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法界玄镜
唐 澄观述
华严法界玄镜卷上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余覃思大经薄修此观。罗其旨趣已在疏文。恐堕业于深经。少赞演兹玄要。精诚之者时一发扬。数子恳求叩余一阐。咸言注想访友寻源。或学或传遍求众释。积岁疑滞今方焕焉。夕惕勤勤愿释深旨。顾以西垂之岁。风烛难期。恐妙观之沦湑。使枝辞之乱辙。乃顺诚请略析幽微。名法界玄镜。冀将来道友。见古贤之深衷矣。
观曰。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略有三重。终南山释法顺俗姓杜氏。
释曰。大等六字所依之经。略无经字。法界观下能依之观。今先略释经名。大方广者。一切如来所证法也。佛华严者。契合法界能证人也。法分体相用。人有因果。大者体大也。则深法界。诸佛众生之心体也。旷包如空湛寂常住强称为大。故经云。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即大义也。方广者。相用周遍即体之相。相德之法无边即相之用。业用广而无尽。三无障碍举一全收。圣智所缘为所证之法界也。佛者果也。万德圆明。华喻因也。众行荣曜。严通能所。而有二重。一华因能严。佛果所严。以十度因成十身果。无行不备。无德不圆。二华为能严。大方广者则所严也。严体相用成佛三德。称体而严显真常德。如相而严辩修成德。依用修严成大用德。遍严如德成德无边之华严也。故一总题有体相用。人有因果。人法双题。法喻齐举。一经三大皆大方广。五周因果并佛华严。一题七字各有十义。今当略释。大十义者。则七字皆大。一大者体大。法界常遍故。二方者相大。性德无际故。三广者用大。称体用周故。四佛者果大。十身皆悉遍法界故。五华者因大。普贤行愿自体遍故。六严者智大。佛智如空能为严故。七经者教大。竭海墨不能书一句故。八者义大。上六字所证皆称性故。九者境大。总斯七字普以众生为所缘故。十者业大。以斯教旨横遍竖穷无休息故。具十无尽故称大也。方广十义者。如体之相称体之用。即十方法十大用也。佛十义者。一大者法身。佛以法为身。佛身充满于法界故。二方者。智身智如法故。三广者。具于二身。一者化身。一身普周为无量故。二者意生身。一多随意无不周故。佛者含五六身。一菩提身。觉树道成故。二者威势身。初成正觉映菩萨故。华者。含七八身。七福德身。三世所行众福。大海因不可尽故。八者愿身。毗卢愿因周法界故。严者。第九相好庄严身。十莲华藏相好严故。经者。第十力持身。舍利圆音声教无尽故。则经七字皆成佛也。华严十义者。以十度华严。于十身为严不同即十严故。略无经字。十义亦略。是摄是贯是常是法。并可知也。无尽教海不出七字。故依此教以成观门。修法界观门略有三重者。略标纲要。修之一字总贯一题止观。熏修习学造诣也。言法界者。一经之玄宗。总以缘起法界不思议为宗故。然法界之相要唯有三。然总具四种。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今是后三其事法界历别难陈。一一事相。皆可成观故略不明。总为三观所依体。其事略有十对。一教义。二理事。三境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体用。八人法。九逆顺。十感应。随一一事皆为三观所依之正体。其制作人名德行因缘。具如传记。
观曰。真空观第一。理事无碍观第二。周遍含容观第三。
释曰。此列三名。真空则理法界二如本名。三则事事无碍法界。言真空者。非断灭空。非离色空。即有明空。亦无空相。故名真空。如文具之。二理事无碍者。理无形相全在相中。互夺存亡故云无碍。亦如文具。三周遍含容者。事本相碍大小等殊。理本包遍如空无碍。以理融事全事如理。乃至尘毛皆具包遍。此二相望成于十门亦如下说。然事法名界。界则分义。无尽差别之分齐。故理法名界。界即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无碍法界具性分义。不坏事理而无碍。故第四法界亦具二义。性融于事。一一事法不坏其相。如性融通重重无尽故。
观曰。第一真空观法。于中略作四句十门。
释曰。此标章也。前二各四。加第三四故为十门。
观曰。一会色归空观。二明空即色观。三空色无碍观。四泯绝无寄观。
释曰。此列名也。
观曰。就初门中为四。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色不即断空故。不是空也。以色举体是真空也。故云以即空故。良由即是真空故非断空也。是故言由是空故不是空也。
释曰。四观皆有三段。谓标释结。然准下文前三以法拣情。第四正显法理拣情。三句标名则同释义则异。今先总明三句所拣。所拣有三。一拣即离。二拣乱意。三拣形显。初中就通相说三句皆拣。即离从多分说。初句明空不离色。以拣离色。次句明空不即色。以拣太即。第三句双明不即不离。拣具即离。由拣三情故。第四句显其正理。第二拣乱意者。谓宝性论。明地前菩萨有三种空乱意。以不了知真如来藏。生死涅槃二际平等执三种空。一谓断灭故空。初句拣之。二取色外空。第三句拣之。三者谓空为有。第二句拣之。既拣三种不正之空故。第四句说真空也。第三拣形显者。有云。第一句形色体空非断空。第二句显色无体自性空。第三句空无形显一体空。第四句色空不二俱空空。解曰。此第三义乍观有理。以见第二有青黄言。谓为显色。第一第三无青黄言。便为形色故。为此释细详有违。何者一三。何以不言形色长短等耶。第二何以遍言显色耶。何以形色拣非断灭显色。不得拣断灭耶。第二显色何以得言青黄之相。非即真空之理形色。何以不得言长短方圆非真空耶。故第三释非为惬。当但拣前二足显真空。而文第二遍言青黄非真空者。显色明相。相显著故。又形色是假。显色是实。实色即空。例假形色亦即空矣。是知三句皆含形显二皆即空。次正释文。今初。第一句有三。初标。次何以下释。此拣离色明空及断灭空。言离色者。空在色外。色外复二。一对色明空。如墙处不空墙外是空。此第三句拣二灭色明空。谓如穿井除土出空要须灭色。今正拣此。故中论云。先有而后无。是即为断灭。然外道二乘皆有断灭。外道断灭归于太虚。二乘断灭归于涅槃。故肇公云。大幻莫若于有身。故灭身以归无劳。勤莫先于有智。故绝智以沦虚。又云。智为杂毒。形为桎梏。故灰身灭智拨丧无余。若谓入灭同于太虚全同外道。故楞伽云。若心体灭不异外道断见戏论故。今文云不即断空。次以色举体下。释上以即空。故三良由下结成。于中先约义结。由即真空故非断灭。后是故下。结成标名。
观曰。二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青黄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故云不即空。然青黄无体。莫不皆空故云即空。良以青黄无体之空非即青黄。故云不即空也。
释曰。亦标释结。释中拣二妄情。一拣太即。以闻色空不知性空。便执色相以为真空。故须拣之。故云青黄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此唯拣凡也。小不计色为即空故。次然青黄下。明亦非离相有性。要即青黄无体为真空耳。由此义故则似双拣。亦拣小乘。然是举法双拣情。后明不离是举法耳。二亦用上文以拣乱意。三种空中以空为有。彼谓别有一物是于空体。故今拣之。故十地经云。有不二不尽此一句经。拣三乱意空。以有拣断灭空。以不二拣异色明空。以不尽拣空为有。不谓有体尽灭。今当不尽。谓空若是物则有尽灭。若有尽灭则有生起。今法空相不生不灭。岂有有耶。故般若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等。又青黄之相尚非真空。要须无性。岂得以空而为有耶。三良以下结成。举其无体之空。结非色相。明空非有岂得色耶。
观曰。三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空中无色故不即空。会色无体故是即空。良由会色归空。空中必无有色。是故由色空故色非空也。上三句以法拣情讫。
释曰。此中文二。先释当句。后结前三。前中亦三。初标。次释。释中先双拣即离。以空中无色故色不即空。以离色无礼故空不离色。不即不离方为真空。二拣乱意异色明空。彼执色外有空与色为异。如前对色明空。今明空中尚无有色。何得有空与色相对。又会色无体故说即空。岂于色外有空对色。古人云。色去不留空。空非有边住也。三良由下。结成上义。以下即空结上不即空也。特由会色为空。安得空中有色。二上三下总结三门。
观曰。四色即是空。何以故。凡是色法必不异真空。以诸色法必无性故。是故色即是故。如色空既尔。一切法亦然思之。
释曰。此中有二。先正显真空之义后结例诸法。前中亦三。初标。次释。以色从缘必无性故者。依他无性即真空圆成。三是故下结。既非灭色异色。不即不离故即真空。空非色相无遍计矣。缘生无性即依他无性。无性真理即是圆成。故此真空该彻性相。二如色空既尔下。结例诸法。上之四门但明色空。色即法相之首。五蕴之初故。诸经论凡说一义。皆先约色故。大般若等。从色已上种智已还八十余科。皆将色例。今此亦尔例一切法。若略收法不出上之十对所依体事无不即空。皆须以法拣情。显即事归理。
观曰。第二明空即色观。于中亦作四门。
释曰。此总标也。然此四门总相但翻上四。亦前三句以法拣情。第四句正显法理。就拣情中。翻前色空义则大同。取文小异。亦标语则同。释义有别。今先总拣。亦有三义。一拣即离。二拣乱意。三拣形显。今初第一句明真空不离前色。第二句明真空非即色相。第三句明真空双非即色离色。第二拣三乱意者。第一句明断空非是实色。第二句明相有非真空。即拣相有。第三句明所依非能依。即拣能依。其第三义拣形显者。有云。第一句明非断空不碍形色。第二句明自性空不碍显色。第三句明一体空俱不碍形显。第四句明俱空空不碍二空色。解曰。前会色归空观。第三拣义既违正理。今虽列之以对前文亦不取也。次正释文四句亦各有三。后二复加有二。
观曰。一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断空不即是色。故云非色。真空必不异色。故云即色。要由真空即色。故令断空不即色也。
释曰。此门亦三。初标二释。释上二句。初句明断空非真色。对前色即空中实色非断空。下句明真空不异色。对前不离色明空。虽含即离。下句则是举正上句是所拣情情谓离色。二拣乱意者。拣断空非实色。对前会色归空观。实色非断空。三要由真空下。结成以下句举正结上句。是所拣情。
观曰。二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以空理非青黄故。云空不即色。然非青黄之真空。必不异青黄故。是故言空即色。要由不异青黄故。不即青黄故言空即色不即色也。
释曰。此亦有三。初标。释中先拣即离。明真空非即色相。云空不即色。正拣太即。对前会色归空中。色相非真空。后然非青黄之理。必不异青黄者。明不即色之空亦非全在色外对前亦非离相有性。二拣乱意者。拣谓空为有。既空理非青黄岂是有耶。对前真空不是相有。三要由下结。举不异之正结前太即之情。
观曰。三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空是所依非能依故。不即色也。必与能依作所依故。即是色也。良由是所依故不即色。是所依故即是色。是故言由不即色故即是色也。上三句亦以法拣情讫。
释曰。就文亦二。先释此句。后结上三句。前中亦三。初标。释中双拣即离可知。但前约空中无色拣。此约能依非所依拣。次下当知。然正反前应云色中无空。故今不云尔者。空中无色有理有文。色中无空文理俱绝。以空中无色。由事即理。理绝相故色必有空。无空之色非实故。故不反上。别就能所依以释其义。二拣乱意者。唯取下句必与能依为所依。故拣于异空之色。对前异色明空。三良由下结。以一所依双结不即不离。意云。既是所依之空。必非能依之色。故云不即色。二既是色之所依。非余所依故不离色也。结离乱意者。既必与能依之色而为所依。明色非空外。对前空非色外也。二上三句下。总结三门义如前说。
观曰。四空即是色。何以故。凡是真空必不异色。以是法无我理非断灭故。是故空即是色。如空色既尔。一切法皆然思之。
释曰。此门亦二。先释第四。后结例诸法。今初亦三。初标。二释。言以是法无我理等者。出所以也。无我即空以是法空。即法无我故空是色。三是故空即是色者。结此门也。二如空色下结。例举上四门。空即是色。则例此空是一切法。况不是十对所依耶。
观曰。第三色空无碍观者。谓色举体不异空。全是尽色之空故。即色不尽而空现。空举体不异色。全是尽空之色故。即空即色而空不隐也。是故菩萨观色无不见空。观空莫非见色。无障无碍为一味法。思之可见。
释曰。此观有三。谓标释结。二谓色下释。释相云。全是尽色之空者。有本无尽色之三字。但云全是空故耳。而释义亦通。以不对下文理非全现故。今依有本释。然色是有中之别称。通是空有二门耳。空有各有二义。空二义者。谓空非空。有二义者。谓有非有。空中言空者。以空必尽有故。言非空者亦无空相故。又不碍有故。有中言有者。有必尽空故。非有者有相离故。又不碍空故。今明色空无碍中。初明色不碍空。取空上尽色之义。次明空不碍色。取色上尽空之义。其不相碍即是举体全是之义。其离空有相义。在第四泯绝门中。然今文中色空之上各有三句。皆初句标无碍。下句出无碍相。色中出相。言色不尽而空现者。以色不碍空故色不尽也。即是尽色之空故而空现也。空中出相。云即空即色而空不隐者。以空不碍色故空即色也。而是尽色之空故空不隐也。若总相言但色举体。即空即色不尽。以即空故空便现也。空上亦然。以空举体为色故。空即色既即是空。空不隐也。若依此释前无三字义理亦通。则应后句减却尽空之三字。今依有本。三是故下结成无碍。亦是前明所观。此正明能观故。云菩萨见色等。
观曰。第四泯绝无寄观者。谓此所观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法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语亦不受。迥绝无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谓行境。何以故。以生心动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
释曰。此第四观大分为二。先正释第四。后对前三观会释成总。今即初也。文中三。初标名。二谓此下释相。三何以下征结。此中大意。但拂迹现圆。若细释者。然色空相望乃有多义。一融。二谛义。初会色归空。明俗即故真。二明空即色。显真即是俗。三色空无碍明二谛双现。四泯绝无寄明二谛俱泯。若约三谛。初即真谛。二即俗谛。后一即中道第一义谛。若约三观初即空观。二即假观。三四即中道观。三即双照明中。四即双遮明中。虽有三观意。明三观融通为真空耳。二者色空相望总有四句。取文小异。初会色归空观中四句。前三句明色不异空。第四句明色即是空。第二明空即色观中四句。前三句明空不异色第四句明空即是色。第三观明但合前二今第四句。拂四句相。现真空相不生不灭。乃至无智亦无得真空观备矣。若约三观。就心经意。色不异空明俗不异真。空不异色明真不异俗。色空相即明是中道。即上四句为空假中之三观也。与今义同。取文小异耳。三者色空相望总有三义。一相成义。二无碍义。三相害义。广如第二理事无碍观中。今文含有三。前二相即亦相成义。第三色空无碍观。正明无碍义。今第四观。即相害义。相害俱泯故。虽有此三意。俱显于真空义耳。若别消文者。不可言即色不即色者。拂前第二。明空即色观。不可言即色者。正拂第四句。不可言不即色者。亦拂前三句。以空非空故。无可言即色不即色。又理本绝言故。约观即心冥真极故。方成妙色观耳。次云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者。拂第一会色归空观。不可言即空。正拂第四句。不可言不即空。亦拂前三句。以色亦即非色。无可言即空不即空。故即事同理故。理本绝言故。心冥真极无心即故。方成即空观耳。又上会色归空无增益谤。明意即色无损减谤。色空无碍无双。非戏论谤。今无可相即。无相违谤。四谤既无。百非斯绝故迥绝无寄。又云。一切法皆不可者结例总拂。言结例者。非独色法成其三观。并皆拂之。受想行识万化之法皆同前色。言总拂者。总拂前三会色归空观等皆不可也。亦无四句可绝。三观可拂故。不可亦不可。言此语亦不受者。若受不可说言是则有受。有受则有念。有念者。皆是心言之迹故。迥绝无寄二边既离。中道不存心境两亡。亡绝无寄般若现矣。若生心动念皆不会理。言语道断故言不及。心行处灭故解不到。言是谓行境者。结成上行。然有二意。一者上是行家之境。今心与境冥。智与神会。亡言虚怀。冥心遗智。方诣兹境。明唯行能到非解境故。二者即上心智契合即是真行。行即是境行分齐故。三何以下反释成行。
观曰。又前四句中。初二句八门皆拣情显解。第三句一门解终趣行。此第四句一门正成行体。若不洞明前解。无以蹑成此行。若不解此行法绝于前解无以成其正解。若守解不舍。无以入兹正行。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绝也。
释曰。此即第二总结四门。然上第四门唯结当门成行。今总结四门。然云上二句八门者。则句大门小前总标中亦云四句十门。皆句大门小。上结中云上三句以法拣情。此第四句一门是则门句互通。应合门大句小。义既互通此随文释。于中三句。初正分解行二。若不洞明下。反显相资。如目足相资。于中初以解成行。次若不解下。绝解成解。后若守下。舍解成行。三是故下。结成二相。总成真空绝相观也。则内外并冥。缘观俱寂也。
观曰。理事无碍观第二。
释曰。即理事无碍法界也。
观曰。但理事镕融存亡逆顺通有十门。
释曰。此观文三。初总标。二别释。三结劝。今则初也。即总显观名。具为十门。本就前色空观中。亦即事理不得此名者。有四义故。一虽有色事为成空理。色空无碍为真空故。二理但明空。未显真如之妙有故。三泯绝无寄。亡事理故。四不广显无碍之相。无为而为无相而相。诸事与理炳现无碍双融相故。为上四义故。不得名至此独受。是以今标。具下十门无碍之根镕融。是总该下十门。似如洪炉铸众像。故镕谓镕冶。即初销义。融谓融和。即终成一义。以理镕事。事与理和二而不二。十门无碍其义同故。又此二理事镕融。别当相遍。相遍互融故。次存即九十。真理非事。事法非理。二相存故。亡即七八。真理即事。事法即理。废己同他。各自泯故。逆即五六。真理夺事。理逆事也。事能隐理。事逆理故。顺即三四。依理成事理顺事也。事能显理事顺理也。故此二句总摄十门。方为事理无碍之义成第二观。然事理无碍方是所观观之于心即名能观。此观别说观事俗观。观理真观。观事理无碍成中道观。又观事兼悲。观理是智。此二无碍。即悲智相导成无住行。亦即假空中道观耳。
观曰。一理遍于事门。谓能遍之理性无分限。所遍之事分位差别。一一事中理皆全遍非是分遍。何以故。以彼真理不可分故。是故一一纤尘皆摄无边真理无不圆足。
释曰。此第一门。然下十门应即为十以释二意。便总料拣故分五对。第一理事相遍对。第二理事相成对。第三理事相害对。第四理事相即对。第五理事相非对。亦名不即对。然此五对皆先明理。尊于理故。又皆相望。一三五七九以理望事。二四六八十以事望理。初对为二。先正释。二料拣。前中二门。即分为二。今初也。文中有三。初标名。二谓能遍下。释事理相性空。真理一相无相。故不可分则无分限。事约缘起故分位万差。三一一事中下。释其遍相理非事外。故要遍事。经云。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故。次何以下。释全遍所由。谓要全遍者。若不全遍理可分故。非如浮云遍满虚空随方可分故。是故下。别指一事显其遍相。以尘含理显理全遍。
观曰。二事遍于理门。谓能遍之事是有分限。所遍之理要无分限。此有分限之事。于无分限之理。全同非分同。何以故。以事无体还如理故。是故一尘不坏而遍法界也。如一尘。一切法亦然思之。
释曰。文亦有三。初标。二谓能遍下。示能所相。三此有分下。明遍理之相。于中初正明。以全同名遍。次何以下。释同所以。有分之事全如理故。若不遍同事有别体。次是故下。结示遍相。后如一尘下。例一切法。此对为下四对之本。由相遍故。有相成等。
观曰。此全遍门超情难见。非世喻能况。
释曰。第三料拣上二门也。于中三。初标难喻。二寄喻别显。三问答解释。今初也。言难见者。以道理深故。有本云。离见离见即超情义耳言。难见者容。有见理故下。寄喻以明难。言世喻难喻耳。言难喻者。事理相殊而互相遍。理遍事故无相全在相中。事遍理故一尘便无涯分。一尘既无涯分。何有法之当情。无相全在相中。至理何曾悬远。即相无相五目难睹。其容全理之事。世法何能为喻。故经云。譬如法界遍一切。不可见取为一切。又云。三界有无一切法。不能与此为譬喻。显下海喻亦分喻耳。
观曰。如全大海在一波中而海非小。如一小波匝于大海而波非大。同时全遍于诸波而海非异。俱时各匝于大海而波非一。又大海全遍一波时。不妨举体全遍于诸波。一波全匝大海时。诸波亦各全匝。互不相碍思之。
释曰。第二寄喻以明也。既无可喻而举喻者。借其分喻通其玄意。令诸达识因小见大亡言领旨。文有三重无碍。初以大海对一波明大小无碍。此举喻上事理相遍二义竟也。文但举喻略无法合。若总相合以海喻理。以波喻事。配文可解。然意犹难见。大海何得全在一波。以海无二故。一理何得全在于一事。以理无二故。一波何以全匝大海。以同海故。一尘何以全遍于理。事同理故。一同时全遍下。以一海对诸波明一异无碍。约法。即一理对于诸事。以辩无碍。又上即非大非小。此即非一非异。其一异等相至下问答自明所以。三又大海全遍一波下。以大海双对一波诸波。互望齐遍无碍。约法。即以一理。对一事多事。相望齐遍无碍。
观曰。问理既全体遍一尘。何故非小。既不同尘而小。何得说为全体遍于一尘。又一尘全匝于理性。何故非大。若不同理而广大。何得全遍于理性。既成矛盾。义极相违。
释曰。第三问答解释。双释法喻而其文中但就法说。例使晓喻。上喻之中文有三节。今但合为两重问答。一问牒大小而答兼一异。二对前第三以大海双对一波诸波互望齐遍无碍为问。前中先问后答。今初问也。文中二。先以理望事问。约喻。即前大海全在一波。而海非小故云理既全体遍等。即以遍难小既不同尘而小下。以非小难遍二。又一尘全匝下。约事望理难。先以一尘难大。次云若不同理而广大下。以非广难遍。约喻。即前一波全遍于大海而波非大。既成矛盾下。结难。矛者[金*(穴/囚/?)]也。盾者排也。昔人双卖二事。叹盾即云。矛刺不入。叹矛即云。能穿十重之盾。买者云。我买汝矛还刺汝盾。岂不伤哉。意明二语互相违。
观曰。答理事相望各非一异。故得全收而不坏本位。
释曰。此下答中二。先双标。后双释。今即初也。上问但问大小。今正答一异兼于大小。由于理事二法相望。故云各非一异。
观曰。先理望事有其四句。一真理与事非异故。真理全体在一事中。二真理与事非一故。理性恒无边际。三以非一即是非异故。无边理性全在一尘。四以非异即是非一故。一尘理性无有分限。
释曰。此释理望事。四句中。前二正明遍尘非小之相。初句遍尘。第二句非小。其三四二句遍酬其难。难意云。遍尘非小二义相违。何得互通。今第三句明大理遍在一尘。第四句明虽遍非小。其无分限则非小也。即双答遍尘难。非小及非小难遍一尘难。虽两假但一相遍耳。
华严法界玄镜卷上
华严法界玄镜卷下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观曰。次以事望理亦有四句者。一事法与理非异故。一尘全匝于理性。二事法与理非一故。不坏于一尘。三以非一即非异故。一小尘匝无边真理。四以非异即非一故。匝无边理而尘不大。思之。
释曰。答事望理。即答前一尘遍理何故非大等。亦初二句正明遍理非大之相。初句一尘遍理。第二句明其非大。亦三四句正答相违之难。亦第三句明一小尘遍于大理。亦第四句虽遍于理而尘不大。但明事理非一非异。两义难通。
观曰。问无边理性全遍一尘时。外诸事处。为有理性。为无理性。若尘外有理。则非全体遍一尘。若尘外无理。则非全体遍一切事。义甚相违。
释曰。此下第二番对。前以大海双对一波诸波。互望齐遍无碍之喻而为问答。今此问也。彼前喻云。又大海全遍一波时。不妨举体全遍于诸波一波。全遍大海时。诸波亦各全遍互不相碍。文中先正问。后答。若尘外有下。结成妨难。若约喻问应云。大海全遍一波时。余诸波处。为有大海。为无大海。若波外有海。则非全体遍一波。若波外无海。则非全体遍一切波。对难文可知。
观曰。答以一理性融故。多事无碍故。故得全在内而全在外。无障无碍。是故各有四句。
释曰。此下答中文则双标二门。一理性融故。标约理四句。多事无碍故。标约事四句。余可知。
观曰。先就理四句者。一以理性全体在一切事中时。不碍全体在一尘处。是故在外即在内。二全体在一尘中时。不碍全体在余事处。是故在内即在外。三以无二之性。各全在一切中故。是故亦在内亦在外。四以无二之性非一切故。是故非内非外。前三句明与一切法非异。此之一句明与一切法非一。良为非一非异故。内外无碍。
释曰。此就理中文一先正明。后结与碍。今初。即答前无边理性。全遍一尘时。外诸事处。为有理性。为无理性。今第二句正答明余处有。即释喻中大海全遍一波时。不妨举体全遍于诸波。其第一句。兼明在一切中时。亦全在一尘。前略无问。若为问者。应云理性全在诸法时。为全在一尘不。今此明全在一尘。以遍一切岂拣一尘。第三句明其总遍内外。此是恒理故亦无问。若问应云为齐遍不。第四句双非。亦非遍义。故不为问。义理无妨故。具出四句。后前三下。结成无碍。亦酬前结难义甚相违之言。内外无碍。故不相违。
观曰。次就事四句者。一一事全匝于理时。不碍一切事法亦全匝。是故在内即在外。二一切事法各匝于理时。不碍一尘亦全匝。是故在外即在内。三以诸事法同时各匝故。是故全在内亦全在外。无有障碍。四以诸事法各不坏故。彼此相望非内亦非外。思之。
释曰。此约事四句。前问所无。今影出之。前喻却有喻云一波全匝大海时。诸波亦各全匝互不相碍。先举一波以望于海故。是就事四句故。前标云多事无碍故。若别为问者。应问云一事遍于理时。余事亦遍理不。若亦遍者。则理有重重。若不遍者。多事则不如理。故今答云多事如理同理。而遍则无重重。何以故。理无二故。但事同理即无分限。故云遍耳。于中第一句一事遍不碍多事遍。第二句多事遍不碍一事遍。第三句诸法同时遍。第四句一多之相历然。问理望于事在一事为在内。在多事为在外。今事望理。以何为内外邪。答亦以一事为内。多事为外。若尔何异前门理望于事。答前门先举理遍于事。名理望事。今门先举事遍于理。名事望理。故分二门本意。但问多事遍理。一事遍不。前门答之。又问一事遍理。多事遍不。故用此门答之通相。皆以事为内外故。前门中但有一重之问。即第一句一事全遍理故在内。不碍一一亦遍理。故即在外。以其一多皆即理故。故云全遍非有多理与事遍也。故第四句云彼此相望非内非外。以前约理。第四但以性非一切。居然非内非外。今此约事望理。理无内外。何有非一非异。故言既不坏相。要须一事之中非是一切。一切事中非是一故。方成第四。故须彼此相望非内非外。已释第一相遍对竟。
观曰。三依理成事门。谓事无别体要因真理而得成立。以诸缘起皆无自性故。由无性理事方成故。如波揽水以成动。水望于波能成立故。依如来藏得有诸法。当知亦尔。思之。
释曰。此下第二相成对。然下八门皆先标名。后谓字下解释。下更不料拣。就此对中。先明理望于事即第三门。先正释。后以诸下。出所以。所以有二。一由无性故。二真如随缘故。而文有三。初明由无性成。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大品云。若诸法不空。则无道无果。二如波下喻。喻有二义。一上喻无性。由水不守水自性故而能成波。二下喻。真如随缘成故。谓若无水则无有波。若无真如依何法成。三依如来藏下。合于上喻真如随缘。即胜鬘经云。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有真如。谓若无真如将何合妄而成生死。以一切法离于真心无自体故。其如来藏即生死门之真如也。故问明品文殊难云。心性是一。云何见有种种差别。觉首答云。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则是真如随缘答。
观曰。四事能显理门。谓由事揽理故。则事虚而理。实以事虚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现。如由波相虚令水体露现。当知此中道理亦尔。思之。
释曰。此第四门事望理也。文有法喻合。今释之。然蹑前门成。谓无第三则离理有事。今第四门何能显理。如离水无波。波起现水。既揽理成故能现理。以法从缘则无性故。况从无性理而成于事。事必无性故从缘无性。即是圆成。夜摩偈云。分别此诸蕴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灭此是无生义。由蕴之事方显性空。性空即是无生真理。又须弥偈云。了知一切法自性无所有。如是解法性。则见卢舍那一切法事也。无所有即真理也。
观曰。五以理夺事门。谓事既揽理成。遂令事相皆尽。唯一真理平等显现。以离真理外无片事可得故。如水夺波波无不尽。此则水存已坏波令尽。
释曰。此下第三相害对。言相害者。形夺两亡故。今此第五。理望于事故理夺事。文有法喻。亦揽第三成此第五。以全将理而为事故。事本尽矣。先正释。后以离真下。出其所以。真外无事故则夺事也。如揽水为波。波唯是湿波自虚矣。故出现品云。设一切众生于一念中悉成正觉。与不成正觉亦无有异。何以故。菩提无相无非相故。物物无相斯理显现。生佛两亡。
观曰。六事能隐理门。谓真理随缘成诸事法。然此事法既违于理。遂令事显。理不显也。如水成波动显静隐。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故众生现时法身不现也。
释曰。此事望理也。文分为三。初正释。亦由第三门成。以全理成事。事有形相。理无形相故。事覆理故。然此事法既违于理故隐也。有本云。既匝于理不及违也。次喻显取静为水隐义明故。三经云下。引证。即法身经下当更释财首。亦云世间所言论。一切是分别未曾有一法。得入于法性者事隐理故。
观曰。七真理即事门。谓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无我理故。事必依理。理虚无体故。是故此理举体皆事方为真理。如水即波无动。而非湿故即水是波。思之。
释曰。此下第四相即对也。前明隐夺。事隐于理而理不亡。理夺于事而事犹存。虽言夺事皆尽。而意在彼事相虚。非无彼事也。今明相即。废己同他。各唯一耳。今第七门。理望于事亦有法喻。法中先略释。后以是法无我下。出所以。若是但空出于事外。则不即事。今以即法为无我理。离于事外有何理耶。故理虚无体全将事法。本来虚寂为真理耳。喻中无动而非湿以事即理。意明全将湿为动。故理即事耳。
观曰。八事法即理门。谓缘起事法必无自性。无自性故举体即真。故说众生即如不待灭也。如波动相举体即水。故无异相也。
释曰。事望理也。亦有法喻。中论曰。若法从缘生是则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无自性者是真理也。故事即理。故说众生即如下。闇引净名。净名弥勒章云。一切众生皆如也。又云。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应灭度。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真如相不复更灭。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触事而真。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举喻可知。是即第八众生寂灭即是法身。第七法身随缘名曰众生。众生法身体一名异。从本已来未曾动静。亦无隐显。以名异故。有互相即。有互隐夺。以一体故。得互相即。得互隐显。由此相即真俗二谛曾不相违。夜摩偈云。如金与金色展转无差别。法非法亦然。体性无有异。理即事故虽空不断。事即理故虽有不常。理即事故无智外如。为智所入事即理故。无如外智能证于如。
观曰。九真理非事门。谓即事之理而非是事。以真妄异故。实非虚故。所依非能依故。如即波之水非波。以动湿异故。
释曰。此下第五相非对也。即双存义。若不双存无可相成。相即隐夺等。此门则随缘。非有之法身。恒不异事而显现。后门则寂灭。非无之众生。恒不异真而成立。谓于此门理望于事。而有三对。一是真。二是实。三是所依。即显第十门。是妄。是虚。是能依故。
观曰。十事法非理门。谓全理之事。事恒非理性相异故。能依非所依故。是故举体全理。而事相宛然。如全水之波。波恒非水。以动义非湿故。
释曰。此第十门。事望于理。但有二对。一明事是于相则影出。第九理是于性都有四对。二能依所依不异前门。文并可知。若依此对二谛跱立。即于谛常自二七八。即于解常自一五六。则二而不二。三四则不二而二。由初一对。则令前义皆得相成。
观曰。此上十义同一缘起。约理望事。则有成有坏。有即有离。事望于理。有显有隐。有一有异。逆顺自在无障无碍。同时顿起深思令观明现。是谓理事圆融无碍观。
释曰。第三结劝。于中二。先结束前义。后劝修成观。前中先总标。若阙一义非真缘起。后约理下。别收十门以成八字。然一三五七九理望于事。二四六八十事望于理。先理望于事有成者。第三依理成事门。有坏者。第五真理夺事门。有即者。第七真理即事门。有离者。第九真理非事门。事望理中有显者。第四事能显理门。有隐者。第六事能隐理门。有一者。第八事法即理门。有异者。第十事法非理门。然成坏等就功能说。言有成者。理能成事非理自成。余七亦然。则一一门皆有事理无碍之义。故云约理望事等。不会相遍者。有三义故。一是总相后八。依此相遍而得成故。二者相遍无别异相。非如成坏隐显等殊故。三者大同相即相即摄故。言逆顺自在者。理事相望各二顺二逆。三成七即理顺事也。四显八即事顺理也。五夺九非理逆理也。六隐十非事逆理也。其相遍言亦是顺也。欲成即成。欲坏即坏。欲显即显。欲隐即隐等故云自在。成不碍坏。坏不碍成等故云无碍。正成之时。即坏时等故曰同时。五对无前后故云顿起。又上四对。理望于事。但有成等而无显等。事望于理。但有显等而无成等。事从理成故。可许言成理非新有。故但可言显事。成必灭故得言坏。真理常住伹可言隐理。无形相故但可即事。事有万差可与理冥。故得云一理。绝诸相故云离事。事有差异故云异相。上约义别有此不同。统而收之但成五对。五中前四明事理不离。后一明事理不即。不即不离方为缘起相。又五对之中共有三义。成显一对。是理事相作义。夺隐不即此之二对。即是事理相违义。相遍相即二对。是事理不相碍义。又由相遍故有相作。有相作故有于相即。由相违故有于不即。又若无不即则无可即乃至相遍。由相遍故四对皆成。故说真空妙有各有四义。约理望事有真空四义。一废己成他义。即依理成事门。二泯他显己义。即真理夺事门。三自他俱存义。即真理非事门。四自他俱泯义。即真理即事门。由其相即故得互泯。又由初及三。有理遍事门。以自存故举体成他。故遍他也。后约事望理有妙有四义。一显他自尽义。即事能显理门。二自显隐他义。即事能隐理门。三自他俱存义。即事法非理门。四自他俱泯义。即事法即理门。又由初及三。有即事遍于理门。以自存故而能显他故遍他耳。故约有存亡无碍。真空隐显自在故。故逆顺自在无障无碍。二深思下。劝修成观学而不思同无所得。体达于心。即凡成圣矣。
观曰。周遍含容观第三。
释曰。即事事无碍法界也。
观曰。事如理融遍摄无碍。交参自在。略辩十门。
释曰。此观有三。初总标举数。二别显观相。三结劝修行。今则初也。即总名之意。以事事无碍。若唯约事则彼此相碍。若唯约理则无可相碍。今以理融事。事则无碍。故云事如理融。然理含万有无可同喻。略如虚空。虚空中略取二义。一普遍一切色非色处。即周遍义。二理含无外。无有一法出虚空故。即含容。义理亦如空。具于二义无不遍故。无不包故。即事如理乃至纤尘亦能包遍。故云事如理融遍摄无碍。摄即含容义。无碍二义。一偏不碍摄。二摄不碍遍故。事事能摄能遍。等皆无碍。其交参自。在亦遍十门。
观曰。一理如事门。谓事法既虚。相无不尽。理性真实体无不现。是则事无别事。即全理为事。是故菩萨虽复看事即是观理。然说此事为不即理。
释曰。此下十门展转相生。然事理相如大同前门相遍门也。即为总意能成下八。比二犹兼理事无碍。有此二故。得有事事无碍之义。属事事摄。而有本云。理如事现。事如理遍。乍观释文多遍现义细寻成局。但有遍现阙余义故。遍现二字诸本多无。无则义宽。今依无本。今理如事者。如事之现。如事之局。如事差别。如事大小一多等。故后门事如于理。非但如理遍亦如于理。无相无碍非内外等。又若有遍现。亦似事理。无碍观中事理相遍故。无遍现于义为正。十门皆先标名。后解释。今初理如事中。先正释。既以事虚理实理体现。是则真理如事之虚。以虚名为实体。虚即是实名无别事。次是故菩萨下。以人证成由见事实。是故见事即是见理。后然说此事下。不坏相故。若坏于相理何所如。是则真理。如事相大小。
观曰。二事如理门。谓诸事法与理非异故。事随理而圆遍。遂令一尘普遍法界。法界全体遍诸法时。此一微尘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中如一微尘。一切事法亦尔。
释曰。据初释文。似但明遍义。遍是理之别称。相无分限故。既一微尘举体。全在一切法中。亦如理之不可分也。文中先出所因。由不异理故。由第一门理如事故。遂得此门事全如理。言圆遍者。无分故圆体周故偏。次遂令下。别示遍相。谓遍理法界。从法界全体下。明坏遍事。由尘如理故遍诸事。次如一尘下。举微尘例诸事。即事事皆遍。斯则事事重重无碍矣。
观曰。三事含理事无碍门。谓诸事法与理非一故。存本一事而能广容。如一微尘其相不大。而能容摄无边法界。由刹等诸法既不离法界。是故俱在一尘中现如一尘一切法亦尔。此事理融通非一非异故。总有四句。一一中一。二一切中一。三一中一切。四一切中一切。各有所由思之。
释曰。文有三。一正释。二结例。三融通。今初。由上一事含于理故。余一切事与所含理体不异故。随所含理皆在一事中。而言与理非一者。前门与理非异。同理而遍。此门亦是如理。而含则亦不异。由不坏一相方有能含。对前非异故言非一。下通局中则显第二亦不坏相。如一微尘其相下。出事含相。二如一尘下。结例。三此事理下。融通就广。容门有此四句。此中能含所含不出一多。交络成四为能含边。皆具与理非一非异义。由非一故有体为能含。由非异故有用。方能含为所含边。但约与理非异义耳。如初一中一者。上一不坏相故。有能含体而与下一理非异。故便能包含下一。而下一由与上一理非异故。随所含理在。上一中。以离理无事故。二一切中一者。以一切不坏相故。有能含体与下之一理不异故。能含于下一。下之一与上一切理不异故。随下自一之理在上一切中。三一中一切者。由一不坏相故。得为能含而与下一切理不异故。能含一切所含一切与上一理不异。故随自一切之理在上一中。四一切中一切者。由上一切不坏相故。有能含体与下一切理非异故含下一切。下之一切与上一切理非异故。随下一切之理。在上一切之中。是故结云各有所由。前第二门是广遍义。此第三门是含容义。已具此观之总名矣。此下之七门。并皆不离广遍含容之二义也。
观曰。四通局无碍门。谓诸事法与理非一即非异。故令此事法不离一处。即全遍十方一切尘内。由非异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动。一位即远即近。即遍即住。无障无碍。
释曰。此门重释第二。第二俱遍今不坏相有不遍义遍即是通。不遍是局。文中与理非一故局。非异故通。即远下结遍即是通。住则是局。
观曰。五广陕无碍门。谓诸事法与理非一即非异故。不坏一尘而能广容十方刹海。由非异即非一故。广容十方法界。而微尘不大。是则一尘之事。即广即陕。即大即小。无障无碍。
释曰。此重释第三门。三明如理包含。今由与理有非一义。不坏陕相而能广容。文中非一故陕非异故广。先明非一即非异。故明不坏。广容下句反上。是则一尘下结。
观曰。六遍容无碍门。谓此一尘望于一切。由普遍即是广容故。遍在一切中时。即复还摄彼一切法。全住自一中。又由广容即是普遍故。令此一尘还即遍在自内一切差别法中。是故此一尘。自遍他时。即他遍自。能容能入。同时遍摄无碍。思之。
释曰。此门正合前四五二门。兼合二三。以四五二门释二三故。广容普遍不相离。故名中遍即普遍。容即广容。释文中。先标。次释。后结。今初。以一望多有遍容义。以有彼多可得遍故。此一能容。若多望一即无遍容。以所望之一无可言遍。能望之多而容于一。不可得言为广容故。次由普遍下。释有二对。初遍即是容。唯一遍一容。后又由下。容即是遍。亦是一容一遍。前中遍即是容者。一遍多时。还摄所遍之多。在我一内。犹如一镜遍九镜时。还摄九镜在一镜内。后容即是遍法约反上。谓如一镜容多镜时。能容之一镜。却遍所容多镜影中。故云还遍自内一切差别法中。是故下结。可知。
观曰。七摄入无碍门。谓彼一切望于一法。以入他即是摄他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时。即令彼一还复在自一切之内。同时无碍。又由摄。他即是入他故。一法全在一切中时。还令一切恒在一内。同时无碍思之。
释曰。释相之中。先标。后释。今初。但约以多望一能摄。即前能容入。即前遍而前一为能遍。有多可遍。今入但入于一。不得言遍。前门有多可容故得言容。今一无多可容故但云摄。次以入他即是摄他故。下别释其相。亦有二对。前对多为能入。故还摄所入之一。在能入多中。如九镜入于一镜。还摄所入一镜。在能入多镜之中。后对但反前多能入。为多能摄耳。谓多摄一时。多为能摄。一为所摄。而多即能入。故还将此多。入于所摄一法之中。如九镜为能摄。还将九镜入所摄一镜之中。然上二对能入能摄。皆是于多即摄即入。名摄入无碍。而一但为所摄所入。不得能摄能入之名。至第八门方有能摄能入耳。后同时无碍者结也。结上多能入时。即为能摄。故云同时。
观曰。八交涉无碍门。谓一法望一切。有摄有入。通有四句。谓一摄一切一入一切。一切摄一一切入一。一摄一法一入一法。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切。同时交参无碍。有本后二句入在头。
释曰。释文亦三。初标所依。次释。三结。初中但一望多。有摄有入。次通有四句下释。以一望一切故一在初。然第六门。亦一望多。但有容遍二句而无摄入。第七门但多望一。有摄有入亦唯二句。今第八门。虽一望一切。而一与多俱为能摄能入。得交涉名。又交涉者。前第七门多能摄一。即多亦为能入。今第八门。多摄于一。所摄之一亦能摄多故。能摄之多却为所摄。故入一中得交涉名。既一之与多俱为能摄能入便有四句。虽似八句二二合故。故但四句。四句皆具摄之。与入第一句云。一摄一切一入一切者。谓上句一为能摄一切为所摄。而所摄一切。亦得为能摄。即上能摄之一。却为所摄故。上之一却入一切之中故。云一入一切。第二句云。一切摄一一切入一者。上句一切为。能摄一为所摄。而所摄一亦为能摄。故上之一。切却为所摄云一切入一。此句但反上第一句耳。三即以一望他一。四即第三句中。一切复望别一切。以其四句为能摄边。同理之包为能入边。同理之遍故。又四句皆由与理非一非异故。由与理非一。有一多体可为摄入。由与理非异便能摄入。若以十镜为喻。一镜为一。九镜为多。谓初句云。一摄一切一入一切者。应云一镜摄九镜。一镜入九镜。谓上一镜为能摄。则九镜为所摄。而所摄九镜亦为能摄故。上能摄之一镜。却入九镜之中。云一镜入九镜。下三例然。第二句云一切摄一一切入一者。应云九镜摄一镜。九镜入一镜。谓上九镜为能摄。则一镜是所摄。以所摄一镜亦为能摄故。上能摄之九镜。却入所摄一镜中。云九镜入一镜。第三句一摄一法一入一法者。应云一镜摄一镜一镜入一镜。谓第一一镜摄第二一镜。第一一镜亦入第二一镜。第四句云。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切者。应言十镜各摄于九镜。十镜皆入于九镜。而所入所摄但云九镜者。留一为摄入故。言有本云后二句入在头者。云一入一法一摄一法。一切入一切一切摄一切。以不例前故。依现本四句。皆摄在初。
观曰。九相在无碍门。谓一切望一亦有入有摄。亦有四句。谓摄一入一。摄一切入一。摄一入一切。摄一切入一切。同时交参无障无碍。
释曰。初标名。云相在者。自己摄法入他法中。他又摄法在我己中。故云相在。至下句中当见。释中亦三。谓标释结。标云。一切望一者。一切在初正反第八。二亦有四句下释。释四句中。上标既云一切望一则有四句。四句之首皆合有一切之言以为能摄。今并略耳。但取所摄所入以成四句。然此四句与前全异。如前一摄一法一入一法。但明自一随对他一。自一摄他一时。亦入他一耳。今则不然。谓第一句云摄一入一者。此谓一切随摄一法将入一法。约十镜说。总以九镜为能摄。第一句者。九镜摄第一。一镜入第二一镜之中。二摄一切入一者。谓九镜皆摄九镜入一镜中。三摄一入一切者。九镜各摄一镜遍入九镜之中。四摄一切入一切者。九镜皆摄九镜各入九镜之中摄。将随一入彼一中。复摄彼一在此多中等故名相在。约法一一作者。且约诸佛望众生说。总以诸佛为一切是能摄。众生为所摄所入。第一句者。诸佛摄一众生入一众生中。二者诸佛摄一切众生入一众生中。三者诸佛身摄一众生。入一切众生身毛中。四者诸佛各摄一切众生。入一切众生中。余法相望一多皆尔。三同时下。总结。由此互摄互在故。有帝网重重之义。问此一切望一。皆一切在初。则一望一切。何不四句皆一在初。答若但一在初唯有两句。谓一摄一切一入一切为一句。一摄一法一入一法为两句耳。今由相涉第二句一切。是前所摄为能摄故。第三句互一相对。第四句唯一切对故。成四句耳。故不得四句皆一在初。然正义如前。更有一意。如摄一入一。谓一切正摄一时。即能入一等。若尔何异第八。第八一摄一一入一者。一入所摄一中。今趣举一其一皆入。以正同理广容。即同理普遍故。若尔何异第七。第七但有二句。亦自入所摄一中故。此中一切正摄一亦入。余一亦入一切等故。若约十镜作者。一镜为一。九镜为一切。一者九镜摄一镜。九镜亦能入一镜。二者九镜摄九镜。九镜入一镜。三者九镜摄一镜。九镜即入九镜。四者九镜摄九镜。九镜亦即入九镜。为摄一切入一切。虽通此释今不取之。亦有云。前第八门是复四句。一摄一一入一。两句方成一句故。今一摄一者。但摄其一入我一中。二但摄一切入我一中等。若尔但有一摄句耳。亦无入义故不取之。
观曰。十普融无碍门。谓一切及一普皆同时。更互相望一一具前两重四句。普融无碍准前思之。
释曰。此第十门总融。前九近且收三。第八门一望一切。第九门一切望一。今具此二。以一望一切。有第八门四句。以一切望一。有第九门四句。其第七门虽不具四句。而是一切摄一中收故。近收三。言总收九者。九门不出一多故。由其初门理如事故。一可为多。由第二门事如理故多可为一。二四如理之遍。三五如理之包。二即二而不二。四即不二而二。以不坏相故。三即非广而广。五即广即非广。亦以不坏相故。六即双含一多容遍无碍。七便摄入自在。八含一多交涉。九含摄入自在。十即融成一致故。第十门即同时具足相应门。九即因陀罗网境界门。由第八交涉互为能所。有隐显门。其第七门相即相入门。五即广陕门。四不离一处。即遍有相即门。三事含理事故。有微细门。六具相即广陕二门。前三总成诸门事理相如。故有钝杂门随十为首。有主伴门显。于时中有十世门故。初心究竟摄多劫于刹那。信满道圆一念该于佛地。以诸法皆尔故。有托事门。是故十玄亦自此出。
观曰。令圆明显现。称行境界无障无碍。深思之。令现在前也。
释曰。第三结劝修学。谓若圆明在心。依解生行行起解绝。虽绝而现解行双融。修而无修。非唯周遍一门。实亦三观齐致。无心体极无间常行。何障不消。何法能碍。斯观显现圣远乎哉。体之则神矣。体非权小圣亦难思矣。故初生王宫贵极臣佐。离此成观安造兹玄。余久深玄籍注想华严。此之一观久而究尽。不镜方寸虚负性灵。故名法界玄镜。时已从心之岁矣。本文结云华严法亦玄一卷(有本无玄字今依有本也)。今夹本文在内。别题云华严法界玄镜。
华严法界玄镜卷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