我也不知道这股票什么时候涨。股票不跌就是最好的结果,就有机会。
李南:但你抛出股票的标准是什么呢?
林园:抛出股票可能是很多种情况,一个是企业经营变坏了。如果毛利率降低的话,盈利就不确定了,我就抛出了。还有,就是我始终在市场上找最便宜的东西。
李南:你不是说你不管价格,怎么又找便宜的?
林园:那当然要管价格了。我找便宜的、可能有替代它的东西。比如他们是同类的公司,那么我去买我认为便宜的公司,可能我就要把现有的公司卖掉。可能这公司还会创新高,但我要找最便宜的公司。
李南:虽然你持有的是二十只股票,但其实你会关注五六十只股票,因为他们的同行你全部都要跑去看。
林园:对,我只是说A股里边,我就是这二十几只,出了这个圈子咱不管。未来三年企业的盈利怎么算?比如说茅台,现在公布的业绩大概是58倍到59倍。那么我给茅台算了个账,如果茅台保持零库存的话,我认为未来三年会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长。那么我算到2009年,2007、2008、2009年的PE又涨到19倍了。我们认为茅台酒的合理PE应该在60倍以上。
水皮:就是说现在买,你也是可以接受的。
林园:可以接受。就是算PE从19倍到60倍,我还赚三倍。
做基民,还是做股民?
水皮《华夏时报》总编辑
吴浩中信建投证券公司投资策略研究员
一种新的争论,在基金购买者与股票购买者之间泛滥开来。
去年买基金的那些幸运儿们甚至赚到了翻倍的钱,也有比这些幸运儿更为幸运的,他们通过买卖某只股票赚了几倍的钱。
谁比谁强的争论自然而然地发生,并左右着那些正一脚踏入股市的新兵们。“我善理财,比你专业。”“我善买卖,比你聪明。”各种声音此起彼伏,牛市也继续轰隆隆地开往2007的春节。
泡沫论在股市重新开始流传,正如目前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一样,有人看到5000点,有人看到8000点,而反对的声音则说:“看吧,明天你就被打回原形了。”
李南:《财富非常道》,不说不知道。今天我看到成思危老先生的文章,就股市泡沫、上市公司质量以及牛市中的赢家和输家三方面展开论述。之前我们知道他谈到股票泡沫的问题,包括中国内地上市公司70%都达不到国际标准,后来股市真跌的时候,这就成为理由之一。
水皮:他这篇文章是一个正面的回应,我跟成思危有过交往,一年多前我们专门谈过这三个问题。我对他的思路比较熟悉,他是一个谨慎的乐观主义者,在大熊市的时候,也是比较谨慎地看问题。
李南:什么时候都是谨慎看。
水皮:当时他有一篇文章叫《恢复股市本来面目》,他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也说,相信中国证监会经过两到三年整顿会进入到一个上升通道,他坚信这一点。实际上,成先生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已经警告过,说现在涨得太快,股指短期就会有泡沫,所以一定要谨慎。涨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想到安全,跌的时候不必恐慌。实际上他把自己讲的很多话完整地拿了出来,告诉大家他的真实全面的观点是怎样的。
吴浩:我觉得大家不要把文章刊登时间和股市涨跌绝对对应起来,好像他一刊登这篇文章股市就看空了,一刊登那篇文章就看好了,不能这么去对应。当然大家确实很重视这篇文章。
水皮:国内的《金融时报》刊登了成思危先生的全部文章,前几天是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的。
吴浩:我觉得关键要看里面的论据,其中提到中国有质量的上市公司不是很多,只有400家,他还举例子,其实也就只有300家和这个是吻合的。
李南:而且基金公司持有的股票也就300家。
吴浩:这几个数字吻合起来很有参考意义。
水皮:我觉得他已经是非常乐观了,因为过去两年,所谓同行分析中国市场有投资价值的就100家。
李南:他说我认为现在投资者要谨慎,不要受舆论误导,这话什么时候都没有错。
吴浩:这是股市投资哲理,这是我前面提的第一点。第二点他最后也提到股市上涨一定是螺旋式的上涨,我觉得这句话非常符合现在这个市场的行情和中国经济,你要指望直线上涨,或者像去年四季度九十度撬角上涨确实不现实,而且涨多了得回来。但螺旋式,缓慢式的,涨一涨、跌一跌这种比较正常。
水皮:很少有人在大涨、大跌时保持清醒。
防范利益输送
李南:今天还有一条消息,为了防范基金公司可能出现的利益输送问题,基金监管部门正在积极酝酿成立公平交易小组,记得当时我们也谈到过利益输送问题。
吴浩:这是一个联合行动,原来只是证监会或者交易所,现在通过证监会、交易所和登记公司三方联合起来,形成这种数据库的监控。原来大家只认为可能有猫腻,但是你要有数据,就像以前咱们说基金黑幕,大量数据最后体现出确实是有黑幕。
水皮:如果做了输送又怎么样?
李南:肯定受惩罚。因为现在会开通基金专户理财,这是禁止一个基金经理可能会管不同类别的账户基金的。基金创新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多,就越可能导致利益输送。
水皮:封闭式基金向开放式基金的利益输送是很常见的。在开放式基金大量建仓之前,让封闭式基金把股价打压至低位,对于即将拉升或股价有望飙升的股票,封闭式基金直接卖给开放式基金,而在开放式基金成功逃顶之后,封闭式基金还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放哨。
李南:最近整个基金感觉就是一下子火暴,现在很火,有个数据说上周基金开户总数是16.6万户,那也就是说日均开户是3.3万户,再往前的话,一月份日均开户数是9.3万户,降得非常厉害,也有传闻说基金面临很大的赎回压力。
吴浩:我记忆特别深刻,就在元旦前后,发现很多人排大队去买基金,买基金的人急得不得了,“能不能让我插队,我先把钱存进去把基金买到”。那时候在生活当中能感觉到基金被炒的热度。
李南: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存款以外的金融资产。
水皮:我今年不看好基金,并不是说最近几天下调,或者有一个巨幅的调整,我一直不看好基金今年的操作能力。因为在这种振荡市中间,基金不好把握,再加上赎回压力,很容易搞不好两面完。
吴浩:我一直在说在元旦前这段行情不是拉得特别急嘛,很多都是归结于钱太多了,基金接了很多钱,没办法,一天做四百亿,这种例子很极端。我说别高兴得太早,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因为这部分新进来的基民,套利欲望特别强。
李南:心态不稳。
吴浩:而且只要市场一出现剧烈波动,他首先想要跑,不陪你玩。这种心态在元旦前后这段时间当中体现特别充分,冲进来很急迫,撤出去也很急迫。
李南:你会发现最近这几天时间中国国航跌18%,远远超过了同期上证指数的跌幅,到底是因为赎回压力下跌,还是因为下跌他们去赎回?
吴浩:我觉得从这些优质股票来讲,基本面肯定没有出现任何变化。变化的就是基金心态的变化。这种抛售意愿取决于赎回,基金经理面对大的赎回压力没有办法,只能兑现,把钱还给浮躁的基民。
你的“基”肥了吗?
李南:我是一个新基民,我的体会是这样,我觉得如果是今年我们确定股指还往上涨的话,买指数型基金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因为很难把握。我还有一个感想,基金它毕竟是专家理财,它会有一个投资组合,个人很难把风险如此分散,如果我不指望基金能够带来去年50%、60%的回报,那么我用怎样的一个心态去投资基金?
水皮:但是我跟你讲,现在90%以上的基民是以炒股心态在买卖基金。
李南:但同时他们又是一个储蓄的心态。今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说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说,投资有三个误区,第一个误区不要把基金当储蓄。很多人是把存款拿出来买基金,认为基金是一种回报稳定的存款,这种心理要不得。其实它既不稳定,也不是存款。
水皮:这跟推销机构误导有关,所以证监会主席对机构警告也是这样,一定要做好投资者风险教育工作,要知道基金到底是什么东西。基金特点就是长期、稳定、波幅比较好,适用于没有心脏病的投资者。如果你是血压比较高的投资者,你最好做这样的品种。它的特点就是比较平稳。
吴浩:可是非常不符合您讲的特点,上周暴跌,我看了一篇文章,有的基金跌了7%,甚至到8%,可见它的重仓股基本上跌停。
李南:前一段基民见面怎么说,你的“基”又肥了吗?特亲切。这两天,你的“基”放血了吗?有人说我杀了一只“基”。
吴浩:还好杀得早。
水皮:这个说法让我想起以前养电子宠物,一点点长大。养这个东西需要一点一点来看,现在大家心态的确太浮躁。你这种心态还不如直接炒股。
吴浩:我觉得,今天中国证券报刊登的证监会基金部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提了几点确实非常好。第一,把基金当储蓄的误区。现在确实有很多人把存款大搬家,不管是定期还是活期,全部都转过来做基金,这肯定要不得。第二,把理财当发财的误区。因为现在很多银行都推出某某人民币理财产品,大家觉得只要买肯定没问题。因为理财产品很诱人,预测收益率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空间显得特别大,感觉没有什么风险,这肯定也要不得。第三,把投机当投资的误区。就像我们刚刚说的基金本来是一种长线品种,现在全把它当股票做,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投机品种,一天7%、8%,今天没有看,肯定基金的净值又是大幅拉升。
水皮:这是新的投资者正常的反应。市场上有个规律,老股民喜跌怕涨,因为涨的话很可能指数在涨,自己手上的品种并不涨,指数涨得越高,实际上承担的风险越大。大家都知道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如果跌起来,你的股票还没涨,或者刚刚想涨,大盘就调整,你的股票也会跌。但新股民不一样,新股民是喜涨怕跌,一涨他就认为自己在挣钱。
吴浩:这好理解,没有做空机制,只有手上有股票才能赚钱。
水皮:老股民会有另外一种预期,大盘企稳之后,就给了我的股票有可能跑赢大盘的机会,下一步就有可能是我的股票涨。这种抗跌心态,新股民不行,他们很脆弱,一看跌了,做股票还能赔钱,谁也没告诉过我啊。
李南:我一直觉得基金做长线,我跟研究基金的人聊天,我说你告诉我,基金是不是做长线的,他跟我说,基金本身作为投资工具是长线品种,但是对任何一只基金你都可能不一定长期持有。比如说牛市时你可能买指数型基金,但是调整时你可能买平衡型基金。你一直在买基金,但是并不意味着在中国市场上一只基金可以长期适用20年。目前的中国市场上,他觉得应该是换基金,不能够总是持有一只基金。
该不该信传闻
李南:基金公平交易监控小组其实是为了让基民能够放心,怎么样能让股民放心呢?
水皮:基金市值的披露已经算快的了,天天都在披露。
李南:证监会有一个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我觉得如果能够把整个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再推进一步,其实有助于整个市场健康和透明的,而且有人问我,李南你做这个节目后消息肯定特别多,买股票就特别好买。说实话,我消息真的很多,但是消息多只能增加你赔钱的机会。我不知道你们两个是什么感觉?
水皮:你们券商也听消息吗?
吴浩:当然听了,肯定是听的。
李南:听谁的消息?关键是信息源来自哪里,信息源是不是可靠?
吴浩:我觉得这种心态其实在每个投资者身上都会折射出来。因为大家都想走捷径,都有投资侥幸心理。
水皮:我现在肯定不听消息,因为我在听消息上吃过大亏。1996年时,我跟西北的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关系非常非常好。市场有传闻时,他都会给我很肯定的说法、跟市场完全相反的说法,而且我也从中受益。比如市场说股票送配方式非常好,他的确告诉我什么送配都没有,结果他们开完董事会,公布下去之后真的什么都没有。
他们当初这么做是为了配合机构建仓,结果涨得好好的股票一下子就停了。我也建仓,他就说在这个时候不配合机构,所以我们没有任何方案。但是我们公司是好股票,跌到一定地步可以拿。按照他的想法他会把公司最好的资产置入进去,当然也有高额的配股方案。大家一算这个非常棒,除完权之后每个单股利润把新资产置换进来还能高于原来没有除权前的单股利润。他自己也非常乐观,自己家里人也买股票,他夫人也在股价翻倍之后杀进去,但是他想不到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自己也不知道随后面就被双规了。所以他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方案得不到批准,就因为管理层对他已经不信任。但是他自己无法知道。
吴浩:我觉得水皮说的是一个非常失败的例子,我想提醒你,最近这一段行情消息真的很准。这是很多股票的现象。这一段行情当中最明显的特点,大概是近两周信息不对称的股票涨幅最大。
李南:所以目前管理层已经开始关注这些现象,为什么出台这样的法规,就是对你们这些券商要有所规范和警惕。
吴浩:尤其是一些ST的股票,因为大家都知道ST公司质量很差,就有人很想去重组它,有一点点消息这些ST马上涨停。从两块钱、三块钱就这么一点一点地涨上去了。
李南:我给你们俩做一个测试,这是《证券时报》的测试,您认为当前上市公司传闻满天飞的问题,是否比以往更严重?
水皮:那肯定是更严重。总归不管是真是假,都想弄点东西。
吴浩:这一阶段很严重。
李南: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更严重的是50.48%,认为变化不大的是40%,认为减少的是8.64%。另一个问题,你投资股票是否会根据上市公司传闻来操作?
水皮:我更愿意相信有产业背景做支撑的这种所谓传闻。
李南:还有个问题,您对上市公司就传闻的信息披露如澄清是否满意?
吴浩:非常不满意,基本上都没有披露。
水皮:信息不对称是绝对的,对称是相对的。就像很多公司都是借壳上市,但外面的人都不知道借哪个壳,只有券商自己心里最明白。
股市大跌,杀基还是换基?
水皮《华夏时报》总编辑
王群航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多数人赚钱,少数人亏钱的时代,一个月前尚在,一个月之后,便如黄鹤般远去不返。
股市大跌,割肉的割肉,平仓的平仓,那些曾经呼风唤雨的基金经理们,面对天量的赎回,似乎也毫无办法。
命运是如此的捉弄人,一个月前还翻了一倍的财富,眨眼之间缩水一半。
“你杀‘基’没?”
“我放血了。”
千万别以为,清晨公园里老头老太们之间的这段戏谑,是在讨论吃不吃鸡的问题,而是他们同属基民。
作为对风险并不是那么强烈偏好的基民们,市场掉头向下了,我的基金怎么办?
李南:《财富非常道》,不说不知道。最近关于基金的动态我们很关注。比如说大跌之后,会有几只新的基金可以到市场中来了。
王群航:现在从媒体上看,申购的还是比较多的。但是从我接触的投资者来看,有些人已经产生恐慌了,问是不是要赎回。如果认为这次调整还会时间很长,还会幅度很大的话,就最好从一些高风险基金里出来;如果认为市场调整没关系,那可以继续申购。
水皮:调整时间越长,实际上对基金经理或者基金后市压力会越大。
王群航:做股票的基金风险就很大,因为证券法规定,60%仓位是必须要有的。行情再跌,他都必须有60%的股票。如果股票跌的话,它的净值就会跌,股票型基金的风险比较大。
李南:这一轮下跌的时候,很多股票就黄鹤一去不复返了,跌得就没影了。对于基金,现在我们需不需要斩仓?在你不看好股票的时候,或者说你是长线投资,要拿五年十年,所以你需不需要做个调整?
王群航:首先要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等基础市场有一个基本的分析和判断,如果中长期你对股票市场不看好,后面还要继续调整,那你就从股票型基金里出来。
李南:你的中长期指的多长时间?
王群航:比如说半年、一年,或者至少三个月以上。如果你认为后市是短线振荡,后市还有可能上涨到4000点、5000点,那你就继续持有。
水皮:我个人是不做基金的。讲到基金的话题,我倒认为就这一轮暴跌来看,如果同样是做投资,做基民的要比做股民的可能幸运一点,因为很少出现基金跌40%。但是炒股跌40%、50%的大有人在。这就体现出了基金的优势,它是一个多元化分配,所以跌起来的话,很少会出现连续跌停式的损失,这也是基金的优势,所以有一些股民去做了基民。
王群航:我觉得基金公司是专业的投资机构,他们有一群人专门在研究怎么投资,所以它盈利的概率比一般人要高。基金,作为一个专业机构,在投资时有它的规则。比方说基金规定ST不能买,亏损在多少不能买,或者净资产收益率在多少以下的不能买,这是铁律。
应对下跌
李南:那你给我们提些建议,比如我现在是个老基民,我现在手头有基金的话,目前这样一个阶段,我应该怎么样来处理。我要是个新基民,应该怎么样来处理。先从老基民开始谈,要不要杀基,还是换基。
王群航:我觉得首先要看一下自己买的是什么基金,他可以把这些基金这一段期间整个业绩状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他如果还看好股票市场和后市的话,再买一些近半年总体来讲业绩表现还比较好的,如果这时候他害怕了,可以先放到货币市场基金来。
我为什么要重点讲货币市场基金,因为股市下跌的话,基金净值也在跌。买货币市场基金的话,至少能够不跌,还能有微弱的收益在里面。唯一跟股票市场风险绝缘了的,就是货币市场基金。
水皮:这是一个理财的概念,就是首先让你手上的钱有一个安全系数,而且在确保安全系数的基础上,再去谋求增值的系数。
王群航:高收益,一定要先讲安全。有个基金,去年净值增长了182%,但并不是它所有的持有人,我估计顶多10%的持有人能拿到它增长的180%,大部分持有人都中间换手而没有得到。看一下基金去年整个申购赎回数,年初的规模是12亿份,年底的规模是13亿份,然后去年申购量是14亿份,赎回量13亿份,所以你把这些数据一摊开以后,基本上都是换手了。
水皮:所以换手率100%。
王群航:对,一百还多一点。不能因为去年收益高,就永远想那个高收益。市场是有波动、有调整的,所以一定要学会控制风险。先控制风险,保证资金不受损失,然后再去做的话就好了。
李南:我觉得不能一篮子全变成货币基金,我也得在基金里面有个配置。我可能有一部分,把它变成确实没有任何风险的货币市场基金,另外,指数基金我还需不需要拿?就整个配置而言,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王群航:不同类型的基金,它的风险收益特征不同。指数型基金的净值波动曲线和指数是一样的。如果后市的指数是跌的,它肯定跌。我对指数基金都不是太看好。股票型基金,它还有看好的空间和机会。因为股票型基金,它有一种叫积极型风格,基金经理要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去做,在盘整的时段里面,他有可能做好。
水皮:前两天有个资料,说韩国现在也基本上有散户化的倾向。为什么?就是因为最近两年韩国的股票市场也是大涨,突破了1000点之后到了1700点。在过去27个月中间,涨了70%。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基民也觉得还不如自己炒呢。
李南:目前有很多基金要发行,比如景顺、长城、易民、广发、还有华宝新业等等基金,那你觉得目前是选择新的还是选择老的呢?
王群航:如果从大策略来看的话,我一贯是赞成老基金。如果你对后市看好,比方说下个礼拜涨,你买个新基金的话,发行期现在基本上是一个礼拜,然后还有个建仓期。
别被基金误导
李南:我看到有人给新基民做一些投资的建议,说基民投资有三重境界。第一个是牢记,整天就是算着自己的涨跌盈亏,今天涨了一分,明天涨了一厘,天天看;第二就是惦记,这时候不为波段所动了,但是还时不时惦记着,一个星期看一次,一个月惦记一下;第三层境界,修炼到一定火候的时候就忘记。
我记得我做一个采访的时候,有一个国外基金的经理,他跟我说,其实每过一年你就看一下基金组合有什么变化,然后再做个调整,对自己进行加减或者换品种就可以了,这是基民投资的三种境界。
水皮:你刚才讲的可能是国外投资者的经验。国外投资者相对稳定,包括像美国基金,公共基金投资者一般连续几年,年回报可以在15%左右,你当然是可以不用看,因为它本身波动也不是特别大。很多基金业绩是靠基金经理的专业理财本能替你赢的,它不是靠赢指数赢的,是靠赢个股赢来的。
王群航:长期投资,是基金公司对市场最大的一个误导。基金公司自己是做投资的,它的业务是要走长期投资,但是基民买基金的话,不可能对某家公司的某一只基金长期投资。我在外面去讲课的时候就碰到过一个人,他就跟我说,王老师,我买基金五年了,算不算长期投资?所以我觉得挺可笑的,每一家基金公司在宣传每个基金的时候都讲要长期投资,这就是一个误导。本身市场有波动,基金公司的人也有波动,基金经理的水平有波动,这样的话,我就要在市场适合投资时,选择哪类基金适合投资,然后我再去做。另外哪个公司好,我再去做哪一个,公司很差的我肯定是不会做。
水皮:你同样要选择,要挑选,要有研究。
王群航:对,所以我讲长期投资不是绝对的,不是孤立的,不是僵化的,而是一种相对的长期投资,是一种灵活的长期投资。这段时间我买这个基金,那段时间我买那个基金。
李南:这跟炒股票有什么区别?基金现在200多只,以后四五百只的时候比炒股还难了。
王群航:哪些基金业绩好,我们就买它的,哪些公司业绩差我们就赎回;第二个方面就是说股市好的时候,我们做股票型基金。2001年到2004年的时候,连续四年,那时候股票型基金肯定是不能做,年年是亏损。那就做货币市场基金,2005年底的时候,货币市场基金的市场占有是49%。到了2006年底的时候,货币市场基金被赎回了一千多个亿。我这段时间做这个基金,下段时间做那个基金,投资基金是一个长期投资,但不是对某一个公司,某一个基金长期投资。
李南:多久看一次比较合适?本来我买基金就图个省心,还让我像盯股票一样,就不省心了。
王群航:你自己的钱,你肯定要看。你不每天看的话,每个星期看也行。周排名,月排名,季度排名。公司的股票投资管理能力高,基金净值增长快,排在前面的话,那我先买它。今年,有的基金净值都翻番了,有的净值才涨到20%到30%。对这些公司,不要看排名,要看绝对收益,人家都翻番了,你才百分之二十几,我早就赎回了,根本不持有了。
李南:它历史上做得好,不一定未来做得好,是吗?
王群航:从逻辑上面讲是这样的。但是从概率上讲的话,过去好的话,将来好的概率要高。
李南:据说管理层前几天给几大基金公司开会,提醒他们说,要重塑价值投资理念,不要炒垃圾股等等,有这样的事情吗?
王群航:事情我也听说了。确实是对的,这次的暴跌,从净值变化来看,确实有一些小公司的小基金净值跌得非常快,那就说明他这次抓的是股市暴跌的品种,有一些大公司基金净值下跌比较慢,这就是价值投资理念和公司治理的问题。
水皮:涨的时候大家就看不见这些问题。跌时,水落石出,大家一眼就看出来谁在裸泳了。
中国流动性大考(1)
水皮《华夏时报》总编辑
夏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2007年3月12日上午10时,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一楼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招待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我国货币政策答记者问。
2007年,人民币升值将进一步加速,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可能比往年更为棘手。而从年初开始,央行便频繁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收紧流动性。在此背景下,今年的货币政策将有哪些最新的动向?
在这次发布会上,周小川行长给全年货币政策走向定调。
李南:《财富非常道》,不说不知道。今天上午,周小川行长和薄熙来部长参加了全国两会的新闻发布会。夏所长,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想,先说说对小川行长的感觉?
夏斌:两个感觉:一个是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定的一些方针、政策做了进一步的宣传、解读;二是谈到了金融服务。原来的行长们是不讲这个的。
水皮:没有人提汇率的问题,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另外,周小川两次回答问题都涉及到股市,这在以往是比较少的。更有意思的是,提问的不是国内记者,一个是日本的记者,一个是美国的记者。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中国的资本市场跟境外的资本市场联系是非常强的。
李南:其实最关心的还是流动性问题。那两个记者问的还是中国这么多钱央行准备怎么办。我们看到春节之后央行上调准备金率,大量发行央行票据,在3月8日发行了带有惩罚性质的1100亿的定向票据,而且发行利率是3.1%,比以前低。央行今年收紧货币的姿态已经有端倪了,而且力度非常大。我们担心,钱会不会收多了?要是收多了也不好办啊。
夏斌:央行也不是简单地一味地收,收还是放,是根据宏观调控目标、经济调控目标,以及央行对于经济的判断——社会上应该存在多少货币,不会对物价形成压力。
水皮:现在M2的增长是16%,超过了韩国的15%。周小川提到,流动性过剩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问题。日本以前一直是零利率,现在好不容易才到0.5%,美国高一点,我们国内的利率也很低,在2.5%左右。这么低的利率,存钱就是事实上的贬值。
李南:所以前一阵日元利率上调,引起各国股市下跌,大家说是因为人家拿日元提前还钱去了。
水皮:是日元的套利交易。
李南:全世界钱都多,只有中国收紧,这也不太公平吧?
夏斌:这里面有几个问题,一个就是全世界流动性过剩,从2001年开始,格林斯潘一直执行低利率政策来刺激美国的经济。当然从2004年开始慢慢涨到现在,但现在美国新的中央银行又停止了低利率政策,起码是出现了停止的迹象,利率不涨了。美国的中央银行为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大量发行债券,引起了世界性的流动性过剩。
水皮:主要是我们买。
夏斌:第二块是日本,日本的经济低迷了十年,好不容易走出来了。长期低迷的时期一直靠低利率政策甚至于零利率政策刺激经济。美国、日本是世界两大经济强国,美元、日元两种货币都是国际结算货币,因此在全世界造成了流动性过剩。
这是讲全球的货币多。国内的流动性过剩,和这还不完全是一回事。中国现在人民币资本项目还没有完全放开,我们的货币多和我们的调控政策相关。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的墙没有完全打开,外国货币多但不让随便进来。当然进来的也有,违法违规进来的也有。
李南:您觉得从国外偷偷进来的这部分多不多?
夏斌:我也没有做过专门的数字分析,实际上是很难的,因为没有正规的统计报表。
李南:统计很难,但进来不难,是吗?
夏斌:进来也难,我想也有风险。
李南:有人说地下钱庄一天能进多少亿的。
夏斌:对整个国家的宏观数据来说,这个钱还是很少的。
中国流动性大考(2)
水皮:你觉得热钱是可以控制住的?
夏斌:应该想尽办法控制,一直坚持控制。
水皮:那现在是不是有点控制不住的迹象?
夏斌:我觉得基本上还是能够控制,但很多政策需要调整。
汇率口水战的背后
李南:控制流动性,减少贸易顺差是很重要的一块。但如果顺差减少了,美国发行的国债谁来买啊?中国大量的贸易顺差都买了美国国债。
夏斌:中国大量廉价劳动力生产了大量产品出口美国,使得美国东西价格便宜,得利的是老百姓。
水皮:小川行长算了笔账说,中美贸易基本上是平衡的,为什么呢?他说了几个数,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有一部分是日本、韩国企业在中国设厂生产的产品。另外一个,大量的美国企业进入中国,这部分应该算是美国的企业。再加上其他方面的一些服务性贸易顺差,加在一起就差不多了。
李南:买卖一定是双赢的,大家都有利可图才能做得下去。
夏斌:从这个方面来看,我们也要认识到汇率不是完全能够解决现在的顺差问题,汇率的作用在减弱。
李南:也有一些媒体评论,说鲍尔森也明白不是汇率这么容易解决的问题,他只是以汇率为借口迫使中国金融自由化。
夏斌:鲍尔森是投资银行出来的人,代表着华尔街的利益,他很清楚他要什么。对于美国来说,跟中国的贸易项下的逆差,一时半时是改不了的。而他以逆差为借口,要求金融领域进一步放开,在这方面赚我们的钱。他要求中国金融机构的持股也要开放,金融机构自由进出,包括外汇资金的自由进出。我认为,这恰恰是中国目前阶段要当心的。
开放会有大量外汇流入,像东南亚金融危机一样,大量地流入,再大量地流出。
水皮:最怕的是大量流出。
夏斌:我认为当前政府还是挺清醒的,温总理今年工作的几大任务中,有一大任务提的是要提高金融开放的质量与水平。第一点就是要尽快制定金融开放的总体规划,有一句原则性的话,讲的是开放中也要谨慎。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就是“要以我们中国为主”。
水皮:薄熙来在会上透露,外资并购徐工还没有批。
李南:你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水皮:我的意思就是,美国真正跟中国打交道的人是不会在乎中国的贸易顺差的,因为他知道很多都是他们自己的跨国资本搞的。
今后十年国际上还有十万亿的制造业产能会到中国,而且会以并购中国龙头企业的方式实现。
夏斌:它们的产品在这儿生产。
水皮:然后出去,贸易逆差会越来越大。
把钱花到国外去
李南:他们通过金融服务也挣到了钱。我记得你也说过,咱们的商业银行也可以做并购。我们自己做不行吗?
夏斌:中国要尽快发展私募股权基金,另外,我们的中小企业、有活力的企业,甚至一些股份制改造的国有企业,资本性都不够,要抓紧时间充实资本金。
上市是一个方式,对不合上市条件的企业,风险投资也是一个方式,或者更直截了当的就是私募股权基金,把机构的、老百姓的资金,通过基金形式去参股、投资、收购。
水皮:但是搞不好就会被戴上高息揽存或者非法融资的帽子。
夏斌:我原来搞过高息揽存的调研,如果说从投资公司的组织形式来说,法律上是没有障碍的,只是具体操作的细节上还是有一点障碍。政府应该重视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国内资金害怕物价上涨寻找投资出口,另一方面是我们很多发展需要资金却没有资金,这是我们的金融没搞好,我们的融资结构、融资体系没搞好。
李南:现在国内钱还是很多的。前一段时间,有一个银行分了5个亿的基金额度,结果那天刚开始一分钟就卖了6个亿,爆了。
水皮:现在都限量发行。
李南:今年整个货币政策从目前的取向来看,收得很快,比如正在成立中的外汇投资管理公司。
夏斌:方向还是为了解决流动性,主要是解决过多的外汇储备。如果加以积极的运用,是符合国家的战略投资,提高国家整体的经济竞争力。
水皮:我们以前主要是买美国的债券。
李南:对,国债。
夏斌:这都是保密的,我也不知道,网上说是60%。
李南:您觉得这事靠谱吗?
夏斌:差不多,我们不公开的话,从美国方面能看出来,它有统计的。所以外汇投资公司一成立,到底管理多少钱,我认为可能会有一定的额度,咱们即使发也不会一步到位。比如我们先试一试,弄个400亿、500亿,练一练手,这么多钱拿去买什么、到哪里买?
水皮:会不会赔啊?
夏斌:要是操作不慎的话,会出问题的。但我觉得这些问题用不着专家在媒体上公开讨论,我相信国家有关部门里很多高素质的人,会去研究什么时候买、买什么,是买实体的东西,还是买金融的东西,是买股权,还是买产品比如说石油、黄金等。
水皮:生产资料。
夏斌:有些重要的,我们稀缺的。
李南:对,有战略意义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要很好地算。我们一边算,一边我们还要了解世界经济的趋势。也就是说人家是一种什么状况,现在提防着什么,说到底,这是一种资金的博弈。
水皮:是不是也存在着对海外股市的投资?因为前段时间韩国有过这个说法,韩国也是外汇多,国家就明确地说拿出来去炒股。
夏斌:这个我说不清楚,但是我在想,作为一个战略性投资,一些战略性产业、战略性行业,甚至一些战略性企业,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要它的股权。我们现在有时候收购油田,都是以买股票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也不是不可能。
我去年五六月份提出7000亿美金外汇储备就够了。外汇多了,我们当然也可以去花、疏导。其中也包括让老百姓去换汇,到外面去投资。
李南:比如QDII?
夏斌:但是QDII还没做好啊。
水皮:我就特别担心,我们有没有在华尔街市场上进进出出的、沉浸了多少年的会操盘的人,包括我们的管理层中间有没有类似这样的人才,他们会对大势有较好的判断。
流动性考验央行
李南:我再问一个问题,央行对货币量的调控,会不会影响到资产价格,今年会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
夏斌:那就看它放和收的度了。
水皮:这话的风格越来越像格林斯潘。格林斯潘十年前发表《非理性繁荣》时的讲话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我不以调控资产价格为目标,但是我非常关注。
李南:流动性,今年到底会收成什么样子?
夏斌:还是会按照央行的指导性意见,比如货币供应量M2增长16%什么的。但是我认为,这些东西要注意,要考虑到中国金融市场结构的变化。什么意思呢?就算货币供应量基本控制住了,但在贷款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结构的问题,因为除了投入实体经济,股票、债券各种商业票据都有。我们要注意结构不要出现扭曲。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没有像成熟的市场经济那样,所以很多的风险简单用经济概念很难判断。央行说要关注银行的流动性,我说也要关注企业的流动性。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实体经济在做,实体经济从市场上能够拿到多少钱,实际拿到多少钱,这一点非常重要。
红酒:最浪漫的投资
路志明北京醉酷绿领庄园执行董事
班世强美国花旗银行北京分行私人银行部董事
与法国人和美国人相比,中国人的葡萄酒消费量非常低。麦格理证券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均葡萄酒年消费量仅有0.3升,而美国人是12升,法国人的消费量高达59升。不过这种情况现在正在改变,葡萄酒消费也将和其他许多西方事物一样日益渗透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过去5年来,中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大约增长了一倍。
随着国内红酒爱好者的慢慢增加,红酒收藏和投资的热度也在不断升温。现在,红酒迷们聚在一起,谈论的不光是红酒醇美,还有收藏投资的心得。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生前珍藏的一窖葡萄酒在巴黎高价拍出,比估价高出一倍多;一瓶法国西部的“阿马尼亚克”被人以1300欧元的高价买走,而它的实价超不过100欧元……
李南:《财富非常道》,不说不知道。今天我们要谈谈红酒如何进行投资。
路志明:投资红酒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己买完了让别人去喝,赚中间的利润。另外一种就是买回来窖存,酒在不断地升值,虽然升值空间并不是这么大,但是你可以慢慢享用它。
李南:1998年的拉菲,2006年初的时候,单瓶售价是103英镑,但到了2006年底的时候,已经到了198英镑了。就是说,当年的投资回报率可以达到90%。为什么酒会有这样好的投资前景,客户到底看好的是什么?
班世强:我觉得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比如聚会的时候,某人忽然拿出一瓶某一年的拉菲让大家喝,会突然间让人感觉到这个人很有品位。
不可再生的投资品
路志明:像钻石珠宝这些投资品,除了世界上只有一两颗的极品宝石外,都是可复制的,就是说宝石永远开采不完。而红酒是不可再生的,喝一瓶少一瓶,这是由产量决定的。
李南:白兰地,比如干邑能不能投资?
路志明:白兰地属于高酒精的蒸馏酒。高酒精的酒,就像茅台、五粮液,不管喝哪一年的,它的味道都差不多,没有很大的年份区别。葡萄酒则不同,很看重年份区别。今年是好年景,那么酿出的酒都特别有生命力,大家都看好。
李南:北京现在出现了红酒的投资,也出现了一些红酒的基金,它们一般是怎么做的?
路志明:最典型的一类,就是买酒花。比如说,很多专家认为2006年是一个特好的年份,在法国波尔多地区,阳光滋润,葡萄强壮,非常好,预计2006年是一个大好年。那么在酒还没有出厂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把钱放在了一个基金里面,或者是放到一个公司里面,买期酒了。酒一出来还没有上市就先到地窖里去,市场上见到的酒越来越少,价格也越炒越高,附加值就出来了。
李南:我觉得这有点像股票的坐庄,就是垄断嘛!
路志明:你说是垄断,我不认为是垄断,为什么呢?因为真正有储藏价值的红酒必须有一段很长的储藏期。一般来说,酒在出厂灌瓶后,15年以后才是最佳饮用状态。如果没有人去储藏它爱护它15年的话,它可能两岁的时候就被人喝掉了。那么真正的美味,它的最美好的那个旺盛期都没有到来,就已经被毁灭了。
李南:为什么大家一谈到投资葡萄酒,都是五大酒庄的拉菲、拉图什么的?
班世强:好酒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好多著名的酒庄,都有很多年的历史,有的甚至有150年的历史了,它的葡萄树一直长在那里,结出来的葡萄和只有几年历史的葡萄秧苗结出来的葡萄,酿出来的酒那是有天壤之别的。
李南:老藤的葡萄酿的酒更具有投资价值是吗?
班世强:价值非常高。我们在市场上所能接触到的绝大多数葡萄酒,是不具有投资价值的。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被业界称为投资级的葡萄酒的,是指可以长期地收藏,并随时间延长而升值的葡萄酒,目前仅有不到百种品牌的投资级葡萄酒。而且这些酒的产量非常有限,仅占整个葡萄酒产量的1‰。
李南:这些酒有哪些不同呢?
班世强:从种植开始就不同。葡萄的品种,必须是很好的品种,而且它的年龄要好,土壤也要非常好。像波尔多,天生那一块地,它的气候土壤都适合生产好酒。波尔多有30个头牌酒庄,每年生产的葡萄酒总量不超过50万箱,每十年仅有三个年份的酒是具有投资价值的。一级酒庄就五个,拉菲(LafiteRothschild)、拉图(Latour)、玛歌(Margaux)、木桐(MoutonRothschild)和奥比安(Haut-Brion)。
李南:就这五个酒庄的酒,而且还得找那几个年份的酒买,才有投资价值,太难了吧?
路志明:你说得太绝对了,也不尽然,比方说像小拉菲,它不是正牌酒,因为拉菲作为一个特别成功的酒庄,并购了一些它认为葡萄品种相对较好的酒庄,产出的副牌酒叫小拉菲,这个酒的升值没有大拉菲的空间大,但是也具备了升值空间。比方2001年的小拉菲,去年是900多,今年1200,从900到1200,难道不具备投资价值吗?
李南:我觉得30%已经是一个比较高的投资收益率了。但我看到资料说最近六七年红酒的平均收益率是8%~12%。
班世强:一般情形下,8%到12%的回报已经很不错了。目前来看,如果设立的基金在海外的话,我们能提供的回报率一般一年能达到15%。
风险:红酒变红醋
李南:我有一个疑问,你刚才说好的葡萄酒必须有15年成熟期,但很多酒其实应该在出厂之后两三年就把它喝完,放长了就成醋了,对吧?
路志明:这个问题非常好,收藏酒变成醋的是大有酒在。通常红葡萄酒保存应该是横着放,让木塞和酒充分接触,而且应该是让它静止,不能老搬来搬去。
李南:就是说搞红酒投资,虽然酒有很高的升值空间,但是中间的保存过程非常难,要求非常的专业。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班世强:所以专业的投资公司应运而生,它们有专业的地下酒窖。投资红酒付过钱后,你看不到酒,酒在它们专业的酒窖里。公司会每个季度给你做一个报表,说你上次买的50瓶什么什么酒,每瓶已经升值多少。但是这种投资,量会很大,红酒公司其实也是一种投资资金的风险转换。也就是说红酒公司在法国买完这批酒,加一定的利润,到国内马上就成交了,它的风险已经没有了,转换到投资者身上了,他们则可以再拿这笔钱,再去进第二批酒。
门槛不低,方式多样
李南:资料说,法国的一家基金在香港发售红酒基金,2002年到2003年时,最低认购额是1万和5万美金。
路志明:其实红酒投资,门槛还是挺高的,因为红酒投资的量往往非常大。如果你要买个十瓶八瓶的酒,我不认为它是一个投资行为,只能说是一种个人爱好。红酒投资,要购买整箱的,或者说大包装的,才会是一个真正的投资行为。
李南:最近几年,哪几个年份的酒,你觉得是最具有收藏价值的,最具有投资价值的?
班世强:最好是十分的年。比如波尔多地区,1995年就是八分,2000年是个大年,2002年也可以,2006年是个好年。如果你想知道得更具体,得去查字典。
李南:这个分是谁评的?
班世强:这是专业人士评出来的。包括法国红酒协会、法国红酒进出口公司,还有法国品酒协会,一七几几年就成立了。要注意,这个分与丰收没丰收没关系,可能这一年产的葡萄并不多,但是特别好。糖度和酸度最适合酿酒,酿的酒品质就会非常好。
李南:给产地、年头评分都有这么专业的机构,那红酒的涨跌由谁决定呢?一瓶酒,去年是900块钱,今年到1200,它怎么就能够涨这么多呢?谁说它就能值这么多钱?这让我想起了股票的一级半市场,叫涨跌全凭一张嘴。
班世强:分析师、品酒师在说话。
李南:万一他们被人买通怎么办?这又使我想到普洱茶的炒作。
路志明:我觉得葡萄酒跟普洱茶,还是不一样的。首先葡萄酒历史很长,从古埃及的壁画来讲,到现在已经将近一万年的历史。另外,葡萄酒的产量是到点就没的,它的抗仿制性很强,无法仿制,除非是假酒来冒它的商标。再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年份的葡萄酒是喝一瓶就少一瓶,它不会允许一些人100瓶拿来卖几次,有可能第二次卖就变成80瓶,第三次卖就变成20瓶了,所以说炒作的空间还是很小的。
班世强:很有名的酒庄多是世代相传的,祖祖辈辈一直工作在这个酒庄上,他们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爱惜自己的酒庄,这种传统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
降不下的房价
水皮《华夏时报》总编辑
张景东华安证券高级研究员
住房是人的一种基本权利,是一种基本的社会保障。
2007年,房价仍然是整个房地产市场关注的中心。
房价是涨是跌?
开发商当然希望价格稳步上涨,而老百姓当然希望房价能降下来,才有可能实现购房的愿望。
“继续把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纳入政府工作的目标责任制。遏制投机、控制投资、抑制过度消费的同时,保持合理的房地产投资规模和合理的住房价格水平。”
“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加大‘两限两竞’商品住房建设力度,增加满足当地居民自住需要的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
面对全国范围内“过高”的房价,政府当然不会“袖手旁观”。
可是,房价能降下来吗?
李南:《财富非常道》,不说不知道。日前举行的全国建设工作会议指出,今年房地产调控的四项主要任务,首先稳定现有调控政策,而且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并抓紧贯彻落实;第二是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第三是要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切实保障中低收入家庭能够有房子住;第四是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市场消费。其实就是说,目前90平方米以下户型供应量不足20%,要把它扭转到占到70%以上。现在为什么一再强调消费中的贪大求阔现象需要改变呢?我记得樊纲说他把买房归为三种动机,一个是投资性购房,一个是正常的住房需求,第三种是奢侈品的消费。比如水皮,去年股市挣了一倍,他肯定把钱买房子了。开个玩笑。
水皮:不,有你这个观点的大有人在,说去年股市涨了,所以今年房子肯定好卖,而且是大房子好卖。
李南:流向股市的资金和流向房市的资金通常会有一个跷跷板的效应。
张景东:很重要的原因是所谓的流动性过剩。
李南:但是我相信经过调控之后,房价至少没有这么大的想像空间,一定会稳定下来。
水皮:我最近接触的很多地产商,他给你的建议是分类的。比如,你如果是自住,那么只要在你的接受能力范围之内,你任何时候买房都是对的,价位无所谓高低。但是如果是要投资的话,不建议你现在投资。他觉得现在不是最好的时候,尽管我们感觉像北京、上海,特别是城市中心的房子,房价下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这些地方的房租在持续下降,所以你的收入是在下降的,这就不足以支撑你的投资收益。
张景东:其实我觉得,房地产市场主要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市场上只能提供一种房子,基本上都是中高价的商品房。而老百姓的买房需求有时候也基本是一致化的,都愿意去买高档的、大一点的、贵一点的、好一点的。而应该有的小户型或者是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需求,在我们的市场里几乎没有。
有钱就能买?
李南:有一个数据,目前40个重点城市的平均套型面积是113平米,北京的待售房的平均面积居然达到了143平米。其实前几年我买房时,我就想买一个100平米左右、能够好住的房子。但是我发现,100平米左右的房子,基本就没有好住的。房地产商会把那个房子设计得让你不那么舒服,一定让你觉得160平米的房子才是好住的房子。
水皮:这是一种引导。我是赞成90平米占70%的。中国人口的确比较多,而且城市化进程也比较快,在这两种因素作用之下,住宅的供应是很有限的。从节约资源的角度来讲,这是肯定对的。但是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是,从全国的平均水平来看,现有的人均居住面积,全国是26平米,北京、上海是33和32平米。以一家三口计算的话,家庭面积都超过90了。而住房是刚性配置,现在我都住100平米的面积了,以后买房却只能买90的,这样的政策推行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
张景东:140平米以上的房子要征收所谓的保有税。
水皮:比如说我有5套90平米的房子怎么办?算不算?
李南:加起来一块儿算呗。
水皮:没有,人家说是算单套的,控制你单套的面积。我一直赞成国家出台禁止国内居民炒房的规定,就像禁止外资购买住房一样。但是现在没有对国内居民的禁止性条款。比如说以家庭为单位,一个家庭最多就只能拥有几套住房,因为你拥有的房子越多,则意味着别人被你剥夺了同样居住的权利。而居民在住房上是应该拥有平等的权利的。
张景东:但是我觉得你的建议基本上没有什么操作性。
水皮:怎么会没有操作性呢?
张景东:如果他交得起钱,你凭什么不让人家买?比如说买面包,我吃一个可以吃饱,但是我可以买两个,买十个,买二十个。只要我花得起钱,我为什么不能买?
李南:这是房子,不是面包。
水皮:当你有足够的钱,把城市里所有的面包都买到你家去时,你知道会发生什么现象吗?你也吃不到面包。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我就看到过一个例子,在一个有400套别墅的小区里,有个人自己就买了200来套,然后他单独砌个墙,自己聘保安看着。
张景东:他买的是高档房,本身老百姓就买不起这个房。
李南:高档房意味着它的容积率就更低。
转账和“价差”
李南:这几天,建设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地产经纪管理规范交易结算资金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在以前,我们会通过房屋中介卖房子。房屋中介会把房钱一次性打给你,之后它再转手把房子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这个通知出来后,不能这样操作了。现在必须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而且账户必须是属于当事人而不是中介公司的。
水皮:这是诚信问题。中介机构赖以安身立命的,就是信用。在美国,房屋买卖一般会通过房屋经纪人来进行。房屋经纪人了解市场情况,他从买卖双方收取佣金后,他会找到合理的价格,让卖房者和买房者都感觉比较合适。并且,因为能够维护客户的利益,所以他会形成较好的口碑。但是我们的中介,还是有点吃了上家吃下家的概念。
张景东:中介有信息优势,他能掌握买家和卖家足够多的信息,而买家和卖家是不能直接见面的,这一点就造成了他可以吃差价。
李南:还有一种情况是,你要卖房子,你跟我商量说你的底价是80万,假如说你能卖到90万,剩下的10万就分成。中介就可以拿到3~5万的价差。
张景东:价差的形成是市场的产物,而不能说是有中介就能够收到差价。包括以后银行转账的规定,我觉得很可能也贯彻不下去。为什么呢?按现在的制度,比如说你有一套房子是50万买的,现在可以卖到100万的价格了。你如果真的从银行交税,需要交5%的营业税和20%的个人所得税,大概有十五六万,最后自己剩了八十四五万。那么就银行转账转个60万吧,算是增值了10万,税收也就少交了。剩下30多万,买者打给你现金,你再给买者打个九五折。
李南:还有一个方式,你填合同的时候,少填一些,把总价给压下来,这样可以少交税。
水皮:市场的确有现金交易的需求,因为它可以避税。
张景东:虽然说它是不合法的,但是确实有很强的需求。中介在满足双方需求的同时,可能违背了有关法律的规定。
李南:对。据说已经开始严查了。
水皮:这个行业之所以乱,主要还是因为乱中有利可图。市场经过由乱到治的过程,慢慢才会形成中介领域的品牌。
租房,还是买二手房?
李南:我有几个租房子的同事,现在已经被他的房东给赶出来了。为什么呢?他要把房子卖了,因为现在的租金在下滑。
水皮:如果不考虑农村人口进城,单以城市人口计算的话,那么人口到达顶峰之后,租金会不断地下降。而且城市人群以家庭为单位,所拥有的房子套数会比较多。
李南:没错。我和一个朋友聊天,我问他有几套房子,他说有5套。他自己有一套,然后给女儿买了一套,岳父岳母去世了又给他们留了一套,自己的父母也给留了一套。以后这样的事情会很多的,因为只有一个孩子。
张景东:而且要想靠租房赚钱的人要特别注意一点,就是不同类型的房子,租金是不一样的。我的一个朋友在CBD买了两套房子,一套三居的,比较大;一套一居室的,比较小。租的时候发现,一居的可以一个月租到3500元,但是三居室的只能租到4000元。根本租不出去,他后悔说当初不如多买两套小户型了。
李南:现在二手房市场有点儿供不应求,像北京的供需比例大概是1:5左右,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
水皮:因为新房价格一直以平均10%的速度在上涨。
张景东:而且大城市的新房是越盖越远,北京现在可能盖到六环了。你真的住到那么远的地方,怎么上下班呢?所以只好买二手房。
水皮:所以城市中心的二手房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城市的就业结构,让我们不可能跑到郊区去住,然后在上班的路上花费两个小时,成本太昂贵了。这就决定了市中心的房子价格是越来越高。
李南:那咱们到海外去买房。韩国人现在在美国买房,当年日本人也在美国买房。不是说资产配置嘛,配置有很多方式。比如说你可以配置在房子、黄金、股票、基金上,你也可以把房子配置在香港、美国、日本、中国。在美国纽约郊区的一套中产阶级别墅,目前的价位大概是三四百万人民币,这个价位比北京的可便宜多了,而且是非常好的。
水皮: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刚刚破裂,你现在就建议大家去买房子?
李南:等破得再厉害一点的时候再买。你可以做好准备嘛。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去柏林买房子做投资,就是因为德国经济在复苏。
张景东:在我的印象里,凡是欠发达地区的居民也好,企业也好,到发达地区的国家去投资,或者是置业,基本上没有成功的先例。
水皮:而且都是泡沫破裂的前兆。
张景东:对。
李南:你知道当年在1997年的时候,很多人因为在香港买了房子,所以后来在房价重新回升的时候,大赚了一笔。为什么在柏林买房子就不能够投资,不能够赚钱呢?
水皮:巨大误导。我有个同学是移民香港的,你知道1997年的房价跌得剩下多少?原来的60%,全是负翁。要说到远处去买房,网上经常流传一个笑话,是说好不容易在北京的东面买了一套房子,装修好了刚住进去,却收到河北移动的短信,说“欢迎你来到河北”。
财务自由,终极梦想
季欣麟《投资有道》总编辑
蔡小辉北京东方华尔金融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
穷人和中产阶级为钱而工作,而富人们让钱为他们工作。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样伟大的东西:思想和时间。
每一元钞票流入你的手中,只有你才有权决定你自己的前途。愚蠢地用掉它,你就选择了贫困;把钱用在负债项目上,你就会进入中产阶层;投资于你的头脑,学习如何获取资产,财富将成为你的目标和你的未来。
选择是你做出的。
每一天,面对每一元钱,你都要做出自己是成为一名富人、穷人还是中产阶级的抉择。
李南:《财富非常道》,不说不知道。今天我们特别做一期关于财务自由的话题,先请季欣麟说说怎么理解财务自由这个词。
季欣麟:我周围有自称财务自由的一些人,他们有个特色,就是有不断增值的一些资产,不需要工作,还是有不断的现金进来,否则就算有几千万,可是我如果不工作的话,就没有任何的现金收入。
李南:这不算财务自由吗?
季欣麟:不算财务自由。
李南:《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里说,除非发生意想不到的大事,否则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工作,也可以选择不工作,并且我们的财富能够避开通货膨胀,而且在不断地增加着。我想这就是财务自由。资产已经多到可以自我增值,就好像种下了一棵树,你年复一年地浇灌它,终有一天它不再需要你的照料,它可以自己生长了,它的根已经足够深,你现在就可以开始享受它的绿阴了。
蔡小辉:谈到财务自由,大家可能把它想像得太过复杂了,财务自由其实很简单,就是你仅仅靠着理财收入,就能满足你的生活支出叫财务自由了。
李南:苏有朋也说,我买了很多房子,然后坐吃等死就好了,这是财务自由的一个很好的境界。另外美国的个人理财权威苏西欧曼说,财务自由不是拥有百万或千万美元,而是你感觉到自由,那么了解你自己和所拥有的,知道即使明天因为生病,或是公司裁员你丢了工作,你也不会有大麻烦,仍旧可以舒适地生活一段时间,不用发愁立即去找工作。那么等你退休的时候,你也可以虽然不是很奢侈地生活,但是可以生活得很舒适,也不会去欠账,还可以偶尔去旅行。
蔡小辉:其实苏西欧曼谈到了这样一个话题,工作也好、投资也好、理财也好,我们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让自己的生活幸福,那么怎样才能让你感到幸福呢?当你需要花钱的时候,有足够的钱给你花,家庭的和睦、生活的和谐、子女的孝顺,都是生活幸福。所以我们理财要考虑,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是财富的无限增长,还是自己生活的满足?我和国内一些顶尖的基金经理们交流过,他们认为投资的真谛是什么?是快快乐乐地生活。我可以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国内号称唯一一个五星级的基金经理,易方达的投资总监江作良,他每天晚上下班之后,就是回家陪着孩子玩。去年全球共同基金业绩排名第一的景顺基金经理李学文,他也是每天一下班就回家陪孩子玩。他们在这种平和的心态当中,逐步实现自己的理念,逐步实现投资的不断增值,这才是关键。
李南:我想我要是有基金公司经理他们的收入的话,我也会下班陪孩子玩。
理性和感性的战争
蔡小辉:说到财务自由,大家都在想着财务自由要多挣钱,但是忘了另外一个途径,如果降低生活支出和生活预期的话,并不需要多少钱就能实现财务自由。
李南:那我的财务自由还能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财务自由,对于女孩子来说,就是可以放心大胆地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蔡小辉:小到目前大概要买多少东西,这些东西总共要花多少钱;大到对未来生活有一个合理的预期,都可以做一个假定。情况变化之后还可以调整,形成理财目标,包括我要买多大的房子,我要买一个什么样的车子,孩子上大学要花多少钱,我给他准备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水平。我准备出去旅游,每年花多少钱……把这些都定下来,做出一个现代的假设,然后看一下我现在的资产,和这些还差多少距离,怎样去实现它。
李南:那是个静态的东西,这样一个目标还要调整吗?
蔡小辉:每年可以调整一次。
李南:太频繁,计划赶不上变化。
蔡小辉:一年调整一次,其实是已经比较快了,一般说我们可以三四年调整一次。
李南:我们的GDP一年调整一次,一点都不过分。
蔡小辉:但是如果你一年调整一次的话,你就会发现你原来所有的计划都是无法实现的。
季欣麟:所以《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就讲,其实金钱并不具备真正的价值,真正的价值在于所谓人的脑袋里。蔡老师讲的是必须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理性的规划。那有点像理性和感性的战争,有一个理性的脑袋,不被感性所影响,能够用纪律来执行。
李南:我曾经特别鄙视我的一个朋友,他把钱都存进银行,我就说你怎么能够这么不积极进取呢?后来看了苏西欧曼的一句话,他说其实当你不知道去投资什么的时候,你最好的方式就是存银行,这样你至少可以保证你本金还在,你还有机会。
蔡小辉:我比较认同你这个朋友的做法,我们经常在生活当中看到很多人,要去投资了,拿着钱马上都投入到市场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还不具备足够多的经验,足够的心理素质和技巧去面对问题,他们所需要的是在市场当中,找寻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猎物,想捞一把,到最后往往没有捞着,反而被猎物咬了一口。
季欣麟:这其实就是让小学生去回答大学生的考卷。很多人一谈到投资,就谈到运气两个字,觉得投资就是靠运气。其实投资应该是一个习惯,有些人定期定额去投资基金,甚至会在基金高点的时候大量赎回,在低点的时候大量地买进,这也是一种投资习惯,反而他能够享受到一些比较好的复利。
蔡小辉: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自己去做投资的时候,有一个想法就是短期暴富,最好一年就能翻一番,或者翻几番。而且很多人往往容易快速大量地做交易,这种状况导致的结果是产生巨大的亏损。我认为比较现实的方式是先拿出一小部分钱来,去试试,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适合自己的风险控制方式,然后再去慢慢品尝市场这份香甜的美酒,避免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喝醉了。
季欣麟:就像我的老板,一开始玩香港的股票,一天就有10%~20%的获利,很多基金经理人来推荐他,说我这一年获利10%,他说这是我一天的回报。这个感觉就很不对,后来因为短线进出的关系,他也吃亏了。他去买房产,买时市价260万,后来变成80万。一天就可以达到10%的获利,不能把它当成是一种常态,每天就10%,那一年就是3600%了,这个几率有多大,大家可以自己去考虑。
李南:对,实际上你最喜欢的投资方式,并不一定是你最适合的,回报最高的也并不一定是你最适合的。很多女孩子喜欢穿黑衣服,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穿黑衣服,而这个东西别人都不知道,只有你自己才会知道。
鸡蛋要放在几个篮子里
蔡小辉:我的一个观点是,首先定下收益预期,比如说是10%。你的资产可以配置在实物当中,比如地产,也可以配置在金融资产当中,比如说买一部分股票,买一部分基金。根据这些资产长期的风险收益特点,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出来,在一个长期投资当中,平均每年获得10%的收益率,才是一种比较稳健的方式。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体会,或者历史也有这样一种经验教训,挣一次钱容易,挣多次钱容易,难的是每一次都挣钱。但是一次不挣钱,就能让你回到“解放前”。
李南:你的意思就是说,哪怕我的目标不是很高,只有10%,也不能一锅端地把它全放在股票市场里面,也要对资产做一个合理的配置。
蔡小辉:只有做完一个有效的配置以后,才能有效地抵抗风险,不至于因为市场某一次的波动亏损很多。
李南:可是谁不愿意要30%、40%、50%的回报,干吗还非要10%?
蔡小辉:你如果想要30%的回报,可以。但是你得承受可能是一次就达到50%以上的亏损。你能不能承受?
季欣麟:你可能在一个月当中赚三四倍,也可能赔光家产。
蔡小辉:要想获得30%或者更高的收益,得经历一轮牛市的轰轰烈烈,还要经历一轮完整熊市的漫漫长途,以此锻炼自己的心态,对于市场无论发生任何变化,都能处变不惊,达到职业投资家这种心态、理念,你才有可能每年持续不断地获得这个收益。
李南:照你这样说的话,那我们就很难实现财务自由了。很多朋友跟我说,我得学会买基金;我要学会看财务报表……要学这个、学那个,好难。算了,我存银行好了。
蔡小辉:每个人都想实现财务自由,投资者什么都去学的话,全国人民就都成职业基金经理了,都不可能获得这么高的收益,因为利润最终是要平均化的。从长期来看,目标收益率每年复利有12%,我觉得已经是非常可观了。
李南:我想起前两天采访晨星公司全球总裁乔·曼斯威托,他跟我说,他的一个经验是在美国的基金市场,长期的回报率就是12%,他觉得这是比较合适的一个比例。
蔡小辉:这是一个统计的数据,从1924年,世界上第一个基金在美国出现开始,截止到2002年底为止,基金收益率平均在12%,美国大盘股从1925年到2002年的平均收益是11%。
李南:所以我就问他,我说您知道我们去年有187%的吗?他哈哈大笑,简直是笑得乐不可支。
蔡小辉:美国最伟大的共同基金经理彼得·林奇,1976年到1993年他的平均收益率只有29%,投资之神巴菲特从1961年到2004年复利收益率只有31%。对于我们来说,这个状况是什么呢?我们可能一次挣很多钱,但是我们不可能持续地挣钱。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每年12%,大家看起来很少,但是如果持续不断增加,6年翻一番,36年就翻了6番,增长了64倍。
婚姻:两个人的风险投资
王芳中国知名婚姻法律师劳动部理财规划师专家委员会委员
蹇宏婚姻财富管理专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理财规划师标准评审委员会特邀专家
每个人对神圣的婚姻都有着无比美好的期望,但现实生活中的婚姻,其目的却各不相同:也许是因为相爱,也许是迫于家庭压力,也不乏有人是因为贪图对方的财产而结婚……生活中,越来越具法律意识的现代男女,开始用婚前财产公证和婚后财产协议来管理婚前、婚后的财产问题。婚姻财产公证虽然对传统婚姻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在有了保护自己权利思想的同时,也使本来就很现实的现代爱情和婚姻关系变得更现实,它提醒人们,爱情并不是理想化的,它并不排斥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随着夫妻离异数量不断攀升,财产纠纷也层出不穷,如何认定婚前财产的范围和产权归属成为司法实践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也是婚姻纠纷中双方经常争议的焦点。
在身无长物的过往岁月,结婚是一穷二白的两个人搭伙过日子,就算分手,家里拥有的不过是些日常杂物。进入新的时代,白领阶层中,不少人婚前就身家不菲,经过岁月的积累,家庭这个经济体变得日益庞大起来,房子、车子、股票、基金……这样的“公司”若是拆伙,男女关系因为纠缠了经济关系而变得更加复杂。
李南:《财富非常道》,不说不知道。今天是元月一日,结婚的人很多啊。
蹇宏:每一次看见别人结婚,我就在想一个问题,他们究竟为未来准备好了没有?
李南:你是说房子和车子吗?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是没有车子你都进不去坟墓。
蹇宏:那是一个基本的硬件,我觉得关键是我们在心理和意识上,包括财富管理以及法律方面也需要一些准备。
王芳:我这个婚姻法律师原来主要做离婚案件,而现在则要做很多新人的结婚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主要涉及财产。所以,我比较关心,新人结婚之前有没有为你们的财富做好相应的准备呢?
李南:我觉得很没意思,有一句话叫什么?叫做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不能说我们要共枕眠了,你说枕头是我的,咱们得写清楚。你说那还结什么婚啊?
蹇宏:我也弄不明白,因为我知道最近找王芳的人不比去民政部门登记的人少,因为她是专门做国内婚姻婚前公证的。
李南:你是她的客户吗?
王芳:可能是潜在客户吧。
公证:以爱的名义(1)
蹇宏:在中国的文化和人情世故环境中,大家能否接受婚前公证呢?
王芳: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两周之前,一位企业家找我,说他曾经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妻子在离婚的时候跟他要了一大笔钱。现在他又要结婚,但他搞不清楚这位妻子看重的是他的什么,所以他想到我这里做婚前的财产公证,同时也是对妻子的一个考验。结果5天后,他和他的妻子——一位年轻漂亮的记者来到我的办公室。让我非常吃惊的是什么呢?当我把为他们起草好的协议摆出来,并且给他妻子解释清楚,说你一旦签订完这个以后是什么后果的时候,他妻子欣然一笑,拿起笔来看都不看就签了。由此我觉得,婚前清理我们财富的时候,不同的人群持着不同的观念。显然在这个故事里我没有看到婚前的财产公证对他们的感情起了什么不好的影响。
蹇宏:王芳刚才讲的是最美好的东西,就是说有的人受了现代西方的教育,对一些东西有完全接受的心态,所以他们有这样的准备。但是就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情感来说,我觉得很多人还是很难接受这一点的。我知道王芳有一个《九九婚恋财产约定》,13000千字,99条,给我的印象非常深。第一条:如果我们结婚,妈妈要给一笔钱,请问是给我的,还是给我们两个的,给我们两个是借的还是要还的。如果要还的话,利息是多少。第二条:双方在恋爱期间,男方曾赠予女方礼物,然后有两种处置方法,第一该礼物不论双方结婚与否,均视为男方无条件赠予,女方无须返还。第二,该礼物是婚约的定情之物,如果双方未缔结婚姻,则女方应该返还男方……
李南:别说了,我觉得这婚没办法结了。如果谁拿这个东西让我跟他签的话,我死活不会和他结婚。
蹇宏:按照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婚姻是感情方面的事情。我找一个女孩子,我要跟她谈公证,往往她第一个反应就是:我又不是图你钱,我图的是你这个人,你和我这么谈,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王芳: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误解。首先夫妻之间签这个约定的前提是夫妻俩都认可,同时这个协议的作用不是要防范离婚,而是让我们爱得更透明,让我们更明确我们婚姻的目标。它还有一个功能,签了这个协议,我就知道了如果违约,我将承担一个什么责任。我觉得,当人明确责任后,就会对自己的作为更加小心,对于婚姻也就会更真诚,更尽心。还有这样一种公证,我有很多的财富,而你可能很贫穷,但我愿意把我所有的拿出来和你共享。这种公证往往让人很感动。有时候我觉得公证的不仅仅是财富,应该说是在公证一种爱情。
李南:其实我能理解,王芳律师整理出的这个婚前财产公证,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每个人清晰我们未来要做的一些事情,是对我们家庭婚姻的保护。
王芳:还有一种情况。有一次,一对离异的老人到我办公室来做再婚前财产公证。因为儿女说了,你们结婚我们不反对,但是我们自己的生母生父留下的财产不能被外人带走,必须把婚前财产说清楚,所以老两口就来了。老太太跟我说,我一点不图他的钱,我签这个协议,也是要表明我就是图他这人好,不是图他的钱。你看,这个协议涉及到的还不仅仅是两口子的事,还涉及到家族成员。签订这个协议之后,整个家族上上下下对他们的婚姻就踏实了,放心了。
蹇宏:说到婚前财产公证,我最大的顾虑就是,要去公证,那就要涉及到我们很多私密的东西。其实婚姻是一件完全私密的事情,有些事情是需要公开的,比方说婚礼。但是有些事情,比方说婚前财产,我觉得是不是一定要公证呢?双方约定的协议应该在法律上也是生效的。
李南:我的一个朋友有切身感受,她说在公证处做婚前财产公证,滋味的确不好受。你要写申请,按手印签字,有的公证处甚至让你们双方做录音。然后你会把你的财产一项一项地理出来,房本掏出来,车本掏出来。如果你在银行有存款,还要拿出存折。所以这种感觉的确很煎熬。
公证:以爱的名义(2)
王芳:我觉得很多人有误解,一提起婚前财产约定,就似乎要公证。实际在法庭上,夫妻之间这种约定并不一定需要做公证。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又没有什么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而且双方签字,这个协议就是有效的。
李南:没有第三方在场,没有证人在,也可以生效?
王芳:是的。
你的,我的,我们的?
蹇宏:但是,我还是想说,除法律之外,有没有一些更好的方式,来安排我们婚前财产的管理?
王芳:其实,不一定非得要签这个约定,或者做这个公证。《婚姻法》规定,婚前财产永远是你个人的。比如说婚前涉及到最大的财产是什么?无非就是房子、汽车、存款,对吧?剩下的那些家俱电器都是小物件。不说别的,我们就说房子。婚前双方共同买房子时,双方都出钱了,买方应该填谁的名字?
李南:写谁的名字,就代表是谁的婚前财产。填男方的名字,女方不干;填女方的,男方不甘心。
王芳: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买房有一种房屋公有权证,就是买方你可以写两个人的名字,甚至三个人名字,而且开发商会给你一个补充协议,就是买方的约定比例,上面可以约定双方所占的比例。
李南:我有个问题想问一下,一个女孩的婚前财产有一栋房子,投资时是一百万,婚后把它卖了两百万。多出来的一百万算不算夫妻共同财产?
蹇宏: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婚后所有财产的增值应该跟夫妻双方有关。
王芳:不一定。我的理解是,对这套婚前房产的贡献度,或者使用度可以决定他对这增值部分的拥有或者该承担的义务。就是说,要看这个增值是基于双方的,还是基于一方的。另外,还要视房子的具体形态而论,比方说,是不是公房,有没有产权等等。
李南:婚前有财产公证,可是有的人婚后仍然要做这种约定,这我就搞不懂了。
王芳:婚内也要对财富进行安排。因为婚后是一个动态延续的状况,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收入,可能有债权和债务。一般来说,这些是夫妻共同的财产。但是,如果这些事发生得很模糊的话,那我们就需要说个清楚。
李南:那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丈夫开公司在外面欠了一大堆债,别人到家里面来追讨,那家里面的妻子该不该承认呢?
王芳:不对,这个问题我要解释一下。有限责任公司在法律上是独立法人,换句话说,股东只要以自己的出资对这个公司负责任就行。假如说公司资不抵债破产的话,不需要股东拿他的家庭财产来偿还。换句话说,他的太太不用担心说丈夫经营不善,会连累到她。
蹇宏:但是,今天中国的民营企业大部分采用的是费用经济,就是说,很多家里面购置的东西,都是以公司名义购买的。所以我觉得这些事情是要有个约定的。在《婚姻法》里面,如果不是家庭所共同负的债,不知情一方是可以不认的。但如果没有约定,你又拿不出证据证明我是不知情的,那就会出现很多风险。其实婚姻约定不只是规定谁名下拥有什么,而且对我们的婚姻家庭生活是一个很好的保护。比如夫妻双方签订一个协议,一旦发现一方有出轨行为,需要赔偿对方精神损失费100万。那双方就轻易不敢乱来了。因为这个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北京已经判决了这样一个案子。
婚姻的风险就像股票
王芳:过去夫妻发生矛盾的时候,可能也就分个房子、汽车。现在只要是闹离婚的话,发现你也是股东,他也是股东,而且有可能你是好几家公司的股东。而且最后我们吃惊地发现,股东所占的股权的价值,从原来最高的几十万,现在递增到好几千万。于是,原来最贵重的财产房子,竟就此退居二线了。
李南:股权是最重要的了。
蹇宏:当我们越来越多关注股权的时候,其实离婚的概率越来越小,因为房产对于一个企业来讲,真是很小的一部分。当一个女性懂得去关注丈夫的事业的时候,也成为他事业主人的一半的时候,这个先生就没办法离开她了。
李南:所以有人说,夫妻其实就像一个企业,他们有共同的战略目标的时候,这个家庭就会更加稳固。
王芳:我历来主张,当女人在非常感性地维护这个婚姻和爱情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要保留一定的理性。这个理性是指什么呢?就是说财产信息要透明,对对方的爱情和婚姻的忠诚也要有一个底线,当理性和感情在交融的时候,婚姻才能稳定地往前走。如果你一味地全部依靠对方,可能到最后有很大风险。
蹇宏:我坚持说婚姻是双方的,所以安排也是双方的。我们不能因为我们懂得一些知识、信息、法律,就去坑害别人,我想,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大家一起讲清楚,确定之后就不会有太多的伤痛,要伤也伤不到哪儿去。
李南:所以结婚的确是风险。有人形容说,女孩子选丈夫就好像是选股票一样,你抛一次,其实股价就折损一次,你自己也会跟着贬值一次。所以,咱们不是说一定要去离婚,但是这之前风险的防范是需要明白的,需要做好准备和安排。
后记:做好眼前就有未来(1)
文/李南
《财富非常道》,不说不知道。
当我脱口而出的刹那,在座的每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那是2006年8月北京的一天,暑气逼人,天地间密不透风,我们左冲右突,寻找气流穿过的声音。
十点多的档期,三十分钟的时长,睡觉前给大家看点啥好呢?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耕耘着财经电视这块贫瘠的土地,期望能有类似土豆的那类高产作物给我们惊喜……
这回的选择依然是财经!
不能太严肃。累了一天再看你一副苦瓜脸,自虐啊!不能不严肃。累了一天看你瞎掰浪费时间,有病啊!
那就开聊吧!
政策资讯、市场异动、投资心得、理财方法,放轻松,放下电视节目经常自以为是的臭架子,一定要有信息量、有观点、有张力、有角度。坚决不说假话、不说空话、不说大话、不说说了和没说一样的话,当然你可以不说话。
主持人也是问题,要懂点专业,敢于自嘲,和嘉宾平起平坐,不能左一个老师、右一个前辈,三个人最好是之前八竿子打不着但在节目里显得都能一块儿干坏事儿的那种。
大家看了看我,好歹也是大家闺秀、袅袅婷婷,这活儿能干吗?豁出去了!一直以为主持人与演员不同的是更本色的表达,不过这并不妨碍你把性格中的某一类特质彰显得更充分。
节目送审了,台里的每一位领导都从各自的角度表达了充分的忧虑。选题风险啊,观点会不会触线啊,节目量太大啊……“砰”地一声,“出师未捷身先死”,大家着实郁闷了好一阵子。
两个月过去,又一个机会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珍惜。正想着曲线救国,偷梁换柱,我们老大,干了二十多年电视的总裁刘沙白挺身而出,坚决制止了换个名字苟且偷生的做法,并向我们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于是,《财富中国》史上最简单却最具创意和挑战的节目《财富非常道》横空出世。我也很自豪且很负责任地说,这绝对是中国财经电视节目的一个全新的节目样态!
一直很感谢自己的这份工作带来的状态。
每天数万字的阅读,恍若邻座就是一个勤勉的观众在和我PK;和专业人士的不断交流,懂的不懂的,听了再说,使我尚能勉强跟上时代的足音;为了镜头,拼命克制美食的诱惑(那些可爱的cheesecake和妈妈做的南瓜糯米饼啊)和坚持大运动量的锻炼,于是我在和“80后”登山的时候也能老黄瓜刷绿漆。
社交被局限在演播室里,哪天下班看见太阳都能作为让自己放纵一下口腹之欲的好理由。
有朋友问我: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想了很久,回答他说,我从来都不是一个有远大理想和目标的人,我的经验告诉我,做好眼前就会有未来。
年纪越大,越觉得这也许并不是一个智慧的活法。同任何企业一样,人也需要做好定位、战略和规划,一位好友兼老大哥说得语重心长。可我总喜欢随意地开着车看着陌生的风景然后感动于那些没有预期的邂逅,这也许是我做不好投资的原因吧!哈哈。
水皮的油滑坏笑成了招牌POSE,连道歉时都自信得不行;景东瘦得几乎遭到所有女孩的嫉妒,但好脾气又让大家都喜欢,哪怕他的搭档经常迟到一个小时以上;老钮颇有些热血青年的范儿,在内蒙古做活动时,现场的男女都被扇呼得激动不已,我暗自庆幸他没有去做传销;我曾笑花荣生就一副有异秉的样子,要让他放开说,那也是一腔热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主儿!
除了铁杆的财富观察员们还有令人尊敬的嘉宾队伍。
夏斌曾是深交所第一任总经理,一度和我住一个院儿,有一天下班回家,迎面正碰上穿着休闲短打的他和娘子颇为甜蜜地一步一晃遛弯儿回来,微风吹拂着额前的一缕花白头发,让我想起他曾很神秘又有点羞涩地问我:好多人都说我像梁家辉?
后记:做好眼前就有未来(2)
王巍是夏斌“五道口”的同学,并购圈里有名的大忽悠,经典案例如下:上个世纪的某日,王驾驶一辆白色奔驰由东向西驶过天安门广场,多思多虑间竟随两辆军车左转,被拦下,警察同志曰,这里不能左转,执勤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么大胆的!罚款三十。王连声道歉,拿出一百元,说,找十块就好了。警察愕然,莫非向我行贿?王又说,那六十是替前两辆车交的。
金岩石,闭嘴是思想,张口是文章。当年曾以夏斌遛弯儿时的打扮去见索罗斯,并获得了他的资助。我现在的一个朋友曾受索罗斯夫人的委托每月给他签发支票,后来他拿着老索的钱去炒股,结果遇到“黑色星期一”。前一阵子,朋友两口子回国,老金请客,一起谈起当年的峥嵘岁月大笑不已……
这也算是“非常道”了吧?写到这儿,自己都忍不住笑起来,热伤风也不那么令人沮丧了!
我曾坦言,从去年夏天到现在是我人生中压力最大的一段时光,我很庆幸有这么多朋友在一起,以前就认识的,如今刚认识的,还有网上那些我至今还不认识的却像认识了很久的;有那么多兢兢业业的同事,共事过多年不用多说彼此也心领神会的,以及刚走出校门,经验尚浅却无时无刻不在卯着劲儿成长的;还有为了每天能看到宝贝女儿把几十年作息时间顺延的日渐年迈的父母……
于是有一天,我听到有人开始谈论《财富非常道》,有人会说,我们第二天的办公室话题会由此产生,甚至有人会说,李南最近脸色不太好呵!或者会问,昨天准备得不充分吧?
做好眼前就会有未来,我仍然相信。尽管电视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很多地方我们依然疏浅,然而,这就是《非常道》之中的“常道”吧!
所谓“非常道”,前提一定是你已经通晓了“常道”,把握了“常道”,在这一点上,我以为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2007年7月17日于北京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