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太上赤文洞古經註

  經名:太上赤文洞古經註。金末元初全真道士長筌子註。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

  太上赤文洞古經註序

  夫至道無言,真空非色,思之者莫能知,觀之者不可見,賾之不可得,行之不到,陶鑄天地,率循造化,寂而不動,應滿六虛,令萬物蒙休,羣生復命。巍巍乎至矣哉!非聖人孰能通之者耶?況元始大聖,慈心廣布,慧照十方,觀見眾生忘歸失本,宛轉世間,輪迴不息,長劫受苦,不能自明。遂感法雨敷滋,宣揚妙道,引接有情,出生死海,遊清虛之境、恬惔之鄉,超乎塵垢,步乎寥廓,逍遙獨化,微妙玄通,無為自然,返於純素冥極混茫者也。

  太上赤文洞古經註

  操真章上

  有動之動,出於不動。

  有動者,應機也。無動者,抱元守一也,歸根復命也。故經云:清者濁之源,靜者動之基。唯精唯一,允執厥中。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至靜不動也。

  有為之為,出於無為。無為則神歸。

  神本湛寂,感而遂通,不得已而後起,隨機接物,妙用無窮。去智與仁,故循天之理。淡然無極,而眾妙歸之。

  神歸則萬物云寂。

  專氣致柔,能如嬰兄。抱守沖和,真氣氤氳,萬物皆長生也。知和曰常,心使氣曰強。強者堅強壯老,死之徒也。

  不動則氣泯,氣泯則萬物無生。

  氣絕神逝,九竅百骸,變滅塵土也,更何疑之。

  神神相守,物物相資,厥本其根。

  以虛養虛,以實養實。何以故?忘形養氣,忘氣養神,忘神養虛,虛室生白,吉祥止止,神氣沖寧,靈根深固,故成長生久視之道也。

  默而悟之,我自識之。

  至道之玄。不假外物而得。默默昏昏,無應無問,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隨萬法,可以全生,可以復本也。

  入乎無間,

  無間者,無有也。是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圓通無碍,應化無窮,遍滿十方,時時運動,無有間斷也。

  不死不生,

  玄珠燦燦,今古常明。萬物混成,法法平等。中靜非染,無始無終,故曰不死不生者也。

  與天地為一。

  天道清虛,所以能長。地道寧靜,所以能久。人能悟理,達其妙道,致虛極,守靜篤,恬惔寂然,不為萬物之所累,清淨無為,可以與天地為一者哉。

  入聖章中

  忘於目,則光溢無極。

  五色亂明,令人目盲。色者,彰也。色色者,未嘗顯。何謂也?法眼圓通,明照十方三界,觀物無物,觀空不空,視之冥冥。杳冥之中,獨見曉焉。靈光充塞,無窮極也。

  泯於耳,則心識常淵。

  五音亂聰,令人耳聾。心是清淵,本自湛澄。是非言語,美惡聲音,皆為妄情偽物。飄風驟雨,動擾心源,神室不靈。若能泯絕是非,不受於中,無聲之中,獨聞和焉,然後可以聽玄歌白雪,不鼓陽春,仙音之曲調也。

  兩機俱忘,絕眾妙之門。

  聲色雙泯,動靜兩忘。聽之不以氣,視之不以神,是謂太玄之妙,虛曠之靈。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無為之為,不知而知。靈明曠徹,廣大虛寂,妙無邊際也。

  純純全全,合乎大方。

  物我俱忘,有無不立。昏昏默默,杳杳冥冥。無邊無際,非外非中。其游無端,其出無方,化育萬物,不可為象,混成無方隅也。

  溟溟涬涬,合乎無倫。

  至道重玄,浩浩蕩蕩,理無等倫;藏之則為元精,用之則為萬靈,含之則為太一,放之則為太清;無相無名,至尊至貴,迷之則凡夫,悟之則聖賢。

  天地之大,我之所維。

  古今聖賢、得道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陰陽,雕琢萬物,澤及羣品,不為難乎?

  萬物之眾,我之所持。

  宇宙在乎其手,萬化生乎一身。

  曷有窮終,以語其弊哉。

  聖人直說妙道,普現普光,惟恐後世凡夫不信疑惑,大發謙辭,若言不盡其理,以語為弊,惡舛訛之說也。

  太上赤文洞古經註

  住世章下

  養其無象,象故常存。

  真氣薰蒸,而時無寒暑。純陽流注,而民無死生。故曰心燈朗照,法身長存。慧燭不明,道容豈載?

  守其無體,體故全真。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滋榮羣品。人能安靜和暢,寶瓶堅固,玉漿香美,真水下降,滋養妙體,返老如童孩,不亦善乎。

  全真相濟,可以長久。

  水火既濟,魂魄相守,鉛汞相凝,鍊成大藥,結就金丹,燦斕光輝,無幽不燭,純白入素,無為復朴,長生不滅,沒身不殆,號曰真人者也。

  天得其真,故長。

  天得純粹不雜之道,則故能覆蓋羣有,包羅萬象,歷劫清凝,鑒物無私,不言而應,妙用無窮,高虛長遠,大無不包,久而不易也。

  地得其真,故久。

  地得其真,則育養萬物,深根固蒂,安靜無為,乃長久也。

  人得其真,故壽。

  死而不亡者壽。但世人悟其真趣,得其妙元,與道合真,沒身不殆,同其聖賢,令後代祭祀不輟,何以加此焉。

  世人所以不能長久者,為喪其無象,散其無體,

  五味濁口,五臭熏鼻,聲色閼塞耳目。取捨滑心,使性飛揚,迷情徇物,念念相嬰,使心智遊乎外,鬼神入其內,是非寵辱亂擾靈源,與物相刃相靡,終身疲役。區區業網而不知其歸,可不悲乎?身適美厚,錦繡羅穀,意迷邪見,顛倒妄想,至於窮年,不知天命。喪己於物,失性於俗者,謂之倒置之民,可不哀哉!

  不能使百骸九竅與真體並存,故死矣。

  內本清靜光明,虛白晃耀,奈何愛染萬緣,不生返照,飄飄一性之散,沉沉萬劫之迷,難省真身,遷於別蛻,迷其真源,壞其內也。萬劫輪迴,生死海中,不能超度,甚可哀憐矣。

  太上赤文洞古經註竟