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 个人发展和团队生存的动物图腾
作 者:劳伦兹
书籍简介
人类的记忆中对狼有诸多误解,然而面对发展的困境,我们不得不用另一种眼光重新审视我们曾经视之为敌人的狼。它们的个性及社会结构让我们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互相合作、彼此忠诚、善于沟通的生存环境,我们由此获得了一种新的启示: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里,除了人类,还存在着拥有更高智慧的狼群。向狼学习——向自远古以来与人类并肩而行的朋友学习。 ...
第一部分 怀念狼
当我们认为一种东西是善的,定然将其对立面看成恶,于是,狼成为一种文化的牺牲品——因为它是羔羊的敌人。除了信仰和文化的心理因素外,对狼的畏惧还源于一种现实原因:狼与人类需求如此高度相似,彼此在食物和生存空间上存在着持续性冲突。第1节 狼族信条
第2节 狼的迷思
第3节 我们需要狼
第二部分 态度:冷静达观的强者心态
所谓强者的心态,并不是说以强者自居,对对手或朋友居高临下,甚至恃才放旷。强者的心态是一种面对困难时的坚强,是一种面对困境时的临危不乱,更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第4节 态度:冷静达观的强者心态(1)
第5节 态度:冷静达观的强者心态(2)
第6节 耐心:卧薪尝胆等待机会
第7节 无惧:面对失败毫不气馁
第8节 策略:千变万化发动进攻
第9节 团结:众狼一心抗拒敌人(1)
第10节 团结:众狼一心抗拒敌人(2)
第11节 个性:自由放纵的性格
第12节 忠诚:并非狼心狗肺(1)
第13节 忠诚:并非狼心狗肺(2)
第14节 交流:沟通胜于暴力战斗
第15节 学习:永远保持强烈的好奇(1)
第16节 学习:永远保持强烈的好奇(2)
第三部分 后记
利用野狼作为个人与组织的象征,不仅可以让读者学到处事定理,更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宛若置身于荒野,与狼共舞的奇妙体会。这些从狼族生活得来的经验,处处都流露着每个组织企盼的发展的管理哲学观。后记
. 第1节 狼族信条强者生存
卧薪尝胆
不惧失败
讲究策略
众狼一心
鼓励个性
狼亦钟情
善于交流
充满好奇
[下一篇] [返回]
. 第2节 狼的迷思豺狼是凶恶的!这种观点存在于众多文明之中。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人们对狼如此畏惧?一种解释是:在基督教教义中,羔羊代表着基督,狼以羔羊为猎食对象,自然而然地人们就将狼当成邪恶、恐怖的象征。
当我们认为一种东西是善的,定然将其对立面看成恶,于是,狼成为一种文化的牺牲品——因为它是羔羊的敌人。
除了信仰和文化的心理因素外,对狼的畏惧还源于一种现实原因:狼与人类需求如此高度相似,彼此在食物和生存空间上存在着持续性冲突。狼也许是与人发生正面冲突最多的动物之一,它像狗却无法驯服。这种争斗如此频繁,其纠葛如此错综复杂,以致于某种恐惧感始终弥漫于整个历史进程中,创造出许多关于狼的传说来。
“狼人”就是从人类对狼的幻想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怪物。在早期欧洲人眼里,“狼人”是一个拥有魔鬼撒旦般特质的冷血杀手,不论男女老幼都是其捕杀的对象。如果有人被视为“狼人”,他将会遭受到最无情、最残酷的折磨,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为止;即使只是被人视为拥有狼的某些特质,也会被众人认为是魔鬼附身。
这种对狼的恐惧,以神话和童话的形式不断流传。在格林童话中的“小红帽”,常常被借以警告初尝禁果的少女。故事中小女孩与野狼交谈的过程,代表了“小红帽”一步步走向堕落的生命路途——狼始终是一种邪恶的象征,代表着引诱人类堕落的恶魔。
出现狼的踪影,如同出现恶魔一般可怕。与对狼的恐惧相对的是复仇——对狼的围捕和屠杀。早期欧洲人捕捉到狼时,往往吊在木桩上,浇上油点上火活活烧死;或者用铁丝将狼口紧紧捆住后将其释放,任其饿死荒野……
爱恨交织,一方面是恐惧和仇恨,另一方面却是爱和敬仰。狼的傲人特质——猎者般的狡黠、战士般的勇猛为欧洲的贵族所尊崇。于是饲养野狼风行于中世纪,许多王公贵族将在宫廷内饲养狼视为统治者显现权势和威严的象征。在美洲,印地安人对狼的勇气、智慧和不可思议的狩猎技巧充满了敬畏,他们以身披狼皮的方式,祈祷狼灵附身,得以继承狼族伟大的技巧与能力……
对于狼,人们陷入了迷思中。 . 第3节 我们需要狼千万年来,人类的“屠狼运动”始终未停止过,无论作为“羊羔”对狼的恐惧,还是彼此之间生存空间的竞争,人总是以“万物之灵”、“自然主宰”的姿态的对待狼,人和狼的战争一直持续着。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在寂寞的宇宙中,人类需要狼。
在草原上,鹿吃草,狼吃鹿,猎人捕杀狼,长期已经成为一种自然规则。有一天,猎人变成了牧人,于是就想方设法将狼彻底除去,让鹿有更安全的生活。一时间,狼迹罕见,鹿影憧憧,漫山遍野到处都是鹿吃草的身影。
然而,危机很快出现了,没有生命威胁的鹿大量繁殖,很快就吃光了草原的草,没有了食物,鹿也难逃厄运。
在这里是芬斯库格,芬兰的森林,位于瑞典和挪威的边界之间。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情。
两只孤单的狼远离它们的传统领地,在陌生的地方重建了一个新的狼群。有人说这些狼一直生活在这里,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狼是从俄罗斯流浪过来的。人们感觉似乎不太可能:它们怎么会旅行几千公里却一点儿没被发现呢?征途中,它们必须穿过几百座城镇和上百条高速公路。无人可知真相。但事实是两只孤单的狼在寻找伙伴时彼此才发现了对方,不久,在芬兰的这片森林中就再次回响起了狼崽的嗥叫声。狼能够回到它们久别的家园,其实是依靠了另一种动物——驼鹿。
驼鹿是欧洲最大的鹿,有两米多高。它们依赖啃食积雪下薄薄的草皮生存,同时也吃松枝,或是有营养的树芽。生存在这种深深的积雪中,使它们奔跑起来十分艰难。在一段时间里,人们大量地捕杀驼鹿,几乎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后来,人们从捕猎驼鹿的杀手,变成了驼鹿的救星。
几十年中,保护森林的主要变化不仅仅是生长出很多新的森林,为驼鹿提供了更多的食物。然而,像过去的很多事情一样,人类控制环境的同时又产生了很多问题。
不久,驼鹿的数量急剧增长。它们过度地啃食树木,生态的平衡被打破,食物变得短缺,使森林残遭破坏。这时人们在森林中发现了狼,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它们可以解决这里生态平衡的问题。
聪明的人类从这里得到了智慧,开始了一次大胆的试验。
32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夜,美国苏必利尔湖早已结了厚厚的一层冰,生物学家彼得逊教授带着一只装着四只幼狼的铁笼,驾着雪橇通过冰封的湖面,向洛耶耳岛驶去。他此行目的是为了进行一次生物史上从未有过的试验——把四只幼狼带到洛耶耳岛上,几年后,洛耶耳岛上就会展开一场狼与鹿的大战。
苏必利尔湖中的洛耶耳岛以驼鹿众多而闻名,但是驼鹿大量繁殖使岛上一片绿茵的花草灌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仅仅10年工夫,洛耶耳岛便灌木稀疏,一片凄凉了。
于是,生物学家们决定进行这次大胆的实验——依靠四只幼狼来拯救洛耶耳岛上的植被。因为狼为了繁衍后代,它们会吃掉大量的驼鹿,而驼鹿减少了,洛耶耳岛才会再现葱茏。
经过几天的艰苦跋涉,彼得逊教授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他把雪橇平稳地停靠在小山脚下,然后把铁笼的门打开,获得自由的四只幼狼就像箭一般冲出,朝岛上跑去……
我们需要狼,因为它与人类一样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需要一种平衡,作为猎食者,将那些虚弱、生病、年老和幼小的动物吞入腹中,对于个体来说是残酷的,对整体而言却是一种福音——控制了整个族群的数量。
我们需要狼,因为它是人类最直接的竞争者。自然界需要竞争,竞争和捕猎让动物更加健康。如果将狼群从自然界彻底消除,恐怖的饥荒与肆虐的疾病将随之而来。爱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深谙其中道理——没有野狼,他们赖以维生的动物将变得越来越虚弱,越来越不健康。
我们需要狼,因为狼是人类值得学习的榜样。人类进化过程是一个丧失自我的过程,狼始终如保持的特质能够拯救我们的心灵。这个集美丽、高贵与智慧于一身的动物,除了枪炮、毒药以及陷阱,他们足以应付地球上的所有挑战。
我们需要狼,因为狼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生命之一,属于它们的神秘绝非人类世界所能简单解释与体会的。探求这种秘密,是我们需要狼的另外一个原因。 . 第4节 态度:冷静达观的强者心态(1)羊和狼
一头山羊到了天堂对圣彼得说:“我的头上有一对角,是攻击敌人和保护自己的利器,但为什么还是被手无寸铁的狼吃掉呢?”
圣彼得说:“虽然你和狼都是哺乳动物,但你是以草叶为生,狼以肉类为生,狼吃羊是天性决定的;除此之外,就要责怪你们自己了?”
“怪我们自己?”山羊满怀狐疑。
“是的!羊太安于现状了。个性柔弱,毫无自我保护意识,虽有羊群,却无群体合力。而狼则不同,敏锐的嗅觉,发起攻击时勇往直前的气势,遭遇失败时不屈不挠的态度,协同对敌的精神,这些都是他们成为强者的最有力的武器。”圣彼得解释道。
“这种情况能改变吗?”山羊乞求道。
“羊性是无法改变的,狼性自然也无法改变。这是上苍的安排。”
这不是上苍的安排,而是自然进化法则的安排。狼之所以成为狼,从其祖先开始食肉的那一刻开始,就决定了它的捕食者地位。为了生存,进化出了越来越锋利的牙齿,代代遗传下来更强健的身体。
山羊之所以成为山羊,也是从其祖先开始食草的那一刻决定的。草是如此容易获得,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只要低下头来,随时可以填饱肚子。于是它们安于现状,危险来临时,所能做的不过是拼命的奔跑。速度较慢的同伴成为豺狼的口中之食时,它们又会悠闲的停下来低头啃草。羊的进化方向是:比自己祖先跑得更快些而已,这注定了它们只是充当被追逐者的角色——成为狼捕猎的食物。
狼性和羊性已经无法改变,而人性却在游移之中。以人类为主要角色的社会,没有食肉和食草之分,似乎比大自然平静得多,但同类的竞争却更加激烈:每一个人都是捕食者同时也是被捕食者。权利、金钱、爱情……是所有人共同追逐的目标,你所获得的必然是他人所丧失的。
一些人生来就像豺狼一样具有攻击性和竞争性,他们会不择一切手段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位居社会的顶层。另一些人生来像山羊一样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只能位处社会底层。其中起起落落,充满了戏剧色彩。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为什么自己不是出生在一个亿万富翁的家庭,为什么自己的父母不是位高权重的要人……充满了对命运不公的倾诉。
上苍对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偏袒。羊无法改变自己的性格,但是人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与其像羊一样抱怨,不如向狼学习。
强者心态
“强者消灭弱者”,“强者剥削弱者”是生物界的铁则。
狼是强者,羊是弱者,狼吃羊,强者吃掉弱者;强壮体大的猴子作首领,而体弱瘦小的猴子不得不屈尊脚下作一个无名小卒。人类属于动物的最高级,但仍然不可脱离生物界的生存法则,也存在强者和弱者的分别。从个体上来讲,体力有强弱之别,智力有高低之分。何谓强者?真正的强者,其实是拥有强者心态的人。
所谓强者的心态,并不是说以强者自居,对对手或朋友居高临下,甚至恃才放旷。强者的心态是一种面对困难时的坚强,是一种面对困境时的临危不乱,更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
由于强者和弱者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所以强者和弱者的心理状态也完全不同。
强者心态的基本出发点是——坚忍不拔的雄心。
狼有着这样的凭性,那就是对猎物坚定不移地追赶。它能够将自己的全部力量集中在能它的猎物上。即使成功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但它们有一种坚持的态度,结果,成功的确到来了。
强者心态二——创业、挑战和冒险精神。
狼富有挑战和冒险的精神。在狼的生存世界中,为了生存领地,狼会勇敢的发起进攻,即使这只动物比它强大的多,也毫不畏惧直至把对手咬死。
日本是建立在海岛上的小国,国土资源、人口等客观条件都远远少于亚洲国家,日本的贫穷落后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日本人却有强烈的强者的心态,不满足于当一个东方小国,时刻存有向强者挑战的雄心。可见,人不在大小、国家也不在大小,只有强者心态和弱者心态的区别。
在1946年的日本,“丰田”还是一个不被人所知的汽车厂,但他立下雄心,制定出计划要向当时号称汽车王国的美国发起挑战。作为战败国,“丰田”公司在资金技术上都比不上实力雄厚的美国汽车大公司,但这些都没有能够阻止日本人向美国汽车挑战的雄心。30年后,日本汽车击败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王国,“丰田”汽车也成为世界上家喻户晓的汽车名牌。
二战时的“尼康”公司是生产军用望远镜的日本军工企业,战败后实行“军转民”转产民用照相机。在当时德国是世界的照相机王国,“尼康”公司就把自己的产品定位于赶超德国照相机,30年后日本照相机终于击败德国照相机,现在日本照相机已了抢占90%的世界市场。
战后的日本“精工”公司又把产品目标放在赶超瑞士手表上,现在日本超过了瑞士成为世界第一手表生产国。
资源是有限的谁能抢到就属于谁,抢不到的甘受贫穷;而弱者心态的基本出发点是“平等”,认为资源应该大家平分,倚强欺弱却被谴责为不道德行为。虽然人们都遣骂日本,但手上拿的却都是日本的产品
强者心态三——自己解决,而不是埋怨。
我们所鼓励的是一种狼的文化,而不是羊的文化。不能依靠别人的带领去做事,而是勇敢面对自己的问题。
我们会看到一些弱者,他们总是不停地抱怨,自己的不成功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或是别人影响了成功的机会。有时甚至在不停地抱怨,生存的时代不能给他成功的机会,总是怨天尤人。甚至会抱负社会,不仅给自己造成了伤害,还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风气。
强者们从来不向别人抱怨,因为他们没有需要抱怨的事。他们能勇敢的面对事实,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理想,从不靠等待和别人的怜悯。成功总是发生在无声无息中,一个坚持自己真理的人往往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强者心态四——只怪自己不怨人家、不找理由。
强者们心里没有闷气,对别人有不满就找当事人立即解决,自然没有必要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更不需要丑化和贬低别人。
强者不怨天不怨地、不怨父母不怨家人。具有强者心态的人被别人打了,并不埋怨打他的人,只怪自己的功夫不精,从此苦练本事,认真研究对手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十年后再来比试。
弱者心态的人被别人打了,只是到处哭诉打他之人的品德如何败坏,把自己的敌人描述成无一是处的恶人。强者依靠自己解决问题,弱者依赖他人解决问题。具有强者心态的人失败后只怪自己,弱者心态的人失败后会讲出许多理由。
强者心态五——只向更强者挑战,只向将来和前面发展考虑。
世界并非平庸者的舞台,世界的聚光灯总是打在优秀人物和胜利者的身上,只有平庸者才惺惺相惜,为自己的弱小寻找理由。总是与更落后的比较,是“历史学家”。他们喜欢说,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比那些穷地方好多了。
平庸者自己当然有平庸的权利,但平庸者的声音不应该成为主流——演员、作家、画家、运动员,这平庸的大军,如今把我们包围了,他们永远是嘉宾、新闻焦点、被采访者、传记主角和制造故事的人。
可是他们奉献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他们有何理由受到我们的爱戴?如果他们没有好作品,如果他们只是失败,他们就不配被我们谈论!
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强者出现,弱者就会冒充强者。迁就平庸的文化是注定要走向衰落的,我们已经处在这种危险的处境里。某一项竞技的失败也许只是局部的失败,但是,当类似的问题始终得不到改变,始终不被尖锐地提出,那么,这种失败的命运就将是一连串的了。我们不应向劣质事物和人物致敬。哪怕再“不容易”,我们也决不迁就。
让“理解”见鬼去吧!我们需要的是突破,是真正的天才加努力,是胜利,是对胜利的渴望!
强者心态六——要机会、要学打鱼。
强者要的是机会,是开创者类型,他们坚信:机遇总是落在有准备的人手中。他们需要学习打鱼,需要找那些有发展空间的地方;而弱者要的是稳定的工作环境和报酬,以图安逸的生活。但是要知道自然界的法则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 第5节 态度:冷静达观的强者心态(2)冷峻达观
多年前,某地政府实施了一项名为“驯鹿增量”的计划,以大量捕杀狼群的方式,让原本因人类过度捕猎而使数量锐减的驯鹿得以迅速增长,期盼能再次引来人们恢复猎鹿的活动。
一时间大量的狼被残忍地屠杀。在血腥中,人们却惊异地看到,那些目睹着在人类屠刀下倒下的同伴身影的狼,眼睛中竟然没有恐惧,没有悲伤,流露出的是一股可怕的沉静——一种魄人心菲的原野傲气,一种天生的桀骜不逊的野气。
在原野中,狼并不是独来独往的。当漫长的冬夜来临,狼群在追捕食物的时候每一匹都会冲在前头,在清冷的月色中,它们跳跃着巨大的身躯超越在同伴之上,它们的目光盈盈发着蓝光,散发着野性。
摄影家卡尔·布伦德斯曾经长时间将镜头对准狼,在他看来,狼是一种特别的动物,是野性的象征。他说:“狼的眼睛是你所能想象到的最撼人心魄的东西。它们的眸子里包含着北半球所有的野性。”
野性——一种冷峻而达观的态度。这种态度对于狂乱而浮躁的人类来说是否有些启示呢?
曾经有一位老者向人们讲述了自己亲身遭遇狼的故事。
他在很小的时候我住在乡下,村庄周围都是草地,更远处则是长满丛林的群山。经常有狼下山来偷袭农民养的羊,其中有一只三腿独狼,性情狡诈凶狠,气势逼人。
有一天他和父亲走在离家不远的小路上,与这只狼狭路相逢。两人一狼各踞一端,相互对峙着。狼毫无退让之意,也没有扑过来的打算,只是冷冷地凝视着他们。就这样相持了很久,父亲的大声叱咤,才使狼掉头缓缓离去。
长大后他离开了村庄,远离狼生活的环境。
他说:我时刻忘不了那只独狼的眼神,我被那种镇定自若的神态感染了,甚至忘记了恐惧。每当我遭遇困境,面临挫折时,我就会想到那只狼镇定的神情。它给了我一生的勇气。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尴尬、困顿,精神无时不在忐忑不安之中。当你走在城市的街头,到处所见都匆忙的人流,是否会感到心灵的一阵空虚,对于生活没有了信心。而坚韧意志、达观胸怀能将不满的心情得以宽慰,重新振奋精神产生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勇敢去面对失意和失败。这是成功者所独有的品质,他们能从一时的压抑中酝酿出一生的执着,从一时的失意中迸发出一生的激情。 . 第6节 耐心:卧薪尝胆等待机会从来没学会细嚼慢咽的野狼似乎永远都处于高度的亢奋状态,它们往往一连几个星期地追踪一只猎物,踩着猎物留下的蛛丝马迹,狼群轮流协作,接力追捕,在运动中寻找战机。
耐性十足
原野中,狼在奔跑着,狂傲的长啸时时回荡在旷野上,透视着它的野性与傲慢。从来没学会细嚼慢咽的野狼似乎永远都处于高度的亢奋状态,但是它们往往一连几个星期地追踪一只猎物,踩着猎物留下的蛛丝马迹,狼群轮流协作,接力追捕,在运动中寻找每一刻战机。
在自然环境最恶劣的旷野上,野狼和北美驯鹿常常是出生在同一个地方,随后又一起奔跑。在它们的成长之间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关系,而并非总是处于敌对状态,因为它们总是混在一起,几乎看不出什么紧张气氛,而且还表现着一种和谐的关系。
但是危机总有一天会到来。驯鹿终久是狼群的食物,但狼队面对如此众多而强大的敌人,并不贸然出击。因为草原上有数千只驯鹿,而且它们身材高大,雄鹿站立的肩高通常达到2米,能以1.2米的跨幅奔跑。它们的实力远远超过数量极少的狼群。狼并不畏惧,几匹狼在鹿群旁迂回窥视,它们想出了一个很好的策略,那就是先攻其一。当发现有因为饥饿或疾病而孱弱的驯鹿出现时,它们便一哄而上。
在北美的旷野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一群分散的狼突然向一群驯鹿冲去,引起驯鹿群的恐慌,导致驯鹿纷纷逃窜,这时,狼群中的一匹“剑手”会斜刺里冲到鹿群中,抓破一头驯鹿的腿。狼群之所以选中这头驯鹿,也许就是因为它们发现它的某些特点易于攻击,随后这头驯鹿又被放回归队了。奇怪的是,当狼群攻击鹿群中的一只驯鹿时,周围强健的驯鹿并不援救,而是听任狼群攻击它们的同胞。
这样的情况一天天地重演着,受伤的驯鹿渐渐失掉大量的血液、力气和反抗的意志。而狼群在耐心地等待时机,他们定期更换角色,由不同的狼来扮演“剑手”,使这头可怜的驯鹿旧伤未愈又添新创。最后,当这头驯鹿已极为虚弱,再也不会对狼群构成严重威胁时,狼群开始出击并最终捕获受伤的驯鹿。
实际上,此时的狼也已经饥肠辘辘,在这种数天之后才能见分晓的煎熬中几乎饿死。有人想问,为什么狼群不干脆直接进攻结果那头驯鹿呢?
因为像驯鹿这样体型较大的动物,如果踢得准,一蹄子就能把比它小得多的狼踢翻在地,非死即伤。耐心保证了胜利必将属于狼群,狼群谋求的不是眼前小利,而是长远的胜利。
狼族在生存猎食的道程中,表现出来的忍耐,令人叹为观止。忍耐,就是坚持一个过程、等待一段时间,并在这段时间、这个过程甲默默地奋斗下去,直到成功;忍耐力也是把痛苦的感觉或某种情绪抑制住、不使其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意志顽强性的一个前提。坚持下去,放慢脚步,再等一等。惟有“耐性”才是最聪明的选择。
所以,忍耐是一种心灵的状态,更是一种命运。狼族因为有一种坚韧的、战斗的心态,所以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纵观成功企业与个人,多数都具备这种品质。从狼族的忍耐力磨练中,企业经理可以获得很多益处,从而加强自身忍耐力的认识、培养及提高。
专注目标
狼族生存的最重要技巧,就是能够把所有的精力集中于捕猎的目标上,他们只瞄准猎物,不达目的绝不放松。对于不能达到的目标,他们绝对不会做出无意义的行为,不管是恐吓性的咆哮,还是无谓的奔跑。
在非洲的马拉河,河谷两岸青草嫩肥,草丛中一群群羚羊在那儿美美的觅食。一只狼隐藏在远远的草丛中,竖起耳朵四面旋转。它觉察到了羚羊群的存在。然后悄悄地地接近羊群。
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羚羊也有所察觉,开始四散逃跑。豺狼像百米运动员般瞬时爆发,如箭一样冲向羚羊群。它的眼睛紧紧盯住一只未成年的羚羊,直向它追去。
在追与逃的过程中,豺狼超过了一头又一头站在旁边观望的羚羊,但它没有掉头改追这些更近的猎物,而是弃而不舍地直朝着那头未成年的羚羊狂追猛赶。
羚羊累了,狼也累了,在这场较量中最后比的是速度和耐力。终于,豺狼的前爪搭上了羚羊的后背,羚羊被绊倒了,狼牙直朝羚羊的脖颈咬了下去,一动也不动,喘着粗气。
一切肉食动物都知道在出击之前要隐藏自己,在选择追击目标时也总是挑选那些老少病弱以及落单的猎物。但是,在追击过程中狼为什么不改追那些离自己更近的羚羊呢?人们又有了新的疑问。
和驯鹿一样,羚羊也是一种极其温驯的动物,但是上苍也给了它某些特殊的技能,一旦起跑,其百米冲刺的爆发力能在瞬间将猎豹甩在脑后。如果丢下那只跑累了的羊,改追一头站在身边以逸待劳的羚羊,结果是一只也追不到——狼的智慧在这里又得到充分的印证。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动物世界中,也许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本能。然而人类却似乎并没有继承这种本能,无论是情感还是事业,大多数人总是在左顾右盼,游移不定。要么没有任何目标,要么有了目标却无法坚守目标。
专注,已经成为一个人是否能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心无旁骛,锁定目标,是人类需要从狼身上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素质。
毫不厌倦
狼可能算得上是被人研究得最深、最广的动物之一,曾有人借助电子仪器跟踪观察狼长达几天的捕猎行动。令人们惊奇的发现是,狼群丝毫不对自己的任务感到厌倦、心烦,它们会持续长达好几天的时间,用以观察并监控被它们盯上的猎物。它们也从不毫无目的地追逐或骚扰猎物,看上去它们好像只满足于做观察者,实际上却在对被追捕猎物中的每个成员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加以综合分析。
然而,对很多人来说,他们对待任务的认真态度还不足狼的万分之一。在工作中,他们总是十分浮躁,总觉得自己做的是小事,其实这个世界上小事做不好的人绝对不可能做出大事来,能否认真地把一件事情做完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
桑布恩先生是一位职业演讲家,他曾经有一位优秀的邮差(弗雷德)给他提供最好的服务。在全国各地举行的演讲与座谈会上,他都会拿出这位邮差的故事和听众一起分享。
似乎每一个人,不论他从事的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不论是在高科技产业还是在医疗行业,都喜欢听弗雷德的故事。听众对弗雷德着了迷,同时也受到他的激励与启发。
“我的名字是弗雷德,是这里的邮差,我顺道来看看,向您表示欢迎,介绍一下我自己,同时也希望能对您有所了解,比如您所从事的行业。”弗雷德中等身材,蓄着一撮小胡子,相貌很普通。尽管外貌没有任何出奇之处,他的真诚和热情通过自我介绍溢于言表。
桑布恩收了一辈子的邮件,还从来没见过邮差做这样的自我介绍,这使他心中顿觉—暖。
当弗雷德得知桑布恩是个职业演说家的时候,弗雷德希望最好能知道桑布恩先生的日程表,以便桑布恩不在家的时候可以把信件暂时代为保管。
桑布恩先生表示没必要这么麻烦,只要把信放进房前的邮箱里就好。但弗雷德提醒道:“窃贼会经常窥探住户的邮箱,如果他们发现邮箱是满的,就表明主人不在家,他们就可能为所欲为了。”
所以弗雷德建议只要邮箱的盖子还能盖,他就把信放到里面,别人不会看出桑布恩不在家。塞不进邮箱的邮件,他就把信件搁在房门和屏栅门之间,从外面看不见。如果房门和屏栅门之间也放满了,他就把剩下的信留着,等桑布恩回来。
桑布恩在多次演讲中提起弗雷德的故事后,有一个灰心丧气、一直得不到老板赏识的员工写信给桑布恩。信中表示弗雷德的榜样鼓励了她“坚持不懈”,做她心里认为正确的事,而不计较是否能得到承认和回报。
马丁·路德·金曾说过:“如果—个人是清洁工,那么他就应该像米开朗基罗绘画、贝多芬谱曲、莎士比亚写诗那样,以同样的心情来清扫街道。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于天空和大地的居民都会对他注目赞美:瞧,这儿有一位伟大的清洁工,他的活儿干得真是无与伦比!”
一个对工作满腔热情的人,才可以与大家分享快乐,他会给你带来无尽的精神财富。当你孜孜不倦地工作,并努力使自己的老板和顾客满意时,你所获得的抱酬就会增加。诚实、能干、友善、忠于职守、淳朴——所有这些评价都是对你而准备的。
如果在你看来值得为一件事情付出,如果那是对你的努力的一种挑战,那么,你就把它毫不厌倦的做到底,至于别人的态度大可不必理会。笑到最后的人,才笑得最好。成就最多的,从来不是那些半途而废、冷嘲热讽、犹豫不决、胆小怕事的人。刚进职场的年轻人,很少马上就被委以重任,往往是做些琐碎的工作。但是不要小看它们,更不要敷衍了事,因为人们是通过你的工作来评价你的。如果连小事都做得潦草,别人还怎么敢把大事交给你呢?
世界上的事情经常很容易开始,但很难有圆满的结局。因为圆满意味着必须走完全程,意味着必须历经千难万险,意味着遍体鳞伤也决不放弃,意味着受尽伤害依然心地善良,意味着在最困难的时候咬紧牙关继续迈着疲劳的双腿向前奔跑,直到最后肉体和精神为了同一个目标合而为一。
把毫不厌倦的精神融入每一项工作、生活、发明、事业中,它是你的一种精神的力量。它的本质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记住这句话——毫不厌倦,对你所做的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和重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你的工作中去,把它当作你特殊的使命,把这种狼的信念深深植根于你的头脑之中!对于21世纪任何想有所成就、脱颖而出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最适用的象征。 . 第7节 无惧:面对失败毫不气馁面对挫败,狼族的反应不是倦怠、沮丧或屈服;它们也不会像人类样,表现出忧虑、郁郁寡欢;狼族只是重新整装待发,投入眼前的任务。
失败是一种心态
许多人将一次“不成功的狩猎”视为他们生活失败的象征。我们从狼身上学到,此时的失败正是再次狩猎的开始。
如果称狼群是自然界中效率最高的狩猎机器之一,我想没有几个人会表示反对,然而就是狼群,也有90%左右的失败率,据统计,狼群在十次狩猎中只有一次是成功的。而这次成功的狩猎对狼群的生存极为重要,为此,狼经常要忍饥挨饿。
面对挫败,狼族的反应不是倦怠、沮丧或屈服;它们也不会像人类样,表现出忧虑、郁郁寡欢;狼族只是重新整装待发,投入眼前的任务。它们继续运用经历了时间考验的技能,再加上它们新近从暂时的挫折中学到的知识,深信在第十次、第十一次甚至第十二次,胜利终将来临。
失败和错误本身是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有所进取、求变创新和参与竞争的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的组成部分。只要你进取,就必然会有失误;只要你还活着,就绝不是彻底失败!失败有什么可怕呢?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在这个天平上,失败总是倾斜倒向害怕失败的人。
挫折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不是绝对避免挫折,而是要在挫折面前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挫折乃至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挫折失败而失望,放弃追求。
在狼族的词典中,永远没有“失败”和“放弃”两个词。狼族通过不间断的训练、准备、计划、沟通与行动演练,狼族在永远为胜利做准备,它们从未想过失败。只要锁定目标,不管跑多远的路程,耗费多长时间,冒多大的风险,狼是不会放弃的;它们从不停止做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每天奔波千万里寻找猎物,留神所有的蛛丝马迹。
失败,不是倒下的借口,不是放弃的理由;失败,只是还没有成功,不是不成功;失败是一种心态、一种感觉,而不是现实。失败,只是一种痛的体验和教训的累积,它往往可以指引我们换个方式或方向再去努力。
人类最伟大的荣耀并非在于从未失败,而是在每一次失败后,都能够再度站起来。坚毅,并非长跑竞赛;而是一次又一次短暂的冲刺。任何人都应该像狼族一样勇于再次尝试,继续筹划下一次的猎捕行动。挫折,不是击溃一个生命,就是使生命更加坚强。真正的成功者,在拨开一个又一个的挫败后,猛然发现自己已在成功的门口了。
绝境求生
在这个地球上,狼族已经生存了100多万年的时间,它们历经了人类的猎捕、毒杀、陷阱,甚至用威力强大的武器,从飞机或直升机上射杀。
人类也毁灭了很多狼群的栖息地,很多狼族赖以维生的生物族群——例如:美洲野牛、麋鹿和美洲驯鹿,也都遭受到人类无情的毁灭。你可能不知道,在人类繁盛之前,狼族曾是世界上散布范围最广的野生动物。
狼的一生是充满艰辛的。在野外,一只狼可以存活约13年,但大部分狼只有约9年左右的寿命。然而,为人类所捕获并饲养的狼,其寿命通常都会超过15年。显而易见的,狼群在野外的生活肯定是万分艰辛的,并且处处隐含凶险。
生活在野外,狼就必须经常与其他的狼争夺食物和领地,因为狼群只能在自己的领地进行生活、捕猎。领地的大小根据他们捕食对象的多少而有很大变化。大或小的情况取决于这个地区的猎物数量。在猎物分布较密集的地方,狼不必奔袭很远便可获得一顿美餐。在较荒凉的栖息地,由于只有少量的猎物存在,狼则需要跑很远才能猎得食物。
在狼的世界里,“适者生存”的大自然法则依然持续运作着,如同最虚弱的美洲驯鹿为狼所捕获一样,最虚弱的狼也会消失。狼的生存主要是寄托在战胜对手、吃掉对手的方式上,否则会被饿死。而捕猎是危险的,狼在捕获猎物的时候,常常会遇到猎物的拼死抵抗,一些大型猎物有时还会伤及狼的生命。研究表明,捕猎的成功率只有7%到10%。
一旦捕猎成功,狼还必须警惕其他想不劳而获的动物的袭击。这些动物还经常袭击、捕杀狼的幼崽。狼必须时刻警惕来自不同方面的侵袭。最后,狼还必须与人类竞争,人类无疑是狼安全生存的最大威胁。
正是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狼才得以战胜对手,才成为陆地上食物链的最高单位之一。对于人类来说,困境一样是强者产生的土壤。但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只会抱怨环境的恶劣,他们把逆境当成魔鬼,从不知道如何从逆境奋起,不知道只有逆境才能磨练出强者。
相对而言,处于顺境中是幸运的,陷于逆境中是不幸的,是一种厄运。逆境确实容易使人消沉,丧失斗志,自认倒霉,顺境有利于在良好的环境和心态下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但许多奇迹都是在厄运中出现的,顺境使人们舒服,却也容易使人不再有所追求,因为顺境容易消磨斗志,从而平平常常,无法杰出;而逆境能磨练坚强的意志,奋力拼搏,顽强奋进,也许能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超常发挥,获得更令人陶醉、令人神往的成就。
幸运所生的德性是节制,厄运所生的德性是坚韧。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袭击;饱受风浪考验的海鸥却能够搏击海空。处在顺境中的企业也许并非真正强大,处在逆境中的企业却能够不断地战胜危机,克服困难而顽强奋进,取得辉煌的成就,获得更大的成功。只要抓住逆境中的希望,并把它当作动力,就能够在逆境中崛起。
天无绝人之路,不管你经历多少挫折、多少磨难,只要一直努力,在逆境中善于自处、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你就一定会创造奇迹。即使上帝关上所有的门,也还会给你留下一扇打开的窗,而你自己,一定要有永不言败的精神!
从失败中学习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害怕失败,他们害怕会因失败而失去机会,害怕会因失败的打击而一蹶不振,但失败真有这么可怕吗?
失败并不可怕,害怕失败的心态才最可怕。成功与失败相隔只有一步。即使你认为失败了,只要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心理态度、自信意识还是可以反败为胜的。事实上,失败是一件好事,失败是有价值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成功的敲门砖、垫脚石。
首先,失败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一次失败的猎捕行动,只是单纯地磨练狼的技能及增添其对成功的渴望;对于所犯的错误,狼并不会将其视为失败,而是将其作为成功的开始,他们检讨挫败的原因,并从中吸取教训。
狼族把经过时间检验的特猎技巧,转变成狼群集体智慧的一部分,就如同将资料输入电脑里,这些知识是为将来的捕猎作准备的。人将其视为失败,狼族则将其转化为智慧。
一件事情失败了,这意味着什么呢?
无非有三种可能:一是此路不通,你需要另外开辟一条路;二是某处故障作怪,应该想办法解决;三是还差一两步,需要你作更多的探索。这样你就具备了别人不具备的一种经验,命运的捉弄往往会让你看清事物的本质。
其次,失败能磨炼性格。
狼群中地位最低的狼是欧米佳狼,它是族群中块头最小的家伙。这个可怜的小不点,常常会受到族群中其他成员的虐待与排挤,在所有方面,它都被置于最后的位置,特别是在吃东西的时候,它往往是排到最后一个。
但是,这个小不点却有扭转乾坤的神奇力量,经过一段时间,欧米佳狼结束冒险的历程,并证明自己的生存能力之后,就会离开狼群,变成众所周知的“孤独之狼”。这些“孤独之狼”最后会参与其他族群,或者找到伴侣,开始经营属于它们自己的族群,因为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它经历了更大的磨砺,积累了更为完善的技能,他们往往能够成为一匹非常优秀的头狼。
事实上,我们不但不应该畏惧失败、逃避失败,更应该鼓励失败。
如果没有任何人类败,则没有人会去尝试新的、革命性的或是与众不同的东西。鼓励冒险,不断尝试最后也可能徒劳无功,意味着耗费时间与心力证实某个提案是无用的,然而这种渴求进步的态度与决心,却可确保组织的长期生存。
某家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认为,除非有一半时间都失败,否则他不会快乐,他说:“假如你想做个原始创意人,就需要犯很多错误。”
一家发展迅速的电脑公司的总裁告诉员工:“我们是发明家,我们要做别人从未做的事。因此,我们将会产生许多错误。我给你们的劝告是:‘可以犯错,但是要快点犯完错误。’”
一家尖端科技公司的某部门经理,询问副总工程师新产品的市场成功率,他得到的答案是“大约50%”,这位经理回答说:“太高了,最好设定在30%,否则在我们的计划内,我们会因太保守而不敢放手做。”
银行业也有相同情形。据说如果贷款经理从未放过呆账,就可以确定他做事不够积极。
IBM的创始人汤玛斯·华生有类似的话:“成功之路就是使失败率加倍。”
在创造过程的萌芽阶段,错误是偏离正轨的警告,如果一个人一直很少失败,那就表示他不是很有创造力。
败中求胜,重要的是在失败之后,冷静地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新的策略进行新的竞争。而不是败了之后就气馁,从而一蹶不振;或者穷逞匹夫之勇,硬要拼个你死我活,这样只能败得更惨。因此,犯错误也是有学问的,以下几条是你应当注意的:
——如果你犯了错,就把它当成获得新创意的垫脚石。
——区分“尝试犯错”和“避免犯错”的不同,后者的代价要大于前者。如果你未曾犯错,那你应该问问自己:“由于太过保守,我错失了多少机会?”
——加强你的“冒险”力量,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但必须常常运用,否则就会退化。你可以把至少24小时冒一次险列为生活的重点。
——要记住失败的两种好处:第一,如果你尝试失败了,你将知道哪条路行不通;第二,失败给予你尝试新方法的机会。 . 第8节 策略:千变万化发动进攻由于狼族不停地锻炼它们的各种生存技巧与直觉,并不时地加以练习以臻熟练,在自然界之中,它们很少受到其他动物的威胁。它们是天生的谋略家,随时策划下一步,为成功准备,等待时机来临,展现自我。
知己知彼
狼也很想当百兽之王,但它知道自己是狼不是老虎,所以很少攻击比自己强大的动物,就算不可避免地遭遇这些敌人,狼也会群起而攻之。兽群中的老、幼、病、残是狼群的首选目标,狼会辨认出哪些是显而易见的牺牲品。
狼尊重每个对手,而不会轻视它。在每次攻击之前,狼都会去了解猎物,观察并记住猎物许多细微的个性特征和习惯,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
一位富翁在非洲狩猎,经过三个昼夜的周旋,一匹狼成了他的猎物。在向导准备剥下狼皮时,富翁上前制止了他,并问:“你认为这匹狼还能活吗?”
向导对富翁的行为非常的惊讶,不过他什么也没问,只是点了点头。
富翁打开随身携带的通讯设备,让停在营地的直升机立即起飞,原来他想救活这匹狼。直升机载着受了重伤的狼飞走了,飞向500公里外的一家医院。
富翁坐在草地上陷入了沉思。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来这里狩猎,可是从来没像这一次给他如此大的触动。过去,他曾捕获过无数的猎物,山羊、小牛、羚羊、鬣狗甚至豺狼,这些猎物在营地大多被当做美餐,当天分而食之,然而这匹狼却让他产生了“让它继续活着”的念头。
狩猎时,这匹狼被他追到一个近似于“丁”字型的岔道上,正前方是迎面包抄过来的向导,他也端着一把枪,狼夹在中间。在这种情况下,狼本来可以选择岔道逃掉,可是它为什么没有那么做呢?难道那条岔道比向导的枪口更危险吗?
面对富翁的迷惑,经验丰富的向导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埃托沙的狼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知道只要夺路成功,就有求生的希望,而选择没有猎枪的岔道,必定死路一条,因为那条看似平坦的路上必有陷阱,这是它们在长期与猎人的周旋中悟出来的道理。”
向导的回答把富翁给惊呆了,因为除了人,他从不认为有任何一种动物能如此了解对手的情况,而这一切就刚刚发生在自己的面前。
虽然人类号称是最聪明的动物,但我们的周围却充满着很多缺乏自知之明的人,他们或者志大才疏、自命不凡;或者妄自菲薄、缺乏自信;或者在能力方面以己之短,搏人之长,终于事倍功半、成就寥寥;或者在兴趣方面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到头来年华流逝、岁月蹉跎。
自知与知人,关系到一个人的个人修养,关系到一个人的事业成功,关系到一个人的家庭幸福,关系到对不测的预防。它是一个人伴随终生的重大课题,也是人生成功的重要条件。
善于观察
从古至今,只要与狼的眼睛有过接触的人都有一种感觉:狼眼能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它们看得比人类更远,洞察力也更深;而且,狼群还能够先行预测其他动物的下一步行动。
彼得·克拉斯曾经参观过位于明尼苏达州的国际野狼中心,该中心有一个透明的展览馆,在玻璃屋里头,狼群的生活能被人看的一清二楚。
就在克拉斯进门的那一刹那,他的目光立即被一对美丽而深邃的眼睛吸引住了,再也无法移动视线。克拉斯试图看清这道注视着他,又深深吸引住他的目光,但却徒劳无功。
当克拉斯再次试着迎向这迷人的目光时,使他第一次真正经历了狼族体验,那威武的阿尔法公狼的眼睛一直注视着他,它的凝视,让克拉斯从心底升起了一丝胆怯和恐惧。克拉斯相信这匹狼绝对可以看透他的灵魂,辨析他的气息。在那个时候,彼此之间有没有玻璃墙的间隔,已不再重要。
除了人类之外,狼可以说是最好学的一种动物:它们可以持续长达好几天的时间,观察并监控被它们盯上的猎物群。令人惊讶的是,它们绝不会在这个过程中,显露出丝毫的疲倦或厌恶,它们也不会对这群猎物做出毫无目的追逐或侵扰行动。在这段期间,它们似乎满足于维持观察者的角色,仔细地分析并综合目标猎物群成员们的生理与心理状态。
当然,猎物里面,较虚弱的、受伤的、年幼的、年老的成员,会很快地成为野狼捕猎的目标。但是,野狼的优秀绝非仅仅只是从猎物群中,辨别出易于捕猎的对象而已。有时也许只是一个细微的紧张的行为或癖性,就会让一个动物受到攻击。狼甚至能够观察,并记忆许许多多细微得连人类都无法察觉的性格特征与习性,所有的行为都被细心、耐心的狼记在心里。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其实就应该如同那狼一样,对环境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能从平凡的大自然中看到神奇的东西,能察觉到别人未曾注意到的情况和细节,能不断地发现顾客的各种需要和员工能力的各种潜力,并巧妙地利用这些推动事业的发展。
适应变化
在远古时代,最早的人类发现其它动物都有同伴为伍,唯独自己是孤零零的,于是向造物主问道:“为什么只有我这么孤单呢?”
造物主回答:“因为我只对你们人类赋予了智慧,你们人类是我所创造的最优秀的动物。”
人类感到疑惑,接着问道:“难道就没有其他优秀的动物像人一样拥有智慧吗?”
想了许久,造物主才说:“我想优秀的狼是唯一能与你一同行走、说话和嬉戏的生物吧!”于是,神把狼赐给了人类,并对他们说:“你们彼此成了兄弟,应该相互扶持,前往世界各地。”
由于人类和狼之间的冲突不断,他们彼此都不能接受对方作为自己的朋友,于是他们又回到了造物主跟前,造物迫于无奈,只好宣布:“从今天开始,你们将各走各的路,我将永远不再干涉你们的事情。”
于是,人类和狼便各自启程。
造物主虽然知道狼是一种很优秀的动物,但连他也没想到:使狼成为世界上与人类并存,并成为最成功、最持久的哺乳类动物之一的主要因素,竟然是狼族应付变化的能力。
狼凭借嗅觉和视觉,并依循足迹等线索寻找猎物,然后尽可能悄悄地接近猎物。狼若发觉对方所处的形势较有利,便会立刻放弃跟前的猎物,转而寻找其它目标。一旦被狼相中的猎物逃跑时,狼会随后紧追,然而若无法立刻追获,便会很快打消念头。当狼很靠近猎物时,牠会咬住猎物后脚踢不到的部位,像臀部、侧腹、肩部、颈部或耳脸等。在狼群分享猎物之前,狼首领会先品尝含养分的心脏、肝脏和肺等部位。
狼时刻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心,非常注意观察自己周围的环境变化,注意任何一个在视线范围内出现对手和猎物,不放过任何一次可进攻的机会。狼敏锐的嗅觉,使其更善于捕捉机会。它从不因富地而留置,因贫地而弃置,在各种恶劣环境和条件下,总是能捕猎到食物。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
地球上的人口越来越多,而且已经发展到失去控制的局面,面对这个问题,人类不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就是找不到很好的解决办法;反观狼族,他们却会视族群繁衍情况,自行作“狼口控制”,在有限的空间下,自行调整族群数目的比例,维持与大自然的平衡关系。比如,当一个狼族的数量减少或是需要有新血加入,这个狼群将会欢迎“孤独之狼”的加入。
应该说,狼族比我们更深切地知道,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懦弱者为此惶恐,善变者为此欢欣——因为,就在这变的瞬间,世界已然是他们的了。
在经商过程中,形势的变化相当复杂。这就需要不断对形势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采取相应的经营策略和手段来适应形势的变化。如果对变化的形势麻木不仁,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依旧是我行我素,因循守旧,沿用老一套的经营方式、方法,其结果必然是带来经营上的失败。 . 第9节 团结:众狼一心抗拒敌人(1)狼不同于虎和豹,它是一种群居动物。它们狩猎的时候是靠集体的力量,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协作,齐心协力战胜比自己强大的对手。许多动物不怕单独的狼,但是一群狼,一群有着团队精神和严密组织与配合默契的狼,足以让狮、虎、豹、熊等猛兽色变,足以使任何比其更为凶猛的猛兽汗颜。
组织严密
你知道狼群是怎么形成的吗?你又知道狼群是怎么组织的吗?
这是一个令所有人都会产生好奇、兴趣的话题,事实上,狼群就是一个狼的家庭,通常包括一对成年狼和它们的后代。有时它们的亲族也会加入进来,狼群随着一窝窝小狼崽的出生而逐年扩大。第二年,这个狼群便会有6至9个成员了,狼崽在家里一直呆到长大成狼。长大以后便离开家族去寻找自己的伴侣,然后开始组成另一个家族。这样,狼群就不会变得太大。有时候,尤其是食物较充足的时候,有些较大的狼崽也会和其父母一直生活下去。然而,一旦猎物变少,大狼崽就会自行离开家庭。
然而,沦为独狼是十分可怕的事。成群的狼甚至能让狮虎退避,而独狼的性命却如风中枯叶。每一群狼都有自己的领地。它们凭借嗥叫声和气味来划定疆界。几乎所有可以活动的地域都被狼群分踞了。独狼是决不敢贸然闯入这些领地的。独狼所能活动的地方处于狼和人的交界处。在这个夹缝里求生,得时刻提防同类的仇杀和人类凶险莫测的袭击。
一只孤独的公狼和一只孤独的母狼在寻找自己的伴侣时相遇,一个“狼家”便很可能形成。如果它们都很喜欢对方,便会以摇尾巴,撞鼻子的方式向对方发出求爱信号,然后依偎在一起表示同意。这种行为的方式称为定亲。定亲活动可发生在一年当中的任何时候。
狼群的数量差异很大,其成员的多寡,视其势力范围内猎物的种类而定。小型狼群少的只由二只狼组成,大型狼群多则高达30只狼左右。平均来说,每个狼群大致上是由五到八匹左右的狼所组成,并有首领负责带队。在同一个狼群里,野狼们的体态大小以及毛色肤质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事实上,人们口中所说的“大灰狼”是由许多不同毛色的成员所组成的,它们的毛色差异很大,可以是暗灰色、咖啡色、褐色、银色,甚至是绚丽的黄色与红色。
由于孕育后代的通常是狼首领,所以狼群的成员也大多是狼首领的子孙。此外,狼群中还包括已经长大却尚未离群的年轻成狼,以及虽非幼狼却还在成长的少年狼。对于一个这么多子孙的大家庭,狼首领是如何对他们进行管理,如何实现自己的权威的呢?
狼族是群居动物中最有秩序、最有纪律的族群,他们的社会组织遵循着一定的社会阶级模式,其最重要特征就是等级制度非常明确。
与企业组织结构的相似之处是,狼群的组织结构也由领导者,管理中层和基层员工构成。狼族的领导者主要是由一对属于最高阶级的阿尔法公狼和母狼担任,并由一对次高级的贝塔公狼和母狼担任组织的管理中坚;其余基层组织的狼群,都属于社会组织最低阶级的欧米佳等级。
狼群组织内的等级高下,通常可以从尾巴翘起的程度来分辨。阿尔法狼的尾巴总是高高地翘起,贝塔狼则会将尾巴放至较低的位置,欧米佳狼的尾巴则总是垂至两腿之间。此外,狼也会通过自己的动作来体现组织中的尊卑等级。例如,屈从的一方耳朵会垂下,眼睛也避免直视对方,并露出身体没有防备的部位仰身翻滚,就像狗在主人面前所做的举动一样。
在狼群中,较高阶层的狼并不满足通过尾巴翘起的程度来满足自己虚幻的权威,他们需要更为直接的利益分配,而狼群的分食制度正好满足这一点:当狼群捕获食物后,头狼先食,其次是身强力壮者,最后是弱小者,一次分食不够,便组织再次进攻,只有这样,那些没吃饱的饿狼才会拼命向前。狼群的生存机会就这样最大限度地留给了强者。
阿尔法公狼具有强壮的体格、强势的性格以及撼人的勇气,它在群体中的狩猎能力、决策能力都是一流的,是整个狼群的绝对领导者,是该族群的中心及守备生活领域的主要力量。
同时,阿尔法公狼也是一个典型的独裁者,一旦捕到猎物,它总是先吃独食,而且它可以享有所有的雌狼;不过,阿尔法母狼不知是醋意大发还是为种群的未来着想,它会阻止阿尔法公狼与别的雌狼交配。
阿尔法母狼主要辅佐它的伴侣以及其他领导的中坚分子,组成领导团体。阿尔法母狼的个性基本上与阿尔法公狼相匹配,它可以控制狼群中所有的雌狼及大多数雄性。一般来说,阿尔法公狼着重于对其他公狼的操控,阿尔法母狼则负责其他母狼的管理。
在整个狼群中,阿尔法公狼通常以咆哮、怒吼、追逐、撕咬,以及监视等方式来支配其他阶级的狼,这些形式的教训将会深刻地烙印在族群其他成员的记忆中。阿尔法公狼会不断地让其他的狼来意识到它的权威,绝对不允许族群内的任何狼来挑战它们的地位。
欧米佳狼的阶层最低,一旦狩猎行动或是其他行为出了差错,它们都会被当成族群的出气筒。阿尔法阶级的狼对他们总能轻松地呈现权威,而此时的欧米佳狼则会温顺地将整个身躯仰卧于地,以示臣服,或是夹着尾巴逃跑。当自己捕获猎物时,欧米佳狼总要把进食的机会让给其他人,而自己总是最后才得到食物的成员;在整个族群中,他们也是最容易被其他猎捕者捕食的对象。
既然狼族中的等级地位对每一匹狼都那么重要,那么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为了得到问题的答案,动物学家彼得逊教授通过十几年与鹿、狼相伴的观察生涯,终于发现:狼群中的等级制度,在他们幼年的时候就已逐渐确定,出生一个月的狼崽在游戏式的打斗中逐渐地确立起了自己在狼群中的地位。 . 第10节 团结:众狼一心抗拒敌人(2)团队合作
当一纵队的狼群为追捕猎物而穿越广阔无垠的雪地,一匹狼紧接着另一匹狼在雪地中慢慢行进,这时只有广阔的大地,如银的白雪与坚韧的狼群交映生辉,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场面啊!
当狼群穿越雪地时,最常使用的队形是“单一纵队”,狼群里领头狼往往扮演着开路先锋的角色。由于需要在雪地中寻找猎物,又要警惕其他天敌的攻击,领头狼随着不断推开眼前柔软无边的雪堆,会消耗极大的体能。
当纵队的领头狼疲累之后,它会移往队伍旁边,并让下一匹狼担任开路先锋的任务,它也就可以跟在队尾,轻松一下,养精蓄锐,迎接新的挑战。如此,不断替换的开路先锋,让狼群的捕猎队伍成员,能够在耗费最少体能的状况下,保留体力以应付即将面对的狩猎挑战。
狼从来不靠运气,它们对即将实施的行动总是具有充分的把握。当狼群在雪地中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猎物时,单列行进的豺狼会改变阵势,对敌人群而攻之,直到把猎物变为食物为止,在攻击时,每一匹狼都会尽心尽力,而不管自己是否受到伤害。
狼群从来不会漫无目的的围着猎物胡乱奔跑、尖声狂吠。它们总会制定适宜的战略,通过相互间不断地进行沟通将其付予实施。关键时刻到来的时候,每匹狼都明白自己的作用并准确地领会到集体对它的期望。
阿尔法公狼在担当组织和指挥捕猎时,总是选择一头弱小或年老的驯鹿或麝牛作为猎取的目标。开始它们会从不同方向包抄,然后慢慢接近,一旦时机成熟,便突然发起进攻;若猎物企图逃跑,它们便会穷追不舍,而且为了保存体力,往往分成几个梯队,轮流作战,直到捕获成功。
猎人、摄影者、研究人员,以及其他有幸目击狼群猎捕实况的人,都会对狼群当时捕猎的场景吓的目瞪口呆,那种震撼只有“大自然的力量”能比拟!下面就是狼群捕猎中最常见的一幕:
一个由六匹狼临时组成的团队,它们的目标是麝香牛群。狼群驱赶着牛群往高地平台上奔逃,当这群麝香牛到达高地顶端时,突然,狼群开始总攻。
最西边的两条大狼在一条白脖白胸狼王的率领下,闪电般地冲向靠近麝香牛群的一个突出山包,在高原中嗖嗖飞奔的狼群,像几十枚破浪高速潜行的鱼雷,运载着最锋利、最刺心刺胆的狼牙和狼的目光,向麝香牛群冲去。显然这是三面包围线的最后一个缺口。抢占了这个山包,包围圈就成形了。这一组狼的突然行动,就像发出三枚全线出击的信号弹。憋足劲的狼群从草丛中一跃而起,从东、西、北三面向麝香牛群猛冲。
狼群冲锋悄然无声,没有一声呐喊,没有一声狼嗥。可是在天地之间,人与动物眼里、心里和胆里却都充满了世上最原始、最残忍、最负盛名的恐怖!
正当这群麝香牛四处惊慌奔逃之际,六只狼在一刹那间,每一只狼都变得非常有冲劲,疯狂地扑向那些虚弱且无法受保护的麝香牛,一只狼紧跟在后面,另一只狼在前头,其它的狼来到空地。此时麝香牛见到狼群,大部分的麝香牛早已灵魂出窍了。许多麝香牛竟然站在原地发抖,有的居然双膝一跪栽倒在地上,搏斗迅速地结束。
麝香牛一向过于依赖群体的保护,而且没有充满技术性的攻击竞争的计划。狼群非常轻而易举地解除了麝香牛的武装;和醋香牛群比起来,狼群小得多了,但是狼群有策略,通过艰苦卓绝地按捺住暂时的饥饿和贪欲,耐心地等到了最佳战机。
狼与狼之间的默契配合成为狼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几只分散的狼在捕猎中变成一个合作、有力量、团结的团队,他们都知道自己必须执行的部分,不管做任何事情,它们总能依靠团体的力量去完成。为了集体目标的实现,它们也完全可以牺牲自己。
狼族不仅懂得彼此合作,也会与其他动物和谐地共同相处,与其他动物的合作,通常是为了达到彼此的各自需要,但有些时候,也许只是因为好玩罢了。狼族与大乌鸦之间的合作,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
大乌鸦——极优秀的高空搜索者,当它在高空发现受伤或死亡的猎物时,它会把这种消息传达给大乌鸦群与狼群,充当他们的信差,并带领彼此的族群到达猎物所在的地点。此时,野狼强壮的爪子可以为大乌鸦撕开猎物的躯体,为彼此提供充足的食物,以应付危机四伏的原野生活。
当狼与大乌鸦一起进食时,它会象征性的扑向身旁的乌鸦,但永远不会真正去伤害乌鸦,把乌鸦当成自己的食物,而乌鸦似乎也懂得这一点——二者的追赶只是一种游戏。
狼族为大乌鸦扮演着剖开猎物的刺刀角色,大乌鸦则为狼族扮演着传达讯息和清理食物残渣的角色。它们不仅共同生存在自然界里,而且似乎合作愉快,这种合作关系,让它们双方在适者生存的竞争考验中,成为千百年来持续领先其他动物的最优秀群体之一。
在狼族的合作体系里,还包含着与人类的合作关系。
在黄石公园,人们通过多年来的研究、规划、政策的坚持、严格的执行等,对狼群的哺育结果远远超出原先的预期,野狼不仅存活下来,而且更加兴盛。黄石公园的哺育计划也成为人类哺育狼群成功的里程碑。
成千上万的人们,在得知野狼这种伟大的掠食者,重新漫步于辽阔无际的黄石公园时,心中的兴奋是无可比拟的。这给他们传达这样一个正向的讯息:人类与野狼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不仅如此,这种合作模式,也暗示我们个人与所属的公司必须具备这样的特质,一种与消费者、供应商、经销商,甚至竞争者之间的合作精神。
团队精神
在狼族社会里,一匹成狼的死亡会严重危及整个族群,如何寻找安全的巢穴以抚育小狼,目标猎物的行踪或可靠的水源等知识,都可能随着一匹老狼的殒命而消逝,一匹成狼的死亡便意味着多年的经验、知识与领导能力也随之消逝。
幸运的是,狼族中的老者不断地教导与提醒年轻的幼狼,给予它们机会去经历失败,从中学习与成长,直到成为领导者。整个狼族的捕猎、游戏和互助行为,都促使小狼们团结在一起。所有的这些活动,都增强了族群的社会秩序与传统。从幼小狼只与成年狼只嬉戏的经验里,幼狼学习到它们未来可能必须承担的领导能力,并且了解到整个狼群的未来发展,届时都将是它们生命的重要职责。
狼群的凝聚力、团队精神和训练成为决定它们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每位成员都应通过发挥特有的才智和力量来肩负起对团体应尽的义务,每一匹都要为群体的繁荣与发展承担一份责任。因此,一匹有智慧的狼如果死亡,并不会对狼的族群造成长久的致命伤害,因为,对于这些伤害,年轻的狼早已有万全的准备了。
狼群中每个成员都不希望成为光说不干的“老板”,他们中有些乐于成为技艺精湛的狞猎者,也有些擅长于作为族群看护者,还有一些喜欢充当群体的开心果,等等。比如,领导狼群的责任由阿尔法狼担负,其他狼则共同承担整个狼群的其他事物。在母头狼产下一窝幼狼仔后,通常有一只成年的雄狼担当起“保姆”的作用,这样母头狼就可以暂时摆脱当妈妈的责任,和公头狼去进行“蜜月狩猎”。
事实上,狼群在哺育期,它们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协作精神”远远胜过人类。每一只成年的狼都各司其职,担负着抚养后代的重任,在它们捕猎时总是通力合作,彼此照应。更令令人感动的是,遇到危急时,狼群总是用自己尾巴的摆动,鼻子的相触来相互鼓劲。
在狼群中,并非每一匹狼都汲汲争取领导者的角色。但是,所有的狼都满足于自身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不断地努力,以达到最完善的境地。
在某些组织中,总会存在一些不合时宜的座右铭,例如:“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老板的员工不是好员工”等等。
但事实上,这只是一种假象,一种领导者对面试者的期望,以及面试者套用这种期望而揣摩出的对话方式。可以想像,一个公司如果到处充满着这种急于爬升的员工,它必将造成整个组织或团体充斥着竞争与个人主义至上的气氛,而非协调、合作与忠诚。
当然,这并不是说狼族不会挑战权威、地位或社会阶级——它们也会这么做。不过,每一匹狼的社会角色,从孩提时期的嬉戏之中,便已经逐渐发展成形,并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针对该角色进行学习与演练。
它们的态度是基于这样的问题:“什么对团体是最有益的?”而并非与人类一样,常常因为无法满足个人的欲望,而恶意破坏其所属的组织团体、家庭或事业单位。
不论是团队工作、公司业务、社会工作,或公民义务,个人对团体的尽心是让团体运行的原动力。“团队精神”就像是天气一样,每个人都在谈论它,但如果没有人能身体力行,一个团队就只能成为一个羊群,而并非是狼群。
团队精神似乎与理智运作没有多大的因果关系,大多数时候,它不过是一种态度的实践与应用、一种共同的目标、一种同事工作的体验。 . 第11节 个性:自由放纵的性格狼是群居动物中最有秩序、纪律的族群,个体与整体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组织和家庭更是如此,如果其中的每个个体的个性不是被扼杀而是被大加赞扬,那么它就更是令人敬畏。
尊重个体
这个世界上,和我们相处最近的是亲人和恋人,但有时欲亲近反而疏远,爱反而产生恨。是什么魔力在点化着世间的因缘?
没有魔力,却有规律。一位生物学家在澳洲的高原上研究狼群,发现每个狼群都有一个半径15公里的活动圈。把三个狼群的活动圈微缩到图纸上,便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三个圆圈是交叉的,既不隔绝,又不完全相融。狼群在划分地盘时,留有一个公共区域。相交部分为它们提供了杂交的可能性,不相交部分又使它们保有自己的个性。当活动圈重合,狼群则厮杀,活动圈相离,狼种则退化。
彼得·克拉克曾说:“狼非常有个性。几乎像对人类所进行的研究一样,有的狼一直在帮助其他的狼,有的则懒散,有的则喜欢到处流荡,有些则不与其他的狼来往。即使在同一狼群中,你也会看到各种不同的个性。”而狼的这种尊重个性的品质,在狼的集体号叫中表现的特别明显。
在夜里,没有哪一种声音比狼群异乎寻常的鬼哭狼嚎更阴森、更凄楚、更可怕了。狼族这种团体演奏的交响曲,远远比固定于单一声调、单一旋律的嚎叫声,更令人产生不明敌众,四面楚歌的感觉。所有进攻狼群的侵略者,在听见这种嚎叫时,都会出现困惑、害怕与退缩的情形。
事实上,整个狼群的嚎叫,通常只包括五到八只野狼而已。之所以让人产生身陷重围的感觉,主要是因为狼时时都会谨慎地留意同伴,避免与群体中其他任何成员的音调相同。每一匹狼在合唱中都拥有独一无二的音调,并尊重与群体中其他成员之间的差异性。所有的美妙旋律都必须变换音阶,当音阶转换时,每一匹狼仍然会细心地避免与其他狼重复同一种音调。
所以,很多人认为狼族集体嚎叫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提供狼群一个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暂时打破原有既定的社会等级的机会。狼族好象希望通过这样的嚎叫,向所有生命宣示:“我们是一个严密的整体,同时也是独特的个体,我们个个都有很强的单打独斗的能力。所以,你们最好别惹我们!”所有听过狼嚎的人,都会告诉你,他们的确感受到了这种讯息。
上天赋予狼族歌唱的能力,经过世代的传递,它们的技巧日益精进。但是,人类对于它们为什么歌唱的原因,至今仍旧莫衷一是。不过,也许我们可以凭借经验与知识,对这种现象做些许的臆测:也许,是因为它们高兴、兴奋的缘故;也许,是它们玩乐的方式;又或许它们正借此宣示疆界、捍卫领土;也可能是它们表达哀伤的形式;更可能,歌唱,只是纯粹为了确定族群之间的精神的一致性。
与狼群的状况相仿,在人类的组织与家庭里,没有哪一位成员是彼此类似的,包括他们的思想方式、人格特质。任何一个集体单位中,由于每个人的需要、期待、能力、理想的不同,他所形成的个人目标就不一定与集体目标相一致。
面对成员独特的个性和目标,我们能怎么办呢?我们是压抑个体的特性,实现群体的高度统一,还是像狼一样,对所有成员的个性给予尊重和鼓励?
对此,狼族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只有鼓励成员发展个性,激发潜能,才能使组织具有永远的活力;只有尊重彼此差异,异中求同,才能使团队变得更强、更大,成为不可侵犯的统一整体。
自由可贵
一只狼饿得就剩皮包骨头,因为有那么多的狗对他进行严密的监视。偶然中,它碰到了一只很强壮、很体面的大狗,胖胖的,毛色光亮,由于不小心,这只狗迷了路。饿狼想,上去袭击他,去把他撕得粉碎。
但那只牧狗是那样的强壮有力,他的抵抗一定会猛烈无比。于是这只狼低声下气地去接近他,在交谈的过程中称赞他长得很丰满,并且说自己很羡慕他。牧狗回答说:“狼先生,要和我一样胖,这完全在你自己,离开树林吧!你会过得很好的。在这里你同类的日子过得是多么凄惨,他们像乞丐流氓一样,穷极寒酸,他们的命运就是活活饿死,因为他们毫无保证,没有免费的菜饭,一切全靠武力去夺来。跟我去吧,你就会大大地改善你的命运。”
狼回答说:“那我应该干些什么?”狗说:“几乎什么都不用干,你只要赶走拿棍子的人和乞丐,去吹拍家里的人马屁,讨主人的喜欢,这样你所得到的酬报,就是各式各样的残羹剩饭,鸽子骨头鸡骨头,还甭提那千百次的爱抚。”狼已在想像那种快乐,这使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在路上,狼见到狗脖子上的毛已全部脱落,他问:“这是什么?”“没什么。”
“怎么?没什么?”“这不值得一说。”“究竟是什么呢?”“你看到的也许是我那带过颈圈的地方。”“带颈圈?”狼说,“那你就不能自由自在地跑来跑去?”“不总是这样。但这又有什么关系?”
“这大有关系。你那各式各样的饭菜我一概不希罕,即使是珍宝,花这样的代价我也宁可不要。”
这样说着狼先生拔腿就逃,他一溜烟地跑掉了。
狼不会为了嗟来之食而不顾尊严的向主人摇头晃尾。因为狼知道,决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所以狼有时也会独自哼哼自由歌。
如果狼不慎被人捕捉,被关在笼子里,它决不像那些图有其华丽的皮毛和身躯的狮、虎、豹之类,只会蜷在铁笼一隅,昏然若睡,无精打采,丝毫不见往昔称霸林莽的威仪;更不像素有“大力士”之称的熊,熊只能将其无穷的力气用来向游人打拱作揖和转圈,为了乞讨那可怜巴巴一点零食。
狼双目低垂,视游人而不见,神情坦然,对铁栅仿佛毫不在乎。它不发威,不倦怠,不虚张声势地吼叫,不肯安于现状地昏睡,更不屑低三下四向人们乞讨食物。它那富有弹性的脚步和表面松弛实则充满活力的肌肉总是有一种向前的节奏和感觉;它在笼子里迅速走动,撞到铁栅扭头再走,不卑不亢,无休无止;它使人感到,它时刻准备着破笼而出,有一种不返山林誓不罢休的精神和决心。
从悲观的角度来看,狼族维护它们的生活秩序及生活的方式,到最后可能会使它们面临被大自然所淘汰的命运。但是,当它们必须适应各种严酷的气候,甚至最坎坷的地理条件时,它们仍然会坚持着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它们不需要人类施舍,更不要人类教导它们如何生存。它们只是渴望自由地生活,并且在造物者赋予它们的生存意义下生活。 . 第12节 忠诚:并非狼心狗肺(1)奉献家庭
据动物学称,狼群组织犹如人类家庭一样,是按一定的法则组成的。狼族中有父亲、母亲和阿姨、兄弟、姐妹、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有些可能还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当然,一两岁的狼仔也包括在这个群体之内。显然,这和人类家庭的组成极其相似。
狼群中父母的责任和人类社会一样是很明确的,这里暂称为父辈狼,它们是家庭――狼群的主宰和中心,控制和担负一切事务。
通常,幼狼出生在食物比较丰富的春夏交替的季节。狼仔的降生对整个狼群来说就是一个节日。狼崽的爸爸和其他的狼叔叔、狼阿姨在得知消息后都会摆尾示贺;它们也会用兴高采烈充满激情的低声吟颂来庆祝狼崽的降生。
对于家庭,狼比任何哺乳动物都表现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通常情况下公狼会在母狼怀孕后,一直保护母狼,直到小狼有独立能力。
狼对自己的后代表现出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幼狼降生后,在最初的13天,尚未睁开眼睛的小狼便会紧紧地挤在一起(每窝5~7只,个别情况下可达10~13只,刚出生的狼崽只有3-4千克,长约25-33厘米。他们的毛很短但茸乎乎的,呈深褐色或蓝灰色。),刚降生的小狼仔既看不见东西也听不到声音,因为它们的耳朵是叠在前额上的。
母狼在生产以后,也要在巢穴内呆上几个星期,因为这段时间的幼狼要全靠狼妈妈喂食和取暖。在这个时期,母狼几乎是寸步不离,当然她也会在狼仔熟睡的间隙外出,时间也很短,然后赶紧返回洞穴,细心照料小狼。
与人类不同的是在此期间母狼不允许公狼接近狼仔,她要独立哺育幼仔,一旦公狼靠近,她会呲牙咧嘴地威胁公狼离开,以表现它对狼仔深沉的母爱。于是,公狼只得将觅得的食物放在洞口,以备母狼食用。就像母亲经常为婴儿换尿布和洗澡一样,母狼也经常用舌头舔狼仔的全身,为狼仔擦洗身上的脏物。直到狼仔生下来五六周以后,这些狼仔才第一次摇着尾巴从洞穴内走出来。参加到狼群的活动中去,这时,成年狼会对狼仔发出轻微的叫声以表示欢迎。
1个月后小狼已具有尖锐的牙齿,这时候的母狼便开始训练它的孩子们捕吃食物的技能,它将预先咀嚼过的食物喂养小狼,让它们习惯以肉为食。有趣的是,在此期间,狼群中某些成员也参与了喂养小狼的活动。狼群的父辈和成年狼都为幼狼觅食,狼仔匆忙从成年狼的嘴中接受食物,这些经过消化的肉糜,对于狼仔的发育是特别有好处的,更容易消化,能帮助狼仔更快地成长。所有的狼都会很喜欢这些小狼,大家轮流喂它们,和它们一起玩耍。看到成年狼捕食回来,小狼崽们便会跑过去舔它们的脸和嘴,意思是要吃的。
半个月后,母狼又会给小狼不同的食物,先是其他动物的尸体,然后是奄奄一息体形较小的动物,目的是让小狼逐渐学会独立捕食的本领。此后开始带着它们到一定的地方饮水。
在以后的数星期内,狼群集体的帮助和关怀伴随着幼崽的成长。成年狼还会自觉为小狼崽和狼妈妈寻找食物,或在狼妈妈外出捕食时帮助照看小狼崽。总之,养育幼狼是所有成员都要参与的工作。
狼群在一起生活、觅食,互相照顾,用许多方式来表达彼此的关心,和人类一样享着天伦之乐。当它们吃饱喝足以后,也会聚在一起玩耍、休息。整个狼群的成员,在消磨时光时,都会围绕狼仔活动,和人类以娱幼儿没有什么两样,狼仔也是顽皮嬉戏地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
当狼长大成熟并配偶后,即建立独立的生活。如果配偶之一意外死亡,则活着的狼将另觅配偶。狼群总是由双亲和孩子们组成,个别情况下,狼群父辈也可能暂时只有一只公狼,或是一只母狼,这就类似人类社会的单亲家庭。
狼可以说是全心全意地献身于家庭的。它们有灵敏纤细的感受,能够察觉家庭中其他成员的需要。狼对族群极度地忠诚,对于伙伴充满热情,它们绝对不会吝于付出情感。
狼群之间的关系,甚至比许多人们的家庭还要亲密,这是不容置疑的。
另外,它们的家庭规范也是无人能及的伟大典范。据说,狼群的社会结构和我们人类非常相似,它们也会彼此求偶以期达到繁衍种群的目的,生生不息,并且互相关爱、尊重。可以想象,看着自己的爱人和伙伴被充满敌意的飞弹射中,那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惨祸。每当看到这种场面的时候,它们也会心痛难抑,感到心在淌血。
狼对它们的天敌和弱小的动物是凶残无情的,但在它们的家庭里却不乏温情。尤其是母狼对自己的孩子,那脉脉的温情使成年不久的狼也还怀念不已。
狼亦感恩
众所周知,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形成了一个不可改变的观念。而托马斯·沃森所经历的一件事,却使他改变了对狼凶恶本性的看法。
那是1964年12月,沃森所在的一支汽车测量小分队,在加洲西北地区进行矿藏调查。他们小分队一共八个人:一名在最后一个站点的勘察途中,路上积雪越来越厚,尽管他们工作车的车轮较宽、花纹也大,并有前加力,但仍然不时打滑。下午两点多钟,面对路面上半尺厚的积雪,汽车终于无能为力,喘着粗气,车轮飞转,就是不能前进。但也绝不能后退,控制不住就有滑下山崖的危险。
这时所有的人,包括土著导游,一齐下来推车,并找些干树枝打眼,汽车艰难地一步步前进。正在这时,他们几乎同时发现,在车后200米的路上,一群褐色的东西慢慢向我们靠近。是牛群?不像;是狼?颜色不对。北方的狼大多是灰褐色的,怎么发黄呢?
正当大家惊疑不定、纷纷猜测时,土著导游急喊:上去,上去,赶紧上车,这是一群饿狼。他们不禁大惊失色,急慌慌爬上车,司机赶紧发动车,加大油门,前后加力,但车还是在原地空转。
这时狼群已靠近汽车,一共八只,个个都像小黄牛犊似的,肚子吊得老高,后腿显得更细。雪封山了,狼想找吃的东西难了,一个个饿疯了,极度恐惧的人们举起了手中的枪,就要射击。一位有经验的土著导游及时制止说,大家把车上的食物丢给狼群,待它们吃饱了,自然会散去。不然,即使用枪,也无法阻挡这饿疯了狼群的狩猎!于是所有人七手八脚把带回的腊肉、火腿,还有十分珍贵的鹿子干巴,一块块,一串串往下丢。八只狼眼都红了,大吼着扑向这些食物,第一批丢下去的东西,一眨眼就吃光了。但它们不走,八只狼排成一排坐下盯着后车门。
导游继续下达命令:再丢下一些!车上放的肉品足有100多斤,豁出去了,保命要紧,扔吧!第二批大约50多斤肉品飞出了后车门。八只狼又是吼着扑向食物,但吃的速度明显慢了,眼见每只狼肚子渐渐大了起来,吊得不那么高了。也就一袋烟工夫,八只狼还像刚才一样,整齐地坐着,盯着后车门。
导游看着所有的人,异常坚定地又发了话:还有吗?一点不留地丢下去,千万别心疼。按着导游的要求,车上所有的肉品,包括特别舍不得的一点鹿子干巴,还有十几包饼干全都甩下车去,八只狼又是一阵大嚼,吃完了肉又试探性地嗅了嗅那十几包饼干,没动它。
这时沃森清楚地看到八只大狼的肚子已滚圆滚圆,目光开始变得温顺,不再横排坐着,其中一只狼围着汽车转了两圈,又朝车前方跑去,其余七只狼没动。
不一会儿,那只狼又跑回来,带着那七只狼朝松林钻去。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司机也从驾驶室下来,朝大家深深呼了口气,意思是说:“好险哪!”他们又开始推车,但仍然无济于事。
正在这时,他们看见那八只大狼又钻出松林,跳到公路上。奇怪的是,每只狼的嘴里叼着一根大树枝,不知它们又想干什么?他们只得又爬上车,警惕地观察着。司机干脆把头从驾驶室里探出来,沃森也打开一扇窗门看着群狼到底要干什么?
只见八只大狼把口里叼着的树枝分别放到汽车两个后轮下面。原来!狼给汽车打眼了,沃森高兴得大叫起来。接着八只狼一齐钻到车底,却见汽车两侧积雪飞扬,一部分雪飘到山下,一部分雪堆向路边。
工夫不大,八只狼又从车底钻出来,跑向车的前方,头朝前,尾朝车头一字排开,嘴一齐拱到雪里,朝前岔去,然后又头对头一边四只,一齐用强有力的后腿向后扒雪,路面渐渐露出来。
车向前,狼向两侧闪开,又一齐朝后跑去把树枝又衔了回来,车子刚好行到积雪厚的地方,又空转打滑了。八只狼又重复着刚才的动作:先打眼,后扒雪,就这样每重复一次,汽车就前进一段。大约重复了10几次,车向前行进了一里多地,也就到了山顶,再向前就是下坡路了。汽车到达山顶后,狼不再叼树枝了,在我们车后仍然是一字排开坐着,不同的是,有一只狼稍稍向前。
狼的这种感恩的举动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虽然狼虽能适合复杂艰苦的环境,善于长途奔袭,南征北战,但也有食不果腹的时候,对于困境中的意外帮助,狼群并不像人类所说的那样——冷血无情、狼心狗肺,它也一样懂得感谢。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人类而言,虽说通过个人的勤奋和吃苦耐劳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但同时应该承认,在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中,接受来自别人的帮助也是很重要的。受助和施助看起来是矛盾的,但高尚的依赖和自立自强又是统一的,一个优秀而谦虚的人往往乐于承认和接受别人的帮助,并同时心存感激。
但是也有许多人说他们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成功的。其实,无论自己的脑瓜有多么聪明,考虑事情多么完美,都不能不对别人心存感激,只有对别人感激你才会珍惜,才能有前进的动力。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感激的心态,那么这个人的情感就是残缺的。
静下心来,想想你的每次行动,哪一次没有别人的帮助。如果你是员工,你的工作是老板提供的;你用的工作设备、文件纸张等等都是别人提供的;你是编辑,所引用的资料和信息都是作者的……只要你有稍许的谦逊,你就会发现你身边有许多意料之外的支持,你难道不应该时刻感谢别人的恩惠吗?
感恩是一个充满人性温情的字眼,它不用花一美元,只要你虔诚地给予,这项投资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你的人格魅力会罩上谦逊的光彩;你无穷的智慧将被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而且它还可以开启你神奇的力量。
懂得感恩应该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道德。得到了晋升,你要感谢老板的独具慧眼,感谢他的赏识;失败的时候,你不妨为上帝给了你一次锻炼的机会而心存感谢。
而一些心灵麻木的人,对别人的帮助往往是感觉不到的。但是,你若要在工作中得到更多,就应该时刻记住:你拿的薪水就像你吃的水!即使挖井人不图你的回报,你也应该有个感恩的态度,至少在适当的时候表示你的感谢。最终你会发现,这种知恩图报的美德回报大大超出了你的想像。 . 第13节 忠诚:并非狼心狗肺(2)彼此忠诚
群狼之间所展现的忠诚是众所皆知的,并且在很多参考文献中都有记录。但是有一位朋友却告诉我一个狼与人之间关于忠诚的实例,这个实例让我对狼族的忠诚建立了新的观点。
这位朋友长期在阿拉斯加专门研究狼群,他认识一对夫妻及两个小孩,这一家人住在一个非常偏僻的地区,并且是住在他们亲手建造的圆木小屋中。这个家庭中还包括两匹狼。这两匹狼,还是从小就被这对夫妻养大的。小狼的妈妈被无辜射杀,而可怜的小狼就被这对夫妻带走,抚养至今。那两匹狼认同的家庭,就是这个四口之家,再加上两匹狼,已经认为人类就是它们的同类。
有一天,这对夫妇到离家约一里的地方去伐木。留在家里的两个小男孩不小心弄倒煤油灯(那儿没有电力),猛烈的大火开始吞噬这个木制的建筑。父母距离他们太远了,两个小男孩又正身陷火海。这时,两匹狼竟然无视烟雾与恐惧,立刻冲入火海般的木屋中,突破阻碍将两名小男孩救出到安全的地方。虽然它们被烧得很惨,但是它们的知恩图报和对家庭的忠诚,却让我们不得不想到人类用“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等这样的语句形容狼实在是名不副实!
毫无疑问狼是一种和人类一样有着深厚情感的动物,甚至有时候狼与狼之间所表现出的情意和忠诚是人类所不能及的,尤其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刻。
在北美的原始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狼。一天,有两匹狼结伴外出守猎,大雪过后的森林几乎没有任何动物出来觅食,它们就这样没有目的地四处寻找着。突然,其中一匹狼发现前面有一溜兔子留下的脚印,于是它开始顺着这些痕迹追踪至在一颗大树下,就在它仔细分辨脚印的去向时,一不小心触到了猎人专门为捕捉野兽而设下的捕兽钢夹。这匹狼的前腿被牢牢地夹住,夹子上面粗大的钢针一下子刺穿它了的肌肉。随着一声凄历的啸叫,在附近守猎的另一匹狼迅速跑了过来,见此情景,它围着受伤的狼焦躁地转了一圈又有一圈,不停地用前爪试探着钢夹,试图想打开它救出同伴。
在这个过程中,施救的狼不断地警惕着四周,以防猎人在此刻巡查。施救的狼在经过一次次努力都宣告失败后,痛苦地望着同伴。受伤的狼感觉得到铺天盖地的绝望,随着时间的流失,危险也在步步逼近。当施救的狼再次试图营救时,受伤的同伴向它发出了愤怒的吼叫,施救的狼明白,这是同伴让它远离危险的信号。
此时它们都很清楚,在这里多呆一分钟就越接近死亡,因为猎人随时有可能发现它们。就这样它们彼此默默守望着对方,受伤的狼越发不安起来,它的眼睛充满了忧伤和愤怒,喉咙不时地发出沉闷的低啸,督促着同伴赶快离开,但施救的狼始终不肯离去。
这时,令人震撼的一幕发生了。只见受伤的狼张开大口,用自己锋利牙齿狠狠地咬向被钢夹夹住的前腿,希望舍弃自己的一条腿来换取自己和同伴的性命。由于失血过多,这一举动显得有些无力,它把目光投向了它的同伴。显然,施救的狼被这一幕惊呆了。少倾,它明白了受伤同伴的意思。为了能够活命,它在受伤同伴的鼓励下,一口咬断了同伴被夹住的前腿。随后,它毫不犹豫地背起同伴离开了危险的境地。
忠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风骨。在狼族世界里,它们不可能知道这样的概念,但它们却知道这样去作。同时它们知道,即便是残了也要好好地活着,不是单单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同伴对自己的忠诚。
很多时候,狼族的举动让我们人类感到震惊,其实,认真想想世间万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就企业与企业间的合作来讲,如果大家都为争夺眼前的利益不顾未来的发展,彼此失去忠诚这个基石,那么构筑成功的大厦势必将功亏一篑。反之,在对方陷入困境的时候,另一方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将相互间的忠诚延续下去,那么结果就可能出现双赢的可喜局面―――尤其是人格的双赢。 . 第14节 交流:沟通胜于暴力战斗狼是最善交流的食肉动物之一,狼群爱好和平,它们认为沟通胜于暴力战斗。
减少冲突
狼是最善交流的食肉动物之一。由于狼一直面对生与死这两种极端的环境,因此有效的沟通事关着狼族的生存。狼群爱好和平,它们认为沟通胜于暴力战斗。因此它们借标记来划分自己的属地或以咆哮声来向其他动物清楚地宣示属于自己的领域范围,或者,在树干、石头或其它可能的任意界限物上撒尿、尿的气味就是狼群占有的信息。狼嗅到这种由其它狼群发出的信息后,就会主动自觉地离开这块领地,就像人们不会非法闯入私人住宅一样。
一旦狼群发现自己的领域被入侵者威胁时,它们将会转变成为捍卫族群领域的狂野守护者。如果在针锋相对却毫无结果的对话中,他们就会奢望得到有效的沟通。因为狼很善于交流,所以很少引起内讧搏斗到真正置对方于死地的地步,从而避免了很多暴力、失败和伤亡。
在狼的世界里,当成年的狼主动与幼狼沟通时,为了表示与小狼地位平等,并让幼狼勇于表达自己,不致因害怕而畏缩,它主动会低下头来,亲切问好。
在自然界中,狼是一个繁杂而重要的种群,它们具有良好的体能和优秀的心理素质。它们在哺育幼崽时,可以忍饥挨饿,不避艰险,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孩子身上。在对抗侵略者和捕杀大型猎物的重要时刻,都能显示出良好的协调性和勇敢的牺牲精神。它们以特有的集群狩猎的生存方式,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环境中,获得了可贵的繁衍和生存空间,当然,在这个大家族里,它们之间偶尔也会发生争执,只是更多时候,为了避免自相残杀,往往会适可而止,在年长狼的干预下进行必要的交流。
狼族的沟通,使得它们能有效地减少彼此的冲突。如果人类能像狼一样认识这一点,我们能减少多少矛盾和误解?的确,有效的沟通是一种艺术。正因为我们常面临到沟通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朝这方面去发展,并学习各种技巧。
对于企业,有效的沟通能把内部的矛盾化解为零,把上下、左右的关系调整到最佳状态。其实,沟通不仅是管理者最应具备的技巧,也是企业最需具备的基本体制。只有无阻力的沟通,才有企业无阻力的未来。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制度,但有人认为,只要制度健全就不会在企业管理中出现任何问题。其实不然,因为制度永远是强制性的,沟通才是人们本性的体现和需求,任何组织乃至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改变和忽视人们企求沟通的基本需要,这样不仅能提高管理绩效,同时也防止了冲突的发生。
有人说:“沟通就是,我说的便是我所想的,怎么想便怎么说,如果团队同伴不喜欢,也没办法!”从目的上讲,沟通是磋商共同的意思,即队员们必须交换和适应相互的思维模式,直到每个人都能对所讨论的意见有一个共同的认识。
说简单点,就是让他人懂得自己的本意,自己明白他人的意思。我们认为,只有达成了共识才可以认为是有效的沟通。团队中,团队成员越多样化,就越会有差异,也就越需要队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说起沟通,从根本意义上说,企业内部顺畅的协调沟通是一个企业能够顺利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沟通方式的畅通、沟通内容的综合利用都能为企业管理创造更和谐、协调的环境,转化为推进企业管理的资源。通过和加盟商的沟通,我们可以获得最为准确的市场反馈,可以把握住最准确的市场动态。当一条畅顺的沟通渠道建立之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反馈也就不难获得了,同时也减少了很多潜在矛盾的萌芽。
专注沟通
狼族并不仅仅依赖某种单一的交流方式,而是随意使用各种方法。它们不仅用嚎叫来传达信息,而且善于运用极其丰富的身体语言来进行沟通。对狼族来说,沟通的艺术就是专注,对任何沟通形式都予以留意,特别是肢体语言。
狼族喜欢用鼻尖相互挨擦、用舌头舔来表达亲热和爱意,喜欢用支配或从属的身体姿态来表示服从和尊敬,喜欢用包括唇、眼、面部表情以及尾巴位置在内的复杂精细的身体语言或利用气味来传达其他各种信息。在这些肢体语言中,与人类一样,狼族最擅长的还是用眼睛来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
很多人曾听说过狼的眼睛会在黑暗中发光,但是大部分的人却不知道它们的眼睛是最敏锐的沟通工具。狼族利用眼睛肌肉的细微运动——如改变瞳孔大少,来表达惊讶、恐惧、愉悦、理解以及其他情绪。
直接的眼神接触可以区分为“直视”或“瞪”的形式,狼族利用这种方式,传达胁迫或威胁的讯息。当狼族发出友善、开放的讯号时,它们会凝视下方或是移开视线;当它们在轻松和愉悦的状态或想玩耍时,你会看到它们表现出开放、不在乎,完全是一种“来点乐子吧!”的态度。
在我们人类的沟通中,更多时候还要注意自己和他人的身体语言,捕捉对方身体语言中的信息,注意自身身体语言与口头表达的一致。如果二者矛盾,就会产生尴尬。
在沟通过程中,真诚聆听是准确接受和理解信息发送者意图的关键步骤。每个人的表达方式和沟通内容,受其文化背景、知识结构、能力、经验等因素影响,尤其当沟通对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采用的语言又不是母语时,更容易出现误解。所以,只有清楚地掌握对方的真实意图,方能采取有效的和积极的反应,否则将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
现代企业都非常注重沟通,既重视外部的沟通,更重视与内部员工的沟通。沟通才有凝聚力。
在团队沟通中,言谈是最直接、最重要和最常见的一种途径,有效的言谈沟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倾听。作为团体,成员的倾听能力是保持团队有效沟通和旺盛生命力的必要条件;作为个体,要想在团队中获得成功,倾听是基本要求。
企业与员工的立场难免有不能共通之处,只有善用沟通的力量,及时调整双方利益,才能够使双方能更好地发展,互为推动。有许多企业,沟通只是单向的,即只是上级同下传达命令,下属只是象征地反馈意见,这样的沟通不仅无助于决策层的监督与管理,时间一长,必然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及归属感。所以,单向的沟通必须变为双向的沟通。
高质量的沟通应建立在平等的根基之上,如果沟通者之间无法做到等距离,尤其是主管层对下属员工不保持一视同仁的态度,期间所进行的沟通一定会产生相当多的副作用;获得上司宠爱者自是心花怒放,怨言渐少,但与此同时,其余的员工便产生对抗、猜疑和放弃沟通的消极情绪,沟通工作就会遭遇很大抵抗力。
保持同等的工作距离,不要和你的直接上司、下属产生私人感情,将是沟通平等化、公开化的重要所在。 . 第15节 学习:永远保持强烈的好奇(1)狼族不会将任何事物视作理所当然,它们倾向于亲身的体验与研究。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每一种了无生机的物品,都有可能成为它们的玩具,都可能蕴含着无穷尽的可能——神秘、新奇的发现,或意外惊喜。
处处好奇
狼族不会将任何事物视作理所当然,它们倾向于亲身的体验与研究。自然界的每一种了无生机的物品,都有可能成为它们的玩具,也许一根驯鹿的骨头,或许是一只鹿角、一块野牛皮、一颗小松果,甚或露营者遗留的登山背包,以及里头所包含的各种物品。对于狼来说,整个世界无处不令它感到惊异与神奇。每一种事物,都蕴含着无穷尽的可能——神秘、新奇的发现,或意外惊喜。
野狼不只是单纯的好奇,通过观察,它们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也是它们经常使用的学习方式。在一些野外考察者的观察记录里,常可以发现即使是在忙碌的狩猎期间,狼族仍旧表现出对环境的高度好奇心。
一位长年在阿拉斯加进行研究工作的人,曾经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一个关于狼族的故事,这个故事足以证明狼族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
有一次,这位研究工作者在寒冷的原野外,奔波于不同的观测站,进行资料搜集的工作。当他从雪车下来,准备开始搜集资料时,一阵强烈的被“跟踪”的感觉突然地涌上心头。当他缓缓地转过身之后,恐惧感从头顶直窜脚底,吓得浑身发颤,直冒冷汗。
原来,他发现身后的一小片树林中,有五六只野狼正在凝视着他。他依然记得,当银灰色的狼群融入纷降的白雪之中时,那情景美丽得令人震惊、令人畏惧。它们寸步不移,而他,则是动弹不得。最后,当他缓慢地跨上雪车驶离现场,回头张望狼群时,发现它们仍旧站立原处,凝视着他的离去。
过了一段时间,飞驰过好几英里的路途之后,他停在另一个观测站前,开始进行该处的资料搜集工作。就在此时,他又一次感受到同样的感觉——震惊得动弹不得。当他转过头往后看时,清楚地看到它们如同一群灰色的“鬼魂”,正以凝望的眼神勾引着他的心神。
当天,同样的情景不断地重复出现,直到他结束工作,返回基地帐篷为止。他说,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形,也能预期狼群会跟随他的移动。不过,直到后来,他才知道狼群很清楚野外的世界是它们的世界,而帐篷内的世界,则是他的世界。
在那一整天里,狼群的表现充分显露出它们对他,以及他的“雪车”的好奇心。它们并没有进行任何威胁性或攻击性的行为。只有当他滞留某处工作时,它们才会远远地眺望着他,而他从来不知道它们究竟是如何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
好奇心是与注意力有关的一种重要心理现象。由于好奇,狼群之间的经常进行各种嬉戏,它与人类小孩之间的嬉戏并没有什么差别。他们有时扭打,有时是躲藏在树木或岩石后面,设陷阱偷袭彼此,有时是玩“躲猫猫”,以各式各样的方法追逐友伴。狼族从这种赢得竞赛的过程中,学习到了“自信”,同时,也提高了寻找食物的技能。
其实在人类社会里,对任何事物都保持一种强烈的好奇心的人,兴趣往往十分广泛,而且创造力也特别强。这种人对大家觉得平常的问题,依然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驱使着他不断学习、积极进取。
贝弗里奇曾说,科学家的好奇心通常表现为探索对他所注意到的,但尚无令人满意解释的事物或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他们通常具有一种愿望,要去寻找其间并无明显联系的大量资料背后的那些原理。这种强烈愿望可被视为成人型的或升华了的好奇心也实现了,好奇心是长久以来构成智慧的一项重要特征。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看到自己不了解的事物都想探个究竟,小的时候更是这样,对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感到惊奇,常常会向父母问这问那,久而久之即使最有耐心的父母也会感到麻烦、费劲,其实他们忽视这重要的一点,好奇心正是促使孩子成长的良机。
假如你想让智慧之花早日绽开;假如你想有创新的灵感和激情。那么,就仔细地观察生活吧!一个不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一切都漠然视之的人是不会拥有一颗好奇之心的。如果你想在未来的人生舞台上做一颗明亮的星,就从现在开始迈出你成才的第一步——强化你的好奇心吧!
认真游戏
人们常说“虎啸狼嗥”,狼的嗥叫声是很有名的。动物科考人员托马斯·沃森说,我常常看到整个狼群包括那些幼崽们在一起宛如举行音乐会一样集体嗥叫,有趣的是,每只狼所发出的叫声在声调和节奏方面都各不相同,此起彼伏,各自为调。当音调碰巧变得一致时,它们会迅速调整自己,使嗥叫声又变得混乱起来。狼群的这种习性也许是为了种族生存的需要。因为狼群通过这种此起彼伏,音调各异的嗥叫,可给对手和敌人一个狼群众多的印象,由此来显示狼群部落的威势,其它的狼群在侵犯它们的领地时就会三思而行。不过在多数时间,狼群的嗥叫纯粹是为了游戏、放松。
狼的一生都重视游戏,并认真地去游戏。游戏是一种积极的放松,然而这并不仅仅只是游戏。它应该是一项必备的训练,一桩严肃的事业,一种必有的精神。
游戏贯穿每匹狼的一生,它几乎成为狼生活的理由,但狼族的每—个成员都参与培养及教育下一代的工作,狼群的每一分子都以提供食物及庇护、训练、保护并与幼狼游戏为职责。因为狼族知道,幼狼是它们的未来。
通过游戏,狼知道如何与同伴交流、配合,提高获得食物的技能;它们的身体因此变得更强壮、意志也变得更为坚强。因为它们一生都在游戏玩耍中磨练技能,它们可以获得较少的努力就能赢得胜利。
在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里,很多人认为游戏在他们的生活中是多余的,是他们无法负担的奢求。如果你和公司的一些员工聊天,总是能听到:“我以前很喜欢来上班,我们很快乐。而今,严肃是首要的任务,别开玩笑,不然别人会以为你在偷懒。所以,我来工作,撑一天,下午五点就离开。如果这是公司想要的,我就照着办。”
同样地,现今很多的家庭似乎也将“游戏”束之高阁,父亲和母亲整日为工作奔波,一天下来只剩下一身疲惫,已没有精力来游戏。他们的时间经常安排得十分紧凑,没什么旅行或享乐的时间,因此与家人互动的珍贵时间也就理所当然地牺牲了。丈夫与妻子甚至无法共享温馨的二人时光,他们有忙不完的琐事。
然而,我们却应该知道,游戏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个善于游戏的企业,才是一个有希望的企业。人类经常会使用“认真工作,认真游戏”这样的字眼,而这正是狼群的实际生活方式。小狼的精力旺盛、充满活力,它们的游戏方式很少受到限制。身体上的任何接触,都能增强狼族的社会与群体意识,游戏磨炼了他们在沟通、团队合作及捕猎方面的技能。
游戏,还具备其他的功效。借着游戏,狼族可以建立族群秩序,并经常评估修正。通过实验性的游戏,狼学会如何获取食物及维持生计;通过游戏,它们的身体更为强壮、坚韧。因此游戏对狼来说,并非只是游戏。
具体来说,进行“游戏”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社会与群体意识,建立族群秩序
“游戏”是许多人一起参与的活动,为了顺利地完成任务,需要他们齐心协力,彼此密切配合。他们需要相互了解,有效沟通,摸清彼此的思想、情感、脾气以及长处和短处。在既定目标的激励下,使他们忘掉“自我”,融人到集体之中,时时刻刻把集体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放在首位,甚至可以忘掉个人间的恩怨。
2.加深对“规则”的认识
“游戏”有一定的规则。参与游戏的人必须在规则所限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不遵守规则就是无效。世上万事万物莫不如此。规则是公正的,它给人们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让人们各施其能,各尽其才。同时,规则又是残酷的,它不讲情面,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3.磨炼捕猎技能,提高生存能力
狼族通过游戏,来练习猎获食物的技能,让它们在轻松的心情下不断地提高自己生存的能力。企业也同样如此。员工经常参与企业组织的活动,能够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人们能在活动中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
狼群中的每一匹狼都要为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而努力,对企业而言,也是如此。如何培养忠诚、具有职业道德的员工,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因此,狼族的游戏给企业带来的启发是多方面的。一个成功的企业,她最好能成立专门的组织(许多企业有工会),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进行各种技术竞赛,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广泛参与到活动中来。 . 第16节 学习:永远保持强烈的好奇(2)授狼以渔
给一个人一条鱼,你只能喂饱他一天;教一个人钓鱼,你就能喂饱他一辈子。在狼族社会里,这样的智慧同样存在,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它,因为狼知道,如果不能成为一匹真正的狼,就只能当一只软弱的羊了。
通常,一匹成狼的死亡会严重危及整个族群,如何找寻安全的巢穴以抚育小狼,目标猎物的行踪或可靠的水源等知识,都可能随着一匹老狼的殒命而消逝,一匹成狼的死亡便意味着多年的经验、知识与领导能力也随之消逝。
幸运的是,狼族中的老者不断地教导与提醒年轻的幼狼,给予它们机会去经历失败,从中学习与成长,直到成为领导者。整个狼族的捕猎、游戏和互助行为,都促使小狼们团结在一起。所有的这些活动,都增强了族群的社会秩序与传统。年轻的狼尊敬年长的狼所具备的知识,这可以从年轻的狼对年长的狼所表现出来的尊重得到证实。
因此,一匹有智慧的狼如果死亡,并不会对狼的族群造成长久的致命伤害,因为,对于这些伤害,年轻的狼早已有万全的准备了。
从幼小狼只与成年狼只嬉戏的经验里,幼狼学习到它们未来可能必须承担的领导能力,并且了解到整个狼群的未来发展,届时都将是它们生命的重要职责。对于今天的组织或家庭而言,同样如此。组织或家庭的每一位成员,不仅仅需要完成本职工作,更重要的是具备能够随时担负起责任重大的领导职责的能力,这也是一个成功组织的生存根本。
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企业,如果组织的领导者不重视成员的教育、个人价值及管理,则这个组织终将一无所有,只有对员工进行持续教育,才能使员工有机会提高自己,促进自我发展,建立成功的典范,这些最终都将成为个人和组织难以估量的无形资产。 . 后记地球上有很多洞穴,其中一些蕴含了关于史前远古人类的无穷讯息。许多的学者研究这些画在洞穴墙壁上的图案时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远古的人类极少在壁画中绘制“人”的图案,反而是将绘画的焦点放在每天求生时所遇见的动物上。野狼就是这些壁画里的常客之一。·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这些远古人类会如此重视动物远超过人类本身。或许,因为这些远古人类将自己视为这个世界的一分子,而非单一且绝对的支配者?或许,他们认为人类仍有许多地方需要向动物学习,因为远古人类了解动物较人类更能于严寒中生存,也更能在险恶环境中立足。远古的人类对动物非常尊敬与好奇,其程度远超过对人本身。这种现象,对于身处自我放纵与逸乐时代的现代人而言,可能仍是难以想像与体会的。
史前人类并未将动物视为较人类低等的生物,而是将之视为人类在整个大自然复杂的生态体系里,共同求生的伙伴。野狼也是因为它所拥有的智慧与天赋,而备受人类推崇。如今,我们又再一次重新挖掘出这些从远古流传至今的狼族精神。
万物共享着同样的大地气息——动物、树木、人类,他们都共享着同样的大地气息……没有了动物,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呢?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消失了,人类也将因为心灵的寂寥与空虚而死去。不论动物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人类也将步其后尘。万物相连……所有降临大自然的环境,都将降临到每个人身上。世界上没有永远的保障,有的只是无穷的机会。
人类是自然造化的产物,但又远远超过自然造化的万物。能不能挣脱奴隶的牢笼,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完全取决于自己,取决于自己的思想和意念。
在狼族的精神世界里,它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让自己意志消沉,如果缺乏奋挣的勇气,那么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敢于搏杀你就是自己生命的主宰。
在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在一些高速运转的社会组织中,种种微妙的人际互动将决定这些组织团体最终的命运——成功或失败。
今天,企业雇主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及尊敬,早已经被相互讥讽与猜忌敌意所取代。所以,一个社会、团体要想高效健康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这种合作需要信任与忠诚为基石。
在大部分人类行为领域,忠诚被看作是一种美德。但是在商业中,忠诚经常由于一时之便而被丢掉。艰难的时代经常会恶化公司生活中最糟的一面。那些花费多年时间诚恳招揽员工的公司往往在困难出现的最初时刻就裁员。但是里奇尔德认为公司若能在困难时期留住员工,可能会在长期经营中受益:“尤其是在低迷时期,通过培养员工忠诚度,企业能提高生产力、保持客户并吸引优秀员工。”里奇尔德的发现为人际关系在商业成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论点增添了砝码。现在,在匆忙地制止财务危机的同时,许多资深的管理人员似乎忘了在后缩减时代忠诚是多么脆弱。员工有长久的回忆,而公司的回忆却变短了。
对每一个人而言,“野狼”是一个很吸引人的主题。通过了解野狼的生活,学习狼族的智慧,人们得以更加地了解自己与这个世界,
利用野狼作为个人与组织的象征,不仅可以让读者学到处事定理,更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宛若置身于荒野,与狼共舞的奇妙体会。这些从狼族生活得来的经验,处处都流露着每个组织企盼的发展的管理哲学观。
这就是我为什么写这本书,以及在我的演与讲习课程中,不断地使用“狼”作为主角与比喻的原因。人们喜欢狼,读者与听众从它们的身上学习到许多知识,而我则从读者、听众的身上学习到许多,我们可以说是教学相长、彼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