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摄大乘论释

  世亲菩萨造 唐 玄奘译

    摄大乘论释卷第一

    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总标纲要分第一

  诸破所知障翳暗  尽其所有如所有

  诸法真俗理影中  妄执竞兴于异见

  斯由永离诸分别  无垢清净智光明

  获得最胜三菩提  惑障并习断常住

  能无功用于十方  随诸有情意所乐

  开示殊胜极广大  三种解脱等方便

  由无分别有大悲  生死涅槃俱不住

  由摄妙慧巧方便  究竟至极自他利

  如是世尊等所觉  等所开示微妙法

  若能于此善修行  必获寂然甘露迹

  诽谤决定没无底  甚久无能大苦海

  学无学僧居道果  普胜一切所余僧

  善逝无垢功德河  真实于中而沐浴

  为世无上良福田  虽复投于微少善

  而便广大如地空  慧者由斯得解脱

  故我至诚身语思  频修无倒归命礼

  轨范诸师今减少  真法正理多浑浊

  皆由聪睿邪慢人  依自寻思失教证

  我师于此非前后  逢事圣者大慈尊

  依止无动出世间  放大法光三摩地

  阐扬妙法流清誉  如日舒光遍十方

  文光无垢最甚深  诸了义经所随顺

  广大句义皆微妙  悉以绮饰自庄严

  能令聪敏者融心  无谄无憍生爱敬

  极难通法慧无滞  不住利养称誉中

  于乐常无染著心  故名决定称自德

  诸贤圣者常亲近  一切世间无不知

  无著名称普皆闻  功德显然同所赞

  无尽辩者等所雨  甘露文义微妙法

  多从彼闻自力微  少受犹如乞雨鸟

  从广决择集少分  以言略释摄大乘

  愿此所作遍饶益  怖于极大文海者

  论曰。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谓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

  释曰。依止何义从何所因而作是说。广博所知深大法性。若离诸佛菩萨威力。谁于此中能造释论。复由何义于此论初说如是事由。若离举阿毗达磨大乘经言。则不了知论是圣教为此义故。又为显经名如言十地经。故说如是阿毗达磨大乘经言。复有余义。为显彼经是圣教故。初说如是阿毗达磨大乘经言。今造此论有所用者。为欲开晓无知者故。为显法门别名故。举阿毗达磨。为显通名故。举经言。为简声闻阿毗达磨复举大乘。由今亦有非圣所说阿毗达磨。如现有人自寻思慧。谓是佛说阿毗达磨。或声闻说或世智造。又言大乘素怛缆者。为欲显示异声闻等。为欲显示菩萨藏摄故。复举其阿毗达磨。又藏摄者。谓入自宗素怛缆藏现灭自惑。毗奈耶藏即大乘中菩萨烦恼。以诸菩萨种种分别为烦恼故。不违最胜阿毗达磨。广大甚深为其相故。

  此中三藏者。一素怛缆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达磨藏。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别故则成二藏。一声闻藏。二菩萨藏。此三及二何缘名藏。由能摄故。谓摄一切所应知义。

  复由何缘建立三藏。由九种缘。谓为对治疑惑立素怛缆藏。若于彼彼义中有疑惑者。即为决定宣说彼彼义故。为对治二边受用立毗奈耶藏。谓遮有罪著欲乐边受用故。及开无罪不自苦边受用故。为对治自见取执立阿毗达磨藏显照诸法无倒相故。又能说三学故立素怛缆藏。能成办增上戒增上心故立毗奈耶藏。谓具尸罗即无悔等。渐次能得三摩地故。能成办增上慧故立阿毗达磨藏。谓能决择无倒义故。又能说法义故立素怛缆藏。能成满法义故立毗奈耶藏。谓为调伏烦恼勤修行者。便于此二能通达故。能于法义决择善巧故立阿毗达磨藏。由此九缘许立三藏。又此皆为解脱生死。此复云何能得解脱。熏觉寂通故得解脱。谓由闻熏习心故。由思觉悟故。由修奢摩他寂静故。由证毗钵舍那通达故。能得解脱。又若略说此素怛缆毗奈耶阿毗达磨藏各有四义。菩萨于此若具了知则能证得一切智性。声闻于此虽但解了一伽他义亦得漏尽。云何此三各有四义。谓能贯穿。依故相故法故义故名素怛缆。此中依者。谓于是处由此为此而有所说。相者。谓世俗谛相胜义谛相。法者。谓蕴界处缘起谛食静虑无量无色解脱胜处遍处菩提分无碍解无诤等。义者。谓随密意。对故数故伏故通故。应知名阿毗达磨。谓阿毗达磨亦名对法。此法对向无住涅槃能说谛菩提分解脱门等故。阿毗达磨亦名数法。于一一法数数宣说训释言词自相共相等无量差别故。阿毗达磨亦名伏法。由此具足论处所等能胜伏他论故。阿毗达磨亦名通法。由此能释通素怛缆义故。犯罪故等起故还净故出离故。应知名毗奈耶。此中犯罪者谓五众罪。等起者。谓无知故放逸故烦恼盛故不尊敬故而犯诸罪。还净者。谓由意乐不由治罚如受律仪。出离者。有七种。一各各相对说悔所犯。二誓受治罚谓授学等。三等有妨害先制学处后由异门还复开许。四别更止息谓僧和合还舍所制。五转依谓苾刍苾刍尼转男女形故舍不共罪。六由真实观谓作殊胜法嗢柁南诸行相观。七由法尔得谓由见谛法尔得无小随小罪。应知毗奈耶复有四义。一补特伽罗故。世尊依彼制所学处。二制立故。谓告曰彼补特伽罗所犯过已大师集僧制所学处。三分别故。谓制学处。已更广解释。先所略说四决择故。谓于此中决判所犯。云何有罪云何无罪。

  今当释本文。薄伽梵前者。显有所敬故无异言。善入大乘者。是由已得陀罗尼等胜功德义。显已得此诸功德故。于义于文能正任持能正开示。如是名菩萨。为何义故说。为显大乘体大故说。所言显者。开发大乘实有大体。依大乘者。依止大乘而起所说。有十相殊胜殊胜语者。谓即由彼十种殊胜所殊胜语。名十相殊胜殊胜语。此殊胜言是差别义。两互相待。如言此义殊胜于彼。又最上义是殊胜义。或是异类。谓义因殊胜故。语果是殊胜。今当说此十种别相。

  论曰。一者所知依殊胜殊胜语。二者所知相殊胜殊胜语。三者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四者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五者彼因果修差别殊胜殊胜语。六者即于如是修差别中增上戒殊胜殊胜语。七者即于此中增上心殊胜殊胜语。八者即于此中增上慧殊胜殊胜语。九者彼果断殊胜殊胜语。十者彼果智殊胜殊胜语。由此所说诸佛世尊契经诸句。显于大乘真是佛语。

  释曰。此中所知依殊胜殊胜语者。所应可知故名所知。所谓杂染清净诸法即三自性。依是因义此所知依即是殊胜故名所知依殊胜。由此殊胜故语殊胜。此依即是阿赖耶识。如是持业释。乃至彼果智殊胜亦尔。谓彼果智即是殊胜故名彼果智殊胜等。所知相者。是所知自性义。所知即是相故名所知相。谓三自性入所知相者。谓于所知相若能入若正入即唯识性。彼入因果者。谓能入彼故名彼入。即是悟入唯识理性。因谓加行时。世间施等波罗蜜多。果谓通达时。出世施等波罗蜜多。彼因果修差别者。即彼因果故名彼因果。即于此中修之差别。修谓数习。即此数习于诸地中展转殊胜故名差别即是十地。即于如是修差别中。增上戒者。谓十地中依戒而学故名增上戒。即诸菩萨所有律仪于诸不善无复作心。增上心者。谓在内心或即依心而学故名增上心。即诸三摩地。增上慧者。谓趣证慧故名增上慧。或依慧而学故名增上慧。即是无分别智。断殊胜者。谓最胜品别自内弃舍烦恼及所知障。即是无住涅槃。智殊胜殊胜语者。谓无障智名智殊胜。彼无分别智有所对治。今此佛智已离一切障及随眠。是名于彼无分别智佛智殊胜。

  论曰。复次云何能显由此所说十处。于声闻乘曾不见说。唯大乘中处处见说。谓阿赖耶识说名所知依体。三种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计所执自性。三圆成实自性。说名所知相体。唯识性说名入所知相体。六波罗蜜多说名彼入因果体。菩萨十地说名彼因果修差别体。菩萨律仪说名此中增上戒体首楞伽摩虚空藏等诸三摩地说名此中增上心体。无分别智说名此中增上慧体。无住涅槃说名彼果断体。三种佛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说名彼果智体。由此所说十处显于大乘异声闻乘。又显最胜世尊但为菩萨宣说。是故应知但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行相殊胜殊胜语。

  释曰。云何能显者。是问何缘义。六波罗蜜多说名彼入因果体者。谓由唯识性入三自性时。世间施等波罗蜜多名清净因。由能引发出世间故。入地已去即彼施等波罗蜜多成出世间。名清净果。菩萨十地说名彼因果修差别体者。谓菩萨十地是前所说波罗蜜多。因果二位修差别性。无分别智说名此中增上慧体者。若诸声闻离四颠倒分别名无分别。若诸菩萨离一切法分别名无分别。二无分别差别如是。无住涅槃说名彼果断体者。谓三学果故名彼果。彼果即断名彼果断。此性名为彼果断体。即是烦恼所知二障断义三种佛身说名彼果智体者彼三学果故名彼果。彼果即智名彼果智。此性名为彼果智体。此中若无自性身应无法身。譬如眼根。若无法身应无受用身。譬如眼识。应知此中所依能依为同法喻。若无受用身。已入大地。诸菩萨众应无受用法乐。若无受用法乐。菩提资粮应不圆满。譬如见色。若无化身胜解行地诸菩萨众。诸声闻等劣胜解者。最初发趣皆不应有是故决定应有三身。显于大乘异声闻乘者。声闻乘中不说此故。又显最胜者。显大乘中此亦最胜。

  论曰。复次云何由此十相殊胜殊胜如来语故。显于大乘真是佛语。遮声闻乘是大乘性。由此十处于声闻乘曾不见说。唯大乘中处处见说。谓此十处是最能引大菩提性。是善成立随顺无违。为能证得一切智智。此中二颂。

  所知依及所知相  彼入因果彼修异

  三学彼果断及智  最上乘摄是殊胜

  此说此余见不见  由此最胜菩提因

  故许大乘真佛语  由说十处故殊胜

  释曰。此复云何谓复显此所说十处。是最能引大菩提性。是善成立随顺无违。是最能引大菩提性者。是大菩提能引因义。是善成立者。谓由正理等量思择如见导师所说道相。言随顺者。谓为证得勤修行时随顺住故。如随导师所说正道随顺而住。言无违者。谓诸地中无障碍因。如随导师所说道中无劫贼等所有障难。或复生死涅槃二种互不相违。复有异门。是最能引大菩提性者。谓此能引无戏论无分别智故。是善成立者。谓与四理不相违故。言随顺者。谓与三量不相违故。言无违者。非先随顺后相违故。如有颂言。

  初任持爱悲  后随顺不善

  非黑白我见  有益亦有损

  为能证得一切智智者。谓于一切法中发生无上无间一切行相智故。善成立等复有余义。谓善成立随顺无违展转标释。云何善成立。谓能随顺故。云何能随顺。谓无违转故。

  论曰。复次云何如是次第说此十处。谓诸菩萨于诸法因要先善已。方于缘起应得善巧。次后于缘所生诸法应善其相。善能远离增益损减二边过故。次后如是善修菩萨应正通达善所取相令从诸障心得解脱。次后通达所知相已。先加行位六波罗蜜多。由证得故应更成满增上意乐得清净故。次后清净意乐所摄六波罗蜜多。于十地中分分差别。应勤修习谓要经三无数大劫。次后于三菩萨所学应令圆满。既圆满已彼果涅槃及与无上正等菩提。应现等证故说十处如是次第。

  释曰。云何如是次第说者。问谓诸菩萨于诸法因要先善已广说。乃至彼果涅槃及与无上正等菩提应现等证故者。答要先了知诸法因已。后于缘起方得善巧。必有因故果得生起非自在等。由此能得因果两智。次后于因所生诸法应了其相。何等为相。谓实无有遍计所执。定执为有名为增益。增益无故损减实有圆成实性。远离如是二边过失故名善巧。次于如是所取诸相。由唯识性应正通达得无障碍。次于随顺入唯识性。世俗所证世间六种波罗蜜多。由胜义故应更证得。是应修作清净增上意乐摄义。次于十地分分差别应勤修习。谓要经三无数大劫。非如声闻极疾三生。勤修对治便证解脱。次后即于如是修中增上戒等。菩萨三学应令圆满。最后于彼学果涅槃。烦恼水断及与无上正等菩提。三种佛身应现等证故。说十处如是次第。

  论曰。又此说中一切大乘皆得究竟。

  释曰。一切大乘齐此究竟。何以故。若欲说缘起即入阿赖耶识摄。若欲说诸相即入三自性摄。若欲说证得即入唯识性摄。若欲说波罗蜜多即入波罗蜜多摄。若欲说诸地即入诸地摄。若欲说诸学即入诸学摄。若欲说断及智即入无住涅槃及三种佛身摄。齐是名为一切佛语。是故但说如此次第。

    摄大乘论释所知依分第二之一

  论曰。此中最初且说所知依。即阿赖耶识。世尊何处说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谓薄伽梵于阿毗达磨大乘经伽他中说。

  无始时来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  及涅槃证得

  释曰。此中能证阿赖耶识。其体定是阿赖耶识。阿笈摩者。谓薄伽梵即初所说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说如是颂。界者谓因。是一切法等所依止。现见世间于金矿等说界名故。由此是因故一切法等所依止因。体即是所依止义。由此有者由一切法等所依有。诸趣者。于生死中所有诸趣。趣者谓异熟果。由此果故或是顽愚喑哑种类。或有势力能了善说恶说法义。或能证得上胜证得。又为烦恼所依止性。由此故有猛利烦恼长时烦恼。如是四种异熟差别所依止故。无有堪能。应知翻此名有堪能。非唯诸趣由此而有。亦由此故证得涅槃。要由有杂染方得涅槃故。

  论曰。即于此中复说颂言。

  由摄藏诸法  一切种子识

  故名阿赖耶  胜者我开示

  释曰。已引阿笈摩证阿赖耶识。是所知依体。复引阿笈摩证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于此颂中由第二句释第一句。胜者即是诸菩萨众。

  论曰。如是且引阿笈摩证复何缘故此识说名阿赖耶识。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为果性故。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因性故。是名说名阿赖耶识。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

  释曰。今训此识阿赖耶名。一切有生者。诸有生类皆名有生。杂染品法者。是遮清净义于中转故名为摄藏。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者。是执取义。

  论曰。复次此识亦名阿陀那识。此中阿笈摩者如解深密经说。

  阿陀那识甚深细  一切种子如瀑流

  我于凡愚不开演  恐彼分别执为我

  释曰。复引解深密经。即此阿笈摩中。佛告广慧菩萨摩诃萨曰。广慧当知。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众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湿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和合增长广大。依二执受。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二者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有色界中具二执受。无色界中不具二种。广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何以故。由此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故。广慧。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此中有识眼及色为缘生眼识。与眼识俱随行。同时同境有分别意识转。有识耳鼻舌身及声香味触为缘生。耳鼻舌身识与耳鼻舌身识俱随行。同时同境有分别意识转。广慧。若于尔时一眼识转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与眼识同所行转。若于尔时二三四五诸识身转。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与五识身同所行转。广慧。譬如大瀑水流。若有一浪生缘现前唯一浪转。若二若多浪生缘现前有多浪转。然此瀑水自类恒流无断无尽。又如善净镜面。若有一影生缘现前唯一影起。若二若多影生缘现前有多影起。非此镜面转变为影。亦无受用减尽可得。如是广慧。由似瀑流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若于尔时有一眼识生缘现前。即于此时一眼识转。若于尔时乃至有五识身生缘现前。即于此时五识身转。广慧如是菩萨虽由法住智为依止为建立故。于心意识秘密善巧。然诸如来不齐于此施设彼为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广慧。若诸菩萨于内各别如实不见阿陀那不见阿陀那识。不见阿赖耶不见阿赖耶识。不见积集不见心。不见眼色及眼识。不见耳声及耳识。不见鼻香及鼻识。不见舌味及舌识。不见身触及身识。不见意法及意识。是名胜义善巧菩萨。如来施设彼为胜义善巧菩萨。广慧。齐此名为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如来齐此施设彼为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此伽他中重显彼义。阿陀那识者。所释异名。甚深细者。难了知故。一切种子如瀑流者。次第转故一切种子刹那展转如瀑水流相续转故。恐彼分别执为我者。一行相转故分别执可得。

  论曰。何缘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执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体取所依故。所以者何。有色诸根由此执受。无有失坏尽寿随转。又于相续正结生时。取彼生故。执受自体。是故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

  释曰。执受一切有色诸根故者。所以者何。有色诸根由此执受。尽寿随转用此为释。谓由眼等有色诸根阿赖耶识所摄受故。非如死身青瘀等位。若至死时此舍离故。彼即便有青瘀等位。是故定知此执受故乃至寿限彼不失坏。一切自体取所依故者。又于相续正结生时取彼生故。执受自体。用此为释。谓由此识是相续识故。于相续正结生时能摄受生一期自体。亦为此识之所摄受。由阿赖耶识中一期自体熏习住故。彼体起故说名彼生。受彼生故名取彼生。由能取故执受自体。以是义故阿赖耶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

  论曰。此亦名心。如世尊说心意识三。此中意有二种第一与作等无间缘所依止性。无间灭识能与意识作生依止。第二染污意与四烦恼恒共相应。一者萨迦耶见。二者我慢。三者我爱。四者无明。此即是识杂染所依。识复由彼第一依生。第二杂染了别境义故。等无间义故思量义故。意成二种。

  释曰。此亦名心者。阿赖耶识即是心体。意识二义差别可得。当知心义亦有差别。显示此故此中与作等无间缘因性。谓无间灭识与意识为因是第一意。由四烦恼常所染污。

  是第二意。此中萨迦耶见者。谓执我性。由此势力便起我慢。恃我我所而自高举。于实无我起有我贪。名为我爱。如是三种无明为因。言无明者。即是无智识。复由彼第一依生。第二杂染者。谓无间灭识说名为意。与将生识容受处所故作生依。第二染污意为杂染所依。以于善心中亦执有我故。了别境义故。等无间义故思量义故。意成二种者。谓于此中由取境义说名为识。由与处义名第一意。由执我等成杂染义名第二意。

  论曰。复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谓此若无不共无明则不得有成过失故。又五同法亦不得有。成过失故。所以者何。以五识身必有眼等俱有依故。又训释词亦不得有成过失故。又无想定与灭尽定差别无有成过失故。谓无想定染意所显非灭尽定。若不尔者此二种定应无差别。又无想天一期生中应无染污成过失故。于中若无我执我慢。又一切时我执现行现可得故。谓善不善无记心中。若不尔者唯不善心彼相应故。有我我所烦恼现行非善无记。是故若立俱有现行。非相应现行无此过失。此中颂曰。

  若不共无明  及与五同法

  训词二定别  无皆成过失

  无想生应无  我执转成过

  我执恒随逐  一切种无有

  杂染意无有  二三成相违

  无此一切处  我执不应有

  真义心当生  常能为障碍

  俱行一切分  谓不共无明

  此意染污故有覆无记性。与四烦恼常共相应如色无色二缠烦恼。是其有覆无记性摄。色无色缠为奢摩他所摄藏故。此意一切时微细随逐故。

  释曰。此文复以余道理成立染污意。何等名为成立道理。谓此若无不共无明即不得有。不共无明。其相云何。谓未生对治能障真智愚。此于五识理不相应。是处无容能为障故。若处有能治此处有所治。亦不得在染污意识此非有者。余惑现行名不成故。若立此烦恼在染污意识。即应毕竟成染污性。云何施等心得成善。与此烦恼恒相应故。若说有意识与善法俱转。此即与彼烦恼相应。是染意识引生能治。不应道理。若说染污意俱转有善心。即此善心引生能治此生彼灭即无过失。又五同法故。所以者何。譬如眼等五识。必有眼等五根为俱有依。如是意识亦应决定有俱有依。又训释词故。所以者何。能思量故说名为意。此训释词何所依止。非彼六识与无间识作所依止。应正道理。已谢灭故。又二定别故。所以者何。若定说有染污意者。无想定中即有此意。余定中无故有差别。若异此者。于二定中第六意识并不行故。应无差别。又无想中生应无我执故。所以者何。若彼位中无染污意。彼一期生应无我执。若尔不应圣所诃厌。既被诃厌。是故定知彼有我执。又我执随故。所以者何。施等位中亦决定有我执随故。此我执随若离无明不应道理。非此无明离所依止。此所依止离染污意无别体故。故定应许有染污意。若不许者有上过失。重显彼故说四伽他若不共无明等。乃至广说。此中不共无明者。谓于一切善不善无记烦恼随烦恼位中。染污意相应俱生无明。彼若无者成大过失。常于苦等障碍智生。是其业用。此即显无业用过失。五同法者。第六意识与五识身有相似法。彼有五根阿赖耶识为俱有依。此亦如是有染污意。阿赖耶识为俱有依。此五同法离染污意决定无有。此则显无自性过失。训词若无成过失者。取所缘相而思量故。无间灭时能取境故。说名为意。过去已灭无所思量。云何当有能思量性。训词无故成大过失。二定别者。灭尽定中无染污意。无想定中有染污意。此若无者。如是二定差别应无。成大过失。又染污意若无有者。无想身中应无我执。非异生者。于相续中暂离我执应正道理。如是诸过离染污意皆定应得。故应定许有染污意。为显此义故复说言无有二等。二者即是不共无明五相似法。三相违者。谓训释词二定差别。无想生中我执恒随离染污意。如是三事皆成相违。无此一切处我执不应有者。离染污意于一切种善等位中。我执恒随不应得有。故应定许有染污意。余文易了不复须释。

  论曰。心体第三若离阿赖耶识无别可得。是故成就阿赖耶识以为心体。由此为种子意及识转。

  释曰。心体第三若离阿赖耶识无别有性。由此为因意及转识皆得生起。见取转识当知亦即取第二意。所以者何。彼将灭时得意名故。

  论曰。何因缘故亦说名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

  释曰。复欲释名故作此问。由种种法者。由各别品类法。熏习种子者。功能差别因。所积集故者。是极积聚一合相义。

  论曰。复次何故声闻乘中不说此心。名阿赖耶识。名阿陀那识。由此深细境所摄故。所以者何。由诸声闻不于一切境智处转。是故于彼虽离此说。然智得成解脱成就。故不为说。若诸菩萨定于一切境智处转。是故为说。若离此智不易证得一切智智。

  释曰。由此深细境所摄者。谓此境界即深细故名深细境。此即深细境界中摄难了知故。非诸声闻为求一切境界智。故正勤修行。唯正希求自义利故。彼由粗浅苦等正智。便能永断烦恼障故。若诸菩萨为利自他求断烦恼及所知障正勤修行。是故为说。

    摄大乘论释卷第一

    摄大乘论释卷第二

    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所知依分第二之二

  论曰。复次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如彼增一阿笈摩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说正法时恭敬摄耳。住求解心法随法行。如来出世如是甚奇希有正法出现世间。于声闻乘如来出现。四德经中由此异门密意。已显阿赖耶识。于大众部阿笈摩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根本识。如树依根。化地部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穷生死蕴。有处有时见色心断。非阿赖耶识中彼种有断。

  释曰。世间众生爱阿赖耶者。是总标句。如其次第复以余句约就现在过去未来三时别释。复有别义。谓于现在爱阿赖耶。于过去时乐阿赖耶。由先世乐阿赖耶故。复于今世欣阿赖耶。由乐由欣阿赖耶故。于未来世喜阿赖耶。法随法行者如教行故。大众部中名根本识。如树依根者。谓根本识为一切识根本因故。譬如树根茎等总因。若离其根茎等无有。阿赖耶识名根本识。当知亦尔。化地部中异门说为穷生死蕴。为释此因说有处等。言有处者。谓无色界无有诸色。言有时者。谓无想等诸定位中无有诸心。非阿赖耶识中彼种有断者。谓阿赖耶识中色心熏习。由此为因色心还有。

  论曰。如是所知依说阿赖耶识为性。阿陀那识为性心为性。阿赖耶为性根本识为性穷生死蕴为性等。由此异门阿赖耶识成大王路。

  释曰。由此异门阿赖耶识成大王路者。是极广义。

  论曰。复有一类。谓心意识义一文异。是义不成。意识两义差别可得。当知心义亦应有异。复有一类。谓薄伽梵所说众生爱阿赖耶。乃至广说。此中五取蕴说名阿赖耶。有余复谓贪俱乐受名阿赖耶。有余复谓萨迦耶见名阿赖耶。此等诸师由教及证愚阿赖耶故作此执。如是安立阿赖耶名。随声闻乘安立道理亦不相应。若不愚者取阿赖耶识安立彼说。阿赖耶名如是安立则为最胜。云何最胜。若五取蕴名阿赖耶。生恶趣中一向苦处最可厌逆。众生一向不起爱乐。于中执藏不应道理。以彼常求速舍离故。若贪俱乐受名阿赖耶。第四静虑以上无有。具彼有情常有厌逆。于中执藏亦不应理。若萨迦耶见名阿赖耶。于此正法中信解无我者。恒有厌逆。于中执藏亦不应理。阿赖耶识内我性摄。虽生恶趣一向苦处。求离苦蕴。然彼恒于阿赖耶识。我爱随缚未尝求离。虽生第四静虑以上于贪俱乐恒有厌逆。然彼恒于阿赖耶识。我爱随缚。虽于此正法信解无我者厌逆我见。然于藏识我爱随缚。是故安立阿赖耶识。名阿赖耶成就最胜。

  释曰。不愚者者。谓诸菩萨彼所宣说。阿赖耶识理成立故。恶趣中者。谓饿鬼傍生及那落迦诸恶趣中。一向苦处者。谓一向受非爱业果处。于彼有时乐受生者是等流果。生彼所受异熟果者。唯是其苦。第四静虑以上无有者。谓即第四静虑及上诸地。具彼有情者。谓生所得。阿赖耶识内我性摄者。谓诸众生摄取此识。为内我性。求离苦蕴者。求离苦受。然于藏识我爱随缚者。谓于阿赖耶识执我起爱随缚不离。

  论曰。如是已说阿赖耶识安立异门安立。此相云何可见安立。此相略有三种。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三者安立果相。此中安立阿赖耶识自相者。谓依一切杂染品法。所有熏习为彼生因。由能摄持种子相应。此中安立阿赖耶识因相者。谓即如是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于一切时与彼杂染品类诸法现前为因。此中安立阿赖耶识果相者。谓即依彼杂染品法。无始时来所有熏习。阿赖耶识相续而生。

  释曰。如是已说阿赖耶识安立异门。非说异门即了其相。是故次说此识自性因性果性。此中安立自相者。谓缘一切杂染品法所有熏习。能生于彼功能差别识为自性。为欲显示如是功能。故说摄持种子相应。谓依一切杂染品法所有熏习。即与彼法为能生因。摄持种子者。功能差别也。相应者。是修义。是名安立此识自相。此中安立因相者。谓即次前所说品类一切种子。阿赖耶识由彼杂染品类诸法熏习。所成功能差别为彼生因。是名安立此识因相。此中安立果相者。谓即依彼杂染品法无始熏习。此识续生而能摄持无始熏习。是名安立此识果相。此中自相是依一切杂染品法。无始熏习为彼生因。摄持种子识为自性。果性因性之所建立。此中因相。是彼杂染品类诸法熏习所成。功能差别为彼生因。唯是因性之所建立。此中果相。是依杂染品类诸法无始熏习。阿赖耶识相续而生。唯是果性之所建立。是三差别。

  论曰。复次何等名为熏习。熏习能诠。何为所诠。谓依彼法俱生俱灭。此中有能生彼因性。是谓所诠。如巨胜中有花熏习。巨胜与花俱生俱灭。是诸巨胜带能生彼香因而生。又如所立贪等行者。贪等熏习依彼贪等俱生俱灭。此心带彼生因而生。或多闻者多闻熏习。依闻作意俱生俱灭。此心带彼记因而生。由此熏习能摄持故。名持法者。阿赖耶识熏习道理。当知亦尔。

  释曰。谓依彼法俱生俱灭。此中有能生彼因性。是谓所诠者。谓即依彼杂染诸法俱生俱灭。阿赖耶识有能生彼。诸法因性是名熏习。

  论曰。复次阿赖耶识中诸杂染品法种子。为别异住为无别异。非彼种子有别实物。于此中住亦非不异。然阿赖耶识如是而生。有能生彼功能差别。名一切种子识。

  释曰。阿赖耶识中杂染法种子。为异为不异。若尔何失。若有异者彼诸种子应分分别。阿赖耶识刹那灭义亦不应成。有别异故由善不善熏习力故。种子应成善不善性。然许无记。若不异者云何有多。此不应理。是故二说俱有过失。非彼种子有别实物。于此中住亦非不异。乃至名一切种子识者。为避如前所说过失。故不定取异及不异。如是而生者。谓由如是品类而生。有能生彼功能差别者。谓有能生杂染品法。功能差别相应道理。由与生彼功能相应故。名一切种子识。于此义中有现譬喻。如大麦子于生自芽有功能故有种子性。若时陈久或火相应。此大麦果功能损坏。尔时麦相虽住如本。势力坏故无种子性。阿赖耶识亦复如是。有生杂染诸法功能。由此功能相应故。说名一切种子识。

  论曰。复次阿赖耶识与彼杂染诸法同时更互为因。云何可见。譬如明灯焰炷生烧同时更互。又如芦束互相依持同时不倒。应观此中更互为因道理亦尔。如阿赖耶识为杂染诸法因。杂染诸法亦为阿赖耶识因。唯就如是安立因缘。所余因缘不可得故。

  释曰。复次阿赖耶识与彼杂染诸法同时更互为因云何可见者。欲以喻显。故为此问。譬如明灯焰炷生烧同时更互者。谓一刹那灯炷为依发生灯焰。是则灯炷为焰生因。即此刹那焰复能烧所依灯炷。是则灯焰为炷烧因。余喻亦尔。如是显示有俱有因。由因现在住即见果生故。从如阿赖耶识为杂染诸法因。乃至所余因缘不可得故者。此言显示阿赖耶识与杂染法更互为因即是因缘。

  论曰。云何熏习无异无杂。而能与彼有异有杂诸法为因。如众缬具缬所缬衣。当缬之时虽复未有异杂。非一品类可得入染器后。尔时衣上便有异杂。非一品类。染色绞络文像显现。阿赖耶识亦复如是。异杂能熏之所熏习。于熏习时。虽复未有异杂可得。果生染器现前已后。便有异杂无量品类诸法显现。

  释曰。云何熏习无异无杂而能与彼有异有杂诸法为因者。欲以譬喻显斯道理。故为此问。如众缬具缬所缬衣。当缬之时。虽无异杂文像可见。入染器后。便有异杂文像可见。阿赖耶识如所染衣。果生即染器。故名果生染器。入者即是缘所摄义。于熏习时虽无异杂。至果熟位便有非一品类诸法因性显现如已染衣。

  论曰。如是缘起于大乘中极细甚深。又若略说有二缘起。一者分别自性缘起。二者分别爱非爱缘起。此中依止阿赖耶识诸法生起。是名分别自性缘起。以能分别种种自性为缘性故。复有十二支缘起。是名分别爱非爱缘起。以于善趣恶趣能分别爱非爱种种自体为缘性故。

  释曰。如是缘起于大乘中极细甚深者。异生觉慧难了知故名为极细。阿罗汉等难穷底故名为甚深。又若略说有二缘起者。举数。一者分别自性缘起。二者分别爱非爱缘起者。列名。此中依止阿赖耶识者。谓阿赖耶识为因诸法生起。是名分别自性缘起。由能分别异类自性为因性故。若无明等是名分别爱非爱缘起。由能分别爱非爱种种自体为因性故。

  论曰。于阿赖耶识中。若愚第一缘起。或有分别自性为因。或有分别宿作为因。或有分别自在变化为因。或有分别实我为因。或有分别无因无缘。若愚第二缘起。复有分别我为作者我为受者。譬如众多生盲士夫未曾见象。复有以象说而示之。彼诸生盲有触象鼻。有触其牙。有触其耳。有触其足。有触其尾。有触脊梁。诸有问言。象为何相。或有说言。象如犁柄。或说如杵。或说如箕。或说如臼。或说如帚。或有说言。象如石山。若不解了此二缘起。无明生盲亦复如是。或有计执自性为因。或有计执宿作为因。或有计执自在为因。或有计执实我为因。或有计执无因无缘。或有计执我为作者我为受者。阿赖耶识自性因性及果性等。如所不了象之自性。

  释曰。或有分别宿作为因者。谓彼不许有士用因故成邪执。为显此等说生盲喻。无明生盲者。谓由无明故成生盲。阿赖耶识自性因性及果性等如所不了象之自性者。谓前所立此识自相说名自性。所立因相说名因性。所立果相说名果性。由无明力不了此等。于阿赖耶识。分别自性缘起不解了故。执自性等为诸法因。于第二分别爱非爱缘起不解了故。执有我为作者受者。此中因谓阿赖耶识。诸法熏习于中持故。果者即是阿赖耶识即彼诸法所熏习故。

  论曰。又若略说阿赖耶识用。异熟识一切即种子为其自性。能摄三界一切自体一切趣等。

  释曰。阿赖耶识用异熟识一切种子为自性者。谓得自体异类熟故。诸法种子熏在中故。一切趣等者。谓五趣等。一切自体者。谓趣趣中同分异分种种差别。

  论曰。此中五颂。

  外内不明了  于二唯世俗

  胜义诸种子  当知有六种

  刹那灭俱有  恒随转应知

  决定待众缘  唯能引自果

  坚无记可熏  与能熏相应

  所熏非异此  是为熏习相

  六识无相应  三差别相违

  二念不俱有  类例余成失

  此外内种子  能生引应知

  枯丧由能引  任运后灭故

  为显内种非如外种。复说二颂。

  外或无熏习  非内种应知

  闻等熏习无  果生非道理

  作不作失得  过故成相违

  外种内为缘  由依彼熏习

  释曰。如是已说阿赖耶识。为一切法真实种子。复欲显示彼种子体说斯五颂。此中外者。谓稻谷等。内者。即是阿赖耶识。不明了者。谓外种子是无记义。言于二者。阿赖耶识于善不善二性。明了通有记故。复有别义。谓于杂染清净明了。唯世俗者。谓外种子唯就世俗说为种子。所以者何。彼亦皆是阿赖耶识所变现故。胜义即是阿赖耶识。所以者何。是一切法真种子故。应知如是一切种子复有六义。刹那灭者。谓二种子皆生无间定灭坏故。所以者何。不应常法为种子体。以一切时其性如本无差别故。言俱有者。谓非过去亦非未来。亦非相离得为种子。何以故。若于此时种子有。即于尔时果生故。恒随转应知者。谓阿赖耶识乃至治生。外法种子乃至根住。或乃至熟。言决定者。谓此种子各别决定。不从一切一切得生。从此物种还生此物。待众缘者。谓此种子待自众缘方能生果。非一切时能生一切。若于是处是时遇自众缘。即于此处此时自果得生。唯能引自果者。谓自种子但引自果。如阿赖耶识种子唯能引生阿赖耶识。如稻谷等唯能引生稻谷等果。如是且显种果生义。今当更示熏习异相。坚者。坚住方可受熏。非如动风。所以者何。风性疏动不能任持。所有熏气一逾膳那。彼诸熏气亦不随转。占博迦油能持香气百逾膳那。彼诸香气亦能随转。言无记者。是不可记极香臭义。由此道理蒜不受熏。以极臭故。如是香物亦不受熏。以极香故。若物非极香臭所记即可受熏。言可熏者。谓应受熏方可熏习。非不受熏如金石等。不应受熏名不可熏。若于此时能受熏习。即于尔时名为可熏。如可熏物。与能熏相应者。能熏相应方名可熏。非不相应。当知即是无间生义。言所熏者。阿赖耶识具上四德。应受熏习故名所熏。非转识等。非异此者。谓若离此阿赖耶识余非所熏。是故所熏即此非异。是为熏习相者。谓阿赖耶识有刹那灭等。是熏习相刹那灭故。与诸转识俱时有故。乃至对治恒随转故。或穷生死恒随转故。定与善等为因性故。待福非福不动行缘。于善恶趣异类熟故。如是等义于转识中。一切异法皆应成立。是故唯此阿赖耶识。与如是等胜德相应可受熏习。六识无相应者。谓彼诸识有动转故。三差别相违者。谓彼诸识别别所依。别别所缘别别作意。复有余义。别别行相一一转故。譬喻论师欲令前念熏于后念。为遮彼故。说言二念不得俱有。无二刹那一时而有。俱生俱灭熏习住故。若谓此识种类如是虽不相应。然同识类亦得相熏。如是例余应成过失。谓余种类例亦应尔。以眼等根同净色类。亦应展转更互相熏。此意说言眼耳两根同有净法。二净展转应互相熏。余亦如是。然汝不许。虽同净法异相续故不得相熏。识亦应尔。虽同识法何得相熏。如是所说二种种子。谓外及内。应知皆有能生能引。此中外种乃至果熟。为能生因。内种乃至寿量边际。为能生因。外种能引枯后相续。内种能引丧后尸骸。由引因故多时续住。若二种子唯有生因。此因既坏果即应灭。应无少时相续住义。若谓刹那展转相续。前念为因后念随转。是则后边不应都灭。由此决定应有引因。此二种子。譬如放弦弯弓为因。箭不堕落远有所至。

  论曰。复次其余转识。普于一切自体诸趣。应知说名能受用者。如中边分别论中说伽他曰。

  一则名缘识  第二名受者

  此中能受用  分别推心法

  释曰。此中受用是生起义。受用中有名受用者。为显此义故。引中边分别论颂为阿笈摩。

  论曰。如是二识更互为缘。如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说伽他曰。

  诸法于识藏  识于法亦尔

  更互为果性  亦常为因性

  释曰。阿赖耶识与一切法。于一切时互为因果。展转相生。若于此时阿赖耶识为诸法因。即于尔时诸法为果。若于此时阿赖耶识为诸法果。即于尔时诸法为因。

  论曰。若于第一缘起中。如是二识互为因缘。于第二缘起中。复是何缘。是增上缘如是六识几缘所生。增上所缘等无间缘。如是三种缘起。谓穷生死爱非爱趣。及能受用具有四缘。

  释曰。此中第一缘起。谓阿赖耶识中所有习气。与彼诸法互为因缘。第二缘起。谓无明等为增上缘。由无明等增上势力行等生故。又六转识名受用缘起。三缘所生。谓眼识以眼为增上缘。以色为所缘缘。等无间缘。谓彼无间此识生起。所以者何。若彼不与容受处者此不生故。余识亦尔。

  论曰。如是已安立阿赖耶识异门及相。复云何知如是异门及如是相。决定唯在阿赖耶识非于转识。由若远离如是安立阿赖耶识。杂染清净皆不得成。谓烦恼杂染。若业杂染。若生杂染。皆不成故。世间清净出世清净。亦不成故。

  释曰。如是已说阿赖耶识。安立异门及安立相。今当显示。此二唯在阿赖耶识应正道理。非于余处。以理决择。

  论曰。云何烦恼杂染不成。以诸烦恼及随烦恼熏习所作。彼种子体于六识身不应理故。所以者何。若立眼识。贪等烦恼及随烦恼俱生俱灭。此由彼熏成种非余。即此眼识若已谢灭。余识所闻如是熏习。熏习所依皆不可得。从此先灭余识所闻现无有体。眼识与彼贪等俱生不应道理。以彼过去现无体故。如从过去现无体业。异熟果生不应道理。又此眼识贪等俱生。所有熏习亦不成就。然此熏习不住贪中。由彼贪欲是能依故。不坚住故。亦不得住所余识中。以彼诸识所依别故。又无决定俱生灭故。亦复不得住自体中。由彼自体决定无有俱生灭故。是故眼识贪等烦恼。及随烦恼之所熏习不应道理。又复此识非识所熏。如说眼识。所余转识亦复如是。如应当知。

  释曰。此中此者。即此眼识由彼熏者。由贪等熏。言成种者。谓成因性。言非余者。非耳识等。余识所闻者。耳等识所闻。如是熏习者。贪等熏习。熏习所依者。谓即眼识。眼识与彼贪等俱生等者。谓从过去现无体因。眼识与彼贪等俱生不应道理。如从过去现无体业异熟果生不应道理者。如彼果生不应道理。此亦如是不应道理。复有余师执彼有体。谓异论师欲令过去是实有性。然过去能诠所诠不可得。所以者何。若法是实有。云何名过去。是故从彼异熟果生不应道理。熏习无故。又此眼识者。谓与贪等俱生眼识。所有熏习亦不成就者。谓彼熏习尚不成就。何况从彼后时眼识。与贪俱生而当得成。然此熏习不住贪中者。谓眼识熏习在贪欲中不应道理。何以故。由彼贪欲依眼识故。不坚住故亦不得住所余识中者。谓此熏习不得在于耳等识中。何以故。以彼诸识所依别故。由所依别无有决定。俱生灭义。谓眼识依眼。耳识依耳。如是乃至意识依于未那。所依远故。所余熏习在所余处不应道理。亦复不得住自体中者。谓此眼识亦复不得熏习眼识。无二眼识俱时起故。以无二故决定无有俱生灭义。由此道理。是故眼识定不应为贪等烦恼及随烦恼之所熏习。亦非眼识眼识所熏。

  论曰。复次从无想等上诸地没来生此间。尔时烦恼及随烦恼所染初识。此识生时应无种子。由所依止及彼熏习。并已过去现无体故。

  释曰。所染初识者。谓来此间最初生识。此识生时应无种子者。谓初生识应无因生。所依止者谓所依止。彼熏习者。烦恼熏习。

  论曰。复次对治烦恼识若已生。一切世间余识已灭。尔时若离阿赖耶识。所余烦恼及随烦恼种子。在此对治识中不应道理。此对治识自性解脱故。与余烦恼及随烦恼。不俱生灭故。复于后时世间识生。尔时若离阿赖耶识。彼诸熏习及所依止。久已过去。现无体故。应无种子而更得生。是故若离阿赖耶识。烦恼杂染皆不得成。

  释曰。对治烦恼识若已生一切世间余识已灭者。谓六识已灭。所余烦恼及随烦恼种子在此对治识中不应道理者。谓对治识非后世间识生起因。复于后时者。谓复从此出世心后。彼诸熏习者。谓余烦恼及随烦恼所有熏习。及所依止者。谓所依识。应无种子而更得生者。谓若无有阿赖耶识。彼应无因而更得生。此中烦恼即是杂染。是故说名烦恼杂染。由上道理。烦恼杂染皆不得成。

  论曰。云何为业杂染不成。行为缘识不相应故。此若无者。取为缘有亦不相应。

  释曰。为辩业杂染不得成因缘故。次问云何业杂染不成业为缘识不相应故者。谓福非福及不动行生已谢灭。若不信有阿赖耶识。当于何处安立熏习。如六识身。不能任持所有熏习。于诸烦恼杂染事中已具显示。此若无者。谓若无有行为缘识。取为缘有亦不相应者。谓亦无有取为缘有。此复何缘。谓前诸行所熏习识。由取力故。熏习增长转成有故。此中即业是杂染性。名业杂染或依于业而有杂染。名业杂染。若不信有阿赖耶识。此业杂染亦不得成。

    摄大乘论释卷第二

    摄大乘论释卷第三

    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所知依分第二之三

  论曰。云何为生杂染不成。结相续时不相应故。

  释曰。若不信有阿赖耶识。如生杂染亦不得成。今当显示。结相续时不相应故者。谓得自体不相应故。

  论曰。若有于此非等引地。没已生时。依中有位意起。染污意识结生相续。此染污意识。于中有中灭。于母胎中。识羯罗蓝更相和合。若即意识与彼和合。既和合已依止此识。于母胎中有意识转。若尔即应有二意识。于母胎中同时而转。又即与彼和合之识。是意识性不应道理。依染污故。时无断故。意识所缘不可得故。设和合识即是意识。为此和合意识。即是一切种子识为依止。此识所生余意识。是一切种子识。若此和合识是一切种子识。即是阿赖耶识。汝以异名立为意识。若能依止识是一切种子识。是则所依因识。非一切种子识。能依果识是一切种子识。不应道理。是故成就此和合识。非是意识但是异熟识是一切种子识。

  释曰。非等引地。即是欲界。没者死也。染污意识。即是烦恼俱行意识。结生相续者。谓摄受自体。此染污意识。缘生有为境。于中有中灭。言和合者。识与赤白同一安危。若和合识即是意识。依此复生所余意识。是则一时二意识转。谓所依止和合意识。及能依止所余意识。又和合识是意识性。不应道理。何以故。依染污故。时无断故。谓此意识贪等烦恼所染污。意为所依止。缘生有境故。是染污即此为依。名依染污。于此位中所依异熟不容染污。是无记故。此和合识常无间断。任业转故。意识所缘不可得故者。意识所缘明了可得。所谓诸法。此和合识无有如是明了所缘。是故此识是意识性。不应道理。

  论曰。复次结生相续已。若离异熟识。执受色根亦不可得。其余诸识各别依故。不坚住故。是诸色根不应离识。

  释曰。结生相续已者。谓已得自体。若离异熟识者。谓离阿赖耶识。其余诸识各别依故。不坚住故者。谓余六识各别处故。易动转故。且如眼识眼为别依。如是其余耳等诸识。耳等色根为各别依。由此道理。如是诸识但应执受自所依根。又此诸识易动转故。或时无有。若离阿赖耶识。尔时眼等诸根无能执受。便应烂坏。

  论曰。若离异熟识。识与名色更互相依。譬如芦束相依而转。此亦不成。

  释曰。若离异熟识者。谓离阿赖耶识如不得成。今当显示。谓世尊言识缘名色。名色缘识。此中识缘名者。谓六识中非色四蕴。识缘色者。谓羯逻蓝。若不说有阿赖耶识。何等名为名色缘识。由依名色刹那展转。相似相续流转不绝。

  论曰。若离异熟识。已生有情识食不成。何以故。以六识中随取一识。于三界中已生有情。能作食事不可得故。

  释曰。此言显示识食不成。如世尊说。食有四种。一者段食。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此中段食者。是能转变。由转变故饶益所依。触食者是能取境。由暂能见色等境界。便令所依饶益生故。意思食者。是能悕望。由希望故饶益所依。如远见水虽渴不死。识食者。是能执受。由执受故所依久住。若不尔者应同死尸。不久烂坏。是故应许识亦是食。能作所依饶益事故。此中触食属六识身。意思食者属悕望意。有何别识可说为食。又若无心睡眠闷绝。入灭定等。六识身灭。谁复有余能执受身令不烂坏。若有弃舍阿赖耶识。身必烂坏。

  论曰。若从此没。于等引地正受生时。由非等引染污意识。结生相续。此非等引染污之心。彼地所摄。离异熟识。余种子体定不可得。

  释曰。如是已说非等引地结生相续。离异熟识不可得成。如等引地亦不得成。今当显示。谓于此处由染污识结生相续。于等引地。由非等引染污意识结生相续。言染污者。彼地烦恼之所染污。彼地烦恼者。谓餐定味等。此染污心在不定地。不定地没从此没已。即彼地心云何现前。既不现前。云何当得结生相续。由此道理。定应许有阿赖耶识。无始时来。恒有彼地此心熏习。由此熏习此心现行。由此心故结生相续。

  论曰。复次生无色界。若离一切种子异熟识。染污善心应无种子。染污善心应无依持。

  释曰。生无色界者。谓已解脱。色染污善心者。谓能爱味及三摩地。应无种子者。谓应无因。应无依持者。谓应无依。复有别义。谓此二心若无种子从何而生。若无依持依何而转。阿赖耶识所摄受故。从自种生为所依故。令此能依相续而转。

  论曰。又即于彼若出世心正现在前。余世间心皆灭尽故。尔时便应灭离彼趣。

  释曰。即于彼界若出世心现在前时。除此所余是世间心。彼世间心尔时皆灭。如是彼趣便应永断。不由功用自然证得无余涅槃。既无此理。不应拨无阿赖耶识。

  论曰。若生非想非非想处无所有处。出世间心现在前时。即应二趣悉皆灭离。此出世识不以非想非非想处为所依趣。亦不应以无所有处为所依趣。亦非涅槃为所依趣。

  释曰。若生非想非非想处。或时起彼无所有处出世间心。令现在前。由彼处心极明利故。又由非想非非想处心闇钝故。住于彼处极明利心起出世心。令现在前。此出世心不应以彼第一第二为所依趣。由彼二地皆世间故。又生余地起余地心现在前故。二所依趣俱不应理。又即此心不应涅槃为所依趣。有余依故。如是三种为所依趣既不得成。若不信有阿赖耶识。此出世心何所依趣。

  论曰。又将没时造善造恶。或下或上所依渐冷。若不信有阿赖耶识皆不得成。是故若离一切种子异熟识者。此生杂染亦不得成。

  释曰。将舍命时造善造恶。或下或上身分渐冷。以造善者必定上升。若造恶者必定下坠。若不许有阿赖耶识为能执受。云何得有所依渐冷。阿赖耶识能执受故。或下或上如其次第。随所舍处身即有冷。

  论曰。云何世间清净不成。谓未离欲缠贪。未得色缠心者。即以欲缠善心。为离欲缠贪故勤修加行。此欲缠加行心。与色缠心不俱生灭故。非彼所熏。为彼种子。不应道理。又色缠心过去多生余心间隔。不应为今定心种子。唯无有故。是故成就色缠定心。一切种子异熟果识。展转传来为今因缘。加行善心为增上缘。如是一切离欲地中如应当知。如是世间清净。若离一切种子。异熟识理不得成。

  释曰。如世间清净理不得成。今当显示。谓为远离欲缠贪故。以欲缠善心修加行时。即此欲缠加行善心。未曾为彼色缠善心之所熏习。不俱生灭故。今色缠心应无种子自然而生。又过去世色缠善心。多生所间余识所隔。唯无有故。已过去故。不得为今定心种子。展转传来为今因缘者。阿赖耶识持彼种故。今色缠心从自种生。加行善心非无功力。言功力者。但增上缘。非是因缘。由彼增上力生此色缠心。如是远离色缠贪等。如应当知。

  论曰。云何出世清净不成。谓世尊说依他言音。及内各别如理作意。由此为因正见得生。此他言音如理作意。为熏耳识。为熏意识。为两俱熏。若于彼法如理思惟。尔时耳识且不得起。意识亦为种种散动余识所间。若与如理作意相应生时。此闻所熏意识与彼熏习久灭过去。定无有体。云何复为种子。能生后时如理作意相应之心。又此如理作意相应。是世间心。彼正见相应是出世心。曾未有时俱生俱灭。是故此心非彼所熏。既不被熏。为彼种子不应道理。是故出世清净。若离一切种子。异熟果识亦不得成。此中闻熏习。摄受彼种子不相应故。

  释曰。如出世间清净不成。今当显示。此他言音如理作意者。谓与言音相应作意。意识亦为种种散动余识所间者。是与正见相应。出世间心被间隔义。若与如理作意相应生时者。谓于后时。此闻所熏意识与彼熏习久灭过去定无有体者。谓经长时已谢隔越。决定无体。云何复为种子能生后时如理作意相应之心者。谓彼久灭现无有体不能为因。此中闻熏习摄受彼种子不相应故者。谓在世间意识之中故。言此中闻熏习者。依他言音正闻熏习。摄受彼种子者。在意识中摄受出世清净。种子不相应故者。谓彼所计不应理故。云何可说此从彼生。

  论曰。复次云何一切种子。异熟果识为杂染因。复为出世能对治。彼净心种子。又出世心昔未曾习故。彼熏习决定应无。既无熏习从何种生。是故应答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正闻熏习种子所生。

  释曰。云何等者。谓异熟识是所治因。为能治因不应道理。又出世心昔未曾习者。谓先未生故。彼熏习决定应无者。由此因故。彼出世心无有熏习。决定无疑。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正闻熏习种子所生者。为显法界异声闻等。言最清净。由佛世尊所证法界。永断烦恼所知障故。从最清净法界所流经等教法。名最清净法界等流。无倒听闻如是经等故名正闻。由此正闻所起熏习。名为熏习。或复正闻即是熏习。是故说名正闻熏习。即此熏习相续住在阿赖耶识。为因能起出世间心。是故说言从最清净法界所流正闻熏习种子所生。

  论曰。此闻熏习为是阿赖耶识自性。为非阿赖耶识自性。若是阿赖耶识自性。云何是彼对治种子。若非阿赖耶识自性。此闻熏习种子所依云何可见。乃至证得诸佛菩提。此闻熏习。随在一种所依转处。寄在异熟识中。与彼和合俱转。犹如水乳。然非阿赖耶识。是彼对治种子性故。

  释曰。此闻熏习为是阿赖耶识自性为非阿赖耶识自性。若尔何过。若是阿赖耶识自性。云何即为阿赖耶识对治种子。若非阿赖耶识自性。此闻熏习种子即应别有所依。乃至证得诸佛菩提者。谓乃至得诸佛所证无上菩提。此闻熏习者。即是最清净法界等流正闻熏习。随在一种所依转处者。谓随在一相续转处。寄在异熟识中与彼和合俱转犹如水乳者。此闻熏习与异熟识。虽不同性而寄识中。犹如水乳和合俱转。然非阿赖耶识等者。虽复和合似一性转。然非即是阿赖耶识。是能对治阿赖耶识。种子性故。

  论曰。此中依下品熏习成中品熏习。依中品熏习成上品熏习。依闻思修多分修作。得相应故。

  释曰。此中下中上品者。应知依闻思修所成慧说。由彼一一有三种故。复有别义。闻所成慧是下品。思所成慧是中品。修所成慧是上品。依闻思修多分修作得相应故者。谓依闻等数数猛利而修作故。又于此中下品为因。得成中品。中品为因得成上品。

  论曰。又此正闻熏习种子。下中上品应知。亦是法身种子与阿赖耶识相违。非阿赖耶识所摄。是出世间最净法界等流性故。虽是世间。而是出世心种子性。又出世心虽未生时。已能对治诸烦恼缠。已能对治诸险恶趣。已作一切所有恶业朽坏对治。又能随顺逢事一切诸佛菩萨。虽是世间。应知初修业菩萨所得。亦法身摄。声闻独觉所得。唯解脱身摄。又此熏习非阿赖耶识。是法身解脱身摄如如熏习下中上品次第渐增。如是如是异熟果识次第渐减。即转所依。既一切种所依转已。即异熟果识。及一切种子。无种子而转。一切种永断。

  释曰。已能对治诸烦恼缠者。谓是能断增上贪等现起转因。已能对治诸险恶趣者。谓若能断诸烦恼缠。即能对治诸险恶趣。已作一切所有恶业朽坏对治者。谓若虽有顺后受业应堕恶趣。而能为彼作朽坏因。举要言之此闻熏习能治一切过去未来现在恶业。又能随顺逢事一切诸佛菩萨者。谓是当来逢事善友自身得因。虽是世间应知初修业菩萨所得亦法身摄者。谓诸异生菩萨名初修业菩萨。亦是法身种子故。说亦法身摄。声闻独觉所得唯解脱身摄者。谓声闻等正闻熏习。唯是解脱因。唯得解脱身不得法身故。

  论曰。复次云何犹如水乳。非阿赖耶识。与阿赖耶识同处俱转。而阿赖耶识一切种尽。非阿赖耶识一切种增。譬如于水鹅所饮乳。又如世间得离欲时。非等引地熏习渐减。其等引地熏习渐增。而得转依。

  释曰。非阿赖耶识与阿赖耶识。虽同处俱转。而阿赖耶识尽。非阿赖耶识在。还即以前水乳和合。鹅所饮时乳尽水在。譬喻显示。又如世间得离欲时。于一阿赖耶识中。非等引地烦恼熏习渐减。其等引地善法熏习渐增。而得转依。此中转依当知亦尔。

  论曰。又入灭定识不离身。圣所说故。此中异熟识应成不离身。非为治此灭定生故。

  释曰。引入灭定识不离言。为成定有阿赖耶识。世尊说识不离身者。除异熟识余不得成。以灭定生对治转识。故观此定为极寂静。

  论曰。又非出定此识复生。由异熟识既间断已。离结相续无重生故。

  释曰。若执出定此识还生。由此意故识不离身。此不应理。以从定出识不复生异熟果识既间断已。离结相续更托余生。无重生故。

  论曰。又若有执。以意识故灭定有心。此心不成。定不应成故。所缘行相不可得故。应有善根相应过故。不善无记不应理故。应有想受现行过故。触可得故。于三摩地有功能故。应有唯灭想过失故。应有其思信等善根现行过故。拔彼能依令离所依不应理故。有譬喻故。如非遍行此不有故。

  释曰。又若有执以意识故灭定有心此心不成者。若有欲离前说自相阿赖耶识。以余转识灭定有心。此不应理。何以故。定不应成故。未曾见心离心法故。如余心法想受亦尔。俱应不灭。然此灭定俱灭所显。是故应至定不应成。若立唯有阿赖耶识。则无此过。求静住者为治彼怨。余心心法故生。此定不为对治不明了性阿赖耶识。又此定内无有余心。何以故。所缘行相不可得故。诸心心法相续不断。必不远离所缘行相。此灭定中若有心者。亦应不离所缘行相。然此二种俱不可得。是故此定无有余心。若唯立有阿赖耶识无此妨难。执受所依之所显故。又此定中若有转识。此识必有善等差别。谓或是善。或是不善。或是无记。然此中识且非是善。应有善根相应过故。此则相违亦非此识。是自性善。由此不离善根相应。成善性故。由立定心是善性故。至所不欲与无贪等善根相应。此不应许与余善心无差别故。遍一切处应成此过。又于此中亦不得有不善无记。不善无记不应理故。于离欲时。诸不善根皆永断故。不成不善亦非无记。此定善故。又不可立此心是善。应有想受现行过故。若离善根善心不有。是故应至善根现行。此中如有善根现行。想受亦尔。应至现行无别因故。然不应理。所治现行能治无故。譬如贪等正现行时。不净观等决定无有。又此定中离阿赖耶识余心不容有。必应有触可得过故。如住余定决无有疑。谓余定中善根相应。余识转时决定有触。以定所生轻安为相。或顺乐受。或有随顺非苦乐受。此触为缘或生乐受。或复生于非苦乐受。何以故。于余三摩地有此功能故。于余定中见此二触于生二受必有功能此亦应尔。无障因故。触为缘受此中应至然不应理。何以故。应有唯灭想过失故。若许此触为缘生受。于此定中唯应想灭。然不应许想受俱灭。圣所说故。又此定中若有余识。必与其触俱有相应。此不应理。何以故。若有触者应有其思信等善根现行过故。若有其识触相应转。必有与此俱生思等。圣所说故。此中应至有思现行。若此定中有思现行造作善心。必有信等善根现行。然不应许若有欲避如前所说种种过失。及阿笈摩相违过失。由但厌离诸心法故。唯拔心法。于此定中唯立有心无有心法。此亦不然。何以故。拔彼能依令离所依。不应理故。所依是心。能依是心法。所依能依心与心法。无始生死来更互不相离。由此相引。是故定应与无贪等善根相应。若言此定及定方便。与无贪等善根相违故。于定中善根不转。唯善心转。此于余处都未曾见。若于因时。彼法相应等流果时。亦有相应故不应理。又不应理。有譬喻故。谓世尊说。诸身行灭。诸语行灭。诸意行灭。此中身行。谓入出息。其语行者。谓寻与伺。其意行者。谓思想等。如寻伺灭语必不起。意亦如是。若意行灭亦应不起。若汝意谓。如身行灭安住定中。身在不灭意亦如是。虽意行灭应在不灭。此亦不然。何以故。如非遍行此不有故。如世尊说。离身行外有身住因。所谓饮食命根识等。由此虽无入息出息。而身安住。意即不尔。离意行外更无别因持心令住。由此应至无意识故名无心定。异熟果识此中有故。世尊说识不离于身。即从此识一切种子后出定时转识还生。故知定有阿赖耶识。

  论曰。又此定中。由意识故执有心者。此心是善不善无记。皆不得成故不应理。

  释曰。已广废立灭定有心。今当略显第二颂义。若有欲除阿赖耶识。以意识故灭定有心。此心是善不善无记皆不得成故不应理。何以故。由此灭定是善性故。且非不善无记亦尔。威仪工巧变化无记。定不得有。若说此是异熟无记。理即应至阿赖耶识。除此更无第五无记。又此定中心若是善。应无贪等善根相应。染污意灭唯善心在。尔时善心所依所缘。皆悉是有三事和合。云何此中不生其触。既有其触。受等心法何得不生。如是灭定应不得成。诸心心法皆不灭故。又若有执此定是善。由心所引定前方便。能引善心力所引故定中善心非无贪等善根相应。又三和合若有堪能亦能生受。若三和合无有堪能。唯生其触。是故定中虽有善心。非无贪等善根相应。亦无受等。此义不然。方便善心既无贪等善根相应。从此所引等流果心。何故不尔。又从所依拔除能依不应理故。心与心法无始已来。于一切时互不相离。今拔能依令离所依必不可得。何以故。有譬喻故。谓于世间从生至坏。于一切时互不相离。无有道理。拔除能依令离所依。譬如大种与所造色。无有道理。令其所造离于能造。心法亦尔。不可令其离所依心。是故于此无心定中。无有心法。但有善心不应道理。若有复谓。令拔能依令离所依。虽不应理。然想及受能障此定。于方便中厌患彼故。唯二不行余法不尔。亦得现行不应道理。何以故。如非遍行此不有故。非遍行者。此中可灭。二是遍行故不可灭。遍行若灭心亦随灭。无别因故。是故此中言有心者。是异熟识定非意识。

  论曰。若复有执色心无间生。是诸法种子此不得成。如前已说。又从无色无想天没。灭定等出不应道理。又阿罗汉后心不成。唯可容有等无间缘。

  释曰。若复有执色心无间生。是诸法种子者。谓若有执前刹那色能为种子。后刹那色因彼而生。前识后识相望亦尔。此前已破。又无色没色复生时。色久断灭何有种子。无想天没。或复从于灭定等出。心复生时。心久断灭何有心因。若如是者。诸阿罗汉终不应得无余涅槃。色心两因永无尽故。前刹那色望于后色。前刹那识望于后识。应知容有等无间缘。无有因缘。

  论曰。如是若离一切种子异熟果识。杂染清净皆不得成。是故成就如前所说相。阿赖耶识决定是有。

  释曰。由前所说无量道理。是故成就阿赖耶识决定是有。

  论曰。此中三颂。

  菩萨于净心  远离于五识

  无余心转依  云何汝当作

  若对治转依  非断故不成

  果因无差别  于永断成过

  无种或无体  若许为转依

  无彼二无故  转依不应理

  释曰。如住转识转依不成。三颂显示。菩萨于净心者。是于出世对治相应善意识义。远离于五识者。谓此远离眼等五识。言无余者。无善有漏杂染意识。已举净心复举无余。为欲遮遣善有漏识。言心转依云何作者。若汝信有阿赖耶识可作一切杂染种子。无种子义名心转依。若不尔者云何当作。若对治生名为转依。此不应理。何以故。若对治转依非断故。不成杂染。永断故名转依。非能对治即是永断。由此但是永断因故。若必尔者便至果因无差别过。果是永断说名涅槃。因是对治说名圣道。若能对治即是永断。应至果因一体之过。才生对治应即涅槃。无种或无体若许为转依者。若于转识作无种子。或即无体许为转依。无彼二无故转依不应理。杂染转识。此定位中不得有故。亦无种子可令作无。无二可无而名转依。不应道理。若决定有阿赖耶识。杂染转识。此定位中虽不得有。而彼种子一切住在阿赖耶识。可能作其无种无体。由汝转依不应道理。故应信有阿赖耶识。

  论曰。复次此阿赖耶识差别云何。略说应知。或三种或四种。此中三种者。谓三种熏习差别故。一名言熏习差别。二我见熏习差别。三有支熏习差别。四种者。一引发差别。二异熟差别。三缘相差别。四相貌差别。

  释曰。如是已成立阿赖耶识。今当显此品类差别。于三种熏习差别中。名言熏习差别者。谓眼名言熏习。在异熟识中为眼生因。异熟生眼从彼生时。用彼为因。还说名眼。如是耳等一切名言差别亦尔。我见熏习差别者。由染污意萨迦耶见力故。于阿赖耶识中我执熏习生。由此为因。谓自为我异我为他。各有差别。有支熏习差别者。由善不善不动行力故。于诸趣中流转差别。此三如后所知相初当广分别。

  论曰。此中引发差别者。谓新起熏习。此若无者。行为缘识。取为缘有。应不得成。

  释曰。引发差别者。谓能引发品类差别。谓新起熏习者。谓彼最先所起熏习。若此能引阿赖耶识差别无者。诸行生灭熏习成识。由取摄受生有现前。此所作有应不得成。能有后生故名为有。此所说取或善不善是串习果。

  论曰。此中异熟差别者。谓行有为缘。于诸趣中异熟差别。此若无者则无种子。后有诸法生应不成。

  释曰。异熟差别者。谓行有为缘。于诸趣中所引异熟。若此所引阿赖耶识差别无者。则无有因。后有诸法眼等色根。此等异熟生应不成。当知此则是异熟果。

  论曰。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此若无者。染污意中我执所缘应不得成。

  释曰。缘相差别者。谓此阿赖耶识。即是染污意中能依我见我执缘相。若此缘相阿赖耶识差别无者。染污意中萨迦耶见为因我执。此所缘境应不得成。当知此则是等流果。

  论曰。此中相貌差别者。谓即此识有共相。有不共相。无受生种子相。有受生种子相等。

  释曰。相貌差别有多品类。谓于此中。有共相有不共相。无受生种子相有受生种子相等者。是略标举。后当广释。

  论曰。共相者。谓器世间种子。不共相者。谓各别内处种子。共相即是无受生种子。不共相即是有受生种子。对治生时。唯不共相所对治灭。共相为他分别所持。但见清净。如瑜伽师。于一物中。种种胜解。真种所见。皆得成立。此中二颂。

  难断难遍知  应知名共结

  瑜伽者心异  由外相大故

  净者虽不灭  而于中见净

  又清净佛土  由佛见清净

  复有别颂对前所引。种种胜解种种所见皆得成立。

  诸瑜伽师于一物  种种胜解各不同

  种种所见皆得成  故知所取唯有识

  此若无者。诸器世间。有情世间。生起差别应不得成。

  释曰。此中若阿赖耶识。为一切有情共器世间因体。即是无受生种子。若阿赖耶识。为不共各别色等诸处因体。即是有受生种子。若离如是品类共相阿赖耶识。一切有情共受用因。诸器世间应不得成。如是若离第二不共阿赖耶识。有情世间亦应不成。由此应如木石等生。

  论曰。复有粗重相及轻安相。粗重相者。谓烦恼随烦恼种子。轻安相者。谓有漏善法种子。此若无者。所感异熟无所堪能有所堪能。所依差别应不得成。复有有受尽相无受尽相。有受尽相者。谓已成熟异熟果善不善种子。无受尽相者。谓名言熏习种子。无始时来种种戏论流转种子故。此若无者。已作已作善恶二业。与果受尽应不得成。又新名言熏习生起。应不得成。复有譬喻相。谓此阿赖耶识。幻炎梦翳为譬喻故。此若无者。由不实遍计种子故。颠倒缘相应不得成。复有具足相不具足相。谓诸具缚者。名具足相。世间离欲者。名损减相。有学声闻及诸菩萨。名一分永拔相。阿罗汉独觉及诸如来。名烦恼障全永拔相。及烦恼所知障全永拔相。如其所应。此若无者。如是次第杂染还灭。应不得成。

  释曰。粗重相者。谓所依中无堪能性。轻安相者。谓所依中有堪能性。若无有受尽相。阿赖耶识数数已作善恶二业与果受尽应不得成。无受尽相谓名言熏习种子者。如名言熏习差别中已说。无始时来种种戏论流转种子故者。谓无始时来共言说因故。若无如是阿赖耶识。新起名言熏习生起。应不得成。何以故。若无旧熏习。今名言亦无故。若于世间本来无者。本无今有不应道理。譬喻相者。如由所作幻等因故。得有象等颠倒缘相。阿赖耶识亦复如是。由所说譬喻相。不实遍计种子故。有颠倒缘相。此若无者。颠倒缘相应不得成。

  论曰。何因缘故。善不善法能感异熟。其异熟果无覆无记。由异熟果无覆无记。与善不善互不相违。善与不善互相违故。若异熟果善不善性。杂染还灭应不得成。是故异熟识唯无覆无记。

  释曰。无覆无记者。此中无染说名无覆。即无染无记名无覆无记。非如色界生烦恼不善说为无记。若异熟果善不善性杂染还灭应不得成者。以从善更生善。从不善更生不善故。则生死流转无有边际。流转杂染通有漏善故。

    摄大乘论释卷第三

    摄大乘论释卷第四

    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论曰。已说所知依。所知相复云何应见。此略有三种。一依他起相。二遍计所执相。三圆成实相。

  释曰。依所知相说如是言。略者要也。

  论曰。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此复云何。谓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善趣恶趣死生识。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此由名言熏习种子。若自他差别识。此由我见熏习种子。若善趣恶趣死生识。此由有支熏习种子。由此诸识。一切界趣杂染所摄。依他起相虚妄分别皆得显现。如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所摄。唯识为性。是无所有非真实义。显现所依。如是名为依他起相。

  释曰。虚妄分别所摄诸识者。谓此诸识虚妄分别以为自性。谓身身者受者识者。身谓眼等五界。身者谓染污意。能受者。谓意界。彼所受识者。谓色等六外界。彼能受识者谓六识界。世识者。谓生死相续不断性。数识者。谓算计性。处识者。谓器世间。言说识者。谓见闻觉知四种言说。如是诸识皆用所知依中所说。名言熏习差别为因。自他差别识者。谓依止差别。此用前说。我见熏习差别为因。善趣恶趣死生识者。谓生死趣种种差别。此由前说。有支熏习差别种子。由此诸识者。即由次前所说诸识。一切界趣杂染所摄者。谓堕三界五趣杂染。是彼自性故名所摄。依他起相者。谓依他起为体虚妄分别皆得显现。如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所摄唯识为性者。谓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自性故名所摄。是无所有非真实义显现。所依者。谓无所有非真实义显现所因。非真实故名无所有。如所执我。无所有故名非真实义者所取。谓即彼我实无所有。似我显现。言所依者。显现所依。是所因义。此即名为依他起相。

  论曰。此中何者遍计所执相。谓于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现。

  释曰。于无义者。谓无所取如实无我。唯有识中者。谓无实义似义识中。如唯似我显现识中。似义显现者。似所取义相貌显现。如实无我。似我显现。

  论曰。此中何者圆成实相。谓即于彼依他起相。由似义相永无有性。

  释曰。于无所有。非真实义。显现因中。由实无有似义相现。永无有性。如似我相虽永是无。而无我有。

  论曰。此中身身者受者识。应知即是眼等六内界。彼所受识。应知即是色等六外界。彼能受识。应知即是眼等六识界。其余诸识。应知是此诸识差别。又此诸识皆唯有识。都无义故此中以何为喻显示。应知梦等为喻显示。谓如梦中都无其义。独唯有识虽种种色声香味触舍林地山似义影现。而于此中都无有义。由此喻显应随了知。一切时处皆唯有识。由此等言。应知。复有幻诳鹿爱[(臣*殳)/目]眩等喻。若于觉时一切时处皆如梦等。唯有识者如从梦觉。便觉梦中皆唯有识。觉时何故不如是转。真智觉时亦如是转。如在梦中此觉不转。从梦觉时此觉乃转。如是未得真智觉时。此觉不转。得真智觉此觉乃转。其有未得真智觉者。于唯识中云何比知。由教及理应可比知。此中教者。如十地经薄伽梵说如是三界皆唯有心。又薄伽梵解深密经亦如是说。谓彼经中慈氏菩萨问世尊言。诸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佛告慈氏。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世尊。若三摩地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云何此心还取此心。慈氏。无有少法能取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如质为缘还见本质。而谓我今见于影像。及谓离质别有所见影像显现。此心亦尔。如是生时。相似有异所见影现。即由此教理亦显现。所以者何。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事。但见自心。由此道理。菩萨于其一切识中。应可比知皆唯有识无有境界。又于如是青瘀等中非忆持识见所缘境现前住故。闻思所成二忆持识。亦以过去为所缘故。所现影像得成唯识。由此比量。菩萨虽未得真智觉。于唯识中应可比知。

  释曰。此唯有识由教显示。如十地经言。如是三界皆唯有心故。解深密经中。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者。谓识所缘唯识所现无别境义。复举识者。显我所说定识所行。唯识所现无别有体。然即此心如是生时者。谓即由此品类生时。相似有异所见影现者。谓定所行相似离识。别有所取分明显现。又于如是青瘀等中非忆持识见所缘境现前住故者。谓青瘀等是三摩地所行影像。非忆持识。由此不即在彼方处。如昔所受还如是忆。此住现前分明见故。彼忆持识所见暗昧。此现前住所见分明。若有复谓如闻思慧。由串习故境虽谢往。才作意时如昔而生。此亦尔者闻思两慧境既谢往。现无有体。于无体中若更生时。但识影现。似彼而生故。闻思慧不缘谢往曾所受境。是故唯识由此弥彰。所取义无理亦成就。

  论曰。如是已说种种诸识。如梦等喻。即于此中眼识等识可成唯识。眼等诸识既是有色亦唯有识云何可见。此亦如前由教及理。

  释曰。眼识等识皆非有色。可成唯识。眼等诸识既是有色。云何唯识。此亦如前由教及理者。此眼等识如前所引。理教显示亦成唯识。

  论曰。若此诸识亦体是识。何故乃似色性显现。一类坚住相续而转。与颠倒等诸杂染法为依处故。若不尔者。于非义中起义颠倒应不得有。此若无者。烦恼所知二障杂染应不得有。此若无者。诸清净法亦应无有。是故诸识应如是转。此中有颂。

  乱相及乱体  应许为色识

  及与非色识  若无余亦无

  释曰。一类坚住相续转者。由相似故名为一类。多时住故说名坚住。诸有色识。相似多时相续而转。颠倒等者。即是等取诸杂染法与烦恼障及所知障为因性故。为依处者为彼因性。若彼诸识离如是转。于非义中起义心倒应不得有。此若无者。若烦恼障诸杂染法。若所知障诸杂染法应不得有。于此颂中显如是义。乱相乱体如其次第。许为色识及非色识。此中乱相即是乱因。色识为体。乱体即是诸无色识。色识乱因若无有者。非色识果亦应无有。

  论曰。何故身身者受者识。所受识能受识。于一切身中俱有和合转。能圆满生受用所显故。何故如说世等诸识差别而转。无始时来生死流转无断绝故。诸有情界无数量故。诸器世界无数量故。诸所作事展转言说无数量故。各别摄取受用差别无数量故。诸爱非爱业果异熟受用差别无数量故。所受死生种种差别无数量故。

  释曰。为令自身圆满受用故。身身者受者三识。一切身中许彼一时俱有和合。一时转故说名俱有。所显故者是彼因性。

  论曰。复次云何安立如是诸识成唯识性。略由三相。一由唯识无有义故。二由二性有相有见二识别故。三由种种种种行相而生起故。所以者何。此一切识无有义故得成唯识。有相见故得成二种。若眼等识以色等识为相。以眼识识为见。乃至以身识识为见若意识以一切眼为最初。法为最后诸识为相。以意识识为见。由此意识有分别故。似一切识而生起故。此中有颂。

  唯识二种种  观者意能入

  由悟入唯心  彼亦能伏离

  释曰。此中长行及颂显示由三种相成立唯识。于长行中。由唯识者。唯有识故一切诸识皆唯有识。由所识义无所有故。由二性者。由于一识安立相见。即此一识一分成相。第二成见。眼等诸识即于二性安立种种。谓一识上如其所应。一分变似种种相生。第二变似种种能取。若就意识。即以一切眼为最初。法为最后。诸识为相。意识识为见。由此意识遍分别故。似一切识而生起故。又于三中唯就意识以为种种。所取境界不决定故。其余诸识境界决定。又无分别。意识分别故唯于此安立第三种种相见。是故于此意识具足安立唯识。于伽他中能入唯识者。悟入所取义永无有故。能入二者悟入此识。有相见故。能入种种者悟入此识。似种种相而生起故。观者意者诸瑜伽师所有意趣。问于何悟入。答由悟入唯心彼亦能伏离。若能悟入唯有其心都无有义。是则于彼亦能伏离。既无所取义。何有能取心。说入二性及入种种。皆为成立入唯识因。余义相似。

  论曰。又于此中有一类师。说一意识彼彼依转。得彼彼名。如意思业名身语业。

  释曰。一类菩萨欲令唯有一意识体。彼复次第安立显示。如意思业名身语业者。如一意思于身门转。得身业名。于语门转得语业名。然是意业。意识亦尔。虽复是一。依眼转时得眼识名。如是乃至依身转时得身识名。非离意识别有余识。唯除别有阿赖耶识。

  论曰。又于一切所依转时。似种种相二影像转。谓唯似义影像及分别影像。又一切处亦似所触影像而转。有色界中即此意识依止身故。如余色根依止于身。

  释曰。或有难言。眼等诸根无有分别。是故意识依彼转时应无分别。如染污意为杂染依令杂染转。此亦应尔。故次解言。又于一切所依转时。似种种相二影像转。谓唯义影像及分别影像。此中一切所依者。谓眼等所依。似种种相二影像转者。谓唯似义影像及分别影像二句解释。由此二句说。唯一识一分唯义影像显现。第二分别此义相生。是故前说无有过失。又一切处亦似所触影像而生。谓有色处于定位中无五识时。在色身中内领受起。如余色根依止于身者。如余眼等有色诸根依止于身。由此诸根依止身故。于自所依能起损益。意识亦尔。依止身故应知于身能作变异。复有别义。谓如身根依止于身。若有外缘所触现前。身根便似所触相起。即此起时。于自依身能作损益。意识亦尔。依止身故似彼所触影像生时。于所依身能作损益。

  论曰。此中有颂。

  若远行独行  无身寐于窟

  调此难调心  我说真梵志

  释曰。彼诸菩萨为成此义。引阿笈摩伽他为证。若远行者。能缘一切所缘境故。言独行者。无第二故。言无身者。远离身故。寐于窟者。于身窟中。而居止故。言调此者。作自在故。难调心者。性暴恶故。

  论曰。又如经言。如是五根所行境界意各能受。意为彼依。

  释曰。复引余教证成此义。如是五根所行境界意各能受者。诸根所行名为境界。如是境界意各能受。悉能分别一切法故。一一各各能领受故名各能受。意为彼依者。是彼诸根能生因故。以意散乱彼不生故。

  论曰。又如所说十二处中。说六识身皆名意处。

  释曰。复有圣教能证此义。谓六识身皆说名意。无余识名。由六识身皆是意处圣所说故。是故得知唯有意识。

  论曰。若处安立阿赖耶识识为义识。应知此中余一切识。是其相识。若意识识及所依止。是其见识。由彼相识。是此见识生缘相故。似义现时。能作见识生依止事。如是名为安立诸识成唯识性。

  释曰。于阿赖耶识亦得安立相见二识。谓阿赖耶识以彼意识及所依止为其见识。眼等诸识为其相识。以一切法皆是识故。由彼相识者。谓眼等诸识。是此见识生缘相故者。是见生因由所缘性名见生因。似义现时能作见识生依止事者。能于彼见故名见识。即此见识似义现时。彼诸相识与意见识。能作相续不断住因。是故说名生依止事。

  论曰。诸义现前分明显现而非是有。云何可知。如世尊言。若诸菩萨成就四法能随悟入。一切唯识都无有义。一者成就相违识相智。如饿鬼傍生及诸天人。同于一事。见彼所识有差别故。二者成就无所缘识现可得智。如过去未来梦影缘中有所得故。三者成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如有义中能缘义识。应无颠倒不由功用。智真实故。四者成就三种胜智随转妙智。何等为三。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萨得静虑者。随胜解力诸义显现。二得奢摩他修法观者。才作意时。诸义显现。三已得无分别智者。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诸义皆不显现。由此所说三种胜智随转妙智。及前所说三种因缘。诸义无义道理成就。

  释曰。相违识相智者。谓能了知相违者识所缘义相。无所缘识现可得智者。谓现见有虽无所缘而识得生。如过去等应离功用无颠倒智者。谓能了知若如是义。如所显现即是实有。离起对治。无颠倒智任运应成。三种胜智随转妙智者。谓能了知三种胜智。境随转义。得心自在者。得心调顺有所堪能。得静虑者。谓诸声闻及独觉等已得静虑。随胜解力诸义显现者。谓若愿乐地成其水如意则成。火等亦尔。得奢摩他者。得三摩地修法观者。于契经等策勤观察。才作意时诸义显现者。随于一义如如作意。如是如是非一品类境相显现。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诸义皆不显现者。若如显现义即如是实有。应不得有无分别智。无分别智若是实有。决定应许诸义皆无。

  论曰。若依他起自性。实唯有识似义显现之所依止。云何成依他起。何因缘故名依他起。从自熏习种子所生。依他缘起故名依他起。生刹那后无有功能。自然住故名依他起。

  释曰。实唯有识似义显现之所依止者。谓实无义唯有其识。与彼似义显现为因即此唯识名依他起。云何成依他起者。问自摄受。何因缘故名依他起者。问为他说。从自因生。生已无能暂时安住。名依他起应自摄受亦为他说。

  论曰。若遍计所执自性依依他起。实无所有似义显现。云何成遍计所执。何因缘故名遍计所执。无量行相。意识遍计颠倒生相故。名遍计所执。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是故说名遍计所执。

  释曰。依依他起者。谓依唯识实无所有者。实无自体。似义显现者。唯有似义显现可得。云何何故等者。如次前说。无量行相者所谓一切境界行相意识遍计者。谓即意识。说名遍计颠倒生相者。谓是能生虚妄颠倒所缘境相。自相实无者。实无彼体。唯有遍计所执可得者。唯有乱识所执可得。

  论曰。若圆成实自性。是遍计所执永无有相。云何成圆成实。何因缘故名圆成实。由无变异性故名圆成实。又由清净所缘性故。一切善法最胜性故。由最胜义名圆成实。

  释曰。是遍计所执永无有相者。谓遍计所执自性。无性为性。云何何故等。如前依他起中已说。由无变异性故者。谓无虚诳性。如不虚诳性。又由清净所缘性故。一切善法最胜性故。由最胜义名圆成实者。谓由清净所缘性故。最胜性故名圆成实。

  论曰。复次有能遍计。有所遍计。遍计所执自性乃成。此中何者能遍计。何者所遍计。何者遍计所执自性。当知意识是能遍计。有分别故。所以者何。由此意识用自名言熏习为种子。及用一切识名言熏习为种子。是故意识无边行相分别而转。普于一切分别计度故名遍计。又依他起自性名所遍计。又若由此相令依他起自性成所遍计。此中是名遍计所执自性。由此相者是如此义。复次云何遍计能遍计度。缘何境界。取何相貌。由何执著。由何起语。由何言说何所增益。谓缘名为境。于依他起自性中取彼相貌。由见执著。由寻起语。由见闻等四种言说而起言说。于无义中增益为有。由此遍计能遍计度。

  释曰。复次云何遍计能遍计度者。谓意识名能遍计。依他起性名所遍计。为欲显示由此品类能遍计度故。又说缘名为境等。于依他起自性中取彼相貌者。谓即于此依他起中。由眼等名取彼相貌。由取彼相能遍计度。由见执著者。如所取相如是执著。由寻起语者。如所执著由语因寻而发语言。由见闻等四种言说而起言说者。如语所说见闻觉知四种言说与余言说。于无义中增益为有者。如所言说于无义中执有义故。

  论曰。复次此三自性为异为不异。应言非异非不异。谓依他起自性由异门故成依他起。即此自性由异门故成遍计所执。即此自性由异门故成圆成实。由何异门此依他起成依他起。依他熏习种子起故。由何异门即此自性成遍计所执。由是遍计所缘相故。又是遍计所遍计故。由何异门即此自性成圆成实。如所遍计。毕竟不如是有故。

  释曰。由是遍计所缘相故者。谓彼意识名为遍计。此为所取所缘境性。能生遍计。是故亦名遍计所执。又是遍计所遍计故者。即彼意识名为遍计。缘彼相貌。为所取境为所遍计。由此义故。依他起性亦名遍计所执自性。如所遍计者。如彼意识遍计所执。毕竟不如是有故者。所遍计上遍计所执毕竟无故。由此义故即此自性成圆成实。

  论曰。此三自性各有几种。谓依他起略有二种。一者依他熏习种子而生起故。二者依他杂染清净性不成故。由此二种依他别故名依他起遍计所执亦有二种。一者自性遍计执故。二者差别遍计执故。由此故名遍计所执。圆成实性亦有二种。一者自性圆成实故。二者清净圆成实故。由此故成圆成实性。

  释曰。杂染清净性不成故者。由即如是依他起性。若遍计时即成杂染。无分别时即成清净。由二分故一性不成。是故说名依他起性。自性遍计执故者。如于眼等遍计执为眼等自性。差别遍计执故者。如即于彼眼等自性遍计执。为常无常等无量差别。自性圆成实故者。谓有垢真如。清净圆成实故者。谓无垢真如。

  论曰。复次遍计有四种。一自性遍计。二差别遍计。三有觉遍计。四无觉遍计。有觉者谓善名言。无觉者谓不善名言。如是遍计复有五种。一依名遍计义自性。谓如是名有如是义。二依义遍计名自性。谓如是义有如是名。三依名遍计名自性。谓遍计度未了义名。四依义遍计义自性。谓遍计度未了名义。五依二遍计二自性。谓遍计度此名此义。如是体性。

  释曰。善名言者。谓解名言。不善名言者。谓牛羊等。虽有分别。然于文字。不能解了。

  论曰。复次总摄一切分别略有十种。一根本分别。谓阿赖耶识。二缘相分别。谓色等识。三显相分别。谓眼识等并所依识。四缘相变异分别谓老等变异。乐受等变异。贪等变异。逼害时节代谢等变异。捺落迦等诸趣变异。及欲界等诸界变异。五显相变异分别谓即如前所说变异所有变异。六他引分别谓闻非正法类。及闻正法类分别。七不如理分别。谓诸外道闻非正法类分别。八如理分别。谓正法中闻正法类分别。九执著分别。谓不如理作意类。萨迦耶见为本六十二见趣相应分别。十散动分别。谓诸菩萨十种分别。

  释曰。总摄一切分别略有十种者。是总标举。后当别释。根本分别者。谓阿赖耶识是诸分别根本。自体亦是分别。缘相分别者。谓色等识为所缘相所起分别。显相分别者。谓眼识等并所依识。显现似彼所缘境相所起分别有所分别或能分别故。名分别缘相。变异分别者。谓即缘相所有变异。缘此缘相变异分别。故名缘相变异分别。谓老等变异者。身中大种衰朽改易。名老变异分别。此故说名缘相变异分别。等者。等取病死变异。乐受等变异亦尔。谓由乐受身体改易。等者。等取苦及不苦不乐。贪等变异亦尔。等者。等取嗔痴。逼害时节代谢等变异亦尔。谓身变异为所缘境所起分别。逼害者。谓杀缚等。时节代谢者。谓寒时等时节改易。捺落迦等诸趣变异者。等取傍生及饿鬼趣。及欲界等诸界变异亦尔。等者。等取色无色界。显相变异分别者。谓眼识等显现似彼所缘境相所有变异。缘此显相。变异分别。此亦如前所说老等种种变异。由此亦于老等位中变异起故。他引分别者。谓由他教所起分别。此复二种。一闻非正法类。二闻正法类。此复二种于法分别。谓闻正法类或善或不善。闻非正法类亦如是释。不如理分别者。谓诸外道及彼弟子闻非正法类为因分别。如理分别者。谓正法中诸佛弟子闻正法类为因分别。执著分别者。谓不如理作意为因依止我见。起六十二诸恶见趣相应分别。如经广说。散动分别者。谓诸菩萨如后所说十种分别。

  论曰。一无相散动。二有相散动。三增益散动。四损减散动。五一性散动。六异性散动。七自性散动。八差别散动。九如名取义散动。十如义取名散动。为对治此十种散动。一切般若波罗蜜多中说无分别智。如是所治能治。应知具摄般若波罗蜜多义。

  释曰。此中无相散动者。谓此散动即以其无为所缘相。为对治此散动故。般若波罗蜜多经言实有菩萨。言实有者。显示菩萨实有空体。空即是体故名空体。有相散动者谓此散动即以其有为所缘相。为对治此散动故。即彼经言不见有菩萨。此经意说不见菩萨。以遍计所执及依他起为体。增益散动者。为对治此散动故。即彼经言色自性空。由遍计所执色。自性空故。损减散动者。为对治此散动故。即彼经言不由空故谓法性色性不空故。一性散动者。为对治此散动故。即彼经言色空非色。何以故。若依他起与圆成实是一性者。此依他起应如圆成实是清净境。异性散动者。为对治此散动故。即彼经言色不离空。何以故。此二若异。法与法性亦应有异。若有异性不应道理。如无常法与无常性。若取遍计所执自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以故。遍计所执色无所有。即是空性。此空性即是彼无所有。非如依他起与圆成实。不可说一。自性散动者。为对治此散动故。即彼经言。舍利子。此但有名谓之为色。何以故。色之自性无所有故。差别散动者。为对治此散动故。即彼经言。自性无生无灭无染无净。生即有染。灭即有净。无生灭故无染无净。如是诸句有如是义。如名取义散动者。谓如其名于义散动。为对治此散动故。即彼经言。假立客名别别于法而起分别。言别别者。谓别别名。如义取名散动者。如义于名而起散动。为对治此散动故。即彼经言。假立客名随起言说。非义自性有如是名。为对治此十散动故。说般若波罗蜜多。由此说为因无分别智生。

  论曰。若由异门依他起自性有三自性。云何三自性不成无差别。若由异门成依他起。不即由此成遍计所执及圆成实。若由异门成遍计所执。不即由此成依他起及圆成实若由异门成圆成实。不即由此成依他起及遍计所执。

  释曰。此义如前道理解释。

    摄大乘论释卷第四

    摄大乘论释卷第五

    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所知相分第三之二

  论曰。复次云何得知。如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显现而非称体。由名前觉无称体相违故。由名有众多多体相违故。由名不决定杂体相违故。此中有二颂。

  由名前觉无  多名不决定

  成称体多体  杂体相违故

  法无而可得  无染而有净

  应知如幻等  亦复似虚空

  释曰。如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分。虽显现可得。而非称彼体。为显此义故。说由名前觉无称体相违故等。若依他起遍计所执同一相者。应不待名于义觉转。如执有瓶。若离瓶名。于瓶义中无有瓶觉。若此瓶名与彼瓶义。同一相者。瓶觉应转。以非一相是故不转。由此名义。若体相称则成相违。此中安立名为依他起。义为遍计所执。以依他起由名势力成所遍计故。又于一义有众多名。若名与义同一相者。义应如名亦有多种。若尔此义应成多体。一义多体则成相违。是故两性若同一相。则成第二相违过失。又名不决定。以一瞿声。于九义转。若执名义同一相者。多义相违应同一体。则成第三相违过失。由执牛等非一相义同一性故。初一伽他重显此义。于中成者。显依他起遍计所执非一义成。法无而可得等者。此一伽他以幻等喻开悟弟子。弟子有二相违疑问。云何法无而现可得。云何无染而有清净。此中两喻释此疑问。如幻等者。譬如幻象实无所有而现可得。应知此中义亦如是。虽现可得而非实有。似虚空者。譬如虚空虽非云等所能染污。性清净故。而离彼时说名清净。当知诸法亦复如是。虽实无染。性清净故。然客障垢得灭离时。说名清净。

  论曰。复次何故如所显现实无所有。而依他起自性。非一切一切都无所有。此若无者。圆成实自性亦无所有。此若无者。则一切皆无。若依他起及圆成实自性无有。应成无有染净过失。既现可得杂染清净。是故不应一切皆无。此中有颂。

  若无依他起  圆成实亦无

  一切种若无  恒时无染净

  释曰。若依他起如所可得不如是有。既尔何不一切一切都无所有。此若无者圆成实性亦应无有。何以故。由有杂染清净有故。若二俱无则一切种皆无所有。今当显此。非都无有。有谤杂染清净过故。杂染清净既现可得。故此二性俱非不有。若执为无则拨现有。杂染清净言无所有。

  论曰。诸佛世尊于大乘中说方广教。彼教中言。云何应知遍计所执自性。应知异门说无所有。云何应知依他起自性。应知譬如幻炎梦像光影谷响水月变化。云何应知圆成实自性。应知宣说四清净法。何等名为四清净法。一者自性清净。谓真如空实际无相胜义法界。二者离垢清净。谓即此离一切障垢。三者得此道清净。谓一切菩提分法波罗蜜多等。四者生此境清净。谓诸大乘妙正法教。由此法教清净缘故。非遍计所执自性。最净法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起自性。如是四法总摄一切清净法。尽此中有二颂。

  幻等说于生  说无计所执

  若说四清净  是谓圆成实

  自性与离垢  清净道所缘

  一切清净法  皆四相所摄

  释曰。自性清净者。谓此自性本来清净。即是真如自性。实有一切有情平等共相。由有此故说一切法有如来藏。离垢清净者。即此真如远离烦恼所知障垢。即由如是清净真如显成诸佛。得此道清净者。谓能得此真如圣道即是清净。谓念住等菩提分法。及以一切波罗蜜多。生此境清净者。生此能证菩提分法所缘境界。生此境界即是清净故名生此境清净。即契经等十二分教。何以故。若此圣教是遍计所执应成杂染因。若是依他起应成虚妄。最净法界等流性故非是虚妄。既离二自性故成圆成实。又此四种于大乘中随说一种。应知是说圆成实性。于中初二无有变异。圆成实故名圆成实。后之二种无有颠倒。圆成实故名圆成实。后伽他中具颂此义。幻等说于生者。谓依他起此中名生。若于是处说一切法。譬如幻事乃至变化。应知此说依他起性。说无计所执者。若于是处说无有色。乃至说无一切诸法。应知此说遍计所执性。

  论曰。复次何缘如经所说。于依他起自性说幻等喻。于依他起自性为除他虚妄疑故。他复云何于依他起自性有虚妄疑。由他于此有如是疑。云何实无有义而成所行境界。为除此疑说幻事喻。云何无义心心法转。为除此疑说阳炎喻。云何无义有爱非爱受用差别。为除此疑说所梦喻。云何无义净不净业爱非爱果差别而生。为除此疑说影像喻。云何无义种种识转。为除此疑说光影喻。云何无义种种戏论言说而转。为除此疑说谷向喻。云何无义而有实取诸三摩地所行境转。为除此疑说水月喻。云何无义有诸菩萨无颠倒心。为办有情诸利乐事故思受生。为除此疑说变化喻。

  释曰。为此义故于依他起说幻等喻。今当显示。此中虚妄疑者。谓于虚妄依他起性所有诸疑。为除此疑说幻等喻显依他起。若实无义云何成境。为治此疑说幻事喻显依他起。譬如幻象虽无实义而成境界。义亦如是。他复生疑。若无有义即无所缘。诸心心法云何而转。为除此疑说阳炎喻显依他起。此中阳焰譬心心法。水喻于义。譬如阳炎有动摇故。虽无有义而生水觉。诸心心法亦复如是。由动摇故。虽无有义而生义觉。是诸愚夫于此复疑。若无有义诸爱非爱受用差别云何可得。为除此疑说所梦喻显依他起。如于梦中。虽无实义而见种种爱与非爱。受用差别现前可得。此亦如是。于此复疑。净不净业义既实无。爱非爱果义云何起。为除此疑说影像喻显依他起。譬如影像实无有义。即于本质起影像觉。然影像义无别可得。此亦如是。应知虽无爱与非爱真实果义而现可得。于此复疑。若无有义云何得有种种识转。为除此疑说光影喻显依他起。如弄影者有其种种光影可得。虽有多种光影可得。而光影义实无所有。识亦如是。无种种义而有种种义现可得。于此复疑。若无有义。无量品类戏论言说云何而转。为除此疑说谷响喻显依他起譬如谷响虽无有义而现可得。戏论言说亦复如是。虽无实义而现可得。于此复疑。若无有义。云何世间定心心法有义可得。由说定心能如实知如实见故。为除此疑说水月喻显依他起。譬如水月。其义实无。由水润滑澄清性故而现可得。定心亦尔。所缘境义虽实无有。而现可得。水喻其定。以是润滑澄清性故。于此复疑。若有情义实无所有。云何证真诸菩萨等。作彼利乐觉慧为先。彼彼趣中摄受自体。为除此疑说变化喻显依他起。譬如变化。实无有义。由化者力一切事成。非变化义而不可得。应知此中亦复如是。所受自体其义虽无。而有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所受自体义现可得。

  复有别义世尊意说幻等八喻。今当显示。此中幻喻为除眼等六种内处。应知显示眼等六处。譬如幻象。虽实非有而现可得。说阳炎喻为除器世间。由彼大故。于阳炎中实无有水。动摇力故似水可得。说所梦喻为除色等所受用境。显如所梦。色等实无而能为因起爱非爱受用差别。说影像喻为除身业果。显善不善身业为缘。而有余色影像生起。说谷响喻为除语业果。显语业因感语业果犹如谷响。意业三种。一非等引地。二等引地。三闻种类。说光影喻为除非等引地诸意业果。显此意业所得诸果犹如光影。说水月喻为除等引地诸意业果。显等引地诸意业果犹如水月。说变化喻为除闻种类意业闻种类者。即是闻思之所熏习。此即显示闻种类意差别而转犹如变化。

  论曰。世尊依何密意。于梵问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于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计所执自性及圆成实自性。生死涅槃无差别密意。何以故。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计所执分成生死。由圆成实分成涅槃故。

  释曰。如是三种自性相法。所说契经悉皆随顺。今当显示。世尊依何密意于梵问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槃者。问于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计所执自性及圆成实自性生死涅槃无差别密意者。答次当广释。依他起自性非定生死。由圆成实分成涅槃故。亦非定涅槃。由遍计所执分成生死故。是故不可定说一性。由此自性若得一分余分不异。依此意趣。于彼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槃。

  论曰。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说法有三种。一杂染分。二清净分。三彼二分。依何密意作如是说。于依他起自性中。遍计所执自性是杂染分。圆成实自性是清净分。即依他起是彼二分。依此密意作如是说。于此义中以何喻显。以金土藏为喻显示。譬如世间金土藏中三法可得。一地界二土三金。于地界中土非实有而现可得。金是实有而不可得。火烧炼时土相不现金相显现。又此地界土显现时虚妄显现。金显现时真实显现。是故地界是彼二分。识亦如是。无分别智火未烧时。于此识中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显现。所有真实圆成实自性不显现。此识若为无分别智火所烧时。于此识中所有真实圆成实自性显现。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不显现。是故此虚妄分别识。依他起自性有彼二分。如金土藏中所有地界。

  释曰。阿毗达磨大乘经中。由此密意说有三法。一杂染分。谓遍计所执自性是杂染故。二清净分。谓圆成实自性是清净故。三彼二分。谓依他起自性通彼二故。为显此义以金土藏为其譬喻。此中藏者是彼种子。言地界者。是坚硬性。土之与金是所造色。于此喻中三法可得。谓此藏中先时有土相貌显现。后时金相方乃可得。为显金相后方可得。说火烧炼后可得故金真实有。

  论曰。世尊有处说一切法常。有处说一切法无常。有处说一切法非常非无常。依何密意作如是说。谓依他起自性。由圆成实性分是常。由遍计所执性分是无常。由彼二分非常非无常。依此密意作如是说。如常无常无二。如是苦乐无二。净不净无二。空不空无二。我无我无二。寂静不寂静无二。有自性无自性无二。生不生无二。灭不灭无二。本来寂静非本来寂静无二。自性涅槃非自性涅槃无二。生死涅槃无二亦尔。如是等差别一切诸佛密意语言。由三自性应随决了。如前说常无常等门。此中有多颂。

  如法实不有  如现非一种

  非法非非法  故说无二义

  依一分开显  或有或非有

  依二分说言  非有非非有

  如显现非有  是故说为无

  由如是显现  是故说为有

  自然自体无  自性不坚住

  如执取不有  故许无自性

  由无性故成  后后所依止

  无生灭本寂  自性般涅槃

  释曰。伽他义中如法实不有如现非一种者。如其次第释非法非非法因缘。由实不有故非法。由现非一种故非非法。以非法非非法故说无二义。依一分者。谓依一边。开显者。说示也。或有或非有者。或是有性或是无性。依二分说言非有非非有者。取依他起具二分性。说为非有及非非有。如显现非有者。如现所得不如是有。是故说为无者。由此义故说之为无。由如是显现者。由唯似有相貌显现。是故说为有者。即由此义说之为有。说一切法无自性意。今当显示。自然无者。由一切法无离众缘自然有性。是名一种无自性意。自体无者。由法灭已不复更生故无自性。此复一种无自性意自性不坚住者。由法才生一刹那后无力能住故无自性。如是诸法无自性理与声闻共。如执取不有故许无自性者。此无自性不共声闻。以如愚夫所取。遍计所执自性不如是有。由此意故依大乘理。说一切法皆无自性。由无性故成者。由一切法无自性故。无生灭等皆得成就。所以者何。由无自性故无有生。由无生故亦无有灭。无生灭故本来寂静。本寂静故自性涅槃。后后所依止者。是后后因此而得有义。

  论曰。复有四种意趣四种秘密。一切佛言应随决了。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谓如说言我昔曾于彼时彼分。即名胜观正等觉者。二别时意趣。谓如说言若诵多宝如来名者。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又如说言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三别义意趣。谓如说言若已逢事尔所殑伽河沙等佛。于大乘法方能解义。四补特伽罗意乐意趣。谓如为一补特伽罗先赞布施后还毁呰。如于布施。如是尸罗及一分修当知亦尔。如是名为四种意趣。四秘密者。一令入秘密。谓声闻乘中或大乘中。依世俗谛理说有补特伽罗。及有诸法自性差别。二相秘密。谓于是处说诸法相显三自性三对治秘密。谓于是处说行对治八万四千四转变秘密。谓于是处以其别义。诸言诸字即显别义。如有颂言。

  觉不坚为坚  善住于颠倒

  极烦恼所恼  得最上菩提

  释曰。意趣秘密有差别者。谓佛世尊先缘此事后为他说。是名意趣。由此决定令入圣教。是名秘密。平等意趣者。谓如有人取相似法说如是言。彼即是我。世尊亦尔。平等法身置在心中。说言我昔曾于彼等。非彼昔时毗钵尸佛。即是今日释迦牟尼。依平等义所起意趣作如是说。别时意趣者。谓此意趣令懒惰者。由彼彼因于彼彼法精勤修习。彼彼善根皆得增长。此中意趣显诵多宝如来名因。是升进因。非唯诵名。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如有说言由一金钱得千金钱。岂于一日意在别时。由一金钱是得千因故作此说。此亦如是。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当知亦尔。别义意趣中。于大乘法方能解义者。谓于三种自性义理自证其相。若但解了随名言义是佛意者。愚夫于此亦应解了。故知此中言解义者。意在证解。要由过去逢事多佛。补特伽罗意乐意趣者。谓如为一先赞布施后还毁呰。此中意者。先多悭吝为赞布施。后乐行施。还复毁呰令修胜行。若无此意。于一施中先赞后毁。则成相违。由有此意赞毁应理。于尸罗等当知亦尔。一分修者。谓世间修。令入秘密者。谓若是处依世俗谛理。说有补特伽罗及一切法自性差别。为令有情入佛圣教。是故说名令入秘密。相秘密者。谓于宣说诸法相中说三自性。对治秘密者。谓于是处宣说有情诸行对治。为欲安立有情烦恼行对治故。转变秘密者。谓于是处以说余义。诸言诸字转显余义。于伽他中。觉不坚为坚者。不坚谓定由不刚强驰散难调故名不坚。即于此中起尊重觉。名觉为坚。善住于颠倒者。是于颠倒能颠倒中善安住义。于无常等谓是常等。名为颠倒。于无常等谓无常等。是能颠倒。是于此中善安住义。极烦恼所恼者。精进劬劳名为烦恼。为众生故长时劬劳精进所恼。如有诵言。处生死久恼。但由于大悲。如是等。得最上菩提者。其义易了。

  论曰。若有欲造大乘法释。略由三相应造其释。一者由说缘起。二者由说从缘所生法相。三者由说语义。

  释曰。由此三相随其所应。应造一切大乘法释。

  论曰。此中说缘起者。如说。

  言熏习所生  诸法此从彼

  异熟与转识  更互为缘生

  释曰。言熏习所生诸法者。由外分别熏习在阿赖耶识中。以此熏习为因一切法生。即是转识自性。此从彼者。此分别熏习用彼诸法为因。此即显示阿赖耶识。与彼转识更互为因。

  论曰。复次彼转识相法。有相有见识为自性。又彼以依处为相。遍计所执为相。法性为相。由此显示三自性相。如说。

  从有相有见  应知彼三相

  复次云何应释彼相。谓遍计所执相。于依他起相中实无所有。圆成实相于中实有。由此二种。非有及有。非得及得。未见已见。真者同时。谓于依他起自性中。无遍计所执故。有圆成实故。于此转时。若得彼即不得此。若得此即不得彼。如说。

  依他所执无  成实于中有

  故得及不得  其中二平等

  释曰。彼转识相法有相有见识为自性者。谓彼识有相有见以为其体。又即彼相有其三种依处为相者。谓依他起相。由此所说三种自性显示彼相。于伽他中即显此义。从有相有见应知彼三相者。如释显示。由此二种非有及有非得及得未见已见真者同时者。遍计所执及圆成实名为二种。如是二种。第一非有。第二是有。未见真者。得遍计所执不得圆成实。已见真者。即此刹那得圆成实。不得遍计所执。于伽他中即显此义。谓依他所执无等平等者。谓一刹那。其中者。谓依他起中。二者。谓未见真者及已见真者。故者是由此因义。谓于依他起中。由遍计所执无故。及由圆成实有故。又诸愚夫颠倒执故如是见转。若诸圣者由正见故如是见转。

  论曰。说语义者谓先说初句。后以余句分别显示。或由德处。或由义处。

  释曰。由说语义如所造释。今当显示或摄其德或摄其义。

  论曰。由德处者。谓说佛功德最清净觉。不二现行趣无相法。住于佛住。逮得一切佛平等性。到无障处。不可转法。所行无碍。其所安立不可思议。游于三世平等法性。其身流布一切世界。于一切法智无疑滞。于一切行成就大觉。于诸法智无有疑惑。凡所现身不可分别。一切菩萨等所求智。得佛无二住胜彼岸。不相间杂如来解脱妙智究竟。证无中边佛地平等。极于法界。尽虚空性。穷未来际。最清净觉者。应知此句。由所余句分别显示。如是乃成善说。法性最清净觉者。谓佛世尊最清净觉。应知是佛二十一种功德所摄。谓于所知一向无障转功德。于有无无二相。真如最胜清净能入功德。无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于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业无差别功德。修一切障对治功德。降伏一切外道功德。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碍功德。安立正法功德。授记功德。于一切世界示现受用变化身功德。断疑功德。令入种种行功德。当来法生妙智功德。如其胜解示现功德。无量所依调伏有情加行功德。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满功德。随其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三种佛身方处无分限功德。穷生死际常现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功德。无尽功德等。

  释曰。此中不二现行者。谓二现行此中无有。是故说名不二现行。即是于所知一向无障转功德。非如声闻独觉智亦有障亦无障故。趣无相法者。谓清净真如名无相法。趣谓趣入。即是于有无无二相真如最胜清净能入功德。谓此真如非是有相。诸法无性以为相故。亦非无相自相有故。于此无相真如最胜清净能入。最胜能入故。清净能入故住于佛住者。谓住佛所住无所住处。即是无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谓此住中常作佛事无有休息。逮得一切佛平等性者。即是于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业无差别功德。到无障处者。即是修一切障对治功德。谓一切时常修觉慧对治一切障故。不可转法者。即是降伏一切外道功德。所行无碍者。即是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碍功德。谓虽生世间行于世间所行之处。不为利等世间八法所染污故。其所安立不可思议者。即是安立正法功德。由契经等正法无量不可思议。非诸愚夫所能解故。由此故名最清净觉。此最清净觉句。于句句中皆遍相应。游于三世平等法性者。即是授记功德。其身流布一切世界者。即是于一切世界示现受用变化身功德。于一切法智无疑滞者。即是断疑功德。于一切行成就大觉者。即是令入种种行功德。于诸法智无有疑惑者。即是当来法生妙智功德。谓知当来如是法生如来妙智。凡所现身不可分别者。即是如其胜解示现功德。一切菩萨等所求智者。即是无量所依调伏有情加行功德。谓无量菩萨所依。能作调伏诸有情事。此非诸佛已得自他平等更求此智。唯有诸佛已作如是胜调伏事。得佛无二住胜彼岸者。即是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满功德。谓无二法身名平等法身。即于如是无二法身得善清净波罗蜜多。不相间杂如来解脱妙智究竟者。谓于无杂如来智中胜解究竟。此中胜解名为解脱。即是随其胜解示现差别功德。证无中边佛地平等者。即是三种佛身方处无分限功德。谓佛法身不可分限。尔所方处受用变化。亦不可说尔所世界。极于法界者。谓极清净法界。是名极于法界。即是穷生死际常现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功德。尽虚空性者。即是无尽功德。谓佛智无尽如虚空故。穷未来际者。即是究竟功德等。言等此佛智究竟穷未来际无有间断。是故名为最清净觉。

  论曰。复次由义处者。如说若诸菩萨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谓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故。令入一切智智故。自知我今何假智故。摧伏慢故。坚牢胜意乐故非假怜愍故。于亲非亲平等心故。永作善友乃至涅槃为后边故。应量而语故。含笑先言故。无限大悲故。于所受事无退弱故。无厌倦意故。闻义无厌故。于自作罪深见过故。于他作罪不嗔而诲故。于一切威仪中恒修治菩提心故。不悕异熟而行施故。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于诸有情无有恚碍而行忍故。为欲摄受一切善法勤精进故。舍无色界修静虑故。方便相应修般若故。由四摄事摄方便故。于持戒破戒善友无二故。以殷重心听闻正法故。以殷重心住阿练若故。于世杂事不爱乐故。于下劣乘曾不欣乐故。于大乘中深见功德故。远离恶友故。亲近善友故。恒修治四梵住故。常游戏五神通故。依趣智故。于住正行不住正行诸有情类不弃舍故。言决定故。重谛实故。大菩提心恒为首故。如是诸句。应知皆是初句差别。谓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

  此利益安乐增上意乐句。有十六业差别应知。此中十六业者。一展转加行业。二无颠倒业。三不待他请自然加行业。四不动坏业。五无求染业。此有三句差别应知。谓无染系故。于恩非恩无爱恚故。于生生中恒随转故。六相称语身业此有二句差别应知。七于乐于苦于无二中平等业八无下劣业。九无退转业。十摄方便业。十一厌恶所治业。此有二句差别应知。十二无间作意业。十三胜进行业。此有七句差别应知。谓六波罗蜜多正加行故。及四摄事正加行故。十四成满加行业。此有六句差别应知。谓亲近善士故。听闻正法故。住阿练若故。离恶寻思故。作意功德故。此复有二句差别应知。助伴功德故。此复有二句差别应知。十五成满业。此有三句差别应知。谓无量清净故。得大威力故。证得功德故。十六安立彼业。此有四句差别应知。谓御众功德故。决定无疑教授教诫故。财法摄一故。无杂染心故。如是诸句。应知皆是初句差别。

  释曰。由义处中。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故者。此句义由十六业余句显示。由何等业显示利益安乐增上意乐。谓展转加行业者。即是令入一切智智故。谓令诸有情入一切智智。展转化导。譬如一灯传然千灯。此即显示利益安乐增上意乐。如是一切所余句中。皆应配属利益安乐增上意乐。无颠倒业者。即是自知我今何假智故。谓或虽有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仍是颠倒。如有发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劝饮酒等。若有正智如实自知。方能称量教导有情。非增上慢。不如实知起饶益心。劝他令作不饶益事。不待他请。自然加行业者。即是摧伏慢故。谓由摧伏憍慢心故。不待劝请自为说法。不动坏业者。即是坚牢胜意乐故。不以有情行邪行故。动坏菩萨利益安乐增上意乐坚固之心。无求染业者。即是非假怜愍故。于亲非亲平等心故。永作善友乃至涅槃为后边故。谓后三句释此三句。非为利养恭敬等因。作诸有情利益安乐。是故说名无求染业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云何可知。谓由相称语身业者。即是应量而语故。含笑先言故。此二句中。应量而语及先言是语业。含笑是身业。应量语者。唯作法语。言含笑者。舒颜往来作饶益事。于乐于苦于无二中平等业者。即是无限大悲故。无限悲者愍三苦故。于有苦有情愍其苦苦。于有乐有情愍其坏苦。于不苦不乐有情愍其行苦。不苦不乐故名无二。无下劣业者。即是于所受事无退弱故。谓不自轻云我不能当得佛果。如此等类。无退转业者。即是无厌倦意故。谓勤精进修成佛因。心无厌倦。摄方便业者。即是闻义无厌故。谓由多闻成善巧智饶益有情。厌恶所治业者。即是于自作罪深见过故。于他作罪不嗔而诲故。由此方便乃能如实调伏有情。无间作意业者。即是于一切威仪中。恒修治菩提心故。如是句义如所行清净契经广说。胜进行业者。即是不悕异熟而行施故。乃至由四摄事摄方便故。谓即依前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修此加行。以为增长趣向果因。成满加行业者。即是于持戒破戒善友无二故。乃至亲近善友故。谓后六句释此八句。若有习近如是加行。速得成满以殷重心。住阿练若故者。由住此处。离恶寻思世杂事者。谓歌舞等。成满业者。即是恒修治四梵住故。常游戏五神通故。依趣智故谓后三句释此三句。此成满业所有相状。大威力者。谓六神通依趣智故者。谓依趣智。不依趣识内智生故。由此内智现见相应安住于法。安立彼业者。即是于住正行等。谓后四句释此四句。由利益安乐增上意乐故。安立有情利益安乐。御众功德故者。由于破戒亦不弃舍安立不摈。令出不善令住于善。决定无疑教受教诫故者。由能一向与彼教敕非自说已。

  还复说言我言不善。由是因缘其言威肃。财法摄一故者。由言诚谛以法摄取。衣服等财还如是施。无杂染心故者。由善摄受大菩提心饶益有情。非欲自求为给使故。云何有情由此善故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如此摄受一切有情。

  论曰。如说。

  由最初句故  句别德种类

  由最初句故  句别义差别

  释曰。此伽他中。即为显示前所说义。说如是言。

    摄大乘论释卷第五

    摄大乘论释卷第六

    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入所知相分第四

  论曰。如是已说所知相。入所知相云何应见。多闻熏习所依。非阿赖耶识所摄。如阿赖耶识成种子。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而生。似所取事。有见意言。

  释曰。如能悟入如是种类所应知相今当显说。入所知相者。谓能悟入所知境义。多闻熏习所依者。谓大乘法所熏自体。非阿赖耶识所摄者。谓能对治阿赖耶识故。如阿赖耶识成种子者。谓如阿赖耶识为一切杂染法因。此为一切清净法因亦尔。如理作意所摄者。谓如理作意为自性。似法似义而生者。谓似法义相而生起时。似所取事者。谓似色等义。有见者。谓似于见此即成立有相见识。

  论曰。此中谁能悟入所应知相。大乘多闻熏习相续。已得逢事无量诸佛出现于世。已得一向决定胜解。已善积集诸善根故。善备福智资粮菩萨。

  释曰。如是品类。如此方便而能悟入今当显示。大乘多闻熏习相续者。简声闻等所有多闻熏习相续。已得逢事无量诸佛出现于世者。已得现前逢事诸佛出现世间超过数量。已得一向决定胜解者。谓于大乘所得胜解。非诸恶友所能动坏。即由无间所说三因。已善积集诸善根故。乃得名为善备福智资粮菩萨。又即如是福智资粮。云何渐次而得圆满。谓由因力。由善友力。由作意力。由依持力。此中两句即是二力如数应知。作意力者。即是一向决定胜解。此用大乘熏习为因。事佛为缘。以有一向决定胜解。能修正行。修正行故积集善根。如是名为由作意力。善修福智二种资粮。由此渐次善修福智二资粮故。能入大地。如是名为由依持力。

  论曰。何处能入。谓即于彼有见似法似义意言。大乘法相等所生起胜解行地。见道修道究竟道中。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故。离一切障故。

  释曰。入如是类及入行相。今当显示。意地寻思说名意言。如是意言以大乘法为因而生。此中显示意言差别。大乘法相等所生者。是此教法为缘生义。或有即于胜解行地名能悟入。由但听闻一切诸法唯有识性。深生信解故名能入。于见道中如是悟入。今当显示。如理通达故者。谓于意言如理通达云何于此如理通达。谓此意言非法非义。非所取非能取。如是通达于修道中如是悟入。今当显示。治一切障故者。谓观此意言非法非义非所取非能取时。便能对治一切障故究竟道中如是悟入。今当显示离一切障故者。谓善清净妙智位中。最微细障亦无有故。

  论曰。由何能入由善根力所任持故。谓三种相练磨心故。断四处故缘法义境。止观恒常殷重加行。无放逸故。

  释曰。由此能入今当显示。由何能入由善根力所任持故。谓三种相练磨心故。乃至恒常殷重加行无放逸故者。谓于如是所说八句善顺相应。名善根力所任持故。言恒常者。无间修故。言殷重者。恭敬修故。若于如是品类造修。即于如是能无放逸。

  论曰。无量诸世界无量人。有情刹那刹那证觉无上正等菩提。是为第一练磨其心。由此意乐能行施等波罗蜜多。我已获得如是意乐。我由此故少用功力。修习施等波罗蜜多当得圆满。是名第二练磨其心。若有成就诸有障善。于命终时即便可爱。一切自体圆满而生。我有妙善无障碍善。云何尔时不当获得一切圆满。是名第三练磨其心。

  释曰。此中对治三种退屈心故。唯修三种练磨心。所以者何。以诸菩萨闻于无上正等菩提最胜甚深广大难可证得。心便退屈。对治此故修第一练磨心。又诸菩萨闻所修行波罗蜜多最胜甚深广大难可证得。心便退屈。对治此故修第二练磨心。由此意乐能行施等波罗蜜多者。此中意乐。谓信及欲。菩萨于诸波罗蜜多。真实有性具功德性。有堪能性深生信解是名为信。深信解已乐欲修行。是名为欲。菩萨既得如是信欲。自性意乐少用功力。修习六种波罗蜜多当得圆满。又诸菩萨于佛甚深广大言教。思议决择善巧转时。如是思量。如是无上正等菩提难可证得。隔一念心方可证得。心便退窟。对治此故修第三练磨心。我有妙善者。我有一切十种地中妙善积集福智资粮。无障碍善者。谓金刚喻定能破在骨粗重微细极难破障。此定无间得一切障离系转依。云何尔时不当获得一切圆满者。此中意说于障离系。似彼命终时一切种智如彼体圆满。又于此中三种练磨心者。谓诸菩萨善根无缺善根力持。由此力故则能三种练磨其心。心无退屈。初当显示第一练磨心。谓人趣中无量世界无量有情。刹那刹那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云何我今独不能证。次当显示第二练磨心。谓诸菩萨作是思惟。我此意乐离诸障碍。波罗蜜多悭等障碍皆无有故。不由功用波罗蜜多当得圆满。此圆满故证佛菩提。后当显示第三练磨心。有障善者。谓由世善而成其善。此有障善尚命终时即便可爱一切自体圆满而生。况我今者由无障善而成其善。不当成佛无上菩提无有是处。

  论曰。此中有颂。

  人趣诸有情  处数皆无量

  念念证等觉  故不应退屈

  诸净心意乐  能修行施等

  此胜者已得  故能修施等

  善者于死时  得随乐自满

  胜善由永断  圆满云何无

  释曰。复以伽他显如是义。故不应退屈者。由上因缘策持其心令不怯弱。谓生是心。我不能证无上菩提。诸净心者。是非不善无记心义。谓或有人以其散乱无记之心而行施等。如是外道以不善心而行施等。若求无上正等菩提。是最胜善故名净心。此胜者已得故能修施等者。最胜菩萨名为胜者。此之意乐菩萨已得。是故能修施等诸度。即是已得能断悭等所治心义等者。取始从尸罗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善者于死时得随乐自满者。是乃至得非想非非想处义。胜善由永断圆满云何无者。是由永断障而成胜善圆满佛果。云何无义。

  论曰。由离声闻独觉作意。断作意故。由于大乘诸疑离疑。以能永断异慧疑故。由离所闻所思法中我我所执。断法执故。由于现前现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此中有颂。

  现前自然住  安立一切相

  智者不分别  得最上菩提

  释曰。今当显示断除四处。断作意故者。谓断声闻等诸作意故。以能永断异慧疑故者。谓于大乘甚深广大。能永断除异慧及疑。此中异慧。谓鄙恶慧于理动摇。疑谓犹预。由于大乘诸疑离疑者。谓于大乘安立法相三自性教。谓若说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诸如是等永无异门。依遍计所执自性。而说若说诸法如幻阳炎梦相光影影像谷向水月变化。诸如是等虚妄异门。依依他起自性而说。若说诸法真如实际无相胜义法界空性。诸如是等真实异门。依圆成实自性而说。于此一切异慧及疑永无复转。由离所闻所思法中我我所执者。此中意说断除法执。断法执故者。乃至所闻所思法中执我我所。终不于彼如实悟入。由于现前现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者。谓加行无分别智转时。如理作意住一切定心。诸相作意分别皆断。断分别故者。谓于现前色等现住。及骨锁等定所安立。一切所缘诸境界相。皆不作意无所分别。由无分别方便能入。若异分别终不能入。现前自然住等颂唯显最后所断义。

  论曰。由何云何而得悟入。

  释曰。为显由此如是悟入故为此问。

  论曰。由闻熏习种类。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有见意言。

  释曰。由此悟入今当显示。此中由闻熏习种类者。谓由闻熏习为因。即前所说悟入任持大乘熏习等所生故。应知是圆成实自性所摄。

  论曰。由四寻思。谓由名义自性差别。假立寻思。及由四种如实遍智。谓由名事自性差别。假立如实遍智。如是皆同不可得故。以诸菩萨如是如实为入唯识勤修加行。即于似文似义意言。推求文名唯是意言。推求依此文名之义亦唯意言。推求名义自性差别唯是假立。若时证得唯有意言。尔时证知若名若义自性差别皆是假立。自性差别义相无故同不可得。由四寻思。及由四种如实遍智。于此似文似义意言。便能悟入唯有识性。

  释曰。如是悟入今当显示由四寻思者。谓由名义自性等文之所显说。及由四种如实遍智者。谓由名事自性差别假立等文之所显说。如实遍知若名若事自性差别。皆是假立。于中实义皆不可得。是故说言如是皆同不可得故。又先推求若名若义自性差别唯是假立。后如实知如是真实皆不可得。于推求时名为寻思。若如实知不可得时。即名四种如实遍智。

  论曰。于此悟入唯识性中。何所悟入。如何悟入。入唯识性。相见二性及种种性。若名若义自性差别。假自性差别义。如是六种义皆无故。所取能取性现前故。一时现似种种相义而生起故。如闇中绳显现似蛇。譬如绳上蛇非真实。以无有故。若已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在。若以微细品类分析。此又虚妄色香味触为其相故。此觉为依绳觉当灭。如是于彼似文似义六相意言。伏除非实六相义时。唯识性觉犹如蛇觉。亦当除遣。由圆成实自性觉故。

  释曰。今于此中问所悟入及悟入譬。唯识性者。唯有识性。相见二性者。显示有相有见之识。显现似因似所建立故名为相。种种性者。唯是一识显现。似有种种相生。非速疾故别别而现。于此悟入唯识性中。如是三种为所悟入。一时现似种种相义而生起故者。谓似种种名句文相而生起故。及似种种依止此义而生起故。此中绳喻。显示悟入三种自性。伏除非实六相义时者。谓于遣灭六相义时。此中遣灭名为伏除。

  论曰。如是菩萨悟入意言似义相故。悟入遍计所执性。悟入唯识故悟入依他起性。云何悟入圆成实性。若已灭除意言闻法熏习种类唯识之想。尔时菩萨已遣义想。一切似义无容得生。故似唯识亦不得生。由是因缘住一切义无分别名。于法界中便得现见相应而住。尔时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由此菩萨名已悟入圆成实性。

  释曰。悟入意言似义相故悟入遍计所执性者。谓知诸义唯是遍计分别所作。由是故言悟入遍计所执自性悟入唯识故悟入依他起性者。举其唯识即取意言。了知一切唯意言性。由此悟入依他起性。一切似义无容得生者谓无如是品类实义可似其生。故似唯识亦不得生者。谓唯识相亦不得起。何以故。计有识时即有义故。从是已后现证真如。此现证位不可宣说。内自证故。尔时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者。所缘谓真如。能缘谓真智。此二平等譬如虚空。即是不住。所取能取二种性义。由不分别所取能取。是故说名无分别智。如是悟入圆成实性。

  论曰。此中有颂。

  法补特伽罗  法义略广性

  不净净究竟  名所行差别

  释曰。如前所说住一切义无分别名。何等为名。几品类义为答此问。以颂显示名类差别。此中法名者。谓色受眼耳等。补特伽罗名者。谓佛及随信行等。又法名者。谓契经等。义名者。谓依此法义。略名者。谓有情等。广名者。谓彼一一各别能诠。姓名者。谓诸字本母。不净名者。谓诸异生。净名者。谓有学等。究竟名者。谓一切法总相所缘。是诸菩萨所缘名类略有十种。一法名谓眼等。二补特伽罗名谓我等。三法名谓十二分教。四义名谓此十二分教所诠诸义。五略名谓一切法为无为等。六广名谓色受等及虚空等七姓名。谓阿字为初诃字为后。八不净名谓诸异生。九净名谓诸见谛。十究竟名谓一切法总相所缘。即是二智所缘境界。谓出世智及后得智。以一切法真如实际为所缘故。以一切法种种相别为所缘故。如十地等。此中意取于一切义总相缘智所缘境界。如是品类。是诸菩萨名所行别。

  论曰。如是菩萨悟入唯识性故悟入所知相。悟入此故入极喜地。善达法界生如来家。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萨平等心性。得一切佛平等心性。此即名为菩萨见道。

  释曰。生如来家者。由此能令诸佛种性无断绝故。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者。由作是思。如我自身欲般涅槃。一切有情亦如是故。得一切菩萨平等心性者。由得菩萨等意乐故。得一切佛平等心性者。由此位中得佛法身。证得此故得一切佛平等心性。又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者。谓证自他平等性故。如于自身欲尽众苦。于他亦尔。得一切菩萨平等心性者。谓与一切菩萨意乐加行皆平等故。得一切佛平等心性者。见彼法界与己法界无差别故。

  论曰。复次为何义故入唯识性。由缘总法出世止观智故。由此后得种种相识智故。为断及相阿赖耶识诸相种子。为长能触法身种子。为转所依。为欲证得一切佛法。为欲证得一切智智。入唯识性。又后得智。于一切阿赖耶识所生。一切了别相中。见如幻等性无倒转。是故菩萨譬如幻师于所幻事于诸相中。及说因果常无颠倒。

  释曰。由缘总法出世止观智故者。谓由止观所显智故。为断及相阿赖耶识诸相种子者。此中及相是及因义。于阿赖耶识中。诸杂染法种子。名阿赖耶识诸相种子。复举相者。为欲显示即彼种子是所缘相。如是说已。显彼种子因果俱断。若无分别智断一切障证得佛法。此后得智复何所用。无分别智不能宣说诸因果法。无分别故。由是因缘须后得智。宣说所有诸因果法常无颠倒。譬如幻师于所幻事。于一切阿赖耶识所生者。谓阿赖耶识为因。一切了别相中者。谓识为因见相分中。由后得智见如幻等。及宣说时皆无颠倒。

  论曰。于此悟入唯识性时。有四种三摩地。是四种顺决择分依止。云何应知。应知由四寻思。于下品无义忍中。有明得三摩地。是暖顺决择分依止。于上品无义忍中。有明增三摩地。是顶顺决择分依止。复由四种如实遍智已入唯识。于无义中已得决定。有入真义一分三摩地。是谛顺忍依止。从此无间伏唯识想。有无间三摩地。是世第一法依止。应知如是诸三摩地。是现观边。

  释曰。于一切处入真观时。皆有四种顺决择分。故于此中亦应显示。是顺决择分依止者。谓决择分因所依止义。于下品无义忍中有明得三摩地者。谓于无义中起下品爱乐。以其明名。显下品无义智三摩地名。显此无义智所依止定。于上品无义忍中者。谓于无义中起上品爱乐。有明增三摩地者。谓以明名。显上品无义智三摩地名。显此无义智所依止定。谛顺忍依止者。法无我理名谛。此忍顺彼名谛顺忍。此云何成。谓于外无中已决定者。于无能取亦深爱乐。应知于利顺忍转时。是现观边者。谓现观时义。

  论曰。如是菩萨已入于地。已得见道。已入唯识。于修道中云何修行。于如所说安立十地。摄一切经皆现前中。由缘总法出世后得止观智故。经于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数修习故。而得转依。为欲证得三种佛身精勤修行。

  释曰。于如所说安立十地者。谓于随说安立菩萨十种地中。由缘总法者。谓缘总相非分别缘。言出世者。无分别智。后得即是能成立智。此不应说唯是世间。由于世间未积习故。亦不应说唯出世间。由随世间而现前故。由是因缘不可定说而得转依者。由缘总智故得转依。为欲证得三种佛身精勤修行者。谓我当证三种佛身故勤修行。

  论曰。声闻现观。菩萨现观有何差别。谓菩萨现观与声闻异。由十一种差别应知。一由所缘差别。以大乘法为所缘故。二由资持差别。以大福智二种资粮为资持故。三由通达差别。以能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四由涅槃差别。摄受无住大涅槃故。五由地差别。依于十地而出离故。六七由清净差别。断烦恼习净佛土故。八由于自他得平等心差别。成熟有情加行无休息故。九由生差别。生如来家故。十由受生差别。常于诸佛大集会中摄受生故。十一由果差别。十力无畏不共佛法。无量功德果成满故。

  释曰。由涅槃差别者。以菩萨现观摄受无住大般涅槃。声闻不尔。由清净差别者。以菩萨现观永断烦恼及诸习气。能净佛土。声闻不尔。

  论曰。此中有二颂。

  名事互为客  其性应寻思

  于二亦当推  唯量及唯假

  实智观无义  唯有分别三

  彼无故此无  是即入三性

  释曰。将入真观故说二颂。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者。谓名于事为客事于名为客。非称彼体故。由定而观故名寻思。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者。应当推寻义之自性差别并无。唯有识量。唯有自性差别假立。言实智者。应知即是如实遍智。谓由四种寻思为因。发生四种如实遍智。所言观无义唯有分别三者。谓观于义本无所有。唯有三种虚妄分别谓名分别。自性分别。差别分别。彼无故此无者。谓义无故分别亦无。何以故。若有所分别义。可有能缘分别。由义无所有故。当知分别亦无。是即入三性者。谓于此中悟入三性。观见名事互为客故。即是悟入遍计所执性观见二种本无有义唯有分别量。唯有名自性差别假立故。即是悟入依他起性。亦不观见此分别故。即是悟入圆成实性。如是名为悟入三性。

  论曰。复有教授二颂。如分别瑜伽论说。

  菩萨于定位  观影唯是心

  义想既灭除  审观唯自想

  如是住内心  知所取非有

  次能取亦无  后触无所得

  释曰。为入真观授以正教。于此义中说其二颂。菩萨依定位。观影唯是心者。谓观似法似义影像。唯是其心谁能观。谓菩萨在何位于定位。义想既灭除审观唯自想者。谓此位中义想既遣。审观似法似义之想唯是自心。如是住内心者。如摄自心住于无义。即是令心住于内心。知所取非有者。谓了所取义无所有。次能取亦无者。由所取义既是非有。故能取心能取之性亦不得成。后触无所得者。谓从此后触证真如。由此真如无所得故名无所得。

  论曰。复有别五现观伽他。如大乘经庄严论说。

  福德智慧二资粮  菩萨善备无边际

  于法思量善决已  故了义趣唯言类

  若知诸义唯是言  即住似彼唯心理

  便能现证真法界  是故二相悉蠲除

  体知离心无别物  由此即会心非有

  智者了达二皆无  等住二无真法界

  慧者无分别智力  周遍平等常顺行

  灭依榛梗过失聚  如大良药消众毒

  佛说妙法善成立  安慧并根法界中

  了知念趣唯分别  勇猛疾归德海岸

  释曰。复有现观伽他如经庄严论说。其中难解于此显示。福德智慧二资粮菩萨善备无边际者。资粮有二种。一福德资粮。二智慧资粮。谓施等三波罗蜜多是福德资粮。第六般若波罗蜜多是智慧资粮。精进波罗蜜多二资粮摄。何以故。若为智慧而行精进。是智慧资粮。若为福德而行精进。是福德资粮。如是静虑波罗蜜多亦通二种。若缘无量而修静虑。是福德资粮。余是智慧资粮。如是资粮是谁所有。谓诸菩萨长远难度名无边际。如无边语非无有边。但以多故得无边称此亦如是。于法思量善决已者。要由定后思惟诸法。方善决定非余所能。故了义趣唯言类者。谓了知诸义唯意言为因。若知诸义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者。谓若了知似义显现唯是意言。即住似义唯心正理。便能现证真法界。是故二相悉蠲除者。谓从此后现证真如。永离所取能取二相。如入现证次当显示。体知离心无别物由此即会心非有者。体知离心无所缘义。彼无有故。即会能缘心亦非有。知者了达二皆无者。谓诸菩萨了达此二悉皆是无。等住二无真法界者。谓平等住离义离心真实法界。慧者无分别智力者。谓诸菩萨无分别智所有势力。周遍平等常顺行者。于平等中随顺而行。观契经等一切诸法犹如虚空性平等故。内外诸法皆如是观故名周遍。常者时恒。灭依榛梗过失聚如大良药消众毒者。灭谓除灭。依谓所依。即所依中杂染法因极难了故。如溪谷林榛梗难入。过失聚者。是杂染法熏习自性。佛说妙法善成立安慧并根法界中者。谓由佛教善安其慧置真如中。及能缘彼根本心中。根本心者。谓缘如来所有正教总为一相。应知即是无分别心。了知念趣唯分别者。谓彼安住根本心已。为说正教。由后得智念诸义趣。知此念趣唯是分别。勇猛疾归德海岸者。谓诸菩萨由无分别智及后得智巧方便故。速趣佛果功德海岸。如是五颂总略义者。谓第一颂显资粮道。第二初半显加行道。后半第三显于见道第四一颂显于修道。第五一颂显究竟道。

    摄大乘论释卷第六

    摄大乘论释卷第七

    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彼入因果分第五

  论曰。如是已说入所知相。彼入因果云何可见。谓由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六种波罗蜜多。云何由六波罗蜜多得入唯识。复云何六波罗蜜多成彼入果。谓此菩萨不著财位。不犯尸罗。于苦无动。于修无懈。于如是等散动因中。不现行时心专一境。便能如理简择诸法。得入唯识。菩萨依六波罗蜜多入唯识已。证得六种清净增上意乐所摄波罗蜜多。是故于此。设离六种波罗蜜多。现起加行。由于圣教得胜解故。及由爱重随喜欣乐诸作意故。恒常无间相应方便。修习六种波罗蜜多。速得圆满。

  释曰。若于尔时得入唯识。即于是时证得清净增上意乐波罗蜜多。现起加行者。谓波罗蜜多现行加行。由于圣教得胜解者。谓即于此波罗蜜多相应圣教。虽极甚深而能信解。爱重作意者。谓即于彼见胜功德深生爱味。欣乐作意者。谓如已到最胜彼岸。诸佛所得清净意乐。愿我及彼一切有情亦当证得。

  论曰。此中有三颂。

  已圆满白法  及得利疾忍

  菩萨于自乘  甚深广大教

  等觉唯分别  得无分别智

  希求胜解净  故意乐清净

  前及此法流  皆得见诸佛

  了知菩提近  以无难得故

  由此三颂。总显清净增上意乐。有七种相。谓资粮故。堪忍故。所缘故。作意故。自体故。瑞相故。胜利故。如其次第诸句伽他应知显示。

  释曰。如是清净增上意乐有何等相。而能摄彼波罗蜜多。为答此问。次说三颂显示其相。已圆满白法者。谓先于彼胜解行地。善备资粮故。于此中白法圆满。及得利疾忍者。忍有三品。谓软中上。此中最上名利疾忍。由是所缘而得清净。次当显示。菩萨于自乘甚深广大教者。谓于大乘名于自乘。此中宣说无量甚深广大事故。法无我性名甚深事。虚空藏等诸三摩地名广大事。由是作意而得清净。次当显示。等觉唯分别得无分别智者。谓若觉知一切诸法唯有分别。即能获得无分别智。意乐自体。次当显示。希求胜解净故意乐清净者。欲及胜解俱清净故意乐清净。应知此中欲名希求。信名胜解。意乐瑞相。次当显示。前及此法流皆得见诸佛者。前谓意乐清净位前。此谓意乐清净位中。皆得见佛是其瑞相。言法流。谓定位中。意乐胜利。次当显示。了知菩提近以无难得故者。谓此位中见菩提近得。彼能得胜方便故。得不为难。此三颂中显示清净增上意乐。有如是资粮。如是堪忍。如是所缘。如是作意。如是自体。如是瑞相。如是胜利。由此三颂。成立清净增上意乐所有体相。

  论曰。何因缘故波罗蜜多唯有六数。成立对治所治障故。证诸佛法所依处故。随顺成熟诸有情故。为欲对治不发趣因故。立施戒波罗蜜多。不发趣因。谓著财位。及著室家。为欲对治虽已发趣复退还因故。立忍进波罗蜜多。退还因者。谓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众苦。及于长时善品加行所生疲怠。为欲对治虽已发趣不复退还而失坏因故。立定慧波罗蜜多。失坏因者。谓诸散动及邪恶慧。如是成立对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数。又前四波罗蜜多是不散动因。次一波罗蜜多不散动成就。此不散动为依止故。如实等觉诸法真义。便能证得一切佛法。如是证诸佛法所依处故唯立六数。由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正摄受。由戒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不毁害。由忍波罗蜜多故。虽遭毁害而能忍受。由精进波罗蜜多故。能助经营彼所应作。即由如是摄利因缘。令诸有情于成熟事有所堪任。从此已后。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脱。于开悟时彼得成熟。如是随顺成熟一切有情。唯立六数应如是知。

  释曰。成立对治所治障中。失坏因谓邪恶慧者。颠倒执取名邪恶慧。如诸外道。由邪恶慧而失坏故。余义可知。证诸佛法所依处者。谓证一切佛法因故。由此第二成立因缘。波罗蜜多其数唯六不增不减。此不散动为依止故。如实等觉诸法真义者。依止静虑波罗蜜多。能起般若波罗蜜多如实等觉诸法真义。余义可知。第三成立数因缘中。随顺成熟诸有情者。谓为随顺成熟一切有情类故。唯立六数不增不减。其心未定令得定者。谓得静虑波罗蜜多心。已得定令解脱者。谓得般若波罗蜜多。于开悟时彼得成熟者。谓教授时令彼成熟。

  论曰。此六种相云何可见。由六种最胜故。一由所依最胜谓菩提心为所依故。二由事最胜。谓具足现行故。三由处最胜。谓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为依处故。四由方便善巧最胜。谓无分别智所摄受故。五由回向最胜。谓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故。六由清净最胜。谓烦恼所知二障无障所集起故。若施是波罗蜜多耶。设波罗蜜多是施耶。有施非波罗蜜多。应作四句。如于其施。如是于余波罗蜜多亦作四句如应当知。

  释曰。以何等相。施等得名波罗蜜多。由诸世间及声闻等。亦有施等。是故决定应说其相。谓六最胜为施等相所依最胜者。谓菩提心为所依止。事最胜者。谓无有一于内外事具足现行。唯有菩萨能具现行。处最胜者。谓以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为处。方便善巧最胜者。谓三轮清净是。此中所取方便善巧。由无施物施者受者三分别故。如是无分别智所摄。施等得名波罗蜜多。回向最胜者。谓以施等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清净最胜者。谓至佛果施等方净。尔时解脱烦恼所知二种障碍所集起故。若施是波罗蜜多耶设波罗蜜多是施耶者。是问于答中。有施非波罗蜜多。谓离六种最胜而行布施。有波罗蜜多非施。谓六种最胜所摄。戒等有亦施亦波罗蜜多。谓六种最胜所摄。布施有非施非波罗蜜多。谓离六种最胜而行戒等。如是一切处作四句应知。

  论曰。何因缘故如是六种波罗蜜多此次第说。谓前波罗蜜多随顺生后波罗蜜多故。

  释曰。如是六种波罗蜜多依生前后说此次第。

  论曰。复次此诸波罗蜜多训释名言云何可见。于诸世间声闻独觉施等善根。最为殊胜能到彼岸。是故通称波罗蜜多。又能破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为施。又能息灭恶戒恶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为戒。又能灭尽忿怒怨仇。及能善住自他安隐。故名为忍。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又能消除所有散动。及能引得内心安住。故名静虑。又能除遣一切见趣诸邪恶慧。及能真实品别知法。故名为慧。

  释曰。今当显示训释名言。且释总名。由此一切能到彼岸。是故说名波罗蜜多。超诸世间声闻独觉施等彼岸。是故通名波罗蜜多。次释别名。以于因时破悭惠施。果时能裂一切贫穷。及于果时引大财位广福资粮。故名为施。又于因时息诸恶戒。果时能灭一切恶趣。及于未来能取善趣。于现在世能得等持。故名为戒。如是一切波罗蜜多训释言词如应当说。及能善住自他安隐者。谓于自身不为忿怒过失所恼。不生他苦故得安隐。

  论曰。云何应知修习如是波罗蜜多。应知此修略有五种。一现起加行修。二胜解修。三作意修。四方便善巧修。五成所作事修。此中四修如前已说。成所作事修者。谓诸如来任运佛事无有休息。于其圆满波罗蜜多。复更修习六到彼岸。又作意修者。谓修六种意乐所摄。爱重随喜欣乐作意。一广大意乐。二长时意乐。三欢喜意乐。四荷恩意乐。五大志意乐。六纯善意乐。若诸菩萨乃至若干无数大劫。现证无上正等菩提。经尔所时一一刹那。假使顿舍一切身命。及以殑伽河沙等世界盛满七宝。奉施如来。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萨布施意乐犹无厌足。经尔所时一一刹那。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炽火。于四威仪常乏一切资生众具。戒忍精进静虑般若心恒现行。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萨所有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意乐犹无厌足。是名菩萨广大意乐。又诸菩萨即于此中无厌意乐。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无间息。是名菩萨长时意乐。又诸菩萨以其六种波罗蜜多饶益有情。由此所作深生欢喜蒙益有情。所不能及。是名菩萨欢喜意乐。又诸菩萨以其六种波罗蜜多饶益有情。见彼于己有大恩德。不见自身于彼有恩。是名菩萨荷恩意乐。又诸菩萨即以如是六到彼岸所集善根。深心回施一切有情。令得可爱胜果异熟。是名菩萨大志意乐。又诸菩萨复以如是六到彼岸所集善根。共诸有情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萨纯善意乐。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爱重作意。又诸菩萨于余菩萨六种意乐。修习相应无量善根。深心随喜。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随喜意乐。又诸菩萨深心欣乐一切有情六种意乐所摄。六种到彼岸修。亦愿自身与此六种到彼岸修恒不相离。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欣乐作意。若有闻此菩萨六种意乐所摄作意修已。但当能起一念信心。尚当发生无量福聚。诸恶业障亦当消灭。何况菩萨。

  释曰。五种修中。现起加行修者。谓于现起加行而修。成所作事修者。谓诸如来安住法身。有无功用所作佛事。常无休息。于其六种波罗蜜多虽无现行。然为摄益诸有情故。恒常现行成所作事。于尔所时一一刹那者。假使以三无数劫量为一刹那。如是刹那积集时量。乃至菩提。经尔所时一一刹那假使顿舍一切身命等。其义易了。应随本文。如此次第积集时量乃至菩提。经尔所时一一刹那。假令为起一戒等心。处在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炽火。恒乏一切资生众具。此言显示住处艰难资缘乏少。此中意乐无有厌足。当知即是广大意乐。即此长时恒无间断。当知即是长时意乐。长者久也。余义易了。诸恶业障亦当消灭者。此中意说灭彼能与异熟功能。或对治彼往恶趣力。

  论曰。此诸波罗蜜多差别云何可见。应知一一各有三品。施三品者。一法施。二财施。三无畏施。戒三品者。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忍三品者。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谛察法忍。精进三品者。一被甲精进。二加行精进。三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静虑三品者。一安住静虑。二引发静虑。三成所作事静虑。慧三品者。一无分别加行慧。二无分别慧。三无分别后得慧。

  释曰。于此宣说波罗蜜多品差别中。显示体性各三差别。此中何故说法施等三种差别。谓由法施故资他善根。由财施故资益他身。由无畏施故资益他心。以是因缘故说三施。三种戒中。律仪戒者是依持戒。为欲建立其余二戒。是故安住。所以者何。住律仪者。便能建立摄善法戒。由此修集一切佛法。证大菩提。复能建立益有情戒。由此故能成熟有情。三种忍中。耐怨害忍。能忍受他所作怨害。勤修饶益有情事时。由此忍力遭生死苦而不退转。安受苦忍。能正忍受所遭众苦。由此忍力。于生死中虽受众苦而不退转。谛察法忍堪能审谛观察诸法。由此忍力。建立次前所说二忍。三精进中其体差别。即薄伽梵契经中说。有势有勤有勇坚猛。不舍善轭。彼经五句即是。此中三精进体之所解释。由被甲精进故。最初有势。由加行精进故。于加行时能有精勤。由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故。如其次第于此后时有勇坚猛。不舍善轭故。由此三释彼五句。所以者何。或有最初为求无上正等菩提。虽有势力而加行时不能策励。故说有勤。虽复有勤心或怯弱。为对治彼故说有勇。由有勇故心无退屈。应知怯弱即是退屈。心虽无怯。逢生死苦心或退转。由此退失所求佛果。为对治彼立无退转。无转退者。即是坚猛故无退转。显示坚猛。由坚猛故逢苦不退。有虽逢苦能不退转。而得少善便生喜足。由此不证无上菩提。是故次须说无喜足。是不得少生喜足义。此即显示不舍善轭。由是义故说三精进。三静虑中。安住静虑者。由此能安现法乐住。引发静虑者。由此引发六种神通。成所作事静虑者。谓依此故成立所作利有情事。是故说名成所作事。由此义故静虑有三。安立慧体有三种中。其义易了。

  论曰。如是相摄。云何可见。由此能摄一切善法。是其相故。是随顺故。是等流故。

  释曰。如是相摄云何可见者。此问如是波罗蜜多与诸善法互相摄义云何可见。由此能摄一切善法者。应知由此波罗蜜多。能具足摄一切善法。彼亦能摄波罗蜜多。应知此中一切善法。即是一切菩提分法。是其相故者。是般若相。是随顺故者。应知即是信轻安等。是等流故者。谓六神通及十力等诸余功德。

  论曰。如是所治摄诸杂染。云何可见。是此相故。是此因故。是此果故。

  释曰。如到彼岸摄诸白法。前已显示此所对治亦摄一切诸杂染法。今当显示。是此相故者。是贪等相。是此因故者。是悭等因。所谓不信及邪见等。是此果故者。谓悭犯戒忿等诸果。

  论曰。如是六种波罗蜜多所得胜利。云何可见。谓诸菩萨流转生死。富贵摄故。大生摄故。大朋大属之所摄故。广大事业加行成就之所摄故。无诸恼害性薄尘垢之所摄故。善知一切工论明处之所摄故。胜生无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是名胜利。

  释曰。今当显说波罗蜜多所得胜利。胜生无罪者。非如外道虽得胜生而名有罪杂染污故。又彼胜生皆是无常。波罗蜜多果非无常。由说乃至安坐妙菩提座故。又彼胜生唯能自利。不能利他。由不说彼常能现作有情义利。波罗蜜多所得胜果。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如是名为诸到彼岸。得无罪等胜果义利。

  论曰。如是六种波罗蜜多互相决择。云何可见。世尊于此一切六种波罗蜜多。或有处所以施声说。或有处所以戒声说。或有处所以忍声说。或有处所以勤声说。或有处所以定声说。或有处所以慧声说。如是所说有何意趣。谓于一切波罗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

  释曰。于三百颂般若波罗蜜多等经中。本为说一波罗蜜多。乃说一切波罗蜜多。于如是说有何意趣。于修一时一切相助。应知此中有是意趣。谓修施时防护身语。由此有戒波罗蜜多而相助成。乃至了知施之因果。由此有慧波罗蜜多而相助成。其余相助如应当知。

  论曰。此中有一嗢拖南曰。

  数相及次第  训词修差别

  摄所治功德  互决择应知

  释曰。次第颂前。其文易了。

    摄大乘论释彼修差别分第六

  论曰。如是已说彼入因果。彼修差别云何可见。由菩萨十地。何等为十。一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极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如是诸地安立为十。云何可见。为欲对治十种无明所治障故。所以者何。以于十相所知法界有十无明所治障住。云何十相所知法界。谓初地中由遍行义。第二地中由最胜义。第三地中由胜流义。第四地中由无摄受义。第五地中由相续无差别义第六地中由无杂染清净义。第七地中由种种法无差别义。第八地中由不增不减义。相自在依止义。土自在依止义。第九地中由智自在依止义。第十地中由业自在依止义。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自在依止义。此中有三颂。

  遍行最胜义  及与胜流义

  如是无摄义  相续无别义

  无杂染净义  种种无别义

  不增不减义  四自在依义

  法界中有十  不染污无明

  治此所治障  故安立十地

  复次应知。如是无明于声闻等非染污。于诸菩萨是染污。

  释曰。依彼因果修位差别。故问答言。云何十相所知法界。谓初地中由遍行义。乃至第十地中由业自在依止义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自在依止义。由十种相法界可知。故名十相所知法界。谓地地中各有一相所知法界。由无明力不能了知。为欲对治如是无明故立十地。又所治障有其十种。故立十地。何等名为所治十障。一异生性。二于诸有情身等邪行。三迟钝性。于闻思修而有忘失。四微细烦恼现行俱生身见等摄。此最下品故。不作意缘故。远随现行故。应知是微细。五于下乘般涅槃。六粗相现行。七细相现行。八于无相作行。九于饶益有情事不作行。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遍行义者。谓此法界遍一切行。以无少法非无我故。若如是知得入初地。最胜义者。谓此法界一切法中最为殊胜。若如是知得入二地。胜流义者。谓大乘教。从此所流最为殊胜。若如是知得入三地。无摄受义者。谓于此中无计我所。无摄我所。如北洲人无有系属。于此法界若得证时其中都无。谓有我所。若如是知得入四地。相续无差别义者。谓于此中体无有异。非如眼等随诸有情。相续差别各各有异。若如是知得入五地。无杂染清净义者。谓于此中本无杂染。性无染故。既无杂染即无清净。若如是知得入六地。种种法无差别义者。谓于此中契经等法。虽有种种差别安立而无有异。若如是知得入七地。不增不减义者。谓于此中杂染减时而无有减。清净增时而无有增。相自在依止义者。谓此法界是相自在之所依止。于诸相中而得自在。名相自在。随所欲相即现前故。土自在依止义者。谓此法界是土自在之所依止。于所现土而得自在。名土自在。如欲令土成金等宝随意成故。若如是知得入八地。智自在依止义者。谓此法界无碍辩智自在所依。若如是知得入九地。业自在等依止义者。谓此法界是身等业自在所依。及陀罗尼三摩地门自在所依。若如是知得入十地。如是无明于声闻等非染污者。由彼不欲入诸地故。于初地中已能通达一切诸地。何故次第复立诸地。释此难者。虽初地中达一切地。然由此住而得安住。由此住力建立诸地。

  论曰。复次何故初地说名极喜。由此最初得能成办自他义利胜功能故。何故二地说名离垢。由极远离犯戒垢故。何故三地说名发光。由无退转等持等至所依止故。大法光明所依止故。何故四地说名焰慧。由诸菩提分法焚灭一切障故。何故五地名极难胜。由真谛智与世间智更互相违。合此难合令相应故。何故六地说名现前。由缘起智为所依止。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前故。何故七地说名远行。至功用行最后边故。何故八地说名不动。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动故。何故九地说名善慧。由得最胜无碍智故。何故十地说名法云。由得总缘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又于法身能圆满故。

  释曰。何故初地名为极喜。由于此时初得能办自他俱利胜堪能故。诸声闻等真现观时。唯得能办自利堪能。不得他利故。彼不生如是欢喜同诸菩萨。何故二地名为离垢。由此地中性戒成就。非如初地思择护戒。性戒成故诸犯戒垢已极远离。何故三地名为发光。由此地中与三摩地三摩钵底。常不相离无退转故。于大乘法能作光明。何故四地名为焰慧。由此地中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由住此故能烧一切根本烦恼及随烦恼。皆为灰烬。何故五地名极难胜。由此地中知真谛智是无分别。知诸世间工论等智是有分别。此二相违应修令合。能合难合令相应故名极难胜。何故六地名为现前。谓此地中住缘起智。由此智力无分别住最胜般若波罗蜜多而得现前。悟一切法无染无净。于第七地当成有行。第八地中当成无行。何故七地名为远行。谓此地中于功用行得至究竟。虽一切相不能动摇。而于无相。犹名有行。何故八地名为不动。由此地中所有诸相。及一切行皆不能动。无分别智任运流行。何故九地名为善慧。由此地中无碍解智说名为慧。此慧妙善故名善慧。何故十地名为法云。由此地中所有总缘一切法智。譬如大云。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犹如净水。此智所藏如云含水。又如大云能覆虚空。如是总缘一切法智。普能覆灭诸广大障。又于法身能圆满者。如大云起周遍虚空。如是此智于诸菩萨所依法身。悉能周遍。此中圆满意说周遍。

  论曰。得此诸地云何可见。由四种相。一得胜解。谓得诸地深信解故。二得正行。谓得诸地相应十种正法行故。三得通达。谓于初地达法界时。遍能通达一切地故。四得成满。谓修诸地到究竟故。

  释曰。得成满者。应知尔时修习诸地已至究竟。

  论曰。修此诸地云何可见。谓诸菩萨于地地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由五种相修。何等为五。谓集总修无相修无功用修炽盛修无喜足修。如是五修令诸菩萨成办五果。谓念念中消融一切粗重依止。离种种想得法苑乐。能正了知周遍无量无分限相大法光明。顺清净分无所分别无相现行。为令法身圆满成办。能正摄受后后胜因。

  释曰。如一一地有五相修。今当显示。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皆由五相并得修习。诸念念中消融一切粗重依止者。谓烦恼障及所知障。无始时来熏习种子。说名粗重。此二障聚由缘总法。止观智力念念消融。此中意取障聚破坏故名消融。或令羸损故名消融。离种种想得法苑乐者。契经等法住种种性。远离如是种种性想。即是证得法苑之乐。于中可居故名为苑。复有余义。于随所受寻伺法中。不起粗显领纳观察。但由止观忆念光明。而起微细领纳观察。能正了知周遍无量无分限相大法光明者。谓正了达十方无边无分限相。如善习诵文字光明名法光明。顺清净分无所分别无相现行者。谓事成办诸相应法。名顺净分无所分别无相现行。此中意取所得佛果。名事成办。为令法身圆满成办能正摄受后后胜因者。谓第十地法身说名圆满第十一佛地法身说名成办。一切因中生佛地者最为殊胜。是故说言能正摄受后后胜因。

  论曰。由增胜故说十地中别修十种波罗蜜多。于前六地所修六种波罗蜜多。如先已说。后四地中所修四者。一方便善巧波罗蜜多。谓以前六波罗蜜多所集善根。共诸有情。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故。二愿波罗蜜多。谓发种种微妙大愿。引摄当来波罗蜜多殊胜众缘故。三力波罗蜜多。谓由思择修习二力。令前六种波罗蜜多无间现行故。四智波罗蜜多。谓由前六波罗蜜多。成立妙智受用法乐。成熟有情故。又此四种波罗蜜多。应知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智后得智摄。又于一切地中非不修习一切波罗蜜多。如是法门是波罗蜜多藏之所摄。

  释曰。由增胜故说十地中别修十种波罗蜜多者。谓十地中作如是说。初地布施波罗蜜多最为增胜。其余一切波罗蜜多非不修习。随力随分。乃至第十地智波罗蜜多最为增胜。其余一切波罗蜜多非不修习。随力随分。是故说言。由增胜故说十地中别修十种波罗蜜多。若总相说。一切地中皆修一切波罗蜜多。于前六地所修六种波罗蜜多如先已说者。显示次第别修十种波罗蜜多。如次前经。先说布施波罗蜜多。最后说智波罗蜜多。今此论中如先所说少不具足。谓后四地所修四种波罗蜜多。先所未说。若于是处。唯说六种波罗蜜多。即于此处。方便善巧等四波罗蜜多摄在其中。若于是处宣说十种波罗蜜多。此中唯说无分别智。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其余方便善巧等四波罗蜜多。后得智摄。是故于后四种地中。修余四种波罗蜜多。方便善巧波罗蜜多者。谓后四中先说第一。共诸有情者。谓以此善共诸有情。如所共有。今当显示。谓以此善愿求无上正等菩提。作诸有情一切义利。要证菩提。此意方遂。是故若有如是思惟。所有善根皆悉回向无上菩提。作诸有情一切义利。如是名为共诸有情。方便善巧显示般若及以大悲。谓以前六波罗蜜多所集善根。共诸有情。此由大悲回求无上正等菩提。不求帝释等富乐果。由了知故不起烦恼。此即般若。又由具足方便善巧。不舍生死而无染污。是故说名方便善巧波罗蜜多。谓发种种微妙大愿引摄当来波罗蜜多殊胜众缘者。此显示愿波罗蜜多所作事业。此愿即是波罗蜜多。是故名愿波罗蜜多。言当来者。谓为当来此是所为。第七转声。为当来故发种种愿。余契经说有二种力。谓思择力及修习力。若虽未有修习力者。由思择力精进修习波罗蜜多故。说由此波罗蜜多无间现行。此显示力波罗蜜多所作事业。谓由前六波罗蜜多成立妙智受用法乐成熟有情者。谓由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智自性等故。成立如是后得妙智。复由此智成立前六波罗蜜多。由此自为与同法者。受用法乐。及为成熟一切有情。如是法门是到彼岸藏所摄者。此中一切大乘教法。皆通说名到彼岸藏。如是所引十地法门。是彼藏摄。非声闻藏。由彼摄故。一切地中皆修一切波罗蜜多。如是诸地遍于一切诸佛国土。一切诸佛同所宣说。是故最胜。由此法门是最胜故。于最初时最胜处说。此处高广殊妙坚牢。故名最胜。

  论曰。复次凡经几时。修行诸地可得圆满。有五补特伽罗。经三无数大劫。谓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及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于前六地及第七地。经第二无数大劫修行圆满。即此无功用行补特伽罗。从此已上至第十地。经第三无数大劫修行圆满。此中有颂。

  清净增上力  坚固心升进

  名菩萨初修  无数三大劫

  释曰。有五补特伽罗经三无数大劫者。谓胜解行补特伽罗。于解行地中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既圆满已通达真如故。成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此清净增上意乐行遍十地中。此在六地名有相行补特伽罗。在第七地名无相有功用行补特伽罗。此经第二无数大劫修行圆满。入第八地名无功用行补特伽罗。此无功用行犹未成满。若至第九第十地中。无功用行方得成满。此经第三无数大劫修行圆满。如是唯一补特伽罗。位差别故建立五种。譬如预流一来不还。如说经三无数大劫得佛菩提。无始生死数修施等。数值诸佛。齐于何时名最初修三无数劫。故以伽他显释此问。清净增上力者。谓善根力及大愿力。由善根力。应知所治不能降伏。由大愿力。应知常值诸善知识。坚固心升进者。谓发牢固心。起增进行。牢固心者。应知所发大菩提心。诸恶友力不能令舍。增进行者。应知现在及生生中。善法常增终无退减。余义易了无烦重释。

    摄大乘论释卷第七

    摄大乘论释卷第八

    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增上戒学分第七

  论曰。如是已说因果修差别。此中增上戒殊胜云何可见。如菩萨地正受菩萨律仪中说。复次应知略由四种殊胜故此殊胜。一由差别殊胜。二由共不共学处殊胜。三由广大殊胜。四由甚深殊胜。

  释曰。此中问答。辩诸菩萨所学尸罗。于声闻等有大差别故名殊胜。又此增上戒等三学。即前所说波罗蜜多自性所摄。何故别立。于先所说波罗蜜多。别义建立。今当显示。为显展转相因性故别立三学。谓依尸罗发生静虑。复依静虑发生般若。

  论曰。差别殊胜者。谓菩萨戒有三品别。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此中律仪戒。应知二戒建立义故。摄善法戒。应知修集一切佛法建立义故。饶益有情戒。应知成熟一切有情建立义故。

  释曰。差别殊胜。谓声闻等唯有一种律仪戒。无摄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菩萨具三。是故殊胜。

  论曰。共不共学处殊胜者。谓诸菩萨一切性罪不现行故。与声闻共。相似遮罪有现行故。与彼不共。于此学处。有声闻犯菩萨不犯。有菩萨犯声闻不犯。菩萨具有身语心戒。声闻唯有身语二戒。是故菩萨心亦有犯。非诸声闻。以要言之。一切饶益有情无罪身语意业。菩萨一切皆应现行。皆应修学。如是应知。说名为共不共殊胜。

  释曰。共不共中。一切性罪。谓杀生等说名为共。相似遮罪。为掘生地断生草等说名不共。于此学处者。谓后学处。有声闻犯菩萨不犯者。如两安居观益有情辄行经宿。有菩萨犯声闻不犯者。谓观有益而故不行。是故菩萨心亦有犯非诸声闻者。谓唯内起欲等寻思。菩萨成犯。非声闻等。一切饶益有情无罪身语意业菩萨一切皆应现行皆应修学者。谓能饶益而无有罪。如是三业。菩萨应修。或虽饶益。而非无罪。如以女等非法之物授与他人。为遮此事故说无罪。

  论曰。广大殊胜者。复由四种广大故。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三由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故。四由建立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故。

  释曰。种种无量学处广大者。谓诸菩萨所修学处。亦是种种亦是无量。由此于彼一切有情。作成熟事及摄受事故。摄受无量福德广大者。谓诸菩萨摄受无量福德资粮。非声闻故。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者。谓于诸有情劝令修善。名利益意乐。若即于此补特伽罗。愿由彼善当得胜果。名安乐意乐。建立无上正等菩提广大者。谓诸菩萨由此尸罗。建立无上正等菩提。非声闻故。

  论曰。甚深殊胜者。谓诸菩萨由是品类方便善巧。行杀生等十种作业而无有罪。生无量福。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又诸菩萨现行变化身语两业。应知亦是甚深尸罗。由此因缘或作国王。示行种种恼有情事。安立有情毗奈耶中。又现种种诸本生事。示行逼恼诸余有情。真实摄受诸余有情。先令他心深生净信。后转成熟。是名菩萨所学尸罗甚深殊胜。

  释曰。甚深殊胜中。谓诸菩萨由是品类方便善巧者。此中显示如是菩萨如是方便善巧功能。谓诸菩萨若如是知。如是品类补特伽罗。于此不善无间等事将起加行。以他心智了知彼心。无余方便能转彼业。如实了知彼由此业定退善趣定往恶趣。如是知已生如是心。我作此业当堕恶趣。我宁自往必当脱彼。于彼现在虽加少苦。令彼未来多受安乐。是故菩萨譬如良医。以饶益心虽复杀之而无少罪。多生其福。由多福故疾证无上正等菩提。如是等戒最为甚深。又诸菩萨现起变化身语二业。当知亦是甚深尸罗。由此道理。或作国王现作种种恼有情事。安立有情毗奈耶中。变化自体名为变化。此中应说无厌足王化导善财童子等事。又现种种诸本生事者。如毗湿婆安呾罗等诸本生事。此中菩萨以其男女施婆罗门。皆是变化。示行逼恼诸余有情真实摄受诸余有情者。谓诸菩萨终不逼恼余实有情。摄受其余实有情故。如是亦名甚深殊胜。

  论曰。由此略说四种殊胜。应知菩萨尸罗律仪最为殊胜。如是差别菩萨学处。应知复有无量差别。如毗奈耶瞿沙方广契经中说。

  释曰。如是四种略说差别。于毗奈耶瞿沙经中。广说复有百千差别。

    摄大乘论释增上心学分第八

  论曰。如是已说增上戒殊胜。增上心殊胜云何可见。略由六种差别应知。一由所缘差别故。二由种种差别故。三由对治差别故。四由堪能差别故。五由引发差别故。六由作业差别故。

  释曰。为显增上心学殊胜。作此问答。

  论曰。所缘差别者。谓大乘法为所缘故。

  释曰。谓大乘法为所缘者。诸菩萨定缘于大乘。非声闻定。

  论曰。种种差别者。谓大乘光明集福定王贤守健行等三摩地。种种无量故。

  释曰。大乘光明集福定王等者。显如是等诸三摩地种种差别唯大乘有。声闻乘等一种亦无。

  论曰。对治差别者。谓一切法总相缘智。以楔出楔道理。遣阿赖耶识中一切障粗重故。

  释曰。缘总法智对治一切障碍而住。如以细楔除去粗楔住本识中。诸杂染法熏习种子说名为粗。诸对治道。能除彼故是微细义。

  论曰。堪能差别者。谓住静虑乐。随其所欲而受生故。

  释曰。由有堪能住静虑乐。随有饶益诸有情处。即往彼生不退静虑。诸声闻等无如是事。

  论曰。引发差别者。谓能引发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故。

  释曰。由此静虑引发神通一切世界皆无障碍。

  论曰。作业差别者。谓能振动炽然遍满显示转变往来卷舒。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同类。或显或隐。所作自在。伏他神通。施辩念乐。放大光明。引发如是大神通故。

  释曰。作业差别。谓发神通所作事业。此中能动一切世界故名振动。即彼炽然故名炽然。言遍满者。应知即是光明普照。言显示者。由此威力。令无所能余有情类。欻然能见无量世界。及见其余佛菩萨等。言转变者。应知转变一切地等令成水等。言往来者。谓一刹那普能往还无量世界。言卷舒者。谓卷十方无量世界入一极微。极微不增。舒一极微包于十方无量世界。世界不减。一切色像皆入身中者。谓身中现无量种种一切事业。所往同类者。谓如往诣三十三天。色像言音与彼同类。为化彼故往一切处亦复如是。显谓显现。隐谓隐藏。所作自在者。如变魔王作佛身等。伏地神通者。谓能映蔽一切神通。于请问者施以辩才故名施辩。于听闻者施念施乐。令得定故名施念乐。放大光明者。为欲召集远住他方世界菩萨。引发如是大神通者。引前所说大神通故。如是一切声闻所无。是故殊胜。

  论曰。又能引发摄诸难行。十难行故。十难行者。一自誓难行。誓受无上菩提愿故。二不退难行。生死众苦不能退故。三不背难行。一切有情虽行邪行而不弃故。四现前难行。怨有情所现作一切饶益事故。五不染难行。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染污故。六胜解难行。于大乘中虽未能了然。于一切广大甚深生信解故。七通达难行。具能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八随觉难行。于诸如来所说甚深秘密言词。能随觉故。九不离不染难行。不舍生死而不染故。十加行难行。能修诸佛安住。解脱一切障碍。穷生死际。不作功用。常起一切有情一切义利行故。

  释曰。如说菩萨修诸难行。此中何等名为难行。一切难行十种所显。于中不离不染难行者。不弃舍故名为不离。谓于生死不全舍离。亦不染污。此甚为难。余九难行其义易了。

  论曰。复次随觉难行中。于佛何等秘密言词。彼诸菩萨能随觉了。谓如经言。

  释曰。为显秘密言词意趣故为此问。如经言者。总答前问。后当别释。

  论曰。云何菩萨能行惠施。若诸菩萨无少所施。然于十方无量世界广行惠施。云何菩萨乐行惠施。若诸菩萨于一切施都无欲乐。云何菩萨于惠施中深生信解。若诸菩萨不信如来而行布施。云何菩萨于施策励。若诸菩萨于惠施中不自策励。云何菩萨于施耽乐。若诸菩萨无有暂时少有所施。云何菩萨其施广大。若诸菩萨于惠施中离娑洛想。云何菩萨其施清净。若诸菩萨殟波陀悭。云何菩萨其施究竟。若诸菩萨不住究竟。云何菩萨其施自在。若诸菩萨于惠施中不自在转。云何菩萨其施无尽。若诸菩萨不住无尽。如于布施。于戒为初。于慧为后。随其所应当知亦尔。

  释曰。云何菩萨能行惠施等者。谓诸菩萨一切有情摄为自体。是故彼施即是己施。是此意趣。云何菩萨乐行惠施等者。谓诸菩萨不乐修行味著等施。但乐修行菩萨净施。言味著者。意说贪染。或有余处名来求施。云何菩萨于惠施中深生信解等者。谓诸菩萨自得施心而行惠施。不藉他缘。云何菩萨于施策励等者。谓诸菩萨性自能施。悭吝断故。不待他策亦不自策。任运能施。是此意趣。云何菩萨于施耽乐等者。谓诸菩萨常行施故无暂时施。一切施故无少所施。云何菩萨其施广大等者。谓诸菩萨依定行施。即是离欲而行施义。言娑洛者。显目坚实。密诠流散。今取密义。离流散想。依定行施故成广大。云何菩萨其施清净等者。谓诸菩萨拔除悭足而行惠施。殟波陀者。显目生起。密诠拔足。波陀名足。殟名为拔。今取密义。拔除悭足令面倾覆而行惠施。是故说名殟波陀悭。云何菩萨其施究竟等者。谓诸菩萨不住究竟。无余涅槃如声闻等。是故究竟常能行施。云何菩萨其施自在等者。谓诸菩萨令施等障不得自在而行惠施。令所治障不自在故施得自在。云何菩萨其施无尽。谓诸菩萨不住涅槃。常行惠施。此中无尽。意取涅槃。不同声闻住涅槃故。其施无尽。

  论曰。云何能杀生。若断众生生死流转。云何不与取。若诸有情无有与者自然摄取。云何欲邪行。若于诸欲了知是邪而修正行。云何能妄语。若于妄中能说为妄。云何贝戍尼。若能常居最胜空住。云何波鲁师。若善安住所知彼岸。云何绮间语。若正说法品类差别。云何能贪欲。若有数数欲自证得无上静虑。云何能嗔恚。若于其心能正憎害一切烦恼。云何能邪见。若一切处遍行邪性皆如实见。

  释曰。如经中说。苾刍。我是能杀生等者。此中显彼所说意趣。云何欲邪行者。谓知诸欲皆是其邪而修正行。云何贝戍尼者。此贝戍尼。显目离间语。密诠常胜空。贝者表胜。戍者表空。尼者表常。今取密义与答相应。是故答言。若能常居最胜空住。云何波鲁师者。此波鲁师。显目粗恶语。密诠住彼岸。波表彼岸。鲁师表住。今取密义与答相应。是故答言。善安住所知彼岸。是到所知彼岸住义。云何能邪见等者。谓色等中如实观见遍行邪性。即是于彼依他起中。如实观见遍计所执。是邪性义。于十不善业道文中。余义易了。

  论曰。甚深佛法者。云何名为甚深佛法。此中应释。谓常住法是诸佛法。以其法身是常住故。又断灭法是诸佛法。以一切障永断灭故。又生起法是诸佛法。以变化身现生起故。又有所得法是诸佛法。八万四千诸有情行。及彼对治皆可得故。又有贪法是诸佛法。自誓摄受有贪有情为己体故。又有嗔法是诸佛法。又有痴法是诸佛法。又异生法是诸佛法。应知亦尔。又无染法是诸佛法。成满真如一切障垢不能染故。又无污法是诸佛法。生在世间。诸世间法不能污故。是故说名甚深佛法。

  释曰。复有余处契经说言。谓常住法是诸佛法。广说乃至又无污法是诸佛法。此中意趣今当显示。谓佛法身体是常住故。说此法为常住法。断灭法者。所有障垢悉皆断灭。由此义故即说此法为断灭法。有所得法是佛法者。有情诸行八万四千。及彼对治皆有可得。故说此法名有所得。无染法者。清净真如。一切障垢所不能染。故说此法名无染法。余义易了无烦重释。

  论曰。又能引发修到彼岸。成熟有情净佛国土。诸佛法故。应知亦是菩萨等持作业差别。

  释曰。前所未说作业差别。今于此中。复显菩萨等持作业。谓诸菩萨依三摩地。能修一切波罗蜜多。又依此定能善成熟一切有情。发神通等种种方便。引诸有情入正法故。又由此力能善清净一切佛土。心得自在。随欲能成金银等宝诸佛土故。又由此力能正修集一切佛法。是三摩地作业差别。

    摄大乘论释增上慧学分第九之一

  论曰。如是已说增上心殊胜。增上慧殊胜云何可见。谓无分别智。若自性若所依。若因缘若所缘。若行相若任持若助伴。若异熟若等流。若出离若至究竟。若加行无分别后得胜利。若差别若无分别后得譬喻。若无功用作事若甚深。应知无分别智名增上慧殊胜。

  释曰。今正至说增上慧时。此中意说。无分别智名增上慧。此复三种。一加行无分别智。谓寻思慧。二根本无分别智。谓正证慧。三后得无分别智。谓起用慧。此中悕求慧。是第一增上慧。内证慧是第二增上慧。摄持慧是第三增上慧。今且成立无分别智。由唯此智通因果故。其寻思智是此智因。其后得智是此智果。所以成此兼成余二。

  论曰。此中无分别智。离五种相以为自性。一离无作意故。二离过有寻有伺地故。三离想受灭寂静故。四离色自性故。五离于真义异计度故。离此五相。应知是名无分别智。

  释曰。且应先说无分别智所有自性。此中体相。说名自性。谓诸菩萨无分别智。离五种相以为自性。离五相者。若无作意是无分别智。睡醉闷等应成无分别智。若过有寻有伺地是无分别智。第二静虑已上诸地应成。无分别智。若如是者。世间应得无分别智。若想受灭等位中。心心法不转是无分别智。灭定等位无有心故。智应不成。若如色自性是无分别智。如彼诸色顽钝无思。此智应成顽钝无思。复有余义。若如色性智不应成。若于真义异计度转。无分别智应有分别。谓分别言此是真义。若智远离如是五相。于真义转于真义中不异计度。此是真义无分别智。有如是相缘真义时。譬如眼识不异计度。此是其义。

  论曰。于如所说。无分别智成立相中。复说多颂。

  释曰。于上所说无分别智略成立中。广说多颂。

  论曰。

  诸菩萨自性  远离五种相

  是无分别智  不异计于真

  释曰。由此初颂显上所说无分别智。初自性义如是已说。此智自性依彼而转。次颂当说。

  论曰。

  诸菩萨所依  非心而是心

  是无分别智  非思义种类

  释曰。如是所说无分别智。当言依心为依非心。若言依心能思量故。说名为心依心而转。是无分别不应道理。若依非心则不成智。为避如是二种过失故说此颂。此智所依不名为心。不思义故。亦非非心。心所引故。此生所依是心种类。亦名为心因彼而生。次颂当显。

  论曰。

  诸菩萨因缘  有言闻熏习

  是无分别智  及如理作意

  释曰。诸菩萨因缘者。谓此智因。有言闻熏习者。谓由他音正闻熏习。及如理作意者。谓此熏习为因意。言如理作意。无分别智因此而生。复何所缘。次颂当显。

  论曰。

  诸菩萨所缘  不可言法性

  是无分别智  无我性真如

  释曰。不可言法性者。谓由遍计所执自性。一切诸法皆不可言。何等名为不可言性。谓无我性所显真如。遍计所执补特伽罗。及一切法皆无自性。名无我性。即此无性所显有性。说名真如。勿取断灭故说此言。又于所缘所作行相。次颂当显。

  论曰。

  诸菩萨行相  复于所缘中

  是无分别智  彼所知无相

  释曰。菩萨行相于所缘中所现无相。谓即此智于真如中平等。平等生起无异无相之相。以为行相。如眼取色见青等相。非此青等与色有异。此亦如是。智与真如无异行相。即于此中为释疑难。复说二颂。

  论曰。

  相应自性义  所分别非余

  字展转相应  是谓相应义

  非离彼能诠  智于所诠转

  非诠不同故  一切不可言

  释曰。若一切法皆不可言。复以何等为所分别。为释此故说如是言。相应自性义所分别非余。谓即相应为自性义。是所分别非离于此。故言非余。此云何成。为重成立复说是言。字展转相应是谓相应义。谓别别字相续宣传。以成其义。是相应义如言斫刍。二字不断说成眼义。是相应义为所分别。又一切法皆不可言。因何成立。故复说言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由若不了能诠之名。于所诠义觉知不起。故一切法皆不可言。若言要待能诠之名。于所诠义有觉知起。为遮此故复说是言。非诠不同故。以能诠名与所诠义互不相称。各异相故。能诠所诠皆不可说。由此因故说一切法皆不可言。无分别智何所任持。

  论曰。

  诸菩萨任持  是无分别智

  后所得诸行  为进趣增长

  释曰。由无分别后所得智。得菩萨行。此行即依无分别智。为进趣增长者。为令如是诸菩萨行得增长故。无分别智是彼任持。此智复以何为助伴。

  论曰。

  诸菩萨助伴  说为二种道

  是无分别智  五到彼岸性

  释曰。二种道者。一资粮道。二依止道。资粮道者。谓施戒忍及与精进波罗蜜多。依止道者。即是静虑波罗蜜多。由前所说波罗蜜多所生诸善。及依静虑波罗蜜多。无分别智即得生长。此智名慧波罗蜜多。乃至未得佛果已来。无分别智于何处所感异熟果。

  论曰。

  诸菩萨异熟  于佛二会中

  是无分别智  由加行证得

  释曰。于佛二会中者。谓受用身会中。及变化身会中。若无分别加行转时。于变化身会中受生。受异熟果。若已证得无分别智。于受用身会中受生。受异熟果。为显此义故。复说由加行证得。无分别智谁为等流。

  论曰。

  诸菩萨等流  于后后生中

  是无分别智  自体转增胜

  释曰。诸菩萨等流于后后生中者。于次前说二身大会后后生中。是无分别智自体转增胜者。即彼所修无分别智展转增胜。应知即是彼等流果。无分别智出离云何。

  论曰。

  诸菩萨出离  得成办相应

  是无分别智  应知于十地

  释曰。诸菩萨出离者。进趣究竟故名出离。即是进趣大涅槃义。得成办相应是无分别智者。初护此智名得相应。次后无量百千大劫成办相应。应知于十地者。谓从初地乃至第十。如是次第。此智初地唯名为得。尔后多时乃名成办。是故菩萨经无数劫乃证涅槃。由尔所时方到究竟。无分别智谁为究竟。而次前说次第获得。

  论曰。

  诸菩萨究竟  得清净三身

  是无分别智  得最上自在

  释曰。得清净三身者。是得如来净三身义。言清净者。谓初地中唯得三身至第十地乃善清净。得最上自在者。无分别智非唯证得清净三身以为究竟。而复获得十种自在。此如后说应知其相。无分别智有何胜利。此中三种无分别智。一者加行无分别智。二者根本无分别智。三者后得无分别智。此中加行无分别智。谓诸菩萨初从他闻无分别理。次虽未能自见此理而生胜解。次此胜解为所依止。方便推寻无分别理。是名加行无分别智。由此能生无分别智。是故亦得无分别名。如是加行无分别智无染胜利。其譬云何。

  论曰。

  如虚空无染  是无分别智

  种种极重恶  由唯信胜解

  释曰。为欲显示彼不能染故。说种种极重恶言。为欲显示不能染因故。说由唯信胜解。言由唯信乐无分别理而起胜解。故能对治种种恶趣。此即显示诸恶不染。此中根本无分别智无染胜利。其譬云何。

  论曰。

  如虚空无染  是无分别智

  解脱一切障  得成办相应

  释曰。从何解脱。谓解脱一切障。由何解脱。谓成办相应如是解脱。由于诸地唯得相应。成办相应以为因故。此即显示无分别智能治诸障。此中后得无分别智无染胜利。其譬云何。

  论曰。

  如虚空无染  是无分别智

  常行于世间  非世法所染

  释曰。由此智力观诸有情诸利乐事故。思往彼世间受生。既受生已。一切世法所不能染。世法有八。一利二衰三誉四毁五称六讥七苦八乐。从无分别智所生故。此智亦得无分别名。今当显此三智差别。

  论曰。

  如哑求受义  如哑正受义

  如非哑受义  三智譬如是

  如愚求受义  如愚正受义

  如非愚受义  三智譬如是

  如五求受义  如五正受义

  如末那受义  三智譬如是

  如未解于论  求论受法义

  次第譬三智  应知加行等

  释曰。此中三智如其譬喻。应知差别。譬如哑人求受境义不能言说。如是加行无分别智。应知亦尔。譬如哑人正受境义寂无言说。如是根本无分别智。应知亦尔。如非哑人受境义已。如其所受而起言说。如是后得无分别智。应知亦尔。此中意取能作文字。名为言说。如愚颂中。无所了别说名为愚。如前哑喻应正安立三智差别。如五颂中。五谓眼等五无分别。应知此中求受正受俱无分别。加行根本于真如义差别亦尔。如意受义亦能分别。如是后得亦能受义。亦能分别。如是三智如前哑喻安立差别。于论颂中。如未解论于论求解。如是加行无分别智。应知亦尔。如温习论但受于法。如是根本无分别智。应知亦尔。此中法者。意取文字如解论者。于法于义皆能领受。如是后得无分别智。应知亦尔次第之言。显示三智似于法义领受差别。次当显示根本后得譬喻差别。

  论曰。

  如人正闭目  是无分别智

  即彼复开目  后得智亦尔

  应知如虚空  是无分别智

  于中现色像  后得智亦尔

  释曰。初颂显示二智差别。其相可知。如虚空者。譬如虚空周遍无染。非能分别。非所分别。如是根本无分别智。应知亦尔。遍一切法一味空性故名周遍。一切诸法所不能染故名无染。自无分别。是故说名非能分别。亦不为他分别行相。是故说名非所分别。如是应知。无分别智譬如虚空。现色像者。譬如空中所现色像是可分别。如是后得无分别智。应知亦尔。是所分别亦能分别。若以如是无分别智修成佛果。既离功用作意分别。云何能成利益安乐诸有情事。

  论曰。

  如末尼天乐  无思成自事

  种种佛事成  常离思亦尔

  释曰。如离分别所作事成。于此颂中。末尼天乐譬喻。显示如如意珠虽无分别而能成办。随诸有情意所乐事。又如天乐无击奏者。随生彼处有情意乐。出种种声。如是应知。诸佛菩萨无分别智。虽离分别而能成办种种事业。次当显此无分别智所有甚深。此智为缘依他起性。分别事转为缘余境。若尔何失。若缘分别。无分别性应不得成。若缘余境余境定无。云何得缘。

  论曰。

  非于此非余  非智而是智

  与境无有异  智成无分别

  释曰。非于此非余者。此智不缘分别为境。无分别故。不缘余境即缘依他。诸分别法真如法性为境界故。法与法性若一若异不可说故。此说根本无分别智。不缘分别亦不缘余。又此根本无分别智为智为非。若尔何失。若是智者。云何是智而是无分别。若非智者。云何说为无分别智。答此问言。非智而是智。此显根本无分别智非定是智。似于加行分别智中此不生故。亦非非智。以从加行分别智因而得生故。复有别义。非于此非余非智而是智者。以非于此分别转故。说名非智。以非于余即于分别法性转故。而亦是智。前后二句互相解释。与境无有异智成无分别者。非如加行无分别智。有其所取能取性转名无分别。与所取境无差别转。平等平等名无分别。此智不住所取能取二种性中。如薄伽梵余契经中说。一切法皆无分别。为欲显示无分别义。复说颂言。

  论曰。

  应知一切法  本性无分别

  所分别无故  无分别智无

  释曰。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者。是一切法本来自性无分别义。何以故。所分别无故。此即显示所分别事无所有故。诸法本性无有分别。若所分别无所有故。诸法本性无分别者。何故本来一切有情不得解脱。答此问言。无分别智无此显彼。无无分别智。虽一切法本来自性无有分别。而不解脱。若于诸法无分别理。真证智生。现见诸法无分别性。即得解脱。此未生故未得解脱。真证智者。应知即是无分别智。今当显此三智差别。

    摄大乘论释卷第八

    摄大乘论释卷第九

    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增上慧学分第九之余

  论曰。此中加行无分别智有三种。谓因缘引发数习生差别故。

  释曰。此中加行无分别智三种差别。谓或由种姓力。或由前生引发力。或由现在数习力而得生故。或由种姓力者。种姓为因而得生故。前生引发力者。由前生中数习为因而得生故。现在数习力者。由现在生士用力为因而得生故。

  论曰。根本无分别智亦有三种。谓喜足无颠倒无戏论。无分别差别故。

  释曰。此中喜足无分别者。应知已到闻思究竟。由喜足故不复分别故。名喜足无分别智。谓诸菩萨住异生地。若得闻思觉慧究竟。便生喜足作是念言。凡所闻思极至于此。以是义故说名喜足无分别智。复有余义。应知世间亦有喜足无分别智。谓诸有情至第一有见为涅槃。便生喜足作是念言。过此更无所应至处故。名喜足无分别智。无颠倒无分别者。谓声闻等。应知彼等通达真如。得无常等四无倒智。无常等四颠倒分别。名无颠倒无分别智。无戏论无分别者。谓诸菩萨。应知菩萨于一切法。乃至菩提皆无戏论。应知此智所证真如。过名言路超世智境。由是名言不能宣说。诸世间智不能了知。

  论曰。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谓通达随念安立和合如意思择差别故。

  释曰。此后得智五种差别。一通达思择。二随念思择。三安立思择。四和合思择。五如意思择。此中通达思择者。谓通达时如是思择。我已通达。此中思择意取觉察。随念思择者。谓从此出随忆念言。我已通达无分别性。安立思择者。谓为他说此通达事。和合思择者。谓总缘智观一切法皆同一相。由此智故进趣转依。或转依已重起此智。如意思择者。谓随所思一切如意。由此思择能变地等令成金等。为得如意起此思择。是故说名如意思择。如有说言。由思择故便得如意。虽已成立无分别智。犹未宣说成立因缘。是故复说多颂显示。

  论曰。复有多颂。成立如是无分别智。

  鬼傍生人天  各随其所应

  等事心异故  许义非真实

  于过去事等  梦像二影中

  虽所缘非实  而境相成就

  若义义性成  无无分别智

  此若无佛果  证得不应理

  得自在菩萨  由胜解力故

  如欲地等成  得定者亦尔

  成就简择者  有智得定者

  思惟一切法  如义皆显现

  无分别智行  诸义皆不现

  当知无有义  由此亦无识

  释曰。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者。谓于傍生见有水处。饿鬼见是陆地高原。于人所见有粪秽处。猪等傍生见为净妙可居室宅。于人所见净妙饮食。诸天见为臭秽不净。如是众生于等事中心见异故。应知境义非真实有。若义实无识应无境。有无境识如缘去来。如缘梦像。如缘镜等及三摩地所行影像。为显此义说一伽他。谓于过去等。此中前半由后半释。如其次第应知其相。由无别实境。是故说言有无境识。由自变为境。是故说言境相成就。即是自缘心影像义。谓缘去来梦像二影。次第安立境相成就。若义义性成无无分别智者。若义实有义之自性。是则应无无分别智。若谓虽无无分别智。当有何失。此若无佛果证得不应理者。若汝拨无无分别智。是则不应证得佛果故。应决定许有如是无分别智。得自在菩萨者。谓已证得自在菩萨。由胜解力故者。由愿乐力。如欲地等成者。谓令地等成金等相。随欲皆成。得定者亦尔者。谓余声闻等。成就简择者者。谓已成满毗钵舍那。言有智者。谓诸菩萨。得定者者。得三摩地。思惟一切法如义皆显现者。谓菩萨等定慧成满摄心于内。如如思惟经等法义。如是如是皆得显现。若念佛时随所思念彼彼法中佛义显现。思色受等应知亦尔。无分别智行诸义皆不现者。谓无分别智正现行时。一切境义皆不显现。当知无有义者。谓由前说种种道理。当知境义实无所有。欲显其识如境亦无故。言由此亦无识。所识境义既无所有。由此应知能识亦无。此义如前所知相中分明已显。

  论曰。般若波罗蜜多与无分别智无有差别。如说菩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非处相应。能于所余波罗蜜多修习圆满。云何名为非处相应修习圆满。谓由远离五种处故。一远离外道我执处故。二远离未见真如菩萨分别处故。三远离生死涅槃二边处故。四远离唯断烦恼障生喜足处故。五远离不顾有情利益安乐。住无余依涅槃界处故。

  释曰。无分别智即是般若波罗蜜多。由彼经中说。诸菩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非处相应。能于所余波罗蜜多修习圆满。为欲令知如是义故显示彼文。远离外道我执处者。谓如外道住般若中执我我所。作如是念我能住般若。般若是我所菩萨不尔。远离如是诸外道辈我执处故。应知说名非处相应。安住般若波罗蜜多。远离未见真如菩萨分别处者。谓如未见真如菩萨。于无分别般若波罗蜜多中。分别此是般若波罗蜜多。菩萨远离如是分别。应知说名非处相应安住般若波罗蜜多。远离生死涅槃二边处者。谓如世间安住生死。诸声闻等安住涅槃。菩萨不尔。远离二边。应知说名非处相应安住般若波罗蜜多。远离唯断烦恼障生喜足处者。如声闻等唯断烦恼障便生喜足菩萨不尔。由此意趣。应知说名非处相应安住般若波罗蜜多。远离不顾有情利益安乐住无余依涅槃界处者。谓如声闻等不顾有情利益安乐。于无余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菩萨不尔。不住声闻所住之处。应知说名非处相应安住般若波罗蜜多。

  论曰。声闻等智与菩萨智有何差别。由五种相应知差别。一由无分别差别谓于蕴等法无分别故。二由非少分差别。谓于通达真如。入一切种所知境界。普为度脱一切有情。非少分故。三由无住差别。谓无住涅槃为所住故。四由毕竟差别。谓无余依涅槃界中无断尽故。五由无上差别。谓于此上无有余乘胜过此故。此中有颂。

  诸大悲为体  由五相胜智

  世出世满中  说此最高远

  释曰。此中显示声闻等智与菩萨智五相差别。无分别差别者。谓声闻等缘于蕴等分别识生。非菩萨智分别蕴等。非少分差别者。谓显三种非少分性。一所达真如非少分性。二所知境界非少分性。三所度有情非少分性。所达真如非少分性者。谓菩萨智具足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性。声闻等智入真如时。唯能通达补特伽罗无我之性。所知境界非少分性者。谓菩萨智普缘一切所知境生。声闻等智唯缘苦等诸谛而生。所度有情非少分性者。谓菩萨智普为度脱一切有情。勤趣菩提。声闻等智唯求自利。无住差别者。谓菩萨智正为安住无住涅槃。非声闻等。是故差别。毕竟差别者。谓声闻等于无余依涅槃界中一切灭尽。菩萨于此涅槃界中功德无尽。是故差别。无上差别者。谓声闻等上有大乘。其菩萨乘无复有上。是故差别。为显此义说一伽他。世出世满中者。谓于色无色界世间满中。及于声闻乘等出世满中。

  论曰。若诸菩萨成就如是增上尸罗。增上质多增上般若功德圆满。于诸财位得大自在何故现见有诸有情匮乏财位见彼有情。于诸财位有重业障故。见彼有情若施财位障生善法故。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离现前故。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为积集不善法因故。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便作余无量有情损恼因故。是故现见有诸有情匮乏财位。此中有颂。

  见业障现前  积集损恼故

  现有诸有情  不感菩萨施

  释曰。此中显示。由是因缘。菩萨虽得财位自在具足大悲。而不施与有情财位。见彼有情于诸财位有重业障故者。谓诸有情有障菩萨神力恶业。由彼恶业障碍菩萨无障碍智。由见此故。虽有堪能虽彼匮乏而便弃舍。此中应引饿鬼江喻。如江有水。无障饮者。然诸饿鬼由自业过不能得饮。此亦如是。江喻菩萨。财位喻水。鬼喻有情。如彼饿鬼不合饮用江中净水。如是有情不合受用菩萨财位。见彼有情若施财位障生善法故者。谓复有余补特伽罗虽无业障。菩萨见彼于相续中当生善法。若施财位。受富乐故障彼生善。作是思惟。宁彼贫贱顺生善法。勿彼富贵障善法生。由此道理。虽得自在不施财位。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离现前故者。谓复有余补特伽罗。菩萨见彼由贫贱故厌离现前。作是思惟。宁彼贫贱厌离现前随顺善法。勿彼富贵不生厌离。由此道理。虽得自在不施财位。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为积集不善法因故者。谓复有余补特伽罗。菩萨见彼乃至贫穷常不积集诸不善法。作是思惟。宁彼贫穷不造诸恶。勿彼富贵集诸不善。由此道理。虽得自在不施财位。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便作余无量有情损恼因故者。谓复有余补特伽罗。菩萨见彼得大财位即便苦恼无量有情。作是思惟。宁彼一身独受贫贱。勿彼富贵损恼其余无量有情。由此道理。虽得自在不施财位。为显此义复说伽他。谓见有情有业障故。障生善故。厌现前故。积集恶故。损恼他故。不感菩萨施彼财位。是故现有匮乏有情。此略显义。余广易了。

    摄大乘论释果断分第十

  论曰。如是已说增上慧殊胜。彼果断殊胜云何可见。断谓菩萨无住涅槃。以舍杂染不舍生死。二所依止转依为相。此中生死。谓依他起性杂染分。涅槃。谓依他起性清净分。二所依止。谓通二分依他起性。转依。谓即依他起性对治起时转舍杂染分。转得清净分。

  释曰。无住涅槃以舍杂染不舍生死二所依止转依为相者。谓住此转依时。不容烦恼不舍生死。是此转依相。何者生死。谓依他起杂染性分。何者涅槃。谓依他起清净性分。何者依止。谓通二分所依自性。何者转依。谓即此性对治生时。舍杂染分得清净分。

  论曰。又此转依略有六种。一损力益能转。谓由胜解力闻熏习住故。及由有羞耻。令诸烦恼少分现行不现行故。二通达转。谓诸菩萨已入大地。于真实非真实显现不显现现前住故。乃至六地。三修习转。谓犹有障。一切相不显现。真实显现故。乃至十地。四果圆满转谓永无障。一切相不显现。最清净真实显现。于一切相得自在故。五下劣转。谓声闻等唯能通达补特伽罗空无我性。一向背生死一向舍生死故。六广大转。谓诸菩萨兼通达法空无我性。即于生死见为寂静。虽断杂染而不舍故。若诸菩萨住下劣转有何过失不顾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故。违越一切菩萨法故。与下劣乘同解脱故。是为过失。若诸菩萨住广大转有何功德。生死法中以自转依为所依止。得自在故。于一切趣。示现一切有情之身。于最胜生及三乘中。种种调伏方便善巧。安立所化诸有情故。是为功德。

  释曰。又此转依略有六种。损力益能转者。谓损减阿赖耶识中烦恼熏习力故。增益彼对治功能故得此转依。谓由胜解力闻熏习住故者。谓住胜解行地安立闻熏习力故得此转依。及由有惭羞等者。于此位中。若烦恼现行即深羞耻。或少分现行。或全不现行。通达转者。谓入地时所得转依。于真实非真实等者。谓此转依乃至六地。或时为真实显现因。或时出观为非真实显现因。修习转谓犹有障者。由所知障说名有障。一切相不显现等者。谓此转依乃至十地。一切有相不复显现。唯有无相真实显现。果圆满转谓永无障者。由无一切障说名无障。一切相不显现者。无一切障故。最清净真实显现者。即由此故。于一切相得自在者。由此为依得相自在。随其所欲利乐有情。下劣转谓声闻等。等者。等取独觉。唯能通达一空无我。不能利他故。是下劣。广大转谓诸菩萨等者。由并通达二空无我。安住此中舍诸杂染。不舍生死兼利自他故。是广大。住下劣转有何过失等者。不顾有情越菩萨法。下劣乘同。是为过失。住广大转有何功德等者。以自转依为所依止。于一切法得自在故。于一切趣示现一切同分之身。于最胜生及三乘中。种种调伏方便巧智。安立所化难调有情。是为功德。此中意取世间富贵为最胜生。

  论曰。此中有多颂。

  诸凡夫覆真  一向显虚妄

  诸菩萨舍妄  一向显真实

  应知显不显  真义非真义

  转依即解脱  随欲自在行

  于生死涅槃  若起平等智

  尔时由此证  生死即涅槃

  由是于生死  非舍非不舍

  亦即于涅槃  非得非不得

  释曰。为显转依故说多颂。如诸凡夫。由无明故覆障真实。显一切种所有虚妄。如是圣者。无明断故舍离虚妄。显一切种所有真实。由此道理。应知显不显真义非真义者。遍计所执非真不转。圆成实相真义转故。言转依者。此即转依于此位中真义现行。非真实义不现行故。即解脱者。即此转依解脱相应。随欲自在行者。谓此解脱随其所欲自在而行非如声闻所得解脱。犹如斩首。毕竟安住般涅槃故。于生死涅槃若起平等智等者。谓于生死及于涅槃起平等智。由此二种无别性故。即于此时是尔时义。又此二种云何平等。以诸杂染名为生死。即杂染法无我之性名为涅槃。菩萨通达诸法无我平等智生。见彼诸法皆无自性。诸有生死即是涅槃。以于其中见极寂静即涅槃故。若如是知复何所得。由是于生死。非舍非不舍等者。诸有生死即是涅槃。是故不舍。即是无别有可舍义。即于其中见无性故离诸杂染。名非不舍。既得如是亦即于涅槃非得非不得。离生死外无别涅槃而可证得。故名非得。复于其中见寂静故。虽无性别而证涅槃。名非不得。

    摄大乘论释彼果智分第十一之一

  论曰。如是已说彼果断殊胜。彼果智殊胜云何可见。谓由三种佛身。应知彼果智殊胜。一由自性身。二由受用身。三由变化身。此中自性身者。谓诸如来法身。一切法自在转所依止故。受用身者。谓依法身。种种诸佛众会所显。清净佛土大乘法乐为所受故。变化身者。亦依法身。从睹史多天宫现没受生受欲。逾城出家。往外道所修诸苦行。证大菩提。转大法轮。入大涅槃故。

  释曰。今当解说果智殊胜。此由诸佛三身所显。自性身者。谓诸法界所流法乐。大自在转之所依止受用身者。谓即依前所说法身。种种诸佛众会所显。于诸清净佛国土中。受用一切法界所流大乘经等种种法乐之所依止。复有余义。谓是受用清净佛土之所依止。又是受用大乘法乐之所依止。变化身者。谓依法身。从睹史多天宫现没乃至入大涅槃故者。谓现人天同分之身之所依止。

  论曰。此中说一嗢拖南颂。

  相证得自在  依止及摄持

  差别德甚深  念业明诸佛

  释曰。为明诸佛所得之身故。说相等嗢柁南颂。

  论曰。诸佛法身以何为相。应知法身略有五相。

  释曰。应知法身有无量相。今于此中略说五种。

  论曰。一转依为相谓转灭一切障杂染分。依他起性故。转得解脱一切障于法自在。转现前清净分依他起性故。

  释曰。转灭一切障杂染分依他起性故者。谓转灭依他起性杂染分。转得解脱一切障于法自在转现前清净分依他起性故者。谓于一切法自在转住故。转得依他起性清净分。

  论曰。二白法所成为相。谓六波罗蜜多圆满。得十自在故。此中寿自在心自在众具自在。由施波罗蜜多圆满故。业自在生自在。由戒波罗蜜多圆满故。胜解自在。由忍波罗蜜多圆满故。愿自在。由精进波罗蜜多圆满故。神力自在五通所摄。由静虑波罗蜜多圆满故。智自在法自在。由般若波罗蜜多圆满故。

  释曰。白法所成为相等者。谓由六波罗蜜多圆满故。证得法身十种自在。是彼自性故名所成。寿自在者。应知随欲齐几时住。便能如意现示己身。心自在者。谓生死中能无染污。众具自在者。谓于食等十种众具。随其所欲如意能得。如有颂言。

  诸菩萨思惟  若净若不净

  一切成美妙  皆由意自在

  应知如是三种自在。皆由布施波罗蜜多圆满为因。业自在生自在由戒波罗蜜多圆满故者。谓此能摄彼能生因及所生果故。应知此中业自在者。由身语业自在而转。随所欲生业现前故。生自在者。应知于生自在而转。于诸趣等随其所欲摄受生故。由此道理显修尸罗。于其业因及于生果皆得自在。胜解自在由忍波罗蜜多圆满故者。谓令诸法皆随心转。随逐胜解如所胜解一切事成。如随所欲。转变地等令成金等。转变水等令成火等。以修忍时随诸有情意所乐转故。令获得于一切法皆随心转。愿自在由精进波罗蜜多圆满故者。谓修精进一切所作皆能究竟。故所思事一切皆成。应知在昔修精进时。随所作事皆能究竟。中无懈废。由此为因。今随所愿如意皆成。神力自在五通所摄由静虑波罗蜜多圆满故者。谓由静虑心有堪能。引发种种神通所作。非但由此陵空往来。亦能了知他心等事。由是说言五通所摄。智自在法自在由般若波罗蜜多圆满故者。谓遍了知一切尔炎。名智自在。如其所欲能正安立契经等法。名法自在。又由慧力安立蕴等一切法体。名智自在。此后所得一切种智。名法自在。

  论曰。三无二为相。谓有无无二为相。由一切法无所有故。空所显相是实有故。有为无为无二为相。由业烦恼非所为故。自在示现有为相故。异性一性无二为相。由一切佛所依无差别故。无量相续现等觉故。此中有二颂。

  我执不有故  于中无别依

  随前能证别  故施设有异

  种姓异非虚  圆满无初故

  无垢依无别  故非一非多

  释曰。有无无二为相者。谓一切法遍计所执性相非有故非有相。空所显示圆成实性其体实有故非无相。有为无为无二为相者。是非有为自性。非无为自性义。非业烦恼之所生故。非有为相。于有为中得大自在。数数示现名有为相。由此意趣非无为相。异性一性无二为相者。所依法身无差别故。非是异相。无量依止所证得故。非是一相。俱一无故名无二相。复以伽他显如是义。我执不有故于中无别依者。谓于世间我执力故有别依身。此中我执都无有故无别依身。若所依身无有差别。云何而得许有多佛。随前能证别故施设有异者。由多依身各所证得故有差别。为显此义复说伽他。种姓异故者。谓诸菩萨种姓差别有多种故。非虚故者。种姓异故加行亦异。加行异故资粮圆满亦有多种。由是因缘。若唯一佛余者资粮。应虚无果。圆满故者。诸佛具作一切有情利益等事。谓正安立于三乘等。若执如来不安有情置于佛乘。所作佛事应不圆满。由此道理应许多佛。无初故者。如彼生死流转无初。诸佛亦尔。若唯有一即应有初。是故不一。无垢依无别者。由佛无垢法界为依无差别故。无有多种。故非一非多者。由此道理。显示诸佛非一多相。

  论曰。四常住为相。谓真如清净相故。本愿所引故。所应作事无竟期故。

  释曰。由三因缘显常住相。真如清净相故者。清净真如体是常住。显成佛故。应知如来常住为相。本愿所引故者。谓昔发愿常作一切有情利乐。所证佛身此愿所引。由此本愿非空无果。应知如来常住为相。若谓如来所作一切有情利乐已究竟者。此义不然。所应作事无竟期故。以于今时犹有无边所应作事。一切有情未涅槃故。由是因缘应知如来常住为相。如是说已。应知诸佛不可思议。由是因缘不可思议。今当显示。

  论曰。五不可思议为相。谓真如清净自内证故。无有世间喻能喻故。非诸寻思所行处故。

  释曰。自内证故者。谓诸如来自内所证。由此真如自内证故。非诸寻思所思议处。于诸世间。亦无与此相似譬喻可喻令知。

  论曰。复次云何如是法身最初证得。谓缘总相大乘法境无分别智。及后得智五相善修。于一切地善集资粮。金刚喻定。破灭微细难破障故。此定无间。离一切障故得转依。

  释曰。今次应说法身证得。最初证得者。显此法身非所生起。体无为故。若所生起应是无常。金刚喻定者。此三摩地譬如金刚能破微细难破障故。故得转依者。由金刚喻三摩地故。能证转依逮得法身。

  论曰。复次法身由几自在而得自在。略由五种。一由佛土自身相好无边音声无见顶相自在。由转色蕴依故。二由无罪无量广大乐住自在。由转受蕴依故。三由辩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由转想蕴依故。四由现化变易引摄大众引摄白法自在。由转行蕴依故。五由圆镜平等观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转识蕴依故。

  释曰。今次应显法身自在。由转色等五蕴依故得五自在。此中由转色蕴依故证得示现佛土自在。由此示现金银等宝净妙佛国。亦得示现随其所欲自身自在。由此示现大集会中随诸有情胜解所乐种种色身。又随所乐能现种种相好自在。又现无边音声自在。又现无见顶相自在。由转受蕴依故。得无罪无量广大乐住自在。谓得自在能住无罪无量广大乐住。应知此中由众多故说名无量。普超一切三界乐故。说名广大乐住自在。由转想蕴依故。得于名身句身文身辩说自在。以能取相故名为想。由名身等能取其相。转染想蕴。还得如是清净想蕴。由转行蕴依故。得现化变易引摄大众引摄白法自在。应知此中随其所欲示现所作故名现化。改转地等令成金等故名变易。如意所乐能引天龙药叉等众。应知说名引摄大众。随意所乐引诸白法令现在前。应知说名引摄白法。由转识蕴依故。得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此中大圆镜智者。谓无忘失法所知境界虽不现前亦能记了。如善习诵书论光明。平等性智者。谓先通达真法界时。得诸有情平等心等。应知此中究竟清净。妙观察智者。谓如藏主如其所欲。随于何等陀罗尼门三摩地门作意思惟。即得自在无碍智转。成所作智者。谓能示现从睹史多天宫而没乃至涅槃。种种佛事皆得自在。

  论曰。复次法身由几种处。应知依止略由三处。一由种种佛住依止。此中有二颂。

  诸佛证得五性喜  皆由等证自界故

  离喜都由不证此  故求喜者应等证

  由能无量及事成  法味义德俱圆满

  得喜最胜无过失  诸佛见常无尽故

  二由种种受用身依止。但为成熟诸菩萨故。三由种种变化身依止。多为成熟声闻等故。

  释曰。应知法身几法依止。略有三种。广说无量。由种种佛住依止者。谓佛安住圣住天住及与梵住故。言种种法身为此诸住所依。是故说名佛住依止。或谓何用诸佛涅槃。以声闻等与诸如来解脱等故。为显诸佛解脱殊胜说二伽他。诸佛证得五性喜皆由等证自界故者。谓诸如来所得五喜由证法界。离喜都由不证此者。谓声闻等离五种喜。都由不证此真法界。故求喜者应等证者。是故欲求如此喜者。应须于此勤求正证。第二伽他显此五喜。由能无量及事成法味义德俱圆满者。应知此中能无量者依止法身有众多佛成等正觉。一切功能悉皆平等故能无量。由见如是能无量故深生欢喜。及事成者。谓一如来所作利乐诸有情事。即等一切如来所作。由佛多故事亦无量。是故言及。由见此故深生欢喜。由法味者。由见契经应颂等法有胜滋味。深生欢喜。义德俱圆满者。谓义圆满及德圆满。应知此中随所思念所有诸事无不具足。名义圆满。十力无畏不共法等无不具足。名德圆满。得喜最胜无过失者。此喜超过三界喜故。名为最胜。永断烦恼并习气故。名无过失。诸佛见常无尽故者。谓诸如来见次前说四种最胜无过失喜。穷生死际常无有尽。至无余依大涅槃界亦无尽故生殊胜喜。是故世尊证得五喜。非声闻等。由种种受用身依止等者。谓佛法身与受用身为所依止。何故复须如是依止。但为成熟诸菩萨故。由若离此已入大地诸菩萨众应不成熟。由种种变化身依止等者。谓佛法身与变化身为所依止。何故复须如是依止。多为成熟声闻等故。由若离此下劣信解诸声闻等应不成熟。言多为者。应知摄取胜解行地诸菩萨众。

  论曰。应知法身由几佛法之所摄持。略由六种。一由清净。谓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二由异熟。谓转色根得异熟智故。三由安住。谓转欲行等住。得无量智住故。四由自在。谓转种种摄受业自在。得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智自在故。五由言说。谓转一切见闻觉知言说戏论。得令一切有情心喜辩说智自在故。六由拔济。谓转拔济一切灾横过失。得拔济一切有情一切灾横过失智故。应知法身由此所说六种佛法之所摄持。

  释曰。由是佛法摄持法身。今当显示。由清净者。谓由清净佛法摄持法身。如是法身证得清净由转何法。谓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者。谓转灭彼阿赖耶识得法身清净。即法身清净说名清净。由异熟者。谓由异熟佛法摄持法身。转色根者。谓转眼等色根。得异熟智故者。谓转彼故得异熟智。由安住者。谓由安住佛法摄持法身。转欲行等住者。谓转世间欲行等住。得佛法住。得无量智住故者。谓由此故住种种住。由自在者。谓由自在佛法摄持法身。转种种摄受业自在等者。谓转世间殉利务农种种事业自在。得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智自在故。由言说者。谓由言说佛法摄持法身。转一切见闻觉知言说戏论等者。谓转世间见闻觉知言说戏论。得于见闻觉知自在。由此证得能令一切有情心喜智自在故。由拔济者。谓由拔济佛法摄持法身转拔济一切灾横过失等者。谓如世间有王家等逼恼事起。由亲友力财宝力等而能拔济。由转此故。证得拔济一切有情一切灾横过失智故。由此智力能除一切灾横过失。

  论曰。诸佛法身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依止意乐业无别故。当言无异。无量依身现等觉故。当言有异。如说佛法身受用身亦尔。意乐及业无差别故。当言无异。不由依止无差别故。无量依止差别转故。应知变化身如受用身说。

  释曰。无量依止差别转故者。谓受用身无量依止差别而转。是故但由意乐及业无差别故。当言无异。依身事别当言有异。此中意乐无差别者。应知皆为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业无别者。应知皆同现等正觉般涅槃等种种作业。

  论曰。应知法身几德相应。谓最清净四无量。解脱胜处遍处。无诤愿智。四无碍解。六神通。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相清净。十力。四无畏。三不护。三念住。拔除习气。无忘失法。大悲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相妙智等功德相应。此中有多颂。

  怜愍诸有情  起和合远离

  常不舍利乐  四意乐归礼

  解脱一切障  牟尼胜世间

  智周遍所知  心解脱归礼

  能灭诸有情  一切惑无余

  害烦恼有染  常哀愍归礼

  无功用无著  无碍常寂定

  于一切问难  能解释归礼

  于所依能依  所说言及智

  能说无碍慧  常善说归礼

  为彼诸有情  故现知言行

  往来及出离  善教者归礼

  诸众生见尊  皆审知善士

  暂见便深信  开导者归礼

  摄受住持舍  现化及变易

  等持智自在  随证得归礼

  方便归依净  及大乘出离

  于此诸众生  摧魔者归礼

  能说智及断  出离能障碍

  自他利非余  外道伏归礼

  处众能伏说  远离二杂染

  无护无忘失  摄御众归礼

  遍一切行住  无非圆智事

  一切时遍知  实义者归礼

  诸有情利乐  所作不过时

  所作常无虚  无忘失归礼

  昼夜常六返  观一切世间

  与大悲相应  利乐意归礼

  由行及由证  由智及由业

  于一切二乘  最胜者归礼

  由三身至得  具相大菩提

  一切处他疑  皆能断归礼

  诸佛法身与如是等功德相应。复与所余自性因果业相应。转功德相应。是故应知诸佛法身无上功德。此中有二颂。

  尊成实胜义  一切地皆出

  至诸众生上  解脱诸有情

  无尽无等德  相应现世间

  及众会可见  非见人天等

  释曰。诸佛法身与此所说四无量等功德相应。复与其余自性因果业相应。转功德相应。尊成实胜义者。此显诸佛法身自性。诸佛皆以成实胜义清净真如为自性故。一切地皆出者。此显其因。修一切地得成佛故。至诸众生上者。此显其果。诸有情中此最上故。解脱诸有情者。此显其业。以能无倒令诸有情得解脱故。无尽无等德相应者。此显相应。与其无尽无等功德共相应故。现世间可见者。此说变化身。及众会可见者。此说受用身。非见人天等者。此说自性身。诸人天等皆不能见。此显佛身三种差别。说名为转。

    摄大乘论释卷第九

    摄大乘论释卷第十

    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彼果智分第十一之余

  论曰。复次诸佛法身甚深最甚深。此甚深相云何可见。此中有多颂。

  释曰。于大乘中诸佛法身如甚深相。今当显示。以十二颂。显示十二甚深之相。

  论曰。

  佛无生为生  亦无住为住

  诸事无功用  第四食为食

  释曰。此中一颂显示生住业住甚深。佛无生为生者。显生甚深。以诸如来无业烦恼同诸凡愚所造作生故名无生。然有与此相违之生。其相难了名生甚深。亦无住为住者。显住甚深。无住涅槃以为住处。如是涅槃名住甚深。诸事无功用者。显业甚深。以诸如来无功用业。一切等故名业甚深。第四食为食者。显住甚深。以佛所食是不清净依止住等。四种食中第四食故。四种食者。一不清净依止住食。谓段等四食。令欲缠有情不净依止而得住故。二净不净依止住食。谓触等三食。令色无色缠有情。净不净依止而得住故。由此依止。已离下地诸烦恼故说名为净。未离上地诸烦恼故。说名不净是故名净不净依止。如是依止由触意思识食而住除其段食。三一向净依止住食。谓段等四食令声闻等清净依止而得住故。四唯示现依止住食。谓即四食诸佛示现受之得住。是故诸佛食。此第四示现住食。为令能施诸有情类净信为因福德增长。虽现受食不作食事。如来食时诸天受取。施佛意许诸余有情。由此因故。彼有情类速证菩提。如是一切。应知总说为一甚深。又由十因。应知诸佛生无生相。一与愚痴不同法故。二与差别不同法故。三于摄受得自在故。四于住持得自在故。五于弃舍得自在故。六无二相故。七唯似光影故。八同幻化故。九住无住故。十成大事故。复由十因。应知如来不住生死及以涅槃。一非遍知故。二非永断故。三非修习故。四知非有性故。五无所得无分别故。六远离心故。七心证得故。八平等心故。九事不可得故。十可证得故。复由十因。应知诸佛无功用事而得成立。一妙断离故。二无所依故。三所作无功用故。四作者无功用故。五作业无功用故。六无所有无功用故。七本来无差别故。八所作已办故。九所作未办故。十纯熟修习一切法中得自在故。复由十因。应知诸佛实无所食而现受食。一示现以食住持身故。二令诸有情福增长故。三为欲示现有同法故。四为令随学正受用故。五为令随学廉俭行故。六为令发起精进行故。七为令成熟诸善根故。八为显自身无染著故。九为恭敬业助任持故。十为欲圆满本愿生故。

  论曰。

  无异亦无量  无数量一业

  不坚业坚业  诸佛具三身

  释曰。此颂显示安立数业甚深。无异亦无量者。显安立甚深。诸佛法身无差别故说名无异。无量依止现等觉故说名无量。无数量一业者。显数甚深。佛虽无量而同一业。是故甚深。不坚业坚业诸佛具三身者。谓诸如来三身相应。其受用身事业坚住。其变化身业不坚住。如是事业名为甚深。

  论曰。

  现等觉非有  一切觉非无

  一一念无量  有非有所显

  释曰。此颂显示现等觉甚深。现等觉非有者。补特伽罗法非有故。一切觉非无者。由假名理说一切佛现等觉故。云何知佛现等正觉。谓一一念无量佛故。此即显示一一念中有无量佛现等正觉。有非有所显者。此显真如是有非有。诸佛是此真如所显。

  论曰。

  非染非离染  由欲得出离

  了知欲无欲  悟入欲法性

  释曰。此颂显示离欲甚深。非染非离染者。贪欲无故说名非染。以无染故离染亦无。所以者何。贪染若有可有离染。染既是无故无离染。由欲得出离者。由伏断贪缠留贪随眠故。得究竟出离。若不留随眠。应同声闻等入般涅槃故。了知欲无欲悟入欲法性者。了知遍计所执贪欲无贪欲性。即能悟入欲法真如。

  论曰。

  诸佛过诸蕴  安住诸蕴中

  与彼非一异  不舍而善寂

  释曰。此颂显示断蕴甚深诸佛过诸蕴。安住诸蕴中者。谓诸如来超过色等五种取蕴。住无所得法性蕴中。与彼非一异者。虽已舍遍计所执诸蕴。而与彼非异。以即安住彼法性故。亦复不一。若是一者。遍计所执应同法性成清净境。不舍而善寂者。谓不弃舍圆成实蕴。即是妙善涅槃体故。

  论曰。

  诸佛事相杂  犹如大海水

  我已现当作  他利无是思

  释曰。此颂显示成熟甚深。诸佛事相杂者。谓诸如来成熟有情一切事业。悉皆平等。其喻云何。犹如大海水者。譬如大海众流所入其水相杂。为鱼鳖等同所受用。诸佛亦尔。同入法界所作事业和合无二。等为成熟有情受用。我已现当作者。于三时中随一时作。他利无是思者。不作是思。我于他利已现当作。然无功用能作一切利益安乐诸有情事。譬如世间末尼天乐。

  论曰。

  众生罪不现  如月于破器

  遍满诸世间  由法光如日

  释曰。此颂显示显现甚深。若诸世间不见诸佛。而说诸佛其身常住。佛身既常何故不见。众生罪不现如月于破器者。如破器中水不得住。水不住故月则不现如是。有情身中无有奢摩他水。佛月不现。水喻等持。体清润故遍满诸世间。由法光如日者。谓今世间佛虽不现。然遍一切施作佛事。由说契经应颂等法。譬如日光遍满世间。作诸佛事成熟有情。

  论曰。

  或现等正觉  或涅槃如火

  此未曾非有  诸佛身常故

  释曰。此颂显示示现等觉涅槃甚深。或现等正觉或涅槃如火者。谓诸如来或现成佛或现涅槃。其事如火或时烧然或时息灭。诸佛亦尔。或于未熟诸有情类。现般涅槃。或于已熟诸有情类现成佛果。为欲令彼得解脱故。譬如一火性无差别。法身亦尔。应知唯一。余半颂文其义易了。

  论曰。

  佛于非圣法  人趣及恶趣

  非梵行法中  最胜自体住

  释曰。此颂显示住甚深。佛于非圣法中。人趣恶趣中。非梵行法中。由最胜自体住。最胜住由圣住等而安住故。此中圣住者。谓空等住。天住者。谓诸静虑住。梵住者。谓慈等无量住。非圣法者。谓不善法。佛于其中住空等住。由此空等圣所住故。名为圣住。人趣及恶趣者。谓缘彼有情住。诸静虑所住静虑名为天住。非梵行法者。谓于彼法住慈悲等四种梵住。最胜自体住者。谓由如是最胜自体住最胜住。此显诸佛于诸住中安住最胜自体诸住。

  论曰。

  佛一切处行  亦不行一处

  于一切身现  非六根所行

  释曰。此颂显示自体甚深。佛一切处行亦不行一处者。谓后得智于善不善无记等中分别而转。无分别智不行一处。第二义者谓变化身一切处行。其余二身不行一处。于一切身现者。即变化身遍于一切处处可见。非六根所行者。即变化身。为欲化彼那落迦等。现于彼生。那落迦等受生有情见化身时。不如实见。不能了知。但谓即是那落迦等。是故化身决定非彼那落迦等六根所行。

  论曰。

  烦恼伏不灭  如毒咒所害

  留惑至惑尽  证佛一切智

  释曰。此颂显示断烦恼甚深。烦恼伏不灭如毒咒所害者。菩萨位中伏烦恼缠。未灭烦恼。有随眠故。譬如众毒咒力所害。体虽犹在而不为害。烦恼亦尔。智了知故。体虽犹在而不为害。留惑至惑尽者。以留随眠诸烦恼故。不如声闻速般涅槃得至究竟诸烦恼尽。证佛一切智者。烦恼尽时得一切智。

  论曰。

  烦恼成觉分  生死为涅槃

  具大方便故  诸佛不思议

  释曰。此颂显示不可思议甚深。谓诸菩萨具大方便。烦恼集谛转成觉分。生死苦谛即为涅槃。如是一切诸佛圣教。如前所说。三因缘故。不可思议。谓自内证故等。

  论曰。应知如是所说甚深有十二种。谓生住业住甚深。安立数业甚深。现等觉甚深。离欲甚深。断蕴甚深。成熟甚深。显现甚深。示现等觉涅槃甚深。住甚深。显示自体甚深。断烦恼甚深。不可思议甚深。

  释曰。此十二种皆难觉了故名甚深。一一别相如前已说。

  论曰。若诸菩萨念佛法身。由几种念应修此念。略说菩萨念佛法身。由七种念应修此念。一者诸佛于一切法。得自在转。应修此念。于一切世界得无碍通故。此中有颂。

  有情界周遍  具障而阙因

  二种决定转  诸佛无自在

  二者如来其身常住。应修此念。真如无间解脱垢故。三者如来最胜无罪。应修此念。一切烦恼及所知障并离系故。四者如来无有功用应修此念。不作功用一切佛事无休息故。五者如来受大富乐。应修此念。清净佛土大富乐故。六者如来离诸染污。应修此念。生在世间一切世法不能染故。七者如来能成大事。应修此念。示现等觉般涅槃等。一切有情未成熟者能令成熟。已成熟者令解脱故。此中有二颂。

  圆满属自心  具常住清净

  无功用能施  有情大法乐

  遍行无依止  平等利多生

  一切佛智者  应修一切念

  释曰。今当显示若诸菩萨念佛法身由七种念应修其念。于一切法得自在转者。由得神通于一切法自在而转。以诸如来于一切世界得无碍神通。非如声闻等犹有障碍故。若诸如来于一切法自在而转。何故一切有情之类不得涅槃。故今一颂显由此因诸有情类不能证得究竟涅槃。有情界周遍具障而阙因者。谓诸有情有业等障名为具障。由具障故虽无量佛出现于世。不能令彼得般涅槃。诸佛于彼无有自在。若诸有情无涅槃法名为阙因。此意说彼无涅槃因。无种性故。诸佛于彼无有自在。二种决定转者。决定有二种。一作业决定。二受异熟决定。当知此中说名决定。诸佛于此二决定中无有自在。顽愚等身名异熟障决定。当堕那落迦等名受异熟决定。应知此中二种差别如来身常住。真如无间解脱垢故者。谓真如理无间。解脱一切障垢。显成法身。是故如来其身常住。如来受大富乐者。应知如来清净佛土名大富乐。如来能成大事者。谓诸如来现等正觉般涅槃等。成大义利。已成熟者令得解脱。未成熟者令其成熟。余修念佛其义易了。复以二颂显释如是七种念佛。于此颂中宣说诸佛七种圆满。令修念佛。谓诸菩萨初念如来随属自心圆满。次念如来其身常住圆满。次念如来具足清善圆满。即是最胜无罪。次念如来无功用圆满。谓作佛事无功用故。次念如来。施大法乐圆满。应知即于清净佛土受大法乐。次念如来离诸染污圆满。即是遍行无所依止。若有所依而遍行者。即有苦难。由无所依而遍行故。佛常无苦离染遍行。后念如来平等多利圆满。即是念佛能成大事。成熟解脱诸有情故。

  论曰。复次诸佛清净佛土相云何。应知如菩萨藏百千契经序品中说。谓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列。周圆无际其量难测。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胜出世间善根所起。最极自在净识为相。如来所都。诸大菩萨众所云集。无量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常所翼从。广大法味喜乐所持。作诸众生一切义利。蠲除一切烦恼灾横。远离众魔。过诸庄严。如来庄严之所依处。大念慧行以为游路。大止妙观以为所乘。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大宝花王之所建立大宫殿中。如是现示清净佛土。显色圆满形色圆满。分量圆满方所圆满。因圆满果圆满。主圆满辅翼圆满眷属圆满。任持圆满事业圆满。摄益圆满无畏圆满。住处圆满路圆满。乘圆满门圆满。依持圆满。

  复次受用如是清净佛土。一向净妙一向安乐一向无罪一向自在。

  释曰。如菩萨藏百千颂经序品中说清净佛土。此净佛土显示何等殊胜功德。谓初二句显净佛土显色圆满。言七宝者。一金二银三琉璃四牟娑洛宝。五遏湿摩揭婆宝。举此应知即举末啰羯多等宝。六赤真珠宝。此赤真珠赤虫中出。一切宝中最为殊胜。七羯鸡怛诺迦宝。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者。谓次前说七宝所放诸大光明。此上二句皆同显示显色圆满。次有一句显形色圆满。次有一句显分量圆满。次有一句显方所圆满。次有一句显因圆满。此何所因。谓出世间无分别智及后得智。此后得智说名为胜。此后得故从此二种善根所起。即此善根名因圆满。次有一句显果圆满。谓净佛土以极自在净识为相。次有一句显主圆满。次有一句显辅翼圆满。次有一句显眷属圆满。前已举龙今此复举莫呼洛伽为摄大蟒。次有一句显任持圆满。即是饮食。次有一句显事业圆满。谓食此食已办诸众生一切义利。次有一句显摄益圆满。于净土中离诸烦恼。无诸苦故。次有一句显无畏圆满。若处无怨即无怖畏。怨谓四魔。此净土中诸烦恼魔蕴魔死魔及以天魔悉皆无有。是故无畏。次有一句显住处圆满。次有一句显路圆满。此净佛土由何路入。谓大乘中闻思修慧。如其次第大念慧行为游入路。次有一句显乘圆满。乘奢摩他毗钵舍那而游趣故。次有一句显门圆满。谓此净土由何门入。谓大乘中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次有一句显依持圆满。如大地等依风轮住。此净佛土何所依持。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大红莲华之所建立。受用如是清净佛土一向清净妙者。谓净土中无有不净粪秽等事。一向安乐者。谓净土中唯有乐受。无有苦受无无记受。一向无罪者。谓净土中无有不善亦无无记一向自在者。谓净土中不待外缘。一切所欲随自心故。

  论曰。复次应知。如是诸佛法界。于一切时能作五业。一者救济一切有情灾横为业。于暂见时便能救济盲聋狂等诸灾横故。二者救济恶趣为业。拔诸有情出不善处置善处故。三者救济非方便为业。令诸外道舍非方便求解脱行。置于如来圣教中故。四者救济萨迦耶为业。授与能超三界道故。五者救济乘为业。拯拔欲趣余乘菩萨。及不定种性诸声闻等。安处令修大乘行故。于此五业应知诸佛业用平等。此中有颂。

  因依事性行  别故许业异

  世间此力别  无故非导师

  释曰。应知如是诸佛法界于一切时能作五业者。谓佛法身恒作五业。救济一切有情灾横为业等者。谓盲聋等暂见佛时便得眼等。救济恶趣为业等者谓拔恶处置于善处。名救恶趣。救济萨迦耶为业等者。谓为世间说能超出三界圣道。即说三界为萨迦耶。所余二句其义可知。于此五业应知诸佛诸业平等。于此义中复说一颂。谓因依等。由是因缘一切如来诸业平等。一切世间业不平等。以一伽他总略显示世间因别。故许业异者。谓诸世间由别因故生那落迦别因生天。别因生人乃至饿鬼。由因别故许业有异。世间依别故许业异者。依谓身体。由依别故许业有异。世间事别故许业异者。谓诸世间商贾事别。营农事别。此等事务有差别故许业有异。世间性别故许业异者。性谓意趣。意趣别故许业有异。世间行别故许业异者。由作行业有差别故许业有异。诸佛作业皆无功用。一切因等差别力无。是故导师非有业异。

  论曰。若此功德圆满相应。诸佛法身不与声闻独觉乘共。以何意趣佛说一乘。此中有二颂。

  为引摄一类  及任持所余

  由不定种性  诸佛说一乘

  法无我解脱  等故性不同

  得二意乐化  究竟说一乘

  释曰。此中二颂辩诸佛说一乘意趣。为引摄一类谓为者。引摄不定种性诸声闻等令趣大乘。云何当令不定种性诸声闻等。皆由大乘而般涅槃。及任持。所余者。谓为任持不定种性诸菩萨众令住大乘。云何当令不定种性诸菩萨众不舍大乘。勿声闻乘而般涅槃。为此义故佛说一乘。由不定等句义已说法无我解脱。乃至广说。此中复由别意趣力唯说一乘。何别意趣。谓法等故等。法等故者。法谓真如。诸声闻等同所归趣。所趣平等故说一乘。无我等故者。谓声闻等补特伽罗。我皆无有。由无我故。此是声闻。此是菩萨不应道理。由此无我平等意趣故说一乘。解脱等故者。谓声闻等。于烦恼障同得解脱故说一乘。如世尊言。解脱解脱无有差别。性不同故者。种性差别故。以不定性诸声闻等亦当成佛。由此意趣故说一乘。得二意乐故者。得二种意乐故。一摄取平等意乐。由此摄取一切有情。言彼即是我我即是彼。如是取已。自既成佛彼亦成佛。由此意趣故说一乘。二法性平等意乐。谓诸声闻法华会上蒙佛授记。得佛法性平等意乐。未得法身。由得如是平等意乐。作是思惟。诸佛法性即我法性。复有别义。谓彼众中有诸菩萨。与彼名同蒙佛授记。由此法如平等意乐故说一乘。言化故者。谓佛化作声闻乘等。如世尊言。我忆往昔无量百返依声闻乘而般涅槃。由此意趣故说一乘。以声闻乘所化有情由见此故。得般涅槃。故现此化究竟故者。唯此一乘最为究竟。过此更无余胜乘故。声闻乘等有余胜乘。所谓佛乘。由此意趣。诸佛世尊宣说一乘。

  论曰。如是诸佛同一法身而佛有多。何缘可见。此中有颂。

  一界中无二  同时无量圆

  次第转非理  故成有多佛

  释曰。今当显示。由此因缘。应知诸佛虽同法身。而或成一或复成多。应知一者法界同故。诸佛皆同法界为体。法界一故应知一佛。又一佛者。以于一时一世界中。无二佛现故知一佛。又伽他中显示诸佛或一或多。一界中无二者。此句显示唯有一佛。一世界中无有二佛俱时出现。是故说言唯有一佛。余句显示诸佛有多。同时无量圆者。无量菩萨同一时中资粮圆满。若诸菩萨福智资粮同时圆满不得成佛。如是资粮应空无果。众多菩萨修集资粮同时圆满。是故应知一时多佛。次第转非理者。无有次第转成佛义。若诸菩萨修资粮时。观待次第前后成满。可得佛时前后次第。然诸菩萨修资粮时。不待次第前后成满。故得佛时亦无次第前后成义。是故同时有众多佛。

  论曰。云何应知于法身中。佛非毕竟入于涅槃。亦非毕竟不入涅槃。此中有颂。

  一切障脱故  所作无竟故

  佛毕竟涅槃  毕竟不涅槃

  释曰。有余部说诸佛无有毕竟涅槃。复有别部声闻乘人说诸佛有毕竟涅槃故。此颂中显二意趣。一切障脱故者。由佛解脱一切烦恼所知障故。依此意趣说言诸佛毕竟涅槃。所作无竟故者。由佛普于一切有情。未成熟者欲令成熟。已成熟者欲令解脱。是所应作。此事无有究竟之期。故佛毕竟不入涅槃。若异此者应如声闻毕竟涅槃。是则本愿应空无果。

  论曰。何故受用身非即自性身。由六因故。一色身可见故。二无量佛众会差别可见故。三随胜解见自性不定可见故四别别而见自性变动可见故。五菩萨声闻及诸天等种种众会间杂可见故。六阿赖耶识与诸转识转依。非理可见故。佛受用身即自性身。不应道理。

  释曰。今当显示佛受用身即自性身不应正理。色身可见故者。佛受用身色身可见。非佛法身。由此非理故受用身非即法身。又受用身有佛众会差别可得。法身无有如是差别。由此非理故受用身非自性身。又受用身随胜解见。如契经说。或见佛身。唯有黄色。或见佛身唯有青色。如是广说。若受用身即自性身。此自性身应不决定体。不决定名自性身不应正理。由此非理故受用身非自性身。又受用身一类有情先见别异。即此后时复见别异。非佛法身自性变动。由此非理故受用身非自性身。又受用身有诸天等种种众会常相间杂。非自性身有此间杂。由此非理故受用身非自性身。又转阿赖耶识得自性身。若受用身即自性身。转诸转识复得何身。由此非理故受用身非自性身。由此六因不应理故二不成一。

  论曰。何因变化身非即自性身。由八因故。谓诸菩萨从久远来得不退定。于睹史多及人中生不应道理。又诸菩萨从久远来常忆宿住。书算数印工巧论中。及于受用欲尘行中不能正知不应道理。又诸菩萨从久远来。已知恶说善说法教。往外道所不应道理。又诸菩萨从久远来。已能善知三乘正道。修邪苦行不应道理。又诸菩萨舍百拘胝诸赡部洲。但于一处成等正觉转正法轮不应道理。若离示现成等正觉。唯以化身于所余处施作佛事。即应但于睹史多天成等正觉。何不施设。遍于一切赡部洲中。同时佛出既不施设。无教无理。虽有多化而不违彼无二如来出现世言。由一四洲摄世界故。如二轮王不同出世。此中有颂。

  佛微细化身  多处胎平等

  为显一切种  成等觉而转

  为欲利乐一切有情。发愿修行证大菩提。毕竟涅槃不应道理。愿行无果成过失故。

  释曰。今当显示佛变化身即自性身不应正理。由八因故。此中最初不应理者。谓诸菩萨从久远来。已无量劫得不退定。尚不应生睹史多天。况于人中。然此世间现受生者。是变化身非自性身。又诸菩萨从久远来常忆宿住。于书算等不能正知不应道理。但为调伏诸有情故化为此事。又诸菩萨三无数劫勤修福慧。不能正知恶说善说邪苦行事。于最后身证菩提时何能顿悟由此道理是变化身非自性身。又诸菩萨舍百拘胝诸赡部洲。但于一处成等正觉转正法轮不应道理。若变化身遍一切处同时现化应正道理。故变化身非自性身。若诸异部作如是执。佛唯一处真证等觉。余方现化施作佛事。若尔何故不许但住睹史多天真证等觉。遍于一切四大洲渚。示现化身施作佛事。又于一切四大洲中不现等觉。无教无理故不应说。此佛土中有四洲渚不现成佛。若有说言纵有是事。便违契经故。经中说无二如来俱时出现。应知此经同转轮王。如说轮王无二并出。依一四洲非一佛土。无二如来俱时出现当知亦尔。此中意说一四大洲名一世界。今复以颂显示诸佛化现等觉。佛微细化身等者。此中义说。若于尔时佛现安住睹史多天。示从彼没入母胎等。即于彼时化作尊者舍利子等无量眷属。亦现入胎出生等事。安立如是变化眷属。当知为显一切种觉殊胜佛事。今当显示如来毕竟入般涅槃不应道理。谓为化度一切有情。先发大愿及修大行。常自誓言。我当利乐一切有情勤修正行。若始成佛已便般涅槃。即所修愿行空无有果。由此非理是变化身非自性身。

  论曰。佛受用身及变化身既是无常。云何经说如来身常。此二所依法身常故。又等流身及变化身。以恒受用无休废故。数数现化不永绝故。如常受乐。如常施食。如来身常应知亦尔。

  释曰。经说如来其身常住。佛受用身及变化身皆是无常。云何身常。故次成立二身常义。谓此二身依法身住。法身常故亦说为常。又受用身。受用无废故说为常。其变化身恒现等觉般涅槃等。相续不断故亦名常。复以譬喻显此二身是常住义。犹如世间言常受乐。虽所受乐非唯无间。而得说言此常受乐。又如世间言常施食。非此施食恒无间断。而得说言此常施食。应知二身常义亦尔。

  论曰。由六因故。诸佛世尊所现化身非毕竟住。一所作究竟。成熟有情已解脱故。二为令舍离不乐涅槃。为求如来常住身故。三为令舍离轻毁诸佛。令悟甚深正法教故。四为令于佛深生渴仰。恐数见者生厌怠故。五令于自身发勤精进。知正说者难可得故。六为诸有情极速成熟。令自精进不舍轭故。此中有二颂。

  由所作究竟  舍不乐涅槃

  离轻毁诸佛  深生于渴仰

  内自发正勤  为极速成熟

  故许佛化身  而非毕竟住

  释曰。如是六因直说及颂。证佛化身非毕竟住。其文易了故不烦释。

  论曰。诸佛法身无始时来无别无量。不应为得更作功用。此中有颂。

  佛得无别无量因  有情若舍勤功用

  证得恒时不成因  断如是因不应理

  释曰。此中有难。若佛法身无始时来无别无量作证得因。能办有情诸利乐事。为证佛果不应更作正勤功用。为释此难以颂显示。诸佛证得无始时来无别无量。若是有情为求佛果舍精进因。可有此难。诸佛证得于得佛果无始时来不成因故。然佛证得无始时来无别无量。恒与有情作得佛果勤精进因。故不应难。诸佛法身无始时来无别无量作证得因。为证佛果不应更作正勤功用。是故诸佛证得法身。非是有情为求佛果舍精进因。又佛证得无始时来无别无量。作求佛果勤精进因。若诸有情舍勤功用。如是证得恒不成因故。又断此因不应道理。谓诸菩萨悲愿缠心。于诸有情愍如一子。诸有情类处大牢狱具受艰辛。是故菩萨于诸有情利益安乐。若作是心。余既能作。我当不作。不应道理。恒作是心。余于此事若作不作。我定当作。是故不应断如是因。

  论曰。阿毗达磨大乘经中摄大乘品。我阿僧伽略释究竟。

  释曰。正趣大乘制造无量殊胜。论者轨范世亲略释究竟。

    摄大乘论释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