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释疑宝卷

无极至尊王母娘娘 降

时机紧迫,各处鸾堂亦加紧用功,办慈善事业,出刊善书,各地慈惠分堂也正加强劝化人心、救济贫苦之慈善工作,为了是什么?

急迫老母心头愁,挥泪浩叹阴阳变。

诸天仙佛齐救驾,千呼万唤挽沉疴。

庚申年一月初三日降文八卦山天真堂

王母娘娘 降

今日吾为众生之事,来此天真堂,降一部「释疑宝卷」,命杨贤徒,静心沉着听老母一一讲明,现代社会的修行,五花八门,世人不知真正修持何在,仙佛降鸾,不辞辛劳,讲忠孝仁义之事、训人伦五常真意,奈何吾儿,喜尚神奇之事,高谈神鬼虚无飘渺之章,不明究竟,附会胡说,此则是舍本逐末。

鸾堂之上,谈修心养性的少,言灵动验效者多,不知灵动之事,只是上苍权宜应化,其主要之处,乃是为了上传天理,下教人寰,入鸾即是修心,若是为修行之故,舍人伦之事,已丧失修道根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贯而成,好求神变之事,将越信越迷,终而「修罗」所制,「邪魔」侵淫而不自知也。

普渡收圆定慧解脱真经有言:「人以孝悌为本,道以精神为本,孝悌立,而人无愧,精神足而道可修。修道无他,还全本来面目而已,精神从何处散出,还从何处收来。」

修道是什么?修本来已有的道路,启开障门,寻回老家之源头尔。

一、问:现实生活中,如何修心养性?

老母曰:痛苦与快乐是生活中的两极,动荡的生命群相,却有条理在焉,安定心性的真修是从苦乐以及动乱之中领悟出来的,确立人生修行方针,必须由家庭杂事做起,莫烦于衣食住行之牵系,更找出解系之结头,家堂即是道场,五伦之妙,乃见真章,外求道相,则是弃本求末也。

二问:何以是修心之妙法?

老母曰:做事成功的条件,就是能够认识环境,分析事物因果关系,进而改造环境,调和人事,这种过程是需要,明理达见、有恒坚忍,一而贯之的精神才能完成。做人成功的条件,就是认识自己,了解人心趋向,进而反躬自省,这种制心的方法,更需要,决心毅力、忍耐下去。

故「修心」妙法,并不神奇-「控制自己」罢了。

三问:偏见误人,如何能避免偏执之见呢?

老母曰:对于一件事,虽是平凡无奇,虽有所见地之处,亦难免有所不见之微,对于事物的评判,不可单凭一隅做主观的见解,而是多方面加以求证,对于「人」的品评,亦是如此,四面八方,面面观察,乃知此人之德。「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为人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充实自己学问之道,才是去「偏执」见解的正道。

四、问:人世无常,佛陀教人-「五蕴皆空」,消除「欲望」是吧!

老母曰:人类的知识程度愈高,工商愈发达,欲望的需求,也会变得毫无止境,野心会急速扩展出去,相对的社会以及环境的阻力,也会日渐加强,以致于「求不得苦」,其痛苦也越大,声色犬马的刺激,虽然可获得感官上的满足,其内心却一日又一日耗空,精神上的无依无靠也越为强烈。

五蕴:可以解释为感觉以及心理意识的情识作用。逐渐消除「感受」为出发点的欲望,自然对于物欲淡薄,于生活上便可以合理适中,不会过于计较人事之争了。

佛陀并不是要人清除欲望,而是中和过度的妄念,使生命的过程能安然舒态。

五、问:人生是多变,社会是趋向复杂的,处于如此变迁的环境中,如何修持?

老母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当「自强」!大道本性是静的,而大道的表现却是千变万化,修道,莫不是如此,修道的本源是「如如不动」,而修道人的行为,一样是活泼生动。

把道心放在心中,而由道心发出的行为,便不会脱离轨道,表现于人世是非之间,还是清明可亲,不沾瓜葛的呀!

六问:修道人,在社会上的表现是什么呢?

老母曰:修道人,就是看穿人事是非与善恶因果关系,于是觉悟出生命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生活中物欲的追求,而是追求生命中-真、善、美的目标。

所以修道人,是汲汲于社会上的公益事业,舍己忘我,时时刻刻,就是想到,如何改善社会风气,如何来劝人为善,如何帮助急苦的同胞。

修道人,在家里面,敬双亲,拜活佛,效圣贤,并不是在家中,便成为「老大」自居,不可一世之态,他知道家庭是真人的考炼所,上苍仙佛所出之处,是故不惧五伦之试,反而是越考越勇敢呢!

七、问:有人常常喊「穷」,有人「讨饭三年,懒做官」,苦乐之见,并不统一;是否?

老母曰:苦乐之见,是没有标准,有野心的人总是苦多乐少,痴呆愚蠢的人往往是乐多苦少,只有修心乐道的人,不苦不乐、不喜不忧,所谓「致中和之道」也。

心境的反应,才有苦乐感觉,事实上世界上并没有「苦」「乐」这两字,而是因为有了欲望之念,才召感苦乐感觉也。

所以老子讲「无为而治」,孔子言「恬淡寡欲」,庄子又有「道我不分」之慨,佛陀也说「贪、嗔、痴、爱、慢」的道理,其目的乃是希望消除世人心中苦乐的大敌,而返天真无识的本性。

八、问:野兽与人类,皆有欲望,其分别在于何处呢?

老母答:两者亦有共同的欲望,就是对食物的饱食欲,两性间的性欲,孔子也说「食色,性也。」

野兽所需要的是原始性的冲动,人类是理性的动物,对于「食」与「色」的行为上,是发乎情,止乎礼,是合于人际间理智之规范。

修道人,修的是理性之道,是人类共同行为的合理化,所以升华的结果,便是超乎于灵肉物欲之上,其生活并不受「食、色」所限,原始的冲动,不但动不了他的心,而且还持之以修炼中和之性。

现代人,好色多欲,讲求享乐机巧,却是暗毁先天性灵,沦为禽兽之徒,是伪装人样的兽性人格,无怪乎?地狱客满,仙佛难过,老母望儿回家,竟是遥遥无期。

偈曰:甘露酒三千,法雨处处飘。

风中佛音布,众迷应知错。

九、问:修道人有魔考之说,而世俗人岂无魔考乎?

老母答:修道,修何道呢?此「道」本是通达无碍,初来之时,个个原灵,走的皆是金光大道,而后来众生迷于尘相,为客尘所误,故把康庄大道,逐渐阻塞,蔓草丛生,迷惑心窍,终于与大道隔绝,母子相别,有家归不得也。

众修须清此道,好好做个清道夫。业障大的人,清理的工作也较辛苦,可是越苦越能启悟,业障小的人,其福份较大,身在福中,反而是修行的障碍,这种福份大的人,衣食丰足,却成为不知修道的人呢?这也是前世修福不修慧的结果,如果能福慧双修,今世下生人道,必然成宗教之护法,不少出钱、出力的道门大德,乃此辈中人也。

修道人之魔考,乃是上苍鉴察之下,集其业缘,适时的考试。而一般世俗不修,只有依前业带来的命运安排了,是命运控制之下的可怜迷糊,这不是修道,而是为业缘所修,为因果所拘,终无出脱自在之日。

所以魔考,并不是上苍有意安排,来试炼修道人,而是苍天依各别业力,于道心动摇之时,加以磨炼罢了,业消才能不受业力之牵系,则可以清净修为,而忍耐业力的考验,正是修道必须精进不懈,忍辱定志之时刻呀!此即是苍天用意之处,胡不感激乎!岂可因考而退志呢!

十、问:古人修道,皆以贫道自居,难道一旦发心修行,就不可以发财了是吧?

老母曰:「贫道」之称,乃是贫于欲望,富于道修之谓,并不就是,「贫苦困乏的道人」之谓也。

现在社会,讲真修行的,有不少是大富豪之类,这些人与别人不同之处,乃在于能善用金钱,做适当的财布施,修道人也必须能作能劳,赚钱之事,取之有道,公平合理的赚钱方法,才是修道人所乐于效法,能不能发财,是看你的因果,与修道并无砥触。

十一、问:修道,是否可以分为「先天大道」与「后天小道」?

老母曰:每个原灵皆是先天佛种,只缘后天识神,闭塞窍门,不得返回先天之路,若问此窍何处寻?吾说此窍不在形相着点,而是无形无相,位于人心思维之处,开了窍的人,自然会往「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的道路行走,这种人才算为点着正中,虽是后天人种,却向先天道路迈进呢!

世俗有人执意分别先天以及后天之说,是不好的论调,「修道」,皆是修返先天之道,今日为人,便是后天业牵所致,故再执差别名相,这种修行,已染上色彩,易生出「我慢」之心,反而是不美之事。

人世修行,只求「合理与导善」,如果因为修道的关系,生出种种迷惑之事,反而是越修越乱。

偈曰:修行本是返自然,先天后天差别判。

却教自然受污染,不如在家效伦常。

十二、问:木气渐衰,金气成形,修道人受考验的很多,真是魔道高张,无法无天!

老母曰:气数如此,老母挥泪,徒呼奈何,天降真人,却教凡尘考炼,其中坚忍有成者,亦不多矣!业力共成,倒让清流沾染尘埃,鸾堂,本是仙佛用心办道之处,竟见邪魔当主,岂天不救世人性灵乎!非也!非也!乃是恶气冲天,自作自受,大道长存,因果律难违也。众修观是言,应知忍辱愤发图强,把责任担负起来,或可稍缓紧急之势。

上苍为了众生,日夜奔忙,尘世众迷,却无动于衷,负职众修,应该加油呀!

道缘相连,可以宏扬救人真道,独善其身,终于让邪魔降服。

现在的真魔,便在人的心中,「人魔」有甚于无形魔鬼,「人通」居然斗倒「神通」,神灵默佑,还须自身端正。平心下气,不因外缘动志,才是神人合一。更不可以迷于神权万能之事,因为神明万能,可是人心万变,有「能」亦无从而发呀!

十三、问:修道人之魔考是怎样呢?

老母曰:一、心想修身正己,必有大怖之事接踵而来,令生颓退之心,此时不可懈怠,宜坚定信心。

二、修道人;若有仪相自矜,必会有秽魔,乱其威仪,伤害他的自尊心,此时应该,随缘行事,不可因形相而灰心,乃修道人是权变通达,不拘外相仪表也。

三、修道人;如果自以为高明,必有欺心邪魔,来侵袭,使他泄气,脸上无光,故修行不可自视高尚,或是吹嘘神通灵验之事。

四、修道人;于自认为得意之时,因境而生喜乐之思,必有乐时得苦之试炼,如果不以为苦,则变苦为甘,故修行人不可偏苦乐两端,应该中和顺变,淡中自有甘味。

五、修道人;为了表现其修行有则,便刻意显示出,礼仪周详,行为严谨,这时便会招来,乱礼邪魔,观其松懈之时,群而攻之,让他原形毕露,无地自容。故修行,求乎适当的礼仪,不必用意修饰,若有舒怡之心,必能自然表露温文悠雅之体态。

六、修道人;若是为了修行之故,而为神秘之状,自认为天机不可泄露,便是违反自然修持的原则,于别人眼中会被视为「反常」「异端」,不敢亲近,这时候亦会感应「好秘」之邪魔,使他为秘密所乘,始终无法脱离其臼。

所以修行的方法,虽有许多不同方式,但是违反人伦的秘密修持,却不是正常的道路,修行便是效先贤、行伦理之事,决泱大道公开无碍。

七、修道人;遇不顺利之事,便以为「魔鬼来试炼」,并且还描绘得有声有色,是天下之大迷信。心魔生才感应外魔,外魔可制,心魔难医,还须自己处方,自个治疗才会痊愈的,有时确有冤业来缠,亦不必加以渲染,此业力故尔,只要定下心田,加倍行功布德,自然无事,何必以有为法对付无形灵事呢?

十四、问:修行,是否必须停止夫妻间的房事?

老母曰:此问题,济公禅师于启迷圣言,亦有言明,吾今日以浅偈:

夫妻相连阴阳配,正伦不忌自然行。

少思寡欲莫放纵,色情动淫伤元神。

天书鸾召禅功坐,脱壳飞升金仙成。

法身自如建功程,如去如来大自在。

十五、问:有人静坐,观想神佛,自以为通灵,是否得宜?

老母曰:众修有不少人,迷于此道,静坐闭目,不得其法,便见观音菩萨关帝相,以为是灵通奇妙之事,就欣喜非常,以为阳神出舍。

这实在是很危险,邪魔侵身,不知猛醒定性,将为魔众,可致发疯。

大道玄妙,不外天真,目垂睑微,气下脐轮,不想杂事,心中默念佛号,不知有所灵通,有所灵动之事,若是气动身摇,不可慌张,顺自然而流通,更不能妄想神通。一旦执妄,邪魔必侵,神通来自天然本源,示于虚静杏冥之时。五伦备就,外缘不动,则人道可立。精神饱满,淫思烟灭,地道可立。天地两立,道果完备,天道可循而上达也,此时天、地、人三道,流动无碍,乃知天文、地理之事,自有世人所谓之「神通」也。

静坐之时,切忌执仙佛形相,用意逼气下流,令气不能聚于炉底,终外魔内侵,气散精失,内外两伤,元神涣散,引起「神经病」则是可惜,可叹!

故修道人,只要平时多习圣贤文章,效先哲行持,打好自己修行上的根本,然后阶梯而上,不可内根不立,妄生仙果,则太危险了!

偈曰:五行有数定泰山,金木水火土中源。

坐禅静定安虑得,岂是铅汞出真人。

十六、问:神圣诞辰,俗习喜杀三牲以谢恩此合理乎?

老母曰:宰杀生灵,邀神求福,反而触其忌违,上苍有好生之德;慈悲为怀,莅任神明,不受世人供品以食,仅纳信众虔敬之心尔。

若是神明喜食人间烟火,信男女又偶而上供,天下神祇,何只万千,岂能食饱乎!将必然饿死矣世人无知,以牲口宰杀,名为谢恩,其恩何在?却是牲灵之众,乞讨于神明之前,声声喊冤,神明还得慈心超渡,烦不胜任,徒呼奈何!

大凡死牲上供之处,易遭外魔受食,把庄严肃穆之道场,变成牲魂之讨命所。

台疆宝岛,皆认为各处之土地祠、福德庙为招财进宝之所在,把福德正神当作摇钱树,又在于其面前,杀鸡宰鸭以为供品,荤臭满桌,熏得呕气不止,所谓福神所居,却变为血污阴灵聚会之处。

故近年来各处福神纷纷投诉于吾,老母忧心故特此公告。以后敬神拜佛,以香花素果则可,如果经大德宣讲或观此文之后,还是牲礼摆祭,可真是罪过!

十七、问:祭拜祖先,世人好用牲礼是否合理?

老母曰:祖灵无罪,后世子孙加之祸殃,宰杀牲灵,难为祖先滑受,反而讨命于兹,欲言孝思,更教祖先负担杀业之罪。

又世俗之拜「好兄弟」,(此乃民间普渡阴灵之谓),每用荤食祭祀,有所谓肉山、鸡山,曝露于朗朗天苍之下,场面虽然热闹,但听牲魂哀声遍地,如此杀戮只可满足世人口欲,加添阳人业孽,徒让邪灵,饱餐罢了,戒之!戒之!

今后祭祖阴众,不可大鱼大肉,触犯天下慈悲之意,更防熏臭之气,侵犯神圣祭坛,家中祖灵,子孙追思,不可加添杀生之罪,成为「不孝」之人,清素供果、糕饼净水,祭场馨香,才是祭祀之道呀!

吾曰:神明清莹身,祖灵不喜荤。

为人无明业,竟教加添罪。

十八、问:世人不明扶乩之道,又有正鸾生因识神用事,以致于圣意不明、文意非理,是何原故?

老母曰:上苍鉴于人间气数有变,故金阙玉皇,忧愁思虑,由吕祖、文昌帝、观世音、灶君、岳帝、王灵官等领命下凡,开倡鸾堂,以著书立说,演讲人伦之道,使迷罔众生,得以亲近圣贤,修行有路。

正鸾之职,乃是心正无邪之人,于虚静之时,气动感天,则天神接通其灵,降文飞就鸾篇,神人合一,真机顺笔而出。

乩:有如计算机,人身为引电之天线,神灵如电源,接通之后,计算机作业,畅流示现也。

故扶乩之人,若是心略有纷乱,则相接不入,容易意识作祟,其因电力不足之故,所以混杂人意,致生疑惑,所以有人讥评曰,皆灵鬼邪神,假藉仙佛,托辞济世。

一部玉旨鸾书,所言皆引经据典之劝世文字,句句都是修道真机,岂灵鬼邪神所能及也。有人说:扶乩之人最好是粗夫不识文字之人,若能扶出绝妙好辞,方可相信!

此种人,不知扶乩之理,乩格清高,修养有素,才学高深,始能感格神明,扶出绝妙好辞,若有人德行优良、济世爱人、修持有道,自然顶有金光,光达之处,必有高灵相接,则天意乃出,若是粗野俗夫,身未清净,满脑俗事,虽真仙佛陀,硬是灵通,辄为识神所阻,文釆尽失,自古以来凡为正鸾之人,多是秀才文人,今世文乩,往往是由武乩起身,更有不识文字之人,自称乩生,鸾文所现,辞不达意,所降文字,或拾人糟粕,或胡作渗杂,不知所云,甚至于受人利用,识心用度。

鸾堂,本是天应人寰,有辅助教化,挽社风颓废之目的,若是藉乩用事,岂有真神仙佛,降坛说教,令有识之士裹足不前,则是罪过。

故吾一再劝诸修,信乩应信理,理正则乩正,理乱则乩败,扶乩并非迷信,及大藉乩生而通天理,以文示现之法也,或有乩生不正,致乱虔信之心,不独人怨,且有天刑。

十九、问:乩生之灵体是何奥秘?

老母曰:乩;是天地接灵之桥,就似天线一般,可以接收无形灵界的电能,再经过乩身识神之反射,成为有形有色之世间形相。

简而言之;乩,即是无形灵波的转化站,而出言、出文,也可以说是转化之后的银幕了。

武乩也者;上苍采用心直纯正之人,其人心中毫无心机,或有者,并不识字,但是心诚感天,亦能灵动开口,与文乩之通灵降文,有曲意同功之妙也。

现代人心多变,新乩接灵神事,还能战战兢兢、小心翼翼,但是时日一久,便识神用事,自比神圣,以为道行高超、法力无边,若是加上欲望攻心,便做出荒唐怪诞、伤风败俗,神人共愤之事,所以老母劝诸众修,以及信乩者,必观察乩生品行是否端正,并所言所写的道理,是否合手经义,如此一来身为正乩,便不敢胡来,而鸾门心法,得以保存下去。

二十、问:佛陀教人慈悲,不可妄杀牲口以祭祀,是不错的,但是祭孔之时,何以还用「牺牲」呢?

老母曰:祭孔杀牲,乃是为了福泽有德长老,此何以说呢?

当祭祀完毕之后,由国之长官,以其肉赐赏于国内德高望重之年老长者,然后依次类推,由上而下,受赐之人,莫不引以为荣,是含有礼法崇德的意义,不可用「杀生」视之。

在春秋战国时代,肉食稀有,一般百姓生活困苦,很少有肉食的机会,于祭祀之时,必得地方推举道德之士,由官方列名报于主管,利用追拜孔子的机会,赏以祭肉,表示孔德流芳也。

现在人,衣食丰富,食肉太多,脂肪肥厚,祭孔亦不必再死守古法,可以用清茶、素菜加以代替,则是合乎时代潮流,法场之上不沾腥臭之气,更能表现出庄严肃穆的意境。

二十一、问:何以有部份佛教界,把所有鸾堂著作之善书皆视为邪书,或是武断的斥为一贯道所出者?

老母曰:佛本是无我人相之差别,所谓「外道」,乃是根据当时印度各国邪教横行所言,若是中土国本之道教,或是孔孟之教,只能说是修行方法有别而已,其实是殊途同归。

鸾书,皆有注明出处,地址以及堂名,若果是一贯道之著书,自然有政府机关来取缔,不必因派门不同而用意猜测。

鸾门,亦非鸾门,而是融合五教之教,配合中国文化精神,经诸天仙佛,降文而示现人间,所以鸾生修众,不可有执他教为「外道」与「邪教」之想法,把持住自己,修习人道伦理之事,便是修行。就是世俗的所谓一贯道、先天大道.........之信众,只要能忠于政府,孝亲父母,修人伦之事,一概可称为同修,则社会可致详和之气,「外道」、「邪教」有何差别乎?!

二十二、问:宗教信仰,五花八门,杂乱无以适从,身为修道人,如何自持呢?

老母曰:宗教之事,自纯而杂,自古以来,便是如此,只是现代人,好逞小聪明,傲慢自大,于是乎越分越激烈,其实大道无为,顺自然本性尔,浊世众生,不明此理,自创门派,虔信之士,何从何适呢?此亦是老母担忧之处也。

修道人,自修天真心法,先求自己尽心于人伦五常之事,不必刻意与人辩道,道理是会愈讲愈不知道的呀!由起居小事,行持慈悲助人之心,便是现世菩萨。

今旨造释疑宝卷,即是由书中阐明修心法则,莫执五教之偏,把修道道场,放在家里,由心中找到主持之人,这个人奉行天真自然之本性,不向外求缘,从人性的冲击中,打开一条大道,这便是宗教的秘密,天真心法主人了!

故曰:五教皆有理是焉,大道却是五教源。

若因教派闹意气,则是信教迷中迷。

二十三、问:修道与国家有何关系?

老母曰:修道,是修「忠贞」与「仁恕」之道,五伦,首条便是「君臣守忠」之道,故身受国恩,而能今世修行,必报国家护翼之忱,所以说:「宗教,乃是以忠为之教」也。

修道人,若是做出败坏国家的行为,已失「忠贞体国」之道本,如何能够成道乎!乃叛道之徒也。

自古以来,只有爱国忠贞成为「神职」,未有祸国殃民、汉奸之辈,登上神榜。

偈曰:国家是道修行好,忠恕称雄英灵傲。

天地正气配文华,山川水秀锺明高。

二十四、问:追思祖先之道?

老母曰:祖先,乃是子孙所以留于焉之根源,忘了祖先,便是迷失了自己,这种人将是天下间的行尸走兽。

中土;来自中华之中-黄河流域也!即黄魂所居之处,家中神祖牌,亦表示五行中的土格,以示不忘本。祖先灵牌,是中土文化的象征,其来有自,渊源已有五千年了,今人无知,亦有烧毁祖宗牌位者,须知灵牌易烧难返,祖先绕火而哭号,天怒人怨,因果成熟,将有大事之变,观之哉!观之哉!崇洋是现代人的新潮,寻「根」更是刻不容缓的工作,提倡祭祖,其意义深远!

故,后人礼拜先灵,须不可忘了「黄魂」,有是种,没有根的人,是随附而生,游移不定,思想不贞,容易反复无情的呀!慎之!慎思!

二十五、问:拜神拜佛有其道乎?

老母曰:神仙佛陀,其修行的目的,乃是为了启示后人,令追思效法,不是要后世众生,刻像礼拜,争取香火,世人无知,以为拜神,便是得天保佑,能够消灾解厄、万事如意了!

灾厄,皆是因果得来,前世种下的「因」,故须明白前后因缘关系,才能不迷惑于拜拜之意义,今世能礼忏拜佛,令生虔诚恭敬之心,则后世必能得到,消灾解厄之报应。

所以现世求报,消灾化厄,只有努力行功布德神前忏过,自然大厄化小,大劫可活,并不是到处拜拜,见庙必献香油火,才能得天之佑的呀!

有些神坛,办理「消灾改厄」之工作,是为了贪取信众之「奉献金」,这种作法是很不对的行为。灾厄唯有自己可改,别人何德何能,代转因果定律呢?

以后见神像,三香奉祀,应该是「少求多做」、「少言多想」、「三思己过」,自然心正神清,可以逢凶化吉。

二十六、问:修道人必须吃素吗?

老母曰:素心之人,即有素食之实,凡人吃素,若不因慈悲发心,则无修心之意,只可谓之不食荤而已。

吃素的原因何在?

一、乃是因为慈悲不杀之故。

二、因发愿持斋,愿力护持之故。

三、明了天地万物因果关系,四生六道,莫不是亲朋好友,食畜生肉,犹如吃亲友人肉,故不敢开荤也。

四、保持灵体清莹、气顺神清、思想纯精,乃因为无众生肉债之故。

五、现代人怕血管硬化、血脂肪太多,而改荤持素。

六、因信仰宗教,戒律所定,不得不从,而持斋。

济公持斋,以素变荤,外示世人,破持斋之迷是何原因?

吃素;本是天地之间一大美好之事,奈何有无明众生,外现斋像,内心肉行,乃其未了悟,「斋」之真意,以为吃素菜便是持斋,世俗人心好名,吃素是不著名相,却还有不少了为了吃素而着相,以为清高于人。

吃素的人;必须是明白吃素的意义才是真素。

一、要有慈悲之心,观想众生沦为鱼肉之苦。生杀不绝,轮回不息,何时了缘。

二、持素,不必固执素食之相,随缘方便,有如六祖之「锅边菜」,才可以打开引人入道方便之门也。

三、素菜,不可刻意加上「豆鸡」「豆鸭」......之动物名称,而丧失「斋食」真意。

所以吃素,若是不加上「慈悲观想」,效佛修心,并不谓「持斋」,而只是「素食者」而已。

修道人,既然明白「持斋」的道理,就须先由「戒杀」牲品为下手的功夫,进而清素餐食,再则了悟「戒杀慈悲,心悟入斋」的真意。老母所言;并非一定原则,须要依「因缘」、「业识」、「方便」为权变。

这是怎么个说法呢?

例如:欲度荤食众生,必也权宜入荤,渐而导化,自然人人可亲,能转迷成智,此乃因办道设想,含「慈悲普渡」真心,故食荤不成荤,乃「心斋」也,所以肉食入口,自然甘露洗净,顷刻化成「清素」矣!

又西藏地区,畜牧发达,吃素成为富人奢想,身为修道之士,岂可因此特别「享受」,所以怀抱慈悲之心,杀牲食肉,默祷往生,乃因畜牲奉道之故,使大众修士,得以成道,此并不谓「杀生」,而是因护道而亡,若是修众得有道果,则如此牲魂亦随而往生,此与祭孔之古意,有稳合焉。

释迦劝人戒杀生,却有一世,下生兔身,投身虎口,以救其饥饿之危,难道是犯杀戒了吗?非也,此乃慈悲应化尔。

又于国难当前,敌人进侵,英勇战士,执枪以击之,杀敌无数,是否也是「杀生」乎?

此不谓之杀生,而是护国保民也,亦是「慈悲」之转变呀!因为国亡必有大杀戮,道场必沦为鬼域,这时候的「戒杀」以及日常行持之慈悲心,已变成保家护民的「菩提行」了,枪弹出口,想到的只有「国家」「社稷」「救百姓」「护道场」,故不可与「杀人犯」相等视之。

所以说;修道人,必须抓着中心信念,多领悟修行的真正道理,不要死读经典,惑于文字,而成为「迷信」之人。

修道人,是「活动」而「进取」,有思想、有抱负,不是听一句学一句,死硬不通之人,必须是开发经典之中的真正内涵,才能与圣贤仙佛相互灵通,取彼心为我心,则修道不为名相所制,成为真正自由自在之真人。

二十七、问:修道人必须归依何种教派吗?

老母曰:天地间,只有一种教,就是大道之教,五教法相,乃应化方便,并不可以加以分割,搞得现在天下大乱。

故修道人,以「理」为教,奉「圣贤」为师,习先贤圣王之道为修行心法,归依教派,不为教义所惑,才是修道人本色也。

今日降此宝卷,即是为有心修行的人而设想,故众修不论何门何派,但记老母之言:

教派有别人为迁,无为大道心法炼。

五教应化皆是缘,同源道一水火牵。

经典出世自昔时,现代修行嫌落伍。

不着文字破迷蒙,了悟经中启悟新。

二十八、问:修道人是必须避免婚姻吗?

老母曰:修道人,是不可以逃避婚姻的,缘份来到,逃都逃不了,依照自然因果律,不可免强自己,但顺因缘,就可以的呀!有缘则聚,无缘则散,夫妻结合,有若阴阳相配,与修道并不违背。

家庭之中,芝麻小事,烦琐杂事,皆是修道助缘,乃今世消业障,了因缘的大好机会,所以老母,把道场设在「家里」,就是这个地方,最容易试炼修道人的本性,因为外表上的虚伪,在此地是毫无作用,内心所感,用亲情之考,一试便知,假也假不了,天眼如电,天耳如雷,何能遁隐呢!

二十九、问:修道的平常生活态度如何?

老母曰:修道人,是用平常心,行平常之事,于生活上并不特殊,遇到难题,心里不忧不惧,宽宏大量,谈笑之中,问题便解决圆满,乃是因为他宁愿为了顾全大局,而牺牲小我,也因为,他能无私容忍,道义结交也。

快乐是人之所好,痛苦是人之所恶,可是他却认为快乐以及痛苦,是由外缘影响,由心里反应出来的感受,所以他是「外缘动乱,心中不动」,心里面主人,有若泰山盘石一般,指挥千军万马,毫不杂乱,笃定安祥,而万事就绪。

所以,「平常心」就是「道心」,把握其「常」,行持不乱,自然幽雅,不因外物而喜,不因外事而忧,时机到来,就当仁不让,时机未至,则虚怀若谷,食衣住行,适中就便,工作勤奋,取财有道,风花雪月,不闻不问,有闲之时,乃是「静定安虑得悟性,开卷有益学圣贤」,就有道而正焉,如此而已,希望众修效学也。

无极元始地母大天尊 降

天有天道循流定,地有地道规矩方。

天地无私气量宏,人道效学法地昌。

「天」为人衣,「地」为人床;顺天知地,人道可立,人类只知听天由命,竟不知顺地知性之妙。

天地交泰,才能供给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动力,就以人体来说明,其性灵由天而生,其肉质却是因地而成,故为人不可忘记天地养育之恩,更不可以为了自私,而破坏天地间的自然法则,现代科学发达,人为逆天,毒素遍地,染得天地腐臭腥膻,震动天地两司,如此下去,必然天有「换气清浊」之举,地有「耕翻除秽」之意,吾怜众生颇不乏善根之人,故降文与杨笔论「地道」真理,期能唤醒地上生活的原灵,早日回头,共登善域,吾自有「净土」,可供善众乐居也!

庚申年一月初十日 降文于彰化八卦山天真堂

一、问:何谓「天、人、地三道」之理?

地母曰:天、人、地三道,乃是顺大道而行,天道至大至至公,养育人类,毫不偏私的,供应人类赖以生存的种种元素,可是人类却为了无穷的欲望,污染天空,放射卫星,太空争霸,把清净空气,变得又黑又臭,而卫星、宇宙飞船之发达,也逐渐扰乱天体轨道的安定。

地道,滋生万物,以利民食,提供土地,安顿民居,生长药草,治疗众生疾苦,山川水泽,莫不是皆为天下众生而设,可是无知多欲的人类,却喜欢争地占土,你攻我打,把完整土地,变成制造火药的场所,工业污染,毒遍大地众生,山川河泽,私心垦发,全不尧得保存自然景象,若是有德于众生,而加以利用,才是地尽其利,吾必欣喜,但是;人类太自大、自私,只要财利可图,动辄烧山阻泽,只为了图利,却无形中伤了几千万之生灵,可怕呀!可怕!

今日吾来说明的是天地皆能尽其道,而人类并不能尽做人之道-「人道」。如此长久以往,「天气」接不通「人气」,「人气」远离「地气」,将有「人道」之大乱,因果成熟,天地搭桥,人道不及之处,自然灾厄难逃,慎之!慎之!

天、人、地,本是一气呵成,长久以来,都是一脉相通,只是人类造孽,才会发生短路,阴地、阳天,人不通电,终会有绝缘之时,电阻太强,两极相斥,火光迸发,焦黑一片,即是共业之时也。

二、问:地气与天气如何交泰?

地母曰:宇宙;混沌之时,本来是没所谓天、地之别,到了中间一点迅动,引开阴阳两气,而五行定位,各行其道,而其互相之间,并不中断,隐隐乎!

有主宰联系其中,调和规矩,因而共生而不乱,虽各有司职,也休戚相关,这种无形灵力的安排者,就是「道」的化身。

地气属阴,天气属阳,人居其中,是阴阳合成,人偏阴体,好机诈之事,必归地气所辖,沦为地狱,人若知修行,好行善举,正气加被,则阳气旺盛,必升而飞扬,乃归天道。所以说,人类是天、地两气的精英,成仙成佛,多加强阳明正气,变鬼成邪,都是阴险小人。天气经人气而交地气,三才稳固,即是交泰,此时因人气流通之故,天清地和,万物有如阳春,处处呈现祥和之气。

若是人类恶气太多,阴气太重,阳天之气与地气交接,轰然一响,必有火花,此火花乃是为了消除多余之阴气,此多余之阴气,即是人类所作,恶人招感而形成的呀!

故地母劝人为善,多吸收阳气,才可以避免成为「火花」中的牺牲品呀!

三、问:何以现世人类不重地德,不追念地恩?

地母曰:空气,来得容易,便不值一毛,土地住得太方便了,便不重视土地所带给人类的恩典,现在地价上涨,很多重视土地,为什么呢?

其实,他们所以认为土地重要,是因为买卖有价,并不是想报恩,而是想发财呀!到底说来,还是「利益」较为实际。地为人类所居,又长养食物,供给众生,不求报、不求利益,为是养出端正善良的人类,而现在地母不但得不到人类的追思,除了容纳人体排泄物之外,还要忍受毒辣臭秽的工业废料。

土地,须要耕耘才会清新,作物始能长得肥大,现在,地球己受污染,亦须好好整理一番,当然是从最脏乱的地方下手呀!

地母劝众修,先犁好自己的心田,帮助清理四周围的污秽,自然可以不必动用犁头啦!

四、问:现代人因地价上涨而致富的很多,所谓「地主」,是真拥有土地?还虚假执有?

地母曰:土地无价,属天下人所共成,划分区域,只不过是为了居住方便而已,现在世界人口增多,才有争夺土地的战斗。因此土地增值,与地母无关,是人类由利益观点而造成的。

人身乃(地、水、火、风)四大构成,生而地长,死亦归土,是土地拥有人呢?还是人拥有土地呢?聪明人,一想便知,不必地母多谈!

偈曰:空空来世空空去,无常所拘岂有地。

在地致富不思恩,死后梦醒奈何依。

五、问:何以地母大天尊,少人供奉?

地母曰:老身,不求香火供奉,只希望众修能明白地母之德,地是公正无私,能容宽大,是不因人类造业,而改变四时季候,偶而发生震动,即是示警于人类,是有原故的呀!

若是有人要礼拜本尊,须先礼敬天地恩情,应知五谷来之不易,追思世上饥民饿孚,故不可浪费宝贵粮食,本尊示现人间,只是为了阐明地德之理,要众生效法「无私容忍,施予不求回报」之德,为了气数关系,老身还是一再的劝众生-修身为善!

「善」字顶头上,光芒所至,逢凶化吉也。

六、问:地球是地母所辖的一部份,是不是呢?

地母曰:宇宙之中,地球何止一个,是千亿个,而不能尽数!

人类所居之地,亦是本尊所辖,由于星光暗淡,地母忧愁,故降文于兹,希望人人醒悟,赶快回头,善路有光,将可避祸。

偈曰:星聚会互辉映,地球光芒暗晦藏。

天地不交有火花,人类共业阴阳炼。

七、问:「地理」以及「风水」与现世子孙有何关系?

地母曰:现在谈「地理」与「风水」之说,并不是时候,天地将有磁场的大改变,善恶将有明确分判之期,是福是祸,全靠自己打算,有处处吃香之人,亦不少反胜为败之徒,正负倒悬,贫富互变,天火地水,吞云吐雾,善者忙中有路,恶者计算有误,天窗大开,地府亦迎,阴阳有别,喜乐分明,人世无他!多行善事,红光满面,光光相引,羔羊出迷。

偈曰:三七乾坤山水兑,雷火风动草木偃。

红旗赤白光明王,天机明悟中有意。

八、问:台疆宝岛五谷丰收,家畜繁盛,可是外国;如越南、高棉、印度......地区还有饿死之人,甚至于到了吃人肉的地步,但是反观宝岛众生相,靡费粮食,餐厅林立,桌桌佳肴,食不过半,很是浪费,如果长此以往,将有何种报应呢?

地母曰:宝岛,是受地母所宠爱的!

这是因为本土居众,有善气,而感应福报之故也。

可是最近几年,恶气有急速增加之现象,有意与善气争胜,这种现象就是众生享乐太多,不惜五谷,滥宰生灵,以致于阴恶之气,弥盖天空,遮住道光宝气也。

有福反而是助长恶缘,地球渐启战祸,地母不希望众生感染此种恶气,知福惜福才对呀!

伏义八卦祖师 降

有文徒,叩问,天地之卦象,吾本是不说,奈何气机迅变,天有不测风云,故以简单指示机运也。

※国民之卦-- 天地否,此乃小人所势,君主被斥之意。

※社会之卦-- 山火贲,趋向浮华而掩盖其丑之谓。

※商场之卦-- 火水未济,沉着自有收获。

※国际现势-- 泽火革也。

此乃是今年猴年之卦象,众生应保持冷静,多往修行道路而走,不可以放荡而不知醒悟。

宝岛终是宝岛,希望众修,维持它的道气,才能永存不堕!

本堂文衡圣帝 登台

今日来谈谈出刊、助印善书有何功德?

何以谓之善书?就是以忠孝为原则,而能启发人心,使观是书,而领悟天地间的道理,于日常生活奉行伦常之事,为达到挽救不良社会风气之著作,皆是善书也!

现在仙佛倒驾慈航,飞鸾著作,为了是什么?乃是为辅化教育之不足,端正社会上不好的习俗,阐教五伦新义,故皆可谓鸾着之善书!

现代人不比古时,国民教育普及,文盲已经很少见了,善书流通之处,都能造成一股修善之清流,其助印之功德,亦传布渊远,救人性灵,有甚于一世间救人之命,此何说?因为性灵开悟,可超拔万世元神,而医人之病,亦不过是一世之功。

教会人士,开医院,不只是救疾病之苦,最主要的,还是传福音之布道,这才是着眼之处呀!

故有偈曰:一世劝人行于口,百世化人修以书。

印赠修功乐善居,天真劝世感心舒。

所以说,最好的救人方法?不妨是先救他的「命」,再救他的「灵」,即是先济急周贫,然后导之修善,才是真正完美之事。传布善书鸾意,可以救人「心病」,心病除,百病消,是救世根本法门也!

无量传布,便有无限功德,此善书可贵之处也!

玉虚童子 降

上苍著作此本释疑宝卷,就是希望修道人,能明白何以谓之修道,修道的意义是什么?所发源的动机在何处?并不是要各位求灵动之事,访神秘修行之奥,而是由生活之中,领会真正合理的修行方法,印证修道心法也。

庚申年一月十一日 降跋于八卦山天真堂

无极至尊王母娘娘 降

此部书出世,乃为了明确,告诉众信,修道原则,亦正是三曹拟定之真章也。

故众生观是书,应该广传鸾昔,协同道修,合群办道,以救时急。

若是修道魔乱,不能静定元神,乃是业障深重之故。

有财力者,不妨多方助印此宝卷,无财功者,更宜宣讲,只要是精进有恒,其无极灵光焕发,消冤还债,超拔亡灵,吉神相随,护法常持,逢凶化吉,消灾解厄,智慧启悟,可明七世之惑矣!

庚申年一月廿五日 降文八卦山天真堂

释迦牟尼佛 降

庚申年五月初一日

佛学的理论是不能离开事实,所以六祖坛经:「菩提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就是说:要觉悟真正的佛法,绝不是捕风追影,在虚幻不实的经义中可以求证明道也,必须用人事牵系之暴乱动摇当中,磨炼真性。

佛众出家,亦必得,体念这一点,不要存有隐姓埋名,不理世尘的观念,若是这样,则天地养这种人何用,与行尸走兽何异,更如何能发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大愿呢?

吾佛,教人戒杀生,乃是佛眼观察众生,无有高下,大至人命,小至蚂蚁,皆不得故意杀害。但是,此中有大原则在也,佛陀主张杀一人而安天下,或杀一救多人时,在所不戒,反而是,应杀不杀,假仁假义,姑息养奸,造成大患,小慈而生大祸害,亦是不明佛法、戒杀真意。

此时,应杀者杀之,不但无罪,而有大功。但是,佛教开杀,应有原则性焉。

一、该杀或被杀,不得有怨敌之心,而须有护法、济世之想。

二、对该杀之人或生物,有怜悯同情心,可怜他们为业障,五蕴蒙蔽良知,枉入邪道,为免其多造杀业,入无间地狱之故,令其身死,现在杀他,其实是度脱他,今天恐其一再堕落,又无法劝他悔改,不得以杀止之。

三、今日开杀戒,是为了解救广大的生命财产,以及百姓道场的安危也,虽杀人不乐,亦毅然杀之。

瑜珈论菩萨戒本有云:

「如是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我宁杀彼堕入地狱,终不令其无间业成,受无量苦;如是思惟,以怜愍心,而断彼命。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所以,今天吾佛降下此文,并非佛教主杀,而是修行、信佛、拜佛,应该明白事情的因果关系,了解戒杀真正意义。

反攻??乃是正义与邪魔的战争、真理与鬼魅之斗法,三?主义合乎天、地、人三才正气,将是世界之引导,大同盛世的南针,若是暴寇交攻,眼见不救,道场沦亡,逃避弃国,是地狱种子,极乐佛境,是不会为这种人开门的呀!

况且,以业力观宝岛之众,善良百姓居多,道气光灿,与大陆混浊黑气相比,白光已透万层黑,众修更应拿出修行人,爱国忠勇本色,为大道而反?,为苍生而杀敌也!

本书完

注:庚申年为19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