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洞玄靈寶左玄論

  經名:洞玄靈寶左玄論。簡稱《左玄論》。撰人不詳,約出於隋唐之際。係某種失題道經之注疏。據《三洞珠囊》卷七引文,原書至少應有十三品。現僅殘存第四、第五品,分作四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太平部。

  洞玄靈寶左玄論卷之一

  《正真無上上仙大道金剛見品》之第四者。夫不邪曰正,無雜曰真。明天尊大果三界之縛既亡,四見之惑已斷,體無邪雜,故云正真也。無上者,最是窮足,更無一法能過,故云無上。上仙者,明仙有多種,此仙乃是仙中之上仙,非是仙中之下仙也。一解,直言無上,此是莫覆之辭,以其橫該不測,縱罩無顛,義顯極高,故云無上。若畢言無上,或有監同,捉語而論,或當有下,今欲助成先句,故再顯上仙也。金剛義有五種:第一土地金剛,在九方之下,七十二澤之間,其中有諸金剛之澤,名為土地金剛也。第二寶貨金剛,如十乘前後、三界內外有諸珍寶,名為寶貨金剛也。第三神明金剛者,如三五八搏將之神,名為神明金剛也。第四十乘聖人有智能斷,或名為利智金剛也。第五天尊大果,名為堅果金剛也。今之所明,正是堅果金剛,非前土地、寶貨、神明等之金剛也。金剛從諭得名,外言砂鑛既無,而黃紫性出,刳枝鏤石,目之為利;體無摧挫,所以稱堅。內明天尊大果地,智慧窮足,體利德真,喻之若金;三界不能傾覆,四見不可虧障,牢而且實,謂之為剛。能覺察無方,無幽不觀,故言為見也。

  我師云何至無上師得者。我者,論主自謂。師者,乃指玉晨天尊。明我師云何?得果無為為從,無上師學得也。若夫法體天尊,理無修學;若報身天尊,則有修習也;如樂淨信等,即是報身天尊也。理論天尊,應更無師。今明欲獎勵學者,明一切真仙大聖,莫不有師。所以經云大道師玄寂,又云道法自然,即師義也。

  從師得無上法,至為萬仙之宗者。無上法者,即是三十六部經。無上因者,即是十七聖乘智慧因。未是無上而云無上者,以能牽復無上天尊大果,所以名無上因也。無上果即金剛大果,金剛大果更無能上,為萬仙之宗主也。

  清明淨潔至合德者。明天尊大果無諸惑障,故曰清明;又無穢惡,故云淨潔也。蕭然脫縛,故云自在無礙也。愉者,恬愉,明果中有常德,恬愉不動也。靜者,因中有安靜斂翮之行,果中有凝然安靜之德也,則與虛空合德,共成元命,不為無常之所變動也。

  圓滿第一至猶如虛空者。功德圓滿,無有等雙,故云圓滿。第一智慧具足,無有比類,故云智慧第一也。此功德智慧彌滿十方,猶如虛空無有邊際,故云猶如虛空也。

  所謂道者王至二十五性色數者。夫道語則通,至如五道,北帝鬼神並悉稱道,明此金剛之道非此等道也。若人天地獄之道,乃以善惡為業主,或散為資潤,感生人天等也。若金剛之道,乃以善解為本因,以靜為資潤,感金剛也,故知金剛道非此之道也。

  成就無量至一切德宗者。成就無量者,言金剛大果無量之智並悉成就,故言成就無量也。此智非是人天仙聖之所能見,故云甚深奧慧也。以其智成慧深,故能為一切諸德之宗主也。

  四迷斷故慧德具足者。四迷即四見惑也。夫四見之惑乃與慧道相治,惑若未斷,慧體被障,慧德不能得具;四迷若斷,慧體無障,所以慧德具足也。

  四迷滅空慧德具足者。大論斷之與滅,亦復相似。小而論之,復有殊別:夫斷是體有,滅是體無,如斷一物,雖斷,其體猶在,若滅去,必同於無。今慧既主斷,惑所以斷,言慧德具足,滅必歸空,所以滅言空德具足也。

  四迷無援故靜德具足者。四迷援即是懆散等也,懆散本附四迷上生,四迷既滅,其懆散亦亡,故云四迷無援也。

  靜德具足者。散本與靜相治,道懆散若在,靜德不具;懆散既滅,所以靜德具足也。

  四迷無枝戒德具足者。四迷枝即是惡等也,戒即善也。夫善與惡相倚伏,若惡在,善德所以不具;惡無,所以善德具足也。

  四迷無異因至常德具足者,四迷潤善則感人天,潤惡則感三塗。被其所潤,所生之因名為異因,所感之果名為異果。若不為四迷所潤感,生五道因果,則感常果,故云常德具足也。

  樂德具足至無量無邊德俱皆具足者。此明既得常果,所以能感諸義德,悉皆具足。果中無苦,故云樂德具足;無惑穢,故云靜德具足;能包容,故云大德具足;能統王,故云王德具足。無量無邊德者,總明一切,諸德並皆具足也。何以故?昔在至普被眾生者,此總結也。何以故得如此萬德並皆具足?以聖人若在九道域中,時備修無上上行,慈悲汎愍,普被一切眾生,所以得其足一切諸德也。

  以慈悲故,故入空觀者。此明大乘之人先修慈悲,有解資生空智,後入空觀也。

  以空觀故,故入慈悲者。此明小乘之人不能廣行慈悲,但單修信空等四行至於老,觀其行不足,不能進入真乘,遂停其空行,更從生觀習於慈悲也。

  所謂大小兩乘至異義者。此總結大乘小乘所修之行也。前後異義者,大乘人前修慈悲,後入空觀;小乘人前修空行,後習慈悲,故云前後異義也。

  作慈觀時至父母妻子者。作此慈觀時,當觀萬法悉皆平等,無有差別之異,不見富貴為上、貧賤為下,不見親以為近、疏以為遠,不見父母妻子為親、怨家為疏也。

  若殺我父母妻子至慈性者。若依外教所明,父母之讎不同天,兄弟之讎不同國,朋友之讎不反兵。若內教則不然,人比殺我父母、兄弟、妻子,我亦須以慈心視之,不改變我慈仁之性;非但我起慈心,於彼亦乃見彼有慈心於我也。

  所謂慈視至與喜智相違者。夫嗔是別惑,喜是別解,解惑相治。如嗔惑起,則喜智為之藏;喜智生,則嗔惑為之伏,故言相違也。

  嗔於喜時至嗔惑強盛者。嗔惑若在喜心時,生者為喜智所防,嗔惑自成微弱;若嗔惑自在嗔心時生者,此嗔惑則強盛也。

  亦如水性濡濕至慈觀眾生亦復如是者。夫水性濡濕還以水,濡水時則易,濡於火時則難。如慈觀眾生,慈於慈時則易,慈於嫉妬境則難也。

  慈見眾生至還如慈心所謂是慈者。若見眾生還如眾生,有高下勝劣貴賤,謂為慈;若見眾生起於平等,如慈我親不異,始可謂是慈也。

  悲喜觀行亦復如是者。此悲喜二行亦如慈觀也,悲還於悲,心則易於暴虐,境則難也。

  嗔心在喜心中發者至乃謂為慈者。悲喜不異前解。夫慈是別解,嫉

  妬是別惑,皆相治道也。

  以慈因故故果大慈至萬道中王者。以因地行於汎慈之因,故至果中感得大慈之果,此是本因本果也,未但正惑於本果而已,又能感於空淨無礙,常樂自在,微妙具足,萬道中王等義果也。

  以悲因故故得果悲至萬道中王者,以悲因故,能感得悲果,此亦是本因感於本果,人能感得,空浄無礙,常樂自在,微妙具足,萬道中王等義果也。

  絓智行、善行至如之者。絓諸智行、善行等,並得果如慈悲也,皆有本因感於本果,又能牽諸義果等也。

  時有大仙至願見可乎者。時者,說論之時也。爾時有大仙號三天真人,即張天師也,得道封三天真人之號,故云三天真人也。而作是言者,欲發詰問之言也。道君者,指於論主也。第一微妙大仙王義者,即無上天尊金剛大果也。願見可乎者,此是謙遜之辭,云願聽可已不也。

  時道君答曰至令眾得聞者。此論主答也。唯願者,論主亦施謙敬之言,云唯願善說,令一切時眾得以聞知曉悟也。

  時三天真人至慈果生時謂從慈因生者。此三天真人領論主前所說之義也,皆云由於慈本因感得於慈本果;此慈果生時,還謂從此慈因得生,不由從他生也。

  乃至悲喜並云因故生者。乃至悲喜等智、並云各從其本因故得生,亦不從他生也。

  悲喜云不生至不云從慈悲生者。悲喜云復不生精進恭敬等智,精進恭敬等智還從精進恭敬等本因生,不從慈悲因生也。

  云何乃云由悲故至並得果如之者。既言慈悲不生精進恭敬等,云何言由悲因故感得悲果,又能感得空淨無礙等義果?絓智行、善行,並悉得果如之。若慈悲不生精進等者,亦慈悲不生空淨等也。此捉義果難於本因也。

  時高上答言至當為說之者。此是論主所答,又施謙遜之辭也。

  所謂因名至肉核相連者。夫因乃為母為根,能生為母,在本曰根也。如樹由其有根,能生樹身,次又生諸枝條、肉核、花子,共相連續也。

  慈為因至萬道中王者。今以慈為因,能感得慈果,又能生於空淨等無量義果也。

  乃至悲喜亦復如之者,乃至悲喜及精進恭敬等,並由本因能牽本果,又能生諸無量義果,如慈不異也。

  因力有二亦復有三至得慈果故者。因力有二亦復有三者,一力是慈因,能感於慈果;二力又能感常;三力能感樂,無量力能感於無量義果也。一解,一是慈因,二是慈果,三是感常,無量是感無量德也。舊解得慈果,故以屬後文。今解用配前句,已下兩句亦然。何故能得如此?以其得證於慈果故也。

  名慈為慈至得常果故者。舊解,慈名汎愍,道號通除,因中之道亦通,果中之道亦通;因中之慈亦汎愍,果中之慈亦汎愍也。今解不然。夫慈以汎愍為慈,故能感得常果,亦如道以通除為道,亦能感得常果也。所以能然,以得當果之故。

  名慈名常至乘為精進者。舊解,慈名汎愍,常乃凝然,喻如乘為運載,精進乃是勒策也。今解,以慈因感得常果,故名常果為慈,亦如精進能資生空解,故目空乘為精進也。

  此解好為性無嫉妬至慈亦復然者。慈解乃與嫉妬惑相治為性,若有於嫉妬之惑,慈解不生;若無於嫉妬,可名為慈也。既有慈心,故能憐愛也。

  金剛道至慈亦復然者。至金剛大果亦復有慈,彌更憐愛也。

  為性無散亂至名靜者。散亂者,躁散之惑,與靜為治道相障。躁散若在,歛翮不成;若無於躁散,始可名為靜也。

  靜援慈故得至從肥壯故生者。靜資慈解,故得因力肥壯,名為義因;因力從肥壯,即感於金剛,名為義果也。

  生故金剛常至金剛王者。既證金剛,寅卯俱謝,故云常無;有惑穢,故云淨無;能累縛,故云自在;統包一切,故云王也。

  亦如三界至故暴虐者。悲解能伏暴虐之惑,三界九道眾生只為無悲,所以有於暴虐惑也。

  散亂至亦從肥壯故生者。散亂者,躁散也。躁散援暴虐之惑,聞善之因,故得肥壯因;既肥壯,所以果從之而生,惑於三界九道也生。

  故三界九道至作具足者。凡夫者,肥壯因力既生,所以惑三界九道,被無常所遷,苦惱穢累,不能自在,常怖畏天魔異道、眾灾惡試,心有流動馳散。作此具縛,凡夫也。

  時三天真人復言至為眾說之者。三天真人又問云:大仙此智義深奧,非是淺學小仙及三界九道眾生之所計筭可知也。雖復蒙告,猶自未能了見難見難聞之理,更希大仙為眾說之也。

  如我常依師學至故須言之者。三天真人自云:我從來常依師學習,及以自見自知。又恐更有未知未見之事未得未聞,今故須言請之也。

  云何慈不生悲至萬道中王者。云何慈因不生於悲,悲因又不生於戒,乃生常樂空淨等果也?答言:慈中有二力,至萬道中王者,二力、三力不異前解。以我慈因,有此二力、三力乃至無量力,所以能牽本果,又能感無量義果也。

  二力能生慈德至不為緣生者。舊解,一力是慈因,二力是慈果,故云二力能生慈德。今解,一力以能生,竟但生弱,二力生則強也。一解,比有二力,但生於慈,不生戒悲、精進等。何故爾?悲戒精進等自有本因,不從緣生也。故緣亦能生。所謂靜援肥因義力者,前云戒悲、精進不為緣生,今云緣亦能生者,明論主所說亦有開塞之義。前云不生者,明戒悲等自有本因;此云緣亦能生者,遠作緣由亦得相生,如修慈悲又能布施,作如此遠緣,亦得論相生,但非親因緣耳。

  問曰肥因義力至為自生耶者。問云:此肥因為從本因得生?為自從肥因而生也?

  答曰至故名義因者。本因彼援清靜資解,故肥;肥故得生義因,此因能感金剛本果,名為異果也。所言異果者,如善感人天,人天不似因,名為異果;惡感三塗,三塗不似因,亦名異果;今慧感常常不似因,故云異果也。此因又在本因上生,故云義因也。

  因有二種至一散二靜者。因有二種,即常與無常也。逐援故異者,即是靜、散二事也。靜資慧,則感常;散援惑,聞善惡則感無常,所以云逐援故異也。

  果漸來者至所謂靜果者。果漸來者,即是散所援善惡,感生五道也。夫無常名漸顯,如今日為因,或可明日為果,故云漸來也。果頓來者,即是常果也。夫常名頓顯,無常盡,常果始起,故是頓也;乃是靜所資生也,故云靜果也。

  散果者至三界九道者。散所資生之果,乃是無常無淨苦心,三界九道眾生也。

  靜果者至虛空慧命者。靜果即是靜資慧所感之果也。自在者,蕭然無累也。虛空慧命者,智慧與虛空合德,共成方命也。

  九道位故散果常來者。若在九道之位,名為散果,恒來漸報,生於九道,往還輪轉也。

  金剛自在四見所隔者。金剛大果是自在蕭然之處,一切眾生皆有成道之性,但被四見所隔,故不能得登也。

  故常因淨因至除滅四見故謂無為者。常因淨因等在十乘內被蓄,不得用到無為乘處,則感金剛始方得用也。無為乘處,乃萬因所集,故云具足因處也。此乃超三界、斷除四性見惑,所以名曰無為也。

  能得無為亦名無為者。道理第十無乘,未是無為,以能感得後無為金剛大果,故名無為。此因受果,果籍因也。

  無為果者即是無為者。無為果即金剛大果也,此果始是無為也。

  非得言無為果即是無為者。此無為果力為果,乃是三界九道眾生從無為生,名為無為果,而非得即是無為也。

  如九道三界至無為因故非無為者。明九道三界等亦是無為果,然非即是無為。何以故?無為生故得是無為果,然非是常住自在之無為,乃是無為之因,故非無為也。

  一無為非果非因至無礙空者。無為有三種,一無為非果非因,二無為亦果亦因,三無為但果非因也。非因者,即是四無礙空,洞空、洞虛、洞清、洞微等也。因名牽召,果名酬答;虛空無有牽召、酬答,故云非果非因也。

  亦是緣果緣因至故名緣果者。明虛空雖非萬物親因親果,亦能為萬物作緣因緣果也。何以故?能生三界九道等為緣因,三界九道四迷滅盡,與空今德,故名緣果也。

  二無為亦果亦因者。二無為即是第十無為乘也。亦果者,能為前十六聖乘住也。亦因者,為金剛大果作親因也。

  所謂第十無為乘處至內觀外觀者。明第十無為乘處既萬因所集,故言具足諸觀也。頓觀者,本空觀也;漸觀者,信疏觀等也。大觀者,大乘人所修之觀也;小觀者,小乘人所捉之觀也。空觀者,觀一切理空無一有性也;有觀者,前論於空空亦涉有,今論於有有亦亘空也。定觀者,常觀也;不定觀者,無觀也。吉觀者,持戒之觀也;凶觀者,破戒之觀也。事觀是即目所觀,理觀是非眼心所照。內觀觀心,外觀觀色也。

  諸一切觀至生無量觀者。生道仙並是七仙之觀也。生者,空忘智此時始生,故云生。道者,通也。前生觀時空忘,智慧雖生,智力微弱,未能制伏。至道觀,智力漸強,稍能通伏,故云道也。既能伏,則得無量觀生也。所以諸一切觀,並從生道仙而生,生道仙能生無量觀也。

  乃至精進至所謂果門者。至精進乘,空忘智慧,起即牽後無為大果,故

  云方無為也;為後大果之門,故云所謂果門也。

  道理生觀空忘智慧已生應言生無為今至精進始言方生無為者。明生觀時雖生,但智力微弱,被惑入體;至精進乘,能斷惑體明,故云方生無為也。

  此門能生金剛大慧至所謂因門者。此門者,即是無為乘,為大果之門也,此門能生後金剛大慧等也。

  洞玄靈寶左玄論卷之一竟

  洞玄靈寶左玄論卷之二

  夫功德師者,即是天尊功德高大,為九道之師也。惑累既無,體清德淨,故清明皎潔也;無諸苦惱,蕭然獨脫,故云常樂自在也;智慧與虛空合德,共成身命,故云虛空慧命處也;為金剛大果作起生之門,故云因門也。

  三無為者至所謂四虛空德者。此第三無為,但是金剛大果,非是因門也。此果乃與四虛空合德,故云四虛空德也。

  此德非異道至故果無四空者。此德,即是金剛大果之德也。此德非是異道雜仙所修學能得也。何以故?雜仙既因無十四觀,故果不能得與四空合也。

  所謂十四觀者至內觀外觀者。此十四種觀,前已具列,今復重出者。欲明雜仙不能修行此十四種,故重出耳。委曲不異前解。

  諸觀中見至無色性皆不得我意者。諸觀者,總明前等觀所明也。觀者,觀也,觀察諸緣,若知名之為觀也。有色性、無色性者,如在真一觀中,空色得盡,名之為無餘觀;復有色在,故復言有也。一解,如在觀空,色得盡,名之為無。然色從空生有,觀不能空,不見色之根本,又是有色也。

  有貪無貪至皆不得我意者。有者,有貪;無者,貪惑與布施解相伏。所言無貪者,施解已伏貪。竟言有貪者,貪從空生,此有解雖能連伏,未見貪之根本,未能除斷,故人是有貪也。有嗔無嗔者,明嗔或與喜智相伏:言無嗔者,喜智已伏;竟有嗔者,亦未見嗔之根本也。及內觀、外觀言有無,皆不得我之本意也。

  何以故如十七聖乘至非謂十七聖乘人者。明十七聖乘人作空觀時,亦不得謂空,亦不得謂不空。若言不空,空觀空境以意;若言是空觀,外復有色,果未盡。一解云,亦例貪等也。一解云,忘空不可言有,空有不空,須遣此空也。若觀空作空,作不空意,非謂十七聖乘天人也。

  又作有觀及內外觀時至若執定有定無者即失我意者。色者,諸有之境也,夫在前為因,在後為果也。不得言有,觀中定有,色定無色也。何故然?雖有觀,觀色言無,而未見色之根本,又是有色義。一解,雖空色因盡,其果又在,貪嗔等亦然,所以不得定言有言無;若定執有無,即違失我意。

  何以故如入第一至定無見即違意者。入第一乘精進觀時,太一智起,斷本分或滅,故云無見也;上分見果又在,復是有見也。所以不可定執言有無也。

  夫諸觀者至謂五虛空者。夫觀者,觀也,觀察前境諸物若知,故名之為觀也。是眾生第一者,是第一利根眾生所捉此頓觀也。不以細緣觀於大緣者,不因階級次第遣除,如以寸空尺、以尺空丈者也。大緣觀成者,空觀成也,言不因階無級,無勞比並,懸知一切萬有必生於空,離空蹔有,有非常實,必滅於空。作如此觀察,故名之為頓也。細緣,即三界九道眾生及二十五性色等;大緣,即五虛空也。

  漸觀者至故名為漸者。漸者,階次之名。五虛空,謂麤空、妙空、不定空、彼此空、造作空也。未能頓見此五種虛空,不知三界九道二十五性色等本從空生,不能捉本空,未以因空果,乃於有法中次第窮檢,思惟觀察,故名為漸也。

  大觀者至故名為大觀者。大性眾生者,大乘利根人也。十七聖乘者,欲界有八,一生、二道、三仙、四神、五真、六明、七老、八精進;色界有三,一並明、二大戒、三滿心;無色界有三,一普通、二轉遍、三法際;無色界外有三,一處上、二後身、三無為,故名十七聖乘也。銷滅四見者,一本分見,二上分見,三性無慧見,四窮無見。不死命者,凡夫命堅,聖人命身與空合德,故身不為諸惑所覆、寅卯所遷,故云不死命也。明有大性眾生見此十七聖乘决,欲修行銷滅四見,求至金剛不死命處,故名為大觀也。

  小觀者至故名小觀者。小觀者,小乘人也。夫大士運心,必以慈悲為首,隨機赴濟,不避艱辛。今小乘人不修慈悲智忍,但單行信空六覺及精進等易行,但住欲界第七乘老觀,其力勢行亦可至無色,而未能緣太一不定空境,斷除四見,但能迮伏而已,故云具足四見也。意謂小乘人職分,亦應不啻如此,直是貶抑小之吉耳。

  空觀者至故名空觀者。觀一切萬有並悉是空,無一有法之性,而非空也;如三界九道二十五性色等形相,雖各有異相,其相還悉是空。何故然?空為有有,本從生有,故有終歸空也。

  有觀者至故名有觀者。一往而分用,森然為有,闃寂為無。更復推尋,而空有等觀,前空觀中,空皆隔有;今之有觀,有亦亘空,故言二皆名有。不言無無者,不可言無此無也;若無此無,無便成室礙之物。如此推尋檢察,故名有觀也。

  定觀者至故名定觀者。定者,圓常之義也,明虛空古者已來無有遷變一動也。若有經論說謂虛空有生死者,彼經論非是正智之源也。人說亦例也,金剛亦復如是,明金剛大果亦無生死;若說謂金剛有生死者,亦非正智也。

  不定觀者至故名不定觀者。不定者,無常之義也;明三界九道二十五性色等,盡帶無常時節,須臾從變,倏忽遷移,或去或來,故是不定也。如生正智機惑輕重者,如欲生正智,生正智須隨其根機輕重、勝劣、利鈍也。機根若利,須捉本空觀;機根若鈍者,須捉次第微觀等也。隨其性分觀察,則能覩照吉祥也。一解云,如起正智照物之機,當隨機大小:若大機者,則示深教;若小機者,示以漸教。隨其根機相邈,並能照知,故云隨相隨知也。此乃隨機變改,故云不定觀也。

  吉觀者至故名為吉觀者。夫吉者,真祥之謂也。即是持戒之觀,言修奉諸戒,則吉祥安集也。如見者,如有所見之法,即推察修行之也。十聖安隱乘者,十乘也,明十乘是中安隱之乘也。六種通智者,即是六通照色之智也。四內行者,是四平等之智,治內之行也。十戒者,大戒所明十戒也。二十四戒者,明真科所說二十四條科戚,亦老子有二十四戒也。無量戒者,百八十戒、三百大戒等也。四空藏者,與四空合德也。藏者,言能蘊藏智慧,故云藏也。何以故?眾生為四迷之所繫縛,不能得出離生死;若修此諸戒,能得去離此生死臭穢境界,脫於四迷繫絆,到金剛大果、四空藏處,故名為吉觀也。

  凶觀者至故名凶觀者。夫凶者,禍變之辭也。此是不持戒之觀,言凡夫具此諸見,故名為凶觀也。倒見者,如以善為惡,謂是為非,方圓錯領,青黃反執也。惡見者,每事損减,無慈善心,作地獄謀,退天人果,此之謂惡也。惑見者,迷滯不了,觸境惛矇,名為惑也。苦見者,一切苦惱之謂,或刀林蓊葺,劍嶺崢嶸,身經三掠,痛羅百毒等也。樂見者,適悅之謂,凡夫好因妄樂而構苦因也。生見,含血之徒,心多重命,畏彼之死,貪此之生,不能等觀存亡,而封執生死,名為生見也。死見者,死逝也。色心各去,名為死也。臨死之時,心神欲去,血脉將斷,骨肉俱移,以此剔裂,多諸苦痛,凡夫之人盡憚於此,故名死見也。亦言舉止乖道,失生元之炁,故云死見也。無量違見者,有無量種違理之見,以有此諸見,故生三界之中不寧之處也。

  理觀者至故名為理觀者。理者,即是無上大道之理。真實住處,亦即是金剛大果之處。因門,謂十轉為金剛之因門,此門但在三界內外,故知無上天尊、金剛大果之地非是因門也。能如此思察,故名為理觀也。

  事觀者至故名為事觀者。事者,即因所覩之屬也。言事觀但說三界九道二十五性色等,不說無上天尊、金剛大果真實住處,故名為事觀也。

  內觀者至故名為內觀者。夫金剛是堅常之稱,言異道雜仙皆憑之若母,故云道母也。言十七乘智及四等心皆是心門,用事少施於身手,故屬內也。明眾生修行四等之智,於嫉妬境中善能制伏,不令起作也,亦不起心見諸惡見等也。非見者,謂雜道異仙所見,是非理之見也。是見者,是其所是之見也。

  外觀者至故名外觀者。夫內觀觀心,外觀觀色。心緣理境,故屬內;五根矚色,故屬外也。明一切諸色各有根性,能於此根性之中,無起心作攀緣動作之相也。甚能制一切發相者,心情欲發,攀緣前境,人善能制伏也。守護扶將者,守護六根,扶將九道眾生,不使與外物更相侵觸,故名為外觀也。

  是十四觀之者至不為天魔異道之所試害者。明此十四觀乃是十七聖乘德眾常所施行,為自為他,思惟觀念,念念相續也。為他者,引物使修。為自己者,自觀察若在七仙,則慈心不恒。故論文云:慈心或來或不來。若入十乘,慈心則恒。故能念念生續,不復斷絕也。假令三界之內悉變成火,及遍是九幽地獄之苦燒煮,此十七聖乘之人,爾時其心念亦無移轉也。何故能然?以其已能翦滅性見之本,入不退之乘;其乘既名中安隱,故不退作。九道眾生又無畏忌,故不為天魔異道之所試害也。性見本者,本分惑也。本分為四見之母,故云本也。入初乘即滅本分也,故云前滅見本也。

  善能救應十方至皆悉成善瑞者。明此十七聖乘德眾,復善能救應十方世界、天上地下、一切眾生危厄之難也。不如意眾生者,謂眾生在不寧之地也,若在臨命終之時,及為縣官惡吏之所拘錄,或遇瘟邪蠱毒,虎狼蛇蝮。惡夢見惡、惡具惡果惡因者,爾時能諦心審念十七聖乘德眾及無上天尊者,皆蒙救拔,其所有惡事,皆變成善瑞也。何以故?皆由十七聖乘至蒙福祐者。本願者,明聖人有本願之心,願度一切眾生也。歸趣父母者,為眾生作歸憑,趣向發心之地,又是萬物真父母也。何故能得?前諸惡事悉變成善瑞,乃由十七聖乘德眾無上天尊等有慈悲本願之力。故若有一一眾生來歸救之者,皆即蒙福祐也。

  在第一乘時至四見果分者。第一乘,即是生觀也。空見始生者,空忘智慧始生也。初侵四見果分者,四見果分是本分未果,離障七仙;此生觀初侵伏四見未果之分,故士初侵四見果分也。道理生觀未能伏,今云伏者,只是結解對,或解生侵,在其分說言侵耳。

  慈心或來至、慈見亦復如是者。明在生觀時,智力既弱,伏或不禁,乍起乍伏,時有時無,慈用不恒,故云或來或不來也。七乘空見慈見亦復如是者,慈見者,慈悲之見;空見者,空忘智慧之見。七仙中緣得少分空理,故名為空見也。明七仙內空,見慈見等亦盡微弱,不復能恒,時有時無,惑去來也。

  何以故空見者至雖被覆制不能無見者。無所有見者,觀一切理空,故云無所有見也。果母者,本分是惑果之母也。故子恒生者,上分已去,及未果等,是惑子也。覆制者,壓伏也;明在七及時,惑母既在,其子恒生,雖復壓伏,不能得無於四見,故空見微弱也。

  慈心者為空見作因至慈心不恒者。先修慈悲,方資生空智,故云慈心為空見作因也。亦如本分為嫉妬暴虐作因者,本分是通,惑為萬惑之因,嫉妬等是別惑,並從本分生也;明慈悲為空見作因,正如本分為嫉妬等作因也。雖然,解則從別生通,故慈悲別解生於通解也。惑則從通生別,故本分通惑生暴虐等別惑也。以因在故者,以本分惑因既在,故其惑果既生,故慈悲心用不能得恒也。第七兩觀亦如是者,第七者,老觀也;兩觀者,中小二乘之觀也。明老觀之內有中小二乘之人,慈心微弱,伏惑亦復不恒也。一解,第七者,從老觀下數,以生觀為第七也;明生觀始入仙流,慈悲未能伏惑,所以其二乘慈悲不恒也。

  第八精進至具足空見者。第八精進乘,若傾上作語,實未具慈具悲;傾下作語,故云具也。以籍前七仙內,慈悲有解,資發太一,空智得起,斷除本分惑想緣,得不定空理,故云具足空見也。

  何以故第八乘時至證無有見過者。慧命清靜者,以斷本分,竟得空,忘智慧起,惑不入慧體,故云慧命清淨也。無有見過者,無有惡見之過也。一云,無有性見之過。直言無者,此乃尅分而論,亦是傾下作語耳。

  故能毀壞生死大因至證不退乘者。生死大因者,即本分也,四性見王亦本分也。明眾生辭空入有已來,起惑必先起本分,係在欲界,為諸惑之王,故云四見王也。又為入生死之大因,故云生死大因也。到安隱處者,即是十乘,通名中安隱也。不退乘者,入初乘,太一智起,更不退作,具縛凡夫,故云證不退乘也。

  證此乘時至天魔異道不能阻壞者。無上道王者,天尊大果也。若得入十乘,既能斷滅諸惑,慈心用恒,故多作智慧之行,舉心契誓,决取無上道王也,不為天魔異道之所恐怖阻壞也。

  又能斷截無常根本至不失道心者。無常根本者,亦是本分惑也。道心者,勤深求道之心也。既入精進乘,更不懈怠失念、起諸惡惑,故云不失道心也。

  决不作二乘七觀至故名安隱乘者。二乘者,中小二乘人也。七觀者,七仙之觀人也。既證十轉,故不退入中小二乘七仙等觀,作九道眾生人,得離於三界怖畏之境,故名為安隱乘也。

  乘者一種至何以故亦離無上道心者。明乘有二種,即是離與不離等也。離者,度修慈悲,習諸智慧,得證無上果王,離三界五道等也。不離者,與造四見,不持戒行等,不離三塗五苦之報也。然不離中,復有離離中,復有不離,亦悉可解耳。

  乃至拔出至並名乘者。明乘有多義,乃至拔出、行運逝動去進寸,並是乘義。拔者,從上拔下;出則據果;行運逝動等,則據因也。

  我有乘者至故得四空者。我今所有乘者,乃名於去乘也;然運載於物,去與四空合德,到不死之處也。此乘乃名戒名慧寸故,得與四空合也。

  異道雜仙所乘者至故非我乘者。明異道雜仙所行之乘,既非智慧,具足十惡五逆,不能修持十戒之行、四等之心,故墮落三塗,輪迴五道也。

  我乘能得見三千至謂無上道王者。三千大千世界者,還以恒沙為喻,如以一恒沙方廣四十里還數,此四十里沙,一粒沙為一世界,一世界是一日月所照;一恒沙為一千世界,三恒沙為三千世界,合此三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也。明我之所有乘者,能照見此三千大千世界土地明暗處所,人畜色心見無不明也。

  若有一一眾生至不墮落三塗九幽者。此明若有眾生值遇此書,修奉之者,得如是之福也。

  洞玄靈寶左玄論卷之二竟

  洞玄靈寶左玄論卷之三

  《無上上三十六部經王品》第五者。夫經有三洞,作三時而出。若洞真乃以龍漢元年天寶君所出,主開明;洞玄以赤明元年靈寶君所出,主學士懺謝;洞神乃以開皇元年神寶君所出,主召錄百鬼。三洞,洞有十二部,三洞合成三十六部,為諸經之王。若十二部,從卷而數;若三十六部,逐義而分也。

  我常從師至所謂祕事者。我者,論主自謂。常,恒也。一本作嘗字;嘗,曾也。云我常從師受學,師乃以學法教我,使我修行此十二部經也;修十七聖乘以作因門,三十六部經以為船舫也。祕事者,祕奧之事也。此之所論,乃說天尊大果,此果乃蘊藏智慧,故云秘事也。

  所謂十七聖乘至父母乳船者。明此經人為十七聖乘德眾作父母乳船,治護運載也。父以喻道,外明父為一家之長,內明道為萬道之尊也。母以喻師,外明母養兒子,唯承父教;內明師教弟子,唯承道之經法也。乳以喻經,外明母養兒更無別法,唯以乳哺看養;內明師教弟子更無別法,唯用經教也。一解,通以喻經,明此經為十七乘人,為父母乳船也。

  善能生長至除滅異道雜仙者。明此經能教人行,行成於無上道王也。除滅異道雜仙者,異道雜仙,修行陰陽星曆邪法異術等,此三洞大乘之教,一行則剝奪其教,無所施用。一解,此經一出,即除滅異教,故經云誅罷偽座,即此義也。

  此法至要至妙故曰作經者。此法者,三十六部經法也。要者,其文要而略,其理深而妙也。真者非偽,亦云無雜也,無有異道雜仙經典文句及世上言辭,間雜其間也,亦不為三界大魔及九道眾生之所毀壞變易也。常者,經訓常也,常為成道之逕路,賢聖之通由,故曰經也。

  所謂經名字至十二章表者。此出十二部經,名字次弟解釋,具在後文也。

  問曰云何至章表耶者。此自發問,欲曉人也。

  答曰如至道至名為慧本者。如至道行行名為慧行者,明欲求訪至道所行之行,並須修十七聖乘智慧之行,以斷伏除滅也。行端正道者,若行此智慧之行,慈悲汎愍,不習邪教雜道、異師法術,故云行端正道也。又能扶將十七乘人到金剛大果智慧之處,故名為慧本也。故論緯云,非愚本而本愚也。非愚本者,即是慧本也;而本愚者,為愚人作法,教之本也。

  從慧本至四義成文者。慧本既為十二部之本,故從慧本生玉字也。所以名玉字者,具含四義。四義者:一明玉有潤,二明玉不受瑕,三明有聲,四明有德。明此經喻之如玉,含此四義,故云玉字也。

  四義者至無上果實者。此即是第一,明玉有潤也。若就外解,如山有玉,則林木為之不枯;內明此經能資生善慧根株,得成無上大道,故喻之如玉也。

  二謂清潔至無上上處者。此是第二,明玉不受瑕也。外明玉有瑕,如現於外;內明此經清潔澄明,無有雜道異仙文辭章誥,及世上凡人章句之所問雜。若有之,即現也。無上上處,即天尊大果也,又能運載眾生到無上上仙金剛大果之處也。

  三謂至微妙聲師者。此是第三,明玉有聲也。外明玉有鏘鏘之聲,內明此經體有清靜微妙音聲也。若有善樂,聽習音聲,眾生得聞此經音聲者,以其有善習之心,故即得生愛樂無上法聲之智也。以其能愛樂無上法聲故,故能辨鍊一切諸聲,還得如微妙聲師。微妙聲師,即是元始天尊也。

  四謂一切至喻之如玉者。此是第四,明玉有德也。外解,諸石之中,以玉為貴,故老子云:美玉處石間也。內明諸道之經,以此經為貴,喻之如玉也。我師者,天尊也。及我弟子者,論主弟子方也。

  亦從慧本生神符至故名神符者。符者,同也,明此經為萬靈萬聖之所歸宗,幽深寂漠,無有窮極端際,最為第一也。既為一切神靈之所歸憑,無有乖異,故曰神符也。

  亦從慧本生妙訣至故名妙訣者。訣於妙事也。故論緯云:非麤訣訣麤,唯妙訣訣妙也。善能分判禍之與福,好之與惡,方於理最為衷當,無有方雙也。又一解,衷者,中也,善能分判禍福,方於聖中更無匹雙也。訣者,所說之理訣無差謬也。故經中訣不言心造五逆之罪,身口為之暢成,而能得身心樂,無有惱害也。亦復不言歸投於小仙雜道,能得破壞生死大因,得斷除四見之惑,登於金剛之果也。復能分別辨說一切修道之門、教令修學得去,遠九道境界也。又有弟子諮雜仙疑問,善昇分判,得理無有差謬,故云妙訣也。

  亦從慧本生戒律至說於禁戒警防惡見者。戒者,止也,亦善也。律者,法也。凡夫之人具四見者,未入仙品,不能斷伏也。不具者,入十乘已能斷惑也,如斷本分,即是不具也。亦云七仙能伏本分未果,亦是不具也。十乘已還,通是不具也。十乘已還,通是凡夫位,故云凡夫之人具四見、不具四見也。六種心用者,即是六學照色之智也。及造取者,四心也。凡夫心智微弱,不能並緣,以四心方辯緣境也。明凡夫有此六種心用及四心,方為有此四見之惑,所以迷荒倒蹶,縱恣其心,致有墮落三塗五苦也。不能得者,不能速得成無上道也。一云,不能速得無上道心起也。警覺者,警防覺察外境也。天道,大道也。天道有本願心,故為說經戒正,欲使其警防惡見也。

  亦從慧本生靈圖至故名靈圖者。未者,未來也。五道大師者,天尊也。弟子者,天尊弟子也。舊解,圖畫形像名曰靈。今解不然。明末世眾生有幾乃在於未來,不能得值五道大師現身說法。天尊弟子撰集天尊所說之事,或說丈八金身、千尋玉貌,現形弱水,示跡長桑,顯質火中,隱形珠內,羅列證明,顯發聖事之眉眼,故曰靈圖也。

  亦從慧本生於譜錄至根源者。譜錄者,譜祖也,錄記也,如窮討記錄祖先源起之事記,或龍漢赤明方往劫祖始之事,故云譜錄也。

  亦從慧本生方法至得無量觀門者。方法者,如說三歸,或明十戒,及十七聖乘觀四方為入大道之門戶,各有於方次也。歸身者,以我此七尺之身,歸憑大道也。歸神者,神即心神,以此心神歸憑於道也。身麤易役,所以前歸神妙難運。所以後明命者,色以連持不斷,名之為命也。以此連持之命,歸憑大道也。既色心相連,稍難運役,是故後明也。三種之智既成,能生至信,方得入前二十四觀及無量觀門也。

  亦從慧本生讚誦至故名誦說者。舊解,讚者,嘆慕也。誦者,從長行之內出,故云誦也。今解未必然,皆是讚美之辭也。如此法實至妙,及無頓頓等,皆是讚誦也。明十方聖眾忻慕天尊之法,心生踊躍不能止息,讚詠誦說,故云誦說也。

  亦從慧本生呪術至降伏無量眾魔者。舊解,呪者,祝也。術者,譎也。譎詭成事,名之為術,如刺皮帶以為行蛇,結巾以為走兔,皆為詭術。今解不然,皆是諸雜祝術方法,如酆都衛靈方呪,皆是呪術也。威儀法行整者,威者,畏也;儀者,宜也。其威儀法行若整,則能召制十方真仙法眾,又能降伏一切眾魔鬼魅也。

  亦從慧本生於記傳至通布謂十二部經者。傳者,傳也,如天尊弟子十方眾聖方書寫此十二部經,流傳於後,故言記傳也。

  亦從慧本生章表至最妙上上經者。舊解,章表者,乃是章辭表奏等,名為章表。今解不然。章者,明也;表者,發也。明此經乃章明表發於聖理,故云章表也。

  洞玄靈寶左玄論卷之三竟

  洞玄靈寶左玄論卷之四

  無上至要道術者。即三洞經也。明此經大慈平等,廣度三界五有,捨放遺棄之義,既章明表發,故非隱藏也。上上者,三十六部經是上中之上也。以有此義,故得稱十二部無極至真至妙最上上經也。

  復有問曰至為異同為異也答言至頂頂乘林者。頂頂乘林者,乃是上上智慧之林也;言慧本為根,十一部為枝莖花葉,共成頂頂智慧之林也。

  復言慧本至十二德耶者。問云慧本何意,但生十一部,不生一部、二部、至無量部也。若然者,無上大果之德不應有無量德,亦應止有十二德也。

  答言至世行不世行故果者。分別者,十二部經也。無分別者,萬德也。世行者,十二部經流行於世。不世行者,萬德不行於世也。

  復言至不從玉字生耶若但從慧本生妙訣方不從玉字生者。令敬施福事,亦應但從慧本生,不從妙訣生也。

  答言合十一部至作福生者。合此十一部並通名慧本,亦俱能生於福事。若有一一眾生能歸依信向此經者,不言但慧本生福,玉字方不生福,所以謂三洞十二部經為福之王也。

  四安隱平等智。夫四安隱者,即是四等慈悲之行也。此四等,於前怨親境上無有偏黨,名為四等也。且四等各有九品,須捉最後第九,始成四等之行也。若初學以下,怨對中親;若學成以上,怨對上親。故論文云:若人修行四等見,常安隱也。

  如經中說至教為慈觀嫉妬者。或憎他之有,恚己之無,名為嫉妬。嫉妬是別惑,慈是別解,慈解正與嫉妬或相治。慈名汎愍,亦名憐解,若有慈心,則嫉妬不起也。暴虐多者,今修習悲暴虐者,或心行怉勃,殺父害君,打棒眾生。暴虐是別惑,悲是別解,悲解正與暴虐或相治。悲名憐惻,亦名傷悼,若有悲心,則暴虐不生也。

  二智不住至裝嚴慈悲者。二智,即是慈悲二智也。慈悲既是有解,未能斷惑,但能迮伏,常自不禁,有時簡起,不能得恒,故云二智不住也。既其不住,緣於太一不定空境,資生智忍;智忍既生,則為慈悲除滅嫉妬暴虐等別。或所以得,慈悲體明方始得住也。

  排滅三界九道一切行報。夫三界九道眾生被四見或問,感生九道。今既修行四等空智,既立既則,能滅除九道眾生四見業行果報也。

  何以故智忍空門至心惑時慈者。在七聖觀者,即在凡夫也。爾時空智未立,未見惑之根本,不能斷除四見;慈悲微弱,止能迮伏,尚自不恒,有時失念,故云不牢心。或時有慈,或有時無慈也。

  悲障見時慈悲則不被人者。悲障即是嫉妬暴虐也。此障既現,慈悲不得用,故云不被人也。

  乃至一切智行心復如是者。明一切諸智並悉如慈悲等也。如精進與懈怠或相治,懈怠若起,則精進為之伏藏;一切諸智並例如此也。

  所謂非空智忍名空者。非空者,明慈悲是有,智非空智也。智忍始名空智也。

  名能剪滅至智數中者。能剪滅者,即是初乘空智起,斷除本分惑之根本,不使入於智數之體也。

  是故萬智得住名須須乘者。惑既不入智體,所以萬智得住,名須須乘也。須須乘,即是精進乘也;以十乘能牽須須之果,故云須須乘也。

  時未入住者,過歷無數處者。未入住者,即是未入十轉乘中也。在不住中者,在十轉之外也。既未入轉中,則感生九道,過歷無數處受生也。

  若在天上至須須乘者。雖報生九道,若能於天上人中修習不倦,故能得證十乘安隱之處也。

  前二智慧下流功德至上智不藏者。前二者,慈悲也。下流者,被下劣境也。上智,太一智也。若能廣修慈悲,則資生太一空智不藏也。

  若九道眾中至作福因緣故者。若九道眾中有一人能修四平等一念二念者,即得一切天尊及無量大仙等,並皆恭敬此人。何以故?其能修行四等。四等,乃是一切天尊大聖成道福田大因故也。一念、二念,即是一品、二品,亦云一等、二等也。

  若有一一眾生至所有苦行苗母一切焦枯者。搖動,驚動毀壞也。苦行苗母者,一切惑惡,根株枝葉也。聞有人行四平等,並皆焦枯摧折,不能得生長也。

  三界六天至一切摧折者。三界六天魔王,並皆啼泣。有三義,一者,人若修善,則度於魔界,魔則畏失其民;二者,又須恭敬;三者,又須傳送。以魔不願人得道,見一人修行四等,並皆啼泣,其所有魔軍甲仗,亦皆摧折也。

  何以故一切諸善至以嫉虐故集者。慈悲是別解,嫉虐是別惑。夫慈悲不起則已,起必帶善以利物,故云一切諸善以慈悲故集。嫉虐不起則已,起必帶惡以損他,故云一切諸惡以嫉虐故集也。

  此四平等見無輕重至安隱智門者。見無輕重者,不見尊貴為重、卑賤為輕,亦不見己親為重、怨家為輕,常自平等也,常得安隱也。門者,四等之門;能行行如此,始名為四等智門也。

  一切無上天尊至從此門來者。無等等者,明異道雜仙所得之果,不能得等於天尊之果,故云無等等也。上上大果者,即天尊大果也。從此門來者,言天尊大果聖人,並從四等之門而來也。

  有無量大力至恭敬衛護此人者。弟子,天尊弟子也。明此四等有無量巨大之力,故有一一眾生修行之者,十方一切天尊及十方一切聖眾等,並皆歡喜衛護此人也。

  若有一一眾生至一切惡鬼不為灾疫者。一品、二品者,一等、二等也,亦云四等各有九品,是其一品、二品也。國君者,有道之君也。瑞穀者,麥抽雙穗,禾達兩苗也。此言若有一眾生所在之處,能行此四平等之智一品、二品者,隨其所在土地,灾蝗不起,風雨依時,國君柔和,地豐瑞穀,灾疫不行也。

  若有二眾生至無諸妖雲者。前明有一人行平等,其力尚輕,但能使灾星不起、風雨依時。今明有二眾生修行四等,智力則大,能得天炁光明,無諸妖怪之雲也。

  雷電不怒至繞匝日月者。夫雷電鼓怒,皆由無人行四等,所以陰陽否結,雷電霹靂鼓怒為聲也。今既有人行四平等,所以雷電不為之鼓怒,又能令日月常有,素彩光華,澄明清潔,光鋒精耀,繞遞日月也。

  若滿三人至到無上大處者。若滿三人行此四等者,其功德周備天地,不可言說譬喻也,能為三界九道眾生作出生死橋航,傳送九道大眾到無上金剛大果之處也。

  故是我師及我弟子至常行此行者。我師者,天尊也。我弟子者,論主弟子也。此行四等之行也,我師及我弟子等,常自慇懃頂戴修行此四等之行也。

  至我師處猶行此行者。至我師處者,天尊大果之處也。常行此行者,猶行四等之行也。夫行在因,今果地乃云常行此行者,有二意,一欲勵於後學,故云我師處亦行此行也;二明聖人有本願之心,故常行四等以度眾生。

  故來三界一切有處至催驅四見徒眾者。有處者,三界一切有境之處也。本願行者,即是本因願也。素願者,亦與本願相似,是素來有於此願。亦云行願者,行也,地有此願,願度一切眾生也。相資者,眾生有機感,我又有本願心相資,故我常來三界行此四等,漣汲催驅四見徒眾也。從上拔下謂之漣汲,從下拔上謂之催驅也。

  中有雜仙至我心不安者。明爾時座中有雜仙名曰獨行,而作問也。云:我學我師經典三十二歲,遍知一切陰陽星曆,人倫法用並悉通了,未聞今日論主異說如此,我心不安也。

  我師及我至勿令屈塞者。獨行云,我師語我,天下地上更無有一人能勝於我;若更有一人異我所學者,我須枕折令其降伏。我今故欲難窮此義,須分明解答,勿令有於屈塞也。

  時無上高上大法師至我為汝答者。無上大法師,即是論主也。無上智師,即指天尊。論主云:我乃從無上智師學得此無上之智資,汝今來所問,我當解之。

  時獨行即問言至非謂具王四義者。此是雜仙獨行領論主前所說之義,以發問也。不然者,我謂不如此也。但是有於言語而無義理,則是四敗之義,非謂如王等四義也。明論主雖未說四敗常說,雜仙經義,有四敗。說論已來,雜仙已在彼座,所以雜仙講論,謂主所說既無義理,是具四敗義,非謂具如王有四義也。

  何以故若日月至故義非謂四平等力者。我云,日月由無雲故明,有雲故暗,春陽故明,秋陰故暗,此乃由春秋明暗,亦非關行於四等也。龍興則雲起,虎嘯則風生,陽震則雷電奮動,陰靜則雷電濳,亦非由行四等也。

  異於我師至亦非謂四平等力者。今聞此說,乃異我師也。我說我師計及我經,並云天子治化,應天則穀稼滋長,地生瑞草,亦非由四等之力也。

  復言是故我來至云何發言多諸敗義者。復言,是故我來常行此事者,既云常行,云何未來之前不來,已來之後復去?既有來有去,何謂常行?仙師如此諸義,非謂四等具王四義,乃是具四敗也。云何發言?多作敗義也。

  時高上法師笑而答曰至故不得應天子者。高上大慈,憐其不悟,故笑而答之也。過言者,過失之言也。春夏相反者,如春行冬令,冬行春令也。日月昏蝕者,薄蝕也。鈍暗者,重暗也。地鹵乾瘦者,地生砂鹵,并荊棘也。此皆由無人行四平等之智,彼亦不得應相天子也。

  四平等智善調陰陽至所作皆善者。此四等智,善能和調陰陽,消伏灾惡,制於凶敵,使鄰國不興甲兵。能行此行,所在皆善也。

  我以二因緣故來三因緣故去者。二因緣者,一是眾生機感,二是我有本願心也。三因緣者,一是說法竟,二眾生機情已謝,三為更久住。恐眾生生厭患,故須去也。

  外藉因緣至來去相資者。外賴因緣,即眾生機感也。我內常,即我本願心常欲濟眾生也。來去相資者,機與本願,共相資藉也。

  所謂二因緣至還於無所在處者。警我者,警防護也,為眾生說戒,以警覺慎防也。非我舊處者,謂此應機之地,非我舊在之處也。為具如此三種因緣,故我須還於無所在之處也。

  是時獨行復言至云何欲還往其處者。、此是雜仙問論主無所在處,往還問答也。

  高上復言曰至故名自然者。二自然者,三界內是一自然,三界外是一自然,故曰二自然也。五自然者,五虛空也。異於處空者,此自然異於五虛空及五道也。不逐繫絆者,不為四見惑累之所繫縛,故名曰自然也。

  具足自然至故處無所在者。具足自然,即是天尊大果大安隱處也。無高無下者,果中無有高下、音樂、六甲八卦、五行屋舍等也。六甲五行,並是無常用事,故果中無此也。四無為,即是四無礙空也,與此自然虛空合德,共成方命,故處無所在也。

  然處非木石至故在處者。然此自然之處,非在木石五數、諸天三界、雜仙境界,故言在無所在處也。

  其時獨行至聽其受學無上真言者。世師者,世間之師也。具足癡慢者,無有空有二智斷伏,通別二惑,故云具足癡慢也。賜慈悲力者,論主既行慈悲,願賜慈悲之力,不以見嗔也,願為弟子賜聽受學無上真言也。

  高上即告其五戒至七聖智乘者。七聖乘,即是七仙乘也。求受學,所以即授其五戒,令修習七仙聖乘之行也。

  洞玄靈寶左玄論卷之四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