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註疏
經名:道德真經註疏。原題顧歡,疑係宋人所作。八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附錄:敦煌S.4430 號殘抄本。
道德真經註疏卷之一
吳郡徵士顧歡述
道可道#1
註:謂經衍政教之道也。
非常道;
註:非自然長生之道。常道者當以無為養神,無事安民,含光藏暉,滅迹匿端,不可稱道也。○疏:道以虛通為義,常以湛寂得名。所謂無極大道,衆生正性也。而言可道者,即是名言,謂可稱之法也。雖復稱可道,宜隨機愜當,而有聲有說,非真常凝寂之道也。常道者,不可以名言辮,不可以思慮知,妙絕希夷,理窮恍惚。故知言象之表,方契凝常真寂之道。可道可說者,非常道也。
名可名,
註:謂富貴尊榮高世之名也。
非常名。
註:非自然常在之名也。常名者,當如嬰兄之未言,鷄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處石問,內雖昭昭,外如頑愚也。○疏:名者教也,前言可道,盛明於理,今言可名,次顯於教,真理既絕於言象,至教亦超於聲說。理既常道不可道,教亦可名非常名。欲明理教教理,不一不異也。然至道深玄,不可涯量,非無非有,不斷不常,而義有抑揚,教存漸頓,所以立常以破可,故言可道非常道。至論造極,處無可無不可。故《玉京經》云:無可無不可,思與希微通。無名,天地之始;註:無名者,謂道也。道無形故不可名。始者道吐氣布化,出於虛無,為天地本始也。○王曰:道雖無名,要能吐氣布化,出於虛無,與天地萬物作於本始也。○疏:始,本也。虛無至道,陶甄萬物,二儀三景,何莫由斯。故指此無名,為物之本,無名足可言說,明矣。·
有名,萬物之母。
註:有名謂天地,天地有形位,有陰陽,有柔剛,是其名也。萬物母者,天地含氣,生萬物,長大成熟,如母之養子也。○疏:母有名迹也。重玄之道,本自無名,從本降迹,稱謂斯起。所以聖人因無名立有名,寄有名詮無名者,方欲子育衆生,令其歸本,慈悲鞠養,有同母義。○顧曰:有名謂陰陽,無名謂常道,常道無體,故曰無名。陰陽有分,故日有名。始者取其無先,母者取其有功。無先則本不可尋,有功則其理可說,謂陰陽含氣稟生萬物,長大成熟,如母之養子,故謂之母。
常無欲,以觀其妙;
註:妙,要也。言人常能無欲,則可以觀大道之要。要謂一也,一出布化,名道贊叔,明是非也。○節解曰:謂守虛無也。○疏:妙,精微也。觀,照察也。其,己也。言人常能無欲無為,至虛至靜者,即能近鑒己身之妙道,遠鑒至理之精微也。
常有欲,以觀其激。
註:繳,歸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觀世俗之所歸趣也。○御曰:人生而靜,天之性。感物而動,性之欲也。若常守清靜,解心釋神#2,反照正性,則觀乎妙本矣。○疏:言人不能無為恬淡,觀妙守真,妄起貪求,肆情染滯者,適見世境之有,未體即有之空,所以不察妙理之精微,唯睹死生之歸趣。前明無名有名之優劣,此顯有欲無欲之勝負。○張曰:上達之人,取舍情夷,清虛無欲,神情照察,得道之微妙也。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註:兩者謂有欲無欲也。同出者,同出人之心也。異名者,所名各異也。無欲者長存,有欲者亡身。○疏:夫所觀之境唯一,能觀之智有殊,二觀既其不同,繳妙所以名異。
同謂之玄。
註:玄者,天也。言有欲之人,與無欲之人,同受氣於天也。○疏:玄者深遠之義,亦是不滯之名,有無二心,原乎一道,同出異名。異名一道,謂之深遠。深遠之玄,理歸無滯。既不滯有,又不滯無,二俱不滯,故謂之玄。
玄之又玄,
註:天中復有天也。言稟氣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則生賢聖,得錯亂濁厚,則生貪淫也。○疏:有欲之人,唯滯於有,無欲之士,又滯於無,故說一玄以遣雙執。又恐行者滯於此玄,今說又玄,更祛後病。既而非但不滯於滯,亦乃不滯於不滯,此則遣之又遣,故日玄之又玄。○顧曰:雖同稟氣於天,蓋人有高卑,氣有清濁,天彌高彌清,地逾卑逾濁。人稟得清氣者,則為賢智,稟得濁氣者,則為凡愚。賢智無欲,觀見其妙。凡愚有欲,觀見其繳,自然有此。
衆妙之門。
註:能知天中復有天,稟氣有厚薄,人能除情去欲,守於中和,是謂知道之門也。○疏:門,法門也。前以一中之玄,遣二偏之雙執,二偏之病既除,一中之藥還遣,唯藥與病一時俱消,此乃妙極精微,窮理盡性,豈唯群聖之戶牖,抑亦衆妙之法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註:自揚己美,使彰顯也。
斯惡已;
註:有危亡也。○疏:天下者,世間之總名也,美,悅愛也。《上元經》云:諸天之下,諸地之上,其中人物,名日世間。言一切蒼生,莫不耽滯諸塵,妄起美惡,違其心者,遂起僧嫌,名之為惡。順其意者,必生愛染,名之為美。不知諸法即有即空,美惡既空,何憎何愛。故《莊子》云:毛牆麗姬,人之所美,魚見之深入,烏見之高飛。又云: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以斯而驗,豈有美惡哉。故知世間執美為美者,此即惡矣。○顧曰:一切衆生,皆知耽美前境,五欲聲色等諸塵為美,美之不息,必以身為患,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
註:有功名也。
斯不善已。
註:人所爭也。○疏:凡鄙之流,迷於真理,非但耽淫聲色,抑亦貪著名譽,求名喪身,利己害物,不知名善舉體虛妄,故下文云名與身孰親。《莊子》云:為善無近名,又云其所矜惜,無非名善,是知矜名執善於理不臧,唯當忘善惡而居中,方會無為之致也。○羅曰:人之受形,皆智愛形而食名,其所食惜,無非名善。此善無善,不免諸苦,名雖稱遂,何益於己。
有無相生,
註:見有而為無也。○疏:有無二名,相因而立,推窮理性,即體而空,既知有無相生,足明萬法無實。○ 王日:嗜欲為有心,清虛為無心。
難易相成,
註:見難而為易也。○疏:空心慧觀,無易無難,分別執情,有難有易,是知難易二法相互而成。○王曰:抑性為難,從情則易,抑易從難則善,舍難從易則凶,凶悖外顯,故日相成。
長短相形,
註:見短而為長也。○疏:以長形長則無長,以短比短則無短。故日長短相形而有也。○王曰:自是為長,非物為短,他亦自是而非彼。
高下相傾,
註:見高而為下。○疏:傾,奪也。夫有高即有下,無下即無高,何者?夫以尺比寸,尺即為高,以丈比尺,尺即為下。向者之高,今之成下,故知高下竟無定相,更相傾奪,所以皆空也。
音聲相和,
註:上唱下必和也。○疏:夫宫商絲竹,相和而成,推求性相,即體皆空,以况萬有,虛假亦然。
先後相隨。
註:上行下必隨。○疏:夫以今望昔,所以有今,以昔望今,所以名昔,而今自非今,何能有昔,昔自非昔,豈有今哉。既其無昔無今,何先何後,是知有先有後者,三時相隨而竟無實體。○王曰:終始相逐,不相遠離,如積善餘慶,積惡餘殃,善惡行於前,吉凶追其後。
是以聖人治處無為之事,
註:以道治也。節解曰:謂自然也。○疏:聖人者體道契真之人也,亦言聖者正也,能自正己,兼能正他,故名為聖。即此聖人慈悲救物,持無為之妙法,治有欲之蒼生。所治近,指上文能治,屬在於下,仍前以發,故云是以聖人治,又言聖人寂而動,動而寂,寂而動,無為而能涉事。動而寂,處世不廢無為,斯乃無為即為,為即無為,豈有市朝山谷之殊,拱默當塗之隔耶,故云處無為之事也。
行不言之教;
註:以身帥導之。○疏:妙體真源,絕於言象,雖復處寂而施化無方,豈唯真不乖應,抑亦語不妨默,既出處語默,其致一焉。端拱寂然,而言滿天下,豈日杜口而稱不言哉,故《莊子》云:言而足者則終日言而盡道,言而不足者則終日言而盡物。
萬物作焉,
註:各自動作。
而不辭。
註:不辭謝而逆止也。○疏:萬物者一切群生也。作,感動也。始,先也。聖人無心有感,斯應譬彼明鏡,方玆虛谷,感而後應,不為物先,故《莊子》云:常和而不唱也。
生而不有,
註:元氣生萬物而不有也。
為而不恃,
註:道所施為,不恃望其報也。○疏:恃,恰賴也。大聖虛懷,逗機利物,自他平等,物我兼忘,雖有大功,終不恃賴,忘其功也。
功成弗居。
註:功成事就,退避不居其位。○疏:覆載萬物,功格天地,照燭蒼生,光逾日月,而推功於物,不處其
德也。
夫唯不居,
註:夫唯功成,不居其位也。
是以不去。
註:福德常在,不去其身。此言不行、不可隨、不言、不可知,疾上六句有高下長短,君開一源,下生百端,·百端之變,無不動亂也。○疏:夫者語端,唯之言獨,夫能造化天地,亭毒含靈,有大至功而推功於物者,其唯聖人乎。只為能志其功,而至功彌遠,聖德斯在,是以不去。
不尚賢,
註:賢謂世俗之賢,辮口明文,離道行權,去質為文也。不尚者,不貴之以祿,不尊之以官。○御曰:尚賢則有迹,徇迹則爭興。
使民不爭;
註:不爭功名,返自然也。○疏:非謂君王不尚賢人也,直是人行撝謙,先物後己,不自貴上而賤人也。而言不爭者,若人人自貴而賤物,則浮競互彰,各各退己而先人,則爭忿自息,故不爭也。
不貴難得之貨,
註:言人君不御珍好寶,黃金棄於山,珠玉捐於淵。
使民不為盜;
註:上化清净,下無貴人。○節解曰:謂邪氣不來,盜賊不入,行一握固,則邪氣去也。○疏:難得之貨,謂趙珠荊璧等物也。若使普天貴寶,則盜賊斯生,率土賤珍,則濫竊不起,故言不盜。
不見可欲,
註:放鄭聲,遠佞人。○節解曰:謂無為也。
使心不亂。
註:不邪淫也。○節解曰:常存一也。○疏:可欲者,即世間色聲等事,可貪求染愛之物也,而官不見
者,非塗耳謂以避地,妙體塵境虛幻,竟無可欲之法,推窮根塵,不合故也。既無可欲之境,故恣耳目之見聞,心恒虛寂,故言不亂也。故《西昇經》云:譬如鏡中影,可見不可取,又云:欲視亦無所見,欲聽亦無所聞,前不爭盗是別,今不見可欲是總,遣三業及一切法也,獨顯聖人虛懷利物。
是以聖人治,
註:說聖人治國與治身也。○節解曰:謂治身也
虛其心,實其腹,
註:除嗜欲,去煩亂。懷道抱一,守五神也。○御曰:心不為可欲所亂,則虛矣。○節解曰:虛其心,無邪思也。實其腹,閉氣養精也。○郭曰:其惡改盡,諸善自生,懷道抱一,淳和內足,實其腹也。○疏:既外無可欲之境,內無能欲之心,心境兩忘,枚即心無心也。前既境幻,後又心虛雖復即心無心,而實有靈照,乃言妙體虛寂,而赴感無差,而德充於內,故言實其腹也。
弱其志,
註:和柔謙讓,不處權強也。○御曰:心虛則志自弱也。○疏化既內懹實智,而外弘接物,處俗同塵,柔弱退已也。
強其骨。
註:愛精重氣,滿骨堅也。○御曰:腹實則自然骨強也。○顧曰:骨以含精,精散則骨弱,保精愛氣,則其骨自強。○床化言聖人雖復外示和光,而內恒寂泊,欲明動不傷寂,應不離真,故言強其骨也。
常使心無知無欲。
註:反樸守淳也。○御曰:無爭尚之知,絕貪求之欲也。○疏:知音分別之名,欲者貪求之目,言聖人常以空恵利益蒼生,令倒置之徒,息分別之心,俗貪求之欲也。
使知者不敢為。
註:思慮深,不輕言。
為無為,
註:不造作,動循也方。
則無不治
註:德化淳,百姓安。○疏:前既舍欲得無欲,復恐無欲之人滯於空見,以無為道,而言不敢為者,即遣無欲也。恐執此不為,故繼以不敢也。治,正也,行人但能先遣有欲,後遣無欲者,此則雙遣二邊,妙體一道,物我齊觀,境智两忘,以斯為治,理無不正也。
道沖而用之,
註:沖,中也。道匿藏名譽其用在中也。一家云:道以沖和為用,故言沖也。○飾解曰:沖者一也,謂一在身中常行之也。
或不盈。
註:或,常也。道常謙虛不盈滿,也。○飾解曰:謂守然也。○疏:言聖人施化,為用多端,切當之言,莫先中道,故云道沖而用之。此則以中為用也,而言官或不盈者,向一中之道,破二偏之孰,二偏既除,一中還遣。今恐執教之人,住於中一,自為滿盈,言不盈者,即是遣中之義。
淵兮似萬物之宗。
註:道淵深不可知也,似為萬物之宗祖也。○疏:淵,止水也。以况聖人言,止水能鑒於人,聖智能照萬法,故大匠取則於止水,衆生宗極於聖人,而言似者,明無宗而宗,宗不定宗也。故《莊子》云:人莫鑒於流水而必鑒於止水,又云:止水為澄為淵,宗則大宗師之義。
挫其銳,
註:挫,止也。銳,進也。人欲銳情,進取功名,當挫止之,法道不自見也。
解其忿。
註:忿,結恨也。當念道無為以解釋之。○節解曰:謂無患怒也。○疏:既重玄行足,自利道員,為物宗師,故此下明利他也。體知物境虛幻,令進求之人息於貪競也。而言解忿者,忿,嘖怒也,解,釋散也。夫忿慧生乎違順,違順起乎妄心,聖人達違順之兩空,體妄心之非有,故能誘導蒼生,令歸真實,釋散其懷而無瞋癡也。
和其光,
註:言雖有獨見之明,當如閤昧,不當以燴亂人也。○節解曰:謂聖人為道常和神光也。○疏:光,智照也,言聖人智慧光明,與日月而齊照,而韜光晦逵,共凡智相和,聖德潜被,不耀於物,故下文云光而不耀。
同其塵。
註:當與衆庶同垢塵,不當自別殊也。○疏:塵則色聲等六塵也,猶如世間塵土,能點穢净物,聲色等法,能污清行,故名為塵也。而言同者,夫聖人降世,晦迹應凡,既韜彼智光,亦混玆塵穢,聲色無別,眼耳固同,處染不染,所以為異也。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崇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矣。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缺註)
專氣致柔,
註:專精閉氣,使不散亂,則形體能應之而柔順。
能如嬰兒乎?
註:能如嬰兒,內無思慮,外無政事,則精神不去也。○節解曰:謂抱行元氣不勞也。大道流布,若嬰兒也。○御曰:能如嬰兒者,無所分別也。專精,沖和之氣所致。○張曰:以為專精,一也。氣,氣息也。致,得也。柔,和也。嬰兒,絕知見也。夫氣東而生,氣散而死,人當專精愛氣,得柔和之道,然後能內息分別,外絕知道,身不見身,其身亦滅,心不知心,其心亦寂,故日能如嬰兒。○疏:專,精也。氣,道氣也。政,得也。柔,和也。只為專精道氣,致得柔和之理,故如嬰兒之無欲也。
滌除玄覽,
註:當洗其心,使清潔也。心居玄冥之處,覽知萬事,故謂之玄覽。
能無疵乎?
註:不淫邪也。○疏:滌,洗也。除,遣也。覽,察也。疵,病也。滌蕩六府,除遣五情,使神氣虛玄,故能覽察妙理,內外清夷,而無疵病也。然後身無所為,心無所取,不為有生,不為無滅,以此而用,豈有疵病。此明自利也。
愛民治國,
註:治身者愛氣則神全,治國者愛民則國安。
能無為乎?
註:治身者,呼吸精氣,無令耳聞。治國者,布德施惠,無令下知也。○疏:前既自利道員,此下應須接物,接物之行,莫先治國愛民。知,分別智也。慈悲覆養是日愛民,布政行化名為治國。夫治國者須是淳樸,教以無為,杜彼奸邪,塞玆分別,如此則擊壤之風斯及,結繩之政可追。下文云以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德也。
明白四達,
註:言道明白如日月,四達滿於天下,八極之外,故日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彰布於十方,煥煥煌煌也。
能無知乎?
註:無有能知道滿於天下者。○節解曰:四達為知八方也,閉心杜念,萬世常存,子能行之,通於上皇。○疏:明以能照得名,白以潔素受稱。四者四方,達者無礙,言聖人空慧明白,妙達玄理,智無不照,境無不通,故略舉四方,足明八極。且寂而能應,所以四達,應不乖寂,恒自無為也。○蔡曰:識身命財為四達,無知謂心無分別也。
天門開闔,
註:天門,謂北極紫微官。開闔,謂終始五際也。治身,天門謂鼻孔,開謂喘息也,闔謂呼吸也。○王曰:天有北極之星,在紫微之內官,內有五德之帝迭王,故門有開闔。闔則為否,開則為泰,故春則青帝門開,餘門皆闔,三時皆然。終始五際,謂五德廢興,交代之時,時有開闔,代有否泰。聖人處之,常能守雌靜,則不為終始傾動。治身天門謂鼻口之門,開謂喘息,闔謂呼吸。修生行人,氣息出入,無令耳聞,常能雌靜,自得無為之道也。
能為雌乎?
註:治身當如雌牝,安靜柔弱。治國應變,和而不唱也。○疏:河上公本作天地。夫天地開闔,謂劫運成壞也。言聖人混迹二儀之中,不為三灾所及,雖劫有廢興而心恒虛靜,故《莊子》云: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也。
生之畜之,
註:道生萬物,而畜養之。
生而不有,
註:道生萬物,無所取有。○郭曰:氤氳合化,庶物從生,顯仁藏用,即有為迹,功不歸己,故日不有。○疏:言聖人自利道員,利他德滿,故能生化群品,畜養含靈,故下文云: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雖復陶鑄萬物,亭毒三才,妙體真空,故無蒼生之可化。
為而不恃,
註:道所施為,不恃望其報。○疏:只為無蒼生之可化,故施為利物,亦無恩造之可恃也。
長而不宰,
註:道長養萬物,大不宰割,以為器用。○疏:宰,主也。聖人長養群生,實為化主,而忘功喪我,故云不宰。○顧曰:道則長而不宰,聖則宰而不割,成就一切,實為化主而忘功喪我,故云不宰。
是謂玄德。
註:言道德玄冥,不可得見,欲使人心如道也。○張曰:玄,深遠也。德,上德也,嘆此忘功聖人,冥於造化,可謂深遠上德也。玄德亦天也,為而不恃,合天之,德也。○疏:玄言深遠,德乃上德也,嘆此忘功聖人,冥於造化,可謂深玄上德也。
三十幅共一轂,
註:古者車三十輻,法月之數也。共一轂者,轂中有孔,故衆輻共奏之。治身者,當除情去欲,使五藏空虛,神乃歸之。治國者,寡能總衆,弱以扶強也。○嚴、顧等曰:古有作車象月之數,月有三十日,車有三十輻。夫月之懸天,流行不息,車之輾地,亦運載無停。是故古車以象月也。共一轂者,既三十日共一月,亦三十輻共一轂,欲明諸教雖多,同歸一理。一理雖少,能總諸教。治國,論者衆必宗寡,弱以扶強,故以一轂之寡,總諸輻之衆。○疏:《周禮·考工記》云:三十輻象三十日,以成一月也。當其無者,箱轂內空也,故能運載蒼生也。又車假名諸綠,和合而成,此車細拆推尋,遍體虛幻,况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也。
當其無,有車之用。
註:無謂空虛,轂中空虛,輪得轉行,輿中空虛,人得載其上。
涎壇以為器,
註:涎,和也。壇,土也。和土以為
食飲之器也。
當其無,有器之用。
註:器中空虛,故得有所盛受。○節解曰:謂古人為土器不燒鍊,得水則敗,為不成器也。子欲為道,不入室依時鍊形者,則為俗人,必死也。○疏:《考工》云:涎,和也。填,粘也。和水土燒以成器,器中空無,故得盛受。况聖人心空,故能容物。○張曰:土有器性,和之以為器,人有道性,修之以成道。
鑿戶牖以為室,
註:謂作屋室也。
當其無,有室之用。
註:言戶牖空虛,人得以出入。觀視室中空虛,人得以居處,是其用也。○疏:穿鑿戶牖,以為室屋,室中空無,故得居處。况聖人心空,故能容物。穿鑿戶牖,通人往來,况根竅虛通,故能用而無滯。車等三物,其義相類,所以重出者,車則動而不靜,室則靜而不動,器則亦動亦靜,有此三異,故重出之。
故有之以為利,
註:物利於形,器中有物,室中有人,恐其屋破壞。腹中有神,畏其形消亡也。○節解曰:謂有道也。
無之以為用。
註:言虛空者,可用盛受於物也,故日空虛無形而能制有形也。道者空虛也。○節解曰:謂聖人守一行自然,無所用也。○疏:無賴有以為利,有藉無以為用,二法相假,故成車等也。言聖人叉須有資空,以空導有,有無資導,心不偏溺,故成聖人之利用也。○顧曰:利,益也。轂中有軸,器中有食,室中有人,身中有神,皆為物致益,故日有之以為利也。然則神之利身,無中之有,有亦不可見,故歸乎無物。神為存生之利,虛為政神之用,明道非有非無,無能致用,有能利物,利物在有,致用在無。無謂清虛,有謂神明,而俗學未達,皆師老君全無為之道。道若全無,於物何益,今明道之為利,利在用形,無之為用,以虛容物故也。
道德真經註疏卷之一竟
#1本句原缺,據通行本補。
#2神:原作紳,當作神,據道藏本唐玄宗御註道德真經改。
道德真經註疏卷之二
吳郡徵士顧歡述
五色令人目盲,
註:貪淫好色,則傷精失明,不能視無色之色。○節解曰:非謂人之目盲,欲自有所見,但見玄黃之色,神明出入乘朱玉之筆,五色光耀,子則不見,是故目盲也。○疏:五色者謂青黃赤白黑也。言人不能內照真源,而外逐塵境,雖見異空之色,乃日非盲。不睹即色之空,與盲何別。
五音令人耳聾,
註:好聽五音,則和氣去心,不能聽無聲之聲也。○節解曰:非謂人之耳聾,欲自有所聞,但聞鐘鼓之音,不聞神明之聲,故日耳襲也。○疏:五音者,官商角徵羽也。心耽絲竹,耳滯官商,不能反聽希聲,故日聾也。《莊子》云:非唯形體有聾盲,夫智亦有之也。○王曰:若滯者,淫聲即傷神敗正,既有惡聲啼吟,即是聾也。○顧、什等曰:但聞嘈嘮在耳,廼日不聾,不知聲相即空,與聾何異。
五味令人口爽,
註:爽,亡也。嗜於五味則口妄言,失於道也。○疏:五味甘苦辛酸鹹也。爽,差失也。耽貪嘐醴,咀嚼膻腥,不能味道談玄,故言口爽也。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註:人精神好安靜,若馳聘呼吸,精神散亡,故發狂也。○節解曰:謂人死歸土,家室相送,婚姻馳走,恍惚悲泣,藏於塚壙之中,送於野田之上,親者狂,疏者哀,故日若狂。○御日:馳騁世務,耽著有為,如彼田獵之夫,唯求殺獲,日以心鬬,逐境奔馳,靜而思之,是發狂病。○疏:馳騁猶走驟也,言田獵之夫,貪逐禽獸,快心放蕩,有類狂人。倒置之徒,欲心逐境,速如騁馳,狂如田獵也。故《莊子》云:失性有五,一日五色亂目,使目不明等是也。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註:坊,傷也。難得之貨,謂趙璧隋珠,珍貴金銀珠玉等物,心貪意欲,不知厭足,則行傷身辱也。○疏:佳麗之物,貪著愛翫,為生死之因,於修道行中,大為妨礙。
是以聖人為腹,
註:守五性,去六情,節志氣,養神明。
不為目,
註:目不妄視,妄視則泄精於外也。○疏:是以,仍上文也。聖人即舉聖戒,凡腹內也,目外也,懷道抱德,充滿於內,故為腹也。內視無色,反聽無聲,諸根空净,不染塵境,故不為目也。
故去彼取此。
註:去彼目之妄視,取此腹之養神。○疏:去彼耳目之盲聾,取此為腹之實智。
寵辱若驚,
註:身寵亦驚,身辱亦驚。○御曰:操之則慄,合之則悲,未志寵辱,故皆驚也。○疏:寵是榮愛之名,辱是戮恥之稱,若,如也,驚,恐也,言人得寵則逸豫喜歡,遭辱則怵惕憂志,故得寵心驚喜,遭辱心驚怖。喜怖雖異,為驚即同,故言若驚。然喜怖之情皆非真性,是以達者譬窮通於寒暑,比榮辱於儻來,死生不撓於神,有何貴賤之能驚也。
貴大患若身。
註:貴,畏也。若,至也。畏大息至身,故驚。○疏:貴謂爵位也,亦是自貴忘身也。謂煩惱老病等也。言凡夫但知矜貴此身,而惡大患,不知大息即是我身,多求資養,終歸滅壞,故貴身即是貴患,惡患即是惡身,為貴與大息,俱以身為本也。○蔡曰:有身者執著我身,不能忘遣,為身愁苦,憂其勤勞,念其饑寒,即大息,故知執有生累,存身息起,貴我身者與貴大患不殊。故《西升經》云:身為惱本,痛癢寒溫,大息之本,起乎存身。
何謂寵辱?
註:問何為寵,何為辱?寵者尊榮,辱者恥及身。還自問者,以曉示於人也。
寵為下,
註:寵辱為下賤。
得之若驚,
註:得寵榮驚者,處高位如臨危也,貴不敢驕,富不敢奢也。
失之若驚。
註:失者,失寵處辱。驚者,恐禍重來。○節解曰:謂得道則萬神皆來,嗚於腹中,與子相見言語,知身五神元氣流馳,故日得之若驚。失之若驚者,謂失氣亡精,神不行而失一,則頭白齒落而死,衆人所哭,上屋呼魂,驚於天神,故日失之若驚也。○疏:世情顛倒,以寵為上,慧心觀照,足為鄙下,何者,為得寵心驚喜,失寵心驚怖,此兩驚本由一寵,故足為下。
是謂寵辱若驚。
註:解上得之若驚,失之若驚。○御曰:寵辱循環,寵為辱本。凡情惑滯,驚辱而不驚寵。
何謂貴大患若身?
註:復還自問,何故畏大患至身。
吾所以有大患,為吾有身。
註:吾所以有大息者,生吾有身,有身則憂其勤勞,念其饑寒,觸情縱欲,則遇禍患也。○疏:此答前問也。執著我身,不能忘遣,為身愁毒,即為大患,故知貴我身者與貴患不殊也。故《西升經》云:身為惱本,痛癢寒溫,吾拘於身,知為大患,即其事也。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註:使吾無有身體,得道自然,輕舉升雲,出入無問,與道通神,當有何患。○御曰:能知天地委和,皆非我有,離形去智,了身非身,同於大通,夫有何患?○節解曰:忘身而養神,謂之無身。○疏:所言無者,坐忘喪我,享體離形,即身無身,非是滅壞而稱無也。
故貴以身為天下者,若可寄於天下矣;
註:言人君貴其身而賤人,欲為天下主者,則可寄立,不可以長久。○疏:不知身是大息,矜而貴之,自貴其身,恒欲凌物,如此之人,適可塹寓於世間,不得久視於天下。
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托於天下矣。
註:言人君能愛其身,非為己也,乃欲為萬民之父母。以此德為天下主者,乃可以托其身於萬民之上,長無咎也。○疏:寄是塹時寄寓,托謂永相付托,言能保愛己身不輕馳騖。謙以自牧,雌而順物者,則可以托付化於天下,故德經云自愛不自貴也。
視之不見名曰夷,
註:無色日夷,言一無彩色,不可得視而見之也。○疏:夷,平也,言至道微妙,非五色不可以眼識求,故視之不見也。若其有色,色則參差,只為無色,夷然平等也。
聽之不聞名曰希,
註:無聲日希,言一無音聲,不可得聽而聞之也。○疏:希,簡少也,體非官商,不可以耳根聽,故日希也。
搏之不得名曰微。
註:無形日微, 言一無形體不可搏持而得之也。○御曰:搏執持也。微,妙也。道無形象,故執持不得。以其無形之中,而能形焉,故謂之日微。○疏:搏,觸也。微,妙也。言體非形質,不可搏觸而得之,故日微也。○臧曰:夫言希夷微者,謂精神氣也,精者靈智之名,神者不測之用,氣者形相之目,總此三法為一。聖人若不見是精,不聞是神,不得是氣,既不見不聞不得,即應云無色無聲無形,何為乃言希夷微耶。明至道雖言無色,不遂絕無,若絕無者,豈同太虛,即成斷見。今明不色而色,不聲而聲,不形而形,故云夷希微也。所謂三一者也。
此三者不可致詁,
註:三者,謂夷希微也。不可致詰者,謂無色無聲無形,口不能言,書不能傳,當受之以靜,求之以神,不可強詁問而得之。
故混而為一。
註:混,合也。故合於三名而為一也。○疏:真而應,即散一以為三,應而真,即混三以歸一,一三三一不異,故不可詁也。又解:此真應兩身作三乘,義釋具在開題卷中。
其上不繳,
註:言一在天上,不皦皦光明也。
其下不昧。
註:言一在天下,不昧昧有所闇冥,明道上下無窮極也。○疏:言至道幽微,非愚非智,升三清之上,不益其明,墜九幽之下,不加其闇,所謂不增不喊,其在玆乎。
繩繩不可名,
註:繩繩者,動行無窮極也。不可名者,非一色也,不可以青黃赤白黑別之,非一聲也,不可以官商角徵羽聽之,非一形也,不可以長短大小度之也。○節解曰:謂道入皮膚骨節之中,故日繩繩不可名也。
復歸於無物。
註:物,質也。復當歸之於無質。○疏:繩繩,正直也,猶繩墨之義。言聖人既能自正,復能正他,故繩繩不可執名求理,故不可名也。又解:繩繩,運動之貌,言至道運轉天地,陶鑄生靈,而視聽莫尋,故不可名也。復歸者,還源也。無物者,妙本也。夫應機降逵,即可見可聞,復本歸根,即無名無相。故言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
註:言一無形狀,而能為萬物作形狀。
無物之象,
註:言一無形質,而能為萬物設形象也。○疏:妙本希夷,故稱無狀。無物迹,能生貸,故云之狀之象。
是謂惚恍。
註:言一惚惚恍恍,若存若亡,不可狀也。○御曰:無形之形,無狀之狀,不可名有,不可名無,無有難名,故謂之惚恍。○疏:不定貌也。妙本非有,應迹非無,非有非無,而無而有,有無不定,故言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
註:一無端末,不#1可預待也。除情去欲,一自歸己矣。○疏:王曰:象者形而非也,謂儀貌可道,雖無物而應物有象。欲言有也,不見其形,欲言無也,物由之以生成。○顧曰:其來未兆,倏爾不見,故言迎之不見其首。○疏:道非古無始也。
隨之不見其後。
註:言一無影迹,不可得而見也。○御曰:道無始,故迎之不見其首。道無終,故隨之不見其後。○疏:道非今無終也。○顧曰:其去無述,混然無際。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註:聖人執守古道,生一以御萬物,知今當有一也。○御曰:執古無為之道,以御今有為之事,則還反淳樸矣。○疏:執,持也。言聖人持太古無名之道,調御今之後生。王曰:古今雖異,其道恒存,執之者方能御物。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也。
註:人能知上古,本始有一,是謂知道綱紀也。○疏:古始即無名之道也,若知無始無終,而終而始,不古不今,而古而今,用期古道以御今世者,可謂至道之綱紀也。王曰:守古無為之道,制御今之有為之世,鎮此躁動之俗,反古淳素之始,陶鍊變化,是得道綱紀也。
古之善為士者,
註:謂得道之君也。○疏:古,昔也,善者,智德也,為,修學也。前章明執古御今,此即御今引古,故援昔善修道之士,以軌則聖人。
微妙玄通,
註:玄,天也。言其志節玄妙,精與天通。
深不可識。
註:道德深遠,不可識知,內視若盲,反聽若聾,莫知所長也。○御曰:士,事也。言古之善以道為事者,於彼微言妙道,無不玄鑒通照,而德容深邃,不可識知也。○疏:微妙是能修之智,玄通是所修之境,境智相會,能使俱深,不可以心識知,故嘆之也。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註:謂下句也。○御曰:夫唯德量難識,故強為容狀以明之。○疏:容者,形貌也。獨此不可識之聖智,甚堪軌物,方欲引接群品,故於無形之理,而強為修學之容。
豫若冬涉川,
註:舉事輒加重慎,豫兮若冬涉川,心難之也。《想爾》曰:豫,猶豫,行止之貌,常當畏敬也。冬涉川者,恐懼也。畏四鄰,不敢為非,恐鄰里知之,此遵道奉戒之人謙謹如此也。○疏:猶豫,怖懼也。言修道行人懼於世境,如冬涉川冰,心地惶怖,恐陷溺也。此明意業净。
猶若畏四鄰,
註:其進退猶猶拘制,若人犯法,畏四鄰知之也。○疏:又畏塵境,如人犯罪慎密,恐畏四鄰閭里知聞也。此明口業净。○王曰:四鄰謂生死老病也,亦是四魔,人不持戒,好犯非法,為四魔所錄,是以小心,猶當慎密閑靜,似畏人知也。
儼若客,
註:如客對主人,儼然無所造作也。○疏:儼,矜莊之貌。《禮記》云:儼若思,言聖人應斂勵身心,勿得放縱,由如賓客對主人,不可輕躁,此明身業净。○顧曰:恭斂之貌也,言聖人恭斂,無為無事,若為客對主人,不敢輕躁,常和而不唱。
渙若冰將釋,
註:涣者解散,釋者消亡。謂除情去欲,日以空虛也。○御曰:雖則儼然若客,無所造為,而不凝滯於物,故涣然若春冰之釋散也。○疏:如前修學智慧增明,惑染消散,如彼冬冰之逢春也。○松靈曰:外雖矜莊若衆,內恒和暢放散,無復滯著,涣然如凝冰消散也。
敦若樸,
註:敦者質厚,樸者形未分,內守精神,外無文彩也。○疏:敦者淳厚,樸者質素,前既三業清冷,惑累消除,故能德行淳和,去華歸實也。
曠若谷,
註:曠者寬大也,谷者空虛,不有德名,無所不包容也。○疏:塵累斯盡,心靈虛白,故道寬曠包容如谷。
渾兮若濁。
註:渾者守本真,濁者不昭然。與衆合同,不自尊也。○御曰:和光渾迹,若濁而清。○疏:渾,合也。和,維也。濁,有為也。雖復心靈潔素,障累久消,而渾沌有為之中,與塵濁不異也。
濁以靜之,徐清。
註:靜,止也。水濁止而靜之,徐徐自清也。○疏:徐,緩也。雖處有欲之中,同事利物而在染不染,心恒安靜,閑放而清虛也。前則雖清而能渾濁,此則處濁不廢清閑,明動而寂也。○顧曰:濁者昏昧之貌,謂其昧智韜明,不任聽察,如水之濁,無所鑒見也。○王曰:藏精匿照,外不異物,渾同波塵,故日若濁。凡上七事,皆人君之德,傳曰:人君含垢,天之道也。得道之君,其斯之謂。若就行人論者,渾謂和雜也,濁謂有為也。雖心潔素而渾沌有為之中,與塵不異也。所言濁以靜之徐清者,喻於水,水濁,止而靜之,徐徐自清也。心亂息緣,漸漸而清正也。
安以久,動之徐生。
註:誰能安靜以久,徐徐以長生也。○疏:雖復安靜,即靜而動,雖復應物而動,心恒閑放而化群品也。此文明寂而動也。○王曰:渾波則濁,徐靜則清,危躁則死,安靜則生,志人知濁之可清,故同波而後化,體危之可安,故徐動以教生,非體道善化,誰能如此。故日孰能。生化微妙,非速疾可成,必須心專行密,積勤累代,不日求以得,故日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註:保此徐生之道,不欲奢泰盈溢也。○疏:保,持也。言持此動寂不殊一中道者,不欲住中而盈滿,此遣中也。
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註:夫唯不盈滿之人,能守弊不為新成。弊者匿光榮也。新成者,功貴名盛也。○疏:獨此遣中聖人,於有為弊濁之內,復能慈救蒼生,成大功德,此重結成也。○盧曰:此猶解前徐清之義,和俗而後靜,徐以守其清,安身而後動,徐以全其生。
致虛極,
註:致,至也。道人捐情去欲,五內清靜,至於虛極也。○疏:夫道沖虛,德歸清净,心能志虛,則得道之極,行能守靜,則含德之厚。○盧曰:除情慮,致虛極也。而心恒寂,守靜篤也。
守靜篤。
註:守清净,行篤厚。○疏:虛極,道果也。篤,中也。言人欲得虛玄極妙之果者,必靜心,守一中之道,則可得之也。
萬物并作,
註:作,生也。萬物并作生也。
吾以觀其復。
註:吾言以觀見萬物,無不皆歸其本,言人當念重其本也。○疏:作,動用也,言一切衆生,并皆云為取舍,貪逐前境,以老君聖智觀之,悉復在妙本,雖動而寂也。○顧曰:夫靜觀其反真。○王日:生生之體,性本湛然,但受納有形,六情外動,言行云為,妄作招禍,至人觀其本性,知可化而復,故云觀其復。
夫物芸芸,
註:芸芸者,華葉盛也。
各歸其根。
註:言萬物無不桔落,各復反歸其根而更生也。○疏:芸芸,衆多貌也。言衆生所以不能同於聖人,雖動不動,用而無心者,只為芸芸馳競不息也。若能反本歸根,即同於聖照,此勸之也。
歸根曰靜,
註:靜謂根也,安靜柔弱,謙卑處下,故不復死也。○疏:但能反本還源,馳競之心自息也。○顧曰:草木零落,歸根則靜,人物變化,反真則安。
是謂復命。
註:言安靜者,是為復還性命使不死,乃道之常也。○疏:命者真性慧命也,既屏息囂塵,心神凝寂,故復於真性,反於慧命。
復命日常,
註:復命使不死,乃道之所常行也。○疏:反於性命,疑然凝湛,不復生死,因之日常。○何晏曰:復命當使不死,是道之所常。○盧曰:能知復命常理者,則是見道之明者也。
知常曰明。
註:能知道之所常行者,則為明也。○御曰:守靜復命,可謂有常。知守常者,更益明了也。○疏:既知反會真常之理者,則智慧照明,無幽不燭。○王曰:常道難知,故知之日明。
不知常,妄作凶。
註:不知道之所常行,妄作巧詐,則失其神明,故凶也。○疏:不知性修反德,而會於真常之道者,則恒起妄心,隨境造業,動之死地,所作皆凶。○顧曰:不知道,言知謂之妄作,妄作之人,失道故凶。○孫曰:不能守靜則天命失常,是其凶也。
知常容,
註:能知道之所常行,則能去情欲,無所不包容也。○御曰:知守真常之道,則必竟虛靜如彼空谷,無不含容也。○疏:體知凝常一中之道,悟違順之兩空,故能容物也。
容乃公,
註:無不包容,則公正無私,衆邪莫當也。○御曰:含容應物,應物無私,既無私邪,故為公正。○疏:公,平正也。既能包容庶物,所以公正無私也。
公乃王,
註:公正無私,則可為天下王,治身正則形一神萬,共奏己身也。○御曰:人能公正無私,則為物所歸往也。○疏:王,往也,只為包容萬物,公正無私,所以作大法王,為蒼生之所歸往也。
王乃天,
註:王德合神明,乃與天通也。○疏:既作法王化主,為物所歸,復能蔭覆含靈,同於旻昊也。
天乃道,
註:德與天通,則與道合同也。○疏:既類上天覆物平等,又同大道生化無窮。
道乃久,
註:與道合同,乃能長久。○疏:量等太虛,無來無去,心冥至道,不滅不生,既與此理相符,故義說為久。
沒身不殆。
註:能公能王,通天合道,四者純備,道德弘遠,無殃無咎,與天地俱沒,終不危殆也。○疏:沒,滅也。殆,危也。匿端滅迹,謂之段身。應感赴機,謂之不殆。又解:迹有興廢,故言沒身,本無生滅,故言不殆也。
太上,下知有之;
註:太上謂太古無名之君也。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不見臣事之迹,質樸淳厚。○御曰:太上者,淳古之君也。下知者,臣下知上有君,尊之如天,而無施教有為之迹,故人無德而稱焉。○疏:太上即是今玄天教主太上大道君也。言道君在玉京之上,金闕之中,凝神遐想,為常應之處,利根之人,機性明敏,悟妙本凝寂,體絕形名,從本降迹,故有位號,不執相生解,故下知有之,知有太上名號之所由也。
其次,親之譽之;
註:其德可見,恩惠可稱,故親愛而譽之。○御曰:淳德下衰,君行善教,仁見故親之,功高故譽之。○疏:中根之人,機神稍闇,不能忘言證理,必須執相修學,所以耽著經教,親愛筌蹄,依文生解,共相譽贊。○顧曰:此中古也,去道漸遠,封言著相,其德可見。親愛生上,則親信於下,下則稱譽於上,其功可言,則康歌載路。
其次畏之;
註:設形法以治之。
其次侮之。
註:禁多則令煩,不可歸誠,故欺侮之。○御曰:德又下衰,君多弊政,人不堪命,則驅以刑罰,故畏之。懷情相欺,明不能察,故侮之。○疏:侮,欺也。下機之人,性情愚鈍,縱心逐境,耽滯日深,唯畏世上威刑,不懼冥司考責,所以欺侮聖言,毀謗不信,故德經云下士聞道,大笑之也。
信不足,
註:君信不足於下,下則有巧詐之民也。
有不信。
註:君信不足於下,下則應之以不信,而欺其君也。○御曰:畏之侮之者,皆由君信不足,故令下有不信之人也。○疏:良由下機障重,信根不足,故疑毀聖文,有不信之罪。
猶其貴言。
註:說太上之君,舉事猶貴重於言,恐離道失自然也。○疏:猶其貴重世俗浮偽之言,故不信至道真實之教,是以迷惑日久,罪障彌深也。
功成事遂,
註:謂天下太平也。
百姓謂我自然。
註:百姓不知君上之德淳厚,反以為己自當然也。○御曰:功成而不執,事遂而無為,百姓日用而不知,謂我自然而成遂矣。○疏:亭毒之功成,育養之事遂,而至德潜被,成功弗居,百姓日用而不知,皆謂我自然得如此,不知荷聖恩也。○王曰:化不由言,冥功潛被,物各逍遙,擊壤自得,日用不知,欣賴無主,莫識所為,故皆謂我自然。
大道廢,有仁義。
註:大道之時,家有孝子,戶有忠信,仁義不見。大道廢不用,惡逆并生,乃有仁義可傳道也。○御曰:澆淳散樸,大道不行,日仁與義,小成遂作,而澆淳散,樸不足,雕弊起於有為。○疏:即太古之教廢也。言大道之世,五德不彰,仁義既興,淳樸斯廢,故《莊子》云:散道德以為仁義,聖人之過也。又云:相徇以濕,相濡以沬,不如相忘於江湖。
智慧出,有大偽。
註:智慧之君,賤德而貴言,賤質而貴文,下則應之以為大偽奸詐也。○御曰:用智慧,將立法也。法出而奸生,則有大偽矣。○疏:智慧,聖智也。上以聖智治物,法令滋彰,下則詐偽百端以避刑網,還竊聖智以為偽具,智之害物,備在《莊》文。○王曰:大道之時,無知無欲,物皆懷德,外用不顯,道功既息,權詐玆興,飭智驚愚,耀才動俗,樸散淳離,奸情并作,故曰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註:六紀絕,則親戚不和,乃有孝慈相收養也。○御曰:皆由失道,故有偏名。○疏:六親謂父子兄弟夫妻也,淳和之世,偏愛不彰,六紀失序,孝慈方著,是以周德既衰,澆競斯起,政彼曾閔之徒,顯其高行。
國家昏亂,有忠臣。
註:政令不行,上下相怨,邪僻爭權,乃有忠臣匡救其君。此言天下太平,不知仁義,人盡無欲不知廉,各自潔己不知貞,各自守信不知忠也。大道之世,仁義沒,孝慈滅,猶日中盛明,衆星失光也。○疏:萬乘之主以四海為家,故言國家但至治之時,忠誠不見,昏亂之世,貞節斯彰,是以龍逢名芳於夏桀,比干譽美於殷紂也。
絕聖
註:絕聖制作,反初守元,五帝畫象,倉頡作書,不如三皇結繩無文。
棄智,
註:棄智慧,反無為。
民利百倍;
註:農事修,公無私。○御曰:絕聖人言教之迹,則化洽無為。棄凡夫智詐之用,人歸淳樸。人歸淳樸,巧偽不作,矜徇不行。人挹天和,物無夭性,是有百倍之利。○疏:絕有名之聖,棄分別之智,人皆反本,為利極多,言百倍者,舉其大數。故《莊子》云:魯酒薄而邯鄲圍,聖人生而大盜起。又田成子以聖智竊國是也。
絕仁棄義,
註:絕仁之見恩惠,棄義之尚華言。
民復孝慈;
註:德化淳也。○御曰:絕兼愛之仁,棄財非之義,則人復於大孝慈矣。○疏:絕偏尚之仁,棄執迹之義,人皆率性無復矜矯,孝出天理,慈任自然,反於淳古,故言民復。《莊子》云:仁義者先王之蘧廬,已陳之芻狗,又云:削曾史之行,天下皆仁也。
絕巧棄利,
註:絕巧詐,偽亂真。塞貪路,閉權門。
盜賊無有。
註:上化公正,下無私邪。○御曰:人矜偏能之功,必有爭利之心,故絕巧則人不爭,棄利則人自足。足則不為盜矣。○疏:絕異端之巧,棄貪求之利,物各守分,故無盜竊。《莊子》云:欐工唾之指,天下皆巧矣。
此三者,
註:謂上三事所當棄絕也。
以為文不足。
註:以為文不足者,文不足以教民也。○疏:三者謂前三絕也,此文是頓教大乘,上士所學,其理深遠,不足以教下機也。
故令有所屬:
註:當如下句。○御曰:此三者但令絕棄,未示修行,故以為此文不足垂教,更令有所屬著,謂下文也。○疏:屬謂付屬也,言下機之人,未堪大乘之教,故有所屬著,方進學心,所屬之文,即下之四行。
見素抱樸,
註:見素者,當見素守真,不尚文飾也。抱樸者,當抱其質樸以示天下,令可法則也。
少私,
註:正而無私。
寡欲,
註:當知足也。○疏:見素,去華也。抱樸,歸實也。少私,公正也。寡欲,息貪也。
絕學,
註:絕學不真不合道文。
無憂。
註:除浮華,則無憂患。○節解曰:謂去諸經書,還行一也。○御曰:絕有為之學,則淳樸。○疏:憂,患也。絕有相之學,會無為之理,患累斯盡,故無憂也。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註:同為應對,而相去幾何,疾時賤質而貴文。○疏:唯,敬諾也。阿,慢應對也。《禮記》云:先生召,無諾。幾何者,非遠也,言世人不達違順,妄生喜怒,聞唯則喜,聞阿則嘖,不知唯阿兩聲同出一口,相去非遠,故言幾何。
善之與惡,相去何若?
註:善者稱譽,惡者練諍,相去何如。疾時惡忠直,用邪佞也。○疏:順意為美,逆心為惡,違順既空,美惡安奇,且唯阿出自一口,美惡源乎一心,忘者知其不殊,執者肝膽楚越,然有為之學,迷執者多,是非美惡之中,喜怒唯阿之內,適為患累之本,絕之所以無憂,此兩對略舉執學須絕之狀也。
人之所畏,
註:人謂道人也,所畏者,畏不絕學之君也。
不可不畏。
註:近令色,殺賢人。○疏:即行人所畏,謂生死及諸塵也。○註:必沒溺也,前令絕惡,示美惡皆空,恐滯斯文,遂染塵境,故發此句以戒之也。
荒兮其未央哉。
註:言世俗之人荒亂,欲進學為邪文,未央止也。○疏:河上公本作荒,諸家云:莽莽,是眇莽,嘆其久遠。央是盡義,嗟其未息。言衆生染滯之心,其日固久,執著情篤,未有休時。
衆人熙熙,
註:熙熙,淫放多情欲也。
如享太牢,
註:如飢思太牢之具,意無足時。
如春登臺。
註:春陰陽交通,萬物感動,登臺觀之,志意淫淫也。○疏:言耽著者衆,故云衆人,即眾生,生之別稱也。熙熙,悅樂也。享,燕享也。太牢,牛羊豕也。言衆生欣愛聲色,情染極深,如飢人享太牢之撰,悅美之甚,又如春日登臺,眺望林野,暢適其心。
我獨怕兮未兆。
註:我獨怕然安靜,未有情欲形兆也。○疏:我,老君自稱也。怕,寂也。兆,狀也。言聖人雖處塵俗,而心智寂怕,不為前境所牽,故都無攀綠之萌狀也。
若嬰兒之未孩。
註:如小兒未能答偶時人也。○御日:言我獨怕然安靜,於情欲略無形兆,如彼嬰兒,未能孩孺也。
魁無所歸。
註:魁然如窮鄙,無所歸就也。○御曰:至人無心,運動隨物,無所取與,若行者之無所歸。○疏:嬰兒,赤子也。孩,笑也。魁,寬大也。歸,往也。言聖人動不乖寂,處染不染,如彼嬰兒,未能孩笑之時,心形俱李,智慧魁敬,器量宏博,譬彼虛舟而無任止也。
衆人皆有餘,
註:衆人餘財以為奢,餘智以為詐。
我獨若遺。
註:我獨如遺棄似於不足也。○疏:衆人滯有,故耽染有餘,聖智體空,故遺棄不取也。
我愚人之心。
註:不與俗人相隨,守一不移,如愚
人之心也。
純純兮,
註:無所分別也。○疏:純純,不雜也。聖智虛白,純粹精專,如彼愚人心無分別也。
俗人昭昭,
註:明且達也。
我獨若昏。
註:如闇昧也。○御曰:自韜匿也。○疏:俗之人心靈暗昧,昭然分別,自炫其能,聖智虛通,明如日月,韜光匿耀,故若昏也。
俗人察察,
註:察察,急疾也。○御曰:立法制也。
我獨悶悶。
註:無所割截也。○疏:察察機速,是分別之心。悶悶寬緩,是無分別之智,但俗心滯有,司察是非,妄生迫遽,聖智體有冥無,體知空幻,恒自閑靜也。
忽若海。
註:我獨忽忽如江海之流,莫知其所窮極。○疏:河上本作海。晦者闇也,止,住也。聖智實明,而忽忽如闇欲顯,光而不耀,故發此言。雖復同塵,而怛自凝寂,又不住此寂,故無正住止也。
飄若無所止。
註:我獨飄飄若飛颺,無所止,志意在神域也。○御曰:我心寂然絕於俗學,似無所止著也。衆人皆有以,註:以,有為也。
我獨頑似鄙。
註:我獨無為,似鄙若不逮也。○御曰:頑者無分別,鄙者陋不足,而心實了悟。外若不足,故云似鄙。○疏:衆人滯於欲境,未嘗休息,雖復取含不同,同有所以,聖人妙體虛假,曾無分別,既不見是,亦不知非,譬彼頑愚,若玆邪鄙。
我獨異於人,
註:我獨與人異。○御曰:人有情欲,我無染心。
而貴食母。
註:食,用也。母,道也。我獨貴用於道也。○疏:人皆照察而分別,我獨忽晦而忘懷。分別,故愛染於聲色,忘懷,故貴用於真道,所以為異也。
道德真經註疏卷之二竟
#1不:原缺,據河上公本補。
道德真經注疏卷之三
吳郡徵士顧歡述
孔德之容,
註:孔,大也。有大德之人,無所不容,能受垢濁,處謙卑也。
唯道是從。
註:唯,獨也。大德之人不隨世俗所行,獨從於道也。○疏:孔,大也,甚也。容,貌也。甚大之德,容貌若何,唯從於道,即是其相。又解:容,包容也。大德妙契,故能動心施為獨從於道,出處語默,皆是道場。
道之為物,惟怳惟惚。
註:道之於萬物,獨怳惚往來於其所也。○御曰:此明孔德所從之道,不有不無,證用難名,故云怳惚。○疏:言至道之為物也,不有而有,雖有不有,不無而無,雖無不無,有無不定,故言恍惚。所以言物者,欲明道不離物,物不離道,道外無物,物外無道,用即道物,體即物道,亦悟即物道,迷即道物,物道不一不異,而異而一,不一而物而道,一而不一,非道非物,故一不一,而物不二也。○顧曰:欲言定有,而無色無聲,言其定無,而有情有信,以其體不可定,故云怳惚。
惚怳中有像,
註:道雖惚怳無形,其中獨為萬物設法像也。○御曰:惚,無也。怳,有也。兆見日象。自無而降有,即萬物之象也。
怳惚中有物,
註:道雖怳惚,其中有一,經營主化,因氣立質。○疏:中有物,即是神妙,妙物為名也。雖復非無非有,而有不測之物也。中有象,即是氣,雖復非象非色,而為色為象,故是氣也。言道種種變現,故不物而物,不象而象也。
窈冥中有精。
註:道雖窈冥無形,其中有精,實神明相薄,陰陽交會以立形神也。○節解曰:謂腦中元氣化為精也。○御曰:惚怳有無,窈冥不測,生成之用,精妙甚存。○疏:窈冥,深遠也。有精,智也。言道雖窈冥怳惚,而甚有精靈,智照無方,神功不測也。
其精甚真,
註:言道精氣神妙甚真,非有飾也。○疏:言真精無雜,實非虛假,於三一之中,偏重舉精者,欲明精是氣色神用之本也。○顧曰:言至道之精靈,至真無假。
其中有信。
註:道匿功藏名,其信在中也。○節解曰:謂精也。精不化,血不藏,則為真人。一行形中,其中有信。○疏:言道無心,有感斯應,信若四時,必無差爽。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註:自,從也。從古至今,道常在不去也。○節解曰:名者謂道也,聖人不死,其名常存。○疏:時乃有古有今,而道竟無來無去,既名不去,足顯不來,文略故也。
以閱衆甫。
註:閱,稟也。甫,始也。言道能稟與,萬物始生,從道受氣也。○疏:閱,覽也。甫,始也。至道雖復無來無去,亦而去而來,故能覽察古今,應夫終始也。
吾何以知衆甫之然哉?
註:我何以知萬物從道受氣。
以此。
註:此,今也,以今萬物皆得道精氣而生,人動作起居,非道不然也。○疏:假設問也。老君云我何以知終始之事乎,只用此真精純信之道,悅惚窈冥之法,故知之也。
曲則全,
註:曲己從衆,不自專則全也。○疏:屈曲隨順,不件物情,柔弱謙和,全我生道,故《莊子》云:吾行郵曲,無傷吾足,此一句忘違順也。
枉則直,
註:枉,屈也。屈己而伸人,久久自得直也。○疏:枉,濫也。體知枉濫不二故能受於毀謗而不伸其怨枉翻獲正真也。此一句忘毀譽。
窪則盈,
註:地窪下,水流之,人謙下,德歸之。
弊則新,
註:自受弊薄,後己先人,天下敬之,久久自新。○疏:窪,下也.謙卑遜讓,退己處下,不與物競,故德行盈滿也。此一句忘高弊辱也。能處鄙惡弊辱,而不貪榮寵,即其德日新,此又忘榮辱也。
少則得,
註:自取少則得多。天道祐謙,神明托虛。
多則惑。
註:財多者惑於守身,學多者惑於所聞。○節解曰謂俗人多思念,多所欲,行無可信,故惑也○疏:少者謂前曲全等行,不見高下,處一中也。多謂滯於違順等法,不離二偏也。體一中則得,滯二偏故惑也。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註:抱,守也。式,法也。聖人守一乃知萬事,故能為天下法式也。○節解曰:謂念一行道,守身中也。○疏:是以,仍上辭也。抱,守持也。式,法則也。言聖人持此一中之道,軌轍群生,故為天下修學之楷模也。
不自見故明,
註:聖人不以其視千里之外,乃因天下之目以視之,故能明達也。○疏:物我皆空,不見有我身相,故智慧明照也。
不自是故彰,
註:聖人不自以為是而非人,故能彰顯於世也。○疏:自他平等,不是己而非物,故其德行顯著。
不自伐故有功,
註:伐,取也。聖人德化流行,不自取其美,故有功於天下也。○疏:雖復亭毒群生,而自狗百姓,推功於物,故有大功也。
不自矜故長。
註:矜,大也。聖人不自貴大,故能長久不危也。○疏:只為推功於物,不自矜夸,故德行長遠也。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註:此言天下賢與不肖,無能與不爭者爭也。○疏:此則嘆美四德之人,妙達違順,謙以自牧,不與物爭,故天下群品無能與不爭者爭也。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註:傳古言曲從則全身,此言非虛妄也。○疏:昔人所謂屈曲柔順以全其道,此語有實,果非虛言,但能依教修行,不與物爭,則大成全德,物歸於己也。
故誠全而歸之。
註:誠,實也。能行曲從者,實全其肌體,歸之於父母,無有傷害也。
希言自然。
註:希言,謂愛言也。愛言者,自然之道也。○疏:希,簡少也。希言,忘言也。自然者,重玄之極。道欲明至道絕言,言即乖理,唯當忘言遣教,適可契會虛玄。○顧曰希,少也。人能愛氣少言,則行合自然。○王曰:希言靜默則合自然之道。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註:飄風,疾風也。驟雨,暴雨也。言疾不能長,暴不能久也。○疏:飄疾之風,驟暴之雨,曾不崇朝,何能竟日。譬滯言之士,執教生迷,妄為躁行,以求速報,既志理不久不長,故取譬飄風,方之驟雨。日是朝之總,朝是日之別,別則譬念念之新,總則喻百年之壽,通是無常也。○王曰:山澤相通,為於飄風,陰氣噴擊,作於驟雨。陰陽失節,則驚風驟雨。人失中和,則為暴疾。殘身喪實,不可常行。驚暴非恒,自然難久,故日不終朝也。○蔡曰:夫天以陽氣下降,散而為風,地以陰氣上騰,蒸而為雨。○顧曰:天健地順,神氣獨絕,為此暴疾,猶不能竟日終朝,何况凡夫朝生夕死,多言害物,其可久乎。○盧曰:形之大者,莫過乎天地。氣之廣者,莫極乎陰陽。陰陽相擊,天地交錯,風驚雨驟,猶不能久,而况人之細小,處天地之間,為於多言,速滅可知。
孰為此者?天地也。
註:孰,誰也,誰為此飄風暴雨者乎,天地所為也。
天地尚不能久,
註:不能終於朝暮。
而况於人乎。
註:天地至神,合為飄風暴雨,尚不能終朝至暮,何况於人,欲為暴卒乎。○疏:孰,誰也。此假問誰為此風雨,答云:是天地二儀生化,有大神力,飄風驟雨尚不能久,况凡夫而為躁行,其可久乎。
故從事於道者,
註:從,為也,人為事當如道安靜,不當如飄風暴雨也。○御曰:故從事於道之人,當不執滯言教。
道者同於道。
註:道者謂好道之人也,同於道者,所為與道同也。○御曰體道者悟道忘言,即同於道也。○疏:從道,隨順也。事,世物也。言至德之人,即事即理,即道即物,故隨順世事,恒自虛通,此猶是孔德唯道是從之義。○蔡曰:若舉事皆從於道,道則得之,則同道之用也。○王曰:順教反俗,所為從於道,兼忘衆累,與空虛合體,謂之同道,道則應之。
道得之。
註:只為即事即理,所以境智兩冥,能使相會。○疏:道得之,猶得道也。
同於德者,德亦得之。
註:德謂好德之人也。同於德者,所為與德同也。○疏:道既是常道,德即是上德,體教忘言,為行同於上德,上德亦自然符應而相會也。道是德之體,德是道之用,就體言道,就用言德,故有二文也。
失者同於失。
註:失謂任己而失人也。同於失者,所為與失同也。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註:與道同者,道亦樂得之。○疏:有為躁競,執教生迷,既而為行同於失理之人,所以不能虛心冥會。而言道失者,猶失道也。故《西昇經》云:宿世不學問,今復與失鄰。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註:與德同者,德亦樂得之。
同於失者,失亦樂失之。
註:與失同者,失亦樂失之。
信不足,
註:君信不足於下,下則應之以不信。
有不信。
註:此言物類相歸,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雲從龍,風從虎,水流濕,火就燥,自然之數也。○御曰:執言滯教,不能悟了,是於信不足也。自同於失,失亦樂求,是有不信。○疏:不能忘言,而執言求理,雖名信道,於理未足,所以執言滯教,未達真源,故於重玄之境,有不信之心也。
跂者不立,
註:跂,進也。謂貪權慕名,進取功榮,則不可久立身行道。
跨者不行。
註:自以為貴而跨於人,衆共弊之,使不得行也。
自見者不明,
註:人自見其形容以為好,自見其行以為應道,殊不知其形醜,操行之鄙也。○御曰:露才揚己,動而見尤,故不明也。○疏:不能忘我故也。
自是者不彰,.
註:自以為是而非人,衆共弊之,使不得彰明也。○疏:物共弊之,故其德不顯也。
自伐者無功,
註:所為輒自伐取其功美,即失有功於人。○疏:凡有所為,輒自伐取其功,物皆不與,故無功勣。
自矜者不長。
註:好自矜大者,不可以久長。○疏:矜夸自高,驕慢凌物,此乃愚短,其德豈長。
其於道日餘食贅行。
註:養,貪也。使此自矜伐之人在治國之道,日賦斂餘祿食以為貪行也。○疏:餘食,殘食也。贅,附生之肉也。《莊子》云:附贅懸疣也。言矜夸自是之人,其在道行也,猶如殘食贅病,其可厭賤也。
物或惡之,
註:此人在位,動欲傷害,故物無不畏惡之。○疏:贅是無用之肉,夸是無用之行,世間人物感惡見之,故懷道之士豈處心於夸企之行乎。
故有道者不處。
註:言有道之人,不居其國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註:謂道也,道無形混沌而成萬物乃在天地之前也。○疏:有物者,道也。道非有而有,非物而物,混沌不分,而能生成庶品,亦明不混而混,雖混而成,故《莊子》云: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又云:在天地之先而不為老。
寂兮寥兮,獨立不改,
註:寂者無音聲,寥者空無形。獨立者,無匹雙。不改者,化有常也。○疏:寂無聲,寥無形。獨立,無待對也。不改,無遷變也。言道體窈冥,形聲斯絕,既無因待,亦不改變。此乃獨獨非待獨也。
周行不殆,
註:道遍行天地,無所不入,在陽不焦,托陰不腐,無不貫穿,不危不殆也。○節解曰:謂聖人行一於身,周流四支百節九竅百豚之中,故日周行不殆也。
可以為天下母。
註:道養育萬物,精氣亦如母之養子。○節解曰:謂守道含一為天下母。○疏:道無不在,名日周行。所在皆通,故無危殆也。開化陰陽,安立天地,亭毒群品,子育含靈,生之畜之,故可為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註:我不見道之形容,不知當何以名之,見萬物皆從道所生,故字之日道。○疏:道本不可以智知,道名即初章云無名天地始也。取其通生之德,故字日道。
強為之名日大。
註:不知其名,強名曰大。大者,高而無上,羅而無外,無不包容,故日大也。○疏:體無涯際,故名為大。不大為大,故稱為強。夫名以召體,字以表德,道即是用,大即是體,故名大而字道也。人皆先名後字,今乃先字後名者,欲表道與俗反也。
大曰逝,
註:其為大,非若天常在上,非若地常在下,乃復逝去,無常處也。○疏:逝,往也。有大力,用能運致眾生,至聖境也。
逝曰遠,
註:言遠者窮於無窮,布氣天地,無所不通。○疏:超陵三界,遠達三清也。
遠日返。
註:言其遠不超絕,乃復返在人身。○疏:返,還也。既自利道圓,遠之聖境,故能返還界內,慈救蒼生。又解:迷時以三清為三界,悟則三界是三清,故返在塵俗之中,即是大羅天上。
故道大,天大,池大,王亦大。
註:道大者,包羅天地,無所不容。天大者,無不蓋也。地大者,無不載也。王大者,無不制也。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註:八極之內有四大,王居其一也。○御曰:王者,人靈之主,萬物系其興亡,將欲申其鑒戒,故云王居其一也。○疏:境域之中有此四大,王有化被之德,故繼二儀而居一數也。《莊子》云:夫道未始有封而言.域中者,欲明不域而域,雖域不域,不域而域,議說域中,雖域不域,包羅無外也。○節解曰:謂肺大心大肝大脾大,腎水生一也,而王處一,即脾氣主布,四方行一也。
人法地,
註:人君當法地安靜和柔也。種之得五穀,掘之得甘泉,勞而無怨,有功而不置也。
地法天,
註:天湛然不動,施而不求報,生長萬物,無所收取。
天法道,
註:道法清靜不言,陰行精氣,萬物不化自成。
道法自然。
註:道性自然,無所法也。○疏:人,王也,必須法地,安靜為行,定能生慧也。故下章云躁則失君,既靜如地,次須法天清虛,覆育無私也。又天有三光,喻其慧照,地是定門,天是慧門。既能如天,次須法道虛通,包容萬物也。既能如道,次須法道,自然之妙理,所謂重玄之域也。道是迹,自然是本,以本收迹,故義言法也。又解:道性自然,更無所法,體絕修學,故言道法自然。
重為輕根,
註:人君不重則不尊,治身不重則失神,草木之花葉輕故零落,根重故能長存。○疏:此戒行人勿得輕躁,故書云:君子不重則不威。
靜為躁君。
註:人君不靜則失威,治身不靜則身危,龍靜故能變化,虎躁故致夭虧。○疏:靜則無為,躁則有欲,有欲生死,無為長存,靜能制動,故為君也。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
註:輜,靜也。聖人終日行道,不離靜與重也。○疏:言君子達人終日行化,同塵處世,而不離重靜,此則動而寂也。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註:榮觀謂宫闕。燕舍,后妃所居也。超然,遠避而不處也。○疏:言重靜之人,雖有榮華之官觀,燕寢之處所,而游心虛淡,超然物外,不以為娛,處染不染也。
奈何萬乘之主,
註:奈何者,疾時主傷痛之辭也。萬乘之主,謂王也。○御曰:奈何者,傷嘆之詞也。天下者,大寶之位也。言人君奈何以身縱欲,輕用氣命,亡其位乎。○疏:奈何,猶如何也。王畿千里,戎車萬乘之君,應須重靜,乃恣情淫教,厚賦繁搖,禽荒色荒,輕忽寓內,哀嘆之甚,故云如何。
而以身輕天下。
註:王者至尊,而以其身行輕躁乎?疾時王奢恣輕淫,失其精也。○節解曰:謂輕死也。雖貴為天子,當守一長生,見而不學,故為輕身,然後沒命,雖有玉呷金鏤,何益於身。
輕則失臣,
註:王者輕淫,則失其臣,治身輕淫,則失其精。
躁則失君。
註:王者行躁疾則失其君位,治身躁疾,則失其精神。○節解曰:謂思慮煩躁之士,不得長生。○疏:恣情放欲,輕躁日甚,外則亡國,內則危身。忠良竄匿,失臣也。宗廟傾覆,失君也。
善行無轍迹,
註:善行道者,求之於身,不下堂,不出門,故無轍迹。○疏:以無行為行,行無行相,故云善行,妙契所修,境智冥會,故無轍迹之可見,此明身業淨。
善言無瑕謫,
註:善言謂擇言而出之,則無瑕疵讀過於天下也。○御曰:能了言教,不為滯執,遺象求意,理詮言忘,故於言教之中無瑕疵之過。○疏:不言之言,言而不言,終日言未嘗言,亦未嘗不言,故謂之善言也。《莊子》云:言而足者則終日言而盡道也。瑕疵,疾也。謫過,責也。語默不異,故無口過之責,謂聖人之言,既無的當,無所之詣,此明口業淨。
善計不用籌算,
注;善以道計事者,守一不移,所計雖多,不用籌算而可知也。○疏:妙悟諸法同一虛假,不舍虛假,即假體真,無勞算計,劃然明了,此明意業淨。
善閉無關槍不可開,
註:善以道閉情欲,守精神者,不如門戶有關捷可得而開也。○節解曰:謂閉氣握固,上閉天牝,下閉地牡,故日無關撻。○御曰:兼忘言行,不入異門,心無逐境之迷,境無起心之累,雖無關楗,豈可開乎?○疏:外無可欲之境,內無能欲之心,欲根起用,用而無染,斯則不閉而閉,雖閉不閉,無勞關楗,故不可開。
善結無繩約不可以解。
註:善以道結事者,乃結其心,不如繩索可得解也。○御曰:體了真相,本以虛忘,若能虛忘,則心與道合,雖無繩索,其可解乎?○疏:上士達人,先物後己,發大弘願,化度衆生,誓心堅固,結契無爽,既非世之繩索約束,故不可解也。然誓心多端,要不過五:一者發心,二者伏心,三者知真心,四者出離心,五者無上心。第一發心者,謂發自然道意,入我法門。第二伏心者,謂伏諸障惑也。第三.知真心者,有九品,即生彼九官。第四出離心者,有三品,即生三清,所謂仙、真、聖也。第五無上心者,謂直登道果,乃至大羅也。善結者,結此五種心,終始無替也。明結願堅固也。○節解曰:謂結持魂魄也。聖人抱魂持魄,故曰不可解也。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
註:聖人所以常教人忠孝者,欲以救人性命。○疏:聖人即是三業清淨,六根解脫之人也。為能發弘誓願,救度衆生,故常在世間,有感斯應,慈善平等,終不遺棄也。
而無棄人;
註:使貴賤各得其所也。
常善救物,
註:聖人所以常教民順四時,以救萬物之傷殘也。
故無棄物。
註:聖人不賤石而貴玉,視之如一。○疏:先舉聖人者,表恩被有情,後舉物示仁覃無識,亦言救人,直據黔首,救物爰及四生也。
是謂襲明。
註:聖人善救萬物,是謂襲明天道。○疏:襲,承也,用也。即結嘆常善聖人,利物無棄,可謂承用聖明之道也。
善人不善人之師;
註:人之行善者,聖人即以為人師。○疏:善人即向襲明之人也,此人恒懷大心,先物後己,引導衆生,允當宗匠。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註:資,用也。人行不善,聖人猶教導使為善,得以給用也。○疏:言聖人恒在有中化導群品,即用不善之類而為福田,以彼衆生益成我德故也。
不貴其師,
註:獨無輔也。
不愛其資,
註:無所使也。○御曰:若存師資,未為致極。今明所以貴師者,為存學相,學相既空,自然無貴。所以愛資者,為存教相,於教忘教,故不愛資。貴愛兩忘,而道自化。
雖知大迷,
註:雖自以為知,言此人乃大迷惑也。○疏:無所化也。前以聖導凡,勸令修學,今明凡聖平等,以遣師資,斯則從淺至深,漸階衆妙也。
是謂要妙。
註:能通此意,是謂能知微妙要道也。○疏:師資兩忘,聖凡一揆,俗智分別,雖知大迷,據理而言,實成要妙。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註:雄以喻尊,雌以喻卑,人雖自知其尊顯,當復守之以卑微,去雄之強梁,就雌之柔和,如是則天下歸之,如水之流深谿也。○疏:谿,徑也,雄陽是剛躁之名,雌陰是柔靜之義。知雄躁剛猛,適歸死滅,雌柔靜退,必致長生,故棄雄而守雌,可為天下之要徑也。○節解曰雄者魂也,之士,法守自然,提固閉氣,抱持魂魄也。
常德不離,
註:人能謙下如深谿,則德恒在,不復離己也。
復歸於嬰兒。
註:當復歸志如嬰兒,泰然而無知。○節解曰:谿者口也,謂行一閉氣湛然無為○疏:子則不老,復還嬰兒也。○疏:離,散也,嬰兒譬無分別智也。言人常能守靜,則其德不散,故能復於本性,歸無分別智也。
守其黑,為天下式。
註: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雖自知昭昭明達當復守之以默默,如暗昧無所見,如是則可為天下法式則其德常在也。○疏:白昭明也。黑,闇昧也。式,法也。自顯明白炫耀於人,人必挫之良非智者。韜光晦迹,退守闇昧,不忤於物,故是德人。能知白黑利害者,可為修學者之鴻範也。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
註:人能為天下法式,則其德常在於己,不復差忒也。○節解曰:謂道行一以仙,為天下式。
復歸於無極。
註:德不差武,則長生久壽,歸身於無窮極。○節解曰:謂常守生行一無極也。○疏:武,差也。無極,道也。常能棄明守暗,其德不差忒,復我清虛,歸於至道。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註:榮以喻尊貴,辱以喻污濁,人知己之有榮貴,當復守之以污濁,如是則天下歸之,如水流入深谷。○疏:榮,寵貴也。辱,卑賤也。處於榮貴,遂起驕奢,而福善禍淫,忽然凋落,比之榮寵,翻為禍基。若知倚伏不常,貴為禍始,應須自戒,勿為放逸。處於榮華,恒如卑賤,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知榮辱天下歸嗅,譬彼百川,包納虛谷也。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
註:足,止也。人能為天下谷,德乃止於己也。
復歸於樸。
註:復當歸身於質樸,不復為文飾也。○節解曰:謂守自然也。○疏:樸,真本也。始自知雄,終乎守辱,三種修學,為道之要。又如虛谷聲無不容,所以常道之德,於是乃足,故能復於真空,歸於妙本。
樸散為器,
註:器,用也。萬物之樸散則為器用。若道散則為神明,流為日月,分為五行。
聖人用之,則為官長,
註:聖人升用,則為百官之元長。○御曰:含德內融,則復歸於樸。常德應用,則散而為器,既涉形器,必有精粗,故聖人用則為群才官長矣。○疏:散,布分也。器,用也。官,君主也。長,師宗也。既能反樸還淳,歸於妙本,須從本降進,以救蒼生。布此淳和,而為化用,故《西昇經》云:道遂散布分,既而為君以御世,為師以導俗,聖人即用斯樸,散而為御導之方。
故大制無割。
註:聖人用之則以大道制御天下,無所傷害,治身則以大道制情欲,不害精神也。○疏:至聖神力不可思議,三界內外無不制伏。主領弘普,故稱大制。而亭毒群品,陶鑄生靈,推功於物,不為宰主,故云不割。割,宰斷也。
將欲取天下,
註:欲為天下主也。
而為之,
註:欲以有為治民。
吾見其不得已。
註:我見其不得天道人心已明矣,天道惡煩濁,人心惡多欲。○疏:方將欲攝取天下蒼生而為化主者,必須虛心忘欲,若以有為取之,纔欲攝化,而不得之狀已彰也。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
註:器,物也。人乃天下之神物也。神物好安靜,不可以有為而治之也。○疏:含識之類,悉有精爽,并堪受道,故名神器。神器是帝位也。若無為安靜,即品物咸亨,必有為治之擾動,即群生失性,故不可為也。
為者敗之,
註:以有為治之,則敗其質樸。
執者失之。
註:強執教之,則失其情實,生於詐偽。○疏:滯溺有為則敗亡身命,執心貪欲則失國喪邦。
故物或行或隨,
註:上所行,下必隨之也。○疏:夫物,萬物也,或,不定也。行,由己也,隨,從他也。言物或先時由己,後即從他,此明權勢不定也。
或噓或吹,
註:噓,溫也。吹,寒也。有所溫,必有所寒。○疏:溫喻富貴也,寒喻貧賤也,言物有先貴後賤,先富後貧,猶如朱夏赫曦,玄冬凜冽,天即爽凍不定,人亦貴賤何常。
或強或贏,
註:有所強大,必有所贏弱。○疏:夫強盛不久當衰,故下章云物壯則老,《西昇經》云:盛者必衰,此則盛衰不定也。
或載或廳。
註:載,安也。環,危也。有所安必有所危,明人君不可以有為,治國與治身也。○疏:河上本或載作或接。夫接者連續也,寨,廢敗也。連接續謂之成,廢敗謂之壞,此明安危不定。故《莊子》云:其成也毀也,舉此八法者,不定以表萬物無常,故治國治身者,不可以有為封執而取之也。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註:甚謂貪淫聲色,奢謂車服飲食,泰謂官室臺榭,去此三者,處中和,行無為,則天下自化。○疏:懷道聖人妙體虛假,故不執上八法,而能行下之三事,甚則美其聲色,奢則麗其服翫,泰則廣其官室,去此三惑,處於中一,治國則祚曆遐延,治身則長生久視。
以道佐人主者,
註:謂人主能以道自輔佐也。
不以兵強於天下。
註:以道自佐人主,不以兵革,順道任德,敵人自服。○節解曰:謂。為兵也。口言失則兵革至,精神踴躍,魂魄相加,神明悅惚,則去其身矣。○疏:以,用也。佐,輔也。人主,君王也。言用正道輔佐君王者,當偃武修文,導之以德,不可以盛用強兵,騁暴天下。內解身心者,即三業六根兵也。
其事好還。
註:其舉事好還,自責不怨於人也。○節解曰:謂安心定意行一,乃還其身也。○疏:還,返也,報也。言外用兵刃,內有怨敵之仇,內用三毒,即有三塗之報,此事必爾,故言好還。
師之所處,荊棘生。
註:農事廢,田不修。○疏:師,軍也。言兵馬所行之處,害人損物,但有荊棘穢草,不生禾稼也。亦猶欲心馳騁之處,唯增惡業,不生善惠。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註:天應之以惡氣,則害五穀,五穀盡,則傷人。
善者果而已,
註:行善者,當果敢而已,即休止也。○疏:果,决定也。已,止也。言修道善人,决定止此暴心而不同兵也。
不敢以取強。
註:不敢以果敢取強大之名也。
果而勿矜,
註:當果敢謙卑,勿自矜大。
果而勿伐,
註:當果敢推讓,勿自伐取其美。
果而勿驕,
註:驕,欺也。果敢勿以驕欺人也。
果而不得已,
註:當果敢至誠,不得逼迫不得已。○疏:驕謂慢上,矜謂夸下,修道之夫,撝謙遜讓,不用自取強暴,驕慢於人。亦須次定雌柔,不用矜夸於物。伐,取也。推認於物,不自取也。不得已者,如堯攻藂支,禹攻有扈,事不得已,非樂兵伐。勿強者,結繩已前,决定不用兵之行也。
是果而勿強。
註:果敢勿以為強兵堅甲以侵凌人也。○御曰:前敵來侵,不得已,故用兵止之,如是則果於應敵,非果已取強也。
物壯則老,
註:草木壯極則枯落,人壯極則衰老也。言強者不可以久。○疏:炎極則涼,理之恒數。物壯則老,其義必然。
是謂不道,
註:枯老者,坐不行道也。
不道早已。
註:不行道者早已。已,死也。○ 疏:物壯則老,兵強則衰,既不謙柔,故非真道,應須止息而勿行也。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註:祥,善也。兵者驚精神,濁和氣,不善之器,不當修飾也。○節解曰:謂輕言者皆不活其身,身危則亡其器,此為不祥之器也。○疏:佳,麗也。祥,善也。雖霜戈曜日,寶劍暉天,此乃凶荒之具,非太平之器也。內即三毒六根之兵,若磨銳諸根,而貪取塵境者,不善之行也。
物或惡之,
註:兵動則有所害,故萬物無有不惡之者。
故有道者不居。
註:有道之人不處其國。
君子居則貴左,
註:貴柔弱也。
用兵則貴右。
註:貴剛強也,此言兵道與君子道反,所貴者異。○疏:有君子人物之德,為君子。左陽也,主吉主生。右陰也,主凶主殺。言君子平居之世則貴左用文,荒亂之時則貴右用武,喻行人實智則貴長生,權智有時而殺,故經云千千截首,萬萬剪形也。
兵者,不祥之器,
註:兵革者,不善之器。
非君子之器,
註:非君子所貴重之器也。○御曰:君子以道德為才器,不貴兵謀。○節解曰:謂口致兵革之言也。陰強則殺身之斧也。故日不祥之器也。
不得已而用之,
註:謂遭衰逢亂禍,欲加萬民,乃用之以自守。○疏:非君子善人之器,必須夷凶拯難,不得止而用之,權智亦爾。
恬淡為上。
註:不貪土地,不利民財寶。
勝而不美,
註:雖得勝,而不以美為利。○疏:恬淡無為也,君子心尚無為,故用兵不以為美也。喻行人雖用權智,而以實道為上,應不離真。
若美之者,是樂殺人。
註:美得勝者,是謂喜樂殺人。○疏:若以佳兵為美,是即愛樂干戈則殺人也。
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
註:為人君樂殺人,此不可使得志於天下。為人主甩專制人命,不可妄行刑罰。○疏:樂殺之,夫天下共疾,偉閱既多,不可得意也。
故吉事尚左,
註:左主生位也。
凶事尚右。
註:陰道主殺。
偏將軍處左,
註:偏將軍卑而居陽位者,以其不專殺故也。一家疏云:將軍本一,動靜異名,靜則侍居,故稱偏也。
上將軍處右。
註:上將軍尊居右者,以其主殺也。○王曰:動用威刑,閫外專殺,自任之道,故言為上。以殺主陰,雖上而居右。
言以喪禮處之。
註:上將軍居右,喪禮尚右,死人貴陰也。○疏:左是吉位,右是喪位,今偏小將軍居於左邊,上大將軍處其右者,欲明雖復專命,即以死喪之禮而安處之。
殺人衆多,以悲哀泣之,
註:傷己德薄,不能以道化人,而害無辜之人。○御曰:以生靈之貴,而交戰殺之,有惻隱之心,故以悲哀傷泣之爾。○疏:兵伐行處,屠害必多,故上將軍悲哀,愍其傷殺,既非用道,恐濫無辜。一羊口殺謂敵人,衆謂士卒。傷己德薄,而不能以道化人,而害無辜,則心為悲愍而泣之,明非所樂也。○王曰:一夫呼嗟,王道為之傾覆。一里違和,陰陽為之改度。鄒衍降霜,杞妻城毀,匹夫釐婦,猶感天地,而况橫尸巨野,散骨長源,肉飼烏鳶,血流絳草,愍彼殘傷,曷得不喪。
戰勝則以喪禮處之。
註:古者戰勝,將軍居喪主禮之位,素服而哭之,明君子貴德而賤兵,不得已而誅不祥,心不樂之,比於喪也。知後世用兵不已,故悲痛之。○御曰:勇士雄,入戰而獲勝,勝則受爵,居於右位,尚右非吉,是以喪禮處之。但以為不祥之器,亦何必縞素為資。○疏:君子善人,貴能用道,事不獲已,方以喪禮葬之。既其武不及文,足明權不及實,治國則不得已而用武,應化則不得已而行權,以此格量,故知權劣實勝也。
道常無名。
註:道能陰能陽,能弛能張,能存能亡,故無常名。○御曰:道以應用為常,常能應物,其應非人,故云道常無名。○疏:虛通之理,常湛凝然,非色非聲,無名無字,寂寥獨立,超四句之端,怳惚希夷,離百非之外,豈獨得以言象求,安可以心智測,故下文云天地始,又云吾不知其名也。
樸雖小,天下莫敢臣。#1
註:道樸雖小,微妙無形,天下不敢有臣使道者。○御曰:樸,妙本精一,故云小。而應用匠成,則至大,故無敢以道為臣也。○疏:樸,淳素也。小,微妙也。言淳樸之道,其自細微,而能開化陰陽,亭毒群品,百姓日用而不知,亦未敢自臣我有道者也,又云:物無貴賤,道在則尊,故巢父、許由、王倪、齧缺,此之數子,皆以窮為匹夫,而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即其事也。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
註:侯王若能守道無為,萬物將自賓服,從於德化。○疏:言君王若能修守至道,殊方異域,自來賓伏而歸化也。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註:侯王動作能與天地更相應合,則天降下甘露善瑞。○疏:夫與天地合其德,陰陽合其序者,故致四時玉燭,七曜無愆,靈瑞嘉祥,芝英甘露,國無虛用,不亦宜乎。
民莫之令而自均。
註:天降善瑞,則萬物莫有教令之者,皆自均調若一也。○疏:均,平也。莫,無也。德合二儀,明齊三景,百姓無待教令,而自太平,道力不可思議,守之致有此益也。
始制有名,
註:始,道也,有名,萬物也。道無名能制於有名,無形能制於有形也。○疏:因無名以立有名,寄有名以明無名,方欲引導群迷,令其悟解也。
名亦既有,
註:既,盡也。有名之物,盡有情欲,叛道離德,故身毀辱。
天亦將知止,
註:人能法道行德,天亦將自知止。○疏:道無稱謂,降迹立名,意在引物向方,歸根反本,既知寄言詮理,應須止名求實,不可滯執筌蹄,失於魚兔。
知止所以不殆。
註:夫知止則神靈祐助,不復危殆。○疏:筌蹄既忘,妙理斯得,止名會實,故無危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註:譬言道之在天下,與人相應和,如川谷與江海相流通.○疏:江海善下為百川之所共奏,聖道虛容,為衆生之所歸往,故下文云江海所以能為百川王者,以其善下也。
知人者智,
註:能知人好惡,是智也。○疏:謂照達前境,鑒人機性,大少淺深!無不悉知,此是他心智。
自知者明。
註:人能自知賢與不肖,是為反聽無聲,內視無形故為明也。○御曰:智者役用以知物,明者融照以鑒微,智則有所不知,明則無所不照。○疏:自知己身宿命善惡,三世報應,無不明了,此是宿命智。
勝人者有力,
註:能勝人者,不過以威力也。○疏:智力勝人,威能制物,所以降伏天魔,剪除異道,此是降魔智。○顧曰:才干勝人,不過有力,有力之人必有其敵。有其敵者,則強弱未定。今以性制情,謂之自勝,自勝之人,無敵於己,無敵於己者,可謂強矣。
自勝者強。
註:人能自勝己情欲,則天下無有能與己爭者,故為強也。○御曰:能制勝人者,適所謂有力。能自勝其心使柔弱者,方可以全其強爾。○疏:自能克服己心,制諸累欲,累欲不起,智慧日強,此是斷惑智。
知足者富,
註:人能知足之為足,則長保福祿,故為富也。○疏:守分知足,無復貪求,非直財賄不貧,亦乃道德豐富。又解:並鑒有無,則萬境俱照,智無不足,故受富名,此是知足智。
強行者有志。
註:人能強力行善,則為有志於道,道亦有志於人。○節解曰:謂晝夜行道而不休息也。○御曰:知止足者無貪求,可謂富矣。強力行者不懈怠,可謂有志節矣。○疏:志,節操也。志力既強,即發弘誓願,務在先人後己,外身濟物,至乎道場,終無退轉。
不失其所者久。
註:人能自節養,不失其所愛,愛天之精氣,則可以長久。○節解曰:謂不失其一也。○疏:應機赴感,隨病與藥,咸使得宜,不失其所,以斯接物,久而強固。
死而不亡者壽。
註:目不妄視,耳不妄聽,口不妄言,則無怨惡於天下,故能長壽也。○節解曰:謂人尸解者,死而後生也。○疏:行願俱足,內外道員,理當不死不生,無夭無壽,而今言死而不亡,壽者欲明死而不死,不壽而壽也。應身遷謝,名之為死,聖體常在,義說為壽。○御曰:死者分理之終,亡者天枉之數,壽者一期之盡。夫知人勝人,必招殃咎,知足強力,動得天常。死而不亡者,是一期之盡,可謂壽矣。
大道汎兮,
註:言道汎汎,若浮若沉,若有若無,視之不見,說之難殊。○御曰:大道汎兮,無系而能應物,左右無所偏名。
其可左右。
註:道可左可右,無所不宜。○疏:汎汎,無系也,亦普遍之名。言大道虛玄,汎然無著,慈悲普遍,感而遂通,雖復非陰非陽,而應乎左右,欲明方圓任物,罄無不宜,故《莊子》云:有左有右,有義有倫。
萬物恃之以生,
註:恃,待也,萬物皆待道而生。
而不辭。
註:道不辭謝而逆止也。○疏:一切萬物恃賴至道而得生成,慈救善誘,終不辭憚也。又云:物亦不謝,生於自然。
成功不名有。
註:有道不名其有成功也。○御曰:言萬物恃賴沖和,用而生化,而道不辭以為勞,功用備成,不名有也。○疏:生化萬品,至功潜被,而歸功於物,故不有功名。
衣被萬物不為主,
註:道雖愛養萬物,不如人主有所收取。
可名於小;
註:道匿德藏,名怕然無為,似若微小。○御曰:衣被猶覆育也。○疏:衣被萬物,陶鑄生靈,而神功潜被,不為主宰,既俯就於物,宜其稱小,此不小而小也。
萬物歸焉不為主,
註:萬物皆歸道受氣,道非如人主,有所禁止也。
可名為大矣。
註:萬物橫來橫去,各使自在,可名於大。○疏:大海虛谷百川競奏,至道寥廓,萬物歸之。不主之義,已如前釋。物既仰歸於道,宜受大名,此即不大而大也。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
註:聖人法道,匿德藏名,不為滿大。
故能成其大。
註:聖人以身師道,不言而化,萬物修治,故成其大。○御曰:聖人法道忘功,終不自為光大,故能成其大也。○疏:體道聖人,忘我存物,靜退謙柔,終不為大,只為先物後己,忘功忘大,故為衆生之長,獨居三界之尊,而成其大。
執大象,天下往。
註:執,守也。象,道也。聖人守大道,則天下萬民移心歸往也。治身則天降神明,往來於己也。○疏:執,持也,此不執而執,執無所執。大象,猶大道之法象也,即前忘大聖人持無形之大象,常善救物為天下歸往也。《莊子》云:王駘立不教,坐不義,虛而往,實而歸,宣尼引天下歸之是也。
往而不害,安平泰。
註:萬物歸往而不傷害,則國安家寧,而太平矣,治身不害神明,則身安而大壽。○御曰:物往而不傷害,則安於太平。○疏:太,大也。言蒼生歸至聖所,皆獲利益而無損害,所獲之利,即是安平等之法也。不害則明其拔苦,安平則語其與樂。
樂與餌,過客止。
註:餌,美也。過客一也,人能樂美於道,則一留止也。一者去盈而處虛,忽忽如過客也。○疏:樂,絲竹官商也,餌,飲食滋味也。樂有聲可悅,餌有味可養,可悅可餐,故塹過之客逢必止住耽愛也。
道出一禹,淡乎無味,
註:道出入於口淡泊,非如五味有酸鹹苦甘辛也。○疏:至道虛寂,其體希夷,所以出言淡然無味,非如可翫可悅,故音樂有聲,行者為之止住,道言無味,學者罕見留心。嗟乎世人迷妄之甚,但能淫聽有聲之聲,詎能咀嚼無味之味耶。深嘆愚徒,故有斯譬。
視之不足見,
註:足,得也。道無形,非若五色之有青黃赤白黑可得見也。○疏:至道窈冥,妙絕形色,非如餚撰等法,故不可以眼識求。
聽之不足聞,
註:道非若五音,有官商角微羽可得聽聞也。○疏:大音希聲,非體商角,豈如鐘鼓可以耳聞,聖道出言,其例亦爾。
用之不可既。
註:用道治國,則國富民昌,治身則壽命延長,無有既盡之時也。○御曰:以道靜鎮,初無言教,故視不足見,聽不足聞,淳風大行,萬物殷厚,歲計有餘,故用不可既。既,盡也。○疏:至道之言,淡然虛遠,非聲非色,絕視絕聽,若鏡之心,物來斯照,如聖之智,感而遂通,是知無用之用,其用難盡。
將欲翕之,必固張之;
註:先開張之者,欲極其奢淫。○疏:翕,合也,斂也。將欲行權,攝化群品,令其翕斂不為貴染者,必先開張縱任,極其奢淫,然後翕之。昔老君西入屬賓化道之日,初恣其凶勃,然後化之以道是也。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註:先強大之者,欲使遇禍害也。○ 疏:欲令歸道柔弱,必先極其強大,然後示之以雌柔。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註:先興之者,歌使其驕奢至危也。○疏:欲廢其殘獷者,必固恣其凶暴,凶暴既極,可以廢之也。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註:先與之者,欲極其貪心。○疏:先恣其惡,名為與之。後令歸道歸善,名為奪之。故老君先示凡迷,所以恣其剛戾,後見神通,於是惡人降伏,方得奪其凶惡,令歸善道。此四對義勢相似,只言初淺後深耳。上機之人,聞實即悟,下機之人,要假於權,此則增治陳也。
是謂微明。
註:此四事者,其道微,其效明。○御曰:經云:正言若反,《易》云:巽以行權。權,反經而合義者也。故君子行權貴於合義,小人用之則為詐譎。孔子曰:可與立,未可與權。信矣。故老君前章示執大象,斯謂之實。此章繼以翕張,是謂之權。欲量衆生根性,故示以權實,覆卻相明,令必致性命之域。而惑者乃云非道德之意,何其迷而不悟哉?將欲翕斂衆生情欲,則先開張,極其侈心,令自困於愛欲,則當翕斂之矣。強弱等義,略與此同。此道甚微,而效明著,故云是謂微明也。○疏:上來權道,雖復微密,而甚有明驗也。
柔弱勝剛強。
註:柔弱者久長,剛強者生亡。○疏:柔弱實智也,剛強權智也,欲教化衆生,故須權智,確論二智,實智勝也。
魚不可脫於淵,
註:魚脫於淵,為去剛得柔,不可復制。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註:利器者,謂權道也,治國權者不可以示執事之臣也,治身道者,不可以示非其人也。○疏:脫,失也。利器,權柄也。魚藏於水,權隱於心,故物莫之害也。魚失水為物所擒,權示人即為人所制,故不可以示人。
道德真經注疏卷之三竟
#1臣:原作『巨』,應作臣。
道德真經注疏卷之四
吳郡徵士顧歡述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註:道以無為為常。○疏:凝寂之道,寂爾無為,從體起用,應物施化,故日而無不為。前句是本,後句是迹,此明本迹,迹本寂動,動寂之義也。○蔡曰:道體凝寂,真際不動,故日無為。應物而動,物無不用,故日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
註:侯王而能守道,萬物將自化,效於己也。○御曰:妙本清净,故常無為。物恃以生,而無'不為也。侯王若能守道無為,則萬物自化。君之無為,而天下純樸。○疏:萬乘之主,五等之君,若能守持此道,八荒萬國,自然從化。行人亦爾,所以偏舉侯王者,明君王為化,利物弘多也。○杜曰:德能伏物,道在則尊,皇王守道,不令自均,公侯懷德,不嚴而化。○羅什《內解》曰:心得一空,資用不失,萬神從化,伏邪歸正。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註:吾,身也,無名之樸,道也。萬物以化,效於己也。復欲作巧偽者,侯王當以身鎮撫之以道德也。○御曰:言人既從君上之化,無為清淨,而復欲動作有為者,吾將以無名之樸而鎮靜之。無名之樸,道也。○疏:作,起修也,樸,道也。言衆生初起修者,必有心欲於果報也。既起斯欲,即須以無名樸素之道安鎮其心,令不染有,此以空遣有也。○顧曰:作謂偽生也,言侯王守道,物皆從化,忽有人從安化中欲生詐偽之心者,老君言我將以道鎮之。又曰:混沌其心,令無分別也。又曰:無名之樸者,教戒是也。
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
註:言侯王鎮撫以道德,民亦將不欲,故當以清淨導化之。○疏:非但不得欲於有法,亦不得欲於此無清名之樸也。前以無遣有,此則以無遣無。有無雙遣,離一中道也。
天下將自正。
註:能如是者,天下將自正安定也。○疏:靜,息也。前以無名遣有,次以不欲遣無,有無既遣,不欲還息,不欲既除,一中斯泯,此則遣之又遣,玄之又玄,所謂探微索隱,窮理盡性者也。既而一切諸法無非正真,稊稗瓦甓,悉皆至道,故云天下自正,此一句結衆妙之門也。○御日:無名之樸,亦將不欲者,言人君既峽無名之樸鎮靜之,蒼生不可執此無名而令有逃,將恐尋進喪本,復入有為,故於此無名之樸,亦將兼忘。不欲於欲,無欲亦忘,泊然清净,天下自正也。又曰:道常無欲,樂清净,故令天地常正,天地者道之臣也,君王法道行戒,臣下之心悉皆自正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註:上德謂太古無名號之君,德大無名,故言上德也。不德者,言其不以德教民,因循自然,養人性命,其德不見,故言不德也。言其德合於天地,和氣流行,民得以全也。○疏:上者高昇,是超出之名,德者得也,以尅獲為義。言上德之人,妙契道境,境智冥會,得失兼忘。得失兼忘,故言不德。境智冥會,故言有德。有德則遣其失,不德則遣其得也。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註:下德謂有號鎰之君,德不及上德,故言下德也。不失德者,其德可見,其功可稱。以有名號及其身,故無德也。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註:言法道安靜,無所施為,故無以名號為也。○疏:以,用也。上德無為,至本凝寂,而無以為,迹用虛妙,此名無為而為,為即無為也。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註:言為教令,施政事皆以為己,取名號也。○疏:心不忘德,故稱為之。亦仍有事,故言有為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註:上仁為行仁之君,其仁無上,故言上仁也。為之者,為仁恩也。功成事立,無以執為也。○疏:仁,慈悲也,有心覆育,故言為之。不貴恩報,故言無以為。確論上仁不及下德,對義仁勝,故稱無以為。三寶之中,以慈為首,故五德之內,亦以仁為先者也。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註:為義以斷割也,動作以為己,殺人以成威,賦下以自奉也。○疏:義主正惡裁非,即經中戒律是也。然戒律之本,被下機士涉有為,未階虛妙,故言為之有以也。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註:謂上禮之君其禮無上也。為之者,言為禮制度序威儀也。言禮華盛實衰,飾偽煩多,動則離道,不可得應也。○疏:禮尚威儀,即經中教齋威儀等是也。且至道沖寂,大象無形,今乃賤素貴華,重文輕質,不崇恬淡,唯尚威儀,雖為漸教法門,而未能與理相應,非但內乖於道,而乃外亦不能應物,故言莫之應。○盧曰:玉帛之禮,以為行聘之端,故日上。爵命有度,故日為之。禮節煩多,玉帛斯竭,下不供上,故日而莫之應。以不應,故刑罰行焉。
則攘臂而仍之。
註:言禮煩多不可應,則上下忿爭,故攘臂相仍引之也。○御曰:禮尚往來,不來非禮,行禮於彼,而彼不應,則攘臂而怒,相仍引也。○疏:仍,因也。禮尚往來,更相責望,因其禮薄,即攘臂怒之,欲明上禮為教之弊,故《莊子》云:魯酒薄而邯鄲圍,即其事也。
故失道而後德,
註:言道衰而德化生也。○疏:德,上德也。衆生感衰,道化斯隱,應物隨時,下德方見。
失德而後仁,
註:言德衰而仁愛見也。○疏:德化漸替,仁恩繼之。
失仁而後義,
註:言仁衰而分義明。○疏:仁慈不行,厥義方起。
失義而後禮。
註:言義衰則禮施,聘行玉帛。○御曰:失道者,失上德也,上德合道,故云失道。夫道德仁義者,時俗夷險之名也,故道衰而德見,德失而仁存,仁亡則義立,義喪而禮救,斯皆適時之用。故論禮於淳樸之代,非狂則悖,忘禮於澆醨之世,非愚則誣。若能解而更張者,當退禮而行義,退義而行仁,退仁而行德,忘德而合道,人反淳樸,則上德之無以為之者也。○疏:自道喪澆醨,於斯為極,不能止惡,方事節文,雖復強作威儀,而浮偽以甚。
夫禮者,忠信之薄,
註:言禮廢本治末,忠信日以衰薄。
而亂之首。
註:禮者賤質而貴文,故正直日以少,邪亂日以生。○疏:徒日外彰
文飾,未是情發於中,既非信實之厚,適足忠誠之薄,不懲淫勃之原,更資昏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
註:不知而言知,是前識,此人失道之實,得道之華也。
而愚之始。
註:言前識之人,愚闇之倡始。○御曰:禮以救亂,而貴固知,而失禮意者,則將矜其玉帛,貴其拜跪,如此之人,故為愚昧之始也。○疏:不知強知日前識,識在知前也。言此前識之人於修道行中,甚為華偽,既非大智慧源,乃是愚癡之始也。○顧曰:前識者謂不待研求也,夫清净虛妙,則深不可識,無色無象,其道自真,若夫辭說辮贍,儀形煥炳,相好森羅,在前可識,此非至真之實,乃是大道之華而愚之始。夫愚人始化,未見真實,故以前識引其愚。道華化其始也,序家云:此釋最為勝。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
註:大丈夫,謂道德之君也,處身於淳樸也。
不處其薄。
註:不處身違道,為世煩亂也。○疏:丈,長也。夫,扶也。謂有勇猛慈救之智,堪為群品之長,以扶護蒼生也。其志弘普,故稱大丈夫。大丈夫當懷道德之厚,豈處禮義之薄耶。
處其實,
註:處忠信也。
不處其華。
註:不尚言華也。○御曰:有為者,道之薄。禮義者,德之華。故聖人處無為之事,其厚也。○疏:達道之夫,方外之士,當留情於道德之實,豈處心於前識之華。
故去彼取此。
註:去彼華薄,取此實厚。○疏:去彼華薄,則是絕仁去義。取此實厚,則是返樸還淳,且上德聖人體無.分別,豈有心於彼此,情系於去取者乎。蓋明不去而去,雖去不去,亦不取而取,雖取不取,非去之而去,取之而取者也。去取既爾,彼此亦然也。
昔之得一者:
註:昔,往也,一,無為也,道之也。○御曰:一者,沖和之妙氣也。○疏:昔,古也。言曩劫初,得道之者,所得之狀,具列於下文,斯則御今而引古也。
天得一以清,
註:言天得一故能垂象清明。○節解曰:謂泥丸在人頭中,清氣下灌,故日以清。○疏:稟得道之氣,故積陽成天,清浮在上也。
地得一以寧,
註:言地得一,故能安靜不動搖也。○疏:同稟一道,故凝陰成地,寧靜於下。○節解曰:謂丹田不淫不亂,精神居其身,故日寧也。
神得一以靈,
註:言神得一,故能變化無形。○節解曰:神謂心也。心為神靈,五藏之主,故曰以靈。○疏:神道處陰,幽冥難測,由其得一,故靈智無方,故《莊子》云:神鬼神帝,生天生地也。
谷得一以盈,
註:言谷得一,故能滿盈而不絕。○節解曰:谷謂。也,。為華池宫,能致醴泉,故日以盈。○疏:谷,川谷也。言谷得一故能泉源流潤,漢壑盈滿。
萬物得一以生,
註:言萬物皆須道以生成也。○疏:有識有情,通號萬物,同稟一道,故得生成。○節解曰:謂萬物異形,皆共得一以生,故日以生。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註:言侯王得一,故能為天下平正。○節解曰:謂脾也。位處中黃,以一制化四方,故日以正。○疏:帝王公侯莫不察道為化,只以無為得一,故能布政天下,放勛文命是也。
其致之,
註:言致誡也,謂下六事也。○御曰:物得道用,因用立名,道存則名立,用失則實喪。故天清、地寧、神靈、谷盈,皆資妙用以政之,故云其政之。○疏:致,得也。通結前六事,咸得一道也。內解云:通是一人而有六種行門也。○節解曰:謂天地人神靈水泉萬物各共一以成,故曰其致之也。
天無以清將恐裂,
註:言天,當有陰陽弛張,晝夜更用事,不可但欲清明無已時,將恐分裂不為天也。○節解曰:謂泥丸不得一,則腦桔頭白齒落,故日裂。
地無以寧將恐發,
註:言地當有高下剛柔,節氣五行,不可但欲安靜氣無已時,將恐發泄不為地也。○疏:發,變動也。言地不能用道寧靜,則恐有崩淪之灾。昔岐山崩,三川震是也。○節解曰:謂丹田不得一,則精氣發泄,故日恐發也。
神無以靈將恐歇,
註:言神當有王相死囚休廢,不可但欲靈變無已時,恐虛歇不為神也。○節解曰:謂心亂不守一,則身空早老,故日恐歇。○疏:歇,廢也。神不依道則智用愚怠,既無靈驗,將恐歇滅也。
谷無以盈將恐竭,
註:言谷當有盈縮虛實,不可但欲盈滿無已時,將恐枯竭不為谷也。○節解曰:謂。失其一,則華池不津液,故日竭也。○疏:竭,塞也。言川谷乖一,灾否斯起,致泉源枯竭,流注不通也。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註:言萬物生長收藏,當隨時死生,不可但欲長生無已時,將恐滅亡不為物也。○疏:一切萬物得一而生,若喪道乖真,則死滅俄頃。
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註:言侯王當屈己下人,汲汲求賢,不可但欲高貴,於人無已時,將恐顛蹶失其位也。○御曰:夫得一者不可以矜其用,聖人垂教,本為生靈,雖遠舉天地清寧,而會歸只在侯王謙和,守於雌靜之道,則無蹶滅等事。○疏:蹶,敗也。君王不能用道守貴,乖理勃德,將恐神器類覆,社稷傾危,夏桀殷紂,即其人也。
故貴必以賤為本,
註:言必欲尊貴者,當以薄賤為本,若禹稷躬耕,舜陶河濱,周公下白屋也。○節解曰:謂人求-長生,當以元氣為母,故日本也。○疏:貴,尊高也。賤,卑下也。得一之君,故能謙下,失道之主,叉致驕矜,故知驕矜是下賤之基,謙卑是尊高之本,校量得失,故有斯戒。
高必以下為基。
註:言必欲尊貴,當以下為本基,猶築牆造功,因卑成高,下不堅固,後必傾危也。○節解曰:謂道人養精補腦,當用丹田為主,故為基也。○顧日:夫言高以下為基者,貴非自貴,由乎賤者所崇,高非自高,綠於下者所載。然則貴因賤立,得不以賤為本乎。是以智者務本,故居謙而不危。愚者殉末,故窮高而自墜。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轂。
註:言孤寡者,喻孤獨也。不轂,喻不能如車轂為衆輻所奏也。王侯至尊貴,能以孤寡自稱,此非以賤為本乎。以曉示於人也。○疏:不轂,猶不善也。王侯貴人智慧,聰達體知,傲是喪身之本,謙是貴盛之基,故撫接下凡,以卑自牧,乃稱孤寡不轂。○顧曰:所以言不轂者,不善也。謂德非物宗,不能總眾之辭,凡上三者,皆人之所惡,而侯王自以為稱,豈非以賤為本乎。
此其以賤為本也,非乎?
註:言非乎者,蓋是嗟嘆假問之辭云耳。○節解曰:非謂其道是元一歟。
故致數車無車。
註:致,就也,人就車數之,為輻為輪為轂為衡為轅為軸,無有名為車者,故成為車。以喻侯王不以尊號自名,故能成其貴。○疏:箱襲轂輞,假合而成,徒有車名,數即無實,五物四大為幻亦然,所以身既浮虛,貴將安寄,是以處貴應須謙下。○蔡曰:所言譽者,毀譽也。言有道王侯,卑以自牧,既忘貴賤,亦一毀譽,故人數數譽揚,言其有德,亦不以為貴,數數毀敗,言其無道,亦不以為賤。○顧曰:言行人君子善以道德功行建立身心,無德可彰,無迹可顯,則深根固蒂,不為是非,欲惡之所抽拔也。
不欲球綠如玉,落落如石。
御曰:琭琭,玉貌,落落,石貌。以賤為本也。
反者道之動,
註:此明權也,反者取其反經合義。反經合義者,是聖人行權,行權者是道之運動,故云反者道之動。
弱者道之用也。
註:此明實也。弱者取其柔弱雌靜,雌靜者,是聖人處實。處實者,是道之常用,故云弱者道之用也。
天下萬物生於有,
註:天下萬物皆從天地生,天地有形位,故言生於有。
有生於無。
註:天地神明,蜎飛蠕動,皆從道生,道無形象,故言生於無也,此言本勝於華,弱勝於強,謙虛勝盈滿也。○御曰:夫實之於權,猶無之生有,故行權者貴反於實,用有者必資於無,然至道沖寂,離於名稱,諸法性空,不相因待,若能兩忘權實,雙泯有無,則數輿無輿,可謂超出矣。○疏:有,應道也,所謂無一之氣也。元一妙本,所謂冥寂之地,言天地萬物,皆從應道有法而生,即此應從妙本而起。妙本即至無也。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註:上士聞道,勤苦竭力而行之。○疏:上機之人,智慧聰達,一聞至道,即悟萬法皆空,所以勤苦修學,遂無疑怠。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註:中士聞道,治身以長生,治國以太平,欣然而存之,退見財色榮譽,惑於情欲,而復亡之。○御曰:中士可上可下,故疑惑,則若存若亡。○疏:中機智暗,照理不明,雖復聞道,未能妙悟,若斂情歸定,即時得虛心,纔涉世塵,則滯於有境,與奪不定,故云存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
註:下士貪狠多欲,見道柔弱,謂之恐懼,見道質樸,謂之鄙陋,故大笑。○疏:下機之人,機性愚鈍,聞真道玄遠,至言弘博,心既不悟,謂之虛誕,遂生誹謗,撫掌大笑也。
不笑不足以為道。
註:不為下士所笑者,不足名之為道。○疏:不為凡人所笑,不足稱為聖道。
是以建言有之:
註:建設之道也。設言已有道,當如下六句。○疏:建,立也,言上士所行之道,建在下文有之,則明道若昧等是也。
明道若昧,
註:明道之人,若闇昧無所見知也。○疏:昧,暗也。照達真道之人,昧迹同俗,不顯其明,若愚昧也。
進道若退,
註:進取道者,若退不及也。○疏:大學之人,不見其逵,內雖進修,外若衰退。
夷道若類,
註:夷,平也,大道之人不自別殊,若多比類也。
上德若谷,
註:上德之人若深谷,不恥濁濕也。○疏:勝尚道德之人,與太虛等量,故能包容萬物,若彼空谷也。本欲有作俗字者,言能忘德,不異囂俗也。
大白若辱,
註:大潔白之人若污辱,不自彰顯也。○疏:白,潔净也。辱,污辱也。言大潔白高行之人,和光同塵,不耀於物,故能混迹揚波,若污辱也。故東方生潔其道而穢其迹,即斯義也。
廣德若不足,
註:德行廣大之人,若頑愚不足也。○御曰:大成而執謙也。○疏:言懷大德之士,體道虛忘,故內至有餘,而外若不足。老子傳云:良賈深藏若虛,盛德容貌若愚也。
建德若偷,
註:建設道德之人,若可偷引使空虛也。○疏:偷,盜也。言建立大德之人,藏名匿進,如彼偷竊不用人知,故上經云猶若畏四鄰也。
質真若渝,
註:質樸之人,若五色有淺不明也。 ○御曰:淳一而和光也。○疏: 質,實也。渝,變也,言素質體真之 士,寂而動,真而應,變見無常,故若 渝也。
大方無隅,
註:大方正之人,無委曲康隅也。○疏:隅,角也。言體道大方之人,因循順物,不守節操,不立小隅角,所謂上達無節也。
大器晚成,
註:大器之人,若九鼎瑚璉,不可倉卒而成也。○疏:瑚璉九鼎,非一朝可成,喻大學之人,豈近心能證,必須累劫修守,方政虛極,即任公子釣驚是也。○節解曰:謂守一不殆,老則得道。
大音希聲,
註:大音猶雷霆,待時而動,喻當愛氣希言。○疏:希,猶無也。至道至虛,大音寂乎無響,自妙本降迹無聲也。師曠聽而不聞其聲也。瓊音振於宇宙,欲明是迹即本,故言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
註:大法象之人,質樸無形容。○疏:大道之象,象而無形也。離婁視之而莫見其形也,色像遍乎虛空,欲明即有而無,故云大象無形也。
道隱無名。
註:道港隱使人無能指名也。○疏:至道妙本,幽隱窈冥,非形器之所測量,豈名言之能詮辯也。
夫唯道,善貸且成。
註:成,就也。言道善稟貸人精氣且成就之也。○疏:貸,借也。獨此無名之道,有大慈悲,故能俯救衆生,借其善力,亭毒群品,生化三才,種種方便,趣令成就。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註:道生一,道始所生者一也。一生二,一生陰陽也。二生三,陰陽生和清濁三氣,分為天地人也。三生萬物,天地人共生萬物也,天施地化,人長養之。○榮曰:道生一,虛中動氣,故日道生。元氣未分,故言一也。一生二,清濁分,陰陽著也。二生三,運二氣三才。三生萬物,圓天覆於上,方地載於下,人主統於中,何物不生也。
萬物負陰而抱陽,
註:萬物無不負陰而向陽,回心而就日也。陳曰:陰陽,道之妙用也,負則在外,抱則在內。#1
沖氣以為和。
註:萬物之中皆有元氣,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虛,和氣潛通,故得長生。○榮曰:陽氣熱孤,亦不能生物,陰氣寒單,亦不足成形。因大道以通之,借沖氣以和之,所以得生也。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註:孤寡不者,穀不祥之名,而王公以為稱者,處謙卑,法空虛和柔也。○疏:孤獨鰥寡,乃不善之事,以此為惡,人之常情。而王公貴人用斯自牧,足明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以勸修行之人,必須處心謙順。
故物或損之而益,
註:引之不得推讓心還,文子曰:爭則不足,讓則有餘,讓則禮義生,爭則暴亂起。
益之而損。
註:夫增高者玫崩,貪富者政息。○御曰:自損者,人益之。自益者,人損之。故朝宗者善於下,謙弱者德之柄,孤寡為稱,不亦宜乎。御疏曰:故者,仍上之辭也。損,貶毀也。言王公稱孤寡以自毀損,則為百姓樂推,尊敬而事之而政益也。或益之而損者,若王公貴寵其身,居上而驕,則下人離散而玫損也。《書》曰:滿招損,謙受益,斯之謂也。○成疏:謙卑柔弱,損己濟物,物必歸之,故生道獲全。矜夸傲誕,益己凌物,物必挫之,故致危敗。危敗是損,全生是益,損益之驗,其義盡然,故言損之而益,益之而損也。
人之所教,
註:謂衆人所教我去弱為強,去柔為剛。
我亦義教之。
註:言我教衆人,使去強為弱,去剛為柔。○御曰:老君云:人君所欲立教教人者,當以吾此柔弱謙虛之義以教之也。○疏:言俗人儒教亦尚謙柔,我之法門,本崇靜退,貴在虛忘,所以為異。
強梁者不得其死,
註:強梁者,謂不信玄妙,背叛道德,不從經教,尚勢任力也。不得其死者,為天命所絕,兵刃所伐,王法所殺,不得以壽終而死也。
吾將以為教父。
註:父,始也。老君以強梁之人以為教戒之始也。○御曰:吾見強粱者亡,柔弱者全,故以此柔弱之教為衆教之父。○疏:強粱猶剛躁也,父,始也。言強梁之人必當夭折,不得依於天命壽終而死也。老君雖復演法多端,教門匪一,而每說柔弱為善,剛強為惡,以此切當將為學道之先。父亦本也。○顧曰:言此強梁之士,既不得其死,我即為其立教,說斯無為道德,作其教學之本父也。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註:至柔者水也,至堅者金石也。水能貫堅入剛,無所不通也。○疏:至柔,水也。至堅,金也。馳騁,貫穿之義也。言水至柔能攻金石之堅,喻無為至柔能破有為之累,故下文云天下柔弱,莫過於水,攻堅強者,莫之能先也。
無有入無間,
註:無有謂道也,道無形質,故能出入無間,通神明,濟群生也。○御曰:無有者,不染塵境也,心中無所有也。無間者,道性自然清净,妙體混成,一無問隙。夫不為可欲所亂,令心境俱靜,一無所有,則心與道合契,出入無間。○疏:間,隙也。言顛倒之流,見空為有,達觀之士,即有而空,故言無有也。入,契會也,有為粗疏,故有隙。無為微密,故無間也。而即有即無,故能入無間之理也。○車曰:言水之與風,本無質相,金石骨髓,亦無間隙,風之與水,已能縱入,行之所攻。至妙之道,本自無形,煩惱結陋,又無間竅,道之妙惠,早已入訖,原其結縛之由,要其頑執之本,投其悟解之藥,開其正性之機,此即無有入無間也。
吾是以知無為有益。
註:吾見道無為而萬物自化成,是以知無為之有益於人也。
不言之教,
註:道法不言,師之以身。
無為之益,
註:法道無為,治身有益精神,治國則有益於人,不煩勞也。○孫曰:柔能破剛,無能遣有,以是知無為之教,大益於人。
天下希及之。
註:天下者人主也,希能有及道之無為治身治國也。○疏:所謂不言,非關杜口。在理即有即無,在教亦即言即默。即言即默,故名不言之教。即有即無,故名無為之益。益既不益而益,教豈教而教哉,斯乃窮理盡性,蓋世之談,世間名教罕能及者,故言天下希及之。○顧曰:則天玄默,而風俗自移,故日不言之教。法道無為,人物自化,故言無為之益。
名與身孰親?
註:名遂則身退也。○御曰:名者實之賓,世人徇名以亡身,故設問誰親,欲令去功與名,而全其真。○疏:身,內也,實也。名,外也,賓也。孰,誰也。世人皆求外喪內,貪名喪實,何者?夫令譽芳名,本為身也,身既為名,身死名竟何施。老君愍玆顛倒,故覆云名之與身,誰是汝親乎,而汝貪名忘身耶。以斯格量,親疏可見,故《莊子》云: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也。
身與貨孰多?
註:財多則害身。○御曰:徇多將以求財,財得而亡身,故設問孰多,欲令擲玉毀珠,以全其身。○疏:夫資貨者,本為我身,迷惑之徒,喪身徇貨,故老君責言汝去貨存身利多,為聚貨喪身利多耶。故《莊子》云:盜跖死利於束陵之上。
得與亡孰病?
註:好得利則病於行也。○疏:夫多責得財必喪己,少欲亡貨則存身。然則得是喪己之徵,亡是存身之驗,喪己可以為病,存身可以為樂,世人翻以得為適,以亡為病者,不亦謬乎。故教主言:得與亡,定誰是病。
甚愛必大費,
註:甚愛色,費精神,甚愛財,遇禍患,所愛甚少,所亡者多,故言大費。○疏:費,損也。為是義,故甚愛名譽之人,必勞形休心,費神損智,此一句解名也。
多藏必厚亡。
註:生多藏於府庫,死多藏於丘墓,生有攻劫之憂,死有掘塚剖棺之息。○疏:夫多藏賄貨於府庫者,必有劫盜之息,非但喪失財物,亦乃害及己身,其為敗亡,禍必深厚。故《書》 云: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莊云:大儒臚,傳曰:青青之麥,生於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於是以金鎚控其頤,徐別其頰,無傷口中珠是也。此一句解貨。
知足不辱,
註:知足之人,絕利去欲,不辱其身。○疏:體知財賄虛假,守分不貪,清康知足,故無恥辱,此一句解貨。
知止不殆,
註:知可止則止,財利不累於身心,聲色不亂於耳目,終身不危殆也。○疏:既悟名譽非真,所以止而不著,全身遠害,故無危殆。上經云: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此一句結名。
可以長久。
註:人能知止足,則福祿常在於己,治身則神不勞,治國則民不擾,故可長久。○疏:知止於名,知足於貨,忘名忘利,則可長可久。此一句總結名。
道德真經注疏卷之四竟
#1案此條注文,見於道藏本陳象古《道德真經解》卷下。象古為北宋末承議郎。故可知本書應出於北宋末南宋初,絕非南齊顧歡所述,亦非唐人編集也。
道德真經注疏卷之五
吳郡徵士顧歡述
大成若缺,
註:謂道德大成之君也,若缺者,滅名藏譽,如毀缺不備也。
其用不弊。
註:其用心是則無弊盡時也。○御曰:謙則受益,故無困弊時也。○疏:言行業大成就之人,能忘其成,故雖大成,如似缺少不足也。只為能忘其成,故終日貨用而無弊損。是以《莊子》云:小成隱道也。夫成者不缺,缺者不成,而今成而似缺者,忘缺忘成。故不見成而缺,故如缺而實成,不見缺而異成,故大成而似缺也。
大盈若沖,
註:謂道德大盈滿之君,若沖者,貴不敢驕,富不敢奢。
其用不窮。
註:其用心如是,則無窮盡時也。○疏:沖,虛也。靜,盡也。言道德大滿之人,能滿其滿,故能滿如似空虛無物也。只為忘滿沖虛,故能利用無竭也。夫滿者不虛,虛者不滿,而今滿而虛者,欲明忘滿忘虛,故能即虛即滿,滿而若虛。
大直若屈,
註:大直謂修道法度正直如一也,若屈者,不與俗人爭,如可屈折也。○疏:大直質素之人不顯直相,故能混迹同塵,委曲隨物,故若屈也。是知直躬小直也。
大巧若拙,
註:大巧謂多才衍也,若拙者,亦不敢見其能也。○疏:匠成萬物,鑪錘群生,有大功巧而忘功用,晦迹同凡,故若拙也。《莊子》云:彫刻眾形而不為巧,是知工唾小巧也。
大辯若訥。
註:大辯者,智無疑。如訥者,無口辭。○御曰:不飾小說也。○疏:妙能剖析真空,詮量玄極者,言所不能言也。不同世間。才捷利,故言蹇訥也。《莊子》云:不言之辮,亦云大辮不言。是知楊墨小辮也。
躁勝寒,
註:勝,極也。春夏陽氣躁疾於上,萬物盛極則寒,寒則零落死亡也。言人不當剛躁也。
靜勝熱。
註:秋冬萬物靜於黃泉之下,極則熱,熱者生之原也。○疏:躁,陽也。靜,陰也。勝,極也。言四時運轉,陰極陽生,陽極陰起。陰起故一切凋落。陽生故庶物咸盛。喻靜是長生之本,躁是死滅之原,以勸行人去躁歸靜也。又解:從本降迹,即躁勝寒。患迹歸本,即靜勝熱。以明動靜適時也。○顧曰:物極則反,動極則靜,靜極則動,從此而觀,盛極則衰,衰極則盛,人間諸法,例皆如此。既非常保,何所貪求。是以聖人不取不求,無得無失,而五種大行,自清自靜,不為寒熱所侵,始為天下之正主云云。
清靜以為天下正。
註:能清能靜,則為天下長,持正則無終已時也。○疏:清虛寧靜,可以自利利他,以正治邪,故為天下正。此則結釋靜勝躁,優劣之義也。○節解曰:謂得入深山,行清净,守自然,則為真人也。
天下有道,
註:謂人主有道也。
卻走馬以糞。
註:糞,田也。兵甲不用,卻走馬以治田農也。治身者,卻陽精以糞其
身也。○御曰:有道之主,無為化行,既不貪求,故無交戰,屏卻走馬
之事,人得糞於田園。○疏:言有道之君,種於天下,干戈靜息,偃武
修文,宇內清夷,無為而治,故能卻馳走之馬,以糞農田。治身者卻六
根兵馬,以道糞心,故孟子云:人皆以糞糞其田而莫之以學糞其心也。
天下無道,
註:謂人主無道。
戎馬生於郊。
註:戰伐不止,戎馬生於郊境之上,久不還也。○疏:郭外日郊,無道之君,臨於海內,禽荒色荒,四方不靜,多貪境土,好行征伐,遂使軍戎兵馬出生郊外。且輕身躁競之夫,心不懷道,縱於六根兵馬,馳騁塵境之中,故云生於郊也。
罪莫大於可欲,
註:好色欲也。○疏:罪者摧也,言為苦之所摧逼也。前境美麗,稱可欲之心,故言可欲也。然境能逼心,是起罪之綠,以戒行人不可染境也。故上經云: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禍莫大於知不足,
註:富貴不能自禁止。○疏:禍即罪之深重者也,言心貪前境,不知厭足,害人損物,為罪日深,非唯災及一身,亦乃禍延三族。
咎莫甚於欲得。
註:欲得人物,利且貴也。○御曰:殃咎之大,莫大於欲,欲得禍深,故云咎也。○疏:咎,考責也,欲得之心,略無涯際,其為咎責,莫甚於斯,格量深淺,禍重咎輕,欲備顯物情,故具彰二釁。
故知足之足,
註:守真根也。
常足矣。
註:無欲也。○疏:守分不食於行便足,恒無闕少,故言常足。欲明貴競之類,遭禍遇殃,知足之人,恒居安泰,先病後藥,故繼此文。
不出戶,知天下。
註:聖人不出戶以知天下者,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家知人家,所以見天下也。○疏:戶者謂知覺,攀綠分別,等門戶也。有道之人虛懷內靜,不馳心於世境,而天下之事悉知,此以真照俗也。
不窺牖,以見天道。
註:天道與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氣相貫,人君清靜,天氣自正,人君多欲,天炁煩濁,吉凶利害,皆由於己。○御曰:垂拱無為,不出教令於戶外,而天道可知也。○疏:牖,根竅也,天道自然之理,寨體坐忘,不窺根竅,而真心內朗,睹見自然之道,此以智照真也。戶通來去,從真照俗,窗牖內閉,喻返照真源也。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註:謂去其家觀人家,去其身觀人身,所觀益遠,所知益少。○疏:顛倒之夫,不能照理,其心逐境,彌遠而無厭,其知淺近,暗昧而少鑒。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
註:聖人不上天,不入淵,能知天下者,以心知之也。○疏:不行者,心不綠歷前境而知者,能體知諸法實相,譬懸鏡高堂,物來斯照,而無心也,故《莊子》云:聖人不由心而照之于天矣。
不見而名,
註:上好道,下好德,上好武,下好力,聖人原小以知大,察內以知外。○疏:不見者,了知諸法虛幻,無可見之物也。而名者能正名百物,垂迹顯教,不見而損情欲,文飾日以消損也。○御曰:不窺牖,故云不見,人和天順,故能名其太平。
不為而成。
註:上無所為則下無事,家給人足,萬物自化就也。○疏:不為者,凝神寂澹,絕於有為也。而成者能施化群品,成就學人,此明寂而動也。
為學日益,
註:學者謂政教禮樂之學也,日益 者,情欲文飾,日以益多。○疏: 為,修營也。學,俗學也。言修俗學 之人,銳情分別,故累欲日增也。
為道日損。
註:道謂自然之道,日損者,使情欲 文飾日以消損也。○御曰:為學日 益見聞,為道者日損功行。益見聞 者,為修學之漸,損功行者,為悟道 之門,是故因益以積功,功忘而體道 矣。○疏:為道謂修道也。言修道 之士,虛夷恬淡,所以智德漸明,累惑日消也。
損之又損之,
註:損之者,損情欲也。又損之者,所以漸去也。
以至於無為。
註:當恬淡如嬰兒,無所造為也。○疏:為學之人,執於有欲,為道之士,又滯於無為,雖復深淺不同,而俱有患。今欲治此兩執,故有損益之文,既而前損損有,後損損無,二偏雙遣,以至於一中之無為也。
無為而無不為也。
註:情欲斷絕,德與道合,則無所不施,無所不為也。○御曰:為學積功行,為道忘損之,雖損功行,尚有欲損之心,兼忘此心,至於淡然無為。方彼鏡象而無不應,故無不為。○疏:即寂而動,即體而用,故無不為也。上經云:道常無為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
註:取,治也。治天下常當以無事,不當煩勞也。○疏:取,攝化也。言攝取宇內蒼生,令其歸善者,常以無為無事而化之也。雖復應物施為,而心未常有事,此即動而寂也。故《莊子》云:孰弊弊焉,以物為事乎。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註:及其好有事,則政教煩民不安,故不足以治天下也。○疏:其心未虛忘,以事為事而有事者,斯事異無事,無事異事,動異於寂,寂乖於動,如此之人,不足以攝化天下也。
聖人無心,
註:聖人不重改更,貴因循,若似無心也。
以百姓心為心。
註:百姓心之所便,因而從之。○疏:體道洞忘,虛懷絕慮,與死灰均
其寂泊,故無心也。百姓,衆生也。然聖人無心,有感斯應,應隨物感,
故以百姓心為心,心既無心,心應亦不應。○節解曰:謂知道行氣以神
為心,則流布百節,百節百神百名共於形中,故日以百姓心為心也。
善者吾善之,
註:百姓為善,聖人因而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
註:百姓雖有不善者,聖人化之使為善也。○疏:善者謂無欲修學之士也,不善者謂有為滯境之人。普以平等勝教化之,令其得善,此則以百姓心為心之善也。
德善矣。
註:聖人德化,百姓為善矣。○節解曰:謂行一養神,神和形柔,邪去正存,骨堅隨真,故日得善矣。
信者吾信之,
註:百姓為信,聖人因而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
註:百姓為不信,聖人化之使信也。
德信矣。
註:聖人德化,百姓為信矣。○御曰:欲善信者,吾因而善信之。不信者,吾亦以善信教之,令百姓感吾德而善信之也。○疏:信謂聞經戒愛樂,不信謂不樂道文,聖人以空行慈悲,平等救度,不問信與不信,皆令得益,而普發信心。故真迹紫微夫人曰:信者得失之關鍵。又經云:信者學道之樞機也。一問日:聖人無心,有感必應,不感不應者,則信者方教,不信者不教,而令信與不信,一種教之,亦應感與不感,一種皆應。答曰:應有通有別,如治在玄都玉京,而恒救三界,此則通應善信是也。至如胡人有感紫炁西浮,授尹真人道德之文,此則別應。若別應則待別感,通應則尋常慈照,故上經云:常善救人而無棄人也。○節解曰:謂人信一也,一亦信人,人不信一,一由人生,故道常得其信也。
聖人在天下怵怵,
註:聖人在天下,常怵怵恐懼,富貴不敢驕奢。○疏:怵怵,動懼之貌也,言無心赴感。聖人其在天下也,恆布大慈,護救蒼生,恐其沒溺,故怵怵而動懼也。
為天下渾其心,
註:聖人為天下百姓混濁其心,若愚暗不通也。○疏:渾沌,無分別也。言凡夫感情滯境,妄生去取,聖人欲渾沌其心,令無分別,勤懼之義,即斯謂也。
百姓皆注其耳目,
註:注,用也。百姓皆用其耳目,為聖人視聽。○疏:河上作注,諸本作淫。淫者染滯也,顛倒之徒,迷沒世境,縱恣耳目,滯著聲色,既而漂浪長流,愆非日積,聖人愍其困苦,故顯其病。六根之中,遍舉兩者,欲明此二患最深。故《西升經》云:耳目聲色為子留愆,然舉一根,諸根可悉,為文備故也。
聖人皆孩之。
註:聖人愛念百姓,如育赤子,長養之而不責望其報。○疏:衆生妄淫耳目,淪沒愛河,聖人勤懼慈救,義同赤子,哀其無識,故如嬰兒之可愍。
出生入死。
註:出生,謂情欲出於五內,魂定魄靜,故生也。入死,謂情欲入於胸臆,精神勞惑,故死也。○御曰:了悟則出生,迷執則入死。○疏:出生者,超凌三界,出離死生。入死者,沈淪三塗,沒溺生死,若解生死義者,從無出有,以釋生為生,自有還無,以釋滅為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註:言生死之類,各有十三,謂九竅四關也。其生也,目不妄視,耳不妄聽,鼻不妄嗅,口不妄言,舌不妄味,手不妄持,足不妄行,精不妄施,其死也反是。○疏:徒,類也。言九竅四關,凡聖俱有,聖人忘之,故出三界。凡夫執著,故入六道。入六道則死之徒,出三界則生之徒。
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註:人欲求生動作,反之十三死地也。○疏:凡人之生動即適死地者,蓋為執此十三,滯於前境故也。
夫何故?
註:問之何故,動之死地也。○疏:假設疑問,以生後答。
以其生生之厚。
註:所以動之死地者,以其求生活之事太厚,違道件天,妄行失紀也。○疏:言人不能體道忘生,而執生為有,多積物產,厚資此生而營生過當,故動之死地,此一句答前問意也。
蓋聞善攝生者,
註:攝,養也。○疏:蓋不盡問之辭,猶竊聞也。攝,衛也,養也。言善攝衛養生之人,淡泊虛夷,不染塵境,攝衛之美,自顯下文。
陸行不遇兕虎,
註:自然遠避,害不干也。○疏:陸,平地也。兕,毒獸,一角,形如野牛,青色。言善攝生之人,不為毒獸所觸。內解者言,平居安靜,不為煩惱所加也。
入軍不被甲兵。
註:不好戰以殺也。○疏:言攝生之人,不入行陣,亦不為干戈所害。內解者,縱入塵境,亦不為色等所傷。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註:養生之人,兕虎無由傷,兵刃無由加也。○御曰:善攝理生之人,心照清净,無貪取之意,故外物不可加害。○疏:諸本言駐。駐,立也,措,安也,兕遇物即觸,喻痴人也。虎性躁暴,喻嘖也。兵刃銳利,能傷於人,喻食也。言善攝生者,妙體真空,故雖處世問,而不為三毒所害也。
夫何故?
註:問虎兕兵甲何故不害之也。○疏:假設疑問有何事,故得政如此。
以其無死地。
註:以其不犯上十三之死地也,言神明營護之,此物自然不敢害也。○御曰:以其順化無私,不以死為死,則物不得害其生,故云無死地也。○疏:夫見有身者,故以身為死地也。今善攝生之人,忘於身相,即身無身,故無地之可死也。既無死地,三毒何所加乎。○節解曰:謂聖人懷精神守一,行氣握固胎息,故使此物不害之。道處其心,真氣俱存,故無刑殺之地也。
道生之,
註:道生萬物。
德畜之。
註:德,一也,一生布炁而畜養之也。○御曰:物得以生,養萬類也。○疏:至道虛玄,通生萬物,上德慈救,畜養群生也,故云道生德畜也。
物形之,
註:一為萬物設形象。
勢成之。
註:亦云勢成之,一為萬物作寒暑炁勢以成之。○疏:陶瑩心靈,令行業淳熟而成就也。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註:道德所為,無不盡驚動而尊敬之也。○御曰:萬物皆由道德以生畜,故尊貴之。○疏:道德生育,具如前旨,蒼生荷賴,日用不知,是以勸示令崇尚也。
道尊德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
註:道一不命召萬物而常自然,應之如影響也。○御曰:言道德之尊貴,非假爵命,但生成之功,被物而常,自然貴也。○疏:世上尊榮,必須品秩,所以非久。而道德尊貴,無關爵命,故常自然。
故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註:言道之於萬物,非但生之而已,乃復長養成熟覆育,全其性命。人君治國治身,亦當如此。○疏:重迭前文,以生後句。而舉道不言德者,明德不異道,而文略故也。《西升經》云:道德渾沌,玄妙同也。長之者,謂增其善芽。育之者,謂進其功行也。成熟者,謂以無上妙法,瑩飾物心,令其道果成就,德業淳熟,此猶迭前語,來生後文也。養覆者,養謂酬其果報,覆謂鷹以大慈也。已上四雙,明利物之德,以下三德,明能遣其功也。
生而不有,
註:道生萬物,不有所取,以為利用。○疏:雖復能生萬物,實無物之可生,芻狗其情,故即生而不有,有即有而不有,生亦生而不生,此遣道生之也。
為而不侍,
註:道所施為,不恃望其報。○疏:既生成萬物,不有其生,施為法教,於何可恃,此遣德畜之也。
長而不宰,
註:道長養萬物,不宰割以為利用也。○疏:長養蒼生,功伴造化,而能所俱幻,誰其宰乎,此遣長之等四雙也。
是謂玄德。
註:道之所行,恩德玄闇,不可得見也。○疏:是則指於上句,謂則言及下文。玄者深遠之名,德以證護為義,指前體道之士,利物忘功,以法目人,可謂玄德。○車曰:道為陽極,陽即天也。天以運動,所以生萬物。德為陰極,陰即地也,地以包含,所以畜萬物。受炁日生,養形曰畜,所云一切萬物之形勢。成之者,因其業勢而成就之。業勢應合為人,即為作人形而成就之。○蔡曰:為諸衆生作四時之勢,成就萬物,此說在前。
天下有始,
註:始有道也。
以為天下母。
註:道為天下萬物母也。○御曰:始者沖和之妙黑也,言此妙炁生成萬物,有茂養之德,故可以為天下母也。○疏:始道本母,道述也,夫玄道妙本,大智慧源,超絕名言,離諸色象,天下萬物,皆從此生。今抗言者,欲令行人識根知本,故經云:萬物始也。以為母者,言從本降迹,導引蒼生,長之育之,如母愛子,故上經云:有名萬物母。○蔡曰:始,本也。言一切衆生,沈淪五慾,不知根本,隨流逐末漂浪生死。故老君舉本示之,明天下有清虛炁為道德,為汝根本,且始則無先,母則有功,取其生物,故稱始也。育之功,遂稱母也。
既知其母,又知其子;
註:子,一也。既知得道,以當復知一也。○御曰:萬物既得沖炁茂養,以知其身,即是沖炁之子也。○疏:夫本能生迹,母能生物,既知道是我母,即知我是道子,從道而生故也。經曰:虛無自然,是真父母。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
註:以知其一,當復守道,反無為也。○蔡曰:既知己是道子,從而得生,則須守清靜無為,復歸其母,便與道同也。
役身不殆。
註:不危殆也。○御曰:既知身是沖炁之子,當守此沖和妙炁,不令離散,則終沒其身無危殆也。○疏:既知我是道子,應須歸復守其母也。但能歸根守母,守道會真,迹雖有沒有存,而本無危無殆。何者,夫道能生物,道即是本。物從道生,物即是末。而末能攝本,所以須歸其母。母能生子,所以須守其母。守母則久視長生,歸本則投身不殆,故勸之也。《西升經》云:常能養母,乃能長久。
塞其兌,
註:兌,目也。使目不妄視。
閉其門,
註:門,口也,使口不妄言。○疏:上雖勸其守母,猶未示其修守之方,故次下文具顯守復方衛,即閉塞等是也。兌,口也。而六根之中,偏舉兌者,明江既是三業,又沾六根為罪多也。門,五門。閉五門,不染塵境也。前舉兌是根之別,此言門是根之總也。但閉塞之義有兩,一者斷情忍色,柄托山林,或卻掃閉門,不見可欲。二者體知六塵虛幻,根亦不真,內無能染之心,外無可欲之境,既而恣目之所見,極耳之所聞,而恆處道場,不乖真境,豈日杜耳閉目而稱閉塞哉。蓋不然乎,斯乃閉塞之妙也。
終身不勤。
註:人當塞目不妄視,閉口不妄言,則終身不勤苦矣。○疏:勤,勞苦也。夫學道多端,行門匪一,或靜心而避塵境,或即境而體真源,深淺糾紛,寔唯多種。故《西升經》云:動則有劫載自,唯甚苦勤也。但能依前閉塞,即境而真,心性閑寬而無勞倦,可以盡年,終而不苦勤也。
開其兌,濟其事,
注;開其五欲之門,濟其六塵之事,心神內疲,耳目外困,終身勞倦也。
終身不救。
註:禍亂成也。○疏:及愚者為之,即開眼耳等根,濟於聲色等事,終身耽染,沒命貪淫,縱使大聖大慈,良亦目擊不能救也。
見小曰明,
註:萌芽未動,禍亂未見,為小昭然,獨見為明也。○御曰:人能於事微小,則,見而改行,可謂明也。○疏:見,觀照也,小,微細之名也。至妙之理也,言行人但能照於妙境,智慧日日增明,故上經云:觀其妙也。
守柔日強。
註:守柔弱者,日以強大。○疏:既能見小,則智慧增明,復能用道,兼知柔弱,故其德業日日強盛也。夫學之初,有定有惠,有行有解,見小即是惠定之門,用柔即是行解之衍。故六度之中,有行有解,前五是行,後一是解,解則是惠是空,行則兼空兼有,而以空導有,以有資空,欲明資導之能,故言用柔見小也。
用其光,
註:用其目光於外,視時世之利害。
復歸其明,
註:復當反其光明於內,無使精神泄於外也。○疏:光,照外也。既即照而忘,韜光晦迹,歸明於昧,故云復歸其明也。下文云光而不耀也。《莊子》云:滑疑之耀,聖人之所圖也。
無遺身殃,
註:內視存神,不為漏失。
是謂習常。
註:人能行此,是謂習修常道也。○御曰:遺,與也。言還守內明,則無與身為殃答者,如此是謂密用真常之道也。○疏:既即照而忘,行圓德滿,諸累以盡,無復遺餘之殃答也。亦云:遺,與也,無復與身之殃釁也。行業圓備,諸累復盡,傳經主教允屬其人,故指此人可謂承襲常道,紹隆真教也。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
註:介,大也。老子疾時王不行大道,故設言使我介然有知於政事,我則行於大道,躬行無為之化。○節解日:吾夙夜介介,心念守一於身也。○王及羅什二家云#1:介,小也,我小有所知,則便行於大道也。
唯施是畏。
註:唯,獨也。獨畏有所施為,恐失道意,欲賞善恐偽善生,欲信忠恐詐忠起。○御曰:老君言:若使我耿介,矜其有知,欲行大道,既與道不合,故唯所施為,是皆可畏之也。○疏:使我者,假設之辭也。知,分別也。介然,微小也。言正真之道,甚自平夷,假使我微介起心,以知行道者,深不可也。何者,夫至道虛通,妙絕分別,在假不假,居真不真,真假性齊,死生一貢,入九幽而不昧,出三界而不明,履危險而常安,臨大難而無畏也。今乃起心分別,乖於至道,諸所施為,動之死地,故可畏也。
大道甚夷,
註:夷,平易也。
而民好徑。
註:徑邪不平也,夫道甚平易,而民好從徑邪也。○疏:夷,平正也。徑,邪道也。言至理平等,甚無分別,顛倒之類,背正向邪,遂使大道陵遲,小成孔熾。○節解曰:謂人好邪偽,行妄徑也。
朝甚除,
註:高臺榭,修官室。○疏:無道之君,好行邪徑,不崇樸素,唯尚華侈,既而除其故宇,更起新宮,彫楹刻楠,窮乎綺麗。
田甚蕪,
註:農事廢,不耕治,失時也。○節解曰:謂人不修其一,朝夕自飾而生病,故心荒穢也。○疏:徭役既繁,農夫喪業,東皋不作,南畝荒蕪。
倉甚虛,
註:五穀傷害,國無儲也。○節解曰:謂不守固其一,則五藏空乏,故日虛也。○疏:稼穡有退,國用無貲,杼軸既空,倉廩斯罄。
服文彩,
註:好飾偽,貴外華也。
帶利劍,
註:上剛強,武且奢。○御曰:文德不修,尚武備也。○節解曰:謂好華服於身,一去邪來,帶利劍,仗刃備,為鬼邪所病。
厭飲食。
註:多嗜欲,無足時。○疏:黼黻文繡,以麗其身,干將莫耶,以衛其命,嘐醴羶腥,以爽其口,不崇上德,不恤下民,嗟乎饕餮,一至於此。
資貨有餘,是謂盜夸。
註:百姓不足,而君有餘者,是由劫盜以為服飾,持行夸人,不知身死家破,親戚并隨之也。○節解曰:謂好其甘肥以養其容,一去其中,百病并生,乃以資貨備於死喪也。
非道也哉。
註:人君所行如是,死非道也。復言也哉者,痛傷之辭。○御曰:矜其有知,動以成弊,行同盜竊,仍自矜誇,誇盜非道,適令興嘆也。○節解日:謂人不行一,但念好服美食,可以為盜賊,不能止病卻死,故非道也。○疏:多貲多斂,如盜如賊,既畜既積,且矜且夸,乖理悖德,謂之非道。行人道心解之者,朝甚除,無善功。田甚蕪,心荒廢。倉甚虛,無道德。服文綵,好飾詞。帶利劍,貪心銳。厭飲食,耽滋味。資貨有餘,積不散也。
善建不拔,
註:建,立也,善以道立身立國者,不可得引而拔之也。○疏:建,立也。拔,傾也。能建立道心之人,志願堅固,直至道場,不可傾拔也。王、盧曰:夫言車者以衆材合成,乃名車也。君以衆人共載,乃成君也。然無材,車何以為有。無人,君何以為高。故愛車者當須重材,寶元者當須守人也。○節解曰:謂道真無名抱一,內守不外求,故曰無譽也。
善抱者不脫,
註:善以道抱精神者,終不可拔引解脫也。○疏:抱,持也。脫,失也。前句發心,此句起行也。言善持真行之人,一之永得,終無差失。
子孫祭祀不輾。
註:御曰:言善以道德建抱之君,功施於後,愛其甘棠,况其子孫乎?而王者有功,宗有德,故周之興也,始於后稷,成於文武。周之祭也,郊祀后稷,宗祀文王,故雖卜代#1三十,卜年七百,毀廟之主流溢於外,而后稷文王郊宗之祀不輟止也。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註:修道於身,愛氣養神,益壽延年,其德如是,乃為真人。○疏:以前之學行,修營其身,既而能所相應,道德真實也。
修之於家,其德乃餘;
註:修道於家,父慈子孝,兄友弟順,夫信妻貞,其德如是,乃有餘慶,及於來世子孫。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
註:修道於鄉,尊敬長老,愛養幼少,教誨愚鄙,其德如是,乃無不覆及也。
修之於國,其德乃豐;
註:修道於國,則君信臣忠,仁義自生,禮樂自興,政平無私,其德如是,乃為豐厚也。○疏:五等諸侯,清虛修道,遂致域中寧謐,內外無虞,豈非賢聖之君,德行豐贍者也。
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註:人主修道於天下,不言而化,不教而治,下之應上,信如影響,其德如是,乃為普博也。○疏:九五之君,用道而治,端拱玄默,天下太平,是以萬國來朝,四方歸附,化無不被,其德能普。
故以身觀身,
註:以修道之身,觀不修道之身,誰亡誰存。
以家觀家,
註:以修道之家,觀不修道之家也。
以鄉觀鄉,
註:以修道之鄉,觀不修道之鄉也。
以國觀國,
註:以修道之國,觀不修道之國也。
以天下觀天下。
註:以修道之主,觀不修道之主也。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註:老君言吾何以知天下修道者昌,背道者亡,以此觀之而知也。○疏:夫堯舜所以升平者,有道故也。桀紂所以淫亂者,無道故也。是知以修道之身觀不修道之身,以有道天下觀無道天下,乃至家國利害,斷可知矣。故老君假設云:我何以知天下成敗之事乎,只以此格量,足為龜鏡矣。
含德之厚,
註:謂含懷道德之厚者。
比於赤子。
註:神明保祐含德之人,比若父母之於赤子也。○疏:含懷道德,甚自淳厚,欲表其狀,故取譬嬰兒,嬰兒之行,具列於下文。
毒蟲不螫,
註:蜂蔓蛇虺不螫之也。
猛獸不據,攫烏不搏。
註:赤子不害物,物亦不害之,故太平之世,人無貴賤,皆有仁心,有刺之物,還反其本,有毒之蟲,不傷於人。○ 御日:至人神矣,物不能傷,既無害物之心,故無毒螫之地,此至人之含德也。○ 疏:毒蟲,蛇虺類也。攫烏,鷹鶴類也。猛獸,兕虎類也。螫,行毒也。搏,擊觸也。言赤子不犯前境,故不遭三物所加,喻含德妙達,故不為三毒所害。
骨弱筋柔而握固。
註:赤子筋骨柔弱而持物堅固,以其意專心不移也。○ 疏:言赤子筋骨柔弱,手握堅固,喻含德心性柔弱,順物謙和,雖復混逵同塵,而靈府潔白,在染不染,故言握固,此一句明意業冷也。
未知牝牡之合而歧作,精之至。
註:赤子未知男女之合會,而陰作怒者,由精氣多之所致也。○ 疏:《 字林》 云:峽,小兒陰也,言赤子初生,未解雌雄交合之道,而陰怛怒作,乃精滿室之至也。況含德體道淳和,無為虛泊,雖復揚波處俗,聞見色聲,而妙悟真空,不見合和之相,蓋以精粹之至,此一句明身業冷也。
終日號而不嘎,和之至。
註:赤子從朝至暮,啼號聲不變易者,和熙多之所致也。○ 御日:赤子骨弱筋柔,而能握拳牢固,未知陰陽配合,而和氣之源動作者,由精粹之至。終日啼號而聲不嘶嘎,由純和之至,此赤子含黑也。○ 疏:為無心作聲,和氣不散也,況含德妙達真宗,故能說無所說,雖復辮彫萬物,而不乖於無言,此一句明口業冷也。前言終日啼號而聲不嘶嘎者,為無心作聲,和氣不散也。
知和曰常,
註:人能知和氣之柔弱有益於人者,則為知道之常也。○ 御日:能如嬰兄,固守和柔,是謂知常之行者也。○ 疏:知此不言之言,是淳和之理者,乃曰體於真常之道也。
知常曰明。
註:人能知道之常行,則日以明達於玄妙。'○ 疏:知於真常之道,是日智慧明照也。益生日祥。註:祥,長也。言益生欲自生,日以長大。○ 疏:祥,多也。几惑之人,不體生無生相,多食世利,厚益其生,所以煩惱障累,日日增廣。
心使氣日強。
註:心常專一為和柔,故神氣實內而形柔。若反使妄有所為,則和氣去於中,故形體日以剛強。○ 御日:心有是非,氣無分別,若役心使氣,是日強梁之人。○ 疏:心,神也。氣,身也。物情顛倒,觸類生迷。豈知萬物皆空,身亦虛幻,既而以神使形,驅馳勞役,是以生死之業日日強盛。
物壯則老,謂之非道,
註:萬物壯極則枯老,枯老則不得道矣。○ 疏:夫盛者鈴衰,物壯則老,是知益生使氣,足驗無常,既曰無常,故非真道。
非道早已。
註:不得道者早已,早已者,死也。○御曰:凡物壯.極則衰老,故戒云矜壯恃強,是謂不合於道,當須早已。已,止也。○疏:已,止也。既非真道,應須止而勿為也。
道德真經注疏卷之五竟
#1云:原作『亡』,當作云。
#2代:原作『伐』,當作代。
道德真經注疏卷之六
吳郡徵士顧歡述
知者不言,
註:知者貴行不貴言。○疏:知道之士,達於妙理,知理無言說,所以不言。故《莊子》云:道無問,問無應,無為謂是也。○節解曰:謂一不可說也。
言者不知。
註:駟不及舌,多言多患。○疏:封執名言執言求理理超言象,所以不知。故《莊子》云:有問道而、應之者,不知道也。知與黃帝是也。○節解曰:謂說者不知一也。
塞其兌,閉其門,
註:塞閉之者,欲絕其源。○御曰:了悟者,於法無愛染,於言無執滯,故云塞其兌。既無愛染,則嗜欲之門閉矣。○疏:塞者息言論,閉者制六情也。○節解曰:謂閉塞九竅,固精守氣也。
挫其銳,
註:人情欲有所銳為者,當念道無為,以挫止之。○疏:止貪競也。
解其紛,
註:紛,結恨不休者,當念道淡泊以解釋之。○疏:釋患怒也。
和其光,
註:雖有獨見之明,當和之使闇昧,不使耀亂人也。○疏:接愚俗也。
同其塵,
註:不當自別殊也。○疏:混世事也。上來數句,前已具釋,今略帖文,不復詳辮。所以重言者,明此數句於學門切當,故重出之也。
是謂玄同。
註:玄,天也,人能行此上事,是謂與天同道也。○疏:前既斷伏身心,次則和光晦迹,所以行圓德滿,故與玄理符同。○裴曰:光,智也。塵、愚也。衆生飾智以耀人,縱愚以染患,聖人和光不耀,同其塵也。
故不可得而親,
註:不以榮譽為樂,獨立為哀。○御曰:玄同無私,故不可得而親也。
故不可得而疏;
註:志靜無欲,與人無怨。○御曰:汎然和衆,不可得而疏。○疏:道契重玄,境智雙絕,既兩忘於物我,亦一觀乎親疏。
不可得而利,
註:身不欲富貴,口不欲五味。○御曰:無欲,故不可得而利。
亦不可得而害;
註:不與責爭利,不與勇爭氣。○御曰:無欲可爭,故不可得而害。○疏:夫利害者,與乎存亡死生,無變於己,况利害之間乎。故《莊子》云:不就利,不違害。
不可得而貴,
註:不為亂世主,不處闇君位。○御曰:體道自然而然,故不可得而貴。
亦不可得而賤。
註:不以乘權而驕,不以失志故屈。○御曰:洗然無瑕滓,故不可得而賤。○疏:夫富貴者興乎榮辱也,故毀譽不動,寵辱莫驚,故不可以貴,以貴賤語其心也。
故為天下貴。
註:其德如此,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屈,與世沉浮,容身避害,故為天下貴也。○御曰:體了無滯,言忘理暢,銳紛盡解,光塵亦同,既難親疏,不可貴賤,故為天下貴。○疏:既遣蕩乎親疏,又虛忘於利害,毀譽不關其慮,貴賤莫屆乎懷,故蒼生荷戴而不辭,群品樂推而不厭,是以天下人間尊而貴之。
以正理國,
註:以,至也。天使正身之人,使至有國也。○疏:以,用也。政謂名教法律也,治,輯理也。夫聖人馭世接物,隨機運權,道以行兵用實,智以理國,此則偃武修文之時也。
以奇用兵,
註:奇,詐也。天使詐偽之人,令其用兵也。○疏:奇,竊詐也。尅定禍亂,應須用兵,兵不厭詐,必資奇譎,此則偃文修武之世也。○節解曰:謂治身者正於心,不以。兵自傷也。國,身也。
以無事取天下。
註:以無事無為之人,使取天下為之主。○御曰:在宥天下,貴乎無為,若以政教理國,奇詐用兵,斯皆不合於道。唯無事無為,可以取天下。○疏:文武之道,應物隨時,譬彼遞廬,方玆芻狗,執而不遣,更增其弊,未若無為無事,凝神姑射之中,不武不文垂拱廟堂之上,以斯化物,物無疵癘,用此治民,民歌擊壤,攝取之妙,其在玆乎。
吾何以知天下其然哉?以此。
註:此,今也,老子言我何以知天意然哉,以今日所見知之。○御曰:以此,下文知之也。○疏:教主假設我何以知攝化天下必須無事乎,用此下文則知之也。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註:天下謂人主也,忌諱謂防禁也,令煩則姦生,禁多則下詐,共相欺給,故貧也。○節解曰:謂有為也。○疏:刑法嚴舉,罹罪者衆,民不安業,所以彌貧。治身者,不能率性任真,而篤於禁忌,內無道德,故貧也。一句解以政。
民多利器,國家滋昏;
註:利器者,權也。民多權則視者眩於目,聽者惑於耳,上下不親,故國家昏亂矣。○御曰:利器謂權謀,人主以權謀為多,不能返實,下則應之以譎詐,故令國家滋益昏亂。
人多仗巧,奇物滋起;
註:人謂人君百里諸侯也,多知仗巧,刻畫官宇,雕琢章服,奇物滋起,下則化上,飾金鏤玉,文繡綵色,日以滋起。○疏:知巧謂機心也。奇物謂戰具也。言在上好武,下必順之,故各起異端,競獻知巧,野戰攻城,機械非一,多呈奇物,以取洪勛,治身者多知巧許,食取前境,分別之心,日益其弊,此一句重釋用兵也。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註:法,好也。珍好之物,滋生彰著,則農事廢,饑寒并至,故盜賊多有也。○御曰:無為既失,法令益明,竊法為奸,盡成盜賊,豈非多有乎?○榮曰:珍好之物,為法物也。多貴金玉,盜賊斯起也。亦言法所以息盜盜更多,禮所以整亂作。○陳曰:亦自然之理也,多忌諱則失取舍之和也,多利器則權在下也,多仗巧則蕩心之所生也,滋法令則弊倖之興不可革也。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
註:故聖人云,謂下事也。我無為而民自化,聖人言我修道承天,無所改作,而民自化成也。節解曰:謂守自然則元氣流行也。○疏:主上虛淡無為,下民自化,改惡從善,言老君自是聖人,托攝謙之聖化,故《莊子》云:寓言十九也。
我無事而民自富,
註:我無徭役徵召之事,民安其業,故皆自富也。○節解曰:謂人無事則形氣精神血脈充溢也。○疏:心既無為,迹又無事,四民居業,六合同歡,輕徭薄賦,不富如何。
我好靜而民自正,
註:聖人言我好靜,不言不教,民皆自忠正也。○節解曰:謂人虛心不邪念,則氣存形中也。○疏:在上好靜,不擾於民,民稟淳風,自歸正道。
我無欲而民自樸。
註:我常無欲,去華文,微服飾,民隨我以為質樸。○節解曰:謂人無情欲,守一堅固,則精氣淳厚,不衰耗也。○疏:君上寡欲少私,清康潔素,則百姓知足守分,歸於淳樸也。自聖人已下數句,并釋無事取天下之義也。
其政悶悶,
註:其政教寬大,悶悶昧昧,似若不明
其民醇醇。
註:政教寬大,故民醇醇富厚,相親睦也。○疏:悶悶,寬裕也。淳,質樸也。言君上無為布政寬裕,下民從化,皆多淳樸也。
其政察察,
註:其政教急疾,言央於。,聽次於耳也。
其民缺缺。
註:政教急疾;民不聊生,故缺缺,日以疏薄。○疏:察察,嚴速也。缺缺,零落也。上好有為,為政迫遽,民遭其暴,故多零落也。夫治身亦宜虛忘寬簡,不得執心急速也。
兮福之所倚,
註:倚,因也。夫禍因福而生也,人遭禍而能悔過責己,修善行道,則福來禍去。
福兮禍之所伏。
註:福伏匿於禍中,人得福而為驕恣,則福去禍來。○疏:倚,因也。匿,伏也。言悶悶則致福,察察則招禍,此之三事,近由一心,福則在於禍中,禍則伏在福內,其則不遠也。
孰知其極?
註:禍福更相生,誰知其窮極時也。
其無正。
註:無,不也,謂人君不正其身無國也。○疏:孰,誰也。福禍之徵起乎善惡,業既不定,報亦隨之,所以輪轉三塗,迴還六道,千變萬化,誰知其極乎。上士達人,志我濟物,體玆正道,悟彼重玄,不為禍福之因,故無禍福之報,故《莊子》云:禍亦不至,福亦不來,禍福無有,惡有人灾。今所以輪轉無極者,為其不懷正道故也。
正復為奇,
註:奇,詐也,人君不正,下雖正,復化上為詐也。○疏:奇,虛詐也。假使有心學於正道者,則執正為正,未能忘遣,不與實相應,故為虛詐也。
善復為祆。
註:善人皆復化止為祆祥也。○疏:縱為善者,猶執名言,既乖正理,適為妖孽,故《 莊子》 云:為聲為名,為妖孽也。○顧曰:設欲為善,乃為妖孽,名聲之善也。○節解曰:為人得道之福,不能守一,輒有驕盈,邪意復生也。
民之迷,其日固久。
御曰:言人君迷惑失正已來,其日固久矣。○節解曰:謂世之人不能守其一,惑於邪偽,失福得禍,從來久遠,非獨今日也。○疏:言凡鄙之人,所以為妖為奇者,以其愚痴迷惑,其日固久,故抑乃無始,豈日今生。故《西升經》云:如是迷來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
註:聖人行方正者,欲以率下,不以割截人也。○節解曰:方謂一之正道也,守之當堅,行之當久,無復以邪自傷割也。○疏:聖人體道方正,軌則蒼生,隨機引誘,因循任物,終不宰割,使從己也。此則舉聖戒,凡令其修學。
廉而不害,
註:聖人行康清,砍以化民,不以傷害民也。今則不然,正己以害人也。○疏:妙體物境空幻,無可貪取非關,卓爾清康,避世之穢害也。斯則冷穢雙遣,貪康兩忘,不廉而廉,不穢而穢,故《莊子》云:大康不慄,又云:廉清不信。○節解曰:康謂氣之清也。不可以穢濁妨道行也。
直而不肆,
註:肆,申也,聖人雖曲己從人,不自申也。○疏:肆,申也。素質雅正,體無邪餡,而曲從於物,不由己直,故前章云大直若屈也。○節解曰:謂一之功平,隨心委曲,不可以繩墨為正。
光而不耀。
註:聖人雖有獨見之明,常如暗昧,不以耀亂人也。○御曰:聖人善化,不割彼而為方,不穢彼而為康,不申彼而為直,不耀彼而為光,但修之於身,而天下自化。肆,申也。○節解曰:光謂神明流通,內潤形中,不須火燭為耀也。○疏:智慧光明,無幽不照,而韜光晦迹,不炫耀於物,忘其照也。故《莊子》云:滑疑之耀,聖人圖而域之。
治人,
註:謂人君欲治理人民也。
事天,
註:事,用也。當用天道,順四時也。
莫如嗇。
註:音,愛惜也。治國當愛民財,不為奢秦,治身當愛精氣,不放逸也。○疏:天,自然也。式,法也。莫若猶無過也。言上合天道,下化黎元者,無過用無為至法也。
夫唯嗇,是以早服;
註:早,先也,服,得也。夫儉愛民財,則人安。愛惜精氣,則能先得天道也。○御曰:何以聚人?日財,故能檢愛,四方之人根負而至,早服事其君矣。服,事也。○疏:嘆此無為之法,獨能自利利他,用之治身則制伏魔試,用之治國則遠荒歸伏。
早服謂之重積德;
註:先得天道,是謂重積德於己也。○疏:重,深重也。積,累積也。言欲內制魔試,外伏遐藩,必須積行累功,其德深重,方可遠伏也。○御曰:聖人積德,四海歸食,則無有不能制伏者矣。克,能也。○節解曰:謂奸邪伏匿者,皆由重一而積氣也。
重積德,則無不克;
註:克,勝也。積德於己,則無不勝也。○疏:克,勝也,亦得也,言累功行,其德深重,自利利他,無所喪失,內外制伏,無不獲勝也。○節解曰:謂重一氣積,邪除病愈,故無不克勝也。
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註:無不克勝,則莫有知己德之窮極也。○疏:能知相應理,無不契道深功遠,莫能知其窮極者也。○節解曰:謂一行身中除邪愈病,莫知盡極,則其命長存。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註:莫知己德有極,則可以有社稷,為民政福。○疏:既理無不契,則深遠無極,故以有國往民,為王侯化主也。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註:國身同也,母,道也,人能保身中之道,使精氣不勞,五神不苦,則可以長久。○疏:既為帝王國主,慈育蒼生,視物如子,故云之母。德行雖高,功成不處,無為虛淡,故可長久矣。
是謂深根固蒂,
註:人能以熙為根,以精為蒂,如樹木根不深則拔,蒂不堅則落,言當深藏其氣,固守其精,無使泄漏也。
長生久視之道。
註:深根堅蒂者,乃長生久視之道也。○疏:根,本也。蒂,迹也。根能生蒂,以譬本能生迹,述而本日深根,本而進日固蒂,夫根不深則傾危,蒂不固則零落,只為根深所以長生,蒂固所以久視,此明有國聖人本迹俱妙,故結云長生久視之道。視,照也。
治大國若烹小鮮。
註:鮮,魚也。烹小魚者不去腸,不削鱗,不敢撓,恐其糜也。治國煩則下亂,治身煩則精散。○疏:烹,煮也。鮮,魚也。言煮小魚撓之則糜爛,任置即自全,喻理國無為即太平,躁動則荒亂。
以道往天下,其鬼不神;
註:以道德居位治天下,則鬼神不敢見其精神以犯人也。○疏:莅,臨也。言用正道以臨天下者,使邪魅之鬼不敢為妖孽之患也。○顧曰:神者靈效之謂也。以道居位臨理天下則太平,太平之代鬼魅不敢神,以道修身,則真照得一,得一之士,尸魄不靈。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註:其鬼非無精神也,邪不入正,不能傷自然之人也。○御曰:上言其鬼不神,非謂鬼歇滅而無神也,但其不敢見怪以傷人矣。○疏:神,靈驗也。非此鬼不靈驗也,但以福祐於人,不損傷於物。治身者,鬼以餡魅為義,即是擾動邪淫之心也。言以正道理身,餡魅之心不能傷於正行,縱使心動,即其真照,故不能傷行也。○節解曰:非謂鬼無神也,道在人身,故神不傷人也。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註:非其鬼神不能傷害人,以聖人在位,不傷害人,故鬼不敢干也。○御曰:鬼見神怪傷人者,由聖人有為失道故也。今鬼所以不見怪傷人者,蓋以聖人無為清净故爾。○疏:諸本作亦字,張系及陸先生本作之字,然之亦二字相似,故作亦字,今用之。為是言非此鬼不傷物,但為聖人以道往位,能制伏邪惡,故鬼不傷害於人,力在聖理,故云亦不傷人也。治身者言非但動心不能傷行,以為聖智制伏,故雖動而不能傷寂也。○節解曰:謂人行治道與神明相合,內無陰過,故鬼不能傷也。外無陽罪,故聖人不能刑也。人之行一,天神在外衛身,在里護形,元氣混沌,皆共治身。己之所行,上法於天,頭戴日月光明,星辰列宿皆在身中,精神呼吸,食玉英也。
夫兩不相傷,
註:鬼與聖人,兩俱不相傷也。
故德交歸。
註:夫不相傷者,則人得治於陽,鬼得治於陰,人得全其性命,鬼得保其精神,故德交歸焉。○疏:兩謂鬼處於陰,人處於陽,幽顯得所,不相傷害,而守其分,兩無偉閱,遂乃人施德於鬼,鬼恩惠於人,恩德往來,故交相親附也。理身者攝動歸寂,以成己行,既即動即寂,何所攝耶。今明不攝而攝,不應而應,非應之而應者也。
大國者下流,
註:治大國當如江海居下流,不逆於細微也。
天下之交。
註:大國者天下士民之所交會也。○節解曰:泥丸為大國,為小國,口承上,下灌丹田,丹田則地郊也。○疏:大國則萬乘之邦,郊,郭外也。之,往也。言大國虛容,譬於江海,江海處衆流之下,故百川競注,大國用道謙柔,故萬邦歸往,朝宗慕義,滿於郊郭也。本亦作交字,大國行謙,故與小國交會也。
天下之交牝,牝常以靜故勝牡,
註:牝者,陰類也。柔謙和而不唱。女所以能屈於男者,陰勝陽也。以其安靜,不先求也。○疏:天下之郊,迭前文以生後句也。牝雌靜也,牡雄躁也,言大國所以能令諸國款付而交會者,常用謙和雌靜,故能勝雄躁也。若用剛躁,則不能政也。是知治身治國,莫不以柔順為先也。
以靜為下。
註:陰道以安靜為謙下也。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
註:能謙下者,則常取之。○疏:以,用也。下,謙遜也。取,攝化也。言聖人君臨大國,善用謙柔,故能攝化萬邦,遐邇款附,重譯來貢,不亦宜乎。
小國以下大國,則聚大國。
註:此言國無小大,能執謙畜人,則無過失。○御曰:大取小以為臣妾,小取大以為援助也。○節解曰:謂泥丸居上為大國,丹田處下為小國,行一之道,閉氣嚥液,下流丹田,液化為血,血化為精,精化為氣,胎息引之,還補其腦,推而引之,雲布四海,故上取下聚也。小國自知卑下,守分雌柔,聚於大國之中,欽風慕義也。
故或下而取,或下而聚。
註:下者謂大國以下小國,小國以下大國,更以義相取也。○疏:或,不定,言小國用柔,故聚於大國之中,大國用下,故取得萬國之懼心。用下則同,聚取斯別,故言或也。
夫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註:大國不失下,則兼并小國而取畜之,使為臣僕也。○疏:大國所以用謙者,更無餘意也,不過欲兼愛小國,小國用柔者,亦無#1餘心,不過欲入大國之中,慕德接事也。
夫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
註:大國小國,各欲得其所,大國又宜為謙下也。○御曰:一求臣妾,二求援事,是兩者各求得其所欲,然大國者常戒於盈滿,故云大者-宜為其下。○疏:兩者謂大小二國兼畜入事,各遂其心,雖復大小俱用柔和,而大宜偏行謙下,何者?夫物必以大輕小,未嘗以小陵大,故陵大者宜為下,此則高者抑之義也。○節解曰:兩者謂泥九丹田也,泥九欲氣升,丹田欲氣降,共成一神也。
道者,萬物之奧,
註:奧,藏也。道為萬物之藏,無所不容也。○疏:道者虛通之妙理,衆生之正性也,奧,深密也,亦藏府也,言道生成萬有,囊括百靈,大無不包,故為萬物藏府也。
善人之寶,
註:善人以道為身寶,故不敢違失也。○御曰:善人知守道者昌,失道者亡,故寶而行之,而無息累也。○疏:修道善人達見真性,得玄珠於赤水,故能寶而貴之。
不善人之所保。
註:道者不善人之所保倚也。謂遭患逢急,猶知自悔卑下也。○疏:保,守持也,流俗之耽滯物境,性情浮競,豈能守持也。
美言可以市,
註:美言者獨可於市耳,大市交易而退,不相宜善,美言美語,求者欲疾得,賣者欲疾售也。
尊行可以加人。
註:加,別也。人有尊貴之行,可以自別異於凡人,未足以尊道也。○御曰:甘美其言,可以求市,尊高之行,可以加人,以况聖人,以甘善法味之言,尊高清冷之行,以化不善之人,亦如市賈之售,相率而從善矣。○疏:不善之人,心行澆薄,言多佞美,好為飾詞,猶如市井,更相覓利,又不能守弱偽謙,後身先物,方自尊高己行,加凌於人,不善之徒,言行如是,其於道也,不亦遠乎。
人之不善,奚棄之有?
註:人雖不善,當以道化之,蓋三皇之時,無有棄民,德化淳也。○御曰:不善之人,亦在德化而已,何棄遺之有乎?○疏:奚,何也,言聖道冥通,救物弘普,縱使衆生不善,何有棄心,慈救覆被,接濟無遺。
故立天子,置三公,
註:欲使教化不善人也。○疏:既接濟無遺,宜設世之法,故立天子以統萬機,置三公而論道。調治陰陽,輯熙治政,意在舟航庶品,亭毒群生。自開闢已來,真君出世體道,權應而為帝王,上以象三清而置僚署也。
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註:雖有美璧先駟馬而至,故不如坐進此道也。○疏:拱璧,抱璧也。謂圓全大璧也。駟馬,一乘車也。古者召士,必先齋拱璧,後遣駟馬之車,言縱有高蓋全璧,富貴榮華,亦不如無為坐忘,修進此道,何者?夫修道可以長生,富貴適為大患,故廣成子云:人生處世,如雲翔空,氛藹俄爾,以此格量,不如遠矣。○顧曰:皎潔修名,謂之尊行,自尊於行者,可以加勝於人,殊非至也。○孫曰:美言可以奪衆貨之價,尊行可以加衆人之上,夫道之出言,淡乎無味,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豈華詞以悅百姓之耳,飾行以耀萬物之目哉。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日求以得,
註: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不日日遠行求索,近得之於身也。○顧曰:無假遠索,日日求之,但行積於身,得之於心,玄悟在我也。
有罪以免耶?
註:有罪謂遭亂世闇君,妄行刑誅,修道可以解怨,免於衆邪也。鳩摩羅什等曰:迴向善道,以免諸惡。
故為天下貴。
註:道德洞達,無不覆濟,全身治國,恬然無為,故可為天下貴也。○御曰:道在悟不在求,不如財帛,可日日求而得之,故云不日求以得。既悟自無罪累,豈待有罪方求免耶?故可為天下貴也。○疏:言曩昔聖人所以珍貴此道者,何耶?只為不經一日,求之則得,此言悟者目擊道存,迷者累劫不會,假使無始以來,生死罪譴,一得還源,可以頓免,有此神力,不可思議,故為天下人問之所尊貴也。
為無為,
註:因循而成,故無所造作。○疏:妙契心源,不失真照,照達有為,即無為是也。故無為即為,為即無為也。○節解曰:謂為一者不為身也。
事無事,
註:不預設備,除煩省事也。○疏:事者色聲物境,一切諸事也。妙體真空,照不乖寂,雖涉事而無事也。○節解曰:謂事一者不事人也。
味無味。
註:深思遠慮,味道之意也。○疏:味者染著之謂也,根塵兩空,色味雙寂,雖復取味而無滯也。
大小多少,
註:徠其戒令也。欲大反小,欲多反少,自然之道也。
報怨以德。
註:行善修道,絕禍於未生也。○御曰:於為無為,於事無事,於味無味者,假令大之與小,多之與少,既不越分,則無與為怨。若逐境生心,違分傷性,則無大無小,皆為怨懟。今既守分全和,是故能報怨以德也。○疏:怨,懟也。報,償也。言無始以來,大小之罪,多少之業,今欲喊除頓償使了者,必須用前為、事、味等三種德心觀之,則三世皆空,萬法虛靜,物我冥一,何戀之有,故前章云:有罪以免耶,斯之謂也。
圖難於易,
註:欲圖難事,當於易時未及成也。○疏:圖,謀度也。難,罪報也。易,初心也。言欲謀度遣卻惡道之難者,必須觀察初心,既無作則無報也。
為大於細。
註:欲為大事,必作於小,禍亂從小來也。○御曰:肆情縱欲者,於為無不難,於事無不大,今欲圖度其難,營為其大,當須與性未散而分未越,則是於其易細也。○疏:細,小也,為巨釁者,本乎微小,此明欲滅惡果,先須遣因。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註:明上文所預圖。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
註:處謙虛也。○疏:作,起也。夫天下艱難罪報,必起自易心,言一念初心,造業甚易也,故重考大殃,必起於小,從微至著,漸成巨釁,所以欲除惡報,先制初心。
故能成其大。
註:天下共歸之也。
夫輕諾必寡信,
註:不重言也。○節解曰:謂人輕諾者,失自矜之實也。○疏:此起喻也,諾,然許也。寡,少也。夫輕易許諾於人者,必少信實,後則貽於寡信之責。
多易必多難。
註:不慎患也。○御曰:輕諾許人,必寡於信,動作於易,後必多難。○疏:此合喻也。夫輕易許諾,則致寡信之責,亦猶輕易為罪,必招八難之重殃,故修道之士,應須凝重,不可輕率也。
是以聖人猶難之,
註:聖人動作舉事,猶進退重難之,欲塞其源也。
故終無難。
註:聖人終身無患難之事,由避害深也。○疏:猶,尚也。體道聖人實無難易,而尚難而不為,故無艱難之責,况在凡俗而縱情乎。此舉聖戒凡也。故郭注《莊子》云:聖人雖入火不熱,而未曾蹈火,又云:遠火非逃熱,即斯義也。
其安易持,
註:治身治國,安靜者易守持也。○疏:安,靜也,持,守也。言聖人靈府寂泊,未起攀綠,如此之時,甚易修守也。
其未兆易謀。
註:情欲禍患,未有形兆之時,易謀止也。○疏:兆,狀也。謀,圖也。其次雖起心綠取,而於境未有形狀,即宜攝心歸靜,於業未成,故易謀慮也。
其脆易破,
註:禍亂未動於朝夕,情欲未見於形色,如脆弱易破除也。
其微易散。
註:其事未彰著,微小易散去也。○疏:脆,虛軟也。猶如果瓜結實未堅,虛脆易破,初心起染,亦復如是,結業微淺,故易除也。
為之於未有,
註:欲有所為,當於未有萌芽之時,塞其端也。一疏:為,學也,言聖人修守常在,未有綠染之時,此解其安易持也。
治之於未亂。
註:治身治國,於未亂之時,當預閉其門也。○疏:亂者,謂結業以成,為業所牽,精神昏亂也。今萌心雖起染,於境未見,當爾之時,易為洽理,此解其未兆易謀也。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註:從小成大也。○疏:夫百圍之木,生於毫微,喻三塗重釁,原乎一念,而以木為喻者,言木從小至大,遂能蔭蔽日光,譬染心從微至著,亦能覆蓋真性,若推此樹,起自虛無,即空而至,樹亦非有,四塵所成故也。煩惱為義,起自虛無,即空而言,亦非有也。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註:從卑立高也。○疏:層,猶級也。言九級之臺,起於一簣之土,喻九夜之禍,起乎一念染心,助諸學者,深宜戒慎。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註:從近至遠。○疏:河上本作千里,此言百仞。且七尺日仞,夫陸百仞之高岑,發自初步。履八門之苦難,起自染心。前况方造未息。
為者敗之,
註:有為於事,廢於自然,有為於義,廢於慈仁,有為於色,廢於精神也。
執者失之。
註:執利遇息,執敵失身,堅持不得,推讓反還也。○御曰:凡情迷執,不能忘遣,動成執著,執者求得,理必失之。○疏:至道虛空,無為無執,凡情顛倒,有執有為,為即危亡,故言敗之,執乖實當,故言失之。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
註:聖人不為華文,不為利色,不為殘害,故無敗壞。
無執,故無失。
註:聖人有德以教愚,有財以與貧,無所執藏,故無所失於人也。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註:從,為也。民之為事,常於功德幾成而貪位好名,奢泰盈滿,而自敗之。○疏:幾,近也。凡人從於有為之務,執心躁競,分別取舍,曾無遠見,每欲近成,有始無卒,故多敗也。《書》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註:終當如始,不終懈怠。○疏:此戒慎學人,令道心堅固,終始如一,豈有敗乎,六度之中,終當第四也。
是以聖人欲不欲,
註:聖人欲人所不欲者,人欲彰顯,聖人欲韜光,人欲文飾,聖人欲質樸,衆人欲於財色,聖人欲於道德。
不貴難得之貨;
註:聖人不眩晃為服玩,不賤石而貴玉。
學不學,
註:聖人學人所不能學者,人學智詐,聖人學自然,人學治世,聖人學治身,守道真也。
復衆人之所過。
註:衆人學問反也,過本為末,過實為華,復之者,使反本實也。○御曰:聖人不求過分之學也。○疏:聖人靈照自天,不同凡智,了知諸境空幻,不見可欲之物,故於欲中,即不見欲相,既於欲不欲,何玉帛之可貴乎。又達真假無差,故能無學,學即不學,不學即學,不見學異不學異學,故《西升經》云:吾學無所學,乃能明自然。河上本作復,諸家作備,備,防也,衆人執滯有為,不能忘學,故執學者以防衆生之禍患也。
以輔萬物之自然,
註:教人反本實者,欲以輔助萬物自然之性。
而不敢為。
註:言聖人動作因循,不敢有所造為,恐離本也。○疏:輔,助也,導也。言一切衆生,皆稟自然正性,迷惑妄執,喪道乖真,.今聖人欲持學不學之方,引導令其歸本,但聖人窮理盡性,亦無為無不為也。今言聖人不為者,亦欲輔導群生,復被自然之理,故言不敢為也。
道德真經注疏卷之六竟
#1『亦無』二字脫,據道藏本《道德真經玄德纂疏》卷十六
補。
道德真經注疏卷之七
吳郡徵士顧歡述
古之善為道者,
註:謂古之善以道治身及治國者。
非以明民,
註:不以道教民明智奸巧也。
將欲愚之。
註:將以道德教民,使質樸不詐偽也。○御曰:人君善為道者,非以其道明示於人,將導之以和,使歸復於樸,令如愚也。○疏:為道,猶修道也。言古昔善修道之士,實智內明,無幽不燭,外若愚時,不耀於人,閉智塞聰,韜光晦迹也。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註:以其智太多而為巧偽。○御曰:君將明道以臨下,人必役智以應上,智多則詐興,是以難理。○疏:治,理也,智,分別也。言衆生所以難治者,為心多分別,不能虛忘,故難化也。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
註:使智慧之人治國政之事,必遠道德,妄作威福,為國之賊也。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註:不使智慧之人治國之政事,則民守正直,不為邪飾,上下相親,君臣同力,故為國之福也。○御曰:若不用巧智之臣,但取純德之士,使偃息蕃魏,弄丸難解,自然智詐日薄,淳樸日興,人和則年豐,故是國之福也。○疏:若用明智察俗以理物者,既乖淳和,人同賊害,言無為至虛至靜,忘心遣智,尸居玄默,以斯御世者,其唯上德乎。以此格量,勝劣可見,治國既爾,身亦宜然。
知此兩者,亦楷式。
註:兩者謂智與不智也,常能知智為賊,不智為福,是治身治國之法式也。○御曰:役智詐則害於人,任純德則福於國,人君能知此兩者,委任純德之臣,是亦為君楷模之法式也。○疏:兩者前文智與不智也。能知智為賊,不智為德,則可為修身之楷模,治國之洪範也。○節解曰:謂去智守愚,則病除氣盛,此治身之法式也。
常知楷式,是謂玄德。
註:玄,天也,能知治國治身之法式,是謂與天同德也。○疏:常能知無分別為治身之楷式者,可謂深玄之大德也。
玄德深遠,
註:玄德之人深不可測,遠不可極也。
與物反,
註:玄德之人與萬物反異,萬物欲益於己,玄德欲施與人。○節解曰:謂一之深遠,乃在太清,降下絳宮,入子形中,物皆枯死,子獨長生,故與物反也。○疏:冥真契道謂之玄德,窮源極際謂之深遠,深遠之智,智乖於俗,故與物反。
然後乃至大順。
註:玄德之人,與萬物反異,故能至大順,順天理也。○疏:順有兩種,一順於理,二順於俗,順理則契於妙本,頑俗則同塵降逵。問曰:前言反物,後言順俗,則前反後順,文豈類乎。答曰:前言反者,此言明,不反而反,後言順者,亦不順而順,不順而順,順不乖反,不反而反,反不乖順,亦何所嫌也。問曰:經稱大順,順亦有大小乎。答曰:夫以順對違,雖順而小,今不順不違,而違而順,順不異違,違不乖順,所以出處語默,唯道是從,和光同塵,而恒順於理,不問順與不順,不順與順,一時皆順,是故無順無不順,而能順能不順,乃至非順非不順,故名為大順也。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註:江海以卑下,故衆流共歸之,若人民歸就王者也。○疏:王,往也。百谷,百川也。言江海所以百川之所歸往者,以其善居窪下之地也。人能退身謙下,虛柔容物者,亦為蒼生之所歸往也。
故能為百谷王。
註:以其卑下故能為百谷王也。○疏:此結成其義,故經云:海為百川王。
是以聖人欲上民,
註:欲在民之上也。
以其言下之;
註:法江海,處謙虛。欲令一切衆生,居己之上,所以言貌柔和,恒自謙下。
欲先民,
註:欲在民之前也。
以其身後之。
註:先人而後己也。○疏:欲令衆生在己之先,己所以退身居物之後,故經云:一切未得道,我常不有望,前則處下而反高,此則守退而翻進。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
註:聖人在民上為主,不以尊貴虐下,故民戴仰不以為重。疏:聖人.恬淡無為,少私寡欲,處民之上為君,而使輕搖薄賦,無重勞也。又解云:聖人恩覃於萬物,故戴荷而不亂也。
處前而民不害。
註:聖人在民前,不以光明蔽後,民親之若父母,無有欲害之者。○疏:處物之前而為君主,遂使民歌擊壤,宇內清夷,利物弘多,而無損害。又解云:聖德遐曠,百姓樂推,懷荷恩澤,豈敢傷害。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註:聖人恩深愛厚,視民如赤子,故天下樂共推進以為主,無有厭之也。
以其不爭,
註:天無厭聖人時,是由聖人不與人爭先後也。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註:言人皆爭於有為,無有與吾爭無為者。○疏:所以百姓樂推在前而不厭倦者,只為善能謙和,不與物爭故也。既為順平等,是非永息,誰復與不爭者爭乎,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也。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註:老子言天下皆謂我道大,我則佯愚似於不肖也。○疏:河上本作肖,諸家云笑。笑者,老君體達自然,妙果圓極,故天下蒼生莫不尊之為大聖也。何意得如此,只為接物謙和,不矜夸嗤笑,故致然也。○顧等曰:不與物同,故云不肖。言老君道尊德貴,誠可以為大,然則晦迹同塵,隱顯不測,不似智,不似愚,故言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註:夫獨名德大者,則為身害,故佯愚似若不肖,無所分別,無所割截,不賤人而自貴也。
若肖久矣,
註:肖,善也。謂辮惠也,若大辯惠之人,身自高責,行察察之政,所從來久矣。
其細也夫。
註:言辯惠者唯如小人,非長者矣。○疏:獨猶聖德高大,故不夸笑於物,若其夸笑,久是群小也。河上云:肖者猶善也,言眾生不能履於善道者,皆為我大故也。獨猶驕慢,我大所以不能履行善道者,久當卑小謙退也。○顧等曰:大聖之人,故無所似也,若形有定質,智有常分,的有所似,則道有封執,此乃細碎之人,豈虛妙之大聖乎。
我有三寶,寶而持之。
註:老子言我有三寶,抱持而保倚之也。○疏:老君所以聖德高大,獨不夸肖於物者,為歸依三寶,寶重而持之,故能然也。
一曰慈,
註:愛百姓如赤子。○疏:慈念蒼生,拔苦與樂,此道寶也。
二日儉,
註:賦斂若取之於己。○御曰:慈則廣救,儉則足用。○疏:少欽知足,守分不責,此經寶也。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註:執謙退,不為唱始。○疏:謙偽柔弱,先物後己,退身度人,此師寶也。○節解曰:謂人形中有精氣神等寶而藏之,可持以生也。
夫慈故勇,
註:以慈仁,故能勇於忠孝。○疏:內蘊大慈,外弘接物,所以勇入三界,俯救蒼生。
儉故能廣;
註:天子身能節儉,故民日用廣大。○疏:諸法虛幻,合而不貪,儉素清高,故其德廣大。
不敢為天下先,
註:不敢為天下首先。
故能成器長。
註:成器長謂得道人也,我能為道人之長也。○御曰:慈儉之德,謙撝益光,推光與人,人必不厭,故能成神器之長也。○疏:只為勇救蒼生,退身度物,故居界外獨處玉京,為衆聖之長,降世則位居九五,為神器之尊。
今舍其慈且勇,
註:今世合慈七,為勇武也。○疏:合去慈悲,且好行剛勇。
舍其儉且廣,
註:合其儉約,但為奢泰。○疏:棄其儉素,而廣貪於物。
舍其後且先,
註:合其後己,但為人先。○疏:忘退後之心,趨進先之行。
死矣。
註:所行如此,動入死道。○疏:總結上三合,既乖三寶,適淪溺三塗,故言死矣。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註:夫慈仁者,百姓親附,并心一意,故以戰則勝敵,以守衛則堅固。○疏:以大慈之心臨於戰陣,士卒感恩,所以勝捷。內解:即是六根兵馬,對於六塵,不為塵沒,故獲勝也。又用慈守衛,百姓同心,是以牢固,內解:以慈心自守虛靜,則道心堅固,不可技也。
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註:天將救助善人,必與慈仁之性,使能自營助也。○御曰:以慈戰守,豈但人和,天道孔明,亦將救衛。戰勝,天救也。守固,天衛也。是皆以慈,故云天將救之,以慈衛之。○疏:天尊大道,救度行慈之人,還用慈悲俯相衛護也。故三寶之內,以慈為先,四等之中,用慈為首,是知慈之為義大矣哉。
古之善為士者不武,
註:言貴道德不尚武力也。○御曰:士,事也。善以道為理國之事者尚於德,故云不武。○疏:言古者善修道之士,靜退無為,不舍慈而為武勇也。
善戰者不怒,
註:善以道戰者,禁邪於胸中,絕禍於未萌,無所硃怒也。○御曰:事不得已,必須應敵,以慈則善,故不憑怒者也。○節解曰:謂閉。和精,萬神喜悅也。○疏:善達前境虛幻,故能制敵於未萌,妙體違順兩空,是以無心喜怒也。
善勝敵者不爭,
註:善以道勝敵者,附近以仁,求遠以德,不與敵戰,而敵自伏。○御曰:師克在和,和則不爭。○節解曰:謂以口行一,萬鬼自伏,故日不爭。○疏:不為塵染,名日勝敵,既無喜怒,何所爭耶。
善用人者為下。
註:善用人自輔佐者,常為人執謙也。○疏:夫能行謙下者,必為物之所歸,故能役用於人也。
是以不爭之德,
註:謂上文為之下也。是乃不與人爭國之道德也。○疏:不與物爭,故能成己之德,此結善勝敵不爭也。
是謂用人之力,
註:身能為人之下者,是謂用人臣之力也。張曰:悅以使人,人忘其勞。○疏:謙下雌柔,不用於物,物又歸之而為己用,此結善用人為下也。
是為配天,
註:能行此者,德配天也。
古之極也。
註:是乃古之極要道也。○御曰:善勝是不爭之德,為下是用人之力,如此者,可以配天稱帝,是古之至極要道也。○疏:配,合也。天,自然。極,道果也。言善修道之士,妙體真空,達於違順,不與物爭,故能合至理之自然,契古始之極道,此總結也。
用兵有言:
註:陳用兵之道,老子疾時用兵,故托己設其義也。○疏:用兵謂權智,攝化衆生,亦是聖人用六根,涉於塵境。有言者有用兵之法,言在下文也。
吾不敢為主,
註:主,先也,我不敢先興兵也。
而為客。
註:客者和而不唱,用兵當承天而後動。○節解曰:上兵謂口也,下兵謂陰也。口言妄則自傷,故言謙讓也。輕用陰則喪精,故不敢為唱而為和也。○疏:主者我身也,客者前塵也,言根塵兩空,物我俱幻,既無我身之能綠,亦無前塵之可染也。
不敢進寸而退尺。
註:侵人境界,利人財寶為進,閉門守城池為退。○御曰:主有動作,則生事而貪。客無營為,則以慈自守,〔自守〕則全勝,生事則敗亡。進雖少,不能無事,退雖多,不失謙讓,故不敢進寸而退尺。○疏:進,取也,退,舍也。少以况無,多以况有也。既而境智雙遣,根塵兩忘,體玄中一,離彼二偏,故無無為之可取,亦無有為之可合也。
是謂行無行,
註:彼遂不止,為天下賊,雖行誅之,不行執也。○御曰:為客退尺,不與物爭,雖行應敵,與無行同也。○疏:既遣蕩有為,又洞忘境觀,故無以行為行也。
攘無臂,
註:雖欲攘臂大怒,若無臂可攘。○節解曰:攘臂所以表怒,善戰不怒,故若無臂可攘也。
執無兵,
註:雖欲執持之,若無兵刃可持用也。何者?傷彼之民,罹罪於天,遭不道之君,不忍喪之也。○御曰:執兵所以表殺,今以慈為主,故雖執與無兵同也。○疏:離形去智,故無兵可用也。
仍無敵,
註:雖歌行仍引之心,若無敵可仍也。○疏:物境空幻,無敵可因。
禍莫大於輕敵,
註:夫禍亂之害,莫大於欺輕敵家,侵取不休,輕戰貪財也。○節解曰:謂自恣交接者,則有喪禍之灾。○疏:輕,凌侮也,敵,前境也,輕染諸塵,致三塗之報,故成大禍。
輕敵則幾亡吾寶,
註:幾,近,寶,身也。欺輕敵家,近喪身也。○節解曰:寶謂精氣也,輕敵數戰,則亡失精神也。○疏:幾,盡也,寶則前章三寶也。合慈而勇謂之侮敵,招於巨釁,故盡喪三寶也。
故抗兵相加,
註:兩敵戰也。
則一及者勝矣。
註:哀者慈仁,士卒鈴遠於輕敵也。○御曰:抗,舉也。兩國舉兵相加也。○疏:若,當也。哀,慈也。抗,舉也。言根塵相逼,舉眼色等相當也。仍以大慈之心虛鑒前境,則能使兩忘物我,清净一切,諸法,皆成勝妙之境也。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註:老子言我所言省而易知,約而易行。○疏:吾言即前章是也,所言非此則易知也。行無行相甚易行也。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註:人惡柔弱,好剛強也。○疏:莫,無也,老子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衆生昏迷愚鈍,無能知至言虛妙,依教而行之也。
言有宗,事有君。
註:我所言有宗祖根本,事有君臣上下,世人不知者,非我之無德,心與我返也。○顧曰:宗,本也。君,主也。言雖殊塗,同本虛無,事雖異趨,同主靜樸。○蔡曰:言以無言為宗,事以無事為主。○御曰:言者在理,得理而忘言,故言以無言為宗。事者在功,功成而不宰,故事以無事為君。○疏:言,經教也,君,天子也。言教雖廣,宗之者重玄,世事雖煩,統之者君主,舉此旨要以表 易知也。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註:夫唯世人無知,是我道德之闇昧,不見於外,窮微極妙,故無知也。御曰:夫唯世人無了悟之知,是以不知我無言無事之教也。○疏:不我知,猶不知我也。唯彼衆生無知頑鈍,故不能知我之至言也。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註:希,少也。唯達道者乃能知我,故為貴也。○疏:凡情浮淺蒙昧者多,體知聖教甚自希少也。則,法則也。依我經教則而行之,證於聖果所為貴。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註:被褐者薄外,懷玉者厚內。匿寶藏德,不以示於人也。○御曰:被褐者,晦其外。懷玉者,明其內。故知我者希也。○節解曰:謂聖人貴道德而賤其形,衣皮帶毛,含一抱元,不貪官爵,內養神明,以精為玉,以氣為金,故能變化升入紫官。○顧曰:褐者粗賤之服,玉是精貴之寶。凡庸之人,心實不知,外假明哲,羊質虎皮,是乃德之病。○疏:知於聖言,則於聖教,行解具足,故成聖人。褐是野人之服,玉是珍貴之寶,外迹同塵,被褐也。內心虛靜,懷玉也。懷玉也,迸處俗而恒真;被褐也,心虛凝而接物。
知不知,上。
註:知道言不知,是乃德之上。○疏:聖人妙契重玄,迹不乖本,洞忘虛遠,知則無知,至本虛凝,故稱為上。故《莊子》云:孰知子之不知耶,吾惡乎知之也。
不知知,病。
註:不知道而言知,是乃德之病。○節解曰:謂不明於道,但明於俗,不知食氣而知食味,故病也。○疏:自本降迹,無知而知,涉事救苦,故稱為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註:夫唯能病苦衆人有此強知之病,是乃不自病也。○疏:聖人無知識之疵,而凡庸有分別之病,為病衆生之病,所以同凡說法演教,志存救溺,既而不病而病,病而不病,故云不病也。
是以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註:聖人無此強知之病者,以其常苦衆人有此病,以悲人也,故不自病。夫聖人懷通達之智,托於不知者,欲使天下質樸忠正,各守純性。小人不知道意,而妄行強知之事,以自顯著,內傷精神,減壽消年。○顧曰:凡庸之人妄執強知之病,以自分別,往而不返,良可嘆息。其唯聖人真知妙本,洞遣言教,獨能以其慈仁,哀憫衆生強知之病,蓋以其自無病也。○疏:聖人能虛寂兩忘,境智雙遣,玄鑒洞照,御氣乘雲,本迹虛夷,有何病累。
道德真經注疏卷之七竟
道德真經註疏卷之八
吳郡徵士顧歡述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註:威,害也。人不畏小害則大害至,大害謂死亡也。畏之者,當保精養神,順地承天也。○疏:威謂威刑,即諸經戒科目是也。大威即三塗惡趣,北都羅酆之刑法也。言凡夫不憚經戒,妄造諸惡者,則風刀大刑必將至也。
無狹其所居,
註:謂心居神,常當寬柔,不當急狹也。○節解曰謂無狹,健在俗間,深山廣澤,可養性也。○御曰:無狹者,除情去欲,使虛室生白也。
無厭其所生。
註:人所以生者,以有精神,精神托於空虛,喜於清淨,若飲食不節,忽道念色,邪辟滿腹,為伐命散神也。○節解曰:謂厭生死者,故行一愛氣,惜精為生之寶。○御曰:身所生者,神也。無厭者,少私寡欲,使不勞倦也。盧曰:所生謂神也,心靜而神安,心躁而神去。○疏:厭,舍也。狹,局也。居,安處也。所生,心也。言修行道人,必須處心無系,不得域情狹劣,厭離所生,何者?夫身雖虛幻,而是受道之器,不用耽愛,亦不可厭憎,故耽愛則滯於有為,厭憎則溺於空見,不耽不染,處中而忘中,是真學道者也。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註:夫唯獨不厭精神之人,洗心垢濁,淡泊無欲,即精神居之不厭也。○疏:唯彼所修之境,非空非有,故能修之。智亦不愛不憎,境智相符,是以不厭也。
是以聖人自知,
註:自知己之得失。
不自見;
註:不自顯見德美於外,藏之於內。○疏:智符道境,了達真源,故自知也。四大假合,坐忘墮體,故不自見。
自愛,
註:自愛其身,以保精氣。
不自貴。
註:不自高貴,榮名於世。○疏:保養真性,不輕染,故自愛也。謙卑靜退,先物後己,不自貴也。
故去彼取此。
註:去彼自見自貴,取此自知自愛。○疏:去彼自見自貴,取此自知自愛,欲示物鑒戒,故寄去取而為言也。
勇於敢則殺,
註:勇敢有為,則殺身矣。○節解曰:謂貪為交接陰陽,欲得快心,生往死還,此日勇也。輕道慢神,則致身夭,此日敢也。二者皆自殺也。
勇於不敢則活。
註:勇於不敢有為,則活其身也。○疏:勇,猛進也。敢,果次也。殺滅,死也。活,長生也。言進心果次,貪於世事,則死滅,若進心虛淡不敢貪染,即長生也。
此兩者,
註:謂敢與不敢也。
或利或害。
註:活身為利,殺身為害。○疏:或,不定也。兩謂敢與不敢也。言進心不敢則長生,故利。進身責染則歸於死滅,故害也。
天之所惡,
註:惡有為也。
孰知其故?
註:誰能知天意天,故不敢犯也。○疏:天然之理,福善禍淫,推窮報應,莫知其宰。
是以聖人猶難之。
註:言聖人之明德,猶難於勇敢,况無聖人之德而敢行之乎。○節解曰:謂天常惡其勇敢,愛其怯弱,含生愛氣,誰知天意也。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註:天不與人爭貴賤,而人自畏之。○節解曰:天道貴和也。○疏:自然之道,但不與物爭而謙退卑己者,必獲勝善報也。
不言而善應,
註:天不言,而萬物自動以應時也。○御曰:天何言哉?福善禍淫,曾無差忒,故云善應。○疏:禍福之報,其猶影響,不待言辭而善惡必應。
不召而自來,
註:天不呼召萬物,萬物皆負陰而向陽也。○御曰:天道不召萬物使從己,然物不能違,自來順天命爾。○疏:善惡報應,隨其行業,不待呼召而必自來。
禪然而善謀。
註:譚然,寬大也,天道雖寬博,善謀慮人事,修善行惡,各蒙其報。○疏:謀,計數也。言幽途之理,無勞言說,而善能計算功過,毫分無失也。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註:天所羅網,恢恢甚大,雖則疏遠,若司察人善惡,無有所失。○疏:恢恢,寬大也。網,憲法也。言天尊自然之網,甚自寬大疏遠,而業無大小,功過酬報,無差失也。○孫曰:所謂不言而善應者,天道不言而善自應也。明夫善應者,不在多言也。○盧曰:寂寞無聲,故曰不言有感則報,故曰善應。
民常不畏死,
註:治國者刑罰深酷,民不聊生,故不畏死也。治身者,嗜欲傷神,貪財殺身,而民不知畏也。
奈何以死懼之?
註:人君不寬其刑罰,教人去其情欲,奈何設刑法,以死懼之乎。○疏:此斥凡情迷執深重,貪逐前境,不憚死生,雖復經戒嚴明,曾無恐懼,故發奈何之嘆,深哀痛之。○節解曰:謂人不求生快意於情欲,聞善不修,知惡不改,何識益乎。
若使民常畏死,
註:當除己之所殘尅,而教人去其利欲之心也。
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矣?
註:以道教化,而民不從,反為奇巧詐偽,乃應王法執而殺之,孰敢有犯者。老子傷時主不先道德化之而先刑罰也。○御曰:若使世人皆從清净之化,不敢溺情縱欲,常畏於死,而獨為奇詐者,假令吾勢得執殺此奇詐之人,孰敢即殺?故下文云。○疏:貪欲之心,日生奇詐,堅執顛倒,遂以為常者,冥司捕獲,執而殺之,風刀考楚,經文明證,若有性識之夫,誰復造罪耶。
常有司殺者殺。
註:司殺者,天居高臨下,司察人之過,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者是也。○御曰:如此奇詐之人,天網不失,是常有天之司殺者殺之。○節解曰:謂口也,在口左為司陰,口右為司殺,人有陰過,則司陰白之於上天,考人魂魄,人有惡言,則司殺白之於司命,司命記之,罪滿則殺之也。○疏:此刑網自有宰牧,即三官九署,百二十曹,北都羅酆,泉曲之府,八難五苦,各有司存。
夫代司殺者,是謂代大匠斷。
註:天道至明,司察有常,猶春生夏長,秋成冬藏,斗柄運移,以節度行之,人君欲代殺之,是猶拙夫代大匠斷木,乃勞而無功也。○節解曰:謂天道賞善罰惡,治人之身,若大匠作器,善者則成,惡者則敗也。
夫代大匠斲,希有不傷其手乎。
註:人君行刑罰,猶拙夫代大匠斲木也,方圓不得其理,還自傷其手。代天殺者,失其紀綱,不得其紀綱,則反受其殃也。○御曰:人君任刑,代彼司殺,豈唯殘害百姓,抑亦自喪天和。○疏:衆生造業,各招其報,刑罰苦楚,自有冥司。無識之人,師心專輒,強代冥司而行誅戮者,何異庸拙之士運斤。夫拙士運斤,工非其任,豈唯所作不成,抑亦反傷其手,強代司殺,其義亦然,非徒濫職,翻獲其釁也。○節解曰:謂人治身各有優劣,若工匠斯器而有巧拙,巧者則器成形,拙者則少不自害也。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
註:民之所以饑寒者,以其君上食稅下大多也。○疏:饑謂內無道德也,上,心也,心為五藏百行之主也,故稱為上。稅,聚斂也。食,滋味也。言行人所以不懷道德者,為心綠前境,多貪滋味故也。○節解曰:饑謂氣不足,氣所以不足者,坐口嗜美味也。食多謂實畜積為僻,故防御百端也。
是以饑。
註:是以民皆化上為貪,叛道違德,故饑也。○疏:結前義也。
民之難治,以其上有為,
註:民之不可治者,以其君上多欲,好有為也。○疏:所以百行馳騖,紛然難理者,只為心貪有為故也,心若無為,則諸行易治也。是知‘萬境唯在一心。
是以難治。
註:是以其民化上有為,情偽難治也。○節解曰:百姓謂百脈也,所以盈縮不和平→ 由口不含一,唇干液竭,故脈失精泄也。
人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
註:人民所以輕犯死者,以其求活之事太厚,貴利以自危也。○疏:行人所以不終天年而輕入死地者,以其迷順顛倒,未能悟達,不知物我俱幻,即生即死,生既多貪,六塵厚資四大故也。○節解曰:謂人所以不顧歡其死者,由養形太厚,恣其口腹,失其生道,故死也。
是以輕死。
註:以其求生太厚,故輕入死地也。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註:夫唯獨無以生為務者,爵祿不干於意,財利不入於心,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則賢於貴生也。○疏:賢,善也,玄悟之士,非色滅空,咯焉坐忘,而生無生相,是以羶躁榮利,厭穢風塵,故獨不以生為者,善能攝衛貴生之人也。○節解曰:謂夫獨能憂生於未生,憂形於未形,但念無為,舍自然者,此乃為賢貴道,安其生也。
人之生也柔弱,
註:人生含和氣,抱精神,故柔弱也。
其死也堅強。
註:人死和氣竭,精神亡,故堅強也。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
註:和氣存也。
其死也枯槁。
註:和氣去也。○疏:言人生存有命,則諸節柔弱,及其死也,則骨肉堅強。草木之類,生時軟脆,及其死也,條柯枯槁,所以生而柔軟者,和氣存也。死而堅強者,和氣離也。舉此有識為辯,其勝劣者也。
夫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註:以其上二事觀之,則知堅強者死,柔弱者生也。○疏:徒,類也,是知行剛強者,乖於和理,故與死為徒。行柔弱者,順於和氣,故與生為徒。此合喻也。
是以兵強則不勝,
註:雖強大之兵,輕戰樂殺,毒流怨結,衆弱為一,強故不勝也。○節解曰:兵謂口也,口強為人所窮,陰強為女所侵也。○御曰:生之柔弱,和氣全也。死之堅強,和氣散也。欲明守柔弱者全生保年,為強梁者亡身失生也。
木強則共。
註:木強大,則枝葉共生其上。○疏:兵謂三業六根也。言人縱恣六情,強暴前境,而食取無厭者,必遭重殃大禍,故不勝也。譬樹木粗強,故枝條共壓其上,亦猶梁棟宏壯,故椽瓦壓其上也。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註:興物造功,大木處下,小物處上,天道抑強扶弱,自然之效也。○節解曰:謂髮以柔弱,為人所戴,體骨堅強,為人所勞。○疏:堅強之木居下,柔弱之條處上,故堅強之人居九幽之下,柔弱之士處三清之上。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
註:天道杳邈,舉物類以為喻也。○御曰:天道玄遠,非喻不明,故舉張弓以彰其用。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
註:言張弓和調之義如是,乃可用耳。天抑高舉下,損強益弱,天之道也。○疏:舉下使高,抑高令下,高下調適,方可運箭,傲慢有餘者,必招損敗,和不足者,與其福善,天道如是,故似張弓。
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
註:天道損有餘而益謙,言天道常以中和為上。○疏:福善禍淫,自然之理,仍前生後,重出此文。
人之道則不然,
註:人道與天道反。
損不足,奉有餘。
註:世俗之人,損貧以奉富,奪弱以益強。○御曰:天道平施,裒多益寡,人則違天,翻損不足者也。○疏:人間世道好行浮偽,趨勢競利,違天背理,割損貧賤之不足,供奉富貴之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註:言誰能居有餘之位,自省爵祿以奉天下不足者乎,唯有道之君能行之也。○疏:孰,誰也。言誰能有餘財德以施天下蒼生乎,唯當體道之人獨能濟物,故下文云聖人不積。而言奉者,示謙也。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
註:聖人為德施惠,不恃望其報。
功成不居處。
註:功成事就,不處其位。○御曰:推功於物,不處其成。
其不欲示賢。
註:不欲使人知己之賢,匿功不居其榮名,畏天損有餘也。○御曰:聖人所以推功不處者,蓋不欲令物見其賢也。○疏:體道聖人常善救物,雖復財德兩施,而不恃其勞,有大至功,而功成不處者,意在攝謙退己,推功於物,韜光晦迹,不欲示己之賢能。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
註:言水柔弱,圓中則圓,方中則方,壅之則止,次之則行。○張曰:以為天下萬事,凡事不同,以柔弱言之,莫過於水,以喻道行謙柔和綽,隨物通生,浸潤如水也。
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註:水能壞山推陵,磨鐵消銅,莫能勝水而成功也。○疏:物性柔弱莫過於水,天下堅強莫先金石,然水雖柔弱,利用無窮,攻擊堅強,莫在先者,無為破有,其義亦然。○節解曰:水者內,即口中津液也。漱而嚥之,則能攻邪破惡,徹於骨髓,若麴蘗之消米方藥,無復能先也。
其無以易之。
註:夫攻堅強者,無以易於水也。○御曰:以堅攻強,二堅俱損,以柔制強,則強損柔全,故用攻堅強,無以易於水也。○疏:言水能攻堅,百王不易之事,無為破有,萬代不刊之術。
故柔勝剛,弱勝強,
註:水能滅火,陰能銷陽。舌柔齒剛,齒先舌亡。
天下莫能知,
註:知柔弱者久長,剛強者折傷。
莫能行。
註:恥卑謙,好強梁。○節解曰:謂人含精飲氣,統御血豚,百姓日用而不知。○疏:水能攻於金石,故知柔弱勝於剛強,此乃愚智同知,而舉世無人能依而行者也。
故聖人言:
註:謂下事也。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註:人君能受國之垢濁者,若江海不逆細流,即能長保社稷,為一國之君主也。○御曰:引萬方之罪,是受國之垢濁。稱孤寡不穀,是受國之不祥。其德如此,則社稷有奉,故天下之人歸往也。○疏:國,邦域也,垢,辱也。言體道之士,處於人世,謙退柔弱,達於違從,身受屈辱,不與物爭,故堪為社稷之主,以牧蒼生也。○節解曰:謂人形以左魂為社,右魄為稷,御一氣,以為君主也。
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
註:人君能引過自與,代民受不祥之殃,則可以王天下也。○節解曰:國謂形也,言一出入脾中,化滓變液,去故受新,以養五神,故王於藏府者也。○疏:不祥,猶不善也。言聖鑒虛通,達於善惡,若有不祥之事,輒自責躬,引過歸己,此可為天下君王也。昔成湯自翦千里來雲,即其事也。前言社稷可寄諸侯,後舉天下宜屬天子。
正言若反。
註:此乃正直之言,世人不知以為反言也。○節解曰:謂俗人所欲者,以鮮潔為尊,香美為上,而道以受垢為主,處下為王,言一與人反也。○疏當理正言,似如反俗,何者?俗皆好美好榮,而今乃受垢不祥,故若反也。而言若者,欲明不反而反,雖反不反,恒順於俗,不反而反,順俗而真,欲示反不定反,故加若也。上文云玄德深遠,與物反,然後乃至大順,即其義也。
和大怨,
註:殺人者死,傷人者刑,以相和報也。○御曰:與身為怨慧之大者,情欲也。和,調和也。此言人君欲以言教調和百姓,使無情欲,故曰和大怨也。
必有餘怨。
註:任刑者失人之情,必有餘怨及於良民也。○御曰:立教化人,不能無迹,斯迹之弊,還與為怨,故曰必有餘怨。○疏:怨,慧也。即是有無美惡等一切待對之法也,言行人雖舍有無,得非有無,和二邊為中一,而猶是執玄,未體於玄理也。此雖無待,未能無不待,此是待獨,未能獨獨,故有餘對。
安可以為善?
註:言一人呼嗟,則失天心,安可以和怨為善。○御曰:既有餘怨,則不可為善。○疏:安,何也。言雖遣二邊,未忘中一,故何可盡善也。○節解曰:謂口也,言唱必有和,人能行道,道來應之,唱人以善,善人和之,則無有餘怨也。今時之人,好行邪想,邪想從之,呼召邪鬼,鬼來應之,唱人以惡,惡人和之,安能得為善也。
是以聖人執左契,
註:古者聖人執左契,合符信也。無文書法律,刻契合符以為信也。
而不責於人。
註:但刻契為信,不責人以他事也。○御曰:左契者,心也。心為陽藏,與前境契合,故謂之左契。聖人知立教則鈴有迹,有逵則是餘怨,故執持此心,使令清净,下化於人,則無情欲,不煩誅責,自契無為。○疏:契,信也,合也,左,陽也,言體道聖人境智冥符,能使俱會,出玆四句,離彼百非,故得久視長生義。言執左契,此則不執而執也。猶如帝王握於左契,所以徵攝萬機,聖人妙契環中,故能匡御億兆,而言不責者,雖復匡御衆生,而忘其德,芻狗百姓,故不責其恩。○節解曰:左契,陽德也,言聖人不和大怨,但自修德,不行責過於人。
故有德司契,
註:有德之君,司察契信而已。
無德司徹。
註:無德之君,背其契信,司民所失。○疏:司,主也,徹,迹也。妙契不執浴言,無德之君,猶滯筌蹄,未能洞遣,迹既不泯,故言司徹也。○節解曰:謂人行道德,司命賜算,人行其惡,同殺徹其籍,此之謂也。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註:天道無有親疏,唯與善人,則與司契同也。○疏:天真之理,何有親疏,上善之人,自然符會,即向執左契,而不責於人也。
小國寡民。
註:聖人雖治大國,猶以為小,示以儉約,不為奢泰。人民雖衆,猶若寡乏,不敢勞役也。
使有什伯,
註:使民各有部曲什百,貧富責賤,不相侵犯也。
民之器而不用;
註:器謂農人之器也,而不用者,不徵召奪民良時也。○御曰:什,伍也。伯,長也。此章明人含淳和,無所求及,適有人材器堪為什伍伯長者,亦無所用也。○疏:國,域也,心住空,故言小國,即小乘寡欲之行,器即什惡兵器也,根雖有六,用乃不窮,言什伯者,舉其大數,而不用者,言靜息諸根,不染塵境也。○節解曰:小國謂形中,什伯謂五藏。心與腎為什,肝與肺為伯,閉口行氣,則什伯氣盛而無不用。
使民重死,
註:人君能為民興利除害,各得其所,則民重死而貴生。
而不遠徙。
註:政令不煩,則民各安其業。故不遠遷徙,離其常處也。○御曰:少思寡欲,不輕用其生,敦本無求,故不遠遷徙也。○疏:諸行重靜,知足守分,故得終其天年,而不遠遂前境也。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註:清净無為,不作繁華,不好出入游娛也。○疏:舟輿謂三乘教法也,舟在於水能濟渡,喻教能舟航萬物,度於生死海也。故《西升經》云:久曠生死海,隔絕貪愛流。輿處於陸能輪轉,喻教能轉凡成聖,得理忘言,故能遣教而不用也。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註:無怨惡於天下也。○疏:雖有身心兵甲,車體坐忘,物境既空,何所陳說,此一句覆釋前什伯之器而不用也。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註:棄文反質,信不欺也。○御曰:舟輿所以利遷徙,甲兵所以徇攻戰,兩者無欲,故無所乘陳。反樸還淳,歸於三皇結繩之用也。○節解曰:謂人有道氣自流行,為形中之用,如結繩之信也。○疏:既虛心證理,舍教忘筌,故寄結繩,示其反本,此一句復結前雖有舟輿無所乘之也。
甘其食,
註:甘其蔬養,不渔食百姓。○疏:味至道也。
美其服,
註:美其惡衣,不貴五色也。○疏:德瑩身也。○節解曰:謂甘食其氣,美服其道也。
安其居,
註:安其茅茨之居,不好文飾之屋。疏:所在皆安,動而寂也。
樂其俗。
註:樂其質樸之俗,不轉移也。○疏:和光人世,寂而動也。○節解曰:謂安形樂神,抱腹而歌吟也。
鄰國相望,鷄狗之聲相聞。
註:相去近也。○疏:鷄以司晨,狗以警夜譬一切言教,警長昏之夜思智慧之晨,此之言教近證一心,故言相聞也。
民至老不相往來。
註:其無情欲也。○節解曰:鄰國者,兩耳也。兩耳相望,保其安也。使神氣各有所守,不來往相干,故至老常能聰明也。○疏:會理體真,即俗即道,不從生死而來,亦無道境可往,二域既一,故不相往來,二際無際也。
信言不美,
註:信言者,實言也。不美者,樸且質也。○御曰:信言,聖教也。信實之言,不齣於俗,故不美也。
美言不信。
註:美言者,滋美之華辭。不信者,飾偽多空虛。○御曰:美言者,世教也。甘美之言,動合於俗,故不信也。○疏:信,實也。美,浮艷也。言上德之人,冥真契道,所說言教,實而不華,浮艷之言,俗中小說,既乖至理,所以不信,故莊云:犬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也。○節解曰:謂信道言者,則不美於俗事,美俗事者,則不信於道言也。
知者不博,
註:知者謂知道之士,不博者,守一元也。
博者不知。
註:博者多見聞也,不知者失真要也。○御曰:知者了悟也,博者多聞也。○疏:知道之人,忘言絕學,所以不博。博學之士,耽滯名教,所以不知。故《西昇經》云:世人徒知有天地萬物,不知己之所由生也,是大不知。又云:子能知一,萬事畢。《莊子》云:文滅質,博溺心。
善者不辯,
註:善者以道修身也,不辮者,不文彩也。
辯者不善。
註:辮者謂巧言,不善者,舌政患也。土有玉,掘其山,水有珠,濁其泉,辯口多言亡其身。○疏:辮,別也。善體至道之人,指罵天地,故無可分別也。且儒墨是非,堅執分別者,良由未證善道故也。
聖人不積,
註:聖人積德不積財,有德以教愚,有財以施貧。○御曰:積者執滯言教,有所積聚也。聖人了言忘言,悟教遣教,一無執滯,故云不積也。○疏:積,聚也。言聖人有財惠物,有德教人,故不積也。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註:既以財賄布施與人,而財益多,如日月之光,無有盡時也。○疏:既,盡也。為,施化也。言己所有道德,盡持教人,心無鄙怯,德彌高遠,故言愈有,此德施也。己所有財寶,盡持施散,而果報彌多,故云愈多。此財施也。
天之道,利而不害;
註:天生萬物愛育之,令長大無所傷害其生也。○疏:天然之道,生成萬物,利益弘多,有何損害。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註:聖人法天,無所施為,化成事就,不與天下爭功名,故能全其聖功也。○疏:聖人上德,法道虛通,施為至教,化被群品,謙以自牧,成功不居,推功於物,故云不爭。○張曰:所言有舟輿無所乘之者,且無為之世山無蹊躂,澤無舟梁,本絕往來,何所乘用。又曰:雖有甲兵,無所陳之。○顧曰:兵以討逆,武以靜亂,上既行道,下乃好德,自然從化,何事陳兵。
道德真經注疏卷卷之八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